时间:2023-07-24 16:14: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发展成就,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062-07
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是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热衷于建房,落后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长期缺乏规范化管理,建房热所引发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农村居民居住状况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和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此外,还存在着住房攀比,资源浪费,配套不全,环境脏乱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合理规划村宅布局,如何有效扩大公共配套设施覆盖面,如何优化人居环境,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满意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1]和其他统计资料的数据挖掘,对中国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变迁、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国范围的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对策思路。
1农村居民住房状况内涵及评价指标
住房状况是关于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水平及其各种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人类居住发展乃至人类生活发展的一个综合概念。因此,住房状况的优劣需要从多个方面评估,包括住房质量、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与环境等的供给和保障情况。国内研究中,以前在衡量农村居民住房状况时,只有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钢混、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等面积指标,这与过去住房水平总体较低,住房仅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国情有关。但随着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人们追求的居住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追求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数量与质量并重,已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因此,近年衡量农村居民住房状况的研究中,就不再单纯使用面积指标,而是构建了包括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2-4]。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中,往往是从住房的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大特征来衡量住房的品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结合全国年度统计资料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本研究主要从住房特征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
住房特征可从住房的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方面来衡量[5]。结构特征是指住房内部的建筑面积、权属、结构、建造年份、内部设施等;邻里特征是指住房所在社区的内部环境、周边的商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情况等;区位特征则是从整个区域范围的角度进行评价,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信息获取便利程度等[6]。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的住户表中2006年末拥有的住宅情况、居住住宅情况和生活设施和物品以及村表中的“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类型和数量”等数据,建立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以衡量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现状(见表1)。
2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2.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强烈,住房支出基本呈线性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1 m2;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2 m2,翻了四倍多(见图1)[7]。
2.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在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带动下,农民通过发展种养业、外出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农村住房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新建住房逐年递增,住宅品质越来越好。平房逐渐转向楼房,竹草土坯、砖木结构逐渐转向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006年,全国农村住房中楼房的比重为30.5%,
砖混和刚混结构的住房比重为45.4%。住房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房屋的抗灾性能(水灾、风灾等)逐步提高。
2.3宅内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迫切向往与城市一样的居住条件,室内配套设施也逐步向城市靠拢。许多农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安装了空调和卫生厕所。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自来水普及率达48.6%,89.7%的家庭没有饮用水困难,64.9%的家庭主要饮用安全净化水和深井水;12.8%的家庭拥有水冲式厕所。
2.4公共设施日趋配套
普查资料显示,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所扩大,给农村居民出行、就学、就医、娱乐和购物等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交通方面。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教育方面。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3)医疗方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4)文化业余活动方面。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5)购物方面。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2.5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近年来,中国以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为载体,使农村旧貌换新颜,逐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一般的农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功能和区域,住房的简单使用功能相对完善,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3中国农村住房面临的挑战
以上数据分析显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居住水平得到了超前发展。然而,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住房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亦逐渐显露,我国农村住房建设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阶层差异显著、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众多挑战。
3.1农村住房区域发展不平衡
3.1.1东、中、西、东北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东、中、西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农村住房呈现不同的形态,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2、表3)。从农村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来看,中国四大地区的农村居民住房无论在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上都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均拥有住房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住房的价值等结构特征都比较好,且卫生、医疗、文体、商业、教育、通讯、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备。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住房的结构特征在四大地区中是最差的,人均拥有和居住面积都是最低的,且平房、老房子居多,2000年以后建造的房子较少,水源多是深井水,炊事用能源多用柴草,取暖基本都用火炕和暖气,绝大多数村都用旱厕或简易厕所。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尚可,98.1%的村村内已通公路,99.7%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
中部地区农村常住户的住房拥有面积和居住面积低于东部地区,位居第二,绝大多数住房的价值都在10万元以下,住房结构以砖混和砖(石)木结构为主,饮用水源主要是深井水和浅井水,炊事用能源主要是柴草和煤,中部大部分地方没有取暖制冷设施,旱厕和简易厕所比较多,水冲式厕所的比重很小,其余的卫生、医疗、文体等设施较西部地区完善,但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住房的结构特征较差,无论邻里特征还是区位特征,都是四大地区中最落后的。超过60%的住房为平房,多是砖混、砖(石)木和竹草土坯结构的住房;水源比较丰富,以深井水和浅井水为主,炊事用能源主要是柴草和煤,有近一半的住户没有取暖制冷设施,有20%的住户使用火炕,基本上都是旱厕和简易厕所。交通、卫生、医疗、商业、文体设施较为落后。农村通公路最少的只有64.5%的村通公路;村内有卫生室比重最少的仅有11.1%;村内完成改厕的比重最低的为5.8%;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比重最低的只有0.5%;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比重最低的青海只有3.5%。
3.1.2省际发展不平衡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住水平差距非常悬殊。列举部分可见一斑:人均拥有住宅面积最大的上海市为61.98 m2/人,最低的黑龙江省只有
21.05 m2/人;人均居住面积最多的上海为50.55 m2/人,最少的宁夏只有17.46 m2/人;钢混砖混比重最高的上海为72.77%,最低的竟只有22.40%;上海市使用净化处理水用户的比重高达97.78%,而使用净化处理水的比重最小,只有3-64%;获取饮水困难的比重高达55.7%,上海市使用管道水的比重最高,为98.3%;使用水冲式厕所的用户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而新疆、宁夏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比重居然有94.57%和89-07%。
同样,从反映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的各项指标考察,各地区差距也非常悬殊。北京、上海100%的农村通公路,而农村通公路最少的,只有64.5%的农村通公路;村内拥有卫生室比重最高的是江苏省,为92.8%,而最少的该比重仅为11.1%;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市,为99.7%,最低的湖南省为3.1%;村内完成改厕的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市,为95.9%,最低的为5.8%;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江苏省,为51.6%,最少的只有0.5%;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北京市,为62.2%,最低的青海只有3.5%。
3.2农村阶层间住房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前, 国家凭借强制行政手段,平均分配农村住房资源,农村社会成员对住房资源的占有基本平等。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开始被引入农村住房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农村社会成员的建房自有所扩大,各地农村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买卖房屋、宅基地的灰色市场现象。由于受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政策、房屋商品化政策以及农村宅基地和建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获取住房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住房消费的实际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别[8]。住房已成为衡量农村社会成员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状况的重要社会指标之一,并日益成为关系农村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资源配置核心[9]。在农村社会不断变迁过程中,农村社会成员住房消费的差异还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当前,农村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
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一方面,少数高收入者、管理层大量占有住房,造成住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少数底层农村居民却没有住房。全国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92.5%的农户拥有1处住宅,6.8%的农户拥有多处住宅,仍有0.7%的农户没能拥有住宅。而农村住房贫富差距较大的,1.32%的农村家庭拥有3套以上住房,6.35%的农村家庭拥有2套住房,但仍然有1.35%的农村家庭没有住房。在首都北京,有3.15%的农村家庭没有住房,8.77%的农村家庭拥有2套以上住房。从普查中农户拥有住宅估价,全国18.72%的农户拥有5万-10万元的住房资产,47-43%的农户拥有1万-5万元住房资产,25.25%的农户拥有不足1万元的住房资产。住房价值的差异,在湖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表现得尤为严重。湖北省18-88%的农户拥有5万-10万元的住房资产,44.13%的农户拥有1-5万元住房资产,33.09%的农户拥有不足1万元的住房资产。可见,住房差异表现出来的贫富差距将导致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3.3农村住房浪费现象严重
3.3.1一户多宅现象存在,住房空置率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一户多宅”现象仍或多或少存在。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6.8%的农村家庭拥有二处及以上住房,其中比重最高的是河北农村住户,占13.78%,其次为广东、海南、浙江、天津、山东、福建、北京,分别为12.95%、11-93%、11-20%、10-76%、9-76%、8-93%、8.77%。
3.3.2建设用地超标,土地浪费严重
国家住房与建设部在测算全面小康标准居住目标时,《中国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研究》指出,“2020年农村居民的居住面积人均以不超过40平方米,户均不超过140平方米为宜”[10];同时,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政府研究室联合制定全面小康标准时,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也指出,“2020年80%以上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20 m2” [11]。但是,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浙江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达175.46 m2,且49.4%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50 m2以上,80.9%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25 m2以上,已远超上述标准。显然,农宅面积的超标与中国保护耕地、缩减占用农地建房的基本国策相违背,应予以及时控制。
3.3.3不合理的住房更新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农村居民在新建住房后又保留原有住房,原有村庄成了“空心村”,这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据典型调查,浙江较富裕地区,从1970年代的草房、砖瓦房,到1980年代初的两层外廊式楼房,1990年代初的独立式小住宅,再到21世纪的花园别墅住宅,如此快的住宅更新速度明显不符合住房更新的应有速度,而这种更新多是以原有住宅闲置为基础的,直接造成了土地资源甚至是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3.4农村住房安全隐患较多
住房的安全隐患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重力崩塌、山体滑坡等,气候灾害包括洪涝、台风、沙尘暴、雨雪冰冻等,虫灾如白蚁灾害等。
目前,农村住房建筑工程上主要采用四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砖混、砖(石)木、竹草土坯结构。抗震抗火性能最好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依次是砖混、砖(石)木,最差的是竹草土坯结构。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住房结构以砖(石)木结构(44.32%)和砖混结构 (39.38%)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仅为6.04%,仍然有2124.51万户(9.61%)的农户居住在竹草土坯结构住房中。就各省而言,31个省(市、自治区)中,27个省份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比重在10%以下。而地震多发的云南、甘肃、四川等省,农村住房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却非常少。据云南省统计,全省870多万户农户中,约20%的农村民居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需拆除重建,约60%的民居需进行抗震加固改造①。竹草土坯结构住房在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占很大的比重,新疆(54.31%)、(44.15%)、云南(38.87%)、甘肃(36.23%)、青海(36.07%)、黑龙江(33.84%)等地占很大的比重。这些耐火等级低的土木建筑,通常也是火灾隐患。
泥石流、山体滑坡、重力崩塌等地质灾害,亦是农村住房安全的几大隐患。
此外,在中国沿海地带或者内陆濒临大江湖泊平原地区,还经常遭受台风或者洪涝灾害的危害。
3.5公共设施和环境配套不同步
农户在热衷投资住宅的同时,却较少关心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投资,导致农村呈现“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不同步发展景象。
3.5.1公共设施配套不足
农普资料显示,中国22 108万户农村家庭中有2265万住户反映获取饮用水存在困难,占10.3%。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享受不到管道水。只有23.1%的住户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此外,只有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
3.5.2村内环境存在脏乱现象
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仅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仅20.6%的村完成改厕。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住房问题解决方略
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与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精神等多领域,是一个整体、共生、协调的概念,也是一项长期、渐进的持续工程。
4.1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城乡住房质量、城乡居住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低所致。当前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落实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观,通过城市扶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提高居住质量,切实解决农民住房问题。
4.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只有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国家应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大财政资金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居住质量的全面提高。
4.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彻底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因此,要建立“各级财政补助、村级积极筹集、农民群众出资、社会各界捐助”的多方参与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应明确规定各级财政新增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一定比例必须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把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时,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村级文化室、卫生室、体育设施等建设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较为便捷的文化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另外,还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用整体发展眼光,促进农村住房与配套设施的协调发展。
4.4科学编制县市域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加强中心村建设
在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加快编制县市域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县市域规划取代原来的城镇规划,有利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乡功能,增进城乡联系,整合规划资源,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明确中心村的布点,使其与村庄规模调整与撤村建居工作相结合,搞好村庄规划与县市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政府还应加强规划和管理,大力提倡农村集中居住,鼓励节约用地,对于农民新建住房设置严格的面积和户型规定。一方面,鼓励农户向集镇和中心村迁移,对一些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欠发达地区的农居,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农居,宜采取异地迁移模式。另一方面,要对旧农居用地进行复垦还耕,盘活存量用地,以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4.5实施农村住房累进物业税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住房投资过度,一户多宅、人均面积超标现象严重。建议政府征收农村住房累进物业税。考虑到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负担能力有限,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辅减免税收政策,如对农村居住用房免税,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免税等。这样不仅能控制农民摊大饼式的占有宅基地现象,同时也可以补充房产税收入,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4.6科学选址、动态监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要进行村庄的科学选址,对于较易受自然能灾害影响的村庄,首先应鼓励整个村庄以合适方式整体搬迁,对经济困难户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对于整体搬迁有难度的村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建立起完备的应急预案,保证在灾害来临之前农村居民能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民自建房防灾抗灾的能力,提高农民的住房质量意识。加大对农民住房质量的监管力度,组织技术力量定期对村镇建设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农民新建住房要经过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审批,有正规设计图纸,施工队伍必须经过正规技术培训,建房过程要有必要的质量监督,切实改变农村建房无规划审批、无设计图纸、无工程监理、无资质施工的“四无”现象。
4.7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宅基地市场,规范农宅流转
完善农宅产权和流转制度,为农宅顺利流转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以永续使用权为核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明晰宅基地的产权。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宅基地市场,规范农宅的流转。此外,还应该通过各种相关配套政策如减免流转过程中的税费、对空置农宅适时开征房产税,鼓励和督促迁出户、一户多宅户、超占户卖出空置的住宅;对购买住宅的农户,则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加以限制。按照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市场,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王瑛,王静爱,等.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198-200.
[3]易成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J].农村经济,2006,(12):103-106.
[4]姚剑平,黄洪琳.浙江农村居民居住质量状况分析[EB/OL].(2008-9-12)..
[5]Freeman A M. Hedonic Prices, Property Values and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 Survey of the Issu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81:154-174.
[6]Dubin R A, Sung, C H. Specification of Hedonic Regressions: Nonnested Tests on Measures of Neighbourhood Quality[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0,27:97-110.
[7]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曾武成.农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21-24.
2007年10月30日,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成立大会暨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全国妇联国际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领导和专家,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的项目官员,小城镇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农家女》杂志社、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CAD)网站、中国扶贫基金会、妇女环境与健康行动小组、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约三十多家机构、近五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宣布“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的成立,其次就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主题讨论。
“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是由中加农业项目发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构建的社会网络。网络的宗旨是为促进农村发展中性别平等与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促进农业领域内的性别意识主流化和性别平等。网络有两个层面的目标:(1)政策影响。也就是把性别视角纳入农业和农村决策系统;提高决策者的性别敏感度;开发出适合三农的性别监测和评估指标;倡导性别统计和性别预算;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社区影响。使社区受益于网络的运转,比如在村规民约中体现出性别的视角,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其次就是帮助、扶持更多的草根组织。网络成员包括高层决策者、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领域。网络将开展培训、编发简报、互访、项目合作和进行政策倡导等方面的活动。与会者对网络的成立均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对网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与会者还从行动研究及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从行动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融入社会性别视角,促进妇女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决策,减少在获得和支配资源以及从发展成果中受益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具体的行动有:编制和落实性别平等手册、开展社会性别敏感基线调查、社会性别平等培训、妇女领导力培训以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专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重点阐述了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期盼。调查显示,“缺资金”是农村妇女生产中的最大困难,其次是缺技术和致富门路(项目)。“盖房子”和“支付子女的教育费”是农村妇女家庭最大的支出;“家里人生病”是农村妇女最担心的事;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例低是影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影响农村妇女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总之,关注农村妇女的需求、关注她们的话语权,确保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是行动研究中实施和发展社会性别平等策略的关键。从实证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结合中国的转型过程,性别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权利视角、社会视角和经济视角。包含参与决策权利、土地权益、财产权益、家庭、组织、福利、分工、收入、就业、贫困等各个方面。从性别研究的社会视角来看,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女性的社会资本对婚姻暴力的抑制作用总体上看比较有限,但是对预防婚姻暴力仍起到一种象征性的作用。在就业和分工领域,有学者通过了解妇女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中国的农业是否已经女性化。利用:200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限内中国农业总体上看女性化的情况并不明显,但是在中年人群(36-45岁)中农业女性化情况已经呈现,同时在畜牧业部门女性化情况也很明显。
此外,与会者还对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出路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学者在分析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时发现,性别依然是制约农村女性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也有学者通过对25位大龄流动儿童(已经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追踪调查,发现教育和技能的缺失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限制因素。因此与会者呼吁,要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女童的教育机会,以推进性别的公正和社会的和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5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0%以上,农业部门的比重降到15%左右,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产业结构是否完善还需要度量劳动力的就业比重。我国仍有近60%的农村人口,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仍有待改善。在这一点上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但若据此评论说“我国经济结构的最大矛盾就在于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 薛敬孝、刘拥军,2002),甚至提出我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的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的转移滞后了,建议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笔者以为有待考量。首先,农村人口不等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后者仅占前者的一部分。其次,劳动力转移是否滞后,需要关注农村人口转移到工业生产中去的数量问题以及转移到工业生产中去的农村人口结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占13亿总人口的60%,就目前而言,从农村转移出每一个百分点的人口对于工业和城市的吸纳能力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协调农业和和城市的共同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所谓“离土不离乡”;第二阶段(1997-2000年),随着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停滞,大批农村劳动力“东南飞”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升温,“失地农民”强制性转移到城镇。因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经济的波动,出现“民工荒”和“失业潮”并存。2004东南沿海开始出现“民工荒”,广东省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率为10%,浙江省仅2004年第三季度的缺工率就高达34.5%,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就业难”于此局面并存。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民工荒”变为“失业潮”。
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总量为2008年22542万人;2009年22978万人;2010年24223万人;2011年25278万人。其中对2011年农民工统计,性别上,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年龄上,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21-50岁占79.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他们普遍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多对城市生活流连忘返,不打算再回农村。那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国一直以保持95%的粮食自给率为骄傲,但是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157万吨,是2009年的19倍;小麦进口120万吨,大豆累计进口548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豆进口国,食用植物油对外进口依存度迅速提高到60%以上。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从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近千万吨,预计2020年将高达2000万吨以上,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面对如此庞大的粮食进口规模,我国政府提出了多种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但是保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者随机抽取湖北省鄂州市燕矶镇的84家农户作了一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印证了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具有普遍适用性。结果显示100%的农户家中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是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转移到第二或第三产业中去,而且普遍反映转移出去的是家庭中的精英分子。他们或者身强力壮勤奋耐劳,或者相对学历较高,聪颖善学。留在农村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从事农业生产力不从心,21.7%的农户反映粮食明显减产,虽然还有78.3%的表示没有太大变化,但妇女和老人特别是老人作为耕种主力对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值得怀疑的。有17.9%的农户由于外出打工,举家放弃了责任田的耕种,产生“抛荒”。
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耕种主力遭受严重打击,但如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够带来更多农业资金和技术支持,未尝不能弥补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损失。然而据调查,33.3%的选择减少农业投入,其中包括17.9%的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另外有50%的并没有因为外出打工获得一定收入而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也就是说88.3%的外出打工并没有对农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或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大的地区,粮食生产又由精细种植倒退为粗放种植。这种趋势的发展一方面会直接导致粮食生产能力的减弱,另一方面也会使农业从业者的科技素质降低,从而在根本上影响到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且大量留守家庭的出现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影响
1.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然出现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大量人口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必定使原本紧张的就业岗位更加紧张。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失业潮”暗流涌动。
2.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城市住房提出新的问题。在城市住房的供给上如何满足农民工需求成为对地方政府的一大考验。在房地产市场化的今天,房价居高难下,城市农民工家庭年收入普遍较低,使得二者之间的供需鸿沟越来越大。
3.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般居无定所,一方面他们的公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城市治安管理带来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就容易出现乱收费、乱处罚的情况。
4.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由于户籍制度带来了子女入学问题。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到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他们要想在城市入学不仅要上交额外的费用,而且还因办理各种手续而支付的额外成本。这些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存在问题,更折射出城市硬件和软件的不合格。
依据托达罗模型,缓解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城市就业压力依靠城市工业化是无法完成的。托达罗认为,资本积累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必然低于工业产出的增长,随着工业部门的扩张,劳动力就业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即使城市工业部门扩张与劳动需求扩张保持同步,通过扩张城市现代部门来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城市现代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农村人口进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将引诱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而且流入的人口数目远大于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数目。也就是说,单靠城市的发展,或者说,城市的发展快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只会加剧城市就业的压力。当然这里排除了人为的控制人员流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控制越来越难以实施,也越来越不得人心,更是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民工荒”,这不能说明我国大举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呢?“民工荒”只不过说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这一事实在当前终于以农民工以“用脚投票”的方式作出了回应。2004年我国仍有过亿农民流向城市,加上原先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农民工普遍认为工资低,待遇差,他们认为城市并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或者说作为与城市非民工具有同等公民地位所应该获得的金钱、文化、技能、生命与财产保障、发展和创造环境,而这一切正好是城市化的内容。2004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新一轮扩张导致民工荒的出现,此轮民工荒并非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发展内在自发生成,主要还是源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后,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订单迅速增加,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同时,由于政府推行惠农政策,2005-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累计增长了24.9%,增速比2002-2004年高出50%,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普通农民工来说留在农村务农的吸引力增加,进城农民工增速放缓。
2008年出现的“失业潮”再次用事实证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经济基础是如此薄弱。当大洋彼岸出现经济危机,我国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农民工们迅速地饭碗难保,失业成为一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城市还没有容纳如此规模农民工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不理性转移必定加剧城市的就业压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我国整体的务农收入太低。钟甫宁、何军(2004)指出:“农业劳动力的数据取决于农民作为整体的务农收入”。一亩地从播种到收割大概需要80个小时,产量大约为500公斤,这样即使按照3块钱1公斤稻谷计算,一亩地的毛收入为1500块钱,即使加上农业补贴,在除去灌溉、农药、种子、肥料等农业投入后,收入仍然微薄,以小时工资计算也在10元以下。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不得不在“农忙”与“农民工”间奔波,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一定金额后,他们会选择放弃粮食生产。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农业生产收入较高。根据调查,向农业外转移人均月收入可达千元以上,一些热门工种,农民工的收入甚至高达万元之上。虽然农民外出工作一般以劳务为主,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三个领域,外出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就业观念的限制,多从事脏、累、重、苦、险等性质的工作,只有极少数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涉足技术和管理等高级就业领域。但这些都不足以阻止农民外出。不怕脏不怕累、够强的忍耐力、非农业生产所取得的较高收入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于恶劣工作的感知度。
农村人口深受城市生活的吸引。农村人口主要是指农村新成长起来的新青年离开乡村,来到城市谋求发展。这些新青年通过书本、网络等媒介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迫不及待的追逐城市生活,脱离农业生产。他们主观上的向往在客观条件上得打满足,也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农业生产收入低廉,生产手段和作业方式十分传统,他们完全可以在城市谋得更高收入,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比老人、妇女等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得多。但是相对于整个农村人口素质,新青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较高,较容易掌握新的农业技术,他们的转移莫不是对农业长足发展的一大损失。农业的发展方向毕竟是现代化,新青年的转移只能是使得农业现代化越来越遥远。而他们非农业生产所得用于农业生产的极其有限。农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优秀劳动力流失的同时并没有得到资金和技术上的补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改变逐渐凸显,农村会有越来越高比率的新青年向城市转移。
相关政策建议
努力推广农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普及对老人和妇女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老人和妇女体力的不足。
制定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在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收益,使农业生产相对外出工作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消除人为的城乡差异。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而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公共品的的供给,加快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工农差别不断缩小。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城市化以及人类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提供就业机会也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83-02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我国城市发展报告》的蓝皮书指出,1996—2005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2009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二)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大为改观
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36.2%,与工业化率的差距缩小到4.1个百分点;2003年,城市化率达到40.5%,超过工业化率0.1个百分点;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3.0%,比工业化率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开始稳定超过工业化水平。200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9%,高于工业化率0.8个百分点,到2008年已经高出工业化率2.74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在逐步扩大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整体水平仍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55.9%,西部城镇化率为38.3%,东西相差17.6个百分点。具体到省、市、自治区,除四大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已经达到63.37%,最低的只有22.65%,两者相差近41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东部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扩大趋势不但未有改变,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过分注重数量和规模,忽视质量与效率,只要速度和规模,不要质量和效益,不顾成本。有的城市人口过度聚集,超过了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大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城中村”、“垃圾围城”城市品质较低等问题大量存在。
二、推拉理论视角的动力机制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Ravenstien)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动力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主要有技术替代对劳动力的排挤,农业收入的资本积累,市场分配中农业收益较低和农产品深加工的需要等;另一方面是城镇的拉力,表现在城市经济的高回报率和聚集性特点,就业机会选择余地大,生活条件优越等。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
如图1所示,农村通过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则通过在为农村提供工业品,提高生产力,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拉动城镇化进程。经过推力和拉力的结合,城镇化呈现出两种表现形式:内在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变,这更多地归功于城镇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外在表现为城镇变大农村变小,这根源于城镇不断地在人口、地域和生产力方面向农村扩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农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做好农牧业建设发展工作,对于农牧区发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城镇化的初始动力。(1)城市化需要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庞大的城镇人口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肉、蛋、奶、蔬菜、粮食等农畜产品的需求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需要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和不同季节的稳定供给。(2)产业升级需要农牧业发展支撑。(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农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促进民生的改善,要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百姓收入,挖掘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各种需求,提高农牧民消费能力。
2.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惟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可为城镇化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城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能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以外,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城镇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农村向城镇过渡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首先,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娱乐、饮食、商业、信息、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育程度,本身就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只有加快对这些部门的改善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这些产业往往不受耕地资源的局限,发展领域广,就业容量大,积累资金快,能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等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次,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贫乏,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农产品生产利润率又较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并存,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李扬扬:关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三、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化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三农”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还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对我国的农民工,特别是对其中的年轻一代在城镇落户口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目前面对农民转为市民的迫切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工就医、受教育等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进户籍制度和廉租房制度的改革,这是扩大内需和维护稳定的必要条件。建议在改革户籍制度方面,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允许并鼓励人口自由流动,促进农村剩余人口转移。
(二)鼓励民间投资
不管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若想推动城镇化发展,则必须放宽市场投资的准入,创新投资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新机制。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存在,与城镇化结合,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现在有些城镇已经开始发展村镇银行,目的就是要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吸纳方式。
(三)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
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应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因此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参考文献]
[1]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9).
2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对策
2.1更新观念,重视远程教育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其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会直接地影响到该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正因如此,要想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远程教育就必须要校长对远程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由于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对远程教育手段加以有效地运用,才能够让农村学生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够让农村教师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要将远程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开展与之相关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将远程教育落实到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上来,达到应用研究、资源建设、教学设计研究等方面并重的良好态势,推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2.2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般来说,教师是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主体,如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得不到老师的参与和认可,那么在农村教育中远程教育的落实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学校要想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就应该注重老师的主体作用,提高在应用远程教育设备上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因为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是不会使用计算机的,这一因素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给远程教育的落实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农村学校中真正使远程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在对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果老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远程教育资源只会被浪费掉。因此,在对老师培训的具体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结合老师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比如可以采用阶梯式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能力。具体来讲即先对老师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培训,在这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之后,依次进行二级培训和三级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并设置一些合理的奖励措施,从而在培训工作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培训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应用在日后的教学中。
2.3加强远程教育与学科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农村学校接收了远程教育资源而不去使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是违背了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资源共享的意义。但是考虑到当前很多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就不够发达,学校比较简陋,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使用了。但是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即将远程教育资源刻录到光盘当中,利用电视机等设备进行播放,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电脑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将空洞的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飞机、火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算描绘得再详细也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老师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之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老师无需多说,学生自然明了。而如果学校中有足够的硬件支撑,那么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将会更加具有效率,老师只需要将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改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直接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引言
我国人口总数中有60%为农村人口,农民问题对经济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三农问题延续多年,在解决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一撮而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协调与解决。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解决农民问题的过程中,减少农民数量是关键;而城镇化就成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
由此可知,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通过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一、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 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1. 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是指通过不断的发展将农村转变为城镇,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根本上来讲,农村城镇化就是通过工业的不断发展将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实现农村城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能够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与充分利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其二,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引导更多的乡镇企业不断向着城镇转移。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普及,城镇中的人口与企业的数量都得到了不断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扩大的城镇的规模。这就是所谓的城镇极化作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城镇周边的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农村城镇化的城镇极化作用,一方面降低了农村的人口数量,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生产规模扩大、收入增加、技术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城镇经济更好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
2.农村城镇化提高了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从经济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城镇中人口实际上就是经济量,城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聚集了更多的人口,实际上就是聚集了更多的经济量。经济量的相对聚集又为生产专门化与市场规模化创造了条件。农村城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业集中度、流通效率及经济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促进了单位劳动力、资金投入效益的提高,而这种规模效益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量的聚集,形成良性循环[2]。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也有效的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3. 农村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为规模经济。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现农村城镇化能够实现农村人口的降低,促进农村土地的不断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程度,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生产成本的降低。同时,农村城镇化不断深入促进了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各类农副产品有了更高的新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3]。
4.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城镇化过程包含有多个属性,既是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为过程。农村城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还进一步实现了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变更。农村城镇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社会文化形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认识新事物的机会,在认识与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有推进了观念的更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 县域经济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1. 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县域经济中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发展特色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经济产业机构方面都相同,都是将农业作为其最重要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与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通过农业提供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最基层和最基础的地位。从社会生产结构方面进行分析,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衣食等生活资料大部分都是由县域经济所提供的,因此县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可以为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2. 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持农村城镇化。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发展资金,而非农业生产则不同,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比较多[4]。农村城镇化中的非农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方面是通过金融市场获得,另一方面是通过农业转移获得。非农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为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生活材料、加工原材料等大部分都是农业提供的。
农村是非农产业一个非常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的打开可以进一步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想要进一步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消费的刺激就可以有效带动市场经济的循环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与稳定,需要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持与促进。
3. 县域经济发展为农场城镇化提供条件。我国人口总数中的60%都是农业人口,再加上县城与县域中所集聚的丰农业人口,县域人口已经达到了人口总数的90%。因此,县域经济区域是非常巨大的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经济交换产所。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市场的扩大,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依据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工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向着集中化、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6]。工业经济具有规模性与集聚性,之后在一定的地域集中之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工业发展需要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集中,因此农村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如图1所示:
二、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我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县与县级市先后成为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地区,但是这些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相似,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现状与特点,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采用相同的模式,如果县域经济失去了其发展应有的本地特色,那么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不能够得到保障。
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作为基础,实现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会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二)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在低层次、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的重复建设,导致县域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布局较为分散。部分县市为了实现工业布局集中化,不顾县市状况而随意发展工业园区,利用行政手段简单、粗暴地将企业放置在一个区域中,通过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工业园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并不具有工业原因本来具有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的现状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并不成熟。当前,很多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并不明显,占据领导地位的大型产业集群数量较少,地方集群优势并未形成。部分地方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产业集群是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缺乏对集群有效的引导与扶持。集群内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产业链没有得到延伸,阻碍了集群的发展与竞争力提升,无法真正发挥集群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
(四)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阻碍。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县域经济的民营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但是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质量较差、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等问题[8]。此外,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面临着过多的困难和阻碍,对县域经济与农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阻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阻碍,也就是制度性阻碍,主要包括法律机制、市场机制、金融服务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并不完善;另一种是内部阻碍,主要包括内部经济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不科学等。民营经济外部发展阻碍与内部发展阻碍的存在,导致民营经济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如果要想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着重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各地在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各地形成的主导产业大部分都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等情况,而且长远发展的能力也较弱。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这都导致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对农村城镇化的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7]。
三、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通过龙头带动策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的扶持与帮助,通过龙头企业实现生产、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生产、流通、组织管理与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首先应该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将其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不断,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已经全面退缩,导致县域经济出现了“真空”状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对通过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民营经济对这些“真空”进行填补,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应该将民营经济作为主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扶持,进一步实现“民营兴县”的战略。因此,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重点内容,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农场城镇化的进程。
(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传统产业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实现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中小企业进行大力的引导与扶持,使其能够向着“精、特、新”的方向不断发展[10]。在县域经济中,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重点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农产品产业链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场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通过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写作的原则将同类型中小企业进行聚集,中小企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形成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经营,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特色二字,将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中心产业,进一步实现企业分工与协作,培育板块经济,以形成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四、 结束语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农村城镇化通过加快农业化进程,提高县域消费水平,反过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影响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阻碍、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并不成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区域特色、通过龙头带动策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对策。(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倩,敖丽红. 辽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07(65):400-402.
[2]屈仁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03(64)13-15.
[3]王小华. 县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4,09(65):68-74.
[4]高波,李祥,王猛.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三角县域房地产业发展为例[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6(37):54-59.
[5]陈亮,黄鑫,陈岩迪.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典型调查――以江西省余干县农村城镇化为例[J]. 新经济,2014,32(47):56-57.
[6]王振华. 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4.
[7]刘德赢. 基于GIS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要素和空间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与小城镇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小城镇的加快建设,而小城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缩短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距,从而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过去,我国农村经济具有分散、规模小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基本保障,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可以将周边农村的经济、劳动力以及技术水平等汇聚到小城镇当中,从而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效益。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只有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从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使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针对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1.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连接的桥梁,此处的交通相对比较发达,资源也比较丰富,并且在小城镇当中还设有学校、医院以及信息网络等各种基础设施。总的来说,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分析,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桥梁工程,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大中城市的浸润,可以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等各个元素直接引入到小城镇当中,从而拉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其次,小城镇也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集散地,它能够将农村的各个要素集中起来,并实现一体化发展,它能够将周边农村的各个生产要素全部聚集起来,从而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效益,也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小城镇的建设。(2)具有聚集作用与辐射作用。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它可以将经济、人口全部聚集在一起,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增长极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小城镇在最开始发展的阶段,这种增长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到其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后,这种增长极的作用就会逐渐小贱,而扩散效应就会逐渐增强。另外,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小城镇与其周边的建设。(3)小城镇可以有效的吸收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大多数农村都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并且长期都处于失业的状态,国家应该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面来看,只有使富余劳动力想歪转移,减轻农村劳动力所占据的人口比例,这就能够有效的错金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小城镇的建设是众多乡镇企业的聚集地,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可以促进农民的消费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很多农民的消费水平都不高,这就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品,一方面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来刺激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市场中的商品,达到供给平衡,小城镇的发展能够将农村居民全体聚集起来,这样可以将他们的消费需求明确的显示出来,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品。
2.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县域统筹规划
县域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三者间要做好科学的规划、论证和衔接。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其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结构要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坚决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小城镇要根据各自的地理、资源、人口等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并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为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浙江,很多乡镇的经济就是作为整个县域经济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流程,形成了“一乡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小城镇应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制定建设规模,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那些效率低、污染重的企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做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2.2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具中心城市的补充功能,同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所以.小城镇规模的确定,不仅应根据其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还要根据其所处的区位、与中心城市的关系和距离;同时,在产业定位、空间结构布局、建筑风格及所提供的生活氛围等方面都不能简单模仿大城市,而是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小城镇要想形成地方特色,就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项目,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同时,促进镇域内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2.3重视规划、合理建设、有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要重视规划,应以现有布局为基础。集历史、地理、人文要素为一体,来确定规划建设的方向。一是要科学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建立县城一建制镇一村集镇三级模式,将规模过小、公共设施不足的乡就近并人建制镇。二是要做好总体规划,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规模、目标和框架。三是要做好详细规划,营建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于专家编制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一旦评审通过、批准,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应合理有序,总体上实行严格控制村集镇,适度发展建制镇,重点建设县城的建设思路;形成布局合理,呈分级式、阶梯式建设态势。总之,小城镇只要按科学的规划进行合理有序的建设,就能避免重复投资、滥用资源、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等消极因素;就能充分发挥城镇互补功能,为城市和农村服务。
3.结束语
目前,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小城镇也不断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上述,简单阐述了小城镇建设的渠道,以此来发展农村经济。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越来越强,从而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
一、城镇化和推拉力机制
城镇化也称作城市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不断扩散过程。简单的理解,就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
本文所研究的推拉力机制,主要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和优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布局。推拉力机制是维持和改善城镇和农村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结构和互补发展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城镇化对农村的推拉力机制,有利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我国城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系统,从而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般的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的吸引力(或称拉力)与农村的扩张力(或称推力)是构成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动力,也是带动和引导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差异显著,要实现推拉力机制的作用,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其前提是,结合市场规律,通过科学的分析,合理的规划,充分调整利用城乡两个系统内部经济要素,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下面作者将用图表简单阐述推拉力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原理:
上图表明:推拉力机制主要有农村和城镇两个经济主体组成,这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实现城乡之间互动的功能,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经济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和彼此之间的需求,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两个经济系统的相互发展。其中,城镇居于主要地位,农村主要有城镇带动发展。这样,我们也可以把此机制理解为是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机制,其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进一步发展和城镇不断自身完善创造前提条件,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创造基础。
二、制约推拉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推拉力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来分析,分别对制约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各自对机制的影响。
(1)农村推力机制制约因素
农村推力机制,主要是由于利益驱动作用下,农村人口向城镇扩张,以取得良好报酬,以改善生活水平。然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然难以改观。影响农村推力机制的因素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劳动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67414.95 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而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仅有27931万人,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6.7%。这一数据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寻早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现象,影响农村工业化水平进展,进而制约了农村扩张力。
2)土地: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最基本的资产,但农民实际可用的耕地面积却很少。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村可以利用土地减少也是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
3)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差距明显,是我国农村与城镇最主要的差别。200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另外,城镇年均增长率要比农村高出3.3个百分点。城乡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会影响农村进一步发展困难加剧,还会加剧城乡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2)城镇拉力机制制约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拉力机制,主要是城镇自身具有的市场、福利、资金、技术等优势经济要素,刺激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主要通过城镇自身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来发挥作用。其效应直接制约着城镇拉力机制的运行效果。
1)聚集效应,就是通过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城镇聚集效应作用下,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流向城镇。2012年蓝皮书指出,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他们面临着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直接影响正常生计问题。因此,单纯的强调聚集效应向城镇聚集并未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发展。
2)辐射效应,是指以城市为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城镇化水平高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然而,以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为51%,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普及力度大致在70%左右,正处于城乡联系向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而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早已达到90%以上,位于较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我国距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更有效更科学的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是提高城镇辐射效应的重要任务,也是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对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机制的政策建议
针对推拉力机制效力不足问题,实现通过城镇化推动农村合理、健康、稳步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教育。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拉力与农村推力之间长久发挥互补作用的重要保证。
2.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发挥城乡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关系。合理的产业布局,是促进城乡之间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城镇和乡村之间经济要素间相互流动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3.加强城乡合作关系,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建立资金引导机制和合理流向分配机制。政府应逐步建立长期、有效的法律监督体系,保障各种政策的实施与落实,这一举措主要为了逐步消除两极化差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机制正常实施的科学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80-88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非比寻常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于我国有着6.7亿农村人口的特殊国情,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既保证城镇化的正常推进,又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还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必然要寻求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方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新型农村经济提出的主要背景。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农村的发展方针。它完全不同于以前农村以农业为主的发展形式,而是对农村发展形式进行了完全的创新,从而使农村经济更具活力与竞争力[1]。在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困扰农民多年的“三农”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结构,为二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深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一直得不到较好的改善,农村经济长期远远落后于城市,致使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大大改变了这一落后局面,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对缩小差距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了农村以土地为主的单一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农村转化为新型农村的道路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2、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方针的提出创造了必要条件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对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改革放开30多年的进程中,城镇化的程度一直在加深,相应的它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态,为新型农村经济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首先,生产力的提高对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次,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和生产机械的先进化、集中化,都是新型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城镇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为新型农村经济的产生准备了充足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新型农村经济在农村变革中继续发展,但是由于组织问题等因素的不健全,导致发展前景堪忧。新型农村经济概念刚刚提出,还未能在社会上得到完全普及,而且,经济组织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发展较艰难。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问题,在分配和积累、利益和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国家支持,多数农民对新型的农村经济信心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经济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工作粗放松散
由于我国的新型农村经济起步较晚,国内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其组织结构多是由国家发起建立起来的,在农村施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运行、管理上的问题和缺陷。首先,由于多数农民缺乏鲜明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很多经济组织并未在相应的部门登记注册,导致许多管理组织不能取得合法地位。其二,管理体制不够先进,民主性也不够强。很多组织内部的管理者都是政府任命或自封的,没有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可,其决策很难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2]。况且,由于组织建立的仓促性,许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没有跟着完善起来,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也严重限制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3、发展条件落后,导致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由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可知,一个组织机构的组织发展能力是和其发展前景息息相关的。但是,对于新型农村经济来说,其外部发展条件极其恶劣,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外部发展条件恶劣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对新型农村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只看到了其发展的缺陷,而忽略了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够完善,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其次是新型农村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国家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扶持,但是正是由于新型农村经济缺少这种有力的扶持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缓慢。
四、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创新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
传统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将其与新型的农村经济相结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少不了市场、企业和农民间的紧密联系,但是新型的农村经济要大胆开创更多形式的经营模式,各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都可进行尝试,如与中介组织、各种龙头领导组织等合作。还要合理引导农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经营模式,以实现新型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型农村经济是面向全体农村、以期能改善农民现状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征询农民的建议,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另外,还应该聘请农业经济专家,对这种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产业的发展实施专业的指导,从而保证新型农村经济在农民的主体作用下能健康持续发展。
3、健全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机构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农机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现如今,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工农城乡关系,促使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是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生力量,更是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举措。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1促进新农机推广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我国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了许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使得一些比较大型、性能优良但价格昂贵的农机逐渐走进了普通农家,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引进新农机的主力军,是带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动力,促进了众多新农机的推广。
1.2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
自我国成立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直都是推广农机新技术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众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研发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只有先推广了农机新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农业机械化覆盖范围。而在这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众多地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马当先应用农机新技术进行试点耕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更解决了秸秆焚烧等问题。
1.3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将原本松散的农机经营者有效地组织了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改变了以往农民一家一户的零散耕种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农机大规模作业与普通农户小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再者,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大量投入使用了先进的大型农机,大大降低了农民重复购置农机的成本,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机经营效益的提升。
2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分散经营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我国农村自从实行以后,土地的经营模式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为了分散经营,无论是种植品种、种植结构还是种植方式等,都依照农民自己的意愿而来,不再有统一要求,这使得大型农业机械与小地块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在部分地块上大型农机难以发挥出作用,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制约。
2.2农村道路桥梁狭窄制约了大型农机的应用
从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看来,大部分农村的道路和桥梁都过于狭窄,而如今的农业机械又越来越往大型化发展,这致使大型农机难以在狭窄的道路桥梁上行走,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应用效果大大降低,更加阻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
2.3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内部许多管理机制尚不十分完善,这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其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部分是农民,他们的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眼界思维普遍偏低,不足以满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加之自身经营管理理念也比较落后,因此导致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
3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例如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印发宣传图册、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电视广播等等,从而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一个社会支持、政府重视、农民积极参与的氛围,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2扩大建设规模
当前我国仍需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规模,以农机大户为主要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其经验、提高其技术,然后在他们的带动下组建规模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次要以农村的能人及种粮大户为发展目标,充分激发他们在思路和创造力等方面的优势,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结构,促进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3.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当尽快统一作业标准、收费标准、配件供应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平分配利益,不断拓宽市场。另外还应加强人才培养,招聘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顺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鉴于目前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建设规模、完善管理机制,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