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5: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安全的本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理论与模式研究”(编号:70873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编号:7117310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2011320411000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研究”(编号:2010JDXM018)。
摘要从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现有相关研究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质变”边界、 如何克服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理论的局限性、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尚有缺陷。为解决这些问题,根据人类文明史和共生理论,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已知类型拓展成完整的模式谱系。由此揭示出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生属性。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论断,由共生关系谱系分别推演出人类文明的产业属性、科学属性和生态安全属性等。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演进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本色文明(即原始文明、采猎文明、天然生物文明),黄色文明(即农业文明、人工生物文明),黑色文明(即传统工业文明、天然化学文明),青色文明(即新工业文明,包含人工化学文明、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绿色文明(即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包含防病式和健康式绿色产业文明,或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其中,生态文明是从产业偏利共生向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演进的模式,它使生态安全达到稳定的健康状态,是一种比新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最后,将以上成果在产业-生态二维共生空间中进行集成,构建出完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椭圆演化模型。该模型深化和发展了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共生理论;产业-生态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1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人们并没有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制约性和生态的脆弱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文明的不断进步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人类改造自然、进军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加速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步伐,但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加重、资源消耗加速、生态平衡破坏等惨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报复行动”: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耗竭、生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荒漠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新疫病爆发等等。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矛盾逐渐突出,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到21世纪初提出的低碳经济理论,都标志着人类已经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意识到生态安全的威胁,为此提出了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行动纲领。当今中国也十分尊崇绿色哲学和绿色文化,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并正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鉴于以上背景,近年来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都与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对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共识,即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阶段,并正在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但是,关于人类文明各个阶段,尤其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本质属性,以及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演化规律,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认识。本文依据共生理论,将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理论相结合,从系统哲学的高度探讨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共生空间演化理论。
1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生属性1.1现有研究的分析
关于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文化的定义非常广泛,学界较普遍地采纳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即“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这种“复杂整体”在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群体内有不同的内容。我们所说的全球化背景下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中的“文化”,确切地说既指国家民族文化,也包含儿童群体特有的文化。国家民族文化是对广义的文化的社会阶级属性而言的,儿童群体特有的文化是从不同于成人的儿童的本质而言的。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意义上的文化,都需要防止各种因素的干扰、威胁、破坏,维护其存在和发展。为此,我们说文化需要安全。
对于文化安全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安全;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相对“文化渗透”“文化控制”的“反渗透”“反控制”“反同化”的文化战略。[2]我们认为,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既需要维护儿童所属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文化安全,又需要捍卫儿童童年存在意义上的文化安全。确保儿童所属的社会生态文化以及儿童特有的群体文化不受威胁与破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包括政治企图、文化垃圾等)的侵蚀,保持儿童生活在其中的大文化和自身的群体文化独立健康地生存、发展和进步。
一、儿童与文化
我国学者庞朴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就是说它是人的本质的展开的表现和人的本质的形成的原因。”[3]可见,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统一的,文化是人创造的,人从出生起就为一定的文化所熏陶,同时又在实践中创造着文化。文化的形成、发展、进步过程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过程是统一的,人只有在文化的滋养中才能生长,文化只有在人的创造下才能发展。
作为社会个体,儿童离不开文化,他一方面受现有文化的陶冶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儿童文化是儿童本质的展开的表现和儿童本质的形成的原因,儿童与儿童文化是一体的,两者不可分割。
1.儿童是丈化的产物,为一定的文化所塑造
儿童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就是文化的产物。每个儿童一出生就必须面对一定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受着一定文化的熏陶和塑造。正如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所言:“儿童能够航行于远在他们的时代之前就由其他人开掘了的宽阔的运河系统中……儿童被投入已由我们的祖先积累起来并传给我们的儿童的某种文化的‘外部装置’中,除了儿童自己所具有的主观精神外,他们从祖先那里接受了客观精神的礼物――文化。”[4]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儿童都被打上了他们所属文化的烙印,儿童为特定的文化所建设,儿童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言行态度都浸透着他生活在其中的文化风格。文化模塑”’是儿童发展必要和必经的途径,只有通过文化的浸染,儿童才能掌握知识、规则、习俗、语言、符号、行为方式、意义等;也只有通过文化的模塑,儿童才能实现社会化、文化化发展,从而适应他所属环境的文化要求。
2.对儿童文化存在的再认识
环境创造入,人也创造环境,人既是文化塑造的对象,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儿童在文化化的过程中也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我们认为,儿童文化与儿童是浑然一体的,儿童文化是儿童本质的体现。
儿童文化是儿童以自己的本质属性和思想行为特点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兴趣、需要、话语以及思维、行动等。这种文化建立在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是通过儿童自身与同伴、环境、事物的交往互动、对话交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儿童相互适应、相互认可的文化。
儿童是诗性的、幻想的,他们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表达方式充满了童心和童趣,充满了想像和创造。在儿童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稻草会说话,风儿会唱歌,竹竿会奔跑,蝌蚪会挠痒痒……在涂鸦、歌唱、雕塑、雀跃的世界里,儿童是诗人,是幻想家,是哲学家,是探险家,他们以一种特有的逻辑规则维系着自己的群体文化。在这种规则中,没有僵死的标准答案,没有高低贵贱的划分,没有至上的理性桎梏,没有虚伪猜疑的隐匿,他们时刻在想像和现实之间自如地转换,音乐、舞蹈、绘画、运动都是他们表达愿望、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经常是相互融合的。
儿童文化是儿童本身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儿童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尊重儿童,就必须尊重儿童文化。
二、全球化浪潮对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提出挑战
1.西方大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威胁着我国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传播中必然渗透着政治倾向性和政治价值判断标准。西方国家经常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弱势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扩张,推行文化殖民、文化帝国主义政策,企图通过文化软力量达到控制的目的。在符号电子创造奇迹的开放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强势国家更容易对弱势国家的儿童进行不良文化渗透和文化俘虏。一方面,西方国家利用电视、电影、广播、书籍、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向弱势国家的儿童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凭借其优势的文化教育资源和文化资讯诱引弱势国家的儿童对西方大国文化不加鉴别地顶礼膜拜。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的危机愈加明显,缺乏文化价值识别力的儿童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不良文化一点点地腐蚀。我们必须重视全球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重视西方大国的文化垃圾的传播对儿童文化安全的冲击,捍卫关涉儿童健康发展的文化安全。
2.日益发达的传媒资讯对我国儿童的文化安全造成冲击
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媒介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以极大的娱乐性、直观性、可视性、煽情性占据了市场。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传媒资讯日益发达,从各个渠道涌人儿童脑海的信息可谓琳琅满目,既有优质的文化资讯,也有散发不良气息的腐朽文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媒介的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媒介在提供信息资源、拓展知识视野、娱乐身心、消解疲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看到媒介对人,特别是对儿童的某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负面影响,捍卫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
在各种文化传播的媒介中,首屈一指的是电视和网络。网络无国界、无围墙、无防护的特点以及电视的“没有文字阅读障碍的可视性”和“没有分别的可接近性”的呈现资讯的方式,使儿童完全暴露在一览无余的传媒文化环境中。正如尼尔・波兹曼在论述媒介与童年生活时指出的那样,“由于电子媒体音图并现的特点,电视、网络可谓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6岁的儿童和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感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6]的确,电子媒体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展示的。
3.成人对儿童文化进行扼杀和排挤
著名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的生态系统中实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
如今,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技术理性的力量、达尔文优胜劣汰的思想以及精英主义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文明迭进中凸显优势,人们愈加看到了未来人才竞争的激烈,其生活方式和行为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都市化、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成为文化生态环境的主流。这种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关涉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儿童开始在成人的吆喝、催促下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忙碌,书法班、珠算班、钢琴班等一系列“特长班”让他们应接不暇。当儿童用一堆堆的理性话语来解释“嫦娥奔月”“天上银河”的时候,儿童文化的特质正在逐渐消失。看着失去灵气和天真的儿童,我们是否该对成人打造的高竞争的快餐文化生态环境有所反思?
化对儿童文化的排挤是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面临危机的另一个原因。在成人眼里,科学、现实是诠释万物的钥匙,他们往往无视儿童文化的存在,没有意识到儿童文化的独特价值,更没有意识到儿童与儿童文化是一体的,儿童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成人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权威来压制儿童,儿童嬉戏、打闹、玩耍的行为在成人那里就成了“违纪”“乱闹”,儿童充满诗意的、幻想的、童趣的语言在成人那里就成了“乱说”“乱讲”。教育家罗素说:“成人如果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7]化对儿童文化的排挤恰恰扼杀了儿童创造天堂的契机。
另外,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危及儿童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更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儿童自由玩耍、自由交往的空间变小了,那种小河里打水仗、田野里采豆荚、森林里捉迷藏的天然的儿童游戏文化环境愈加缺乏。儿童文化是儿童同伴群体的产物,离开了儿童与儿童的互动,儿童文化将面临自身群体文化缺损的危机。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影响下,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影响了天真烂漫的儿童展示、表达、发展儿童文化的条件,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面临危机,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参考文献:
[1]丁恒杰.文化与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2]沈洪波.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安全.山东大学学报,2004,6
[3]庞朴.莨莠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郑金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一、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生态安全问题也随即显现,这使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生态安全对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障生态安全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使生态环境保持既满足人类和生物群落持续生存和发展,使生态环境自身的能力不受损害,并使其与经济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
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作用不可忽视。基于这种理论观点,生态安全从一开始就将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求在两者之间找到均衡点,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1]。
二、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发展生态消费
人类的消费活动既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由消费引起的。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而生态消费是在满足自身消费需要的同时,综合平衡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自觉遵从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3]。它能通过对生产、消费的影响,保障生态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间接引导,保障生态安全
(1)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违规生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以IT、纺织、日化、汽车等行业为例。根据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PE)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4年7月的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以下简称CITI指数报告)显示,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纸业、汽车、啤酒、皮革8个行业在华污染数据如下:
企业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汽车纸业皮革啤酒
违规记录2501690055251174170273863200376
数据来源:2014年CITI指数报告整理(IPE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生产印刷线路板的企业的不稳定达标排放,会给当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同时,纺织行业对河流、湖泊的水污染严重。日化产品中的黄磷等会造成土壤污染;汽车用钢、汽车玻璃、轮胎橡胶、蓄电池生产等多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造成水污染、固废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
(2)生态消费对生产的间接引导机制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工业的高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这违背了生态消费的本质要求。为了满足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生态消费不仅要求厂商在生产资料选取中的生态性,在生产过程中,调整生产模式,改变现存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转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生产方式。更要求其生产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生态消费能直接引导消费者行为,促进生态安全
(2)居民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活废水的出现是消费直接引起的,目前,城市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严重,污水排放量大。有数据显示:全国97.5%以上的城市有水域污染,其中40%为严重污染,9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地遭到污染。根据中国环保部2004-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2004-2012全国环境公报整理而得
其次,与居民消费有着直接关系的汽车尾气污染目前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做的调查显示:以更宽敞的住房,大排量汽车等“大型化”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随着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加剧。据统计,汽车尾气污染占目前很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70%以上。在“京津冀2013年元月中旬强霾污染事件”中,北京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的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导致PM2.5污染物严重超标。
(2)生态消费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方式,促进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盲目攀比,随意挥霍的消费主义倾向明显,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对于彻底满足的欲望”[4]。这种对物欲的放纵、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以及对消费品的挥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摈弃消费主义的不良消费习惯,才能使人展现其全部潜力,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确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关系,促进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5]。
三、如何发展生态消费
改变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发展生态消费模式“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6]因此,发展生态消费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联合入手。
(一)从生产者角度出发:
合理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和内部结构。应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的部署,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能够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并使这两个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7]。
(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主动提高自身的消费安全意识,养成理性的生态消费行为习惯。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还相当薄弱,这使不法产商有机可乘,消费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消费者应加强对维权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从政府角度出发:
适当调整生态消费品价格,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及宣传。适当降低生态产品、节能产品价格,或在购买及使用生态产品过程中给予适当政府补贴,增加企业对生态产品的生产,促进生态消费品的普及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限制供应能产生较大碳排放的产品,完善保护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研究生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尹世杰.再论生态需要[N].光明日报,2004-8-2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前言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湿地与城市生态安全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的生态功能与作用机理以及城市湿地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的定量研究,将是今后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1 城市生态安全的范畴
1.1 城市自然生态安全
城市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太阳能、风等非生物系统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环境,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一方面它们自身对城市安全产生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水资源的匮乏等;另一方面是具有加重或缓解人类活动对城市安全产生的影响作用,比如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调节等。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安全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人文等与自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经济生态安全
城市经济生态系统涉及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等重要部分,包括工业、农业、贸易等。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在忽略环境成本的前提下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传统的城市经济系统遵循“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高消耗、高产量、高废弃的特征。从生态学的角度,这种违背生态规律的发展模式必然危害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也必然会带来城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升级的困难性、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短视、城市经济系统的单一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可持续性等弊端,而这些弊端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安全因素。
1.3 城市社会生态安全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上层建筑”,涉及城市居民物质、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居民的文明程度是影响城市社会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如人地矛盾、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根本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发达,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城市社会生态安全与城市自然、经济生态安全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而社会问题的存在又必将导致经济、环境的不健康发展。因此在分析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时,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载体,从生态安全的定义出发,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2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城市湿地是伴随城市化进程消失最快的成分之一,是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城市生态安全。作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2.1 城市湿地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
2.1.1 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城市湿地影响着城市的区域小气候和微环境,在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积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具有固定CO2的作用,可缓解全球气温变暖。由于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城市湿地的高蒸发带走了大量热量,使得湿地区域的气温明显降低,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此外,湿地植物不仅可以凭借旺盛的蒸腾作用维持城市空气的湿度,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还可吸收大气中的CO2、H2S等毒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
2.1.2 降解污毒、净化水质
城市湿地的降污、净水功能,在维护城市水环境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市湿地中的底泥和水生植物通过沉降、过滤、吸附、降解等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对水体的有效净化。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建立与污水处理相配套的人工湿地,可处理大量的污水用于景观、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同时污水中的N、P等被湿地中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实现了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超过80%,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
2.2 城市湿地与城市经济生态安全
2.2.1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经济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湿地,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杭州西湖为例,西溪湿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大量食用的鱼虾、食用植物、花卉、中药材等,并且城市湿地环境优美,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好场所,流动的人口又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住宿、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据2013年12月11日《大江快报》报道,在旅游旺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11月接待游客约2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每年游客都以近120%的增幅递增。此外,城市湿地还是开展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2.2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湿地通过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调控、改善着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生态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城市湿地带来的优美环境对人才、资金等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以西安哄笔地公园为例,其优美的环境,使得毗邻的哄毙虑吸引了大量的高新企业进驻,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年产值突破千亿,形成经济与环境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从土地经济的角度,城市湿地提高了土地价值。以长春市为例,其高新北区长东北城市湿地公园的开放,拉升了周边地产项目的价值,带动周边近3000hm2土地大幅度升值,房价均升1000元/m2。
2.3 城市湿地与城市社会生态安全
与城市化进程伴生的诸如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效率低、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等经济问题,必将加剧城市就业、治安、医疗卫生等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城市湿地在城市社会生态安全中的作用,本质上就是揭示城市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削弱、避免或者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首先,城市湿地作为一种景观类型,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陶冶居民的情操,在优美的环境中释放来自生活或工作的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城市生态系统组分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湿地在城市的自然和经济职能对城市社会安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水安全为例,位于城市水源地上游的城市湿地是城市用水安全的生态保障,其净化水质的功效保证了城市用水的质量,维护了城市的社会生态安全.
结语
湿地资源最直接的产出是水,湿地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和提高生态意识。人工湿地是一项自然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具有开源节流、美化环境的特点。应是实现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也应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首选途径。
参考文献: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变得瘫痪,整个网络都无法再次使用,引发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二、未来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
1.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链要转变成生态环境。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不断发展,并开始进行了跨界合作,这让网络安全技术的概念发生了转变。网络安全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产业链,而是在产业链中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更加优秀的开发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产业价值链在计算机产业和行业融合的大军中,不断成长,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分化、重新组合,导致价值链有着越来越复杂的结构[3]。由于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现如今已经使用“生态网络”来描绘网络安全技术的产业链。生态环境的生存法则就是:任何环节都是有可能被替换,这将取决于他的整个影响力;此外,生态环境具有很快的发展速度,参与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观察力。
2.网络安全技术优化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化过程是长期的,并能够贯穿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网络优化的步骤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跟踪,对信息进行测试,分析等,通过对整个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通过改善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能够促使网络的最佳运行模式,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网络优化不断发展,并逐渐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l展和进步,出现了人工智能专家,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思想,通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机制进行运用,针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优化人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向大容量网络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数据业务无法满足当今的使用需求,这就对路由器以及交换机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未来每过10个月,互联网就能够增长一部的宽带,以此来支持业务的发展需求。网络技术就是朝向大容量网络发展,也可以通过交换硬件,以此来转发引擎,提供了使用的性能。通过使用大容量交换矩阵和网络处理器,都让网络安全得到保证,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这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共识。
总而言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能够传递大量用户的使用信息,网络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只要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问题的本质,并加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 考 文 献
理论基础对接—自然、人、社会的内在统一性
自然、人、社会三者是何种关系?恩格斯认为“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1974)。这表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而且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换言之,自然、人、社会是内在统一的。这种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内在统一性,必然要求人类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生态安全,使自然界和谐发展。
就社会向度而言,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因而,马克思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是孤立地去考察它们,而是把它们放在以劳动为中介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的。人通过劳动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2003)。“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马克思,1844)。这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动并生的。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协调,既取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可以说,在人类发展史上,马克思的自然、人、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观点,第一次在理论上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践基础对接—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的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彼此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它不能离开它的对象即自然界而生活,人的所有活动都和自然界联系着,并且“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作为人的物质活动要素的自然,与人是不可分离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没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人与自然这种对象性存在关系是通过实践活动作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实践是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只要人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人本身就是实践(劳动)的产物,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劳动创造、占有和再生产而形成的“人化自然”,它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从实践的角度看,人与自然除了表现为对象性关系外,还表现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把自然纳入自己的需求之中,把“非我之物”变为“为我之物”,即客体主体化。这种“为我”与“非我”的关系就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觉的、特殊的主从关系。而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本能的、自发的依赖关系,它们不能自觉地去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不能形成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徐岩,2010)。
哲学基础对接—实事求是
马克思之所以能前瞻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一切从事实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仅就创立科学的唯物史观而言,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是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目前,我国生态安全居国际倒数18位。2010年我国地表水污染很严重,在我国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6.4%;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中,有11个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全国471个县级及以上城市所开展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有3.6%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79.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15.5%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1.7%的城市劣于三级标准。在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494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49个,占50.4%(徐岩,2011)。环境退化不仅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直接危及着国家生态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蕴涵了维护生态安全思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正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基本目的对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不断打破原有的人与自然平衡的基础上的生产力发展史,更是一部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环境的生态安全史。自然环境也称为自然生产力,它是社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显然,自然生产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运行和效益。人类对自然生产力的认识越深刻、利用越全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越迅速。如果人类掘取自然资源的规模和速度超过自然系统自身的循环能力或承载力,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甚至崩溃,继而造成自然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和保护生态安全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与协调,并能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适当的“尺度”,既能使生态环境始终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最佳的自然条件,又能使生产力高速发展而不损害自然环境。这就要在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潜力,把经济发展的综合度控制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阈限内,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在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同时增长生态潜力(徐岩,2010)。这就要求人们首先在观念上要深刻体认到,“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对话,而不是脱离自然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孤立演绎,不能将自然排斥在生产力之外,或者脱离自然力来考察生产力。我们只能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探求生产力,在人与自然矛盾的协调中实现生产力,在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状态中发展生产力”(王建辉,2005);其次在行动上把保护、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思想基础对接—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安全为探求人类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7)。它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而维护生态安全正是人们的一种最基本现实需要。这种现实需要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活动中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人民健康状况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生态环境满足眼前和对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强制性限制。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已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变量,从而开始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并存,经济持续、社会持续、生态持续并重的新时期。
因此,实现生态安全,对于生态系统本身而言,就是要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避免因自然资源衰竭、资源生产率下降、环境污染和退化给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短期灾害和长期不利影响,使生态环境处于一种良好、健康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态安全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说,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为达到人类安全的目的提供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它的生态环境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徐岩,2010)。
终极价值对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安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生追求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2003)。马克思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将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使人成为具有精神素养和文化内涵的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使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自由、全面地发展和完善,而片面发展的人是对生态安全的最大威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从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社会的关系两个角度来考察人的解放和发展,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展的变更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既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类的发展,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可见,在讲人的全面发展时,如果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谈论人的全面发展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物质保证,所以既要讲人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又要讲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协调人和自然相互关系的终级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5.徐岩.以人为本话语下国家生态安全的哲学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7.徐岩.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6)
8.徐岩.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国家生态安全的现实意义[J].前沿,2010(15)
1 引言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 LID)孕育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雨洪管理实践中,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的环境资源部在 1990年首次提出了在源头对径流进行控制的LID[1],LID 是近年城市雨洪管理方面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城市内涝、雨水资源流失等一系列复杂的雨水问题,破坏水资源循环体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我国逐渐关注雨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于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2 海绵城市理论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其有界定: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海绵城市的建设时刻以生态环境为优先考虑因素,将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人工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结合,在确保城市雨水安全的情况下,把城市绿地和河道中的雨水收集、雨水渗透和雨水净化达到最大化,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和环境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
2.2 海绵城市的本质
海绵城市的本质目标是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可以“弹性适应”环境改变,同时能够保持原有的水循环和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理念发端于自然生态的水循环过程,优先利用自然生态手段,通过生态处理的方法对土壤、绿地、生态水景等雨水,进行自然下渗、存蓄、净化和回用,转变原有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和与大规模的灰色建设理念,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2.2.1 生态性
自然界中的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体系使之尽量维持在城市建设开发前的自然状态,达到地块开发前后水文条件不变的要求,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目标。海绵城市的多项雨水设施如绿地、土壤渗透、屋顶绿化、生态水景都具有绿色生态的属性,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维护国家和地区的水生态安全,保持城市生态多样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打造的不仅是一块“城市海绵”,更是一块“绿色海绵”。因此,自然生态是海绵城市的一大特征。
2.2.2 弹性
弹性是海绵城市的一个本质特征。所谓弹性,主要针对的是将所有降雨量均匀、大面积地收集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中,通过多种雨水调蓄收集手段,应对不同降雨量的天气。强降雨时启用所有的调节容积,弱降雨时只启用普通调蓄设施,具有良好的“弹性”[3]。当强降雨来临时,海绵体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灾害的破坏性,将雨水均匀地收集到城市中。同时,城市需要水资源时,又可将收集的雨水释放加以利用,因此弹性与释放相呼应,是海绵城市的主要特征。
2.2.3 低影响开发模式(离散式)
海绵城市强调了分散式的源头控制的特征。改变原有的集中收集污水及雨水、集中处理、集中回用等集中式模式。庞大的管网、大型处理厂都难以应对暴雨带来的灾害,目前很多城市仍然是这样的现状才会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象。海绵城市就是要求雨水分散地收集在城市中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城市海绵体中,不仅能有效降低暴雨灾害的损失,同时补充地下水。因此,海绵城市是从原先雨水集中后直排到分散式蓄留的一种理念的转变,是低影响的开发模式。
3 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规划
城市海绵体具有吸收雨水的功能,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方面和达成的目标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或理论体系完成,因此是一项综合复杂系统的工程。建设海绵城市不仅需要园林相关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更涉及到城市市政建设设施的规划和实施。
3.1 综合规划
城市的水生态循环系统是一个整体,单一的规划或按小区域进行设计无法形成安全的、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因此,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规划不仅需要水利专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包括园林、城市规划及环境工程专业等。雨洪管理系统不再是单一方面的排水管网、处理设施等专业内容,而是包括城市中的水体、道路、建筑、绿地、场地等多方面系统相结合。它们在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中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所以建设海绵城市体系必须全面综合的规划,连接各个专业及学科,对城市的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从而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以及暴雨时的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等多方面雨水问题。
3.2 控制径流的源头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