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5: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个人基本情况自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根据××县人事局、卫生局《关于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竞争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意见》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充分发扬民主,把整个竟聘工作置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下,凡是规定要求公开的内容,一律向全体职工公开。切实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这次竟聘工作。
目的意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职称聘任制改革、调整优化医院专业技术队伍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的,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压力感、紧迫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爱岗敬业,努力奉献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医院工作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竟聘范围
医院聘期届满和新获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竟聘条件
竟聘人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执业行为;
经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任期内能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即20xx年达到10学分,20xx年达到20学分(县直单位必须含i类学分5分);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符合本单位制定的岗位任职条件。
竞争聘任程序
1、建立健全聘任组织。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专业
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竟聘领导小组(当事人回避),负责制定和实施对竟聘人员的考试考核,对竟聘人员述职答辩和综合考评等工作,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2、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卫生局文件(20xx)23号《××县卫生系统20xx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竞争聘任工作实施意见》。
3、公布竞争聘任的岗位数和竟聘职数,宣布竟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竟聘范围等。
4、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提出书面申请。
5、竟聘小组审查竟聘人个人申请是否已具备竟聘条件,决
定其是否参加竟聘。
6、全体职工按德、能、勤、绩四项内容对被竟聘人现场进行民主评议并公示(标分为100分)。
7、聘任领导小组对被竟聘人员按德、能、勤、绩四项内容现场打分(标分1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平均分并公示。
(第6、7两条得分相加除以2为民主测评最后得分)
8、聘任领导小组对符合竞争聘任条件人员进行业务考试,注重基础理论和本专业业务理论考试。
9、个人述职答辩:竟聘领导小组为评委会,组长任评委主任,其他成员任评委委员。
自述部分(50分);自述部分包括:
本人基本情况(姓名、年龄、学历、党派、职务、职称及简历等)
本人竞争岗位及优势;
竟聘后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
参加竟聘的体会和对最后结果的态度。
随机抽题答辩(50分)
聘任委员会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实际确定,业务考试已涉
及的内容不再列入答辩范围。个人述职答辩结束后,由评委当场打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出答辩人
最后得分”的方式进行。答辩现场要安排答辩席、记时席、记分(监督)席,答辩时可组织不参加竟聘的人员旁听。
面试中,一个题目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几个测评要素,考官按照考生在回答问题中反映出的各种能力就是测评要素打分,最后将所有测评要素的得分相加,得出考生的面试分数。
公务员录用面试程序的基本顺序如下:
1.入场抽签:考生根据所抽取的号码,顺序入场面试。每人的面试时间限定在半小时以内。
2.回答试题:一般情况下,主考官都会请考生首先自述个人经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等。然后主考官按照顺序宣读试题,请考生一一回答。
3.随机提问:考生答完规定试题后,尚有时间,主考官请评委临时提问。
4.考生退场:提问完后,主考官宣布请考生退场。
5.计分审核:主考官从评委手中收回《评分表》,交计分员计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所得平均分为考生面试分数。
6.通知下一名考生入场。
根据我的经验,提醒考生注意:一定不要迟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迟到2030分钟将取消面试资格;进入考场前记得关闭通讯设备,以免来电影响面试;一定要等待考官宣读完题目后再作答,每题答完后,可以说答题完毕。
现场面试如何取得好效果呢?因为面试的测查以能力为主,所以做短期的准备可能收效不大,但是我建议面试时要掌握几个原则:
一是要实事求是。面试的时候,考生回答考官问题要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也不卑微,将自己的真实实力展示出来,对于缺点也无需掩饰。比如,在自述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把自己所取得的实绩自然地杂糅进去,增强考官对你的认可度。如果考官问及你的缺点,你可以抓主要的如实相告,不要罗列过多。
二是要沉着冷静。进入面试考场后,看到严肃的气氛,考生不免会有些紧张。一定要尽快冷静下来,从容应试。认真听清楚问题,尽量快速反应。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条理清楚、说理充分,充分展现出自己是谈吐清楚、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的人。
三是要保持平和心态。近几年来,考录公务员的竞争越发激烈。从1993年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各级行政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实行了凡进必考,这不仅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而且也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防止了所谓的暗箱操作。所以,考生只要保持平和心态,真实展现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积累和各方面能力,用人部门必定会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
国家公务员担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繁重任务,其工作体现着党的宗旨、政权的性质和法律的尊严,因此对个人整体素质要求较高。报考者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多从大局出发。下面提供一道模拟题目,以供参考。
问: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的方式不是最好,自己还有更好的办法。你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在原则上,我会尊重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下找机会,以请教的口吻,委婉地向领导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领导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我也要按照领导的要求认真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假如领导要求的方式违背原则,我会坚决提出反对意见。
考试题型太灵活
据几位考生透露,公务员面试的考题早已经突破了原来人们固定模式中的自我介绍、表决心等等,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行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知识储备、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等。
基本专业知识题:这部分题型占考题的极少一部分,主要是了解考生对应聘专业、职位、责任的认知程度。
自我发挥题:某单位面试的题中就出现了关于五词讲故事的题型,就是用五个单词,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连成一个故事。这是考察考生随机应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即兴表达能力。对于这道题,考生普遍反映很新奇、很灵活,非常公平。
场景假设题:如果你和你的竞争对手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你会如何合作?某地区遭遇大水,灾民都拥挤在帐篷之中,这时候市里拨款修建被洪水冲垮的庙宇,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另外,每个考生都有2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这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自然情况,并且,考官还会即兴请考生讲一些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最尴尬的事等等。
总体来看,考生认为考题灵活、考试内容广泛也不容易作弊。因为不存在固定答案,即使10个人同时回答,也能答出不一样的内容,完全考评考生自身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对于那些只会死读书本、怯场、不善于表达的人来说,这场考试并不容易。
应对面试小窍门
在短短20分钟的面试中,考生要应答5~6个题,并且要展现自己最佳的状态和能力,这的确不易。但是,参加公务员面试还是有窍门的。
心态的平和: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对记者这样说,如果不紧张,应该可以发挥得更好。这就体现了考试中的心态问题。抱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坦然面对考官,平静面对考试,回答起问题也从容不迫、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因为在笔试中得了高分而在面试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非我莫属的模样是考官最为反感的。不亢不卑、谦虚谨慎态度是赢得考官好感的第一步。
说话声音要响亮、吐字清楚、说话速度适中也是赢得高分的关键。面对台下众多的考官,回答问题的声音一定要响亮,面试中要目视主考官,并注意用眼光同其他考官交流。也许主考官提出的每个问题,你不可能全部都答得十分周全、准确,但只要你有良好的回答态度和方式,与考官们坦诚交流,总是受人欢迎的。
国家公务员面试经验
一、仪容仪表20%
二、语言表达20%
三、逻辑思维20%
四、思想态度20%
五、临场反映20%
可以考核的知识点一般有几块:
一、人际关系处理(包括同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
二、原则问题处理
三、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四、组织协调能力(可能叫你组织一次接待活动等)
1.1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同属一个年龄段,同处在青春成长时期,同样是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因而存在看问题不全面,综合调节能力明显欠缺,个性心理倾向不够稳定,情绪化情感用事。而就读中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初中阶段因学习成绩跟不上,影响升学率而被过早地被划成“另类”的学生,因而得不到包括心理学意义在内的应有的教育。因此与普通高中生相比较,他们的起点较低、差异较大、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这是中职学生在心理上同普通高中生的一种区别。
1.2家庭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仅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且期望值过高,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几乎不予考虑。要求过高往往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严重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
1.3社会因素
当前正是市场社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求职困难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性问题,而求职的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中职生自入校到毕业,危机感等心理压力一直重压在其心理。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致使中职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
1.4学校因素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仍然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向,而对学生心理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很难得到健全的发展。
1.5学科因素
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程较多,且专业性较强,教学方法和时间的支配也有异于普通中学,造成许多中职学生难以适应这一环境,所以学习、生活均感到压力很大。
2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通过心理学教育,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抗挫折的调节能力,减少中职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可以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即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完好的发展。进而为他们将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做到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动力,也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不仅是外在地向学生施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等认识性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意义的教育,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在这过程中,可以说更多的是体现为德育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也可以说,这几乎已经成了学校德育过程取得实效的一种工作规律。
2.3心理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学科性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学生的认识心理和意向心理,如果教育者能使学生这二者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就能有着好的学习心态和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目标和行动就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自觉一致。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再能根据学生个性的心理实际,能在适合的时间和空间,使用适当的方法,那就能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程度。这便是心理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
3.1加强学校领导,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各中学校应根据需要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要在课题研究、教育管理、人员培训、资金使用、工作奖惩、成果推广、科普宣传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成立心理学教研室,设立专职教学与研究教师。各职业学校要建立起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和团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要使学校每一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2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学教育档案
通过档案的建立,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使教师对每个中职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有全面了解,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中职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具有自卑心理,并且被诊断为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如“失恋者就是失败者”、“同学看不起失恋的男同学”等所致。该咨询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三个阶段的心理咨询过程,用合理的信念成功替代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有效地解决了求助者焦虑、自卑、胃口不好、睡眠不佳、同学交往不良等问题,达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 :失恋;自卑;合理情绪疗法;咨询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63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33—04
收稿日期:2014—11—02
作者简介:李平明(1976— ),男,江西余干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徐敏(1977— ),女,吉林镇赉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医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蒋某,男,21岁,在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未婚,汉族,无宗教信仰,住学校学生公寓。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不爱交际,言语不多。家里只有一个哥哥,比他大五岁。父母都是农民,在农村比较能干,在集镇经营一家金银加工店,经济条件尚可。父母都是初中未毕业,平日较忙,没有把两个儿子放在身边抚养,对子女的成长关注较少。求助者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爷爷、奶奶对其较为娇惯,哥哥也一味地迁就他,由此导致求助者有一点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起挫折、急躁。在儿童时期,求助者曾听母亲说过同村一对恋人到广州打工,女方移情别恋,男方被女方的新任男朋友痛打后住院的事情,自此对失恋产生了负性情绪。
求助者在县城读高二那年,邂逅了初中毕业、做理发师的小学女同学曾某。曾某性格外向,外表漂亮,在逐渐交往中,两人相爱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求助者处于狂热的初恋中,也因此影响了高中学业,高中毕业只考入了市里的职业技术学院。求助者到市里读书不久,就发现曾某另有所爱,又交了一个男朋友。求助者曾尽力挽回,但终无果,万般无奈之下,于2010年国庆节期间与曾某分手。生理上没有发生过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家庭都没有患精神病的历史。
(三)精神状态。情绪焦虑、敏感、急躁,易紧张,易激动,知情意尚统一,人格基本稳定,思维正常。
(四)身体状态。近三个月来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早醒。
(五)社会功能。难以坚持到教室上课;学习容易分心;同学关系紧张;与漂亮女孩在一起,会感觉不自在。
(六)心理测验结果。
1.SAS:标准分59。
2.SDS:标准分56。
3.SCL-90:总分156,人际关系敏感2.2,抑郁2.4,焦虑2.8。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2010年国庆节期间与女朋友分手后,求助者一直把痛苦深埋心中,甚至为了面子,对外刻意隐瞒失恋之事。两个多月前,他失恋一事被同寝室同学无意间获知。求助者得知同学知道自己失恋的事情后,心理忐忑不安,总觉得同学在背后议论自己,嘲弄自己,看不起自己,甚至连他们看自己的眼神都是异样的、鄙视的。在持续的心理压力下,求助者在学习上开始分心,脾气变得急躁,同学也开始对其有了看法。
(二)个人陈述。“恋爱两年了”;“分手半年多了”;“自从同学们两个多月前知道我失恋了,我就抬不起头”;“同学问起我与女朋友分手的事时,更让我感到他们是在故意羞辱我”;“从小就认为一个男人被女友甩了,这是奇耻大辱”;“同学们对失恋的我,是有偏见的”;“我现在怕待在学校,我能感觉到同学对我的鄙视”;“我认为,同学们将我学习和同学关系上的一些差错与我失恋作了必然的联系,待在公寓和教室都极度不自在,极端压抑,苦不堪言,特意来寻求心理帮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他人反映。同学反映求助者两个多月来心情压抑,心事重重,神情有时呆滞,对同学充满敌意,经常逃课,单独待在寝室。同学们一起谈天说地时,他面无表情,也不参与。在宿舍里,爱发脾气,室友们不太搭理他;有时看见他叹气、压抑、闷闷不乐的样子,同学们会主动劝解,而他却极力回避。现在,他基本断绝与外界的沟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二)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对失恋有负性想法。同学们过去对求助者很友善,关系较好,即使有一些磕磕碰碰,也都能彼此谅解。自从求助者失恋的事情被同学知道后,求助者认为他们鄙视自己,因此,非常自卑,在失恋的痛苦中走不出来。求助者目前只想离开就读的学校,对人的敏感不只限于同学,还扩大到了漂亮女孩,有泛化倾向。求助者意识清楚,知情意统一,情绪焦虑。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该求助者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个性偏内向、不好言语、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太稳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不合理信念,心情压抑,同学关系不良,缺少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策略;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症状表现为食欲很差、无饥饿感,入睡困难、惊醒、早醒。病程超过两个月。
(二)诊断。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1.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协调一致,人格基本保持稳定,自我觉知能力基本完整,主动寻求帮助,并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失恋这个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涉及生活中严重的事情,心理冲突属于常形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
(3)恋爱的失败引发该求助者巨大的挫败感,由于刻意隐瞒却仍然被同学知道失恋,导致求助者正常学习、日常生活遇到较大困难,加之极端压抑的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导致的情绪困惑开始出现回避和泛化,对饮食、睡眠等生理功能和学习的社会功能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越一般心理问题了。
(4)该求助者的焦虑、胃口不好、睡眠较差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比较强烈;与漂亮女孩在一起会感觉不自在,表明内容出现泛化,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鉴别诊断
经鉴别诊断,该求助者有自知力,可以排除精神病;评分不足六分,可以排除神经症;开始出现回避、泛化现象,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病因分析。
1.躯体因素。没有找到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2.后天社会性因素。存在女朋友另有所爱,与女朋友分手这一负性生活事件,即社会性因素。
3.心理因素。
(1)对失恋有负性情绪记忆。
(2)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失恋者就是失败者”、“同学看不起失恋的男同学”。
(3)个性特征:以自我为中心,交际能力不强,敏感,抗挫折能力较差。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一)近期目标。用合理信念代替该求助者认为“失恋者就是失败者”、“同学看不起失恋的男同学”的看法,使其能够坦然面对失恋,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改善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使其吃饭和睡眠恢复正常;改善求助者的人际交往状况。
(二)长期目标。使求助者能够运用所学的比如“失恋者不等于失败者”、“同学们关注最多的是自己的学业、就业,并不像求助者想象的那样在关注他的失恋”等合理信念去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业、事业、婚恋、生活等。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自信心和心理力量,增强其应对挫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完善其人格。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失恋后的自卑。其原因是在他童年成长经历和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在“失恋者就是失败者”、“同学看不起失恋的男同学”的错误认知模式主导下,不能有效地应对失恋,特别是失恋后由于自卑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社会事件。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们一般都认为引发他们情绪困惑的是外界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引起人们情绪困惑的是他们对事情的解释、评价和认知等,因此,人们致力于通过改变外界发生的事情来改变其情绪困扰的方法是注定会失败的,正确的方法是先改变他们对事情的解释、评价和认知等,再改变情绪。埃利斯认为外界事情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按照心理咨询流程,咨询师与求助者按照规定约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1.咨询时间。从2011年6月7日至7月5日,每个星期的周二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共进行五次。
2.咨询收费。免费,属于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对学生的免费咨询。
七、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咨询关系建立与评估诊断阶段 (包括前两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
1.时间:2011年6月7日下午4点30分至5点30分。
2.目的:收集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方法:会谈法。
咨询师与求助者是平等的,咨询师应充分尊重求助者,用不带倾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获取信息;咨询师通过耐心的倾听、身临其境的共情、无条件的接纳、积极的关注,给求助者创造一个无压力感、畅所欲言、安全的情景,让求助者尽情倾诉。
4.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心理咨询的一般知识,说明咨询中的规则,询问基本情况。
(2)与求助者交谈,采用开放式提问和观察求助者肢体语言的方式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成长背景,掌握求助者的心理现状和改变动机的强烈程度。
第二次咨询:
1.时间:2011年6月14日下午4点30分至5点30分。
2.目的:巩固咨询关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双方共同商定近期和长期咨询目标,共同制定咨询方案;咨询师介绍拟采用的主要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布置家庭作业。
3.方法:会谈法和放松疗法。
4.过程:
(1)与求助者商讨制定咨询目标,选取主要的咨询方法。
(2)介绍合理情绪疗法。
(3)针对求助者情绪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引发的食欲不佳、睡眠不良等问题,传授放松技巧。
放松技巧:让求助者坐在沙发上,闭上双目,全身都处于放松、自然、舒适的状态。让求助者想象家乡的一个美景,比如成片的油菜花,使求助者身心处于沉迷、专一、安静的状态。然后,咨询师用低沉、轻柔、缓慢的语调引导求助者从上到下放松身体的各个器官。
(4)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放松技巧,进一步理解合理情绪疗法,特别是情绪ABC理论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
(二)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包括第三次和第四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
1.时间:2011年6月21日下午4点30分至5点30分。
2.目的:引导求助者领悟到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新信念;布置家庭作业。
3.方法:会谈法。
4.过程:
(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进行了放松训练,是否认真领悟了合理情绪疗法,是否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是否试图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努力改变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2)咨询师通过提问、质询、引导,促使求助者领悟到其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试图用合理信念替换之。会谈过程摘录如下:
咨询师:“现在,请你再次谈谈对所遇到问题的看法,好吗?”
求助者:“我认真思考了您讲的合理情绪疗法,挺有道理的。”
咨询师:“能否请你详细讲一下?”
求助者:(稍作思考)“小时候,我妈妈就给我讲过一个男孩被他前任女朋友的现任男朋友痛打一事,给我留下了阴影。”
咨询师:“你认为留下的阴影给你带来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呢?”
求助者:(抬头注视咨询师)“失恋的人就等同于失败的人,对吗?”
咨询师:(点头)“恩,你认为这对你目前的影响呢?”
求助者:“我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我自卑,总认为同学看不起我,影响到我对同学的态度,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咨询师:“这里的不合理信念又是什么呢?”
求助者:“带着有色眼镜看大家!也许他们根本没有蔑视我,只是我太敏感了。”
(3)布置家庭作业:仍然进行放松训练,复习第三次会谈内容,尝试归纳出合理信念。
第四次咨询:
1.时间:2011年6月28日下午4点30分至5点30分。
2.目的:检验求助者是否归纳出合理信念,并用它代替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询问求助者食欲不佳和睡眠不良等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布置家庭作业。
3.方法:会谈法。
4.过程:
(1)咨询师适当提问,引导求助者回顾上次咨询结果。
情绪的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失恋;
B代表信念系统:“失恋者就是失败者”、“同学看不起失恋的男同学”;
C代表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焦虑,自卑,胃口不好,睡眠不佳;同学关系不良;与漂亮女孩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2)提炼新的合理化信念,强化求助者的思维方式。
合理化信念:失恋并不等于失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失恋是生活中正常的事,同学并不会看不起失恋的人。
(3)咨询师询问求助者最近的心理和生理情况,食欲不佳和睡眠不良症状是否缓解。
求助者反映经过前几次的咨询,心理、精神基本恢复正常了,饮食和睡眠也基本恢复正常了。
(4)布置家庭作业:继续进行放松训练,不断强化、巩固合理信念。
(三)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第五次咨询)。
第五次咨询:
1.时间:2011年7月5日下午4点30分至5点30分。
2.目的:询问求助者的同学关系改善情况,询问求助者与漂亮女孩在一起时是否感到自在,巩固咨询效果,预防复发,结束咨询。
3.方法:会谈法。
4.过程:
(1)询问求助者最近人际关系情况,比如:在人际关系中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敏感,同学关系是否得到改善,与漂亮女孩在一起是否自在。
求助者表示:经过咨询后同学关系得到改善,与漂亮女孩在一起时很自然了。
(2)让求助者自述合理化信念,巩固咨询效果。
求助者自述不合理信念已经被合理信念替代了,表示将来会坚持放松训练,并且会把学到的情绪ABC理论用于今后的生活。
(3)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心理测验评估。从咨询后再次做的SAS、SDS、SCL-90测验结果看,所有得分已在正常范围内,达到了咨询效果。
(二)求助者自述。“焦虑情绪几乎不存在,食欲和睡眠恢复正常,准备专心复习,迎接专升本中期选拨考试”;“失恋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对失恋的态度改变了,信心树立了,同学关系也改善了”;“错误信念改变了,与漂亮女孩在一起也自然了”。
(三)咨询师评估。通过咨询师的观察和电话回访,该咨询制定的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中不像以前那么敏感,焦虑情绪减轻,饮食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得到改善,面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求助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清自我的主观想象与真实客观环境,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周围人士反映。同学反映求助者虽然仍然内向,但又回到了以前的宽容、积极、乐观的状态,同学之间的关系恢复正常了。
[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一)学生基本情况及自述
孟某,女,17岁,高三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位于年级前段。因与父母产生矛盾使学习状态受到影响,并出现严重考试焦虑,一想到要回家就心发慌,手脚发凉。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神情恍惚,眼圈发黑,睡眠不好,没有食欲。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速度减慢,成绩明显下滑,已由年级前列降到中等偏下。
初次见面时来访者自述:“老师,快救救我吧,我简直要崩溃了!我爸妈一直怀疑我跟班里某男生处对象,说我学习不在状态、成绩下降就是因为这种事给耽误的。我怎么解释、保证都没用。前天放学我爸在校门口接我,因为我出来慢了点就把我一顿臭骂,说看到我和那个男生一起慢悠悠地往外走,简直是不知廉耻。我在家学习时,他们总会突袭检查我在做什么。其实以前他们不是这样的,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弄得我每天都神经兮兮的,特害怕回家,一回家就感觉特别窒息,总是失眠,一闭上眼睛就是他们愤怒的面孔和伤人的话语,什么都做不进去,而且常常会被恶梦惊醒。其实我和那个男生根本就没有什么,我也知道爸爸妈妈是为我好,所以特别想以好成绩向他们证明自己。可是越这样想越什么都干不进去,考试前更是极度害怕,总担心考不好而严重失眠;考试时心里发慌,手心出汗,经常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做题时也找不到状态,理不出头绪,明明会做的题都做不出来。”
(二)案例诊断
初步判断为考试焦虑,利用《高考考试焦虑诊断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焦虑总分182分,超出平均值93分。故诊断孟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管教方式不当引发的严重考试焦虑并伴有躯体症状,如入睡困难,心慌,出汗,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情绪出现波动。
由于症状出现时间较短且有明确原因,考虑以心理辅导为主。
二、个案干预
本案例共辅导五次,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
第一次咨询:宣泄不良情绪,建立咨询关系。
1.收集资料,澄清事实,让来访者充分宣泄不良情绪;
2.完成《高考考试焦虑诊断量表》,评估其问题程度;
3.明确主要问题,确定辅导目标;
4.通过倾听、理解、接纳、共情,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5.征求来访者意见,与其父母沟通,约定家庭治疗时间。
第二次咨询:进行家庭治疗,营造和谐氛围。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个人所表现的症状实际是源于家庭内的人际关系问题,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要依靠家庭治疗,才能解除个人的症状。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改变滋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产生新的规则及互动模式。
解铃还需系铃人。因为孟某的问题主要源于父母对其产生的误解及管教方式不当,所以我把咨询的重点放在对其家庭进行治疗上。
尽管孟某事先已有心理准备,但当她见到父母时,明显表现出极度的恐慌,不敢正视,缩成一团,有些发抖,而她的父亲看到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完蛋货!”
“请随便坐吧!”我让他们自主选择座位,结果父母都选择了离孩子相对较远的两个座位坐下。我在简单介绍了此次咨询的目的及希望后,借着父亲刚才的表现,以家庭治疗最常见的扰动技术开始了治疗。
首先我问孟某:“当父母进来的时候,我看得出你不太自然,能说说你当时是什么感受吗?”
孟某抬起眼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父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就直说,我们今天咨询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帮助你们澄清彼此之间的一些误解。”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孟某。过了大约三分钟,孟某抬起头,满眼泪水地说:“我现在特害怕见到我的父母……”
没等她往下说,他父亲就义愤填膺地说:“怕什么怕?!我们是你亲爸亲妈,难道还能吃了你不成?!”这时,我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说。
“是!你们是我的亲爸亲妈,可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你们知道你们成天说那些伤人的话对我造成了什么影响吗?!我知道我在你们眼里已经不是一个好孩子了,甚至已经成了一个‘完蛋货’!我和那个男生根本没什么,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误解我,根本不信任我!我真的也想学好考好啊……”孟某越说越激动,压抑已久的委屈与不满,终于像洪水一样暴发了出来。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我问。
母亲这时已泣不成声:“女儿,你知道吗?妈妈爸爸为了你可谓用心良苦啊!初三时由于我们工作都很忙,几乎没怎么顾得上管你,现在到高三了,我们想好好弥补一下,多关心关心你,结果却发现你有处对象的苗头,于是我们很气愤,觉得必须严加看管,这才是对你负责任……”
“你对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怎么看的呢?”我问孟某。
“爸妈,你们知道吗,我多怀念初三的生活,我多希望你们仍能像初三那样没有刻意的关注,没有过分的紧张,还我一个正常的生活,我最希望的恰恰就是你们能像初三那样对我!”
听了女儿这番话,父母都愣在那里半天无语。
我不失时机地请孟某父母调整了座位,一家三口终于坐到了一起。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通过扰动,架起了父母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让孟某全家了解了彼此的真实想法,宣泄了积压已久的不良情绪,破除了误解。通过对其座位的微妙调换,最后终于使全家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安慰,加深了父母与孩子间本来就存在的深厚情感,让他们彼此感受到对方对自己那份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至此,问题的症结得到解决,辅导结束时大家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轻松。
第三次咨询:改变错误认知,正确对待考试。
1.针对来访者认为考试成绩高才是好孩子的不合理信念,帮其明确考试成绩只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之一,要学会客观评价自己,给自己重新定位。
2.帮助来访者正确理解考试:考试无常,没必要太在意分数,考试的作用在于帮自己查找知识上的漏洞,巩固掌握的知识。
第四次咨询:掌握放松技巧,调整应试策略。
1.通过播放音乐及教师引导使其掌握深呼吸放松与肌肉渐进性放松的要领。
2.针对考前应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考场答题需注意的问题及考场出现突发事件该如何解决等问题与其深入探讨,使其掌握答题策略与技巧,提高考试技能,增强信心。
第五次咨询:巩固咨询效果,增强应试信心。
1.答疑解惑,进一步巩固效果。
2.实施《高考考试焦虑诊断量表》后测,进一步增强其应对考试的自信心。
三、效果与反思
孟某的躯体症状消失,能客观对待、自如应对考试,利用《高考考试焦虑诊断量表》对其进行后测,焦虑总分102分,考试焦虑消除;家庭氛围和谐,不再害怕回家;孟某在高考中发挥正常,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咨询效果显著。
1临床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李某,男,23岁,汉族,军校研究生学员,研究生一年级,未婚。
1.2个人成长史 本案例求助者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城镇家庭,无重大疾病史,家庭关系较为和睦,独生子。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少于管教,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中小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倍受家人宠爱。高中毕业顺利考入我校,去年本科毕业后与女友一同考上本校研究生队。求助者与女友相识约1年时间。
1.3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况 据求助者自述,近期精神较差、烦恼、睡眠较差,身体无不适感,近期曾参加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近期内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偶有旷课。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定向力良好,思维意识正常,意志行为基本一致,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表述清晰,愿意听取客观意见,情绪低落。
1.4心理测验结果 为了寻找原因,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做了如下心理测试:
EPQ:E59;N43;P50;L30,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抑郁自评量表(SDS)SDS标准分为56分,略高于中国常模标准分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SAS标准分为54分,据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50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
求助者陈述:因女友提出分手,近1个月来心情烦闷伴失眠,学习积极性降低,睡眠质量较差。近6个月来经常与女友发生争执,因1个月前的一次冲突后,女朋友提出分手,之后感到心情烦闷,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求助者在与女朋友认识的前半年,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少吵架。寒假期间都见过对方父母,亦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尤其是近3个月来,两人一起经常参加对方同学与好友的聚会,一起外出游玩和购物,但在彼此之间的了解日益加深的同时,双方性格方面的一些差异也有所凸现,开始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一个月前在一次与同学的聚会中,自己觉得女友不应饮酒,结果女友却不听自己的劝告,自己非常恼怒,当着朋友的面高声指责女友,之后女友提出分手。自己觉得自己的出发点都是本着关心对方,但每次的结果是双方都很受伤,有时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手之后总是还念与女友昔日共处的美好时光,很想挽回这段恋情,但女友表示不愿再与自己继续交往,同时求助者又担心因自己的脾气再次伤害到女友,目前心里很矛盾,也很烦躁,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加之学习紧张,想通过咨询尽快解决目前这种痛苦的状况。
3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该求助者,精神憔悴,身材中等,相貌英俊,着装整齐;意识清楚,行为举止正常;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均较强,掩饰性不高,基本配合较好。因现实情感问题的困扰自己主动前来咨询,符合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4.1.1生理检查 根据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结果,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4.1.2精神状况检查 意识清,仪表端庄,接触交谈合作。情绪低落,谈论到女朋友的情况时总是唉声叹气。未查获幻觉、妄想等异常症状,自知力完整,有明确求助要求。
4.1.3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活动的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②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③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因失恋导致了近期心情不好,并影响工作和睡眠,自己已经意识到陷入感情危机中,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求助者是在客观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紊乱。因为情绪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所以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是可以理解,表现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求助者对症状及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有很好的自知和理解并主动求治。因此,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按照"三原则"判断应当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变化。
4.1.4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①体验标准:以求助者的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来评估,如求助者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情郁闷,迷惑,吃不香,睡眠差。②操作标准:通过观察考察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效应来评估,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该求助者学习、工作效率有所降低,不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功能下将。③发展标准:着重从求助者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该求助者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独立性较强、有主见。现在因与女朋友发生矛盾,女友提出分手,同时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感到经常伤害其他人,出现心理问题。
根据上述三点,可以确定该求助者心理活动正常,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4.2初步诊断 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失恋所致情绪问题)。
4.3诊断依据 ①由于女友提出分手,体验到负性情绪,郁闷,精神低落等。②不良情绪持续1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③不良情绪反应有时难以控制,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④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它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⑤心理测量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外向偏稳定型人格,无抑郁,有轻度焦虑,考虑是由于与女友分手的事件造成。⑥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三标准和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可以看出该个案符合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4.4鉴别诊断
4.4.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4.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标准,该求助者心理冲突属常型,病程在三个月以下,社会功能受影响不严重,可排除神经症;
4.4.3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有自责、懊恼、失眠等抑郁情绪,但这些症状是伴随症状不是主要症状,而且没有抑郁症消极悲观、自杀企图、自杀行为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5咨询目标
5.1近期目标 ①改善情绪状态;②逐步消除非理性信念;③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④缓解睡眠不佳,提高睡眠质量。
5.2长远目标 通过咨询改善认知,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成熟稳定的人格。
6咨询方案
6.1方法选择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与女友在一些事情上观念不同发生争执,引发矛盾产生感情危机,导致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咨询实践中选择了针对性较强的合理情绪疗法。
6.2治疗原理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过理性逻辑分析,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解决其情绪和行为问题。
6.3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6.3.1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②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③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6.3.2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和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6.4咨询的日程安排与费用 ①日程安排:咨询3次,1次/w,50min/次。②咨询费用:免费服务。
7具体咨询过程
本案例分为四个阶段:①心理诊断阶段,找ABC,制定目标(情绪和行为);②求助者领悟阶段,深入分析不合理信念,领悟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③修通阶段,运用技术,放弃原有非理性信念;④再教育阶段,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咨询师与求助者共进行了三次会谈。
7.1第一次会谈: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同时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本次谈话,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识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应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求助者自己在其它问题上尚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对于本案例的目标是发现并纠正该求助者的错误观念,以及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基本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②介绍咨询有关事项和规划;③进行心理测验;④介绍治疗原理,初步拟定咨询方案。
基本技术:①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求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②合理运用共情使求助者感到心情放松,使求助者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③用解释技术帮助求助者正确理解不良情绪虑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并向求助者介绍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会谈,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合理情绪疗法并配合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包括EPQ、SDS、SAS三个问卷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可排除抑郁和焦虑神经症,提示求助者属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有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
以下是部分咨询会谈摘要:
……
咨询师:你好!我很理解你目前的心理处境,每一个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与你有相同的感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这种状况呢?
求助者:我在这段时间,经过反复的思考,但是…… 我总是有很多问题想不通?
咨询师:那你能不能说来听听?
求助者:我们都认识一年多了,开始时我们彼此都非常欣赏对方,都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双方家长也认为我们比较合适,现在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了!其实,我对她一直是很好的,可以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依照她的意愿去做的,不知她为什么就从来都不听我的建议,上次的事情我也觉得自己过于冲动,但我都是为了她好,她应该理解我的初衷。
咨询师:从你的情况看来,你是一个很重感情,对你的女友也很好的人,做事比较有主见,而且一旦自己认定自己是正确的事情就一定要让对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是这样吗?
求助者:基本上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能说说你女友的情况吗?
求助者:其实我们两个的个性是很相近的,都比较有主见,都很难接受对方的建议,也许跟她是独生子女有关系吧?很多方面她都比我优秀,能力很强,她还是我们队的队长助理,在管理和协调能力我很佩服她。
……
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分析自己信念中以偏概全、绝对化等非理性的观念。推荐一些与认知相关的心理学书籍给求助者阅读。
7.2第二次会谈:领悟和修通阶段 第二次会谈进入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和修通阶段,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会谈中主要是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即"产婆术"的辩论技术。(以求助者的不合理观点作进一步推理,引出谬误,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通过咨询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向,建立新的合理观念。
以下是部分会谈内容。
……
咨询师:能具体说说导致你和女友产生分歧的原因或事件吗?
求助者: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和建议,但她却基本不听我的劝告,就这点我很介意,也是我们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前面说的那件事(与朋友喝酒)的确让我有些恼怒,当时几乎失去了理智。
咨询师:可以理解你当时的处境和心情。那你认为如果你的女朋友,再次回到你的身边你会向以前一样对她吗?
求助者:可能不会了,但我怀疑我还会和以前一样的冲动,她不改的话。
咨询师:其实我觉得有很多事应对和解决的方式会不止一种方式,换一种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是不是?
求助者:对!的确是这样,如果现在遇到那天的事情我绝对不会那么冲动了。但是……我从小在家里也和家人这样,经常发脾气伤害到其他人,尽管事后会后悔,但过后还会再犯。
咨询师:从你所讲的,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其实,我倒觉得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却很强,也有主见,通常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你,这样其实挺好的,不要给自己乱贴标签,你自己都认为自己脾气不好,谁还愿意接纳你呢?是这样吧?
求助者:是,有道理。
咨询师:接下来这里给你介绍以下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反黄金法则"……你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后者?
求助者:嗯!对对,看来我是用了"反黄金法则"。
咨询师:下面我们在来学习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你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因为你的不合理的观念所致,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怎样对你;你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就应该绝对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这种绝对化的认识你认为行得通吗?
求助者: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豁然开朗,我的想法的确有些绝对化……
7.3第三次会谈:巩固新观念阶段 由于求助者自我剖析的主动性和领悟能力很强,咨询效果比较显著。根据情况咨询师结合对求助的个性特点,本次会谈主要是进一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帮助其重新建立较为理性的反应模式和应对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
余某,男,15岁,体态正常,自述无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大。父母靠打零工谋生,来访者性格偏内向,敏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责任感。
2.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很焦虑紧张,严重失眠,逃避上学。生气时常常会发抖,感觉头脑混乱。最近由于考试失败,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同学会嘲笑自己,不太愿意与同学交往,很苦恼也很担心这样会影响自己。来访者回忆自己多次转学,每次转学都有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自己患有慢性疾病,常担心自己的疾病会传染给别人,因此不愿与人交往,现在也不想去学校而想退学,但对求知的渴望没有减退,感觉很矛盾,现在的状态严重影响睡眠和食欲,因此前来咨询。
3.评估与诊断
根据余某的症状结合,来访者经历过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考试失败,通常情况下,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刺激,并且由此引起内心冲突,他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障碍,学习受到影响,自己难以摆脱,痛苦的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做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来访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自卑,增强自信,乐观地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
5.咨询方案的制订
5.1主要咨询方法
(1)渐进式放松法
这种放松法通常是先从身体的上半部分的肌肉开始的,当某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一个个依序进行,渐渐地使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下来。由于练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上,因而精神也会随着放松下来。
(2)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6.咨询过程
6.1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咨询问题,并做出初步诊断。
方法:摄入性会谈相关技术、来访者中心疗法。
过程:①咨询中介绍了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和规则。②建立咨询关系,使用共情,倾听来访者的烦恼,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
6.2第二阶段:咨询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②运用渐进式放松法进行放松;③把时空扩大,让来访者全面长远地看现在遇到的问题。
方法:会谈法、渐进式放松法、叙事疗法。
过程:①在初步了解了来访者的问题之后,与来访者深入探讨她的问题,咨询师主要帮助来访者了解如何释放压力,如何放松。②指导来访者寻找和确认自己的问题根源,学会把问题与自身分开。③运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外化、寻找例外性事件和时空夸大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进一步分析问题。
6.3第三阶段:巩固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强化积极行为,巩固咨询效果;②结束咨询。
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过程:①反馈咨询作业;②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鼓励来访者巩固积极的行为。
7.咨询效果评估
7.1来访者本人评估
余某说:经过四次咨询,我感觉好多了,也有信心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我知道我的慢性疾病不是通过简单接触就会传染的,我现在也能静下心来学习了,与同学关系良好。
7.2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很低落,常发抖,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学会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和父母关系也融洽了,与同学也能较自在地交往。
参考文献:
第一次见面,我们约在徐家汇喝下午茶。说实话LY长得还是挺斯文阳光的,记得那天我点了杯饮料,结果LY很认真地说:光喝饮料是吃不饱的,建议我再点个主食。我当时就被雷到了,这意思是当我装淑女呢?还是当我是傻瓜?并且,他居然能把这么雷人的话一本正经地说出来,我也佩服他。
聊天中LY说他刚刚开始相亲的时候,很看重对方的外貌,现在已经把外貌看得很轻了,越来越关心内在。我又觉得,这显然是暗示我长得恐龙吧。本人虽然说不上是美女,但是中等水平还是有的。我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次见面除了开头奇葩些,总体倒还算不错,吃完下午茶,他又提议我们附近走走,最后送了我回家。我觉得这人虽然讲话可能缺心眼,人还是实在的。
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天LY会给我发几条消息,话题都是围绕天气、工作,但是也不约我出来再见面。不过据介绍人反映,LY一再地和介绍人说对我很满意,只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蹉跎中,我对他的好感已经渐渐下降了。于是,我和介绍人说不想再联系了,介绍人此时使出了杀手锏,组织了他们夫妇、LY爸妈、LY和我一起去近郊玩。我是再三的推脱,觉得好傻,介绍人说那好,一人退一步,集体出游作废,让我和LY单独出去。不多久,LY突然给我来了个短信,说有很重要的话要和我说,想约我见面。Bella,他口气说得这么严重,我真是有点怕怕,不知道要不要去呢。
让我们也来“可怜”一下男性
无数血淋淋的相亲故事,让大家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相亲这码事,姑娘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今天,Bella要庄严宣告一个好消息:其实男生比你更紧张。他们的想法千千万,他们的纤弱和敏感甚至不亚于你。好男人,有时候“好”得不怎么明显,尤其是需要相亲的这部分;甚至,他们的好还常常顶着“2B”的面目。姑娘们,击破以下四种男生常见心理,别再错过好男人。
1最怕第一次邀约被拒。
速食社会,为了提高恋爱命中率,数据显示57%的男性会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另一半,31%在酒吧或派对上邂逅,还有12%的人选择工作伙伴。而男人一旦希望接近某位女性,大多会主动邀请对方。72%的男性将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定在餐厅,然后是看电影;27%的人是郊游或做运动,剩下的1%则会想一些出人意料的方式。
对男人来说,第一次约会非常重要,抱着“一次就搞定”心态的男性不在少数。如果第一次邀约被拒绝,他们将会信心大失,甚至很可能打算换个女人去碰碰运气。你还以为男人个个是牛皮糖,有百折不挠的信念会坚持对你死缠烂打?那就大错特错了。不是每个男人都经得起“摧残”,他们同样害怕受到挫折,担心被无情拒绝,容易陷于保护自己的条件反射中。
2男人也会希望你主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少男性都有这种想法。第一次约会如果进展顺利,接下来两人的关系才可能长势良好。第一次约会如果没能打动一个女人,他们便会习惯性地假设没有第二个机会。所以,男人在第一次约会中,往往会表现得殷勤,甚至过分殷勤,比如文中的LY童鞋。
所以,女方若有接受男方的诚意,就应该相应地发出暗示,如果因为你的迟钝犹豫,或者害羞,不能及时向对方传达“我也认为你不错”的信息,不给男人们创造出利于行动的条件,也许两个人的关系就不太会有好的发展。眼下娇生惯养的男人越来越多,他们也不擅长接触女性,甚至比你更害羞,这类男人往往期望女人们能采取主动。
3偷偷在脑海里彩排约会。
亲密接触的首要条件是互有好感。在试探女性心意这一点上,男人们绝对是敏感而有计谋的。看电影时,假装无意轻轻触摸女方的手,或者用膝盖靠近女方的膝盖等轻微的身体接触来确认她的反应,这是常见的策略。
延长约会时间是另一种惯常做法。提议餐后去吃甜品、一起散步,或者送女方回家。一旦男生提出这种邀请,基本能断定他对你是有些意思啦。在约会前好几个晚上,他们已在模拟从当晚约会到最终收场的行动方案,向兄弟们请教,在网上发帖。在约会期间,还会一直绞尽脑汁考虑下一步的进展,因此往往讲话时心不在焉,惹恼了身边的姑娘也常常浑然不觉。
【关键词】疫苗预防接种偶合反应
中国分类号:R186.3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89-02
1 基本情况
患儿张某某,男,14岁,1997年10月25日出生,扬州市邗江区某学校六年级学生。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接种前自述咽部有点痛,偶咳一、两声,无发热等其它不适。无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既往曾接种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多种疫苗,符合江苏省规定的一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且接种上述疫苗未出现过任何反应。据其母亲反映,张某某小时候曾患过脑炎。
2 主要临床经过
2010年4月16日上午10时左右,邗江区某接种单位在该学校开展甲肝疫苗接种工作,六年级张某某同学接种甲肝疫苗后,于当日11点30分左右感觉发热,在学校医务室测口腔温度38.3℃。校医针对症状,给予退热等输液治疗。17、18日两天在扬州市某医院急诊科继续输液治疗。19日上午体温正常,中午测体温36.9℃。20日夜间患儿感觉头痛剧烈,伴呕心症状;21日上午其母亲继续带其到该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住院作进一步检查;22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3 接种疫苗情况
本次接种的甲肝疫苗生产企业为昆明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9010203,有效日期20100704,有批签发合格证书,疫苗外观正常。该批次疫苗于2010年3月22日从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进1600人份,已经全部接种完毕。使用人群中未出现1例疑似异常反应。该疫苗配备的稀释液仍为昆明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90102,有效日期2010-07-08。疫苗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均符合温度要求。接种时使用的是一次性普通无菌注射器,生产企业为江阴医疗器械公司,规格2ml,批号200910,有效日期201010。
4 接种实施过程
该班级共有学生41名,其中有13名学生家长签订了告儿童家长书,并同意孩子接种甲肝疫苗。4月16日上午,于甲肝疫苗接种前,班主任老师首先根据接种单位的意见,要求感冒、发热的学生暂停接种疫苗。该接种单位在为该班学生接种甲肝疫苗时,正好赶上孩子们上体活课,在听取老师的意见后,仅有8名同意接种的学生留在了接种现场。接种工作人员持有江苏省预防接种人员上岗证,接种途径和部位以及接种实施过程全部正确。
5 处置情况
经过10多天住院治疗,患儿完全治愈并出院,出院诊断为1、病毒性脑炎2、急性胃肠炎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6 赔偿情况
该接种单位与患方因接种甲肝疫苗引发纠纷,经多番解释,多次协商后,给予患方适当补偿,双方就接种甲肝疫苗产生的纠纷处理完毕。
7 分析意见
7.1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病诊疗经过分析,可排除因接种疫苗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脑炎。
7.2 医院仅做了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基病毒、EB病毒等三种病毒分离,且抗体均为阴性,但不能排除假阴性的可能。
7.3 该儿童既往曾患过病毒性脑炎、有扁桃体切除史,导致自身免疫功能减弱,预防接种在疾病(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7.4 根据现提供的资料,疫苗的购进、运输、贮存均符合温度要求,接种途径及部位均正确。
7.5 接种前进行体格检查也并不一定能排除发热病人。病人的发热是波动的,不可能24小时都在发热,有时测体温也不一定能发现发热症状。在大量的人群中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时,不可能对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作详细的检查。
7.6 同批次疫苗的接种人群中(包括江苏省其它地区),仅该儿童1人出现此类反应,可能为一起偶合反应。
8 结论
松原达哉先生从1956年起就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学校心理咨询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他在其工作实践中发现,当时很多日本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厌学、没有生活目标等情况,而这部分学生心理功能正常,并未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咨询,已有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因而,他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咨询方法。[1]
经过研究,他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出现厌学等情况,与当时日本社会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少子化趋势,因此,很多家长采取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的教养方式,同时,社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这导致孩子出现抗挫折力低的情况。当需要自主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时候,就会出现缺少学习热情、丧失生活目标的情况。基于这种分析,松原达哉不断尝试,结合行为治疗、人本主义等咨询理论,提出了生活分析咨询法。
2、生活分析咨询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中的适用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比较相象,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裕,父母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过度照顾和爱护。而社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这些,都造成了孩子们适应上的困难。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都在 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开始自己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厌学导致逃课;
(2)迷恋网络游戏;
(3)谈恋爱、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4)吸烟、打架
3、生活分析咨询法的步骤
3.1 和来访者认真讨论其生活目标,协助他分析自己现在的问题,明了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这一步,可以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来访者的自知力以及为自己负责的意识。
3.2 生活分析咨询的实施步骤
在具体的操作中,生活分析咨询共有十步。在咨询之前,应该准备一些小的物品:若干蓝色不干胶标签、红色不干胶标签(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使用普通的小纸片与胶棒)、B4大小的白纸一张、1-2张A4大小的纸。[2]
LAC法的实施主要有10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请来访者将现在想做与应该做的事一一列在标签上。给来访者20-30张蓝线标签,要求他把自己必须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一一写在标签上,不管什么都行,按自己所想到的那样,每张标签写一件事,越具体越好。
第二步:分组。将所有填上内容的标签进行归纳、分组,如:学习、娱乐等。每组内标签数2-6张较合适。可以列一个“其他”项,将所有不易归类的标签纳入其中。
第三步:为各组命名,用红色的标签书写,贴在各组蓝色标签的最上方。
第四步:打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请来访者思考各标签上所列事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100分为满分,逐一打分。每个事项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得分相加,再除以2,写在标签的右下侧。
第五步:排序。按各组的重要程序,从左至右排列组名标签,各组的标签则按平均分值,由高到低排列。然后贴在B4纸上,形成生活行动分析图。
第六步:选择两个最重要目标。从己完成的生活行动分析图中挑出两项个人打分(平均分数)最高的,作为最重要的行动目标。
第七步:编制最重要目标生活行动日程表。确定目标之后,接下来要制定各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即将长期目标分成多个短期目标,写出各个阶段的目标值、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尽量详细描述,此日程表的作用是加强对最重要目标的检查督促。
第八步:定期评估和检查。以两大目标为中心,根据日程执行计划,并定期检查。实施结果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评价。
第九步:制定新的生活行为分析计划图。每一个月一张新的LAC图。将上个月内没有完成的项目记入标签,补加新的项目。
第十步:评价长期行为。半年或一年后要对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一长期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进行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一般不直接惩罚,而是与来访者分析和探讨没有完成的原因,制定新的方案。
如果条件许可,以上十个步骤也可以运用电脑软件完成,如EXCEL软件。
4、一个案例分析
4.1基本情况
张X,男,16岁,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咨询,咨询持续一个学期。
基本情况:独子,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社会功能正常。
4.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系由亲人介绍来咨询。据其亲人介绍,张X一年级上学期成绩尚可,但自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减少,成绩下滑明显,有四门课不及格,如果再不做出调整,有退学的危险。其父母多次与其交谈或写信交流,张X每次均答应得非常好,但事后仍然我行我素,改变不大。家人因而要求其到我这里进行咨询。该生比较配合。
自述:自己也觉得现在这种状态不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进去书,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同班同学也不喜欢学习,经常在一起玩,自己如果不和他们来往,会被孤立。工作的事,还要再过几年才考虑,因为还想参加三校生考试,不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就要找工作。
4.3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精神状态良好,衣着整洁,诉说自身情况时语速中等,平静。与咨询师较配合,很少提出不同意见。
4.4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与睡眠均正常,社会功能佳,与同学关系良好,生活中未有重大事件发生。排除精神疾病。
诊断为:因缺少目标而导致的适应性障碍。
4.5咨询目标的制定
在第一、二次咨询中,经与来访者讨论,共同确定目标为在本学期末成绩均达到70分以上,另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长远目标为确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生涯目标,并在中等职业学校期间做好相应的准备。
4.6咨询方案的制定
针对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使用生活分析法(LAC)来进行咨询。LAC法针对的是“学习无气力”症学生,与来访者的情况符合。
来访者需要每周完成咨询时所布置的作业,并在咨询时与咨询师讨论新的一周的计划,在咨询期间,如果有什么情况不能按时咨询,需要提前和咨询师电话说明。
因为是朋友介绍,故咨询免费。
4.7咨询过程
第一、二次咨询:了解基本情况,确立双方的咨询目标,约定咨询的规范。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比较配合,能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求助意愿强烈。在此阶段,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了比较好的咨询关系,为下一步的咨询奠定了基础。
同时,咨询师向来访者详细介绍了生活分析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来访者同意按此方法实施,进行咨询。咨询师按照生活分析法的布置,首先要求来访者画出自己的生命线,并预测自己的寿命,标出从小到现在的重大生活事件。同时,请来访者假设自己是毕业班学生,即将找工作,制作一份简历。通过这两个步骤,希望能使来访者明确自己的目标。从实际咨询的效果来看,这两个方法对于来访者的触动较大,意识到自己要做的、可做的事情还很多。
实施阶段,从3―10次咨询:在每次咨询中,都要求来访者针对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如:学生、学生会工作人员、子女、朋友、休闲者等,列出自己在下一周希望做的事情,越具体越好,并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这些事情排出次序,填入相应的生活分析表中,作为指导下一周活动的一个计划。在紧接着的咨询中,结合这个生活分析表,对于上一周的生活和学习做出一个评估,对完成的事件给予相应的鼓励,如果未完成,则与来访者一起分析原因,并重新列入新的一周计划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指责、不批评,采取接纳的态度和来访者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刚开始的配合度较高,但在第7和第8次咨询中,略有松懈,经与咨询师讨论,来访者意识到这是自己制订的计划不够明确,因而,根据具体情况做了改动。
结束阶段,从第11-12次咨询:临近期末考试,来访者主动提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的要领,可以自我管理,又加上考试复习的任务较重,因而希望中止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做了讨论,认为来访者已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继续学习,因而,同意中止咨询。
4.8咨询效果评估
二年级下学期,来访者又主动与咨询师联系过一次,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来访者所有功课均顺利通过,且都在70分以上。又过了一段时间,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公布,咨询师接到来访者的短信,计算机等级考试顺利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