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的基本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4 16:15: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中医的基本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中医的基本认识

篇1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本理念;医院文化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humanistic ideas;hospit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307-02

0 引言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战略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要在竞争发展中立足一席之地,关键取决于是否真正实施了有效地医院管理,是否把人本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个职工心中。因此,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取决于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是否正确以及实施是否得当上。

1 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

1.1 “人”的内涵 医疗工作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人”,首先应是患者。患者患病到医院就医目的是希望得到优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又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医疗技术服务。即医务工作是否能够运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决生理上的疾病。二是非医疗技术服务。是指在医疗技术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工作流程是否方便和关怀患者,医院的治疗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否周全、安静、卫生、有序等,由此而带给患者的心理感受是否满意。

其次是职工。医院是人――医务人员的集合体,医务人员又是医疗技术的载体,是否能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指导他们获得成功的实现手段和方法,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再次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限于患者和职工,还包括医院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如患者的亲属、药品器材的供应商、医教研工作的合作伙伴等。

1.2 “本”的内涵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讲,以人为本的“本”主要解决对两个群体的认识问题:一是以患者为本,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真正把他们当做生病的人,而不是“利润的增长点”,站在尊重和重视“人”的角度,帮助他们与疾病作斗争;二是以员工为本,在态度和意识上尊重他们的“本身”,而不单单是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本”,医院应以所有员工的利益为重,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员工,帮助他们提高能力,实现他们所能实现的最佳目标。

1.3 医院人本管理理念的内容及要求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3.1 医院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战略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人本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个职工心中。由于医院服务对象(病人)、服务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的特殊性,人性关怀、人文服务在医院显得尤其重要。

1.3.2 医院人本管理的原动力――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通过外部的刺激来达到使职工行为能够按照管理的要求自觉行动的内化过程。外部的刺激一般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管理者应该用不同的因素来刺激人们不同的需要。

1.3.3 人本管理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行医院人本管理,既要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职工间的和谐,更要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及相容性,从而能够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1.3.4 医院人本管理的关键――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医院文化建设,职工培训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3.5 医院人本管理的目的――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能够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把医院建立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很多措施来实现,如: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医院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等。

2 医院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

基于上述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实现现代医院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重要的前提是人本管理理念必须与医院实践要能够合理地衔接起来,要注意以下机制的建立。

2.1 信任机制 纵观成功的现代医院管理无一不具备完善的信任机制,医院凡事尊重职工,相信职工,理解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潜力和激情,使职工真正将医院视为“家”来热爱,来构建。在遵守制度的基础上对职工做到感情上的亲近,工作上的信任,生活上的关心,让信任的感觉吹遍职工的每个角落,让信任成为医院和职工之间解决矛盾纠纷、共同奋斗前进的黏合剂,在工作上完全信任职工,让职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的成本,促进医院和职工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促进医院竞争力、实力的日益强大。

2.2 激励机制 在心理学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医院长期实践总结过程中,激励是调动职工的精神作用的最有效办法。激励是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适当的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员职工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代医院存在的目的意义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社会需求,即通常所说的患者、病人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满足自身职工的需求。如果医院发展达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目的,它就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而很多医院管理采取了单一、陈旧的激励手段。比如:①仍主要采取工资、资金、福利、住房等物质激励手段,这样使得多数岗位在薪酬上难以拉开距离,易造成平均主义现象,从而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②很少采用与职工工作内容、性质相关的激励手段,这样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样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所以激励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施策,不可搞一刀切。一是医院应定期对职工需要进行调查摸底分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有区别的激励手段,真正达到满足职工需求而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激励机制,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关于激励的具体方法很多,而且将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2.3 沟通机制 充分沟通是有效激励的基础,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同时建立沟通机制。有效激励的目的是给职工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医院管理者如何知道职工究竟想要什么呢?只有依靠沟通,沟通本身也具有激励作用,沟通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有感情、信任、关心、忠诚等。这样有利于在组织中营造家庭氛围,更加激励员工去为医院发展付出努力、激情和心血。即沟通不仅可以让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而且也会激励他们想方设法地去想办法,促进医院长久发展。

良好的沟通对职工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鼓励,使他们感觉自己对医院很重要,进而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2.4 文化制度 医院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医院在医疗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文化形式的统一体。

医院文化制度是以“人”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人必须了解人”,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2.4.1 要有一种平等的理念 “以人为本”首要之处就是要有一种平等的理念,尊重每一位职工工。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的性质不一样而已,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可能权利不一样,不代表谁就比谁特别能干。

2.4.2 注重职工自身的发展 注重职工自身的发展,这也是医院管理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之一。医院很注重对职工的培养,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培训计划;对于新职工,医院不仅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还会对他们进行管理的培训、怎样做人的培训如怎样跟患者沟通,让职工清楚医院文化怎样,自己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在医院里做得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怎么样。

2.4.3 沟通从制度到心灵 沟通,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沟通不只是从上到下,而且也是从下到上的。,这样也让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得到落实,领导层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跟职工沟通,去了解职工的困难,把理念告诉他们,定期召开会议,以确保沟通得很顺畅。

2.4.5 用人机制 人才资源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对象。人才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德才兼备的人。

人才在医院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①人才是医院发展之本。现代医院的竞争表现为医疗质量的竞争,医疗质量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成为现代医院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②医院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医院要长足发展,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将一般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在医院中发挥作用。③优秀的管理人才影响着医院的发展。优秀的管理人才能根据医院的现实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制定医院的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5 培养机制 职工培养机制的目的就是:造就一大批富于开拓精神,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医疗人才,以迅速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医院活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论

医院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其基本的社会责任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使个人和医院同时发展。将医院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将会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篇2

在每一个团体中,了解人和能够很好的管理人是互为补充的。而在每一个有差别的人资管理模式下都会对每一个人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多会由心理的一些特征以及行为上面的一些表现而体现出来,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行为特征也会作用于部队,将这些团体都导向一个不一样的发展方向。在一个新型的部队中,也必须要有相对应和相呼应的新型的人资管理模式,而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即“以人为本”,并不断地在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看作事物的主体和关键,也就是说“以人为本”要求的是无论任何社会活动,都必须把人放在前提位置上,学会“以人为本”,积极去设置一个良好的部队环境。在“以人为本”理念中,部队管理还要突出人在部队中的主体地位,在部队的建设中,放在头等位置的是人力资源。在部队的建设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至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不断地调动起部队的斗志,使部队的力量最大化。部队是人组成的,在组成部队的成员中也必定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有充分的联合点。部队人资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的一个完全的发挥和部队在实施管理中的一些措施和办法的贯彻落实,加上部队不断变强的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是由部队的成员完成,即“以人为本”中“人”的因素。如果没有士兵的支持和努力,又何谈去建立一个素质高的部队呢?人资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注重对人的管理,用和谐的方式来领导全队,尊重士兵。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资源,是部队建设加强的保证。

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实施,导致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各方面条件都发生很大变化的状况下,国家军事部队也面临着国际上的对手增强,使得我国军事部队所面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但是部队内部的管理机制却没有完全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使得军队表现出“内忧”“外患”并存。此时,部队管理中所存在的痼疾就暴露出来,对我国军队的管理起到了阻碍作用。如今部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人才资源不充足;团队中“以人为本”观念不强烈,长官控制严重;士兵的凝聚力显著下降,部队协作跟着下降;亲戚互帮现象与科学化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都表现在部队中的人资管理上。

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前景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虽然在管理技巧上,理论上有先进性,但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源的研究和管理也在推陈出新,但是“以人为本”仍是人资管理中的坚定原则。虽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但是国与国之间在文化、科技和军事方面却不相同,因此“以人为本”的人资管理模式也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区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和军事政治,因此“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模式还会朝多元化发展,为人资管理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未来,无论什么团体,要在多文化的形式下生存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必须了解的。在部队中,实施“以人为本”的人资管理感觉还是力不从心,道路坎坷,人资管理下训练的士兵的素质和我国国际地位仍然不符合。但是国际上的竞争也是军事力的竞争,进一步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今,传统的“以事为本和以物为本”的人资管理模式也逐渐由“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以人为本”的人资管理模式将成为时代的新一轮潮流,也将成为科学的管理方法。

总之,过去的管理学理论就像行为科学等也都很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管理理论,但是有其滞后性。即便是理论涉及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是在落实中却不尽人意,很多团队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都忽视了“以人为本”,忽视了自身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都不是很彻底,隐藏着很严重的局限。随着经济已经由工业经济成功转变为知识经济,那么在部队的管理中要把对个人关注、个人性格的发掘和人各方面能力的激发提上重点地位。因此,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一个人的整体发展相结合,那样才能说是真正以及全面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所以,社会的团体都必须努力树立“以人为本”,慢慢丢掉旧式观念,使每个人能力都能够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1.引言

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之初至今的20多年时间中,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多以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宏观机制层面为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对微观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一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语言教学,一类是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多为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本文仅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展开讨论,以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为例,从人本主义教育观角度探讨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目标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

2.河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情况

河南工业大学自2003年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已经有六年时间。在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一定问题。如:目前的英语语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尚难以确保学生顺利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双语课教学;学生对于外方教师的全外语授课、全外语教材有畏难情绪,实际利用率低。因此,对英语语言教学进行改革,解决英语语言教学的“低效”问题迫在眉睫。学生的英语能力是确保学生接受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阅读消化原版教材、真正掌握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培养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学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强调学习者的行为(行为主义)强调引起行为的思维过程(认知主义)转到强调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包括马斯洛(A.Maslow)的自我实现论和罗杰斯(C.R.Rogers)的人格自我论等[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合作――培养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learning to be(学会做人――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2]。教育的四大支柱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和全面性,以及学习者自身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同样强调了学与学习者的重要性,重点就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而是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这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其多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种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既具有实用性,又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

4.1教学目标

河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专业理论技能又掌握国际化通用语言,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应用型人才。根据该合作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本主义学习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其英语语言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国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二是具有实用性,即英语语言教学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以适应外籍教师全英授课。

4.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语言教学体系的设置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采用为其创造更多的独立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使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月下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也必须体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阶梯性。

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都存在适应问题,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式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过渡,采用以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应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可以采用传统英语模式,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奠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学组织规模应以小班教学为主。

在英语教学的中级阶段,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在本阶段应该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适应性自主式学习。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式学习的机会,减少课堂学时、增加课外辅导课时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色。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通过网络,建立英语学习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氛围。除继续开设“听、说、读、写”四门课程外,还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针对雅思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同需求进行课外辅导。同时,该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从功能型教学向综合型教学转变,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教育体系、社会知识等方面的了解,为其出国深造打下基础。

在进入英语教学的高级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奠定了较好的英语基础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到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阶段,因此可考虑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介绍专业术语、专业背景知识等,以辅助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外籍教师授课和学习原版教材需要[4]。

4.3教学形式

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尊重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教师应该看到人具有个体属性――学生的个体情感、风格与意志等都存在差异,同时还应认定每个学生均各有其天赋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自己怎么“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怎么“学”,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以人为本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其创造更多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的程序,但是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措施,主要包括:(1)认真组织教材,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便于学生自学;(2)提出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动机;(3)提供可选择的各种学习条件情景和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4)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计划和内容,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程序;(5)分组教学,建立自由度很大的学习小组,学生自由结合、共同学习、互帮互学;(6)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给予反馈。在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营建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英语学习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过程[5]。

5.结语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对英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一理论给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的启示不仅仅是这些,还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积极地、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认知能力,以确保学生接受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阅读消化原版教材,真正掌握学科的最前沿知识,从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4

为回应新兴技术领域、新型商业模式和日新月异之社会现实的人才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涌现出诸如知识产权、标准化等新兴复合型专业。与哲学、法学、医学等传统专业相比,这些专业大多共享着发展空间较大、设立时间不长、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协调、存在合理性备受质疑的特点。因此,如何寻求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加理性地建设和发展,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并促进其不断创新发展,是这些新兴复合型专业必须持续思考的致命性难题。在以往的经验中,由于新兴复合型专业设立时间较短、学生较少甚至尚无学生,各高校大多在研究学术论证、正视实务需求、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来定位、设计本校的新兴复合型专业,而较少关注新兴复合型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忽视了新兴复合型专业培养对象的真切感受。亦即,在思考新兴复合型专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时,已有讨论较少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讨论新兴复合型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殊难题及其应对措施。而以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之交叉领域为切入点的思索则更少之又少。基于此,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思考新兴复合型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应当在结合学术、实务和学校特色等的基础上,探索在专业发展模式不成熟之前提下,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应当如何作为,才能促进新兴复合型专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拟选取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为样本点,从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梳理该新兴复合型专业学生工作所面临的特殊难题及其成因,以期为寻求能不断促进新兴复合型专业理性发展的班主任工作机制提供助益。

一、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计量学院目前已处于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就学生的教育培养而言,该转型的实质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专业理念和独立的大学精神。但既有管理体制并不利于该目标的全面实现: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下文简称“学工老师”)主要通过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密切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较少关注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下文简称“教研老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管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在课堂之外几乎很少与学生有深人、频繁的交流。

基于此,中国计量学院设置了班主任管理制度,要求教研老师担任学生自然班级的班主任,班主任在职责上独立于学工和教研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使专业教师更好地掌握、洞悉学生的专业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全方位地感受本专业的特殊风格,此外也能帮助学工老师通过班主任间接地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情况,最终有利于全校师生创新能力及理念的提升,促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在此管理目标的指导下,班主任具体的角色定位是:高校班主任是所任班级全面工作的责任者、所任班级组织建设的规划者、全班学生学业生涯的引导者、全班学生安全稳定的维护者、班级寝室学习风气的营造者、全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全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全班学生家庭与学校信息的传递者、全班学生职业生涯的导向者、所任班级校友工作的联络者。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和积累,中国计量学院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及指标考核体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自2006年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以来,中国计量学院已有四届近四百名该专业在校学生。学校一直积极地在该新兴复合型专业贯彻落实班主任管理制度,将该新兴复合型专业班主任同其他专业班主任纳入统一制度框架内予以引导、管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的工作目标、角色定位、工作机制、考核指标等与其他专业班主任也基本一致并无特殊之处。

二、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及其成因

目前,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尚处于建设发展的摸索阶段,许多其他专业较为成熟和成功的经验在适用于该专业时多会面临质疑、迷惑、争论和不确定。

班主任工作经验亦是如此。笔者从2008年担任08级知识产权理科班班主任以来,尽管在学校班主任管理制度的指引下,借鉴学校领导和同事的丰富经验,能够解决大部分工作难题,但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在以往经验中尚未凸显的问题。与其他专业班主任工作相比,遇到最核心、最棘手的难题是:具体如何操作才能在既有考核指标体系的引导下,较好地实现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尤其是如何成为合格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学生学业生涯的引导者、职业生涯的导向者和安全稳定的维护者。

(一)帮助学生消除专业定位之困惑,引导学生获得专业归属感的难点及原因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社会大背景下或普通人的理解中定位自己的专业,也没有诸如“我是法律人,要寻求正义”等的专业归属感,更没有诸如“我属于历史法学派,萨维尼是我的宗师”等的学派归属感。在学生的印象中,一旦进入了知识产权专业,其便丧失了历史连续性,无法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似乎只能像落叶那样随波逐流或随风飘落而毫无可资依赖之基础。

学生的这种状态主要源自知识产权专业的特点。第一,从专业自身层面看,如果将传统学科划分称为“横向”区分,那么知识产权专业自身则是从“纵向”区分的视野下凸显出来的。如此,无论如何都无法在理工农医法经等之。‘‘横向”区分的视野下来独立全面地理解知识产权。或者说,知识产权号业呈现出复合的特点,并且其所复合之各“横向”专业间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的。这便是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无法在普通人的理解下解释自身专业定位的主要原因。第二,从专业教师的层面看,知识产权专业的师资结构是复合的,如果教研老师随性地向学生传达自己对知识产权专业的理解,学生便无法从专业老师身上感受到统一的专业风格,也很难获得专业归属感。

对此,最好是高校能在“横向”视野下选择不同的切人点,对老师和学生予以明确阐释,统一老师的思想和口径,进而给学生呈现出一幅清晰的专业图景。如此方能消除学生对于专业定位的困惑,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归属感。而现在的难题在于,面对学界复杂的论证和实务界多层面的要求,各高校都很难确定知识产权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为了使知识产权专业更理性地建设发展,早日为学生提供明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导向,高校在确定切人点时,不仪要研究学界的论述、正视社会实务界的需求、思考自身的特色优势,也要洞悉学生的反应。从掌握学生信息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具有天然的优势,可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决策层反馈,为理性决策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但从中国计量学院的现状看,班主任并不清楚决策层所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哪些是属于班主任可提供帮助的问题,其在和学生交流时无法有针对性地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高校决策层认真思考切人点的选择问题,明确了决策所遇到的难题,并将这些难题向班主任、学工老师和教研老师公开,各主体便可分别有针对性地展开有价值的工作,为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帮助学生消除课程设置之不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难点及原因

抽象层面专业定位不明确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于其所开设的课程是不解的,也是不满的,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理解,主要是不理解课程为何如此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学生为何什么都要学,理科的课要开、工科的课要开、管理学的误要开、法学的课也要开;为何要在大一大二时去学习其他专业大三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图学、电工等;为何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法学课程如此之少等等。不满意,主要是指对已开设课程的内容不满意。比如知识产权理科班所开设的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为何是文科教材而不是理工科教材,物理为什么仅简单介绍近代物理学发展史等等。

面对这些疑惑甚至责问,笔者曾尝试过如下三种救济措施,但效果都不理想。(1)对于已开设过但不满意的课程或本专业不开设但有兴趣的课程,建议学生到其他分院或相关教师的课堂去旁听,根据个人情况,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和补充。但该措施的效果非常不好。除了学生自身情况以及课程时间不易协调之外,最核心的难题是学生应去旁听哪些课程。旁听课程的确定是班主任不适宜指导的,只能任凭学生自行选择。(2)尝试与任课教师直接沟通相关情况或想法。但除非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问存在很亲密的私人关系,否则班主任将不愿与其直率地沟通。(3)告知学生会将这些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由学校做出解释或回应。但学校获知如是情况之后,通常的做法是选定特定的时间,向全体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予以统一解释。而被选定的时间往往是在新生入学之时、学期结束之后或下学期开始时乃至学生毕业座谈时。显然,这是缺乏时效性的。当学生得到回应而消除疑惑时,所涉课程尚未开始或早已结束,这对学生该课程的学习并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解决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工作难题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及其原因,下文拟从工作目标、工作理念和具体措施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明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宏观目标和角色定位。从笔者目前工作实际看,班主任制度中既有工作目标和角色定位的规定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中并无问题,仍应适用于该新兴复合型专业。问题主要在于,在专业定位不成熟的前提下,班主任应遵循什么工作理念,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

(2)秉持克制务实的班主任工作理念。结合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和自身能力,班主任应保持克制,不应自视甚高而替代高校决策层来选择切人点或决定专业定位,其向学生随意做出的任何解释和回应都只能代表班主任的个人观点而不具有权威性。在学校做出明确决策之前,也不应抱怨嗔怒,而应努力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实并及时地向决策层反馈,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务实地工作。

篇5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如果承认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并且承认中国文化的形式具有独立性──中医学也因此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形式,那么,对生成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自在的哲学反思──哲学的承诺和推定的统一并进行推定的结果。生成文化的历史和逻辑只能是历史和逻辑在文化形式中的统一。所以,对生成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推定,只能是由文化所承诺的哲学──哲学所能推定的文化形式在哲学形式上的统一。哲学在文化母体的自在性,使其被文化所承诺和推定,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所承诺的哲学进行推定。以西方哲学进行的推定,只是一种比较意义上的诠释,哲学的比较不具有本体论承诺和推定的统一性,本体是自身的逻辑推定。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当代的进展产生了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其理路表明的逻辑和形式对思维的限定,使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运用产生了严格的限定。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被语言和文字及形式逻辑所限定,就其文化形式内部所进行的历史文本的解释──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既然对自在的文化的解释呈现出重重困难,使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原理和学科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用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中国哲学自在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与这些“基本规律”(例如辩证法)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统一。因此,就中国哲学的研究而言,只能用承诺推定法进行哲学的外化。承诺推定法表明的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产生的结果。

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以哲学的承诺和推定法进行的研究。由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只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寻求,所以,这种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研究还必然包括: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同时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统一论》⑴的哲学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承诺推定法的研究反思,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成熟的科学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把《易经》的思维方式外化为哲学的形式。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⑵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及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就成为承诺和推定中医哲学的基本工作。

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清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中国哲学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承诺和推定并以外化的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笔者以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所作的概括,就是上述研究方法的结果。既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中论的统一,那么,中医学在形而中论哲学思维中生成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形式、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对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意义之所在就成为中医哲学研究的重要的价值论承诺。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见端倪。笔者在对人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以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对《周易》的道器之论之承诺,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区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和者也,因此,人是存在的形而中者。人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因此,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所以,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重大的中医学哲学问题。

二、医易相通

随着世界学术界对《周易》研究的关注,“医易相通”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哲学命题,在当代尤为引起重视。“医易相通”的承诺表明,其不朽的意义和学术魅力发生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和推定。“医易相通”概括了易学的哲学思维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基本特点,其不但表现出易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一以贯之的哲学内涵。显然,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分析都表明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易学哲学性质。《周易》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制式,表明其哲学思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就医学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特点表明了其起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从对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及其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不同,使其各自承诺不同的价值及推定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对主体存在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其对生命形式本体的认同形成不同的医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并表明在历史形式中和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中医和西医展现在历史中的不同的逻辑理路和学科建构。

然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存在而言,就哲学的层次上推定人类的存在形式,不能不认为虽然有西方自然科学近三百年来的主导和促进,但是,人类就基本的存在问题而言,尤其是生命的本质性问题,还是作为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困扰着人们的理性。近现代表现出所谓的人类进步绝大部分是在其表象上,而不是表现在人类生存本质上的进步,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在其自为的异化形式下存在,对人类的理性的理想形式而言,自为的对自在的超越──自为的达到生命的更高的存在形式──实现自为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显然,人类的存在现状表明,人类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当西方科学模式对人们所期望解决的终极关怀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又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时,人们已经显得彷惶不安,尤其是自然科学产生的负面价值引起人们的反思时,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表明的对理性否定的坚决性已经成为困惑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的重大问题。一些思想家把力图走出误区的方法寄托于中国文化时,中国的《周易》就不失时机的又一次成为显学。对中医哲学的研究而言,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当企图再以西方哲学的制式推定中国文化时,无疑是当头棒喝。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中医哲学研究而言,许多学者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医易相通”的古老命题。所以“易学热”也把中医哲学带入其中。但是,就其以“医易相通”为命题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却令人倍感失望,因为其产生的结论,无不带有西方哲学的“前见”。问题表明,因为《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中医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性,使之用西方哲学的制式不可能正确的推定中医哲学。中医哲学由《周易》的哲学制式所推定,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显然,后现代主义表现出的西方哲学的多元性及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对理性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当代中国,也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和宗教以各自的价值承诺带给人们存在方式的异化。以《周易》为基础的中国哲学的一以贯之,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可以说,综观人类文明的几大形式,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像中国文明那样能够锦延不绝,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西方哲学表明,就哲学问题及其表现出的多元性而言,西方哲学家们在近代和当代由于他们内在哲学传统思维形式的形式化限定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以据斥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终结。然而,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伴随着其造类存在的异化在当代使人们终于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尽管《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是,由于西方哲学及科学和宗教是对存在形式化的结果,所以,不能将《周易》与西方文化及哲学作简单的类比,例如我们看到的把《周易》比附为科学或者把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认定为在《周易》中早已有之那样。形而中论表明,《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其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这方面,同样不能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作简单的比附。对西方哲学的形式化而言,《周易》哲学是内化的,因此,把《周易》哲学作为明确的形式外化出来,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周易》哲学的外化将带来人类哲学及存在形式的空前革命。

《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易道广大使中医学与《周易》在“道”的层次上相通。因此,对道的理解问题成为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这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史中被历代学者所重视,在基本方面提高了《周易》群经之首的学术地位,但是,在西学倡兴的当代,则带来了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以《周易》为首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和相互的哲学承诺,成为人类文化交融中的问题,尤其是人类发现其自身历史的和社会的、群体的和个体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价值失衡,使之把自身的本质作为反思的对象时,以《周易》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又一次为人类提供了她深沉的思想。

所有人类存在的问题表明,其中最重要的,能引发出其他所有问题的都应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问题,“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和哲学的截然不同的本体观──而西方哲学对终极关怀的无能为力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已经充分的暴露无遗。中医学家、道家及道教学者在对“医易相通”的基础上和以自身的医疗及修炼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生命科学关于人的本质和应达到的存在方式,解决了终极关怀问题。中国的生命科学表明,“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和推定与《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终极关怀的价值论承诺的统一,是“医易相通”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于“医易相通”的基本原理,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张介宾的论述简要而精到的指出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他说:“宾偿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务成务,知来常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方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身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骇。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又说:“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赅医易,理之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也。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乎一与二也”、“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知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熟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了此生。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简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上论表明,张介宾非常精练的总结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把医学和易学在天地万物存在的基本层次上统一起来,使之形成易体医用、体用不二的一元论哲学思维,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上的重要思想。

总结前人在“医易相通”方面的研究,应当认为《周易》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是重大的。《周易》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其具体影响了中医学的脏腑理论、经络理论、阴阳气血理论、病理病机理论、诊断理论、治疗理论、方剂学和本草理论。而在当代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具体运用──“气功”理论成功的运用易理,可以作为“医易相通”最好说明。

以当代的哲学观推定“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必然要求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次分析《周易》对中医学的影响。《周易》的阴阳之论表明,阴阳之道是时间和空间产生的并由主体承诺和推定的形式,其表明本体是时空的阴阳变化生成的存在。阴阳之道的推定是主体所能发现本体存在之为存在的基本方式。就本体而言,《易传》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所以,阴阳能对人体的存在发生生命的本质性作用是因为时空的本体性,而这种本体性作用与主体性方式的正确统一,是在主体的形而中的方式性中产生的正确推定。形而中的方式性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的命题承诺和推定。人作为一种存在,本身是属于《周易》哲学推定的哪一种形式呢?人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方式成为哲学所关心的也必须给预回答的主体论哲学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问题。但在《周易》哲学中,是不作为问题的,因为结论已经内化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承诺之中。所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主体论承诺而言,《周易》对这一问题没有作出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因此,在研究关于人的主体性的中医学中推定这一与《周易》相关的哲学问题,对今天的人类哲学而言是重要的。我认为,《周易》的哲学模式表明,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承诺的主体论作出的形式推定,说明了人的主体形式既不属于形上之道,也不属于形下之器,而是属于形而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所以,主体被形而中所承诺──人是形而中者也。所谓的形而中者,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而言,是指人的存在的时空层次和主体意识时空能力的对应和中,通过主体时空方式所能把握主体自身存在和客体存在的形而中的方式,即通过主体的形而中实现对存在──主在和客在的正确认识。

“医易相通”是中国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命题。“医易相通”的形而中论哲学推定,使主体的生命存在形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内容。形而中者谓之人的主体论形式推定,使人的存在是形而中的方式,主体将通过对时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实现主体的价值。主体能够适应时空层次,并通过时空阴阳的形而中的自作而把握存在,从而超越生命的时空形式。这是形而中论哲学承诺的生命科学原理。形而中者谓之卦──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统一,从而解决了认识论的主体性问题。形而中论哲学表明的认识论本质是:人没有独立的主体性,客观实在也没有独立的客体性,自为是自在的自为,而自在也是自为的自在,世界的时空统一性要求人类把握的世界要成为人在其中的世界,因此,对客观的存在而言,绝没有独立性可言,人的主观存在也绝没有独立性,因此,在方法论上的建构,《周易》之卦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形而中论推定的人的存在形式,是形而中的方式性的──-而不是西方哲学的形而下的形式性的存在。因此,以形而中的方式性把握世界,是《周易》对人类哲学发展作出的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其由形而中的主体方式承诺和推定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终极形式。

在“医易相通”中,以阴阳的概念范畴承诺了哲学认识论。《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的推定成为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在中国文化中,阴阳范畴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以贯之。在中医哲学中,阴阳承诺了哲学本体论的逻辑推定和主体论的形式推定。例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等等。张介宾认为:“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石寿棠认为:“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为父”(《医源·阴阳互根论》);吴谦等认为:“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郑寿全认为:“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医理真传》卷二·阳虚证问答目录)柯琴认为:“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一·伤寒总论》)等等。从上面众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而重要,并且在逻辑上是自恰的。如果阴阳的推定方式对人的生命形式的作用是自律的,那么,形而中论哲学的对应和中的推定方式,将使这一自律由主体的自为而实现。这是“医易相通”承诺的中国生命科学自在性的表现。

三、形而中论与中医学

如果把《周易》作为群经之首,那么,中国的哲学原理就应当被《周易》所包容。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周易》之“卦”的研究而推定为哲学形式的──形而中论是对“卦”的时空本质性研究并以“形而中者谓之卦”的命题产生的哲学原理。关于“形而中者谓之卦”,我已多次进行论证⑴,在这里再简单的作一介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维以时空方式生成对存在的认识,中国哲学是以“卦”作为方式的,其中所表明的认识论原理是形而中的方式。这就是说,“卦”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方式──存在与思维的对应和中,“卦”是“道”、“器”的对应和中者也。因此,笔者认为“形而中者谓之卦”,这是中国哲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表现形式。就人存在的本质性而言,因“卦”承诺了主体论及其形式推定,所以,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就有形而中者谓之人的推定。形而中者谓之人的哲学推定表明,主体的对应和中是外化并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是由形而中论哲学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及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而实现的。

篇6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如果承认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并且承认中国文化的形式具有独立性──中医学也因此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形式,那么,对生成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自在的哲学反思──哲学的承诺和推定的统一并进行推定的结果。生成文化的历史和逻辑只能是历史和逻辑在文化形式中的统一。所以,对生成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推定,只能是由文化所承诺的哲学──哲学所能推定的文化形式在哲学形式上的统一。哲学在文化母体的自在性,使其被文化所承诺和推定,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所承诺的哲学进行推定。以西方哲学进行的推定,只是一种比较意义上的诠释,哲学的比较不具有本体论承诺和推定的统一性,本体是自身的逻辑推定。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当代的进展产生了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其理路表明的逻辑和形式对思维的限定,使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运用产生了严格的限定。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被语言和文字及形式逻辑所限定,就其文化形式内部所进行的历史文本的解释──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既然对自在的文化的解释呈现出重重困难,使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原理和学科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用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中国哲学自在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与这些“基本规律”(例如辩证法)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统一。因此,就中国哲学的研究而言,只能用承诺推定法进行哲学的外化。承诺推定法表明的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产生的结果。

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以哲学的承诺和推定法进行的研究。由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只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寻求,所以,这种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研究还必然包括: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同时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统一论》⑴的哲学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承诺推定法的研究反思,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成熟的科学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把《易经》的思维方式外化为哲学的形式。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⑵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及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就成为承诺和推定中医哲学的基本工作。

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清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中国哲学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承诺和推定并以外化的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笔者以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所作的概括,就是上述研究方法的结果。既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中论的统一,那么,中医学在形而中论哲学思维中生成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形式、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对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意义之所在就成为中医哲学研究的重要的价值论承诺。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见端倪。笔者在对人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以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对《周易》的道器之论之承诺,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区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和者也,因此,人是存在的形而中者。人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因此,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所以,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重大的中医学哲学问题。

二、医易相通

随着世界学术界对《周易》研究的关注,“医易相通”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哲学命题,在当代尤为引起重视。“医易相通”的承诺表明,其不朽的意义和学术魅力发生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和推定。“医易相通”概括了易学的哲学思维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基本特点,其不但表现出易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一以贯之的哲学内涵。显然,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分析都表明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易学哲学性质。《周易》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制式,表明其哲学思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就医学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特点表明了其起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从对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及其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不同,使其各自承诺不同的价值及推定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对主体存在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其对生命形式本体的认同形成不同的医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并表明在历史形式中和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中医和西医展现在历史中的不同的逻辑理路和学科建构。

然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存在而言,就哲学的层次上推定人类的存在形式,不能不认为虽然有西方自然科学近三百年来的主导和促进,但是,人类就基本的存在问题而言,尤其是生命的本质性问题,还是作为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困扰着人们的理性。近现代表现出所谓的人类进步绝大部分是在其表象上,而不是表现在人类生存本质上的进步,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在其自为的异化形式下存在,对人类的理性的理想形式而言,自为的对自在的超越──自为的达到生命的更高的存在形式──实现自为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显然,人类的存在现状表明,人类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当西方科学模式对人们所期望解决的终极关怀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又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时,人们已经显得彷惶不安,尤其是自然科学产生的负面价值引起人们的反思时,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表明的对理性否定的坚决性已经成为困惑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的重大问题。一些思想家把力图走出误区的方法寄托于中国文化时,中国的《周易》就不失时机的又一次成为显学。对中医哲学的研究而言,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当企图再以西方哲学的制式推定中国文化时,无疑是当头棒喝。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中医哲学研究而言,许多学者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医易相通”的古老命题。所以“易学热”也把中医哲学带入其中。但是,就其以“医易相通”为命题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却令人倍感失望,因为其产生的结论,无不带有西方哲学的“前见”。问题表明,因为《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中医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性,使之用西方哲学的制式不可能正确的推定中医哲学。中医哲学由《周易》的哲学制式所推定,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显然,后现代主义表现出的西方哲学的多元性及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对理性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当代中国,也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和宗教以各自的价值承诺带给人们存在方式的异化。以《周易》为基础的中国哲学的一以贯之,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可以说,综观人类文明的几大形式,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像中国文明那样能够锦延不绝,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西方哲学表明,就哲学问题及其表现出的多元性而言,西方哲学家们在近代和当代由于他们内在哲学传统思维形式的形式化限定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以据斥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终结。然而,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伴随着其造类存在的异化在当代使人们终于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尽管《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是,由于西方哲学及科学和宗教是对存在形式化的结果,所以,不能将《周易》与西方文化及哲学作简单的类比,例如我们看到的把《周易》比附为科学或者把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认定为在《周易》中早已有之那样。形而中论表明,《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其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这方面,同样不能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作简单的比附。对西方哲学的形式化而言,《周易》哲学是内化的,因此,把《周易》哲学作为明确的形式外化出来,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周易》哲学的外化将带来人类哲学及存在形式的空前革命。

《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易道广大使中医学与《周易》在“道”的层次上相通。因此,对道的理解问题成为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这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史中被历代学者所重视,在基本方面提高了《周易》群经之首的学术地位,但是,在西学倡兴的当代,则带来了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以《周易》为首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和相互的哲学承诺,成为人类文化交融中的问题,尤其是人类发现其自身历史的和社会的、群体的和个体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价值失衡,使之把自身的本质作为反思的对象时,以《周易》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又一次为人类提供了她深沉的思想。

所有人类存在的问题表明,其中最重要的,能引发出其他所有问题的都应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问题,“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和哲学的截然不同的本体观──而西方哲学对终极关怀的无能为力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已经充分的暴露无遗。中医学家、道家及道教学者在对“医易相通”的基础上和以自身的医疗及修炼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生命科学关于人的本质和应达到的存在方式,解决了终极关怀问题。中国的生命科学表明,“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和推定与《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终极关怀的价值论承诺的统一,是“医易相通”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于“医易相通”的基本原理,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张介宾的论述简要而精到的指出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他说:“宾偿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务成务,知来常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方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身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骇。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又说:“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赅医易,理之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也。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乎一与二也”、“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知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熟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了此生。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简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上论表明,张介宾非常精练的总结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把医学和易学在天地万物存在的基本层次上统一起来,使之形成易体医用、体用不二的一元论哲学思维,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上的重要思想。

总结前人在“医易相通”方面的研究,应当认为《周易》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是重大的。《周易》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其具体影响了中医学的脏腑理论、经络理论、阴阳气血理论、病理病机理论、诊断理论、治疗理论、方剂学和本草理论。而在当代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具体运用──“气功”理论成功的运用易理,可以作为“医易相通”最好说明。

以当代的哲学观推定“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必然要求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次分析《周易》对中医学的影响。《周易》的阴阳之论表明,阴阳之道是时间和空间产生的并由主体承诺和推定的形式,其表明本体是时空的阴阳变化生成的存在。阴阳之道的推定是主体所能发现本体存在之为存在的基本方式。就本体而言,《易传》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所以,阴阳能对人体的存在发生生命的本质性作用是因为时空的本体性,而这种本体性作用与主体性方式的正确统一,是在主体的形而中的方式性中产生的正确推定。形而中的方式性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的命题承诺和推定。人作为一种存在,本身是属于《周易》哲学推定的哪一种形式呢?人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方式成为哲学所关心的也必须给预回答的主体论哲学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问题。但在《周易》哲学中,是不作为问题的,因为结论已经内化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承诺之中。所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主体论承诺而言,《周易》对这一问题没有作出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因此,在研究关于人的主体性的中医学中推定这一与《周易》相关的哲学问题,对今天的人类哲学而言是重要的。我认为,《周易》的哲学模式表明,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承诺的主体论作出的形式推定,说明了人的主体形式既不属于形上之道,也不属于形下之器,而是属于形而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所以,主体被形而中所承诺──人是形而中者也。所谓的形而中者,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而言,是指人的存在的时空层次和主体意识时空能力的对应和中,通过主体时空方式所能把握主体自身存在和客体存在的形而中的方式,即通过主体的形而中实现对存在──主在和客在的正确认识。

“医易相通”是中国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命题。“医易相通”的形而中论哲学推定,使主体的生命存在形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内容。形而中者谓之人的主体论形式推定,使人的存在是形而中的方式,主体将通过对时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实现主体的价值。主体能够适应时空层次,并通过时空阴阳的形而中的自作而把握存在,从而超越生命的时空形式。这是形而中论哲学承诺的生命科学原理。形而中者谓之卦──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统一,从而解决了认识论的主体性问题。形而中论哲学表明的认识论本质是:人没有独立的主体性,客观实在也没有独立的客体性,自为是自在的自为,而自在也是自为的自在,世界的时空统一性要求人类把握的世界要成为人在其中的世界,因此,对客观的存在而言,绝没有独立性可言,人的主观存在也绝没有独立性,因此,在方法论上的建构,《周易》之卦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形而中论推定的人的存在形式,是形而中的方式性的──-而不是西方哲学的形而下的形式性的存在。因此,以形而中的方式性把握世界,是《周易》对人类哲学发展作出的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其由形而中的主体方式承诺和推定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终极形式。

在“医易相通”中,以阴阳的概念范畴承诺了哲学认识论。《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的推定成为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在中国文化中,阴阳范畴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以贯之。在中医哲学中,阴阳承诺了哲学本体论的逻辑推定和主体论的形式推定。例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等等。张介宾认为:“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石寿棠认为:“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为父”(《医源·阴阳互根论》);吴谦等认为:“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郑寿全认为:“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医理真传》卷二·阳虚证问答目录)柯琴认为:“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一·伤寒总论》)等等。从上面众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而重要,并且在逻辑上是自恰的。如果阴阳的推定方式对人的生命形式的作用是自律的,那么,形而中论哲学的对应和中的推定方式,将使这一自律由主体的自为而实现。这是“医易相通”承诺的中国生命科学自在性的表现。

三、形而中论与中医学

如果把《周易》作为群经之首,那么,中国的哲学原理就应当被《周易》所包容。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周易》之“卦”的研究而推定为哲学形式的──形而中论是对“卦”的时空本质性研究并以“形而中者谓之卦”的命题产生的哲学原理。关于“形而中者谓之卦”,我已多次进行论证⑴,在这里再简单的作一介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维以时空方式生成对存在的认识,中国哲学是以“卦”作为方式的,其中所表明的认识论原理是形而中的方式。这就是说,“卦”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方式──存在与思维的对应和中,“卦”是“道”、“器”的对应和中者也。因此,笔者认为“形而中者谓之卦”,这是中国哲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表现形式。就人存在的本质性而言,因“卦”承诺了主体论及其形式推定,所以,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就有形而中者谓之人的推定。形而中者谓之人的哲学推定表明,主体的对应和中是外化并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是由形而中论哲学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及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而实现的。

篇7

中医历史悠久,经历长时间和无数次疫病的检验,是我国历代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深受广大民众的信任。但近百年来,中医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逐步走向衰落。在20世纪早期,刚兴起的科学主义是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一切不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眼里是要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就在20世纪初出现了“废止中医”的口号和主张,但这些错误的主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中医还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解放以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提出了改造中医,中医要学习西医的主张,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持续到现在。现在中医的状况是“中西医结合”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提起中医,很多人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记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因此所用的药引也很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病故了。”后来鲁迅到国外学医,记起以前医生的言论和方药,“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1]。

  

当今的现实是,在科学(现代医学)的耀眼光环下,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越来越少的人得病时求助于中医。这使中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道路更加坎坷。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与我们对中医的宣传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重新树立民众对中医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这将为中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  关于宣传

1.1  宣传的目的宣传的目的是左右和影响公众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宣传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信息交流过程[2]。通过宣传可以使人们对所宣传内容有一定了解,并对所宣传内容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对外宣传中医,就可以使更多的人进一步正确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1.2  宣传效益在宣传中或宣传后,宣传对象理解宣传者的观点并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指导采取行动,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宣传效益[2]。决定宣传效益的社会因素有宣传者,宣传内容、场合、时机、动机、方法等。因此,中医的宣传只有处理好这些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益,为中医的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2  中医界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

2.1  中医院宣传不足中医院作为大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中药的第一个窗口,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其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形象与发展。同时中医院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最重要基地,因此,发展好中医院对中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1 形象和品牌不突出目前对中医院的形象和品牌打造不够,在全国有大至省级小至县级以至社区的中医院、国医馆等大大小小众多的中医医疗机构,而有形象、有品牌的则是凤毛麟角,与之相比,有声誉、有形象的西医院则比比皆是。

2.1.2  中医特色彰显不足首先目前中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中医特色,导致各级中医院建成了无论是科室分布,还是仪器设备都与西医院基本上如出一辙的局面,不中不西,甚至使中医院变成了二流的西医院。在大多数中医院,对中医辨证所需要的四诊资料,特别是中医需要的各种体征所录甚少,比如,我们的很多中医院,医生已经很少进行脉诊之类的诊疗手段,而主要依靠西医的检查诊断方法。其次,中药的利用率也很低。据《健康报》一项涵盖2004年全国近百所不同等级中医院的监测资料显示,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西医治疗率反呈上升。在2000,2001,2002,2003年的住院病人中,中医药治疗病案数分别占28%,25%,20%,18%。在住院收费比例中,西药费占总费用的37.4%,而中药饮片和成药费仅占总费用的8.07%[3]。中医的精华被摒弃,从而导致了中医院无中医特色,中医西医化等种种弊端。中医院里以西药为主,中药仅为辅助作用,这无形中给人们一个印象:中医不如西医。

另外还缺少宣传一些中医特色保健与防治疾病方法,如中医养生,推拿以及经络美容等,没有充分展现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以及中医“简、验、便、廉”的优势。这些既不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也不利于广大民众对中医的认可。

篇8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问题, 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 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 所以, 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西化式的疏解,所以, 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 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 因此, 应当认为这些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 因为任何文化形式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形成于其文化母体的自在性, 而不可能是以任何外来文化所可能进行的解释。西方当代的分析哲学和解释学表明, 因为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所限定, 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困难重重, 并且认为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 所以 ,其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 既然如此, 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和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 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以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 并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其中国哲学自在的形式与这些“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后, 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绝然不同的形式, 而且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 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思维方式的统一⑴。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 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只能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 因此, 中国文化的形式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结果。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只能在其文化母体中寻求。那么, 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 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 在这一研究进路中, 将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 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 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 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 也可以这样认为, 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 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 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 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 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 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 并以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⑵ ,形而中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表明, 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 对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是哲学反思的重要工作。

因此, 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的统一, 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 例如,有清一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 论世间事迹, 褒君子, 贬小人, 以明治乱之所由, 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 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 医理、儒理俱在其中, 《易·辞》为儒者之言, 可用治世, 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 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 ? 医经与易经, 体同而用异, 拙集屡申其义矣。 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 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 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 假年学易, 不闻学医, 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 不为治病之小道, 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 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 犹先于大道, 何故 ? 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 医道也。 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 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 《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 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哲学形式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 因此, 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 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外化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转贴于

我们已经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的原理进行概括和反思, 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 ──“保性命者, 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 其表明, 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学的主要规律是: 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下面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 对应和中者, 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因此,于道、器论之, 人是形而中之存在。而人体中之中者, 以藏象论之, 脾胃也 ,以五行论之, 中土也。以三焦论之, 中焦也。而和于中者, 人体健康之象也 ,而离偏于中者, 疾病之所出矣!辨证施治者何以谓之? 辨证者, 由症对应于阴阳、五行、三焦者也; 施治者, 和于中者也; 和者, 由治而达者; 中者, 阴阳、五行、三焦之中者也; 和也者, 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也。

“夫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 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岁十二节, 皆生五, 其气三, 数犯此者, 则邪气伤人, 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于主体性而言, 阴阳对应和于中者也,阴阳对应者, 时空对应之机也, 人的形而中者也。所以,于人而言,“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一阴一阳者, 天地之道; 一开一和者, 动静之机。”(吴谦: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上的论述在基本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所以, 如果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偏阴偏阳之谓疾。”(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从而使之阴阳对应成为哲学本体论的依据, 那么, 我认为“阴阳和中之谓医”。阴阳和中者, 医之大用也。“气血之根皆在下, 培养在中, 发用在上。”(郑寿全: 《医理真传·卷三·问病人干咳周身痒者何故》)。“培养在中”者,“黄中通理”者是也。“人之元气,根基于肾, 萌牙于肝, 培养于脾, 积贮于胸中为大气, 以斡旋全身。”(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治气学郁滞肢体疼痛方·培脾舒肝汤》)“培养在中”“培养于脾”, 中之用也。所以, “凡人中气充足, 则署邪不能相犯 ;署气入侵, 皆气虚招之也。”(陈士铎《辨证录·卷八·内伤门》)。所以 ,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 阴阳、五行与三焦辩证而使之和于中者也。和于中者, 后天而言, 和于脾胃者也, 先天而言, 和于肾者也, 和于脾胃者, 血之用也, 和于肾者也, 气之用也。所以, 后天而言, “人以胃气为本。”(李杲《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中土的认识,历代医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脾为土脏,主乎运水, 全身水道, 赖脾为通调。”(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胃者, 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 “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沈金鳌《妇科玉尺·卷五·崩漏》),“胃者十二经之源, 水谷之海也, 平则万化安, 病则万化危。”(李杲《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胃受司受纳, 脾司运化, 一纳一运, 化生精气,津液上升, 糟粕下降,斯无病矣。”(王纶:《明医杂著·卷一·枳术丸论》)。以哲学思维论中土者, 以章虚谷为要, 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 为后天万物之母, 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 生物之道也; 土为太极之廓者, 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 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 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 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 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 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 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 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的概括, 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 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因此, 医易相通者, 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知, 医易相通是在哲学思维中的统一, 因此, 作为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 其本质性与中国文化的形式及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 中医学在当展方向的问题, 宏观而言, 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 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 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 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 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 从问题的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 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从目前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 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 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 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 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 但是, 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 笔者认为, 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 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 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 使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 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以来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 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思维方式上的误导, 影响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 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的工作, 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的不同,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 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的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 但是, 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 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 例如, 对“道”范畴的研究, 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 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 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 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 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 “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须精熟。 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 如无目夜游, 动致颠损; 次须熟读此方, 寻思妙理, 留意研究, 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 何者? 若不读五经, 不知有仁义之道; 不读三史, 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 则不能默而识之; 不读内经, 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 不读庄老, 不能任真体运, 则吉凶拘忌, 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 七耀天文, 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 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 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 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 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 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 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 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 因此, 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 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 非达到群书博览, 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 举凡历史上的名医, 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 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 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 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 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 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 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 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 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 就中医学界而言, 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 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 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 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 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 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 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 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 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 因此, 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 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 历史和逻辑均表明, 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 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应当认为 ,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 ,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 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 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 释

⑴ 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 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 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 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 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乖诘囊孕问交呐Σ⒁源诵问缴系墓槔嗟姆椒? 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购捅咎迓劢姓苎急绲摹>芪鞣降男问交恼苎嘉炀土宋鞣轿幕? 但是, 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 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 例如, 对“道”范畴的研究, 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 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 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 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 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 “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须精熟。 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 如无目夜游, 动致颠损; 次须熟读此方, 寻思妙理, 留意研究, 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 何者? 若不读五经, 不知有仁义之道; 不读三史, 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 则不能默而识之; 不读内经, 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 不读庄老, 不能任真体运, 则吉凶拘忌, 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 七耀天文, 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 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 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 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 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 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 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 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 因此, 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 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 非达到群书博览, 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 举凡历史上的名医, 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 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 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 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 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 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 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 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 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 就中医学界而言, 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 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 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 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 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 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 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 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 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 因此, 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 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 历史和逻辑均表明, 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 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应当认为 ,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 ,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 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 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 释

篇9

1中西医对比讲,突出中医特色

对于中医外科的某一种疾病而言,中医特色就是依据中医理论所提出的具体、独到的见解及诊治方法。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常把中西医对比讲授作为每堂课的导入点,在简短、精要的中西医对比介绍中,强调中医对此病的独特认识。以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能突出疾病的中医特点,提高学生认识该病和对学习中医诊治该病的兴趣,而且还为后面重点讲授该病的中医特色铺平了道路,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还能了解到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例如在讲授“疖”时,首先指出西医对疖的认识“是单个毛囊及附属脂肪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它不单包括了中医的“疖”,而且包括了中医的“颜面疔疮”,也就是中医将西医的“疖”分为病位浅、病性轻的“疖”和病位深、病性重、易出现“走黄”的“颜面疔疮”两种病,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中医对“疖”的认识“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这样讲授既突出了“疖”的中医特色,也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疖”的全面了解。在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讲授法,是否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西医,从而影响对中医的学习呢?答案是有这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重点是对内容与时间、主与次两个方面的掌握。西医的内容只是对此病的一般认识,讲授时间必须少,主要内容是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处理,西医内容始终是处于衬托中医特色的次要地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把每节课的重点和绝大多数时间放在中医教学上就能保证突出中医特色,圆满完成中医外科的教学。

2抓住中医特色,重点讲清讲透

在某一疾病的开头,以中西医对比讲,引出中医特点,接着就应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运用中医理论重点讲解。首先是抓准每个病症的关键,例如疮疡的病因有多种,但以热毒、火毒居多,而火毒为痈疽、疔疖等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疖”一节的讲述中,一要强调“疖”为热毒而致,以此为切入点向发病、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展开;二要抓住发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疾病中的“浅表”二字。在讲述中以病因乃“热毒”、病位是“浅表”作为主线,结合发病、症状、诊断、治疗进行讲解:因为皮肤损伤,伤口易感热(火)毒,热毒搏结于皮肤“浅表”,引出“疖”起病后皮肤易红、易肿痛、根脚表浅、范围局限的临床症状特点;因为“浅表”,引出“疖”易脓、易溃、易愈,且全身症状不重的病证特点。而在治疗中,抓住“热毒”搏结于皮肤,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病位“浅表”,外治疗效好,引出注重外治,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中医治疗特色。这样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能使学生听懂、学好。

篇10

2011年5月,在我校中药系副主任史志超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讨”课题组,现将该课题所做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立项背景和意义

1.1 中医药基础教育日渐薄弱,面临灭绝危机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却鲜有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在以现代医学为主流的潮流冲击下,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正不断被削弱,民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认识越来越淡薄。

1.2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 概而言之,本课题的开展有以下几方面意义:①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中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呈下降趋势,学校和社会对于中医在古代甚至现代为人们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宣传得不够。②此课题的开展是中医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小学协作,开展小学生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可为将来确立一个可推广的成功样本做铺垫,同时还可使我校标本馆等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在落实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扩大我校知名度,为我校生源后备力量的培养探索有效途径。③中医药教育从童蒙开始,不仅符合中医药传统教育的规律,也是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的需要。早期教育是中医药成才的一个特点,大多数中医药学大家都是从小耳闻目染、家传师授,才养成良好的习医习惯和兴趣。少年儿童有很强的记忆和想象潜力,这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很大优势,如果能及早安排他们接触了解中医药知识,将来这批人由于早期接受了中医药基础教育,相信其专业思想牢固、基本功扎实,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也能成为名医。④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能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缺乏信心、兴趣和必要的常识,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从小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通过与高校合作,有助于解决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的难题[2],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2] 刘军,冉小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育论坛,2008(4):35. 按蠖嗍咝Q宰婀骋窖狈π判摹⑿巳ず捅匾某J叮杂诟咝6裕枰有ё攀纸饩稣飧鑫侍狻7垂矗ü敫咝:献鳎兄诮饩瞿壳靶ё酆鲜导疃ㄖ敖淌ε浔秆现夭蛔愕哪烟猓,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