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5: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消防灭火基本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消防“一体化”训练,是在队伍教育训练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较好地解决了“一刀切”,好坏“一锅煮”的状况,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减少了训练差距,缩短了训练周期,有利提高训练质量。所谓“一体化”训练,就是将灭火技术、战术、理论、责任区“六熟悉”、体能进行组合,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性的开展训练。
一、“一体化”训练的基本内容
(一)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对战术指导思想、战术原则、战术方法、不同类型火灾的发展规律以及灭火战斗行动的研究,使队伍熟知单(部)位基本情况、工艺流程、消防设施、火灾危险性、灭火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装备的训练。战术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兵战术训练。对单兵进行的在各种火场情况下进行攻和防御动作的训练是单兵战术训练。主要包括火情侦察、阵地选择、灭火剂的选用、水(管)枪、炮的操作、水带铺设、救人与自身防护、破拆、登高、疏散或保护物资等方法的训练。
2、班战术训练。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在不同火场情况下进行攻和防御动作的训练是班战术训练。主要包括战斗准备、战斗展开、火场救人与自救、供水、抢救物资、控制火灾等不同火场、不同装备、不同任务情况下的多兵相互默契配合和一个目标实施多种战法的训练。
3、中队战术训练。中队根据本中队执勤力量和现有的器材装备在不同作战对象、不同车种、多班情况下的战术配合训练是中队战术训练。主要包括接警出动、战斗准备、战斗展开、控制与扑灭火灾、救人、疏散物资、水剂供给、车辆编程合成和其它后勤保障的训练。
4、多中队联合战术训练。两个以上消防中队多队、多车协同作战的演练是多中队联合战术训练。它是根据选定的对象,由大队业务部门组织,来验证制定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检验队伍的实战能力和义务消防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的一种训练。
各种战术训练,通过理论学习、课堂授课、战术研究、想定作业、实战演练等形式来进行具体实施。
(二)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分为:
1、基础技术训练。主要是对个人装备器材、车辆技术性能、通讯器材、消防供水设施、灭火剂性能等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方法的训练。
2、应用技术训练。主要是个人的消防基本功、各类装备器材、灭火设施及灭火剂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实施地应用训练。
(三)体能训练。是指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体育竞赛规则》进行的一种体能训练,采取合理组训,常训不断线的方法,以便增强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为开展战术、技术训练,夯实基础。
(四)消防基础理论教育。主要是指对消防法规、工作概述、物质燃烧常识、器材装备性能、灭火剂性能、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火场供水、注意事项和辖区保卫对象的性质、特点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
(五)“六熟悉”训练。是指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演练灭火作战计划,使指战员按照各自在灭火战斗中的职责分工,熟悉保卫单位名称、数量、位置;熟悉重点单位的建筑状况;熟悉重点单位的水源道路;熟悉重点单位的生产、储存及火灾危险性;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熟悉灭火措施。只要做到情况熟、对策准,才能确保重点单(部)位的消防安全。
二、“一体化”训练的实施方法
(一)训练程序
1、训练准备,包括体能准备活动和器材、场地的准备;
2、科目下达,包括集合准备,宣布训练课目、目的、内容、方法、时间、步骤、指标及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3、分步施训;
4、训练讲评。
(二)分步施训。也就是“五步教学法”。
1、讲解示范; 2、战例研究; 3、分段细训;
4、考核验收; 5、评教评学。
(三)认真开展“四会”(会讲、会教、会说、会做示范动作)教练员活动。要认真按照公安消防部队下发的《训练大纲》执行,保证训练工作的落实。
(四)标准化操作。就是按照体能、技能、战术训练规范,用标准化、规范化动作在训练现场体现出来,能够充分做到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确保训练实施中的安全。
三、“一体化”训练中应注重抓好的几个环节
(一)要根据执勤灭火的不同要求,针对性选择训练课题,正确选定训练内容是提高执勤灭火能力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计划,科学施训。在具体实施中,注意抓好“六个结合”,即:
1、训练课目要与灭火战例和灭火抢险救援预案相结合;
2、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
3、实际操作与理论讲解相结合;
4、单项课目与适应性、实战性训练相结合;
5、系统消防知识与责任区基本情况相结合;
6、消防业务训练与体能训练及练作风纪律相结合;
通过“六个结合”,使各项训练课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年度训练计划的全面落实,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合理组训,打牢基础。
科学练兵,科学用兵,突出重点,打牢基础,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基本保证。在训练中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科学组训,评定升级。由于参训人员年龄不同、身体素质等不同,在训练时应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可采取以下形式:①分年、月度、岗位进行评定升级;②岗位专业组训;③重点攻关组训。
2、突出训练重点,打牢技能基础。消防训练,从对象上讲主要是以干部、班长、骨干为重点。从内容上讲,以灭火执勤、业务训练为重点。强调以灭火执勤、业务训练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技术、战术和共同科目的训练。基础是达到目的的前提,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打牢基础,练好技能。只有苦练加巧练,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才能打牢基础技能。
3、改革训练方法,完善训练设施。训练方法是强化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质量的主要条件。要利用沙盘、投影、多功能训练塔等先进设施,进行模拟训练,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有计划、重点施教,使队伍训练方法有一个新的突破。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火场供水简介
在现代灭火救援行动中,有三种基本的火场供水方法,即使用固定灭火设施、半固定灭火设施和移动灭火设施进行火场的供水。在三种供水方法中,由于固定灭火设施、半固定灭火设施是一种消防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马上投入使用,供水时间、强度都能得到保证,灭火效果是比较好的。利用移动灭火设施进行火场供水则受到消防装备、消防员素质、水源情况、现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与前两种方法比,灭火时间长,灭火速度较慢。因此,选择供水方法时,应按照固定灭火设施、半固定灭火设施和移动灭火设施的顺序进行选择。例如,在火场供水中,消防部队常用固移结合的方法进行高层建筑供水,如使用水泵接合器供水的方法。虽然利用移动灭火设施进行火场供水的灭火效果是最差的,但却是火灾扑救最常见的一种供水方法。利用消防车、水带、水枪供水时,根据火场距离水源的远近,可以采用运水供水,接力供水和直接供水三种方式。
影响火场供水的因素有很多,室外消防管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固定灭火设施、建筑物特点及防火间距、消防站实力、火场气象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火场供水。按照灭火实力与火场环境划分,可以把影响火场供水方法的因素划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用于灭火的人员、器材装备和灭火剂;客观因素值得是灭火对象、停车位置、道路、水源情况等等。灭火战斗现场,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火场供水方法,如水源到燃烧区的距离,在战斗车的作战半径之类,应该采用直接供水方法;水源到燃烧区的距离,在接力车的接力半径之内,应该采用接力供水方法,水源到燃烧区的距离,在接力车接力半径之外,应采用运水供水方法。
2.火场供水方法的选择
在二十世纪80 年代,关于火场供水方法的选择问题我们曾经确定了140 米和1500 米两个界定值。即水源距离火场140 米以内,应当选择直接供水方法,每部机车可以单独吸水出枪作战。水源距离火场140米至1500 米以内时,机车应选择接力供水,距离超过1500 米,机车则需要采用运水供水的方法。过去的界定是根据当时车辆器材的性能(老型解放或东风牌消防车、每辆车配备麻质水带15-20 条、水泵供水能力1 Oatm 等)确定的。进入90 年代后,大功率水罐车、中低压消防车和高低压消防车迅速进入部队,这大大提高了火场供水能力。根据计算和实地测试,中低压消防车最远供水距离超过了1000 米。如果我们使用新装备后仍然沿袭老路子,固守过去的供水战术,就会使供水车辆利用率不高,甚至造成车辆严重浪费。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供水方法。
2.1 充分发挥现代车辆性能,尽量采用直接供水方法
大功率消防车和新装备投入使用,使部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应了解各种车辆、装备的供水能力和使用环境,以便为灭火作战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我们现在的消防车和其所携带的水带数量和质量而言,消防车直接供水距离可达1000 米以上。因为现代胶里水带的阻抗系数仅仅是麻质水带的一半,而且胶里水带的耐压强度却超过麻质水带许多。所以在火场周围水源丰富的情况下,不要总采用接力供水。在距离火场800 米(出于供水安全考虑)范围内,可以采用直接供水。
2.2 合理运用和选择好接力供水和运水供水
较大的火场用水量较大,我们往往采用接力供水或运水供水。依据现有装备情况,建议接力供水车辆数为3-4 辆较好,这样供水距离可达2000 米左右。在供水距离超过2000 米的情况下就应采用运水的方法。接力供水方法需要车辆之间搞好相互配合,一条龙上的车辆越多,越容易出现因局部故障而影响整体的现象,而运水时各个车辆具有相对独立性。采用运水供水时,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拓宽车辆调配范围,例如可调用市政的浇洒道路的水罐车(8 吨以上)、调用就近工程拉水车等为我们的战斗车运水。这一点在一些较大的石油化工火灾中经常采用。像在沈阳某一油库火灾中,就调用了10 多辆市政水罐车为消防战斗车供水,为顺利灭火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供水方式的优化
运水供水与接力供水的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供水距离相同时比较两者使用消防车的数量;在使用消防车数量相同是比较两者的供水距离。表格1 是根据目前消防部队主战车辆以及相关装备参数,得出的运水和接力供水和车辆以及供水强度之间的关系。消防车参数是选择的是泵的输出压力是120×104pa,水罐容积是5000L,接力水带是D80,阻抗系数是0.015,消防车的平均运水速度是550L/min。
水平接力供水按公式(1)计算
S——水平供水距离,m ;
A——水平供水铺设水带系数,一般取0. 9;
L——每条水带的长度,m;
Pb——泵出口压力, 104Pa;
Pq——水枪或分水器的工作压力, 104Pa;
Pg——消防车停放地面与水站立地面的垂直高度差,m;
P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Pa;
S——水平供水距离,m ;
V——运水消防车速度,m/min
G——运水消防车的平均容量,L
q——向战斗车输水流量,L/min
n——运水消防车数量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和相关的数据参数,可以得出表1。
表1 运水和接力供水与车辆以及供水强度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1)在流量为6.5L/S 时,不管车辆多少,都是接力供水的距离长,随着流量的增大,运水供水逐渐显出优势,运水供水的距离在不断增加。
(2)运水和接力供水的距离都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而接力供水距离下降的幅度要比供水距离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接力供水在长距离供水时,不是很实用。有些火场对流量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在进行供水时所采取的供水方式能够适应流量变化的要求。
(3)在供水距离相同时,当流量为6.5L/S 时,是接力供水使用的车辆少;当流量大于6.5L/S 时运水供水使用的车辆少,并且流量越大时使用的消防车比接力供水要越少。在供水距离一样时,火场供水强度较大时应该采用运水供水。
4.结论
通过对火场供水中运水供水和接力供水在作战车辆相同的情况下其供水距离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在不同情况下火场供水的最佳方式,在灭火抢险救援中,能够根据火场基本情况,和以上表格进行对比,迅速地得出最优的供水方式,为灭火救援赢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忠波.火场供水方法选择[J].消防科技,1997(3)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消防部队的灭火任务越来越繁重,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在新形势下,《消防法》又将参加社会抢险救援作为消防部队的一项任务予以明确。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对我们的灭火救援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兵员成分的变化,目前,部队基层官兵参加训练的动力不足,被动、应付式参加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智能、体能、技能训练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将较好的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有效的结合,才能保障抢险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1. 灭火救援技术训练
消防技术训练是消防队员为熟悉掌握运用各种器材装备而进行的基本技术训练。其任务是:使受训者能够熟练掌握训练项目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操作要求,以提高消防员操作水平和防护能力,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适应灭火救援战斗的需要。
1.1 技术训练的特点
技术训练作为消防部队业务训练内容之一,与其他业务训练相比,有许多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1.1 规范性强
开展技术训练要有一定的场地、设施、器材等,实施时消防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开展训练。不同的训练科目,有不同的操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所以它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1.1.2 技术性强
技术训练科目繁多,训练方法有多种多样,同一训练科目又有多种操作方法,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摸索出最佳的训练方法和基本技术。因此,科学掌握操作中的技术性显得尤为重要。
1.1.3 组训方法多样化
目前技术训练一般采取单个练习、分组练习、班集体练习和协同练习等。因此,多种组训方法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消防部队技术训练必由之路。
1.2技术训练的要求
1.2.1 坚持全面训练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消防训练项目越来越多,消防员要根据大纲和本地实际,本着实战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科目,有什么装备就设置什么内容的原则,全面施训,防止漏训、误训、偏训、不训的现象发生。
1.2.2 突出重点训练
技术训练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科目进行重点训练,如技术性强、操作复杂,实战急需的项目,新装备训练项目,通过重点训练,使消防员进一步熟练掌握那些高难度训练项目的操作技术,以便在灭火救援中灵活运用。
1.2.3 坚持经常训练
技术训练必须保持经常,持之以恒,在反复练习上多下工夫,使已经掌握的业务技术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技术性强而切复杂的科目必须坚持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1.2.4 注重应用训练
单兵、班(组)熟悉掌握消防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技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打牢这个基础,才能发挥消防技术装备应有的效能,以适应灭火救援需要。技术训练必须遵循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要突出技术应用训练,开展技术协同综合训练,将单一技术训练通过各种组训方式与实践结合起来,缩短操场训练与火场应用之间的距离,为灭火救援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技术训练的步骤
技术训练通常以班、中队为单位,由中队长组织实施,一般按照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两个步骤进行。
1.3.1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通常在操作前进行,是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理论讲授,达到对技术训练项目的基本情况、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灭火抢险救援现场运用等方面了解和认识的目的,以指导操作练习。理论学习应针对士兵文化基础和训练保障的特点,采取讲解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理论学习一般可按照理论备课、宣布课目、阅读教材、理论讲授、作业考核的程序进行。
1.3.2 操作练习
操作练习是受训者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要领的过程,是受训者掌握战斗技能的基本途径,是训练的基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一般程序是按照操作准备、操作实施、操作讲评进行。
2 灭火救援战术训练
消防部队灭火战术训练是结合各种假想的火场情况,根据火场实战需要,组织实施战术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灭火战斗的能力,使战斗员熟悉灭火战斗动作,增强基层中队整体的灭火作战能力。战术训练介于实战和理论之间,是结合理论和实践,趋近于火场实践的练兵活动。
2.1 基层中队战术训练的特点
中队战术训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训练层既有班又有中队的配合战术;二是训练对象既有干部又有士兵,干部的指挥训练与中队战斗动作训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三是组织训练比较复杂。既有建制内的又有加强协同训练;既有专业训练又有逐级合成训练;四是地位重要。中队战术训练在部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巩固提高单兵训练成果,把单个士兵的战斗力凝聚成整体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总队、支队战术训练的基础。
2.2 基层中队战术训练的要求
火灾的复杂性、火情的突变性及战斗部署的紧迫性,充分展示了火灾扑救的艰巨性。因此,消防队伍必须具备很强的火场应变能力,包括对付各种复杂灾情的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基层中队开展灭火战术训练要面向火场,熟练常见的灭火战术措施和技术手段,从提高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入手,不断提高灭火实战能力。
2.2.1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在组织中队战术训练时,必须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在训练课题的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各类责任区的情况有重点地选择课题进行训练;在训练层次上应重点抓好班级训练;在训练对象上应突出中队干部、班长的训练;在训练步骤上要在做好训练准备、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全段作业,熟悉在各种不同假设情况下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同时,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中队进行战术训练,保证训练效果。
2.2.2 灵活多变,贴近实战
战术训练充分体现了“活”、“实”、“变”的特点,就是灵活、实用、多变。它不同于技能训练有明显的规范性,每一个动作要点及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考核标准也是看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在完成动作的速度上取得的秒数。战术训练没有具体的规范约束,只是针对“火情”显示灵活决定采取的作战方法与行动。只要行动符合灭火战术原则,能控制并消灭“火势”,就可以灵活地部署兵力,开展行动。战术训练是作战行动,它不计算具体动作的时间,但对行动目标、行动操作、器材装备应用、个人防护、进攻与撤退的选择等准确性上都需要反映并符合战斗行动的原则要求。战术训练要突出一个“变”字,火变我变。战术变随之部署变,阵地变跟着行动变,以“变”来锻炼指战员的反应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以“变”来增强战斗员机制果断、随机应变的操作技能。
2.3 基层中队战术训练步骤
战术训练步骤应抓住理论学习、预案制定、实地演练等几个环节。
2.3.1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在搞好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学习火场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行动要求及扑救各种对象火灾的战术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战术训练。
2.3.2 预案制定
预案制定是针对重点单位的火灾特点、火灾危险性和重点部位情况,根据中队的作战兵力,在“六熟悉”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作战预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火灾特点、战术措施和注意事项。并根据火灾可能发展变化的不同情况绘制不同阶段火势作战部署图。
2.3.3 实地演练
实地演练就是针对重点单位的火灾特点,将预案付诸于实践。对于有可能发生重大险情,如人员、贵重物资被困、爆炸、有毒、建筑倒塌等进行适应性训练,通过演练补充或完善灭火预案。实地演练可以是一个班的战斗行动也可以是中队或中队与中队、专职消防队协同作战。
3.有机的将灭火救援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
3.1灭火救援技术训练是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前提
为了保证灭火救援的效果,应当在加强现有科目训练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建设模拟训练设施。未来灾害事故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从事救援工作的消防队伍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训练课程,要实现对未来复杂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手段由理性上升到感性认识的飞跃,这就需要加快对模拟训练建设的步伐,从而实现训练设施模拟化。在模拟训练设施的建设上,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有预见性的建设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工业、交通事故、化学品泄露为主的模拟训练设施或基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创造或提供仿真训练的环境和条件。
3.2 灭火救援战术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升华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发挥的保障。没有技术,战术就无法执行。战术训练的出发点就是要弥补个体技术上的劣势,以取得最大的胜利。随着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战术创新必然推动技术上的改良和革新,技术改良和革新进而又会引发新的战术问世。站在消防指挥的角度看,加速技术、战术的同步训练是中队日常训练的新课题。即战术创新要以技术发展为着眼点,技术创新要融入战术创新的最新成果,使之相互促进、浑然一体,使消防员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4 结束语
灭火救援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都是消防员训练的基础科目,做好这两方面的训练,对灭火救援实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康青春,商靠定. 灭火战术[M]. 群众出版社. 2004.
2、教会学生一旦遇到火灾自救的常识。
学习内容: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灾预防能力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其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在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发生火灾时,在校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观因素,更容易受到危害。其三、在校学生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校发生的火灾,60%至70%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学生是宿舍的主人,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 ,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
3、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4、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5、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6、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7、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8、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②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③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④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9、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灭火战术训练是提高消防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它主要包括,学习灭火战术理论,分析战例,想定作业,战术演练。
一、学习灭火战术理论
灭火战术理论是灭火战术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扑救对象的战斗性质,组织指挥和实施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揭示、装备投入等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实际应用是解决研究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和各种情况的战斗指挥、战斗保障等实际问题。
1.精通理论原则。灭火战术来源于战斗实践又高于战斗实践。通晓灭火战术理论,是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灭火力量协同作战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只有精通理论,才能创造性地执行实际任务,并迅速而正确地完成它。
2.学习条令、规定。指导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的各种条令、规定,是独立钻研战术的基础材料。条令概括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包含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组织和实施战斗的原则性指示,但是,条令并不包括全面的战术理论,熟悉和深刻理解条令原则,主要是为了能根据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
3.开展学术讨论是研究战术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某些问题作系统的、深入的探讨,可以深刻理解战术原则,加快提高战术素养。
4.着眼于发展。灭火战术理论,依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着灭火战斗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科学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消防,使战术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不断发生变化,先进的技术装备正在改变灭火战斗的面貌。这些变化,也将促使灭火战术原则进一步发展,并给灭火战术理论增添新的内容。
二、战例研究
战例研究是选择典型战例,所谓典型战例是指成功和失败能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的典型战例。选择战例一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
1.积累资料,总结战例。参加灭火战斗的指战员,对于自己参加或指挥过的每一次灭火战斗,特别是典型火场的实际情况作详细纪录,然后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按照研究战例的要求,写成战例。
2.深入调查研究,参加战评会,发现典型战例。在战术训练准备过程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参加战评会,听取亲自参加战斗的指战员的情况介绍,从中发现和总结典型战例。
3.查阅各地消防队的灭火战斗总结,发现典型战例。灭火战斗总结记录灭火战斗的实际情况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从总结中发现好的典型,经过研究加工提炼,按照战术练的要求写成战例。
4.收集国外的战例。从报刊杂志介绍的战例都是比较典型的。进行研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研究战例应当着重以下几个方面:l.战前情况,即着火对象的自然情况;2.火势情况,即初期、发展变化的过程;3.指挥员侦察判断.决心和部署;战术运用和实施过程;4.战斗保障;5.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想定作业
想定作业,是进行灭火战术训练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想定作业,进一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能力的好方法。编写想定作业的基本要求是:
1.在战术理论指导下,根据扑救对象的实际情况,设想火情, 运用灭火力量,实施战斗,使受训人员在近似实战的情况下,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论原则。
2.想定作业根据训练大纲,训练计划规定的训练课目、目的、时间、方法及部队的实际情况编写。
3.编写想定,必须正确反映火势情况和灭火力量以及战斗的原则和特点。要反映出各种对象的特点和火灾特点以及火势发展变化情况等。
4.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
四、战术演练
战术演练是在学习理论、战例分析、想定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战术演练,训练指挥员组织部队在各种对象各种复杂情况下,组织指挥灭火战斗的能力,提高战术思想水平;训练各种灭火力量在火场上协调一致的战斗行动;训练战士增强战术意识和战斗技能。
战术演练的重点问题:判断情况、确定火场主要方向,下定战斗决心,部署战斗,选择进攻路线,确定水枪阵地,组织供水,火场情况变化的处置。
战术演练的步骤与方法:
①理论讲解,根据训练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受训人员增强理论概念;
②提问研究.提出与训练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把问题弄清楚;
③动作示范,教练员对训练的重点问题及动作进行示范,使受训人员掌握动作要领,然后进行演练;
④情况诱导,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针对解决的问题,随时提出情况,让受训人员进行处置,以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大量涌现。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发生的火灾危险性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层高,作业人员多,蔓延快、扑救和疏散困难,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消防管理。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一、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包括防火和灭火两方面内容。
1、防火档案,是消防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建设。各级防火责任人,应对本管辖范围内的重点单位,建立防火档案,防火档案有如下作用:
⑴、它是消防重点管理单位的“户口簿”。记载重点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消防安全的文献资料,便于消防监督部门熟悉情况,向决策者提供信息。
⑵、是企业消防安全的历史记录,在平时,可以通过它考察企业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发生火灾时,它可以为追查火灾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处理责任者提供佐证材料,还可以为研究消防技术提歌功颂德第一手资料。
⑶、可以提高防火责任人业务水平的教材。当接触新单位时,可以先翻阅防火档案,再到实地察看使得较快地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也是调查研究,提高防火管理水平,有利于熟悉单位的消防工作情况。
⑷、是考核企业义务消防队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一种凭据。
2、建立档案的基本内容是:
⑴、培训消防骨干人员,使他们熟悉防火档案的内容,学会建档方法,明确建档要求。
⑵、建立防火档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按照档案的内容和要求逐项填写,进行建档工作。
⑶、领导检查验收,档案建立后,主管部门领导要对档案进行检查验收,以保证档案的质量。
3、消防档案的内容:
⑴、基本情况。如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员工总人数、建筑总面积、常用消防器材(消火栓、水带、各类灭火器等)。
⑵、义务消防组织和人员情况。防火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专(兼)职防火管理人员,义务基干消防队成员等。
⑶、总平面图。标出建筑结构、相互间距等分布状况,周围的交通道路,灭火施救方案等(义务消防队)。
⑷、电气设备和线路情况。包括电源、电压线路示意图、变电、配电设备情况等。
⑸、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的使用、储存数量和性能,包括储存部位场合,安全措施。
⑹、重点部位情况。部门名称、人数、面积、结构、防火负责人,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的使用、储存情况、防火制度、消防组织、消防水源、消防器材、设备、措施等。
⑺、重大火险隐患情况。火险隐患的情况和整改意见,整改步骤或措施,在复查时,应将整改的进展情况、措施记录在案。
⑻、防火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⑼、消防工作奖惩记录。
⑽、历次火灾登记及其处理情况。
(11)、特殊工种培训复审等情况。
(12)、防火工作记事。
(13)、开展消防安全活动的文件,图片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二、防止火灾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建立消防岗位责任制,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确定一名负责人主管消防工作,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普及消防知识,对安全疏散、电气、报警、灭火等各种设施,要分片包干,明确职责、定人管理。
2、在生产作业危险场所,动火切割、焊接必须领取动火证,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在有消防措施,派人监护的情况下,才能操作。
3、生产作业场所工地应设在消防器材平面示意图,企业内的消防设施,每个月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4、生产作业场所要制定安全疏散计划措施,每个季度(年)要进行一次疏散演习。
5、建立吸烟、用火、用电、值班等为内容的消防管理制度,对生产作业员工要进行有关消防知识教育考核。
6、楼梯间、走道上不准堆放杂物。易燃杂物要及时清理,不能堆放在施工现场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
7、生产作业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不论多少,必须经公司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存放,并严格控制储存量,并要落实防火措施。
8、电线架设、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安装架设要由持有电工证的电工进行操作,严禁无证人员乱拉乱接电线和维修电气设备。
9、生产作业现场要按规范配备消防器材,高层建筑,重点工程必须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设立消防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高压水泵应设专线供电,供水管径不小于76毫米(mm),每层设直径为65毫米(mm)的消防结口,从第四层起每隔一层,配备一条长度为20米(m)的消防水带。
三、制定灭火应急预案的方法:
1、调查研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小组,按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工艺特点及火灾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确定防、消对策,作为制订应急预案行动的依据。
2、制订预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要害部位的灭火应急方案预案,内容包括报警的召集讯号、灭火组织分工,灭火方法与消防器材。疏散物资的地点与方法,防爆防毒措施、安全措施等。
3、群策群力,对制订出来的预案,应交有关部门员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演练,不断补充修改,完善灭火应急方案。
四、灭火应急预案的格式:
灭火应急预案示意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格式。
1、总平面图,用以反映本企业的总体布局,包括其地理位置,内部主要建筑、设备、通道的分布、毗连情况、消防水源、灭火器材分布以及要害部位的所在位置。
2、分区平面图,是总平面图中某一要害的平面图。用以反映要害部位灭火应急方案战斗行动部署情况。主要包括要害部位平面布局,标明周围环境、消防水源、各种灭火器材数量的分布,水带铺设路线和物资疏散路线等。
3、立面图,以正面和侧面投影图形式,主要反映要害部位的外貌和灭火行动部署情况。包括建筑或设备的立面布局,水带铺设路线等内容,立面图通常在分区平面图不能表示的情况下进行绘画。
4、剖面图,用以反映建筑物内部结构或比较复杂的部位,灭火行动部属的情况,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的分层情况。
5、图的组成:
⑴图廓线要严肃、齐整、一般用黑色描画,线条内细外粗。
⑵图例通常设置图廓内左(右)下方的空白处,所占面积应与图幅的大小相适应。
图例中的符号要求正确、清楚、排列整齐;且要与图内符号的大小、形状、颜色相一致。
⑶制图应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画、比例尺总平面图按1:2000,应急方案灭火示意图与图幅大小比例相适应绘制。
五、灭火应急方案示意图的线型和着色
1、要害部位外轮廓用粗实线绘出,内着红色。
2、水井、水池等到可供灭火使用的消防水源,其图例外轮或外轮廓也采用粗实线绘出,内着蓝色,并加注容量,用立方米表示。
3、其他主要建筑、其轮廓采用黑色中实线绘出,内不着色。建筑等级加注数字表示建筑层数。
4、灭火行动部署路线用红色实线,疏散路线用蓝色实线表示。
5、道路采用黑色双细实线绘出,其他均可采用黑色线条绘出或按图标志绘画。
六、灭火应急方案演练要求:
为了使应急方案在实践中得到正确运用,企业应安排时间按应仇方案要求进行演练。
1、演练要求。实地演练的次数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生产任务而定。一般要求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开展演练的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或节假日前等情况来确定,通常可安排在冬、夏季到来之前。
2、演练形式:
⑴模拟操场训练,按接警、出动、分工配合以及临时处理等综合动作演练,检验是否符合应急方案的要求。
⑵模拟实战训练,即按接警出动到现场按照实距离要求出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同时进行抢救和疏散物资的训练。
⑶演练的范围可分整个单位综合性演练、或分部分、分段(片)开展演练。
⑷演练注意事项
a、演练前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做到参演人员明确演练任务、方法和要求。
b、要选择适当时间,尽量要求要不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秩序。
C、要点火演练的.,必须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
七、火灾扑救的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能否顺利成功进行扑救,这与火势大小,起火时间,楼层高度,建筑物内有无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建筑物起火后,燃烧速度快,如不能迅速扑灭,就会扩大成灾。要防止火势扩展,避免重大火灾损失,必须把火灾扑灭在初期火灾时间内。
发生火灾后,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的具体情况查明火情和火势发展蔓延的途径。三查(一查火场院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烧什么物质、三查从那里进火场最近);三看(看火烟方向、二看建筑结构、三看环境);九定(定方向、定火势、定性质、定结构、定通路、定重点、定战力、定路线),确定灭火策略。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工作。
1、根据物质燃烧原理,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为了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燃烧的反应过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灭火方法:
⑴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⑵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⑶窒息灭火法,采取适当措施来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⑷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2、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⑴施工现场发生的火灾,多数是由于烧焊作业或遗留火种引燃竹木而引起的,对于这类火灾。可用冷却灭火法,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
⑵织专职、义务消防队、按消防组织的分工任务,进行灭火活动。
⑶动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泵等消防灭火设施。
⑷织专职、义务消防队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灭火。
⑸电,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或引燃附近可燃物时,必须首先想办法切断电源,尽快关闭总开关,断绝电源,并及时用灭火器材(二氧化碳、干粉)进行扑救。
3、救人,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当有人受到火势威胁时,应根据救人任务的大小,现有的灭火力量,首先组织参战人员,抢救人命,同时部署一定力量扑救火灾。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将主要力量投入救人工作。
火场救人的主要方面
⑴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时,人员受到烟火威胁,
⑵居民住宅和集体宿舍起火,特别是夜间发生火灾时,有人受到烟火的威胁,尤其是老人、病人、儿童受到火势的威胁;
⑶发生爆炸、倒塌、毒气跑漏时,有人受到烟火和毒气的威胁;
⑷当人员失去知觉不能自行脱险时。
总之,凡是人们的生命受到了火势的威胁,都要积极进行抢救。寻找被救人员时,要特别注意下列容易掩蔽的地点:
⑴通向出入口的通道,走廊及门窗附近;
⑵晚间寻找的重点是床上、床下和床的附近;
⑶在施工场所、车间等寻找人员时,要注意通向出口的处所及其它容易掩蔽的地方。
⑷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或由战斗员引导,让他们自行离开危险区;
⑸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要引导他们撤出,必要时派战斗员护送,对处于惊慌失措或固执不走的人员,还要进行安定情绪或说服工作;
⑹对于被火烧、烟熏而失去知觉的人员可不能行走的伤者,要采取背、扛、抬、抱等办法救出火场院;
⑺在通道被火势隔断或烧毁时,可以利用安全绳、消防梯或其他救助设备救人。
⑻人员疏散时间必须控制在3分钟内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
4、疏散与保护物资
疏散与保护物资慢灭火战斗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是在下列情况进行:
⑴重要物资受到火、烟雾等直接威胁而无法保护时,要进行疏散,特别是贵重和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资,必须立即抢救和疏散;
⑵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以及承受较大压力的桶、罐等容器或设备,在火势威胁下有发生燃烧爆炸或析出毒气等危险时,要抓紧疏散或加强保护措施;
⑶当物资妨碍战斗员接近火源而影响灭火行动时,要进行搬移或疏散;
⑷为了减轻楼板的负荷,防止倒塌,要组织人员疏散楼板上的物资;
5、防爆
⑴对于处在受高温威胁的气体钢瓶、石油贮罐、液化气瓶要加强冷却;
⑵对于受热膨胀的桶装物品,不要撞击;
⑶⒋扑灭易燃液体火灾后,应彻底扑灭建筑物以及周围物品上的残余火烬;
⑷扑救可燃气体或液体漏跑后的火灾,要做好堵漏工作后,方可一举灭火,在堵漏工作末绪前,除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后可以让其稳定燃烧。
6、防塌,扑救砖木结构建筑的火灾,应当做好预防设备建筑物倒塌的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砖木结构建筑物的楼梯间,不入墙的木梁,以金属物拉撑的金字架屋顶等部位,是最容易被火烧塌的部位。因此扑救火灾时应首先扑灭这些部位的火势,且不要在这些部位集中太多人。
7、排烟,火场上烟气不但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威胁人员安全,还会造成火势蔓延,因此,在灭火战斗中要采取排烟的措施。排烟可分别采取自然通风、机械排烟、破拆建筑物结构等方法。
8、警戒,为了保证灭火战斗有秩序地顺利展开,应在单位外转围设置警戒区域,派出警卫人员维持秩序,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灭火场内。
9、对于抢救出来的伤员要作妥善的护理,并组织专车送医院抢救。
10、火灾事故扑灭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由主管部门或消防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定起火原因。依法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吸取火灾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改进消防工作,通过火灾事例,教育员工,提高员工防火意识。
八、各类灭火剂与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是扑救火灾必需的武器,只有熟悉掌握各种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的技术性能、适用范围、使用和保养要求,才能做到根椐企业灭火的需要,正确配备消防器材,才能教育员工正确地使用消防器材,充分发挥消防器材在灭火战斗中的作用,及时扑灭火灾。
(一)、灭火剂;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称作灭火剂,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取用方便,来源丰富,价值低廉,因此,在火场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⑴水能冷却燃烧物质,
⑵水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窒息;
⑶水在机械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水流强烈地冲击火焰,可使火焰中断而熄灭。
⑷水能够稀释某些液体,冲淡燃烧区内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强度;能够浸湿末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
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的火灾:
⑴碱金属(如金属钾、钠)发生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⑵碱化硷、氢化硷金属,不能用水扑救;
⑶三酸(流酸、硝酸、盐酸)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
⑷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直接用水扑救。
⑸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的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用水扑救的。
2、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液体和易燃液体火灾有效的灭火剂。能扑救石油、石油产品以脱离其他许多油类火灾。但不能用于醇类、醚尖、酮类等水溶性液体、气体火灾(如丁烷、丁二烷)。通常在半年内检查一次,一年更换药剂,以免失效。
3、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和档案火灾,以及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
二氧化碳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金属和氢化物质的火灾,也不易扑灭某些在惰性介质中燃烧的物质火灾(如硝酸纤维)和某些物质(如棉花)内部的阴燃。要定期检查二氧化碳钢瓶的存量,如重量减少十分之一,应补充灌装(一般可用秤称)。不能放在高温和阳光晒的地方。
4、干粉灭火剂,多用途干粉灭火剂(又称通用灭火剂或ABC干粉灭火剂,这类干粉多以磷酸铵盐和硫酸铵为基料)。适宜和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以及某些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对容器或物质的冷却降温,以免引起复燃。
干粉灭火器必须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各连接部件在拧紧,以防干粉受潮结块。避免日光曝晒和火烤。每年应检查一次桶内粉末是否结块,二氧化碳是否充足,用完后应重新灌装和充气。正常情况下这类灭火器可保存2—4年。
企业预防火灾应急方案2021
一、火灾:
(一)预防措施:
1.库区内任何人员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2.严禁在库区内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3.对库区内的电器设备要按规定使用,禁止超负荷用电,严防电路起火。
4.电源线禁止私拉硬接,如有必要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5.严禁用酒精等易燃溶剂作为清洁液擦拭物品。
6.灭火器要按规定摆放在相应位置,消防设施前严禁堆放任何物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二)应急预案:
发生火灾时,首先根据起火地点、周边地形及火势大小来判定,如果火势小周边地形又便于灭火,可打电话报告部门领导,同时根据起火原因和起火物资的特性确定灭火方法。如是电器、电源线路起火,首先切断电源再根据其货物的特性进行灭火。如果是火势已经超出一米范围,必须马上打119报警,告知起火地点、起火性质、燃烧物特性、起火地点高度等情况,以便消防队及时做出灭火安排。
二、高空坠物:
(一)预防措施:
1.物资平面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5米,以防物资倾倒伤人。
2.货架上的物品要经常检查稳定性,以防高空落物伤人。
3.叉车装卸过程中要根据货物特性平稳操作,以防倾斜滑落伤人。
(二)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后首先报告部门领导,根据事故伤害程度确定处理办法,如轻微伤送医务室进行一般处理,如伤势较重,马上拨打120急救中心、同时医务室作相应的处理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三、危化品泄漏:
(一)预防措施:
1.采购部门在选购化学品时,应根据使用生产工艺要求,在满足相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毒害性,危险性较小的环保产品。
2.对于新购买的化学品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或从有关资料获取(MSDS)。
3.仓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要防止泄漏、碰撞、倾倒等潜在事故的发生。
4.仓储时防止暴晒、雨淋和废液的流出,并按要求放到库房内规定的位置。
5.严禁私自打开包装完好的化危品。
(二)应急预案:
1.化危品如发生少量泄漏,首先报告技术安全部及运营分公司主管领导,因为每种危化品的处理方法不同,应根据相应的MSDS进行处理。
2.化危品如发生大量泄漏,应根据泄露品的化学特性和MSDS采取挖坑收集、用水稀释或燃烧等方法处理,处理人员必须根据泄漏化学品的特性作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戴防毒面具、防酸碱服装及手套、鞋等)。
四、触电:
(一)预防措施:
1.日常工作应严格按照安全用电守则,如带电操作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带绝缘手套等。
2.如工作场所无人时最后离开的工作人员必须关掉电源。
3.严禁非专业人员处理各类电器故障。
(二)应急预案:
1.如有人员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再采取施救措施。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去施救,以防连环触电。
2.查明触电原因,报上级领导。
五、机械伤害:
仓库的机械伤害主要有叉车伤害、天车伤害和立库堆垛机伤害。
(一)叉车事故预防措施:
1.叉车严禁超速行驶,限速在6公里/小时以下。
2.行驶中的叉车除驾驶人员外不允许任何人在叉车上。
3.严禁叉车装卸物品时在货叉下站人。
4.叉车行驶中转弯必须鸣号。
5.叉车需要在坡道上行驶时,严格按照叉车说明书上要求的坡道倾斜度执行。
6.严禁酒后驾驶叉车。
7.严禁叉车在行驶中司机接打电话。
(二)天车事故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班前、班中严禁饮酒。操作时必须精神饱满,精力集中。
2.操作人员在使用行车前,应进行例行检查、发现装置和零件不正常时,必须在使用前排除。
3.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操作中行车接近人时,亦应给以断续铃声。
4.非行车操作人员不准随便进入行车驾驶室。
5.行车上有两人工作时,事先没有互相联系和通知,不得擅自开动行车。
6.工作中遇到突然停电,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行车是否完好后方可使用。因停电重物悬挂半空时,操作人员应使地面人员紧急避让。
7.在任何情况下,吊运重物不准从人的上方通过,吊臂下方不得有人。
8.操作人员进行行车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
9.严禁大小车及上下车三线同时使用。
10.控制器应逐步开动,不得将控制器手柄从顺转位置直接猛转到反转位置,应先将控制器转到零位,再换反方向。
11.坚持做到“十个不准吊”。
(三)堆垛机操作时必须全神贯注,严禁思想不集中,以防操作不协调造成机械伤人。
应急预案:同第二条高空坠物。
六、失窃:
(一)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库房门窗的牢固性,发现问题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加固或更换。
2.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仓库和在库区附近逗留。
3.库房无管理人员时必须将窗关好、门锁好。
(二)应急预案:
(一)、仓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防法》的相关要求,遵守仓库的规章制度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二)完善仓库的消防设备,配置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灭火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适用于可燃的固体物质火灾,不易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它是利用水的冷却作用和泡沫层隔绝空气的窒息作用,分为化学泡沫和空气泡沫两种。泡沫灭火剂可扑灭可燃或易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物质的水灾,但不能扑灭醇、醚类水溶液体引起的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扑灭电器、贵重生产设备、仓库图书和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物质火灾。
(4)干粉灭火剂。又称粉末灭火剂,适用于扑灭火灾初起的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火灾,不适于扑灭轻金属和碱性金属火灾。
(5)哈龙灭火剂(卤代烃类)替代品。20世纪采用的灭火剂1201、1211和1301等被称为哈龙系列灭火剂。这些灭火剂被认为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最佳的火焰抑制剂。但是,到了20实际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不同程度造成全球变暖。目前出现了一些替代哈龙灭火剂的环保产品,主要有如下两种:新型惰性气体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主要适用于扑灭表面火、油类气体类和电器火灾,可以用于保护经常有工作人员工作的场地。其灭火剂价格低,现阶段主要用于通讯设备、计算机房、工艺控制中心和其他机电设备室等场所。)以及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技术是一种具有投资成本低、灭火效率高、小污染环境、灭火以后不影响仓库质量等优点,是仓库仓库智能化消防系统的一种上佳选择)。
对灭火剂和灭火装置有所了解之后,各仓库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馆内配置合适的灭火设备,预防火灾的发生。
(三)、加强用电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工作中、生活中,电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在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如果不按照正确的安装和操作方法办事,就会引起重大的事故,给人身和国家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仓库仓库在用电方面尤其要谨慎行事,避免因用电而引起的人员伤亡或仓库的损伤。
(四)、严禁在仓库内放置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质
仓库人员在认真体会《消防法》的基础上,需对上文中提到的化学危险品进行简单的了解。仓库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仓库意识,仓库是国家的财产,是人类社会的记忆,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次,仓库管理人员要有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消防意识,对有损仓库的物质进行严格的隔离与清除。最后,仓库管理人员要自觉的承担起责任,勿在仓库内放置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质。因为这类物质着火点极低,一旦起火,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再者,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属于突发事故,对于消防工作的开展和仓库的安全都是极为不利的。
(五)、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树立防火意识
第一,提高全体仓库管理人员的仓库意识,只有仓库管理人员们真正的树立起仓库意识,从心底里崇敬仓库,爱护仓库,才能保持仓库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消防教育要从每个人抓起,坚持以仓库为载体,要把消防安全教育做到平常的生活中去。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工作,让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到仓库内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加强对仓库仓库的消防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真正的深入人心。
第三,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工作,让全体仓库管理人员了解防火灭火的基础知识。为此,仓库可以围绕仓库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制作有关消防知识的海报、组织消防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不仅让仓库管理人员们懂得基本的消防知识,也要让用户树立起消防意识,只有仓库管理人员和用户的配合,才能切实的保证仓库的安全。 第四,加强消防培训力度,让馆内人员不止知消防,还要会用消防。经常进行消防实战演练,切实让他们真正对所配备的装备器材会使用操作,掌握防火灭火基本方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 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
二、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三、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四、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
仓库火灾危险特点分析
1、火灾发生续率高
仓库物资储存集中,据统计,我国有许多火灾发生在仓库,且引起的损失较大。据《20xx年中国火灾统计年鉴》记载,20xx年8月13日,广州市松洲螺溪经济发展公司仓库发生火灾,烧毁库房1座,建筑面积1000m3,直接财产损失359.26万元。20xx年9月1日,沈阳市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储油罐区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85.25万元。由此可见,仓库火灾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2、火势挂延迅速
1、火灾基础知识: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通俗的说,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被称为火灾。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等。而发生火灾和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不必须是氧气)、点火源这三要素并存才能生火。三者缺任何一者就不能生火。
1)什么是可燃物
一般说来,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否则称不燃物。可燃物既能够是单质,如碳、硫、磷、氢、钠、铁等,也能够是化合物或混合物,如乙醇、甲烷、木材、煤炭、棉花、纸、汽油等。
2)什么是助燃物
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助燃物的种类很多。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助燃物,它存在于空气中,故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均能燃烧。
3)什么是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具有必须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有时也称着火源或火源。点火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明火有生产用火,如用于气焊的乙炔火焰,电焊火花、加热炉,锅炉中油、煤的燃烧火焰等;
2、有非生产性火如烟头火、油灯火、炉灶火等;
3、电火花如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
4、冲击与摩擦火花如砂轮、铁器摩擦产生的火花等;
5、聚集的日光;
6、已经燃烧的物质,可能成为它附近可燃物的点火源。
总之,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防止燃烧三要素同
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2、防火基础知识
失去控制的燃烧和爆炸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进取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
1)职工基本防火常识
企业的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按照下头要求,做好防火工作:
1、自觉遵守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明白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3、理解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消防技能,如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
4、发现火灾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进取纠正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
5、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会报火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
6、明确自我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的义务和职责,进取参加消防演练。
7、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不得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8、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消防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2)常见的火灾隐患
可能造成火灾危险的不安全因素叫做火灾隐患。一般来说,属于下列情景之一的,都能够认为是火灾隐患:
1、建筑布局不合理的,发生火灾后易蔓延或影响其他建筑物安全的,比如,很多的车间、仓库连成一片,无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
2、建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符的,不贴合防火规范要求的;
3、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设备、内部装饰装修不贴合要求的;
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的;
5、禁火区内有火源的,例如在油库区内吸烟、动火;
6、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的电气设置不贴合防火防爆要求的;
7、易燃、易爆场所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的,或避雷设备失效的;
8、应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而未安装的,或静电装置不贴合要求及失效的;
9、电焊工、电工、油漆工等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的;
10、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员未经消防培训,不具备安全常识上岗的;
11、消防水源不足的;
12、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的;
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施的;
14、占用防火间距,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
15、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
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贴合规定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的;
17、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不贴合要求的;
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
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的。
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贴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无疏散指示标志,无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3、火灾报警
报警早、损失小。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景,选择恰当的方式。首先要向附近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同时应以最快捷的方式报告消防队,然后再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这是报警的基本程序。
1)向附近人员报警
1、在办公楼、工厂车间、仓库、居民区、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都能够采用大声呼喊、敲锣、广播或按火灾警铃等方法报警。
2、报警时,最好多种方法并用,凡是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发出声响的东西都能够做为报警的器具,促使人们了解紧急情景,迅速采取必要的行动。
2)向消防队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除向附近人员发出警报外,应尽一切可能打电话向消防队报告火警。我国的火警专线电话号码为:119。“119”火警电话拨通后,千万不要惊慌,应讲清楚如下资料:
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和单位名称,如所在的区、县、街道门牌号或乡镇、村庄和起火单位名称。
例如,火灾发生地在:某某县,某某镇,某某街、路(村)某某号、某化工公司某车间。
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景。
例如,某针织厂成品仓库发生火灾,很多棉制内衣着火,火势已蔓延到整个仓库,有两名仓库管理员被困当中。
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要注意听消防队值班人员的询问,要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车已去火场时,才能挂断电话。报警后,尽可能到单位门口或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赶赴火场。
消防队救火不收取任何费用。
3)报警注意事项
1、一旦发现起火,要冷静地观察,了解火势情景,选择恰当方式报警,不要惊慌失措、贻误时间。
2、向附近人群报警时,要尽量使周围人群明白什么地点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让他们紧急疏散。异常是在人员密集的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如果火势在初起阶段,短时间内还不能造成较大危害时,应注意通报火警方法和范围,避免人们因情景不明而引起惊慌混乱,争相逃生,局势失去控制,造成很多人员伤亡。
3、发生火灾后要及时报警,不要因某些因素,晚报、不报,延误了灭火最佳时机,导致小火酿成重灾。
4、火灾扑救
1)火灾分类
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火灾划分为如下几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动植物油脂、甲醇、乙醇、甲醛、乙醛等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乙烯、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及镁铝合金等火灾。目前国内还没有扑救D类火灾的定型灭火器。
电气火灾:指电子计算机、通讯机、变压器、配电盘等电子电器设备和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如果电气设备在灭火前或起火后已切断电源,则不看作是电气火灾。
2)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未燃烧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限制燃烧范围。主要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掉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构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5)其他。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的氧气量,也就是隔绝空气,使可燃物无法获得氧化剂助燃而停止燃烧。主要方法有: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6)其他。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停止燃烧。如用水、二氧化碳、泡沫直接喷射到燃烧物;向火源附近的未燃烧物质上淋水或喷射灭火剂,防止构成新的着火点。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化学反应。常用的抑制灭火措施就是往燃烧物上喷射1211灭火剂。
5、其他。除采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等方法外,还有下列方法:
(1)断电。若发生电气火灾或火灾威胁到电气设备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使用水、泡沫灭火剂灭火前,必须切断电源。
(2)阻止火势蔓延。对密闭条件较好的且面积较小的室内火灾,在没有做好灭火准备前,能够先关掉门窗,阻止新鲜空气进入;关掉与着火房门相毗连的房间的门,再关上相邻房门,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向门上浇水。
在灭火时,必须要对着火物质进行简单确定,选取适宜的灭火方式和灭火设施,比如,对扑救油类物质着火,因为油比水轻,能够漂在水面上,所以用水是无法起到灭火作用的,应当使用砂土、泡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3)常用消防设施的使用
1、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最有利时机,所以,如果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用之前先倒置一下,以免干粉结块喷不出),然后拔掉手柄处的保险销(一般拉断铅封,就可抽出保险销);(2)在距离起火点约5米处,放下灭火器;(3)一手抓好手柄,另一只手握喷管前端对准火源根部,按下压柄,灭火剂即可顺喷管口喷出。(口诀:一拔(保险销);二握(喷管);三压(压柄))。
2、消防栓
消防栓是一种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
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1)2人配合,迅速打开消火栓门;(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立即手持枪头奔向起火点;(3)另一人应迅速接好水带和阀门口;(4)逆时针打开消防阀门水喷出即可;(5)持枪头向火源根部喷射。
3、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
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电力照明中断,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能够在必须时间内坚持照明和指示作用,对应急逃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疏散时,由于烟雾会影响人们对逃生通道和逃生出口方向的确定,此时能够依靠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指示标志亮光的指示方向疏散逃生,逃生时,人们本能反应是弯腰或匍匐前进,因而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提倡低位安装,即在靠近地面或在地面高度上供给疏散应急照明。
5、火场逃生:
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
1、首先应坚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才能有利于逃生和自救。
2、时间就是生命,火灾袭来要迅速撤离危险区,不要贪恋财物。
3、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或减少烟气的侵害。用水将毛巾等浸湿,扎住口鼻,防止吸人高温烟气。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4、穿过烟火区时,要爬行或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千万不要站立行走。
5、发生火灾后,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6、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
中图分类号:TN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28-01
所谓火场供水,就是根据灭火力量及火场的实际需要,合理有效地确定使用车辆数、水源及供水程序,选择较理想的供水方法,建立一条或数条供水线路,保证不间断地向火场供水,以满足整个火场灭火用水的需要,使火灾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
1 当前我县火场供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谈及火场供水,凡是参加过灭火工作的人都分十清楚它在灭火战斗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灭火过程中,由于受供水的基础条件和指挥员思想认识、指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充分考虑火场供水并很好的使之发挥灭火效能的却很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水源不足,始终是影响火场供水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但是老城区的改造缺乏力度,消防供水还存在许多的死角和盲区;有的城市新区虽然设置了足够的消防设施,但由于消防管网与市政管网合用,供水能力不足,白天管网末端的压力仅有0.10~0.20 MPa,难以满足火场用水的需要。
(2)指挥员对火场供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灭火、轻供水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在平时的灭火预案中,对火场供水也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但是,理论和实际脱节,到了火场,一看到冲天的火光,便乱了分寸,全部车辆和人员都放在灭火前线,一拥而上, 把火场供水的事放在一边,等车上的水打完后才考虑供水的问题,此时为时已晚。
(3)基层中队缺乏必要的供水常识和灭火实战经验,采取不正确的供水方法,造成供水的失误。例如:可以直接供水的,却采取了运水或接力供水的方法;应该用双干线供水的,却采用了单干线供水,这样,很容易造成火场供水中断,贻误灭火的良机。
(4)基层消防中队缺乏一套完整的水源管理档案资料,“水源普查”、“六熟悉”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关人员对辖区水源情况不熟悉。将水源管理和“四掌握”、“六熟悉”贯穿于部队训练和执勤备战之中的却很少,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导致“水到用时方恨少”,有时甚至舍近求远,贻误了供水和灭火的良机。
(5)联合作战时,由于平时训练中缺乏必要的配合,往往是各自为政,大家都往火场跑,无人在后方供水,造成前方火场混乱,后方供水却无人管的局面。
2 解决火场供水问题的基本对策
(1)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供水的基本条件。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是搞好火场供水的重要基础,没有水,再好的供水方法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最近我市开展的
(2)多方面争取经费,改善车辆装备。消防车是消防部队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武器,有了足够的、高质量的消防车,才能够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并取得火灾扑救的胜利。为此,要积极地向县党委、政府汇报,加大社会消防宣传的力度,争取多方支持,逐步改善消防部队的消防车辆装备,提高供水能力,为灭火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坚决克服“重灭火、轻供水”的思想。人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观念不转变,火场供水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笔者认为,要解决指挥员“重灭火、轻供水”的问题,首先应克服形式主义,把供水的预案写在纸上,落实到行动上,要纳入到部队训练计划中,反复的演练。
(4)结合火场实际,灵活采用正确的供水方法。火场供水的方法很多,但采用什么样的供水方法应根据火场上水源和装备的情况而定。
(5)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水源档案,制定供水计划,强化“六熟悉”工作,在对重点单位全面熟悉的基础上,明确供水的措施和方法,并开展灭火作战联合演练, 使参战人员了解辖区内的道路交通及水源等情况。同时,执勤中队对现有的消防水源设施要做到每月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完整好用。
3 供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灭火战斗中,为了科学合理地组织好火场供水,夺取灭火战斗的胜利,消防指战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第一出动,迅速向火场供水。目前,消防部队装备的车辆数量少,水罐容量有限,如果不加强第一出动,就难以持续不断地向火场供水,并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和扑灭初起火灾。
(2)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在扑救火灾中,一定要把有限的水用于火场的主要方面,保证火场主攻方向的用水量和水枪的有效射程,以确保重点。
(3)要从坏处着想,留有余地。火场的发展往往是千变万的,为了掌握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在供水和灭火战斗中,水源和各种力量都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防不测。
(4)停车位置要合理。参加灭火和供水的消防车应停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不受火势威胁便于进退又便于取水的地方。
(5)分利用和发挥手抬泵的作用。目前,在消防车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手抬泵是一种经济实惠,方便适用的供水设施,它的体积小,移动方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直接取水灭火,同时又可以与消防车联用向火场供水,作用不可低估。
(6)充分发挥三级通信指挥系统的作用。通信指挥系统,是解决火场秩序混乱,保证火场供水畅通的重要手段。指挥员只需在指挥部就可以知道各参战队、战斗车、供水车的位置,可随时根据火情的变化调集力量和调整战斗部署,协调好各参战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较发好的改善灭火和供水的秩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J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灭火工作,是消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消防部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勇于开拓,积极工作,为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部队战训工作中确还存有许多薄弱环节,制约了灭火战斗能力的提高。突出问题是,热防火冷灭火的现象普遍存在;训练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官兵长期不学业务理论,业务素质差;装备落后,通信不灵等等。改进并加强消防战训工作,提高新形势下部队灭火抢险能力已成为消防工作的当务之急。
灭火战训的特点及要求
灭火战训的特点
一是训练层既有班又有中队的配合战术;
二是训练对象既有干部又有士兵,干部的指挥训练与中队战斗动作训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是组织训练比较复杂。既有建制内的又有加强协同训练;既有专业训练又有逐级合成训练;
四是地位重要。既是巩固提高单兵训练成果,把单个士兵的战斗力凝聚成整体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战术训练的要求
火灾的复杂性、火情的突变性及战斗部署的紧迫性,充分展示了火灾扑救的艰巨性。因此,消防队伍必须具备很强的火场应变能力,包括对付各种复杂灾情的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基层中队开展灭火战术训练要面向火场,熟练常见的灭火战术措施和技术手段,从提高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入手,不断提高灭火实战能力。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在组织中队战术训练时,必须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在训练课题的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各类责任区的情况有重点地选择课题进行训练;在训练层次上应重点抓好班;在训练对象上应突出中队干部、班长的训练;在训练步骤上要在做好训练准备、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全段作业,熟悉在各种不同假设情况下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同时,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中队进行战术训练,保证训练效果。
灵活多变,贴近实践
战术训练充分体现了“活”、“实”、“变”的特点,就是灵活、实用、多变。它不同于技能训练有明显的规范性,每一个动作要点及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考核标准也是看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在完成动作的速度上取得的秒数。战术训练没有具体的规范约束,只是针对“火情”显示灵活决定采取的作战方法与行动。只要行动符合灭火战术原则,能控制并消灭“火势”,就可以灵活地部署兵力,开展行动。战术训练是作战行动,它不计算具体动作的时间,但对行动目标、行动操作、器材装备应用、个人防护、进攻与撤退的选择等准确性上都需要反映并符合战斗行动的原则要求。战术训练要突出一个“变”字,火变我变。战术变随之部署变,阵地变跟着行动变,以“变”来锻炼指战员的反应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以“变”来增强战斗员机制果断、随机应变的操作技能。
战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战训工作已经遇到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不断增多,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剧增,引发火灾的因素不断增多,火灾扑救任务越来越重,扑救难度也越来越大。
2、多层建筑楼层功能复杂,人员集中,管理不规范,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弱,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3、化工企业向集中区发展,单个和整体规模越来越大,引发化学危险品泄漏、化工企业火灾的事故概率高。
4、城市或地区消防力量逐年增强,公安消防队、地方(企业)专职消防队、企业联办消防队、兼职(义务)消防队、社会联动单位等多警种消防力量已初具规模,但开展联合协同训练的保障机制,共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组织指挥体系还未真正形成和有效运行。
5、产权多元化的高大建筑(楼层高,建筑面积大),拥有房产权的单位各自分隔,改变了原有建筑物的整体消防布局,多数单位管理不到位,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些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增加了灭火救援难度。
6、公安消防部队警力严重不足,装备配置相对滞后,地级城市消防力量相对较强,而县(市)级消防力量绝大多数地方偏弱。县(市)地区一旦发生较大火灾,因警力少、装备弱,如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火势的蔓延扩大,引发重特大火灾事故。
7、随着消防法律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中的标准要求将更高,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不明情况的群众责难,甚至被不怀好意之人诬蔑。
目前消防部队灭火战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训战一致重要性认识不足,官兵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少数官兵对开展训练的重要性、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片面认为训练是为中队而练,应付思想严重,把训练作为一项任务被动的去完成,而不是从执勤需要出发,往往是干部督促就练,不督促就不练,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训练思想存有偏差,训练目的发生偏向
受传统练兵行为模式和考核方式的影响,基层消防部队部分官兵训练思想存有偏差,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练为考”、“练为看”的思维定势,仅仅满足于机械执行上级战训部门下发的训练科目、项目和考核标准,“考什么就练什么”、“不考就不练”,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可观赏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上级的考核与评比上,训练目的发生严重偏向。
对灭火战术思想的研究、掌握运用不够
部队灭火战术研究风气有滑坡的趋势,善于研究灭火战术的年轻干部极为缺乏。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在临场指挥中还缺乏超高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指挥能力。部队缺乏明确的灭火作战纲要,原有的一整套战术思想没有得以完整修改、完善并坚持贯彻实施,队伍战术意识淡薄。对重特大火灾的扑救还不能够完全实事求实地总结经验教训,唱赞歌的多,评功摆好的多,对问题轻描淡写,对十分明显的失误往往避而不谈,相反却掩盖问题而大谈勇敢精神。不能从失利的战例举一反三,以战养战。
训练机制不规范,部分战训工作规定急需重新修订
训练重点从技术训练向战术训练转移上缺乏配套的规定。实施意见和训练教材仍然很老套。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还未真正落实,消防模拟训练刚刚起步推广,适应性、应用性等训练开展不多,部队大多习惯于基本技能的低级循环训练,有的中队仍热衷于徒手登楼等“硬功夫”的表演。部队等级训练难以开展,部队整个训练项目有待调整,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训练。
车辆装备配置不完全适应灭火实战需要
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质量差,部分中队库存备用器材不符合规定要求,有的连最基本的灭火水带都满足不了规定要求。消防车上特种器材配备不到位;灭火剂的种类、数量严重不足;同时还有很多训练科目缺乏相应的训练场地、器材及设施;按照规定配备的器材无处摆放,乱挂、乱塞、乱堆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现有装备,尤其是特种装备熟悉运用不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立足于实践,解决战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解决新时期消防战训工作的实际问题,关键是着实加强训练改革。训练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是增强队伍作战能力的重要环节。几十年来,我国的消防训练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消防队伍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大力开展基本功训练和以胆强身为目的的“硬功夫”训练,表演兴盛不衰,并身受社会各界赞叹,被视为特别有战斗力的象征。90年代后期,针对不断出现的火灾新课题,大兴灭火战术研究之风,并纷纷举行高层、地下、油罐、化工装置等灭火演习,主要锻炼队伍对付复杂火灾的作战能力。跨入21世纪,为了改变部队“低级循环”的技能训练状况,开展了技能等级训练,公安部消防局颁布了《消防部队教育训练大纲》,进一步规范技能训练。大力加强市政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同时,改善消防车辆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强化对器材装备的熟悉操练。另外,还着手进行消防模拟训练和模拟设施建设,在部份省市已初见成效。
充分调动官兵训练的积极性
一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基层部队党支部要通过开展形势教育,使官兵充分认识练兵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消防部队的性质、宗旨、职责和使命决定了练兵是消防部队具有经常性和长期性的一项中心工作。二是从方法上挖掘潜能。根据战士文化、身体、心理素质等特点,科学地制定训练标准,因人施教,循序渐进,采用集中帮和单个教的形式,进行讲解示范;三是从机制上调动热情。要切实把训练成绩的好坏与战士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坚持日有训练、周有考核、月有测评,对训练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快的同志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练兵思想端正了,才能真正做到训战一致,使训练贴近实战。灭火救援人人有责、练兵人人有份。练兵是消防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要使部分官兵转变岗位练兵临时性的观念。练兵也不是背一背理论、搞一搞培训、考一考试的问题,而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训练。新的火灾特点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牢牢把握现代化灭火救援工作的主动权。因此,要引导基层消官兵转变“练为考”的思想,牢固树立“练为战”的理念。
建立训战一体化的观念
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精神,量化各级各类人员训练考核指标,实施指挥员、战斗员岗位业务等级制度,提高消防官兵自身素质。紧密结合辖区情况和灭火救援特点,大胆扬弃,科学确定训练科目,按照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原则,改进和加强执勤训练工作。同时,加大检查考核力度,达到以考促训目的,努力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是训练要与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一致,突出针对性。围绕作战的各个环节,进行现场侦察、内攻与掩护、破拆、供水、救人、排烟、通信联络等技能训练,进行熟悉掌握车辆装备的技术训练,进行实地演练、战例研讨等战术训练。
二是训练要与灭火和抢险救援环境一致,缩短训练和实战的距离。要摒弃过去那些观赏性强、操场味浓的训练内容,充实实战性内容。应着眼其在灭火及抢险救援行动中具备的知、动、防、灭、救等知识和能力,增加相应的训练内容,并通过模拟训练设施进行适应性训练,使训练贴近实战。
三是加大训练内容的高科技含量。对每一层次、每个对象的训练内容加大高科技含量。战士应构建智能、技能、体能“三能合一”的训练内容体系,强化贴近实战的应用性和适应性训练,提高战斗人员的熟练作业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
加强灭火战术理论的研究
加强灭火战术理论研究,本身就是科技练兵的重要内容。而且,只有针对各类火灾特点,总结其规律,研究行之有效的战术技术措施,结合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才能不断引导科技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作战指挥员还应加强火场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指挥能力。一个技术全面的指挥员,面对发生的火灾也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例如:堵漏是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爆炸燃烧的重要措施,消防部队必须配备堵漏设备,并有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堵漏技术。又如:由于火源隐蔽,使许多火场只能见浓烟冒出,灭火剂却打不到火源而拖延灭火时机,因此,消防队员必须强化深入浓烟区域寻找火源、扑灭火点的训练,并掌握排烟和在浓烟中行动的技能。
消防训练作合理调整
1.在训练内容上,要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和器材装备的掌握、熟悉和使用。强化对责任区公共消防设施和火灾对象,以及重点单位情况的熟悉了解,辅以必要的军体训练。
2.在训练设施上,要注重训练基地建设,针对不同对象分期开展训练;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战术训练室,设计科学、实用、针对性强的模拟训练软件,让消防指挥员在更高层次的训练活动中提高灭火指挥水平。
3.在训练时间和训练组织上,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加大业务理论、器材操作和模拟、应用、适用性训练比例,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灭火战术研究和训练。要组织编写应用性、适应性训练和战术训练教材,编写各种训练检查考核规程,强化训练场的制式化和考核验收的规范性。
4.加强智能训练。信息化的逐渐推进和深化要求战训工作必须将提升消防战士的科学文化水平作为基本任务之一。提升对新理念、新方式、新设备的理解、掌握、操控能力。
加强消防器材装备建设
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是党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早在战争年代,同志就提出了“兵要精,武器要好”的要求。灭火救援也是如此。器材装备是消防部队形成战斗力的基础,是作战致胜的前提,是加速部队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灭火战术形成的物质条件。
近几年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消防部队建设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消防的经费投入,消防部队更新了一大批破旧的消防车,而主战车基本形成了以斯太尔、奔驰、云梯车和高空救援车等为主的新一代主战消防车。
针对一些比较适用的器材装备不能随车携带的问题,对消防车器材箱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并且能使器材箱宽敞,器材取用方便,挂置或摆放稳定可靠,包括防毒面具的挂置,备用钢瓶的安放、消防梯、消防水带等的放置。
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火灾危险因素也不断增加,在消防部队与火灾斗争中,总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消耗来迅速扑灭各种火灾,并且把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小的程度。要做好新时期的消防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和研究消防部队的灭火战训工作,这是长期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必须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增强全民消防法制意识,使各级领导和公民自觉遵守消防法规,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给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消防环境。这样人民才会满意,消防部队才算有战斗力。
参考文献:
[1] 郭超.关于新时期消防部队战训工作的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4)
[2] 刘忠宝.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职能拓展后的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1(24)
[3] 李汉旗,陶其刚,王谋刚.加强和改进消防战训工作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05)
[4] 白晓勇.“战训合一”训练模式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05)
[5] 郭超.关于新时期消防部队战训工作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12(04)
[6] 张宇鹏.从战训效能提升看灭火救援的高效性[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