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三农问题调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位于省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进入21世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无疑为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动力。就我国经济发展来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对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探讨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三农问题概述
三农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其基本问题已经由来已久,针对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说,三农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发严重。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的学术者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解决方法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使得三农问题从根本之上得以解决。而由此所形成的三农问题困境,也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鲜明的阻碍作用[1]。
1.1三农内容
所谓的三农问题主要包含了关于农业的3个方面内容。即经常所提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而这3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不能做到协调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会变成变成一个幻想[2]。
1.2三农问题的基本表现
粮食一直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保证,也是我国农业事业的中心任务。继20世纪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的粮食存量就在不断增长。很多人认为,粮食问题在20世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2014年,粮食价格的飞速爆长,使得物价进一步增长。而粮食不足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眼中。就农业增长问题来说,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增长缓慢与增长结构不合理。所谓的农业问题其实也就是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增长问题。农村问题则是经济问题与政府宏观调控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就是收入问题[3],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2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统计结果显示,2013—2015年3a间,农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4]。
2四川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
2.1典型性
四川是1个人口大省,省内人口近几年一直停留于全国前3位。而其中的农业人口更是占据了70%以上。但其省内的可用耕地却十分少,加之四川的农民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选择出门务工来增加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四川地区的三农问题十分典型,可以说是我国三农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
2.2区域性
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使得四川成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无论是农作物的产量还是其它粮食的产量上,一直居于我国前列,经济总量也是西部地区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个多地貌大省,省内的农业产区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个地方,而这也导致了四川省的各类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四川省内的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也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于其它地区。
3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笔者看来,四川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基本意义不仅仅在于三农问题之内,更在于三农问题之外,不仅仅在区域之间,更在于区域之外。
3.1以工业促进农业
3.1.1从小农经济到市场化经济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宝贵意见。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初期阶段,都需要农业的支持,这是一个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应该明确的是,其经济主体仍然应该是农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并不一定就会对农业的发展进行补偿。实际上,就四川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其所具有的小农经济市场,在现阶段工业化的市场当中都是十分吃亏的。所以只有实现了农业体制市场化,才可能按照市场的基本方式,促进生产效益向农村进行流动。这才是从制度之上实现“以工业促进农业”。
3.1.2农工商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发展角度来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一传统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明了农工商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并存性。而只有做到农工商协调发展,才可以真正地发挥他们之间的优势。就四川本土而言,其发展过程当中更加的重视工业,虽然并不能说其不重视农业,但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发展最为明显的1个问题就是忽视商业发展。并且四川内部也缺少工农协调的服务业发展。例如城乡的金融投资渠道与服务,城乡的土地公开市场等。而这些都是农业市场化所必需的内容,也只有商业活了,农工之间的渠道才会更加的通畅。
3.2以城市带动乡村与城乡一体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数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农村实现万象更新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农村发展的快速进步并不是天方夜谭。因此可以采用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策略,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但也不能将这种方式的发展流于形式,“见物不见人”。而是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的根本意义上考虑问题。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的建筑,所以农村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的社会制度。要想改变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就要立足于农村问题,改变农村的经济制度。而农村的经济制度说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国家根据现阶段的农业情况,已经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4结束语
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在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论,规划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场之上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并且还要有对于矛盾冲突的必要洞察力。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仍然严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冯献.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在被调查的农民中,男性404人,占到67.3%,女性196人,占32.7%。这些农民年龄层次不同,平均年龄为38.6岁,其中21~30岁和41~50岁的年龄居多。年龄构成能很好的反应各年龄段的调查情况。从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学历比例最高为46%,其次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占21%,小学和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8%和14%,未上过学的仅占1%。
此次调查中,村干部接受问卷调查的有30位,其余570名全部为在村村民,他们对保证三资管理问题在本村是否落实,宣传是否到位,村干部是否切实得到了监督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性别、年龄和学历的比对,结合河北省农村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本问卷所涉及地区人口的差异较大,涉及面较广,因此反映的问题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二、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表现为宣传力度不足
农村集体“三资”即: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前期宣传力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村民对“三资”含义缺乏,村民参与“三资”管理热情度低,了解“三资”清理工作的结果的积极性不够。
在调查中,了解“三资”具体含义的占9%,“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含义”的占38%,两项合计为47%。“不了解含义”的占大多数。
村民在“三资”清理工作中的参与程度的问题,在调查中参与过清理工作为95人,占16.1%。没有参与的为495人,占83.9%。村民参与其中的人数极低。
调查发现对是否了解本村“三资”清理结果的问题,填写问卷的有595人,但是“真正了解结果”仅占20.2%,“不了解”的占73.5%。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做好宣传,同时促进下一环工作的开展。否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三资”的管理工作。
三、后期管理阶段的现状及问题
(一)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
参与调查的594人反映出本村会计是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52%,而大专学历的只有53人,仅占9%。初中学历的占26%,小学和其他分别为5%、8%。
根据调查发现参与过专门,正规的会计培训占总人数的44%,会计没有专门,正规的培训,对“三资”管理的标准执行会产生影响。
(二)实行联网监管未得到完全落实
在问题“‘三资’管理是否实行联网监管”的583人中,选择“否”的为500人,占到了85.8%。对于制定联网监管,是“三资”管理的高效方式,但是现实中落实的少。
(三)资产产权不清大量存在
在回答是否存在资产产权不清的现象中,回答“是”的313人,占53.3%,回答“否”的为274人,占46.7%。可见,资产产权不清还是大量存在的。
(四)资产招标存在不公开现象
在回答资源在发包时是否签订完善的书面合同问题的584人中,回答“签订,但合同不完善”334人,占57.2%,回答“口头协议”的为90人,占15.4%,选择其他的为118人,占20.2%。对合同意识薄弱,制度约束少,没有形成完善的书面合同。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问题集体收入是否有专户管理的580人中,回答“有”的为165人,占28.4%,回答“没有”的为127人,占21.9%,回答“不清楚”的为288人,占49.7%。集体收入专户管理是基本的“三资”管理制度。但是贯彻的力度仍不是很高。在问题集体收入、资产和资源的收入是否能够按时入账的587人中,回答“是”的为161人,占27.4%,回答“否”的为73人,占12.4%,回答“不清楚”的为353人,占60.1%。
四、常期监督阶段的现状及问题
(一)监督活动开展不定期
在问题“‘三资’监管活动是否定期开展”的581人中,回答“定期”110人,占18.9%,回答“不定期”为175人,占30.1%,回答“不清楚”的占296人,占50.9%。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三资”的制度明显存在贯彻不到位。
(二)监管成员培训不足
问题“‘三资’监管成员是否具备一定财务知识”的回答。“三资”监管人员对财务知识的了解,是保障他们监管是否科学、有效的基础,一定的财务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要求具有财务知识的仅占到29%。可以说这样的监管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会计的学历,参与过的专业,正规培训,以及监管者所具备的财务知识等,直接反映出河北省参与“三资”管理的主体水平有待提高。
(三)村民参与监管热情高,行动少
在问题“您认为村集体的‘三资’需要管理”回答的599人中,选择“需要”的为553人,占到92.3%,选择“不需要”的仅为46人,占7.67%。村干部如果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他们的希望和信任也许就可以得到很好落实,但如果村干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三资”得到民主,高效的管理将不容乐观。
五、主要政策建议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定期培训相关人员
以乡镇为先导,以村为单位开展学习“三资”管理的活动,使“三资”有效管理的直接受益人――村民得到实惠。并不定期的对参与“三资”管理的村干部,村会计,乡镇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不定期考核相关业务知识,逐步提高其业务水平。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三资”网络管理体系
要投入与“三资”科学管理相应的资金,完备与“三资”管理相应的设备。全面建设区(县)、街道(镇)、村三级联网三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网络管理体系。进一步县――县联网,在市县联网构建完成的情况下,构建河北省统一的管理平台,形成完备的网络管理体系。
“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在9月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陶乐县建制一事时发现,这个总人口仅3.2万人的小县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财政饭的,而在政府各部门严重超编的同时,却是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缺编。
“综观中国农村历次变革,政策从基层来,从实践中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称,“所以后税费时代的中国农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学习农民的创造力,发现农村的潜力,与农民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农业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不过,侯军岐认为:“大学要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我感觉难为了大学,大学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师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会责任感要和利益对接起来。”据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学生只有不到30%到了农业岗位上,而真正专业对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尝试
在读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课程为《农产品贸易》,“以前讲到农村时只是泛泛来说,现在就有具体的事例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也开展了“红色1+1”科技行动,学校12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市密云县12个村党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进村,1个党支部带动一个村庄,一名博士生帮扶1个农户。
“学校还从这些党员博士生中选聘6人到密云县挂职,分别任农委、科委等部门副处级干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秘书王海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目前挂职密云县任县长助理。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本来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开支以及两次农忙和过年三次回家的路费,使微薄的收入所剩无几。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没有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出务工时不会意识到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内容,以至于很多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到年底却拿不到工资。从心理和经济方面考虑,农民都不愿意外出务工,用濉溪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不会外出打工,这主要是由农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
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农民只是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在调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说他们多年来都是冬季种小麦,夏季种大豆,种植方法也从没改变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小麦一亩地最多产900斤,价格是7角/斤,大豆一亩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农药等,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粮剩的就更少了。当问到是否需要农业技术时,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说书上关于种植、养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农民太多了。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像社会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最常用的词语,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他们才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条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一、农民工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奋斗纲领。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则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有9.2亿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多;有5亿多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农业的发展,农民的问题的解决,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农民工大约2亿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农民工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二、三农问题――农民工的现状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基础薄弱,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且根据国际经验,进入目前我国的发展时期也就意味着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时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不和谐现象。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距离整体性解决的目标,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作为农村劳动力生力军的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我们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的调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1)农民工年龄青壮年占据一半以上,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初中文化及以下占绝大多数。又根据2012年全国劳动统计年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或者说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人数比的统计结果是,云贵川渝藏比率分别是53.4%,50.6% ,40.6%,38.6%,75.2%,均高于全国27.3%的平均数。
(2)农民工技术单一,所在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局限性是他们就业的最大阻碍。
(3)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农民工受到拖欠工资的困扰。他们自身的角色意识上希望成为城里人,但是与现实中自身的社会地位不高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成为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农民工问题根源探究
(1)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国家经济结构布局不合理,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平衡,沿海内地差距大。客观上造成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无法实现本地就业。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加大城乡差距。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下,农业内部结构不科学,区域发展及其不平衡,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状况仍然相当落后。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物资价格上涨,医疗,教育费用提高,农民生活生存成本提高,压力增大。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谋求生计。然而农民工并没有轻松的在异地他乡找到合适的收入可观的工作。
(2)相关的职能服务不力。首先,国家在城乡就业服务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化的,效率化的服务机制。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农民工基本不知道有这样的途径,再就是监督机制缺乏,导致不法机构和个人趁虚而入,骗取农民工的钱财。据调查显示,75.6%的农民工在寻找工作时,没有使用过政府组织和职业介绍机构,85.4%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亲戚、熟人和老乡等个人关系,82.3%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亲朋好友等个人关系,只有4.2%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政府组织, 而5.8%的农民工则是通过街上张贴的招工广告作为寻找工作的主要渠道。
(3)社会缺乏对农民工的关心和帮助。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组织,集团以追逐利益为本,形成各种利益集团。例如:地方利益集团,行业性利益集团、等级利益集团、特权性利益集团和暴发性利益集团; 交通,铁路、建筑业,电信、石化等都已形成了各自的行业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积聚财富,然而对于社会中下层的利益却不予扶持。
(4)农民工本身的原因。农民工本身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无法满足更高层次工作岗位的要求,就业领域狭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少的男子在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担学业的情况下,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教育不先行,经济能力则不可能提升。这样势必形成恶性循环:穷不思教,不教愈穷。
四、农民工再就业渠道探索
(1)严格监督制度,落实扶农助农政策。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真正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农民需求的服务机构。逐步调整城乡的一系列关于养老,医疗,户籍,教育制度。让农民工变城市人不再只是梦想。调整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因时因地制宜,让农民工能不出本地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例如,在工业区,可在规范区域内设置服务业,让工业区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落实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实现双赢。
(2)利用社会舆论的强大引导力量,可适当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国家扶持倾斜政策等鼓励为农民工就业起到积极作用的企业。鼓励正能量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三农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有着许多领域,如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政治、乡村法律、乡村环境、乡村伦理、乡村婚姻、农村宗族、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农民心理、乡村人口等等。随着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的人越多,从而中国乡村社会中被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对乡村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在很多人看来,农民特别是中国农民都是十分劳累、生活十分艰苦的,因为长期在户外劳动,风吹雨打日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都在户外忙碌,基本上一天一年一生都是在辛苦劳作,没什么空闲。
这是我们一般人看来如此,而也有一些人却不认为如此,包括有些学者也不认为如此,他们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民的空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现在中国农村里农民空闲时间多啊,用数据来表示就是说一年十二个月当中,农民真正要辛苦劳作就是夏收夏种那个农忙季节,总体上来说劳作时间就是二三个月时间,最多也不超过三四个月,其它时间就是空闲了,并利用大半年的空闲时间去打牌打麻将、赌博等等。其实几年前专门研究农村剩余劳力的一些人在他们的调研中也得出了相关的信息,那就是现在的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其余时间(还留半年)休闲。另外,近几年来,中国国内的一些电视媒体、报刊(下至省市县地方电视、报刊,上至中央电视台、中央级报刊)也不断地报道了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利用大量空闲时间搞地下__、买码、打牌打麻将赌博等新闻现象。
至于那些搞农村研究的学者和社会有关人士、组织、团体在深入我国农村通过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目前我国普遍农村里农民一年中空闲时间占半年及半年以上这一结果,以及社会上许多媒体所报道的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出现大量农民在大量空闲时间赌博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完全地去否认这个结果和这些现象,因为这种情况对于我们中国农村目前来说也的确已是一种社会事实,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存在,但这种现象是否是中国农村社会目前的普遍现象呢?是仅仅是一些学者、组织、团体、有关人士、媒体、主流社会等所认为的普遍现象还是全社会所有民众都接受、认可的一种普遍现象呢?
说实话,我虽然关注中国乡村社会已有好几年,下乡调查也有过好多次,但就全国来说我到过的农村也不多,更多的是山区农村,所以对于目前中国农村是否普遍存在农民空闲时间极多的问题,我不能完全地听信于某些学者和某些方面的调研结果而说其普遍存在,也不能通过一些媒体的一些新闻报道而也说其在中国农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民,我更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就一下子把这种情况给否定了而说其绝对不是普遍存在的。我只能以自己下乡的实证调查来为此问题稍稍地浅谈几句。
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七天长假期间,我有幸代表我中心(江西师范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申端锋博士、吕德文博士一起在__高头村进行农村调查。我们对这赣南山区客家农村进行了综合性地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向两位博士师兄学到了不少有关乡村调查和研究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在当地的客家村庄里发现了许多问题。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些我曾经疑惑已久的问题的答案,而同时又给我头脑中带来了不少值得我去思考的疑惑和问题。
此次调查给我的收获很多,疑惑也很多,而在这笔者只是结合本文开头所提供的一些有关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闲暇时间多的一些相关问题来谈谈当地客家农民的闲暇时间问题,进而来谈谈今天赣南山区客家农村农民有关劳作方面问题。
我们在此次赣南山区客家农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村庄里好几天的走访调查中总是很难找到谈话对象,因为我们的调查遇到了当地的农忙季节。正是这农忙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疑惑,因为我们此次调查的时间是五月初,从时间上来说,在农村这不算是什么
真正的农忙季节,因为就我国农村而言,普遍意义上的农忙季节应该是夏收夏种季节。可在这里为何现在就出现了一个繁忙的景象呢?通过观察,当地农村所出现的有点异常的农忙现象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上山下田”,而具体来说就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山”,就是说当地农民上山去劳作,因为在当地村里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在村里分给自家的山上种了果树(主要是桔子、脐橙),种的多的农户已达1000多棵果树(果业专业户),而种的少的农户也有200多棵果树,一般的农户都是种有300-500棵果树,这样全村平均下来每家都种了300棵左右的果树。我们也看到当地的山腰上都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果园。现在由于天气晴朗,所以农户们都抓紧时间上山管理自家的果园去了,主要是给果树施肥、打(喷)农药、除草等等。二是“下田”,就是农户到自家农田里管理庄稼。虽说当地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有果园,但专门靠大规模种植果园为生的农户毕竟很少,大多数农户还是会利用自家已有的田地或租种别人家的田地来种稻谷的,因为粮食是每个家庭必不少的。现在天气晴朗,而年后在农田里插下的秧苗现已长稳了根了,所以现在要对秧苗进行施肥、除草之类的。这样的话,在当地山区客家农村里就出现了“上山下田”的农忙景象。
在我们对当地农忙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就这现象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分析得出,就在当地所出现的“上山下田”的农忙现象并非是一时所出现的,而是在当地山里基本上长年都会出现的,特别是“上山”这一现象。因为就农田来说,只要过了水稻的种收的主要季节以后一般来说也就没什么要在农田里忙的了,但山上的果树就不一样了,基本上要花很多时间去管理,当地农户说自从种植了果园以后,一年中基本上的时间都是要花在果树上,而花在农田里的时间要少许多。这样就形成了“上山”时间多而“下田”时间少了异常现象。这样也就改变了在传统上的单以“下田”为主的模式,从以前的一年到头在田里埋头苦作,农舍与农田所形成的两点直线式的结构关系,逐渐地向由农田走向山上,“上山”和“下田”相结合,农舍、农田和山(果园)形成三点三角式的结构关系的重大转变。也出现了以前以农为主以其它为副向现在的以果为主,以农及其它(除了农村外出务工现象,因为在这只是针对留守村庄的人员来说的)为副的现象的转变。
附:下面列举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本村一家普通农户一年中有关劳作时间的实际情况。
严清春严师傅是高头村支山下村小组的一位50多岁的普通村民,他和妻子两个人在家务农,有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他家里是从1990年(当地县政府刚开始号召农民种植果树)开始种果树的,当时种的较少,刚种果树的那几年还是果业、农业、副业一起搞,但由于种种因素家里经济条件还是没有多大改善,而到了20__年左右村里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果树了,现在自己家里有500棵果树,但只有350棵挂果(一般来说,如果管理好的话就是四年左右就可以挂果),而仍有150棵没有挂果。除了种植果园外,家里还种了3亩多的田,严师傅和妻子现在在家里是主要的劳动力,现在就以他家里的实际情况来计算一下他家一年当中“上山”和“下田”分别所需要的劳作时间。(以去年也就是20__年为例,农历时间)
“上山”劳作时间(果园劳作):2-3月,给家里500棵果树施肥(春肥),夫妻俩需要花费约6天时间(12天/人);3月,修剪修理果树枝苗,夫妻俩需要约10天时间(20天/人);4月,给果园果树锄草,人工手拔夫妻俩需要约15天(30天/人),机器锄草或除草药剂只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6月,给山上果园的果树施肥(壮果肥),夫妻俩需要约15时间(30天/人);7月,修剪修理果树,夫妻俩需要约10天时间(20天/人),修剪后在本月底要给果树施肥又需要约5天时间(10天/人);9月,给所有果树施肥(冬肥)和挖沟,夫妻俩需要约1.5个月(45天)-2个月(60天)时间(90-120天/人);10月-1月(第二年),果树收获季节,连续好几个月都有果子摘(如果当天有商家收购,就当天摘果当天销售)。
“下田”劳作时间(农田劳作):1月15日(元宵节)后,开始在农田里春耕,耕之前对农田进行锄草等夫妻俩需要约2-3天时间(4-6天/人),然后约1天时间可完成耕田(拖拉机耕田,50元/亩);2月,给农田播种,6月收割早稻,早稻收完后插秧(晚稻),这些农活总共花费约半个月时间(30天)(因为收割和插秧等都是较亲的如兄弟几家人一起换工协作完成的,共6、7个劳动力;请人工则25元/天);9月底-10月初,收割晚稻,则需要约6-7天时间(也同样是通过换工协作完成的)。
通过以上所列举的严师傅一家有关一年当中劳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就不难看出,在他家里夫妻两个人一年到头从“上山”到“下田”几乎是没有什么农闲的时间,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也只是春节前后约一个多月的时间较空闲(集中)及平时阴雨天气不适于户外劳作而在家休息的部分时间(不集中),但绝不会达到像有的人所说的“三个月过年”的程度。其中,这“上山”也就是管理果园的时间在一年里整个农忙时间中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下田”也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种田却只占全年整个农忙时间的很小很小的比例,如果只从事种植水稻的话,那也许闲暇时间有会有大半年之多了。从劳动时间的分配上来看,种果树几乎已成为了他家的主业,而种水稻则成为了副业;从劳动对象上来看,果树几乎也已成为他家主要的劳动对象,而传统意义上的水稻却只是次要的劳动对象了。从中可以反映出严师傅家的农业生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严师傅一家的情况只是寻乌高头村的一个代表,在本次调查中还有很多,但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寻乌乃至赣南山区农村还有许多许多,这可以说是赣南山区农村的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现实情况。
通过本次对寻乌这赣南山区客家农村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山区农村里的农民农闲时间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一年到头大多都是农忙时间。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得出:现在山区农村里的农民在劳作上发生很大的转变,概括地说就是劳作时空的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63-02
三农问题一直是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稳定,农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全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土地问题历来就是研究三农的重中之重。对农民来说,土地又是其最大的社会保障。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适当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流转就成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为例,探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玛纳斯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土地流转的具体对策。在全疆范围内,玛纳斯县的土地流转工作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昌吉州玛纳斯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五个乡镇作为调研样本对农户进行随机调研。这五个乡镇是:乐土驿镇、包家店镇、北五岔乡、兰州湾乡和凉州户乡。本次调研采取一对一问答形式,实际采访378个农户,得到369份有效问卷。
一、调查问卷分析
1.样本家庭基本情况。在回收到369份有效农户调研问卷中,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玛纳斯县有效调查样本家庭基本情况汇总表
续表
资料来源:调研问卷。
2.农户参与流转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369份样本农户问卷中,有272户参与土地流转,占调研农户比例的74%,未流转的农户仅有26%。这说明近年来玛纳斯县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比较高,土地流转已得到大多数农户的认可(见表2)。
表2 玛纳斯县样本农户农用地流转比例汇总表
资料来源:调研问卷。
3.农户土地流转情况。从转出情况来看,只有7%左右的农户转出土地面积在5亩以下;从转入情况来看,超过63%的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在30亩以上。数据表明玛纳斯县农村农用地流转市场是比较活跃的(见表3)。
表3 玛纳斯县样本农户农用地流转情况汇总表
资料来源:调研问卷。
二、当前玛纳斯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的形成,不仅需要土地流转市场的完善,需要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一系列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在调研中发现,玛纳斯县土地流转过程中,有关的土地估价、土地测量、土地信用以及土地流转合同制度不健全。从玛纳斯县近几年土地流转中可以发现,其价格基本是农户交易双方随意定价。这种随意定价存在种种弊端:一方面,这类的价格不是真正土地市场价值的反应,当然也就无法完全体现土地流转的真正价格;另一方面,参与流转土地的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使土地资源在流转中很难得到合理配置,难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不能有效调动参与流转农户的积极性,对土地流转的长期性以及地力保护不利。不完善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成为制约玛纳斯县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2.土地流转缺乏公共协调服务组织。近几年,玛纳斯县土地流转的规模越来越大。与土地流转规模不断上升相比,公共协调服务组合还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根据国家相关土地法律规定,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土地流转行为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管理。但是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农户之间所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大多没有向当地农经部门登记备案,口头协议大量存在。这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处在不稳定状态,给农村土地关系带来隐患。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行为主体,农户独立承担着生产中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意外事故等等。农户靠自己的力量抵挡这些风险,当风险超出农户自身化解极限时,他们将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甚至因风险而重返贫困。此时,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社会保障的功能就显现出来。因为土地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因此农户一般将其视为守护生存的底线,即使其他的工作能够带来丰厚的收入,然而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时,农民不会轻易把土地流转出去。因此,社会保障程度完善与否也成为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在玛纳斯县调研中发现,农民对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与度都很高,调查对象中有96%的农户都参加了新农保,有部分农户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但是对养老保险的支付额度,普遍认为不高。相信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对土地养老的功能会越来越淡化,到那时农户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率会有新的突破。
三、加快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对策
1.加强土地流转宣传工作,引导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农业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好,让农户了解到土地流转的好处,要让农民群众知道,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鼓励农户以多种方式参与土地流转。同时政府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2.做好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土地流转有法可依。全面推行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完善流转合同管理审查备案机制,促进建立长久、稳定、规范的土地流转关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实现矛盾处理法制化、规范化。
3.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切实做好流转服务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咨询政策,规范土地纠纷处理程序,建立和规范土地审批与管理制度。
4.多方面保障农村土地稳定流转。要把农村劳动力专业工作制度化,常抓不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继续加大农民技术素质和就业培训,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逐步降低农民对土地的生存依赖,保障农村土地稳定流转。
参考文献:
[1] 蒲春玲,张乐杰,等.新疆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流转模式及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45-58.
[2] 车裕斌.中国农地流转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92-195.
[3]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