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5 16:32: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的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管理的知识

篇1

随着社会发展, 公共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对档案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档案管理在我国仍处于政府部门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近年来, 我国学者开始对传统档案公共管理的弊端进行反思, 其中不乏对于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由于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差异, 我国档案学界在研究过程中较少关注西方公共管理的热点协同治理。为此,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 本文以协同治理为视角, 分析我国档案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外档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提出进一步改进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对策, 以期对我国档案服务优化和发展有所裨益。

二、协同治理视角下档案公共管理模式的优势

在协同治理背景下, 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高效的档案公共管理模式, 较好满足了社会对于档案的多样化需求, 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 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

传统档案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主导的单一化的管理模式都具有较大局限性, 西方国家尝试通过协同治理来推动档案工作发展, 坚持政府间接管理、社会组织发挥中介和补充职能、合理引导民众需求的方式来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譬如, 英国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坚持多元协同参与, 包括国家档案馆 (政府部门) 、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 (非政府性公共机构) 、大学、教会、企业及私人档案馆 (社会组织) 等多类档案主体, 通过多方合作不仅实现了对各类档案资源的共享, 还较好地满足了不同主体对档案的多样化需求。[1]再如, 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17年研发铭记一战 (Remembering WWI) 移动应用程序过程中, 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一战档案资源的收集, 包括吸纳软件开发人员、社交媒体交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 参考采纳历史教师、数字人好者、博物馆专家的档案需求等, 进一步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2]可见, 西方国家通过引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档案公共管理过程, 适度缩小了政府档案管理、控制职能, 提高了社会组织及民众的档案参与度。

(二) 资源共享的合作优势

档案管理目标在于实现档案工作社会化, 西方国家通过协同治理来增强政府档案部门、社会档案管理组织、私人档案馆以及普通民众间的互动, 档案管理主体共享资源、相互配合, 使档案信息的质量大幅提升, 档案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档案保存备查的状态, 提升了档案及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力。譬如, 加拿大建立国家档案馆与学校、科研机构、教会档案馆的联合管理机制, 通过政府档案机构、半政府档案机构、非政府档案机构间的多元互动、有效协调, 逐年加大对官方和非官方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力度, 档案资料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大满足了档案用户的查阅需要。[3]丹麦国家档案馆通过外包形式, 不断提升档案收集与管理专业化水平,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 给档案用户带来较舒适、便利的感官体验。[4]

(三) 分工合作的专业优势

协同的根本要义在于分工与合作,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为公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突出表现在档案公共管理系统内部和档案公共服务的供给层面。譬如, 英国通过加强档案专业分工, 有效打破了不同部门间的界限, 作为政府部门的国家档案馆主要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政府建设提供服务, 档案公共管理多具有综合性和指导性, 不具有小众化特征;非政府组织的档案馆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主要为资金供给方提供专门性的档案管理服务。这两种档案管理部门在业务上有所互补, 在档案提供方面协同发展, 提升了普通民众和社会团体的档案利用效率, 实现了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与无缝链接, 推动档案公共服务协同化发展。[5]再如, 瑞典档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专业宣传, 通过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吸引民众参与档案工作, 以档案共享日、历史纪念仪式、珍贵馆藏开放日等形式, 引导社会民众广泛参与档案服务和管理, 起到活化档案、提高档案馆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作用, 成为连接档案公共管理部门与社会大众的桥梁纽带。[6]

三、我国传统档案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值得业界关注与反思。

(一) 档案管理主体的单一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社会民众对档案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由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协同完成档案公共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 我国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仍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档案部门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档案工作, 由于管理主体的单一化, 我国档案资源处于相对垄断的公共管理体制之下, 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档案工作受到官本位和神秘主义观念的影响, 自我封闭成为常态, 档案工作重心在于资源收集与保管, 对外利用也仅限于体制内部, 这使得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各类社会资源无法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知识和技能优势, 档案公共管理部门出现职能集中、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现象, 档案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 档案管理模式的碎片化

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 我国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碎片化问题, 不能满足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需求。一方面, 我国档案管理的职责分界呈现碎片化状态, 这与我国传统的条块式档案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承担档案管理的公共部门包括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各部门业务档案馆、党史部门、地方史志部门、各类博物馆等, 虽然各类档案部门均是政府管理机构, 但相互间关系较松散和独立, 各类档案管理部门职责既有重叠又有空缺, 档案管理存在条块分割不清的功能性问题, 这导致各类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服务上存在制约与冲突, 部门主义、各自为政现象经常性出现, 严重阻碍了档案公共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 我国档案资源存在碎片化问题。我国档案资源分散于各类档案管理部门之中, 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不连贯性, 基于档案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体制以及利用平台尚未建立, 档案资源协同利用效率较低, 间接阻碍了档案资源的共享交流, 不能真正地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三) 档案公共服务的片面化

当前, 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和相对落后的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 是当前我国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一方面, 档案公共服务理念相对滞后。长期以来,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秉持政府本位的思维观念, 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思想尚无法贯穿档案服务始终, 档案部门更关注于收集与保管, 而非开发与利用, 尤其在数字化信息时代, 传统档案的被动服务理念更难以为继, 这使得档案公共管理相对封闭与保守, 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 档案公共服务效果不佳。传统档案管理部门在发展过程中, 受自身职能垄断性的影响, 档案服务出现排他性特征, 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社会资源很难参与档案公共管理全过程, 这使得档案服务的平等性、透明性、责任性以及有效性都难以保证, 档案的资政效能难以发挥, 档案的利民成果亦难以分享。

三、协同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对策

档案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 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协同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 符合当前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 拓展多元主体, 增强档案协同能力

善治既是协同治理的价值追求, 亦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想目标。在协同治理背景下, 档案公共管理需要引入更多的治理主体, 通过多元协作来推动档案管理系统趋于有序化, 逐渐改变过去政府的单一治理模式, 将社会民众、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引进来, 作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档案公共管理。一方面, 基于民众档案需求, 深化档案公共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档案机构间的协调合作。档案公共管理部门要以民众现实需求为指引, 不断丰富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 变单一档案公共管理主体为多元档案管理主体, 多渠道收集档案资料, 不断优化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 使国家档案馆、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私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在协调合作中优势互补, 全方位提升我国档案的储备能力。另一方面, 基于档案业务流程, 深化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进一步明确政府内部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职责, 突出国家级档案馆的综合性和指导性, 建立沟通联系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档案管理上的各自为政, 不断实现档案规模化管理。

(二) 积极回应诉求, 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不仅是历史信息载体, 更是进行各类问题比较分析的依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下, 我国档案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回应经济建设、民生建设、文化繁荣等多方面诉求,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首先, 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经济发展的诉求, 要收集好、保存好、管理好各类经济建设档案资料, 主动跟进、服务各类经济项目建设, 譬如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 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档案资源, 推动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建设紧密融合。其次, 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民生建设诉求, 提高档案资料的开放程度, 使档案成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纽带, 不断加强与群众相关的婚姻、招工、征地、拆迁等档案的管理和开放, 方便群众查档, 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再次, 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文化繁荣诉求, 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底蕴, 突出档案文化休闲功能, 利用老唱片、老电影构筑内容丰富的文化空间, 使档案馆成为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

(三) 推进技术革新, 加强档案共享能力

协同治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协调合作, 消除隔阂和冲突, 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的档案公共管理要不断推进技术革新, 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化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一是推动档案数字化, 建设数字档案馆, 在对现有档案全面整合的基础上,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信息档案数字化, 利用现代化的扫描成像、信息录入等技术, 对纸质、胶片、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不断丰富电子档案的馆藏, 方便使用者查阅。二是加强档案工作网络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有助于提升档案业务指导的社会化程度, 提高非公组织与公众个人档案业务能力、丰富社会档案资源体系和社会档案利用能力, 为档案实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7]三是提升档案政务协同化。推动档案业务流程横向化整合, 通过现代技术, 对不同领域、内容的档案数据库进行整合, 方便档案的查阅;推动档案业务流程纵向化整合, 借助互联网, 实现国家、省、市等公共档案馆的联合, 为公众提供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5]李财富.西方发达国家档案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6 (2) :61-64.

[2]Remembering WWI Ipad and Android app[EB/OL].2017-10-18.

篇2

世纪之交,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涨。在西方各国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过程中,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被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故“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或“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范式就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趋向和实践模式。本文拟从公共管理模式殖变背后的哲学基础的向度进行阐释,以求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启迪。

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就有了公共管理的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阶级统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属于阶级统治的。近代以来,阶级统治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公共管理却日益彰显,人们到处可见的是政府对社会的公共管理。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状况愈加明显。公共管理从隐到显的殖变,不仅是管理行为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管理活动范围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从以统治为主导的模式向以管理为主导的模式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早期的公共管理在运用行政的和宣传教化的手段对社会实施管理时,往往诉求于强制性的措施,管理行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觉。近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在许多领域中无疑也包括强制性的行为,带有传统的统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许多领域,公共管理日益趋向采用民主和参与等方式。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终极目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迅速分化为许多专门领域;政府机构日益膨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总之,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但是,随着西方各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理论及其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原则均受到普遍的怀疑与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其一,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体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过时的、僵化的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这种等级划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的官僚体制的组织模式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继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门逐步被学习型组织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被动摇。政府通过补贴、规划与合同承包等方式间接运行,各种私人公司、独立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了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机构也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务而展开竞争。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也被公共管理部门所借鉴。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被人们批评为是一种不真实的假定,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是难以真正分开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体制及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公务员的永业观念已被打破;业绩评估和绩效工资制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酬方式;传统的片面强调对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在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展反对浪费和低效益运动,成立了效率工作组,对政府的有关项目计划和工作进行效率审计;大力改革公共部门的工会;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英国的石油、电讯、钢铁、航空等40多家主要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开竞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效率工作组1988年提出的报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英国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个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来承担这种职能。部长同执行局在谈判的基础上就该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在具体运行方面的灵活度达成协议,也即绩效合同。这样,部长们主要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而各局在预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体事项上具有很大的自。尤其是执行局的局长是由公开竞争产生,三年必须重新申请一次,不实行终身制。到1996年,英国有近75%的公共服务是由执行局来承担的。

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着两国工党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上台执政,也开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统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被学术界称作“新西兰模式”,新西兰财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书被誉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尽管不像英国那样,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似乎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实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里根政府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当时负责推行改革的格鲁斯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之中,来提高政府效率。格鲁斯委员会诊断出美国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国会对联邦政府机构的日常管理干预太多;其二,人事特别是高层人事缺乏连续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经济的诱因;其四,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财政和会计管理。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人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这场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就是戈尔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简称“戈尔报告”。“戈尔报告”指出:从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体制来处理公共事务,这种体制以那时的公司结构为模式,采用分等级的科层制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对标准化程序的先人之见、垂直的指挥链条和标准化的服务,这些官僚机构是稳定的,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机构膝肿和反应迟缓。当代迅速变化着的世界、闪电般的信息技术、全球性竞争和需求式的顾客,使得庞大、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己经失效。该报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项主要原则:消除繁文缚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把顾客放在首位;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

欧洲大陆各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行政改革的那种系统、全面、连续和激进的特点。但是欧洲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同样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国,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连续性渐进主义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内容:调整公共事业、削减公共服务人员、压缩公共人事开支、转变公共组织结构等均是在某种程度上以管理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特别是在90年代,借鉴了荷兰的经验,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实行“地方治理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为收人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原因出现了连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的观点,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原则上讲有三种途径:一是限制开支和公共任务的终结;二是增加收人,特别是税收;三是用较少的开支来实现公共使命,即“少花钱多办事”。由此可见,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较好的选择。“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各国政府的自然选择。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传统的科层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说:“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对瞬息万变的经济迅速作出反映,同时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新通讯技术以及接触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会团体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这要求对政府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作出变革与调整。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西方各个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合”组织把政府改革当作其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认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综观西方社会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政府继续充当运动主体的角色,每项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现实而表现出对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协,但就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而言,无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蕴:即对近代以来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倾向进行全面的检讨。

虽然检讨的结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与传统的公共管理已经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哲学的向度来看,它是中心边缘化与边缘中心化的双向整合与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管理主体的单一化向管理主体的多极化的转化。

篇3

    1.1考试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论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时代的发展,对高职院校考试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非专业化管理人员须通过自身的培训学习,增强管理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人员是由专业学科的教师任用,专业性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与知识,其原因探究为:首先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管理岗位的工作难度不大,处理好日常的管理事务便万事告捷,无需再额外投人精力进行专门的工作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其次,管理人员与教师的业绩考核与评比标准相差较大,促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从而削弱了管理者对现代管理的渴求与探索;最后,在考试管理过程中,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及协助,办公条件及信息的沟通等外部因素都对考试管理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1.2考试管理机制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扩张,在生源相对缺乏、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的情况下,考试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考试中的违纪现象日趋严重,考风呈下降趋势。从试卷命题、审核、印刷、学生考试、成绩评定等环节,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责任考核体系尚未健全,使得考试很难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与价值。

1.3命题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试卷命题的目的化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教师对试卷命题趋向于简单、目的化。由于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实行“2+1”模式(即:2年的在校学习,1年的校外实习),也就是在二学年里学习完三学年的课程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身的自学能力不足的学生有所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课堂上的表现会直接给老师释放信号。教师为了绩效考核,只能在试卷命题的时候趋向简单化,并且将复习范围缩小,从而达到高的课程合格率。这种直接的目的性命题,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的恶性循环,考试的检测功能已不能正常发挥。

2) 考试形式的单一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一般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不一样,它是一种实践与理论想结合的操作性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考试形式中以理论闭关笔试为主,原因是:首先,理论闭卷考试学生用时时间较短;其次,理论闭卷考试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因此,鉴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单一化的考试形式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达到教学检査、评价和督促的要求,与因材施教相违背。

3) 考试动机的复杂化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具有社会人的属性。单纯的学习知识的动机已渐被利益的复杂化取代。如评优、奖学金、人党、毕业和就业及后续的再深造;家长及朋友的肯定或家长的威严;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往往都是与考试智育分数直接挂钩,这些必然导致学生注重的只是考试结果,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这种复杂化的考试动机只会偏离教育原有的方向,难以发挥考试的真正作用。边际在《考试的传说传说的启示》里说过:“如果把考试作为目的去追求,那么,目的就不再庄严,考试便沦为把戏。”

4) 成绩评定的粗略化

在成绩评定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平时成绩为辅,评分比例一般分为期末成绩占60%-70%,平时40%-30%两类,这种评定方式将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纳人到成绩的评定范畴。这种评定方式重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克服成绩评定中的片面性。PI然而,其并不能真正发挥出考试特有的作用,其原因是平时成绩在成绩评定时所占的比重偏小、操作时随意性大。

2.新公共管理的主张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将企业的管理理论运用到公共部门,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效果和质量。格里尔和盖布勒等人提出:公共部门应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共部门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手段和经验,在公共管理中引人竞争机制;公共部门应重视公共管理的效率、效果和质量。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学为理论基础,是对传统的公共部门管理的变革,因此它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管理中运用的是中国式的“安人修已”管理,这种管理比较内敛、宽厚,体现中国人一种包容的胸怀。因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引人竞争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管理理论,职能部门将更好地优化服务模式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作为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支,考试管理中渗透这种新的管理主张,以改善考试管理中的弊端,优化和完善现有的考试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考试的真正作用,实现考试的更加公平与公正。

3.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考试管理中的应用

    3.1考试管理改革的原则

曾仕强教授认为管理就是“从现况走向未来的历程”。在考试管理过程中,依靠的是管理人员的力量,使考试发挥最佳作用,达到最优的检测效果。因此,在考试管理改革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狐为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考试的主体,同样具有社会属性。艾伯特.班杜拉认为:人具有自我组织、积极进取、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的特点。因此做到“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及实现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道德上约束自己、监督他人。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资源的再生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更需要健康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考试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目的是促使教育更加全面化、民主化与自由化,因此让学生不再“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必然让考试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检测教学质量的手段。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内容、形式和管理模式,持续可行的发展可能会培养出适应于全球化、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

3) 坚持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

将竞争机制引人到考试管理当中,不能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急功近利,将管理视为手段与程序,以迎合他人的喜好。因此,考试管理改革须坚持合理性与可行性。改革得合理与可行,将推动考试管理与时俱进,走向未来,而不会使改革陷人纸上谈兵、原地踏步的困境。

3.2考试管理改革的措施

    3.2.1提升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

1) 通过再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需要有意识地培训和引导。发达国家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注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在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情况下,通过学习中、西方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新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

2) 健全绩效考评制度’提升管理效益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市场导向,引用竞争机制,实行绩效管理,提髙服务质量。在考试管理过程中,注重管理的产出与结果,实现绩效考核的公正与公平性。第一,考核标准应具有统一性。虽然不同的管理产出不同,但是考核标准应是统一的,不能实行分等级考核。第二,考核的内容应是全面的,考核的过程是公开的,这才能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第三,考核结果应具有差异性。分工不同,产出不同,在统一的考核标准下,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会激发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满足、达到个体的需求。

3)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态度

在考试管理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服务意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考试过程中的督与考都要有服务意识。管理的目的是使事情变得更为简单与圆满,如果姿态高高在上,可能使得沟通更为困难,问题更难解决,从而大大影响考试管理中个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2提升考试效能与质量

1) 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考试的主体,但学习的被动性,导致学生铤而走险,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尤其重要。诚信乃是道德之本,人缺乏诚信,何言人格。如何进行诚信教育,笔者认为:第一,在考试前,学校应该有组织地进行宣传考试过程中违纪作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大力度宣讲诚信。这样大规模的组织教育,会增强学生对考试的尊重与敬畏,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及监督意识。第二,各系部应敦促诚信教育的开展情况,开展一系列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如班会,主题海报、考试纪律的评比等,人人参与,生生参与,切身体会诚信考试的重要性。第三,细化到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诚信教育,让学生诚信于人,做到诚信高于一切,对使用不公平手段而获得的成绩予以否定,甚至惩罚,并能提升本班级或团体的公开、公平竞争意识。

2) 推行场外监考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艾伯特?班杜拉提出施为概念,他从施为的角度来分析人是具有榜样作用的特性。施为是指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人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产物’他们反过来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m因此,在考试管理中,运用人的这种施为活动,充分调动人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遵守考试的规章制度,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考试氛围。同时,榜样作用在考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一个团体里,如果有人起到积极向上的榜样,那么这个团体将会具有创新能力,创造奇迹。因此,试行场外监考流动性监考机制,先从小范围试点,再慢慢扩大至全院。这种监考机制在节约资源及减轻教师监考负担的同时,给考生一种不确定性,减少考生堂而皇之作弊的机会。另外,这种监考机制将好的榜样推到示范者的位置上,以带动、推动其他人的参与和进步。

3) 淡化考试概念,运用分散化的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是能够及时考查学期授课情况及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消化”情况,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这种集中化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变化,无法真正做到检测的目的。在期末考试的来临时,记忆力的好与坏可能决定着考试的结果好与坏,因此,要改变这种突击复习的状况,须淡化考试概念,让考试不再是结束,而是开始。首先,淡化考试时间,实行分散化的考试形式,以消除集中化考试对学生的产生的阶段性影响。在整个学期穿插各个阶段知识点的考核,让考试成为常态化。其次,淡化考试结果。实行多样化考试形式后’评定成绩时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将会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结果。

篇4

(1)服务人民,目光长远。 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市民在生活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将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定位可持续发展。

(2)较为健全的制度,执行过程较为严格。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 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遵守“一书两证”的制度的同时行驶合理的行政权力。

(3)较强的公众管理性。 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制度的不断发展,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参与度大大提升,公众监督和参与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责任明确、机构清晰 。 各级的人民政府为城市规划的领导机构,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的方向把握和指导,具体的措施执行则是由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来进行。 各部门之间封分工明确,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探讨

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人们要遵循“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的策略。 这是由于对物质环境进行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占的比重较小,相反人们对于规划中的而公共管理政策更加重视。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职能应该转变,重点转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上来。社会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需妥善处理好规划与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保护、环境、消费、未来、行政、市场、公众和利益等诸多关系。这些相互矛盾的关系是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处理时往往会顾此失彼,有时让人不知所措,甚至对规划工作感到一片茫然。 为了履行好城市规划职能,必须对经济转型期城市规划的职能进行解剖分析和合理配置。按照公管理的运行职能,可以把城市规划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 下面将针对公众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四个职能进行详细探讨。

2.1 计划职能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定义中,主要工作是对在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两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规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狭隘性。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城市的计划职能进行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了保证对市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满足,以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固化要设立明确的可行的目标和任务。 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制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对城市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同时城市规划措施的制定,也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尺度标准。 在制定了城市规划具体措施之后,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在规划措施符合法律规范之后,对措施进行执行。 交给城市发展的有关部门从整体到细节、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执行,把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项目上。 最后在进行完所有的城市规划措施之后, 就进入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核的环节,由相关部门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审批。城市规划的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所有职能中最首要的职能,他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计划职能的实现使得城市规划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2.2 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公共管理过程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其在领导职能方面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规划引导、规划权利和规划协调。所谓的规划权利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命令、引导等手段来对权利进行规划,为社会主体提供公平的平台,使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大环境之中去。 通过公共管理的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政府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督等工作。 而规划协调是指对城市发展中的各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充分应用社会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等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眼光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关于规划引导的职能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在具体建设项目中很好地贯彻,而建立的有效的控制规范和引导机制。

2.3 组织职能

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是由成熟规划组织构成、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所组成的。 现如今随着公共管理力量的进一步加大,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等城市规划组织机构加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投资主体和广大市民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组织的重要一员。 主要表现在管理规划运行机制方面,我国现如今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使得城市规划的决策不够合理。 与此同时,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职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4 控制职能

篇5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加速进行,一些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接踵而来。我国现在面临着城乡差距加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等问题。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传统的公共管理制度不能对已产生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很难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制度要进行创新。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

(一)行政区域行政的公共管理思想落后

21世纪,世界全面进入到知识、信息、流动性、后工业、后现代等复杂性社会,面对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区域化等复杂的生态现象,区域公共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是行政区行政,这种治理思想已根深蒂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与制度,我国行政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各个级别的政府都不愿放弃对本区域独立经济的管理权,忽视了除政府组织外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等区域公共管理的其他多元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制定的管理制度具有地方保护特色,使各个区域存在竞争关系,阻碍了区域间的联系及共同发展。行政区行政具有以下特点:在政府治理社会背景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行政区行政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发挥了行政区行政的封闭性和机械性;从政法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实施的是“内向型行政”或“闭合型行政”,是经人为切割来治理区域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对行政区域化边界或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公共问题不够重视;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主体来看,行政区行政具有垄断统治的特点,政府组织是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独立制定各种公共政策,并进行监督管理,总揽所有社会公共问题;从公共权力运行上看,行政区行政具有闭合性和单向性;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是自上而下等级制层次设计,其治理构架具有机构同类和职能重叠的特性,行政区行政的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外溢性区域公共问题被忽视。

(二)现代区域管理区域政策结构不完整

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框架作为保障[1]。我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划分,也实行过多种区域发展战略,但一直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使得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管理政策结构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没有专门的区域政策职能部门,区域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没有计划性、范围广,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低,没有可利用的具体区域划分框架;区域政策工具不完整,缺乏针对问题区域的政策;区域政策没有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区域政策建立过程,一直受到政治、经济、体质、政府组织、行政权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框架设计不精细、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低、区域政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缺乏。由于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型,因此出现了“政策互相打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症状。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全面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安排不健全表现在以下方面: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结构和框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当以“欧盟”宏观区域治理的成功为典范,是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政府间的制度安排脆弱,使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各地政府间出现恶性竞争等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我国一些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制度弊端多,一些管理机制问题严重;区域公共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基于宪法制度和法制原则的区域制度约束机制,行政区划调整和空间规划出现行政区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的现象。

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乡差距加大,导致了我国行政区域划分频繁变动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行政区域间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严重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引发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全球化和经济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国家间开始向区域化模式转变,国际新区域在各种因素下联系程度不断加强,这种区域化模式的增加,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而传统的内向型区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目前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需要,不能解决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泛行政化”、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意竞争、江河流域治理等问题,因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一)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

行政区行政是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和治理思想。从上文提到的行政区行政的特征来看,它存在行政区划管理导向僵化、治理主体单一、权力结构“金字塔”单向式等问题。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摒弃落后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摒弃传统公共管理权力的单向性和闭合性,建立上下互动的、多元的、分散的权利运用机质,形成管理权力彼此间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明确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权利主体是单一的政府组织,区域经济建立后,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区,还有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顺应了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趋势[2]。全球化和区域化加强了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的联系和互相依赖,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增加了区域性和区域化的深度和广度,区域公共管理可以适应这种改变。

(二)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

要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政府制度创新,重要的是实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传统上我国政府组织,只有针对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政策,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是区域政府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3]。不完善的区域政策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政策已不符合目前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实施区域功能性政策:重视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调整市场竞争政策,避免地方政府间的不良竞争;提出区域发展政策,调节区域发展差距。还可以实施政策一体化,通过协调、调整国家政策和执行机制,减少管理机制带来的负面效应,开放市场,促进市场良性竞争[4]。

(三)改变区域公共管理机制

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时,传统的科层制就表现出不足之处,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自组织机制等混合机制来进行治理。网络化是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提出了治理机制的网络性,并根据组合方式,得出了4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机制,如国家主义、多元主义、网络主义、法团主义。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要针对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组织间网络、合作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吸取其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双赢的基本精髓,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创新机制。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还包括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与行政区行政的单一主体不同;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他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区别于行政区行政的竞争关系;区域公共管理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协商和调解用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竞争和压制;区域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与行政区行政的单项式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将要面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研究表明,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制度缺失,通过区域公共管理中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83-01

新公共管理发端于英国。到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特别是新西兰也广泛采纳新公共管理的方法。而后它扩展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欧洲大陆。[1]

1 新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1.1全球化对公共行政的挑战

一是政府的应变与反应能力。在全球化社会中,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国政府须时刻关注世界的变化并增强自己的反应力、分辨力。二是政府的创新能力。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政府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宰力量,应及时汲取与更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制度创新。

1.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向政府政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信息被官僚机构垄断的局面,普通百姓几乎和政府一样迅速的获取知识。这样,政府就要改变传统行政理念,更加关注百姓的需求。

1.3企业改革的成功对公共行政的触动

为了应对竞争,现代企业更注重人性管理,注重绩效评估、人力资源开发等。他们引领技术改革和创新的潮流,及时回应顾客的需求。这种精神和改革成本给政府构成了很大的改革压力,同时又有很大的借鉴意义。[2]

2 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4)政府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或经验;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3] 。

3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在管理教育中的职能定位——生态化管理

3.1从教育管理的主体来看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定位

3.1.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桨”

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组织为实现其任务而进行的职务活动。我国教育行政组织当前结构并不合理,机构臃肿、重叠,思想严重,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习惯于大包大揽。我国政府在学校事情的处理上本应是策划者和谋略者,即对重大事情进行宏观上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但我国政府却把学校当成自己的下属机构去管理,这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明显。[4]

3.1.2政府管理教育应该做好权力的分配和使用,要做到集权和分权相结合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将服务和管理的权限适当下放,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管理职能和权力交给社会、公民或者市场来承担,这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最终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格局。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教育组织参与办学,同时给他们合理的法律权限和应有的政策保护。

3.2从教育管理内容来看,注重教育产品质量标准的构建

3.2.1教育产品的界定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为教育产品是一种服务,包括知识的加工、传授及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其他服务,可以称为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直接消费顾客是学生、家长;二是受教育者体力、智力与技能的增加、完善程度,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产品,可以称为学生产品,学生产品的直接消费顾客则是家长与社会。”[5]

3.2.2构建教育产品质量标准

没有质量标准就无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要求,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系,不可能纠正教育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也会使师生失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理想的标准应该符合下面的几个要求:(1)标准应符合社会生产生活要求,应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2)标准应系列化(3)标准要明确、具体。

3.2.3构建监控系统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这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构建教育产品质量标准的监控系统。所谓教育产品质量监控系统是指“监控专业组织在政府的资助与要求下,通过对本国学校关键年级教育质量的定期监督,收集有关教育产品质量的信息,科学分析本国教育质量是否存在的问题,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标准,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及时纠正与调控,教育质量公告等从而稳定与提高本国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收集监控信息 包括操作法、测试法、问卷法等(2)计量工作 通过教育调查、测量、统计等方式来获取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状况的数字及描述性资料。(3)监控结果进行反馈 把监控结果反馈给教育决策部门。

参考文献:

[1]张志斌.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J].武汉大学学报,2004(1):106.

[2]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15.

篇7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统一又分离的管理系统。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多元化是管理手段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负责,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公共事业组织由于行政依附性较强,在管理上也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对于准公共事务大部分采用行政型命令的直接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管理的手段不利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其他系统的作用,横向沟通困难等缺点日益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更多的采取间接管理的手段。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间接手段,同时发挥情感教育管理手段在组织管理的作用。在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综合的治理。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涉及到科、教、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也要求管理的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结合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认识自然,又认识社会;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既深知中国,又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它要求公务员具有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到来,更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除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caused a tremendous response. This reform have different titles, such as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ovement", "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new model", "marketing government" and so on, marks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de appeared officiall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ultiple practic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the new paradigm theory, namel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west central city in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transform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现代经济学中汲取诸多理论依据,如“理性人”的假定、公共选择、交易成本、成本――效益分析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完全可以运用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中。

30多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引下,不同程度解决了所面临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提升了政府运作能力;确立了“为顾客服务”的崭新行政理念,政府逐渐超脱于具体事务之外,集中精力做好政府决策;克服了传统官僚体制下对公共物品的垄断或管制供给的做法,采取分权和权力下放,实行组织机构变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了“优质”政府体系,如“一站式政务超市”;了解民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和期待;根据公民的建议来改善政府的机构和行为;公开政府的服务标准;以标准来衡量绩效等。新公共管理理论没有高深的模型推导和理论阐释,很多政策主张具有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侧重点在于如何提升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即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供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公共服务。这是我们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关键之处。

二、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

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辐射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西部各省(市)区都只有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大城市少,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悬殊,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起着很强的辐射作用。

(二)产业集聚

西部中心城市具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突出的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城市。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关产业的企业在中心城市集中可以促进这些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

(三)科技创新

相比周边城市,西部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西部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科技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研究机构和高素质科技人才,为区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创新促使西部地区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竞争力。

总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部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日趋明显,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化,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城市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西部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心城市探索建立了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西部中心城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解决各类复杂矛盾。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清晰,转型任务相当艰巨

西部中心城市在政府职能上仍带有全能型色彩。从履职理念看,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公共服务;从履职内容看,行政范围宽泛,追求目标全面,重视事前审批,轻视事后监督;从履职层级看,管理层次较多,部门之间时有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从履职方式看,宏观指导较弱,微观干预过多,管理手段单一等现象普遍。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或过多干预经济发展,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相对薄弱。

(二)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从西部大开发历程看,西部中心城市主要还是依赖优惠政策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政策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特征十分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发展的抗波动性差。随着政策优势减弱、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和商务成本抬高,招商引资工作压力加大,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受到挑战,这就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三)区域创新活力明显不足,创新体系相对薄弱

西部中心城市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约束,缺少创新动力,主要依赖资源竞争;民营企业虽有创新动力,但经济实力不强,信贷融资困难,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任务;高层次创新人才总体缺乏,尚未改变人才净流出状况;城市生活配套服务和总体创新氛围不足,影响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可以说,区域创新体系远未形成,亟待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四)民间组织先天不良,后天乏力

西部中心城市的民间组织(主要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大多依附在行业主管部门之下,存在自身能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全、发展动力缺乏等不足,不能通过社会化手段获取必要的人力、项目和资金资源,难以形成社会公信力和行业影响力,影响到政府职能转移。

篇9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地位分析

随着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中地位的提高,职业教育课程也逐渐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相当水平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使之真正的影响教育实践,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制度与课程课程属于辩证的关系,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甚至需要逆向思维,用课程理论来思考教育制度的改革方针。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复杂性,需要国家政策平台的支持,集合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队伍和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力量,尽可能避免重复工作,提高效率产出。

课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还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首先,课程是衡量教育教学能否达到基本质量要求的规范标准。随着教育活动的类型趋向多元化,社会中各类办学机构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从总体上保持教育教学的一致性需要课程的规范。其次,课程是教育机构之间联结的桥梁。现代教育体系不是由社会各办学机构的简单机械化的叠加,而是众多教育機构按照一定的纽带关系联结而成的一个整体性的教育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课程作为核心力量联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中高职的对接,如果没有课程作为枢纽,那么中高职对接只是一个缺少教育本质的形式衔接。再次,课程作为媒介,帮助学生形成其知识体系与能力机构。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程建设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活动。而社会中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课程建设仍然属于中观层面的问题。但事实上,课程不仅有属于中观层面的问题,也不乏微观、宏观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多地会从完整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困惑,而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不同问题领域中大部分属于内容的不同,而并不是层面即宏观、中观、微观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其实在对教育问题分类时是很难用这样的维度来进行衡量。例如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角度上看,其实是属于比较宏观的问题,然而当我们真正对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时会发现其中的某些细节是属于偏微观方面的,比如教师力量作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该如何发挥其作用等。

然而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仍在存在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还没有形成专业且系统的教学标准体系。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使课程建设中最基础的部分,更是评价国家课程建设水平的核心标准。没有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的课程开发,是没有根本依据的名义开发。其次,我国没有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有效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没有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没有形成专业、技术的研究团队来进行开发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难以开发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再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多教育活动往往单纯地追求质量保障,而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依附在其他活动中,导致课程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中的独立地位严重缺失。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及启示

1.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应该作为掌舵者而非划桨人,即提供政策的制定及监督管理职能,下放权力,让各级部门参与到政策的运转中;同时关注公共服务的结果与产出,重视实际结果而非程序,再不是单单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规则,采取即时的专业管理,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效率及效能,用市场竞争取代官僚集权制度,强调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财政的价值最大化。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应该明确改革的目标。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关注产出问题,我们应该明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适应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以职业院校的就业问题相适应,以其课程体系的实际结果与产出,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改革的导向,而非单纯的对课程体系进行机械化的改革。比如说中高职衔接的问题,虽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衔接失灵的问题,如果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只是单纯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整改而不考虑中高职的对接,那么这样的改革无疑是流于形式的,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其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明确改革的原则。由于国家政策对教师的学术问题尤为重视,导致不仅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团队将大部分精力放于学术研究,忽略了教师最基本的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在职业院校中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出现。然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主力军自然应该承担起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问责机制不仅强调结果与产出,更加强调公共管理者对实际结果责任制,这一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强调教师对学生培养结果负责来体现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就是说,要将教师坚持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力作用不动摇为原则,坚持问责机制来调动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主力军的积极性。

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层面:下放权力,增强管理灵活性

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主导,首先,要真正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在重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发挥其作用,同时下放权力给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提高社会参与度,并实行问责制度,让每一个管理者实时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去并为实际课程改革与培养结果负责。其次,政府应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大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设置专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专项组,为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的支持。再次,政府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教师作为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主体,是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而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作为主导力量组织教师加强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充分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打造一支适应教育活动的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团队。

(2)学校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绩效管理

首先,学校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职业能力的训练,而多数只是机械化的被灌输技能知识,导致创新能力低下,缺少核心竞争力。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市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切实将学生作为“顾客”,一切课程发开发与实施以“顾客”需要为导向,不仅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还要加快开发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加强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使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完善课程的运行机制,保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模式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市场接轨,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培养出既拥有充足且实际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的,要求提高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设置中要以“知识、素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岗位技能。

其次,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一方面应该注重双师结构的教师培养,这不仅要求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学术水平,更应该明确“双师”型教师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另一方面,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打破原有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及刻板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起引领的带头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勇于创新与实践。

再次,学校应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绩效管理机制,注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并重,以实践为导向,工学结合地对课程教育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考虑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完善课程评价的体系,强调绩效与效率的重要性。同时,强调问责制,使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结果负责,比如令工資、福利与之适合,调动教师参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改革的水平。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与问责机制,完善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评价体系,以追求效率和效能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义。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无论是课程开发、设置还是实施的改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只有明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2]范雪蕾,钱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J].职业与教育,2011(17).

[3]王璐,曹云亮.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教探索,2011(2).

[4]张振伟,叶雅雅.基于职业素养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

[5]沙晓艳,崔永红.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J].教改花地,2011,(14).

[6]齐红阳,周乐瑞,徐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4(30).

[7]李琳琳,卢乃桂,黎万红.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

[8]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0).

[9]谭泽晶.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职业教育行政体制改革[J].职教论坛,2009(19).

[10]姜勇.新公共管理主义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挑战[J].高教探索,2011(1).

篇10

[分类号] DO35

知识上升为社会资源,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相对于企业界、图书情报界、政府部门等领域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执着与深入,公共事业组织的知识管理研究显得零散而无系统性进展。根据文献调研显示,已有研究多着眼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具体个体,如对医院、教育、交通部门等的研究,而缺乏从公共事业组织整体角度进行实施模式研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改革下,构建公共事业组织知识管理的一体化实施模式,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实践的全面实施。

1、公共事业组织概述

“公共事业组织”一词,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有提法(国外一般称为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传统事业单位内涵改革与扩大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一般是指在政府和企业以外的、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性收入、活动经费由国家承担、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后,非国有事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等开始不断增多,单位的内涵与范围慢慢地发生变化,逐渐地由政府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公共化”趋势明显。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管理以及各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组织的兴起,丰富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实体。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也渐趋完善,主要是指政府组织、一般的社会公共组织、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公益性事业。公共事业组织以社会化、非营利性、服务性为主要特征。

2、公共事业组织知识管理实施模式构建

从公共事业组织整体视角出发,其知识管理实施模式构建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组织的内部知识环境构建、组织的外部知识环境构建和组织的战略知识管理。具体而言,知识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并受之影响的,便于知识获取、整理、利用、传递、反馈等一系列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活动的所有组织环境。它既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知识链,也是一个内外交织的开放式知识动态网。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知识管理是指组织者站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与组织相关的各项知识活动做出全局性、计划性决策,并在实践中监督实施的一系列过程。

2.1公共事业组织的外部知识环境构建

外部知识环境有助于组织认知自身的地位、作用,认清组织知识发展前景,为组织知识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公共事业组织的外部知识环境包括社会知识环境圈和其他组织构筑的知识环境圈等。

2.1.1社会知识环境圈 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知识环境圈即公共事业组织发展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监督作用,强化公共事业组织的自律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集中规划与协调往往难以满足所有社会群体的公益需求偏好,导致公益方面出现“政府失灵”现象;在市场经济时期,价值规律和“趋利”特征导致资源配置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由于“搭便车”导致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严重。解决这两种困境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公共事业组织是一个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社会公共组织,能够弥补双方的劣势并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当前,以知识为生产力要素的新型社会背景,以“新公共管理运动”及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为重要特征的实践运动,以面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都直接构成了公共事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社会知识环境圈是公共事业组织获取最广泛社会资本的保障。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公共事业组织是满足社会需求、体现民众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只有实行民主化、社会化、人文化的管理,才能塑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因此,公J共事业组织要在知识社会环境中,广泛吸纳组织成员,并鼓励它们凭借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支持进行知识的深化加工和自由共享,延伸组织个体的社会关系,构建起一个以知识整合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交流网,以丰富和提高现有的知识资产总量。

2.1.2 其他组织构筑的知识环境圈 公共事业组织作为社会三大组织之一,其发展还受到政府和营利性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影响。生态学理论表明,知识的生命周期是知识自产生至衰落的不断循环过程,知识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自组织和白调整。当政府和营利性组织(以企业为主)的知识管理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社会的知识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公共事业组织要在新的知识环境中寻求组织所需的知识,就要根据环境调整知识的组织结构,培养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新知识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公共事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其他两大组织的已有成果,学习那些基于实践探索而得出的宝贵经验,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要认清本组织的特殊性质和使命,探索适合自己的具体实施方法。截至目前,公共事业领域的知识管理还只是一个难以体系化的概念集。要想在外界知识需求与知识环境变化中寻求自身的知识管理模式,设定组织发展目标和知识管理绩效等,需要公共事业组织调动自身的所有力量,进行内部知识环境的建设。

2.2 公共事业组织的内部知识环境建设

公共事业组织的内部知识环境建设就是在组织内营造一个易于知识交流、集成、创新的空间,清楚组织的知识存量、知识危机、知识潜力,从而制定相关策略和服务于组织的知识愿景。它主要由知识制度环境、知识文化环境、知识技术环境三大部分组成。

2.2.1 知识制度环境建设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国家与国民间的关系,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国家执政理念的改变影响着各事业单位的制度安排。针对我国公共事业大多采用“垂直型”科层制组织结构的现状,制度调整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知识在各级组织间双向动态流动,加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和效果。

建设基于知识环境的知识交流网。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内外的资源分配、知识流通的方式和管理的效率。设计基于知识环境的知识交流网,能够使组织在动态的知识环境中时刻保持知识变革和创新的热情,进行知识发现、知识整合、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等一系列知识交流活动(见图1)。

公共事业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机构基本知识信息、机构活动中产生的知识信息、机构存档备案的知识信息、信息回馈知识库等内部显性知识,还包括大量存在于组织团体间、组织个体身上的难以察觉、不易记录的隐性知识(如组织信誉、影响力、形象及个体的经验、认知等)。这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除了要在团体间、个体间进行互转共享之外,还要实现与社会知识环境的融合交流。通过鉴别内外环境变化,找出组织及个体知识存量的不足,不断从外界或组织内部吸收新知识元,进行分析、整合、转移、共享、再发现、再吸收等,达到新一轮知识循环的动态平衡。从这一点来看,公共事业组织知识管理既强调要以网络化、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为知识共享平台,也强调要建立高效便捷的传输渠道为知识交流手段,更强调要以知识环境的动态发展来调整组织的发展目标,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塑造体现公众民主意识的新型服务组织。服务型民主管理组织建设的着眼点有4个方面:管理决策协调化、管理目标项目化、管理手段柔性化、管理理念人本化。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明确公共事业组织的服务使命。我国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长期受历史和体制影响,对自身的发展动态、目标前景、计划决策等尚缺乏较为清晰主动的思考,需要强化以公众需要或价值为主的服务使命感,调动组织内各要素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但现代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主体多元化,有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使命愿景常常又细化为多个目标执行。因此,只有推进管理决策协调化,各级部门才能够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分配相应目标任务,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来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柔性化管理集中体现为人本位的管理机制。目标的完成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知识管理注重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因为人能够调用现有各种知识资源进行价值创造,还在于人能够学习、感悟、判断、归纳等,把经验、技能、情感、信仰等深居人脑内部的无形知识转化为知识创新成果。公共事业组织的人员管理,涉及组织内部的成员管理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的管理。对内要以“尊重、平等”为原则,改革事业组织的用人机制,实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及开辟宽松的沟通渠道;对外则要以“服务至上”为原则,实行爱民亲民的民主举措,加强民众的社会监督、管理职能,加快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2.2.2 知识文化环境建设 公共组织文化是指公共组织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营造和谐融洽的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是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条件。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精神是知识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公共事业组织是知识密集型组织,也是公益组织,其价值观建设就是要:①巩固公共事业组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服务宗旨;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才观、知识观、竞争观、义利观等,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同发展;③在行业内建设合乎道德规范的各项制度哲学、管理伦理,并加强纪律监督。公共事业的组织精神包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国爱民、互助互爱、求实创新等。在知识管理环境下,组织价值观和精神建设就是巩固发扬这些组织文化精髓,以组织目标和公众利益为使命,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或实践社区,实现跨领域学习和知识交流合作创新。

美国学者瑞万斯(Revans,1980年)指出,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组织学习是组织获得知识更新、进行知识创造、克服组织弊端、维持组织生机的有效途径。公共事业组织的学习,要把握以下几点:①以通过挖掘知识价值,充实组织的知识水平为目的;②以全员参与、互助互学、持续学习为原则,着眼于组织知识存量的提取和丰富,加强组织沟通能力;③通过建立知识联盟、知识系统平台或实践社区等途径,构建虚拟学习环境;④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加快知识的四步转化过程(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

2.2.3 知识技术环境建设 公共事业组织的知识技术环境包括组织记忆系统、知识交流系统、知识联盟等,为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化、结构网络化、知识集成化提供技术保障。组织记忆即在组织中建立知识库,以储存组织所累积的方法知识及其他知识资产,并促使这些知识资产增进知识密集的工作历程之效能与效率。公共事业组织的记忆系统具体包括文件档案管理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无形资产评估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案例经验知识仓库等子系统。知识交流系统包括员工个人邮箱、组织论坛、组织咨询系统、群体决策系统、学习和培训系统等。知识联盟是组织借助网络技术、中间件技术、知识链技术、知识推送技术等工具,在组织间建立的一种知识共享协作模式,要求技术交互反应速度快、知识存取智能化、知识集成化程度高。

技术的支撑和应用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组织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公共事业组织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效率。知识技术环境建设还需考虑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是知识所有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防止他人侵占与分享其知识资产而享有的知识所有权。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拥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其劳动创造成果。对于一些涉及组织利益和效率的知识产权,组织应该设立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防止组织核心知识的流失。知识产权的技术性保护可通过防火墙技术、预防计算机病毒技术、信息智能识别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入口控制技术、防泄密技术、信息自动恢复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技术等实现。

2.3 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知识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公共部门的重视。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知识管理是组织者站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与组织相关的各项知识活动所做出全局性、计划性决策,并在实践中监督实施的一系列过程。其中,知识链管理是战略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企业界,知识链被认为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社会网络理论认为,这些网链结构和网络关系是构成社会整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个体或组织都是嵌在社会结构中的节点。社会网理论与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契合点。

首先,公共事业组织的知识链是一个网状知识体系,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组织整体网。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公共事业组织的每个业务环节都被改造为一个个知识模块,构成知识节点;在知识战略规划中,一个个的知识模块又基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这一共同基点而服务于组织的最高目标。知识节点间互动连成知识联合体,即组织的知识链(见图2)。知识链的网络结构具有以下的特征:①每一个网络知识节点有独立的组织体系,具备自身的知识生态环境;②独立的知识节点间是动态联系的,共同完成组织的知识生命周期循环;③是一个内外知识交流的开放式复杂性知识网络系统;④具有广泛的

社会性。这是由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主体及其服务对象的性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