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本的构成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5 16:32: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营成本的构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营成本的构成

篇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013-03

1 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等多重压力,同时,制造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生产流程等的改善方面日趋同化,开辟新的利润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了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行优势互补(参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企业物流活动中的相关费用的物流成本。因此,明确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及其控制目标很有必要。

2 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理论界的认识相对统一,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消耗,但是,相关文献对企业物流成本外延的描述却不尽相同。主要的观点有:Carlos F.Dagazo把物流成本归结为克服商品空间障碍的移动成本和克服商品时间障碍的持有成本;Lin,Coilins和Su(2001)通过分析后勤过程来确定物流成本,认为物流成本包括存货存储成本、采购成本、订货过程成本、运输成本及仓库成本。而Manunen则认为物流成本应包括在供应链中所有物流活动引起的成本,以及包括涉及物流的信息流成本。具体包括:运输成本、寄送成本、报关成本、仓库成本、购买成本、订购成本、支付交易成本、材料管理成本、销售成本及回收成本(2000)。

宋华认为,企业物流成本指的是与特定企业物流作业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消耗或支出(2007)。他根据Lambert等人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认为物流成本考核的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从最初的起点流动到最终的消费地的全过程的活动成本,诸如顾客服务、需求预测、库存管理、物资处理、包装、服务支持、场地选择、采购、逆向物流、运输、仓储等活动都是供应链管理中的环节之一,但是为了全面地评价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则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活动以及子活动”。

以上对企业物流成本外延的界定的主要区别在于从怎样的空间范围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加以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企业经营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相应的物流费用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为此,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应该从原来简单的成本削减转到综合物流成本的降低上,将物流成本管理扩展到从整个供应链领域,从各相关经营主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物流成本。

3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3.1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物流成本

在所查阅的文献中,多数认为供应链起源于后勤(Logistics),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是后勤成本(Logistics Cost)。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后勤的认识也扩展到了整个物流活动,Logistics Cost也就成了物流成本的代名词。期间,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物流成本的构成,认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有存货的存储成本、采购成本、订货过程成本和交通成本。Cooper、Slagmulder和Seuring按照传统成本管理全面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或产品的作业成本外,还考虑了支持网络的成本,特别是维持供应链关系的交易成本(2004)。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中国首席代表王国文等在《供应链管理――核心与基础》一书(2006)中给出了供应链结构示意图,认为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其成员既包括制造商和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下游的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本身。供应链的结构及其成本项目可用图1表示。

根据物流成本的定义,上图中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以及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制造过程中与物流活动相关的费用支出。

3.2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作为企业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物流成本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占很大比重。而物流又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活动,它同时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了起来,要实现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仅仅依上图来考察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的构成是不够的,需要从各经营主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物流成本的支出。参考目前对企业物流成本构成最为系统、最为权威的规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9月28日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构成部分:

(1)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s,TRC)

作为企业主要的物流作业活动之一,运输是指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卸、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在现代企业物流中,运输在企业经营中占有主导地位,仅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例,运输贯穿于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物流的全过程,运输费用在物流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物流合理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

(2)仓储成本(Warehousing Costs,WC)

在这里,仓储指的是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它包括了企业所有的与库存和储备相关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在采购和生产阶段,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平准化和连续性,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库存;在销售阶段,为了能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延期交货现象的发生,企业又需要有一定的成品库存。而储存商品要占用资金、发生仓储维持费用,并存在库存积压而产生损失的可能,这几个部分共同构成本企业的仓储成本。

(3)交易(关系)成本(Transaction Costs,或Relational Costs,RC)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1937)。Seuring把交易成本界定为在谈判控制和调整相互交易关系时所发生的信息和协调成本(2001)。一般来说,交易成本中的这两部分成本是此增彼减的:传统市场上的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往往投入较多的谈判控制成本以在交易中获利;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参与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控制,达到了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目的。此时,节点企业用于支持发展双方关系的成本、调整相互交易关系的成本部分在增加,因此,一些文献也把供应链交易成本称为关系成本。

(4)物流管理成本(Management Costs,MC)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及其本身所蕴涵的巨大效益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重视,加强物流管理,整合物流运作流程,以最低的支出获取最大的物流收益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很多企业纷纷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是在其他业务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物流作业现场也有专门人员从事物流作业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在物流作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物流管理工作逐渐从其他物流功能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存在的作业形式。物流管理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物流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物流管理部门及物流作业现场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4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

4.1 供应链环境下构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的指导思想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物流总成本的最优化。供应链起始于初始的供应商,终止于市场,而供应链最终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是决定供应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供应链环境下构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必须紧盯市场,由市场决定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成本,以此为目标对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的各个物流成本进行控制。

4.2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模型

节点企业的各个物流成本项目在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前后是有变化的,因此,供应链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就可以通过对比供应链管理前后各物流成本项目的变化情况来表示。在分析之前先作如下定义:

第一个约束条件要求每一个节点企业加入供应链之后实现的利润不低于其加入供应链之前独立经营时的利润;第二个约束条件要求节点企业的供应链内部转移价格不高于当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最高价格;第三个约束条件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总成本要小于或等于其加入供应链之前的成本之和。

5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思路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跨组织边界的成本管理。根据上述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由各节点企业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交易(关系)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共同组成,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应从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扩展到与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关系的层面上,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实现最优的供应链成本管理。

5.1 树立跨组织成本管理的理念

Seuring认为,“供应链成本管理是对供应链中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2001)。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由生产领域向设计、开发、供应、销售领域拓展,成本控制所涉及的主体也从制造商自身向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的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等延伸。在这种背景下,以缩减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为目标,以组织的交易成本为重点的成本管理模式――跨组织成本管理(IOCM)成为企业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协调供应链企业活动的高度组织化方式,通过与供应商、分销商等的紧密合作来缩减整个供应网络的物流成本。

5.2 建立信任、信息共享和收益公平分配机制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是短期的,企业的经营面临着来自供应商、顾客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等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不得不为应付不测而建立库存并准备运输资源,造成大量的资金占压以及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支出。为此,企业之间需要建立以相互信任、信息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收益公平分配等为主要标志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将改善企业与相关经济主体的交互界面作为重要的物流成本节约源。

信任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但他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而相信另一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Mayer Davis & Schoorman,1995),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在理性分析基础上对合作方的肯定、认同和信赖。而这种认同和信赖是有风险的,需要建立信任评估审核体系、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和公平的利益回报机制来降低这种风险。通过信息共享,能够使供应链上的成员有效地减少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能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敏捷的反应,使得“牛鞭效应”明显降低。而以成本共担收益共享为主旨的收益分配机制又是供应链成员长期合作的基础。

5.3 建立综合的物流成本控制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整体观念,通过建立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全部内容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对物流系统各个职能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同时,还要考虑与其他节点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对接,掌握供应链物流成本的总体水平,最终形成物流总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案,提高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效率。为此,应该在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联结的方式将各种相关信息传递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做到快速反应,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提高控制的效率。

6 结 论

供应链环境下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它把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并特别关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成本。因此,正确确定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可以为供应链管理决策提供更有价值、更真实和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供应链企业间协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库存优化、收益分配等提供必要依据,为优化整个供应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宿晓.供应链成本优化模型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8(11):20-23.

篇2

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采购成本,它对于企业的产品价格水平以及竞争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采购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是一种与公司战略决策紧密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但是从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将采购环节放在重视的地位,在实践中缺乏合理的运用和体现。一方面,不少企业只是对采购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制度性的规范和说明,并没有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验证和实践,没有进行全面管理;另一方面,目前的采购实践较少考虑整体利益,仅仅注重单方面的利益的高低,没有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从而不符合供应链系统环境的发展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采购思路及不足

我国传统的采购思路是:传统采购注重的是在短期内节约采购成本,对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没有进行比较良好的规划。传统采购的信息流特征表明了其内部交易本质,采购只被认为是补充库存的一种途径,没有考虑因此而增加的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等资金占用。因此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思维,难以真正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国内传统企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供应商管理的缺失。不少的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不能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选出的供应商不合格;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进程中,企业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估与记录,使得产品服务的水平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难以协调与现有供应商的关系,新的供应商也不能及时发掘。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企业整体采购成本的居高不下,从而采购管理成为了制约企业长足发展的因素。(2)传统的供需双方关系问题。从传统的发展层面分析来看,过多注重的是在与供应商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压低价格,在商业交易中通过多个供应商的比较,选择价格较低的供应商,但这种模式会有以下不足:在这样的交流中双方的信息被保留,在尽可能地隐藏自身信息的同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彼此不能做到互相信任,导致双方之间的合作只是临时的或者短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状态下竞争多于合作,促使双方不能够抱着合作共赢的态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3)传统采购成本问题。在传统模式中,采购的信息比较零散,采购的职能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分工,促使采购的各种工作细节不能得到整合,使得采购的单价过高;而且采购部门所占用的人力物力较多,但是工作效率相对来说却比较低下,暗箱操作的不透明的采购流程仍然存在,使得企业的资本有着不同程度的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及采购策略分析

企业如何发挥其他资源的优势,占据更多有利的市场份额,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所备受关注的话题,于是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模式应运而生。它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而采购在整个供应链中起到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借助于供应链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为顾客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要求采购商将供应商业务和自身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去考虑增值,建立强效的合作联盟,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局面。(1)从制度入手加强采购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使采购人员与供方在价格博弈中真正处于对手地位,然后通过逐步调整价格目录、控制价格泡沫。二是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设立门槛,提高产品选择的公开、透明和认同。三是给材料制定标准化的价格,根据工作业绩对采购人员进行奖惩。对于重点材料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依据产品的标准成本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对采购的价格进行设定,引导采购人员能够在货比三家的前提下寻找更多的货源,从而找寻出更加合理的采购价格。(2)从价格入手控制材料成本。在政府定价、市场定价、成本或协议定价前提下,实际操作中还可运用以下定价方法。一是招标定价。通过招标,能够使得供应商产生危机感,不得不报出自己能够承受的最低的价格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采购的资金能够真正地发挥到实处,从而促使价格管理体系的信息沟通和价格管理廉政建设。二是谈判定价。谈判方式适合各种类型的采购。三是核算定价。在买方市场采购中,企业可以采用出厂价,而供应价则可以运用在卖方市场中。四是竞争定价。按市场经济一般竞争机制、竞争规律、竞争方法确定合理价格。某民爆企业主要原材料是硝酸铵,占产品成本的60%~

70%,采购数量大,在硝酸铵采购中采取了竞价采购,促使硝酸铵的采购价格步步走低,达到了本区域同行采购的最低价,取得了成本优势。(3)其它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一是掌握好采购时机。某民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管理中有意识的加强各种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09年石化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每一次采购活动均判断准确,切入时机恰当,就仅抢时间差、价格差的采购活动半年就节约采购成本近50万。二是选择好付款方式。尽量争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或者先款但要有较大的价格折扣。三是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签订合同,力争付款方式及价格上的更多优惠。上述内容所反映的仅仅是企业在进行采购成本的控制之时所运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企业应当站在促使整个供应链发展的角度上,谋取更合理的措施实现合作共赢,在采购成本最低的前提下促使自身的长足发展。

三、建立采购新模式——战略合作伙伴

(1)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一是制定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原则。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战略思想。具体原则是: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绩;合作者之间技术和工艺的连贯性;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合作伙伴少而精等。二是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措施与步骤。一般如下:要从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动态决定是否需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建立怎样的关系,并且将合作伙伴关系的准则、合作要求作出具体的说明,对于潜在的良好候选企业作合理的评估,建立维系合作关系的制度和规定,涵盖解除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增强关系的内容。(2)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一是供应商关系的提升。现实中的合作伙伴,更希望在一种超越单纯交易关系下的合作,当这种关系达到了相当高的紧密程度时,供应商合作伙伴就会产生一种贡献的意愿和行为。相互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核心整合能力,融合成一种创新能力并产生综合效益和附加值。二是供应商关系的优化。首先,协同采购计划管理优化供应商关系。企业根据采购计划每年进行由供应商参与的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并适时调整,共同的检查和改进,优化了计划,也优化了双方的行为,更优化了伙伴之间的关系。其次,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优化关系结构。阶段性的供应商绩效评估,既是对供应商业绩表现的检验,也是对供应商的一种竞争激励,更是一种优胜劣汰的姿态,从而使供应商更优质,伙伴关系结构更优化。最后,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供应商参与供应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供应商的激励,只有通过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地为供应商的参与提供活力。因而只有供应重要物料的供应商,与之实施合作共赢的采购策略才能对采购成本产生积极影响,总之,使供应商和采购商分享成功,感悟和体会到合作策略的优势。

目前企业管理中的先进模式之一就是供应链管理,它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促使企业的采购发生了不少质的变化。实施供应链环境下市场采购策略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发展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和服务,让企业的产品在价格、质量、售后服务以及交货期等方面有着更大程度上的优势,能够在促使采购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2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成本的概念及起源

公司治理的概念源于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学术界最早开始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恩斯和法学家伯利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在现代公司中已经分离,控制权从原来的所有者手中已经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由于管理者利益常常与股东的利益相背离,因而公司治理的作用就是用来讨论两权分离的、并且公开发行股份的大型公司的运营状况[1]。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2]。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聘用、奖惩以及解雇高级经理人员的权利。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是接受董事会领导的执行机构,并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研究成果的大量发表则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8年了目前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而完整的指南——《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该报告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定义: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者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对环境成本影响的研究在国内极为少见,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阐述和分析其对于环境成本的影响,以增进对于公司治理的了解,克服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领导层结构等。

(1)董事会特征

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在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有两项明确涉及董事会的内容,而且其他五项内容也与董事会的职责密不可分。由此可见,董事会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公司治理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这一认识已经在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可[3]。

我国法律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人数作出了规定。《公司法》第4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3-13人。《公司法》第109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一律设立董事会,其成员为5-19人。董事会规模过大对于董事会作用的高效发挥具有不利影响,比如董事会成员间沟通与协调的困难,以及“搭便车”现象的产生等等。与此同时,董事会规模大也存在一定的好处,比如可以丰富董事会内部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意见,从而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

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没有重要的业务或专业的联系,对公司事务可以作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中最为重要的专业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监督信息披露;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审核及监督外部审计机构;将内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审核及监督企业的内控实施。

(2)股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的股权分布状态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公司稳定性强弱的重要指标。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来讲,股权结构分为三种:一是股权高度集中,企业股份的一半以上都由第一大股东绝对控制;二是股权高度分散,企业的所有包括第一大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所持企业股份都不到10%;三是介于前两种之间,不是绝对控制也不是绝对分散,企业相对较大的股东所持的股份也只是在企业股份的一半以下[4]。

(3)领导层结构

理论(Agency Theory)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必须分离[5]。当两职兼任时,董事会不能有效地行使它的关键职能,包括评估和解聘不称职的CEO,并且,把决策管理权和决策控制权集中于一人身上会削弱董事会监督管理者的有效性,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容易造成决策的个人主义。相反,两职分任能使董事会和经理层更好地履行职能,增强两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环境成本的影响机理

从逻辑上来讲,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属于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离不开对环境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同时,企业控制环境成本是通过企业的领导层来具体决策和实施的,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和领导层结构都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并且企业只有加强对环境成本的管理,同时承担起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经营,所以从理论上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成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笔者认为,公司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规模的大小,意味着代表股东参与公司决策执行的董事的多寡。相比于人数较少的董事会,大规模的董事会在各方意见的讨论和交换方面做得更充分,大家讨论问题的视角更广泛,层次更深刻,董事会成员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能更好的发挥,降低了经理控制董事会风险,提高了董事会的质量。如果董事会规模比较大,董事会人数比较多,那么董事长控制董事会的难度也就越大,董事会做出决策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也就越高,从而促使管理层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比如学者Chaganti通过研究得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服务,能防止公司财务信息失败。

而董事持股会使得董事对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关注度增强,从而影响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力度。董事持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得董事更加努力地工作,通过公司股票的升值而获得收益。如果董事会成员自身即为大股东或者持股量较大,那么他们更有动力去监督、检查CEO,股东的身份、股份集中程度等都会对公司管理产生影响,由于自身股份的原因,他们有更强的个人动机去行使相应的权利,降低非价值最大化的动机。Jenson和Meckling认为管理者持股有助于使管理者和外部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减少管理者在职消费、剥夺股东财富和进行其他非价值最大化行为的动机[6]。

独立董事对于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独立董事相对于自身在企业得到的经济利益来说,更加看重自身的名誉和声望,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初衷是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可以让独立董事代表全体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理人进行监督,减少因为经理人行为的不恰当而导致问题[7],所以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越多,就越能有效的进行监督,以消除内部人控制[8],独立董事的存在应该会对环境成本起到有利的作用。

设立审计委员会是为了加强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与监督,避免管理层弄虚作假。审计委员会成员以独立董事居多,在决策制订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会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支出。比如学者Collier认为审计委员会可以保证财务和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公司不披露信息的数量,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保障。

而在股权结构方面,如果股权较为集中的话,有利于增强对管理层的控制,因为这可以减少公司治理中的搭便车问题,但是,这也会产生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大股东可能会损害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拥有控制权的股东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控制权来获取私利[9],而不是考虑对公司长期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负责,股东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就越强,从而减少环境成本支出这一非价值最大化的行为。Brammer(2008)认为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也能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产生影响。

由于委托人和人的信息不对称,经理可能发生问题违背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董事长加以监督。当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两职合一时,监督的作用就发挥不了,董事长会采取措施并利用董事长的身份压制其他董事对他作为总经理的负面评价。这种权力的集中造成管理层专制,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质量。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从逻辑上讲会使得公司更加倾向于一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治理决策的影响力更加小,对于环境成本管理会缺少他人的监督,笔者认为这样会降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降低环境成本支出。Forker(1992)的研究显示,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会导致出现高层管理团队自我监控的局面,总经理倾向于对外隐瞒对企业不利的信息。

参考文献:

[1]伯利?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8):56-129.

[2]吴敬琏.现代公司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201-202.

[3]胡汝银.中国公司治理:当代视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122-123.

[4]王咏梅. 股权集中度:对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J].上市公司,2001(04).

[5]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210-211.

[6]Jenson M, Meckling W.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03):305-306.

[7]Eugene F.Fama , Michael C.Jensen.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Vol.26,No.2.

篇4

Abstract: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service, is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serves the people living embodi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deepens, the people to water the growing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supply capac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than before, these are for water supply raised taller requirement. This essa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aper water supply enterprise cost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reason.

Keywords: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The cost structure; Economic benefi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供水的内涵与我国的供水企业

水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和市政基本供应的生活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如今水资源匮乏,人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需要利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规律,在保证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的同时,将水的供应市场化,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调节社会对水资源的利用,保证社会使用基本物资,有效保障供应能力。供水企业就是在上述条件下产生的,它行使一部分政府的基本物资供应的职能,又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配置资源,二者兼有,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府的资源供应。

供水企业在供应水资源的同时,将水的供应商品化,使水资源的供应和人民的需求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但是它的基本职能还是市政供应,并非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当前背景下,供水企业还是付出大于报酬。要使这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模式健康发展,必须要保证供水公司有足够的能力维持这种平衡状态,因此供水公司在服务的同时,需要资金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但是它市政供应的特点决定了水价不仅不能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还要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讲水的供应完全商品化。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国供水公司在资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供水企业的成本构成

作为一种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水的供应需要社会资源调配,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导,因此在供应的同时,供水企业需要付出相应成本。供水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水资源的成本,其次是水处理的成本,第三个是企业的运营成本,第四个是税费成本。

(一).水资源成本

水资源成本是供水公司的基本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它就相当于公司运营所需要的原料支持,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创造效益的基本保证。如果说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顺利开展需要物质、能源、信息三个要素,那么水资源对自来水公司就是最基本的物质支持。水资源使得供水公司能够发挥公司职能,创造社会效益,提供公共服务,它在供水公司总成本中的比例约为20%左右。

(二).水处理成本

水处理成本在供水公司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重,因为供水公司不能将原水直接供应到用水方,需要将原水进行技术处理,使之达到可饮用水的标准,使人民能够安全放心地使用供应的水资源。自然原水当中含有很多杂质,包括不可溶性的泥沙等物,如果人饮用了含有这些物质的水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伤害。同时,因为原水完全来自于自然环境,所以其中也含有可溶性的其他元素,以及生物的卵或者致病细菌,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强,工业生产会排放很多化学物质,这些都给原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供水公司需要对原水进行沉淀、消毒、杀菌等处理,保证供应的水达到国家标准,对人们的健康负责。在以往的供应水质量检验当中,国家要求的指标是三十六项,目前国内有专家提出,到2012年国家对供应水的质量检验指标应该达到一百零六项,因此,供水公司的水处理成本还会相应提高。

(三).企业运营成本

供水公司的企业业务能够顺利开展,需要运营资金的支撑,因此企业运营成本也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方面。首先,原水处理成为可供应的水之后,需要将水输送到用水方,大多通过增加泵管系统,通过给排水市政管道的方式实现,这是水的输配。在水的输配这个环节,水输配所需要的管网建设需要非常大的成本投入,尤其是前期投入数额巨大,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虽然目前可以将其划归市政建设的范畴当中,但是是否将建设成本分摊到供水的成本上去,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论。一般来说,输配的成本可以划归给市政建设,但是管网的使用方是供水公司,因此需要付出相应的使用成本。其次,供水公司属于公司制的经济实体,在我国公司制改革的情况下,公司运营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目前城市建设速度很快,县乡和农村的建设也日益更新,而水的用途相比以往来说内涵越来越丰富,因此供水公司的业务比之前更多了,增长的部分会消耗很大的成本,这种公司业务的扩大,使供水公司的成本必定会有所增长。但是,目前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公司管理当中,信息管理比之前的人力管理节省和很多的步骤和开销,因此会相应的抵消因为公司业务扩大而带来的成本上涨,总体上讲公司的运营成本会增加,但是会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保持平稳状态。

(四).税费成本

因为供水事业属于基本物资的保障,是市政职能的体现,而且供水公司提供的是物资保障服务,不带有经济盈利的目的,因此相比于其他成本,供水公司的税费成本所占比例较小,也比较合理,目前我国供水公司税费成本的平均水平,约占企业总成本的10%左右。

三、影响供水公司经济效益的原因

(一).水费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供水企业回收成本的最直接手段就是收取水费,这是供水公司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发挥企业职能最重要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我国水费价格的形成机制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民最基本的物资保障受到国家的保护,虽然当时供水水平较低,但是人们索取水资源的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当时水的供应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及当时的工业建设对水的需要。因此,一直以来的水费价格偏低现象,没有根据市场经济调配资源的规律,随着成本的上涨而上涨,一直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因此水费价格形成的机制没有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这一点上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

(二).成本上涨压力较大

上文当中的叙述中已经得出,目前供水成本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而且随着原水质量的下降和净化水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指标越来越多,企业总成本上升是必然的。其次,供水企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受经济规律支配,但是企业收入受到许多限制,因此很难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发展缓慢,成本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在一定的层面上加大了供水企业的总成本。

(三).产销差产生的限制

产销差是指供水公司实际供水量所应该取得的报酬,与供水公司实际取得的报酬之间的数据差。如果以应当获得的报酬减去实际取得的报酬,我国供水企业的产销差一直是正数,也就是实际获得的报酬小于应当获得的报酬。造成产销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计量误差、偷盗用水、管网损坏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水公司的经济效益。

总结: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许多行业都经历了转型,新时期改革开放需要更加深入,供水企业也是一样,在保证供水企业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需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企业制度改革的精神,认清形势,看清问题,解决问题。在承担起供水公司的服务职能的同时,供水公司还需要保证自身的成本回收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云芳.供水企业成本构成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篇5

中国经济尽管受到非典冲击,但GDP 高速增长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今年将一举突破七上八下的格局,预示着整个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的景气周期。

1998年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及相配套的银行贷款大规模投入到基础设施,使经济增长稳定在七上八下格局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5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基础设施的投入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下在逐步升级。2003年,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了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一个“增长加速”[2]的时期。增长的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配合着资金流程和资本形成的改变,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结构和资金配置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中国2003年强劲增长的第一动力仍是“投资推动”,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但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出的政策却是差异很大的。从理论上看:(1)中国经济增长“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张军2002《经济研究》6期),以TFP 衡量的持续改进在1992年后就不显著了,中国存在着通过投入推动的“过度工业化”,这与克鲁格曼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评价“东亚无奇迹”即主要是靠投入支撑是相一致的。(2)以经济所宏观课题组的系列文章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高增长依然是合理的,但由于制度障碍导致了两大问题:一是制度性的投资饥渴使“经济过热”导致波动;二是更多地集中讨论了转轨时期的体制对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的障碍,如体系性紧缩就是对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的一种总结;(3)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变革和技术改进,代表作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强调了“高储蓄和高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结构配置优化,“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对增长有重要贡献”,分析了资本形成和形成效率对增长的贡献(王小鲁、樊纲2000),《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998)、《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刘树成等)、世界银行《2020年中国经济》,也都强调了结构变革的贡献和结构变革的方向。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核心,发展经济学早期中的“大推动”、“低水平陷阱”、“非均衡增长”、“结构化变革”等,也包括金融深化等的研究的都是通过一切手段提高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发展。

传统发展经济学强调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而后的发展经济理论强调了公平、社会进步、市场机制和制度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针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的“持续”理论,缺少对中国这样一个已经启动起来、要继续前行的大国发展的理论表述。从全球发展的历程看,结构变革,特别是伴随着非农就业增加的变革始终是发展的主线,资本形成是引擎,资本的配置效率是关键。

中国经济在高资本形成的推动下不断增长,其能持续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效率。本课题从结构调整的累积效果入手,分析资本形成的持续性和效率性,特别分析其形成方式和配置方式中的制度障碍,试图再探讨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革、可持续增长与宏观政策的选择基准。

一、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低价工业化和高价城市化双引擎

自1998年以来,政府大规模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累积效应,最明显的标志是由工业化这一经济增长的单引擎发展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引擎。200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自主增长。

1.低价工业化

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上亿农民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劳动力配置对GDP 增长的贡献平均在1.5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其对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的贡献(林青松2000、王小鲁2000、世界银行2000)。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如果说80年代基本靠“老农”(即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那么90年代基本靠“老外”(即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模式的基本形成)。

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以及实际税收低。“离土不离乡”政策大大推动了低价工业化。农民工成本仅仅按“剩余劳动力”定价,并且不需要住房、社会保障等所有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工资外成本,农民工的这一切都可以在乡村土地上得到解决。乡镇土地征用是“无偿”或低价的。没有了城市社会保障、城市土地与基建开发、基础设施的营运,与城市相匹配的高税收在地方上很多是减免的。在这里通过农村的“廉价”土地和剩余劳动力把工业化的成本给节约下来,不仅在早期的“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上造就了低成本,而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使中国产业继续保持了这一低成本优势,吸引全球的产业转移和采购,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大工厂”。

工业化进程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是推动了非农就业,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先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而后是劳动力流动,到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其二是长期工业化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产能和资金。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下,因工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尚未完成而出现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工业增长速度放慢就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城市化可以说正是上述工业化发展和累积的一个结果。

2.高价城市化

中国1992年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由于“要素价格双轨制”(即土地和资金利率价格双轨制)以及微观主体的“软预算约束”,刚开启的城市化导致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经济泡沫,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国家开始调控、软着路。同时土地要素的价格改革得以初步完成,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因此有了基本架构。1998年以来,国家一方面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启动住房消费信贷,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作为城市化最重要标志的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

2001年,中国人均GDP 约为1000美元,城市人均估计在2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为37%,也就是说,有近5亿人口处在人均2000美元的城市化高速起飞点上。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引致的投资,特别是住房、汽车、电子类耐用消费品、娱乐、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的升级将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2003年城市化的主导将逐步从中央积极财政的推动转向地方政府推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城市化的基本构架。随着中央财政赤字的加大和财政支出逐步转向再分配,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将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四级政府,省、地市、县、镇全面在政府履新年里积极“土地批租”融资,实施基础设施政府担保贷款等,加大城市化的投资活动,城市化引致的投资仍然是今年投资启动的重要部分。

与工业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这包括:(1)基础设施的高投入。如水电、燃气、公路和绿地都是高投入,需要政府的推动;(2)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一旦农民变为市民,社会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环保和城市运营等都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因此城市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为公共支出而征税??-较高税收不可避免。高价的城市化直接表现在:高的土地价格、高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和高的税收。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投资;第二阶段,随着城市化过程,大量的农民变市民,核心支出就是社会保障。目前中国总体上的城市化处在第一阶段,但也开始遇到第二阶段的问题了。社会保障现在支出比较低,农民土地征用费用也较低,城市化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非常低。但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是城市化后的最大支出。

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推动力。双引擎的含义不仅是投资配置,更重要的是非农就业的双重配置,即工业化过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服务就业。当前的非农就业中服务业就业比重远要高于工业就业,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非农就业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

二、资金流程变化与资本形成

结构调整的成功源于资源配置的变革。与上述“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结构变化相对应,中国的资源配置(主要是资金流程以及资本形成)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银行资金流程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此前主要是财政)。1990年代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破产,银行坏账问题凸现出来;加上1992、93年形成的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问题非常严重。1997年后国家四大商业银行开始了严格的贷款管理,出现“惜贷”现象。资金向国家集中,商业银行把存款放到央行和购买国债,货币政策尽管通过连降利率来扩张,但实质上是紧缩的,即政策上扩张和体制上收缩(宏观课题组,1999),货币放不出去。

1998年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刺激,银行放款有了新的渠道。而这些新渠道都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发行国债,银行则提供国债配套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另一方面是与城市化消费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这样调整的结果是,银行中长期贷款逐步从工商企业转向与城市化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与基础设施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始于1980年代中期,但当时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到1997年底,全国消费信贷规模仅为172亿元。1998年以来,消费信贷步入了快速增长轨道,特别是个人住房信贷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高达80-97%.1998-2001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426.16亿元、1357.71亿元、3376.92亿元、5597.95亿元。2001年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5425.95亿元,增长了32.55倍(见表1)。2002年,住房信贷增加的同时,汽车贷款增加迅速,新增超过了住房,个人消费信贷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对比1992年的房地产热,这次是居民真实的消费需求带动的,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市化水平非常高(邓宇鹏1999)。更为中性和科学的分析认为,按照国际经验分类,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二阶段,工业化稳定或下降,城市化率的提高完全是由经济服务化导致非农就业的比重上升所带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非农就业(郭克莎,2003及表3)。

行业务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从生产型贷款逐步转向个人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企业贷款,但过于集中在个人和基础设施贷款,导致风险集中,需要银行业务的再次转型,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再次降低坏账比例。但这一转型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留下来的融资缺口需要新的融资弥补。加大企业的直接融资安排,提高结构效率十分重要,但从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看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挑战。

从中国居民储蓄增长、金融资产分配和意愿上看,基本的事实是:(1)高速增长的储蓄总量,2003年第一季度储蓄为10.86亿,每年增长20%;(2)金融资产分配有极大差异,2001年最高的20%的城市居民家庭占金融资产的66.4%,而最低的20%则只占1.3%,,富裕家庭对资产选择多样化的要求非常强烈(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3)居民金融资产希望获得中长期的保障和收益。在中国产能过剩,大量资金从产业部门析出,同时资金供应多,并逐步开放外国资金渠道条件下,如果不能更广泛地开拓资金运用渠道,在“限制下供应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必然够快增长(这既包括股票价格的上涨也包括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就是日本的教训(见刘霞辉2002)。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大量资金搞建设,拓宽资源配置渠道和居民选择渠道才能合理分流现有的银行储蓄。

中国资金受到渠道配给限制,不能按资源-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去配置,导致了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资金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需求,特别是政府过度参与配置资源,扭曲了资源的需求和价格,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

四、保证持续增长的政策选择

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中国经济带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但高价城市化以及资本形成过程中政府过度参与所导致的种种问题(价格扭曲、结构、效率等问题)也给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挑战。此外,从增长必须伴随结构调整、而贯穿结构调整的主旨是“非农就业”看,如何有效地扩大“非农就业”将是未来的更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即高价城市化、资本形成及非农就业的挑战,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中长期的政策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土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寻求降低城市化高成本的道路。

当前城市化高成本的最直接原因是多层次的政府体制,导致土地、基础设施和福利制度的不规模运营。寻求降低成本的城市化政策已经时不我待,重要的一条就是土地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实现的手段就是集中,撤并乡镇,进而消减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形成中央、省和市三级,不但对于城市化有利,对地方、农村的财政改革也都具有战略意义。

地方政府改革,特别是县以下地方政府的全面改革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传统体制下设立的公社,和后来形成的乡镇一级政府,主要是与统购统销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职能基本上已经消失,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镇政府的历史功能应该结束,这样有利于节约土地和创造有规模经济的城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好农民负担问题、基层人满为患和财政破产问题。事实上,不撤销乡镇一级政府,农民问题、土地较大范围规划问题和基层财政破产问题是难于解决的。中国正面临着城市化发展的期,解决好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政府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非农就业。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非农就业是良性的,否则会出现“人口漂移”,即人口从农村漂移到城市,形成城市中的农村和“贫民窟”。非农就业不仅要依靠工业化的发展,更要依靠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独立于工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的道路是服务,只有通过深化服务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否则随着地价上升,企业的营运本上升,产业转移是必然的。中国当前很多发达的中心城市仍然拼命地通过补贴发展“工业园区”,对提升服务业品质投入不足,这是需要扭转的偏向。

国家这几年放松了第三产业的管制,大量非公企业的投资热潮,极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服务业要向高附加值的深化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服务业深化发展的关键。城市发展应加大城市发展规律的探索,而不应重复“同构的工业化”。

(3)完善金融体系,通过间接杠杆调整货币政策。

配合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因为正如前述分析,金融体系是提高资本形成规模和效率的关键元素。

金融体系的完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资本市场,将其居于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最主要渠道,这包括股权和债券融资以及资金配置。在证券市场中,债券市场是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债是发展的核心。二是体制改革,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多元化的改革,将坏账逐步剥离后上市,改变银行体制,同时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而股票市场的问题是“国有股”的体制改革,增量改革是比较可取的方法。三是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不仅仅是银行体制,证券市场也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只有金融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才能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资金的价格才能合理地反映出其稀缺程度,否则要素价格的扭曲,会导致资源的误配置(misallocation )。

在货币操作上注意运用间接手段,目前运用间接杠杆的条件基本成熟。1998年后中长期贷款均开始抵押,如个人抵押贷款、房地产开发的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的收费权抵押贷款,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非常成功的方面,形成了贷款抵押比例调节的手段,其调整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另一个就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通过这些市场方式调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将比较平稳。

(4)实行税制改革,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升级。

出口退税制一直是中国刺激出口、扩大外需的一个成功手段。不过,出口退税也带来一定的财政负担。今年出口退税的欠款已达到2500亿左右,负担过重。去年以来美元贬值,提高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应该是逐步减少出口退税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以城市化为带动的景气周期,给以消费带动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机械装备工业的升级。从现阶段发展看,重振中国内需,特别是装备工业产业升级需要税收上的激励;另外,现阶段出口主要是制成品的出口,加工工业的升级也需要增值税的改革。

因此,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应逐步从“出口退税”激励,转向“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减税方案。当前的生产型增值税,投资品不能抵税,而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就只对增值部分征税,所有购进价值(包括投资品)都可以抵税。这种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将直接刺激国内企业的更新改造,扩大投资,从而促进资本形成,带动工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经济所宏观课题组,2000)。从财政改革看,由于所得税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流转税的改革时机。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到消费型增值税尽管每年会减少国家税收500-600亿,但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从长远看,这样的税制改革,可以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结构变革与长期增长提供了可能。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处在一个增长周期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其发展的两大引擎,资金流程的变化是有利于增长的,通过进一步政府、金融体系和财税改革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和非农就业的增长。

参考文献

Barro ,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郭克莎,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分析》,发表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国家统计局,2002,“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报告”

Hersh ,Adam and Christian Weller,2003,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Challenge,March-April.

华民,2003,“长江边的中国(纲要)”,《参阅文稿》2003年2月21日;贾康、白景明,2002,《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2期;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9期;2)《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年3期;3)《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2000年3期;刘树成等,2002:《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经济研究》2002年4期;刘霞辉,2002:《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2002年4期;李治国、唐国兴,2003,《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给予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3期;钱纳里等,1986:《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世界银行:《2002年的中国》,财政出版社。

王小鲁、樊纲主编,2002,《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小鲁、夏小林,2002,载于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张军,2002,《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转轨的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6期。

张平,2003,《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张平、张晓晶等著,2003,《直面符号经济》,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支德勤,2003,《武汉信贷投入剧增:凸现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力》,《金融参考》,2003年2期。

中国人民银行,2002,《200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篇6

关键字:真实;开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一.电子商务就业岗位调查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和指导,因此,通过对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学生工作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能力不强,与客户沟通存在很多问题,缺乏沟通的技巧,没有专一的技能。

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企业分别从企业需求、岗位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素质需求、课程开设和职业证书等7个方面给出了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如表1所示)。

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发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网络营销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推广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封闭的实验室里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在真实、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因此,必须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学校。

二.电子商务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把营销技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围绕网络营销技能所需的六大意识和七大核心技能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体系。

1、六个意识

商业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国际眼光和灵敏的嗅觉,遇到商业机会要快速反应、精于算计;

实践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在从事营销活动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大胆实践和积极实践;

创新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敢于标新立异,做事敢为人先;

品牌意识-做人要有人品,做事就要创名品,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

团队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充分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敢于协作和勇于协作;

系统意识-要站的高、看得远。

2、网络营销七大核心技能

网站规划、评价能力:主要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网站规划能力、网站运营评价能力、静态网页设计能力、动态网页设计能力和网页美工能力等;

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等;

网站编辑和网站管理能力:对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对热点的捕捉能力、看待问题有独特的视角、内容组织能力和图文图像编辑能力等;

网络营销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网络推广与营销能力、搜索引擎营销能力、营销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以及营销实施监管能力;

平台招商与客服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平台招商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网络客户服务能力;

网店经营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网店运营能力、网店产品和物流管理能力、网店推广能力和网店促销能力;

品牌策划与推广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能力,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方面营造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

3、电子商务核心实践课程群

营销创新;网络推广;商务网站经营;热点专题策划;平台招商与客服;网店经营与管理;品牌策划与推广;电子商务创业。

三.真实、开放环境下核心实践课程的实现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开放环境下才能实现,为了配合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建设了实训平台-网络促销联盟,平台集教学和学生实训为一体,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训流程把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贯穿到所有的实训项目中,以具体的企业营销项目为主体,从前期的项目招商、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产品和服务推广、品牌策划与推广到最终的客户服务,形成一套课程实训的体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中,着重培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如表2所示)。

四.结束语

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开放环境中培养,通过对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调查,我们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核心技能,制定了核心技能培养的课程群,并且针对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网络促销联盟平台,通过平台和企业的实际项目把核心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训贯穿其中,最终实现学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傅杰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篇7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2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层次与类型的划分越来越清晰,依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1]。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是否科学、合理,对其能否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与特有的价值取向,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平台+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体系建构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确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设置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2]。由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要科学设置课程间的配合与衔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文化积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正视这种差距,不能盲目追随、攀比,应围绕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主线,坚持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原则,明确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先确立学校层面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宏观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下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可以实施分段培养模式,即前1~1.5年按类培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之后分专业开展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健全人格为目标;学科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融通相近学科基础、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夯实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培养创新能力、完善能力结构为目标;实践教学平台课程设置以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

表1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学科教育平台课程 学科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学科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方向1

方向2

方向3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平台课程 实践教学必修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选修课程模块

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各专业可以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专业特征、市场需求、生源特点等因素科学而灵活地设置课程,各模块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科专业理论体系要求,又要考虑社会、行业、企业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各模块课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特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平台+模块”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其实质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3]。“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每一平台都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学校可以规定每个专业总学分中的选修课程不低于一定比例,如一般不少于20%。此外,在专业教育平台中,每个本科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少设置2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而且要求选修总学分不低于专业平台课程总学分的一定比例,如30%。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此时,学生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岗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能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及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平台+模块”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一线工作的现实需要及发展趋势为依据设置课程,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具有适应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业领域并具有职业发展潜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明确要求各专业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自身特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入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调研和论证,确定符合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细化分析各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各专业根据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研究确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拟定出人才培养方案。

(三)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的变化成为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通识教育平台除了开设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思政、英语、体育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外,还要开设系统化的、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般可以涵盖人文类、科技类、经济生活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等课程,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足够课程,并对选修学分作出要求,比如,要求本科专业学生至少修满10个通识教育选修学分。在总的选修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文理交融,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理工科类专业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并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素质课程、理工科类专业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做出要求。此外,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识课程学习平台,开设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

(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最大的优势是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行业、岗位的职业需求,达到个人发展与所在单位发展的统一。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要特别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拓宽实践教学的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平台开设,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对包含在各门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等分散实践教学环节,在相应的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设置。课程体系中要逐步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一般而言,偏重应用型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少于30%。这样,势必会引导各专业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向技术体系转变,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要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即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分散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逐步建设、完善充足的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区域社会资源,逐步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五)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样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专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针对科研创新训练、科技竞赛、创业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文素养提高等方面开设丰富的课程。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创业模拟与实践》《商业实战》等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团队激励与沟通》《创业政策解析与实务指导》等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了《化学科学系列讲座》《企业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重视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可以在学科教育平台或专业教育平台中设置学位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拿到比普通课程更高的分数(一般普通课程60分及格,学位课程至少70分才算及格)才可以获得相应学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只开设单科课程,同时要不断增设、开发综合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 考 文 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时有发生,精益、环保、绿色、高效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环境意识和精益思想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精益生产方式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战略性、多方面性及复杂性,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企业战略角度综合考虑。

一、构建原则和假设

1.绿色目标覆盖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制造过程、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2.系统性。从项目层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保持和发展整个建造系统中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从宏观上管理和控制成本。

3.增值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导向,应从最终用户角度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

4.前馈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应着重于事前控制,重点控制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

5.过程性。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对形成成本的过程进行持续控制,精益建造提供的多种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可实现成本管理与生产控制的结合。

6.全面性。成本管理不仅满足财务管理目的,还应满足精益项目管理需求,为项目管理提供成本信息,支持项目决策。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种指标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价成本管理体系。

8.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行业整体状况及企业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

二、体系构建

精益生产方式下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以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故对其评价应涉及企业运营、环境对企业影响及财务成本管理三方面。

(一)企业运营评价指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以及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实施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以及绿色营销等策略,同时,精益生产方式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运营。

1.产品开发指标

(1)产品开发周期。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实施产品并行开发工程,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质量。

(2)产品开发投入产出比。可用新产品开发成本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衡量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产品开发的投入产出比。

2.产品生产指标

(1)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从零部件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部时间,通过生产同步化、缩小生产批量、快速更换工装可明显减少生产周期。实施精益生产应尽量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占用,可用生产周期长短、生产周期缩减率、制造周期效能评价。

(2)库存水平。库存量大相应占用资金多,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增加了库存管理费用的支出。精益生产零库存管理思想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用库存资金占用率来评价库存水平。

(3)边角余料。少量边角余料是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但过多边角余料的产生有违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绿色采购和绿色设计在源头上控制边角余料产生,绿色制造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边角余料产生,可用边角余料率评价边角余料的影响。

(4)质量保证。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内所有的部门必须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在在制品储备量很低的生产环境下,对零部件和在制品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可用产品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保证水平。

3.产品销售指标

(1)产品及时供货能力。及时供货是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其能力的大小反映了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状况,可通过顾客对其满意度来衡量。

(2)产销率。产销率衡量企业实现产品价值转换能力的大小,其值越接近1,说明企业成品库存量越小。

(3)绝对市场占有率。绝对市场占有率准确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市场角度衡量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方面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

(4)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成本降低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能源消耗比率。能源消耗比率越大,表明销售收入中所消耗的能源越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越低。

2.资源属性指标。绿色产品评价中材料资源属性可用材料利用率、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无毒无害材料使用比例衡量。设备资源指标是衡量绿色产品生产组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主要用设备利用率来衡量。

3.环境经济性指标。环境经济性就是使绿色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全程中具有最小的成本消耗和最少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可从生产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社会成本方面考虑。

4.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绿色供应链对能源的利用更充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

(三)财务成本管理指标

1.主要成本指标

(1)企业成本比较优势。用企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来衡量精益生产方式下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后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的成效,即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与同类企业各单品综合平均成本的比较。

(2)成本费用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约支出。该指标值越高,表明绿色供应链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反映绿色供应链购、产、销平衡的效率。货物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较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率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但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有关,生产经营周期短,表示无需储备大量存货,故其存货周转率就会相对加速。

(4)环保投资成本。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环境基础设施、环保技术、环保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增加的投资有的是单个企业进行,有些则是供应链中的多个企业共同投资,对其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企业当年投资比上年度增加的比率。

2.主要财务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即企业净利润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关系,是从资产运用角度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

(2)总资产增长率。即本期期末总资产相对于上期期末总资产的增长情况,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扩张的情况。

(3)财务杠杆系数。是净资产收益率对总资产投资报酬率的倍数,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4)固定资产效用比率。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要创造收益,利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的比较分析,可以有效地衡量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

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评价是要检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效果。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的运营、环境影响、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入手,选取了典型的指标全面地概括评价了企业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智军,党新民,刘胜军.精益生产方式JIT[M].海天出版社,2002.

[2]徐团结,王硕,潘海青.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绿色度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06(2):61-65.

[3]邓明君,罗文兵.精益运营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6(3):56-59.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将通过对中小企业上市公司08年-10年的数据分析,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性以及其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更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国家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历了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两个阶段。旧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进行研究的,包括传统理论、MM理论和权衡理论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 (1)在理想条件下,MM理论得出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的结论; (2)存在公司所得税条件下,MM理论得出公司价值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3)存在破产成本的条件下,权衡理论得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要权衡避税利益和破产成本的结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非对称信息进行研究的,包括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分析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二、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成长性分析

本文选取的为197家2008年以前上市的中小企业,列取了这些企业08、09、10年各项财务指标的均值对比情况(如表一)。我们可以看出:1.样本企业在上市之后规模不断的扩大,速度较快。2.样本企业负债能力较弱。样本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可见样本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不强。资产负债率离国际上推荐的60%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3.样本企业的资金增值能力不强。

三、上市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1.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截至2011年12月20日,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644只,本文所选用的样本将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筛选:①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是2008年—2010年,所以剔除08年以后上市的中小板公司。②ST、*ST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经营存在问题,造成某些财务指标偏离,会导致实证研究的结果存在偏差,所以也将其排除。③为了消除个别畸形数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将极个别畸高畸低的异常数据剔除,如剔除个别总资产负债率大于1000%的极端值和绩效极差的公司。余下197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wind)

2.控制变量的度量

本文从广义资本结构的多个方面, 即从狭义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 、负债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三个角度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各变量名及计算方法如表2所示。

3.实证假设

(1)假设1: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负相关。

由于绩效较好的公司能够产生足够的内部现金流, 无需向外融资, 所以, 负债比率较低; 而绩效较差的公司无法由内部产生足够的资金来应付投资支出, 而需向外融资, 而且根据优序融资理论, 公司向外融资以负债第一选择, 因此, 获利性较低的公司其负债比率较高。

(2)假设2: 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公司的规模是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较大的公司, 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 其在本行业市场上占据相对优势, 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后续研发上更有竞争力, 相比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更容易创造好的财务绩效。

(3)假设3:中小企业上市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说明股权集中度就越高, 就越有利于对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和激励, 从而提高经营绩效。董事会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如果大股东、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确实发挥着积极的监管作用, 将有利于监督管理者使其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公司的长期投资机会。因此, 股权集中程度越高, 董事会规模越大, 则

公司绩效越高。

4.模型构建

model :roe=β0+β1 Dbassrt+β2 sum10+β3 pl+β4 Dirnum+β5 Curtotlia +β6 Noncurtotlia +β7 lntotal+μ

(2)实证结果分析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1)08-10年的数据线性拟合较好,08-10年均通过了F 检验, 即可以认为模型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2)Dbassrt(资产负债率)和roe(净资产报酬率)成反比,这与假设一一致。(3)反应股权集中度的指标:Sum1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roe(资产报酬率)成正比,其中08年关系不显著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收入减少或者市场非理性的行为导致。但是P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roe(净资产报酬率)的关系不显著。(4)Dirnum(董事会规模)、Curtotlia (流动负债率)、 Noncurtotlia(非流动负债率)与roe(资产报酬率)均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5)Intotal(公司规模)与roe(资产报酬率)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假设二相一致。

由此可见,假设一、假设二成立、假设三存在争议。

四、研究结论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结构与绩效存在负相关,这也反应我国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顺序和优序融资理论的差异。优序融资理论放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而我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权益融资。这是由于内源不足、债券市场发展不健全造成的。此外很多绩效好的企业不愿意负债,认为负债会给外部传递公司经营不好资金周转不灵的信息, 同时,固定的债务利息支出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 在我国负债融资多的往往是企业绩效较差的公司。我国债务融资主要方式为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门槛较高。

第二、公司规模和企业绩效成显著正相关。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的初始阶段,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均较大,而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通常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其在本行业市场上占据相对优势, 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后续研发上更有竞争力,也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相比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更容易创造好的财务绩效。

第三、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假设三至少是不显著成立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股权资本对企业的控制仍不完善。也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约束力的不足,造成对管理者约束的缺失,使得他们的行为往往偏离投资者的利益, 导致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业绩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黎东升 ,郑芳芳.中小企业成长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07年上市的中小企业板数据[J].企业经济,2011,(3):367

[2]乐娜. 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3)

篇10

【关键词】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酒店是一个复杂的运营系统,要确保酒店运作高效有序,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受制于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除国际品牌及少数国内品牌酒店管理水平较高外,绝大多数酒店企业管理水平依然较低。由于目前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得酒店不得不将精力转向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方面,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已成为酒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目前整体成本控制水平来看,通过控制经营成本来提高效益还有很大的潜能。深入细致地进行成本构成和特点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势在必行。

一、酒店经营成本构成

从广义上讲,酒店的经营成本包涵了营业成本和费用(本文均引用此概念),与一般企业在核算科目上大体相同,包括一级科目中的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四项,二级核算科目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设置,三级科目一般按部门设置。酒店经营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如表1所示。

二、酒店经营成本构成特点

从总经营成本构成比例上看,酒店经营成本成本以人员工资、餐饮成本、水电能源消耗三项为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80%左右,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人员工资约占总成本的20%,水电油能源约为30%,餐饮成本约为25%~30%。

从各部门的成本、毛利率来看,客房部、餐饮部、娱乐部各具特色。从表2的分析可知,客房部的主要成本为折旧和摊销费约为50%,人员工资及其它为30%左右,部门毛利率最高,约为40%~50%,总成本的可压缩性低;而餐饮部的餐饮制作原料成本和人员工资达其部门成本的65%左右,可控余地较大,可通过加强采购、管理和激励机制来予以降低,其部门毛利率仅为10%~15%;娱乐部的成本构成与客房部类似,可缩减性较低,部门毛利率居中,但人员多、杂,管理难度大。

三、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一)确定经营模式

酒店经营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经营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成本控制的难易程度。客房部的管理相对较易,且利润率高,采用目前的管理模式即可。餐饮部人员多,原材料种类多,消耗主要靠厨师班控制,管理难度大。但餐饮部所提供膳食服务质量的好坏,会间接地影响客房部的入住率。传统的餐饮管理模式工作量大且效果不太好,很难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难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较好的模式是目标管理制,将经营管理权放至部门,酒店重点控制部门利润总额、部门总收入和易耗品破损率,按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和处罚。如管理层缺乏餐饮业经验,也可考虑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至于娱乐部,目前主要采取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这种方式对酒店来说管理较为简便,但大部分利润都流入了租赁者手中。鉴于酒店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为了充分发挥部门管理人员积极性,可考虑目标管理制,既可简化管理又可提高利润,此方式已在一些酒店成功实施。

(二)确定经营成本控制重点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控制工程,所要控制的点多、面广,核算工作繁杂,要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难度非常大,实行分类管理和重点控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也符合管理控制学的原理。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可根据各成本项目在总经营成本的构成比例及其可控制性将成本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A类,严格监控B类,C类成本项目是一些比例不大、可缩减性小、对总成本影响较小的项目,实行一般性控制即可。从上面的成本构成分析可知,总经营成本中以人员工资、餐饮原材料消耗、水电油能源消耗三项为主,占全部总成本的80%,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将其归类为A类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总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否。低值易耗品、酒水、洗涤费、维修费、培训费为B类,属严格监控类,其控制是否有效对总成本和利润率有较大影响。除A类和B类以外的项目归为C类。

(三)确定目标成本考核指标

在确定成本控制重点后,目标成本考核指标设置就是关键,设置合理与否决定了控制能否有效地实施。考核指标的设置,应该像挂在树上的苹果,可以看得见,站在地面上却摸不着,但使劲跳起来或爬上去又可以摘下来,这样的指标就是合理的指标。至于具体应设置为多少,应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历史经营状况、同条件下同行控制水平而定,原则上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激励性,应该遵循“宽于立而严于行”。考核指标的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制订时一定要慎重,要在详细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指标一旦确立,不管效果如何都要严格执行,以保证其严肃性,不合理的地方可在下一次制订时再予以修订。制订考核指标时应重点注意部门利润总额、总收入额和低值易耗品破损率。

(四)建立成本监控体系

从组织架构上,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机构。这一点已在酒店行业普遍实行。财务部一般都设有成本主管,但目前的成本主管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者,由于其没有真正的管理权限,实际上只是行使成本核算职能,其主要工作就是核算成本和汇报成本状况,并不实施监控职能。因此,酒店不但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更要赋予相应的监控权限,以保证其行使更重要的监控职能。

从制度上,应建立相应的监控制度。一是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严格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核报,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开支由使用部门申报,财务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实行3级审批;二是健全各种财务制度,如《采购员制度》《保管员制度》《物资出入库制度》等;三是建立回收利用、以旧换新制度,杜绝浪费。

从部门成本控制的角度上,客房部的成本可压缩性较小,对其进行控制收效不会很大,要提高其部门的利润率主要应从开源的角度考虑,提高收入是主要手段。餐饮部应重点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消耗,降低直接成本。对于控制采购成本,主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重视提高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拓宽采购渠道,重视所购物品的质量。至于消耗控制,主要实施者为厨师班,由于膳食制作专业性较强,不太好进行监控。目前很多酒店厨师班实行总工资额包干制,不管工作量的大小、厨师班人员多少和餐饮部门收入的高低,酒店都给行政总厨一固定工资总额,由其自主聘用人员和进行工资分配。这种方式对于成本控制不利,成本控制的好坏全由厨师班人员思想素质和心情而定,外部几乎起不到控制作用。较好的控制方式是厨师班收入与单位收入消耗率、工作量等具体指标挂钩,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成本,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娱乐部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摊销,占部门总成本的60%左右,但该项目在酒店投入运营后就确定了,不具控制性。可控制部分主要是人员工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员工人数是较可行的做法。总之,各部门各具特点,应视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控制重点。

从思想方面来看,应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教育和宣传,让成本控制意识深入人心,使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以便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从管理层做起,老板和高层管理者要讲成本、讲效益,不但自己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如何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员工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主动去控制成本。

总而言之,酒店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但又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是要针对酒店经营成本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建立科学的成本费用监控体系,运用“三化”(即制度化、目标化、经常化)管理模式进行监控;其次要强化成本意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再者就是考核指标和控制手段要合理并严于执行。只要灵活运用以上措施并不断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酒店经营成本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