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B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07-03
一、实践:构建价值本质的新视野
古往今来,哲学史上关于价值的认识莫衷一是。从古希腊哲学对“至善”和“优良生活”的追求,到传统中国哲学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价值往往被置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到了近代,西方哲学界,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都从自身的逻辑起点出发,或多或少地对价值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演进来看,人们对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倾向:一是把价值当成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的产物。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认为“价值(不论是肯定方面或否定方面)决不能作为对象本身的特性,它是相对于一个估价的心灵而言……抽开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1]他认为价值的知识的命题完全决定于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取决于主体的态度,不包含必然性,价值完全是主观的。美国哲学家培里认为,价值是兴趣的对象,使人感兴趣的东西就有价值。另外,还有哲学家将价值定义为完全主观的情感或人格,例如美国伦理学家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价值论和美国哲学家布赖特曼的人格主义价值论。二是将价值看作完全客观的先验的存在。例如,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直观的现象或现象学上的直观,它先验地存在着并在感受中给与我们。价值是超验的又是客观的,独立于价值对象和评价主体之外,独立于我们的意志、情感、理智和认识。
在我国理论界,价值的本质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从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看,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相接近、相一致的关系;二是从价值形成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是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事物本身无所谓价值,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存在和属性同人们的需要之间有某种一致的关系,并且经过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这种联系。
在实践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解哲学体系的一把金钥匙。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把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原初根据,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揭示了价值现象的实质和作用,把价值这个“神秘主义的东西”带回到现实之中,说明价值既不是本体也不是实体性存在,更不是以自身为本体和实体的观念自己产生自己的独立的神秘运动。
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展开,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目的、手段和结果是推动这个过程不断向前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目的确立以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相应的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作为中介环节,最终实现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获得结果。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来了物质交换关系、意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在这里,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关系,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关系。
如前所述,价值与实践都有两个基本要件:主体和客体。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客体自身性质构成了价值的客观基础,而人们对价值的需要则构成了价值的主观条件。价值的实现既离不开客体的属性,也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人的实践“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则是连接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纽带和桥梁。具体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着的价值关系,尽管千头万绪,但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二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
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离不开自然,是自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时候,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说: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从实践和价值关系来看,人不但源于自然,而且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起源上看,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可以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人却不能没有自然界而生存。因为失去了自然界,人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而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物质的途径和中介就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现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就是人类的劳动,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支配自然,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3]而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状况。自然界限定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范围,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利用自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欲望,提升了自己的生存品质。同时为了能够持续健康地生存下去,人类还在不断地革新自我的生存理念,净化自我的生存空间,使生存需要的满足进入到理性、科学、健康的轨道。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恩格斯曾说过:“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明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回顾人类文明演化和人与自然界实践关系嬗变的历史足迹,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类在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文明获得长足发展的需要。
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通常把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称为原始文明或渔猎文明。原始人的物质生产能力虽然非常低下,但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已开始了推动自然界人化的过程。农业文明使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到生长和繁衍,并且改变其某些属性和习性。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风力、水力等等,加上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也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和主体的真正解放。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从蒸汽机到化工产品,从电动机到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从近代科学诞生到本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在只有四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内,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工业文明的人类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忽视了自己还有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实践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文明。因此,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历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人的需要是价值的尺度
人的需要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状态,可以理解为人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7]从需要的特点来看,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可以认识需要、调节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创造需要;人的需要在实践别是在生成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人们通常理解某事物是有价值的,就表示它能够满足人、阶级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成为他们的兴趣、意向和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的需要作为价值的尺度,在理论上成为打开和进入价值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价值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需要来解决。比如说,需要的性质决定“价值质”。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由此也决定了价值也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肯定性)价值,又有负(否定性)价值。
(二)生态实践中人的需要与否定性价值关系
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于正当需要,也就是有利于人和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应当予以满足。能够满足主体的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对主体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或者有碍于满足主体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但是,人还是有不正当的需要,这种不正当的需要,不仅不应当满足而且要加以限制。因为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相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者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那么,人在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有哪些需要属于不正当、不合理的呢?
一是虚假的需要。所谓虚假的需要就是主体自以为需要而实际并不需要,只是由于外部舆论导向或主体赋予需要物以某种象征而加以追求的需要。比如人类为了装饰或着装的需要,大量捕杀珍稀濒危动物,取其皮毛。这种需要并不反映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不过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主观嗜好。不少贵族阶层将穿着华丽的皮草看作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实际产生的后果是野生动物种群灭绝,生物多样性破坏,导致大自然生态链发生断裂……因此,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合理、不正当的需要,这种需要所产生的价值显然是否定性的。
二是过量的需要。人的现实的需要有一定的度,超出一定的限度,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就变成了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工业文明的发展必将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大自然对于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工业或生活垃圾的净化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过度的排放污染物而远远超出自然和人力所能够控制的范围的话,它们的残留物势必会渗入到空气、水源、土壤当中,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灾难。此外,我们知道,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类,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有些重要资源比如煤炭、石油等因为再生的时间极其漫长,短期内不可再生,为了满足人类短期内物质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些资源无止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势必有一天会导致资源枯竭,使人类发展失去资源基础而陷入难以言状的困境。所以,人的现实需要应该有度,这个度的产生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结果。对于那些违背规律过量的需要所产生的巨大负面价值必须高度警惕。
三是冲突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多种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正当的需要应是同其他需要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应该有利于其他需要的满足。反之,一种需要的满足严重干扰和阻碍其他需要的满足,那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了。这是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多种需要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内部冲突。”此外还有个人与个人间、个人与集体间,以及集体与集体间需要的冲突,这是一种“外部冲突。”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如果把它孤立起来,就个人来说可能是无可指责的,是一种正当的需要,但如果把它放在集体、社会关系之中,就有了两种可能性,既可能相互协调、吻合,也可能相互对立、冲突。当个人的需要有损于他人,有损于集体、社会需要的满足的时候,它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本国利益的需要,大肆向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建立污染物排放严重、在国内被法律明令禁止的工厂,甚至直接出口难以被自然界吸收净化的工业、生活垃圾,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因此,以牺牲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来获得个人的满足和利益是不正当、不合理,同时也是不道德的,它有悖人类“公平正义”这个基本的普世原则。
(三)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从价值视角来看,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系统(价值客体)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们(价值主体)合理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变革过程和进步状态,体现为科学的生态思想观念、制度化的生态运作方式和进步的生态实践。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探讨人类在生态实践中,有哪些合理、正当的需要能给人们带来肯定性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实践目标的更新和科学需要的满足,正是判断人类生态实践是否文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社会本身不懈奋斗追求的理想。这些目标和需要因为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从社会整体功能目标来看,可以将它们分成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地球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地球的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超过了这个承载界阈,自然生态系统将失去补偿功能,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人类进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活动的自然生态基础就会瓦解。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是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基本目标系统。
第二,实现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具有三层内涵:一是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之说就是这种胸怀,内涵着全球和平与发展及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社会经济新秩序这样一个时代主题;二是国家层面的各民族、各阶层民众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这内涵着社会公正问题:必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公平地创造新生活和享受新生活;三是具体到个体层面的人,一方面要拥有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有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素质,要科学地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核心目标系统。
第三,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联合国在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这个定义内涵非常丰富,包括:首先,“当代人与后代人”是指全人类不论地区、国家、种族、信仰,也不论性别和年龄,既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也包括代际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其次,“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健康的、适度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和受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人都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都能得到卫生医疗保障,都有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都能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再次,“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当代人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高消费和高浪费,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保留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资源。最后,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和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支撑,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的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现实目标系统。
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整体目标体系的统一,从根本上体现了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性,体现了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与可持续生态的高度统一性,揭示了工业文明转型的演进方向。这种转型不是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系统的一系列变革。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中,以满足以上三种基本需要为目标,将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肯定性价值,这些肯定性价值既是我们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尺,也是我们追求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态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党的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两者是统一于一体的。
一、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要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改变过去对扩大城市规模、扩张空间的片面追求,坚持城镇化科学发展,以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文化的提升为发展基点,使我们的城镇变得更加舒适,成为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友好型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三、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经济体。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活动中对于短期经济利益的盲目、片面追求,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造成资源紧张,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于一体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道路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新型城镇化借助科技知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总而言之,科学实施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也会极大的提高城镇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持城镇发展的永续循环。一味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忽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总而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永续发展离不开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统一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实现的动力和保障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关乎人类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新型城镇化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人民大众才能够更加积极的为城镇化建设做出努力,才能够珍惜美好的家园,而好的生态环境又给新型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巨大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同步推动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可以分两点分析,即: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因为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均匀分布和因此产生的不均匀经济活动,最终使得某些地理位置人口不断聚集,形成城镇;新型化则是目前针对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只有同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共赢局面。如果只是加速城镇化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最终我们的居住环境会变得很恶劣,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因此陷入困局;如果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经济发展,城镇化停滞不前,那么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因为经济发展不足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齐步前进,才能够让社会发展越来越发达,居民环境更加舒适、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结语: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发展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进程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加强全民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先进的理论为先导,在实践中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善于总结,统筹兼顾,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孙晓冰.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2011(12)
[2]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2]全球三次绿色浪潮[EB/OL].文汇报, 2012-07-30[2012-11-21]. http://.cn/ewenhui/whb/html/2012-07/30/content_81.htm.[The Three Global Green Wave[EB/OL]. Wenhui Daily, 2012-07-30[2012-11-21]. http://.cn/ewenhui/whb/html/2012-07/30/content_81.htm.]
[3]Dietz T , Rosa E A , York R .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Wellbeing: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J]. Applied Geography,doi:10.1016/j.apgeog.2010.10.011.
[4]何林,陈欣.基于生态福利的陕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6):24-28. [He Lin,Chen Xin. Research on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xi based on Ecological Wellbeing[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1,(6):24-28.]
[5]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61-162.[Ma Lei, Yu Zhenhua.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09,(1):161-162.]
[6]Wackernagel M, Rees W 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 Gabriola Island,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6:9,61-79.
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的形成可以对人们建设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理论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从这些新的理念中可以不断的认清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大学生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的发展要求,而是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形态进行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和空间?
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来提倡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楚认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仅积极的改善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能够从其本质上提升对人类生态理念以及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对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以及各项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而努力。
[to] picked ecological city is the people in the long-term ideological progres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ity evolution, are summ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form. Ecological city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ity. Thoughts origin of ecological city and it is rich in theoretical basis, such as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though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idea of garden city,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o on, in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s on combination of people, city and natur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cit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剧增。人们享受着城市化过程中以及城市化后提供的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现代生活等种种好处的同时,城市也给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和解决诸多的城市问题,如何缓解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考虑城市建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最早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再到赖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实现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特征
1、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最终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
(2)高效性
其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达到一个高效运转、循环利用的状态,在知识生产和基本物质生产中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源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整个城市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
(3)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体现在环境、社会、人的利益上,并寻求协调统一的发展。生态城市强调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求环境宜人,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4)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兼顾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将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最大程度的降低城市发展对生态造成的危害,保证发展的健康与可持续性。
(5)全球性
生态是无国界的,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影响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球应该加速推进交流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的进程,共同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体现的哲学内涵
1、以自然为本
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总体上的直接观察并加以抽象猜测,在自然界中寻求统一。从地域的选择来看,早期的城市大都是建立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由于当时主要以农业为主,城市活动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要依赖与环境,从而城市活动与大自然形成了协调的局面。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在古代的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承中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与人居环境规划当中。特别是古代的都城,城市的选址大部分都要根据周边的地理位置来定,有的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有的地势平坦,靠近江河湖泊,适于建造大型城市。路网水网的规划,也是受到自然的影响,尤其水网一般沿用自然水系。在城市建筑方面,建筑的样式和材料应用都深深地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南方的吊脚楼形式就是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产生。中原地区由于古代的气候原因,建筑的材料多以木材为主,都是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2、以人为本
近代开始以来的世界观由笛卡尔——牛顿的机械论所支撑,而这种世界观却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危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哲学却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是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代,城市在人类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聚居地,财富和文化的载体,城市首当其冲的受到现代生态哲学和自然观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城市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理念的否定与改造,也是现代人类居住区的高级形式和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生态依存关系,减少城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依靠现代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3、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
从城市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开始,城市规划与建设就一直直接或间接的以最适宜人类居住为条件。“田园城市”等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追求。因此,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诉求。
生态城市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的人工景观与城市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和谐”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文化交流,思想的冲击以及城市的发展后的理性选择。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生态城市的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的本质要求
生态城市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其本质要求蕴藏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个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而生态城市的生态,不再是单纯的大自然生态,而是包含了自然、社会、经济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简单来说,生态城市是人们在长期的城市发展摸索中,提出的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
总之,生态城市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思想进步,社会发展,城市演变历程中总结出来。生态城市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获取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不谋而合。当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生态城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们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对自然规律有深层的认知,使得人们正确把握生态城市规律与城市发展的契合。
因此,在生态哲学,生态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让生态城市建设走向社会群众,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人员基础,从而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肖玲.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J]. 南京社会科学,1997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这种变化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落实科学发展本质要求,是使我国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升华之举,标志着现代化转型正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代表、宁夏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认为,“‘五位一体’为发展的内涵增添了新元素,为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发展的方式确立了新坐标。”
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各项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内在地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政治建设要蕴含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文化建设要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观念和精神;社会建设要兼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认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定要将生态文明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美丽中国”梦想
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轨迹,也是生态系统承载量不断增多与面临更大的生态需求压力的轨迹。在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下,我国在生产端产生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收入分配改革深化和经济向内需转型,消费端面临的生态压力将会逐步增大;同时,我国未来还将处于城镇扩散能力和辐射能力强化的阶段,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高人口密度、高物质消耗与高废弃物排放,也会成为诱发高生态压力的主因。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我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如十报告所言一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具体而言,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就曾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如今,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更为明晰。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使经济发展沿着可持续的道路保质保量地前行。
除了引领经济转型的功能之外,生态文明建设还关乎社会民生,针对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呼声,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确立为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意即一方面增加GDP,一方面提高生存生活环境的质量,让人民拥有健康。
绿色评价体系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优势
尽管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拥有诸多优势。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规划的十二个约束性指标中包含六个环保指标,这些涵盖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等内容的指标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严格标尺。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由偏重速度转向以质量为重。党的十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经济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都将有所降低,生态压力有望在释放缓解过程中逐步消解。与此同时,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十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向绿色转型的机遇,各个层面应该更多关注自然资本投资、保证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在这其中,政府宏观层面的推动将是首要的举措。
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将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优化GDP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李琳介绍,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一起开发了衡量绿色经济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资源环境可持续指标、绿色转型驱动指标。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56-02
一、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
何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并将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自然生态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自觉地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的一种文明社会观。它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更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致使妥善处理和彻底扭转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态文明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资源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1.文化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
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模式的最佳选择,即为生态文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人类生存和自然界生存都是同等重要,由此建立人与自然平等关系;既承认社会物质生产,也承认自然物质生产,使二者和谐、协调地发展;既承认文化价值,也承认自然价值,使二者统一起来。我国近年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利用,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化荒山,强调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政策和行为,即属文化生态范畴,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要步骤。
2.价值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
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自然界是“工具性价值”与“内在的生态价值”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既不能为了维护生态价值不去利用自然资源,忽视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也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过度享有自然界的工具性价值,从而破坏其生态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进行媒体宣传、举办生态保护讲座和科普展览,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人类的生态环境活动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根本方向,以维护自然发挥正常功能为前提,以符合自然规律又能满足人们健康发展的多样化需要的生产技术方式为主要开发手段,以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适度消费等环境道德原则来调节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
3.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
藉助于各种制度决定人对自然界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包括政府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法规,使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领域,纳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强化环境立法和执法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又是生态保护的最后保障。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成废物排放来实现。
(3)倡导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林业开发、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其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建设生态绿色产业工程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4)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
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的哲学,亦即生态哲学。教育人们以生态学规律指道自己行为,任何经济活动都应限制在生态允许范围内,不能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大力扶持、发展生态文学艺术,以此作为保护环境、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艺术形式;建立和提倡生态道德、教育社会成员树立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观念,并在实践上保护所在地区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自然和生命的多样性,节约和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禁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生态道德的具体原则和行为规范。
四、结语
关于人和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论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自然辨证法,建设者要学习自然辨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生态文明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一)蒙古民族物质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游牧生产方式是蒙古族物质资料的基本生产方式,因而成为他们物质生活方式的基础。草原的生态环境特点,促使蒙古民族最终选择了以游牧为主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考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来看,这种选择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抉择而最终确定下来的。
游牧生产方式外在的最基本特征是“随畜迁徙”,马的驯化和驭马术的发明,为游牧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畜群是逐水草而生,人是“逐水草而居”。这是草原游牧文化典型的生态文明特征。这种建立在人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乐于自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尊重了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因而创造了天人和谐的草原生态文化。在生产习惯上,蒙古民族始终遵循生态规律。直至今天,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依然保持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的习惯。
蒙古族保持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原因,应当说是蒙古族牧民对人、牲畜和草原的三个层面生态适应性规律认识的结果。游牧的实质在于充分认清不同自然条件状况下的草原功能,按照人、畜、草的生态适应规律,实现有意识的划区轮牧。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最有效的利用草原的方式,也是人们适应草原生态平衡规律的最佳选择。
游牧民牧放的畜群主要是牛、马、羊、驼,物质生活资料也基本取自所牧放的牲畜。受此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物质生活显现出生态文化的特征。饮食上,游牧民的食品来自于牧放在天然生态环境中、顺其自然成长的各种动物,是在人们毫不干预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饮乳、食肉,完全处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
蒙古包也是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和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活建筑,从建筑材料到结构以及形状,都不同于农耕地区的建筑,是蒙古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与农耕民族的建筑相比,蒙古包用最小的生态代价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就其耗费的资源之少和生活功能之完备来说,蒙古包是既环保又人道的建筑。
此外,蒙古民族的服饰、交通工具等,无不体现着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他们在实际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以“至诚”心理对待天――即自然生态,因而保证了草原千百年来的原生态面貌经久不衰。
(二)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蒙古民族的生态意识根源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由此形成的崇敬意识。这种崇敬意识表现在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从精神生活的陈述性活动方面来看,自然崇拜是蒙古民族精神哲学的典型特征。
中外学者的考古研究认为,蒙古族对天地的崇敬意识非常久远。许多民间传说都表达了对天――地――神――人――草木关系的整体认识,认为天地自然长成,天神创造了人类万物,天、地、神、人、草木构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整体。这种观念成为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蒙古民族形成了天父地母的意识,人与天地成为一体。因此,蒙古民族自称为“天之骄子”。
蒙古民族对女始祖、生育和母权的崇敬是同火及日月相联系的。这种观念反映了蒙古民族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生态观。这种世界观也是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又一基础。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策略性活动来看,祖先神灵崇拜是他们神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萨满活动中。萨满活动的产生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部落的“萨满”被认为是天神的经纪人,可以自由地上天入地,太阳、月亮、山川、部落祖神是他们沟通的对象。他们常常主持战争、狩猎、大汗登基和国家祭祀等大型神事活动。台尔甘节――集体祭献活动,就是“萨满”主持的比较重要的祈祀活动,具有相当古老的意识成份,又是一种祈福和感恩活动。整个台尔甘节的中心环节是向神灵祷告和祭献酒、肉及其它食物,祈求神灵接受祭品并赐福于人们。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来看,英雄崇拜和伦理崇拜是蒙古民族文学艺术的核心特征。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崇敬、欢乐、喜悦情感的重要方式,其目的也是祈求神灵保佑生业兴旺和家人安康。
蒙古民族拥有体裁丰富的口传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祝赞词、英雄史诗、故事、民歌、诗歌、格言等等,成为其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尤以英雄史诗著称。长调、好来宝、安代舞、盅碗舞、嘎拉哈、射嘎拉哈、射布龙等民众形式,绘画(岩画、皮画、毡画、树皮画等)、雕刻(骨雕、石雕、木雕等)、雕塑(泥塑、羊油塑)、刺绣等艺术形式,都是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方式。
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的审美趣味,反映了蒙古民族在草原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选择。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是对人伦关系的关怀,对先祖的崇敬,三是英雄崇拜,四是对纯洁爱情的歌颂。
(三)蒙古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社会生活方式是受制度习俗等规范的社会活动行为方式。蒙古民族的制度习俗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意识更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日常习俗。他们没有那种狭隘的私属空间意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不是敌人,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都会给予热情周到的接待。
蒙古民族的礼仪要求,不但要对人以礼相待,而且要时刻礼待天地神灵、畜群等。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例如饮酒时端起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着酒上下弹点三下,其意在:敬天、敬地、敬火神(祖先)。
接物待客的日常礼仪中,敬献哈达是接待正规客人时必须的见面礼俗、礼节;鼻烟壶也曾经是重要的礼宾媒介物;酒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重要的媒介。
敬老是蒙古民族日常礼节的核心,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
蒙古民族的婚丧嫁娶社会习俗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蒙古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态学特征。
节庆游艺社会习俗。蒙古民族节庆游艺文化丰富多彩,有与蒙古族崇拜天地的信仰观念相适应的“白节”; 一般在每年农历6月―8月举行的群众集会游艺活动“那达慕”;有以丰收和“马文化”为内容的“伊慕额”节;有招福求禄的“达拉勒嘎”节等。此外,蒙古象棋是深受欢迎、盛行民间的技艺性游艺,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态特色。
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游猎、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禁忌祭祀风俗,其核心表达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观念。其中有火禁忌、门槛禁忌、水禁忌、行为禁忌等。
蒙古族的文化既是自然的,又是伦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导的文化。从上述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蒙古民族把苍天绿地当作生身父母,把日月星辰、山川湖泊、水火草木看作具有灵性和生命的事物,把这种意识贯穿到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甚至于敬畏自然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蒙古民族对自然的人化、神化、灵化的解释,催生并强化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或自然物崇敬的情感态度和追求,形成了尊崇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实。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因此也必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尊崇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以人为本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选择
蒙古民族“尊崇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有利于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更重要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的农业产业和工业产业都不足以承载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价值目标的产业基础,即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放在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之上,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逻辑性前提。
目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表现为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文化化和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以及应用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经济形态。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意性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就是说包括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再是由单个人或单位的生产,而是在一个形成链条的产业上的生产;二是创意性知识产品实现财产化并成为可以进行投入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成为所有社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亦即主要价值来源。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造成的,其中,政府缺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更为恶劣和深远。因此,要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承担生态责任,把环境治理和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协调统一起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地方政府承担生态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一)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界定
生态责任是追求与实现自然生态平衡稳定或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价值目标的特定责任。政府作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推进生态进步的中坚力量,而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的主要实践主体,在承担生态责任、治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是指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预防和纠正当地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市场失灵现象,唤起人们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承担生态责任的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对区域经济发展、政治繁荣与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实际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只有从政策上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着力推进经济的循环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2.有助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是我国生产力发生深刻变革,生产关系不断发展之后,对上层建筑领域发展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观,区域性的生态治理绝非政府单方面的任务,是社会公众的事业,基层民主政治赋予了民众参与公共决策和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利,不仅推动了区域生态的进步,也迈出了现代民主政治文明的一大步。此外,地方生态环境与发展决策制度、政府环境目标监管制度、生态行政补偿、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政绩考核、政府生态问责制度等相关基础制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必然促进地方政府执政观和制度建设的发展,推进政治文明的进步。
3.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关注因生态环境污染给公众带来的威胁和权益损害,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和补偿机制,解决公众的环境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传播,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社会公众的合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构建。
二、地方政府生态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责任意识树立和宣传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多数地方仍将履行经济责任作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官职升迁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突出经济财政目标轻视生态环境目标,在具体工作体制和干部考核中,仍然是唯 GDP 至上。这就导致地方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的匮乏和缺失,使国家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政策的切实执行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动力。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对公众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宣传还远远不够,在履行生态责任过程中,许多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等信息不透明,并未使公众真正参加到环保事业中来。
(二)法律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初步建立了包括综合类、环境污染防治类、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类等系列环保法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政策法律制定方面,主要表现在立法工作步伐滞后,立法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很多时候为了处理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经常以 “暂行”或“试行”的方式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在实施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政策法律执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在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上与中央政府有着不同的倾向,中央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时是从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的,而地方政府则有其特定的利益取向,这些就导致了某些全局性、统筹性的法律政策在地方难以真正执行,国家生态法律政策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1.地方财政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发展方式的粗放。当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发展,坚持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当地的企业密切相关,地方财政收入多数来源于辖区内企业的税收。如果地方政府加大对污染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从而影响到本地的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这就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分税制使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相对缩小,而地方财政却要承担很多项具体支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产生巨大财政压力,经常入不敷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财政效益,往往大力开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度不健全。合理健全的行政决策体制和问责制度是政府有效履行生态责任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虽然明确了各地方政府对自己辖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责任,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行政问责制度并不健全,仍有地方政府官员甚至包庇纵容生态破坏行为,导致地方环境恶化,公众生态权利受损。对于此类领导干部,很难追究其责任,这样也就纵容了政府官员的失职,进而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生态问题,如:重大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经济财产的损失和社会稳定性的破坏。
3.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对政府的外部监督,是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中坚力量。现阶段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办事规章和流程信息公开度不高,使当地公众对许多生态破坏事件的前因后果无从得知,导致许多突发公共环境事件造成一定严重影响之后才进行公开与解决,这样很难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大众传媒作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政府、企业环境信息和国家环境政策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但目前很多媒体迎合趋利的现象仍然存在,远离社会公众舆论需求,使得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地方政府履行其生态责任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生态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也为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构建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针对上述环境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应该做到:
(一)提高地方政府和公众的生态责任意识
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宏观统筹的全局作用,地方政府更是政策执行和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地方政府应广泛开展生态道德观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感,使之将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可利用信息传媒优势,在区域内长期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使生态自觉、生态关心成为共识,进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法律政策的执行力
法律政策是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前提保障,是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行为规范管理的有效渠道。我国应推进地方生态立法建设,建立起区域污染防治与保护生态并举、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地方环境法制体系。地方政府作为法律政策执行的主体,其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其执行力的提高是履行生态责任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完备相关部门机构设置,使各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发挥最好的整合作用。其次,要增强执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定期进行必要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使政府工作者在执行的过程中具备依法行政和生态行政的意识,着力解决影响当地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
(三)加快地方政府生态责任体制机制的构建
体制机制构建是推进政府生态责任有效履行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责任体制机制,才能推进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有效履行,取得地方环境保护收益的最大化。
1.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地方财政经济体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影响着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制约着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地方政府应推进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经济,探索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积极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化;另一方面,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管制,对设备落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使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在地方财政制度上,地方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调动公益组织、社会公众参与投资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环保财政投资力度,加大对环保产业政策倾斜。
2.健全生态行政体制,突出问责体制的科学化。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行政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应强化环境行政的规范化控制与管理,确立地方生态环境目标,然后进行有力的行政控制与管理,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达到推动地区生态环境进步的最终目的。行政问责体制是一种责任追究体制,是对责任主体进行激励的体制,地方政府应从法律上对地区生态承担实质性责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明确行政问责标准,健全相关问责程序,同时疏通投诉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舆论的压力和内部监督的约束下,更有效的处理地区生态环境事务。
3.完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在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会受到政府内部监督和外部公民社会以及媒体监督,这些都是地方政府高效履行生态责任的激励和保障。首先,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监督,财务审计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进行审计管理,保证环保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其次,应加强政府生态责任的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调动起社会大众的积极性,通过社会舆论、公民批评、公民投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地方政府处理生态事务的影响力。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对当地生态环境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使地方政府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原则透明化,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 邢伟,曲宁,张晓明.论生态文明时代的政府生态责任[J].生产力研究,2011,01.
[2] 周海华.我国政府生态责任的现实分析与完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3] 张劲松.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消费是指通过对人类需求的满足而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消费不过是人类生活手段而非目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手段变成了目的,消费欲望的不断满足成为做人的价值的审视范本和社会进步的评判标准。甚至消费也已经不再指向具体而实体性的物的消耗,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符号。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所经历的文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耗竭自然资源,并持续地向生态系统排放废物的过程。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传统的消费观在很大程度上使消费者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问题。而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消费领域之中的具体体现。建立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化的消费,对生态消费进行研究也就是探寻一条从消费的角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体育消费与体育消费模式
体育消费是消费者在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消费直接有关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它是现代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我国居民整个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模式的转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国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和消费价值观念进步的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多,劳动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国民已把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和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形式。随着体育运动的职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人们的消费结构更为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体育消费行为及支出的不断增多,这预示着我国的体育产业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体育消费方面不再只限于追求物质消费,更多的是社会地位、身份、生理和精神需求的追求,体育最本质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可能会逐渐消失,人们对体育价值的需求和满足不再是与人的生存体验相关联。因此,“体育消费”便从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变成了社会文化学甚至是生态哲学的基本范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超过生态环境承载的阈值时,体育消费的生态哲学视域一定会受到关注的。
3.体育消费模式的变迁
原始文明时代人们在体育锻炼方面更多的是养身,注重气质、品格、精神的修养,人们还浸在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中,消费水平及其低下,还不能根据已有条件选择更多体育项目。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不再只追求物质享受,更多是追求精神的享受,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经济收入还不能满足体育消费价格,人们首选是购买体育产品,进行身体力行的体育锻炼,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的消费行为。当代社会,人们生长在一个热衷于过度消费的文化环境里,我们骄傲的把自己定义为消费者,消费一切可能消费的东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更是人们追求的对象。近年来我国体育消费模式的改善表现在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锻炼意识不断加强,但是体育消费意识仍是以“线性消费”为主,消费主义等不良消费文化影响广泛和深重。奢侈型消费的态势和“炫耀性消费”等体育消费模式正浸蚀着人们的体育消费走向。进入新阶段新世纪,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具体要求。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转变不合理的体育消费模式,构建可持续生态化的体育消费模式。
二、现行体育消费模式的利弊
1.现行体育消费模式的优势
体育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宽,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体育锻炼不花钱的观念、锻炼的目的及内容都有所改变。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改变人们的体育消费方式,如人们在家通过上网可以观看体育赛事、购买各种体育用品、进行健身咨询等等。另一方面,高科技住在体育健身市场,技术创新将会成为健身器材和体育用品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信息化的体育用品将会重视环境和资源问题。现在,人们的消费能力和花钱买健康的意识得以提高,还对舒适程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更讲究质量和享受的体育消费。
2.现行体育消费模式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体育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意识薄弱及过度消费等,如目前我国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用品、观赏体育赛事、参与体育运功等几个方面,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兴趣爱好的人群体育消费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极大的不平衡。在大众媒体和商业机构的操纵下,连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也被商业化了,体育消费成了商品经济的附庸。4.3生态化体育消费模式的选择异化消费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在人类各种消费中,生态消费是人们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序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内在深层逻辑关联。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已不是狭义纯生态学概念,而是建立在“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更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健康的现代消费模式。因此,对于体育消费者而言,要建立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应选择生态化的体育消费模式。
三、建议
1.建立和谐的体育消费观,完善体育消费结构
从消费行为的价值取向看,当前的消费伦理价值观已从传统节俭的消费观转向奢侈的消费观;从消费文化的角度看,消费伦理已从物的消费转向符号消费。因此,建立和谐的体育消费观,才能尽量避免体育消费异化,使体育消费真正成为幸福的手段。一个和谐的社会,其体育消费结构也应当合理。和谐的体育消费观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文化价值观进行批判和扬弃,体现出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在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整上,应当体现尊重生态价值、善于协调人与人以及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接受人类文明的指导和约束的体育消费理念,将消费的欲望及奢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层面,构建一个符合生态化发展的体育消费结构。
2.修建廉价、实用的健身场地,开发体育产品,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健身场地欠缺等原因,国家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企业应帮扶地区乡镇,有计划的修建一些廉价实用的健身场地,并配备一些相应的技术指导员,改变体育健身机会不均等、权益规则不平等的问题,为大众体育锻炼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全社会联动机制,有利于提高群众的体育锻练意识,转变体育消费理念并维护体育参与权利,缩小了不同阶层体育消费的差距与不平衡。各级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人员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提供贴近生活、优质廉价的服务。有针对的开发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产品,来满足各层次消费者消费的需求。体育消费环境是体育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体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力度营造和建设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生活审美情趣和促进社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