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音乐实践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发挥乡土音乐的教益功能,陶冶幼儿的品行。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教育过程能否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在我们宁波电视台播放的《来发讲啥西》歌曲中有几句“闲话要讲讲道理”等,这样的歌词既是我们宁波人自己方言而编写的歌曲同时也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意思说:“做人有话要好好说,不能无理取闹等。从中让孩子在学唱中快乐的体验了属于我们宁波自己的歌曲而感到骄傲,在情感教育上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了一件小事情吵架而不团结。除了地方乡土文化外还可以灌输我们中国乡土文化的歌曲。例如:学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时可以借助影片资料《雷锋》让幼儿观看,使幼儿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大班幼儿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幼儿的音乐教育还应是“快乐”的,再配上让幼儿与音乐一起游戏,在快乐游戏中主动探索感受音乐、大胆创造音乐,满足幼儿活动和交往的需要获得应有的自我愉悦与审美享受。
2 利用乡土音乐作教材,培养幼儿创编力。
教师选择内容应该从幼儿的周围熟悉的环境选取教材,使本土教材内容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高于幼儿生活,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比如:大班歌唱活动《夸夸我们的家乡》我可以把它改编歌词,结合自己宁波美食,美景来改编歌词。来表达和赞夸我们自己的家乡----宁波。(歌词:夸夸夸,夸家乡,我们的家乡叫宁波。宁波汤圆甜又甜呐。奉化芋艿香又香呐等)。教师通过图谱结合,欣赏,学唱,让孩子在歌词改编中体验了夸自己家乡的乐趣,同时也体会了身为宁波人的骄傲。
在改编歌词,学会了唱歌曲,欣赏歌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变化演唱,结合宁波的美食替换宁波的美景之部分的歌词。(歌词:夸夸夸,夸家乡,我们的家乡叫宁波。宁波灵桥真牢固呐等)进一步探索表现“宁波人夸宁波的自豪”。我们在美食,风景创编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进行引导我们除了是宁波人,还是那个地方的人。还可以说除了我们是宁波人范围再缩短我们是宁波市什么区的人。例如:宁波鄞州,美景梁祝公园等。宁波慈溪,美食杨梅等。一一进行创编欣赏歌唱。活动后,幼儿意犹未尽,老师们便还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到区角中,配上打击乐器成为音乐角的一大保留节目。
3 结合乡土音乐教学,渗透乡土文化习俗。
通过"看"和"听",潜移默化地使乡土音乐在幼儿脑中扎下了根,调动了他们对乡土音乐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从中将乡土音乐与活动主题相结合挖掘本土音乐资源,激发幼儿对乡土文化的习俗了解。
精心挖掘现有教材的内涵,与流行音乐结合欣赏,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和艺术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接受并喜欢。比如,初中音乐教材上的欣赏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来源于美丽的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教师在给学生欣赏之前,可以先请学生听赏流行版的《梁祝》,然后再去欣赏教材上的曲目,两者作以比较,这样会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去接受欣赏、体味传统音乐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会渐渐喜欢,并会主动去了解和接受它们。
利用恰当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补充现行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热爱课本上的“阳春白雪”音乐的基础上,了解和吸纳其他风格的音乐,从而为造就新一代音乐人才创造条件,铺平道路。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迁就学生,把音乐课简单地变成流行音乐的教唱和欣赏课。而是对入选教材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流行音乐与正统音乐教育理念和手段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别,但在基本方法、基础训练、基本理论方面仍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有选择地纳入流行音乐的教学是有必要的。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无论是有音乐天赋还是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老师都需要与他们取得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支持。音乐课堂上,表现活跃的通常是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他们自信、活跃,音乐天赋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肯定,已经取得大家的一致认可。而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音乐“差生”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似乎与他们无关,有的则干脆放弃音乐课。对这些产生了自卑心理,对音乐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来讲,尤其需要音乐教师的激励和信任。在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时候老师选择放弃,有可能会使这些自以为是“音盲”的学生终身与音乐无缘。我们老师不能选择天赋,但可以选择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
3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多年以来,主要以人格塑造、素质培养、文化传承和审美教育为主,通过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一、师生发掘音乐的美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于各种音乐材料,老师先要做好反复听、反复唱,多遍揣摩,这样方可更好更准确地感受到它的美。还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索,以加深自身对材料的掌握程度。老师要仔细揣摩,才能找到处理的方案及思路。唱出揣摩过的歌曲,老师在范唱伴奏时的美感会更好,从而了解歌曲最具魅力的地方,也会引导学生达到什么样的韵味。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让学生先欣赏流行版的《梁祝》,然后对教材上的曲目加以欣赏,对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欣赏,从中能体味到传统音乐之中的旋律美、情感美。
二、师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的美
音乐蕴含了美好寓意故事,抒发了温馨风格的自然景色,具有童趣的美丽梦幻,并能让人体验与感受到亲情、友情。它具有如此广阔的表现范围,能够吸引中小学生,让学生们的内心萌生美的愿望及美的期待,音乐教学内容要涉及中小学生可以接受及喜爱的内容,让中小学生喜欢听、喜欢唱,加以积累、理解,并产生审美效果。比如:在教唱《祝你生日快乐》这一歌曲时,我做了如下设计:布置生日场景,准备贺卡等生日用品通过情景的设计来唤起歌曲内容的表现意境,在学生们在所熟悉的生日生活经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这一深情美妙旋律的熏陶。
三、师生欣赏优秀流行音乐的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54-01
随着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深入,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模式陈旧、手段单一、方法落后等弊病愈发明显,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辅助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人类思想与感情,蕴含着人类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与生活有许多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更显示出其独一无二的功能与作用。
一、凭借流行音乐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产生之前,小学音乐课堂充满了专业教学的声音。在内容方面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培养不予重视;在教学方面注重传统教学的规律与经验,对于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认识不予重视。课堂几乎采取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许多学生原本对音乐课有着美好的憧憬,在经历音乐课强压式教学后不再对音乐课感兴趣,甚至认为音乐课是一种负担。音乐课不应该死气沉沉,它应当像音乐一样充满快乐,音乐课与其他科目不同没有升学考试一类的考核内容,学生上音乐课是一种等同于娱乐、消遣方式充满轻松活跃气氛的享受,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简单、通俗易懂、节奏紧凑,充满真情实意,并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曲。有些流行音乐在人群之间传唱,学生甚至未经教师传授就已经熟悉,利用流行音乐这个优点教师很容易就能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不但不会使学生有生涩感,反而会让学生感受到有亲切感。由流行音乐作引导让学生学习音乐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进入经典音乐教学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了解经典音乐含义,产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能够获得经典音乐的真谛。
许多流行音乐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旋律,它作为音乐首要要素有一定组织、节奏,学生有规律可循因此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流行音乐与经典音乐旋律的相似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陈小奇填词的经典歌曲《故乡恋情》与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杨慧兰、李大嘴合唱插曲旋律十分相近,许多学生一听旋律就能认出歌曲出自于哪里,对于经典音乐学习的帮助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二、采用流行音乐深化教育内容
1、用优秀作品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却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难免会让这些心智尚未成长完全的孩子接触一些能够产生不良影响的流行歌曲,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音乐兴趣端正欣赏观念,教师要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比如在课堂上用经典歌曲与流行歌曲相互搭配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欣赏、去总结,教师针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以歌曲为话题展开讨论,最后集体展示讨论内容及结果,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能力发展,有益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
2、用经典歌曲打开心灵之门
音乐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都为学生后天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培养产生了非凡影响,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让学生学习精神品质,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好的流行音乐可以与人产生共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演唱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当中,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行,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三、利用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认识只停留在个人爱好的层面,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音乐,但是流行音乐也是音乐派别之一,它也拥有音乐的基本骨架,教师通过流行音乐来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水平,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基础素养。音乐在特定环境下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文艺作品与音乐相结合时往往能将精神文化境界提升一个档次,能够将作品的表达效果更进一步具象化,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荆轲易水临别场景搭配流行音乐可以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感染力加强,从而使学生对于课堂理解更为深刻,基础学习更为扎实。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引入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去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让课堂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气氛,对于学生音乐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我国新课改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负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们相互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让学生们主动加入进教师所设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主动加入教师所设计的音乐实践活动当中,在对音乐实践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对什么东西更加感兴趣,以此入手,创建出一个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加入到音乐实践活动当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大幅度提高其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欣赏音乐与表演音乐,深刻的领悟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意境,增加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其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二、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们共同参与,科学的使用竞争机制。让学生们自由组队,以相互协作,认识到合作重要性为前提,利用小组模式彼此竞争,充分调动起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感染每一名学生,杜绝出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有事不关己的情况发生。通过使用音乐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团队合作,培养团结意识,同时在学生们相互交流讨论的时候也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丰富其储备知识,有助于未来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执行音乐《龟兔赛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能够设计一个音乐故事表演,让小学生们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这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在教材当中,有五个角色,分别是兔子,小猫,猴子还有小熊与乌龟。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加入到音乐实践活动当中,音乐教师可以视具体情况在加入几个角色。然后让小学生们自由分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分组进行适当的引导,也就是让每一组的学生综合能力差不多,彼此互补,进而将合作学习发挥到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促进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三、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其将音乐学习的主动权利放在学生手上,让学生自由游戏,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与良好的综合素养,兴趣爱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比如说,在进行课程《小雨沙沙》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行对歌词进行学习,随后要求学生们进行思考下小雨和下大雨有什么不同。你怎样判断出是否要下雨?等。在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探究之后,所有小组都挑选出一名成员将自己小组所讨论出来的结果讲述出来,之后让学生们以小组模式对歌曲进行自学,看看那一个小组学习速度最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设定一些奖励以此激励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名学生都会非常热情的进行音乐学习,或是边哼边唱,熟悉歌词,或者是先记忆歌词,然后在进行演唱。当所有学生都自行,或者是在同学的帮助之下完成音乐学习之后,音乐教师可以使用相关乐器,自弹自唱,让学生们认真倾听,然后反思自己自学所演唱出的音乐与教师所演唱的音乐那里存在不同,之后找出这些问题,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将问题解决。最后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大合唱,加深学习印象。
1.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乐曲氛围中。当前,很多小学教师都不重视音乐课,仅把音乐课当作一门学生放松身心的娱乐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唱几首歌来敷衍了事,并没有进一步地把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专业的音乐知识一无所知。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并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缺乏对音乐的鉴赏力,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可能就会从此被埋没。为了能营造一个浓厚的乐曲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很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2.音乐教师缺乏舞蹈基础
在我国的小学舞蹈教学中,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来担任学生的舞蹈教师,而多数音乐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教育或训练。因此,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专业、规范的舞蹈动作。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拍,将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音乐教师的舞蹈知识不够全面、专业,缺乏熟练的舞蹈技能,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要使小学的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生演唱歌曲之前,教师应当借助相关乐器弹奏歌曲,为学生营造一种音乐氛围。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就会高涨,而且能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而在这种美妙的乐声中融入相应的舞蹈,则会使音乐变得更加动听、感人,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适当地结合舞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妈妈的吻》这一歌曲时,教师首先弹奏这首歌曲,然后再播放该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学生跳舞。这首歌曲的舞蹈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才能完成,所以这首歌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融入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
2.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音乐是一种有声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舞蹈是一种无声的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的方式,若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定能为音乐教学添色不少。例如,在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一歌曲时,教师可通过“轻轻踮起脚尖”的舞步来表达歌词中的“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的窗前”。教师在课堂上表演舞蹈,而学生则伴随着教师的舞蹈唱歌。教师通过跳舞来表达歌曲中的大意,创设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而学生通过教师的舞蹈能联想到歌词的含义。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使学生在这种舞蹈情境中更愉快地学习音乐。
兴趣有不竭的动力,燃起的热情之火能量十分巨大。《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所产生的,就是积极性,催促下的是学习,怠解乏力,甚至是抵触,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奋进的号角,是潜心研究的精神力量。如果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只是在接受者灌输,那么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那么“趣”从何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天性的一部分,也是教师诱发出来的,也能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说:“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融中有乐,乐中促趣。”“趣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彼此间相“搀扶”着并存。
二、逐步的提高学生们对“严肃”音乐的认识
严肃音乐好比书法中的楷书,是各种书法的基础和巅峰。耐心理解严肃音乐,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益处良多。可是,这有一个时间过程。有的学生感觉到严肃音乐毫无乐趣,无激情,一点也动听,不仅仅没有优美的旋律,还音调单一、音响复杂,甚至紧张枯燥。我们就要引领他们知其奥妙。比如宋玉曾经举例说过:“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中学生对音乐的体会尚浅,不懂的严肃音乐,喜欢通俗的音乐,喜欢随波逐流。我们教师要有这方面的引导,要增加学生的接受态度、欣赏能力、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孩子们的境界升华之后,提高了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会慢慢喜欢严肃音乐,慢慢地他们就会了解到,严肃的音乐品味高,含蓄凝重,技巧复杂,深沉震撼。一般而言,也只有严肃音乐才能够流芳百世。根据调查报告,在国外很多国家,有的学校从小教给孩子们学习严肃音乐,倾听一代宗师们的作品,比如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的音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目标要高,高瞻远瞩,必须用心良苦地引导,给他们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国内,现在也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原理也很简单,用哲学家们做过类似的语言描述就是,越简单的东西人们越发容易感到枯燥,用到音乐方面,恰恰如此。
三、使欣赏课鲜活
艺术学习也要讲求方式,要破臼除窠、活泼生动,要以学生乐于接收的方式,不拘一格,不萧规曹随、生搬硬套。如在欣赏课中,我提前让学生回去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增加对学习内容的了解,然后课上举行主题音乐会。在课中,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精彩地演绎,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或演奏;学生收集回来的歌曲,学生随意演唱或演奏,教师及时纠正、引领,唱得不准确的学生也慢慢地加入其中,这样有声有色,使得课堂上无限风光,课本内容和同学们收集的内容穿行,趣味横生。一节枯燥的欣赏课很简单地就转变了,变得鲜活生动,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其乐融融、潜移默化地欣赏到了音乐的深层内涵,学生精神饱满,每个人都情绪高涨,师生互动、艺术气息飞扬,学生也感觉幸福盈满。
四、《一月――壁炉边》欣赏与教学
1.内容分析
《一月――壁炉边》(January――At the Fire Side)是柴可夫斯基根据天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创作。一月里,俄罗斯千里冰封,白雪茫茫,大地寂然,北风吹动。本首乐曲描写的是严寒之冬,傍晚来临,一个人满怀心腹事,默默独坐,书房里温暖如春,一片寂静,他凝视着壁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感慨万端,蹙眉凝思。遥想欢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也想起人生代代无穷已,无尽的岁月如逝川,他万分惆怅……
2.教学分析
《一月――壁炉边》的曲式结构为再现三部曲式,整体华美,音节响亮,音韵悠扬,曲调流畅。
第一段的1~4小节,主题的旋律汩汩而出,声音柔和,促进了歌唱效果,并且指尖贴键的触键方式,左手的触键要比右手尤为轻柔。
谱例1
高音与低音的反向进行逐渐伸展,两相对称,旋律出现小的,乐句第二小节右手的旋律音以及高低声部的半连音,都要使用慢触键的方法把力量轻柔缓慢读在键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让听众感觉无比亲切。第14~20小节的模进乐句可采用音后踏板的方法将小乐句衔接,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演奏者丝丝缕缕的情绪转变。第一段的收尾有一处渐慢(29小节)应从容不迫,有渐行渐远的感觉。中段出现了情谊绵绵,沉思不绝,第30~34小节对左右手的衔接要求很高,交替弹出的旋律似一手在演奏,搭配均匀,轻盈轻巧。第37~40小节高声部的旋律一气呵成,音色饱满;中声部的的琶音像竖琴在伴奏;低声部可保持略长些。随着音乐的发展由e小调转到了B大调上,情绪波澜彼伏,好似压抑之后的挣脱、释放。从59小节以后,旋律大变,出现了sol―升fa,音乐归于沉寂,转入失落。
(一)学生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在一些师范类的音乐学院,学生能够接触到实践主要是通过音乐专项比赛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对于选拔和发现优秀的学生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音乐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讲则会很难参与其中。在大学期间,虽然会有很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但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实践能力得不到训练,很难在音乐创作上有所突破。
(二)教师对艺术实践的认识不足目前高校的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来自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所以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认识不全面,对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教师。所以,大多数的教师很难将艺术实践与课堂的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同等地重视起来。更有甚者,音乐教师认为艺术实践过多地占用时间,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主要地了解一些音乐常识,教好中小学的音乐课即可了。有了这种错误的认识,艺术实践教学步履维艰。
二、从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教学的优势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生层面来讲,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为此以学生为主题,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调整,简单地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双方产生艺术创作上的互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既能够表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彰显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为了使音乐实践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精心地进行筹划和部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积极地配合教师,认真地领悟,在课下也要反复地练习,认真地体会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扮演编导,有时充当演员,有时候还需要设计舞台等等。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地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伴有竞争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21世纪的当代青年,能够体会到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压迫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科研调查工作上面。进行科研有助于教学的创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科研项目,即使找到了合适的科研项目,但是由于调研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很难展开。如果把音乐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就能够减轻教师的调研难度。比如,教师可以将其中需要的一些科研调查数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在闲暇时间和假期可以参加很多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即可作为此课题的信息资源。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锻炼,又能够帮助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工作。进行科研调查能够使教师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三)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开办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学生在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排练和表演以及摄影等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作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开办各种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为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推进音乐艺术的实践教学。
近年来,笔者在声乐教学中结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声乐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中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歌唱技能而轻实践,应将技能与实践密切结合。新形势下的声乐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最关心的学习和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新方法,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实践教学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助益,激发他们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声乐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是人的心理发展变化和内心冲突最为强烈的时期。大部分学生是出于热爱艺术而报考音乐教育专业,但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在中学阶段学习一般,以及艺术院校收分较低的缘故报考音乐教育专业。另外,由于每位学生还存在着生理及心理上的差别、声乐基础好坏的差别、音乐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差别,故他们在声乐学习的努力程度上及实践水平上或多或少有所不同。学生各方面的个体差异会影响教师的实践教学,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条件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解决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学业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积极主动的,而少部分学生是急躁的、懒散的、学习被动的。积极主动型的学生学习稳定,进步明显,实践效果较好;急躁、懒散、学习被动的学生则进步缓慢,实践效果不好。而歌唱技术的掌握主要是靠大脑神经支配的,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除了掌握发声技巧外,还要注意音准、节奏,力度变化及语音、语意的表达,这都要靠大脑两半球交替协调工作,所以说声乐学习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头脑、准确的思维和正确的思想,而教师就要细心地了解每位学生,并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学习主动型。教师对这类学生应做到宽严适度,不能过度偏爱,应对其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让他们熟练掌握歌唱技能外,还应拓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
(二)紧张型。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及采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增强发声器官及各腔体的活力,多让学生做些松弛的动作,逐渐克服紧张的心理。
(三)懒散型。教学内容可让学生做快速练习,同时多念几遍歌词体会含义,来促使学生的歌唱情绪高涨,使发声器官的各机能准确无误地配合,巧妙地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积极歌唱。
(四)学习被动型。上课时教师可以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内在听觉细心地分辨自己的声音,同时还要让他们分辨对与错的声音及内在感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可有意安排学习主动的学生和比较被动的学生在一起实践,慢慢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声乐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正视他们的个体差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在掌握歌唱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教育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歌唱知识技能,以致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发现本科学习的歌唱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实用性,这都是声乐教学中未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欠缺实践经验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应在学生掌握了基础歌唱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声乐教学中的比重。
(一)多元化教学观念。声乐教学应多增加学生的实践与讨论等双边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学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还能使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有效地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注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相联系的应用性。在努力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与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密切联系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拓宽实践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声乐课堂的信息量,将学生带进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互动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有效地获得专业知识和歌唱技能。(四)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声乐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实践、声乐比赛;也可组织学生观摩声乐比赛或音乐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高校声乐教学应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科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考核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声乐实践教学的实施
专业考核历来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教学往往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学生的声乐成绩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专业成绩的考核,大都以期末考试为准,未将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列入考核系列,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实践不努力,临近考试时突击一首考试曲目,其结果造成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扎实,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难以实现,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整体声乐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因此,考核方式的调整也应该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考核方法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只有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声乐学习成绩的考核,可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为辅。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还可以考查他们的整个声乐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促进声乐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平时成绩,成绩比重约占20%。这种形式应多样化,可包括课堂考勤、上课质量、课后练习情况等。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把关要严,对其完成演唱作品的目标要求、练习时间、完成质量要有明确规定,既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年级上学期,可让学生演唱基础发声练习6条,结构练声曲3首,中外艺术歌曲各3首;三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演唱基础发声练习6条,结构练声曲3首,中外艺术歌曲各1首,中外民歌各1首,中外歌剧咏叹调各2首;学生每学期应有1次学结,阅读相关论文12篇或书籍一本。
(二)实践成绩,成绩比重约占20%。艺术实践形式包括观摩音乐会、参加舞台艺术实践、参加教学实践音乐会、参加各类声乐比赛等。如一年级上学期观摩音乐会2次,参加舞台艺术实践1次;三年级下学期观摩音乐会3次,参加舞台艺术实践、教学实践和声乐比赛各1次。这样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注重学以致用。
(三)期末成绩,成绩比重约占60%。期末考试由演唱歌曲的难易、技术掌握、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组成。声乐教研室可对学生每学期的考核内容进行规定。如一年级上学期,由于学生的歌唱技能还不够扎实,考核内容可选择演唱结构型练声曲或较简单的中外艺术歌曲;三年上学期由于学生的歌唱技术较熟练、水平较高,可在考核内容上选择中外歌剧咏叹调;而在三年级下学期由于学生弹奏水平提升,可考核中小学歌曲的自弹自唱。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强调了专业性,又突出了师范性。这种采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的优点是:1.减少期末考试比重,增加平时考核和实践考核比重。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2.减轻了部分学习努力但先天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的考试压力;3.优化声乐教学过程,促使教师改变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调动教师备课、授课、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4.拓宽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虽然高校音乐教育声乐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通过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声乐教学改革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声乐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一、国内外中小学合唱教学的与比较
(一)国外中小学合唱教学现状
1.欧美
在美国,合唱教学早已成为一项无可争议的文化现象,合唱教学在美国基础音乐教育中被认为是一项课外活动,是音乐艺术形式的体现。他们重视合唱教学比较早,成型的也比较早,其意义远远不只是一门学校课程那么简单,其课程安排采取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扩张型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的全部内容,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主观喜好,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音乐教师采用“创作―排练――表演练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音乐素质的同时,也完成了对音乐教学上的目标,一举多得。
(二)国内中小学合唱教学现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下发政策,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并要求各级教育厅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重视和发挥优秀歌曲的教育作用,有计划和有效地开展了与中学音乐教学合唱相关的歌咏比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地各校纷纷开展相关性质的歌咏比赛,推动艺术教学的同时,更有力推动了学校合唱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学校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局面,从此合唱教学有了实践基础和群众性基础。
(三)国内外合唱教学的比较
另外,国内外的教育教学体质不同,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各不相同,所以难分高下,教育的目标不在于过程怎样,主要是在于目标的完成,中外各国的教学方法或许也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借鉴。
二、对于中学合唱教学的教学方式探究
(一)合唱曲目的选择
从以往看来,一些合唱团队为了追求盲目的听觉效果,选择比较传统经典的合唱曲目,如;太阳最红,最亲、祖国颂等,可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的是,这些曲目难度较大,即使学生喊破嗓子也很难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后果就是久而久之,队员的喉咙受到伤害,甚至发生病变,这样就不能达到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合唱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和应付,最主要是体现出它自身的作用和艺术性,所以,以此看来,在选择曲目的时候更应该选择适合自身合唱团体的曲目而不是盲目效仿跟风。
(二)发声与练习方法的教学
在合唱过程中,整体性能是由个别活动的积累,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中学阶段,有些学生的声音还未成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换声期间的男生,因此,科学完善的生产实践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在训练中,针对普遍错误的吸气方法,如吸气时抬肩将气流吸至胸腔等错误进行纠正,要教会学生以腹式呼吸换气,始终将在腰部屏气,让腰部的感觉向外扩张,从而确保歌唱的气息有力发声之前应先找准发声的位置来确定发声状态,如;嗅花香的吸气状态, 然后以半打哈欠的方法,打开喉咙并放松下颌,同时继续保持吸气肌肉的紧张,这些都是合唱的正确状态,也是教学的难点!还有要重点教授的是, 歌唱的同时还应注重神态,神态在合唱表演中极为重要,教导学生笑肌上提,使自身拥有歌唱的积极态度,教导学生运用准确的歌唱位置!在发声过程中,要求使用高位置来进行演唱,使发声点适度提高,使声音从颅腔中产生并通过提升笑肌来保持位置,更要注意在高位置发声时,声音和气息应相结合并收放自如,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高音时要使用以假声带真声,不可大声叫喊! 这样一会损害声带,第二,也会摧毁合唱团的和谐,教师必须训练的歌声打破合唱分句,包括文字分析,把握速度,变化和对比的动态,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情感深度的表达,因此,演唱会的过程必须强调与声音,情感的结合,通过与艺术性的处理来迎合观众,歌唱的同时也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歌曲的氛围,通过揣摩不同的歌唱氛围来做出不同的表情,做出适合而适当的歌唱表情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多位统一。
(三)音色的训练
作为集体活动,合唱要产生艺术性的音乐效果,应有统一的发声,要求音色的完全统一是很困难的,合唱中的音色一般有可协调和不可协调两种: 可协调音色比较明亮、宽厚、圆润等; 不可协调音色有尖细、嘶哑等,而在和声训练中应将不可协调的音色统一到可协调的音色里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认真考究和思考这些利与弊,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才能体现出合唱的艺术性,而不是盲目地追逐单纯的视觉享受,改变不良的发声方式,让自己声音向可协调的音色靠拢,以促使合唱音色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音乐的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式和教学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作用和地位,慢慢地由辅助学科向积极的必要学科去过渡,而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合唱教学也更应该发挥它的积极意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统一,不管什么时候,科学的教育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各方面因素达到高度统一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计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