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5 16:32: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是指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指平日的品行、气质等修养。PISA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并能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做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拥有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笔者以为,数学素养是指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让儿童在用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习惯和品质、精神等。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众多数学素养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素养。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质 

1.内隐性——数学核心素养是无形之物。 

素养是人的内在之物,数学素养是个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反思、提炼、感悟的结果,并将这种结果内化为自我的数学头脑和数学品质。它作用于分析和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现实问题,使儿童形成自我的思维方式、数学模型与数学能力,并不断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稳定的、整体性的核心要素,从而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 

2.统摄性——数学核心素养是有形之魂。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统摄性,对数学知识与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维与经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如果说数学的关键能力是数学的结晶,那么素养往往起到结晶核的作用。当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一般的、必需的、个体的,是在数学学习、生活、生产和创造中必不可少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征 

小学数学教育旨在让儿童通过六年的学习,拥有数学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人格修养等。 

(一)儿童的数学情感 

数学情感不仅是指儿童学习数学的动机、需求和兴趣,还指儿童学习过程中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数学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数学情感来自儿童对数学内在美的追求,来自数学本身理性精神的映射,来自儿童在探索中对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理智体验。数学情感在于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数学世界相互交融并产生联想与想象以及共鸣的道德体验。 

(二)儿童的数学思维方式 

1.结构化思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在结构化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数学学习的“三维结构”——数学问题的内部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结构化思维,就在于引导他们用尽可能少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石,不断建构知识结构、完善认知结构,运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 

2.建模思维。数学模型是根据事物的特征以及数量间的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在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历“观察生活问题进行简化—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探索并推理论证—检验—解释—拓展应用”的过程,这有助于他们探索事物间的内在规律。通过培养儿童的数学建模思维,有助于他们学会数学观察,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观点解释问题,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数学素养。 

(三)儿童的数学关键能力 

1.数学表征能力。数学表征能力是指用语言、符号、模型、图式等方式对数学问题、数学原理、数学规律等进行表达的能力。表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表征,就是在头脑中构建模型思考问题;一种是外在表征,就是将数学问题通过文字、语言、符号、图表、模型等方式进行表征。儿童经常借助图形、图像进行表征,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 

2.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决问题,它要伴随着儿童对生活的观察、简化、抽象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儿童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数学交流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是儿童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的能力。数学交流能帮儿童达成对数学知识全方位、深度的理解,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 

(四)儿童的数学精神 

1.求真,拥有数学的理性头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验、探索发现、争论分辨、抽象概括,能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维。

2.尚美,分享美妙的数学世界。数学的世界充满了美——数学规律的优美、解题思路的简洁、观察视角的独特、探索过程的一波三折、不同方法的殊途同归、问题结果的出人意料,可以让儿童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构建 

(一)体系思考,情感体验,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 

1.营造儿童数学情感的体验场。 

数学情感主要指儿童数学学习体验中获得的美感、道德感、乐趣感、实践感和理智感。几何图形的美妙、方法的多元、游戏的引人入胜都能成为儿童体验数学乐趣感的元素。在数学学习中,儿童通过观察、想象、直觉、猜测、实验、检验等实践活动能产生积极的实践感。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课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圆有几条边?”“为什么说圆是无限正多边形?“为什么很多物品都要做成圆形的?”……一个个问题均来自儿童自己的思考,他们乐于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开启儿童数学学习的探究泵。 

培养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一方面要找到儿童数学学习的“源”,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找到儿童自主学习的“泵”,善于营造有利于儿童探究的场,让儿童自如地思考、自主地探究、自发地创造。要通过问题引导,如“你能试一下吗?”“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让儿童从整体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要鼓励儿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让他们尽可能地去面对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性问题。 

3.构建儿童数学学习的结构网。 

整体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需要引导学生从结构化的视角透过生活现象洞察数学的本质规律。例如:可以以数学整理课的方式在低年级建立分与合的模型,将加法和乘法作为合的模型,将减法和除法作为分的模型。“数学整理课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和心理机制、认知规律之间的基本关系如下表所示: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在衔接各模型间的联系。在单个模型的基础上,把相关联的各个模型构建成一个数学模块,接着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整理是载体,模型群的建立是关系,方法链的衔接为要义,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方法结构、数学模型。 

(二)问题解决,数学建模,发展儿童的关键能力 

1.以数学问题解决为核心。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学时,应将儿童置于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索解决真实的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应与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实践问题联系起来,如自行车与儿童身高的问题、抽水马桶的节能问题、游园路线、安全疏散模型、峰谷电是否划算、红绿灯的时间是否合理等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水平为起点,让他们经历智慧的生长过程,由表及里逐渐认识规律。 

2.以数学建模过程为载体。 

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必定伴随着数学建模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将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验证数学模型是否适合,进而运用数学模型解释拓展与应用。例如:通过解决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形成“一笔画”的数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能顺利解决动物园的“游园路线问题”,从而设计出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性走完动物园的最佳路线。 

(三)思想渗透,表达交流,提升儿童的结构化思维水平 

1.培养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便于儿童用一种模型解决多种数学问题。比如,教学“运算律”时,有学生询问:为什么乘法和加法有运算律,除法和减法却只有运算性质呢?其实,如果从整体的视角来观照,就会发现,减法和除法分别与加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学习了负数,减法就自然变成了加法;学习了分数除法,除法就自然转化成了乘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不是核心的“源头”,而是产生的“支流”。 

结构化的处理方式,让儿童学习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点状,而是整体性的、模块化的,便于他们形成数学观念与结构化思维。另外,通过数学结构中相似模块的组建,可以让儿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多题一解,有助于他们整体地思考问题,有序地学习数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建构数学模型体系。 

数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能够进行抽象和模型的提炼。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把相关联、相似性强的模型构建成模型体系。如教学“转化”思想,可以引导儿童体验运算中的转化(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图形面积计算中的转化(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使他们明晰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核心思想。 

3.营造数学交流场域。 

教师应注重营造数学交流的场域,引导儿童进行交流沟通。要引导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和想法,注重儿童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在静态上,要研究其各个要素;在动态上,要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 

篇2

新课改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于学科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开展教学,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索更为细化、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常态的数学课堂彰显精彩的学科特质,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养成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1]。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如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及游戏情境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动画及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活动更加有趣。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学生对于钟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停留在表面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利用钟表,引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和学具等教学材料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的闹钟显示为7点,床头柜电子闹钟显示的时间也是7点。这两种实物是生活中常见的闹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钟表上的秒针、分针和时针的意义。教师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钟表时间的读取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钟表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拨动钟表活动,从而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小明的一天”作为主线,让学生在特殊时间拨动钟表,使其显示的时间和特殊时间一致。教师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组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实践所学知识,也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推陈出新。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对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控制,确保学生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可以完成任务,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具体课堂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层次、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主题,再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同时,实践活动不应仅局限在课内,教师还应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应用到课堂之外。例如,在完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折纸、画圆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除动手类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又如,在完成“可能性”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彩票中奖和商场抽奖等问题;在完成“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的开支情况,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通过组织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找到人文素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契机渗透人文教育,从而达到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2]。第一,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时,可适当引入数学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第二,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积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第三,教师可将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重要性,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同时,拓宽其知识面。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引入与圆相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我国“天圆地方”的传说,如此,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在圆周率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重点介绍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将圆周率精确到了第七位,一直到16世纪才有其他数学家打破这一记录。如此开展教学工作,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乐趣,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能获得与数学相关的历史知识,体会到数学学科历史的悠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在数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篇3

G623.5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基础性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除了其技术性之外,还是一种对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罗辑思维、变通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因此,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数学可以砥砺心智

由于数学是个和数字打交道的学科,其严密性和精确性非常的强,这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是非常有好处的。学习数学并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在工作中用到这门学科,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其思维和意志,使其思维更加缜密,在日后的工作中办事思考更周密、意志力更强。因此,这种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末来生活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所以如果想要学好数学,并且掌握其中的精髓,就必须对数学抱有一定的兴趣,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而这种兴趣也是学生形成数学素养的基本前提。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努力夯实其基本的数学核心素养。

2.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

学习数学的学生都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数学不是要知道某个题目的答案,而是需要知道其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这里学生对于题目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掌握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教材体系在定义数学教学的时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则是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理解题目的来龙去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深入的挖掘数学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思想,并且通过这种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同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更加的轻松,而不是简单的靠死记硬背来解决数学问题。

3.采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

变式教学的含义就是将问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形式改变,但是不改变问题的本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仅仅只看表面。这就引申出另外的一种概念叫做抽象意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数学的很多理论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抽象性,它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化的结果,所以更加能够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将变式教学与探究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使得学生看到问题的实质,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才能使他们将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在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锻炼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素养将其解决的能力。例如进行数学某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各种相关的实例,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巩固了其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自主地锻炼了其数学思维。这样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理解它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和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一旦这样的数学思维素养培养成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就会在遇到问题时自主地系起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对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

5.课堂数学教学需要改革当前的教学评价

数学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学生起着激励、导向和管理的作用。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关注自身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利用“成长日记”、“错题集锦”、“数学手抄报”等学生喜欢方式来进行管理和评价。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周整、创新,使评价体系更加的多样、科学。

三、结语

篇4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篇5

学科素养可分为四个素养: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基础素养,指本学科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文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科学素养是指过程和方法等。信息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信息素养,狭义的理解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听、读、累、辨等过程搜集生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各门学科的学科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能够得以提高。

在我从事初中思想数学工作的十九个年头里,我发现学生能学会基础知识,但是在运用基础知识去答题时学生就不会运用了。这个问题引起我很大很大的困惑,那么如何让学生运用学科素养去答题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我做了以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重视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知识,有助于基础素养的形成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的数学知识答题来表达,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基础知识和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老师要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比如我在讲《三角形全等》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去看书,先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习本上书写过程,最后同组的同学交流书写步骤是否完整,小组派代表到板前板演,让其他学生来挑错。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又强化了数学学科的基础素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扎实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本身,还要让学生弄清楚知识是怎么形成的。我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坚持三个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容易懂、容易掌握和运用。三维目标中知识是基础,方法和情感是知识的提高和升华。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我在教学过程别强调学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重视看书,这样学生有了过滤基础知识的时间,把基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学会潜移默化地迁移。

二、立足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素养

三维目标中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人文素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可变的、暂时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旦产生,是持久的、稳定的,它一经形成,就伴随着学生的一生。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计划,假如父母给学生留200元钱买本子,在本子够用的前提下,你如何买本子,且剩钱最多。这个函数是个减函数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发言、回答问题,用知识作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去激发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自然科学,但它很贴近生活,经常需要学生去联系身边的事例。作为数学老师,我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问题关注。例如我们如何节约电源、生产原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的生活。定期我让学生搜集书籍去找有关气候的变化的数据,用这些数据来制作统计图,找出其中的规律,让数学知识为人们服务,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价值,数学并不是公式和很难的习题,它也是有温度和感情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联系了教材知识,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三、延伸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研究一个专题,运用已拥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组合,让他们重新构建知识,继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为了解决问题,他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我在讲《条形统计图》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状况和理财方式,以及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学生在课上进行展示和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不仅学会了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理消费观念,节俭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问题,它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篇6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 北师大严土健教授曾谈到“虽然我国的数学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至今数学并没有真正融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数学意识一般还相当淡薄. ”这一问题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认真反思.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按照“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 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 我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的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量化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接触新鲜事物时,能够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思考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可以让学生记数学日记、收集生活中的数据、用收集的数据和情境改编成一道数学题积累起来、制作数学小报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中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归类、整理,并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学语言来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猜想,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以下意识:让学生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种自主的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形成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中还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不断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意识.

篇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共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18个具体要点。其中,文化基础中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在人文底蕴中又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这些素养的培育只能在艺术教育中实现。其中美术课承担着很大的重任。

那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阵地。

(一)课前备课一定要找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点

美术课堂看似枯燥,但是里面蕴含着很多美的元素。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美的欣赏,美的创作。要多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来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要让学生放宽眼界寻找课堂外面美的东西,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来发现美。教师在进行指导创作的时候,不是单纯教给学生创作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去想像,自由去创作,让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欲望,这种创作的欲望就是一种表达美的欲望,只有学生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学生才能够真正感觉到美的存在。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评价美。要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不都是美的还有一些不美的东西存在,但是,我们要学会辨别,学会审美,用自己的笔来表现美,来宣传美。在评价美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审美能力。有了正确的评价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美的存在。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美好。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要建立在扎实的技能基础上

美术教师一定要大练基本功,一定有过硬的课堂艺术和教学方法,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美,懂得创作美的方法。审美情趣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心中有美的存在,学会审美,主动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学生心灵才是美的。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具有审美情趣,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努力去探索,特别是要抓住核心素养的学习,用正确思想来武装头脑,在课堂中不断实践,不断研究和探索,针对学科的特点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想抓住了核心素养的本质,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会形成,就一定会为未来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一)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美术,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沟通,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引起共鸣。通过美术教学过程和学生坦诚地进行情感的沟通。让他们在作品中自由地宣泄情感,不要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过多地去束缚和限制他们。比如,同样的风景,在某同学的画中体现出来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在另一个同学眼里,则有可能是乌云密布,荒凉一片。这样,让他们把平日里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都在美术作品中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负面消极的不良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兴趣而言,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有的迷恋美术,有的倾心文学;所以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批评、指责和埋怨,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心里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会在负面爆发,引起学习差、纪律差、思想道德败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就要在文化学科不见起色的成绩上去耗尽他们的精力,去伤害他们的自尊。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教学中多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真棒!”“你画的真好!”“没问题,你肯定行!”。并同时和学生建立多些联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篇8

一、再现生活画面,增强形象直观性

小学自然课中,有很多内容如果仅仅是文字表述,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不细致,生活经验少,很难进行探究式学习。必须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正是最好的载体。如在教学一年级春季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到户外亲身感受大自然,再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兼容一体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动画。首先,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千里冰封的寒冬画面,接着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旁白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前两段,同时画面上展示出以下景象:冰雪消融,汇成小溪,哗啦啦地流向远方。小朋友们纷纷脱下厚重的棉衣,走出户外。远处山坡上的桃花红得似火,梨花白似雪,吸引得小蜜蜂成群结队“嗡嗡”叫着来采花蜜;大雁也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伍飞过蓝天,小燕子衔着泥草在屋檐下垒窝;小草也从地面下探出小脑袋,大地一派生机。

小朋友们见此情景高兴得欢呼雀跃。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与此同时,从背景音乐中缓缓飘出理查德悠扬的钢琴曲《春天》……此情此景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当乐曲终了,他们还陶醉在音乐声中。随后,再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的资料和他们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畅所欲言。由于多媒体的介入,抽象的难以用语言及其他教学手段突破的东西,通过直观鲜活的画面展示出来了,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各项感官,使之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我先放映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捣药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片。然后用大屏幕放出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的那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从画面上学生可以看到飞船着陆时扬起的月球灰尘,看到飞船打开时,世界上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飞船上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只脚踏上月球那幅谨慎的样子,还让学生听到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说的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此时学生不仅被中国古代优美动人的神话所吸引,更为人类脚步踏上月球而深深震憾。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介绍月球更多的相关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我们先播放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路面升降成台阶,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在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地壳发生了断裂,这时地震就发生了。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情绪激动,兴趣被调动达到。学生甚至主动拿出一张木板,从两边向中间挤压,使木板中间向上拱起,比喻地下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形成了褶皱,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木板突然断裂,这好比是岩层断裂发生地震。

三、生动演示变化过程,突破时空局限

教学《养蝌蚪》时,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养蝌蚪的实践,但在课堂要把长达数月的蝌蚪饲养过程及蝌蚪生长的进程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向学生展示了青蛙生活的环境和生理结构、习性等知识,还了解到青蛙的繁殖、发育过程,遵循了从“实践──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不仅对自己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得到验证,还准确地了解到卵──蝌蚪──青蛙这一演变过程,从而使青蛙的一生要经过哪些阶段这一重点,以及蝌蚪的生活特点及发育规律这一难点得以突破。

四、在电子游戏中,培养学生能力

篇9

一、现今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受传统的教学影响较深,一般都是老师在上边自己讲课,学生只是坐在下面听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较少。而且数学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机械重复地做一样类似的题,而老师也反复重复讲。但是每次遇到同样原理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这就反映出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地为讲题而讲题,学生单纯为做题而做题,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其中原理、智力活动较少。而且现今的课堂教学多是大课堂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层次性练习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少。而且数学老师也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教学方法也十分陈旧,造成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创新素质偏低。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看法

(1)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科学创造,贵在质疑,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所以,数学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对数学问题事先进行精心设计,设计问题的主旨是能够主动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首先要从数学教材入手,发掘其中的疑点,从而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其次,鼓励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所尝试的解决办法,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总的来说,老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从多种角度、多种方面、多样的层次对数学知识提出问题。

(2)学校要加大力度加强对数学老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素质,跟老师的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加强教师教育是关键。数学老师要提高自身对创新的认识,正视自己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认识到对一个问题解决的创新性不是在于这个问题是不是别人已经解决过的,而是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新颖的。学生的思维都是活跃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方法。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要进行转变,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发言,主动探讨问题,老师在一旁引导教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听众。一耳朵进一耳朵出的学习,是不会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任何作用的。简单来说:老师要放下架子,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老师在课堂中充当组织、引导、合作者,而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学生,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思想和探讨问题的舞台。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素质教育。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对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素质。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存在一种渴求尽快找到答案的心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素质可以从此出发。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爱好兴趣,设计适当的问题,不要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设计的问题也不要过于简单。只有问题设计得当,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求知欲望,自觉钻研问题,自发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在不自觉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一般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理,这是人之常情。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失败,有些学生一旦失败,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要为在数学学习上有失败感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不耽误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3)利用数学中丰富的图形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有的线条美、颜色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激发学生研究几何图形的欲望。

四、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现在以九年级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子来阐述。

(1)观察联想、探究新知。观察反比例函数y=2/x,y=4/x,y=6/x的图像,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探索:①函数图像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内?②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③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能与x轴相交吗?可能与y轴相交吗?为什么?

(2)自主探究、领悟规律。考察当k=-2,-4,-6时,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3)归纳小结。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总结:为了适应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需要,符合新课改需要,加强数学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挑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篇10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情绪,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教师可从信息技术课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1.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使用守则》的良好习惯

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使用守则》,教育学生爱护各项设备和正确规范地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使用各项设备的良好习惯。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学生切实做到“五要五不要”。教育学生网上与人交流也要遵循人际交往准则,讲文明懂礼貌等。

3.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精神

学习、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竞争与合作同在,要学会善于与人协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综合活动》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也可以在教学内容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定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同时,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促进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包罗万象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很容易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于浏览,有利于发展个性化教学。

世界三大新闻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转用俄罗斯电台影片,刊登了俄罗斯潜艇在北极海底插国旗的照片。住在芬兰北方小镇13岁的中学生塞罗丁看到报纸后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他通过查阅资料确认潜艇照片是翻拍自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的一个片段。于是路透社被迫道歉。这也是芬兰教育能让世人羡慕的原因之一:孩子们能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从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作业,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发挥个人潜能。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参与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另外,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能使不同特点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个人的知识网络。

三 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作基础。必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熟练掌握经过消化的融会贯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1.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任务设计得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录入文章、修改文章一般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事。可布置“我希望……”的小作文,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可以掌握录入文章的基本技能,而且当发生输入错误时,还可学会修改文章的技巧。又如,画图软件中图案的放大、翻转及拉伸的技术比较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让学生画一幅“小小树林”的图画,在图画中设计大小不同的小树,并使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面上投影成一片片的阴影。由于该任务生动有趣,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难点。教师还可以在快下课时,将较好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上,让学生们说说这些作品的“闪光点”,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