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5:5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教学课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采用第二种思路:学生学习物理已接近一年,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同时也了解了最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形成了较稳定的物理学习心理,这都是学习本节的有利因素。加上日常生活中剪刀、直尺、起子、木棍等工具学生较常见。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杠杆》设计思路:
我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方案:一、跷跷板游戏。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之一
2、让体重大的同学站在跷跷板一侧靠近支点的中间位置,让体重很小的同学站在跷跷板的另一侧最远端。发现体重大的同学被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杠杆,意识到杠杆的平衡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时为后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好铺垫。
在实验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好本课的动力。
实验探究二: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反思: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
【设计思路】
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用活教材激活课堂的理念思想,方法教学成为主导,指导学习方向,复习活动贯穿课前、课中,采用分组竞赛、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本课重点,疏通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
【课前准备】
每组据分工专门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出3个有关的涵盖面宽,较富挑战性的,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问题。同时,据猜测准备好别组涉及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识记各图形特征,掌握不同图
形之间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竞赛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回忆、质疑、梳理、归纳、总结等自主复习整理的意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同时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几何图形的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复习方法自主构建的尝试,激发学生自信心,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沟通各图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几何图形特征的语言的准确性训练,以及知识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构建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网络,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1、完善几何图形知识图:
师:除了平面图形,你觉得还有哪类图形?(立体图形)
2、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师: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师: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3、强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1)试一试:把下列几何图形分类?
(2)你感觉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师举例说明。
强调:各部分是否在同一平面、、、、、
二、展开复习活动,自主系统整理,感知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梳理五种立体图形的基本构成,加强和生活联系。
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
(1)忆一忆: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说名称
(2)畅所欲言:举出日常生活中和它们类似的物体。
(小组比赛,看谁说得多,让学生感觉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我们生活的空间)
(3)议一议,认真观察,识记图形。
出示情景图:图中你熟悉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图形?
2、说出各立体图形各部分名称,各字母表示什么?
3、立体图形分类
师:分两类,怎么分?为什么?
(二)主动回忆,梳理知识。
1、谈话引入:关于我们要复习的知识你想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吗?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复习的好方法。
2、出示复习方法:
关于要复习的知识(1)我已知道什么?(2)你想怎样去整理它?(3)怎样得到更多、更好的整理方法?(4)动手检测自己,(5)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据复习方法依次展开活动
(1)关于立体图形,我已知道了什么?
以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每组提出关于本组研究内容的三个问题,其他组回答,教师宣布好比赛规则,充当裁判和记分员。
(2)你想怎样去整理?
①师引导给出学生整理的方法。
a:正方体、长方体在一块儿整理......
b:找相同点、不同点
c:据构成名称分层分类对比整理。
②小组合作:尝试整理正、长方体的特点
③实物展台展示学生成果
④师课件演示整理结果:正、长方体的特征
⑤按上述复习整理方法自主整理圆柱、圆锥、球的特征,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展台展示学生不同方法的成果,教师课件演示。
三、知识检测,形成反馈
1、一组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相等。
(2)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3)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且相等的形体一定是圆柱。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和高一定相等。
(5)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只有一条垂线段。
(6)从圆柱体的上底面到下底面的任何一条连线都是这个圆柱的高。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8厘米。
2、一组填空题
(1)把一个边长31.4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 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把一个长94.2米,宽31.4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的底面周长是( )米,高是( )米。
3、抢答游戏:师说出一些特征,学生随时猜几何图形的名称
四、巩固延伸,再次加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点、线、面、体的形成联系。
师: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可看成什么几何图形在运动?
师:他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
2、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五、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数学,智慧的人塑造了各种几何美,数学几何美又经常装点我们的生活。
师: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方法方面)
六、温馨提醒:作业
感受几何构图之美,学会运用复习方法。
1、①先欣赏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
②作业一:用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配解说词。
2、①先欣赏各国建筑物
1.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
2.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
3.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教学目标:
1.欣赏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并联系上一节课京韵大鼓《贺新春》,初步理解四种曲艺种类的音乐风格。
2.复习、巩固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并背唱。学着用京韵大鼓演唱形式来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从感性上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并能听辨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苏州评弹。
2.难点:四种曲艺种类中,京韵大鼓与单弦牌子曲比较难以分辨,应从伴奏乐器、前奏间奏的旋律、唱腔结构和旋律音调特点等方面启发学生,使他们能从感性上对该两个曲种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
2.逐首欣赏。分别简单介绍
(1) 各曲种流行地区、演唱形式、伴奏乐器。
(2) 各曲目内容、音乐特点。
扩充知识:弹词类:音乐曲调性很强,演唱风格细腻深刻,伴奏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苏州弹词)
牌子曲类:其结构形式大多由曲头、曲尾、中间插入许多曲牌联缀而成。伴奏乐器,北方以手鼓、三弦为主,南方以琵琶、二胡为主。(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
3.综合比较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苏州评弹的音乐特点、方言种类、伴奏乐器,并回答课本第二十一页的问题。
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四百多年的流传、发展,苏州评弹形成了“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奇”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产生了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流派唱腔。它不仅成为汉语吴方言区的文化象征,也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成为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苏州评弹赴台湾演出,被听众评论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4.复习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背唱。
5.学着用京韵大鼓的演唱形式(边击鼓边歌唱)来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2.由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中,whom用作宾语,如:The man whom you are waiting for has gone home.
3.由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中 ,whose用作定语,如 : Do you know the girl whose skirt is white?
4.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中,which用作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如:
The room in which there is a machine is a work shop.
The river which is in front of my house is very clean.
This is the pen which you want.
注意 :
(1)whom, which用作介词宾语时,介词可放在 whom、which之前,也可放在从句原来的位置上;但在含有介词的动词固定词组中,介词只能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如: He is the very person whom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2)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必须用关系代词which,不用that,如:I have lost
my bag, which I like very much.
(3)关系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必须和先行词保持一致。
5.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中,that可以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宾语,但不能放在介词后面作介词宾语,如: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was written by Lu Xun.
注意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必须用 that引导定语从句。
(1)先行词是不定代词all, few, little, much, something, nothing, anything等,如 :
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nglish.
(2)先行词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所修饰,如
The first letter that I got from him will be kept.
(3)先行词被all, any, every, each, few, little, no, some等修饰,如
I've eaten up all the food that you gave me.
(4)先行词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修饰时如
He is the only person that I want to talk with.
(5)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如:
They talked about persons and things that they met.
(6)当句中已有who时,为避免重复,如 : Who is the man that is giving us the
class?
6.由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如:
I don't know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have lived for 5 years.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met Mr Li for the first time.
注意:先行词是表示地点时,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的,就用 that(which),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是不及物的,就用where引导。This is the house Which /that he has lived in for 15 years.(Where he has lived for 15 year.)
7.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句和从句之间不用逗号分开。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ich, of which等,这些关系代词都不能省略。
(2)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主句先行词的补充说明,没有这种从句,不影响主句意思的完整,一般用逗号把主句和从句分开,关系代词用 which,不用that;指人时可用who,如 : I have two brothers, who are both students.
8.如何简化定语从句
(1).定语从句简化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
My grandfather lives in a village that is far away from here.
My grandfather lives in a village far away from here.我祖父住在离这儿很远的一个村子。
This is a book that is worth reading.
This is a book worth reading.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2) 定语从句简化为现在分词或现在分词短语作前置或后置定语。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The man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站在树下面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英语老师。
I saw the house that was burning at that time.I saw the burning house at that time.
当时我看到那房子在燃烧。
(3)定语从句简化为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I like to see the films which are directed by Zhang Yimou.I like to see the films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我喜欢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
She is the girl who was praised at the school meeting.She is the girl praised at the school meeting. 她就是在校会上受表彰的那个女孩。
(4)定语从句简化为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He is always the first person that comes to school.He is always the first person to come to school.他总是第一个到校。
The report which will be given tomorrow is important to us.The report to be given tomorrow is important to us. 明天要作的报告对我们很重要。
一、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一)、充分发挥粉笔板书的作用
传统媒体包括文字媒体和语言媒体两大部分,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就算在现代化的今天,它的许多优点也是现代化媒体无法替代的。有些教师存在这样的一种误解,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不再需要粉笔和黑板这些古老的教学设备了。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银幕上显示了就算,而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写。这样的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将会是:学生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对这节课的内容的印象很模糊,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对不同媒体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整合,把它们各自的优点都发挥出来,那样的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板书可以发挥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进程,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性,此外,板书还有示范作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规律的特点有哪些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这三者是否在同一平面,折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变化情况,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等并把它们的关系板书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这样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充分发挥语言媒体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想要把整节课的教学全过程都编入课件里,就连教师所要说的一句话都预先制成课件,然后用课件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以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越多就代表那节课的教学质量越高,而忽视了教师临时的、随机的口语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教材的内容按照学生实际认知情况重新加以组织改造,并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学语言制约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作用。
二、要处理好多计算机的模拟实验与物理实验的关系
实验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标准。模拟实验再逼真也不是真实的,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物实验才能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真正理解和对物理规律的信服。模拟实验的作用应当定位在和板书、挂图相同的地位上,增进形成对客观现象的正确认识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如果物理实验完全被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也会使原来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变得暗淡无味,对我们现在所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较为不利的。这样只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只会考试,而缺乏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学生。笔者认为:对于在现有条件下可开设和进行的实验一定要开设。而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观性不强的环节可再用多媒体仿真实验进行重播和放慢播放,从而增强实验可观性。这样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之一是授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而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只追求授课的速度和课堂的容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求全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要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的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时,所而对的学习对象是具有不同认知和兴趣水平、不同学习动机的学习群体,对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对新知识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授课的速度和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那我们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清楚知识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两个主要因素去决定知识讲授的速度。对于难于理解的内容应放慢讲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23-01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我们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
1.运用课件把抽象转化为直观。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而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运用课件体现数学的严密性。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体现,我们可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课件可以表现问题本质。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课件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三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每一位学生在“三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课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二、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问题
1.多媒体课件要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
由于一个多媒体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智力劳动,因此首先要选择适于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在计算机硬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力求更好地体现多媒体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如教学内容尽量形象直观,切忌书本搬家;图形、动画要美观、清晰,声音要悦耳动听,色彩要符合美学要求;合理、适当设问,启而不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同一教学目的下的不同分支程序等等。使多媒体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发挥最大动效。
2.多媒体课件要谨慎选择音乐和动画
滥插音乐动画,使得有些学生只热衷于新奇的动画、音乐,兴趣的转移,不但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黑板,鼠标也不能代替粉笔
有些课件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传统教学,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学生像看电影,教师像放映员,使双边活动减少,忽视了师生互动及情感交流。因而多媒体教学应因课制宜,并非所有课堂都适宜用多媒体,尤其是习题课时,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适时的点拨,分析数学题目过程中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的交流,都是多媒体教学望尘莫及的。
4.多媒体课件要有的放矢、适可而止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对于教学那些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奏效的而且有适于多媒体技术形式的内容,其效果较好,但只有适时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反而画蛇添足,效果不佳。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24-02
1.实践教学的提出
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初中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2.实践教学效益的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而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于是他们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实践教学的作用。
2.1 可以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来自农村)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2.2 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介绍电脑的各种种功能时,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已经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2.3 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4 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城区的学校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在偏僻的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且电脑的档次相差很远,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尤其是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曾出现过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个别化教学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有能力的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3.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运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如何看待这种教学形式的变革呢?他们是否接受和喜欢这种变革?他们的态度又能为我们带来那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小型的抽样调研。在这些调研中,共发放255份调查问卷,回收255份,有效问卷254份,无效卷l份。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评价,学生的意愿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1)初中英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总体状况领先于其他各门学科。调查显示,40.95%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频率最高的学科是英语,其次是数学(见表一)大部分学生都能经常看到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选择“频率很高”和“经常使用”的占60.63%,没有一个学生选择“从不使用”(见表二)。
表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哪一门学科使用多媒体课件频率最高 12.06% 21.65% 40.96% 24.80%
表二
使用频率很高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
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频率 23.23% 37.40% 35.83% 0%
(2)学生喜欢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当被问及“用英语课件上课的态度”时,选择“我喜欢”的占74.02%(见表三);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与其他各门学科相比,英语最适宜使用多媒体课件(见表四)。
表三
我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你对用英语课件上课的态度 74.02% 2.36% 23.62%
表四
语文 数学 英语 其他
哪一门学科最适宜使用多媒体课件 12.99% 19.29% 50.39% 17.32%
(3)学生普遍认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好。从总体上看,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比不使用多媒体课件好的学生占74.02%(见表五);从具体评价上看,无论从“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用字标准”还是到“教学容量大”、“学生参与教学”等四方面比较,多媒体课件教学均以压倒性的比例优势优于传统课堂教学(见表六)。
表五
前者比后者好 后者比前者好 说不清
使用多媒体课件与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相比 74.02% 3.94% 24.65%
表六
传统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生动活泼 3.54% 96.46%
用字标准、方便识读 11.42% 88.58%
教学容量大、效率高 26.77% 73.23%
学生更容易参与教学 8.66% 90.94%
二、学生希望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1)学生希望上多媒体课的频率再高一些。有40.95%的学生认为各门学科中英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频率最高,但有50.39%的学生认为英语是所有学科中最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这表明,现在的英语多媒体教学还未满足学生的需求。
(2)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英语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不足。调查显示,有35.83%的学生认为,用英语课件上课的不足是“很难在自学中使用”,26.77%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自主发挥受课件限制”;这是学生针对多媒体课件存在的不足,进行选择时的两个最主要选项,均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关(见表七)。
表七
教师自主发挥受课件限制 学生自主发挥受课件限制 很难当场测试 很难在自学中使用
英语课的件不足 25.59% 26.77% 11.81% 35.83%
(3)学生普遍认可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但希望英语教师进一步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近2/3的学生(63%)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运用计算机“熟练、能处理常见的小问题”(见表八)。但有近3/4的学生希望英语教师“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运用这类技术”,超过85%的学生要求教师,不仅会使用课件,而且还会制作简单课件(见表九)。
表八
熟练、能处理小问题 不太熟练 不会使用、需要他人帮助
教师用运计算机水平 62.99% 31.89% 5.12%
表九
不论年龄大小都
可以用运这类技术 年龄大的教师可以不必掌握 说不清
教师能否掌握
多媒体技术 74.41% 8.27% 17.32%
能独立制作简单课件,如powerpoint 能使用,且能制作简单课件 能使用就可以
教师掌握多媒体
课件软件是在Windows环境下得到广泛应用的演示创作工具软件。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创作工具,包含有100多种模板(Template),这些模板是专家设计的演示,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模板作为制作幻灯片的基础,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些修改,再输入演示的内容,这样会比一切都从头做起要方便容易得多,有利于简化教师的备课过程。
课件的每张幻灯片都可拥有标题(Title)、文本(Test)、图形(Graphs)、绘制的对象(Object)、几何图形(Shape)、剪辑艺术图片(ClipArt)以及由其他应用程序创建的各种图表、图像等。利用课件的控制功能,连接大屏幕投影仪直接演示,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动画的作用是吸引观众,并使观点更突出、更醒目,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所以在设计幻灯片时,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动作设置的技术处理很重要,应用什么样的动态效果引入新的主题或解决方案;使用回旋添加悬疑或奇怪的效果;使用从屏幕中心放大效果表示揭示谜底;使用缩小效果强调观点;使用切入效果比较数据;如果是重点突出的文字,就用闪烁的效果;如果是正在读的一段文字,就用向右擦除效果;如果想控制字出现的节奏,就设定“按字母”方式擦除。
二、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时存在的误区
(1)一味地追求在英语课堂上的演示效果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是计算机不可能替代的。如:英语课堂开头几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学生听说训练的很好方式。可为了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把由教师讲述的一部分内容变为媒体演示;甚至有时优质课评比也以是否用上大量的媒体演示作为一个必备条件。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师生之间的英语语言交流,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我们应该记住: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因此,课件的演示时机及数量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2)用显示屏代替黑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87-01
音乐作为美育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不但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嗓音的保护,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的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育,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其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如传统的音乐课上,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学生学会歌曲后唱给老师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再如音乐鉴赏课,那么多流派及音乐作品,以及人物和创作环境等,仅靠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如何把课堂时间有效地用于教学,又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感觉呢?那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掌握好了应是新课程教学中的利器,使教师注重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反馈给教师。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氛围很好。教师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优质的音乐感染力感动每一名学生。音乐课中还可以加入才艺表演,可以利用每节课的3~5分钟请一名同学进行才艺表演,形式自主决定无条件设置,可以伴随音乐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没有艺术特长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展示,宗旨是将其最好一面展示出来,借音乐课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小小舞台。之后,同学们进行点评,寻找他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发展音乐兴趣,提高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目前,人民音乐教育版的配套课件只是一个大框架的课件,资料方面不够丰富,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师要在课下花很大工夫搜集素材。所以说,到目前适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还是没有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特点来制订课件内容。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对多媒体课件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时,应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讲到民歌欣赏课的时候笔者制作的课件内容会介绍各种民族的服饰、地域分布、风俗,及民间故事等,让学生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民歌部分的欣赏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流行、时尚、前卫的音乐。因此,在课件选材上适当加入流行音乐元素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