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分类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7 15:56: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知识分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知识分类

篇1

    一、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等公开信息披露文件,内容涉及公司股份分类的,除个别分类词汇略作修改(见附件)外,原则上继续按照我会《关于颁发〈上市公司办理配股申请和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定〉的通知》(证监发字〔1994〕161号)、《关于印发〈1994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证监发字〔1994〕2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一个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所涉及的公司股份分类,可以根据该公司的具体情况省略其不具备的类别,或者对其股份类别的特殊情况附加补充说明。由于实行法人配售、向基金配售等原因,股票投资人持有的上市期限未到的可上市流通股票,应计入上市流通股票总数之内,但公司有义务另附文字说明该部分股票数量和上市日期。

    对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其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的相关内容适用以上要求。

    二、有关股票市场的综合统计报表涉及汇总上市公司股份的,原则上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的规定执行;根据业务需要,也可以增加更详细的划分,但仅限于汇总统计使用,不宜公开。

    三、在上市股票交易系统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政策规定,区分以下类别:

    (一)尚不允许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

    (二)允许上市挂牌交易但有时间间隔限制的股份;

    (三)允许上市挂牌交易且没有时间间隔限制的股份。

    (四)以人民币兑换的股票和以外币兑换的股票四、在股份登记系统中的分类,原则上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的规定执行;证券交易所应结合计算机系统升级方案的设计,从技术控制角度考虑以下要求:

    (一)将尚不允许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与已经上市挂牌交易的股票区别开来;

    (二)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类与投资人分类区别开来;

    (三)将境内投资人持有的股份(或股票)与境外投资人持有的股份(或股票)区别开来;

    (四)对投资人的分类应当考虑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多重要求。

    五、当前办理尚不允许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的登记过户事宜,应当按照“投资人变更即办、股份类别变更暂缓”的原则处理。投资人变更,由当事人出具符合法律规定的凭证:股份类别变更,应当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明确规定或批文;经司法机关裁决的股份登记变更事宜,比照本条规定办理。

    六、证券交易所应结合协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的国有股权核查工作,着手规范投资人分类登记工作。按照“新老划段”的原则,对今后新开户的法人或者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的法人,要求其按照《公司法》、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国家体改委《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办法》、外经贸部《关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1998〕200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发〔1994〕198号文)、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证监发行字〔1999〕94号)和《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行字〔1999〕121号)的规定,分别确认其法人类别。

    七、对上市公司现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分,应当依法限制其上市流通;在公司信息披露文件中,应当区别公司股份结构的披露与上市公司现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的披露;在汇总统计该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时,应当根据前述人员最初获得股份的来源,分别归入上市流通股或者内部职工股。

    附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涉及的股份类别划分

    一、原发起人持有的尚未上市流通股份(简称:发起人股)

    1.国家股

    2.内资发起人持有的股份

    3.外资发起人持有的股份

    4.其他发起人持有的股份

    二、非发起人持有的尚未上市流通股份(简称:非发起人股)

    5.上市前募集的法人股(简称:募集法人股)

    6.上市后形成的转配股(简称:转配股)

    7.上市期限已确定的内部职工股(简称:职工股)

    8.其他未上市流通的股份(指特殊情况形成的非发起人股份,简称:其他股份)

    三、已上市流通的股份

    9.已在境内上市流通、以人民币兑换的股份(简称:A股)

    10.已在境内上市流通、以外币兑换的股份(法定名称:境内上市外资股;简称:B股)

篇2

1前言

基于对初中物理课程的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应当从合理选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有全新的认识,做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

2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合理选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对物理知识的难点会有畏难情绪或者抵触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就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并且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定理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物理知识的种类,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基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使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之间引起较大的反响,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惯性――小实验引入:

在引入惯性新课时,教师可用这样一个实验来引入。在一个盛有半杯水的烧杯口上放一块硬塑料片,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用不锈钢尺(相当于弹片)与塑料片垂直后拉开,问学生,“放手后,鸡蛋会怎样?”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鸡蛋上,有的说鸡蛋会随塑料片飞出来,有的说不会。@时,教师把变弯的钢尺一松手,“啪”的一声,塑料片飞出去了,只见鸡蛋稳稳当当地落在水中,学生紧张而专注地目睹了这一切,此时,再问“为什么呢?”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

磁现象――故事引入:

在讲授磁现象这一节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为了防止刺客进入宫内,在进宫大门的两边放置两块大磁石。此时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从这一点来看,初中物理教学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从物理实验教学入手,选择生动活泼的物理实验作为切入点,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在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选择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适合初中物理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3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合理利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习中的困难而产生退却的情绪。在这一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利用问题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利用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深入学习,让初中学生能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帮助,进而在物理学习中克服学习困难,提高物理学习的整体效果。在激励手段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和总结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加强对学习小组的指导,除了要加强物理专业知识的指导,同时还应当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并且获得学习方面的激励,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在下一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4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困难来看,学生之所以对物理兴趣不浓,主要原因是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际用途以及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教师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分析物理现象,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做好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物理知识的运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积极的表现,做到按照老师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解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难度问题,使初中物理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受到学生的更多的关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5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就像当初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合理选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应当合理利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在整体教学难度上得到有效降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初中物理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明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0(24).

[2] 李永云.有趣・乐趣・志趣――谈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Z1).

[3] 张强.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广西教育,2010(20).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121-02

物理课程标准表明,初中物理课程是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取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中职阶段的物理课程层次相对较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并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中职物理课程的要求比初中明显提高,而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分化在初中阶段已经显露,这就直接影响了中职阶段的物理学习。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中职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中职物理教学的特征分析

1.从知识结构来看。初中物理学习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内容,重在定性研究,所学现象比较直观、单一,并以识记为主,形象思维居多。中职物理教学内容丰富而复杂,既有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又要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学工具,还需要联系相关专业内容、生产生活实际,等等。但是,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不高,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存在不足之处,对学好物理缺乏自信心。另外,初中物理所用数学知识少而简单,而中职物理与数学联系紧密,这给数学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又增添了相当大的难度。

2.从教师的教学来看。目前,职教和普教是平行的教育,各自的教师不会在一起沟通和研讨教学问题。中职教师始终在职教圈子里转,对初中物理的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知之甚少。当学生一跨入中职大门,教师就按照中职物理教学模式开展工作,对初中物理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缺少研究。

3.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看。首先,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多、抽象思维较少,而中职物理的抽象内容多,因为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学;其次,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心理具有强烈的闭锁性,再加上本身的自卑感。因此,有问题却羞于向教师或同学请教,致使学习上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厌学或弃学现象。

二、中职物理与初中物理衔接的策略

1.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学中教师应保持足够的耐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应求快,而应求稳。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要求不高,可抽出部分时间帮学生补习。在巩固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好地学习中职物理知识。如果刚开始就照本宣科,按常规进行教学,极容易使学生难以适应,造成学习困难,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类,因材施教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此类学生比例较少;②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一般,智力发展较好,反应快。但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性特点等原因,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好奇贪玩,对学习不求甚解,因而成绩不理想。只要加强引导就能成为好学生,若教育方法不当也较容易向差生方向转化;③学习能力一般,成绩尚可。这类学生在中职校中为数不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学习尚算认真,但基础知识一般,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衔接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他们;④学习能力不高,成绩不好。这类学生在中职校占的比例很大,初中时没有掌握基本知识,由于长期成绩不好,对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习以为常,导致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但是,他们渴望取得好成绩,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和表扬。因此,欲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花大力气在这部分学生身上,还可多与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互相配合,构建沟通的桥梁。

3.加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纵观现行物理教材,有许多知识的衔接不够好。如参照物、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功和功率、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势能、内能、分子热运动等概念在初中已学习过,只要求有初步的了解即可,课本对概念的定义也没有中职物理严谨和讲究科学性。但是,物理毕竟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具有客观而严格的规律性。因此,中职物理教学除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之外,还应侧重从规律性方面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重在理解的同时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分清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挂图、模型、投影片、多媒体等方法增强对比,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类比,使学生温故知新;加强演示和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而明确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基础技能的掌握。

中职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实验,多举实例,帮助学生想象、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例如,讲重心概念时,做单指顶铅笔实验;讲静摩擦力时,做筷子提砂桶实验;讲惯性时,做皮球碰铅球实验,等等。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更好、更快地适应中职物理教学。

4.改变考核评价机制,降低教学要求和测试难度。中职物理教学要控制难度,不能过早涉及偏难、复杂的题型,应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要求,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各类考试和测验应注重检测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要控制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往往会从出勤率、学习态度、实验实践参与度等诸多方面综合打分。即使是命题考试,也对教师有明确的要求:降低难度,多出基础题,确保全班学生的平均分在70分以上,否则直接认定该试卷为不合格。通过变革评价机制,还学生一个自信的平台。

总之,中职物理教学应与初中物理教学有良好的衔接和过渡,还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直观性等原则,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各类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88-01

1 前言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初中物理教学焕然一新,广阔的网络资源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比如开发物理学科的知识网站,让学生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到学习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站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建议。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2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意义

2.1 贯彻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物理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物理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物理学科的这一特性,必须提高学生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在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知识具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信息化,不但可以实现物理知识的资源共享,还可以使不同地区的师生在网络上互相交流,不受距离限制。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相结合,革新了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现代物理教学来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2 开创了物理学习的新模式

初中是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物理的起步阶段,要提高学生对新学科的接受度,必须从实际出发,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理课程教学的需要。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物理知识提出很多质疑,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准确地将物理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设备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3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具体作用

3.1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学科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物理教学来说具有积极意义。物理的主要知识,如电学、力学、热学等,都是十分抽象的概念,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图像、影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切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3.2 模拟微观现象

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课件,向学生展现动态的物理过程,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物理现象。此外,能使用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分子扩散、电流方向、磁极、力的方向等抽象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3.3 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上的理工学科,物理学习必须从实验与观察入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能大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无法做到的。但是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当实验受条件影响,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弥补,让学生看到最好的实验效果。

3.4 物理模型建立

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学科,对物理的认识有限,所以在学习一些抽象概念和规律时,难以在脑海中构建起概念的轮廓。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使用多媒体视像功能对抽象概念进行具象转化,建立起物理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具体地认识到诸如原子、分子磁场方向等构造的概念。

4 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建议

4.1 掌握信息技术融合的最佳时机

落实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必须把握好引入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为顺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与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将信息技术渗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在物理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按部就班。要将信息技术引入物理课堂,教师应该在备课时仔细研究怎样将物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物理知识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

4.2 建立整合资源库

要建立完备的物理学科资源库,以便教师和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要整理好课堂上使用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分类、标注,收存在资源库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优势。

5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是教育理念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未来还将更进一步地深入物理教学。物理教师必须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的结合点、革新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物理水平的最终目的。

(1.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院,山东 烟台 264025;2.昌邑市外国语初中,山东 昌邑 261300)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08-01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深人挖掘德育因素,捕捉契机,加强德育渗透,将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为此,现将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树立德育观念,怎样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人物理教学中,作如下阐述:

1.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物理科学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因此在祖国的历史上记载着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及其发展完善的内容。例如,在"磁场"一节中关于磁偏角的介绍中,学生可知比西方早400多年的宋代沈括已提出;而在学习"回声"中介绍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更有三处有着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的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圆丘,它们无疑是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知识与建筑师们高超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又如在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介绍东汉时成书的《春秋纬》中记载的:"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舟中,闭窗而座,舟行而人不觉。"这说明早在公元1~2世纪,我国科学家对运动的相对性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比哥白尼、伽俐略大约早了1400多年。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国古代物理学和科技发展史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2.利用物理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世界观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又如:在"无线电通信常识"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手机的普遍使用,给人们的通信联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但由于电磁波的辐射对人体也造成一定的伤害。在"摩擦"的教学时,让学生明白摩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教师在以上几个知识点的教学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对问题的看法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这样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3.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运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拘泥于教材,大胆设想,积极思考,不怕困难和挫折,认真实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发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但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实、求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做出应该的实验现象、验证物理规律,还要求学生认真做出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对待,分析实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及讨论减小误差的方案。这样学生就不仅是看到一个实验现象、验证了一个物理规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品质,在协作中养成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习惯。

4.树立以身作则的原则,对学生逐渐渗透德育教育

古代教育家孔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以文明的习惯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初中生仍处于模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无不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等哲学著作,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要研究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方法和途径,以更好地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空前的增强,节能环保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制化,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可以去利用。例如:在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有一个关于能源分类的阅读材料,通过对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让我们更合理的利用能源。再比如在学习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时让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和因此带来的恶果。再如声这一节中关于噪声及噪声治理的学习都是对学生环保意识的以此增强。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增强了节能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不断结合时代赋予教育者的任务。在进行教学实践与尝试时,将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要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加以解决,不断革新教育方法,不断与时代结合。做到立足于学生,立足于社会,将学生培养成新一代有道德、有抱负、有理想的复合型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者只有将德育渗透其中,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教育新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屈晓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师者,2013,03.

篇6

一、在物理知识学习中,巧用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性较强,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高效获取初中物理知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主要是利用其让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2]。

比如在讲解与现象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有许多零碎的知识都可以被归类于光现象的学习内容当中。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光现象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建立起以光学知识为主体的小的物理知识体系。老师可以为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核心,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完善。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来讲,像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都是光现象学习的重要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完善,促使学生完整地掌握物理知识模块。因此,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

二、在物理概念了解中,巧用思维导图

要提高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质量与效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思维中有着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就要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正确的理解。思维导图在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应用的意义就是明确不同的物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导图对初中物理问题进行轻松的解决。当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出现断点时,可以利用发散性的想法使不同的概念得以结合。

比如在学习电流与电路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串联与并联的概念。老师可以利用电路图形的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物理概念与相对应的电路图进行结合,使思维导图的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中,一旦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就可以利用曾经建立好的思维导图对自己的物理学习进行指导。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物理概念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

三、在物理习题解答中,巧用思维导图

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利用初中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物理习题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初中学生很容易在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中遇到困难。许多学生面对新型的题目不知从何下手,也无法理清解题的思路。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得到解答。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61-03

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35

物理课程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相对于语数英等科目,一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会比较迟钝和困难。不过,依然有很多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特别感兴趣。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较大,学生的物理成绩也不同。因此,传统的“一刀切”方式,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水平,难以提升大家的学习成绩。要提升教学效率,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法。

一、分层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分层教学法,来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很多教育学者都对这个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比如“掌握学习论”和“教学最优化理论”等,这些都是“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于是,各位学者都在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该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这就是分层教学法。

这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教学方面得到较大的好处。分层教学法要体现几个原则:首先是多方面教育相互补充,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相结合;应该给学生能够支配的时间;尊重学生,尊重自我教育。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问题,部分学生比较厌恶物理,甚至已经失去对物理的学习的信心。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管教师怎么费劲都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分层教学法,物理教师为各层次学生定下不一样的目标,同时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会让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突然有一种“成功算出答案”的喜悦。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学实施具有明确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信心。

(二)有助于提升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往,一些物理教师不懂得与学生交流与沟通,教学上比较沉闷,课堂组织能力较差。分层教学法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另外,教师比较灵活地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比较有效地组织对各种基础学生的教学,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师的组织能力。分层教学法会给物理教师增加更多的工作量,例如做实验,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实验、准备不同的器材,锻炼教师的做事能力。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一)做好学生的分组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将授课对象进行分组,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物理课程上,可以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其中甲组是按照最基本的标准,乙则按照良好的标准,丙组就按照优秀的标准。例如,在布置“单位换算”知识点练习的时候,可以让甲组做:0.56米=( )厘米,对于乙组,布置练习:1.5千米=( )毫米,对于优秀的丙组,可以布置4.76*10的平方=( )米。这样,基础一般的学生就可以完成简单题目找到学习的信心,良好的学生感觉自己还接受到了挑战,水平优秀的学生就觉得运算难题比较刺激。

(二)分层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物理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做好分层备课。分层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尤其要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内容进行讲授,根据前面分好的三组,准备不同难度的知识。物理教师在讲授到一般难度知识点的时候,这时候应该站到甲组学生旁边问大家明白没有,用鼓励的眼神给这组学生信心,而讲到高难度知识点时,就问丙组学生是否明白。例如,问到地球的半径,物理教师眼神就要望到甲组学生,鼓励他们举手回答。或者问到地球半径多少里面,这时候可以让一位口算特别快的学生回答。

(三)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物理教师应用分层次教学法,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尤其是作为初三的学生,他们承受着初二初三的物理知识,大家基础相差很大,因此指导学生的时候,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问到“闹钟罩内空气被抽走后,声音变小还是变大”,对于甲组的学生,物理教师就要从声音真空传播开始解释,对于丙组,只需要反问学生真空的声音大还是小就可以了。要复习“摩擦起电”的时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用大量的例子进行解释,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只需要举一个例子即可。

(四)作业分层布置

物理教师以往布置作业,都是在整个班级中布置同样的题目,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相互抄作业的概率,而且还影响到学生做作业的激情与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分层布置作业,例如物理教师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书本简单课后练习,让丙组的学生去尝试最课后练习的创新题目。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加强课堂组织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应用分层教学法,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同时进行分层备课,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最后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1] 蔡燃.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 陈海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途径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9

物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物理学不仅融入了数学知识,而且添加了能源、建设、材料等各方面知识,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初中物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实验能力及解决办法的能力,但是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效率是众多任课教师的难题,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和问题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关心下逐步推进,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和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虽然各个学校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精神,倡导各学科教学推行新的教学策略,逐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但是一些物理老师,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岗位工作多年的老师,已然形成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依托的教学方法,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实践存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不理解,过于担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包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仍然很重,与物理老师的互动少,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仍旧不高。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变革集中体现在对单一的认知性教学、重视知识结果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教学方式转向的基本特征是由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转变,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变,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转变。新的教学模式突出探究教学、体验教学、交往教学及综合教学的发展价值。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包括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各种类型。此外,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的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化的教学局限了学生和教师的交往和互动。这种片面的决定性教学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习物理知识,一定离不开做实验,做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那些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的过程、现象,或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对那些需要在课外完成的物理实验,做好指导、安排和要求,并适时地组织学生将实验过程或观察到的现象、遇到的问题等在班内进行交流,以期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只有重视物理实验和实践,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才能切实保证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3.制作重难点知识微课,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我们的生活进入“微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方面的“微课”随之出现。微课的概念现在已经逐渐被教学一线教师接受及应用,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学内容可反复演示,物理学科是讲究逻辑与衔接的课程,一旦课堂中有某个知识点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堂课知识的理解。有了微课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再次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有助于学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未能理解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4.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现今的社会生活条件比较好,更多的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基础物理学知识及相关现象离学生越来越远,加之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学业负担较大,对身边的事物淡漠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经验极少,观察能力降低,动手实践机会更少。这就要求教师更有效、有目的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问。布置实践性作业能更好地达到目的。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是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很好时机。在这个时机下,根据教情、学情的不同情况有目的地布置实践性作业,效果好。如走进厨房,观察炊具,看妈妈做饭的全过程;走进工厂,观察机械;走进汽修厂,认识内燃机;到建筑工地,你发现什么?等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查阅资料,找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可以采取录像、照相、录音、写卡片等方式,把采集到的信息在上学后与同学分享,并进行整理分类。按主要涉及知识分类,注明清楚原理的,再学习可以解决的。要大力表扬有创意的发现和提问,特别要表扬时有发现的学生。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积累经验,开阔视野,为突破难点打下一定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5.合理定时进行教学反思,取长补短。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过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高效课堂所需的支撑。其实,课后的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是重要的环节、是高效课堂建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的反思可从自己的成功之处入手,实现有益的借鉴,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推陈出新,逐渐夯实基础。当然,也可以从失处进行,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今天的失误也可能是明天高效课堂少走弯路的警示牌。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学机智和学生灵感、师生交流中的“火花”说起,或方法改进,或内容发现,或即时顿悟,或沉甸甸的收获静心沉思,不断扬长避短,虽然说“没有最好”,但是可以“做得更好”。教学是有规律的,发现并用好他们,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是有方法的,找到并创新地运用,是课堂效率不断提高的加速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定期反思自己的问题,不断探究更优质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此,摆在我们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索出了“分组教学”的方法,能有效地让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便于分类建组

在建组前,我们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家庭情况等作必要的排查,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向学生公布优秀学生、后进学生的名单,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超出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范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我们进行分组教学时,要把优、中、差的学生进行座位编排搭配,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帮助、交流和合作。

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

分组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改变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的做法,这是不科学的,属于精英教学。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能按照教学大纲死教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利用书本教学。对于基础欠缺的学生,我们要从低层次出发,对他们的辅导要耐心、仔细,鼓励他们不断地取得进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要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再接再厉,适当的学习一些超出书本范围的物理知识,切忌过分增加优等学生的负担。总之,在分组教学中,能解决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就可以说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三、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教学的实处

1.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备课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备课。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无论在回答问题上、例题选讲上、练习巩固上我们都要考虑周全,区别对待;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优生,而且要兼顾差生。

2.在授课方式上要充分考虑“优、差”兼顾。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阵地。笔者在物理教学时,常常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先分类自学集中讲解分别提问个别指导分层次练习集体总结。这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学生的练习、实验等教学中,我们决不能做分层次教学的奴隶,将“分”与“合”划上绝对的界限,要做到“分而不散,合而不死”,充分解决好各个层次学生对物理知识接受的矛盾。

3.分类作业。练习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的书面作业,可以分为课堂内作业和课堂外作业两种。一般情况下,课堂内所布置的作业,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不需要分类。即使部分题目,对于后进生来说有点难度,但只要他们努力,也能够完成。而课外作业,有很多是拔高的题目,这些题目的难度较大,我们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完成其中的部分问题就行了。我们也可以对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分解,把它设计成几个有坡度题目来处理,便于更多的学生吸取难题中的“营养”。在练习教学中,我们绝不能盲目、重复地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4.进行分类辅导。辅导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让学生考高分,超常规地赶进度,用增加课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是新课程教学所不允许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学生的辅导要采用多种形式,分类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主要采取点拨、组织各种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便于优生拓宽知识面,满足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强烈渴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要进行个别辅导的方法,从低起点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最主要的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辅导,鼓励他们积极思维,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