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7 15:56: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篇1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宣读了第六届科技委聘任名单。第六届科技委主任为钟掘院士,常务副主任为吴常信院士,副主任为左铁镛院士、林建华教授、卢锡城院士、谢克昌院士、王玉明院士、葛墨林院士、姚建铨院士、邱贵兴院士。

200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也于当天揭晓。

“科技委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传递到我们手中,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们新一届科技委将团结敬业、开拓创新,切实努力做好国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工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新当选的第六届教育部科技委主任钟掘院士在2009年12月23日举行的“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会暨科技委换届大会”上如是说。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传承了五届科技委。2009年岁末之际,科技委召开换届大会,第六届科技委正式产生。那么,新一届科技委有何新的变化和打算?又将面临着怎样的任务和挑战?新当选的第六届科技委主任钟掘院士为我们作出了解答。

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担起新一届科技委的历史使命

记者:首先恭喜您当选新一届科技委主任。请问,第六届科技委有何新变化?又有何新的使命和任务?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增设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原来10个学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国防科技学部。

教育部历年来都非常重视科技委的工作,对第六届科技委更是提出了新的使命和任务。部党组期望第六届科技委做好教育高级咨询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教育部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在战略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一批高水平,有见解,有应用价值的战略研究报告,以开拓科学家的视野和思路,为教育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政策咨询,为国家教育,科技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贡献。同时,部党组还期望科技委在倡导优良学风、指导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部署好支撑国家当前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引领未来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学习部党组对科技委工作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纪历史进程中,要对未来发展提出精辟的见解是对科技委工作的严峻挑战,科技委将不辱使命,努力学习,奋进求索,做出有高度,有见地的前瞻性工作,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动员与组织起高校的战略科学家,用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奋进的激情,接过历届科技委的接力棒,承担起这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记者:新一届科技委的工作重点或者说核心任务是什么?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的核心任务是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敏锐关注世界科技前沿,科学地进行前瞻性思考,为国家教育,科技的发展战略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全面性的贡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促进高校构建严谨、求真的大学文化;密切关注世界学科发展动态,多渠道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做出贡献:推动学部活动纵深发展,积极探索科技与教育互相促进的模式,提出学科与领域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思考,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政策,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科技委内部自身体系建设,推进学部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实秘书处机构和人员,建设一支适应国家,教育部需要的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工作队伍。

第六届科技委将紧紧围绕上述核心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委的工作,推动科技委事业的新发展。

繁荣学部活动,努力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贡献

记者:您刚才提到新一届科技委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要“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请您谈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以及科技委在此方面的努力方向?

钟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基本性质也决定了高校必须肩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工作密切结合,科技成果如何尽快融入教育的知识和认知体系,探索教育与科技结合提升人才水平的新体制,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科技委作为教育部的高级咨询机构,作为高校最优秀的专家团体,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事实证明,由科技委建议设立并组织实施的“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高校青年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过程,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见解和从科研实践中成长的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的师资队伍必然造就出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科技委从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度,将从全局着眼,立足高校的学科优势,提炼出一批重大目标性项目和研究领域的建议,开展必要的基础预研,争取成为重大领域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委各学部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将积极探索教学、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结合的新模式,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本质的作用。

成立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新一届科技委成立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如何?它的职责和具体作用又是什么?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组织成立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由20位拥有战略研究丰富经历的教授们组成,科技委还拥有4个战略研究基地和5个培育基地,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研究队伍,他们前几年所作的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已经为我们高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各学部拥有众多的专家,他们对本学科的发展始终在进行前瞻性思考。我们通过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将这几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从国家发展对高校科学研究当前与未来的需要,从如何服务于国家当前和长远的需要,从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热点领域、待突破的问题中选择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重点,形成我们对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形成我们对国家科技重要发展方向的建议、相关科技政策的建议,对国家计划的建议等,这是

我们的责任和战略研究的重要目的。

记者:为进一步做好战略研究工作、新一届科枝委将围绕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钟掘:科技委的工作将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真正成为教育部决策、高级咨询的思想库,必须将工作的视角聚焦到当今教育、世界科技纷繁变化的本质,通过众多科学家的高智慧的思考,整理出依据充分,分析深刻、见地独特,高瞻远瞩的世界发展、中国发展、高校发展、学科发展的战略认识、战略发展新概念,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和完成重大突破的实施专项等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工作。其中的几项重点工作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力量,沟通国际战略研究的信息通道,洞察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国际主流社会对未来世界生存状态的分析与当前的发展部署,国际科技对引领未来的科学热点的把握,对可能形成未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的导向发展,高校在支撑当前发展和引领未来的使命中如何进行全局和长远部署,传统学科的深度挖掘与新兴学科的发展路线如何与社会科学发展路线协同等等问题,国内外更多的专家是如何思考,有哪些是应该借鉴的真谛。

第二,深刻认识国家的战略部署,保证我国在当前与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制胜,需要科技与教育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政策保证和形成怎样的运行机制,这是我们战略研究一个关键内容。

第三,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热点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我们选择那些最具影响力的领域,方向,形成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构思,形成对国家重大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比如生命健康,低碳经济与地球保护、海洋战略、新资源的发现与发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物质产品制造新模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等。围绕这些事关人类长远利益的领域性问题,大学应该作怎样的学科发展前瞻思考,大学当前需要作怎样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造,国家需要作怎样的全局部署等。

第四,通过多种形式,发挥战略研究的成果的影响力。以不定期专题报告、专家建议,重大专项建议等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呈报各级领导,提供给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拓展视野。

第五,组织与锻炼一支高校战略科学家队伍。现在国内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方向有两支队伍力量强大、贡献卓著:一是中科院规划战略局,一是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最近中科院推出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丛书,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高校拥有最多的学科、最多的专家,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优秀的高水平工作,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成为国家战略研究的思想库和第三支战略研究主力军。

设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记者:学风建设委员会也是第六届科技委新设立的部门,请问该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和具体职能是什幺?

钟掘: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六届科技委设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是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等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学风建设委员会将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学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倡导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研究,为教育部拟定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有关文件的制定做好咨询和建议;密切结合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总结和推广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典型经验,指导和推进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的学风建设:并接受教育部委托,针对高等学校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问题。《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推广同行评价和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科技委各学部也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开展学风建设的前瞻性研究,开展世界各学科发展的体制与实绩评估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为教育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做好政策咨询和提供决策依据。

活跃学术交流,提高中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记者:为了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为教育部思想库和智囊团的科技委将有何举措?

钟掘:论文和学术期刊水平是形成科技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科技论文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的整体实力不相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近5000种,但国际影响力普遍不足,高水平论文主要发表在境外。部领导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指出,要在3~5年内在高校办出几份有影响力的期刊,比如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Frontiers in China系列英文期刊就做了很好的尝试。科技委将重点研究我国期刊如何在政府的领导下,整合众多优势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人力优势,创办出高水平科技期刊,就创办高水平期刊需要的基本条件、配套政策等,科学严谨地形成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实施计划,为教育部提供政策咨询。同时,科技委全体委员将积极支持国内期刊发展,积极参与期刊的编辑、国际组稿积极将高水平论文和重大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努力推进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篇2

Abstract: At present, US and Japan, Europe and so on 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n abundance draw up either soon draw up our country or this lo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this article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primary coverage, the strategic choice discussed that several spot inpidual view,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establishes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篇3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篇4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对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个对内《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无缝的对接势必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托起两个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制造业国际化实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提升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与产业分工,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扶持与支撑政策,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继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二)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保险支持政策等长期制度化安排,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开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和预警机制,为制造业企业营造规范、便利、安全的海外投资环境。

三、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对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

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合作领域高度一致,两大战略双轮驱动、互动,“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又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坚实的支撑。

(一)中国制造2025推动支撑“一带一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合作

1. 雄厚的电力装备产业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撑。

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发电装机量居世界第一,火电装机、水电装机、并网风电、核电机组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和输电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

2. 丰富的电力工程经验

以大型火电和水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向家坝电站、灵武电厂二期大型空冷机组示范工程、岭澳核电站(二期)、秦山核电站、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等依托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舞台。上述世界性工程的建成投产,为我国步入电力装备制造强国奠定基础。

3. 实施“走出去”的信心

近几年,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基本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基础。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有利于国内产能国际合作,也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有利于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利于提高关键零部件装置配套、服务与物流、工程设计与建设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有益于提升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在重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方面,尤其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等方面,中国制造2025将会是“一带一路”重点能源合作方向上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制造2025 支撑“一带一路”推动设施联通与交通设施重点建设合作。

中国装备不仅仅装备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建设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中国制造将会“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无缝对接,中国装备走出去装备世界。

1. 高铁带动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我国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大功率电力机车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制的CRH380A和谐号高速动车安全性指标低于国际铁路联盟限度标准,舒适度指标均在国际标准优级范围内,节能环保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涉及土耳其、泰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辐射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合计的高铁里程数有1万公里。

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凭借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的优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快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2. 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指引下创新驱动船舶、海洋工程远洋海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实力逐步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重吨,均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在符合国际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新船型研发上取得较大成绩,在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经济、先进的节能环保船舶,受到国际市场青睐。高技术高附件值船舶不断取得突破,海工装备发展明显提速,深海装备的设计建造不断取得突破,已先后成功研制交付了世界首座圆筒形深水钻井储油平台、深水工程勘察船、深水铺管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

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紧密协同的产业体系,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形成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基本掌握核心的设计建造及配套关键技术,总装造船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水平达到世界前列,基本实现设计制造全过程的信息化、敏捷化,自主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支撑。

3. 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促进航空产业走出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在民机方面“新舟”系列和ARJ21等支线客机即将以一定规模投入国内外航线,大型干线客机C919的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并获得大量意向订单,我国航空制造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篇5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宏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决定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微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种以权利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整体战略,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多的是与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关的公共政策选择问题。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保护、运用能力。知识产权成为国与国竞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知识产权跨越国界的流动越来越多,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也越来越多,知识产权问题已经国际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梳理我们的“家底”,看清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科学系统地规划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方向、策略和道路。可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鼓励创新,它通过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来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热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3.是统筹谋划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的需要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极为分散,直接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近十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管理部门有二十几个,此种格局不利于各种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利于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区域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全国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相关度。正因为这样,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更应该发展知识产权,以驱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4.是加速科技进步、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科技进步的模式有三种:经验积累型、科技攻关型和专利制度型。历史经验表明:科技攻关型适用于非市场化的技术,它能够使一个国家技术追赶阶段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是它对于市场化技术、特别是开拓性技术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这种模式无法取得全面的技术进步。专利制度型适用于市场化技术,它能够自动调整技术发展的方向,能够充分调动、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本、技术资源,能够加速技术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使一个国家在市场化技术方面快速取得全面的进步,并可持续,但其对于非市场化技术基本没有作用。可见,我国要加快科技进步、全面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大力实施专利制度型的模式,确保专利制度的良好运行。

5.是科技资源、优势传统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的发明专利拥有量、特别是在国外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与我国科技资源不相称,我国的科技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中,来自国内的申请量并不占绝对优势。在2007年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3060万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2.4%;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2101万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7.6%。同时来自国内的申请大概有三分之一是个人申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只有三分之二。[1]此外,我国的PCT申请量2008年达到6089件,居世界排名第六位。这些专利申请经过审查,真正能够获得授权的就更少。此外,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中药、软饮料、食品等,不属于富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这种状况与我国拥有的科技资源非常不相称。同时我国占据优势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等资源难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必须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和内容

2005年初,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版权局、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33家中央部委办局共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包括《纲要》和20个专题的研究制定工作,即“20+1”战略。一个大纲是指总体的一个纲要,下面分成20个专题,这20个专题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明确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该纲要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路径图,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1.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以培育和发展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为龙头,以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为内容,实现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使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真正做到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2.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容

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方案、政策法规、动态调节等。战略思想是一种总体考虑,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决定战略的总方针。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实现的目标,它应符合实际,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战略途径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选择的有效路径。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等。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指导思想(或战略思想),根据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二是战略目标,简单地讲就是要实现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过渡;三是战略途径,实行“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抓技术引进,二抓自主知识产权;四是政策法律,要建立健全创造、保护、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五是组织保障,明确各政府部门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六是战略方案,应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采取的策略、步骤和重点,包括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和硬件);七是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行业和企业制定各自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八是加速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三)已初步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

从纲要颁布至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呈全面推进态势,国务院建立了由28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初步形成在国务院领导下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知识产权协作推进战略实施体系。15个国务院部门制定了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或具体工作方案;26个省(市、区)出台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或实施意见;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为战略实施工程提供理论研究支撑。

从2009年开始,我国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为依托,连续三年施行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28个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以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二是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环境。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之后,我国于2008年7月完成了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于2010年4月1日施行新著作权法,由于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有效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持续增强。以专利、商标为例,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当年突破百万大关,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1.3万件,累计注册商标55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48.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超过430万件,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有效专利总量为221.6万件,从专利的国别特征看,国内有效专利和国外有效专利分别为182.5万件和39.1万件,分别占82.4%和17.6%。[1]

跻身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十一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磋商和双边谈判,初步实现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到积极而负责的参与者的转变。近年来,通过参加实体专利法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改革的谈判,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多项谈判,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国广泛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文化多样性公约常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问题的磋商,负责起草相关会议方案和报告。

我国还不断加强与欧洲国家、美国等国知识产权部门的双边合作关系,同时发展和推进了与邻国日本、韩国及其东盟国家的双边合作关系,并致力于开拓新的合作关系,一种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布局已初步形成。

未来五年,知识产权立法将涉及商标法、著作权法修订以及研究知识产权法典的制定、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产权法律、成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等问题;知识产权执法将致力于建立起全国协调有效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大幅提高执法能力等,以进一步遏制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使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权利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及应诉能力进一步增强,维权成本明显下降。

二、美国知识产权战略

(一)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历史演进

知识产权战略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欧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在经济上崛起,使美国产业界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朝野上下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结论之一就是美国在经济竞争中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在于科技和人才,而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得外国企业能够轻易模仿,并凭借劳动力和制造业的廉价成本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战略。

30年来,美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沿着三种轨迹不断伸延:一是根据国家利益和美国企业的竞争需要,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立法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形式不断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例如将商业方法、计算机软件、基因技术列入专利保护范围,在功能基因方面,美国专利申请已达4000多项,知识产权优势明显。二是加强调整知识产权利益关系、在鼓励转化创新方面强化立法。自1980年《拜杜法案》到1986年《联邦技术转移法》以及1998年的《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9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使美国大学、国家实验室在申请专利,加速产学研结合及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主动性。2000年10月众参两院又通过了《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进一步简化归属联邦政府的科技成果运用程序。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方面通过其综合贸易法案的“特殊301条款”对竞争对手予以打压,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WTO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达成,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利于美国的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7年专利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大幅攀升,除个别年份外,美国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快速上升势头,特别是1995年以后呈加速趋势,每年的专利申请增加率接近或超过10%,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专利国。2005年,美国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为20.2776万件,非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为14.9661万件,当年本国居民专利授权量为7.4637万件,非本国居民专利授权量为6.9169万件。2006年美国PCT专利申请量为4.9439万件。[2]到2007年,世界范围内有效专利的总数预计约630万件,美国专利商标局拥有的有效专利为180万件,日本特许厅拥有有效专利为120万件,美国是拥有最多有效专利的国家。[3]

美国一直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利器,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动作频频。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在2010年6月,公布《知识产权执法联合战略计划》,2010年7月,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综上,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核心仍然是鼓励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且更加注重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以及政府机构的积极引导。

(二)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新变化和特点

1.逐步重视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就已经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但是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确立该战略体系,而只是以各种各样的法案或者政策来构建该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把维护国家利益和满足企业需要作为调整政策和法律的出发点。

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从连续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到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准备用文件形式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这是美国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最大的变化。《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涉及七个方面的主题:知识产权在创新和创造中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转移和商业化;激励新技术;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正义的知识产权措施;与宽带发展、国家研发基金、美国科技理工教育战略有关的知识产权;数据版权政策;执法政策。美国政府日益重视从战略角度对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主动参与和积极部署,通过强调政府机构之间的协作,从国家层面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巩固美国在世界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因时而变、及时修法,扩张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世界上采取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国家都分别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了不同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途径使知识产权得到最有利的保障,从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与应用,继而带动相关经济、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因时而变,结合国际相关法规与本国自身发展的情况,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战略,及时修改法律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满足企业的需要,为适应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政府修改完善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及时将生物科技、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商业方法、金融产品、数据库等新技术均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求在强化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保护本国最新的研发成果,维护知识产权安全。200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的世界专利报告指出,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06年受理专利申请高达42.59万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专利申请大国。[1]

3.研发经费投入额度和强度确保了科技强国的地位

美国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科技研发,R&D投入总额长期居世界第一,R&D投入强度一直在2.62%~2.75%之间上下波动,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R&D投入强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美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结果。近十年来,美国的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年平均2.62%以上,美国的R&D投入强度虽不是世界最高的,但是美国GDP总额却由1997年的8.2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3.1329万亿美元,且位居OECD成员国之首,在R&D投入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美国逐年增长的GDP总额必然带来R&D投入金额的逐年增大,2006年达到3440.82亿美元。[2]

美国研发投入绝对值的增加和强度的稳定,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关系密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6月的统计数据,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排在第一的国家是美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件数是45.6154万件;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第二的国家为美国,授予发明专利15.7283万件;2007年世界国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第一的国家为美国,授予发明专利7.7756万件。

4.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积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标准本来属于技术的标准化领域范畴,但是美国将专利制度与技术标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利用其技术优势进而占居知识产权的有利地位。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因此,美国一些高技术公司常常先把规则性的东西做成国际标准,然后把这种标准背后的相关技术全部申请专利,最终占领市场。由于专利与标准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都在力求将专利变为标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标准化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形式。而且,美国通过控制国际化标准为他国产品的进入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美国特别强调政府对知识产权中标准化制定的介入,认为政府在签订国际协调的标准协定方面可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政府应及早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制订标准活动。

5.推进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跨越“死亡之谷”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把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称为“死亡之谷”,如果专利技术不能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跳跃,掉进“死亡之谷”就在所难免,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命题。美国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是西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已经达到70%~80%[3]。

对美国科技法律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可以看到,以下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的规范引导。通过不断制定和修改完善,美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可分为五个部分:调整知识产权的权属方面的法案;加强技术转移运作方面的法案;促进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方面的法案;加强合作研究方面的法案;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法案。二是政府对自己投入研发的项目承担成果转化责任。美国政府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三是通过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和实现技术转移。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美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均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的机构,这些技术转移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分析评估,帮助教授和研究人员获得专利许可,代表学校和实验室与企业界商谈技术转让事宜,并帮助企业获得技术许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这一体系覆盖了国家、区域、行业以及大学、联邦实验室等各个层面。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在促进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促使美国长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6.知识产权战略贯穿美国对外贸易领域

美国对外出口十分依赖专利保护,非常重视海外专利和国外专利的确权,知识产权为美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他国商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门槛。

美国专利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与对外贸易挂钩。其修订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上成为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特殊301条款”和“337条款”。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限制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冲突的他国商品进口,进而达到保护其商品和产业的目的。它们是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最常用的手段,同样也经常出现在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中,到2008年,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最多的国家。

7.维护国家利益和本国企业利益,改革专利法案

2011年3月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对现行专利制度实施重大改革,旨在提高专利审批效率、更好保护发明创造者权益。一是修改专利审批制度,优化专利质量和有效性。将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专利审查周期从以前的35个月缩短到20个月,在缩短审查周期的同时提高专利质量。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审批时间拖得越长,就意味着新发明、新产品的寿命越短。目前美国专利商标局有70万件专利申请等待处理,专利审批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二是增强申请人对审查过程的控制,积极推行各国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之间工作共享的“三轨审查制”,美国专利商标局设计的“三轨审查制”一旦实行,申请人可提出优先审查申请,从而使最有价值的发明专利投入市场的时间缩短到12个月以内。三是美国专利制度将采用“申请在先”原则,放弃“发明在先”原则。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制度都采用“申请在先”原则。“申请在先”原则程序简便,费用低廉,确保专利制度的效率和确定性,这一原则的改变,将使美国在发明创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中美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从总体上看,中美知识产权战略的拟定与实施,对两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两国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背景依据、文化基础、综合实力、主旨目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和比较价值,因此,运用比较方法系统梳理两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异同,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中美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同点

1.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为目标

美国:美国是在1979年,由卡特总统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不管是在经济发展由强转弱、面临危机的时期;还是在经济发展缓慢增长时期;以及近几年的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定位在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尽管每一届政府对美国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有适当的调整,但仍然把战略目标锁定在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和贸易大国。知识产权战略一直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利器,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动作频频。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意图通过知识产权政策的调整,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美国科技领先地位,促进美国经济的振兴。

中国:200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政策目标之需要。我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一个发展模式选择问题。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不能走资源耗费型的发展道路。中国资源有限,我国不能靠牺牲环境、耗费资源、提供廉价劳动力来参加国际分工与协作。二是不能走技术依赖型发展道路。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超过50%,不管是考虑西方国家维护其技术优势、限制高技术转让的基本立场,还是考虑自身经济安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国都只能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1]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4年人文发展报告》,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但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有些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说明,我国对知识产权制度已有较大需求,对知识产权保护也具备一定调适能力。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在国家层面上构建战略体系,政策措施积极跟进

中美知识产权战略都是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战略体系,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公布实施,同时出台相应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与之配套衔接,确保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

美国:美国从1979年开始制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当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确立该战略体系,而只是以各种各样的法案或者政策来构建该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一直到奥巴马政府,才着手用文件的形式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该战略主要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产权在创新和创造中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转移和商业化;激励新技术;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正义的知识产权措施;与宽带发展、国家研发基金、美国科技理工教育战略有关的知识产权;数据版权政策;执法政策。[1]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并且将知识产权政策作为其中的重点,知识产权政策调整主要有改革专利审批制度,缩短审查周期,提高专利质量;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等。2010年7月,美国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用文件形式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这是美国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最大的变化。

中国: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意义深远。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除了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了由、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和国务院所属2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28个成员单位联合制定了《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了240项工作任务,2009年底开展和完成任务200余项,其中制定修订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和规章56项,出台主要政策措施84项,开展专项行动22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25个,有效地推动了战略实施工作的贯彻落实。2010年又联合制定了《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

3.及时立法和修法,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美国:与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满足企业的需要,以适应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及时修改完善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不正当竞争法》等,及时将生物科技、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商业方法、金融产品、数据库等新技术均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求在强化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保护本国最新的研发成果,维护知识产权安全。为保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美国通过实施《联邦技术转移法案》、《贝多尔法案》、《反电子盗窃法》、《千禧年数字化版权法》、《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等法案,协调了政府、研究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把美国的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

中国:与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中国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并通过修法达到了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要求的保护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立法和修法方面,2010年有几个大的动作,《商标法》修订工作持续推进,2月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公布实施,并于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月1日开始施行;完成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新一轮修订,并开始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提请审议并于2011年2月通过。目前《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修法使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政策目标。

(二)中美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差异

1.战略定位:领先型与追赶型之不同

美国: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根据自身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分工的位置,推行的是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以保持其在世界上科技研发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地位,通过国际市场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并获得高额利润,使美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美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体现两点:第一,通过修法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促使成果转化,建立起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权保护的战略核心。第二,把知识产权战略贯穿美国对外贸易领域。美国对外出口十分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为美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他国商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门槛。特别是“特殊301条款”和“337条款”,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限制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冲突的他国商品进口,进而达到保护其商品和产业的目的。

中国: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

篇6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1-0083-06

收稿日期:2013-10-29

作者简介:谷 峪(1964-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李玉静(1981- ),女,山东德州人,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研究》(2011B071),主持人:谷峪。

一、技能发展: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与培训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纷纷从提高全民技能水平的角度,制定技能开发政策,并把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1]。

2009年,印度政府《国家技能政策》,提出到2022年创建一个在性别、城乡、组织及现代化程度等方面高度包容化的技能开发体系。2010年,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国家技能发展战略》,突出技能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201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法国巴黎主题为“青年与技能:拉近教育和工作世界距离”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12》,报告首次把关注点投向技能人才培养。报告提出,青年人的幸福与成功比以往更加依赖于教育和培训所能提供的技能。报告根据对青年人口众多的46个中低收入国家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有一半曾经或正在制定一些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政策文件——要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要么是更广泛的技能培训战略[2]。

而从发达国家的态势来看,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2012年5月,OECD《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技能政策的战略途径》。战略提出,在失业率升高及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劳动力技能的充足供给及其有效利用,形成完善的技能发展战略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及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因此,应把技能置于国家和国际发展议程的重要位置[3]。2013年3月,欧盟题为“重新思考教育:加强技能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报告。报告指出,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是实现社会发展及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4]。而根据目前国际社会的探讨,已经初步把公民素养、就业和技能发展作为2015年后世界教育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由此可见,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及经济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自2001年以来,我国就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未来一段时期,在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以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典型发达国家为中心,探讨其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技能战略,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二、澳、英、美国家技能战略的比较

(一)澳大利亚

表1 澳大利亚近几年的技能战略

2010年5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澳大利亚未来劳动力:国家劳动力开发战略》,提出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要通过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缓解劳动力市场上的技能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性及包容性的未来。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有: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灵活性,采用更加创新性的方式,向低教育背景的成年人及失业、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机会;把处于教育与培训边缘的青年人、现有工人、老年人以及处于失业风险中的人群纳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来;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师生员工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反应性,在机构内部和工作场所背景下设计出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扩大与工作整合的学习,提高所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加强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合作,采用一个合作性的技能人才开发路径[5]。

在劳动力开发战略的基础上,2011年5月,澳大利亚技能署(Skills Australia)其对于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综合性评估报告《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报告强调,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目标只有通过满足对技能的需求以及确保这些技能得到有效运用才能实现,基于此,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未来技能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社会融合。报告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具体包括:把学习者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建立一个更加简单、灵活和市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使其为企业、学习者等重要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灵活和适应性的服务,从根本上提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质量和优异性;宣传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吸引力;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部门间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转换路径;通过持续、均衡的投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6]。

2012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面向所有人的技能: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报告。这一政策指出,技能型劳动力是澳大利亚未来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基础,更是企业生产力和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支撑,是未来的立国之本。澳大利亚必须加强对技能培训的改革,以帮助个人通过学习新技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更强大、包容和公平的经济[7]。为应对经济战略转型、人口老龄化、就业不足与技能短缺并存等挑战,澳大利亚要建立一个惠及全民、高效灵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主要改革举措包括:设立面向全民的国家培训资助制度,确保所有工作年龄人口都有机会获得三级国家资格证书;将“按收入比例还款”贷款覆盖面由大学生扩大到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凭、高级文凭学生;加强土著居民、残疾人、偏远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居民、长期失业者、过早辍学者、单亲或年轻父母、年老工人等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加强对TAFE学院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评估和认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为企业和学生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服务,使其作出明智的培训选择;将政府的投资重点向技能短缺领域倾斜,将产业需求置于培训的中心,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国家培训体系[8]。

(二)英国

表2 英国近几年的技能战略

自2009年以来,英国政府就一直把改革技能供给作为国家优先战略领域,接连出台一系列技能培训战略,在加强技能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2009年10月,英国就业和技能委员会《2020目标:发展世界一流的技能和工作》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英国未来的繁荣依赖于经济的成功,而经济的成功依赖于技能型劳动力。到2020年,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就业和经济政策间的联系,实现技能开发体系的连贯性、平衡性和整体性,使英国在技能、就业和生产力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9]。

在《2020目标》的基础上,2009年11月,英国企业、创新和技能部《实现2020目标:技能、工作和经济增长》及《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国家技能战略》两个文件。《国家技能战略》提出,技能是实现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全球化知识经济中的现代工作需要技能型人才,技能型公民具有更强的生产力和创造性,只有通过受过良好教育、有事业心及具有良好技能的公民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才能实现国家的美好未来。《战略》将英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技能开发的两个原则:一是为公民提供更广泛、灵活的接受各层次技能培训的机会;二是更加关注现代工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大力发展学徒制,把职业教育路径纳入到高等教育中。在此基础上,《战略》提出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举措:首先,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的技能,其基本要素包括四方面:确保实现技能人才供需的匹配;确保开发的技能对于雇主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把就业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确保培训后能够提升公民的就业能力;开发更多行业认可的资格,并把其作为衡量技能人才的指标。其次,发展、扩大高级学徒制,对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投资,建立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提高企业对技能投资的认可度,提供相关支持机制,使企业更有效地运用技能,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第四,引进技能帐户,把学习者的选择作为技能体系改革的核心因素,确保更多的人能够在最好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确保对于技能体系的预算能够用于最能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领域,以使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企业的需要[10]。

为支持《国家技能战略》的实施,2011年,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又《新挑战、新机会——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提出如下改革策略:一是把学习者放在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的中心,为各个类型和层次学习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从基础技能到高级技能的各层次、全面的培训机会;二是使雇主充分参与到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中来,确保技能培训的适切性,满足行业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三是开发适应性强的重点培训项目和资格,增加重点行业的学徒位置,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就业能力;四是废除、减少、合并一些对继续教育部门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撤销对培训机构的不必要管制,增强培训机构及技能培养体系的自和灵活性;五是实行更加简单、有效的经费拨款制度,增加对重点技能开发领域的拨款数额;六是进一步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硬件的投资,促进其设备设施的更新、现代化及合理运用;七是加强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的质量保障、透明性和数据管理,加强学生指导,使学生作出明智的培训选择;八是加强继续教育体系的创新性和反应性,向学生和雇主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九是提升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支持相关继续教育机构开发国际市场,加强技能培训,特别是雇主导向和工作本位学徒制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11]。

在全面改革战略的基础上,2013年4月,英国企业、创新和技能部与教育部共同新的技能战略《增强技能的严格性和响应性》。战略提出,在未来的改革中,要把严格性(rigorous)和响应性(responsive)作为技能体系的核心要求,使雇主和学习者能够主导自己的培训,并为所有的培训机构创造激励机制,使其提供更优异、高质量的培训。报告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了六个重要工作领域:提高标准,改革学徒制,创立受训生制,增强资格的适切性、严格性和认可性,提高拨款的适应性,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服务[12]。

(三)美国

表3 美国近几年的技能战略及政策行动

2009年,美国第112次国会通过《技能战略:确保美国工人和行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能》,这一战略主要围绕行业伙伴(Partnerships)、生涯路径(Pathways)、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投资(Proportionate Investment)发展而来。战略提出,每个美国工人都应有机会获得至少两年的高中后教育与培训——并通过此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机会。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满足所有行业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针对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雇主很难找到适合特定岗位的技能型工人,以及工人缺乏雇主需要的特定行业技能这一困境,必须确保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能够全面指向行业的技能需求,以及与这些行业相联系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参与到培训中来,从而确保工人、企业和行业获得最大收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劳动力投资法案》的相关规定,创立新的行业伙伴关系,使地方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制定行业劳动力发展计划;二是在立法范围内为特定行业培养足够的技能型工人,如交通、设施和能源等行业,以满足其最近和未来的技能需求。

其次,确保每个美国工人都能通过完善的生涯路径获得21世纪需要的技能。使在各种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间的过渡更加顺畅,扩大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使进入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个体都能获得成功,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与培训系统满足工人和雇主需要的能力。具体政策建议为:一是改善目前法律规定的一些培训项目——《劳动力投资法案》《高等教育法案》《行业调整法案》《贫困家庭短期资助法案》等,加强这些项目间的联系;二是为州相关部门提供拨款,使其把成人教育、工作培训与高等教育政策联系起来;三是创立联邦跨部门工作小组,关注各行业的劳动力教育与培训。

第三,实现联邦技能投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发展一个资源筹集及技能投资的国家战略,培养各行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政策建议有:一是不再削减对劳动力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的拨款;二是建立年度“人力资本投资”指标或报告卡,向总统和国会定期报告对于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各种类型的经费使用情况;三是采取新的措施,开发中等水平技能证书,形成新的标准和数据收集机制,以评估各种联邦培训项目的效益,以及他们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13]。

为促进《技能战略》中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美国分别针对社区学院和生涯教育具体的改革方案。2010年10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启动名为“为了美国未来的技能”的政策行动,这一行动的直接目的是加强行业与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确保社区学院学生获得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和知识。2012年4月,美国教育部题为《投资美国的未来:生涯和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政策报告。改革蓝图提出,要以联合(Alignment)、合作(Cooperation)、责任机制(Accountability)和创新(Innovation)为基本原则,扩展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并提出了一系列计划,激励学校和雇主之间加强合作,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改革策略包括:在职业教育项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为学生进入高增长行业作准备;在中等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及行业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技术教育的质量;建立有意义的责任机制,在对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成就标准进行共同定义的基础上,改善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中所有学生的学术成就,并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通过政策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支持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在各地的有效实施[14]。

2013年3月,美国国会又题为《支持知识和终身技能投资法案》。法案强调,要改革和加强国家的劳动力投资体系,培养更加强有力的技能型劳动力,增强美国的竞争力。

三、澳、英、美国家技能战略的特质分析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技能战略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国家相关技能战略的出发点和内容不同,但各国政策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在促进就业、经济振兴、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中的作用,并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战略。

(一)建设开放、灵活、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是各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

从各国战略的具体内容来看,建立以学习者和企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全民的技能是各国战略共同强调的核心内容。其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建设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二是重视发展完善的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技能人才在内的职业资格制度,以及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配套的人才聘用制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满足各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重视加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发展针对学习者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服务体系。

(二)面向全民的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从技能战略的出发点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普遍将技能人才培养置于人口、劳动力市场、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把其作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各国普遍将职业教育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并把其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健康和社会福利、行业发展、科技及青年政策结合起来,从整体上促进整个社会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公民幸福的实现。为此,各国普遍强调如下策略:一是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规模的发展;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或稳定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投资;三是发展面向全民,特别是开发更多面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失业人口、青年人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积极的社会融合。

(三)通过加强多方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培训的社会适应性是各国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举措

从各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来看,基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技能人才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和就业能力是各国的核心策略。如美国技能战略和生涯教育改革路线图的核心改革理念就是“行业伙伴”和“联合”;使雇主充分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英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提出,加强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合作,采用一个合作性的技能人才开发路径。这表明,加强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的参与,已经成为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其具体策略是:从企业的角度开展技能人才需求的评估及预测;重视让学习者体验工作本位学习;使行业企业参与教育与培训内容的开发。

借鉴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的经验,我国也应尽快制定针对更广泛的、动态的、需求本位的,并与政府的经济增长、就业促进及社会发展政策紧密相联的技能培训战略[15]。一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上适应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重点发展目标,制定针对行业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二是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构建层次完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体系构建及满足公民学习需求方面的功能;三是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角度来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15]李玉静. 关注全民化的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

[2]UNESCO. Youth and Skills: Putting Education to Work——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2[R]. Paris, France: UNESCO, 2012.

[3]Better Skills,Better Jobs,Better Lives:A Strategic Approach to Skills Policies[R]. OECD 2012.

[4]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Council,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and 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Rethinking Education: Investing in Skills for Better Socio-economic Outcomes[R]. COM(2012) 669 Final Strasbourg, 2012-11-20.

[5]Skills Australia. Australian Workforce Futures:A National Workforce Development Strategy[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0.

[6]Skills Australia. Skills for Prosperity: A Roadmap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1.

[7][8]Skills for All Australians:National Reforms to Skill More Australians and Achieve a More Competitive, Dynamic Economy[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2.

[9]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Ambition 2020: 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R]. 2009.

[10]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y Document[R]. November 2010.

[11]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New Challenges, New Chances: 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R]. December 2011.

[12]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Rigour and Responsiveness in Skills[R]. April 2013.

[13]National Skills Coalition. Toward Ensuring America’s Workers and Industries the Skills to Compete: Partnerships Pathways, Proportionate Investment [Z]. 2009.

[14]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Z]. April 20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kills Strategies

——Centered by the Australia, UK and USA

GU Yu1, LI Yu-jing2

(1.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1;

篇7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山于国家采取了放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的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与传统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因此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出现了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种种问题。

一、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发展模式。某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浪费上地、森林、矿产资源,盲目上项目。这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这不是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增长的道路,只能走入“先污染、再治理”,“先富起来、后贫穷下去”的死胡同。“我国是一个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支持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

经济的平稳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经货人规模的科技投入。近年来,我国地方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人力、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育未能充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同时并存,大量的资金被分配给有名无实科研机构,没有多少开发潜力的项目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而真正需要科研投入的项目却发展不起求。有些人靠关系、资历早请到科研资金,而没有门路和地位的研究者因缺少资金,无法进行科研。

三、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

由于体制原因而一些企业尤其垄断性企业,缺乏对科技创新的动力,甚至为了维持一己私利,千方百计阻碍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另外,一些企业不注意科技研发,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适应生存的能力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相反,某些垄断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市场优势,阻碍科技创新,以维持自己独大的地位。一些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受到国家的指令控制,不能自主进行研究开发。而一些传统的产业如农业,由于小农经营方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存在,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高新科学技术很难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四、政府缺位给科技发展造成的困难

不少政府部门存在惰性思维,官僚化倾向比较严重,比较会做一些官面文章,实际并不关心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某些基层政府科技工作部门,连最基本的科普宣传都开展不起来,更不用提什么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了。有些政府把精力放在地方保护上,通过行政权力的强行干预阻止外地先进的技术产^^进入本地,而本地的企业则毫无技术革新的动力。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更通畅,也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力图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与发展适合表地实际的高等教育相结合 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科研人强的创新能力

国家兴旺发达,主要依靠人才。人才主要有研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种。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践型的人才,关系着好的技术是否能够运营刮到实际当中去。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批掌握“实用、够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而这些劳动着主要应依靠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培养。人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大量普通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利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必同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地方的竞争力。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增强技术应用开发性,应用型人才更多关注的是人才的技术,而研发型人才更多的关注人才的科研。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科技人才,这对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必要的。培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集中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要将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地方高校科研机构要对与当地经济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展开科研公关。同时要吸引优秀人才支援地方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优厚的薪资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做到“条件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强省”、“人才强市”的战略,同时吸引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集中智力资源研究开发重大项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自己的知识产权

创新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一个地方也是如此,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地方在区位竞争中才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持久的发展潜力。当前我们的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南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没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经济想持久发展很难,不同地区大量进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而一些地方政府还要满足于地方经济短暂而快速

的增长,怕科技投入过多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自己的政绩。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知识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走不出粗放型经营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只有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够较少的耗费能源建立节约型社会,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主管部门应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抓好关键项目建设,突出区域优势,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出自己的产业优势,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维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地方政府的科技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制度支持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部门应立足于为科技发展服务的基本宗旨,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改变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的思想,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实现对科技项目和资金的有效管理。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利用科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攻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财政部门要对科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做好配套服务,人力培植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科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高新科技,加快产业换代计划,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写入发展规划当中,引导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提高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性指标确定下来。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是地方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地方也应改依托自身优势大力进仃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除去不利于科技进步的制度壁垒,培养干部群众的科学思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服从中央对地方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地方基金的投入要取得高水平成果,出高水平的人才,就要坚持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符合国家对地方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学科优势,发挥地方基金更大的作用。”

篇8

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资源能源全球化战略,这不仅是中国利用全球资源创造的新优势,也是推动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核心战略之一。

应把资源能源安全作为战略重中之重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增长率不断提高,导致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使得中国各种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控制资源/能源的开采权、控制资源/能源定价权,以及运输通道等方式依然对全球资源/能源供应产生重大的影响。

石油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最多的三个国家为沙特、安哥拉和伊朗。社科院《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报告认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9%上升到2015年的11%,2020年接近26%。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11年的55%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19%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35%,2020年接近40%。

铁矿石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总量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52%,而且来源高度垄断,仅集中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几个国家。

天然气 天然气进口8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而管道天然气进口至今尚未全面展开。

铜矿石 中国当前铜消费量占全球17%,是全球第一大铜消费国和铜精矿进口国;铝土矿消耗量大,且主要集中于亚太。

铝土矿 中国铝土资源并不匮乏,但由于近年各地大量上马电解铝项目,造成消耗量剧增,已由铝土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

煤炭 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中国目前的主要煤炭进口国包括南非、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亚太的澳大利亚、印尼、蒙古、越南以及俄罗斯。

综合分析石油、铁矿石、天然气、铜矿石、铝土矿以及煤炭6种战略资源,都是中国经济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从目前看来,中国资源能源进口依存度仍处于上升状态,除个别例外,绝大多数资源的进口来源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且多为一般贸易进口,资源供应和资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克琉斯之踵”。

目前来看,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由于国内环境治理制约能源消费增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能源低碳发展,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二是由于国际能源技术和经济竞争加剧,能源技术水平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因素和经济竞争力;三是由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仍然过快和煤炭占比过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油气对外依存度大,非化石能源近中期占比仍十分有限,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不可持续,严重影响能源安全。因此,必须突破资源能源瓶颈,把保障资源能源安全作为中国未来十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国资源能源增长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将呈现三大新趋势,即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这些变化对中国而言将是实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再工业

化”周期带来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消费萎缩、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体增长低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人均消耗量也将趋势性下降;另一方面,未来十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启动“再工业化”周期,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这使得初级矿产资源以及基础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趋于减少。

以美国“能源独立”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供给冲击 全球能源效率的提高、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以及环境标准的提升,大大改变了全球资源能源的供给结构。以能源为例,近些年,随着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有效推进以及“页岩气革命”溢出效应的重大影响,美国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变化:美国石油需求从升转降,已经彻底扭转了能源自给率下滑的态势。目前,除美国页岩气产量飙升外,加拿大油砂矿、墨西哥湾和巴西深海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大多数非常规油气资源因技术和经济原因尚未进行商业开发,这是未来十年可以加以利用的巨大机会。

能源资源消费重心转移带来全球经济秩序重塑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全球资源能源消费重心也随之转移。根据英国BP公司的 《Energy Outlook2030》预测,未来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加速发展,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GDP总量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分别达到87%、60%和70%,中国或成第一能源需求国。而根据最新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报告,未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构成的亚太月牙形地带的石油需求占世界25%,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需求中心,而且成为对世界石油市场和地缘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的“需求中东”。预计2014年后,世界新增能源需求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进一步聚集。届时,全球人口增长总量的95%、GDP增量的70%、能源消费总量的93%将来自于发展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能源资源需求的增长将带来可观的贸易规模,这会大大提高新兴大国的能源议价能力,也会成为其重构全球能源与贸易秩序的重要因素和“筹码”。

中国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应对全球挑战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世界能源资源格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中国是世界能源资源版图变化的利益攸关者,世界能源资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和资源安全将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中国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谋划应对举措。

当务之急是建立中国资源能源战略储备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把稀缺资源纳入国家战略,特别是上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有利地推动了各国竞相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矿产战略储备制度。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国家,战略资源储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国制定了石油储备计划,但其他重要资源储备尚未引起重视,形势十分紧迫。应尽快制定中国战略资源储备规划,以保障在未来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建议从经济承受能力考虑,首先应做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内紧缺矿产的储备,如石油、铜、铁、铝、钾盐等,储备形式采取矿产品储备和资源储备相结合;同时加强优势矿产的资源储备,防止因竞相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优势价格下跌的局面。

中国资源能源战略要“走出去”还要“拿回来”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未来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中国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不但要“走出去”,也要“拿回来”,也就是要通过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贸易和科技合作,以及运输管道建设、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的资源能源贸易基础设施,真正把资源“拿回来”,增强对国际大宗资源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

将经略海洋作为中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点 应确立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实现国家地缘战略定位由“陆上大国”向“陆海大国”的转变。中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万公里,面积较大的海岛有7000多个,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总量的22.9%;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为15.79万亿立方米,占29.0%。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以“海陆立国,开海固权,营疆造域,择优出击”作为新的海洋开发原则,全方位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海洋疆土疏于管理,海洋资源开发缓慢的被动局面。

篇9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型已成为当今政府和企业共同的重大使命。转型始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在“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两个领域同时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的均衡协调、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紧密结合,改变经济发展程中存在的“六个度依赖”,实现六个“再平衡”,建立“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

一、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投资推动的局面,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激活民间投资,构建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我国存在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而居民消费率从1985年的53%降至2008年的35.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要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依赖转向消费主导,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创新城镇化机制,调整城乡结构,把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城镇是充满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提高最终消费1.6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时期,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要不断创新城镇化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其次,要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中等收入群体敢消费。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再次,要优化创业致富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创业,形成新一轮创业潮。当前,在信贷紧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形势较为严峻,要实行“有保有压”的结构性金融政策,防止度紧缩“误伤”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同时,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由政府公共投资为主向民间投资与公共投资互动协调转变。民间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民间投资新36条”,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要建立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适当引导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创新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要构建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保障民间投资者的基本权利。

二、改变度依赖“两头在外”的外需拉动,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积极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强国转变。

“资金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尽管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具有积极意义,但使得我国经济存在外贸依存度高、受国际影响较深的问题,不利于经济主体独立自主运营。同时,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比重的平均水平为1:0.988,发达国家为1:1.45,中国仅为1:0.505,对外战略极不平衡。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首先,要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减轻对欧美市场的度依赖,实施贸易再平衡战略。其次,要加强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要引导我国企业从世界工厂“打工者”走向全球资源“整合者”,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实现从低层次国际分工战略向高层次国际运营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要通加强海外投资立法、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等举措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的转变。要推进外汇储备由“债权投资”向“股权投资”转变,鼓励企业对外资本输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所有转变。再次,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加快资本输出进程。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板,通引进国外优质企业、海外红筹公司等在境内上市融资,为居民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新渠道。要进一步放宽海外投资基金(QDll)的审批标准和额度限制,加快推出海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lTs),丰富境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要进一步提高境内居民的购汇额度。

三、改变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所形成的市场比较优势,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确立起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创造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但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会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力受到挑战:企业缺乏革新技术的动力,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低端产业的恶性循环,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是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十二五”时期,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制度供给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在创新融资、创新人才、创新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合理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创新领域。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以举国体制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其次,要坚持“以用为本”人才理念,加大培育创新型人才。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加强知识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要将科技链融入产业链,培养出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创新创业者。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企业更新人才观

念,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再次,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战略转型。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转化为“企业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要加快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引导制造业企业高端化,促进服务业企业现代化。最后,要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弘扬创业和创新文化,实现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培养一批具有冒险精神和实干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同时需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挥其文化构建的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制度环境。

四、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房地产的强力支撑,通“增量创造”来推动“存量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近年来,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一些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度依赖房地产将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增长被房地产“钳制”,增大经济波动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创造经济增长存量的最大潜力所在,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源泉,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房地产的格局,形成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首先,要努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协同并进。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与新兴产业的对接机制,引导当前的剩流动性回归实体经济,通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两轮驱动”和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两手着力”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其次,要积极推动经济服务化,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和消费业态,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群体。要充分依托城市的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要完善服务业税收政策,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培育一批服务业优势品牌。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业、生产业和生活业均衡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完善农村基本服务体系,满足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再次,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收入格局,实现地方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改变财政收入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要积极推行“扁平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在省以下启动和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保障基层具备足够财力履行基本服务职能。要改变目前的土地和房屋财政收入体系,将征税重点放在土地和房屋交易、房屋保有环节。

五、改变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以占世界8%的经济总量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7.7%。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为此,“十二五”时期,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使其成为我国转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并不断催生新的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突出绿色经济在国家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全面、系统、前瞻、可操作及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其次,要实施积极的能源战略,将“节流”与“开源”并重,改变我国能源资源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状况。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通技术创新、规模化经营和政府补贴来破除新能源发展的高成本瓶颈,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建立健全技术引领机制、结构调整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市场诱导机制及社会配套机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次,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家庭和绿色交通建设,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的互动机制。鼓励引导通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供给,推进循环能源和新能源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调整能源结构,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0

《决定》里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尽管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地方基于当地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国家的战略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现阶段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决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30年前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什么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决定》制定的背景时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来看一组数据,2009年,我国生产粗钢5.68亿吨,水泥16.5亿吨,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和52%,绝大部分由我国自己消费掉了;一次能源消耗达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34万亿元,约合4.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54万亿美元的比重仅8.7%,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发展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我国目前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是了不起的成绩,但到2030年,我国人口接近15亿,人均耕地面积要在目前1.38亩的水平上减少10%以上,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我国近年来对节能环保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2009年全国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仍达18.4%,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因此,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必须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再放眼世界,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为振兴经济、获取发展新优势,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投入支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危机后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宽带网络、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利,技经济竞争制高点。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日趋严峻的能源、资源、粮食、环境、气候、健康等问题,也将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决定》说,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一)节能环保产业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巨大压力,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因此,《决定》指出,要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做强我国信息产业的需求出发,未来应以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为主线,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能力,加速网络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壮大发展。因此,《决定》指出,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生物产业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要以巩固基础研究、加速推进产业化、有序促进大规模应用为主线,大力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强化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对象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和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对传统化工工艺路线的技术替代和对化石资源的原料替代。因此,《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对于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优先重点发展先进航空装备和高速铁路交通等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以卫星应用为核心、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因此《决定》里指出,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五)新能源产业

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决定》里指出,要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六)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其发展要以发挥我国在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巩固学科研究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生产应用。因此《决定》里指出,要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我国要在未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必须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因此《决定》里指出,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亟需改善哪些地方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众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一)突出体制机制改革

从《决定》起草单位的调研情况看,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二是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管理程序复杂、评估作价困难、周期长,职务创新股权激励措施不到位,不利于调动创新创业积极性。三是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四是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五是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二)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如风能虽然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大型风机的设计能力和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较弱;太阳能电池虽然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一代光伏电池核心技术不掌握;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基因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工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不掌握,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速度慢;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前沿性、战略性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包括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等等。

(三)充分发挥市场的拉动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种种障碍,需政府推动应用示范、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等培育市场和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措施,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从调研情况看,各方面普遍反映市场培育力度还不够,手段单一,试点示范推进缓慢,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滞后,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不配套,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情况,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所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进一步强化培育市场环境,通过加大示范应用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培育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拉动作用,引导社会消费,激励企业创新。包括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等。

(四)完善财税金融投资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投融资政策支持。调研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创业投资规模小,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发达、多层次金融市场不完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等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支持方式和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要在系统梳理、评价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形成有效引导和有利于发挥社会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等。

(五)深化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