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7 15:56: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教育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教育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63—01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角色。

二、“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以养正”——中国教育概念的精髓

“君子以果行育德”。意译为:君子应该用果断的行动,培养教育人们的德行。这一句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应该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蒙以养正”出自《易经·彖传》,金锦芳先生认为:蒙需要得到养,方能保持他的天真纯正的品行。养蒙,这是圣人之功。养蒙与发蒙,含义是一致的。对于蒙,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发而置之,养其本质,待其自胜。“蒙以养正”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教育思想的共同渊源,不论是孟子的“我养我浩然之气”,还是荀子的“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都是“蒙以养正”的具体体现。新课改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改决不能忽视德育教育,若以牺牲德育教育为代价的课改,无疑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我们应围绕新课改目标,在教学中力求学科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

三、“包蒙,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

“包蒙,吉。”是“蒙”卦“九二”的爻辞。金锦芳先生直译为:“能够容纳所有蒙昧的童子,是吉祥的。”这就是说,学生的材质不一,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采取包容全体学生的态度,就会是吉祥的。后来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包蒙,吉。”新课改要求:积极消除教育差异,特别要积极接纳边缘群体,让每一个人依法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消除性别差异,确保女童及妇女受教育的权利;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正是对周易“包蒙,吉”的全面阐述,也是世界近现代教育史的主旋律。新课改示范校洋思中学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从现代科学教育的角度对“包蒙,吉”最好的诠释。“包蒙,吉”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虽然各有内涵,但比较之,不难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人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活生生的人,它们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本质的观点。

篇2

2 由“教育”概念引发的教育学反思

篇3

一直以来,由于体育始终被视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也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探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   

(一)体育教学得不到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课时安排普遍不足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来讲,除了每周2节的体育课之外,很少在其他时间安排体育方面的项目。即使是周2节的体育课,也常常被文化方面的课程所挤占。尤其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更是如此。而家长也通常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在身体锻炼方面的情况。   

(二)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和身体发育情况总是有差别的。而男生和女生因身体结构的不同,在体能上也会存在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不同学生的教学上不能“一刀切”。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导致了对有些学生教学效果较显著,但对有些学生则缺乏教学效果,甚至引起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   

(三)只重视体育技能培养而忽视体育理论教学   

事实上,体育技能与体育理论犹如车之两翼,缺一不可。没有正确的体育理论做指导,技能训练也会陷人盲目。但是,不少体育教师总是从技能训练先人为主,很少或几乎不进行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使学生的训练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不能与其他学科融通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系统,相互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但是,传统的教学却常常让各学科“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融通和联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就事论事”,很少把体育跟其他学科融通起来,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培养。   

二、如何做到体育课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是推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并且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提供最新的理论支持。以期对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体育课的教育改革,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开足体育课时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开足学时。尤其是每周都要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由体育教师带领,对学生专门安排体育方面的锻炼。如足球、篮球、跳高、铅球等。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关的机制,来确保体育课时不被挤占。学校、学生和家长都要树立起这种意识: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是不可取的。   

(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发育情况,因人而异。   

(三)体育教师要将体育技能培养和体育理论教学同等对待   

篇4

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吴志丽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知“农村教育也应是为了实现农村子弟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孩子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1]欧剑和陈小伟建议将农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农服务”,包括推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2]这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定位农村教育,希望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公民。这类专家是从农村教育的对象并结合教育本身目的来探讨农村教育目的定位问题。

篇5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高职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地位得有充分体现,而高职毕业生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忽视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教学与就业严重脱节,尤其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更为明显。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不能充分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而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对其发展空间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以及就业技能这两方面。

1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教学没有针对性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专业性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相关课程的安排和设置都比较科学、规范、合理。但是,公共英语学科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按照大学专科的课程进行安排,在教学中,也是沿用大专的教学程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当前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影响和制约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1.2目标设置不明确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就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公共英语教学同样如此,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而不能只注重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将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甚至学校为了保证英语过关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级数考试教学,虽然很多学生过了英语级数考试,但是英语能力却没有提高,更不用谈实践中的应用了。因此,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1.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当前,公共英语在高职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就缺乏高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长期以往,失去自我思考能力,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不能直接参与教学环节中,难以体现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以及自主性。

1,4教师团队素质不足

当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基本毕业与英语专业,不具备行业的实践经历,对学生专业岗位的需求了解甚少,也不知道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也不知道哪些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更有利。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加,原来的教师队伍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英语教师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教育观念的偏差和错位,导致其难以胜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2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2.1体现职业特点

创新和改革公共英语教学一定要总结和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将过去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做为改革的重要参考,将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以就业为根本,通过分析和调查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创新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提高为需要,合理定位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按照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基本原则,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公共英语的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充分体现职业特点。

2.2培养应用能力

公共英语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独自翻阅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资料和文献。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明,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相同的英语教学模式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专业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各个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改动,将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例如导游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机电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和阅读英语资料和文献的能力;人力资源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听说能力;计算机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材料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补充教材内容,增加同专业有关的资料和单词,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和写作能力,将公共英语教学同专业紧密联合到一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契机。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丰富、整合英语学习资源,增加课外英语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构建英语教学网络,开办英语教学网站,并且在网站中开办英语试题、英语教学以及英文新闻等栏目,将其建设为网上教学和互动的平台,方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系统,利用午休等时间播放专家演讲、英语歌曲、英美文化以及英语新闻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平台。上述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4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吸取具有较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公共英语教学队伍中,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同时,还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参与进修,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公共英语学科既要求教师具有讲课的技巧,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教师提供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学人才。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定要充分结合职业的实际需要,围绕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英语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就业岗位对接,占据就业的主动,创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101-103.

篇6

一、“幸福教育”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教育与幸福的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甚至形成了“幸福教育”的实体范畴。“幸福教育”论者认为,我国现行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被困在填鸭式的课堂和暗无天日的题海里,学习的过程不但毫无乐趣可言,而且使学生丧失了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将幸福作为一种内容纳入教育的体系,有意识地进行幸福观和幸福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更有甚者认为在教育的“目的群”中应该有“幸福”的一席之地,幸福应该成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本文通过对“幸福教育”论者的主张进行粗略评析得出,“幸福教育”这一名词纯粹是伪概念。

二、将幸福当作教育的终极目的会造成理论上的矛盾

毋庸置疑,确有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到不幸福或不够幸福,但是否由此事实就可以充分地推导出教育应该以幸福为终极目的呢?不可否认,人们往往是“根据当时情境的缺陷和需要”来制定目的的,这种缺陷和需要是不是紧迫的、突出的、普遍的,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目的的选择。幸福是否可以明确地推至教育目的层面,不是依据某个人或某部分人遭遇不幸或不够幸福,而要视整个社会的总体幸福程度而定,因为任何社会中都可能有不幸福或不够幸福的人群,而且这种幸福的感受往往因个人的处境而发生变化。更进一步说,即便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社会上和学校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幸福或不够幸福,那么是否由此就可以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了呢?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我们无法确知这种不幸福或不够幸福是不是因为个体缺乏对幸福的追求或能力所致。因为很有可能这种不幸福是因为外在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倘若如此,那么需要调整的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应该是社会环境本身。

从幸福的内生性来说,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存在“画蛇添足”的嫌疑。目的通常意味着一种需要或欲求,而需要或欲求产生于缺乏的状态,如饥饿而求果腹,不知而求解惑。当人们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时,这也就意味着,幸福“被看作”是学生所缺乏的,因而需要通过教育促使每个学生都去追求幸福,都去实现幸福。但问题是,学生是不是真的缺乏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呢?事实上,幸福是与个人的生活直接同一的,是内在于每个人的生活过程之中,是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都在追求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幸福的追求是“自然的”或“内生的”,无需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之外另设一个“幸福”的目的,驱使他们去向往、去追求。这无异于“画蛇添足”。

从幸福的直接性来看,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有抽离幸福基础的倾向。幸福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切身于个人的,是和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而不能独立于或超越于这些具体的活动而加以分析,它是一种依存的状态——即对目的或理想实现活动的依存,而不是一种实体性的概念,因而它不可能是终结性的。“幸福是在生活中健全生活的感受,是全部生活行为追求的状态而不是结局,所以永恒性是幸福的一个特征。”倘若我们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是否与幸福的“永恒性”相悖呢?而且,这样做有可能陷入 “幸福主义悖论”。也就是说,那些为了幸福而追求幸福的人,往往找不到幸福;那些追求其他目的的人,却常常可以体验到幸福。

三、将幸福作为教学内容容易走入实践上的误区

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屡见有人提倡“幸福教育”,更有人指责当前的教育简单重复、教无用的知识、毫无情趣,甚至说是在摧残学生身心、践踏学生个性,认为只有实行“幸福教育” ,将幸福作为一种内容纳入教育的体系,才能使学生幸福。殊不知,幸福的认识与获得之间不是刺激——反应的关系,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纯粹的所谓的“幸福知识”和“幸福技能”的传授,是一种肤浅的、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容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

幸福有暂时与长远或眼前与未来之分。在个体的需要体系中,有些需要是临时产生的,有些需要则是关系到个人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临时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矛盾的。人类经常为了长远而暂时忍耐,这也是人类生活与动物行为的一个区别,是人的社会性或文化性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轻松愉快,是一种良好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只能有限实现,并且追求的主要是一种暂时的幸福感,在欢声笑语之后,学生们还要进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活世界,还要面对就业等的各种社会竞争。在学生暂时的快乐与恒久的幸福之间,教育和教学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恐怕不是简单一个“幸福教育”的概念就能解决的。

另外,“幸福教育”口号的倡导者认为,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苦不堪言、无幸福感可谈。这种看法是不符合教学过程实际的,恐怕也与倡导者自己做学生时候的实际体验不符合。人文社科各学科涉及历史故事、人物典故,再经过教师的生动讲授,学生会感觉到极大的乐趣;自然科学的学习同样可以有极大乐趣。数理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能吸引学习者废寝忘食,认识到复杂万端的世界背后的道理,通过实验看到自然界的奇观,学生会获得惊讶、激动的。

四、结语

难道教育真的不需要去关涉学生的人生幸福吗?当然不是。无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从经验的层面,人们都可以观察到教育在增进人的幸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越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结果是教育在刻意追求学生幸福的过程中造成的,相反,这恰恰是教育在完成其他目的和任务(如传递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的过程中实现的。有鉴于此,在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将幸福设为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篇7

概念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例子和属性。以概念“圆”为例,词“圆”是概念的名称;“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是概念的定义;符合定义特征的具体图形都是“圆”的例子,称为正例,否则叫反例;“圆”的属性有:是平面图形、封闭的、存在一个圆心、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为定长(半径),等等。

1、数学概念的特点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种关系和形式是脱离了事物的具体物质属性的,因此,数学概念有与此相对应的特点。

(1)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并且都由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使数学有比别的学科更加简明、清晰、准确的表述形式。数学概念的这种特性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数学概念及其系统成为可能。

(2)数学概念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辨证统一。一些数学基本概念是一类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具有明显的直观意义,但通常以形式化语言来表述;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在抽象之上的抽象,是由概念所引出的概念(如1、2、3是对真实事物的直接抽象,而那些较大的数则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抽象分析之上:对于“已知x,则可得x+1”的理解使人们可以获得自然数的无限序列:1,2,3,…,n,n+1,…);数学中还有许多概念是“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产物”,它们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如“虚数”、“n维空间”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数学是高度抽象的。但另一方面,数学概念又是非常具体的,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背后都有许多具体内容支撑着。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概念的定义,同时又能够举出概念的具体事例,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概念。

(3)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已指出,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之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的系统。公理化体系就是这种系统性的最高反映。数学概念的这种特性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必须做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数学概念的特点不能与个体所掌握的数学概念的特点相混淆。个体所掌握的数学概念是与他本人的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相适应的,即同一个数学概念,由于认知结构水平的不同,存在着不同水平的理解。例如“函数”概念,初中学生只能作“对于给定区间上的每一个x值都有唯一的一个y值与之对应,则y就是x的函数”之类的直观理解,而高中学生就可以用集合的语言,从映射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大学生则可以用“关系语言”来理解它。这种抽象水平的层次性反映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水平对概念掌握的制约性,这是教师把握概念教学要求的依据之一。

二、数学概念的获得

1、概念获得的不同形式

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例如,学习“棱锥”这个概念,就是掌握:凸多面体、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等这几个关键属性。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可以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概念获得的方式叫做概念形成;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是两种基本的概念获得方式。

通常,由于数学学习是掌握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知识,把前人的数学活动经验转变成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的过程,因此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学生所掌握的概念系统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未分化到分化、从分散到统一地连续不断地获得发展,相应的,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年龄越小,认知结构越简单而具体,概念形成的方式就用得越多。

篇8

二、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上经常看见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睡觉。很大原因是他们没有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看似枯燥的学科,但是如果真正走进语文课,你会发现语文世界的多姿多彩。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促进学习的很好方法。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好习惯的方法:1、养成诵读的习惯。诵读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型的语言材料。例如古诗名句必须记忆背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忆名句来提高文化素养。2、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汲取语文素材,还可以丰富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3、养成记忆卡片的习惯。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专题的收集,分类记忆在卡片上,方便随时复习。4、养成预习的习惯。有很多学生对预习不以为然,认为预习也没什么效果,白浪费时间。我认为预习是最好的开始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就等于冬天发动机要预热一样,这样才能运转的更快。

篇9

目前,一线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常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

很多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把概念强记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只是从单方面死记硬背,而不去真正透彻理解,只有机械的、零碎的认识。这样长此以往就严重影响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

2.孤立地教学概念

很多教师在教学概念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这样虽然是课时设置的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各种数学概念显得零碎,缺乏一定的体系,这不仅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设置了障碍,同时也给概念的记忆增加了难度。

3.数学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不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即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

4.教师教授概念的方式

有时教师往往会表示出忽视概念教学的大方向认为学生掌握起来很简单,在低段教学中一味的追求直观教学,口头讲解概念并且结合先备好原型材料或样例说明概念其实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着,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到了最后还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如乘法口诀;学习的场面热闹非凡,各种教具学具的使用等课堂教学看似成功,可是却中看不中用,到了课后概念的使用却很迟钝,那么结果还是要死记硬背。

二、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基本策略

1.创设科学合理的现实教学情境

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将概念寓于现实社会背景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用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要创设科学合理的现实教学情境才能更利于概念的教学。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案例1: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男女生人数。)

师:男多女少这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非常明显。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几个网页,在网页中突出以下数据:

(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

(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

(3)男女比例失调,十年后我国将会有数千万光棍汉!

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和119.2:100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真实的数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新的表示形式,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只能吸收30%的新知,动手的话,可以达

2.重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教学一般应遵循“从生活中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概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第二次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自觉与提升。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就好比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三、以练习设计为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仅仅是信息反馈的手段,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因此,教师要精心地、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作,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

案例1: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新课后,可以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一根长为20厘米的毛线绳围成一个长方形,同时叙述已知条件:这个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3厘米。现在把它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演示为正方形)。如图:

提出思考题:

1.这两个图形的什么在变?什么没变?

篇10

回顾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函数概念是不断被精炼,深化,丰富的。初中时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一种依赖关系。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高中时,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是函数概念的近代定义。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函数近代定义与传统定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两个定义中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意义完全相同。两个定义中的对应法则实际上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近代定义的对应法则是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出发。

函数的概念这一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概念性强,思维量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通过典型实例来启发和帮助学生分析,比较,以达到建构概念之目的。

引出函数的概念,先是举出了生活中的三个实例。第一个实例是关于物体做斜抛运动的,和初中学习过的二次函数相联系。第二个实例是关于臭氧空洞的问题,给出了函数的图像,按照图中曲线,发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第三个实例是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经济实例。列表给出了恩格尔系数和时间(年)的关系。三个实例共同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反映出两个非空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这样,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函数的概念,并且这三个实例中的函数恰好是用了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作图功能为辅助。通过三个实例的教学,师生共同发现了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教师在归纳出函数定义后,可以在全班进行交流。结合初中函数的定义,指出两个定义的区别和联系。关于“y=f(x)”这一个函数符号的理解,教师可以提问:y=f(x)一定是函数的解析式吗?回答是不一定,可以举出实例二和实例三。函数的解析式,图像,表格都是函数的表示方法。即:y=f(x)表示y是x的函数,但f(x)不一定是解析式。当f(x)是一个解析式时,如果把x,y看作是并列的未知量或者点的坐标,那么y=f(x)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方程。

函数的核心是对应法则,通常用记号f表示函数的对应法则,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函数记号y=f(x)表明,对于定义域A的任意一个x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即在B中可得唯一的y.当x在定义域中取一个确定的a,对应的函数值即为f(a).集合B中并非所有的元素在定义域A中都有元素和它对应;值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然后,教师给出同学们所熟悉的三种函数,一次函数y=ax+b(a≠0),反比例函数 ,以及二次函数 。教师演示动画,用几何画板显示这三种函数的动态图像,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并请学生们思考之后,填写对应关系,定义域和值域。通过三个熟悉的函数加深学生对函数近代定义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在函数的三要素中,当其中的两要素已确定时,则第三个要素也就随之确定了。如果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已确定,则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连续的实数集合可以用集合表示,也可以用区间表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怎样用区间表示集合。区间可以分为闭区间,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特别地,实数集R记作(-∞,+∞), ∞ 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 读作正无穷大;“∞”不是一个数,表示无限大的变化趋势,因此作为端点,不用方括号。

例1和例2的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地加深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在例1中,要注意f(a)与f(x)的联系与区别:f(a)表示当自变量x=a时函数f(x)的值,它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例2是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这两个函数就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