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7 15:56: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工作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技工作建议

篇1

2.编制过少,人员配备不到位。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3.各自为阵,整体规划不到位。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篇2

1、引言

妇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优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参与和完成了大量高水平科技研究项目,受到国家奖励,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明显效益,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为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升和发展上海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水平,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研究当前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状况。本文借助由上海市科协组织开展的“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09)”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阐述和分析了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2、方法与数据

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在上海市科协调宣部的领导下,由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组负责开展具体调查工作。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的范围是指上海自然科技从业人员,即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及相关技术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直接从事自然科技工作和为自然科技工作服务的人员(如管理人员、金融人员、经济人员和法律人员等)。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现状与对策,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先以行业为依据确定分层样本比例和样本数,然后在各层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调查以区(县)为单位抽取调查样本区。[1]本次调查共选择了上海市的10个区(县)成为调查样本区(或称调查点),其中有5个调查点是中心城区,有2个调查点是近郊区,另有2个调查点属于远郊区/县和浦东新区1个点,调查组要求10个调查点各承担200个样本的调查任务。本次调查的准备工作于2009年3月开始,至2009年9月完成了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工具的制作,11月发放问卷,12月回收问卷,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并确定有效的总样本为1960份,占计划样本的比例为98.00%。本研究从该调查中抽取了与不同性别有关的数据,以女性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并以男性科技工作者为对照组,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抽样数据进行了分析。

3、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现状

3.1 性别结构

本次调查在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性别结构部分共得到1935个有效样本,占总样本数的比例为98.72%。其中男性样本为1136人,占有效样本的58.71%,女性样本为799人,占有效样本的41.29%站。两者相比,男性样本高出女性样本17.42个百分点。

至2008年底,上海各行业在岗职工514.13万人,其中女性在岗职工212.72万人,男性在岗职工301.41万人,男性占58.63%,女性占41.37%。[2]将本次调查的结果与这一比例相比较,可以看到两者的数值十分接近。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在两性性别比例上与上海在岗职工的总体情况相似,不存在性别结构上的特殊性。

3.2 性别差异与学历

调查发现,本科学历中男性占59.27%,女性占40.73%;硕士学历中男性占66.67%,女性占33.33%,博士学历中男性占68.75%,女性占31.25%。可见,男女之间在学历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χ2=27.012,df=4,p

图1 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学历男女差异分布

3.3 性别差异与学科背景

按性别差异分析科技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上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工科的性别差异最大,男性占70.93%,女性占29.07%。其余学科上女性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女性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学科,占62.50%,男性占37.50%。

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存在较大性别差异(χ2=108.313,df=7,p

图2 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的学科背景

3.4 性别差异与从事工作

本次调查在科技工作者从事的具体工作上共预设了12项工作供选择,它们分别为:

01 基础研究

02 应用/开发研究

03 设计

04 生产运行/工程应用

05 技术推广

06 中介服务

07 科学普及

08 研究辅助/技术辅助

09 临床医疗

10 教学

11 科技管理

12 一般行政管理

分析样本从事工作的性别差异,男性比例最高的是生产运行/工程应用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80.71%,其次是应用/开发研究,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77.34%,第三是设计工作,占74.04%。女性比例较高的是临床医学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比例为58.91%,其次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比例为56.92%,第三是教学工作,占51.15%。以上三项工作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在其他各种工作中,男性的人数均多于女性。可见,在从事具体工作上两性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χ2=7.334,df=2,p

图3 上海男女科技工作者从事工作方面比例的差异(差异值=男性- 女性,单位:%)

(图中1、2、3—12,对应于前述科技工作者从事的的12种具体工作)

3.5 性别差异与职称

分析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的职称,在获得职称工作年限上两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现状与对策,男性为6.50年,女性为6.38年。但在各职称级别上不同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χ2=22.553,df=4,p

图4 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职称分布情况

3.6 性别差异与行政职务

不同性别担任的行政职务,男性在中级和高级管理职务上的比例高于女性。例如男性样本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比例7.57%,女性样本中这一比例只有1.56%。女性在无职务和初级职务上的比例高于男性,例如女性样本中担任一般管理职务的比例为22.99%,男性的比例为17.48%。(见图5)

图5 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

3.7 性别差异与收入

年化收入是指全年月薪和奖金之和,并平均分摊到12个月后得到的收入,年化收入比月薪或奖金等能更好地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收入状况。符合月薪有效样本和奖金有效样本的样本共1749个,占总样本的比例为89.23%。调查显示,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平均值为78117.4元。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样本年化收入的差别,男性年化收入的平均值为87870.3元,女性为63675.35元。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明显高于女性科技工作者。

3.8 性别差异与科研成果

3.8.1 项目申报的性别差异

分析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申报科研项目的情况,其中男性占66.80%,女性占33.20%,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6.948,df=1,p

图6 申请项目的男女性别比例

3.8.2 科技创新活动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就产品创新活动(显著改进的产品)、工艺创新(开发新的或改进原有的生产工艺)、组织/管理创新(创造或应用新的理念、机制,显著地改变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方式)等创新活动开展调查。进行产品创新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男性326人,占男性有效样本的30.21%为,女性90人,占女性有效样本11.97%;进行工艺创新活动科技工作者中,男性209人,占19.37%,女性68人,占9.04%,;进行管理创新活动科技工作者中,男性172人,占15.94%,女性93人,占12.37%。可见现状与对策,上海科技工作者中男性参与创新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尤其在产品创新上男性的参与比例更高。(见图7)

图7 科研创新中的科技工作者性别差异

3.8.3 的性别差异

在2007-2009三年内,男性样本人均0.96篇,女性样本人均0.82篇,男性样本明显多于女性。在刊物级别上,SCI、CSSCI和EI、国家级刊物上男性样本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明显多于女性。可以看出,在方面,男性科技工作者数量多于女性,且刊物的级别较高。

3.8.4 科研成果转化的性别差异

从性别角度分析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有科研成果转化的样本中,男性样本占81.6%,女性样本占18.4%,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8.354,df=1,p

图8 男女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

3.9 性别差异与生活压力

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低于男性。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但压力的来源基本相似,如前三位的压力分别是收入低、工作忙和住房差。

4、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存在问题分析

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人数上已经跟男性科技工作者相当,在一些职业中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数量甚至超过男性。但女性在科技事业中的贡献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总体上还有一定距离,不同性别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等还是存在多方面差别,这些差异影响女性科技人才的提升与发展,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

4.1 教育与职业领域被“定位”

教育可以使女性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可以使妇女更自信,对自我价值更肯定,并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更有见识的决策。[3]然而,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中本科以上各学历段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在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上看,男性的比例显著大于女性,而且科技工作者学历越高,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在学科背景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上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工科的性别差异最大。而女性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学科。学科背景不同与男性或女性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有直接关系。男性从业比例最高的是生产运行/工程应用工作现状与对策,其次是应用/开发研究,第三是设计工作。女性比例较高的是临床医学工作,其次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第三是教学工作。

来自于学校,家庭及工作中的性别角色区分,会影响男女两性不同的教育经历,会改变他们的态度、目标和期望。传统意识影响下,女性的就业选择面与期望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女性的职业期望集中在教师、文秘等工作,而且实际从事家务劳动性质的工作或服务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正是这些对于未来职业的考虑,使得男女两性对于教育所抱有的动机、期望不同,也使得男女两性的表现不同。职业领域的性别区分又映射到了教育领域,从而使性别定位更加根深蒂固。这些过程和结果,使不少女性在教育中的一些特征被定位,在就业上的出路被固定,而少数跨越这种定位的女性则可能被贴上“男性化”的标签,学历、学科背景和从事工作的性别差异逐渐加大,这一现象在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也难以避免。

4.2 晋升发展遭遇“玻璃天花板”

调查发现,在初次获得工作年限上两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在各职称级别上则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在高级职称上的比例高,具有正高职称的占男性样本总数的6.59%,女性只有3.52%站。女性在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上的比例高。不同性别担任的行政职务,男性在中级和高级管理职务上的比例高于女性。

女性在竞争高级职称时,似乎遭遇了“玻璃天花板”的阻隔。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单位的职位升迁上。女性中担任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高,但从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女性的比例就下降了,由此造成明显的“男将女兵”现象。于是同一个单位中,女性更多从事业务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管理性工作;高学历人群中,女性更多从事专业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权威性工作;即使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男性更多的是学科带头人、学术权威,女性更多的是干事的;由此形成社会资源拥有量上的性别差异。这样的差异通过收入也可以看出,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明显高于女性科技工作者。

职称晋升和职务授予上的限制,即所谓的水平职业性别隔离和垂直职业性别隔离[4],给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成为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

4.3 科研创新遭遇“产出之谜”

本次调查发现现状与对策,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同,总体看男性的积极性大于女性。例如申报科研项目的男性科技工作者占66.80%,女性占33.20%,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创新活动中,例如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男性科技工作者也远远多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据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女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明显少于男性科学家,女性发表的成果数量仅是同年龄组男性成果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存在所谓的产出之谜(ProductivityPuzzle)[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科学家发表成果的差别越来越大。本次调查也反映出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与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动机有关。不少科技女性,将从事科技工作只是作为一种职业选择,而不是事业追求。她们更关注的是其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求其“稳定性”一面,也因此,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要低于男性。调查显示,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如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不懈的求索创新精神,正在被淡化。尤其随着年龄由小到大,对事业的追求重点分别是“希望能成为本领域的著名人物”、“业务骨干”到“完成本职工作”,呈现出随年龄增长在事业追求上的下滑趋势。尽管女性在从事科技工作中显现的工作认真、细致的特点,有助于她们完成本职工作,但却不能保证她们成为杰出的女科技人员。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产出之谜”和在高层科技队伍中女性比例偏低的现象。同时,尽管大部分人认为家庭和事业应该协调发展,但这只在主观愿望层面,对女性而言,沉重的家庭角色,尤其需要承担起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对科研工作具有不利影响。据调查,有78%的女性完全或基本上承担了家务劳动,而男性在此方面的比例仅为12%。

5、提升上海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水平的对策

5.1 完善我市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于女性科技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她们的特点,让她们在合适的科技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现状与对策,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政府和公共部门应将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重要的工作议程上来,并以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牵动各方面工作,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鉴于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受到性别差异的限制,政府在科技立法和政策中有必要识别妇女发展的特殊障碍,细致化地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在《科技进步法》等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适合我市情况的各项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在其中加入保护女性科技人员获得平等发展权利的内容,在科技政策与制度设计上,包括科技资源的配置、岗位设置、继续教育等方面对性别问题给予更多实质性的重视。[6]

5.2 借助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舆论教育宣传,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借助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进行正面导向的舆论宣传,是当今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渠道站。主流媒体应更多报道贴近广大科技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的、反映她们心声的新闻,文艺工作者也应多关注和多描述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那些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生命故事,使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越来越多地成为女科技人员的价值追求。同时,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终身教育”“教育发展机会平等”等理论支持下,将女性教育问题与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向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女性人力资源整体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教育层次。借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渠道,则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性别角色思维定式,培养更多的女孩子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和兴趣追求,与男性科技工作者共同构成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源,推进我国和我市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5.3 构建联系女性科技工作者组织体系,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

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互助、科学共同体的支持帮助,是现代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必需的基础。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和男性人员组成团队可以推动创新精神。针对女性科技人员的组织体系建设非常必要。我们可依靠现有的各级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团体,进一步延伸或构建适合女性科技人员交流的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结合女性特点,倡导多样性和性别平等,提升女性科学地位,成立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专门组织,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交流平台,开展更多提升女性科技人员的宣传、培训、政策研究等交流支持活动。这些交流平台的建设中,有必要考虑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现状与对策,通过有意识地对外交流,广泛开展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女性科技人才的视野,提高女性科技人才的研究水平。同时,这些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还可以承担起协助女性科技工作者完成子女教育、家务劳动等方面的任务,减轻她们的生活负担,使她们得到切实的关怀与支持。

5.4 创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出成果的研究基金,为女性科技人才提供资金基础

6、结语

女性科技工作者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她们工作生活得不轻松,但是与男性相比她们同样在科研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去年获得“为了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嘉奖的女科学家洛佩兹·科洛梅说到的:“作为女人,我们要战胜更多的团难,因为我们除了要照顾好家庭、丈夫和孩子,还要在并不轻松的领域里打拼。这就要求有充足的时间和极强的协调能力。这份工作并不令我感到沉重,因为我真心地喜欢它。当然,我也同样热爱教学。要问和男同事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吗?女性在关注细节方面比较见长,而男性则有着更强的实践精神,他们在促使其他人了解和接受其研究成果方面显得更有能力。如果能将这两种特点结合起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优势。”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拥有一支数量多、素质高的女性科技人才队伍,是实现人才强市,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文明开放、现代进步的城市象征。进一步发挥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人力资源上的作用,也一定有利于上海的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徐飞、杨丽: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9(11)1627-1633

2.林聚任:论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性别分化[J],科学文化,2003(3),122-127

篇3

二、进一步适应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切实转变法律服务理念,努力实现法律服务由传统的个体服务向行业间协作服务的转变,由单打独斗式服务向专业化、团队化服务的转变。在服务观念的转变中,积极整合我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源,统筹协调全市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法律事务,积极推广武进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做法,以法律服务中心的团队形式服务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形成我市法律服务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整体功能,切实提高我市整体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新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引导、鼓励、支持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积极介入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合同履行等相关经济活动,及时跟进对新能源、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制法律服务业务,努力为我市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对接,共享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降低法律服务成本,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专题研究。充分发挥市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的作用,依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特别是依托市律师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开展对外贸易、科技创新的法律服务专题研究,找准法律服务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努力为吸引外资、对外投资、WTO框架下企业依法维权、贸易救济措施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法律服务专题研究与咨询服务,为我市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五、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团(组)。在充分发挥现有政府法律顾问团(组)作用的基础上,积极选拔精通涉外经济和涉外法律的优秀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实到政府法律顾问团(组)中,为各级政府及部门、企业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法律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助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积极鼓励律师事务所选派优秀律师帮助政府、企业开展工作,提供全日制法律服务。

六、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加强调解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全市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发挥调解服务中心、专业调解委员会的优势,围绕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开展一站式法律服务,及时排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在发展与推进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帮助提出解决法律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协助政府、企业有效化解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建设过程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劳资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减少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讼累,及时调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纠纷,积极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七、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诚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本,加强对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强化对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监督,严肃行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在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的同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查处情况及时予以公示或通报。

八、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和争取政府资金支持,采用国内和境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律师开拓高端法律服务,规范对接资本市场,规范现代公司制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并积极培育我市承办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等涉外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和知名律师,提升我市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法律服务综合实力。

九、进一步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按照“应援尽援”的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积极实施对创业大学生的法律援助,对科技工作者提供法律帮助。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受理点,组织引导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中的法律援助。同时,加强对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中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监管,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制度,使法律援助工作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篇4

(一)试点范围。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原则,先期在环翠区、高区、经区和工业新区范围内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根据实际运作情况逐步扩大到全市。

(二)试点银行。经营状况良好,各项监管指标达到相关要求,具备相应设立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市政府同意,可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首家试点银行确定为市商业银行。

(三)试点企业。由环翠区政府和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负责,从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局认定且近年拟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择优筛选所需银行贷款不超过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经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研究确定。试点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二、强化融资机制创新

(一)丰富抵质押方式。科技支行应认真研究试点企业融资特点,有针对性地扩大抵质押范围,丰富抵质押方式。重点开展知识产权、股权质押以及动产抵押试点,对试点企业至少给予20%的知识产权和股权抵押贷款额度,根据其发展情况逐步放大到100%。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其他标的物的抵质押贷款以及无抵质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模式,为试点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支持。

(二)扩大贷款审批授权。试点银行应适当增加科技支行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额度,压缩审批流程,增强科技支行开展业务的自主性,当贷款规模紧张时,优先保证科技支行贷款规模占用。科技支行对试点企业的贷款额度权限不低于100万元,贷款审批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试点企业贷款额低于1000万元的,科技支行贷款利率不高于当期基准贷款利率的1.3倍;贷款额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贷款利率不高于当期基准贷款利率的1.1倍。除此之外,科技支行不再对试点企业收取任何形式的财务管理费或业务咨询费。

(四)创新担保方式。可选择多家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试点企业贷款提供“联合担保”。降低担保保证金比例和担保费,试点企业保证金不超过贷款额的5%,担保费不超过贷款额的1%。

(五)拓展业务模式。对试点企业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科技支行可为其发放与财政扶持资金同等金额的专项贷款;对获得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的试点企业,科技支行可优先支持。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

(一)提供风险补偿。科技支行对试点企业的信贷业务,按照属地原则,由市、区(包括高区、经区、工业新区,下同)两级财政按照当年新增贷款余额的1%予以风险补偿,两级财政分别承担0.5%。根据《省金融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已获得风险补偿的,不再享受上述风险补偿。

(二)提供贷款贴息。市、区两级财政为科技支行授信的试点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贴息上限不超过试点企业当年在科技支行新增贷款余额的1%,由市、区两级财政平均分担。

(三)提供担保贷款风险补贴。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对为试点企业提供担保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从市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专项资金中优先给予风险补贴。

(四)提供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扶持。对获得科技支行贷款的试点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先给予支持。

篇5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抓好安全防范机制、队伍的建设。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着为整治安全隐患。

二、工作目标

1、坚持安全生产工作防范为主的原则,变事故自理为事故防范,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给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制度与考核

各股、室、所、中心全体职工为考核对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各股、室、所、中心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每个干部职工为直接责任人,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

1、全局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2、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督查;

3、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培训面*95%以上;

4、对不明身份的外来人员,每位职工都有义务询问清楚来因,严禁将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办公室逗留;

5、机要文件、档案、印章及贵重物品(包括公私物品)等要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被盗,凡出现内盗,一经核实,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6、安全用电,不准私拉乱接,不准烤电炉,不准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必须做到安全用电。

7、保护好楼道内的消防设备,吸烟、烧纸要注意防止火灾,不准随意拨弄报警器材;

8、注意办公室的门、锁、窗的安全,做到人走关门、关灯、关窗及关掉一切用电设备;

9、车辆驾驶人员做到安全行车,非单位驾驶人员不准驾驶单位小车,严禁酒后开车,带病开车,超员超载,违章行车等;

10、节假日注意乘车、乘船安全,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及不安全车辆;

11、举办大型科技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12、节假日值班人员要做到安全值班,决不擅自离岗;

13、有房屋出租者,要注意出租房的安全,加强督查,严禁堆放液化气和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出现事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防范

1、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工作学习,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2、完善安全监督和督查措施;

3、明确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工作制度;

4、督促干部职工遵守机关办公区及家属区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5、车辆参加保险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

6、股、室、所、中心按月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篇6

镇区内相关的企业及部门

二、考核内容

(一)根据市下达指标进行考核

1.科技产值20分

完成全年科技产值任务得10分,增幅达到60%以上得6分,科技产值占总产值80%得4分,不能完成的任务按比例下降。

2.高新技术产业投入10分

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完成得6分,研发投入占总产值比重达4%得4分。完不成任务按比例下降。

3.专利工作10分

完成专利任务得4分,完成实用型发明4分,完成专利授权得2分,完不成任务按比例下降。

4.平台建设10分

完成平台建设任务得5分,绩效考核在81分—85分得3分,86分—90分得4分,90分以上得5分,不完成不得分。

5.项目申报10分

完成项目申报任务得4分,完成立项任务得6分,完不成任务不得分。

6.人才引进10分

引进本科以上人才得4分、研究生得3分、教授得4分、完不成任务按比例下降。

7.产学研合作项目10分

积极参加产学研活动,一次不缺得4分,少一次扣1分,有产学研协议得4分,完成产学研案例得2分,完不成不得分。

8.科技活动5分

积极参加镇、市以上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及相关活动,一次不缺得5分,少一次扣0.5分。

9.技术需求信息5分

完成任务得5分,完不成任务按比例扣分。

10.科技宣传5分

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得5分,市级以上得4分,级得3分,不完成不得分。

11.其他工作5分

完成市下达的其他中心任务得5分,不完成不得分。

(二)加分项目

新获1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加5分,新获1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5分,新获1个省级科技进步奖加3分,新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3分,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重大研发机构,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加5分,获创新型企业加3分,对全镇经济建设有重大贡献的,被国家、省、市表彰的加3--5分。

三、考核办法

采用百分制考核,完成任务低于得分90分且产值指标、投入指标,完不成任务的不参加考核。

四、奖励措施

(一)得分在90分以上得基本奖2000元,每增加1分奖200元,得分超过100分,每增加1分奖300元(产值、投入、专利有一项不能完成的,取消奖励。)

(二)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建议市有关部门取消项目申报的资格。

(三)奖励由镇财政列支,主要用于奖励相关单位的直接责任人。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紧紧围绕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深化科技强镇建设,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提升镇特色经济,增强我镇经济综合竞争力;坚持突出科技的引领和先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集聚优质科技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三、基本条件

企业需建立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任组长,配备企业科技工作联络员和相关研发人员组成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年初制定企业科技工作目标计划,年终有科技工作总结。领导小组组长积极支持企业科技发展,自主创新,对科技工作联络员工作进行指导,科技联络员做好各类科技项目申报,对县、镇有关科技工作文件认真执行,并取得一定成果。

四、奖励政策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中小型科技企业或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分别给予10000元、3000元的奖励。

(二)当年度列入企业研发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产学研基地的企业,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的奖励。

(三)当年度列入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10个以上、5个以上的企业,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分别给予5000元、2000元的奖励。当年度通过验收的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5个以上的企业,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补助。

(四)当年度申报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企业,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给予1000元的奖励。

(五)当年度列入国家级、省级农业星火计划项目或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分别给予科技工作人员3000元、2000元的奖励。

(六)推进专利示范工程建设,凡当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的,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8000元、5000元、2000元的奖励;当年度企业申报专利总数30个以上(其中发明专利3个以上、实用新型专利7个以上),20个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个以上、实用新型专利5个以上),10个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个以上、实用实型专利3个以上),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分别给予6000元、3000元、1000元的奖励。

(七)当年度获得省级名牌(著名商标)、市级名牌(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科技人员8000元、4000元的奖励。当年度注册商标3件以上企业,给予科技人员1000元的奖励。

(八)上述各项奖励政策,均针对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其中对科技联络员的奖励金额,不得少于总奖金的30%。

(九)对当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科技工作联络员,年末另行奖励。

五、其他事项

(十)注册地在天凝镇的企业或落户地在天凝的项目方可享受本意见规定的奖励政策。

篇8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市政府以廊政*号文制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该文件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实际,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即立足“高科技、外向型”战略定位,坚持“借引为主、引创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借引”战略,强化“科企”对接,增强“有效”投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科技工作的重点:一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推进IT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环保等优势产业群的形成。二是改善科技园区发展环境,着力加快孵化器建设,向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方向发展。三是推进企业信息化,以市3C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为平台,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四是围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及转化、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产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村信息化三个导向,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信息化进程。五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努力营造发展环境,通过高科技的有效植入,实现民营科技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六是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生产力促进体系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七是强化技术市场建设,规范技术交易活动,优化技术交易环境。八是增加科技投入。市、县两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不得低于1%,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科技型企业要达到3%,一般企业也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经费。九是强化组织领导,把科技事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文件还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注重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域外高层次人才,优化现有科技干部队伍结构,为全市科技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该意见明确了今后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近年来*市政府出台的加强科技工作的专项文件,对增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层的科技意识,提升科技工作的层次和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9

一、要有一个持续的投入机制。要继续加大区委区政府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入,充分运作好政府基金的带动和引导作用。要建立好项目投资平台,完善和运作好风投基金等。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把优惠扶持政策聚焦到敢于做强做大的企业上,聚焦到先进设备的购置上,聚焦到一流的创新平台建设上,真正让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让想发展、敢发展、会发展的企业得到最大扶持。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注重投入质量,从资金的投入、人才的投入等方面为企业创新活动注入动力,以提升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把新能源和环保、生物技术、制药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带动我区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要有一个科学的产业结构。在重点扶持的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中,各产业都要注重科学的产业结构,既要注重自主创新,又要抓好发展重点,使产业的结构更加科学。我们认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要注重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国外进口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这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新材料既要同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延伸相结合,又要加快新品的开发步伐,既要讲究产品的功能性,又要注重产品的特殊性;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要加快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的效率,加强对企业的引进,催化在孵企业的早期毕业,同时要加大对新品研发的投入,使其能尽早实现由产品变为商品。

篇1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实国家新资料产业调整复兴规划精神,依照“县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发扬优势、重点打破”的方针,围绕培养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和革新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以新资料技能推进我县钙镁、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高起点规划建设基地,不断扩展规划,加强综合竞争力,力争建成省会西部具有区域支持效果的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

二、总体要求

(一)基地归入全县总体规划,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和工业发展规划,与我县产业构造调整相顺应,坚持产业发展高起点、高规范、高效益;坚持土地集约运用、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互补、关联配套;坚持“高技能含量、高附加值、高生长性”的项目选择准则和“减量化、再应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准则,严厉节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应用程度。

(二)以新资料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优势企业,有序指导全县新资料产业向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集中,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培养和发展配套产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不断扩展产业集群的规划效应,精心打造集新资料生产、加工、集散和技能研发为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基地。

(三)坚持用先进科学技能提高传统产业程度,着力提高企业自立创新才能,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推进新资料产业向关键领域和中心技能发展。

三、建设目的

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分为中心发展区和产业拓展区。中心发展区为秀林高科技工业园区,规划节制面积约8平方公里;产业拓展区包括秀林高科技工业园区周边区域及“十沟一带”。开发建设采取统一规划、滚动开发、分步施行的协调发展方法。

(一)到2012年,重点做好中心发展区的拆迁及基本设备建设,高起点、高程度编制完成各项规划,做好土地储藏开发工作,推进道路、电力、热力和电信等市政基本设备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招商,入园项目投资规划到达20亿元。

(二)到2015年,完成中心发展区建设,初步建成产业链条相对完好、堆积效应突出,省表里成本、技能、人才堆积,高新技能产业快速生长,资源集约应用程度较高的产业基地,中心区工业总产值到达30亿元,并合时启动产业拓展区的开发建设。

(三)到2020年,基本完成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规划建设,建成设备齐备、情况美好、服务完善、特征突出的石家庄市一流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工业总产值到达10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

四、建设内容

(一)充分发扬钙镁储量、煤炭离合等现有资源优势,在新资料产物的研制开发上搞打破,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应用的新型资料。

1、纳米粉体资料。首要包括纳米钙及造纸、医药等专用钙。

2、功能陶瓷。首要包括不易被打坏的弹性陶瓷、超导陶瓷等。

3、耐高温构造资料。首要包括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资料,延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资料,低温复相陶瓷产物、碳化硅陶瓷产物、新型耐高温陶瓷绝缘资料(一种陶瓷泡沫,内含94%至96%的空气,可以耐摄氏1700度的高温)等。

4、玻璃资料。首要包括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现代人工智能、主动节制、信息处置、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本资料,也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浮法玻璃(它是在锡槽里,玻璃浮在锡液的外表上出来的。这种玻璃平度好,没有水波纹;选用的矿石石英砂,原料好,生产出来的玻璃纯洁、通明度好,没有玻璃疔,气泡之类;构造严密、重,手感光滑,相同厚度每平方米比平板比严重,好切割,不易破损)、纳米自洁玻璃等。

5、特种纤维资料。包括高功能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特种纤维资料。

6、其它新资料。包括情况友爱资料、新型建筑节能资料、生物医药资料、新型化工资料、高分子改性尼龙管等其它新资料。

(二)拓展延长纳米粉体、煤炭化工、植物纤维、生物医药等新资料优势产业链条,在产业堆积和规划开发上下功夫。

一是优化产业构造,提高产业条理。着力推行纳米技能在新资料中的效果,推进新资料的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和产业化,使产物构造向特种资料、新型资料方向调整,完成新资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做强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经过引进人才、效果转化、技能革新和新产物开发等方法,指导重点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改变,使它成为推进新资料产业构造调整、提高和产业堆积的主导力量。紧紧围绕“专、精、特、新”,带动中小型企业健壮生长,进一步加强中小型企业对大企业、大项目标配套才能,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基本。

三是推进基地建设,增强产业堆积。以秀林高科技产业园区及北正特征工业园区为首要载体,增强规划指导、大力整合伙源。经过裁减掉队产能、严厉行业准入、提高技能配备程度,加速发展重点项目,增强产业堆积,加速开发战略产业急需、高技能含量、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新资料,使之成为全县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增进极。

五、政策办法

(一)抓紧编制和调整规划

依照“产业集聚、特征突出、结构优化、配套完善”的准则和建设具有可继续发展才能的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总体思绪,加速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总体规划、节制性具体规划的编制、调整工作。加速编制产业发展、基本设备建设等相关专项建设规划,做好安全和情况影响评价以及水资源论证工作,为高起点、高规范建设奠基优越基本。

(二)加大技能、资金引进力度

县、乡镇两级县政府统筹协调专项资金,对堆积区产业发展、构造调整、技能革新等工作赐与优先支持。积极争夺国家科技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加速新资料技能研发平台建设,优先支持科技研发和效果转化,促进产业全体技能提高。借助乾昊集团公司构成的新资料科研开发平台,充分发扬科技、人才优势和河北丰江达有限公司的技能转化优势,打造中国新资料集团公司的科研效果转化基地。

鼓舞各金融集团、担保机构、企业信誉协作组织等,为基地堆积区内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供应便捷的融资服务。充分应用县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撬举措用,指导吸纳社会成本,多渠道筹措新资料基地的建设发展资金。积极培养市场化的开发建设主体,经过成本运作平台处理好开发建设资金问题。

(三)妥善处理土地供应问题

积极做好县、乡(镇)两级土地应用规划修编联接工作,将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项目建设用地列入县年度土地供给方案,予以优先保证。

坚持县、乡镇联动的产业发展土地储藏准则,创新开发形式。依照全体规划、分期开发、分步施行、分类供地的方法,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参加协作,以土地为载体,采取更加灵敏便捷的方法,具体开展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各项基本设备的前期开发工作。在土地前期开发的施行环节,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稳步推进堆积区的征地拆迁安顿等相关工作,多渠道筹措处理征地拆迁赔偿资金,切实保证被征地公民的正当权益和久远生计。

(四)加速推进基本设备建设

关于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征收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本设备建设费,统一归入固定资产投资治理系统,由投资治理部分专项用于该区域相关基本设备建设。重点施行碳酸钙、陶瓷等产业升级转化工程,不断改善堆积区内各企业的生产、生活和情况用水前提。

加速推进石太高速、秀林铁路专用线、省道202线及其西延线建设,积极跑办建设南横口铁路专用线等相关工作,着力处理新资料基地交通瓶颈问题,构建多渠道对交际通联络系统。

抓紧研讨制订与新资料科技产业堆积区相配套的教育、医疗、贸易、餐饮等相关公共服务设备的规划建设方案,加速物流中心建设,优化提高中心区和拓展区的全体发展情况,为堆积区的发展供应高效便捷的流通平台。

(五)坚持有用的人力资源机制

组建一支高程度、国际化的专家参谋团队,为高起点规划、高规范建设、高程度治理供应全方位征询服务。建设人才服务平台,面向省表里公开雇用一批高级治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为堆积区内企业引进和运用各类人才供应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扩展对交际流协作与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