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现代化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8 16:32: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镇现代化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镇现代化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1永修县湖东新区现状分析

1.1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现状

永修地处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东连新建,南靠安义、南昌市湾里区,西接武宁、靖安、北邻德安,东北隔水与星子、都昌相望。县域总面积2035平方千米。永修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地貌是低矮丘陵,地质结构良好,适宜建设。永修县水资源丰富,年人均水量4234立方米,全县年可开采地下水有22.92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基本由地表水提供,其中修河、潦河是永修的主要水源。

2008年永修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28亿元,目前从九江总体规划来讲,市域九江——沙河镇——德安共青城-永修一级城镇发展轴,该轴线是京九铁路、昌九高速路在本市域内的地段,南北向横贯整个地区。如今永修县已形成以艾城星火工业园为龙头,云山工业园、城南工业园为两翼的“一区三园”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物流仓储”等六大主导产业。

永修县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西北有秀丽壮观的柘林湖,西南有奇秀天成的佛圣地云居山,东有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吴城。这三大景区被誉为"永修金三角旅游线"。永修白莲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县城紧密相连,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将之开发成旅游金三角的后勤服务中心,成为度假休闲的城市型风景区。

根据《永修县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为14.5-15万人,确定人均用地标准107.98平方米,则2020年永修县县城用地规模为16.2平方千米。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用地分为城北居住区、湖西居住区、湖东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四个城市居住区。城市主中心位于湖东区,由城市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组成,形成永修县的公共活动中心。湖东新区位于永修县城东南部,北临修河,西靠白莲湖,总用地面积约为11.9平方千米。

1.2人文胜景分析

永修县域内风景优美,东濒鄱阳湖、西倚云居山和柘林湖,修河、潦河两大水系贯穿东西,自古有“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之美誉。县域内以海昏八景(又称修江八景)著称。八景分别为:云居拥翠、修水环清、柳渡春烟、莲洲夜月、东郭农耕、北岩樵唱、桃源石洞、桂影池亭。八景有诗云:

云居拥翠 “白云不费买山钱,山借云居任往还。

我欲看山云解意,故将山色荡睛烟。”

修水环清 “艾子城倚修江涘,春流曲曲清且泚。

主人奚必钓儵鱼,饮水数杯亦足矣。”

柳渡春烟 “春江烟柳碧毵毵,春水烟波照蔚蓝。

春燕也知春色好,妒红欺绿语呢喃。”

莲洲夜月 “荷渚香清夜色凉,凌波仙子弄珠光。

分明捧出芙蓉镜,照澈莲房绿萼妆。”

东郭农耕 “追呼无吏到门前,买犊齐耕雨后田。

种就秫粳黄粒粒,酿成桑落醉丰年。”

北岩樵唱 “不闻城市薪如桂,莫斸山中桂作新。

闲放歌声浮北麓,被风传响度西津。”

桃源石洞 “桃源春涨水盈溪,洞口云深径欲迷。

寄语桃花休见妒,吾家原住武陵西。”

桂影池亭 “清池明月澹相汲,金粟婆娑影吐三。

夜静波摇香雾湿,依稀人倚玉楼南。

此外,历代名人游历此地,均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其中尤其有李白、白居易、苏轼、韦庄等人诗作最多,可打造人文旅游景观。

1.3区位分析

(1)据南北通衢之要道,对外交通极为便捷。

永修县城所在地为涂埠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域中南部,修河两岸。地处昌九工业走廊中南部。境内国家一级铁路干线——京九铁路从县城东部穿过,昌九高速公路从县城西部穿过,105和316国道纵横县域之内,素有“赣北通衢”之称,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于此。县城离九江市70千米,距省会南昌市仅40千米。从县城出发,北距九江机场60千米,南距向塘机场50千米,距昌北机场只有18千米,对外交极其便捷。

(2) 昌九工业走廊上的重点城镇

昌九工业走廊上自九江、下至南昌,它像一条玉带穿过江西版图的上半部。其核心区是分布在沿江(长江)和沿路(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两侧地区。在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段上有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下有星火工业园、宝塔工业园、综合工业园和汽车工业园。永修县为昌九工业走廊上的重要县城之一,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和星火工业园为其主要的工业区域。

(3)洪都门户,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内重要节点,承接中心城市辐射

江西第一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将途经永修,线路全长131.27千米。自2010年9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后,从南昌至九江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永修至南昌仅需15分钟,至九江仅要20多分钟,大大缩短了永修与周边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永修已成为昌九工业走廊中、“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内的重要节点,这使得永修将成为对接南昌的经济及产业辐射、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选择地之一。

(3)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打造“生态永修”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为将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环永修县白莲湖东区域旅游产业,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旅游公路路线全长103.802千米,路线起点于永修县福银高速,终点与大广高速相接。项目的建成对更快、更好开发庐山西海旅游资源,提升庐山西海的知名度,整合大庐山旅游区意义重大,对带动沿线四县(永修、德安、瑞昌、武宁)一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呼应数字生态共青城建设,形成区域集聚经济效应

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集成应用研究”,该项目已于2009年4月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9月上报国家科技部,11月获批准立项。

数字生态共青城的发展势必辐射周边,形成区域集聚经济效益。永修县本规划区距离共青城26千米,作为共青城的近邻,永修将借助滨水生态新区的建设,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开发和项目进入上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打造“生态永修”。

(5)湖东新区与涂埠镇、新城区的关系

未来湖东新区将承接涂埠镇、湖西区部分功能的转移和升级,成为以居住、商务办公、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新兴城区,形成三区互动发展。开发白莲湖东区,高标准地建设新城区。体现生态环境,注重工作、居住质量,创造一个全新的永修新城。

2 永修县湖东新区综合评价

篇2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4803

1社会建设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进行梳理;第二,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现状的描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导致现状的因素;第三,学者也对农村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第四,学者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建设热点,尤其是文化、社会保障、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五,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紧密联系。

1.1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有学者将农村社会建设分为四大阶段:工业化优先发展观与“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53-1978年);非均衡发展观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979-1992年);协调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1993-2002年);科学发展观与“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以来)。

也有学者仅划分农村社会建设在之后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社会建设(1978年-1988年),第二阶段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逐步过渡(1988年-2002年),第三阶段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2002年至今)。

1.2农村社会建设现状

农村社会建设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加剧,这体现在人口以及环境破坏两个方面。农村自然环境而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传统农业区户均2-3个孩子是普遍现象,个别地区高出生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宁夏、、新疆的人口增幅都是在11‰以上。人口压力增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水资源耗费严重;乱划宅基地、乱批企业用地,人为造成废弃用地2亿亩,其中60%-70%为耕地,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不合理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呈现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混合,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复合的多污染交织之势。总之,农村超负荷的人口与尚不发达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互碰撞,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36倍,到1983年缩小到1.70倍。然而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1994年扩大到2.60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3.21倍。如果把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性补贴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经济建设滞后势必会给社会建设带来不小阻碍。

除此之外,农村社会建设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1)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2)农村干群关系紧张;(3)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人口多,起点低,教育支出比重大,另一方面缺人才,缺教室,缺资金;(4)农村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不良,部分农民没有形成“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消费习惯,在非必需品方面花费过多,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到次级贫困的境地;(5)农村有固有的“贫穷文化”,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样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诸如满足于当前消费,缺乏时间观念以及质疑权威等等。

1.3农村社会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对于农村现在社会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停的意见,对象包括党和国家、村子、村民自身等多个对象。一些学者从较宏观的视野出发给出了三点建议:(1)创新农村教育体制;(2)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3)加强社会保障。也有学者进行认为可以从文化以及生态两大方面来建设:(1)以实现农村文化系统创新为主导,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以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创新为前提,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要回到统筹城乡这个落脚点来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1.4社会建设分支领域的专题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篇3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篇4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供应关系千家万户,电力行业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对电力供应、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率成为了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

坚强的电网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开展优质服务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健康水平的逐步提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更应着重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四新”技术应用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紧紧围绕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先导,促进优质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这一主线,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激励创新为手段,加快科技进步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为县域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县级供电企业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政府中心工作为先,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作为中国橡塑管业基地、中国(广川)铁塔制造基地和中国叉车货叉生产基地,近年来,景县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大型工业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给当地供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全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拓展电力市场的“双赢”局面,景县供电局长期致力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电网装备的技术水平,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十一五”期间,该局全面推广应用输、变、配电工程典型设计,累计投入资金13486万元用于电网建设。全县14座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五遥”功能与双电源供电,满足了N-1运行要求;10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变电站综自保护率、有载调压率、35千伏线路硅橡胶绝缘子使用率、节能型主变与配变应用率均达到100%。电网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电网输送能力和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为县域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服务“三农”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电力是基础产业,农业要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善,充足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是前提。

近年来,景县供电局深入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电网建设上向农村倾斜,全力打造坚强农网。该局在为新农村提供安全、经济、充足电能的同时也将诚心、真心、热心的服务送入农村的千家万户。一是诚心服务农村。国家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来,景县供电局围绕“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坚强电网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投资1700余万元实施了农村电气化建设,对全部涉及的高低压线路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缺陷并进行了整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能源保障和动力,促进了乡镇、村及个体经济等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了乡村统筹协调发展。二是真心服务农民。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户均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客户端电压过低,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秩序。景县供电局因势利导,科学决策,积极与县委、政府协调沟通,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农村低压电网治理工作机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600个村、1009个台区的低压电网改造任务。共延伸低压线路17.84千米,安装二、三级漏保101000余块,先后有94000余户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三是热心服务农业。为有效解决农民浇地用电难、费用高这样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景县供电局下大力度组织实施了“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目前该局已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全县8431眼深浅井的磁卡表改造任务。“户户持卡”率达到了100%。农业排灌用电设施的全面改造在抗旱保春灌、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大“四新”技术应用,提升居民用电优质服务水平

篇5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现代产业体系的出现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动关系。当前,世界各国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以新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而现代产业体系则正是其重要的载体。湖南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发展快,极大地促进了省域经济迅猛提升,在充当“中部崛起”领跑者的同时,又迎来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契机,加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然,对二者藕合机理研究迫在眉睫。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机理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动态匹配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目标匹配

新型城镇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己经进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产业体系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已成为地区之间相互竞争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为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相应的数量标识。

(二)结构匹配

在产业结构方面,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在眉睫,而在这些过程中现代产业体系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前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的战略,注重以产量和产值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靠高积累和高投资。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额中比重持续上升,对于提高物质生产领域的效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有着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三)制度匹配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调控体系。政府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系统的干预往往会收到市场机制难以达到的效果。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社会和经济改革措施及干预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可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二、湖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竞争力、创新力等的涌现,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讲,目前两者匹配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制约因素:

(一)原有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工业发展现状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的物质基础,较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加速二者的匹配发展。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总体薄弱,各市(州)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发展不一。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0.45%提高到2012年的46.65%。2012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3097.06万人。但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30%和65%的城镇人口,创造了约42.4%和78.5%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他市(州)差距明显,这些地区极低的工业基础水平加大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更制约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

(二)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是导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滞后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随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技术、物资等能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既严重阻碍着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又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实现。

(三)区位和交通设施制约

韦伯在其1909年就提出的工业区位论中指出: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三个因素是影响工业分布的一般区位因子。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南接两广,北连湖北,西临川贵渝,东毗江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东南西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面积为16.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9.7%。封闭区位限制了交通发展,交通又制约了经济发展,湖南成为了“中部塌陷”的六个省份之一,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

三、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根据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情况,我们把湖南省区域划分为以下级别:一级区域(长沙)――高水平匹配;二级区域(株洲、湘潭)――磨合发展;三级区域(衡阳、岳阳)――颉颃发展;四级区域(郴州、常德、娄底)――低水平发展;五级区域(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萌芽地区。

(一)一、二级区域构建核心增长级

核心增长极的构建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关键。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集群基地建设把握“中部崛起”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产业聚集基础平台;加强三市的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合力,构建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三、四级区域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

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基础。三、四级区域积极开展对接招商,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衡阳、岳阳、常德、娄底、郴州五市产业集群发展已具规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五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需积极开展对接招商,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来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以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藕合联动发展。

(三)五级区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必要措施。五级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六市(州)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一是抓好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公共要素的建设;二是依托劳动力资源和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依托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创新,2012,(5).

[2]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

[3]张万春.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篇6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篇7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篇8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76-02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苏南地区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句容应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服务南京、接轨南京、融入南京”的宁镇扬同城化先导区和苏南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句容产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1.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打破“县城”思维,定位“南京副城”,通过对接南京外延的沿江、沪宁、宁杭三条城镇发展轴,确立“三轴两楔两带”的空间结构,“五点一线”发展格局和高等级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45平方公里框架逐步拉开,“三河一湖”风光带带动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完成拆迁420万平米,建设安置房470万平米,有效拓展和优化了城乡发展空间,集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面貌显著改善。

2.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12年,GDP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总投超亿元的69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7.5%。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 个百分点。

3.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20.8%和2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6家。宁武新材料、华大天益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开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4%。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均列镇江第一。

4.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村镇经济实力,带动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下蜀镇积极打造新型建材、能源等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围绕城镇化发展保障的“四网”体系初步建成。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2010年以来,共新建成农村公路1 090公里,乡镇柏油路通达率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90%。二是构建城乡水电网。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12万户,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构建城乡信息网。启动“智慧句容”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广播和宽带的全覆盖,公交市民卡与南京无缝对接。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

二、提升句容县域经济的核心环节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建立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从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优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发,加快提高句容“以城带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点,特别是要坚定大力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要培育好县域经济产业基础,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努力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要以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城市经济,大力推动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形成“双核”驱动发展之势,成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化城镇化助推句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1.统筹兼顾,增强产城联动的执行力。一是做精中心城区。针对老城区建设重点和新城区拓展空间,高标准编制《句容北部新城规划》以及科技新城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做强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如郭庄镇,要做好空港新区规划的编制,积极打造宁杭经济轴上的新兴增长极。三是做美农村社区。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的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

篇9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篇10

一、确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城市发展要始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也就是说,城市发展中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

(二)着眼于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是统筹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建设,突破就“三农”论“三农”的传统思路,用工业化、城市化的理念来谋划“三农”,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效益、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并使人类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作用。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用地紧张、供水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近年来,失业、贫困、治安、教育、医疗卫生和防疫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步伐,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没有工业支撑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城市,应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是关键。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中心城区,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以中心城市的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发展规划,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指导方针,统领城乡建设的各项规划,使各项规划的内容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其次,要处理好城市扩容与提质的关系,扩容与提质同等重要。再次,要处理好完善设施与塑造精品的关系。在积极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集中物力、财力,打造一批城市亮点,提高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