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2: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发展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尚存在不足,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所起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吉林省农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农村审计发展路径,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利用农村审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将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
一、吉林省农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农村审计仍然面临很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其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关立法滞后,审计地位尴尬
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一些有关集体财务管理的条例、法规也逐渐颁布,成为农村审计工作的依据。但很遗憾这些条例、法规往往只是地方性文件,全国性统一的农村审计法规还不存在。《吉林省农村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对比较健全,但由于国家相关法规与政策的调整,现有《条例》已经不适合当今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状况下,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授权,并且现实情况下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的范围已经被动调整,在实质已经“失效”的《条例》指导下,农村审计地位比较尴尬,而农村审计主体不明确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农村审计的执行部门——各级农村经管机构在工作中面临审计手段不足,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的困境。
2.审计机构不够健全,审计体系不完善
吉林省农村审计机构与农村经管站共用一套人员,审计人员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这就导致了这些人员不可能放弃原本的工作专门的从事审计业务。每当需要进行农村审计时,不同程度的出现上级经管站临时向下级经管站借调人员,而下级经管站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较为繁重,且工作人员经常身兼多职,在解决越来越重要、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的农村审计任务时,难免会发生人员短缺、力不从心的问题。现实工作中,农村经济审计部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尚且应接不暇,很难完全地行使对农村审计进行管理的职责。
3.审计工作规范性、科学性较差
农村行政机关中并没有设立审计职能部门,乡镇机关缺少行使审计职能的充分法律依据。在现有制度下,由农村经管部门代为行使村级财务的管理、审批权力,经管部门同时具有管理、监督的职能,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也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农村审计的政策性很强。在对财务工作实行委托后,审计单位将会计核算业务分离出去,当前的审计法规还能没有及时覆盖相关业务。在农村审计中仍存在出纳和会计职责划分不明确,记账凭证、会计资料不够规范,核算方法不够正规等诸多问题。过去常用的审计手段主要还是手工的事后查账,依靠盘点、核对等方法进行,对于没有在会计资料中现实的一些账外业务,审计工作就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了。农村审计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性。吉林省农村审计发展研究/王继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继仁吉林市农业委员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开农村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集体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防止资金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词:农村审计;审计制度;发展路径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村审计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也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而现实情况是,吉林省农村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学历都参差不齐,职称梯度也不明显。近年来除部分地区开展过农村审计人员培训外,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系统的审计知识学习,也较少用到高科技手段辅助工作的开展。尽管这些人员也具备基础的财务会计知识,但由于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对被审计村落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很多人员只是习惯性的整理账务、罗列财务数据,很难做到从专业的审计角度来发现、分析问题。除此之外,农村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审计环境不够理想、各地区审计工作发展不均衡、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强化吉林省农村审计发展的路径选择
吉林省的审计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组织模式,审计人员的队伍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作思路受限,农村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得到发挥。需要不断探索,选择一条最适合我省的农村审计发展路径。
1.加强农村审计法律环境建设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农村审计工作就会缺乏依据,难以走向成熟。加强农村审计法律环境建设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农村审计相关的地方立法,但这些地方立法大多重点关注集体经济审计、财务审计等方面。吉林省1993年通过实施的《农村审计条例》在各省级农村审计条例中可以说是最全面、覆盖范围最广的。该条例审计的客体广,审计站的职权大,一度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以后,农村审计的基本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个世纪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急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补充完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梳理我省农村审计的相关法律基础,避免与上位法的矛盾冲突。逐步建立与时俱进的、完善的农村审计法律环境,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2.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
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有助于正确处理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有关部门工作责任的履行进行监督促进,有利于减少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由于农村审计过程中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在过去的审计工作中常常难以做到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问题。随着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需要有人来承担农村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前,吉林省尚未机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形成切实可行的问责机制。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审计问责机制,首先需要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村审计部门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审计工作,领导要重视审计问责机制的意义,为问责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要完善农村审计问责体系,从行政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还要将问责客体转向个人,保证追究到相关责任人。第三,在问责的过程重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做到统一性、明确性、法责相当和不可替代性。此外还要加强审计追踪,提高农村审计专业水平,保证落实农村审计整改工作
3.健全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对农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干部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现有规定,乡镇级是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层单位,村干部在农村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村干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村稳定发展的大局。由于长期存在的“村官不是干部”的误区,村干部出现问题时通常只是免职,较少承担责任。因此需要健全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度,保证基层稳定。
4.建立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涉农专项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拨款,援助收入、金融贷款等用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家电下乡补贴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涉农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一直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在这些资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存在多人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存在挪用、挤占、弄虚作假等问题。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农村审计中不包含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但这部分资金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涉农专项资金进行调查审计,建立全面的审计调查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基层农村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现象,但他们熟悉农村基层情况,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状况有直观的印象,因此可以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吸收熟知基层情况的农村审计人员参加到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消除涉农资金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5.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
农村的经济基础是集体经济,考虑到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质,相关审计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农业在我国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应广大农民的需要对集体经济进行监督审计。我国的集体经济审计制度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查时缺少高层法律依据,导致审计出来的一些问题不具有法律效应,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同时集体经济审计的独立性不强,性质模糊,也困扰了审计工作的开展。此外,审计内容形式单一,审计规范制度缺乏,加之信息不对称现象都对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阻碍。因此有必要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明确其法律地位,建立规范化的审计程序,深化审计内涵。作为集体经济审计的执行者,农村审计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能够有效应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研究背景
当前,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大举进军农村电信市场,各种举措纷纷出台,志在夺取市场份额,赢得收入。
农村电信市场是指县城以下乡镇、村屯区域的市场,目前正成为通信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成为运营商用户、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源泉。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通信市场的潜力日益凸显出来,农村通信市场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1)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带来了巨大的通信消费市场;(2)农业信息化及对外交流促进了农村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3)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环境积极支持、鼓励农村通信的发展。
二、农村市场发展状况
(一)竞争环境分析
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面临的竞争形式,对正确制定策略十分重要。目前农村电信市场竞争特点如下:(1)移动公司一家独大局面明显。移动、电信、联通三家的收入份额分别是64.3%、21.1%、14.6%,移动用户份额分别是62.8%、18.4%、18.7%,移动公司一家独大的格局非常凸显。移动公司的收入规模、用户规模均超过了电信、联通,甚至超过了两者之和。电信公司与移动公司的竞争是主要矛盾,联通是次要矛盾。(2)移动公司价格战倾向明显。移动公司一家独大使其有充分的现金流、成本用于市场发展。因此,移动公司经常运用价格战发展用户,抢夺对手市场。(3)市场竞争已从话音接入向信息服务领域延伸,政企客户是主要的争夺对象,能否推出切合客户需求的信息化应用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价值链合作则是赢得竞争的主要手段。(4)移动的收入优势、用户优势建立在话音基础上,不仅在城镇个人话音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同时通过大成本投入,在农村市场的话音市场也造成极大冲击。电信是固网经营的主要运营商,在行业应用、政企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占据绝对领先份额。移动主要在个人信息化应用方面占有一定市场,且依附于话音业务而存在,壁垒低,容易对替代。
(二)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现状
电信公司在农村市场发展中实施成效比较成功的举措主要有如下四点:(1)率先在农村市场发力,抢占先机,获得用户;(2)充分宣传固网“家的感觉”,抓住用户情感、沟通需求;(3)利用先入机会,建立了覆盖农村的丰富的光纤网络资源,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按客户群细分,提升针对水平。经验教训与不足:缺乏有效增长点,增长模式单一,营销方法简单,服务模式陈旧,被动应对竞争。
三、发展客户的营销策略
(一)掌握客户的需求特征
在进行发展客户前,必须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刻分析,才能提供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提高营销竞争力,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最终把潜在客户发展成为企业的客户。
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对了解客户的需求有直接的帮助。相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具有特有的消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高度分散。分散性是指区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人口和需求的集中度远不如城市。一方面,“点多面广”的农村居住状况,使得中继距离、用户接入距离较远,农村固网通信建设中线路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大,农话单线建设成本远高于市话。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使得运营商在网络维护、营销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和收费等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成本相应提高。(2)差异性明显。差异性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特征,而最突出的差异体现在收入上。收入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能力差异;二是地区间的差异,包括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和地方间消费文化的差异。(3)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中国的农村市场尚处于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强调产品的核心利益及其物化形式的基础产品,而对产品的附加价值关注较少,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在农村占主流地位。具体来说,农民看中的是产品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对其所处农村消费环境的适应性,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话音通信是其最主要的消费功能诉求。同时,农民崇尚简便,喜欢操作简单、实用方便、易学易修的产品,越复杂的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4)示范性强。农村居民的从中心理和攀比心理比较浓厚,一旦某家农户购买了较好的产品,其他农户就会知道,并迅速跟上。因此,对于上网等在农村普及率极低的电信产品,如果使用的农户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并形成良好的口碑,许多农户将会效仿。(5)崇尚节俭,偏好低价。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具有节俭的美德,勤俭持家成为农民消费的信条。由于收入来之不易,农民在消费时总是偏好低价产品,尽量节约,以最大程度获取消费者剩余。在实用、简便的前提下,价低产品更受农民青睐。
当然,上述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市场之间的差异会逐步缩小,农村的消费观念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农村电信市场的特点,运营商要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营销策略。
(二)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市场
细分市场是在市场里根据相似的需要、习惯和态度来细分客户群并通过营销手段满足该市场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创造有内在相似性的客户群体,同时这一群体又与其他群体有足够差异,这样每个客户群对同样的营销活动的反应是不同的。公司常常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最关键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有效的市场细分是定位目标市场的基础。
农村市场细分应用地理细分和利益细分方法,对农村电信市场进行细分。地理细分可从城郊富裕地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维度细分目标市场。利益细分可从沟通、信息、教育和娱乐等三个方面,做出农村电信市场的利益细分。不同群体,对应着不同的人文特点,有自己的偏好产品。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
表11994~2000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年=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淘汰过剩的和低品质的、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产品生产。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产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针对9亿多农民为仅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的基本局面,农产品的过剩将是难以扭转。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是因为农产品收入弹性过低的缘故。据专家测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这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足0.04,意味着在此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不到4分钱,还包括在外用餐费用的增加(陈锡文,2002)。更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居民1999年人均购买粮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鲜菜下降4公斤多,猪肉下降近2公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考虑到3亿多城镇人口中还有大约1亿多非农业人口是生活在县和县以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励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低,当前农产品的过剩是商品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过剩,是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所致。(二)众多乡村人口与农民收入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的1/2。在目前的统计中,农民纯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报酬收入、家庭经营农业(农、林、牧、渔)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0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长11.2%,是纯收入增量的165%,如果加上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338元,则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达10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工资和非农经营收入的增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08.3%。通过上述对农民收入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及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尽管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有所回升,达到了4.2%的增长速度,但是收入的来源构成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与城市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相差悬殊。
显然,众多的乡村人口是当前农民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中长期看,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农业经营的收入,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大规模的商品农产品生产由于土地规模的限制,也不能对所有农民的收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人多地少构成了农户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基本约束。在此约束之下,非农业人口或城镇居民及整个国民经济所能够承受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与农民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将是一对很大的矛盾。依靠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来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以使其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已经不会成为常态(陈剑波,2001)。
此外,长期维持相当大比例的乡村人口对整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更加复杂,比如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问题、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过慢的问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极大重视,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如此巨大的农业部门相比还很不相称。显然这与能够消费农产品制成品的市场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等等,显然解决中国乡村人口的非农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县域中小工商业受到抑制,劳动力流动缺乏政策支持
县和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发展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它将为乡村人口的迁移做出重大的贡献。我们过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的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各种体制的约束之外,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严重不足。而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是难以顺利演进的。
近年来,作为县域内解决乡村人口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增长减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乡镇企业个数比上年减少50万家,增加值为27300亿元,比上年仅增长10%,几乎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而整个“九五”期间乡镇企业13.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是历史上最低的水平。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为12700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中止了就业人数下滑的趋势。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加额已经占GDP增加额的37%,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54.9%提高到2000年的63.6%。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34.5%。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居住着10亿多人口的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乡镇企业增长幅度的下滑已经对县域经济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乡村人口迁移的进程。
经历了20年来的改革开放,多数的县域经济已经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乡镇企业或微型、中小型工商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县域内微型与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金融和税收体制两个方面的抑制。在当前的税收体制下,县乡政府极难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得充足的税源,因此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都严重缺乏大力推动中小型工商业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和支持政策,无法降低中小型工商业的私人投资的进入“门坎”。
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问题无法解决,表现在:第一,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乡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或通过集资进行大量的股权融资,但由于没有可交易的市场,企业职工手中持有的股权不具有流动性,这样一方面企业股权持有者承担着无限风险,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企业以此方式进一步融资的能力,致使企业无法降低负债比率,改善资本结构。第二,债务融资渠道单一且存在很多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长期以来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第三,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信用普遍不足。第四,缺乏为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和政府相应的服务机构,造成投资失败率过高。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也由于其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高昂成本,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减缓。其直接的后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缓和城镇化步伐的减慢。“九五”前4年城镇化平均每年仅增加0.46%,比整个改革时期的平均0.6%还低。
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进程中,如何进行战略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存在激烈的争论:其焦点问题是让流动的乡村人口是停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是应该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这一争论的核心,是让农民抛弃土地彻底断其后再到城市谋生,还是保持目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季节性的流动。显然目前的农民季节性流动就业的模式将使乡村劳动力转移更加平滑,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降低乡村居民城镇化的门坎
事实上,尽管政策对于农民自己选择的流动就业模式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尽管农民季节性流动还存在诸如户口、就业限制、福利保障、权益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农民的自发流动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不可阻挡的趋势,每年估计的流动数量大约在0.8~1亿人左右。同时,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还能够保持低速增长,与农民的大规模季节性流动就业密不可分。
三、金融抑制和萎缩使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
(一)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储蓄信贷市场且贷款连年下降
改革20多年来,中国信贷机构的垄断地位基本没有动摇,始终维持一个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对于中央政府通过直接动员信贷资源支持城市和国有部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国家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相对照,贷款增长速度的下降令人吃惊。1997年国家银行的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了25.05%,但随后的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降为15%和8%。
表2国有银行存贷款占全国的比致
注:国有银行包括:政策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4~2000年。
(二)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国有企业集中
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虽然从1998年开始,大型企业的银行借款增幅下降,2000年起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下降8.2%和10.1%,但是实际的占有金融资源的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
表31999年国有企业占有资金情况
资料来源:马洪、王梦奎,2000。
表3的数据证明了国有部门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所具有的优先地位,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倾斜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据抽样调查,2000年底全国省会(区府)和副省级城市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近40%,是当年新增贷款的4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1/11/1)。这充分说明1994年以后信贷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
对于这样一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资本市场作用的结果,是资本逐利本性所致。但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国有独资的性质又使国有商业银行易于遭受行政干预,在这样情况下强烈的城市化的资金配置格局,很难说仅仅是由于市场竞争而导致的资金流动,也就是说不完全是竞争促使资本寻求更高收益而出现的配置格局。这一配置格局的出现是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密切相关。在这一阶段,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市场主导了整个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比如,大量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说明目前的城市化倾向的资本配置格局,是与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本性并不完全相干。
(三)县域内承受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和信贷紧缩
对是否存在通货紧缩有许多争议(周骏等,2001;王宝清,2001)。目前的紧缩是一种结构性的紧缩,而非全面紧缩。城市部门,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并没有特别感受到这种紧缩,而县及县以下的经济主体才是这种紧缩的对象。这种紧缩的直接后果是县域内以解决就业为主的中小型工商业、乡镇企业出现衰退并由此带来县域经济的衰退、农民收入下降及县乡政府税源枯竭。根据有关学者从全国总体的情况测算,1994~1998年间仅财政系统的净流出平均每年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而金融系统中不仅存贷差日渐扩大,而且每年从金融系统中流出资金大约在500~600亿元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从县域内部的情况看更加严重。一是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没有放款权利,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1997年以后对县域内经济主体的贷款增加很少。二是尽管金融机构中农业与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和农户的存款(不含乡镇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全部存贷款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农村存款在1996~2000年间基本保持在12~13%的水平,而贷款保持在11%的水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全面统计所掩盖的一些问题。第一,在1996~2000年间信用社占据了整个农村信贷市场的65~70%的份额。第二,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款主要是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的贷款等大型项目,而对迫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1999年全国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比1998年增加581亿元,占当年全部贷款增加额的8%(值得说明的是,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GDP30%以上,吸收的就业是国有部门80%以上),同年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增加额为386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贷款增加额的66.4%。2000年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01亿元,而同年农村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却增加了361亿元(《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1)。
仅观察全面的统计数据,难以清楚地看到农村中所普遍存在的货币和信贷的严重双重紧缩的。从运行的情况
表4乡镇企业和农业贷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国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统计》1998~2000。
看,县及县以下正在承受严重的通货和信贷紧缩,表现在:
1.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贷款,造成每年上千亿元的资金直接上存中央银行。
2.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农村短缺近3000亿资金,不仅影响了县域内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兑付农民存款的责任直接由县乡两级政府负担,对本身已经债务缠身的县乡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
3.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减少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全国已经削减1万多个银行分理处和营业网点,裁员11万人(戴相龙,2001)。
4.农村信用社负担过重,难以全面支持农村发展。农村信用社以占全部金融机构12%左右的储蓄存款余额支撑着60~70%的农业贷款和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但是鉴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及沉重的历史包袱(累计亏损与不良资产),对于承担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已独木难支。
5.民间信贷活跃,但缺乏规范。由于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十分活跃。据对15省24个县市41个村的调查,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温铁军,2001),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利息达到每月1~3%。由于民间信贷缺乏正式的法律地位,因此也缺乏管理和引导,难以真正在信贷市场上正常发挥作用。
四、消除贫困与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
(一)关于新的扶贫战略
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这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的贫困线标准的计算(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为0.66美元/天)。为比较国家间的贫困状况,世界银行提出了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的贫困线标准。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估计中认为当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如果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应该为1.06亿,比官方当年4200万贫困人口的估计要高出1倍多(世界银行国别报告,2001)。无论估计的标准如何,中国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消除贫困的任务)。
根据中国政府新世纪的扶贫战略,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解决3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帮助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的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这不但意味着对象更广了(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且任务加重了,即包括解决温饱和实现稳定脱贫两大任务。扶贫的基本方针则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或者是生产足够的食物问题,而必须做到综合开发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资源配置和开发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实现新的扶贫目标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资本投入问题。尽管在新的扶贫战略中政府在贫困目标的瞄准机制、扶贫内容等等进行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但是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将越来越成为贫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目前尚未脱贫的3000万贫困人口中,主要的制约是生态和自然条件,这些人口的脱贫仅依靠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不仅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移民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实现新的扶贫战略的重点内容。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
2000年,国家安排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国家又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
近两年来,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在西部开发的战略指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财政和信贷资金。但是这些投入效果如何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通过国债资金大量投入到公路、铁路、机场、大中型水利设施项目、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的资本,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究竟产生的作用有多大?能否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既不能在短期内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些最为紧迫的问题。显然,将此战略作为资金投入的战略重点,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远水不解近渴。
五、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问题
中央政府近年来对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对抑制农民负担恶性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制止农民负担增加。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共1778.9亿元,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99元。其中,各种税92元,“三提五统”66元,“两工”和以资代劳6元,集资等各种社会负担30多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3.3%。
中央2000年提出了税费改革方案并在安徽进行试点。从安徽省的情况看,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人均负担下降了30%。税费改革虽然达到了使农民减负的目的,但同时使乡镇政府和村一级组织收入减少,使县、乡、村机构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响。
税费改革、农民减负与县乡财政状况紧密相连,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税费改革就缺乏推进的基础。我国户口在县和县以下的人口10亿多,其中农业人口9.2亿,在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有1.7亿。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而全国财政负担的人员总量中,由县乡财政负担的比重约为70%左右。如果不能改变20%的财政收入负担70%人员费用的状况,不仅农民负担无法得以完全减轻,同时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直接面对农民、行政事务最为繁杂、作为政权基础的县乡两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是最少的。农民负担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基层政府收费多少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促进县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基层财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问题。
六、进入WTO之后的农业和农村
(一)农产品贸易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中,粮食产品只有稻谷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而糖料、园艺、畜产品、烤烟等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程国强,2001),相应地,有关学者对加入WTO后,利用相关的模型对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对各种农产品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黄季焜,2001)。这些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作用。从短期看,贸易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1.贸易的冲击仅限于一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品种
许多人对于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十分担心,认为有可能带来数千万农民的失业。这种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依据。首先是粮食产品的商品率一般在30%左右。对于小规模农户的生产来说,特别是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户而言,贸易本身不会对农民收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贸易可能的影响只是针对商品率较高生产较为集中的个别品种(比如棉花、大豆、部分水果等)、个别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大豆、玉米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影响较大。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小麦生产的大省是河南,占到全国生产量的22.4%,山东排第二位,为18.67%,河北为12.12%,其余省份均没有超过全国产量的10%。稻谷产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是湖南省,为13.84%,河南为10.14%,其余省没有超过10%,大豆生产黑龙江一个省就占了全国产量的近30%,而新疆的棉花则超过了全国的1/3,广西的糖料占到全国的近40%(国家统计局,2001)。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黑龙江等九个省农民销售大宗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仍然是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分别达到63.33%、54.48%、39.23%、33.27%。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农业生产和经营战略,这些地区的农民将遭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冲击
2.主要农产品进口的配额数量并不大
根据相关研究,即使2002年粮食全部进口配额用完,进口玉米、小麦、大米的数量分别占2001/2000粮食市场年度总消费量的4.57%、7.34%、2.9%,而以2004年的配额量计算,进口粮食总量也仅占2001/2000年度中国粮食消费的6.02%。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目前的配额并不会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从积极的方面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完善全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分别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地区情况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战略将是我们未来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但是,近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由三个层面构筑而成。第一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结构,第二是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第三是政府或中央银行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节。农村金融一般是指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通常意义上的农村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我国的突出的问题是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而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可能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生产成本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最终导致农业的收益下降,影响农民的经营收入。
第二,农业关联产业加快发展。现在,传统的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让位于对肉、蛋、奶、蔬菜等副食品的需求。同时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分工的形成,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独立和在新基础上的联合。这些产业和环节的发展引起了更多的资金需求。
二、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与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体。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民间借贷的地位和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完成或通过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完成的债权融资,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是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根源。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1、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中央银行再贷款所占比重在农发行的所有资金来源中占到近90%以上。这不利于宏观调控和稳定通货。第二、资产与负债结构不对称,稳定的资金需求缺乏稳定的资金供给,而短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长期资产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
2、中国农业银行现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农业银行作为商业性银行从追逐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信贷投放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商业,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
3、广泛存在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限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内部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三是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错位。四是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开始注重经济效益核算,纷纷撤并基层低效网点。
4、从我国民间金融看,市场活动活跃,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呈现出明显的乡土性。
(二)我国农村经济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产值明显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农村各业实现平稳协调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高速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三、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提高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率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完善“三会一层”治理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认真做好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清降工作;强化内控机制,营造健康发展的内部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
(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拓宽筹资渠道,保证农业政策性资金的有效供给。尽可能减少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拓展的需要;防范与化解政策性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完善农发行经营机制。如资金组织制度,信贷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管理制度等。
(三)调整农业银行经营战略,发挥传统优势
农行应继续巩固自己在农村的阵地。为了强化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农业银行要审时度势,以积极的姿态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各地农行应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自己的重点支持对象。
(四)放松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对民营金融组织宽准入、严监管。应打破垄断,实现多元化,允许民营资本进人银行金融业的政策;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引导更多“非正规金融”走向“正规金融”。监管局的农村金融政策应尽快做出积极的调整,向私人资本逐步开放农村金融服务市场。
(五)逐步建立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应逐步建立起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金融织织体系。具体包括:农村证券经纪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借款担保公司,农村金融组织存款保险公司等等。
(六)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性保险还是空白,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促进政策性保险的推出与发展。
参考文献: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其理论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故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并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他产业的低,故农业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该理论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并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消亡,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广泛实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扩大了向农村部门的融资,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其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例如,由于可以持续得到便宜的资金和利率上限的存在,使得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和正规的贷款者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进而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并且,当低的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时,官方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照顾大农户,于是大量低息贷款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了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农村穷人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另外,政府支持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监督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加上管理低效问题严重,造成了借款的高拖欠率。总之,就构建一个有效率且独立的金融体系来说,这个理论本身及其施行效果是失败
的。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又称为农村金融系统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其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因此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
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主张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以下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动员储蓄作为其重要职能;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且实际存款利率不能成为负数;农村金融的成功与否,应当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及其经营的自立性和可持续性来判断;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目标的贷款制度;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合理性,不应一概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该理论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接受,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至今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仅仅取消信贷补贴能否消除那些目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体系的低效能问题,而通过利率自由化又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值得怀疑。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0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而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又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同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它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和提供贷款的单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等。同时,该理论还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理论基点,该理论的主要政策性建议有: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之前,应当注意用政策手段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并同时抑制利率的增长,对于因此而产生的信用分配和信用需求过度问题,可由政府适当从外部供给资金;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贷款的回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可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问题;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加以改善。
四、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发展经济需要资本的投入,因此让农民获得金融支持,享受金融服务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国农村,农户缺乏足够可供担保的资产,因此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向农户表现出提供贷款的热情。我国自一九九三年正式引入小额信贷模式以来,小额信贷在我国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小额信贷代的迅速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借鉴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运作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路径,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额信贷的特征
小额信贷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非常成功的帮助中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的信贷手段,从国际流行观点看,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服务于贫困人口、无担保、无抵押。
它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适合世界上所有经济状况和不同文化的国家。与传统金融信贷相比,小额信贷有自己独特的供给主体、贷款对象、贷款方式以及利率水平。
首先,小额信贷的供给主体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国际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操作的小额贷款等。
其次,小额信贷有自己独特的贷款对象。与传统的信贷对象不同,小额信贷主要以农村贫困地区的中低收入人群为贷款对象。由于金融机构逐利本性的客观存在,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农村的贫困人群存在贷款数额小、无法提供担保等问题,通常被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因此小额信贷毫无疑问的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
再次,小额信贷的贷款方式不同。小额信贷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贷款额度小,而且通常不需要担保。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小额信贷一般采用分期还款的方式。分期还款不仅减低违约风险,同时也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1997)。1993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和福特研究会的资金支持下,在河北易县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由非政府组织操作的专业化小额信贷的机构,这是小额信贷首次引入我国。第二阶段(1997-2004)。1997年我国政府总结了小额信贷的经验,并于1998年在较大范围内积极推广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项目。这一阶段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资金和国家扶贫贴息贷款,并仍然主要采用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模式。第三阶段(2005年以来)。2005年以来,正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小额信贷领域,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开始试行商业性贷款模式。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试点,“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四川等地试行。2005年12月,山西“晋源泰”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挂牌营业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2007年邮储银行在陕西、河南等地区开始试行小额、无抵押贷款工作,主要有农户联保、农户保证贷款等形式。
(二)我国农村现有小额贷款机构类型
1.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
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一部分外资银行等。贷款对象主要为农村贫困户,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地方的财政补贴以及存款。贷款无需抵押,主要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采用小组联保方式运营,但这些资金的供给不具有持续性。在诸多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供给机构。
2.政府扶贫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
(1)利用双边或多边项目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和操作
其中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这类小型信贷项目的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以及国际支持,多具有扶贫性质,操作规范,大多采取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
(2)由政府部门管理操作的扶贫贴息贷款和利用民间机构实施小额信贷扶贫
如四川、云南、广西等政府扶贫项目、中国社科院的“扶贫社”、民间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主要为香港乐施会项目等。
(3)小额贷款公司
2005年起,经人民银行批准建立了七个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小额信贷机构多数需要抵押或担保,资金主要来源于注册资本金、委托资金等,普遍具有贷款灵活、步骤简洁的特点。
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近几年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增长迅速。但农村地区信贷资金规模较小,供需矛盾突出。中国农业银行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扶贫信贷资金最早设立于1986年,目的是“支持全国重点贫困县开发经济,发展生产,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2000年以后,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重点开始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逐步从农户个人小额贷款中退出。直到2007年,农业银行通过金穗惠农卡重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存款和中央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但是近几年信用社贷存比例逐年下降,无法吸收有效存款。
(二)小额贷款成本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国际成功的经验表明,未来保证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保持能够抵偿成本费用的利率水平。2004年10月底,中央银行实行的新利率政策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上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2.3倍。这为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成本覆盖提供了可能,但多数小额信贷机构都缺乏贷款自主定价能力。因此,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成本费用,阻碍了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专门负责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最初起源于扶贫的需要,没有完整的专门负责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而且政府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从而造成大部分小额贷款是以行政方式而不是以市场方式运作,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机制不成熟,效率低下。
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细分信贷品种
首先,根据贷款对象、贷款用途,以及进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农业生产周期与资金周转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其次,实行贷款浮动利率,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程度、风险大小、偿还能力、经营项目等综合情况,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
(二)强化制度约束
我国农村的小额贷款,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从最初的政府主导,以扶贫为主要目的,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一直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法律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
(三)福利主义小额贷款与制度主义小额贷款相结合
农村小额贷款制度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度持续信贷服务的活动,其宗旨是通过金融服务使中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这是福利主义小额贷款的灵魂。但是小额贷款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只有使小额贷款金融机构保持盈利,这些金融机构才能持续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贷款。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小额信贷实现其社会目标的前提,要保持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由较高的存贷差来弥补。因此,保持合理的贷款利率是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内涵分析。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贵州省的物流行业表现为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却正逐渐加快的现存状态。由于其发展影响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迫切成为发展热点,所以贵州城市物流展现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贵州独特的地势地形,使得农村分散而落后,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应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趋势,贵州农村需要将农业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
城市近郊农村物流是处在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交界地带的一种物流形式,它既服务于城市也为农村提供便利,所以它不仅兼具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性。贵州的城郊农村物流是贵州城市物流发展较落后的状态,也是农村物流需要改进的方向。
特征分析。贵州城市近郊农村物流的特点是涉及的领域较广、物流的对象较多;规模大、流量较多,而且物流的形式和管理上理应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节点数量更多、分布的范围更广上。
贵州偏远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多样性等特点。技术、基础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跟不上近郊。主要流通品是农产品、农业相关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贵州山区人口分布特点和地区交通特点也增加了局限。
贵州省近郊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农村邮政物流模式。我国邮政以中心局体为框架的传递网络,覆盖面积很广,在贵州甚至渗透到了偏远山区,其中邮政局作为产品配送、技术服务和网点管理的配送中心。由于 在管理上的滞后性,导致在近郊农村的市场占有率严重受到其他物流公司的威胁,不过其完善的物流网络渠道,使其在发展落后的贵州边远山区,成为农村主要的物流渠道。
交通运输站点构成的运输链网络物流模式。目前在贵州近郊农村,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逐渐健全便捷农村客运,很多地区都建立了一乡镇客运站为中心的货源集散点。在贵州近郊农村主要以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中通、天天快递等物流公司为主,是目前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的新趋势。一般为层级管理,类似邮政物流模式,只不过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优势于邮政。只是其物流渠道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也没有邮政广,但却逐渐改善但目前对贵州偏远山区的渗透力还很薄弱,是近郊农村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
契约式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部分都是契约式的物流模式,由于合同约束力有限,这种物流模式的发展相当缓慢,主要体现于批发市场。公司和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通过合同契约关系的管理,将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提供的产品经过运销企业、加工企业等公司进入各个市场的物流模式。对于贵州偏远山区来说参透力欠缺,有些地区呈现局部垄断,有些地区直接没有,是农产品物流渠道的主要方式。
连锁超市主导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型中型连锁超市都具备自己的物流链,物流渠道较为完善,例如“永辉超市”一般小型连锁超市也具备自己的物流渠道,只是在物流链上,有时候也会借用其他物流模式的运输渠道。然而在贵州边远山区,以小型连锁超市为主,几乎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边远山区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以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在贵州边远山区,乡镇成为了农村物流的集散中心。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边远山区其实也有自己的购物方式,这种方式历久弥新,那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赶集日”,这一天乡镇附近村落的村民会去市集通过售卖自产品、采购必需品等方式来实现物的流通。虽然一些村镇也设有连锁超市,零售店等购物场所,但是非“赶集日”的经济效益较低,围绕这些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总体杂乱低效,这与城市近郊的农村物流系统的物流方式差距明显。
以私人车辆为运输工具的物流模式。虽然现在农村物流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在边远山区农村,由于村落分散、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从乡镇到各个村落的物流并不畅通,像圆通、中通等物流公司也都只有乡镇才设有分部。为了满足农民在物流上的需求,村落的私人车辆就成为了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也因为主要运输工具是私人的,也就避免不了运输的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与近郊农村物流的运输方式相较而言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商户采购为主的物流模式。在边远山区农民的自产品因为物流受阻,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各类商户上门采购。这样的销售方式虽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被极大的压低,农民的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而近郊农村自产品在销售采购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小,近郊农村物流的发展效益和水平就比边远山区的农村物流要高的多。
贵州省城市近郊和边远山区农村物流的发展建议
我国农村物流起步迟,发展较慢,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这无法与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而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农村物流的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为了谋求贵州农业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发达的农村物流是必不可少的。本小组根据当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贵州省所特有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特点,为建造贵州特色的现代农村物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农民是农村物流发展的主体,农民对物流发展的认识决定着农村物流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农村物流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民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水平,而向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成为了首要任务。贵州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和全国的整体水平相差甚远,而边远山区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物流知识。所以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是培养物流人才,带领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为提高贵州省农民对物流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通过城市里的高素质人才和相关专家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宣传,让农民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调动农村群众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仓储、信息系统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谓“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发展农村物流,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而偏远的山区要想实现农村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开通道路,还需要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发展和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等。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尤其重要,中国农村现状决定了光靠农村自身积累是无法完成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这个大工程的,所以政府政策的鼓励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也是贵州能够发展健康健全的农村物流的经济基础。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86-04
参与式项目规划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发展合作项目中逐步探索发展起来的,以激励社区内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项目管理全过程为目标的新型规划方法。这种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引进我国,在20多年的项目实践中,对激励项目区群众的参与,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西从2005年以来开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一些好的经验的做法,本文以“辇田尾自然村”开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为例,分析参与式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一、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辇田尾自然村的实践
(一)辇田尾自然村简介
辇田尾自然村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东田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乡东田村委东北部2.5公里,现有人口606人,128户,耕地面积503亩。2004年以前,灵田乡东田村委辇田尾村被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级贫困村,该村地理位置属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50%;因历史地理位置原因和基础设施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主,产业结构极不合理;村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二)辇田尾自然村2007~2008年扶贫开发规划
首先是通过村“两委”班子与新农村指导员一起对辇田尾自然村128户农户进行走访,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调研,对村民所种养的项目的可行性、收益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估论证;对目前村民亟需解决的行路难等问题进行征求意见,按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的要求,拟定2007~2008年扶贫开发计划,报请上级扶贫部门同意:2007年计划种植桑树250亩,户均达到4.6亩,人均增收3060元目标;2007年计划新建辇田尾至村口水泥道路2公里,总投资24万元,需财政补助10万元,群众自筹、社会赞助14万元;2008年计划修建辇田尾至4队村道硬化1公里,总投资10万元,需财政补助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2008年计划为民办实事修建村级篮球场500平方米,总投入5万元,需财政补助3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
(三)辇田尾自然村参与式扶贫建设项目工作步骤
辇田尾村扶贫开发项目坚持以参与式扶贫项目管理,为充分赋予贫困群众知情权、发言权,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意愿、参与热情、参与动力,有效组织贫困群众平等参与扶贫项目开发的决策,该村各项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组织产生由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讨论,以举手表决的形式进行表决通过,产生相应的项目实施小组、项目监督和财务管理小组,并制定工作职责,进行人员分工。
一是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村民推选具备领导能力的人员担任,成员由村民代表、青年骨干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计划,协调和组织项目的实施及资金、物资管理等工作。邀请市、县、乡联村驻村指导员指导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是成立项目实施监督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村民推选公平公正的人员担任,成员由项目村各选出3名有威望的、责任心强的青年、妇女代表担任。主要负责质量监督、纠纷处理、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及资金财务、账务监督等工作。
三是成立财务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村民推选公平公正的人员担任,成员由项目村推选4名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报账使用及定期公示。
四是宣传发动。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配合县扶贫办到项目村进行发动和动员,并召集村民代表进行培训,培训以参与式管理操作流程为重点,改变过去灌输式培训方式,使参训者明确扶贫项目参与式流程和方法,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自愿筹资投劳,自始自终都积极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充分享有自。
五是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小组按指定的方案,积极组织群众实施项目,项目监督小组参与实施项目建设和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乡人民政府、村委引导协助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使用方面:项目资金由项目实施小组管理使用,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或按工程进度进行公示公告,并接受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和群众的监督。经村民大会讨论,拟定资金管理制度:(1)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支配、公开、民主、合理使用的原则;(2)项目实施小组必须按照资金使用计划使用资金,并接受监督小组和群众的监督;(3)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必须定期或依照工作进度进行公开、公示,包括财政扶贫资金、群众自筹资金收、支状况,并公布细化到每项开支科目;(4)材料的采购,包括片石、石渣、水泥等建设用材及爆破物资由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正副组长与商家共同商讨、确定价格,签订采购合同,方可有效,并接受群众监督。
六是项目评估、验收。阶段性评估验收由县扶贫办和乡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作为报账的依据;终期评估验收由县人民政府、县扶贫办、乡人民政府、村委、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和群众代表组成评估验收小组进行,评估不过关则不能验收。
二、辇田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
(一)参与式方法在辇田尾村扶贫项目中的应用
辇田尾村在“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过程中,坚持村民自愿、主动参与的原则,由各级扶贫部门、有关政府部门,与有关机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使村民的知识、利益与外来专家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得到充分共享,科学地对扶贫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在村民的主动参与和监督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扶贫项目选择方面。结合对村民生产生活的调研,确定的最终发展项目是根据村民发展需求,尤其是贫困户的需求制定,通过村民自己对亟需开展的项目进行发展排序,代表着村民的发展观点,符合村民的发展愿望。受益主体从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出发,选择开发项目,并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便如此,开展扶贫新项目,群众的思想转变是及其重要的。为了把辇田尾村群众的思想观念统一到加快“整村推进”产业开发上来,乡党委组织120多名村组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外地的种养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与示范基地的种养大户面对面地交流,让村民了解新信息、拓宽新思路、树立新观念,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新产业,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是资金投入方面。以往的传统扶贫项目一般由政府确定,存在农户对项目不理解、不支持,或
者项目本身就不适用于当地实际情况,导致政府扶贫资金虽然投入了,却起不到预期效果。在“参与式”扶贫的应用方面,由于项目是村民自己选定的,其对项目的开展抱有极大的兴趣。农户除了简单的投工投劳方面,更愿意积极地解决资金问题。村民可选择投资、借贷及自筹投资方式的比例,可根据项目投资风险大小,回收率高低,回收期长短由受益主体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确定。项目本身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小组、监督小组和定期公示制度的约束、监督和促进机制,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回收,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村民对投入的资金用途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村民对项目发展的信任度和自愿投资的积极性。
三是群众积极性调动方面。通过协会的有效服务和经常性活动,开办科学技术培训班,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以协会的名义寻求销路,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既可使受益群体迅速扩大,又可保持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尤其在发展一些对环境改善有直接影响的产业项目方面,可变政府的行政行为为受益村民的自发行为。协会会员通过协会组织开展活动,在多方沟通、平等参与、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下,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科学经营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村民参与式扶贫项目实施效果
一是参与式产业机构调整扶贫项目实施效果。近年来,在市、县扶贫办和新农村指导员的引导帮助下,村民们选准了发展种桑养蚕的路子,成立了辇田尾村桑蚕协会。现辇田尾已连片种植“桂桑优12号”桑树600亩,户均种植4.6亩,初步形成了种桑养蚕的支柱产业。2007年辇田尾村产鲜蚕150吨,总产值达21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465元。种桑养蚕成为东田村的一个重要致富项目,也成为灵川种桑养蚕生产示范基地。村民们都说这是“桑树养金,家家抱金丝”。在该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养一年桑蚕,盖一层楼房;蚕住一层楼,再添两层房。”
二是村民参与式扶贫水泥路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辇田尾村的村民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一致选定扶贫公路新建项目。在资金方面,申请市、县扶贫资金10万元;各级部门和社会资助85900元,项目村群众自筹资金31000元,获资助水泥55吨,计23100元,筹集资金14万元;在项目实施方面,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参与式扶贫管理理念组织实施,项目实施情况以及账务结算情况均实行定期公开、公示,全过程接受村民监督。该项目于2007年10月开工,于2008年4月竣工,修建了长2.5公里、宽4.5米的村道水泥路,通过验收组验收。
三是村民参与式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效果。目前,整个东田村自来水入户率达45%,卫星电视入户率达到65%以上,电话(含手机)入户率达到82%以上,住房砖瓦化率由2006年的13%增长到41%;建成沼气池362座,入户率达到42.3%。辇田尾村128户中有89户建起了新楼房,摩托车、电视、电话等家家齐备,硬化了巷道、修建了沼气池。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篮球场代替了赌场,文艺队代替了打牌队。
三、对辇田尾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评价
(一)村委会组织战斗力得到加强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一个强有力的村委会作为领头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大量“精英”农民外出打工,使得村干部素质下降,人心不稳。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机构和功能萎缩,无法履行包括制定实施本村的发展规划,发展村集体经济,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发展公益事业等基本职能,严重影响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通过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开展,辇田尾村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完善,党支部、村委会机构健全,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增强,各项事务管理制度完善。
在实施和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的过程中,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选定扶贫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所有的项目实施都按“参与式”管理,积极组织贫困村群众对项目自我管理、民主监督,并成立了实施小组、财务小组、监督小组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较好地带领贫困村群众完成了2007~2008年度扶贫项目,形成了“村中大事有人管,干部说话有人听”的良好局面。
(二)村民参与意识得到提高
传统扶贫项目决策方法自上而下,由政府、政府官员来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作项目规划设计。许多项目没有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没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扶贫的受众也就是贫困农户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不知情的状态。而一个贫困地区能否得到这种资助,也主要靠当地政府的争取资金能力,跟当地群众的利益表达关系却相对比较疏远。在这样一种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政策下,产生了诸多缺陷,如:在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很难真正了解贫困的真实情况,尤其是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而另一方面,很多贫困家庭对政府扶贫政策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由于缺乏参与,受扶助者往往缺少内在动力,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主动提高自身“造血”素质,难以形成稳定脱贫。
参与式扶贫方式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在项目选择、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将项目整体效应和分户受益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参与式扶贫项目中,普通群众的参与大多体现在投工投劳上。而在辇田尾村修建水泥路项目中,群众不仅投人劳动力,更是全程参与项目管理。通过参与式管理,在政府只投入10万元扶贫资金的情况下,由群众自己管理,自己施工,义务投工投劳,自筹资金14万元,修建了一条比较标准的村级水泥路;群众在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也是学习、锻炼的过程,从而提升了贫困村基层组织和贫困人口的民主意识,促进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参与式扶贫使政府的角色从主导变为了引导,把资金的使用、管理权和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交给了群众,一切由“群众说了算”,群众对项目的关注度、义务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自筹资金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群众的参与使扶贫资金的效益成倍增长。由于参与式扶贫的透明度增加,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堵塞了扶贫资金被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用辇田尾村村民对参与式扶贫的概括就是:“路子对头、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值得推广。”
(三)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然而,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不可忽视。在以往的扶贫项目中,由于投资的钱重建轻管,所建项目损毁严重,特别是村屯道路项目,普遍存在建好后“一年通、二年烂、三年四年就瘫痪”的问题,结果是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埋下隐患,留下怨言。还有一些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由于只注重引入和开发,忽视技术保障和销售渠道的打通,导致群众初期投入大、产出少而失去信心。因此,对贫困村扶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
相比于城市,村级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比例和年增长率都比较低。以2007年的农村文化投入为例,全国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56.13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28.2%。15.83亿元再除去对县级的文化事业投入,直接用于乡镇和村级的文化建设款项仅有14.98亿元。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低投入款项直接造成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后状态。根据华中师范大学一项调研结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名列前五名的分别是: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寺庙、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戏台或戏楼。目前村级文化产品与农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之间已产生脱节现象。
2.业余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虽然大多乡镇都设有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但往往受经费、场地和专业管理的制约,开展的文化活动少且单一。有调查显示,文化消费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中排名最后。农村家庭年均文化消费支出为871元,约占总开支的7.63%。而农民频率最高的业余文化活动如下图所示。
3.农村获得文化资源的途径较狭窄
目前,农民主要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与亲友邻居聊天等形式获取文化资源信息及国家政策信息。同时,由于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区域不均匀及总体普及较低,导致其在村级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还有待挖掘。
4.村级文化建设人才短缺
文化人才是建设村级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从目前大多乡镇文化发展的情况看,农村文化事业的人才短缺和专业知识老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平稳和长期发展。目前,乡镇从事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大多年龄较大,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年轻骨干力量薄弱。同时,有的乡镇文化人员编制存在缺编、空岗以及混岗的现象。这些都极不利于村级文化建设。
二、通过村级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改革和创新乡镇文化管理体制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农村的文化需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主要以“求富、求知、求乐”为主要目标。为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村级文化建设应当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通过创新健全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农村文化公共设施的运行管理体制。力求发挥其最大效用,积极满足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将现有文化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激活并释放已有的文化活力。其次,巧妙将知识性教育与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改变以往文化活动单一的娱乐目的。最后,积极鼓励农民群众成为其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主体,鼓励并支持其兴办健康合法的文化产业,扩展农民群众自主经营的文化产业活动。
2.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建设农村文化设施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农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村普及科学文化卫生知识、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健康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促进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采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加强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加强政府投入,政府投入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将服务农民的文化生活活动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实事来抓。同时,文化的发展还承担承受着存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当积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努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其次,各职能部门应当发挥其应有职责,协调村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各项顺利开展。积极联系群众,聆听真实的文化需求,秉承为群众服务的原则形成各部门共同关心村级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第三,通过整合地区资源促进村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合理当地人、物、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找准地区核心竞争优势,将其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积极借助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村级文化建设。本着文化事业大家办的宗旨,利用社会力量为村级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募集资金,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宣传、出让冠名权等形式,组织动员热衷于社会文化事业的企业家、个体业者,为村级文化建设出资出力。
3.积极培养人才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
通过文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创新。村级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要积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了解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村级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十分重要,实现人才与现实工作的匹配才能有助于村级文化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和高效地展开。为吸引优秀人才,可利用公开招聘等方式为村级文化建设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建立健全乡镇文化机构。深入夯实农村文化工作基础其次,强化政策导向,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营造有利于基层文化工作者安心生活和积极工作的宽松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人才匮乏、素质偏低的突出问题,吸引广大年青干部下基层、干实事,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帮助农村文化信息化的发展。另外,可以通过吸引志愿者的形式,帮助村级文化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其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在互联网上进行查询、购买及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流程。农村作为中国人口比重最大的部分,这一领域的利润蛋糕巨大,于是,各大电商巨头从电商发展中期就逐步将眼光放在了农村,淘宝从2009年就落实淘宝村、淘宝县计划,京东也将京东帮扩展到县级。苏宁、国美、一号店等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农村市场拓展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签署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可见国家对于农村电商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也涌现出诸如浙江遂昌、临安、海宁、河北清河、吉林省通榆县、陕西省武功县等电子商务示范县。它们凭借自身自然优势,借着电商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推进了特色的电子商务新模式,由部分地区牵头和鼓励,由点到面,加快整个区域整体进步。但是整体来说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电商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电商区域差异明显,极端化现象严重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率先占领了城市,为平衡区域发展,农村也逐步转型,向着城市靠拢,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南方地区明显优于北方地区,在很多地方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很容易发展自己特色的电商业务,但是,同样由于这些限制,导致差异被大大加大,一些地方已经建立比较成型的农村淘宝县等示范区,而大多数村镇对于电商的敏感度不够,甚至对电商几乎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
2.2 物流、网络等硬件基础匮乏
电子商务能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快速普及的网络和便利的物流体系。网络的普及率也是制约发展的要素,电信行业对农村网络线路的铺设也在一步步带动电商进入农村人的生活。物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发展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产销链条长,中间损耗就会大,所以物流的控制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物流体系还不太完善,虽有几大快递物流公司在各地区下设分部,但覆盖面还是没有达到全面的范围。而中国邮政的覆盖面大,但物流信息监控和实时性难以保证。在农村电商迅速扩展的今天,花费巨额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预期收益也是各大电商在权衡的问题。
2.3 体系不完备,平台资源稀缺
农村电商由于交易对象的不确定性,不论是作为卖家还是买家,他们标准化程度都很低,而且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完备的规范,在交易上,也没有制约其行为的标准,农村电商要想发展,没有完备的体系就不能适应新兴的事物。平台资源是另一个发展的奠基石,而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平台资源稀缺,且不够完善,没有平台强有力的支撑,很多农村电商活动没办法开展,农村电商就没办法进一步扩大。
2.4 农村人口的观念和意识相对滞后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观念的进步,电子商务在城市迅速发展,与城市人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是年轻人,所以普及和渗透新兴观念进一步凸显了重要性。农民必须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的能力,对电子商务有需求,理解电子商务对未来的意义和价值。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3.1 国家积极推进完善相关宏观战略
国家宏观措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战略。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因此,首要任务是要普及电商在农村的使用,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优先在有实际优势的地方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园地,增加电子商务新型就业和增收电商盈利渠道,推动脱贫致富。其次是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农村电子商务要是疏忽了供给,势必会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新形势在不断发展,国家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出台农村电子商务与新环境共同发展宏观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3.2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上级规划的有效落实
国家制定宏观策略后,政府部门应发挥政府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制定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政府要把细化的国家政策让更多的农民看到领悟和理解、了解电子商务带给农民更多的便利,这样农民就会很快的接受电子商务。最基础的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与沟通渠道、帮助农民接触和理解电子商务。其次就是建立通畅的物流通道,构建起城市到乡镇、乡镇到村、村到户的完善便捷的物流环境,让农村的物品走出去,让电子商务也走进农村。传统的模式要及时调转新的思维,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以电商推动转型升级,转换思维,让农村电子商务不仅稳固国内,更是加强境外交易。政府也要加强监管,提升管理能力,要把政府服务与市场效率有效结合,吸引大量人才和电商主体回流。政府还应对农村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现代化设备,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建设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带动整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将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至中国的每一个乡镇。
3.3 相关企业建立协同发展的共识
以农村电子商务为载体,整合企业、市场和社会等各方力量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各相关企业也要掌握农村电商规范生产、营销平台、商品流通、信誉溯源这几个环节,分清主次,形成解决环节方法链。首先要保证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积极推进农村网络线路的架设,将网络信息建设落实到每一村、每一户,让电子商务影响和改进农民生活习惯。其次,初期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借助淘宝、京东等大平台,让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也走出农村。后期形成自己特色电子商务的网站,为农村电商扩大奠定平台基础。优先发展的企业可以带动后续发展的企业,将目光放长远,以投资先铺垫发展,共同协作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4 鼓励人人创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