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8 16:32: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

篇1

近年来,特种野猪在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异常火爆。国家科技部已把特种野猪列为星火推广项目,农业部有关官员指出,特种野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野猪养殖商机无限。由此一股强大的养殖特种野猪的浪潮正冲击着传统的养猪业,大有取代家猪之势。

特种野猪是选用优良山林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多元杂交后,经过人工驯化改良的一个野猪新品种,其基因稳定,后代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据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介绍,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为86%,是家猪的两倍多)、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又改变了野猪季节性,产仔少、生长慢和不易饲养等缺点。其肉质甚至比纯野猪更加鲜嫩香醇、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富含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滋补保健肉类。目前市场十分紧俏,特别是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市场需求量极大,前景极为乐观。广州野生动物批发市场特种野猪毛重批发价30~50元/kg仍十分抢手,成年野猪体重100~150kg,产值最少达1 250~

2 500元,一头野猪相当于7~8头家猪价,在野味批发市场笔者亲眼看到一些商家还为没有固定的货源而发愁。

我国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国家,年消费生猪1.8亿头以上,即使按生猪消费的1/10计也达1800万头。但目前全国仅有极少数几家小规模的特种野猪养殖场,远远无法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缺口极大,今后5~10年内仍无法满足。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更大,显现出美好的养殖前景。

另据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养殖证明,特种野猪的抗病力极强,不易得病,育成率达98%以上;繁殖能力强,年产仔2~2.5胎,每胎8~13只,年产约20头;主食无污染的木薯、南瓜、玉米、红薯、树根、青草等,饲料来源广,饲量仅为家猪的1/3,投入利润比为1∶3,而家猪为1∶0.15。即使今后按家猪价出售仍多3倍的利润,养一只特种母野猪年利在0.5~1万元。大力发展野猪养殖已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仅福建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特种野猪场每年的利润就达几十万元。目前国内一些养殖户取得的高利润给平淡的肉猪养殖业带来启示和新的曙光,养殖特种野猪正当其时。

篇2

绿化苗木的生产是发展林业的前提,其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1,2]。绿化苗木的生产与供应除了受林木资源、气候条件、社会因素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外,还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及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绿化苗木生产的超前性与当前生态造林、城乡绿化等规划的滞后性相悖而不能同步,如何解决苗木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绿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3]。因此,做好近期的绿化苗木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是缓解当前种苗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4]。

1金坛市自然概况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位于北纬31°33′42″~31°53′22″,东经119°17′45″~119°44′59″,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境内水陆交通方便,沿江高速公路东西穿越,扬溧高速公路横跨南北。金坛市地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沛,年日照1 862.3h,无霜期220d。全年平均气温15.4℃左右,个别年份极端低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 181.4mm。区域内西部为丘陵山区,茅山山脉绵旦南北,掌状丘陵岗地起伏东西,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黄土缓岗区两部分。东部为高亢平原,适合种植花卉苗木;中部为低洼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西部为丘陵岗地,适宜栽植乡土树种,适合发展生态林业。

2绿化苗木生产现状

2000年以后金坛市对山区造林、生态林、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以及镇村绿化的种苗有较大需求,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1.2%以上。2005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道路绿化规格档次,境内高速公路每侧的绿化宽度为50m,省级一级公路每侧绿化宽度达到20m,市(县)、镇公路每侧绿化宽度为10m。绿化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树相结合,初步形成一年四季常绿、一年四季有花的生态绿化格局。山区造林和生态林营造对树种需求发生变化,从以前偏重用材性树种,到目前树种多元化,国外引进树种有湿地松、火炬松,乡土树种有榉树、朴树、乌桕、枫香、女贞、红果冬青等,防火树种木荷,经济林主要有良种茶、葡萄、桃、梨等;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主要树种是杨树、水杉、中山杉、落羽杉等。现在绿化品种发展到236种及变种、栽培种,分属于82科,177属。目前金坛市绿化造林树种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新增加96个品种。引进乔木目前栽植繁育成功的有大叶樟、金合欢、北美鹅掌楸、中山杉、栾树、红花玉兰、金丝垂柳、紫叶李、红枫、无患子、多花紫薇等;竹类有金镶玉竹、早园竹、茶杆竹、乌哺鸡竹、佛肚竹等;灌木类有红叶小檗、红花继木、红叶石楠、火棘、金钟、连翘、金叶女贞等;藤本有藤本月季、凌霄、木香等。目前全市风景绿化苗圃面积7 052hm2。

3种苗供需余缺分析

金坛市全年总产苗量1.6亿株左右,2010年新增苗木845万株。预测总量供应充足,大部分树种尤其是绿化乔木类供大于求,小部分树种例如山区生态造林树种榉树、朴树、乌桕等苗木短缺;经济林中的白茶苗以及时令水果、部分灌木、色块、地被类种苗可能供应不足。经分析,2010年春季全市种苗供应总量将大于需求总量。其中城乡绿化树种(如香樟、女贞等)供应有余,部分生态造林、稀有园林树种的种子供应欠缺;用于城镇绿化的大中规格苗木、部分经济林苗木供应有余,用于生态造林的容器苗、乡村绿化的乡土树种苗木供应不足。

4种苗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种苗市场大规格风景绿化苗(一般胸径在20cm以上)紧俏,中小规格的苗木滞销。随着大中规格苗木的增加,从事小苗培育的育苗农户因苗木难于销售而逐步退出苗木产业,造成小规格苗木无人繁育。近几年来,除了榉树、朴树、乌桕之外,其他城乡绿化树种的中小规格苗木,例如雪松、香樟、杜英、含笑类、青桐、马褂木、广玉兰、白玉兰、七叶树、大叶女贞及一些灌木类常见苗木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目前金坛市苗木保有量为5亿株,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经营户将风景绿化苗木场改成休闲度假山庄(农庄):一是城郊结合型。如白龙山庄在不影响苗木经营的前提下,在原来苗木场基础上进行扩建,开挖鱼池、新建餐馆及休闲场所,采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利用地处城郊的区域优势,发展节假日垂钓、休闲、观光旅游。二是乡村观光型。利用山区苗圃地资源和鸟类品种较

多的优势,再人工饲养孔雀,为节假日儿童游乐提供了方便,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孔雀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种苗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5参考文献

[1] 徐华龙.建设大苗基地 培育大苗市场——朗溪县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9(3):26-27,30.

[2] 张雯雯.绿化苗木发展迎来黄金期[j].农家致富,2009(18):17.

篇3

绿化苗木的生产是发展林业的前提,其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1,2]。绿化苗木的生产与供应除了受林木资源、气候条件、社会因素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外,还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及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绿化苗木生产的超前性与当前生态造林、城乡绿化等规划的滞后性相悖而不能同步,如何解决苗木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绿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3]。因此,做好近期的绿化苗木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是缓解当前种苗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4]。

1金坛市自然概况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位于北纬31°33′42″~31°53′22″,东经119°17′45″~119°44′59″,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境内水陆交通方便,沿江高速公路东西穿越,扬溧高速公路横跨南北。金坛市地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沛,年日照1 862.3h,无霜期220d。全年平均气温15.4℃左右,个别年份极端低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 181.4mm。区域内西部为丘陵山区,茅山山脉绵旦南北,掌状丘陵岗地起伏东西,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黄土缓岗区两部分。东部为高亢平原,适合种植花卉苗木;中部为低洼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西部为丘陵岗地,适宜栽植乡土树种,适合发展生态林业。

2绿化苗木生产现状

2000年以后金坛市对山区造林、生态林、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以及镇村绿化的种苗有较大需求,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1.2%以上。2005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道路绿化规格档次,境内高速公路每侧的绿化宽度为50m,省级一级公路每侧绿化宽度达到20m,市(县)、镇公路每侧绿化宽度为10m。绿化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树相结合,初步形成一年四季常绿、一年四季有花的生态绿化格局。山区造林和生态林营造对树种需求发生变化,从以前偏重用材性树种,到目前树种多元化,国外引进树种有湿地松、火炬松,乡土树种有榉树、朴树、乌桕、枫香、女贞、红果冬青等,防火树种木荷,经济林主要有良种茶、葡萄、桃、梨等;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主要树种是杨树、水杉、中山杉、落羽杉等。现在绿化品种发展到236种及变种、栽培种,分属于82科,177属。目前金坛市绿化造林树种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新增加96个品种。引进乔木目前栽植繁育成功的有大叶樟、金合欢、北美鹅掌楸、中山杉、栾树、红花玉兰、金丝垂柳、紫叶李、红枫、无患子、多花紫薇等;竹类有金镶玉竹、早园竹、茶杆竹、乌哺鸡竹、佛肚竹等;灌木类有红叶小檗、红花继木、红叶石楠、火棘、金钟、连翘、金叶女贞等;藤本有藤本月季、凌霄、木香等。目前全市风景绿化苗圃面积7 052hm2。

3种苗供需余缺分析

金坛市全年总产苗量1.6亿株左右,2010年新增苗木845万株。预测总量供应充足,大部分树种尤其是绿化乔木类供大于求,小部分树种例如山区生态造林树种榉树、朴树、乌桕等苗木短缺;经济林中的白茶苗以及时令水果、部分灌木、色块、地被类种苗可能供应不足。经分析,2010年春季全市种苗供应总量将大于需求总量。其中城乡绿化树种(如香樟、女贞等)供应有余,部分生态造林、稀有园林树种的种子供应欠缺;用于城镇绿化的大中规格苗木、部分经济林苗木供应有余,用于生态造林的容器苗、乡村绿化的乡土树种苗木供应不足。

4种苗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种苗市场大规格风景绿化苗(一般胸径在20cm以上)紧俏,中小规格的苗木滞销。随着大中规格苗木的增加,从事小苗培育的育苗农户因苗木难于销售而逐步退出苗木产业,造成小规格苗木无人繁育。近几年来,除了榉树、朴树、乌桕之外,其他城乡绿化树种的中小规格苗木,例如雪松、香樟、杜英、含笑类、青桐、马褂木、广玉兰、白玉兰、七叶树、大叶女贞及一些灌木类常见苗木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目前金坛市苗木保有量为5亿株,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经营户将风景绿化苗木场改成休闲度假山庄(农庄):一是城郊结合型。如白龙山庄在不影响苗木经营的前提下,在原来苗木场基础上进行扩建,开挖鱼池、新建餐馆及休闲场所,采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利用地处城郊的区域优势,发展节假日垂钓、休闲、观光旅游。二是乡村观光型。利用山区苗圃地资源和鸟类品种较多的优势,再人工饲养孔雀,为节假日儿童游乐提供了方便,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孔雀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种苗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5参考文献

[1] 徐华龙.建设大苗基地 培育大苗市场——朗溪县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9(3):26-27,30.

篇4

1.文化创意农产品农场。指的是单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开发与种植的农场,它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种植为主要功能,通过批发文化创意农产品作为盈利手段。它的规模可大可小,主要目的为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文化创意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

2.文化创意农艺工坊。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包装、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设计、创作与生产为主,以销售此类商品为主要盈利途径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3.农品专营店。此种开发模式,主要结合城市或者旅游服务区,为消费者提供文化创意农产品、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销售服务,以此来获得盈利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以上项目规模较小,项目主题较强,因此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二、综合型文化创意项目

1.主题农庄。主题农庄模式,是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以农业要素为主体和题材,辅以花园、果园、田园、菜园、树园、牧园等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以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居住、游乐、养生等功能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于其中,可以增加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品L、购买文化创意农产品、工艺品,体验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等农业项目。

2.亲子农园。亲子农园模式,是以生态农业景观、农作物、畜禽动物、农事活动等为主要元素,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一种农业乐园。可以将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农产品、工艺品、农业技术展示、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体验融入其中,从而提升亲子农园的品位与价值。

篇5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工科试验班0904 3090101475)

摘要:本文从娄底市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简述了娄底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丰富,潜力较大的现状与优势,探讨了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产业经营、城乡交流等方面的意义,指出了娄底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效益不足,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娄底市 休闲农业 发展现状 意义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娄底休闲农业现状简介

娄底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灿烂文化,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粮油、生猪和草食动物、蔬菜加工为主导,中药材、竹木、茶叶加工为骨干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和规模生产基地,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十分重视,把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休闲农业企业增多、规模扩大。我市休闲农庄已由2006年的80余家发展到2009年的238家,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已由10余家发展到40余家,娄底神龙山庄、顺鑫山庄、仙女山庄、新天地农庄、涟源龙山山庄、南芙山庄,年经营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上。以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农庄层出不穷,新化、双峰、冷水江在休闲农庄规模建设上也有新的突破。一些由“一家一户”的“农家乐”正在向以农庄为主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二、娄底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1、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渠道。目前我市休闲农业与农民合作经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农民以土地入股休闲农庄获得红利,农民又在农庄就业得到工资收入;二是农庄租赁农民的土地,再聘用农民到农庄从事种养或服务业,目前以这种形式居多;三是农庄与农户签订种养协议,农民为农庄提供特色农产品。据调查,一个年接待消费者5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经营收入400-500万元,直接或间接安置农村劳动力100余名。

2、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不再是单一的农田经济。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是吸纳社会融资的新平台。自娄底市休闲农业发展以来,多种投资主体参与融资,尤其民间资本投入增多。一些乡镇企业家、工矿企业主、房地产开发商,在掘得“第一桶金”后,转向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如娄底市的神龙山庄、顺鑫山庄、新天地农庄、龙山山庄、南芙山庄、紫鹊界梯田演艺中心、双峰新宇山庄等,均是这些老板投资开发建设的。同时以村镇集体为主,农民广泛参与的新模式也正在悄然兴起。

3、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通过多样化的旅游来调和心态,特别是在麻木了城市文明和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人文景观之后,人们更希望能够找到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在典型的田园风光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全身心地放松自己。观光农业便于农村实现整体开发与整体宣传,旅游活动的另一大好处便是加快信息的流通,缩小城乡的差距。

三、观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娄底市休闲农业近几年虽有一定的起色,但在全湖南省仍处于中下水平,发展速度较慢,竞争力不强,后劲不足,某些农庄甚至已关门歇业。造成发展劣势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休闲农业整体效益偏低,农民增收乏力。

根据娄底休闲农业统计数据,虽然总量较为可观,但整体效益(即平均效益)偏低。一是因为虽然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较多,但星级农庄不足,具有较大

规模的休闲农庄较少,产生的影响和知名度较小,缺少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品牌农庄或是品牌旅游点。二是虽然休闲农业的效益总量较为客观,但休闲农庄的年平均效益偏低,具有较大规模效益的休闲农庄较少。农庄的平均营业收入低,农庄直接带动以农民为主的就业人员不足、农庄接待休闲消费者也没有预计的数量。可见,休闲农业目前给农民带来的收入还不够,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增收贡献。

2、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其整体素质偏低。在娄底部分县市调查显示,农村50岁以上的农民有50%以上不足初中文化水平;40岁以下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农村居民中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农民不到5%真正生活在农村且以农业生产为职业的农民素质则更低。

根据调查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的整体素质虽然高于全市农民的整体素质,但同休闲农业对从业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以中青年为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只要通过相应的培训,基本能达到休闲农业对从业人员的各种素质要求。

3、公共基础设施较落后,产生了严重环境污染。

目前,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与以前相比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一是路网。路网体系不健全,且路况差、运行能力较低。二是生活用水。大部分农庄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很少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自来水管网建设落后;同时农庄使用的井水几乎没有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测,是否安全卫生没有保障。三是休闲农业带动的农业产业的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根据调查,休闲农业带动的农业产业的耕地的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基本上还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达不到旱涝保收的水平,直接制约了其产业效益的发挥。四是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垃圾处理设施欠缺。休闲农庄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生活垃圾也是露天堆放;由于其效益不高,休闲农庄的业主也不想投资相应的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处理设备的购买。

4、缺乏特色、档次品味不高。

一是某些区域的领导或经营者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二是休闲农业的“农味”不农。部分休闲农庄盲目追求城市化、现代化,“农味”越来越淡,缺乏古、始、真、土、野等“农味”。三是休闲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休闲娱乐文化设施单一甚至欠缺,休闲农庄的项目大多是垂钓、打牌、唱歌、吃农家饭等活动,缺乏独具特色的、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项目的支撑。

5、营销在休闲农业中运用不恰当。

由于某些休闲农业企业的经营观念存在误区,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缺乏积极的长远打算,只顾当前利益,不谋长远发展;经营上缺乏创新,缺乏技巧和营销意识;不少项目由于环境缺乏打造,尤其是缺乏特色,打着开展农家乐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旗号,在包装风格上却日益趋向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这样很难起到真正的农庄效应;在规模上,又片面求大、求祥,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让人感觉乡村出游与在城里住行没有多大区别,降低了休闲农业的吸引力、影响力;在投资侧重点方面,又大部分将精力花费在争取土地政策、招商等方面,而在强化内功、创新体验项目等方面严重不足。

四、关于娄底市休闲发展的建议

1、加强对休闲农业的领导,制定扶持政策,明确发展定位。

各级领导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拓展旅游的重要举措来抓。

没有定位没有规划意味着农业发展的盲目性,应该尽早统一各方认识,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站在建设新农村的高度上,科学定位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和内容,并提出可保证规划实际实施的相关政策。

2、开展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扩大宣传,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也应该正确运用营销知识。应该重视顾客的体验,从顾客需求出发设计体验产品,即使从顾客方面得到有效的反馈,利用口碑进行有效的体验促销。扩大宣传,提高宣传营销的效果,提高品牌意识,创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观光农业。另外,应该制订与体验相适应的价格。

3、加强管理,注重人员培训。

关于管理方面,管理层人员可由外界引进,其他主要还要依靠本人力。培养人力资源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加强农民企业素质培训,尽快地让农村劳动力从思想上和技能上完成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为休闲农业的大力发展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有关领导部门应该重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卫生方面,不但应该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还应该注意垃圾处理,提高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质量,确保最小污染,也是为后代休闲农业发展造福。使休闲农业变成真正的生态旅游。另外,在交通方面,应该加强道路建设,确保游客来去自如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5、增加技术支持,提高效益。

休闲农业是一项新生事物,其经济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标准和要求需要统一的规划,所以其中的技术要求也需要统一的指导。应该注意向其他休闲农业建设典范借鉴,并引进优秀技术指导,对配套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技术、产业规划布局、人才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等进行升入研究,实现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是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尚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很好的模式、经验可供模仿与借鉴;湖南省地域差异明显,域内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交通区位、经济条件等差别很大,很难找到统一的发展模式。所以对于娄底市来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如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模式,很有可能走弯路。因此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正确规划发展道路,对于每一个娄底人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挑战和机遇。

文献参考

[1] 张建国,俞益武,朱志泉等.浙江休闲农业现状评价和发展对策.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5):581--587

篇6

为了达到高标准的有机种植,多利农庄在全国各地陆续开拓了上海浦东大团基地、崇明基地、海南三亚基地、海口基地、东方基地、陕西太白基地、山东孟戈基地、四川郫县基地、九寨沟基地等九大基地,累计投资近10亿元用于水和土壤的改良。经过10多年的辛勤耕耘,多利农庄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企业。

 

投身农业回归“上游”

 

2005年创立多利农庄的时候,张同贵已经是拥有30多家川菜馆的老板,他的初衷是做上海最正宗的川菜。然而,一份酸菜鱼让他当初的想法发生了彻底改变。当时张同贵发现:现在的酸菜鱼怎么烹饪也做不出10年前的味道?正巧有一次,他回四川老家吃了一次酸菜鱼,和当年一样的美味。这样的经历让张同贵意识到问题出在原料上,于是他毅然决定往“上游”走,让食材回归它本来的味道。

 

其实,张同贵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并非是一时冲动。当时他就读EMBA,正在潜心研究有机农业。2005年,上海市政府刚好出台了“计划打造5到10个100公顷蔬菜基地”的政策。张同贵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契机,拿下了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一块面积1750亩土地的经营权。有机农业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土壤和水,为了使土壤和水达到有机种植的标准,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净化期。这就意味着3年“只投入不产出”,必须前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多利农庄成立初始,张同贵把全部资金投入到有机生产基地环境改善上面,在投入初期三四年内基地收入几乎为零。到了第四年,农庄第一批有机蔬菜喜获丰收,菜贩却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一气之下张同贵决定不再卖掉,将蔬菜全部打烂作为绿肥。那些年,张同贵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到了第五年多利农庄才真正开始盈利。

 

“从田间到餐桌”

 

“做有机农业最难的并不是技术问题,最难的还是用户。”张同贵认为,有机产品的成本远高于普通产品,因而售价相对也高,关键是谁来消费呢?多利农庄没有选择传统农业的道路,而是另辟蹊径开创了“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按照营养师建议提供各种蔬果搭配品种,会员通过互联网下订单,接到订单后多利农庄会安排人员在配送前一天采摘,然后用自建物流系统冷链直送到客户家中,保证了蔬果的新鲜和营养。2010年,多利农庄的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初步实现盈利。2010年11月,青云创投和汉理资本注资多利农庄8000万元;一年后,以德同资本领衔的4家私募机构再次注资多利农庄1.8亿元,加快了多利农庄扩大基地建设的步伐。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张同贵发现多利农庄的目标消费群体强调的是安全、新鲜、品质,价格因素不是主要的考虑范围。要满足这群高端消费者的需求,除了产品品质之外,销售、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维护等环节,都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要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多利农庄打造信息联网,实现生产到服务整个控制系统的统一和信息的共享。每一个大棚和菜地都有专门的设备进行田间精细化管理,设备可以从技术上测定土壤和植物实时生长状态;消费者通过包装上的编码,通过网络可以追溯到种子的购买信息、播种、施肥、采收、包装、物流等每个环节的信息。

 

“最后一公里”往往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最后一环,只有真正的冷链运输,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新鲜、健康。多利农庄对蔬菜的运输保护可谓是不惜成本,蔬菜离开田头就用技术使其快速遇冷进入休眠状态,再进行冷链配送。为准时准点将蔬菜送到顾客家中,张同贵自建物流系统,重资购入冷藏车配送,每单的送菜成本是10多元。

 

农业与“奢华”结合

 

尽管有机产品销售畅旺,但张同贵认为,多利农庄不是单纯在卖菜,而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多利农庄,犹如漫步在旅游风景区里,河水清澈见底,天然的河道把多利农庄分隔成一个个小岛。岛内道路宽阔平坦,沿途加拿大式的尖顶木屋,环保集装箱改装而成的接待中心,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欧洲小镇的感觉。在多利农庄,可以举行商务宴会、企业年会;可以品尝有机小火锅的农家菜;还可以有氧漫步,参观各个种植区,甚至可以进行有机蔬菜种植体验。

 

2013年,张同贵重金请来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精心打造,在陆家嘴开设了多利有机会所,将农业与“奢华”结合。“我们会所里的餐厅不仅仅是餐厅,主要是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CBD。CBD的人看起来很光鲜,以往吃的却是十几块钱不卫生的盒饭。我们建这个会所,一是解决我们员工吃的问题;二是品牌展示,因为到农庄太远了。所以才把体验中心放在陆家嘴。”

 

大胆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为有机农业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很多农产品可以搬到网上去卖了。大道至简,不想方设法突破瓶颈,就可能永远看不到希望的曙光。目前,多利农庄在会员制直销模式后,又开拓了直营电商模式,用上了多利官方商城、微商城、微信和APP等线上工具,产品线也从有机蔬菜延伸到米面粮油、水产海鲜、肉禽蛋奶等,逐步扩大了消费群体。此外,多利农庄还加强了用户体验,去年6月份与法国丽世集团签约打造“中国首个美丽乡村酒店”——多利农庄深度有机体验生态游,还将建立“多利岛”打造O2O体验店,并抓住迪士尼项目让更多的人认识多利、了解多利、走进多利的有机生活。张同贵表示,多利,多利,意思是多方得利。从上海起步到基地遍布全国,这是多利人的梦想,也是多利一直坚持并将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全品类健康优质食品努力的方向。

 

篇7

文创农业是继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后,新兴起的一种农业产业模式,是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从而开发、拓展传统农业功能,提升、丰富传统农业价值的一种新兴业态。

文创农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文创是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农业经营者,应先透过添加文化元素,找出特色、卖点、或销售点。有了卖点,再从“创意”角度,将卖点简化、符号化、可传播化,成为销售主张或销售论述。

用文化和创意手段去改造农业,农业会把生产、生活、生态更加完美地呈现在你面前。在文化创意和农业产品融合方面,台湾是佼佼者,台湾的创意农场和个性农产品品牌,处处都折射出文创的影子。为什么说休闲农业无文创便无灵魂?因为文化是内涵,它代表了你的特质,是别人无法模仿和超越的。

专业型文创农业项目

此类项目单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工艺品、饰品等种植、加工、创作与销售为主的文创农业项目。

文创农产品农场

文创农产品农场,这里我们指的是单纯以文创农产品的开发与种植的农场,它以文创农产品的种植为主要功能,通过批发文创农产品作为盈利手段。它的规模可大可小,主要目的为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文创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

文创农艺工坊

文创农艺工坊,是以文创农产品包装、文创农业工艺品、文创农业装饰品等设计、创作与生产为主要服务职能,以销售此类商品为主要盈利途径的一种文创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文创农品专营店

此种开发模式,主要结合城市或者旅游服务区,为消费者提供文创农产品、文创农业工艺品、文创农业装饰品等销售服务,以此来获得盈利的一种文创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综合型文创农业项目

此类则与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相结合,主要有主题农庄、亲子农园、休闲农牧场、文创酒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文创主题农庄

主题农庄模式,是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以农业要素为主体和题材,以建筑为核心,辅以花园、果园、田园、菜园、树园、牧园等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以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居住、游乐、休闲、养生、养老等功能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于其中,可以增加文创农业景观,品尝、购买文创农产品、文创工艺品,体验文创节事活动等文创农业项目。

文创亲子农园

亲子农园模式,是以生态农业景观、农作物、禽畜动物、农事活动等为主要元素,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一种农业乐园。文创农业同样可以与其结合开发,将文创农业景观、文创农产品、文创工艺品、文创农业技术展示、文创农业节事活动体验融入其中,从而提升亲子农园的品味与价值。

文创休闲农牧场

休闲农牧场,其实是休闲农场与休闲牧场的统称,也有两种结合的情况。此类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农场或者牧场为经营主体,以农业种植、牧场养殖为主要目的,并辅以休闲、游乐体验服务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创农业的融入,能为其增添更多乐趣与价值。

文创酒庄

酒庄,一般主要为红酒庄园。它主要以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为主,并辅以红酒文化体验、展览、销售、休闲度假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创农业的加入与运用,可以为其增添更丰富的产品和更高的价值,增强其发展竞争力。

文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并辅以参观、体验等休闲度假服务。同样,于其中并入文创农业,可以更好的发挥其示范和游览作用于价值。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来讲,农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l展文创农业则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展文创农业怎么做

战略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个性。在台湾 ,我看到很多小而美、小而强的农业会,产品都非常有特色,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农企哪怕只做一个产品,也要力求做精做强。

经营模式上:因地制宜,远交近攻。台湾农业在市场半径,经营大小等的考虑上都特别的精细,很好的把握了周边市场。

营销上:深挖风土人情,嫁接文化。我们服务的近300家客户中,我发现,那些能静下心来,在身边好好寻找历史、寻找打动人心故事的企业,不但产品能持久于市场,更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因此,这点是值得农业企业好好借鉴的。

产品上:追求一鱼多吃,创造更多的消费。农产品需要多加工、深加工、精加工。这样才会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篇8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十二五”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4001.项目负责人:戴子刚。

农村旅游,也称乡村旅游。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这一定义从地理角度加以界定,指出乡村旅游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相对于城市的独立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农业业态,还可以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来提高旅游开发主体的经济效益,并促进旅游产品市场结构的优化。总之,乡村旅游是一个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其本质在于乡村特性,其主要吸引力在于乡村意象与乡村风景,其客源主要来自于城市居民,具有资源丰富性、时空分散性、参与体验性、文化品位性、形式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特征。

一、农村旅游业在资源开发中的实现机理

农村旅游产业是新兴服务性产业,其培育、发展和壮大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农村资源开发的过程。因此,无论是特色服务业与优势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还是各种形式的新兴服务业态的培育与成长,都可以归结于农村资源深度开发的结果。农村资源开发与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资源开发产生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够整合与利用更多的农村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型、高技术型的新兴服务业,只要坚持科学培育和发展,都能实现资源耗费少、就业带动力强、相对产值高、利税贡献大的经济目标。当然,农村资源是宝贵的和有限的,只有集约开发与利用,才能实现产业经济的持续培育与永久发展。农村资源开发没有止境,现代服务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同样没有止境。农村资源开发的结果,可能是新兴的农业类服务业态,也可能是新兴的工业类服务业态,也可能是新兴的生活服务类业态,或者是上述二者或三者的复合体。假如是上述二者或三者的复合体,说明农村产业经济转型已经迈出成功的一步,农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初级现代化阶段,这为农村产业经济走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化阶段奠定了基础。

本文使用的农村资源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农村的自然资源,也包括农村的社会资源(也称人文资源)。农村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以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利用的物资、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林业资源、牧业资源、气候资源与物种资源等等。农村社会资源,是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及其新型业态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历史文化、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与法律法规等。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资源已经成为评价和衡量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传统的产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及时发现、合理开发、集约使用各类农村资源,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资源日益紧缺的供需矛盾,实现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农业、农村工业与农村服务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农村资源开发是农村特色产业与新兴业态培育的历史过程。在许多缺乏工业基础和商业积累,一直以农业为生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偏离城市的山区与丘陵地带、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的农村、深林植被茂盛的生态环境宜人的农村,以及虽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缺乏工业与商业支撑村级债务较重、农民收入很低的村庄,还包括那些随着城市面积扩大被划入城区、但又缺乏产业支撑的经济贫穷的“城中村”,它们很难选择以工业支柱产业为主导的村域经济发展道路,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也很难富裕起来。于是,农村资源就成了那里最为宝贵的东西,资源开发便成为那里强村富民的有效路径和财富来源。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百强镇(村)的实践表明,农村资源的开发过程,不但是农业新兴业态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产业与服务业产业培育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高级阶段,实质上就是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互为补充、互为条件和融合发展的过程。

农村旅游业在资源开发中的实现机理。如图1所示:农村资源开发是一种依赖于人们主观能动性、借助一定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带有很强实践性的历史过程,是一种科学探索农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发现、培育、形成、发展、壮大和向高级形态转化的创造性活动。农村资源开发与产业形成及其转化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实现机制是:农村中存在大量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这些资源需要人们在调查和发现之后,才能进行开采。在挖掘与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定性分类和种苗培育,或者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种苗进行人工培育。为降低首次开发成本,降低开发风险,首先进行庭院式、作坊式的试生产与小批量生产,待其逐步形成农村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并得到地方政府、投资者与消费者一致认可以后,集中一定数量的土地、人力、技术、机械,采用工业化的方式实施产业化生产,同时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将产品售给消费者。逐渐的,这类特色农业产业便成为农村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完成经济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一方面组织实施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对这些特色农业产业的内涵深度挖掘与拓展,于是,便陆续衍生出新型特色农业、新型乡村工业和新型乡村服务业。随着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在和城市产业体系对接过程中,原来的农村特色产业又演变为城乡一体化农业、城乡一体化工业、城乡一体化服务业。随着城乡经济的整体转型,这些初步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在逐步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过程中,产业形态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呈现不同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发展到这一阶段,农村的工业产业、服务业产业、农业产业便会出现协调发展局面,随着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高级形态的农村服务业会兴旺起来,于是便衍生出种类繁多的乡村农业旅游业、乡村工业旅游业、乡村商业旅游业,以及专门为农村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业。以农业资源开发为起点,以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市场成熟为重要特征,这标志着农村经济整体实现了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到高级的发展形态,这时就接近或达到了现代化的程度。

图1 农村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的形成机理

二、农村旅游业在发展中形成的典型实践模式

(一)以观光农业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以观光农业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发展模式,是指以中心城市(或中心镇)的周边观光农业与旅游资源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其实现路径是:依托当地乡村可供参观的农业产业园区资源,结合自然优美的田野风景、舒适宜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再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垂钓、餐饮、度假、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区)、乡村酒店、农家乐餐饮等。这种旅游开发模式的消费对象是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短程外出观光或者短暂度假。这种开发模式的基本要求是:旅游景区(点)距离中心城市的车程距离应当控制在60分钟之内(或者距离中心镇的距离控制在30分钟以内);旅游消费产品具有多样性;旅游活动及其服务的可选择性与灵活性较强。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一大批这样的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点)。例如:南京市高淳县胡桃源旅游度假中心;北京市门头沟区峰山镇涧沟村;天津市下营镇郭家沟村;河北省承德市尚亚葡萄产业示范园;山西省曲沃县磨盘岭农业观光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镜湖休闲度假区;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吉林省通化东来人参产业及乡村旅游观光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度假山庄;上海市闵行区陶家湾休闲农庄;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恒北村;浙江省建德市红群高科技草莓园;安徽省霍邱县田园度假村;安徽省南陵县丫山花海观光园;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月亮湾山庄;江西省吉安县横江镇公塘古村葡萄观光园;山东省滨州市芳绿食用菌高效生态休闲农业点;河南省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乡村之恋休闲农庄;广东省东完市东坑农业园;重庆市秀山县花灯寨;四川省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西秀双堡休闲农业观光园;云南省腾冲县固东镇江东村;自治区林芝县鲁朗镇咋西岗村;陕西省眉县西部兰花生态园;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民乐村;青海省湟源县树苗种植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点;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宁夏西昱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丽都休闲农业观光园;大连市金州新区向应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青岛市宫家巨峰葡萄生态观光园;厦门市集志农庄;宁波市北仑现代农业园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果场;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头屯河农场花园林海休闲农业观光区。①

(二)以农村景区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以著名景区为依托的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模式,是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型业态。村镇开发的这类旅游景区(点),一般位于距离著名景区不远的区域,甚至是在原有著名景区之内开发形成新的景点(可以称为景中有景)。这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一般突出地方性、特色型、民族性,同时又和原有的景区形成互补。

位于苏南的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洲旅游度假区,是以农村景区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世业洲旅游渡假区位于镇江市西郊,南与镇江市区一水之隔,北与扬州隔江相望。举世闻名的润扬大桥穿洲而过,是衔接镇江和扬州旅游地的重要一环,是区域旅游的必经之地,离镇江和扬州两个城市的著名景区车程只有半小时。世业洲在长江的冲积洲中名列第四,面积44平方公里,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风景区,其内环岛公路24.5千米。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生态保存完好。洲内有大桥公园、茅以升纪念馆以及数十家乡村游景区(点),集“生态、休闲、度假、运动”为一体,可满足现代休闲旅游、会议度假、健身运动等功能需求。近几年,一批较大规模的“农家乐”项目相继落户世业洲,它们包括“一水间”生态酒店、天世缘度假农庄、云腾木屋度假村、田园山庄、丰盛园农庄、金农度假村,等。这些 “农家乐”项目在建筑风格、菜肴口味、度假设施等方面各具特色,这与世业洲地处苏南苏北交会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关系密切。“一水间”生态酒店的建筑物使用了四季恒温、恒湿的透明温室,温室面积3000平方米。置身酒店大厅如同进入了大型天然植物园,大厅内种植了榕树、狐尾葵、滴水观音等120种常青植物,布置了假山瀑布、水榭亭台、情侣摇椅、人工雾景、儿童乐园,将自然景观与现代酒店的风格融而为一,填补了镇扬两地目前尚无生态酒店的空白。天世缘、云腾木屋度假村突出了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色,丰盛园则是一处徽派建筑的庭院格局,营造出特有的文化氛围。这里的农家菜新鲜无污染,江鲜纯正味美。钓鱼休闲、吃农家饭、尝农家菜,让南来北往的游客乐此不疲。2010年10月以来,该度假区每年举办一届大型国际音乐节,不断刷新国内音乐节记录,以超豪华阵容的国际摇滚军团为先导,问鼎亚洲A类国际音乐节行列,不但增加了世业洲的知名度,也使其成为旅游者以及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热点。

(三)以农村生态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所谓的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专项旅游,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实际上,生态旅游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界客观存在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活动,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并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经济技术过程。②生态旅游服务业,是在生态经济背景下新近兴起的农村服务业新兴业态,是旅游服务业的一种创新样式,也是特色农业与农村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

在农村地区开发和培育生态旅游服务产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要求是:有自然风景等生态资源;有历史文化痕迹;有区位优势;有交通优势;有社区参与;有可供参观的特色农业。随着生态旅游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这类景区应当建立景区内的功能分区机制,做到在满足游客生态旅游需求的同时,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采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因为需要使用大量土地与生态资源,需要社区政府引导与规划,坚持有序推进、分期开发;应根据当地农村的旅游资源特色,结合市场需求,有主题的建立旅游精品景区,打造当地的知名旅游品牌;还需要在旅游的全过程体现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随着我国生态经济的兴起,不仅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各类城市也兴起了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业的热潮。然而,就纯生态的自然环境与可以开发的资源丰富程度而言,农村比城市更具有天然优势与市场前景。

(四)以农村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农村文化旅游服务业,是以农村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有形物质资源(如乡村古建筑、传统耕作工具、著名文化遗址等)为载体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是农村现代化服务业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发展模式,也称为民俗风情与古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就是指: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古代古街建筑文化、特色艺术文化、古今名人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歌舞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民族村寨游,古街古村游,等。从乡村文化资源的内涵与内容性质看,这种文化旅游较多的属于精神层面,或者非物质层面,因而属于较高形态的旅游样式,具有显著的历史传承性、区域文化性、民族差异性、文学艺术性、乡村本地化、不可再生性等显著特征,与城市景区旅游、工业文化旅游有着天然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五年间),农村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产业支撑。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位于贫困山区的革命老区,这类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或者支柱产业,成为当地村集体与村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并在全国涌现出一批新的农村文化旅游示范区与示范点。例如:自治区的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云南省红河民梯田青口哈民族民俗村;湖南省怀化市中方荆坪古文化村;山东省日照市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河北省顺平县万顷桃园农庄民俗文化园;江苏省镇江市的西津渡古街游;江苏省扬州市的盐商古街古居游;山西省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等。③

参考文献:

篇9

昂贵的绿色

刚到山东济南邵而老家农场当了半个月工人的仲宫镇村民曲敏,这样打量自己的工作:“看起来和以前在自家田里种地差不多,但实际干起来才知道,农场里种菜不用一点化肥、农药。碰到杂草、小虫,都得跟看孩子似的一棵棵料理。”

等到一个月后曲敏种养的小白菜长成收获后,这块地会被种上土豆或者萝卜,曲敏说:“种什么老板都计划好了,总之就是要间隔、轮换着种植,不能让地使用过度。”“不管是生态也好,有机也好,我们做的就是给客户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老家农场的创始人崔立荣这样定位自己的农业产业。

的确,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每个生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做了最好的背书。几乎所有有机庄园、农场的“庄主”,都能向你绘声绘色地讲出一个个令人心动的食品故事:“你看我们养的公鸡,都是散养区放养半年到一年,只吃谷物和昆虫,不喂一点饲料和抗生素。”

只是,在这些美好的有机食品故事背后,下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环节是有机食品的高价格:山东章丘乐虎生态产业园出品的有氧土猪肉,每斤至少80元;而济南山润有机农业生态观光园里的有机韭菜,最贵的每斤50元;而每斤200元的古法红糖,每斤30元的有机面粉,合4元钱一个的生态鸡蛋,让美好的有机生活,立马虚幻了起来。

“有机农产品贵是应该的,因为其中有我们为改造被污染的环境埋单的成本在里面。”崔立荣说,“为了能让农场的土壤里没有农药残留,我整整3年没种任何东西,全部用自然肥料改良了一遍。”

国内规模最大的有机食品零售商之一的北京乐活城销售部总监马菊英认为,有机食品代表了一种高质量的、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够从有机食品原生态的生产方式中,把食物链、人类和大地交织成精美的良性循环和生命共同体。

田地里的黄金

虽然昂贵的有机食品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但济南回归自然有机食品公司的研发经理吕科伟还是发现,只要能够让消费者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建立对有机食品的信任,田地里的果蔬,也会变成黄金。

“回归自然有机食品零售店刚起步的时候顾客不多,包括我在内的管理层,就先把店里的生态猪肉、有机大米什么的当礼物送给朋友,时间长了就发现,原来宰一头猪送10个人,后来就变成三四十个人,朋友们吃了觉得好就主动来要,要得多了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开始买我们的有机大米、鸡蛋和酱油,靠着这样的口碑,客户越来越多。”吕科伟说,“这让我们觉得,只要都市人认同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理念,有机食品就大有市场前景。”

即便从全世界来看,有机食品都是个新生产业,在庞大的农业生产中仅有微末的份额,但几乎所有的中国有机食品经营者,都在心里憧憬着能做中国的“全食超市”。

回归自然有机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刘兆平也许不知道,他大为赞赏的北京乐活城有机食品零售方式,其实就是对这家美国有机食品公司的致敬。通过健康食品宣言、体验式营销以及良好的顾客互动,登陆纳斯达克的“全食超市”,股票价格从2000年的30美元增长到2005年最高的152.5美元,市值达到104亿美元。

而在有机、健康需求高速膨胀的中国,以高价、少量商业模式运作的“全食超市”历经12年才全面赢利的路径,被大大缩短了。国内有机蔬菜巨头上海多利农庄,经过了4年的土壤改良期后,2009年开始卖菜当年就实现盈利。2010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利润成倍增长。同时,在2010年获得风投后,多利农庄迅速把农场由上海复制到了云南和福建。

一系列被经常引用的数据是:2010年,风投、私募进军现代农业的资本创出7.89亿美元的新高,超过此前4年的总和;去年,国内IT巨头联想集团电脑销售高管陈绍鹏转型加入农业,在广东、江苏等地投资25亿元人民币涉足水产、畜禽、水果以及酿酒等多个领域,将非农资本进军现代农业的浪潮推到了顶峰。

改造农业的梦想

在汹涌进入农业的资本看来,现代农业、高端有机农业是“只有聪明人才能玩的游戏”,但在有机食品从业者看来,从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中抽身下乡做农民,是傻子才做的事情。

在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量拥入城市,农业生产出现空心化的当下,投大笔资金进军农业,究竟是睿智还是愚蠢?章丘乐虎土猪的负责人王元虎说,他为了找到心目中理想的生猪品种,花费了3年时间、上百万元,走遍东北、西北、太湖区域购买种猪;而邵而老家农场为了种植生态蔬菜,不仅用了3年时间改造土壤,还自采地下水用于浇灌。

但刘兆平却发现,即便拥有了农场,建好了零售店,想要真正做好有机农业,不仅要会种菜,更要会卖菜;不仅要做好农业,甚至还要做好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只有成熟的商人,才能完整把握有机农业漫长的产业链。

就像多利农庄的创始人、农民出身的张同贵感叹的,要在传统农业里注入现代商业基因,“仅靠以家庭散户经营的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更多的社会精英参与新农业,这个行业才有更大的希望”。

现在,这个时刻到来了,在每一个跨进农业的企业家身上,不论他们是来自IT、餐饮、建筑还是零售业,当财富和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们身上最原始、最自然的本性开始显露,回归农业、投身田园,既满足了他们的人生梦想,又能找到一片新的投资领域。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地区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重庆铜梁近来的乡村旅游独树一帜,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和思考。

1存在的问题

1.1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部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旅游发展认识存在误区,没有用社会综合效益来衡量乡村旅游的发展效果,而简单地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就是图热闹、做政绩,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冷不热。此外,我区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因素,影响到开发整体进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区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才能推动乡村旅游又快又好地发展。

1.2缺乏精品旅游项目,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应。

我区生态旅游资源相对缺乏,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现在已经启动重庆龙温泉生态度假区、安居古镇、“五朵金花”和黄门风情小镇等一批较有市场前景的乡村旅游项目。但龙温泉度假区建设初见成效,安居古城和花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怀远古韵的贝妮王国处于启动建设状态。因此,我区尚缺乏像“中国死海”那样的在全市和西部地区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精品旅游项目,因而一直未能有效打开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树立乡村旅游市场品牌,对游客产生强劲持久的吸引力。

1.3乡村旅游发展专业人才匮乏

从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来看,不管是业主、管理团队还是服务团队都基本是半路出家,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将严重影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策划、规划、建设、经营、服务和市场开拓等工作,不利于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

1.4农民参与性弱,增收渠道有限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增加农民的收益。其发展模式往往为政府投资完善地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农户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开办家庭旅社、休闲农庄和服务社等小型乡村旅游经营设施.二是相当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农民个体开展乡村旅游相关经营活动市场风险较大。三是目前我区乡村旅游项目均以资金规模较大的业主投资和经营为主,农民参与性和收益有限。

2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建议

2.1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合力

取得铜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共识。一是认识到乡村旅游直接面向农产品和休闲旅游“两个市场”,具有明确的市场基础;二是认识到我区发展乡村旅游具备“两大优势”,即位于成渝两个市场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好;五朵金花、龙温泉、黄门风情小镇等休闲旅游项目易整合,整体集群优势明显。

2.2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开拓客源市场

尽快推进“五朵金花”项目建设,将其建设成集“龙文化、川东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打造铜梁“四季花香”乡村旅游品牌。加快重庆龙温泉生态度假区、安居古镇和高尔夫体育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自驾游基地等创新型乡村旅游体验和服务项目,抢占市场先机,争取乡村旅游市场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形成“乡村旅游首选铜梁”的市场导向。

2.3加强宣传营销打造市场品牌

尽快完成《铜梁区乡村旅游营销规划》,加强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由旅游局牵头,以全区同一品牌、整体营销为主,景区景点自我宣传为辅的方式开展宣传营销,在宣传营销中,要注重文化营销、故事营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等多种手段,以特色文化、交通便捷、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元素,塑造“龙舞之乡、中华第一龙村、中国第四大古城”的铜梁乡村旅游品牌。

2.4加强旅游人才储备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