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2: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三年级语文学情基本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期,也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步入三年级后,学生短时间比较难适应这个学段的学习。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课文的篇幅更长了,生字较多,教材中没有注音,阅读理解的难度加大,每个单元都有作文的要求,学习变得更加吃力。二是行为自控能力不强,没有形成正确的课堂观。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集中自己的精力,他们在课堂上会随意地说笑、打闹。三是完成作业责任意识薄弱。相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种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只在乎完成作业的数量,对于作业质量常常应付了事,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甚至是涂鸦式的作业。
另外,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还没有养成最基本的动手与用心的习惯。他们对课堂参与的热情取决于他们对课堂的兴趣。
二、提升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要特别关注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如何引领所有的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起来,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精心设计授课内容。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水平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精心建构要讲授的内容。教材有时候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水平,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编排,通过对知识的合理整合,增大课堂知识含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方面。
(2)周密安排教学时间。紧凑、有序的课堂时间安排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障,尤其是课堂的开始和结束一定要有细致的安排。正式上课前,督促学生备齐学习用品并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十分必要的,这样避免了上课期间因不断翻找东西而造成无谓的时间浪费和精力浪费。上课铃声一响就立即进入积极的备战状态,一直持续到下课铃声响起,这样为学生的有效听课提供了保障。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积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更有一种畏惧情绪,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玩笑、一次轻轻的抚摸,这样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教师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提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只有在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极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才能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3.要关注作业效率
对学生的作业要有一定的规划。教师要分好作业的层次,不要到了下课时才临时想起什么内容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往往缺少针对性,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对学生的作业要有一定的预见。教师要预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将这样的障碍在课堂上做好疏导,这样既减少了作业的出错率,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又减少了教师作业讲评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总结。总结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集中出错的知识点还要考虑题目本身的典型性,通过对典型题目的分析处理,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学会欣赏学生
欣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欣赏与尊重,只有获得这种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重新抬起头来审视自己以往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开辟一条学习的新路子,他们自身的潜力才能得以发挥。
(1)在课堂上欣赏学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主要舞台。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再多,时间再紧,也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欣赏。课堂中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笔者学校进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要求教师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对每个上台展示的学生,笔者都给予由衷的欣赏和赞美。结果笔者发现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以往更加积极。由此可见,欣赏学生应该从学生本身出发,从学生的长处出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展示自己的精彩。反之,如果学生因表现不佳而采取当场批评、直指缺点的做法,教学效果一定不如人意。
(2)在批改作业中欣赏学生。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渠道,也是沟通师生感情的一座桥梁。例如,发生在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一件事。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作业本上给笔者写了一封短信,他为自己屡次在语文考试中失手而懊恼,觉得辜负了教师的期望,信的末尾问老师是否对他感到失望。笔者在回信中肯定地告诉他,老师为他的努力骄傲,告诉他不要对一两次的成绩太在意,老师相信他的能力。后来在他的眼中笔者看到信心和士气,期末检测中他取得了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教学方式。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上来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无效的,创新性严重不足。其次,一些课堂中存在着气氛沉闷等现象,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度融入自身的意志,对学生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逐字逐句进行分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維发展,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措施
1.从实际情况入手,采取任务教学法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向初中过渡的阶段,在情感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也要从教学内容上来进行分析,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等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任务的带领下来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两小儿辩日》中,由于这一内容属于文言文,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来为学生设计出不同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或是可以给学生提出具有争议的话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设计好教学内容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现代化教学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说,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室就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学生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给学生制作出课件,在图片与语言的参与下,也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目标。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总体上还是在不断努力的探索前进的步伐,但是,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依然受制于 固有模式和应试思维。一般而言,较之于教育法规,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前卫性,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此相反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尊重个性、重视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而且,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教育思想,全国各地相继取消了小学升学考试。应该说,教育行政部门在小学阶段落实新的教育思想是真抓实干的。但是,相当数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依照强大的惯性在运行,最突出的问题是应试思维依然在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应试教育导致目前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
第一,是以“苦”为本的苦教、苦学、苦练,走的是题海战术的路子 。在这种教学方 法 的 指 挥 下 ,教师和学生都很苦。抄写生字、背诵课文、练习作文都远远超出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尤其是碰到错别字,往往一抄就是几十乃至上百遍,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加,有的教师只有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学生的作业失去有效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敷衍教师,作业流于形式,徒耗师生双方的时间、精力,不仅无益身心,而且强化了学习的单调性、枯燥性,为儿童以后的学习制造了心理障碍。
第二,是超前训练。应试思维下的教学,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对学生而言,不管黑猫白猫,能考到高分的就是好猫;对教师亦然,能教出高分的就是好教师。于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只对准期末试题,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试题训练,学习的乐趣消解在一遍又一遍的习题模仿之中。超前训练还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对高考升学的过度热衷。
第三,应试教育讲究的是如何应对考试。而目前的标准化考试是以知识点为基本考试单位的,也就是答对一个知识点,就获得相应的分数,结果是知识点变成了考点,考点变成了得分点。教师教学的重点就变成了寻找知识点、考点和得分点。考点式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这种把考试当成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教学方式是解剖式教学。把情文并茂、血肉丰满的散文、小说,境界旷远、心事浩渺的诗歌分割成一个个兴味索然的考点、知识点、得分点,从而造成儿童接受心理障碍。
二、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教学方式与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也需要的转变,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的过程本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所教师必须从课堂的的主角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在任何方面都要全面发展,所以,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应该对其批评,而是鼓励其个性发展。教师在进行课题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传授给学生死板的知识,而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改进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活泼的课题氛围内得到启发,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在让学生进行朗读课文后,然后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幸福有进一步的个人体验感受,再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上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关幸福的讨论,学生在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对幸福的理解在大家的交流讨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验和认识,然后,让学生们各自表达出对幸福的认识,这时候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幸福是什么进行了表达,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对课题形式、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在传统的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式教学,只是关注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应该多扩展课外的知识,最后,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虽然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可能不完善,或者比较偏激的观点,但是这些不完善的观点很可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学生答案,也不应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鼓励其进行逆向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积极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的基础上, 还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内在情绪。笔者认为,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 教师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感兴趣。 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在日常教学中才能用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榜样。第二,以语文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社会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课程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第三,以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该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 得体的举止、新颖的观点、错落有致的板书、生动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使课堂成为富有张力、五光十色、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以此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几个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让学生识字、词为主,而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写作。写作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心腹”,是最能考察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对句法灵活运用的一种方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与否的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的水平尤为重要。
但是,从古至今,学生对语文学习最为头疼的一块始终是“写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抵触写作,总是在提笔之后没有内容可写,没有词语可以使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太薄弱,同时缺乏写作兴趣,所以提升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应该引起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强烈关注。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 现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情况
如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偏低,这其中存在着以下两个关键的问题。
1.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学生内心抵触、恐惧写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无从下笔,此时,教师如果适当将以前用来给学生讲如何写作等理论知识的课时改为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跑步接力赛、捕捉植物标本等,那么学生对此的经历和感受就能作为很好的写作素材,学生没内容可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还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模式,这不仅抹杀了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遇到新鲜事物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最后只能让学生养成只会倾听别人,而自己不动脑筋的懒惰习惯。
二、如何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1.为学生营造氛围
首先,写作的意境很重要,历史上很多文学艺术家创作出的富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学氛围下才写出来的。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词人苏轼在一轮明月笼罩下的思乡氛围下,创作出的千古绝句。此时,教师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写作教学,运用相关写作主题的画面和音效为学生营造一种声情并茂的写作氛围。
2.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如描写人物时,可以让学生采取由动作到神态,再到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这样描写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教授学生这样的技法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运用刚学过的写作技巧进行描写。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及时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消除学生对写作的这种抵触心理。
写作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是作文的灵魂大都来源于生活。不管多么伟大的哲学家或者是思想家,他们所创作出的任何富有哲理的文章或者是语句都是来源于生活或是对生活最真切的感悟。所以学生要想写出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就要去用心体验生活。
初中生大多已经是青少年了,既然是青少年就有能力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了。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到社会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去亲身感受一些自己在没有任何人庇护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以丰富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生活阅历,让自己写出的作品富有思想,更富有灵魂。
三、教师对作文批改环节的改进
按照惯例,学生所写的作文最后都会交给教师,由教师批阅后,再发到学生手中,之后对作文写的好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但是这样做并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而且每个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每次受表扬的学生名单几乎都没有变动。这就造成了受表扬的学生越写越有进步,而其他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小,甚至慢慢会形成一种应付的态度。所以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后的讲评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它是对学生下一次写作兴趣的一种连环激发。要想真正提升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就得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环节。
1.让同桌间互换作文进行评改。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摘抄到自己的练习本上,之后再指出同桌作文中的缺点,例如,出现多少个错别字,哪些语句不通顺等问题,那么在下一次写作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就会注意字词的书写,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多受到表扬,而不是批评。
2.让每个学生去随机抽一本其他同学的作业,在别人改过的基础之上挑选一些优美的语句来读给大家,供大家一起赏析。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去寻找课外赏析素材的时间,又有效防止了第一轮学生在改作文时漏掉优秀文章。而且由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最好的学习素材,如此贴近生活的素材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最后由教师做最后的评语,并针对学生批改时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这样的批改方式不仅能防止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还增加了课外阅读量。这样连环式的作文批改方式一定会使作文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想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现新的突破,首先就要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上下功夫;其次必须得改变以前那种墨守成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带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最后通过学生互评作文这种方式,来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韦秋晓.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1(01).
作文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运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写作是学生表达自我、抒感的重要方式,同时写作能力也是学生文学素养的直观体现。尽管教师一直在教学中不断革新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但是实际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下面我将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经常完成任务式的写作,以至于压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陛。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写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看,他们往往具有浓厚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特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写作。就以《我想发明的机器人》的作文教学为例,这次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希望学生展开想象来描绘一个精彩的未来世界,在那个世界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来分担人们的各种工作,这就需要学生用想象力来设计这些多功能的机器人,并且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同学和老师了解自己的想象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应给学生的写作任务预设过多的条条框框,只要不出现重大的语病以及通识性错误就行了,同时教师不可为学生推荐过多的素材,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出发,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物来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跃起来,为自己所期待的未来世界添上色彩,使写作的兴趣得以有效激发。
二、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
写作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抒感的平台,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择素材要具有真实性,真实的素材才具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很难在写作中将文字语言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的素材都有“假大空”的通病,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太多的研读价值。所以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更加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可用的写作素材。如教师在进行《我的父母》的作文教学时,是希望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父母进行客观详细的描写,直观地表现父母无私的爱。但是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是写的父母经常早起为自己做早饭、在自己生病时背着自己去医院,或者是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自己要在去学校的路上注意安全。这样的素材很明显不够具体,或者是缺乏真实性,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不过是记流水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父母在饭桌上为自己夹菜时,总唠叨着说:“我不爱吃肉,你多吃点。”或者在晚上为自己泡牛奶时,看见父母的手已经不再光滑。这样的素材往往具体到了细节,更加具有真实性,运用在文章中能够直击人心,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要通过科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质量
作文是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直观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作文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为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意义重大。现代教育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用新的、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找到更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
高质量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张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数占据了试卷分数的将近一半,因此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到更高的分数。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作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对作文教学给予积极的重视。而记笔记则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作文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想要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长时间的写作的积累,学生的能力才能够有真正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写日记成为众多教师的第一选择。通过写日记教师可以保证学生每天都动笔写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练笔。此外,日记的形式比较随意和多样化,没有明确的限制,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写作方式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此外,大量的记日记可以给学生积累素材。这样,当真正需要运用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用大量的素材可以使用。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章的风格。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权利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干预,明确要求学生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在写某一内容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条条框框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现代作文教学需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也是做好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不能够武断的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内容比较奇怪,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样的写法可能是比较糟糕的,但是这确实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不能够武断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批判学生,而是应该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此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鼓励,而不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直接不留情面的批评学生。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改进这些错误。因此,教师要平和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三、创新作文批改方法
作文的批改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一个人完全决定学生的作文的好坏。这样的批改方式完全将决定权放在了教师的手中。因此教师的个人情感的作用就比较大,有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的问题出现过分的偏向性。这对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作文能力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将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
写作需要和生活真正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具备有灵魂。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比较强,作文教学也是将基础内容的教学当做教学的核心。但是小学语文教学是打基础,学生在这一时期内培养的能力、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到问题。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生活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的富有生机和灵气,这样的写作才更加的有价值。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成长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教育需要重视作文教学,有意识的通过作文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理念来引导教学,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强调聋生参与,大力倡导实践性学习方式”,可见,在聋生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他们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不同,要摒弃简单的以“口头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组织学生的表演中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同时,也为高质量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聪明的小白兔》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更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情境表演活动,分别请学生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和鹿先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善动脑筋想办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进而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对学生健全地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借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语文课堂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而且还能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为了构建形象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也为了让聋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狮子的图片和视频,然后,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狮子王”,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自食其力的道理,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以及学生间情意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在整个小学阶段,老师也作为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在学生总的发展中时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针对学生的言行,被学生视为评价他的标准而接受下来,从而影响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也影响师生关系。实践经验和心理学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认真的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教师过多地责备和过高地要求、同学间的态度都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这也是学生变成“学困生”“后进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语文时,都怀有同样的好奇:学习生活中有了一个新天地;都抱有同样的愿望:做个好学生。可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于是他们对新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很快就进步了,成为“好学生”。其中也有个别学生从老师简单生硬的训斥中意识到对他的冷淡和歧视,于是尽管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却消极下来,成了“后进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从学生表现差――受到批评――表现更差――再受到批评……,最终成为一个对学习不抱任何希望,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后进生”。要改变这一过程,使后进生重新燃起学习的希望,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心,而这一点又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入手,也就是切断产生差生的过程。
在我们教学教程中常会见到这样的孩子,平时上课时举手发言非常积极,可每次叫到时他却总吞吞吐吐,答非所问,看着他懊丧地坐下去,我们心十分不安。课后我们深入调查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非常要强,看着别人举手,他不管自己会不会也争着举手,有时虽然想好了,可一紧张又忘了该说什么了。于是,我们就与他私下约定:举左手时我不叫你,当你很有把握时,就把你的右手高高地举起来。由于师生之间有了默契,学生们渐渐懂得了思考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二、讲究艺术教学、使用灵活教法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师生、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前提,而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还是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来完成,而课堂教学尤其重要,这就是要求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时,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地挖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兴趣点,使学生产生“非学不可”的意识,使整个教学过程能一直保持在兴奋的情绪之中,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1、在直观教学下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还需要通过直观、具体的教学手段来认识抽象事物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用很多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各方面教学。比如:生活展现、实物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方法。
2、在知识迁移中激发学生发展能力的兴趣
“温故知新”这应是教学中的一条原则,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由故到新的知识迁移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工作。教学中强调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抓特点、讲规律、教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这就是说,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除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脉搏,对症下药地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其掌握规律性知识外,还需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反三”的天地,充分施展才干的机会,培养自己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在好奇、好问里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
我们的教育对象有好奇和好问的天性,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并精心爱护这种“好奇”,成为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火种”。
(1)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抱有一种好奇心,特别是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有着更大的好奇心。依据这个特点,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的初始,不把要讲的内容平铺直叙的端出来,注意设下一个伏笔,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听课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结束时,也注意设下一个伏笔,将学生期待正确答案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上好下次课打下一个基础。
(2)好问。大多数小学生对于不明白的东西,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多问同学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问老师几个为什么,要求同学相互间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4、在似无疑处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使学习兴趣持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上适当增加学习难度,不断地把学生智力推向高一级水平,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并促进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从客观角度而言,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两种教学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是从微观角度而言,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确有方法。尤其是在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实施丰富多彩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激发其对语文的兴趣。可见新课改理念极为重视阅读教学,视阅读教学为语文教学的根基。现笔者将针对新课改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相关探究。
一、实施朗读看图教学法
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阅读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去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文中不但有拼音文字,而且还穿插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可爱插画,这些插画其实就是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对孩子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可充分利用穿插的插画。首先可让学生欣赏插画,并引导他们说出插画中表述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再让孩子根据插画对照课文进行朗读,则能令其充分理解课文的内涵。譬如在教学《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法教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把朗读和看图有机融为一体。首先我引导孩子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插画,并要求他们看后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小猫是采用何种方式钓鱼的?最后小猫钓到鱼了吗?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听过这个故事,而且课文的插画把整个故事情节表现得非常充分,因此不少学生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不但详细清楚,而且充满童趣和想象力,形象至极。经过这一环节,我马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启发他们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绘小猫钓鱼的?运用这种由欣赏插画转移到文字阅读的教学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令其易于理解课文,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施读说结合教学法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总是一味采用朗读教学法。为了“阅读”而进行阅读教学。很显然这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晰。从语文角度而言,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令其谈吐优雅,表达流畅。这本应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可是在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却偏离了这一轨道。而当前教学改革中的新课改理念则一针见血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一再强调: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着重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的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让朗读和说话训练有机融为一体。譬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尾声部分时,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后,马上就引导他们对故事的结尾部分进行续写,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小山羊究竟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而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很多孩子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思路完全被打开,他们的想象不但新颖独特,丰富多彩,在表达上更是流畅清晰。有的孩子说:“小山羊性格善良、温顺柔和,肯定不会被狼吃掉。狼太坏了,肯定在吃羊的过程中会掉进河里被淹死。”而有的孩子更是突发奇想地说:“小山羊一定被他的爸爸救走了,狼被勇敢的猎人用猎枪打死了。”可见,学生在说话训练过程中不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而且善恶观点十分鲜明,通过这种朗读、说话、情感熏陶的方式既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二鸟”。再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当讲到课文的结尾部分,小鸟要青蛙从井中跳出来看看,我则抓住这一结尾对学生提问:“请大家想想青蛙到底会不会跳出水井呢?”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激烈的讨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学生说:“青蛙肯定不相信小鸟的话,没有跳出水井。它一定会说:‘你这只愚蠢的小鸟别骗我了,我才不会跳出去呢?’”有的学生则说:“青蛙是益虫,它很聪明的,听了小鸟的话后,它跳出了水井,并看到广阔无边的天空。”学生的想象是多么合理而又有情趣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说话训练既能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须和朗读训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说话训练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否则犹如空中楼阁,毫无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本质,对学生实施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法,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此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贺玉莲(1972-),女,汉族,湖南衡阳,湖南衡阳衡东大浦镇中学,专科,小高,主要从事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施茂枝.阅读教学“魂”归何处――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观察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5(36)
[2]王万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15(01)
[3]王亚萍.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三步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8)
尊重和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思想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爱民族的人就不尊重民族语言文字,不能学习民族语言文字。对这样的人很难教会民族语言文字。城市的蒙古族学生因环境影响,很容易接受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而不接受本民族好的风俗习惯,丰富的语言,优秀传统,而且还产生歧视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具体做法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来宣传蒙古族英雄历史,先进文化、名人事迹等。同时创设学生接受这样教育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参与也是很有作用的。
2. 营造学好民族语言文字的语言环境
大家知道城市蒙古族学生的语言环境非常差。这是实际存在的真实情况。那么怎样改善呢?一定要采取具体方式方法。语言环境里学校是重要基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同时上课、复习、玩耍时都进行语言交流。所以有效利用学校这个环境。一是严格要求在学校一定要说蒙语,把它当成一个制度。另外严格要求平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用蒙语交流,学校用蒙语写通知,开会时也用蒙语讲,广播时也用蒙语播出。二是从领导做起尊重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拿到学校工作日程上来,采取适当措施不断研究制定。三是根据学生的蒙语文成绩采用分年班、分层次教学方式。其中对蒙语文基础好的学生教学进度快一点。基础差的学生教学进度慢一点,从说的能力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教字母,另一方面讲句。四是每天问操时间里蒙语文教师负责给学生教一、二个标准蒙语要求蒙古族师生经常用蒙语对话。五是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要求学生蒙语文成绩必须及格。六是校内各种牌子、墙报都用荣语和汉语对照写,每天安排20分钟的蒙语文和蒙古民歌播出时间。七是全校蒙古族师生每学期要求学1~2个蒙古歌曲。学摔跤舞、安代舞、说好来宝,进行蒙古诗歌比赛,蒙语文演讲比赛等丰富多采的民族特色活动。八是每年在校内召开一次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经常开展蒙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蒙语文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语言环境中的还有一个环境是家庭环境。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尤其是假期期间每天在家里吃住、玩耍等。家庭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和父母或亲戚交流的机会。所以,有必要利用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作用一点也不小于学校环境的作用。因此,为了发挥语言环境的重要基地家庭的作用我们广大家长和孩子多用蒙语对话,给孩子的语言环境创造适当的条件,为孩子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3.充分发挥蒙语文教师的作用
蒙语文教师是承担传授蒙古语言文字的专业人员,因此,对传授民族语言文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责任心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我认为蒙语文教师首先真正把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但是不能认为对城市学生不用细讲,过分地细讲的话不会理解。这样马虎大意地对待是错误的。一定要反复讲,孜孜不倦的练。课堂上教师精讲,让学生多训练会话,保证课堂效益,这样做是能够打好城市学生的学习语言基础。提高会话具体方法方面重视学生讲述或读蒙古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是听起来有趣,容易理解、背诵、讲述,符合小孩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对讲述故事和听故事非常感兴趣。另外讲故事和听故事有利于软化孩子的舌头和丰富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尊重自己民族和民族语言文字情感,激发学好蒙语文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
4.调动学生学习蒙语文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根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是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键。那么怎样发挥呢?一是学校或省、市、县,对学习蒙语文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二是蒙语文各种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出版社、报刊社有目的地给城市蒙古族学生发表作品,鼓励个人,让他们在同学们中起到榜样作用。
5.对蒙古族学生进行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教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求学生首先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对时代和祖国有用的接班人。但是我们少数学生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缺乏尊重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竞争意识谈。有的学生总认为我们怎么努力也比别人落后。所以他们失去了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尤其是一些少数学生说“我们蒙古族学生没有希望,不如汉族学生,怎样努力也是那样”对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这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一定要有奔放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为我们的民族赶上世界先进民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