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0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环境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引言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农村水系、河塘清淤和水环境整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美好家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水生态环境整治是构建“水系统”、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为手段,以“水宁、水丰、水活、水净”为基础,最终达“水美”的目标,使其成为健康、生态的河流湖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 县域基本情况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公顷,水面16万公顷,人口73万。境内水系有淮河(凤台段)、架河和茨淮新河、永幸河等自然河流和人工开挖河道,主要湖泊有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水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当地和过境地表水总量约227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9亿立方米,约占降水的30%,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客水主要有淮河和茨淮新河,过境长度分别为33.23公里和34公里。地表水虽丰富,但调蓄能力差,利用率低;丰水年地表水多余成灾,枯水年供需矛盾突出。2012年环保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表明,地表水水质在总体上达不到GBⅢ类水体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凤台县是一座“缘矿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煤至今,随着大批现代化高产矿井相继投产和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应用,县域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塌陷区面积1250ha,形成水面面积650ha以上,尚未稳沉,深度5~15m,呈封闭状态,渔业利用较少,由于深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水质受到周边的乡村生活污水和煤矿工业污水影响,导致河道水体污染严重、蓄水量降低、植被减少、对县域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
目前,县域超过63%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有效遏制,87%的水质仍处于劣V类水体,水环境治理理念仅局限于“防洪、排涝、航运、灌溉、养殖”等功能,忽视了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一下特点:
3.1 污染源多样性
由于城北湖、架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周边的用地性质多样,包括了农田、鱼塘、煤炭厂、粮食加工企业等,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不一样,在防治水体污染的整治工作中,要根据不同污染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3.1.1 化肥污染
区域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河流湖泊周边均分布有大片农田面积260 平方公里,正常年份降水量为2.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0.5亿立方米。大片农田过量地使用氮肥和磷肥,随着浇灌、雨水,氮、磷等流失进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滋生了大量的藻类,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及死亡后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形成厌氧条件,造成水质、水生态破坏恶化。
3.1.2 农药污染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使用量日益增加,长期广泛和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直接或间接地向水环境中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直接撒落到农田,农药随着雨水和灌溉水向河流湖泊迁移,从而使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影响水环境生物安全,导致水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偏高以及水体的污染问题。
3.1.3 中小企业生产污染
在永幸河等沿河湖两岸分布有中小企业178家(主要从事粮食深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大都临河而建,暗设排污口,部分生产污染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区域水体变色,水质变差。
3.1.4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业迅速从庭院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伴随而来的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沿河湖两岸分布有大量的畜禽养殖场3078家,产生的大量粪便、粪水等对水体造成污染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0.37亿吨(按养猪养殖场统计:猪粪冲洗水含猪尿产生量1120.21kg/d),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畜禽养殖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透明度降低、水质劣化。
3.1.5 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污染
随着居民群众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膨胀,居住在沿河湖两岸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河流湖泊现象严重,使水环境污染源越来越重。
3.2 当地居民缺乏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缺乏节水意识。加之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沉陷区水面无人管理,失地农民对水资源认识盲目,长期形成“痛之又恨”的“精卫填海”思想。
3.3 水污染点多面广,治理力度不够
以永幸河为例其北部的用地性质为临河的商业用地及塌陷区安置用地,驳岸类型以石砌垂直驳岸为主,原生态水环境遭到破坏,阻碍了永幸河中水的流动与更新;永幸河靠近省主干道,缺少植物隔离带对水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除防护林外,河两岸还分布有农田,农药的喷洒及秸杆焚烧等造成两岸水环境污染,城市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治理强度及力度不够,滋生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3.4 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单薄
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沿河两岸经过多年的建设,己形成成片的杨树林作为生态防护林,林下人工撒播种植狗牙根、高羊茅等水保植物,两侧陡坡地种植了“上挂下爬”的植物,区域现多为人工植被,以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生态系统,但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态环境系统较薄弱,水生物单一。
4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 加强“水”文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拓宽宣传“水”文化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渗透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如:农民用水协会)、环保志愿者下乡开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保护水生态环境观念。积极培养企业水生态环境文化,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有机结合,帮助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2 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统筹全县的水利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从河湖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出发,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加强河湖内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实施水环境生态恢复计划,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治理措施,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一个较好的法制环境。
4.3 推行集约型生产,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利用经济杠杆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实施。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循环用水。
4.4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道的泥沙来源,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4.5 修复河流生态,保护河流健康
修复河流生态首先要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改善河流水质。而要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关键是保护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及形状的多样性,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利用人工温地生态工程,通过实施湖区湿地修复工程,采取退耕还温措施,使河湖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茨淮新河、永幸河及城北湖的自然净化能力。
5 结语
水环境的治理是城市综合素质的体现,水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保证,保护、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对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良好的水环境在保障城市的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态环境的整治所产生的最主要、最明显的经济效益是节约水利事业的投资,利用丰富的优质的水资源和景观环境的优势,将会带动凤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环境能够促进或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人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会改变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所呈现的是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阶段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同样会和幼儿产生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尤其是教室墙面环境对幼儿在园的每一日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作用。利用生态学的视野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更清晰直观地把幼儿园教室环境同幼儿的关系呈现出来,进而处理好教师、幼儿和环境的关系,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教室墙面生态环境的要素分析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如创设目标、创设主体、材料、内容、展现形式、色彩等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它与墙面环境、教师、幼儿等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生关系。幼儿园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幼儿园的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就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来进行,要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内容与幼儿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生态关系。墙面内容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材料首先应是环保的、健康的。其次,创设的材料应该注重丰富性和变化性,以适应幼儿好奇的心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墙面创设色彩时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喜好来搭配色彩。同时,和谐性、统一性是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色彩搭配主要的特点。
二、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
以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统性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内所有元素或组成部分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多样性及差异性的统一,是所有元素构成的复合统一整体。生态学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认知都应以系统的高度,了解其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进而真正获得事物的本质。
幼儿园班级教室墙面环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教育目标、创设的主体(教师与幼儿)、墙面的内容、展现的形式等成为其重要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体现着幼儿园班级墙面的教育价值。如,制定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离不开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等。因此,创设幼儿园教室墙面应该以生态的眼光去审视,注重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墙面的教育价值。
(二)整合性
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存在与发展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生态学的角度下提出了如下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领域间的配合。”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既有身体方面的发展,也包含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幼儿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应强调整合的理念,在展现内容上应该整合各领域的知识,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开放性
生态系统特点之一是开放性,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新能量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发展。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生命体越是自主,就越是不足;生命体越是放眼前瞻,它就越是需要外界组织和实践。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必须不断保持着开放性,不间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系本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是无法长期存在的。开放性同样成为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这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着信息、能量的交换,使系统内各要素不断自我更新,保持墙面环境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首先,墙面创设应该对幼儿呈现开放的关系,幼儿可以和墙面互相交流,通过墙面增强认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等。其次,墙面展现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开放的状态,不断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充实,充满强大的生命力,以便能更加有效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四)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其中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学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性,如此才能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
幼儿园班级墙面各要素能够和谐共生是保持整个墙面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重要条件,在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适度把握各种要素(如内容、展现形式、色彩、材料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展现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并有兴趣的,并且内容本身要体现五大领域知识的和谐统一;色彩、材料的选择要为幼儿和主题内容服务,搭配要注意和谐统一,等等。总之,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注意营造它们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
(五)变化性
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实体,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发展。所以生态系统和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生态系统,经常会伴随着时间、季节、创设主题等变化而动态发展着。只有变化多样的墙面环境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不断带给幼儿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一成不变的墙面环境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墙面创设也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另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墙面环境创设的具体表现也会不同。如展现高度,由于小、中、大班幼儿的平均身高不同,墙面展现的高度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幼儿的最佳视觉范围。
(六)互动性
生态学理论主张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是对立并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只有不断互动,产生联系和影响,整个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发展。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性,以及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的⒂胄浴
幼儿和墙面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展现和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如幼儿能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现,联系自己的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和一些操作性墙面的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和生活中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丰富多变的墙面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幼儿参与的机会越多,他们对墙面环境的兴趣就越浓,越有利于墙面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七)对话性
生态式教育主张通过双方的联系和对话,来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它并不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不完全等于讨论,在科学研究中,讨论要么被用来保卫一个新近刚刚定义的理论不被,要么被用来某种理论。而对话是要在师生不同意见和见解之中找寻正确的方向。
对话从不把参与的人分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想象和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情感态度。幼儿园班级墙面是为幼儿服务的,所以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把握整个创设,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创设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在不同见解之间寻找共同点,建立互生的生态关系。
运用生态学原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谐性、开放性、互动性、对话性等来改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环境,善待幼儿园环境,乐于与墙面互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幺丹彦,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大的生态监测类型,一般以一个区域作为监测的整体,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等。宏观的生态监测主要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为监测的对象,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还包含生态统计和生态调查等手段。宏观生态监测的结构大多以图件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与自然底图和专业图件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对宏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1.1.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窄,其主要内容为监测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下的影响变化情况。微观的生态监测按照具体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以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其在食物链循环中的传递;二是干扰性监测,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情况作为监测对象,如草场的过度放牧与草原沙漠化,生产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对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湿地过度开发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三是治理性生态监测,主要是以人类对以遭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治理的过程为监测对象,如退耕还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因为生态监测工作涉及到很多学科,监测的对象包含有农林牧副渔等;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调节也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需要长期性,需要在长期的监测结果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北美酸雨的发现;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监测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因此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分散性,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导致其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现在监测站点分布广泛,间隔较大和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大,有时需要周期性的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2.1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陆地生态系统,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2.2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既是指通过现代仪器等对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指标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对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监测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观测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数据输出。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江苏省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安徽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山东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此外,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2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切实掌握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2.1划分生态类型。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成效,首先就必须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态定义、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分子所占比例以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决定论和区域的划分。就广东省而言,由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所以不可能统一地采取某一方法进行划分,在选择划分方法时,应紧密结合广东省的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类型划分做到因地制宜。就广东省来看,其生态环境应划分为虎城市人口密集型、偏远山区分散型和海洋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划分过程中切实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二是区域内的地质气候存在的差异;三是主要与次要影响分子的结合;四是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之间的和谐统一;五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2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划分生态类型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的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虽然只采取监测环境系统定环境影响分子的方法,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特征和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的测量标准较多,所以在确定监测方法时,应切实考虑到以下因素,即监测的指标、策略、设备承受范围、时间间隔、时间记录、数据等,尤其是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数据报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监测水平达标。
2.3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我国的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测。如一部分选择大型的设备进行监测,还有一部分部门则是采用小型的监测设备。在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时,应紧密结合以下三点原则进行:一是仪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仪器的灵敏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在进行地理环境的监测时,仪器的灵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仪器的灵敏度高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测量方法,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将测量方式简单化,这样有利于测量的有效进行;三是小体积,仪器方便于监测。
3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态环境监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对生态状况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整个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数据整理后,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式。所以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应及时编制生态环境监测年报,并在整个年报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状况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二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措施;三是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制定计划,逐步实现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3.2建立生态监测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为以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将监测的数据纳入省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对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为监测时间的确定、时间间隔的确定和监测的地点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一是加强地面现场调查,利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考察实践;二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采用先进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进行实况监测;三是利用卫星在高空进行监测,不仅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而且监测结果良好,但是在检测前应进行商讨做好评估,考虑好备案,以防出现突发状况。
一、镶黄旗概况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阴山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及乌兰察布高原与锡林郭勒高原的衔接地带,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土地总面积5,172平方公里。东邻正镶白旗,西部、北部靠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南部与乌兰察布市的化德县、商都县接壤。镶黄旗的生态环境状况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平衡,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镶黄旗土地利用特点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1. 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单一,以牧草地为主的特点突出
从土地利用结构看,镶黄旗三大类用地中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22%,农用地中牧草地所占比例较高,为农用地总面积的95.18%。丰富的草场资源促进镶黄旗畜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2. 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严重
据资料显示全旗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约461,0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3%,其中水蚀面积约50,000多公顷,占流失面积的10.8%,风蚀面积约285,070公顷,占流失面积的61.8%。复合侵蚀面积约126,000公顷,占流失面积的27.4%。全旗1公里以上的侵蚀沟有1,100多条,一公里以下的侵蚀沟约3,000余条,沟壑密度0.83/平方公里;土地退化、沙化面积146,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38%;土壤盐碱化面积55,7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1%。全旗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场211,166.67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41.05%,其中:一级(重度)草场42,493.33公顷,占全旗退化草地的20.12%;二级(中度)草场128,866.67亩,占全旗退化草地的61.03%;三级(轻度) 草场39,806.67公顷,占全旗退化草地的19.85%。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日趋频繁,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削弱,生物资源总量下降。丘陵山区,由于过牧或不合理的垦殖,草场退化和土地层贫瘠化更加普遍,部分地区农业用地广种薄收,盲目扩大耕地,造成坡梁地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低洼地盐碱化,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用养失调,地力日趋下降。这些不利因素是土地利用的严重障碍,制约着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
3. 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的生态保护作用甚微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2011年镶黄旗林地面积为8,007.85公顷,森林覆盖率约2%。由于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因此需要加大林业投入,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三、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镶黄旗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状况,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将全旗划分为: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和南部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综合利用区等三个生态区划。
(一)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
1. 土地利用特点:水资源总体分布不足,大部分土壤肥力低,土层较薄,春旱严重,林牧业利用困难,气候灾害也较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域为浑善达克沙地向南延伸地段,区域自然条件恶劣,降水少、风沙大,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生产条件差。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林牧业受降雨量丰欠而波动,处于靠天养畜与营林的被动局面;加之人们为了生存不顾生态环境的制约,无节制地开荒,超载放牧,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存的安全。
(二)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
1. 土地利用特点: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沙化、退化严重,森林草原覆盖率相对较小,虽然造林种草力度在逐年加强,但成活率不是很高,森林草原质量偏低,因此区域内的水源涵养绿色屏障功能正在下降。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位于镶黄旗中部和南偏西区域,地形地貌以缓坡丘陵与低山丘陵为主。区域资源、生态、人口承载量接近饱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有可能恶化。区域植被保存较好,山地垂直带谱较为完整,生物资源多样,土地利用以林牧为主,大部分山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为山地造林种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若因地制宜地加大造林种草力度,本区域会尽早进入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南部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综合利用区:
1. 土地利用特点: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重点区域,林、牧、建用地矛盾突出。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区位于镶黄旗中部偏东西走向,地形地貌以缓坡丘陵与高平原为主,区域内草原沙化、退化、草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较重。同时区域内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及农牧业优势产业带,也是承接中、南部林牧业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和北部沙地生态保护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四)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镶黄旗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相协调。镶黄旗地处内蒙古中西部干旱缺水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特别是春旱时有发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风蚀沙化比较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成为本旗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以镶黄旗北部为甚。镶黄旗南部,沟壑纵横,侵蚀沟与大的沟谷相连,水土流失较严重。
尽管各地区有其特殊性和历史性,但镶黄旗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草原沙化、耕地退化与近几十年来重经济轻环保,重获取轻投入有很大关系,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畜的增加,必然引起对草原和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索取,使得人―畜―草地矛盾加剧,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
四、改善镶黄旗生态环境总体措施
描述生态资源退化的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美国学者G?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哈丁的理论假设是,当一个牧场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时,由于经济人的本性,每个牧羊人都试图扩大自己的牧羊量,而当过度放牧时就引发了公地的悲剧-牧场的退化和损毁,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大牧场。
一、 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及特点
生态环境资源是能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统称,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首先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属性。
关于公共物品的一般属性,国内学者有多种阐述和解释,但笔者认为,对任何种类的公共物品我们都应从以下几个特性上来描述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
(1)、消费的非竞争性,典型的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另外,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也往往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属性。国防、街道上的路灯等通常被认为是同时具备这这些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
另有一些产品、服务,它们在消费上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是只有其一,人们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鱼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备非竞争性。只要湖泊是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湖中捕鱼;但是捕捞者增加必然会减少湖内可供捕捞的鱼的数量,这会增加每一个捕捞者的成本,因此,捕鱼者之间是存在竞争性的。
生态环境资源与其它公共物品一样,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通常具有竞争性。这些公共物品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例如一些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中生命支持系统的各类生态服务,等等。
其次,生态环境资源在公共产品的属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也就是说,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也不具有其他公共物品之使用上的主观目标性;其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上跨度大,在时间上存在着产权在代际之间的共享性,等等,这种时空分布上的复杂性导致其产权在时空的跨度上的复杂性,关于这点,我们在下述外部性问题讨论时论述。
二、公共生态环境资源之外部性
生态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当它被看做大自然造物主的原始产品时(纯自然生态资源),对其提供者而言,它没有外部性问题;但当它作为生产原料、或生态环境基础,而加入到"二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中去时,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私人物品的外部性产生不同,公共物品外部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消费者的"搭便车"和过度占用。
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不直接相关的他人的成本或收益之影响,使他人或整个社会无补偿受损或无偿受益,其中,对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例如,栽树和养护树林、这种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社会有一种利益的外溢;对影响者不利的影响为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如过度开发地下水的经济行为,会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污染等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效果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价格机制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个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性。
对于大多数典型的公共物品来说,其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受益是非排他性的,所以可能对其提供者产生外部性。以公共安全为例,其一,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这一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消费,对公共产品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其二,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一个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换句话说,多增加一个人消费者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搭便车"倾向是外部性发生的人性原因。不同于产权分割较清楚的私人产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免费获取"更为方便、容易。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致使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由此产生外部性。正由于这一原因,公共物品不宜于私人(企业)提供,为克服上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更宜于政府提供。然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之消费仍然存在着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其他外部性不同,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公共资源的"挤占",从而导致过度使用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损坏。
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由于其在涉经济活动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会产生一般性外部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以及无补偿的损坏或低补偿的损坏,经济活动的成本被转嫁给社会他人。
三、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的特点
对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更需要揭示的是其与其它公共品不同的生成特性。这主要表现在:
1、"无主性"或提供者的特殊性造成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公共物品,生态环境资源更似一种"无主"的生态公共产品(它不像其它公共物品有人类主体作为生产者、提供者),特别是像原始森林、自然矿产、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天然资源以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它们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因此便造成,
其一,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本身不存在外部性问题,因为外部性是相对于提供者而言的,而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是生态系统本身,对大自然来说是无法计算其"个人"成本(收益)与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收益)是否一致,如果非要说什么外部性,那就是纯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是一个没有回报而完全的"正外部性",是大自然提供的"初级产品"。
其二,但当这种"初级产品"被作为原料纳入到人类 的经济活动中,这种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却有着极强的外部性,由于缺少其他公共物品所拥有的具体的提供者-政府各层组织机构或公共社团,(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提供者),同时又由于缺少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过程的那种财政收支平衡的制约,因而导致生态环境资源相较与其它公共物品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二级产品"的价格中可能极大地忽略了自然资源损耗成本和环境损坏补偿成本,这时候产品提供者的外部性就产生了-生态成本被转嫁给不相关的社会他人。
其三,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消费上存在着更为显著的不可分割性(如空气、公共水源),"搭便车"在这里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尽可能地多占用、多利用甚而过度利用,免费利用和低成本利用就成了涉公共生态资源经济活动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对生态大自然来说只有一种结果-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而对其他人的影响则通过这种损害与退化来传递。简而言之,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的特殊性,其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主要是"挤占",过程主要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结果是生态退化和生态损毁;其损害转嫁的直接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自身,间接受损者才是社会他人。
2、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划分所造成的特点
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产权安排减少外部性问题,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消费,政府组织可通过权、责、利的划分和落实来克服其使用中的外部性,而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分割在操作中却有更大的难度。
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自然形态来说,生态环境资源往往为公共自然资源,面积大,区域广,有行政划界的切割甚至国界线的分割。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公海,还有类似像海洋渔业资源中洄游海洋动物资源等等,其产权界定中存在很多技术难度。
其二,从产权制度来说,产权结构的复杂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权能的可分离性,加大了产权的划分和产权之权、责、利的落实的难度。 例如,虽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在法律上均为国家所有,但是抽象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并没有构成对生态资源环境在使用上的有效约束,而是往往表现为现实中的"产权虚置",造成权、责、利不清,导致大量的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和退化。
正因为上述产权划分及权、责、利落实的多重难度,才使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3、公共生态自然资源外部性的时滞性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对周围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渐变的过程,其受经济活动影响的正外部性(利益外溢)和负外部性(损害外泄)往往短期内难以察觉或难以计量,难以用市场价格反映,如森林覆盖率提高、覆盖面积的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改良优化作用,这种正外部性的利益外溢是逐渐缓慢发生的,而当森林受毁坏时其对周边气候、水土环境的影响也是这样;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损害变化虽是缓慢渐变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为时已晚。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
与时间上的迟滞性相关,生态环境资源之利用的外部性还存在于代际之间。生态环境资源之产权具有着代际共享性的特征,尽管这种共享是不完全的,但基本环境资源肯定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因此所有对环境资源的无补偿、无修复的过度开采、利用、改变都会造成对后代的亏欠,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损害转嫁。
面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种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共环境资源较之私人物品总是更容易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是似而非的困惑,而笔者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概括为:是生态环境资源较强的外部性属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两个特点共同决定了这个结果。
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资源"无主性"这一特征,与任何其它公共产品不同,它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而是大自然生态环境本身,而生态环境本身之自然特性使其产权分割和其权、责、利的落实难以实现,致使其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于是便产生了生态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利的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对"无主"的公共资源的"挤占"和争夺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径,加之千百年来天然资源免费使用的长期心理习惯,这时,每个牧羊人都试图在"公地"上放牧更多的私羊,于是在"挤占"中浪费和过度利用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就有了现实性,"公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参考资料:
1、廖卫东,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J].《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
(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水利工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发河流资源,对河流资源的净化与调配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作用。但我们同时还需要考虑水利工程的建设给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准确评价其对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为了减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文水动力、底栖生物、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开展水力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工作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以山东省东平湖为对象分析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方法。
1.东平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
水利工程对周围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不同的评估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针对的对象以及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在整个评价指标中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为防黄水南侵,近百年间东平湖流域先后修筑了多项水利工程,如新旧临黄堤、金线岭堤、滞洪区工程等。不同的工程性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具体会影响到东平湖的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环境、底栖生物环境以及水文水动力等。由此我们知道,在东平湖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综合性与针对性原则。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的水利工程性质,比如枢纽工程、湖泊疏浚工程等对东平湖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确定评价指标。此外,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指标的概念应该有明确的定义以及一定的科学内涵,让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客观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尽量定量化,在综合性原则的指导下让不同工程的相同指标可以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
第二,代表性与完备性原则。对于东平湖来说,物理形态、水质、水生生物环境、底栖生物环境以及水文水动力这几个方面最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需要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和发展特征,客观评价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三,独立性原则。不仅是东平湖,平原河网地区其它流域的水利工程指标在度量水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的过程中,信息的重叠情况很难避免,因此在确定评估指标时,需要尽量采用相对独立的指标。在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情况的前提下让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度降到最低。
2.东平湖水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一,东平湖与山东黄河安澜入海口直接相连,存在水量交换情况,二者之间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第二,水质状况对湖泊水体有着重要影响,一旦上游河网遭受污染,下游河网以及湖泊也会在水量交换过程中被污染;第三,大多数为浅水湖泊,水深较浅;第四,东平湖流域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因此很容易爆发湖泊“水华”;第五,水动力对湖泊的扰动作用较大,因此湖泊的水土界面非常不稳定,物质交换频繁,底部沉淀物在释放源的过程中对上覆水造成较大影响;第六,湖泊污染虽然较轻,但污染物物的来源比较广泛,需要及时防范。
3.基于东平湖的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3 . 1 东平湖基本概况
东平湖位于山东省,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湖泊,其水生态环境一直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重点。最近几年,在不合理开发的影响下,东平湖水质大幅下降,富营养化趋势加重,水环境状况明显下降。
3 . 2 东平湖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选择
在平原河网水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力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平原河网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需要包括水体质量状况、物理形态结构、底栖生物、水文特征以及水生生物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水体质量状况、水文特征、底栖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等定量指标借鉴东平湖当年监测到的数据;物理形态结构作为定性指标以及半定量指标,由专家经调查分析以后以主观评分的方式给出。同时考虑到东平湖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的利用状况也不一样,为了全面评价东平湖的水生态环境情况,根据东平湖水功能的不同对东平湖进行分区。
3 . 3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
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情况具体见表1。
3 . 4 水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①建立目标层、指标层和项目层。本次模型中的总目标T共有水文特征、水生生物、底栖生物、水质状况以及物理形态结构等五个准则(Bi),每个准则又包含不同的项目(m)。
②权重值的确定。本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定量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定性指标的权重。权重Wc的取值在上表中,由专家分析计算后给出。
③隶属度矩阵的建立。根据指标值的特征以及隶属函数建立隶属矩阵R,R的表达式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构建需要遵守综合性、科学性、代表性、完备性、独立性、实用性以及可比性等原则,同时还需要结合平原河网地区水生态环境的特点。此外,在平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之前根据此评估体系评价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龙喜,贾更华,杨钟凯等.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J].水资源保护,2011(09).
[2]石林.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联合调度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马爽爽.基于河流健康的水系格局与连通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
[4]何婷.淮河流域中下游典型河段生态水文机理与生态需水计算[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06).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auxiliary traffic construction, traffic construction also will greatly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force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also affects the perimeter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istribution, some area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use produced during change.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system.
Keyword: ecological system; Highway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环境时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水质、调节气温,还能降低噪音污染、防震减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而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又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景观结构造成了极大地影响,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日趋严重。可见对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与周边生态系统变化的科学分析尤为重要。
山区公路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
随着我国新时期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正迎来公路建设的新。而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山区(山地、丘陵和地形崎岖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以往的山区公路建设已经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加之短时期内大规模公路建设,必定引起生态环境退化,进而引发大量环境问题。为保护我国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必须对公路建设周边的生态系统特征深入研究分析,并对生态承载力度科学评估,为在建及处于营运期的公路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拟建公路的规划、设计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养护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周边植被面积及密度明显减少;
动物栖息地减少,动植物物种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可种植土壤面积减少;
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及历史遗迹;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周边空气及水质造成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影响动植物生长。
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1、未深入分析建设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及生态承载力情况。应在建设前期对周边生态系统特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分析,以调整公路建设及营运的各项指标;
2、对公路建设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要知道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山区生态系统更是应该防范在先,时时治理。
3、对公路建设区域周边生态环境没有统一科学的保护措施。应明确建设公路路段生态环境及区域生物种群情况,严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公路建设统一保护措施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
4、建设期为对相应的生态系统维护措施有效执行。要加强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相应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周边生态环境不因执行错误和执行漏洞遭到影响;
5、生态保护技术工艺落后、单一。应研发和引进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技术和工艺,确保不做无用功。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的地域性,采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绿化方式,选用相应的植物,而不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简单生态保护。
荒漠区公路建设及生态系统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新疆生态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新疆荒漠类型错综复杂、病害多,使其相比其他地区更易受公路建设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对以新疆为主的荒漠区公路建设周边的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荒漠区环境特点及公路建设特点
1、荒漠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植被单一且分布稀疏,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环境稳定性差,极易受到公路建设的影响而出现环境退化、生态系统失调等问题,且反过来会影响公路的长期、安全营运,引发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公路交通地质灾害。
2、荒漠区公路建设环境特点
(1)公路建设领域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在公路周边开展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难度高;
(2)荒漠区域公路建设缺乏水资源,难以供应公路建设过程所需水量,公路建设在缺水情况下艰苦进行,产生的尘土反过来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3)荒漠地区土质类型多而复杂,公路建设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土质对应的路基问题;
(4)公路养护任务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二)荒漠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使荒漠区原本不高的植被覆盖率降低;
造成大气污染;
使水质、土质发生改变;
水土流失、边坡稳定性差;
更易引发灾害;
影响荒漠区动植物物种分布和生存环境,破坏地区生态平衡。
(三)荒漠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1、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砍伐树木、缩减草地面积、破坏植被和景观结构,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占用草地、砍伐树木等破坏绿色植被的方式。同时鉴于荒漠区野生动物分布少、珍稀物种种类相对多的特点,在建设途中应根据不同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设置野生动物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周边设置警示牌、减速标志、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监督;
2、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丘陵等地区路基挖成人工地形,破坏原有自然地形,从而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问题。建设过程中不要轻易挖动原有土壤,避开灾害易发区;
3、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应制定荒漠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使其对公路建设中的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高寒草原公路建设及生态系统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高寒草原分布地。近年来,由于人类缺乏科学性的滥用资源,致使青藏高原的环境不断恶化,甚至使原来产草量很高的高寒草甸退化为毫无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土滩”。而人类的这些危害性的行为中公路建设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以高寒草原地区公路建设为切入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一定措施,是改善和保护高寒草原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
(一)高寒草原地区生态系统状况
高寒草原地区在公路建设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情况是地下生物量大、地上生物量小,而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生物分布量是地下生物分布量远低于原先地下生物分布量、地上生物量又远远高于天然环境下的地上生物分布量。显然,经人工恢复后的植被远不及天然植被分布合理、状态稳定,也就是说,即使人工对路周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是远远不能使其恢复到以前的生态效果。还有一方面也能说明人工恢复生态环境效果差,原先天然状态下的高寒草原物种群落主要是青藏苔草、高山蒿草等多种群的优质、稳定植被,而经人工进行生态恢复后的植被种群只有少量的上述植被,大多植被知识杂草和毒草,这种恢复后的生态环境不仅生物种群质量低,而且构成的生态系统并不稳定,更易受人类活动及外部的影响,随时都有退化的可能。
(二)高寒草原公路建设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对高寒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
作为我国一种珍稀资源,高寒草原对我国环境及资源影响甚大。它的退化和失衡应引起我国社会尤其是公路建设界地高度警醒,应该认识到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是很难恢复的。
2、尽量减少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破坏面积
要吸取以往公路建设教训,在施工过程中避开植被密度大的地区,并在挖动土壤是严格控制挖动规模,不可随意乱挖、乱取。
3、有效利用施工中挖动的天然植被
将施工工程中挖取的天然植被移植到边坡等环境扰动区域,同时做好植被养护工作,时扰动区的环境尽快得到改善,早日恢复。
4、加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的过程管控
应不断加强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的环节和质量把控,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艳纳.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 吕鑫,李玉梅.植被护坡的设计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278-278.
1.1 对农田、草地、林地带来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途中,多多少少都需要占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占地和清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农田、草地以及林地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影响了区域动植物之间的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
1.2 对水域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工业废水、噪音污染和灰尘污染。工业废水没有经过相关处理就直接排入沟渠中,这给当地沟渠河流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建筑垃圾倾倒至河流中,会导致河道堵塞。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区域的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导致众多植物死亡甚至是绝种,同时严重影响到了水中生物的正常生存,给水域环境带来破坏,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1.3 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大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建立在农村,而在农村进行水库建设时基本上就是利用原有的河流改造建设而成。在建设水库的过程当中,必然对水流、水温和水流量带来影响,使之发生变化,使得水流由流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急剧下降,不利于河流的自我恢复和自我清洁。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逐渐呈上升态势,这些都给水环境的平衡带来了破坏。
1.4 对陆生动物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对该区域的各种用地以及水域环境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在该地生存的陆生动物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破坏了该地的食物链状况,不利于陆生动物的正常栖息,从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带来影响。
2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做好调查工作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可能会对该地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现状再结合发展状况做好综合的研究,通过提升该地的地质状况、地形地貌、水温状况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等,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2 因地制宜符合区域特点
为了能够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则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更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针对当地农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来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选址及施工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二者能够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局面的实现。
2.3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以减少破坏行为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都要严格制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管理部门可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定来执行,确保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强烈的责任心,把保护生态环境当作一项义务来执行。为了在整个施工企业的上上下下人员当中形成一种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企业可以执行奖惩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氛围,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4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除了农田水利部门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以及废物等,则要进行严惩,从而警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确保生产单位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
2.5 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要尽快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危害、谁治理、谁补偿”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从而有效地对已经造成破坏的地区尽快恢复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存、共发展。
2.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