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0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采购管理概念及种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程材料种类繁多,按其对工程实体构成的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的大小、使用周期等,可大致分为主要生产性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料、外加剂、钢绞线、钢筋网、锚具、支座等),周转性材料(如钢模板、支架、木材、电料等),辅材料(如柴油、氧气乙炔、电焊条、铁丝、工具、机具配件、安全劳保等),特殊性材料(如火工品、水、电等)。
(二)货源广泛、价格影响因素多
如今国内市场供应渠道十分广阔,同类产品有许多厂家生产以及众多的商。其质量因不同品牌各不相同,价格也因不同区域、不同订货数量、不同交货方式、不同付款条件会有极大变化。给物资部门在供货商选择、采购方式择优上带来极大挑战。
(三)价格变化频繁
工程材料如钢材、水泥、钢筋网、电料等侧重于市场结构,受供需关系波动影响较大,价格变化频繁,极大增加了物资部门招标或询价的工作量。
(四)采购主体效益背反
建筑工程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成本、进度、质量”三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每个参权单位都是一个采购主体,往往彼此相互矛盾。如此一来,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甚至内部各主管部室都会提出不同要求,使得物资采购常常纠缠于三者的矛盾中。
二、传统采办存在的优缺点
(一)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由需方提出采购招标条件和合同要求,由许多供货商同时投标报价,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适用于一些单价相对固定的且具备开标条件的物资,如外加剂、锚具、支座等。通过招标,需方能够获得价格更为合理、条件更为优惠的物资供应,然而因工程材料的复杂性,也存在如下问题:
1、招标采购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程单位常因急需组织货源,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也常因对供应商考察不够,造成服务滞后、质量不满足要求等各种问题。
2、可能产生串通投标。投标者通过串通,提高报价,或招标者忽略品牌、质量、产地等影响因素,通过邀请招标方式刻意突出某供货商单价优势,使其最终中标。
(二)非招标采购非招标采购是指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之外的方式取得货物、工程、服务所采用的采购方式,通常采用的主要有议价采购、询价采购、直接采购和定点采购。非招标采购主要针对紧急采购、采购来源单一或部分不具备开标条件的物资。
1、议价采购:是指基于专利或特定条件,与个别供应商进行恰谈的采购。买卖双方面对面地讨价还价,所以被称为议价。议价采购可有效节省时间,减少失误,增加弹性,发展互惠关系。其缺点在于供应商数量受限,无法获得最新资讯,竞争力度不足,技术难以改进,单价谈判困难,也容易在一定程度滋生现象等。
2、询价采购:也称“货比三家”,是指采购组织向国内外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然后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中标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询价采购较招标采购,程序相对简单,费用也较低,可有效吸引供应商参加,但也更容易滋生现象。
3、直接采购:在特定的采购环境下,不进行竞争而直接签订合同的采购方式。直接采购主要适用于一些采购来源单一的物资,如水、电、炸药、燃油等。
4、定点采购:通过招标确定定点供应商,期限基本上是一年。定点采购工作量较轻,效率较高。其缺点在于市场竞争力差,价格难以掌控,主要适用于紧急采购一些零星材料(如机具配件等),以满足工程急需。
三、创新采购方法,探索“战略框架式采购”
(一)战略框架式采购概念及适用范围
战略框架式采购(以下简称框架采购)是物资战略采购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实质就是物资采购部门在现有供应商网络的基础上,运用价格分析法,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某种类别物资的供应商以及供货价格或价格公式,根据实际需求数量直接向中标供应商下达订单的采购方式。框架采购适用于那些整体用量大,需求周期分散,品种规格繁多然技术要求变化相对较小的物资,如钢材、水泥、钢绞线、钢筋网、电线电缆、小型机具、五金工具等。
(二)框架采购优势分析
框架采购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先进采购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采购方法,这种方式在工程材料采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1、框架采购通过招标方式可选择一些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业绩、产品价格、信誉、服务等方面较为优秀的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签订长期的供货框架协议。由于供应商相对固定,在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上有了可靠的保证,最重要的是由于形成了规模化采购,订货价格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如在对五金工具实施采购过程中,框架采购可通过提供战略采购合作意向使得五金工具较传统询价采购方式在采购规模上容易获得较大折扣。
2、框架采购运用价格分析法,揭开供应商定价方法及成本结构的面纱,不仅规避了招标采购中串通投标的现象,更加使得单价调整公式化。例如,笔者在安徽池青九快速通道项目的钢绞线采购过程中,将单价规定为“本旬沙钢82b优质线材挂牌价+加工及运杂费(含生产成本、运装费、税金、管理费等)”,再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加工及运杂费最低的合格供应商,实际采购单价则可通过“中标暂定价+挂牌价差值”计算得出。
3、框架采购一次招标,多次受用。简化了采购流程,缩减了采购周期,从而更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四、框架采购实施过程控制
(一)前期管理
采购的前期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管理规划的制定、采购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的建立、采购组织机构的成立等。框架采购的前期管理应依托相关管理制度及业主相关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特点进行,使采购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二)确定范围
框架采购的范围应依托材料需求总量计划及各类物资的特点,在充分考虑产品性能及技术要求后制定。一般工程材料根据其不同的生产特点、价格影响因素、使用特点、适用范围等可按如下表1实施分类招标采购:表1常用桥隧工程材料分类框架
(三)优选供应商
强化准入门槛,严格审核供应商的相关资质性文件,仔细考察供应商的垫资能力,加强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建立优秀供应商名册及备用合格供应商名册。
(四)做好采购价格与成本分析
综合运用采购价格分析、价值分析等采购技巧,权衡“成本、进度、质量”三大基本要素,使综合采购成本最低化、最优化。充分考虑采购需求量,付款情况,采购价格及价格调整方案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确立框架采购合同模式。对于采购价格波动较小、采购规格数量相对明确的物资(如变电设施、隧道工程风水管用阀门、暖通设备、防水材料、机泵、钢筋机具等),适宜采用固定价合同;对于采购价格波动较大的物资(如钢材、钢筋网、钢绞线、电线电缆等),适宜采用暂定价协议,并采用价格分析手段规定价格调整公式;对于采购规格数量难以明确的小型物资(如电动工具、劳保用品、五金工具等),可签订框架意向采购协议,约定常用型号单价,当采购物资不在协议标的物内时,原合同人自动转为意向合作伙伴,采购方可通过市场询价作为谈判手段约束供方(或取上下型号价中间值)。
(五)实施招标
中图分类号:TQ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054-02
1 VPRM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和各种大宗材料的统计、招标、采购、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投资、质量控制。VPRM就是主要应用于工程材料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
VPRM使用基于Oracle web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及时跟随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它属于AVEVA公司一体化产品系列,他与同系列产品PE、PDMS、VNET构成了实现EPCO模式的系统设计——布置设计——采购——数字化移交的一体化应用,产品系列简介如下:
(1)PE(Plant Enginnering/工厂系统设计):集成的领先工艺、仪表、电气、机械设备协同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2)PDMS(Plant Design/工厂布置设计):PDMS及其集成的全专业三维工厂设计与可视化布置及建设解决方案。
(3)VPRM(AVEVA工程材料管理系统):领先的项目材料、采购及仓储等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4)VNET(AVEVA企业数据仓库):前所未有的“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包括竞争解决方案在内任何数据。
VPRM------VANTGE PROJECT RESOURCE MANGAGEMENT,直译过来就是项目资源管理,这里的资源应该理解成材料,VPRM是以材料为核心工作对象的系统,工作内容涉及材料的编码、设计选用、数据统计、采购、管理等多方面。就象PDMS是以管道设计为核心一样,VPRM也是以管道材料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在VPRM中生成材料的物资码、采购码,生成管道等级传递给PDMS进行三维布置设计,再从PDMS中导出管道材料表、生成材料请购单、进行材料采购及现场管理。作为材料采购管理平台,理论上VPRM可以接受设定格式的任何来源的数据。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也可以简单的把VPRM的数据来源分为来自上游系统PDMS的数据,和来自其他来源的数据两部分。其基本工作流程是:首先通过MCAT模块生成物资编码Commodity Codes,然后在SPEC模块中建立项目管道等级,进一步生成材料采购码Part Number,并将管道等级文件和元件库属性文件导出,导入到PDMS中交给管道工程师进行设计,项目部分设计完成或全部完成时,通过PDMS-PRM Gateway模块将管道材料传递到采购,由采购工程师在Material的几个模块中进行采购的相关工作,最后由施工调试部在SITE模块中进行工程材料的仓储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
2 工程材料编码的必要性以及MCAT模块基本概念简介
(1)工程材料编码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1)工程项目涉及的材料多种多样,类别繁杂,数量众多。包括管路系统大宗散装材料,如管子、弯头、法兰、阀门等;工艺位号材料,如设备、计量控制元件等;其他专业材料,如建筑材料、仪表元件等。2)每种工程材料都具有其特定的性质,如种类及形式、制造方式及标准、尺寸标准、材质等。3)如果不对材料进行编码,材料的识别方式则只能是材料复杂的文字描述和尺寸定义;对于材料的统计和采购会产生不便;没有通用性;不能作为一体化涉及集成的基础。
(2)VPRM系统的材料编码管理模块MCAT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完成材料物资码(Commodity Code)和采购码(Part Number)的定义,完成这两个码的定义所涉及的引用数据如下:Identity Groups(MCAT0004):定义大宗散装材料类别分组及描述; Material Groups(MCAT0005):定义材料材质分组代码及描述;Part Number Prefixes(MCAT0003):定义和修改采购码前缀及其描述;Short Codes(MCAT006):定义和修改材料短代码及其描述,定义该类别材料所需的尺寸引用的数量,以及相似短代码的相对序列;Units of Measure(MCAT0002):定义和修改材料单位制代码及其描述;Register Identity Codes(MCAT0047):注册特定类别材料的重量、体积、表面积等对应的特性代码以及计算这些特性属性所需的物理尺寸的个数;Identity Code Details(MCAT0046):根据选择的已注册的IdCode,定义其属性数值;Material Categories(MCAT0007):定义和修改材料采购包分类代码及描述,以及与该类别材料相关的供货商文档计划(VDRS)代码;Delivery designations(MCAT0026):定义和修改材料的交付指派,主要指材料的‘Shop’(工厂预制)or‘Other’。
3 MCAT模块中的材料物资码(Commodity Code)和采购码(Part Number)
3.1 物资码Commodity Code的概念与应用
3.1.1 物资码Commodity Code的建立
通过MCAT模块,在系统中定义好短语(Phrase)层次结构和关系、短语列表的类型(Phrase List Types)、短语列表(Phrase Lists)、交叉点(多条件确定)(Phrase Lists Intersections)和短语限制条件(Phrase Restrictions),利用短语列表(Phrase List)和交叉点(Intersections)在原先定制好的菜单中逐步选取需要的短语代码来建立Commodity Code。
下面是一个Commodity Codes-Phrase/Intersects的例子:(如图1)
第一列为短语类型名称List Name,第二列为具体的短语Phrase,第三列为多条件确定Instersect,通过逐级选取,最终形成一个特定连接形式、特定磅级、特定材料、特定尺寸标准的具有唯一性的一个材料元件。上述例子的Commodity Codes为PFAABAA CAAS1ARZ,详细描述为FLANGE,150LB,SW-RF,ASTM A105,ASME B16.5,这样一个150磅、管端为插焊,尺寸标准为ASTM A105的凸面法兰就用一组唯一的代码表示出来了。
3.1.2 物资码Commodity Code引用数据
物资码的生成需要提前定义相关的引用数据,详见图2:
Commodity Code:物资码
Short Desc:短描述
Long Desc:长描述
Reason for Change:变更原因
Identity Code:特征码
Matl.Group:材质分组,材料所涉及的材质,如CS、SS等
Density Factor:密度因数
Part Prefix:采购码前缀,材料采购码中的前缀代码定义,代表特定类别的材料,如Piping-Flange、Piping-Valves等
Format Code:格式码,根据格式码(Format Code)生成的尺寸定义和Commodity Code的描述组合成唯一的物资码;格式码定义了组合方式
Identity Group:材料类型,定义该材料的所属元件类别
Uom:单位,定义该物资码(材料)的计量单位,作为统计的单位制
Commodity Type:物资码类型
Prim Short Code:短代码,VPRM系统
3.2 采购码Part Number的概念及建立
3.2.1 采购码Part Number的概念
在生成了物资码Commodity Codes后,即可创建采购码Part Number。
采购码Part Number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周期的唯一的材料编号,可保证项目间编码的一致性,无需手工的产生采购码的数字编码,可依据材料特性自动定义采购码的相关属性,减少存储数据的重复量。
标准的采购码Part Number表示特定尺寸的特定类别的某种元件。
3.2.2 采购码Part Number的建立
为了使采购码作为项目材料管理的基础数据,采购码的产生也必须涉及相关的信息:Material Category(材料采购包分类)、VDRS No(供应商文档需求时间表)、Delivery Designation(交付指派)。举例如下:(如图3)
Material Category材料采购包分类:是Vendors(供应厂商)、MR(材料请购)和Cost Codes(费用代码)与材料关联的关键;
Delivery Designation交付指派:表示特定采购码的材料的到货地点划分,发送到现场还是预制工厂等。
4 结语
VPRM作为工程材料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使管道材料编码具有唯一性;直接通过编码查询比通过好几项筛选要快而且不会出错,方便查询;可以规范统一同一个工程项目中材料的描述;方便使用先进的材料管理软件进行仓储辅助管理;简化入库、出库、盘存、领料等仓储管理,可以制成条形码,直接用手持终端扫描,减少人为差错,减少领料的时间,并且不会错领;几个工地的仓库之间可以很容易的调配材料,方便仓库动态管理;可以与图纸关联,使材料具有可追溯性。
一、物资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物资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备品配件、原材料、工器具、消耗品、消防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的总称。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总称。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进行: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储存管理,使用管理等内容。这些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物资保证,加强物资管理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只有加强物资管理。才能经济有效的保证生产物资的供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旨要环节,也是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编制物资供应计划,不仅有利于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物资供应。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达到合理储备,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减少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一是要提高对物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运用科学方法,科学编制物资需要计划。耍根据物资在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合理确定物资的需要景,为计划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企业物资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物资计划编制,可以使计划更精准、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在计划制订之初,物资部门组织人员对物资市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物资行情,掌握第一手的价格资讯:生产部门则根据牛产现状,估算所需物资的数量、种类,提报物资需求清单:财务部门则负责提供流动资金的详细信息,以资金净流量约束物资计划的规模。企业在通过计算机系统综合处理各部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企业的物资采购、使用、储藏等行为,编制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而且,计划制订之后,由物资部门担负计划落实及监督的任务,通过定期的物资供应例会等形式,对物资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物资计划管理不但是其他物资管理环节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避免物资浪费的重要保证。
三、规范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上作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更是预防企业利润隐形流失的需要。为此.实行比价、限价和定价采购制度为核心的物资采购管理便成为当前企业物资采购的主流模式。在物资采购之前,要明确企业所需物资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同时对备选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设备状况、品质控制能力及财务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和资质符合要求。做到同种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不但要加强物资采购订货渠道,还要规范物资采购审批权限,严把物资采购关,在物资采购中,积极对物资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扩大物资采购招标比价范围,严格控制议价采购,“关系”采购.要货比三家,做好市场调查,确保材料质量优良,价格同比较低,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实行物资集中管理。同时实行网上询价调查与市场调查同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
四、精细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是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仓储管理的有效实施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增效盈利的关键。因此首先要做好物资入库验收,抓好数量质量关。物资入库验收,是仓储管理工作的开始,物资到库后,必须经过保管员的严格验收才能入库。入库后应做好验收工作: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同时。要做好入库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二要严格物资出库手续,完善发放制度。物资出库、发放是确保物资供应的需要,更是保证安全的需要。它的基本要求是:按质按最迅速及时.严格检查领用手续,防止不合理的领用,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三要建帐立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建立健全仓库保管卡和材料卡,及时正确地反映仓库物资收、发、存数量动态,这是加强仓储管理的基础。四要切实加强物资安全管理。物资的安全管理主要涉及物资的安全定置,防火、防盗,防损坏等方面。
另外采用“重点管理法”也称为ABC分析法,对物资进行统计综合、排列分类,抓住重点进行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库存物资种类是很多的,其消耗、价值、资金占用等情况各有不同,因而其重要程度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重点管理,才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ABC分析法,就是研究如何加强库存物资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就是将全部物资按需用量大小、占用资金多少、采购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类。把品种虽少,但占用资金多、采购较难的重要物资归为A类:把品种虽多,但占用资金少、采购较易的次要物资归为C类:把处于中问状态的归为B类。对A类物资在订货批量、进货时间和库存储备方面采用最经济的办法,定时定量供应。实行定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对C类物资可采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管理,适当控制库存,如固定订货量,进一批货后可用较长时间:对B类物资。可一般控制,如可以定期订货,组织合理批量供应,采用这种分类管理物资的方法。可以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减少物资仓储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严格的消耗管理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物资消耗定额的合理制定,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利用率,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是开展增产节支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资消耗定额制定方法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经验统计法、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在一个企业,生产用的物资常常有上百种、上千种甚至上万种,在制定物资消耗定额时,要先重点、后一般,逐项研究,怎样抓住重点,针对这个问题,运用经济学家巴雷特的ABC管理法(也叫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将物资类别分为A、B、C三个管理类别。巴雷特揭示了个经济现象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即在社会经济现象中,都存在一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巴雷特规律)。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对一个企业的全年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全年物资消耗资金排列图管理类别A类B类C类合计物资类别比例15%25%60%100%占用消耗资金比例75%15%10%100%结论:从分析图可以看出A类物资消耗资金占用高,是重点管理物资。用这种方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在每个类别里再找出重点物资,进行严格的消耗定额的制定。在运用ABC分类法时,有些零配件,单价不高,量也不大,但由于是关键物资,缺了它将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也可以定为A类物资。在制造、加工企业里单项工程主要材料采取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进行制定。但对于为单项工程服务而发生的日常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不好掌握,可采取经验统计法确定,根据各基层单位性质不同,可采取定额、定量、资金限额不同方法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组成要素
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进行该项建筑工程项目所发生的费用,也就是从建设项目前期手续筹建一直到项目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组成要素包括:活劳动价值、物化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三者相对应的价格。 其主要构成框架如图 1 所示:
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实施的成本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工程建设中所应用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监督。而是盲目的、随意的、过于形式化的实施,使得工程成本的应用比较混乱,根本没有实现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在缺乏管理原理的情况下应用,表现跟多的是形式化、随意性,其真正的使用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2、忽视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在施工项目中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部分。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有的片面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有的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和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3、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偏低,未能够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专业的、合理的、高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工作,使得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遗漏问题、监管不当、控制不合理等情况存在,最终导致成本控制效果。就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成本控制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全面、综合素质偏低、成本控制意识不强等特点,致使成本控制工作落实效果不佳。所以说,成本控制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偏低也是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建筑工程造价主要的两种计价方法
1、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模式
清单计价主要指招标人也就是建设项目的甲方,公开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然后项目的乙方也就是投标人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清单,根据自身成本估算,进行统一报价,也就是参与投标的建设企业需要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核算出该项工程的全部费用。清单计价的方式本着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 清单计价有利于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公平竞争的基础,有利于标底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实用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2、定额计价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模式
定额计价主要基本构成就是该项建筑工程的造价=定额+费用+文件规定,并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强制执行,无论招投标的报价和标底都要以此为依据。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建筑工程的宏观调控和直接管理。 不能直接体现建筑企业根据项目特点和自身情况的自主报价。
四、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1、强化合同管理
1.1 抑制不平衡报价
通常不平衡报价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①没有明确对工程量进行核算,技术资料不完整等,这会导致工程造价被提高。②工程动工后,可能要进行项目分包,这就会导致报价降低。③单价包干混合制合同中,一些子项报价高,另外一些子项报低价。④投标人利用招标文件中的单价分析表,从而高报其中的人工费及机械设备费,而又低报材料费,利用材料调差间接提高材料价格,导致工程造价增多。
1.2 合理控制中标价与合同价
应在合同中对材料、暂定价材料、设备的品质、规格型号、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进行明确。工程项目中设备费、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比例极大,约有三分之二还多,由于设备、材料采购地点、时间、供应方式的不同,其价格也参差不齐,为了防止工程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应在合同中对设备与材料要求作出详尽的说明。
明确人工费用的调整情况。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人工费用就将对工程造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为了确保不会增加工程造价,在合同中应明确人工费用的调整幅度。
对招标、报价、分包范围界限进行详尽的说明。招标、报价、分包范围界限描述不清,就极易导致工程内容重复报价,从而对招标方提出增加投标报价的要求。。
2、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
2.1 搞好市场调查,制订采购预算
工程项目涉及的材料种类非常多,价格的影响因素也比有很多多,价格变动比较大,因此负责采购的人员应及时了解行业政策与材料价格信息的变化并掌握这些信息,为减少因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压力,在材料价格上涨之前就以低价位买入适量的材料。在明确了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材料采购预算。采购预算不仅可以对采购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还便于在采购的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采购预算不是不可改变的,应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购预算。
2.2 对项目材料合理分类,确定采购策略
工程项目涉及的材料品目繁多,有的价格高,有的使用量大,有的重要性大,可以根据材料的分类合理确定采购策略。可以根据材料的使用量、价值高低、供应商数量的多少等条件将项目材料分为:战略材料、重要材料、正常材料、瓶颈材料四大类。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
2.3 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和询价,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哪些材料需要直接与厂家签订购销合同,哪些材料可以通过招投标采购,哪些材料需要通过中间商进行采购。采购人员依据已经明确的采购渠道,对各种可能的采购方案预测核算总成本,从而确定最优的采购方案。材料采购计划除非因设计变更等需要调整外,正常情况下不应随意进行调整,以保证采购计划的指导性和严格性。
3、成本模块化管控法
模块化管控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概念。有鉴于现代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复杂性,业界提出了这
种管理方法。它将整个管理工作这块“大蛋糕”切分成了若干块“小蛋糕”,这些“小蛋糕”包括建筑材料成本管理、施工方案设计成本管理、施工资源(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成本管理等。将整个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分解后,每一个管理模块都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管理设备,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案。并可以建立明确的分块责任制度,也即将每一个模块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这样一来就杜绝了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不明、相互扯皮、互踢皮球等不良现象。而且,管理工作的模块化,意味着管理工作的简单化,而简单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高效化。因此,模块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水平,工程施工承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4、加快质量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开始使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渐向决策管理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更为准确、实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应对挑战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将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入质量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以信息化系统表达,迅速提升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水平。以ERP操作系统为平台,建立成本数据库,加入预算管理子系统,质量成本核算子系统,绩效考核子系统等。
结束语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合同管理,控制采购成本,通过采用模块化管理模式,控制质量成本,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33-34.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21—02
一、逆向物流的产生和含义
近年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其中物流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手段和新的利润源,已经为有远见的企业所认同,并被逐渐提高到战略管理的层面。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正向物流,而没有重视逆向物流管理存在和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相关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以及其经济价值逐步显现。逆向物流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也迫使企业承担起产品回收的责任,在强制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不得不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逆向物流管理的力度,以望满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如今,逆向物流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逐步受到各企业的重视,许多国外的大企业已经把“逆向物流”战略当成强化自身竞争的优势,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增加顾客的价值重要手段。
狭义地讲,对已丢弃的产品再进行制造、再生和物料的回收过程,就叫“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通过计划、实施与控制物品从消费地向生产地的经济性流动过程,已实现对逆向流动物品的适当处置和价值回收的目的。其主要包括:退货产生的回收物流、有价值回收的再生资源物流、无价值的废弃物物流。广义地讲,逆向物流还包括减少资源的使用,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来控制废弃物的数量,而且还能使正向和逆向物流的效率更高。
二、电力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我们都知道,电力企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这一行业的主要产品是能源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其特殊性,使电力生产建设所需的设备物资和材料,更具有专业性、特殊性、复杂性。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物流主要是采购和供应物流,今天本文所谈的电力企业物流,是指有形的实物,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备、供应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而电力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剩余、退库、闲置物资进行重新计划、组织、分配和平衡利库再利用的过程。搞好逆向物流管理,有利于合理化使用和节约物资,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利润。电力企业作为装备性工业,物资费用在电力生产成本和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投资总量的60%—70%。此外,电力设备的通用性较低,针对性较强,从而对物资的选用和匹配比一般工业企业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管理方法,稳步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逆向物资回流,对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和基建工程的顺利投产,提高全局的经济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逆向物流作为企业的价值链中重要的一环,其具有鲜明特点:如缓慢性、混杂性、分散性。(一)由于物资的回收利或报废用要经过完整的物资管理程序,才能再将它们进行利用再出库,历时较长,所以会相对缓慢;(二)在回收物资的时候,由于产品种类繁多,状况复杂,这就使逆向物流具有一定的混杂性;(三)又由于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比较分散,可能是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或在库物资等,所以相对来说,产品的逆向物流较为分散,基于这个特点,逆向物流中的回收产品就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电力企业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企业中,“逆向物流”其实早已存在,只是没有将“逆向物流”名正言须罢了。电力企业产生逆向物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有一定的剩余物资也是正常的:如生产、基建部门、设计部门、业主单位、物资采购供应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各自因职能范围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剩余物资,产生了逆向物流。表现的形式是:需求机动量过大、施工设计变更、或者物资采购决策失误,电力单位采购缺乏计划性、盲目订货等形成的,也有是被更为先进的设备物资更新换代所淘汰;以及科技进步需对原来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存在不够科学性,使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改变设计,亦或者是备品备件重复储备、损坏、更新换代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规划,把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事无巨细、精打细算,并且保证工程所需设备物资的保障供应,也要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中剩余物资的利用与管理,做到合理控制使用工程物资,减少剩余物资回流。除此之外,在电力企业逆向物流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资管理体制模式的制约
在电力企业内部,由于电力企业物流经历了三种物资管理模式:即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模式,搞活经营时代的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到如今正在实施的统一配送物流中心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力企业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在逆向物流管理中,与这三者也相互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目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正处于从传统的物资供应向现代物流管理社会化转换过程的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二)物流意识淡薄,物流人才匮乏,现代化物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多年来,在电力企业内部,不重视物流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对物资管理存在偏见,有些人认为:物资管理工作不外乎收收发发、进进出出,没多大的技术含量。因此,造成物流人才匮乏,物资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企业缺乏一批有知识、有专业才能的物流管理人员队伍。由于物流意识淡薄,电力企业对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效益潜力认识不足,特别是企业自身对逆向物流的回收责任意识淡薄,认为逆向物流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还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缺乏对逆向物流的回收和完善化管理,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尚处于初步的、业务型的、分散的计算机管理阶段,网络功能不强,信息管理层次多,管理系统不一致,造成信息交流不畅,资源不能共享,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这种“滞后的”物流控制现状,往往使企业对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企业的物流系统功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发挥。
(三)企业职能部门对生产建设项目工作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从最初工程项目的报建、预算、审批、要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勘查、设计,确定最初的设计方案,这就要求生产技术部门和设计部门,真实、准确、有效地核准、做好工程项目概算,科学、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报送设备物资采购需求。然而由于对工程项目缺乏前瞻性,往往因设计的变更和计划需求失准造成工程物资的剩余,是产生逆向物流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把握控制好对生产建设项目物资需求计划,对工程项目立项要做到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
(四)对闲置资金利用率不够,内部管理矛盾颇多
由于工程结余、拆旧换新等原因,电力企业一般存在一定量的闲置物资,通常这些物资都存放在企业的仓库。近年来,一直提倡通过平衡利库,减少仓库闲置物资资金占用,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却发现虽然很努力地利库,闲置的物资却还是不断增多,然而仓库的库容量是有限的,迫使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渐入困境。显然仓库闲置物资没有得到妥善利用,导致企业物资越积越多,缺乏规范化管理,安全隐患大,需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加强管理。而在企业内部各项考核指标等管理体制规范要求下,众多考核指标纵横交错地落到基层单位头上,最终令物资使用基层单位,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新的物资设备以达到各考核指标,也不愿使用已经存在的闲置物资。一方面企业物资管理制度上要求减少闲置物资,要求零库存,甚至要求杜绝闲置物资的产生,另一方面为了让基层一线能代表企业的先进水平,企业在工程建设制度、生产运行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上又给基层单位设置了资金完成率、项目达标率、技术先进率等一系列考核指标,一旦基层单位使用了仓库长时间闲置着的物资,就难以满足各方面指标的要求。这就大大制约了闲置物资的再利用,无形中增加了电力物资管理的难度。
(五)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
由于电力物资产品的特殊性,回流产品的质量差异大,对产品的回收处理,较其它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而使在逆向物流管理的在操作上,存在许多困难。当这些物资经使用过后,退回到库存,有些还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这时候就要对这些物资进行技术的评估鉴定和平衡利库后再行使用,对没有使用价值的物资,就要进行报废处理。如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处理逆向物流的技术、手段上还不够先进、电力产品再制造的市场需求量不明确以及逆向物资的处置程序比较繁琐等,因此,造成运行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
四、解决电力企业逆向物流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电力企业要加大对物流管理投入的力度,重视逆向物流管理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加大逆向物流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企业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不断挖掘潜力,降低逆向物流回流费用,严格控制逆向物流成本。
(二)制定逆向物流管理规章制度,开展逆向物流的入口控制。建立和完善有关物流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逆向物流实施细则及操作手册和工作要求,加强对逆向物资的在库管理和现场管理。
(三)建立畅通的逆向物流渠道,实现行业资源共享。电力企业要建立畅通的逆向物流渠道,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行业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调制调剂,充分发挥逆向物资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四)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管理信息共享。建立有效的物流管理系统和逆向物流信息网,加强信息共享,实现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必然要求。由于物资管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所包含的物资种类众多,要让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把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供应商等的管理纳入网络管理之中,有效地利用共享信息资源,改善企业管理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作用于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由于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稳定、经济等生产经营活动及经济效益,再加上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及技术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物资管理信息化必然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加强工程建设物资管理措施。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概算及物资采购管理环节。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强化物资需求控制。在宏观上,应根据企业年度生产建设投资总量测算材料消耗,把计划贯穿于物资的采购、发放、消耗、储备的全过程,突出计划的严肃性和实效性,物资的采购按计划运行,实行预算定额控制,用计划约束采购,用计划控制消耗。对工程回退的剩余物资,要根据物资种类和属性区别处理,加强对回流物资的保管保养,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剩余物资的经济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平衡利库再利用、减少资金占用。
(六)设立合法的检测评定机构。
目前电力企业内部设立的电力试验研究院,是具有行业专属性质的电力设备检测评估机构,专门从事对电力设备的实验和技术检测评估,但它并不能代表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定,因此,应尽快设立国家与企业联合组成的,最具权威性质的合法的检测评定机构,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发挥作用,有助于电力企业行业规范化发展。
五、结语
逆向物流管理是物流配送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而在实际运作中,不同企业的逆向物流活动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企业在进行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把逆向物流提到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实施管理,在政策制度、回收方式、回收渠道以及配套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决策并配备专门的团队和管理人员开展实施,并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认真分析企业逆向物流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这样才能使逆向物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提升空间。
编辑推荐
《物业管理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以科学缜密的态度,根据物业管理经营规律,围绕物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分别对物业公司市场发展部、客服中心、工程管理部、环境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行政部门、人事部以及财务部等各部门的工作事项给出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细化了物业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制度,还附有部分实用表格。《物业管理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除了能满足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需要外,还可供企业培训及各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规范、细化的管理方案
简练、务实的工作指导
目录
第1章 物业管理概述
1.1 物业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功能
1.2 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3 物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2章 物业公司招标、投标管理
2.1 物业公司招标、投标的组织机构
2.2 物业招标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2.3 物业投标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3章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3.2 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写程序与编写标准
3.3 质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与工作标准
3.4 物业质量记录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4章 物业公司接管、验收管理
4.1 物业接管、验收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4.2 居住小区接管、验收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5章 物业公司环境与绿化管理
5.1 文化娱乐设施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5.2 环境绿化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5.3 清洁卫生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5.4 消杀服务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5.5 清洁药品使用、保管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6章 物业公司设备维护与修缮管理
6.1 电梯运行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6.2 设备保养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6.3 房屋修理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6.4 室内装修验收申请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6.5 空调运行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6.6 供排水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7章 物业公司物品采购、物品使用及报废管理
7.1 物品采购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7.2 物品领用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7.3 使用仓库备用钥匙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7.4 物品报废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8章 物业公司租赁业务管理
8.1 物业租赁业务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8.2 物业房屋租赁合同签订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9章 物业公司安全服务管理
9.1 安全服务人员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9.2 电梯困人处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9.3 办理出人证件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9.4 社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9.5 盘查可疑人员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9.6 打架斗殴事件处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10章 物业公司客户服务管理
10.1 业主入住、迁入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0.2 业主迁出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0.3 调节业主纠纷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0.4 客户投诉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0.5 客户回访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0.6 各部门服务质量调查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11章 物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11.1 员工聘用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1.2 签订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1.3 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1.4 员工晋升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1.5 员工辞退、辞职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12章 物业公司财务管理
12.1 物业财务预算编制程序与工作标准
12.2 物业财务预算的控制程序与控制标准
12.3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2.4 成本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2.5 维修费用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第13章 物业公司综合事务管理
13.1 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3.2 信件分发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3.3 员工领用、换洗服装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3.4 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13.5 行政会议管理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序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扩大,物业管理随之兴起。无论是由房管所转制的公司,还是新近崛起的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管理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缺陷,因此严格管理、规范服务、统一标准、科学设计,成了推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动力与保障。
物业管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融管理、经营和服务三方面于一体的专业化管理,也是一种与房地产综合开发、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相配套的综合性管理。
由于物业管理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行业,目前尚缺乏较为系统的管理规划和统一的行业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主们的正常生活,也制约了物业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这种需要,我们专门编写了这本实务操作指导类工具书。
本书以科学缜密的态度,根据物业管理经营规律,围绕物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分别对物业公司市场发展部、客服中心、工程管理部、环境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行政部门、人事部以及财务部等各部门的工作事项给出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细化了物业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制度,还附有部分实用表格。
本书采用“流程图+工作标准”的形式详细、准确地展现了物业公司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工作流程,体现了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文摘
第1章 物业管理概述
1.1 物业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功能
物业是指正在使用中和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的各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附属设备、相关场地等组成的单宗房地产以及依托于该实体上的权益。
物业根据用途可分为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及其他物业等多种类型。
物业管理是一种融管理、经营和服务三位一体的专业化管理,也是一种与房地产综合开发、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相配套的综合性管理。物业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它既涉及物业的开发与建设期,也涉及物业的运行、使用期;既包含管理,也包含服务;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社会性。
1.社会化。
(1)社会化的两个基本含义:
①物业的所有权人要到社会上去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②物业管理企业要到社会上去寻找可以代管的物业。
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摆脱了过去分散的管理体制,并由多个产权单位、产权人通过业主大会选聘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2)社会化的两个属性:
①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属性。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使物业管理不断呈社会化趋势。因此,物业管理公司要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全面开展多方面的经营和服务业务。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就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是国家经济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因此在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中负有重要责任。企业实现资源节约是一项长久活动,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活动和相应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重要环节,为企业节源开流,实现资源节约起到加速推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财务、审计管理是企业建立资源节约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这既是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又是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真正认识清楚企业财务、审计在企业实现资源节约中的作用,应从财务与审计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概念、关系;企业资源节约的目标和财务、审计管理目标的共同性;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和财务、审计管理手段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探讨。
一、财务、审计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概念及关系
(一)财务的含义
财务从经济角度定义其含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从企业资源管理则可定义为财务是对企业各项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过程的归集、核算和管理,是不断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的持续过程。
(二)审计的含义
审计从经济角度定义其含义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从企业资源管理则可定义为审计是对企业各项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过程的监督和规范,对企业在资源消耗过程中不合理和不合规的部分进行改正,促进企业降低资源消耗。
(三)财务审计的关系
财务与审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其相同点主要有三:内容都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目的都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范围都涉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同点也有三:概念定义不同;工作重点不同;具体监督内容不同。
从企业资源管理角度看,财务与审计相同点都是对企业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的管理和监督,都是促进企业不断改进、完善资源的管理,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同点是财务对企业资源管理侧重于日常管理和监督;审计则侧重于企业资源运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评议。
二、财务、审计目标和企业创建资源节约目标的共同性
(一)企业创建资源节约的目标
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就是对企业拥有资源的消耗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企业有形物资资源的消耗,也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消耗。企业在资源消耗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资源的合理消耗往往会形成资源浪费,造成企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导致企业成本增高,经济效益降低。同时资源使用的不合理和浪费,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经济效益损失,也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损失,给社会和环境增加负担。
企业只有通过合理使用资源和创建节约资源,才能使企业投入减少,消耗降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要做到资源节约和合理使用,势必要求企业强化管理,制定合理管理制度,激发职工积极性,从企业日常消耗控制一点一滴做起,并促进和推动员工的技术开拓和创新思想,从而带动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使企业不断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见,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创建资源节约的最终目标。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单从财务管理的表面现象看,它是企业人、财、物的消耗用资金表现化的归集核算过程,是企业各种资源消耗过程的归集和核算,通过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资源消耗过程进行核算、分析、评价得出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结果。但是从深层次看,财务管理的过程并不是企业财务部门单一的管理行为,它是企业全员参与的管理行为,是对企业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的管理过程。它表现为:
1.财务管理和企业其他管理工作是相互存在和相互作用的。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财务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及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于企业各部门在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相互协作和配套实施,离开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财务管理体制便成空中楼阁,无法施展落实。
2.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企业各部门和全员参与,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企业的决策和计划最终要由企业的高层来决定,并由各个职能部门来执行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实现观念的转变,把价值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个人、每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财务管理与生产的关系。企业生产的过程是企业拥有资源的消耗加工过程,通过对企业资源的生产加工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融入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参与着生产过程资源消耗的计划、计量、核算、监督和分析,并向生产者反馈资源消耗指标和状况,监控督促生产者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
企业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各部门共同管理、控制企业资源消耗的过程,只是财务管理在这过程中起到主要管理控制作用。不难得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资金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观点,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取得的时间及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和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是相同的。
(三)审计管理的目标
企业审计管理的过程是对企业资源消耗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监督、评价、反馈和保全企业资产资源的过程。企业通过经济效益的审计,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和主要经济资源利用四个方面出发对企业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进行评价,评定企业预先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是否实现。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换而言之就是企业资源消耗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益,能否实现企业预定的战略目标。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这是对企业资源实际消耗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评判。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是对企业资源在专项经济活动中消耗的分析、评判。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企业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从企业审计管理的形态和表现的方式来看,审计管理参与企业管理所表现的效果没有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明显和直接,但是审计管理却是对企业从资源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整个过程的监督、分析、评判和保全。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难看出,企业审计管理的目标在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作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的实现。这和企业节约资源寻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是相同的。
企业财务、审计管理和企业节约资源从它们的目标来看,三者有着共同之处,都能促使企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和财务、审计管理手段表现形式不同,效果相同
(一)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
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因企业产品品种、管理、规模等不同,使企业表现出来的节约资源手段和途径不同。对产品单一、管理简单、企业规模不大的企业,其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相对简单,以强化企业管理和全员节约资源意识为主;而产品种类繁多,管理复杂,企业规模大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化企业,其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较多,在强化企业管理和全员开展资源节约的意识基础上,通过企业技术、设备更新,调整产业结构等来实现资源节约。
1.产业结构调整开创资源节约。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技术结构落后、规模结构偏小,是导致企业资源浪费、能源消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应把资源节约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淘汰技术落后、规模小、资源利用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的工艺、设备和装置,使结构调整成为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十多年来,西山煤电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年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因地制宜,建立电厂,把煤炭直接转换为电能,大大节约了原煤外运成本,减轻了污染和资源耗费,节约了资源成本。
2.技术进步推动资源节约。面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现实需求,企业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节约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西山煤电集团多年来通过技术引进,自我研发创新等,使生产技术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如西山煤电集团西曲矿通过引进乌克兰螺旋采煤机,使以前无法开采的7号薄煤层的原煤得以开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浪费,增加了业务收入。
3.管理创新构建资源节约新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需要严格的“精细”管理,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从管理和体制的层面上构建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企业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过程中,应开展与国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标”工作,主动寻找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认真分析原因,从而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为切实加强激励和约束,应加强对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组织领导,建立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资源节约责任制,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纳入到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使精细管理、精益管理,向管理要资源、向管理要效益,日益成为企业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
(二)财务管理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
财务管理在参与企业资源节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资源的管理控制上,参与管理的形式多样,表现形态比较直观,是企业一项全员性活动。
1.企业应实行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总体控制企业资源消耗。实行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资源控制的中心环节,全面预算对企业资源起到总控作用。它采用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考核的方法,对企业资源在流转过程中实施了细化落实,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各项发展规划,以货币的形式融于财务预算中,财务预算统括全局,其他各项计划服从财务预算。其他各项计划的制定要以财务预算为中心,最终服从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个根本目标。近几年来,西山煤电集团通过自下而上的财务预算管理,并结合集团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使集团各项资源的耗费和收入的来源全部纳入集团管理之中,并通过严格的责任法人等考核机制,确保预算指标的落实完成。这一举措,使得整个集团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耗费得到控制。
2.实行生产资源集中采购,降低生产资源取得成本。企业生产资源实行集中采购,改变企业按部门分散采购做法,不仅能使生产资源的取得依照计划实施,服务和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而且集中采购能使企业把握资源取得的主动权,获得最佳资源采购价格,降低生产资源取得成本。为减少生产物资采购成本,西山煤电集团多年来一直强化物资集中采购,并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集中采购机制,降低了采购价格,节约了采购成本,为集团节约了资金。
3.建立财务分级责任制,将资源消耗落到企业生产经营考核、评价指标中。建立财务分级责任制,把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各部门,使各单位、各部门都承担资金、成本、收入等财务指标。财务分级责任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消耗按照预定指标分解落实到企业各部门中,促使企业各部门和全员加入到资源消耗控制中,推动企业资源节约。西山煤电集团通过财务分级责任制,把公司总体预算目标分解到各二级单位,各二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预算指标进行再次分解,把各项指标分解到相关科室、区队,使各项资源按照预定指标得以消耗,防止了资源消耗被扩大化,为企业节约了资源。
4.完善企业存货及资产管理,维护企业资产完整,发挥企业资源作用。企业资源经过消耗,被转换成待加工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了企业新的资源,为经济效益的实现创造了可能并发挥着作用。完善的财务资产管理,可以维护企业资产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对企业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节约了企业资源。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坚持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机制,强调存货、固定资产的出入库、使用过程的监管,最大限度发挥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作用。
(三)审计管理实现资源节约的手段
审计管理通过参与对企业资源的取得、消耗、转换和收益的分析、评价、保全来最终实现企业资源的节约,它表现的形态不直观,参与人员范围小,不易被认识,但审计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后防线。
1.运用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开展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年度审计,分析、评判企业活动结果,寻找企业存在的问题。总体经济效益的审计,可以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反馈,从而使企业及时更正、弥补存在的缺陷,保护企业利益,减少资源流失和浪费,维护企业资源,起到节约资源作用。西山煤电集团一直坚持项目总体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外聘会计师事务所,山西省财政厅专项审计等,对企业运行的项目进行经济综合效益审计,使企业各经济项目不合理和不合规之处得以改正,提升了企业各经济项目运行的效益,为企业节约了资源。
2.开展采购业务和经济合同审计,审查资源取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认采购成本。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合同的合法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可以确认和保护企业资源取得是否价格合理,防止企业以高额成本取得企业生产资源,为资源节约起到作用。西山煤电集团对各采购业务和经济合同坚持公开招投标,定期进行审计,保证了集团各采购合同和经济合同的合理性,减少了采购资金成本。
3.资源存储审计。主要审查存货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防止资源霉变损耗流失,对资源的保存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资源在存贮中的浪费。西山煤电集团对各项生产物资的储存实行定额管理机制,当生产物资低于定额时才予以补充,有效地防止了超额储备。通过物资存储审计,使西山煤电集团的物资存储更加趋于合理,防止存储物资过多占用资金,节约了资金。
4.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确保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的合理消耗和使用,促进企业实施技术、设备更新,降低资源损耗,起到了资源节约的作用。西山煤电集团坚持生产业务审计,审计生产业务的合理性和作业的安全性,促进了企业的生产业务及作业流程管理,使作业中各项消耗降到最低,节约了资源。
5.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通过审计,可以明确企业资源的回收、保护企业货币资金的回笼、防止货币资金流失、发挥货币资金的效率,为企业转入新一轮的生产提供资金保障。西山煤电集团实行集团统一销售机制,由集团对各项产品进行集中统一销售,统一回收货款,使集团资金及时回笼。西山煤电集团坚持销售业务审计,通过审计使销售费用得到合理控制,销售资金得到及时回笼,以防资金被挪用,销售业务的审计为西山煤电集团资源节约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对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可以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可见,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起到了对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作用,确实是企业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最后防线。
四、结语
企业创建资源节约表面看是对企业资源消耗减少浪费,起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用,实质是实施资源节约这一过程,需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技术进步、开展管理创新,进行精细管理和精益管理,是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即通过节约和降低资源消耗使企业获得经济资源的投入最小化,经济收益最大化,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满足企业利益。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是通过财务管理参与到企业的资源取得、资源消耗、资源转换和资源收益四个方面中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企业价值。
企业审计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是通过审计管理对企业资源取得时的成本是否合理和资源是否有用、资源消耗时是否浪费和资源是否被他人侵占、资源收益是否合理和有无流失转移等方面的监督、分析、评价来维护保全企业资源,使企业资源消耗最低化,收益最大化。
财务与审计管理在企业实现资源节约中起到核心作用,实现资源节约,要求企业管理层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财务预算目标,强化财务和审计管理部门职能,采用前述的财务、审计手段对企业资源进行归集、核算和监督,并落实财务和审计的考核、监督、反馈职能,必然能促进企业降低资源消耗,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可见,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对企业资源节约起到核心内容和突破口,这既是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又是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