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09: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改变教师单向授课模式
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人类已获得的知识成果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而不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只有通过讨论,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问题并即将解决问题时,经老师开导,学生便豁然开朗,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讨论课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驾驭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趣味性。除了传统的授课方法,还可以配合多样化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借助多媒体使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直观性、兴趣性。当代文学有很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对于阐释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如《活着》、《动物凶猛》、《妻妾成群》、《红高梁》等都拍成了电影,老师在讲授这些篇目时,可以播放相应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增进学生对当代小说后现代性的了解。当代小说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主体”和“历史”的解构,如果教师仅仅从小说出发,向学生讲解王朔如何采取游戏人生的态度,消解一切伟大和崇高,会显得枯燥而晦涩。但辅之以视频资料:一群小伙子在《国际歌》的伴奏下,将对手打得头破血流;一群学生在课堂上捉弄老师;主人公质疑记忆的旁白等,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当代小说中理想主义已偃旗息鼓,小说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是在捏造谎言,调侃权威。电影将文字描述的场景转化为影像,更能丰富和加深我们对小说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辅之以第二课堂,如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影评、支持学生社团改编、表演文学作品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
一、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同时因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在当前国家强调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其他文科类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也将该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尽管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追求商业利益的实用主义观念使文学逐渐边缘化,社会对文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缩减,中文专业的学生遭遇就业难困境。这就促使高校争相开办应用型的财经、理工科专业,限制中文专业的招生规模,压缩中文专业的课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甚至纷纷砍掉中文系。
其次,从学校内部办学看,除了一些开办中文系较长的传统文科学校,大部分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在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上,汉语言文学不受学校重视,得不到政策、经费等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图书馆专业书籍资料陈旧匮乏,校园的文化底蕴浅,人文氛围不浓。
再次,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学生的文学底子薄,对文学普遍缺乏兴趣。笔者曾以所在学校艺术设计系学生为对象,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有60%的学生表示在高中时选学理科;关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态度,68%的学生表示一般或者不喜欢;问及为什么选修这门课,95%的学生回答是因就业需要、修够学分或者其他目的,只有5%的学生回答是因喜欢而选修;关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25%的人坦言很少读作品,75%的学生表示读过一点。
最后,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看,要么是教学方法老套单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么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在课堂上采用讲故事、看电影的形式作简单化、娱乐化处理,或者脱离学生基础和文学本身,在课堂上贩卖炫耀所谓新潮时髦的学术话题、文坛上的是是非非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文学课程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偏离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宗旨和精神。
针对令人堪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实现成功突围并焕发出应有的活力,是目前这门课程教学实践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小说文体的教学为例,尝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作粗浅探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1.重视作品的阅读和积累
阅读作品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靠大量地阅读作品,这是一项基本功,也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舍此没有更好的办法。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认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在对话互动的课堂条件下,发生情感、认识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使文学教学的审美活动充分体现出来。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去读文学作品,在大学里他们选的又是非中文专业,阅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同样缺乏。为此,现当代文学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大量读文学作品。
在阅读作品环节,教师要从“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方面加以指导。为此,一要为学生开好书目,提高阅读效率。现当代文学作品数以万计、浩如烟海,而学生的阅读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名著。小说以中短篇为主,兼顾长篇作品,分必读和泛读两类要求。书目最好在开课的学期初就列好,便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二要做好阅读指导。根据课堂上要讲授的重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流入看热闹式的浅阅读。三要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但可以检验阅读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笔记内容可长可短,自由灵活。既可以是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体会,或者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只要是自己的真实阅读所得就行,严禁抄袭别人。此外,要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图书资源。在没有中文系或虽有但非传统优势专业的理工科院校,图书馆的文学类藏书本来就不多,如果要求全班学生同时去借同一部作品,根本不现实。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图书资源下载阅读,但要告诉学生选择优质的电子图书,以免文字错误影响阅读效果。
2.加强文本分析训练
讲文学课一定要从文本出发,避免脱离文本高谈阔论,使文学课丧失文学性。正如有人提出:“教师应立足于作品‘文本’的教学,重建文学的审美空间,通过文本的细读途径,建立读者与作者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示范性的文本分析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课时一再被压缩,相对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时间显然非常紧张。所以,必须采取“精讲”的方式,精选重点作品,紧扣教学重难点,挖掘作品精华。
首先,在分析作品之前,要通过导读阶段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熟悉情况,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对作品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对作品讲析有什么期待等,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讲解,形成教师和学生的思路精准对接。否则,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听的,结果只会出力不讨好,白白浪费时间。要把现当代文学作为开放的文本,紧密联系当下现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当代学生普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及其作品反映的内容有隔膜。在讲授鲁迅专题时,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鲁迅其人其作,可从近年来文坛上围绕鲁迅的争议,以及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被删减的事件,提出“鲁迅的思想及其作品是否过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切入课堂教学。
其次,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小说文体,采取不同的分析模式。对于人物单一、情节简单的中短篇小说,宜重点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主,以人物为纲,串联起作品的主要知识点。对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长篇小说,可以在列提纲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采取抓主要人物和重点场景分析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篇幅过长,不可能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进行分析,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场景作重点解读,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例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可选择吴荪甫为刚到上海就病逝的吴老太爷治丧的场景作重点分析。因为通过这个场景,作者几乎让全书中的主要人物悉数登场,每个人物的心态动机,与吴荪甫的微妙关系,以及吴在内政外交上的能力个性都展示无遗。对于不重故事情节的诗化抒情小说,宜从小说语言入手,选择精彩片段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悟作品营造的诗化意境,揣摩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均可采用此法赏析。
再次,基于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之高中生有明显提高的实际,在文本分析时,要改变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不要搞“一言堂”,也不要自称“标准答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分析,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不妨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主讲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同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善于把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打开学生的思路。例如:分析“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在启蒙精神、反封建意识以及个性解放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比较“五四”时期的冰心、庐隐,20世纪80年代的张洁、铁凝、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的林白、陈染等人之间,在女性意识上有什么区别;鲁迅《阿Q正传》与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系列在批判国民性上的一脉相承性;沈从文与汪曾祺在小说文体风格上的师承关系;等等。
3.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在现当代文学教学当中应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应强化写作训练,把能力培养落实在笔头上。特别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更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的拓展。在传统的中文专业教学中,有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文学课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活动既没必要又很难实行。其实,文学课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如从宏观上,可以围绕“听、说、读、写”4种能力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从微观上,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讨论、诵读、复述、拟提纲、做摘要等环节,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做好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如可以就学过的作品写篇小评论,成立文学社团,举办征文活动、朗诵表演,就喜爱的某位作家收集资料,结合作家生平发起周年纪念活动,有条件的学生可采访在世作家或参观作家故居等。改革课程考试形式,适当采取应用性、实践性考试,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即使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也要减少知识记忆性题型,增加分析理解性题型。只有把实践内容渗透进课堂内外以及作业、考试等环节,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
4.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时,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应坚持恰当、实用、有效的原则,不要为追求形式或者图省事而用。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仍然要保持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被课件束缚手脚。其次要精心做好课件,力求内容充实,形式美观。此外,很多现当代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放一些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影片放映耗时长,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对影片做一些剪辑,根据讲授需要适时穿插。同时,在播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比较小说原著与改编的电影在表现力方面的区别,看后可就此写篇电影赏析。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QQ群、博客、微博等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答疑释惑。
三、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既面临种种挑战,也存在突破困局、重获新生的良好机遇。只要我们遵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时代和社会对这一课程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提高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力.知识观转型与现代文学教学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6,(2).
一、课外阅读评价原则的多元化
1.模糊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的灵活化
1.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涉及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新发现的好书进行阅读,可以申请更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将其列入《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当中去。
(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
2.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3)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并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三、评价措施的层次化
1.资料查阅法
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查阅时间:《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审核、期末验对,其他内容每周查阅一次。
1.总体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我校学生入学时的高考分数比较低,绝大部分学生刚刚跨过三本分数线,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学校招生名额不足的情况下降分被录取的,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应有的知识储备不足、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皆不完善,亟待提高。
2.缺乏学习动力,学习自觉性不高
我校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被迫学习的,进入高校后,原有的直接监管人和集体远离了他们,造成直接监管的缺失。另外,高校的学业压力没有高中时期面临高考选拨的紧迫和集中,能够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之前大大增加。再加之身边大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都相差无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自控能力。
3.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
考入三本,并且又在独立学院就读,我校学生普遍表现得较为自卑,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有一些自愿选择我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乐观,学习态度也很端正,认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另外一部分由于高考失利或迫于家庭压力选择我校的学生,则自视清高,认为很委屈,对学校教学满腹牢骚,课堂不听课,课后不复习。日积月累,学习上的问题来越积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4.应有的阅读储备不足
学好中文的前提基础之一就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储备,尤其是文学经典的阅读量,但是阅读经典通常在短时期内无法取得直接的功利性回报,所以很难受到学生的重视,更不用说非经典的阅读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本身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然而,在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的当下,学子们为了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依旧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很难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5.课程课时数减少
随着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和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尤其是国家推行的独立学院(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不断向应用技术型学院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也由原先的一百多个减少为五十多个,这对独立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1.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我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因此,更要注意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环境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从大一开课,对于刚结束高考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来说,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第一次上课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该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学好该课程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以文本阅读为基础,提高学生理论素养
针对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少、重实践的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应调整教学重点,在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基本文学知识和文学现象的基础上,适当淡化“史”的线索(如思潮史、流派史等),将教学重点放在文本的阅读和深度理解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比如,在开课之初,可以为学生开列出一份学期必读作品书目、一份参考阅读书目,可以以“鲁迅作品阅读”“巴金作品阅读”“王蒙作品阅读”“莫言作品阅读”等专题性作品阅读的形式构建。这样既能使阅读是系统的,同时又能对专题深入学习,能够得到系统性的锻炼。不但可以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另外,为了确保不流于形式,可以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教师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并且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轮流上讲台就自己或大家感兴趣的作家作品阐述个人看法,引导学生相互争辩,以此提高他们的分析感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有两种目的,一是带着任务去阅读,比如读课本,读到题目要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读后还要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有哪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读文章相关的人物了解及事件的了解,需要查阅资料并写一写,记一记,而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预习作业,这样的阅读是学生学习期间最常养成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一般读的篇目不长,是最基础的阅读是有任务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需要教给方法讲清要有意识记。另一种阅读是没有任务完全是兴趣使然的阅读,看到一本书或一段文字拿来就读,不刻意读出好词好句,不做读书笔记,也许读过了就读过了,直到某一天提到了读过的相关书籍内容时,才会记起自己读过,这时也只是记得读过,相关的内容却是很模糊的,如果很重要就会努力回忆并找来再读。这种阅读不刻意要求有意识记,阅读很轻松。应推荐书目让学生去读,或者学生喜欢的推荐给其他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交流,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开展延伸阅读的策略
1.注意对延伸阅读兴趣的培养。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①目标情境。教师根据课外阅读某一方面内容提出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评价或结论,作为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找寻依据,或支持或反驳,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②生活情境。正值读书好年华,懵懂初开,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不同层面的困惑。我在教学中,就利用这一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寻找答案。③示范情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教师自身渊博的阅读积淀所形成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好的启发引导。④活动情境。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激情长保新鲜,每隔一断时间我们就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示活动。或者讲故事比赛,像《水浒》、《三国》、《童年》等小说故事性很强,就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阅读兴趣,让阅读走向纵深。
以文本为根基,加大阅读原著经典当下的现当代文学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对整个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发展轨迹的描述,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点拨,而相对忽略和轻视了文本阅读。老师和同学们热衷的是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所撰写或者转发的各类文学评论与文学批判,各类考核也以文学史的现象为主体,而忽略了对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师生对随手一个作品、随意一个作家都能评论的头头是道,对原本原典却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品读过。简单化和程式化的表达首先违背了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它很难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激荡自身的人文情怀,进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学的魅力,而限于背诵熟记一些万能回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教材、论文当中的给定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而在文学的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离开了作品,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学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再多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式地夸夸其谈。因此尤其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新型本科更应该提倡、鼓励、支持、要求学生大力阅读原著。在课前教师可以告诉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和大致规划,告知学生什么时间段大致应该阅读完哪些经典代表性篇章,保证自身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跟进,有可能的话阅读整本的原著;课堂上课前可以抽查几名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畅谈散文感悟、背诵优美诗歌,真正能够鲜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课下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同学书写读书笔记、撰写课程小论文。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繁杂、各类流派交错层叠,原本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让学生应接不暇,在上一节课的课程还没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时下一节的内容又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寻求师生之间的“共振”和协调,既要学生跟上老师,也要老师服务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学大纲等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多一些软性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课程计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熟悉课程、填充课程的过程。分成小组有代表的在课堂进行讨论演讲,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学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使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
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业”形式如今的现当代文学考核方式仍多以书面为主,而且题型基本稳固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赏析的老态模式。学生也只需要将可能考试试题进行整合,考前突击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这种单一的书面考试确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也滋生了学生懒惰心态,以为考前刻苦背书就能够过关。因此教师在考核上要尽可能使用“大作业”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制作关于现当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谱,让大家知晓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迹;排练优秀话剧,在彼此协作当中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角色意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设计等图片;抑或者让大家分享介绍自己获取文献、查找文献的经历,为将来撰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总之尽可能多种考核综合考察,减少单一方式的简单命题,只有老师想尽办法、出尽点子,才能防止学生懒惰,应付考试。
1.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2. 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
3. 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规定阅读量。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3)建立《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
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
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自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始以来,本课题拟继续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基于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与规律等,本课程组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并实施的教改措施、拟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文学课程综合改革》
本课题从陕医大现代文学教学发展足迹和现状出发,对现代文学第一课堂在教学机制、师资状况、学生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试图寻求促进现代文学教学第一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建现代文学教学第二课堂内容体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贯通。
2、《现代文学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论文方式考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比例调整为4:6,即平时成绩占40%,除常规的出勤、提问、讨论外,重点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课堂练笔等计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占60%。
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能力测试有效结合,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
3、《现代文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是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比例等应用问题。逐步实现现代文学课程的网络化教学。
4、《现代文学课程第一课堂教学研究》
主要是解决现代文学课程与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融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实施
1、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精讲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知识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是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自主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对学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原著导读法:文学课程的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即是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原著,文学专业学生的作品阅读不是纯粹的娱乐,应该带着问题阅读,运用知识储备,分析作家作品的创作意图、主题和艺术性等相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授课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进师生的了解。
(3)多媒体与影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式最大优点是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题根据实践教学大纲,适度安排多媒体和影响教学,辅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力求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如课堂讨论、试讲、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同时,结合陕医大学生特点和现有条件,尝试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试讲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是陕医大人文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内容庞杂,作家作品众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明显力不从心。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化繁为简,精讲多练,重视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科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和鉴赏能力。
四、已有基础与改革目标
1、已有基础
(1)《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陕医大2014年精品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之一,已开展多次实践教学,包括学生讲课、小组讨论、作业讲评等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012年分别荣获院级、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荣获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多媒体课件比赛中二等奖;在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荣获高校文科组三等奖。
(3)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改革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励机制;开展教案展评活动;举行多媒体课件大赛等,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标
高校文学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短期目标:调动学生对文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长期目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只有重新燃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系统介绍基本知识的同时,融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对待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灵魂所在。在成为本科院校之前,很多专科学校的老师多为本科学历。大多数学校升本之后,都会实施一些提高教师学历学位的措施,这对于提高师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教师们大都通过各种形式取得了硕士学位,但绝大部分是通过在职形式取得的。由于学历欠缺,又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导致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能力素质等方面难以有质的提升,也就很难胜任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部分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办学条件较差,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在引进高学历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难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本科教学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追求教育的理想。升本之后,学校虽然会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但在短期内很难搞清本科与专科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区别,甚至有不少教师认为本科就是比专科多一个学期的课程而已。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不少老师仍旧固守专科阶段的教学模式,只是多讲一部分文学史和作品,教学缺乏广度和深度,不能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就难以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提升本科学生素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科研能力的限制,很多教师不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也就无法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把多年前写的教案反复使用而不做任何更新,采用与中学语文类似的教学方法,认为讲文学史就是了解作家生平和分析作品总结其中心思想,根本没有自己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见解。在教学手段方面,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只是把教学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到课件上,板书变成了念课件。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勾勒、课堂结构的设计和教材知识的整合等方面做的很不到位。
(四)生源整体质量偏低
新升本科院校的声誉往往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生源质量远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再加上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将来的工作没有直接的作用,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课程的学习上。
二、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以文本为根基,加大阅读原著经典
当下的现当代文学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对整个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发展轨迹的描述,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点拨,而相对忽略和轻视了文本阅读。老师和同学们热衷的是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所撰写或者转发的各类文学评论与文学批判,各类考核也以文学史的现象为主体,而忽略了对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师生对随手一个作品、随意一个作家都能评论的头头是道,对原本原典却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品读过。简单化和程式化的表达首先违背了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它很难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激荡自身的人文情怀,进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学的魅力,而限于背诵熟记一些万能回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教材、论文当中的给定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而在文学的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离开了作品,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学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再多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式地夸夸其谈。因此尤其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新型本科更应该提倡、鼓励、支持、要求学生大力阅读原著。在课前教师可以告诉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和大致规划,告知学生什么时间段大致应该阅读完哪些经典代表性篇章,保证自身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跟进,有可能的话阅读整本的原著;课堂上课前可以抽查几名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畅谈散文感悟、背诵优美诗歌,真正能够鲜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课下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同学书写读书笔记、撰写课程小论文。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
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繁杂、各类流派交错层叠,原本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让学生应接不暇,在上一节课的课程还没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时下一节的内容又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寻求师生之间的“共振”和协调,既要学生跟上老师,也要老师服务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学大纲等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多一些软性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课程计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熟悉课程、填充课程的过程。分成小组有代表的在课堂进行讨论演讲,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学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使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
(三)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业”形式
如今的现当代文学考核方式仍多以书面为主,而且题型基本稳固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赏析的老态模式。学生也只需要将可能考试试题进行整合,考前突击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这种单一的书面考试确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也滋生了学生懒惰心态,以为考前刻苦背书就能够过关。因此教师在考核上要尽可能使用“大作业”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制作关于现当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谱,让大家知晓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迹;排练优秀话剧,在彼此协作当中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角色意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设计等图片;抑或者让大家分享介绍自己获取文献、查找文献的经历,为将来撰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总之尽可能多种考核综合考察,减少单一方式的简单命题,只有老师想尽办法、出尽点子,才能防止学生懒惰,应付考试。
(四)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学以致用显成效
绝大部分的新生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院校,更多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因此依托地方资源,在地方文化热土当中吸取营养、感悟文化是水到渠成,也是必然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时一方面可以“走出去”,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特有底蕴。这种将原先传统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体系当中加上“实践育人”更易凸显实效。以我校所在地新乡市为例,以刘震云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已经进入了文学史教材。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探寻作家足迹、参观博物馆与展览馆、做社会调查,这样就可以建立文化底蕴,提高其在社会实践中融会贯通文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另一种就是“请进来”,邀请本地作家、诗人代表来学校和学生面对面做直接的沟通交流,让大家真正近距离了解作家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分享作家们的创作经历、展示其创作成绩、更直接地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阅读的量上不去,写作的质量肯定也没多高。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能培养语感,增进情感,引发创造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助手。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引导学生建立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现在的农村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学科增多,课业负担加重,这无形中对语文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冲击。在阅读时间减少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就不能提高。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认为比较好学的语文,其成绩也下降了,从而导致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缺少广泛的阅读涉猎,既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的提升,也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看着学生着急,我们也不安心。借鉴先辈和同行的一些做法,我在这一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和努力。
一、积极引导,诱发农村初中学生潜在的阅读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气。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愉悦感,不将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不当做是作业来完成,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书兴趣培养中,我们要积极诱发学生的内在阅读需求,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书目介绍推荐活动、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走进阅读,体味阅读的滋味,感受读书的快乐,唤起并提升学生的读书欲望,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陪学生一起阅读,示范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身教重于言教,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
二、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过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因此,我们要针对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篇目虽然很多,全部是名著,但学生对此阅读兴趣却不是很浓。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读书甚少,对外界尤其是国外生活内容知之甚少;二是许多作品年代久远,学生感觉离当代生活太远,就如同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读不太懂,读书兴趣当然也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入手,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等,还可以向男生推荐武侠小说,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等,向女生推荐三毛作品如《撒哈拉的故事》等,先让他们读起来,先让他们有了一些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读书活动的开展开一个好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多读通俗易懂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八年级主要要求开始选择经典、优秀作品来细读,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篇目;九年级的学生,应要求他们回归古典名著来精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鸿篇巨制的精巧构思。在读书活动中,教师还应让学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及时做出总结,彼此分享阅读的乐趣和经验,最终达到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的。
三、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营造农村初中浓厚的阅读氛围
城区学生,利用周末,逛逛书店,享受半天精神文化大餐,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了。这些对农村学生而言,就显得有些奢侈。结合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应积极争创书香班集体。我们还应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积极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书目,每人为班级购一到两本书籍,积极充实班级图书架,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借阅,做到资源共享,充分满足学生的读书需要,这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大环境影响小环境,大气候决定小气候。在争创书香班级过程中,有个别家长也参与其中,积极读书,并与学生积极交流,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这样就能逐步营造农村初中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新颖、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以此来丰富阅读内容,使阅读材料形象化、趣味化、浅显化,丰富阅读内容的审美空间,给农村中学生营造一种可感可知的阅读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强化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