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七五普法模板(10篇)

时间:2022-07-30 07:07: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住建局七五普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住建局七五普法

篇1

(责任单位: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直各部门)

二、组织实施好“七五普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运行全省统一的公务员在线学法考法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法活动。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直各部门)

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完善“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执法部门的普法责任。推进以“12·4”宪法日宣传活动为统领,集中开展“1+10”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上下互动、全市联动。

(一)结合三月法治宣传月组织开展以“三八”妇女维权、“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妇联、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市直各部门)

(二)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法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国安局、市保密局,市直相关部门)

(三)结合“5·4”国际青年节,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责任单位:团市委,市直相关部门)

(四)结合“6·5”世界环境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直各部门)

(五)结合“6·26”国际禁毒日,开展禁毒法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直相关部门)

(六)结合秋季中小学校开学,开展“法治教育第一课”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直相关部门)

(七)结合“9·9”重阳节,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直各部门)

(八)结合“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做好脱贫攻坚方面法治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扶贫移民局,市直各部门)

(九)结合“11·9”消防宣传日,开展消防法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消防支队,市直相关部门)

(十)结合“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传染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直各部门)

四、贯彻落实好媒体公益普法工作。党委宣传部门要督促市、县(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要媒体开办普法专题栏目,已有的普法栏目要提升深化,重点打造一批公益普法品牌栏目。继续推进日报、广播电视台、北纬网等市级媒体普法精品栏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直各部门)

五、加强新媒体普法建设。做好省市两级普法网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和完善普法“司法”微信公众平台并有效运行。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资源,实现门户网站与普法网有机结合。加强新媒体普法的后台建设,设立网上解答咨询栏目,增强与网民的互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责任单位: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直各部门)

六、继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要持续做好法治微电影作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作品成果要在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和车站、码头、医院、公园等人群集中的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推送展播。要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县(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艺活动,有机整合各级法治文艺团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创编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有影响力的法治川剧、法治话剧、法治小品等多形式法治文艺节目并开展巡演。以科教文卫“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增加法治文艺节目在文艺下乡中的比重。开展法治电影放映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法治电影进乡村、进社区。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新广局、市司法局,市直各部门)

七、继续加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梳理、摸清监狱、法庭、学校以及法治公园、长廊、广场等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打造一批省市县法治教育基地,已建成的法治教育基地要面向公众开放,要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

(责任单位: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市直各部门)

八、要进一步加强以法治示范县(区)为主的九大示范创建活动。要结合法治建设实际进一步健全法治创建考评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开展多层级多领域法治示范创建,打造我市法治教育名片。

篇2

一、认真回顾2014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局紧紧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度我局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农民工维权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局表彰为“目标考评先进集体”,纪泽新同志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邹开兵同志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二等功”,各项业务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法制宣传工作重点突出。围绕“元宵节”、“3.15消费者权益日”、“助残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开展“法律六进”活动60余场次。分3次对全县40多名科级干部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开设电台“法律在你身边”14期,编制报“普法园地”5期,滚动电子屏幕宣传语80余条,发转“普法”微博20多条。加强民主法治村的创建,省级建成率30%,市级建成率98%。二是人民调解工作亮点纷呈。全县累计开展网格排查4670次,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280件,调处成功3277件,调处成功率99.9%。推进调解组织派驻部门工作,最大限度避免社会矛盾纠纷进入渠道。建立农民工维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累计兑付农民工工资1086.5万。三是法律援助工作再创佳绩。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49件,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11052人次,均位于全市第一。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做到案前严格受理审批程序,案中跟踪督办案件,案后进行回访。在交通、工伤死亡援助案件中实行提前介入制,实现快办案、快结案,防止引发上访和集访。四是法律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全年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各类法律顾问967家,办理各类案件2334件。律师通过参与领导接待、突发事件处置、重大项目认证等,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政府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800件,无错假伪证。司法鉴定所办理法医临床鉴定业务和酒精检测鉴定业务1480件,采信率100%。法律服务所及工作者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五是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学习宣传《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实行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手机定位、风险评估和定级管理。强化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和队伍建设,新招录了16名社区矫正工作者。全县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70名,全部得到了有效管理。加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和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全县1132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率100%,局基层科被省表彰为“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六是队伍建设工作扎实高效。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动和法润春风行动等。成功组织干警参加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职业培训考试,并取得了平均分91.58的较好成绩,实现了干警业务素质的提升。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和“12345”政府热线平台服务工作,我局执法质量考评位列全市第一,被省厅和市局评为优秀等次。全年我局信息和新闻宣传两项工作均列全市第一。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201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扣“扩量提质、充分发展”主题主线,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以“4+2”工程建设为重点(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控、矛盾纠纷调处“四个全覆盖”和基层基础、队伍建设“两个上台阶”),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基层导向,忠实履行维护大局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全系统在做好今年司法行政工作时必须树立四种意识:一是强烈的使命意识。张志勇县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5年将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我们的法律援助工程也列入了2015年县政府民生十件实事项目,要把上述任务落实到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执着的攻坚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牢牢抓住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破解司法所管理体制、公证体制改革、司法行政服务窗口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重点。三是积极的创新意识。要针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订既有年度特点、又满足群众需求的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社会效益,使行业发展契合大局需要,使工作成果赢得社会认可。四是严明的纪律意识。把从严治警的要求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加大督查力度,启动问责机制,用纪律约束权力、用纪律规范行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时刻绷紧廉洁之弦。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抓好全年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全覆盖工程质量,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影响

1、巩固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一是强化三级平台建设。在架构上,我县和11个镇已基本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9个村和23个社区建成了司法惠民服务站。为使三级平台发挥更大效用,要通过12348、微信、QQ信息网络平台将三级窗口服务互动、工作联动,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在机制上,要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县、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以政府主导、司法行政统筹、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窗口对外服务和司法行政机关内部管理无缝对接。在保障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并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二是扩大法律服务项目。项目多少涉及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年内,县、镇两级要拿出公共法律服务重点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贡献、市场供给等多种渠道,扩大法律服务项目,让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于民。三是引导法律服务人员进基层。推动服务重点向农村和社区延伸,依托“法律快车村村通”载体,推进一村(社区)一顾问制度建设,引导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围绕土地流转、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治理、征地拆迁、基层自治等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农业的健康发展。

2、强化能力建设,推动法律服务行业做大做强。一是树立服务大局理念。按照市局要求,依托12348综合法律服务平台,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法律服务团,努力提升法律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占比。年内,依托司法局行政网络平台,建好律师法律服务网页,通过律师与市民群众在线互动,拓宽法律服务渠道。二是树立做大做强理念。引导律师事务所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核心业务突出、服务定位清晰、在专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律师事务所。引导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以规范化促品牌化,在服务提档升级中不断做优做强。三是树立诚信执业理念,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内容和课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司法鉴定人员诚信执业评价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不良记录存档和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披露制度。

3、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全县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将法律援助由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扩展。围绕2015年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好法律援助工程,具体要建好“12348”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团,完善援助调解对接机制和联动机制,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以上。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的关系,扎紧律师管理制度的笼子。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拓宽公证员入口渠道,释放公证行业活力,进一步提高公证公信力。落实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推进鉴定机构能力验证。要坚持错位发展,严格职业准入,加强执业监管,推动基层法律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深入实施法治宣传全覆盖工程,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1.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法律需求收集分析机制。依托社会矛盾排查网格、12348服务平台等服务窗口搜集需求,建立“点对点”普法需求分析机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高效性普法服务。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专业性较强的普法产品研发。联合各部门针对矛盾多发领域、重点人群、重要行业实现普法与法律服务的一体化运作。三是建立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义务机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制定相关实施意见,督促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履行普法职责,推动“六五”规划圆满收官,“七五”规划顺利启动。

2.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模式不断创新。一是形式创新。将普法与治理相结合,推动法治县创建;将普法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营造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风尚;将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以案释法制度,让当事人通过具体案件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二是手段创新。研究制定加强和推动各类重点对象学法守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工作考核办法,继续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依法办事。三是载体创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广泛地运用“普法园地”报纸专栏、“科级干部法治手机报”、“法治之窗”政府电子荧屏,以及“普法、司法行政在线”微博等现代手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打造普法现代品牌。

3.确保“六五”普法工作目标全面实现。把争创“六五”普法全省先进作为今年法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考核标准,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同时深入实施“五大行动”:一是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成果展示年”行动,广泛收集各地、各普法成员单位普法成效,列出普法成果清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展示。二是深入开展“法治六进实践年”行动,结合“法治宣传月”、”“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法润春风行动”、“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普法路线图”。三是深入开展“法治文化提升年”行动,将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大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创作法治文化作品,激发群众自觉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开展“普法志愿者服务行动”。组建志愿者队伍,以普法助力企业行、助学校园行、助民村居行“三助三行”为重点,落实志愿者服务行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推动其有效运作。五是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提档升级”行动,不断提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规范、引导作用,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深入实施特殊人群管理全覆盖工程,积极推进平安建设

1、严格刑罚执行,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一是严格衔接程序。完善调查评估、人员交付、外出审批、接茬帮教等各个流程的衔接程序,防止脱管漏管。推广使用《审前调查及假释前评估量化得分表》,全面施行评估合议制度。研究制订社区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管理程序体系和综合评估体系,探索建立管理等级升降有效激励机制。二是加强督查指导。定期开展执法专项检查,建立完善执法监督内控机制和职务风险预警防控机制,依托基层工作平台确保完成社区矫正执法环节“规定动作”。三是协调多方参与。不断加强矫正小组,对重点和未成年人全部建立“6+1”模式。加强与村民、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融合,保证日常教育管理、困难帮扶等任务的有效落实。

2、大力推进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一是强化衔接管理。加强监地协调协同,做好信息对接、回归评估等衔接管理工作,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要求,确保重点帮教对象、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达到100%、98%以上。二是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和社区矫正基地一体化建设。

3、加强工作保障,切实推进特殊人群管控工作规范化。一是推进指挥中心建设。按照新标准完善提升县级监管平台,全面完成“阳光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是配强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政法专编专管专用要求,不断壮大专职社工队伍。建立考核评比科学化依据,将改造质量作为重要指标。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加强经费使用督查,确保省级专项经费使用合理、地方配套经费保障到位,试行评估工作补贴制度。实施科技强矫,建设完善集电话汇报录音、矫务通、生物识别考勤、电子腕带定位等与一体的技防系统,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

(四)深入实施社会矛盾化解全覆盖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机制建设,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化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调解质量考评机制建设。要在强化依法调解上下工夫,引导人民调解员更多运用法律事实分清是非、用权利义务思维判断对错,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二是进一步完善排查分析、研判预警、信息反馈等源头治理机制建设。注重探索矛盾调处规律,善于从苗头性、偶发性矛盾纠纷中发现普遍性、趋势性问题,发挥好矛盾纠纷调处的提醒、警示、建议作用,有效防控各类风险。三是进一步完善公调、检调、诉调和访调对接联动机制。积极拓展各类调解机制对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加强调委会建设,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一是不断完善群众性的镇、村两级调委会建设。发挥其在调解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财产权益的常发、多发民事纠纷的主导作用。二是不断完善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规范“派驻式”调解运行机制,强化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人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专业领域的纠纷调解,200人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三是积极探索新媒体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探索网络调解的新途径。做好《省人民调解条例》宣传工作。

3、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努力完善专职调解员资格准入机制,规范完善个案补贴制度。二是大力推动调解工作社会化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注重运用听证、社会评价、群众议事、心理调解、联合调解等方法开展调解。组建人民调解员协会。三是大力推进调解工作信息化建设。将调解信息网络向村(社区)及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延伸,实现调处中心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调解组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五)深入实施“一所三站点规范化建设年”工程,促进基层基础建设上台阶

1、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继续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提升司法所的规范管理水平。二是继续推进“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服务半径要求,依托司法所或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继续推进“村(社区)司法惠民服务站”建设,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公里警务圈等现有服务平台,建立起覆盖全市、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司法惠民服务站网络体系。四是继续推进基层人民调委会建设,深入开展村(社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倡导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在全县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个人调解工作室。

2、规范实施基层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以“2+1+N”为总体架构的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的要求,推动形成“全员采集、全员录入、全员应用、全员共享”的信息化应用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基层信息采集机制,运用电子腕带、移动执法设备、新媒体等新型信息载体便捷高效的优势,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网络。年底前,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以村(社区)为单位普遍使用移动信息终端进行信息采集上报。

3、大力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切实加强司法所业务用房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三站点”要有与工作开展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及办公设备,规范标识标牌,方便服务群众。切实提升基层设施装备水平,改善信息处理、通讯网络等装备条件,年内全县司法行政基层装备配备水平要基本达到省财政厅、省司法厅《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业务装备配备实施标准(试行)》规定要求。

(六)以“三化”建设为中心,促进司法行政队伍上台阶

1、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一是规范组织机构。加强司法所和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置。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和省、市有关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文件要求,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二是严格岗位管理。建立健全体现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行业不同职责、不同类型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岗位职责说明书,积极推进专职社会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等级管理。三是严格执法执业。制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基本行为准则,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律师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健全完善公证执业规范体系,加强司法鉴定执业和人民调解工作监督,强化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服务队伍依法依规执业履职。

篇3

刑罚执行及教育矫治体系主要包括刑罚执行,即监狱监禁刑罚执行、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刑罚执行,以及司法行政戒毒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等。一是积极推动政法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帮共建机制。加大监地、所地对接,推动建立政法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在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等方面,在亲情帮教、技能培训、心理矫治、困难救助等领域,实现机制联动,资源共享。二是把安全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把持续安全稳定作为构建统一刑罚执行体制的重要基础,确保实现监狱、戒毒系统场所管理安全、生产安全和队伍安全。三是坚持把改造、矫治罪犯戒毒人员作为中心任务。统筹使用好惩罚和教育两种手段,既发挥惩罚功能,让罪犯有切实的刑罚体验,消除再犯罪思想,又发挥教育改造功能,让罪犯改恶从善,重新做人。树立大教育的理念,把罪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教育、劳动教育、出入监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实施,切实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适合社区服刑人员特点的集中教育、个案矫正、社区服务、心理矫治等教育矫正措施,增强教育矫正效果。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扩大社区矫正覆盖面,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发挥好这一制度在促进服刑人员改过自新、减少社会对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戒毒教育矫治,根据戒毒人员吸食的种类、成瘾程度、心理行为特征等,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方法,丰富教育矫治内容,加强戒毒医疗和康复训练,努力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

二、以大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努力构建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法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律服务以及社会法律咨询服务等。一是紧跟服务“龙江丝路带”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法律服务网络。组织法律服务人员进企业、进园区、进产业,搭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服务项目建设新平台,通过法治手段帮助企业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律支持,促进市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公平交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二是在构建外向型法律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吸引、培养、留住高端法律服务人才,积极服务我省企业走出去,为开展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三是全力抓好《全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政策发挥作用,惠及群众。细化“互联网+法律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着力建设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四是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着眼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领域,围绕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重点人群的法律诉求,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项普遍纳入补充事项范围,将覆盖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上接8页)群体。五是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优化法律援助办案流程,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质量检查和通报制度,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

三、以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为目标,努力构建有效的法治宣传体系

篇4

刚才,县发改、统计、考核办三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各位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分别简要回顾了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任务,一会儿县委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做好后一阶段经济工作,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县经济呈现出结构调优、方式转活、发展协调、量质同升的趋稳向好态势。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3.54亿元,占年计划的44.8%,同比增长9.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占年计划的53.1%,同比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占年计划的48.4%,同比增长13.4%;财政总收入23792万元,占年计划的43.6%,同比下降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38万元,占年计划的52.5%,同比增长35.5%;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480元,占年计划的51.3%,同比增长12.8%;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0元,占年计划的52.3%,同比增长10.4%。经济向好趋势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全年105个县级重点项目已开工89个,开工率达84.76%;完成投资58.41亿元,占年计划的54.06%。1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7.31亿元,占年计划的80%。累计争取专项资金40386万元,落实招商到位资金32亿元,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是工业经济逆势增长。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帮助企业化解债务、拓展销路,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6.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79.87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10.5%。

三是旅游效益大幅提升。瞄准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牛背梁、凤凰古镇、豫源漂流、朱家湾等A级景区创建扎实推进,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成功举办“牛背梁第六届杜鹃花节”等活动,旅游对外美誉度不断提升,累计接待游客320万人,同比增长21.9%;实现旅游总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长23.6%。

四是脱贫攻坚初见成效。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____6年实施方案、10个配套办法和若干规定,成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镇村工作组、工作队,建立了县脱贫攻坚信息监测中心、指挥中心和镇村作战室及前线指挥所,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亿元,实施产业项目8900个。今年确定的21个脱贫摘帽村居组建涉农经济组织32个,为近千户贫困户发放贷款7000余万元。

五是城乡投入持续加大。围绕“三大会客厅”建设,“十大城建工程”完成投资5.96亿元。凤凰古镇保护与开发稳步推进,营镇社区等18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2.83亿元。柞山高速、211国道改造、小岭隧道等项目快速推进,流域治理、生态建设等有序开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85%,“十大民生工程”扎实实施,县幼儿园改扩建等工程主体完工,陕南移民搬迁跃居全市第一。“十大创建”稳步实施,省级教育强县创建通过初验,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协调发展,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尽管在推进发展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发展的动力也在转换,活力也在增强,但经济企稳运行的基础仍不牢靠,支撑仍很乏力,一些

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主要指标增速趋缓。从市统计局评估指标看,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2项指标完成50%任务外,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产值、财政总收入6项指标均有欠账。二是项目推进阻力重重。部分项目受手续办理、资金压力、征迁安置等因素制约,推进速度较慢,加之民间投资意愿持续下滑,目前还有营盘旅游养老综合开发等16个项目未开工,盘龙二期生产基地等25个未达到计划进度。三是工业运行困难加剧。主要工业品价格低位徘徊,除大西沟矿业公司、盘龙公司、欧珂公司、智达公司等企业正常生产外,多家企业仍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四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大多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思想不解放,自我致富能力较弱,加之农村设施不完善,产业带动能力弱,完成“两个确保”任务异常艰巨。五是财政增收压力很大。受税源锐减、到期债务、配套支出等多重因素挤压,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全年财政缺口高达4.5亿元,保发展、保民生、保运转任务很重。总之,纵观上半年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喜忧同在”。喜在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总值等三项指标增速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第三,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说明县委、县政府采取的举措是有效的,各镇办、各部门工作也是扎实有力的。忧在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规模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非公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排名全市垫底,有6项指标未能实现过半,完成全年任务压力很大。

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分析形势,把准经济脉搏,客观、冷静、辩证地看待经济走势,既要看到积极变化,锁定目标、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也要直面挑战、顶住压力、夯实基础,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下一步,要扭住稳增长这一核心,抢抓当前有利时机,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在重点工作上发力,在难点问题上攻坚,在薄弱环节上补短,围绕“八抓八促”,系统推进各项工作:

(一)抓项目建设,促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着力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全力加快项目进度,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要抓开工。各项目包联领导、责任部门和所在镇办要逐一分析未开工项目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项目办要联合对项目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力争16个未开工项目短期内开工建设。对确实无法开工建设的项目,县发改局要尽快找新上项目替代,完善相关手续,确保投资额度不减少。要切实抓好二十洽签约项目对接跟进,促进协议变项目、项目变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赶进度。把项目建设任务量化到月、分解到周、细化到天,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促23个欠进度项目9月底前迎头赶上。特别是对今年全市拟观摩的凤凰古镇保护开发、柞水现代工业产业园、贝恒尾矿建材、九天山景区二期开发、县中医院迁建、营镇社区美丽乡村、佬林终南山居等项目,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力争在全市现场观摩中再创佳绩。三要优服务。在立项核准、手续办理等方面,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强化资金保障,搭建融资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破解项目融资难题。严厉打击恶意阻工、强揽工程等影响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二)抓结构调整,促工业增效。盯紧全年生产任务,将产销对接和改造升级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工业效益和质量。一要稳定生产。以全市“百人包百企”活动为契机,继续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办法,组织人员深入工业企业实地调研,从严落实规模企业领导包抓和部门包联责任,促进正常生产企业提质增效,推进停产企业尽快复产。二要拓展销路。根据市上稳定工业增长10项措施,精心制定我县实施办法,着力从政策支持、包抓帮扶、创新发展等方面,帮助企业产销。组织企业参加工业品产销会,加强与省内外钢铁企业对接沟通,以销售促生产、提效益。三要加快转型。围绕供给侧改革,引导矿产冶金、现代医药、农产加工等规模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姻”,不断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现代材料、装备制造、互联网+等新型产业,扎实推进工业延链补链,努力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三)抓全域发展,促旅游升级。围绕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打造精品景区。全力加快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扎实抓好凤凰古镇4A级景区和豫源漂流、朱家湾3A级景区创建工作,强力推进终南山大峡谷、终南山寨等“十大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位。二要丰富旅游内涵。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养老等产业融合,加快下梁茨沟健康养老产业园建设,规划一批休闲农庄、家庭旅馆、高端民宿等休闲项目,鼓励发展旅游地产、旅游演艺、旅游商务、旅游饮食等业态,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要素配置。三要完善服务功能。精心筹办好第二届秦岭国际吉他艺术节暨陕西音乐奖吉他大赛活动,加强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农家乐等涉游行业管理,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力争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1亿元。

(四)抓建设管理,促城乡统筹。坚持以秦岭最美会客厅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改善城乡供给的重要抓手,放大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构建“节点式”、“网格化”城镇集群。一要建好园林县城。强力推进“十大城建工程”建设,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加快城区供热、天然气工程建设,促进县城功能和品位同步提升。二打造特色小镇。国家将引导扶持发展近1000个特色小镇,省政府也即将出台《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这方面支持力度必定很大。市上首批推荐了商南金丝峡旅游小镇、镇安合曼般若小镇,虽然没有我们,但一方面说明各县区竞争很激烈,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县住建局和各镇办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尽快启动几个特色小镇建设,重点要抓好营盘旅游小镇、凤凰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力争在下一批次申报中顺利挤进省市计划“盘子”。三要建好美丽乡村。坚持在风貌设计上遵循自然、突出特色,在业态培育上注重时尚元素、满足消费需求,在建设运营上走市场化路子,进一步巩固提升朱家湾国家美丽乡村、石瓮子社区秦岭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突出抓好营镇社区等重点美丽乡村建设,做靓产景融合的美丽乡村会客厅品牌。

(五)抓财税征管,促收支平衡。深入分析研判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全面挖掘增收潜力,奋力稳定财税增长,力争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要狠抓财税收入。细化分解收入任务,落实财税征管责任,准确研判经济运行和税源变化趋势,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加大零星税源征收,坚决堵塞“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应收尽收。二要大力压缩支出。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三要培育新兴财源。以矿产转型

为重点,精心策划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循环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康体养老、电子商务、科考探险、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业态,不断增加新的收入增长点。(六)抓争资引资,促活力增强。牢固树立争资引资人人有责意识,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沟通协调,努力获得更多支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要抓招商引资。实施全民精准招商战略,强化机制、推进、环境、经费、考核等五大保障,采取叩门招商、组团招商、驻外招商等形式,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沟通衔接,不断巩固扩大招商成果,力争全年招商到位资金达到50亿元以上。二要抓资金争取。深入研究上级政策,抢抓中省市支持脱贫攻坚、特色小镇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利好机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力争全年争取资金8亿元以上。三要创新融资方式。发挥县城司、交司、旅司和扶贫开发公司职能,创新融资举措,扎实做好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等金融贷款争取,不断缓解县级财政保障压力。

(七)抓公共服务,促民生改善。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从严落实昨天刚刚召开的脱贫攻坚半年工作会精神,盯紧“两个确保”目标,聚焦“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要求,不折不扣执行《脱贫攻坚工作若干规定》,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一要办好民生实事。多方筹措民生资金,全力加快“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力争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210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0人、困难人员就业39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8万人次以上。二要实施环境治理。扎实开展“四乱”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占地、未批先占、未批先建、批少占多和乱挖山体、毁坏设施、破坏生态、威胁公众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三要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十大创建”,全力加快教育、卫生、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县幼儿园、县中医院等迁建项目尽快建成,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八)抓社会管理,促和谐稳定。坚持把创新社会治理贯穿于经济工作各个环节,全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要强化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建立隐患台账,完善应急管理措施,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二要开展平安创建。围绕建设平安柞水,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持续加大社会面管控,努力维护和谐局面。三要抓好防汛防滑。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强化雨情汛情预测预警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落实好24小时值带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当前,正值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教诲,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既定安排和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恪尽职守、忠诚履职,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要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业绩在一线创造。要严肃处理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服务不优问题,坚决查处干部职工幕后操纵、支持怂恿阻工闹事和吃、拿、卡、要等行为,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严格落实跟踪督查制度,对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及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全力营造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