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0 10:09: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教育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教育教育

篇1

(5)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的人文素质培养——探孔望山石刻雕塑对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唐杰

(6)老师的微笑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剂闫淑芝

(7)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朱宝明

(8)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王小军杨柏林

(9)兴趣倾向灵动空间丁训琴

(10)怎样写好教学小记柯贤国

(1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王淑艳

(12)与时俱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张俊鹏

(13)扣关键字词,品语文浓香——《麋鹿》教学片段评析王玉婷

(14)班主任教育管理应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刘艳

(15)开启职校生心灵之门刘玉蒙

(16)未成曲调先有情张敏

(18)发掘课本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梁登山

(19)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徐文广

(20)小学生厌学的探源与对策赵锁庆

(21)用“新”为文出奇制胜——例谈话题作文新技法邱颖

(22)减负途径小议韩延刚

(2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陆常波

(24)新课改下,语文备课如何走出困局袁桃红

(25)地理复习中盲点的突破李喜童

(26)对症下药,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陆其勇

(27)改变英语课堂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刘琳

(28)发在《希望月报》上——快乐的本源——兴趣徐继娟

(29)老教材新理念——活用现行聋校教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气赵素芳

(30)如何处理好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徐乐

(31)论反思在政治备课中的运用施凯贤

(32)论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中“主题图”的运用张龙

(33)浅谈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陈冼丽

(34)浅谈英语学习中的“亲其师,信其道”陈曦

(35)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丰富的情感李玉功

(36)如何提高数学中考复习的几点小策略陈红霞

(37)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董建兵

(38)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最喜欢张天斌倪玲羚

(39)小学英语课堂中语法教学之探讨张晓明

(4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张秀平

(41)乡土美术欣赏课程程序的探索邬孝娟

(42)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张秀军

(43)《认识比》——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谈丽萍

(44)苏教版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周新霞

(45)关于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刘敏

(46)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马凌云

(47)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刘志吉

(48)爱的奉献——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真实写照王克莉

(49)师生换位的实践与体会胡长华

(50)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胡玉洁

(51)在泥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谢卫平

(5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李放

(53)以泥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王其志

(54)教与学关系的辨析尚德俊

(55)高中地理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有感初中升学不考地理的弊端韩惠民

(56)关注音乐课堂中的“沉默者”——浅谈长尾理论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刘景亮

(57)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品德教育张宝芳

(58)语文课堂流淌出的音乐王秀玲

(59)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初探宋亮

(60)“中奖”之后……郭玉晶

(6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王玉华

(6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冯志勇

(6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陈美和

(64)以情感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包淑芹

(6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李刚

(66)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张雅静

(6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四部曲”张亚芹

(68)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浅谈小组合作学郡德

(69)不批全改——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潘琴

(70)乘着创新的翅膀翱翔课堂乔善娟

(71)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王祥

(72)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体育课的几点思考姚立

(73)关于语文教师的几点思考夏春忠

(74)数学阅读——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华晔

(75)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辛月明HttP://

(7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李磊

(77)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刘海丽

(78)提高教学扬长避短——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田甲

(79)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邵志强

(80)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究石锋

篇2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所云,恰可以用来概括当今的终身学习理念。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自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小学首先应该抓好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使人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学习是无止境的,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中小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普通中小学教育打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以往人们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为终身教育只是非正规教育或是成人教育的任务,这是很大的误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普通教育不仅要为人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肩负着继续教育的任务。对于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的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终身学习不仅是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而且是以后生活的需要,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三、树立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拓宽教育的视野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要求对传统学校教育甚至教育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期望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1.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

2.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篇3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8495

国内刊号:31-1037/G4

邮发代号:4-3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篇4

目前的考试形式是学生在每个教育阶段(11岁和14岁)结束后举行一次大考,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以及备考状态,选择在夏季或冬季参加部分科目的小考,而不必同时考所有的科目。班主任们十分欢迎此举,全国班主任协会的总秘书Mick Brookes表示,“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就可以考试”是明智之举,使聪明的孩子能继续发挥潜能,能力稍弱的学生也可以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还提醒了教师不要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训练学生的考试技巧上。这个灵活的考试制度可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教师也可因材施教,这个改革将写入一个名为“孩子十年”的计划中。教育改革还将向家长和官方人员展示各阶段的成果,让社会了解教育改革的进展状况。

资料来源:timesonline.co.uk/

英国设立自闭症儿童学校

据统计,英国适龄学童中有9万多人患自闭症,他们常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无法正常学习,也很难与别的儿童交流。目前英国开办了自闭症儿童学校,邀请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们参观学校环境、了解教学管理,并且向其介绍学校所教授的活动和游戏。这样,他们回到家后,便知道怎样帮助患自闭症的同胞,如何跟他们交流、玩耍。家长们对此做法十分满意,因为这样不仅对智障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帮助,而且家里的其他孩子有了同情心和耐心,锻炼了口才表达能力,变得更有主见,比实际年龄成熟。

资料来源:timesonline.co.uk/

美国地产商将建国际中学

马里兰州地产开发商宣称要在格罗夫纳路建一所国际私立学校,拟设立14个年级,招收1600多名学生。教育界的企业家Christopher Whittle和Benno Schmit制定了计划,将在全球建成类似的学校60余所,每所设立包括托儿所在内的12个年级,初步打算于2010年左右分别在曼哈顿、伦敦、上海、巴黎、香港、洛杉矶等地建立国际中学。这类国际中学将为侨民、外交官、商人等的孩子提供国际中学毕业考试模式的课程,使学生举家搬家后,可在新家附近的国际中学继续学业,将减少学生和家长的很多麻烦。据有关人士透露,国际中学提案已通过了审议,目前正在筹集资金。

资料来源:省略/

美国家庭以多子为乐

篇5

一、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

1.安全理念的灌输

由于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所以中小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灌输是为了使学生们消除对自然灾难的畏惧,所以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中就包括锻炼学生们在面对地震、火灾、龙卷风等灾难时从容不迫的良好心态与避难自救的措施。不仅如此,由于近年来,日本的交通事故一直在逐渐增多,为了避免中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安全教育就变成了学校一项十分看重的教育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唤醒起学生们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提醒学生们平日生活中注重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学生们发生一些意外与不测。中小学生安全理念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在保健课与道德课中举办。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老师会教授中小学生们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以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事件为例子,让学生们自己对危险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就在举例中锻炼培养了中小学生们应对危险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并且具备了在危险中自我保护与判断危险的能力。

2.供餐教育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富裕后,就导致了人们的饮食健康问题,比如:挑食择食,肥胖症,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营养补充不均衡等等。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掌握有关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日本的中小学因此开展了供餐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日本中小学供餐内容越来越丰盛了。日本学校供餐的形式主要分为完全供餐与补充性供餐两种。其中,完全供餐是指提供学生们米饭,面条等主食与相应配菜的供餐方式,而补充性供餐是只为学生提供牛奶与配菜的供餐形式,少数学校还有第三种供餐形式:只供应牛奶的供餐。日本的大多数中小学以完全供餐为主要的供餐方式,而学生们也十分愿意接受学校的供餐。与其他国家供餐教育有非常大的不同,日本中小学供餐不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食物,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与其餐饮的习惯来为学生进行供餐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在供餐时,班主任老师会为学生进行贴心的供餐教育,老师们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对中小学生们进行供餐教育,并且活跃就餐的气氛,对学生们就餐时的礼仪与习惯加以教育与指引。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育的供餐教育在日本得到了十分的重视,学生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收到了手把手的教育与指导,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由老师在供餐时间与中小学生们一起用餐,更加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们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

3.药物使用与防艾滋病教育

上世纪90年代,存在在年轻人使用兴奋剂等药物使用频繁人数增加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担忧,因此日本文省部决定加强对中小学生们关于药物使用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什们对药物的使用能有正确的看法与态度,推进学生们对健康的认识,从而让学什们注意到身体健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但如此,日本年轻人患艾滋病的人数也在每年的增长,文省部因此下令对青年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普及活动,并且要求学校教育学什们对艾滋病正确看待方式,使学什么不要对艾滋病患者抱有轻视的与鄙视的眼光与态度。学校艾滋病防御知识的普及课程通常会安排在保健课或者道德课中进行。

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即是培养中小学生们能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保持着自己良好高尚的品行与时时刻刻保持对他人尊重的良好对待他人的态度,并且拥有自己的个性,愿意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不断地拼搏努力,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实现这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就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对中小学生崇高理想与高尚品德的培养与教育。由于不同年龄与年级学生对知识能力接受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更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低年级的小学生被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能够自己对事情做出判断,并且初步了解社会方面的处事原则与为人之道。到了中年级,学校则要培养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制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更加轻松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们明白他们背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能时刻保持这上进心,为了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员而奋斗一身。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多的,学校还会和家庭与社会联合起来共同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而奋斗,使道德教育在中小学中非常成功地开展。

1.专设的道德课

在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中,道德课一直以来都是一门核心课程。开创专门道德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加系统地,全面地使学生们对道德知识进行掌握与理解,也方便老师们对学生们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能使中小学生们对道德课感兴趣,并且愿意接受道德教育,学校十分关注对于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们一起进行简短的话剧表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在道德课上不会感到枯燥,而是非常期待道德课的来临,从而达到了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

2.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开展道德教育

日本的中小学除了重视学生们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还将道德教育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社会中锻炼自己,通过在社会上的实践经历,来锻炼他们对道德的判断能力,从而使道德教育更加全面与实用。此外,学校与家庭联合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也有许多种,中小学会在家庭中开展对学生们道德学习的调查,评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以激励大家更努力地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给家长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与教育备忘录,以寄托家长们能够督促学生们保持着良好、有进取心的学习心态。

篇6

德国实行的是十二年制免费教育(之前为十三年制),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从小学(一至四年级)到高中(十至十二年级),学生每学期所读课本,全是向学校借来用的。

原来,在德国,中小学学的都是基础知识,许多年来内容不变,所以课本不用更换。

德国小学一到二年级的课有画画、剪纸、数学、德语;二到三年级增加自然常识课、体育课、音乐课;三到四年级上游泳课(游三米及格)、交通规则课、骑自行车课、宗教课(不计分)和英语课。

读完四年级换新学校(进中学),其上课的内容,增加了讨论课,针对时事进行交流,发讨论材料,不计分,培养小孩口头表达能力。

五年级开始,开设生物课、德国历史课、艺术课、体育理论课,并增加生理卫生课、所在城市地理常识课(组织参观博物馆、自来水厂和垃圾处理工厂),选学第二外语(法、英、俄、拉丁文);七年级增加物理课、游泳课(潜水五米及格);八年级起改换化学课,物理课暂停。

德国的中学每学期不超过十门功课,所以学习没有压力。小学都是上半天课(八点十分到十一点四十五分)。下午,有的家长就送孩子去学音乐、舞蹈、拳击、击剑、乒乓球等。如果家长上班,学生可上护理班,学校免费提供午餐,有专门人员看管。

篇7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无字之书”现已得到教育界普遍认同。人文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来说,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又能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服务育人”理念

1、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些人文关怀。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而不是看成学习、考试的机器;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而不是粗涉其志趣和隐私。学校应加大一些“情感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师德讲座,树立服务意识,创建心理咨询室,设立校长接待日,全力解决学生困难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总之,“情感管理”的教学理念重视了人文教育,体现了人文关怀。

2、少追求完美,多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人文教育的保证,高明的教育家是“寻宝人”,而不是“选宝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是“塑造师”,而不是“批评家”。为了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一些学校成立的广播站、文学社、英语角、篮球队和各学科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体育运动会,这些不但改变了传统的评优方法而且扩大奖励范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学生在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之后,自信心不断增强,这有助于他们以健康、自信的心态度过中小学这个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而教育教学也会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3、少些责备,多些宽容和鼓励。宽容和鼓励是人文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理解其个性顺应其天性,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挥其特长,激励其心声,锻炼其才干,一句话,要以发展的眼光期待其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基于上述理念,提出评价学生的十字原则:理解、宽容、善待、赏识、激励。愉悦的教学氛围随之形成,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拓宽育人渠道,形成“环境育人”理念

1、文化点缀。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教育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者只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经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教育局面必然随之豁然开朗。有的学校邀请当有名的书画家,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写诗作画,留下墨宝,也有的学校以本校学生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办公楼和教学楼的走廊或教室内,给师生们以美的熏陶和人生和启迪。

2、标语装饰。实践证明:在师生视线所及的地方,悬挂催人奋进的标语,必会给师生们良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启迪。如在楼顶展示校训“严谨、求实、勤学、奋进”;在墙壁展示学风“爱学、会学、优学”;在教室展示师生共勉的做人道德标准“严、爱、勤、朴”;而“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时时为教育”、“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向强者挑战,向自己挑战,向每一天挑战”等一幅幅标语,更是直指师生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这些催人奋起的标语,构成了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诗化。假如一个学校连钢筋水泥都诗情画意,那么这个学校将蕴涵着多大的人文关怀呢?有的学校建筑物就以成才路、启航路、奋进路、致远楼、逸群楼……这些鼓舞人心,时时启迪学生勤学苦读、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志成才的名字命名。如办公楼取名为“春晖楼”,蕴涵着老师们的教诲,像春日的光辉,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综合实验楼命名为“开物楼”,激励着学生们去探究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

4、花草寄语。一朵花便是一幅画,一株草便是一首诗,一棵树便是一首歌,充分利用花草树木便会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师。我校征集花草寄语,给校内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挂上寄语牌。寄语牌精致大方,寄语新颖深刻,富有哲理,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给月季的寄语是“忍受修剪的剧痛,是为了更好的生长”,给梧桐的寄语是“不惜一身尘土,为人们撑起一片蓝天”,给桃树的寄语是“生命的枝头,决不开虚伪的花朵”,这些花草寄语赋予了花草以新的品格、新的内涵,从而净化了学生心灵,升华了学生情操。

三、开展“六名工程”,形成“文化育人”理念

所谓六名工程,就是开展“读名著、背名诗、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学名人”主题活动。

1、读名著、背名诗。我校政教处编辑《读书》杂志,精选国内外著作,每月一期,每人一册,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避免了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良莠不分和费时费力的情况;教务处每学期编印一期《诗词精选》,每期50首诗,让学生背诵,这样下来,几年的时间每个毕业生都能背诵几百首名诗。

篇8

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激增,金钱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正被包围在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当中。“如何处理个人与金钱、财富的关系”这一命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是要求每一个公民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与之提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人的一种核心素质――“财商”。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FQ),这一概念由美国的罗伯特.T.清崎和莎伦.L.莱希特于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富爸爸 穷爸爸》一书中首次提出,被用来指一个人正确认识、应用财富及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亦可称为财务智商或理财智慧,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人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财商教育也被广大教育家列为青少年的“三商”(智商、情商、财商)教育之一。

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许多国家越发重视对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如,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财商教育列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并在2005年颁布了《将财商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白皮书,为中小学生开设了精彩纷呈的财商课程。英国的学校在儿童5岁时就对其进行以“善用金钱”为主题的理财教育,并在2007年增设了一门针对11~16岁学生的“经济与财政能力”课程。法国,在儿童6岁时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与理财有关的家政课。以色列对学生的延迟享受教育、创业教育等财商教育内容在全世界更是享有盛名。邻国日本和新加坡也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以“勤俭节约”为主的财商教育。泰国教育部也把“节省、压缩多余的费用”“适当开支”等理财内容纳入了德育教学计划中。中国台湾地区更是决定把财商教育作为2013年高考必考内容……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把对青少年的

财商教育提到了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

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财商教育几乎处于缺失状态,这

必然导致严重后果。2011年8月4号,中国平安了全国首份《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结果显示,我国人民财商平均得分仅为60.1分,表现出了“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的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国青少年财商低下的现状更加令人担忧:畸形消费、炫富攀比、诚信缺失等现象突出;“啃老族”“月光族”“卡奴”“房奴”成为现代一些青少年的代名词;理财能力、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更是严重缺乏。《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我国奢侈品的主流消费群的年龄降低,中国新富们普遍存在着炫富、不成熟消费的心理……这一切都

在警醒我们广大教育者:应把财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来。

2011年4月6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会将“中小学财商教育实验与探索”定为国家一级课题,并指出其中一项子课题研究内容为“中小学教材中渗透财商教育的实践研究”。这其实给广大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指明了探索的方向――财商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课程整合。

提高青少年的财商是我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广大教育者应主动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青少年进行财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财商素养,为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T.清崎,莎伦.L.莱希特.富爸爸 穷爸爸[M].南海出版社,2011.

[2]周华薇.美国人的少儿理财教育:从三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05.

[4]杨长江.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 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 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转贴于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 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 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 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篇10

原来,在德国,中小学学的都是基础知识,许多年来内容不变,所以课本不用更换。

德国小学1到2年级的课有画画、剪纸、数学、德语。2到3年级增加自然常识课、体育课、音乐课。3到4年级上游泳课(游3米及格)、交通规则、骑自行车课、宗教(不计分)和英语课。

读完4年级换新学校(进中学),其上课的内容,增加了讨论课,交流针对时事,发讨论材料,不计分,培养小孩口头表达能力。

5年级开始,开设生物课、德国历史课、艺术课、体育理论课。并增加生理卫生课、所在城市地理常识课(组织参观博物馆、自来水厂和垃圾处理工厂),选学第二外语(法、英、俄、拉丁文)。7年级增加物理课、游泳课(潜水5米及格)。8年级起改换化学课,物理课暂停。

德国的中学每学期不超过10门功课,所以学习没有压力。小学都是上半天课(8点10分到11点45分)。下午,有的家长就送孩子去学音乐、舞蹈、拳击、击剑、打乒乓等。如果学生家长上班,学生可上护理班,学校免费供午餐,有专门人员看管。

我的两个外孙放学后,常与同学相聚一起完成作业,有时去补习德语或去学钢琴、小提琴、打乒乓。每周六上午要去中文学校读中文(书本由中国政府免费发的)。

每学期结束两天前,学生要把所有课本书上交学校图书馆,隔一天再向学校图书馆领到下一学期要上的课本,这是传统。在课本扉页上必须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回家将课本套上书套。我看到两个外孙所读的课本都完整崭新,有的已有4-5人签过名。还书时,课本上有划痕、涂写、书角翘边,图书馆人员不收,必须买新的课本去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