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1 16:40: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篇1

而从患者方面来看,实现健康痊愈的强烈愿望与被迫盲目就医的信任危机亦兼而有之。一方面,目前群众的就医需求变化明显,医疗费用支出在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以更加健康的身心状态获得生活的幸福感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而这种愿望显然是转型中国得以和谐进步的强大动力,非理性因素的建设性意义因此得以显现。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在急剧变迁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呈现、医护人员的逐利或职业疏离等因素又会导致患者产生或大或小的挫折感,少数人的挫折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扩展为多数人的挫折感,甚至整个社会的不安全感,这种挫折感一旦得不到有效消解,患者因此而产生对医院的抱怨、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甚至严重误解,极端的医患紧张事件便可能以非理性方式迸发出来。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日益上升,而因信息不对称处在被动地位的患者更是既不能减轻病痛,又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职业医闹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患者方面试图消减就医困惑的扭曲反映。医患双方经济关系的紧张化和医学服务关系的紧张化如此相互缠绕,紧密纠结,成为当下医疗活动的常态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非理性诸因素中消极性的方面不断相逢,而其积极性的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同,比较理性状态的医疗活动未能得以实施。

更为重要的是,在医患关系失衡的表象下面,医疗资源的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异、医疗单位的性质差异、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层次与质量差异、医药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差异、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权益的差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某一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又最终不断地使具体的医患关系愈发错综复杂。

2医患关系中非理性因素的优化

基于当前医疗实践活动中的非理性困惑和价值观分歧,要强调优化人的非理性因素,促使非理性因素更多地成为理性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一致,使其在潜在的医患冲突中起到积极作用,把可能发生的恶性冲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以期逐步塑造和谐的医疗氛围和医患关系。

2.1创新制度功能,构建以控制和引导为特征的社会规范

制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形成现代医院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健全的制度将保持利益冲突的积极意义,使冲突在制度框架内被引导成一种有秩序的力量。而制度所供给的社会规范可能通过法律法规体现出来,也可能体现为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或价值标准。创新制度功能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充分的制度设计与运行,修正现存制度的缺陷,促使医患冲突的应对从传统经验状态向现代制度转移,规范高效地引导医患双方异中求同,坦诚相对,远离冲突。从制度创新的层面看,当务之急是深化公立医院的改革,迅速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严格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利益性与公益性矛盾的解决。要逐步建立政府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和医疗保障调节机制,既要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又要逐渐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要逐步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医院监管机制,提高医院内部运行效率;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多元办医的竞争格局,促使公立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2增强宣传力度,培养以信任和认同为特征的社会情商

优化当前医疗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有意识地加强和谐医患关系的宣传力度,着力构建社会成员的健康精神结构,创建共同面对、勇于承担的意见沟通和心理表达渠道,促进社会成员的相互悦纳,广泛培养以信任和认同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情商,以医患双方社会情商的普遍提高来增强医疗过程中的社会有效控制能力。对医护人员而言,要强调以职业信仰的内在控制和制度规范的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以敬畏生命的仁者丹心,奉献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坚持规范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相结合,坚持延长生命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相结合,严格设定新技术、新药物使用的伦理底线,切实提高人文执业能力,确保各个工作环节充分绽放关爱生命的人性光芒。就医院整体而言,应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能力和风险预控能力。而对患者而言,则强调以人生信仰的内在控制和制度规范的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以亲近信任的积极心态塑造真诚协作的医疗关系;坚持明了自身病情与尊重专业化治疗方案相结合,主动遏制不良的就医行为,在具体诊治项目的适宜选择中,努力争取医护人员优质的职业帮助。当然,改善医患关系,并非朝夕之事。但是,从互相理解开始,减少苛责,融化冷漠,医患互信才可以期待。

2.3强化组织建设,拓展以支持和疏导为特征的社会支撑

建立健全以支持和疏导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支撑,既有利于医患双方协调冲突,又有利于大众心理宣泄,释放或至少减轻相应的社会压力。要通过强化结构性与技术性的组织建设,拓展以支持和疏导为特征的社会支撑,以医疗服务管理的创新来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幸福感,和谐的医患关系方能获得积极的社会心理支点。而拓展这一社会支撑的原则应当是,采取人道主义方式,只问什么行为最可能增进人类幸福生活的最大值。

篇2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内分泌科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升高趋势[1,2,3]。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为慢性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重新安排生活。这一人群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国内医疗模式的转变,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情绪、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治疗与护理已备受关注。个案管理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后回归社会的全程管理,通过健康指导、信息支持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个案管理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充分合作、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通过充分沟通交流,促进个体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选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个体的健康需求,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4,5]。虽近年来个案管理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护理过程中,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内分泌科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作用并进行分析,旨在为内分泌科患者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结局。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疾病患者82例进行研究,纳入条件:所有患者均因内分泌科疾病入院,并积极配合治疗;年龄≥18周岁;无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33.10±3.05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7.37±1.35年;疾病类型:糖尿病16例,甲状腺疾病13例,痛风3例,骨质疏松症5例,其他4例。观察组中男患24例,女17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33.28±3.11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7.34±1.34年;疾病类型:糖尿病17例,甲状腺疾病13例,痛风4例,骨质疏松症5例,其他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出院后常规门诊随访,由医师对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叮嘱其相关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建立个案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2人、营养师1人、护士长1人、教育护士1人以及责任护士4名,要求小组成员学历均在本科及以上,且工作年限≥5年。其中医师、教育护士参与个案管理护理方案的制订以及安全性监测;护士长负责调整组内护士的工作,协助以及监督干预方案的实施;责任护士则进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门诊随访、微信跟踪、个案建立及维护、资料收集和整理。

(2)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小组成员熟练掌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和目的,强化沟通技巧的训练,掌握常见问题和相关处理方式,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者方可参与研究。

(3)个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患者情况、制订计划、执行、协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评价5个部分。这五大部分内容贯穿于持续医疗的全过程,由专业团队为患者制订合理、系统、个体化的诊疗和自我管理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不断满足其需求[6]。其工作内容包括:(1)从患者入院开始,评估一般情况,建立“个案管理记录手册”,完成SAS、SDS调查;(2)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改进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发放健康指导手册;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护理方案;倾听患者诉说,予以心理支持,同时强调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及时解答,必要时可以提供心理咨询;(3)出院前建立内分泌科患者微信群,将康复讲堂、居家照护、注意事项以及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进行,1次/周;(4)延续护理: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内分泌治疗情况,明确患者活动、饮食、心理状况,并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指导方案;通过微信动态评估患者需求,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指导其自我调节情绪;通知患者定时复诊并完成相关调查;(5)举行“病友会”,提供病友分享经验和体会的平台,促进疾病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患者生活状态:通过SF-36量表进行评估,此量表共有8个维度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计算量表健康状况各个方面计分及得分换算,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2)焦虑和抑郁:(1)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患者不良情绪的评价[7]:上述两个量表均包含项目20个,SAS/SDS所有项目得分1~4分/1~3分。得分越高反映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以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完成对患者满意度的判定[8]:涵盖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以十分满意与较满意人数总和与总人数的比值,再乘以100%作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χ2=4.100,P=0.043。

3 讨论

内分泌科疾病由于存在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概率,继而可能不利于临床治疗及护理。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生活状态[9,10]。由此可见,寻找一种更加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显得极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个案管理的理念诞生于19世纪末西方的保险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控制由灾难性事故或疾病引发的高额保险赔偿事件的发生[11],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应用于护理领域[12]。个案管理模式至今已发展了80年,于临床中的应用已然趋于成熟,国外甚至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患者个案管理体系以及个案管师培养模式[13,14,15]。国内个案管理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一线城市有过尝试,关于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内分泌科患者中的研究更是少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内分泌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该护理干预方式打破了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的时间、空间局限性,使得患者随时随地可从医护人员处获取自身所需知识,可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居家注意事项、饮食、运动等的掌握程度,从而有利于自我约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心理、生理、精神等多个方面为患者的疾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16,17]。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内分泌科患者的不良情绪。分析原因,笔者认为该干预方式通过联系家属陪伴与交流、鼓励病友间互相支持、组织参与病友团体的活动等,为患者提供重要的情感与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因对疾病未知而产生的负性情绪,继而达到缓解负性情绪的目的。此外,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在提高内分泌科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个案管理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感受到了源自医务人员的人性化关怀,每次随访为患者提供所需的相关照护,为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干预随访时间较短,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国外类似研究随访时间达3~10年,因此之后若有条件仍会继续随访,继续关注内分泌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在改善内分泌科患者生活状态及不良情绪方面效果明显,同时加强了医疗护理双方面的管理,加强了医护的联系,并提高了护理地位[18],且有效促进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Almudena,Veiga-Lopez, Yong,Pu, et al.Obesogenic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 als:identifying knowledge gaps[J].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8,29(9):607-625.

[2] Jingyan Tian, Chang-Sheng Sheng, Weihong sun, et al. Effect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events among chinese adults with different glucose metabolism[J]. Diabetes care,2018,41(9): 1895-1900.

[3] Winifred MLo, Meghan LGood, Naris Nilubol, et al. Tumor Size and Presence of Metastatic Disease at Dia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in parathyroid carcinoma[J] Ann of surg oncol, 2018,25(9):2535-2540.

[4]师福香罗艳,张晶,等.个案管理及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 42(5):622-623.

[5]王惠丽,阿吉古丽张荣霞多学科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J]新疆医学, 2016,46(3):361-364.

[6]袁晓丹,楼青青张丹,等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志,2013,48(1):84-86.

[7]陆迪菲袁振芳,杨丽华,等肥胖人群焦虑抑郁情况与肥胖程度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27(8):592-596.

[8]郑玲玉,覃竞燕,王静等随访系统格式化信息发送对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3)-261-264.

[9]王璐,朱晓萍,王西英等..上海市二三级综合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现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8,33(9):66-69.

[10]张艳,高珊.惠蓉,等个案管理对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9,26(6):55-59.

[11] Weil M, Karls JM. Case management in human service practice[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37-55.

[12] Cesta TG, Tahan HA, Fink LF.The case manager's survival guide:Winning strategies for clinical practice[M].St.Louis:Mos-by, 1998:42-57.

[13]马晓丽,党慧周俊等全程专业护理个案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0):1647-1649.

[14]李彩宏,沈犁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11):914-918.

[15]范会敬,蒋瑞以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9)-7-11.

篇3

中图分类号:R1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58-03

本研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患者对中药静脉注射制剂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及用药的行为特点,为开展老年患者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3-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注射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在门诊接受中药针剂静脉滴注的患者;③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获得有效问卷220份。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成立课题小组,通过对调查现场的观察及访谈,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1-4]。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对预调查中争议性的条目进行调整,使调查内容更具科学性,避免主观判断。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患者对中药静脉注射剂基本知识的认知;第三部分为患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及需求;第四部分为患者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过程中的依从;第五部分为患者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治疗的主观意向选择。

1.2.2 调查方法

培训调查人员,明确调查表各条目的设计原则及填写方法。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前仔细阅读问卷的指导语,独立做出评定。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者,调查人员给予解释,但需避免使用暗示性语言,影响调查结果。问卷当场完成,收回时检查无空项。

1.3 统计方法

数据输入Execl 2003软件,采用例数和百分比作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被调查人群基本特征

220例老年患者中女114例(51.8%),男106例(48.2%);年龄60~70岁63例(28.6%),71~80岁99例(45.0%),80岁以上58例(26.4%);文盲36例(16.4%),小学89例(40.5%),初中56例(25.5%),高中及高职30例(13.6%),大学及以上9例(4.1%)。本次就医疾病:心血管疾病76例(34.5%),脑血管疾病107例(48.6%),呼吸系统疾病21例(9.5%),其他16例(7.3%)。

2.2 中药静脉注射剂基本知识的认知调查

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对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名称及作用的认知较好,而对剂量、药物毒性、不良反应的认知及诱发不良反应等认知较差(表1)。

2.3 获取信息的途径及需求

220例被调查者获取中药注射剂相关知识的途径:来源于医护人员的132人(60.0%);家人和病友的66人(30.0%);报刊及网络的20人(9.1%);其他途径的2人(0.9%)。

调查显示,老年患者最希望了解的药物相关知识中,药物功能知识131人(59.5%);不良反应55人(25.0%);输液中注意事项29人(13.2%);其他5人(2.3%)。

2.4 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过程中依从

自主调节补液速度172人(78.2%);未自行调节48人(21.8%)。自己调节补液速度的原因:希望缩短输液时间的110人(64.0%);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滴速快点没关系38人(22.1%);滴速慢可使药效更持久24人(14.0%)。

2.5 注射剂治疗的主观意向选择

老年患者面对相同作用机制的静脉注射剂时,首选中药类159人(72.3%);首选西药类61人(27.7%)。此次就医行为中,主动要求进行中药静脉注射的109人(49.5%);根据医嘱使用的111人(50.5%)。

3 讨论

3.1 中药注射剂在老年患者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

中药作为历史传承的产物、祖国的瑰宝在老年患者心目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比起西药类药品更能得到他们的信赖。有学者指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人们更加偏爱中药类药物,在离退休人群中对其认可度最高[5],与本次调查结果相符。而对使用人群的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史患者占很大比例,本次调查220例中有183例,占83.1%,而刁红星等[6]调查显示为61.0%,可能与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不同有关。

目前临床的中药静脉注射剂虽然克服了口服中药类起效慢的不足,但中药制剂在静脉输入过程中,由于中药静脉注射剂本身的缺陷,如成份不明、纯度不高,含有大分子物质和杂质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一般患者对中药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防范意识较差,对中药静脉注射的输注速度和制剂浓度[7]、配置后放置时间及环境温度对药液的影响[8]等知识比较缺乏,所以中药静脉输注较其他给药途径具有更高的风险。姜慧芳等[9]对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显示,出现不良反应的以老年人居多;频率较多的药液品种为鱼腥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剂等;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多见。本次调查显示老年患者对中药静脉注射剂安全方面的意识普遍不足。

3.2 加强输液管理,开展健康教育

老年人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渠道不畅及理解力逐渐下降,60.0%的调查对象获取相关知识仅依赖于医护人员。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药学工作的重心主要是药品的投入,相对于用药指导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10]。而临床医护人员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诊疗及护理上,忽略了或较少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调查有78.2%的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曾有自主调节补液速度的行为。朱立勤等报告,中药静脉输注速度过快引起的不良事件是普通输注速度下发生不良事件的4倍[11]。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巡视,做好相关医疗知识的宣教,同时在巡视时要多关心患者,适时解决患者因输液带来的不适,规避患者自主调节补液速度导致的风险。

开展中药静脉注射剂使用健康教育。本次调查显示,社区的老年患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文字类宣传资料较难达到预期效果。张玉蓉[12]认为,老年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倾向于医护人员的个别指导及医护人员的讲解示范[12]。因此健康教育要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结合老年患者的需求,才能受到老年患者的欢迎,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要纠正老年患者对中药静脉注射的盲目认同及对治疗效果的片面认识,正确引导合理用药行为,规范用药流程,这样才能发挥中药制剂在老年病治疗中的作用,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曹卫洁, 杨慧. 病人静脉输注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J]. 护理研究, 2008, 22(30): 2742-2743.

[2] 杨素兰, 万巧琴. 社区居民中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99-101.

[3] 徐东英, 杨静, 周琪范, 等. 广西居民中药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 中国医校, 2010, 24(9): 695-697.

[4] 任德权, 张伯礼.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5-79.

[5] 程薇, 石学峰, 房耘耘, 等. 北京市居民中医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5): 1693-1695.

[6] 刁红星, 郭泽莉, 詹若挺, 等. 我国医院中成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36): 14-16.

[7] 赵海英, 常国良. 中药注射液在老年科的合理使用与常见问题[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10, 8(4): 76-77.

[8] 杨丽丽, 康玉斌, 施若霖, 等. 8种中药注射液在不同温度及放置时间下的微粒变化[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23): 2117-2119.

[9] 姜慧芳, 程能能, 杜文民, 等. 2004-2008年上海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1, 20(2): 108-111.

[10] 李朝峰, 宋海燕. 某市315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知识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7): 23-24.

篇4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引发了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波及周边十几个城市,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人类记录到的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高达83万人;1976年发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死亡24万人,至今还给我们留下惨痛的记忆。在现代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还要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加强急救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在灾害面前发挥更好的救护作用。

1地震伤的产生原因及常见伤型

1.1机械性致伤发生地震时,人体受到建筑物、室内设备、家具等直接砸、压、埋的机械力学损伤,一般占地震伤95%~98%,在山区等地也可受崩落的山石、土块、树木等砸击致伤。人体的各部位均可受到直接打击致伤。致伤轻重、部位与首先受砸的着力点和当时有着密切联系[1]。

1.2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地震现场早期的伤员以外伤为主,其中以挤压综合征最为凶险[2]。

1.3休克与地震感染严重的创伤、大出血、饥饿、脱水、衰竭、精神创伤,以及挤压综合征均可引起休克,占全部伤员的4%,或重伤员的12%~14%。地震现场环境严重污染,抢救伤员设施差,伤员伤口极易被各种致病细菌侵入造成感染。尤其是破伤风和气性坏疽菌对创口的威胁最大,死亡率很高。在早期的抢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做好清创和预防注射工作。一经发生感染,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

1.4完全性饥饿被埋困于废墟中的人员,粮食来源完全断绝,仅依靠自身储蓄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时间的消耗,体内存储物质的枯竭,成为完全性饥饿状态,以致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血压降低虚脱而濒于死亡。

2地震伤中的护理工作

2.1抢救护理方面

2.1.1救援护理的突击性强灾害所致的病人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易并发休克、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挤压伤综合征。成批伤员救治护理,救援护士要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进行各种护理救治工作。大批伤病员时,护士除了常规配合医生进行分类检伤工作外,医务人员紧缺时,有经验的护士有时也单独担任了检伤分类的重要职责[1]。

2.1.2特殊伤员对护理技能的挑战性大[3] 震后大多的幸存伤员是在倒塌的建筑物下被救援人员发现,这就需要医疗队员在营救之前进入压埋现场,初步评估幸存者的身体状况,和营救队员一起拟定营救计划,决定下一步营救方案[4]。在紧急救援护理中护士需要高度的观察判断伤情的能力,果断娴熟的技术,应用各种监测仪器,熟练的应用引流、导尿、鼻饲、输液、减压等各种操作技术等。营救过程中需要医疗队员采取各种医疗支持手段:包括护士及时的对幸存者进行心理安慰,通过输液管道给幸存者补充盐水,防止脊柱损伤等来保护幸存者;由于幸存者长时间饥饿、缺水加上外伤失血,输液时表浅静脉很难找,若情况紧急只有选择肘中静脉等大血管穿刺,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极少遇见的,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超的基本功。

2.1.3救援护理工作量大、繁琐地震灾害发生后,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病员,医疗卫生需求迅速增加,而且成批运送,药品和敷料消耗性大,特别是各种液体、消毒药品、抗生素、纱布和绷带需求量大,因此护理人员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很重要[5]。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重伤者,需要护理人员照顾,救援护理工作既要抢救生命,又要尽最大的能力减少致残率,救护过程中,除了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抢救工作,更应协助灾民重新安排生活,做好防疫工作,尽快制止灾后传染病的流行[1]。2.2地震伤后巡诊工作

2.2.1病情观察大批伤员得以救护安置后,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携带医疗设备和药品深入伤病员中巡诊,特别注意观察骨折伤的病人,据历次地震分析统计,在机械伤中,骨折占第一位,约占伤员总数的55%~64%,四肢骨折中闭合性骨折约占90%,肋骨骨折大多数也为闭合伤,但断骨骨端常刺破胸膜、血管,引起气胸、血胸,症状危急,死亡率高,约占震伤死亡的25%[6]。通过巡诊及时发现病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减少伤员的伤死率。由于地震造成灾区人与生活环境间生态平衡的破坏,构成了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件[7],护士每巡诊一处,都要对灾民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宣讲防病知识,发放消毒用品,对其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2.2.2注重心理护理强烈的地震摧毁了人们平时司空见惯的空间世界,使人们生存空间突然压缩和彻底改变,在心理上失去了空间归属感,感到一种生存威胁,表现出一种极度惶恐和不安,求生的欲望压倒一切。灾难后大量的难民出现恐惧、焦虑、失眠、精神失常、精神恍惚等各种心理创伤症状[8],震后几乎每家都有死去的亲人,这对幸存者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几乎80%的难民自述身体疼痛不适、精神恍惚、失眠等症状,护理人员在遵医嘱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3地震伤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灾难护理学和专业急救护士的缺乏在我国急救护士的培养是一个弱项,只有急诊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的概念,而国际上急救护理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急救护士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类专科护士。在美国,急救人员的培训包括急救医师、急救技术人员和急诊科护士的培训,这类人员按其技术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三类:随车急救护士(EMT-Ⅰ),中级急救护士(EMT-A)和急救医助(EMT-P),采用培养随车急救护士和医助提供现场救护,急诊科护士往往成为第一个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人[6]。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在灾后的救援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总是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战斗在救灾活动的第一线。在“911”恐怖事件之后,世界各国在灾害护理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动向,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势头很好,灾区人民可以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专业救护。日本有专门的国家级灾害救援队,这个组织从成立初期的400人到2002年已扩大到1 540人,这些搜索救援人员分别来自日本警察局、日本海岸警备队和火灾管理机构,其中医护人员注册数为614人,有医生201人,护理人员261人,药剂师21人,医务协调人员31人,100个后勤人员。护理人员占了最大的比重,灾害护理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2公共卫生护士的缺乏公共卫生护士是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专业的公共卫生护士很少。“大灾之后防大疫”,防治灾害传染病一直是医疗救援队的重要任务之一[9]。作为专业的公共卫生护士,她们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流行过程、防治方法、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管理特点等知识,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对于易感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对于已经染病的患者,能够在做好自我防护、防止疾病蔓延的前提下实施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隔离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控传染病的三个重要环节[10]。公卫护士是公共卫生工作者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地震灾害时,由于灾害现场倒塌的建筑物和埋压的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污水横流,污物随处堆积,特别是炎热季节蚊虫、蛆滋生,雨水冲刷污染河流和水源,灾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十分恶劣,随时可能爆发当地原有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对幸存的灾民和外来救援队员构成新的威胁[11],以震区为主要工作地点的公卫护士,能够起到宣传防病知识,做好社区传染病统计,对高危人群实施提前干预等工作,在公卫护理方面,我国的护理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3心理护理的缺失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首先是在心理上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冲击,进而陷入一种罕见的情感危机中。因为亲人遇难,而在心理―精神上陷入了极度悲哀,在生活、婚姻等看法上发生变化。地震导致终生残疾的人们,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等等。因此,地震造成人的心理―精神伤害,在医疗救援中不能忽视。心理疏导是护士的法定职责,护士应该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实施心理疏导和呵护。吴学杰等研究表明[12]:参加救援的人员应加强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深化救援内涵,更新救援理念。然而我国近几年才重视对护士的心理学教育,能够掌握科学的心理护理知识的护士所占比重偏小,难以实施到位的心理护理,不能不说是中国护理的一大缺陷。

3.4男护士短缺男护士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往往较女护士有自己的优势。如力气优势,在抗震救灾中男护士的力气显然要大于女护士,搬运病人也比较方便;再如体力的持久性,地震发生后,许多病人需要马上手术,手术量很大,医护人员需要连续作战,男护士则能更长久地站立。再如胆量,面对惨烈的灾情,有些年轻的女护士一下子很难从恐惧中脱离出来,会影响救援工作,而男子汉的胆量显然要大许多。另外男性在逻辑思维、快速反应、协调能力等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很适合于开展急救工作。在中国的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远远达不到1%,而在国外,情况则大不相同,如1999年澳大利亚男护士占注册护士的比例就达到8.7%;2000年美国男护士占注册护士的比例为5.4%;2002年英国男护士占注册护士的比例为10.21%。

4地震伤护理工作的建议

4.1护理人员应加强地震伤救护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灾害伤员往往病情复杂,同时经常面临当地医疗条件简陋、药品短缺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充分利用当地的医疗资源,以顺利完成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护理[13]。每一次地震都有训练有素的高水平护理队伍去执行任务,每次地震都应尝试性地带领没有经验的人参加救援工作,下一次他就会成为有经验的抗震救灾能手[14]。

4.2对地震灾后的伤员及早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许多研究表明灾害对受灾群体的躯体及心理健康有着明显和持久的影响[15-16],重大灾害后易并发精神障碍,其发生率为10%~20%,相关精神障碍包括:恐惧症、相关强迫症、相关疑病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和适应障碍。特别是震后大多的伤员是从掩埋的废墟中被救出的,许多亲友的遇难以及惨烈的灾害场面都对伤员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极易引起强烈的心理应急反应。及早的进行心理护理,可以舒缓伤员的恐惧、悲痛、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应急损害,减少转运途中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患有某些隐匿性疾病(如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的伤员,进行心理护理,调整伤员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可减少灾后心理疾病的发生,灾后的心理救助应该成为医疗救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防心理灾害的发生,也应该成为救灾工作的一部分[17]。

4.3加强对地震灾后伤员的持续社区护理 个别持续的家庭访视可以使灾区老年人有归属感,社会支持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区中与人交流少的老人会导致独居老年人的自我封闭,为防止老人的自闭,志愿者有必要增加访视次数,增加交流机会。对不喜欢志愿者服务的老年人,需提供援助防止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加强保健、医疗、社会福利间的相互作用[18]。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伤员未能及时进行处理,所引发的感染而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发生率非常之高,加强对地震伤护理的研究对每个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我们还需继续有所创新发现,为人类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91-298.

[2]Ersoy A,Yavuz M,Usta M,et al.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fac-tiors affecting in mortality in injured patients requiring dialy-sis due to acute renal failure during the Marmara earthquake:

survivors vs non-survivors[J].Clin Nephrol,2003,59(5):334-340.

[3]樊毫军,马洪杰,谢景红,等.巴基斯坦地震灾害搜救现场的救护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2):52.

[4]AshkennaziI,IsakovichB,KlugerY,et al.Prehospital managementof earthquake casualties buried under rubble[J].Prehospital Disaster Med,2005,20:122-133.

[5]黄芳,郑凤君,陈殷钰,等.强台风袭击后大批伤员的救护管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523.

[6]朱建英,叶文琴.现代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6.

[7]李宗浩.现代救援医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3.

[8]Tural U,Onder E,et al.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1999earthquake in Turkey[J].J Trauma stress,2005,17:451-459.

[9]Sweeney B,Jasper E,Gates E.Large-scale urban disaster drillinvolving an explosion:lessons learned by an academic medicalcenter[J].Disaster Manag Response,2004,2(3):87-90.

[10]Esbitt D.The strategic national stockpile:roles and responsi- bilities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or receiving the stock- pile assets[J].Disaster Manag Response,2003,1(3):68-70.

[11]李向晖,程纪群,刘爱兵,等.印尼海啸灾区救援中的 卫生防疫工作[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4):275-276.

[12]吴学杰,郑静晨,彭碧波,等.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后 中国危重伤员远程空中转运[J].民航医学,2004,14

(4):5-8.

[13]张宗琏,蒋小燕.地震灾害的紧急救援[J].中国全科医 学,2004,12(7):24.

[14]王邹平.地震救援[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 2000,17(2):29.

[15]Bromet E,Dew MA.Review of psychiatric epidemiologic re- search on disaster[J].EpidemiolRev,1995,17:113-119.

[16]Lechat MF.The epidemiology of health effects of disaster[J]. Epidemiol Rev,1990,12:192-198.

[17]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等.地震灾后创伤性应激 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