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6:40: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影视专业的理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国高职教育是我国1998年开始得到发展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之快是举世瞩目的。但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或由社会力量投资新建而来,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而发展速度又过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师资队伍薄弱,开展校企合作结合的技术能力相对较差
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的中等职业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展要求的现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很多教师已难以胜任高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是由于高职生员的大量扩招,他们又不得不坚守在高职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结合能力相对有限。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的高职院校,尽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措施上花了大力气,但各高校人才资源争夺竞争激烈,加上政府政策上的不利因素,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多,师资队伍中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也不合理。虽然有的高职院校也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职称和能力强的教师,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开展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发挥好作用。
1.2定位不够明确,观念转变不够
虽然大家都熟知我国开办高职院校的目的、方针和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办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这主要是没有真正明确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定位不够明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规模与办学条件不匹配。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刚起步,经费来源不足。不少学院为了加快发展,解决经费问题,大量扩招。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有生源,就可以求得发展,或者至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殊不知,如果这些学生在学院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待他们走入社会之后,正好事与愿违,学院只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毁招牌。
(2)师资建设力度不大,现有教师的资格认定管理不到位。很多学院引进人才只是为了迎接评估,而忽略了对已有教师的规范管理,虽然原来中等职业学校留下来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很优秀,但随着学院的升格,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去补充知识,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然而,在不少高职院校中,他们仍然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3)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识有偏差。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基本上没有科研任务要求,而在高校,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还有科研任务要求,而且其科研任务根据学校定位不同,其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的程度也有区别,科研任务的性质也不同。在高职院校中,有人习惯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看法,观念未转变,由于教学任务比较重,认为只要上好课就什么都解决了,没有建立科研概念;有人采用了本科院校的做法,结果由于条件不具备,科研无法搞。高职院校的科研应该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上,应该体现在应用技术上,应该体现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上,不要求其技术水平有多高,但却要求实用。教师参与科研的目的是通过科技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同时也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1.3专业设置盲目,缺乏地方特色,“产销”脱节
我国高职的办学目标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他院校,不切实际地设置专业,或者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调研,匆忙上马,尤其是缺少3年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结果是学生数目大增,办学条件不足,有些专业不得不依旧按学科性教育运行,或者把高职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造成专业成了一个虚架子,造成高职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1.4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有很多院校连基本实训也无法开出,更谈不上开设专业技能性的实验了。开不出的实验课时和无法落实的课程实训,一般采取增设理论课时的教学来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另外,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的专业划分一般比普通本科要窄,非专业课时所占比重偏多,造成专业课课时难以满足,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相匹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毕业后若遇到行业不景气或用人需求量减少时,学生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2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把开展校企合作、重技能、重实践训练挂在嘴上或流于形式,而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沿袭过去的理论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传授,没有或很少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从整体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只是政府提倡,学校一厢情愿,或者说学校动而企业不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其根源分析如下:
2.1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导制企业、学校两个利益主体难以合作,企业普遍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场大变革,在改革之前,很多院校都属于部属院校,行业办学,院校与企业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后来发现这种办学体制有很多弊端,加之后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也为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变行业、企业办学为政府办学,所有部属院校都归到地方,技校、职大也与地方院校合并,行业、企业不再承担办学的社会责任,也不再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今天的企业不再参与人才培养,也普遍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认为投资办教育是政府的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没有这个责任也没有这个义务来承担人才的培养。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学校追求的是办学效益。企业、学校是两个利益主体。
2.2企业利益的缺失使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既然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没有利益的事情企业绝不愿意去于,企业之所以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其根源就在于它没有经济利益,大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去经济利益,反而可能增加企业的负担,占用企业一定的资源,这种企业利益的缺失导致今天校企合作中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虽然全国也有一些成功开展校企合作的例子,但这些合作依然处于一种民间状态,有一些地利、人和的因素,缺乏合作的长效机制。
2.3企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办的物流专业认可度不高。导致企业缺乏合作的兴趣物流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所有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都是在最近5年才办起来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大多数专任教师也是转行而来,教师自身的行业实践经验、科研水平、项目开发能力都比较弱,加之高校扩招以后高职院校生源普遍较差,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就不高,既使有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愿意与学校开展一些校企合作,如订单式培养、项目研发、员工培训,企业也往往去寻找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合作,企业看重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实力、品牌效应等。
2.4规模性物流企业较少,学校要集中、统一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不现实,校企合作成难题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90%以上的物流企业都是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在内地成市,土生土长起来的物流企业大多是一些地方性的小物流公司,多数也是从事单一的运输、单一的仓储等,员工人数从几人、十几人、几十人不等,即使是一些全国性的物流公司在内地也只是设立它的服务网点,这些网点规模跟地方性的小物流公司也差不多,所以一家物流企业往往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都非常少,而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招生规模都在100至200人左右,学校要集中、统一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不现实。
3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物流人才对策研究
3.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来调动
我们知道,社会的“三元结构”将社会组织分成三种类型: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其中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的行为规则和利益诉求是不同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环保、医疗等组织机构)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以服务为宗旨,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营利性组织提供的是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处于主导地位,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合作行为往往只需通过“行政命令”就可以形成。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行政命令”再也不是它们之间能否产生合作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它们能否进行合作,取决于是否具有确保它们实现共赢的制度保障。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所以难以摆脱“行政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缺乏制度保障。因此,要赢得企业真正、稳定、持续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必须通过制度化建设形成一种具有内在动力机制的制度结构,使得校企合作在实现高职院校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确保企业实现利益诉求。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通过制度化建设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提供制度保障,是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积极性的根本途径。
3.2强化物流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实现校企双方合作的互利双赢
当前,很多物流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上面提到的很多尴尬,这与学校只把合作的目光盯住少数的大物流公司不无关系。其实,我国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物流公司都属于中小型物流企业,它们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而物流人才素质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同时重点大学、本科院校又不屑于与这些中小物流企业合作,这正是广大的物流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最好切入点。其实,高职院校物流师资的学历水平正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新进教师基本上都具有物流或相近专业研究生学历,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完全可以与中小物流企业开展一些项目的研发与合作,为中小物流企业开展服务谘询、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等等。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提供一定的岗位和资源供学生实习,实现校企双方合作的互利双赢。
3.3引进有物流行业背景或有物流企业从业经历的人充实到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师队伍中来,架起校企合作友谊的桥梁
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师不应只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当中进,而应引进有物流行业背景或有在物流企业从业经历的人到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师队伍中来。如果学校教师队伍中有在物流企业从业经历或有行业背景的教师,这样开展校企合作就有了感情基础和联系的纽带,也容易架起校企合作友谊的桥梁;同时,有物流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也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师徒关系。在学校他们是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在工厂、企业他们又是教学生如何操作的师傅。
3.4学校应成立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领导班子,为实现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之所以流于形式,除了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从校级、院级、系级、没有一个领导是具体分管和抓校企合作工作的,也没有人去具体推动这项工作,更谈不上去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创新形式,而从校企合作开展得好的院校的经验证明,校企合作工作必须是领导重视,专人负责,绩效考核,资金保障、报酬落实。校企合作工作是是一项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资金、情感来苦心经营的事业,绝不能等,也不能靠,更不能放弃。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存在着等与靠的思想,等企业主动找上门,等政府、行业协会出台措施、牵线搭桥,也有一部份高职院校为省事、省心、干脆就沿袭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版,既不重视校内实训室建设,也不开展校企合作,甚至报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办专业思想。
3.5强化校企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操作
选择校企双方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整合办法,是搞好校企业合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学院的计算机实训基地的优势,培养学生各种有关物流营运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这一条件一方面可以保证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使教学直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物流公司使用的各种管理软件,包括各种单项使用的经营管理软件和综合管理软件拿到课堂上来,由参与过实践的授课教师演示讲解使用过程。
(2)及时增加授课教师的知识含量。充分利用双方的师资力量作为高职教育物流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课程做到非常熟悉,而且也要对整个物流的课程体系做到通篇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物流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外出进修,增加物流专业的知识含量。同时,不断派遣教师到物流公司参与实践挂职,再回来进行理论授课,使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使教学有的放矢,目标更加明确。对于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样做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同时对校内教师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对学生来讲,也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97-02
一、研究背景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外语焦虑是一个与外语成绩紧密相关的个体差异变量,其中对于外语听力的焦虑更是会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理解和语言输入。现在多数研究人员采用较多的是Horwitz(1986)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来测量外语学习者的焦虑水平,而对于外语听力焦虑的测量,被公认的最权威的工具则是Elkhafaifi(2005)设计的外语听力焦虑量表(FLLAS)。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跟踪研究(张健、周莉薇,2013)对 19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对比受试课堂内外表现发现,专项的听力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听力焦虑水平;而英语听力焦虑成因探讨及应对策略实证研究(陈艳君、刘德军,2010)指出语言焦虑c听力成绩呈一定相关性;面对听力中的负面焦虑,学习者通常采用解决问题、寻求帮助、放松练习和尝试逃避等应对策略。但很少有研究来进行长期的对于教师策略(张宪,2011)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评析,来科学验证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长期应用此策略来观察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以给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文科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二本科生,共115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77人。每位同学都已经学习英语10年左右,但由于有些地区的考生在高考时没有听力考试,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在整个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听力练习较少,而到了大学后,随着听力比重的加大,这部分学生由于听力基础较弱而产生的焦虑也是一个在教学中要应对和解决的难点问题。
(二)研究过程
1.第一次测量
笔者在大一第二学期初对该专业115名学生进行了英语听力焦虑的问卷调查。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题项进行选择,问卷采取李克特5分量表的形式,从非常同意到非常反对,得分分别为1―5分。
2.教师策略应用阶段
在实验开始时正处于第二学年的开始阶段,笔者在学期开始时即应用张宪(2011)提出的教师策略来试图降低学生们的英语听力焦虑水平。教师策略具体包括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使用联想、关键字或图像关联等方法;间接策略则包括使用知识关联猜测、选择性倾听、延迟性听力练习、合作性学习教学法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等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关键字方法比较易于操作,通过将文本中较重要并且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难度的单词事先介绍给学生,这样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可以缓解焦虑的暗示。图像关联则是尽可能使用有影像的听力材料,例如BBC或者CNN的视频新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听力的内容,从而降低其在听力练习和理解中的焦虑水平。知识关联猜测则是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语境大胆进行猜测,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各种经验和常识带入到听力理解中来。选择性倾听则是指在听力训练中,当发现对于大部分同学都造成理解困难的部分,教师会专门针对该部分进行分解训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控制听力材料的语速和难度,逐渐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自信,帮助学习者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在跟读练习中加强对于抓关键词的训练,把握纠错的时机,避免挫伤学生自信心而引发强烈的焦虑感。延迟性听力练习是指在课上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布置给同学课下去练习,这样学生下次上课时的焦虑水平就会有所缓解。
3.第二次测量
在听力日志撰写活动结束一个星期之后,笔者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听力焦虑问卷调查。然后笔者将这115位同学的两次问卷相关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为描述性数据分析,主要对两次问卷各题的总分和均值以及偏值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表1、表2分别为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的相关数据。其中题1―5为听力焦虑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听力焦虑越高),题6―8为自我信念因子(得分越高表明自信越低),题9―11为听力技能(得分越高表明听力技能越低),从表1、表2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师策略干预,学生的听力焦虑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
表1为受试第一次焦虑问卷的相关数据分析表。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题项的平均分在2.5分左右,这表明受试不同程度都存在着听力焦虑现象;从偏值可以看出,对于某些同学这种焦虑现象尤为严重。这说明由于听力基础较差,该受试群体存在着较严重的听力焦虑现象。从被试的平时听力课堂表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就是大家对英语听力课的热情远没有阅读或者口语课高。由于高中阶段对英语听力重视不足,加之大学后英语听力内容的突然增多,学生对听力练习和听力测试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而且听力测试成绩也都不是特别理想。
表2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师策略干预后,对受试进行第二次问卷得出的学生的焦虑情况。可以看出两次听力焦虑有一定的变化。焦虑总值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具体体现为从第一次测量的 5437下降到第二次测量的5323。虽然下降的幅度不是特别大,但可以看出确实是在下降,这也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师策略干预后受试的听力焦虑在降低,教师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四、结论
本研究对北京某文科类院校11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上学期学生的听力焦虑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师策略干预活动,受试的听力焦虑明显降低,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听力焦虑问题,且情况较严重。(2)教师策略干预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听力焦虑,尤其是关键字以及合作性学习策略都能很好地缓解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另外,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及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3)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为主的今天,教师的主动干预也不应被忽视;由于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以教师的主动讲解和引导为主,到了大学后很多同学的转变和适应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应只是将责任归咎于高中阶段,而是应积极地探索能够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成功过渡到主动的学习中来的方法,从而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艳君,刘德军.英语听力焦虑成因探及应对策略实证研究[J].外国语文,2010(01).
[2]Horwitz,E.K.It aint’t Over till it’s Over:On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First Language Deficits, and the Confounding of Variable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0(84):256-259.
[3]Elkhafaifi,H.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Anxiety in the Arabic Language Classroom[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5.
[4]陈慧麟.语言测试中的焦虑因素[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5]战凤梅,汪兰.对外语焦虑听力焦虑与英语四级成绩关系的研究[J].教学探讨,2010(03).
[6]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J].现代汉语,1996.
[7]王银恚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8]王初明.外语听力策略个案研究――中国学牛英语学习心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专门用途英语(ESP)或称特殊用途英语,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有特殊的内容。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高职ESP教学中,要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应让学习者在获得相应语言知识后,通过对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最终获得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语言技能,从而完成准确、流利的职业交际。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项目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在这里,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改变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此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思维逻辑、领导与合作、适应能力等,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中的一种普通行为,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做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是“协助者”和“幕后策划者”,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共性的学习,而是以个性为主。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及要求,需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及探索,初步制订方案,以锻炼思维模式及反应能力,学会分析是关键;接着是小组内部的讨论,项目教学法多采用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每一小组由6~8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学生组成,设置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更多地考虑能力的互补,这样才能体现项目小组的真正价值。
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和制定。
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例,教学设计应以商务模块为基础,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把商务知识的习得和商务交际技能的训练放到各种仿真的工作场景中。其中常见的商务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金融、交通物流、商务礼仪、商务管理、商务办公等,涉及的工作场景分布于各商务模块之中。教学实施应通过具体商务背景的介绍和项目的模拟练习,使学生对各商务模块涉及的商务知识有系统认识,并在具体商务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商务交际技巧,完成指定的商务任务。
在第一阶段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则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例如安排他们与项目的有关商务工作人员、商务专家等谈话(实地考察);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对话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第三阶段中,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34-02
1.研究背景
《"激励式阶梯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课题经申报,于2009年获得立项。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项目申请书,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经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两个板块,本着预设谨慎、研究拓宽的原则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的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状况不尽人意,长久以来,许多学生口语交流能力一直较差。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方法不当,,教学环境不适,课时量不多;学生听说基础不牢,心里素质不好,学习自觉性不够。学生不爱学,不会学,但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影响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探讨利用激励式教学法(激励式学习法),结合教师和学生中实际存在教与学的现状,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阶梯式目标;合作升级,从低一级向高一级目标的进步。并侧重形成激励式评价体系,以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走向最高级的学习目标。深入探讨"激励式阶梯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出现了口语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但不少研究者把口语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方法"或"口语教学组织形式"等同。事实上, 教学论中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简单的教学方法,也不等同于某种教学组织形式, 而是"驾于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吴立岗,1997)。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与一定任务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方法策略体系"(甄德山,1984) 。无论是基于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口语教学模式,还是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应用,或者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这些探讨并未真正从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进步水平出发,不能完全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持续性和口语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Stephen.在他的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文章中提到,二语习得要遵循的其中两个原则是获得原则和输入原则。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口语学习的全英文环境。另外,教师应在课堂上提供大量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文章,演讲或教学视频。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英语文化,但它过分强调教师引导,而忽略学生在口语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而忽视了"语言输出",必将阻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总之,国内外对于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模式的探讨,还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系统性研究。
2.方法与过程
2.1 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拟解决重点、关键问题是:在激励式阶梯教模式的推动下, 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学生口语课堂主体参与:①思考参与。包括观察、记忆、理解、想象等思维能力培养。②情感参与。有意识地使上课的情感丰富、控制起来,理智起来。③活动参与。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口语课堂动,增强口语表达体验。④个性(特长)参与。在口语课堂上,也要给学生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⑤品德(思想)参与。注重勤奋、认真等品质养成和探索精神及科学理念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问题,课题组采用文献检测、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实验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2.2 研究的主要过程
2.2.1 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 年5月)。查阅收集有关资料,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并熟悉有关概念、学习理论,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整理学者们的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本课题研究,界定好相关术语,确定研究对象。
2.2.2 实际研究阶段(2010 年6月――2012 年11月)
根据申报书设定的基本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结合非英语专业口语班实际情况制作并发放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阶梯式教学(或学习)水平测试表。研究学生课堂上口语学习环节、知识、能力、情感、理想等方面。2011年4月 结合非英语专业口语班实际情况制作并发放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阶梯式教学(或学习)水平测试表。本次调查在九江学院范围内对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3人,分发测试表103份,其中有效表98份,男生被试43人,女生被试55人。
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第二阶段:通过一个学期每月8次,每次20-25分钟的口语教学实验,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第二阶段:通过一个学期每月8次,每次20-25分钟的口语教学实验,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自身的听力,口语基础,采取科学的作为安排方式,也就是快慢结合的排位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组,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提问层次化,课后作业和练习布置层次化。创造多种类的实物情景,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模拟课堂竞赛,如单词接龙比赛及口语朗读比赛等。
2011年12月,课题组在实验班发放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激励式阶梯教学(学习)水平测试
通过调查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激励式阶梯教模式的推动下,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阶梯式目标;使学生从低一级向高一级目标的迈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目标明确了。
第三阶段则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将研究成果提炼成论文,并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4.启示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只要教师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就能探索出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新路子,好方法,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口语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为诚.如何训练口语能力――一个有实用价值和有系统的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 1996年
[2] 王荣宁.关于大学英语因材施教理念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0年
影视作品中声乐表现包括主旋律、背景音乐等,同时还包括歌曲。影视声乐是歌词与旋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凝练和概括的艺术表达强化和延伸主题,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成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力。探索其相关的教学工作是声乐艺术教学中一种更趋于细致且有价值的思考。
影视戏剧专业的声乐学科经历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授课方向从技能课到表演课,从单一技术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授课形式由个别课到小组课,由小组课到集体大课的高校所特有的声乐学科体系。
影视戏剧系开设声乐课的专业有影视表演、歌舞剧、音乐剧、播音等。在这片“非声乐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中,把握发展脉络,认清开设声乐课的重要意义,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形式――集体大课和
单一小课相结合是影视声乐教学的有效形式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系统的。每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都源自它自身的需求,有它特定的历史轨迹及各自不断延伸的枝丫,最终这些枝丫触到了彼此,长在了一起,学科体系就这样渐渐庞大而有机地形成了。影视和声乐演唱就是这样走到了一起并形成一个专业学科,可以说电影和电视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今天的影视声乐教育从传统音乐专业教育中派生出来。
电影发展的初期,影视艺术家们是躲在银幕后现场配音的。器乐和歌唱此时还只是一种“外援”手段。至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以歌取胜,1936年电视歌唱粉墨登场并成为主角。此后,声乐演唱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重要起来,而相关的教学研究也是处在同时发展的过程中,声乐教师们和学习者们起初都在用一对一的传统方式解决影视声乐学习中的声音、气息、表现力等问题。随着影视文化蓬勃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参与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满状态,而正是这种欣赏和参与又使影视艺术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仅从影视专业招生的火热状况就可见一斑。影视声乐的培养也随之成为一个必修专业,原因有三:一是影视歌唱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二是人才的文化素质(包括音乐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三是随着影视音乐多元化的表现,人才的复合化需求提高了。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人数,面对影视声乐的多元表现,是否完全沿用声乐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成了学者们的思考问题。
传统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大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此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课引入影视专业之后,专家们开始了教学上的重大改革――专业集体课诞生了。随着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的增加,声乐集体课形式的优势越发凸显,它承载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技能技巧、歌唱理论、音乐文化知识、影视及戏剧音乐特征等。这种声乐集体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尤其可以强化声音理论知识,有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有利于扩大声乐演唱知识的覆盖面,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有利于教师探索研究广泛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声乐集体课使学生在集体歌声中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掌握发声的基础理论,在比较教学中提高对正确声音的认识并有效解决声音问题,在和声训练中提高审美、完善自我。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集体课在提高授课效率、弥补小课单一形式的遗憾时,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多元的授课过程中和完美的授课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完整体系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板块,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成。如果说声乐小课的教学任务是从单一走向精细的话。那么集体课的使命就是从单一的复杂走向深刻的多元。这二者的结合使影视声乐课的教学得到了更有效的发展。
二、教学基础――影视声乐的教学要着眼于声乐教学的艺术共性
歌曲的定义是一个大的范畴,其中包含很多类型,如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歌剧与戏剧歌曲等。影视声乐的歌曲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备歌曲的许多共性,它的选材及运用是歌唱艺术多元化在演绎形式上的体现。影视歌曲和一般歌曲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
声乐学习训练过程是复杂的,比较公认的教学方法一般承认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的基础。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和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进一步讲,作为歌唱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及科学的发声技巧。正确的歌唱呼吸乃至臻美的声音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条件。学习者要通过专业的磨炼,懂得并掌握发声的生理机制及嗓音运用的机制,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使它成为歌唱者的第二天性,完美的演绎才能开始。
2 具备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其一,音乐中蕴涵着很多民间文化及风俗。从周公时代开始,周朝天子经常通过“听歌”来了解民风。周朝天子通过听歌,不出牖户而尽知天下,而且寓教于乐。听歌要有更高层次的心得体会,上升到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和维持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其二,音乐中融会了诗之含蓄与寄托。比如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直解为:“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化为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演唱这首歌要体味古诗之用辞、理解原文之意境,方能体现音乐之美。演唱者在文学和艺术上不仅要有很高的修养,还要有深刻的富有内涵的表现力以及把诗歌、音乐和声音完美融合的综合能力。清代另一位著名音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曲情”篇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故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则启口之时,自不求似而自合。”可以这样认为:歌唱者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和演唱技巧之外,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演唱者在歌曲演绎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准备工序。
3 把握影视作品的风格,使歌曲凸显主题意境
声乐作品的风格会随着时代、地域、民族以及词曲作家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影视歌曲也具有同样的风格化。影视歌曲和声乐歌曲在“理解作品”这一环节上还是有一些 不同点,通常理解歌曲只对词、曲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可以了,但理解影视歌曲的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需要了解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及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外,还需要对原著的理解,对剧本、编剧的理解,对导演思想的理解,对观众听觉的理解。
不同的影视剧题材、不同的音乐家及不同的音乐作品都体现着不同的情景描绘和感彩,同时会变换不同的演唱要求。例如以清代帝王康熙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不同的剧本就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问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歌,作为一部正剧的主题曲,它所表达的勃勃胸襟和帝王之气就有别于《康熙微服私访记》这种亲和力极强的民间杜撰式的连续剧所选用的浪漫逍遥的乃至民间淳朴的歌曲形式。因此演唱者必须能理解歌曲所提供的艺术文化背景和感情基础,通过精湛的演唱把作品的风格恰当地表现出来。善于运用自身的声音特点,采用准确的音色和表现手法进行歌曲的演绎,以利于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歌唱凸显影视作品的主题意境。
三、展现“由心”的歌唱、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表现包括影视声乐歌曲。影视声乐是歌词与旋律相结合的演唱形式,通过凝练的艺术表达强化并延伸电影故事主题,展示影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现代电影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影视声乐演唱成为故事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除了要担当阐述情节的功能,还常常必须具备动人的情感力量。如音乐电影《艾薇塔》中的唱段《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其通俗声乐演唱的张力诠释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爱的渴望,这段演唱迷惑了观众,正如艾薇塔迷惑了自己的・同胞一样。又如电影《音乐之声》中用独唱、合唱、表演唱的形式,拉近了主人公和孩子们的距离,也拉进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英国导演西恩・埃利斯执导的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超市夜未眠》中,有众多配合电彩唯美情节的音乐,其中bang gangQ)乐队演唱的歌曲《Iaside》搭配静止又灵动的电影情节,体现主人公的幻想并创造浪漫爱情的意境;片中还使用了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作品《Casta Diva》,以演唱的古典美修饰主人公眼中另类的情感世界。
由此可见当今电影声乐涉及的演唱知识和理念之多.唱法风格之丰富。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着眼于众多艺术功能的继承与发展,探索与其相关的教学工作。
影视戏剧专业的声乐学科经历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如今已初步形成授课方向从技能课到表演课,从单一技术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授课形式由个别课到小组课。由小组课到集体大课的高校所特有的声乐学科体系,其影视表演、歌舞剧、音乐剧、播音专业开设声乐课。在这片“非声乐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中,把握发展脉络。认清开设声乐课的重要意义,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是声乐艺术教学中一种更趋于细致且有价值的思考。
一、教学形式――集体大课和单一小课相结合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系统的。每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都源自它自身的需求,有它特定的历史轨迹及各自不断延伸的枝桠,最终这些枝桠触到了彼此,长在了一起,学科体系就这样渐渐庞大而有机地形成了。影视和声乐演唱就是这样走到了一起并形成一个专业学科。可以说电影和电视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今天的影视声乐教育从传统音乐专业教育中派生出来。
电影发展的初期影视艺术家们是躲在银幕后现场配音的。器乐和歌唱此时还只是一种“外援”手段。至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以歌取胜,1936年电视歌唱粉墨登场并成为主角。此后,声乐演唱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重要起来。随着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参与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满状态,而正是这种欣赏和参与又使影视艺术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仅从影视专业招生的火热状况就可见一斑。影视声乐的培养也随之成为一个必修专业,原因有三:1.影视歌唱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2.人才的文化素质(包括音乐素质)的要求提高了:3.随着影视音乐多元化的表现,人才的复合化需求提高了。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人数,面对影视声乐的多元表现.是否完全沿用声乐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成了学者们的思考方向。
传统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大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此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课引人影视专业之后,专家们开始了教学上的重大改革――专业集体课诞生了。声乐集体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尤其可以强化声音理论知识,有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有利于扩大声乐演唱知识的覆盖面,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有利于教师探索研究广泛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声乐集体课使学生在集体歌声中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掌握发声的基础理论,在比较教学中提高对正确声音的认识并有效解决声音问题,在和声训练中提高审美完善自我。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集体课在提高授课效率、弥补小课单一形式的遗憾时,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多元的授课过程中和完美的授课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完整体系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板块,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成。如果说声乐小课的教学任务是从单一走向精细的话,那么集体课的使命就是从单一的复杂走向深刻的多元。
二、影视声乐的教学要着眼于声乐教学的艺术共性
歌曲的定义是一个大的范畴,其中包含很多类型.如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歌剧与戏剧歌曲等。影视声乐的歌曲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备歌曲的许多共性,它的选材及运用是歌唱艺术多元化在演绎形式上的体现。影视歌曲和一般歌曲有很多盼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
声乐学习训练过程是复杂的,比较公认的教学方法一般承认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的基础。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和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进一步讲.作为歌唱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及科学的发声技巧。正确的歌唱呼吸乃至臻美的声音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条件。学习者要通过专业的磨练,懂得并掌握发声的生理机制及嗓音运用的机制。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使它成为歌唱者的第二天性,完美的演绎才能开始。
2 具备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其一,音乐中蕴涵着很多民间文化及风俗。从周公时代开始,周朝天子经常通过“听歌”来了解民风。周朝天子通过听歌,不出牖户而尽知天下,而且寓教于乐。听歌要有更高层次的心得体会.上升到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和维持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其二,音乐中融汇着诗之含蓄与寄托。比如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直解为:“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化为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演唱这首歌要体味古诗之用辞:理解原文之意境。方能体现音乐之美。演唱者在文学和艺术上不仅要有很高的修养,还要有深刻的富有内涵的表现力, 以及把诗歌、音乐和声音完美融合的综合能力。清代另一位著名音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曲情”篇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故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则启口之时,自不求似而自合。”可见,歌唱者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和演唱技巧之外.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演唱者在歌曲演绎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准备工序。
3 把握影视作品的风格,使歌曲凸显主题意境
声乐作品的风格会随着时代、地域、民族以及词曲作家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影视歌曲也具有同样的风格化。影视歌曲和声乐歌曲在“理解作品”这一环节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点。通常理解歌曲只对词、曲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可以了,但理解影视歌曲的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需要了解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及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外,还需要对原著的理解,对剧本、编剧的理解,对导演思想的理解。对观众听觉的理解。
不同的影视剧题材、不同的音乐家及不同的音乐作品都体现着不同的情景描绘和感彩,同时会变换不同的演唱要求。例如以清代帝王康熙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不同的剧本就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问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歌,作为一部正剧的主题曲,它所表达的勃勃胸襟和帝王之气就有别于《康熙微服私访》这种亲和力极强的民问杜撰式的连续剧所选用的浪漫逍遥的乃至民间淳朴的歌曲形式。因此演唱者必须能理解歌曲所提供的艺术文化背景和感情基础.通过精湛的演唱把作品的风格恰当地表现出来。善于运用自身的声音特点,采用准确的音色和表现手法进行歌曲的演绎.以利于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歌唱凸显影视作品的主题意境。
三、展现由心的歌唱。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影视声乐表演的形式繁多,影视化的程度、方式各不相同,但影视记录却一直追求自然、真实的天性。声乐作为艺术本身就具有抒情性、虚拟性,与之一体的表演也就具有了舞蹈性、非自然性,而这恰恰是人们所能够接受并要求的真实。舞台声乐表演是影视声乐表演的基础,影视声乐表演是舞台声乐表演的派生。电影电视可以把生活化的表演组织成精美的艺术,也可以说亲切自然的特征会幻化成受人喜爱的艺术表现。这时候“由心”的歌唱更容易使人感到自然舒服,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好感。事实上,从音乐赏析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创作、演唱还是聆听,由心而发的歌都是最具震撼力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歌唱技术和艺术等教学任务外,更要强调歌由心生的歌唱概念,使学生不至于桎梏在学习的知识框架之中,而是要从复制知识的循环里找到歌唱的新感觉,探索艺术的新出路。
影视声乐的教学特色决定了影视声乐专业的教学要时刻走在声乐教育和电影音乐需求的前沿。要以不拘一格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声乐教学的方法大胆传承与改革。例如:不同风格的学习:通俗、美声、民族等唱法的体验;不同的组合形式:二重唱、三重唱、小合唱、男女对唱、混声合唱等形式的练习;设计不同的表演舞台,创造不同情境下的演唱:小品、音乐剧、歌剧等;发展创造力,改编歌曲、创作歌曲。以传承科学的方法为教学基础,以挖掘学生个性化的音色和不同的演唱特长为核心,在教学中体现歌唱的多方面形式。教师要多方学习并采集好的经验,广纳众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在基于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身在广博知识的探索中得到歌唱的愉悦体验。这是声乐教学不滞后于电影电视的艺术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24-01
当前是一个视听文化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由文字转变为影像。视觉文化的发展为动漫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光明的就业前景;而随着人们试听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对影视文化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即将入行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视听语言是动漫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基本组成是画面和声音,经过对基本元素的有机排列,合理组合,达到传递信息及描述情节的作用。这门课是动漫专业的学生迈进动画或影视制作领域的基础,它首先通过基础理论,让学生对视听语言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再通过扩展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架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观看及分析大量影视作品,并对影片中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呼应的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影片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视听感受,从而为今后的动画制作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视听语言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几点教学的心得:
一、艺术源于生活:影视作品的题材绝大多数来自生活,正因如此,很多影视剧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第一个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善于从身边寻找、发掘素材,将见到、听到及所感所想进行有机整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中职学生最不缺乏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其主动进行思考及学习。
二、理论配合视频分析:画面感建立的第一步必须是理解画面的构成,画面的构成有多个元素及多种可能,其中包括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光影构成、景别大小,拍摄角度、运动镜头的变化等,这些都是画面构成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中职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不能用传统理论讲解的方法进行授课,否则会造成大片特困生的现象出现。采取理论配合视频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配合每次课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视频片段播放,并加以详细讲解,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影片,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83 — 02
“视听语言”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电视、电影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影视剧评论还是剧本创作,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因此,也可以说,视听语言是相关专业学习的一个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只有学好、学精这一课程,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行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是对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比喻。它是通过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达信息的一种相对感性的语言。因此,视听语言不同于其他的语言系统,它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视听感官,以非常直观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性。将它称之为语言,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视听语言讲述影视作品的语言构成及一般语法规则,内容包括视听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则以及视听语言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等方面,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分析影视作品视听元素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相关概念与方法分析文本并进行创作的能力。”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首先要学最基础的语言符号和元素,然后才能拼写单词,造句,撰文。视听语言包括画面、声音和剪辑三个大的方面,而画面又包括构图、角度、光线、色彩、景别、运动等诸多元素,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
“视听语言”课是高等院校影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理论课,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视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从而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平台,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创作夯实基础。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通过“视听语言” 课程的设置,在使学生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让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建立起视觉思维的习惯,告别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字思维,从而写出具有画面感的剧本,而非“纯文字”的剧本。这一点对于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重视并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至少能做到将学生“领进门”,让其了解视觉思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现状
在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院校,并没有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仅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上,“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收效甚微,同时也不能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因此,要想让“视听语言” 课发挥启迪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就应在教学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勤动手,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理论课教学过于僵化
“视听语言”本身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教师讲授理论时应以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为目标,而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这一点。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甚至课堂上所使用的影片实例均出自教科书,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照本宣科的讲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影片实例的选择上,部分老师也缺少创造性,所选片段经常与其他课程重复,一个经典电影片段,有时学生可能已经看过十几遍,这种规范式教学常常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新鲜度刺激不够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很难被激发出来了。
2.忽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分离出来或者附属于该专业,任课教师也常常是出自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因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在“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设置实践环节、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实践课与理论讲解相脱节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恶果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3.影片分析“走过场”,不够深入
很多老师在分析影片时往往时“就事论事”,只分析例子中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部分,例如,讲到景别,就忽视镜头的运动、场面调度、声音、光线等因素,这样做虽然能够突出重点,但却不利于建立起学生解读影片的整体观。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分析影片,就要做到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来解析。
三、“视听语言”课教学方法探索
1.强化实践教学
在大学期间,影视艺术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是必要的,而创新知识的培养则是更重要的。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可以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而智慧和创新则需要学生在获得了知识之后,通过创新实践去亲身领悟之后才能获得。实践教学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观念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但也可以先实践后理论,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讲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会促使他们对理论产生兴趣,主动回到理论学习中来。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而学生则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矛盾。
首先,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影视是用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视听艺术,“视听语言”课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影视艺术的这一基本特征,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画面与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门基础课,基于此,在这门课上只进行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应在在课程开设上使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时间得到协调,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大致理论——实践——详细理论——实践”,其中实践课时往往应该是理论课时的1—2倍。〔1〕
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式要灵活多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选择优秀作品组织观摩与研讨,所选作品不必太长,以 10-20分钟左右为好,宜选择具有类型意义的影视作品。设置作品评议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所选作品可以是经典影片,也可以是学生习作。结合写作课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短剧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2.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以往的“视听语言”课的考核都是使用书面笔试的方法,所考内容都选自教材,这种考核方式带来许多弊病,例如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理论运用的熟练程度等等。考试的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把考核的方向确定正确,才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因此,在加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考核分为书面考核与实践操作两种形式。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对“视听语言”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则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团结协作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
3.善于运用多种媒介组织教学
基于“视听语言”课要调动学生感官接受的特性,在课堂上单凭文字讲授恐怕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来丰富教学。而这其中,一定不能忽视的就是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其它课程的课件以文字为主、只突出重点的特点,“视听语言”的课件既要图文并茂,又要声画结合,尽量做到每个概念和理论都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配合讲解。例如讲到运动轴线,可以从《罗拉快跑》等影片中截取相应镜头的画面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此外,在讲到镜头以及场面调度等原理的时候,教师还可将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带到课堂上,亲自向学生示范讲解。〔2〕
4.加强拍摄实践训练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开出了DV拍摄课。但是大多存在课时不饱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不完善的缺点。训练学生拍摄短片,可以先从模仿一段优秀电影的片段开始,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把握电影中的镜头及其调度,揣测原片导演的拍摄意图和影片所传达出来的意境,这步完成之后,由老师提出拍摄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命题进行拍摄。“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3〕命题应该尽量是开放式的,例如让学生拍摄“我生日那天”,以便给学生一定的表现与想象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达到指导教师所要求的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自由发挥阶段,学生可自拟题目,自由地进行拍摄,用影片尽情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上述训练都应以拍摄小组的形式进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也可在拍摄过程中相互交流对知识的理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利用新媒体建立课程教学互动学习平台
所谓“新媒体”,正如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副教授所表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比以前有更强的参与意识,他们从被动变接受为主动出击。与旧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途径更为丰富,这是个人人均能参与传播的时代。〔4〕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方便地搜集和及时更新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教师讲解抽象理论的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链接到教师所引用的影视片段,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影视作品有助于他们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例的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训练他们的视觉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剧本创作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萍.从大学语文教育中寻求高师生从教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人才,2010,(11).
近年来,我国高校影视教育正蓬勃发展,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相对于国外及国内中心城市重点院校,地方普通高校的影视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也有相当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地方高校在借鉴与学习国外高校及国内重点高校的影视教育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和影视教育观念,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迅速提高影视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多层次的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影视艺术教育大致包括影视专业教育,相近专业教育与普及型人文素质教育几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当然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也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立足于地方高校影视教育实际,着重探讨影视教育教学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影视教育层次定位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包括一些地方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与影视艺术相关的专业,如影视文学、影视传播学、影视表演、广播电影电视等等。由于有些学校开设这些新专业是在缺乏必备条件的基础上一哄而上,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学生培养计划的落实,相关课程的开设都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已经开办了影视专业的学校,必须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凝练学科方向,建设科学合理的既符合国家基本政策要求又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没有开办影视专业的学校不要盲目跟进,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的区位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条件、还要看市场就业情况。如果开办影视专业条件成熟,当然另当别论。如果条件不成熟,那就要把重点放在相近专业的影视教育和其他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两个层次上。与专业的影视教育相比,这两个层次的影视教育对影视课教师的需求量要小一些,对专业素质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一般都是从中文系的教师中抽调转向而来,似乎大都能够适应,还挺受学生欢迎的。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面对读图时代、消费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的发展速度以及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影视艺术的普及教育与实用教育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影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和影视艺术课程体系建设。
以前,我们大都在中文系、广告传播学系、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开设影视文学或影视艺术概论,在其他院系开设中外影视艺术鉴赏。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育观念的滞后,往往只是作为选修课开设,课时的限制是很明显的(一般36学时)。在如此短暂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观摩影视作品,又要安排很多理论性知识性内容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按专业要求力所能及地灵活设计。如中文系的影视文学课,一般先要介绍一些有关影视美学、影视语言的知识,然后侧重于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影视的改编,影视评论等,广告传播学系也得讲些基本的理论,但必须结合广告专业讲一讲影视与广告传播的关系、广告片的拍摄、影视中的植入性广告等内容。而对于作为素质教育课的其他专业,当然更得重视影视知识与影视文化的普及,影视片的观摩及分析讲解。当然,也可以结合授课对象调整内容,如外语学院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多看几部外语原版电影。对于理工科的学生,也可以多看几部科幻片以及著名科学家的传记片。这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是有好处的。
要有比较理想的影视教育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学校领导应重视影视教育,就像重视大学国文教育一样重视影视教育,即使暂时没有开办影视专业的学校,起码也应设立影视艺术公共课教研室,一个万人大学至少要有三至五名专兼职教师从事影视艺术公共课教学与研究,要改变一门课单打独斗的局面,开设几门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也应该允许学生在校期间不止学习一门影视课程。目前,在原有影视文学、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鉴赏课基础上,我们至少还应该开设影视文化概论、影视文化产业与传播、影视教育等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到更多更深的影视文化知识,切实提高文化素质和面对新世纪新挑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考虑在某些相近专业把影视课列入必修课名单,就像江苏等地的许多高校所做的那样,这也许是一种影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在教学内容上必需兼顾影视艺术与影视产业的关系,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影视文化中他者与本土的关系。
1 影视艺术与影视产业的关系。
教育部早在1985年就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文件,1998年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确定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在政府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2001年~2010年)发展规划》中,更要求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或限定性选修课,作为综合艺术的影视艺术无疑在大学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相近专业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把影视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待,尤其重视其艺术的特质,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作为综合艺术,影视艺术综合了其他各种艺术的特长,但和音乐、美术等纯粹艺术科目还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影视艺术的产业化特征,它不仅仅是艺术,它还是一种庞大的文化工业的产物,有着浓厚的商业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片时,不能只选思想性艺术性强的经典艺术片,还要考虑选择学生喜欢的比较时尚的商业大片,让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艺术魅力、电影明星的表演风采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梦幻工场的发展现状,了解观众的观影心理以及电影产业的商业前景,让他们获得全方位的享受和收获。也就是说,要打破过去狭隘的“象牙塔”式孤芳自赏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建立健康全面开放发展的雅俗共赏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2 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但文学是其基础,所以我们在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文学的因素。改编影视作品所依靠的原著或影视原创剧本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一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影视剧本创作的画面思维和蒙太奇思维方式与文学创作是很不一样的,我们理应给学生区分清楚。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改编自 中外文学名著,这使得影视艺术课往往成了文学课程的一个很好的延伸和补充。两种文本的对照“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原著的精神,也可以丰富学生不同的审美经验,获得多层面的审美享受。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两种艺术的异同,更好地理解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近年来影视产业发展迅速,从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在播出后大大提高原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小说销量大增。受这种利益的刺激,许多小说家的小说创作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影视编剧思维和影视产业的影响,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关注。
3 影视文化中他者与本土的关系。
影视艺术最初来自于西方,但中国人并非没有画面思维意识,中国的皮影戏、木偶戏比西方电影不知要早多少年。影视艺术教育课的作品选讲,必须中外兼顾,本土与他者并重。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电影诞生百余年的历史和各种重要的电影流派,外国的电影肯定少不了;另一方面,电影又是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让学生熟悉本国电影发展的曲折与辉煌、问题与优势,了解中国七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特别是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以开放的眼光学习外国影视艺术和影视产业的先进经验,为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而努力学习。即使将来不从事与影视产业相关的工作,也应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想的影视艺术优秀观众。
三、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传统与现代、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的教学内容,最后都必须通过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升本高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于影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根据多年的影视教学探索与实践,我觉得下面几个关系的处理尤其重要。
近年来,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也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没有学习相关的课程,基础薄弱,理解和吸收知识存在困难;第二,由于这些课程属于素质拓展课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时间上投入不足,影响学习效果;第三,课程课时设置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安排,无法充分展开相关知识的讲授和发挥,学生不能像专业学生那样多角度不同层面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由于这种种原因,和面向英语专业的教学相比,在非英语专业开展文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困难重重,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毫无乐趣可言,无法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对象,能否借鉴和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如何有声有色地开展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思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众多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在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中如何应用影视作品,改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式的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借用声音、图像和视频材料,各种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辅助材料也日益完善。在这些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下,教师一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强调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了课堂互动。其中,影视作品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和借鉴他人以及前人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是提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和日渐流行也说明了这一点。在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中借鉴和采用类似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影视资源,改变教学模式,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教学形势的需要。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的灌输,学习不是简单的行为主义的S-R(刺激-反应)过程,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即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途径来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2](杨新亮 孟凡韶 ,2009:27)。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环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某种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分析、加工所学知识,使新知识逐渐融入自身知识结构。从这一点出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影视作品的介入,能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影视作品资源能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针对非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专业教材进行删减,而传统的专业教材大都篇幅长,内容多。由于课程本身的要求和材料编排,教材的主要载体是体现文学史各个发展时期的不同英语语言形式。学生在学习远古,中古和现代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这种并不熟悉的语言形式学习相关文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难度大,难以能激发学习兴趣,缺乏强大和持久的学习动机。通过引入相关作品的影视资源,可以有效降低难度。如前所述,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学生对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形象等知识达到基本的识记和理解即可。在引入影视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相关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基本特点等重要信息,这样可以省去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这一环节,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能安排更多的课时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第二,与教材相比,影视作品形式直观,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逼真的场景,再现相关文学作品的情节,有助于识记和理解。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融声音,图像,灯光,表演等各种艺术表达形式于一体,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让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按照电影过程理论,人对电影的欣赏包括准备、进入、共鸣性、回味性延留四个阶段[3]。教师在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来安排教学环节,把知识的讲授与学生接收影视作品的心理规律相结合,从不同侧面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在引入影视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其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把原有的课本知识灌输转向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能力。只要把相关影视作品和教材充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转贴于
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最早期的《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到结合现代社会因素全新演绎的《哈姆雷特》,众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其中一些作品还多次重拍、翻拍,像《简爱》、《傲慢与偏见》等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这些作品的出现丰富了大众文化市场,也为文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理解识记,培养文化意识;组织协作,训练口语表达;联系实际,训练辩证思维。以讲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学生对这一作品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在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电影前,教师首先结合课本知识,简要介绍莎士比亚所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其作品的主题,并提醒学生这些内容在电影的开始阶段都有所体现,不仅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更要把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形式,训练和培养文化意识。第二步,在学生观看电影的时候,教师结合原著,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主要人物如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娅、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矛盾冲突等,要求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电影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影片结束后要求学生按小组轮流发言,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也能提高和改善他们有效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技巧。第三步,是有针对性训练思维的练习环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影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犹太商人夏洛克的遭遇和命运,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遵循合同、重视信用的夏洛克会落得如此下场?你是否同情他的遭遇?他的遭遇是否与他的犹太人身份有关?除了以往的文学主题之外,你还能否从这部作品/影片中提炼出其他主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步骤的时间分配可以灵活变动,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理解程度决定时间的分配和具体的任务安排。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事先给定思考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学生;也可以要求学生就影视作品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进行表演;还可以对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作品进行讨论,例如在观看《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就这一问题开展辩论。总之,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要上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切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训练和培养能力为目标,灵活编排课堂学习环节和相关教学活动。
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种课堂学习模式无法面面俱到,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播放每一部文学代表作的影视作品,然后进行深入的讲解和赏析。然而,这种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环节,营造学习环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更有效的改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按照课堂的操作模式,寻找相关资源进行学习。这也从另一侧面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参考和借鉴探索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式,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影视作品,是对传统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教学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