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1 16:54: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

篇1

关键词:化工;土建工程;现场管理

Key words: chemical industry; civil engineering;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075-01

1 施工现场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各类现场中的各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综合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施工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通过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施工;二是通过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施工,使施工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施工质量;三是以施工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四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五是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六是搞好各工种班组的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化工工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是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工地现场是施工企业活动的第一线,无论什么问题,都是直接来自现场,出现问题时如不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放任自流而任其发展,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比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小得多。另外,现场施工最能反映出施工作业人员的思想动态,人无论从事的职业有多么不同,但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一个人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认为是最理想、最顺心的工作,如果他感到不称心,心里就可能别扭而意气用事,这样他的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绪就会反映到他的工作上,都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3 化工工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土建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对化工工业土建施工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现场安全管理应放在首位。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土建施工中的人、物和环境等因素状态实施有效的监督,要管理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要切实加强人防和技防的力度,将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的状态。现场安全的管理更应注重预防为主,要努力营造施工人员讲安全的氛围,做到人人讲安全,安全放心中。同时,现场安全管理做为一种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过硬安全管理业务能力,以便准确及时地消除突出的不安全因素。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文明施工方案,包括要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日常巡检,做到及时预防。

3.2 土建施工的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与工程总造价息息相关,因此要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出施工需要的材料,提前做好计划准备。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施工材料的现场监管,避免出现钢筋因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水泥在保管中因杂乱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等现象。要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其中,在材料供应上,要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材质、品牌、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在材料采购上,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品牌、规格、产地等逐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在材料分类堆放上,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在材料发放上,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3.3 土建施工的现场质量管理 一是测量控制,在土建工程施工前,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做出严格规范的管制。在土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实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再检查。二是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需要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全面细致地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对施工单位的责任予以明示。三是实验控制,现场实验数据是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的品质的评判标准,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均需要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四是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对有质量隐患的事故需要及时处理,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地上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每一个工程管理技术人员都要全方位参与现场管理,监督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规范施工,让工程质量做到万无一失,让施工企业取得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篇2

1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为因素无法全面有效控制

施工现场操作工序比较多,投入的劳动力很多,所以,很难控制每个操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很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的监控,成为了承包商和监理单位遇到的难题。

1.2质量产品难以全面检查

施工现场的操作工序比较多。涉及施工产品比较广泛。采取全面检查很难完全实现,抽样检查就容易出现漏检。容易导致质量问题。怎样实现对操作工序检测成为了一个很难突破的问题。

1.3整体安全意识不强

在施工现场,安全非常重要,安全意识是安全工作的前提。施工安全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很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得并不到位,认识度不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将现场安全工作做到位。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对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认识不足,不能融会贯通,彻底地落实到施工的现场。

1.4施工工序产品检测有偏差

施工现场工作量比较大,纠正偏差的浓度会升高,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操作型工序出现了问题,纠正的不及时,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工程需要返工。不容易解决,会延长工期,也会消耗很多的费用,这对承包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纠正偏差的难度比较大。

2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2.1优化人力完善职责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要严格要求。做到项目经理监管体制完善,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注意深入学习。项目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财务把控不严格。容易加大项目工程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流失,浪费资源,会造成项目的利润降低。项目经理经济观念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施工安全和进度受到影响。

2.2优化管理制度提高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制定。做到任何事情都有制度可以约束,包括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例会,施工用电,施工环保,施工奖罚,等等这些制度必须要明确,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进度,让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以依据。

2.3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执行

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包括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按时完成工期,就必须要拟定一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的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利用现场的人力,财力,物力。一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工程的造价。采取不同的工程设计,造价不同。所以,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材料,劳动人力,做一个施工编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施工,对设计进行优化。在设计明确方案之后,要严格的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2.4优化安全管理制度杜绝隐患

2.4.1全面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过程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现场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让施工人员做到自我调节。领导者要对各个环节的安全做到位,严格的监管。

2.4.2建立现场安全体系

施工过程时间比较长,工序比较繁琐,施工现场安全,贯彻施工整个过程。关系主攻期的完成。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各个管理部门能够做到位,达到管理目标。

2.4.3做到事前预防

施工单位会遇到一些危险的项目,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分析,进行部署工作。了解其危险程度,把工作做到实处,确保安全。安全时刻要在掌握之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5优化造价管理、降低成本

优化造价管理,减少资金的占用,有效降低整个施工成本。监管管理人员,要把管理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科学地进行施工。

2.6优化材料管理制度、减少浪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比例比较高,占到整个工程的60%到70%。所以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投资方,施工单位,要提前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预算,采购合理,对材料和设备,要多加进行比对,选择成本较低,质量较好的材料,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种类比较多,新型材料应用比较广泛,必须要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2.6.1材料供应

设计方确定工程所需的材料,规格,数量,然后组织材料商进行材料供应。

2.6.2采购到位

施工之前,应该仔细对材料采购单进行核对,尤其是数量,质量,品牌,产地。分析了解清楚之后,保证订购的材料质量,大小,尺寸,必须要一致,一次性到位,这样可以节省财力,劳力,不能因为材料订购影响进度。

2.6.3材料储存

采购材料后需要进场,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堆放。合理的每种材料进场,进行摆放。要对其质量进行抽样检查。

2.7优化成本管理理念、增加盈利

加强成本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任何的项目活动都需要费用。整体节约可以增加盈利。要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核算,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制,结合整个工程项目。可以保证花费的合理性,避免成本重复,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益。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3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必须要完善。科学的分配工作,有效地改善各个环节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项目经理在建筑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要统筹进行管理,可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随着国内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施工技术资料编制的工作要求更高。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要对质量严格把控。有效的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既可以提升建筑质量。为我国的建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一、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三、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篇4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建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应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查找在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以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和其他的工程管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对人员、机械、材料、设备等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因素多、基数大、管理难度大。加上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加大。不确定因素使得施工现场管理要灵活机动,针对不同的状况提出不同的管理措施,不能陈旧老套,照搬硬套。施工现场管理的机动性、不确定性,注定施工现场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各施工企业要根据各自工程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制度。

2、施工现场管理过程周期长

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现场管理贯彻整个建筑过程的始终,周期长注定现场管理的投入较大,人员较多。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但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对安全、质量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3、施工现场管理参与方多

施工现场管理不光是施工企业自己,还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督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多方的参与,如何合理的协调好各参与方的工作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纷纷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的施工单位并未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现场施工管理混乱且随意,绝大多数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很多企业在管理体系制定之初只是一味地模仿其他单位,并未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管理体系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此外,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对管理体系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力,成为一纸空文,形如虚设,未能落实到实处。

2、材料控制环节薄弱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中最直接的物质,对整个项目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时,并未进行严格的筛选,缺乏材料的检测环节,经常会出现材料订购不符,质量不达标以及长时间的存放引起的材料缺失等现象发生。更有甚者,很多施工单位中采购人员为了从中谋取私利而降低施工材料的标准,严重制约了现场施工工作的进行。

3、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就是项目的进度以及完成的质量,就目前工程项目的发展形势而言,存在着大量偷工减料以及员工懒散延误工期的现象。很多施工单位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单纯地重视工程的最后验收而忽略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导致钢筋焊接,混凝土的配比,模板的搭设以及石料的称重不符合标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均在户外进行,其工作的地点距离公司较远,因此,适当的监督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提倡人性化管理理念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管理合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就要进一步深入到建筑单位内部,通过加强建筑单位内部施工项目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选择最佳优化配置;配置齐全相关管理部门硬件设备上以及人员角色分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分配,既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又可以促进部门间的和谐。在人员的管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努力做好现代管理理念的传播和实践工作。确保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2、加强对施工设备及材料的管理

避免施工现场所有材料乱堆乱放的情况出现,对于短时间内用不到的材料可以暂时寄存到别处。对于设备和材料根据施工进度,制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既保证设备和材料的及时进入,又防止其在现场大量堆积。其次,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情况,对资源利用率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期实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再次,对于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材料由专人负责维护,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耗。此外,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保工作,防止施工设备或者材料的丢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推进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施工现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施工企业应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控制程序,并根据程序的内容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人员进行管理。要保证施工现场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建立起一个规范而科学的现场作业秩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就必须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都服从制定的控制程序,要统一秩序,克服主观随意性。要通过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施工现场能够以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取得经济上的有效化;同时,通过标准化制度的实施,使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来实现较多的管理工作,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化。

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的施工管理准则,一切以安全为中心,努力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素质。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有丰富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并且,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知识文化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5、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科学组织;质量;成本;安全;进度;协调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quality; cost; safety; progress;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49-01

1加强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首先要保证组织工作的科学合理

1.1 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组织准备工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部人员组织,要考虑他们的工作特点、工作作风、专业特长、项目经理的组织能力、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情况,是否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构建合理的人员结构,确定合理的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专业结构合理,操作人员、辅助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都要有其对应值,人员过多,专业结构不合理,则造成人员管理的浪费,发掘不了每个人应有的作用,人员过少,特别是现阶段技术工人的缺乏,又会造成操作人员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增加带来功效降低、进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识读图纸、研究施工合同、分析施工进度计划、了解工程所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熟练掌握工程质量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楚工程目标实现可能遇到的风险,制订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在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特别要注意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薄弱环节、要目标到人、明确责任,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还要针对具体的施工要求,尽量优化每一道工序,充分考虑资源(施工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等)的供应情况,认真管理制定月旬作业计划,保证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1.2 重视施工现场的沟通和协调,认真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现代工程由于结构复杂、功效提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施工机械、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这就给施工及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人员教育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加强人员培训,除了利用工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各级人员培训班,加大培训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的传、帮、带,举办技能竞赛,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培训人员,奖优罚劣,调动施工及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全身心投入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

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以及规范标准的要求,选择信誉好的供货单位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方,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与供货方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书,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并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做好材料送货台帐记录。在材料质量检查中,凡是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做退场处理,不允许堆放在施工现场。

除了进行材料质量控制以外,还要进行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要重视从工序或检验批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从人的质量行为着手抓起,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重视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和系统性因素,对因地质条件变化、气温的骤然改变和水旱灾害以及地震、泥石流等对建筑质量的影响要高度关注,做到事前有计划、有预案、认真检查、细致观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达到预定的功能。

3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工程成本和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成本进度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要正确使用材料和机械,合理节约材料,材料要按照施工图预算中的材料消耗量计算确定,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损耗率,要采取限额领料,目标到班组,利益到个人,对进场机械要根据施工进度正确的调配,要定人定机定岗,要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还要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的施工管理方法加强研究,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与收益对比是否值得采用。这些新的内容在技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措施,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是否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保证施工成本永远走在先进的行列。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是保障

首先,应加强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要对所有工种都以一些事故易发环节为重点进行教育,严格岗前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工种,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还应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和环境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安全保障和维护保养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尽量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再次,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应定期组织进行,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评分表,并做好有关安全问题和隐患记录,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安全检查时及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结语:通过施工企业现场科学合理的组织、严格的质量管理、有效的成本和进度管理和控制,以及强化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建筑物达到预定的功能,提升施工企业的形象,为施工企业的发展赢得优良的空间。

篇6

1、搞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应该优化现场管理。因为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整个环境优美,整洁大方,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材料放置有序,使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会使项目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反,如果现场管理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为施工事故埋下隐患,进而有损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1.1 现场管理是项目的“小镜子” ,镜子虽小却能照出施工单位面貌。施工现场直接代表着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尤其是靠近市区或者市区内的施工现场,由于市区内人口密度大,行人众多,良好的施工现场会为施工方增加社会信誉,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就会影响施工方的社会声誉。

1.2 现场是进行施工的“大舞台”。如果把成型的建筑物比喻成将要上映的节目的话,那么施工现场就是这个节目的舞台,所有的人力,物资和机械设备都需要这个舞台来运转进而变成节目,所以这个舞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顺利进行。

1.3 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聚焦点”。施工现场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市容整洁,城市规划,文明建设等等范畴,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有高度的社会主人翁精神才能担当此任。

1.4 现场管理是连接项目其他工作的“桥梁”。现场管理和其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处理好现场管理其他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安全工作要求设置防护,现场管理就必须对现场进行围护,二者结合,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是其他事故。

2、优化现场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和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优化,来达到优化现场的目的。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就市场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施工方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不够严格,对项目经理的约束不够,简而言之,项目经理部的监督体制有待完善。由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素质也各有不同,再加上责任心不强和财务把控不严,容易加大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流失,进而使项目利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项目经理的经济观念不强,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安全和进度,搞技术的只负责施工质量和技术,搞采购的只负责材料现场的点验工作,这样看起来是分工明确,但是违背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所以施工方应该大力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树立起全员的经济意识,不断完善岗位内部责任制,建立起一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二是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工作,切实做到任何施工事情都有制度可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等等,建筑施工方应该根据自己的施工实际现场建立起不同的制度,让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依。

三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控制现场的投入成本,是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

四是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施工前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条件它的内容以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以最低的投入来完成合同要求,能够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所以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研究之后才能编制这个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设计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对其执行也应该严格进行。

五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施工安全隐患。方法有:①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全员了解其重要性,增强自我调节和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对安全进行精心策划和果断决策。

②建立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施工全过程。自1994年开始,大部分建筑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贯标认证(ISO9000、ISO14001、ISO18001)的工作,“三合一”贯通确保企业各项管理部门能够达到其管理目标。

③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施工单位一定要对项目的危险点做好分析和部署工作,并且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时刻处于我们掌控之中,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

六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能耗及物耗,减少资金占用现象以降低成本。为了实现生产经营中的高效益和高效率,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减少浪费,科学施工。

篇7

学科是对知识和学术的分类,一个学科就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2]。专业必须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方向设置必须遵循所属学科的学科逻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学科属性上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一个学业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以研究各类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以培养能满足各领域公共事务管理需要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其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遵循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逻辑。

(一)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教育部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5方向”(文教、卫生、体育、环境、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主张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物品”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这种意见,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市政工程、社区公共事业、公共住房等广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诚如李燕凌等所言,“似有‘画地为牢’之嫌”[3],既不利于公共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界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学科逻辑。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管理方向和行政管理方向就明显违背了学科逻辑,因为,企业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而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也超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二)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工与区别,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根据统计,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覆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管理、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16个本科专业[4]。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学校最多,达472所[5]。因此,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无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也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不能开设与其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名称一致的培养方向,否则就有违背学科逻辑之嫌。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管理方向,就无法体现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区别,明显违背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逻辑。

二、依托自身优势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定学科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师资支撑。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学科基础,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化优势为特色。这应当是当前各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特色培养方向的基本思路。

(一)依托学校特色在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院校属于专业院校。对于这些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院校,在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培养经验,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如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置教育管理方向,艺术类院校可设置文化管理方向,医学类院校可设置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事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都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设置培养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方向、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

(二)依托院系特色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根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等院系。这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如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优势,把培养B途径(工商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以把培养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制定和评价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依托地域特色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地域优势,从而其可以基于地域优势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自身特有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思路。如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置民族文化事业管理方向,而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两型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把为“两型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三、回应社会需求

篇8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篇9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篇10

Abstract:Employment marketization is an inexor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problem that can't be avoided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arketization reform of the employ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ints out the factors thatimpede the reformand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s:employ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marketization reform;theoritic exploration

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高等教育亦不例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办学体制改革,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1]。从系统角度而言,就业体制改革可谓是其中最为滞后的环节,这尤其体现在就业市场化的进程缓慢等方面。若依张维迎先生所言:“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唯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2]就业则是其中唯一仍未彻底肃清计划经济残余的环节。就业体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市场化改革则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

一、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促动因素

高校就业工作走向市场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这场变革发生的首要原因。所谓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就是通过市场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的发达使得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普遍建立,高等教育尤其如此。

首先,“教育大众化使许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由‘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3]。在市场中择业,毕业生们必然要遵循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其次是毕业生数量骤增,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非常突出”[4]。若不借助市场,社会将无法安排如此之多的毕业生就业,国家也难以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

再次是职业价值观念转变、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实现途径日趋多样化,职业价值观念日趋自我化,职业价值评判标准日趋现实化和具体化[5],传统计划分配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在强烈的竞争意识驱使下,他们迫切渴望在迈入社会的首次竞争中充分实现自我,而市场化的就业机制恰好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最后是高校就业服务功能有限。毕业生在市场中择业迫切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丰富、完善的就业服务。但高校并非专门化的就业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极为有限,对很多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可能

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不仅有着外在的促动因素,更有着内在的理论可能。

首先,这源于就业是专门化的活动。专业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人才、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它虽然也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但这并非是其所长也非其主要任务。各级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功能和专业性远不如劳动、人事等部门,更不可能拥有其权力。进行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加强校内机构与上述部门的横向协作,将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引入校园以弥补自身不足。

其次,这源于人才是稀缺性的资源。大学生就业难虽已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他们仍是社会最为宝贵、最富潜力的人力资源,高校是吸收、培养和输送这一资源的重要场所[6]。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毕业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亦不例外。毕业生是重要的稀缺性资源,但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造成了某些资源上的闲置、浪费和不合理的配置。进行改革就是要求高校以尊重毕业生为原则,充分利用市场化的途径和手段,实现毕业生就业这一人力资源初次配置的最优化。

再次,这源于高校改革发展的要求。高校是专业化的教学、科研机构,但却长期俗务缠身以至影响了其正常发展。当前,各级高校为就业考核指标所累,对加大就业投入极不情愿,都希望能摆脱这一“包袱”。但这个“包袱”之所以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体制上的行政与市场不分。进行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实现就业行政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统分结合,将绝大部分的具体工作交由市场去完成。这点我们似乎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某些借鉴。

三、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现实障碍

高校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改革在进行中将可能遭遇到某些障碍。

首先是观念认识不清。就业工作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在高校中常被视为是行政行为,人们并未意识到它作为经济行为的一面。就业实践中之所以难题重重,并非是工作不力而是定性不清,高校用行政手段处理了许多本应通过市场手段轻而易举完成的问题。尽管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代价不菲,但高校却仍在不断强化内部机构的行政功能,希望能以此解决所有的就业问题。“这样做的初衷和愿望是好的,却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客观现实,做了不该做、做不好、做不了的事”[7]。

其次是驾驭能力不足。不确定性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它也导致市场经济的高风险性。面对校内外市场经济的暗流涌动,许多高校明显表现出缺乏信心和驾驭能力不足。最典型的就是在对待中介机构的态度上,多数高校都拒绝与之有任何来往,其主要原因是害怕吃亏上当。不良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确实存在,但不分良莠地一概将其拒之门外,这显然是信心不足的表现。即使是属于市场范围内的事务,高校也不敢彻底地放权于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害怕驾驭不住、一放就乱。没有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高校就业机构及其人员,在面对市场时总是略显幼稚。

再次是外部环境不良。改革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但这场改革似乎并不具备这点。发达国家较早地建立起市场配置型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这主要源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单位提供的实习锻炼机会以及中介组织的优质专业服务[8],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运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强。面对日益递增的毕业生规模、日趋饱和的就业市场、日渐苛刻的用人单位、日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高校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环境并不容乐观。同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构成了就业市场化的障碍[9]。

四、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构想

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毕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由于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常使人们跃跃欲试而又无处着手。本文以观念、服务和机构等三方面为突破点,试图理出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某些粗略思路。

1 就业观念市场化

观念的市场化是这场改革的先导。转变就业观是就业指导中的老生常谈,但高校作为指导者,其观念是否应当转变呢?在这场改革中,高校至少应树立三种观点:

首先是资源营销观。对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是人力资源。它不同于其它资源,既需要合理运用、优化配置,更需要精心保护、价值尊重。这也是在改革中对毕业生应有的态度。对高等院校而言,毕业生是产品。根据广义的营销理论,若从企业的角度考察就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被视为需要营销的产品[10]。资源、产品、营销都是颇具市场韵味的概念,当然也是进行改革首先需要接受的观念。

其次是主辅分离观。行政市场不分、行政领导市场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就业本是市场经济行为,至少是以市场为主的行为。混淆了二者间的关系,颠倒了二者间的本末,这是导致高校就业工作无法深入之根本所在。行政与市场分离、市场为主行政为辅、逐步拓宽市场范围,这些意识的树立将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再次是有偿服务观。等价有偿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基本原则,而这在目前的就业工作中并未能得以体现。高校为避免与学生纷争,放弃了许多合法的收费项目;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给予了许多单位“超国民待遇”。这些都是高校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的,实际上也是市场中短期行为的另类体现。长期赔本赚吆喝所导致的入不敷出,将严重影响高校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就业服务是市场行为不是“免费午餐”,有偿服务观在这场改革中必须被确立,否则这场改革将无法深入下去。如何转变思想,从《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11]这类著作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2 就业机构市场化

机构市场化是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市场化机构是市场化观念的实现者,是市场化服务的提供者。当前高校的就业机构及人员大多是从学工部门分离出来的,无论运作模式还是观念作风都残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就业机构市场化究其实质是一场组织变革,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是导致这场变革的诱因。目前,已有人将新形势下高校就业部门的工作归结为服务、教育、中介和研究,并初步提出了以中介功能为突破口,尝试走市场化运作之路的构想[12]。

笔者认为,实现就业机构市场化的根本在于,将就业机构行政与市场职能分离,并最终实现就业行政与就业市场的机构分离。前者隶属学校行政系列,主要办理规章制度拟订、数据统计上报等行政事务,并负责管理、监督后者;后者则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凡是应当且可以由市场完成的事务将被统统交于后者。在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中,前者是配角后者才是主角。由于后者是市场化的运营机构,它完全可以通过或与劳动人事部门、中介组织合作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以实现赢利;由于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它只能通过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并同时降低成本以提高赢利;由于它是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机构,在组织机构上可不拘泥于传统的行政模式,职能部门制、事业(项目)部制甚至虚拟组织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与此同时,就业后续工作的牵扯面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高校的所有部门。如毕业生离校时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而且必须严格按程序完成众多审批环节,在奔波和排队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还可考虑由就业市场机构牵头组织其它相关部门,甚至联合人事劳动部门,在毕业生集中离校期间成立类似于行政服务中心之类的临时机构,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3 就业服务市场化

服务市场化是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在树立有偿服务观念和实行行政、市场分离之后,基于市场机制的就业服务体系大致可以框定。有人将其概括为提供就业信息渠道、努力拓展就业面、建立监督仲裁机构和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等方面[13]。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仍有失偏颇——这些似乎并不在市场范围之内。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真正可归为市场有偿服务的业务范围非常宽广。除有偿服务以外,就业市场机构还应运用其体制和资源优势提供某些非赢利。当然,就业服务市场化改革必须获得特殊的政策支持,必须由高校进行先期投入,但又必须受相关制度和相关部门的约束、监督。高校与其就业行政机构、就业市场机构之间,应当形成资产投资、监管和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就业市场机构应当对高校的先期投入承担保值增值义务,并承担校内外公益。高校及其就业行政机构不得随意干预就业市场机构的活动,要始终保持行政与市场的泾渭分明。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6):10.

[2]张维迎教授纵论人事制度 北大学生关注大学改革[EB/OL].pku.edu.cn/news/xiao-kan/news/306/06-115.htm.2006-03-06

[3]杨克非,竺正海,王战平.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及其市场化的解决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161.

[4]周济部长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7.

[5]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61-62.

[6]韦泰旭,古立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树立市场化人才观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13.

[7]陈水生.大学生就业由校内分工变成社会分工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4.

[8]张秀萍,夏薇,韩经.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0.

[9]李增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难点和推进思路[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95-96.

[10]黄苏芬,祖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市场营销理念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