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6:54: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端农业发展的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对策思考;西山区
Key words: urban modernistic agriculture;condition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thinking;Xish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15-03
0 引言
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是在靠近都市的城乡边界交叉地区发展起来的农业,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科技化、高集约化、多功能化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战略的农业,是功能、结构、布局纳入大都市发展规划的农业,是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融为一体的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农业与城市关系的一种重新思考和定位,体现了大都市与现代农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关系。
1 昆明西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中心区,因境内著名风景胜地西山而得名,区内驻有中央、省、市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200余家。全区国土总面积879.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汉、彝、白、回、苗等25个民族。其中涉农办事处有碧鸡、海口、团结、马街、福海、前卫6个街道办事处,共56个居委会、238个自然村,有农村人口97289人,耕地面积5.5万亩。西山区既是昆明市核心区,又是昆明主城西区发展空间较大的都市农业区。近年来,西山区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为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区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面貌,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西山区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效果明显。2012年,西山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4亿元,是2007年的1.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7年的11127元和5938元增加到2012年的27250元和12020元。
1.2 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凸现 随着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开始显现,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建成3.5万亩食用玫瑰、水果、药材等农作物种植基地,以农家乐旅游、蔬菜、四季瓜果、名优水果、畜牧养殖等主导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团结办事处为主的农家乐旅游、苹果、蔬菜、万寿菊种植基地;海口的黄梨、蔬菜种植产业、乐律公路两侧的玫瑰种植区;滇池西岸高海公路辅道以东的富善—西华—观音山一线的绿化苗木种植区;团结、海口的生猪、肉牛、家禽养殖区。
1.3 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西山区不断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用投入品管理体系建设。围绕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等主导产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建成了一大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已取得了10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番茄、黄瓜、彩椒、甜椒、大白菜、花菜、甘蓝等7个蔬菜产品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建立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5374亩其中;团结红富士苹果和梨通过绿色食品A级认证;好宝有机蔬菜、宝地牧业无公害猪肉等一批知名农产品享誉省内外。
1.4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加之城市化的提速,大市场、大流通局面的形成,为城乡资源优势的互补、农工商的结合,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机会和条件,外引内培、催生出了一大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植规模经营大户,农业产业化渐成气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最大限度的解决了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脱节的矛盾,促进了产销衔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整体效益。
1.5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初具规模,同时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报告制度,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免疫标识、动物准调证明制度,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动植物疫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
2 昆明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2.1 区位优势明显 西山区作为昆明市四大主城区,是云南省和昆明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旅游区,具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势,具有较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和社会集聚度;全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特别是团结办事处,虽然地处山区、半山区,但有四条县道、乡道公路贯穿整个办事处,与外界相连;通讯发达,乡村生态环境好,是发展空间较大的都市农业区。
2.2 自然条件优越 西山区属高原山地地貌,海拔在1731~2622米之间,河谷热,平坝暖,山区冷,高山寒,境内坝区无霜期为239天、山区257天。森林覆盖率58.6%,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200小时,干湿季明显。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长,霜期短,冬春季日照充足,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有木本乔、灌木树种利于农作物生长。西山区区内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偏大,影响大规模连片种植。但自然环境适应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植物生长和畜禽养殖,具有较大的生物资源开发潜力,有利于特色农产品生产。
2.3 市场潜力巨大 昆明市是云南省会城市,全市常住人口623.9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市场对农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绿色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在区内大力发展以特色品牌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园区等为核心的都市现代农业,市场潜力巨大。
2.4 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区,市内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一批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为西山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西山区农业局培养了一大批农技推广高、中级农艺师和熟悉各村农业生产情况的精干农业技术人员,形成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核心,可以有效完成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畜牧养殖、农机、林果、花卉苗木、蔬菜等专业技术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及市场信息服务工作。
3 昆明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层次低、品牌性农副产品不足 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规划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存在较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公经济投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西山区农业产业规模偏小,基地分散,管理水平相对粗放,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种植模式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以农产品品牌为纽带,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统一标准,“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未成为主导,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待提高。农户生产与企业生产基地建设结合不够紧密,资源优势未能形成产业优势。
3.2 生产潜能和发展后劲不足 突出地表现为具有自主创新研究和开发的农业科研单位的缺失,研究与开发能力不足,知名品牌不多,良种、良法生产及其适应西山区自然条件的配套生产技术受制于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山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3.3 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全区还未形成统一的营销体系和销售网络,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对市场信息分析能力差,农产品专业市场与综合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大都是生产者自行销售,农产品生产者只侧重于生产地销售,对区外市场关注度不够,销售主导性不强,导致农户产品积压的情况时有发生,市场销路不畅。
3.4 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基础有待增强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不同步,农业生产设施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农业比较效益依然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因化肥,农药与农用膜的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及农村生活垃圾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域,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急待提高,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 对昆明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谋划与思考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西山区作为昆明市的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长期被定义为“米袋子和菜篮子”,面向未来,西山区不应该也不可能再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必须以全新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新形势和新思维,西山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应突出以下五方面:
4.1 突出健康农业的发展前提 作为都市农业,其优势是可以依赖都市人群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但其挑战一是受传统“石油农业”思想的支配和技术的影响,农副产品对人类健康的有害成分明显,二是高端消费人群对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昆明作为云南最大的都市,强调农副产品的安全和健康意义重大。这里的健康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农业发展不能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二是农业发展不能导致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农业发展不能危害人类健康。
4.2 突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重点 休闲包括旅游、观光、体验、放松、学习、锻炼等活动,就是发挥西山区作为昆明市“后花园”的区位优势,提升以团结办事处为中心的传统“农家乐”活动,改变目前档次低、环境差、内容重复、口味下降、抄袭城市生活等问题,开发高端产品,开辟真正的高端、高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
4.3 突出科研农业的发展优势 西山区农村位于昆明市城郊,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市内有几十所科研院所与高校,科研人员数千人,科研经费数亿元。西山区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合作、参与或者土地流转的方式吸引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到西山区建立科技园区或进行科研活动,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同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逐步形成教学、科研、实习、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
4.4 突出文化农业的发展特点 就是充分利用汉族、白族、彝族和民族的自然村落、农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的绝景和胜景,以西山区良好自然为依托,以田园风貌为背景,以农村生活为主体,以乡村文化为特色,达到深度体验农村文化的目的。积极打造民俗文化、苹果文化等品牌,做到生态和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4.5 突出外向农业的发展方向 西山区要发挥昆明作为东盟“桥头堡”的优势,满足东盟各国的农产品高端市场,要引进高档次的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企业,按照“环保一流,质量一流,信誉一流”的标准引进和筛选企业,不能简单走“西部使用东部淘汰技术”的老路,要将招商引资的眼光放到欧盟和美国,要生产“市场在外”的高价值农副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5-67.
关键词:
农业;经济
1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性问题分析
从区域与市场角度来分析,吐鲁番地区属于极端干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农业生态条件不充分,虽然建设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但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区域缺水的现实情况。加上该地区属于山间盆地,表现出较强封闭性,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低,绿洲内市场过于狭小,且分散性突出,区域与国内、国外市场间距离较远,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因素;从民族与人口素质来分析,吐鲁番地区民族数量较多,区域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这也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资金角度来分析,该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个体经营分散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
虽然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多现实性问题,但可以通过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科学布局,打造高端农业产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品出口,切实扩大农业经济效益。具体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构建现代农业基地,培育品牌效应
吐鲁番农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农产品质量,而产品品牌则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缺乏质量,则无法占据较好的市场地位,缺乏品牌,则无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十分充分,无霜期十分长,这也为其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如葡萄、甜瓜等,农业产品质量十分高。通过区域规划,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并关注品牌培育,塑造吐鲁番农产品品牌,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基地构建,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工作,确保质量持续与稳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质量形象,从而培育吐鲁番农业品牌,为区域其他农业发展与产品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2.2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关注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实现持续性,就需要切实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吐鲁番农户栽培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当前实际来分析,吐鲁番农业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尚未形成标准化作业,量化指标尚未建立,且缺乏相应的量化控制设备与技术,导致农业过量施肥或盲目应用农药,这不仅降低了其农产品质量,还给农产品带来了一地的有害物质,甚至出现了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对消费者健康存在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过量施肥或农药施用,对生产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构成污染,不利于区域农业的长远与持续发展。基于此,吐鲁番需切实关注现代农业技术普及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并实施量化指标,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2.3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思维
吐鲁番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区,为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产、经营、与服务相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实现吐鲁番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理念,可以实现产销有效结合,将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模式,转化为消费导向模式。同时,也为发展精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农业控制水平。借助互联网,还可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市场等信息,切实降低农产品积累等风险。
2.4发挥“一带一路”优势,推动农业出口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吐鲁番处于一个战略节点位置,且随着该地区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其势必会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吐鲁番可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出口,以满足周边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中亚地区,这也是吐鲁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应关注物流建设,为吐鲁番农产品走出去提供现实条件,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艾皮孜古丽·阿布都古丽 单位: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北京农业嘉年华是将嘉年华的娱乐方式融入农业节庆活动中,打造出一个突出农业主题,体现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欢乐农业” 饕餮盛宴。农业嘉年华呈现出的诸多融合功能,已经不仅是农业层面的问题,而是关于一个国际大都市如何发展农业的大课题。
农业功能再思考
“举办农业嘉年华到底意味着什么?”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在参观完第二届农业嘉年华场馆后,面对媒体自问自答,“农业嘉年华不仅要让市民看到琳琅满目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种,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农业能给人们带来什么。”这已经是牛有成不止一次强调大都市越来越离不开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了。
利用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开幕机会,牛有成特意留下参会媒体,通俗地描述了他对农业“三生”功能的理解,“农业用生态方式传递着文化,用生活方式诠释着乡愁,用生产方式满足着消费。”牛有成一边承认农业在北京经济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小的事实,一边强调着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虽不能控制GDP的速度,但却能控制GDP的长度,正确地认识北京农业,科学地发展北京农业,事关着首都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重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界万物遵循四季生长的规律,带给今天人们的启示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更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权衡速度与品质,若要建设一个持续发展、和谐宜居的现代大都市,具有生态功能的农业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而伴随着大都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的记忆被不断蚕食,能够记录童年乡愁记忆的,千百年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农业,虽不是惟一但却是最为重要的传承方式。
作为北京分管“三农”的市委常委,牛有成表示,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不应该被人遗忘,而且要以各种方式不断努力唤起人们的重视。“嘉年华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用生动的互动体验告诉人们农业的存在,唤起人们对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可持续的思考。”
在互动中走向市场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穿行于钢筋水泥之间的城市一族们,无时不在向往着农业田园的休闲景观,周末的农业休闲已经成为大都市人群重要的消费方式,如何把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验复制到更多区域。
牛有成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种植方式不能简单地复制,可复制的是发展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传播不能靠一味地说教或者静态的展示,要以互动体验的方式让更多的城市和人群所接受。
这也正是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特色之一。“通过互动体验,真正感受到了农业诸多有待开发的附加功能,大开眼界!”从四川乐山赶来参加第二届农业嘉年华的王先生,指着场馆内的“蜂彩世界”告诉记者,从养蜂知识的介绍,到与蜜蜂亲密接触,再到蜂产品的展示,让他印象很深,感受也颇多。“养蜂是一种文化,能把它打造成集观光、体验、欣赏于一体的农业,确实很有创意。”王先生想着,以后有机会,也要把自家的农庄打造成这样的体验乐园,再扩大规模,引进更好玩、更有趣的农业新玩法,让乐山也成为玩农业的好去处。
王先生说,自己是一名内科医生,家里也承包了一个生态农庄,鸡、鱼、蔬菜,样样都有。他坦言,农业嘉年华给他带来了很多新点子,回去以后,打算将农业与医学相结合,搞生态农业,生产高端可追溯食品,让国内的食品更加安全。
事实上,第二届农业嘉年华设计的农事体验活动,充分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参与性的设计原则,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年龄阶层居民的不同需求。除了采摘各种水果、蔬菜,农事体验乐园内还为市民们准备了集怀旧、创新于一体的趣味农事体验活动,农业庄园的经营者和市民们可以亲身体验生物防治、种瓜点豆、草莓授粉的过程,也可以享受农作物播种、成长、收获等阶段的不同乐趣。
以“蜂彩世界”为例,此次打破了首届农业嘉年华静态植物展示的传统,将动态农业融入其中,通过对蜜蜂秘密世界的探索,展示自然界“活”生物中的蜜蜂景观,让参观者可以进行场景体验和蜂产品制作互动体验,既可以让从业者们看到都市型农业的广阔市场,又让能消费者了解蜂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
而走出农事体验乐园,同样体现互动性、娱乐性的拓展休闲乐园,藤蔓秋千、跷跷板、耕犁滑梯、踩太阳、踏水车等6项娱乐设施,以及由“猪儿跑”、“牛儿唱”、“鸭儿游”等动物雕塑布置而成的农事场景,更是让小朋友、大人们置身于都市田园,在娱乐的同时感受着多样农趣。
牛有成指出,当今城市人群对儿童的农业科普教育,往往重视教,却忽视了育,大多数儿童不清楚农产品如何生长、发育,通过农业嘉年华的农事体验和拓展休闲活动,可以有效补偿农业科普教育方面的不足。
在牛有成看来,农业嘉年华的互动体验是把农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结合起来,让两者直接见面,是农业在大城市走向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向技术要效益
在参与性、互动性尽显的同时,第二届农业嘉年华的知识性、科技性氛围同样浓郁。
热储能式立体草莓栽培技术、新型H型支架式草莓栽培、精准水培甜瓜技术、电解功能水、蔬菜嫁接机器人、黄瓜采摘机器人、二氧化碳发生器、迷雾技术……每个日光温室内,市民不仅可以通过展示牌了解科技的基本知识与运用过程,还可以直观地看到科技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知识性与科技性紧密结合。
据了解,仅在主办方昌平最具特色的草莓科技博览区,就展示了10余种国际领先的草莓种植新技术,以及电动卷膜器、植物生长补光增温灯、土壤电灭虫机、负压吸虫机、植物声频发生器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前段时间视察北京时,特意提到北京发展农业一定要节水,而要做到节水,科技支撑就是必要的手段。”牛有成坦言,北京的都市型农业尽管在全国领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不仅体现在节水、节能等技术的应用上,而且在产量、品质上也有提升的空间。
在牛有成看来,尽管北京的都市型农业已在全国领先,但农业效益不高仍然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短板,同样也是农业增长的空间。牛有成对媒体表示,通过农业嘉年华的平台,政府就是要告诉人们,只有通过科技支撑,利用现代化的装备,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北京的农业才能更加节水、节能、高效,产出的经济效益才会更高。
实际上,数百年来,衡量农业的产出率主要以亩产价值来计算,大田农业时期,北京农业的亩产以百元计算,之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亩产达到了数千元,如今,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北京农业的亩产已经达到了万元。
而之所以农业效益连年突飞猛进,除了有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之外,牛有成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强调的市场导向亦是关键,“传统农业是以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具体到都市型现代农业,两者是分开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农民增收为落脚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先研究市场。”
在牛有成看来,大城市发展农业,面对的消费层次很多,特别是高消费群体大量存在,像北京这样的区域,不可能依靠自己的种植能力满足所有人群,大量的中低端消费应该以外埠供应为主,而北京的农业发展主要以满足高端消费为主。
如何在新市场拓展销售网络,寻找到更精准的经销商是嘉佳乐急需思考的
【企业小贴士】 企业名称: 洛阳嘉佳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创始人:杨永庆 创立时间:2006年 公司规模:约200人
年近五旬的杨永庆摆弄食用菌种植已近30年。从当初一名技术工人到因有兴趣爱好、独自摸索蘑菇种植技术,研制出以杏鲍菇为龙头的十几个可集约化生产的珍稀食用菌种,他大半生的时间都耗在菌种实验室里。如今,他的多项专利技术已开花结果,形成近100亩的工厂化生产车间。 这种大规模生产珍稀菌类产品的工厂在全国只有可数几家,零散分布在东北、南方等地。而嘉佳乐的生产车间与同类企业相比,具备严格的标准体系。这里的杏鲍菇生产工艺经过六代进化,在高密度种植、高生物转化率及高品质间达到最佳平衡。在成本上,嘉佳乐执行最低成本控制原则,除去菌种成本外,原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是主要支出。此外,如何在成本控制与高品质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嘉佳乐进行了多年实践,已建成了丰富的优质原料基地。未来,将自建上万亩的原材料(玉米芯、棉子壳、秸秆等)种植基地,将原料环节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除可保证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稳定外,也对循环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索。 目前,技术和成本控制是嘉佳乐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2月,嘉佳乐被专注于农业投资的秉鸿资本看中,接受了第一轮投资,用于扩大产能和销售渠道。“同普通农产品企业靠天吃饭不同,嘉佳乐是高科技农产品生产企业,摆脱了农业生产的固有局限,同时拥有业内领先的菌种工艺培植技术和较严格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我们较看重的。”嘉佳乐项目投资经理赵晓东对《新领军》表示。 正如赵晓东所说,杏鲍菇这一具有杏仁与鲍鱼味道的珍稀菇类,药疗、食疗、食用价值一应俱全、消费潜力巨大,而嘉佳乐生产的杏鲍菇因工艺原因,口感嫩滑有嚼劲,在市场上更易受到认可。 尽管以河南周边为主要销售地区,但赵晓东表示杏鲍菇并不存在运输半径问题。由于工艺控制的良好,其产品较同类产品具有更长的保鲜期。由于老客户和物流成本等问题,杏鲍菇主要在省内及周边销售。因此,拓展市场成为嘉佳乐目前的主要任务。未来,嘉佳乐计划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建立销售中心和拓展经销商队伍。大城市的人口密集,消费量大,消费能力惊人,且北京等地实行的菜篮子工程等利好条件是嘉佳乐选择此销售扩张策略的主要原因。但如何在新市场拓展销售网络,寻找到更精准的经销商是嘉佳乐需要思考的。除此之外,赵晓东也认为如果政府能在资金、政策、物流上给予更多支持,嘉佳乐的市场扩张步伐会更快些。除进行市场布局、扩建工厂增加产能外,嘉佳乐还需做的是进行客户和品牌培育。一荤一素一蘑菇,是联合国曾经提出的健康饮食标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菇类的营养价值已被广泛接受,而高端的珍稀菌种目前还停留在高端消费群体中,如何让更多消费者接受并购买高端菇类产品,并在一次购买后形成重复购买意愿,进而对嘉佳乐的产品形成品牌认可和依赖,这是未来嘉佳乐在进军大型城市市场时都需解决的课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参与市场竞争,这给国内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农业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快品牌农业的发展,对推动湖北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 湖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品牌农业是一个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具有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并以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强化品牌培育和依托品牌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中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方略,特别是在农业发展理念不断出新、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显紧迫。
(一) 基本态势
1. 政府、企业、农户以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突破的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从实践层面看,由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部门,在发展无公害生产,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育绿色食品品牌上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生产企业对产品认证及标识申请的热情不断增强,全省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已经超过5000多个,仅2005年1-7月,全省企业注册的农产品商标就达到了300件。而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农户,也自觉参与到品牌营造活动中,扩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规模;广大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及食品的品牌消费意识也不断提升,如有70%的城市消费者选择超市购买农产品和食品的原因就是来自对品牌的信赖。这种情况说明,农业及农产品品牌意识在各类主体中正日渐浓厚。
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开展品牌营造活动。2005年具有三类品牌标志的产品总数已达1220种,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品牌数分别进入了全国的第2、第3名。2006年上半年,全省有效使用三品标志总数达到1369个。其中有256家企业的913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值达到了273.7亿元,绿色食品技术推广面积为60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9%;139个单位的21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证书,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总数355个,总产量171.65万吨,总销售额128.02亿元,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有13家企业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77家企业的101个产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技术推广面积17.3万亩。这种迅速扩张的发展规模,为品牌农业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品牌建设与产业化联系日趋紧密,各级政府开始致力于农业品牌化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湖北省已初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呈现出区域性辐射、规模化生产、行业性带动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自新农村建设战略推进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品牌化建设的进一步支持,武商等几大商业集团在咸宁、潜江、孝感、黄石等市,正提速建设大中型综合超市,周边城市的蔬菜、水产品、生猪等农副产品,多以品牌进入武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及超市,并得到“优惠优先”。 自2007年首届全省农博会后,仅孝感市进入武汉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就有6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30亿元,占该市农产品商品总量的70%。仙桃市的农产品企业则主动出击,与武汉各大超市广泛合作。目前已有九菊皮盐蛋、毛嘴卤鸡等70多个品牌产品,进入武汉各大超市,销售势头看好。
7. 通过各种博览、展销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为农产品品牌交流搭建平台。入世以来,湖北省加大向国际市场展销湖北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力度,并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达成合作协议。2006年2月底3月初,湖北省16家企业的30多个产品参加了日本福冈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德国有机食品博览会,签订意向性供货合同7000万美元。在“香港—湖北商品展示月”活动中,湖北神丹、稻花香集团等35个企业随团出访,包括国宝桥米、武昌鱼、洪湖莲藕、云梦鱼面、孝感麻糖和米酒等在内的78个湖北特色品牌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引起了香港市民的广泛关注。在“走出去”的同时,武汉市通过举行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着力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大平台和市民认知品牌农产品的大展台,为本地农产品进入武汉各大超市打开了通道。在2005年的第二届农博会上,有600余家商家参展,通过安排龙头企业与各大超市的产品交流会、产品比较观摩会,为农产品品牌交流与营销搭建了良好舞台。
(二) 潜在优势
1. 品牌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湖北省发展品牌农业的天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发展品牌农业的生态优势。经过长期努力,湖北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年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面积达到1500万亩,先后建立了京山、洪湖、宜城等农业生态县和洪山菜苔、京山桥米、孝感太子米、邓村绿茶等生态生产小区。这为品牌农产品形成及规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二,具有形成品牌产品的物种与品种优势。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山区、丘陵与湖区的多类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在长期的发育中,产生了许多质量优异的名特优农产品,同时经过充分整合,形成了九大特色和九大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了“鱼米之乡”、“果蔬之乡”、“药茶之乡”、“畜牧之乡”的众多美誉。第三,具有品牌农业发展的物质数量优势与基础条件。品牌农业的内在质量属性首先建立于数量基础。多年以来湖北的主要农产品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05年淡水水产品居全国第一、油料居于第二、肉类居于第十。这种数量较大的农产品,为我们进一步提升质量,开创品牌,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品牌农业发展的市场优势。从现实来看,湖北品牌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第一,城市居民对食品的保鲜与安全十分关注。据我们城镇消费者调查,58.2%的消费者认为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是影响其购买行为的首要因素,其中70%的消费者喜购品牌农产品和食品,尤其对本地品牌农产品和食品(保鲜程度更高)的信赖度更高。第二,城市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安全食品的意愿支付水平较高。对于健康和卫生食品,有78%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高出普通食品15%左右的价格,有37%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高出30%左右的价格。这为湖北省全面实施“三类食品”的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持和动力源泉。第三,湖北省的禽蛋、食用菌、蜂蜜等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东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2005年湖北产的鲜鸡蛋、干食用菌、蜂蜜及活猪出口均列全国首位,其中,鲜鸡蛋干食用菌、蜂蜜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1.15%、26.23%、27.67%。这充分显示了湖北特色品牌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空间。
3. 品牌建设的科技优势和文化依托。湖北是我国的科教大省。据有关资料显示,分布在湖北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村部门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干部多达2万余人。这种人才优势及大量科技成果,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品牌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古老的荆楚文化,不乏有传统农业中的优良工艺和各种历史文化的承载。以此为依托,加强创立和扶植具有文化特征的知名品牌,是把本土农产品和优质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
7. 优势产业带规划的实施和标准化生产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规模优势。湖北有许多具有自然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以武汉为中心的蜂产品加工基地,以随州为中心的食用菌出口基地,以潜江、洪湖、监利为中心的水产品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水果加工出口基地,以恩施为中心的山野菜出口基地等等,发展势头良好,为发挥农业的品牌效益创立了规模优势。继续加快以这些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农产品生产以及加工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品牌创建来整合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各种资源,将为湖北品牌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 主要问题
1. 湖北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品牌营销较差,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超市因其良好的购物环境、较高的准入门槛、齐全的商品种类和营销量大被人们称之为高端市场。而进入高端市场对品牌拓展效应巨大。但调查发现,在武汉主要超市经营的数百种上架食品中,湖北本地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少,在主要超市所占比例不到10%,有些甚至低于5%。在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中,能够进入武汉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究其原因:一是超市经销商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买卖双方脱节。二是本地农副产品包装落后,促销措施不力。三是大型超市进入门槛设置较高,农户或地方企业感到无利可图,而不愿进入。
2. 品牌创造与创想的能力较弱,缺乏知名农业品牌。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把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只热衷于引进外地名牌来实现短期效益,忽视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农产品品牌的培植;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创想。出口农产品有不少以“贴牌”形式外销。例如,洪湖咸蛋借用港商品牌外销,利润大头被别人赚走。
3. 城乡二元模式下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湖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内部结构尤其是规模结构不合理。2007年湖北省有20827家食品及加工企业,其中100人以上的企业只有67家,10人以下的企业20798家(占总数的83.8%),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173家。小企业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难上档次,创品牌更困难。二是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发展较快、水平较高,鄂西南山区发展缓慢。三是相关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够协调。与农产品加工业相关的农产品生产、营销、物流配送及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条连结不紧密,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转效率。 转贴于
(四) 深层原因
1. 品牌意识淡薄,营销观念与方式陈旧。一般来说,农民的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与农民的文化水平存在直接关联。2007年统计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5%,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5.5%。这种低文化素质加之未能有效的组织,使他们长期依循传统的产销模式,直接出售初级产品,很少注意农产品的形象。而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或由农业合作组织或由企业集团实行直销或连锁经营,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有60%以上果农加入新奇士橙协会,协会与果农成为利益共同体,都具有极强的品牌经营意识。
2. 农业经营过于分散,龙头企业带动较弱,标准化生产难推行。一是农户的协作程度不高。2007年,湖北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不足100万人。二是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较弱。2007年,湖北2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只有70亿元,利税只有7亿元,而河南双汇的销售收入是160亿元,利税12亿元。三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低下,权益保障能力较差。四是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不同农户之间在技术、资源和生产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别,难以维护品牌的内在一致性特点。上述情况直接影响着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3.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对品牌创立形成直接制约。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仍显滞后。突出问题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粮食中仍有70%以上以原粮方式出售。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对品牌创立形成一定制约。
二、 湖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 大力发掘特色资源,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
湖北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凭借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天然成就了许多特色性的农产品。如武汉的洪山菜苔、蔡甸的莲藕、京山的桥米、孝感的太子米、远安的鸣凤米、三峡的脐橙、邓村的绿茶、洪湖的野鸭等等,均是在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特色产品并具有品牌效应。因此,要深入调查、充分研究、认真规划、科学评估和深层发掘湖北省的各类特色农业资源,选择一些发展潜力明显、生产数量较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各种措施,使之快速成长为名牌产品,进而通过品牌产品的市场带动战略,将湖北的品牌农业推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二) 加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扩大产品市场规模,增强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既要有质量做后盾,又要有数量奠基础。在品牌创建初期,如果没有数量的扩张,仅仅依靠质量则是绝对难以实现品牌的内在价值的。因此,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运用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已重点建设了包括优质水稻、油菜、畜禽和水产品等在内的九大特色产业带和一系列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应加大以上特色产品和品牌产品的营销推介力度,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湖北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对品牌农业的带动力
在市场导向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和现代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的衔接和对基地与农户的带动,将品牌经营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逐步打造并形成具有增值潜力的特色农业品牌。目前,湖北省已十分注重发挥21个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58个省级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品牌农业中的带动作用。如京山县的轻机国宝桥米有限公司,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强化市场开拓,不仅通过了原产地保护认证,而且在第四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荣获全国十大优质稻米的金牌,成为湖北省发展品牌农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鉴于此,今后应加快油菜、畜禽、水产品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相关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对品牌农业发展的带动力。
(四)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近些年来,湖北依靠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雄厚技术,为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有关无公害蔬菜、茶叶等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积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体系,集成开发和重点示范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五) 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六)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品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动。一是切实做好发展品牌农业的组织实施工作。在专门机构的组织下,认真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为品牌农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做好公共服务项目的提供和资金援助工作。除了相关的信息服务外,对品牌的认证、注册、科研、广告等有关费用,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资助。三是加强名牌产品和品牌农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广告新闻等各种媒体手段,不断扩大湖北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四是以国家标准强化品牌产品的质量。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品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五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广大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质量保证能力。六是要通过法律法规宣传、典型示范引路、具体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商标法律意识,激发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注册商标和使用商标的积极性,增强农产品商标的显著性和商标注册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湖北统计年鉴(2007)[Z].中国统计出版社.
目前各地农业发展迅速,体量大,种类多,但是也存在经营者不注重品牌培育,出现品牌多,名牌少;不注重标准打造,出现质量参差,优劣难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加强特色效益农业的品牌化建设,打造自身质量体系标准,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一、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特色效益农业品牌是指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识别其农产品或农业服务项目,并使之与其它同类和类似农产品或农业服务项目区别开来所使用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过程。农业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
1. 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是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 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是实现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名牌农产品,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促进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推进农业品牌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重点培育和打造农业名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市场吸引力、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牌农产品。
二、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困境
(一)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够
特色效益农业的品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基地建设、配套设施改善、品牌打造和宣传上对资金的需求加大,且效益显现还有一个过程,投入产出效果短期不明显。所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也难以有较大投入的积极性,对科技研发推广、成果转化、品牌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二)对科研技术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市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无论认证与否产品都可以进入市场,导致企业参与三品认证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在科技研发、标准打造等方面进行投入,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低,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档次不高。
(三)政府政策支持落实不够
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需要流转大量土地,由于政府在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尚不全面、不够完善,部分流转土地的农民觉得自己的收益不明显,跟企业发展不对等,导致土地流转变动大、矛盾多。企业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愿加大资金投入,不愿完善基地建设和配套设施的改善,更难以投入资金对品牌进行打造和宣传。
(四)品牌打造专业人才不够
目前农产品数量逐年增多,但大多集中在生产链条的初级阶段,缺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上的中高端品牌的打造和建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专业的品牌建设和管理团队,缺乏相关主业人才,难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自己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耳目一新的品牌价值。
三、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科技下乡等形式,积极宣传发展较好地农业品牌,宣传农业品牌化建设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农业经营者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形成示范效应。多角度开展培训和交流,邀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营者、专业协会在区内、区外参观,学习农业品牌建设先进经验,并邀请专家、同行进行业务培训,对实用技术、技能知识、市场经济等进行交流探讨,形成互相带动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创新效益农业发展模式,打造精品化产业
完善品牌企业+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牵动农户型等发展组织模式;创新利用外援、招商开发、包装农产品模式;创新定制、包销、直供等市场营销模式,以各种创新模式保障效益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突出龙头效应,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依靠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深入挖掘一批特色农产品,逐渐形成品牌并延续产业链。
(三)推广现代技术进企业,发展高效农业品牌
加大人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广的力度,加快现代装备对农业发展的武装,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农产品价值,使农业技术成为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新亮点。尝试引进新品种,丰富产品种类,广泛应用现代技术装备,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注册商标、培育品牌。发散思维,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带动传统农业升级,依托淘宝、中国农产品交易网、农宝网等网络手段拓宽销售渠道。
(四)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组建专业的品牌建设管理团队,有效分析市场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加大品牌包装、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博览会、展销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形式,开展农业品牌整合宣传,提升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现代物流,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销对接,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五)加强品牌农业与旅游景点合作,打造互利共赢局面
在建设好效益农业品牌化开发、建设的同时,根据区域分布,结合各地旅游路线,形成“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合作机制,建立渗透融合体系。特别要聚合旅游业发展的“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在旅游产业中渗透品牌农业的“吃特色、住农家、购农产品”三大要素,逐步形成“以游兴农,以农促游”格局,打造吃住行娱购一体化的乡村休闲旅游模式,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石昌佳;品牌建设 从不嫌早[J];广告人;2010年02期
[2]许指霞;关于推进天台农业品牌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13期
[3]李中良.吹响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号角[N].长春日报.2011-09-19.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是农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市场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特别是蔬菜种植等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开始出现用工难的现象,农忙时节更是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1.2安全监管队伍薄弱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金山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镇、村级农产品监管人员以兼职为主,监管工作不能保证;再加上农业生产中散户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散户规模小、比较分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较低,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重、难度大。
1.3农村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染源影响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亟需得到改善。
1.4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山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与市场化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农业品牌出现散乱的情况,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5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都市型现代农业对资本需求要求较高,因此,资金投入不足对金山区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业资金投入习惯于以财政公益性为主的支持框架,没有充分吸纳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和民间资本对农业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不多,农业科技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影响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2推进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中心,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突出经济、生态和观光休闲功能,建立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资金投入体系和培育组织创新体系,推进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2.1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粮食生产的抗自然风险和盈利能力;在蔬菜生产上,由种植当地传统品种向种植营养保健、色彩丰富的进口品种转变。在稳定粮食、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优质蔬果生产,使金山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要立足农业产品标准化,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通过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积极梳理、制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品质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2.2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金山区先试先行,使金山区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使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完善区、镇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积极引进高端农业人才投身于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可利用农业产学研基地等平台,建立农业科技人才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的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推进金山区农业科技上新水平和新台阶。
2.3健全资金投入体系,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加大市、区两级财政对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实行公共财政资金的倾斜。在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可通过招商、联合开发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金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参与金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一、“再工业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因此,“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本意是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对传统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 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二、“再工业化”内涵与实质
(一)“再工业化”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二)“再工业化”精神实质。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发展障碍。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三、“再工业化”理念对我国农业发展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也同样存在“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产值占总产是的比例很小,已经低于15%,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和谐也将受到威胁。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工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工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18-02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通过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合理规划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带动、规模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性格局,使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逐步转换,为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地政府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对农业加大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推动各地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特色农业“十二五”规划的无公害、有机食品、原产地标识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注册认证步伐加快,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很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和市场集散地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各地政府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但受历史和地域条件的制约,产业经营起步晚、生产规模小、产品少,品牌效应不突出等因素影响,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更好改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经营利用率低,农业用地减少幅度大
各地政府由于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水平低,使得农用土地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土地利用不充分。二是垦殖指数偏高。三是土地生产率偏低。四是耕地减少程度加剧。并且,由于对森林资源掠夺性采伐利用,重采轻造,疏于管护,导致各地政府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坡地侵蚀损失程度高,土地砂石化迅速扩展,土地肥力严重降低,都严重影响各地政府特色农业的发展。
2.特色农业产量、品质及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缺乏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农民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各地政府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和小农生产方式,导致各地政府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程度相对较低,规模以上企业不多,名牌产品产量低,知名品牌少,品牌效益差,既不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又不能准确市场定位,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小,导致人均农户增收幅度小,增收缓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3.特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不健全,企业发展资金短缺
尽管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战略,但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扶持政策相比,由于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投资周期长、效益显现缓慢,导致政府扶持政策出现偏弱。缺乏强有力的推手促进特色农业的转型发展,服务农业的质量和水平低,导致管理、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严重浪费,对特色农业市场、农民合作主体培育不充分,致使企业和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拓展发展空间。
三、特色农业发展路劲探析
特色农业发展是在政府统筹人力物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当地自身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是基本定律,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基本目标,如何统筹土地资源、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要素,切实加以有力的政策引导,综合推进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产品研发、市场培育等各环节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1.做好规划布局,加快各地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学布局各地政府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合理规划各地政府农业用地,实现各县市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形成产业布局优化、生产企业集聚、土地利用节约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各地政府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使特色农业产值超过各地政府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2.做好基地建设,重点培育特色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抓好原材料基地建设。针对各地政府特色农业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特点,积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多成份、多行业、多层次的资源参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渠道增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投入,引导生产要素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避免利益冲突导致竞争优势分散。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支持生产企业、政府农技人员和农村种养殖能人创办专业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原材料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做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链条式发展。三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各地政府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需求,努力构建龙头企业良性发展平台。
3.做好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提高各地政府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围绕市场研发产品。通过政府引导,积极组织企业家、种植户到特色农业发达地区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提高当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各地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合理高效规划项目、组织生产和开发市场前景好、消费需求潜力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培育适宜本地种养殖、加工的农业优势产业,突出产品特色,实现以特取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二是依托产业培育市场。
现代特色农业正是在传统的生产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环境和特色农产品优势,按照高效、优质、环保等要求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的特色农业产业尽管起步晚,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工业产业的落后,才使当地具有地理和环境的优势条件,无论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劲怎么选择,环境保护首先是先决条件,优质的土壤、水源和空气才能保证农产品的环保质量,有质量才有市场竞争力,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使传统农业与现代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又离不开农业科技,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推广农业科技,发挥农业科技的高效率呢?我国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又有何优势呢?
1 我国新时期的农业发展的优势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1978年前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到20世纪90年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自给率达到99.6,已由全面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告别全面短缺时代。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2004年后投入增长的势头更快,其中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投资也有一定程度增加。2008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171亿亩,机耕面积5.38亿亩,农村用电量6825.2万千瓦时。
(3)多个农业开发项目扶持优惠政策出台,例如国家对农机具购置进行补贴,近年来农业机械(具)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观。2007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6亿千瓦,全国农机作业面积达到24.3亿亩,主产区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耕、机播、机收比例稳步提高。另外,国家还实行了良种补贴,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从以上可看出,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如何把这有利的因素化成更大、更强劲的动力呢?这就得依赖农业技术推广了,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普遍存在推广难的现象。
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未能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管理部门多、行政成本过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水平低下、项目资金使用审计工作不到位、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对规模偏低、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尽合理等等。[1]
(2)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农技推广经费不足,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另外,由于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而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又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效率。
(3)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更新与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农户生产的需要。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农民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变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的,这样一来,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更新与发展自然是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农民生产的需要。[2]
3 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做出贡献,为此要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步伐。
(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国家支持农业的有效形式,是新阶段发展农业的重要任务,要按照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2)建立健全财政农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农业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加快转变财政农业投入监督的方法和模式。
(3)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引导和支持科教单位、涉农企业、专业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开展试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3]
(4)加强宣传舆论导向,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广泛开展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培训,创新推广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方法,拓宽服务领域。
(5)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之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