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字化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1 16:54: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校数字化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校数字化管理

篇1

常规工作是德育的根基。互联网的崛起,打破时空限制、加速信息流转速度、外显跟踪事项进度等给德育常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1. 梳理部门职能,科学分工

根据学校德育部门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我校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安排,对分管德育的各位教师进行明细分工,设立常规部、生活部、数据部、传媒部、培训部、研发部六个职能部门,搭建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平台内部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操行分管理系统 、文明班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家庭报告书管理系统五大系统,实现德育管理的数字化,同时将学生操行、活动获奖、学业成绩、教师评价等信息汇聚一起,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2. 发挥互联网优势,加速信息流转

德育常规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速信息记录、反馈、跟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一项常规信息送至班主任那里并让其跟进。精准的学生坐标是确保数据信息正确有效的前提,我校实行学生宿舍坐标与课室坐标管理两套体系,确保各项常规反馈精确到个体;操行管理系统全时段监控学生操行分的等级,并即时发送“到线”学生跟进消息,协助班主任及时有效地进行个体跟进教育;文明班管理系统汇总全班每一位学生各项操行表现含各类加扣分项目,为班主任营造集体舆论导向提供有力支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入学成绩和各阶段检测成绩,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成绩动态,为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剖析、自拟计划、自我监督、自我成长”提供参考数据;家庭报告书管理系统将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某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报告,可选择某几次成绩、学生操行、教师评语等作为报告数据内容。此外,学校还将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对接学校公众号,方便家长使用移动设备查询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详细表现,凝聚家庭教育力量,实现家校有效互动。

3. 引入智能稻莘治觯优化教育效果

谷歌Alphago的胜利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人工智能的威力,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将智能数据分析引入教育,优化教育效果。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汇聚了学生海量的数据,涵盖了学生操行、学业成绩、活动获奖、教师评语、家长评价等,引入智能数据分析连接最前沿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支撑下的专业教育指引,可以分别在个体分析报告和集体分析报告中为班主任提供相似教育案例和方法指导,让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二、升级互动分享平台:助力科研,提升德育实效

班主任自主成长模式是我校德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策略,通过专家引领、团队科研、交流反思、自主修炼等四大措施,引导班主任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科研中成长。学校将这一模式融入到教师互动分享平台――礼山师说。

1. 班主任频道:让优秀班主任以群体的形式出现

班主任频道是班主任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可以了解最前沿的教育资讯、向优秀的同行、跨界的教育精英学习等;交流身边的鲜活案例、分享教育实践沉淀下来的智慧。频道中优秀的案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等将被引入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为教育同行提供有效参考。

2. 家校频道: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业助手

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产生1+1>2的教育效果。我校在互动分享平台“礼山师说”上开设家校频道,倡导家校交流。班主任主动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并推送相关教育方法指引,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业助手;家长主动学习,积极配合学校老师,联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优化德育数字资源:关注课堂,拓宽德育途径

主题班会课是高中阶段德育的主阵地。我校整体规划高中三年各阶段主题班会,并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为班主任提供科学有效的德育数字资源。

1. 主题班会系列化,增强班会课感染力

习惯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系列主题班会更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其效果更具持久性和穿透力。依据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及该时期教育需求,我校将主题班会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了解,角色转变;第二阶段:熟识,品质提升;第三阶段:奋斗,实现梦想。各阶段主题班会由年级组统一设计制作,其中融入阶段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学校同期也将开展配套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篇2

摘 要:学校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校内涵的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平台,高校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实现精细化与数字化的同步运行,最终实现学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76-02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对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应用,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和高效的平台,两者系统、有机的结合,能够实现精细化与数字化的同步运行,使学校管理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信息化,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所以,必须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1 高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促使学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简单化向精细化转变的重要手段。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的最优化。其内涵应包含:一是“精”,即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突出,要根据实际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重点工作重点做,才能把握住方向;要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把每项工作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这样有利于实际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二是“细”,即学校管理工作的覆盖环节要全面、细致。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过程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成果都是精品。三是“化”,即学校管理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制定了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把工作做精、做细。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坚持以师生为本,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创新优化育人环境。”我校的校训是“守正出新”,就是要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踏实做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当前,精细化管理已渗透在我校各个部门和各方面工作中,形成为一种理念、精神、文化和动力,引导并推动着全体师生为把我校建成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奋斗。2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信息时代学校发展的目标,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数字化校园应该把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与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交流和管理模式。2.1 营造校园数字化环境,加强应用管理平台的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但包括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的建设,还应该为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工作提供数字化服务,它侧重的是虚拟大学的存在状态和功能。因此,营造数字信息化管理环境十分重要。从宏观角度看,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从微观来说,它主要指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数字化管理环境的基本建设是指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施,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相关的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等;二是校园网的应用平台,即软件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在实践中表现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这种广泛应用,在教学上体现在把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教学模式从原来相对落后的教育模式下解放出来,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信息技术教育真正的渗透到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之中2.2 创立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全程管理的校务办公平台建立数字化办公平台,把学校的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等内容通过网络来实现,可以更好的实现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长期以来,受传统技术手段的限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管理大都是通过人工实现,比较笼统和模糊,实时性也较差。为了促进各部门的高效运作,把教师员工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繁杂的校务活动中解放出来,我校用信息化手段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管理氛围,构建了一个全程管理的校务办公系统。由于网络的高速快捷,使得学校的综合校务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等各方面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很好的协调,把校务公开的各项内容、上级的有关文件、学校的各类通知及工作安排等及时在网上公布,对各项工作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的检查,反馈,从而实现了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更便捷的沟通,保证了教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借助网络办公平台,可以让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和社会进行不断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学校能够及时的把握教师和学生、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分析和判断,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使得学校的管理规范化、自动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决策水平。2.3 构建教育教学管理平台,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积极探寻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综合教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构建了实时的网络环境,促进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协作和研究式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布置作业、个别辅导、讨论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反馈等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还可以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通过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选课、成绩、鉴定、学籍等信息),教师的教学情况(包括授课、评估、考核、选拔、聘任等信息),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信息(包括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考试安排、教学评估等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为学校的重要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式的深层变革,它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重点。利用互联网还可以促进教研活动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教研活动信息传播,促进校内校外、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可大大提高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和创新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影响到教研活动的模式,提高了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更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科研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实现了双向和实时的交流、快速的信息收集等多种功能,为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提供了平台。参考文献[1] 王钱永.高校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29-131.[2] 李泽满.构建“数字校园”平台 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J].浙江教育技术,2012(3):53-55.[3] 刘志雄,苏福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5.

篇3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学校的崛起,教育事业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存在也是同样受到人们关注和青睐的。职业学校,顾名思义,是一个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园地。对此,它除了有效的人员管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注重对机房的管理和维护。本文就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房的数字化管理来分析,阐述现代机房管理存在的特点和状态以及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职业学校机房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现代职业学校机房的管理通常呈现出的比较类似的问题和状态,拥有着类似的特点,所以在做数字化管理之前,必须对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解剖。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其特点和现状。

(一)、特点

    其一,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房主要使用面向的主体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就学的学生,在年龄上可能存在的差距有所出区别,而且在升学和学历教育方面也有所不同.而且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对电脑设施的运用上不够精细和了解。而学校机房却承载着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实践课堂的繁琐的教学任务。

    其二,计算机使用操作性强。

    其三,机房中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种类多,管理维护复杂。

    其四, 机房中电脑设备损坏程度与维护状态。

(二)、现状

    其一,机房管理涉及的领域广,维护过程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机房是全校的主要实践课程所集中的区域,对于它的维护必然是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它所涉及了大量的课程数目和种类,而且对于每个学科和知识的更新都需要专业人士来维护。其二,计算机病毒严重危害到机房使用。正因为它的使用范围较广,而且主要指用群体多为学生,遇到困难和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且不说,更多时候对于在网络上被感染的病毒处理如果迟缓,所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了。甚至于造成学校机房与校园网的崩溃。

二、中等职业学校机房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数字化管理

    提起数字化,可能有的人说用数据来分析和呈现,量化就是数字化。还有人说机房的管理就是数字化管理,ERP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那它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说明。对于电脑的输入,大家都不陌生。有一种印刷是通过扫描仪输入完成的。图片可以直接被扫描入计算机,但文字的呈现方式是图形而并非文字。这就需要识别软件处理后,文字才能通过数字化的转换成文文字。这样才可以编辑使用字符。现在计算机就会把文字转换成代码,不论是什么字体、什么字号,每一个都有统一的内码。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使用计算机并不一定是数字化,同样的计算机管理也不一定是数字化管理。更多的是对于事物内在属性的掌握和联系分别。所以真正的数字化管理不完全是信息的管理和计算机的使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机房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数字化管理对于学校的机房来说是项比较符合现代计算机发展技术的措施和有力的保障。对于职业学校的机房,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普通的高校可能更为严重。而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革现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数字化的管理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带来的优越性和特点作了以下简单的归纳。

    其一,对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数字化管理对于以往的管理有着卓越的进步。以往资料的零散和分类众多都是相当复杂和费时费力的工作,而查询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工记录来完成的。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的将资源输入计算机,方便得将多需要的资料调出。有序的进行整合和分类管理。

    其二,提高的教学质量。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的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便快速的调用教学资料,资源共享等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辅助效果。

    其三,增进投资效益。更有序的管理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一笔潜入的投资回报。只要有效的管理,就会带动学生学习的成效,自然会培养出更多地人才,相继就会增加学生入学数量。不仅可以有效教学,还可以正确利用学校资源。

三、中等职业学校机房数字化管理注意事项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房,数字化的管理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潜力,也会存在很多相应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他们归纳为:

其一,要让计算机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下,充分地利用资源。其二,严禁进行各种非常规操作,严厉惩罚各种破坏、偷窃行为。其三,严禁使用各种非法来源的磁盘、U盘、光盘等。其四,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不允许自行使用、拔插及拆卸计算机。其五,清理机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提供高效率的学习环境。其六,合理高效地管理计算机,严格控制非法途径使用计算机。最后,配备各种管理软件和还原软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只有把纷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得迥然有序,学生才能充分的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并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为了防止计算机中的宝贵资源被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破坏,还应该配备各种管理软件和还原软件。关于管理机房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主要通过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形式来实现。学校机房几乎都在使用服务器软件, 目前流行的服务器软件有MicrosoftProxyServer、WinGate等等。为了防止本地资源被破坏,还要尽可能的安装各种还原软件,如还原卡或者是还原精灵。

机房数字化的管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不仅减少了机房管理的复杂性,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的资源,更方便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提高了教学品质,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成效。合理的资源整合也是机房数字化管理的优越体现。

参考文献:

[1] 董青.浅谈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几点经验[J]. 网络通讯与安全,2006.

篇4

学校是一个数字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绝大部分人员年轻、思想比较活跃、文化层次和数字化信息水平相对较高、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对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比较大的特殊社会板块。在学校开展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运用,有着优良的社会基础和重要的特殊意义。虽然在一些条件优越的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绝大部分学校档案室仍然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与学校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开展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对学校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具有启迪和推进作用。

一、学校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现状

学校档案门类较多,除文书、人事、基建、会计、声像档案外,还有教学、学籍、科研成果等档案。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绝大部分学校领导都比较重视,都建立的自己的档案室,配各有专兼职档案员,档案都进行了规范整理。部分学校大部分为可对相关人员开放查阅的非机要保密档案,服务对象广泛,是建立两个体系实行两个转化的重点领域。而且学校档案利用率和实用性都比较高,特别是学籍档案,在为毕业生就业就学报考、出国深造提供学历证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查阅利用者很多。在一些大的院校,每年都在1000人次以上。但由于大部分学籍档案在形成制作过程中,因填制和书写不规范或打印不清楚,造成字迹模糊,无法为师生和社会提供利用。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在省级以上条件较好的高校有所发展,一些学校还利用自身优势研发了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并在各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可以在网上进行立卷归档,有的还进行了数字化全文扫描。但地州市级以下包括高校在内的绝大部分的学校,档案的归档整理和查阅利用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状况。

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一是学校领导认为资金的投入应该放到教学上,只有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把生源数量搞上去,学校才能做大做强。档案的投入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没有数字化照样查档案。对手工传统的档案管理也是现状,很难有资金投入,至于数字化和网络化,在领导的思想意识中还没有这个概念;二是一些学校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资金本身有限;三是很多学校档案员缺乏计算机基本技能、更没有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和经验,因循守旧不积极主动争取和创新发展。

要实现学校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除了针对以上来提高学校领导的档案意识,增加档案的投入资金,提高档案员的素质这些常规方法外,学校还可以从以下途径,创造性地开展数字化和网络化。

二、与教学设备相配套,解决学校档案数字化设备

学校开展计算机技术教学和科研,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在条件较好的小学,都设置有计算机或多媒体教室,而在条件较好的中等以上的学校,大部分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条件更好的则组织了校园网络。但是,很多这样的学校的档案室却没有配备一台电脑。而这些没有电脑的档案室,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资源共享,从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数字化的设备,除了计算机,还需要有扫描仪,而一般学校因以计算机为教学重点很少购置。但用其作为数字化的重要工具对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也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其价格也不高,如果建议学校购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共享这些设备资源的办法,首先是向学校领导提出共享方案,与教学部门达成协作共识,在把档案数字化的数据库建立在教学用的主机或服务器上,档案室可配备一台低造价的终端。如果这还办不到,则可与教学用电脑分时段使用,档案室可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时候由档案员上机使用。也可把档案的数字化与教学内容结合到一起,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教学设备对档案进行数字化。

三、与教学对象相结合,发动师生动手建立档案数据库

在一般学校,档案员并不是专职而是兼职人员,除了档案工作还有其他很多工作,而学校档案数字化的任务比较大,仅靠档案员是很难完成的;其次绝大部分档案员不具备电脑技术,开展数字化和网络化有很大的困难。与此相反,担任电脑教学任务的老师,都是具备较高计算机技能水平的人员,他不仅可以当作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的指导老师,在教学任务不太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重要的是,他还可以指导学生,来在课堂或课外建立包括自己的档案在内的数字化档案,形成一个数字化档案制作的强大队伍。以解决学校档案数字化巨量工程的人员投入问题。在具体的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利用为本,常用先上”的思路,首先在档案的年度上由近及远地进行,从当年的档案开始,然后向上推进;在内容上首先对学校利用率最高的文书档案、然后对利用率较高的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最后对利用率一般的教师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进行目录的录入和全文扫描,对全部室藏档案实行数字化,建成完整、系统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四、与校园网络相链接,有效开展数字化档案利用

篇5

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是以后教务管理的主要形式,它解决了以前的操作存在的许多弊端,如重复劳动严重、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地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等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务管理工作日夜繁重,以前的教务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所以尽快实现教务办公的自动化、计算机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教学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学校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事实上教务管理系统是一项事务性强、涉及面广、重复性大且对准确度要求极高的工作,从目前的教务管理业务流程上来看: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基于内部网和外部网组成的网络信息系统。内部网由教务处(控制中心)的各子系统管理员组成,通过专用客户端软件进行数据库操作;外部网由各教研组及实验室负责人组成,通过浏览器进行数据的提交和查询,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由路由器做网关构建防火墙。对于内部网来说,基础数据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年的教研组,选课方向、课程、教学计划、教室,以及每一年级的入学信息、学年学期的数据添加和更新;学籍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年的学生信息的添加和更新,教师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年的教师信息的添加和更新;教学计划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年级的教学总计划的制订和审核,并为排课管理提供每一学期的教学分计划的制订和审核;排课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学期的排课约束条件的制订及课表的生成;考务管理员将负责每一学期的结业课程的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监考教师的安排,以及学生成绩管理。对于外部网来说,各教研组及实验室负责人将负责向教学计划管理员提交本组的每一年级的教学总计划,补充每一学期的教学分计划,接受每一学期的教学分计划(教学任务)并提交任课教师,查询课表,考试安排,学生成绩的录入和查询,公告栏的信息查询和信息。除了对运行环境和功能的要求外,还必须在数据安全性、存储容量、事务处理的响应、数据维护等方面有所考虑。

总结上面的需求陈述,可以把系统分为以下几个主题(如图2)以实现一个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流程(如图3)。

在具体解决这些问题时我的想法是要进行细分,首先要建立基础数据库和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所谓基础数据库是教务管理工作重要的公共数据来源和数据模板,是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运行所必备的初始数据。实现基础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对教务综合管理各种基础数据进行各种管理工作的软件工具。基础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是教务综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为此,除了系统管理员有权通过“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维护这些基础数据外,对于系统其他用户,要根据其教务管理职能工作范围来分配相应的基础数据访问权限。基础数据库和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结构如下图4所示。

其次,系统基本管理模式是以教务管理决策部门(如教务处、教导处、学工处等部门)为控制中心,对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的、统一的管理。其他部门(如各年级,班级,教研组等)作为工作站,在主管部门的授权下可以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这样就将教务管理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如学籍数据录入与变更、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工作量计算、教师评估、教学计划、考试报名计划、学生选课、成绩录入与查询、课表查询、考试查询等分解到各班级和教研小组,从而能及时、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其数据处理模型是以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学生学籍数据、教师数据自动生成开课数据、教学计划数据,并自动提交给学生进行选课、自动生成成绩录入清单、排课数据及考试安排数据。所以面向学生的部分,如:学生选课、学生成绩查询、选课信息查询等采用B/S模式,在用户端计算机上安装运行浏览器软件,基础数据集中放在较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中间建立一个Web服务器与客户机浏览器交互的连接通道。本校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全校排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C/S结构的排课子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独占的硬件设备资源,尽快完成复杂运算。统一排课完成后,如果需要临时进行教室调整,就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完成。除此之外,教务管理里面有大量敏感的数据(比如学习成绩和档案数据),也有大量敏感的操作(比如奖惩记录甚至是开除操作),这些数据和操作,如果被非授权者获得或使用,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保证这些大量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可采用C/S模式,只有各教务处、学工处的教务管理人员和各管理员用户可以凭账户、密码访问,更好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采用C/S与B/S混合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了C/S模式与B/S模式的优势。

在技术上本系统数据库的设计采用SQLServer2000,SQLServer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大型数据库软件,可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完全满足系统需求。系统数据库由学生信息表(Student―Info)、课程信息表(course―Info)、学生成绩表(Result―Info)、教师信息表(Teacher―Info)等构成。客户端的程序设计采用ASP程序设计语言,ASP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的首选。从一般的动态更新数据网页,到最常见的网站计数器、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再到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信息第系统和各种B/S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随处可见ASP技术的身影。简单、易用、成熟的特点,可以让程序员快速高效地完成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二、学校教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学校教务信息化,就是在学校教务管理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潜在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出来,成为用户便于接受和利用的信息产品,并以之为媒介,实现学校教务信息资源共享。

(一)有利于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符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要求。

教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反映和记录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及建立、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全过程,是反映和维护学校历史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和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务的信息化管理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信息时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各级管理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国家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大事,又是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具体举措;数字化项目完成后,不仅教务管理和利用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教务系统利用效率和所发挥的作用显著提高,而且显著提升了学校形象,符合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要求。

(二)能安全有效地保存资料。

在教务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下,各种资料一经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入计算机就可永久保存,即使原件毁坏、遗失,也不会丢失宝贵的信息资料。由于所有档案的查阅都在网上进行,因而极大地降低了档案原始资料被损坏的可能性。

(三)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务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摆脱了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教务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教务的数字化管理使信息的存储、查询、批阅建立在快速、高效、稳定的基础上,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过去建立一份学生档案材料要办理一系列手续,管理人员查找起来也费时费力,加之有的人员借阅后忘记归还,因而档案遗失、档案材料经过多次借阅磨损情况很严重。实现数字化管理后,只要有相应的权限,在校园网上就可进行查阅,杜绝了档案遗失和磨损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龙登攀.Web应用框架的设计及其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M].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4.

[2]仲炜.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J].中国海洋大学,2006.

篇6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人事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的最大问题。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这样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所依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较快。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得以正常运行来源于所依赖的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等,这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在读出和检索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计算机升级速度不断更新,从而致使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之间不断的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可能会让存储在u盘和光盘上的信息无法读出,有时新的操作软件和原来的操作软件没法有效转换等等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状况,在对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操作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系统在技术方面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

首先是安全性。即选择操作管理系统时注意该系统相关信息和数据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安全性是否可靠。由于现代人事档案信息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存储载体的特性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这将会对原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该系统的操作技术必须要能够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避免产生数据丢失或者数据失真的问题。

篇7

【关键词】

小学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管理;建议

一、现阶段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状况分析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的七间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走访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将其管理现状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图书馆访馆人数减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会给学生购买一些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进行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阅,这也直接导致了读者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借书的人数大大减少。“快餐式”的阅读模式逐渐开始在学生中盛行,进而导致传统的阅读模式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模式也就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图书馆查找书籍方式繁琐

本文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大多数中小学中图书馆内有很多的藏书,但是由于在书籍查阅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方式,导致学生和教师在进行书籍资料查阅的时候由于方式繁琐,严重浪费了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图书馆进行书籍借阅的热情,大大降低了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性。

(三)图书馆里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是学校的退休人员,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没有从根本上胜任图书馆管理员这一职位。

(四)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文献数据库方面不足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中小学图书馆在网上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欠缺;缺乏学科文献数据库;电子资源库的不足将直接导致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方面发展迟缓,对于学生和教师资料的查阅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概述及意义

(一)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数字信息资源,将传统的文字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模式进行存储,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个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服务。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实体,并不是为用户提供传统阅读服务的工具,其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查询服务等等,是一种信息的共享,让人们能够在何时何地都能快速地获取知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成为现阶段相关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对于中小学的教学来说,其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和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服务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图书馆中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在中小学图书馆中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之后,学生和教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网络中大多数的信息是无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还能够整理出读者所需资料的作者、标题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检索,用户只需要输入若干关键词就能够查询到自己想要找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日常学习需要和教师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对于老师来说,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成为时展的必然需求,这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教师日常教学的工作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研究和琢磨,但是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资料的准备方面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之后,可以大大的节省他们在文献资料查阅上的时间,这样的话教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教学和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来说,采用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之后,在家中也可以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还可以及时地将好的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和教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实行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也能让家长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以便于在课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

三、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将其相关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制定合理的数字化管理目标

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的中小学在实际的发展中情况大不相同,图书馆的管理情况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因此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的时候,相关部门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最符合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目标。现阶段在我国的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从学生和教师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对学校图书馆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的需要。

(二)简化资料查阅程序

通过在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引进现代化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之后,能够大大简化传统查找资料的繁琐性,从根本上减少了查找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发现,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的建设,各个学校在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时,都会将全国各个地区的中小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参考工具书进行收录,同时也包括教育部门所制定的课外阅读书籍以及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相关的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更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日常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要。

(三)不断提升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进行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引进现代化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之后,必须对图书馆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全面培训,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相关中小学院校还应该聘请一些图书管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来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图书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进而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四)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丰富文献数据库

丰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对于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行数字资源收集,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有侧重有选择性地去收集人文、科技、教育、艺术等相关网站信息,将这些网站按学科分类并且分级放在图书馆主页,方便读者查阅相关信息;建设学科教育资源库,利用网络资源对每个学科建设导航库,把原本分散的、各自独立的资料整合在一个导航系统里,减少读者的检索时间;丰富数字资源库,通过购买电子书和电子期刊从而丰富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并且充分利用好网上免费资源,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通过账号登陆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电子资源,可以利用上下班时间坐车时间或其它等待的空闲时间进行碎片阅读,增加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的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免费电子资源同时注重对其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严格的保护。

(五)建立起严格的经费保障机制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若干所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很多学校虽然在其管理中引进了现代化的数字化管理技术,但是由于其长期的经费不足导致整个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频频受到阻碍。本文认为应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实时的更新,特别是在相关数字化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升级,应建立起严格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专款专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对未来中小学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起到一定的建议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作者:郑景林 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

[2]伍革新.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总目录(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51-01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涵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首先是指一种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信息化环境支撑,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信息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数字化校园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包括两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实验室数字化辅助设备。

2、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教学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教学支撑系统,学习交流系统和资源应用系统。

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据统计彭水县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初步建成了百兆或千兆校园网,并接入Internet: 有38.3%(如下表)的学校

已完成学校 二期在建学校 总计(中学+中心校+完小)

12 24 94

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将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馆、教工宿舍联成了一个网络,实现校园内部资源的共享,为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的数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师生可以通过校园内计算机访问Internet,查找资料,浏览新闻,了解时事和各种教育教学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校外交流。

(2)调查的学校基本都建成了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实现了食堂收费管理、机房收费管理、教师考勤管理等,有的学校正考虑拓展其功能。

(3)调查的学校中75%以上的学校都有大于120 G以上的教学资源,一些学校有200G以上的资源,一般通过自制、购买、下载、教学资源点接收等多种途径收集各种教学资源,并逐步系统化,以便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去。

(4)设立了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该机构属于技术性的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设备的维护以及信息的等。

(5)制定了各种使用、管理和奖励制度: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大家各司其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赏罚分明,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比如,电教人员工作职责、校园网络使用规则、微机室准则等。

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近60%的学校没做好长远规划,在数字化这方面学校每年没有进行经费预算,而是有资金就建设,使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2)重视技术应用,忽视理念转变: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

(3)重视内部资源的建设,忽视外部资源的利用: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教学资源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

(4)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偏低,信息技术培训有待加强:调查中了解到,70%的学校只是偶尔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很多时候都是靠教师自学的;

(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管理制度的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硬件只是基础,管理才是保障。

三、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实施策略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中要讲究策略,以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发挥数字化校园的优势,将学校信息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1、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学校领导应借数字化校园构建的契机,重新梳理学校办学思路,可以到一些数字化建设示范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2、总体规划,逐步完善:从调查结果看,近58%的中学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有详细的规划,并列入重点发展项目,19%的按上级要求去做,更有23%的觉得很难规划。

3、内外结合,资源共享:调查发现,50%的学校对软件的建设,特别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比较成功的学校,很重要一条经验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优化利用资源,合理使用资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4、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安全管理与维护,认真履行职责和落实制度,确保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展示数字校园的魅力。

5、加强培训,建设队伍:数字化校园中设施建设是基础,而加强师生的培训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意识,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能力。

6、应用主导,以用促建: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自教师需求的应用才是真正的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要达成“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内涵。近年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我们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 建设技术先进、兼容性较强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图1)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校图书馆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其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学前多媒体教学资源”“儿童文学故事”“教育科研文献”等数据文献资源,同时也购买了“知网”“读秀”等数字资源库资源。纸质文献通过技术处理转换成为数字资源。文献全部采用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来进行制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纸质图书的外观,使学生在阅读时,纸质图书感很强。

2 有效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建立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教学与学科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其结构与功能如图2所示。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分类

第一类: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开发室),如动画教材、教学音频、视频、PPT课件等。

2~3岁是幼儿想象力萌发阶段,幼儿在这个年龄喜欢的内容有交通工具和各种动物的故事、充满美丽幻想的传说故事,数字图书馆为这个阶段年龄幼儿配备了动画教材;4~5岁是幼儿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喜欢描述完整故事的画册,内容充满快乐、友爱、幽默,既明快又有趣,四五岁的幼儿对喜怒哀乐是非常敏感的,也开始辨别善恶,通过视频让幼儿认识人类的各种生活态度,对事物的思维方法、感觉方式等。

第二类: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教育研究、幼儿园游戏、蒙台梭利教育理论、0~3岁亲子教育、育婴师培训辅导等。

第三类:教育科研文献,科研成果、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重点学科导师发表的专著或论文、优秀毕业生的论文、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等。

第四类:音乐、美术、舞蹈、技能类书籍。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重要作用

1)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广大教师借助学校数字图书馆来查阅所需要的教、科研参考资料。图书馆也免费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定题跟踪、目录检索等服务,深受师生欢迎。

2)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学校数字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他们借此获取到幼儿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大大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如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习过程中,以某一行为问题儿童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行为问题学前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就要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中都能找到。研究者可利用网上数据库检索文献、也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教育网站获取文献资料。

3)其他作用。为学校国培、省培、远程网络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方便学员查阅资料,学习网络课程。如在2012年省级培训项目中,教师指导学员上网查阅资料,拟定教案,撰写论文等。2012年国培远程培训项目,也安排学员在线学习,完成相关作业。

3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一定经费支持

依托学校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所需经费,如表1所示。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经费问题。这其中包括3个方面:一是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经费,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二是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用于购买电子图书、各类数据库、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及特色馆藏建设等;三是安全防范,如安全防范系统的购置等。以上所列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

4 人员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仅凭一人之力或各自为政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培育一支精诚协作、优势互补的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申军霞.中小学数字校园内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56-59.

篇10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

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

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