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6:54: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疗的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94
医患关系的基本关系和内容
医方:医方指的是医务人员,也就是说经过考核和卫生部门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的,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护理人员、药剂人员、检验人员、放射人员。目前我们所说医方不仅只医务人员(狭义的卫生技术人员),还包括医疗机构的其他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和党政管理人员。虽然这些人员不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但他们与医疗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简单的说,临床与非临床工作人员工作完整协调,默契配合是做好医患沟通的前提,如果二者之间出现纰漏或脱节,势必影响整个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方:传统的患方是指病人本人,也就是直接接受医院检查治疗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患方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它不仅指病人本身,还包括病人的直系亲属、近亲属、人、监护人以及病人所属的单位、组织或保险机构。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60-04
[基金项目]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医疗服务对外开放战略与法律规划研究”(编号:09B64)和广州市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作者简介] 洪亦卿(1976 ― ),安徽歙县人,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和日本爱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
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各阶段协议的实施,大陆与台湾地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生效,以及2013年《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我国医疗服务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先行先试措施渐次推行。本文以广州为例,研究我国医疗服务对外开放的意义和对策。
一、医疗服务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
1. 稳定的外国客源
来华外国人是我国涉外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客源,尤其是定居或长期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近年来,每年几百万人次外国人从广州各口岸入境、出境和过境。截至2012年6月,广州常住登记外国人口3.4万,2013年广州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768万人次。这为涉外医疗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客源。还有许多境外患者专程来广州治病疗养。比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的绝大部分外籍病人是经人介绍从国外而来,每年广交会期间很多外商的家属会随同前来就医疗养。
2. GATS、CEPA和ECFA等协议下的开放政策和先行先试措施
依据CEPA补充协议和ECFA早期收获计划,在医疗服务领域,港澳台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内能享受到更多的“超GATS”待遇,这些待遇已超出内地其他省市的对外开放政策。据GATS、CEPA、ECFA和可能生效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境外优势资本、知名医疗机构和优秀医疗人才可以商业存在或自然人存在形式来广州提供医疗服务,或在自己国内提供跨境医疗服务;境外消费者也可来广州接受医疗服务;广州的金融资本和医疗机构亦可走出国门,开辟国际市场。
3. 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和健康医学中心等的规划建设
2013年《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越秀区建设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设立港澳台医学中心,在白云区建设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在南沙区建设广州健康医学中心,筹建高端医学城,开展涉外高端医疗服务合作。这些项目建设必然要引进境外资金、医疗技术及管理经验,尤其是在高端医学城的建设中,境外强势资本、知名医疗机构和优秀人才大有可为。我国其他城市在实施医疗卫生规划时,引进外来资本、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经验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二、医疗服务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挑战
1. 医疗资源部分短缺且分布不均
本地医疗资源和水平是医疗服务开放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从全国来看,各省市间和各省市内部的医疗资源分布仍旧不均,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尤其明显。这种情形制约了医疗服务发展和医疗公平的实现,不利于医疗服务总体水平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就广州而言,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薄弱;专科医院不仅数量少,且规模小,大多床位和用地面积不足;儿科、精神、康复、老年病、护理等急需专业发展缓慢,全市仅一间市级儿童医院,花都区、从化区和增城区无精神科病床。此外,医疗资源在中心、非中心城区及郊区分布不合理,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北部、天河区和白云区南部等区域拥有全市约80%的大型医疗机构,尤其是越秀区,集中了50%的省部属或市属医疗机构,因而中心城区医疗服务压力过大,其他城区与郊区医疗服务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我国其它城市普遍存在。
2. 国际优质服务品牌缺乏
缺乏国际公认的优质医疗服务品牌是我国开放医疗服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广州, 2013年底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共2639间,其中医院222间。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脱颖而出,是广东省公认的优质品牌,在国内影响力也较大,但与国际知名医院相比仍有差距。
3. 产业间协同不够
根据GATS,医疗服务对外开放涵盖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和自然人存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四种方式,从而伴随着人员、资本、技术或信息的国际或区际流动。人员问题涉及各国移民和就业政策,投资资本关涉国际收支、外汇管理等国家金融安全,技术信息交流事关互联网等通讯服务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政策,所以医疗服务开放需要相关产业间的政策协调与技术互动,外贸行业或医疗行业的单独举措不足以保障。广州与其他城市一样,缺乏“大医疗、大服务、大贸易、大旅游”思维,没能统筹相关产业政策,消除部门间壁垒,在打造服务品牌方面亦缺乏协同意识,各自为战,多年来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群,国际影响力有待加强。
4. 我国法律政策与现实的不良影响
我国对境外医疗服务提供者来华设立商业存在或者以自然人形式提供服务,采取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从业人员的入境、居留也有较严格的限制。这样虽有利于保护我国医疗服务业,但限制了境外资本和技术的进入,不利于长远发展。据统计,从2012年11月22日到2013年11月8日,仅42人在广州办理了1年期的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证。我国法律体系还有漏洞,一些医疗纠纷不能及时合理解决,“医闹”不时发生,某些新闻媒体不能客观报道医疗突发事件,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经营带来负面冲击,影响境外服务提供者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信心和抉择。
5. 外国法律政策的限制与不利现实
各国对本国医疗服务市场的保护通常较为严格,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并规定本国居民如果去海外就医,则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美国部分州即立法规定医疗保险只覆盖本国医疗机构。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法制不完善,非法行医现象普遍存在,各国间对医疗专业资格互认等问题长期存在分歧。这些都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倘若应对不当,将阻碍我国医疗服务“走出去”。广州也需制定对策,应对上述政策限制和现实问题。
6. 国内外医疗服务市场竞争
北京、上海和广州在我国医疗服务开放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越来越受到内地其他城市的挑战。自2014年1月起,港澳台资本已被允许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设立独资医院。2014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联合《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允许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目前台资独资的上海禾新医院和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已经开业,外国资本独资的阿特蒙医院也将在上海自贸区开工建设。可以预见,国家的先行先试政策将扩展到更多省市,不再局限于广东等个别省市。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只有抓住机遇,先人一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境外城市尤其是我国香港、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等亚洲大城市的先发优势和历史积淀,对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内几大城市角逐国际市场的努力构成了巨大压力。
三、医疗服务对外开放的战略对策
(一)打造地方医疗品牌和全国统一优质品牌,推动专业资格国际互认谈判
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优质品牌效应,从“大医疗、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出发,各省市应结合自身优势,提出特色服务理念,打造地方医疗服务品牌。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等部门主导,全国百强医院和各医学院校应合纵连横,协同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共同打造几个全国范围的优质医疗服务品牌,并联合攻关与集中宣传,将其推向国际。为了减少外国医疗服务贸易壁垒,我国政府应在商务部的主导下,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医疗专业技术资格互认和医院认证方面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中医学科和中医资格的国际认可。各级政府应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强化透明度,简化并规范境外资本办医审批流程;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均衡地区差异,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服务水平;在倡导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同时,确保法院和仲裁机构的独立地位,培育良好的行业声誉和投资环境。
具体到广州,可明确提出“广州医疗”概念,积极打造这一品牌,研究和拓展该品牌内涵和品牌精神,并以此为领军产业,利用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和健康医学中心及高端医学城的建设,科学规划,凝聚产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提高综合配套能力,扩大与周边地市及港澳台的合作,形成产业体系,发挥区域协作优势,从而提高“广州医疗”品牌的竞争力。在“广州医疗”大品牌之下,广州各医疗机构应发挥各自技术和价格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凝练几大特色医疗服务子品牌,并加强子品牌国际认证,与国内外传媒合作开展品牌营销。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子品牌推广活动,协调国际认证,推动并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开展医疗专业资格互认问题的对外谈判,特别是与港澳台的资格互认。
(二)构筑国际医疗服务信息平台,设置“国际病患中心”
我国应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建设统一的“国际医疗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还应设置“国际病患中心”,协助医疗机构建立国际病患服务标准模式,交流服务经验,并为外国病患来华就诊提供便利,如协助拟定医疗康复计划、选择医护人员、办理食宿等。
广州也应构筑统一的“广州医疗服务信息平台”,从属于上述国际医疗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应提供广州市各类涉外医疗资源的基本信息和医疗旅游产品信息,及时医疗服务政策,提高透明度,方便外资了解广州医疗服务市场,还应搜集并外国和其他地区医疗服务状况的市场信息和指导建议,方便广州医疗服务提供者走出国门。
(三)对外资继续开放高端医疗服务,适当鼓励进入相对薄弱的地区和领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疗机构势必越来越多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优先强调医疗资源的公平配置,民营医疗机构(包括外资医疗机构)将更多进入高端医疗服务,优先强调办医效益。因此,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和服务领域,可以大力引入国内民营资本和港澳台资本。对于外国资本则优先鼓励其进入技术薄弱领域和高端医疗服务,并分阶段扩大开放地区。外资医疗机构可以是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主管机关应做好立项审批、运营监管,并强化对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广州应利用GATS待遇以及CEPA、ECFA等“超GATS”待遇和先行先试政策,继续引进境外优质资本、领先医疗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其优先投资方向应是广州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专科领域。为此,在中医、康复、护理、肿瘤、儿童、精神卫生、老年病和慢性病等专业领域,鼓励外资依法兴建合资、合作或独资专科医疗机构,鼓励在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举办二级以上规模的大型医疗机构。
(四)大力拓展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促进产业联动
各省市应借鉴台湾等地区的经验,本着以旅游促医疗、以医疗促旅游的目的,把医疗旅游提高到地方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条件成熟时再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为此,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旅行社应分工协作,将医疗服务与旅游服务相结合,深度挖掘和打造本地区的医疗旅游服务品牌,形成产业互助联动机制。广州发改委应牵头,并与卫生局、旅游局、新闻办、外事办等多部门分工合作,在卫生、旅游和宣传等系统之间围绕国际医疗旅游作好规划,建立产业联动工作机制,开发“广州医疗”旅游品牌,并在旅游局专设“广州医疗旅游(协调)办公室”,承担品牌推广和联络协调任务。
(五)适度推进优势医疗服务和中医服务“走出去”战略
国家和各省市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较低廉的医疗成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动优势医疗服务和中医服务“走出去”。优先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通过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方式提供服务,并继续开展国际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输出。国家应在保护海外资本和人员安全与利益方面出台更多法律政策。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和长久的技术、人才积淀,可以先行一步,取得先机。
(六)吸引优质人才来华工作或定居,研究并试行境外人士就医免签政策
我国各省市应针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实际情况,面向国内和国外,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引进优秀医疗人才和管理人才,解决人才待遇问题。对于境外人士来华就医,有关部门和学者应着手研究进一步放宽入境限制的可行性,包括简化签证程序和实行就医免签政策。广州应在人才来广、留广方面先行先试,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政府应协助医疗机构和院校完善人才梯队。对港澳台居民及外国人来广、来粤就医,协同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并试行一定期限内的免签政策。
[参考文献]
[1] 陈翔.常住广州外国人日本韩国最多[N].广州日报.2013-10-2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分段式的教育,利用书面和口头讲解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法,在健康教育时,应针对个体化的需求,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连续性分期教育,在听病人的主诉时要耐心并及时指导,提问要简单,语言要通俗易懂,不用医学术语。
2入院当日健康教育当患者到达病房后,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主动介绍病房的环境、卫生制度、设施、作息探视时间等以及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确定每位患者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打印第一份健康教育单。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时间、特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可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
其内容格式为:
xxx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您的床位医生是xxx,您目前的治疗是:止血、消肿、止痛。您的饮食应以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每天饮水量2000ml左右。您还应注意:(以四肢骨折为例)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多活动患肢手指或足趾以促进血液循环,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着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入院2-3天健康教育骨折病人一到医院面临着创伤、疼痛、牵引、石膏固定、手术等这许许多多问题,这些都影响着病人的情绪的变化。专业护士在此时不仅要关心、体贴病人,还需教育有关疾病知识及护理。如介绍检查项目(如抽血检验、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胸片及磁共振检查等)其目的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教育病人如何保持骨折固定,介绍牵引的、效果、注意事项,也要注意因创伤引起骨折及相伴随的周围组织神经损伤会引起疼痛和反应性肿胀等不适。
4手术前后健康教育根据围手术期护理要求,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实施心理疏导,宣教各种术前训练项目,方法及意义(如肺功能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唤醒试验等),手术过程及时间,如何缓解术后疼痛、不适,术后恢复情况等。术后的重点要放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正确锻炼上。如解释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和应注意事项,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饮食,注意对伤口和末梢血运的观察,协助患者患肢的功能锻炼,以防止预防肢肌肉萎缩、孪缩、僵直和深静脉血栓等,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指导、解释,使病人对自身的病情全面掌握,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除以口头形式反复向病人进行康复教育外,还要积极的把相关的健康知识整合起来,然后制定成方便的小册子,还可以主办一些健康知识的板报,内容可以涉及到病友介绍的一些康复经验等,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持续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不断增加病人的依存感。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措施,比如那些年龄较大、记忆力不太好的病人就要对他们反复教育;如果病人的文化程度不高,那么就要给他们多示范几次。
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灵活选择,合理应用,并做好记录。在骨折病例中,由于病种种类比较多,各种骨折的情况不一样,因此教育也要因病而异,对症下药。例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术前要先做好心理护理,术后要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相关的患肢功能锻炼。如内固定术要术后3个月扶拐下地活动,过了6个月后才可能不再用拐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4天之后就可以扶拐下地活动等,若是脊髓损伤,病人很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的情况,有一些麻木的感觉,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断的折磨着他们,最终只能让家属照顾一辈子,所以向病人和家属讲述相关的护理和健康知识。
5出院健康教育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要一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病人已逐渐康复,准备出院的时候,可以给病人一些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宣教单,护士要在饮食、用药等方面提醒病人应该注意的情况,包括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的方法、肢体的锻炼方法和程度等。患者出院后主动电话和致信咨询患者,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
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及评价
1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病人入院、住院到出院,都要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中,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结合起来,让病人自觉遵循健康行为规则。健康教育的推进可以使病人减少住院的时间,还能减少医院中的一些纠纷,减少保健治疗费用。
2健康教育的评价是对病人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首先护士要对照计划评价完成情况,其次是依据具体的计划向患者提一些问题,然后观察患者的一些行为,了解他们进行自我保健的能力,评价病人掌握到哪种水平,对于护理者来说,护士要严格遵守护理方面的相关规定护理患者,比如按时给他们翻身,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给病人适当的,来缓解他们的疼痛,心情上更加放松,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等。
3评价方法:问卷调查。自制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两部分内容。健康教育掌握的程度调查对工作人员、环境介绍、医院及科室相关制度,对饮食及营养,各种留置管道的作用、手术效果,疼痛、舒适的护理,术后活动与康复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包括对护士沟通能力、疾病相关知识、康复知识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由此可见,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程教育,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丰富其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体会
1.1加强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工作的意义
数据工作是进行行业调控和企业发展决策的重要基础,所以强化社会医疗保险的数据质量能够有利于更清晰地认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医疗保险更好地服务居民医疗,从而提高保险的社会信任度,并提高人们的医疗保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来对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进行完善,还可以有利于保险的快速结算,并且可以有效保障参保人员的就医质量,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同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集中化管理。之前的社会医疗保险数据处理工作中,往往都需要由多个部门或者单位来对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录入与整理,在录入与整理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信息不完整以及录入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保障信息录入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可以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大数据战略对医疗保险管理的意义
①保障设计管理现阶段,很多医疗保险保障设计工作在开展的时候都没有准确的设计依据,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医疗保险保障设计的顺利开展,且限制了相关产品业务的开发、推广。而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地应用,则能够实现保障设计的有效管理,进而促进相关产品业务的开发、推广。②理赔运营管理医疗保险运营理赔管理工作中,诈骗、浪费以及滥用费用等风险的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诈骗案的发生概率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所涉及到的金额却是非常多的;而浪费与滥用属于是过度医疗或者不合理医疗,虽然涉及到的金额不是特别多,但是浪费与滥用行为的发生概率却是非常高的。在开展理赔运营管理时,保险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数据挖掘,及时发现各种风险,从而达到对上述行为的防控,并提高理赔效率。
2社会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2.1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保险行业地快速发展,商业保险机构所承保的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且数据信息的应用效果也大大提升,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保险服务。不过,虽然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以及数据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与实际的要求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受到传统社会医疗保险工作的影响,当前的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工作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很多数据在收集、录入与处理的时候都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下降,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医疗保险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而实现数据质量工作的优化。
2.2中国医疗保险管理的现状
当前国内的医疗保险机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及各级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基本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合作医疗3种类型,这3种保险都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当前商业保险也逐渐完善和发展,对基本医疗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但是当前商业保险的整体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商业保险的总体规模尙不到基本医疗保险规模的1/10,而且在医疗保险中以赔付为目的的纯医疗保障险种还要更少,因此市场中能够起到医疗保障作用的保险规模更小。当前的医疗保险业务中,商业险的客户有1/3来自于团体客户,剩下的2/3是个人客户,而且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储蓄型的保险业务,不太看中真正的医疗保障效果。相较于政府医保,商业健康保险虽然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其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点方式为采用招投标的方法来选择商业医疗保险机构,让其承办大病补充保险的运营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这给商业保险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效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机构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划了健康保险业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参与更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了“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并且“按照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要求,做好受托承办工作”。这对于商业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此外,我国正开展着对商业健康保险个人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虽然还没有对优惠政策的具体细节进行明确,但是政策的方向却是非常明确。总之,我国政策的支持与推动,给商业健康保险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在未来,商业健康保险必然为成为我国医疗保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商业保险机构要想在商业保险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要提升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工作的主要措施
3.1利用大数据优势实现质量自动检测
要实现社会医疗保险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对社保数据的引入力度,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商业保险公司所承保的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在社会医疗保险数据检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据检测技术,来发现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从而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由于社会医疗保险数据的录入工作复杂性比较高,且很多数据的录入都是由人工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信息来完成的,在录入过程中,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录入不完整或者录入错误等问题,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进而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同时,由于很多保险机构都没有先进化的数据质量检测技术,很多数据问题都无法被及时发现,这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数据质量。而在数据治理工作中,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可以实现对大数据质量的自动检测,及时发现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生成检测报告,进而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
3.2利用大数据实现数据标签化以及补充
为了实现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处理,根据客户的特点,将其区分为对种类型,从而使保险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来提供不同的保险服务,确保保险服务质量。当前,大数据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应用效果,所以,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大数据。因为社会保险工作的复杂性,很多保险工作者都不能深入地了解客户,很大程度的限制了保险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保险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实现数据的标签化并进行补充,使工作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从而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
3.3利用大数据实现标准化的联系信息
很多保险机构在开展保险数据处理工作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人工录入方法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录入,且很多录入的数据信息都是由当地政府所提供的,这些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险数据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而在开展数据处理工作的时候,如果可以合理应用大数据,那么则可以使社保数据、公安部户籍等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联系信息的标准化,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且数据准确性也大大提高,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医疗保险服务质量。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使社会医疗保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理赔服务也会变得非常简便,可以获得更多民众的信任。
摘 要:目的:分析城镇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调查表,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0名医护人员中知道严格的洗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的有48名。8.3%的护理人员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94.2%知道六步洗手法,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和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防控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质量。
关键词:护理人员;手卫生消毒;意义和措施
医护人员和患者手的消毒问题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手的清洁和消毒.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4,60(7):2400.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21
1前言
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就深化医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公立医院改革起到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指明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围绕医疗改革的多方面举措,在部分领域已显成效,如全民医保的实施,极大地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开拓了医疗市场的资金来源,同时也给医院提高自身能力以赢取医疗市场带来了动力和机遇,对医院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是极大的促动。那么,公立医院依靠什么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呢?那就是管理,管理出效益。在管理中,财务管理历来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把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地位,有效地发挥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这不仅是医院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也必将对医疗改革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医院的管理和经营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提高服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转变管理模式,注重管理效益上探求发展的出路,然而,多年来,由于医疗体制上一味强调其公益性、事业性,而忽视其经营性,在医院管理上极少提及经营,这种倾向,在国家相关的医疗改革指导文件中已明确有所改变,但在现实的医院管理中,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以及作为其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的重视仍未提到日程上来,特别是县区级公立医院,这种现象极其普遍。这种现状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必将造成极大的阻碍。
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能否确立,核心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取决于医院领导的认识和态度,医院领导层对医院财务管理必须有明确的“中心”“核心”意识,才能在决策时和在医院经济管理中把财务管理真正放在中心地位,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
目前在区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下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院长多出身于医疗业务骨干,而非管理专业人员,他们对医疗业务驾轻就熟,而对统驭全院各部门协同管理医院,往往以其经验处之。现实中,医院内部财务、总务、设备、药品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会计业务指导不够、督促不力。
2012年1月1日实行的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明确提出:医院要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即是指医院的财务活动在院长和总会计师领导下进行,明确了在三级医院中设立总会计师的要求。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参与经济决策;“集中管理”是指一切财务活动都要集中在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即是从管理体制上保障了医院财务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然而,至今为止,不设立总会计师或以医疗副院长兼管财务部门的情况普遍存在,甚至个别医院的财务负责人与收款处负责人同一级别,财务部门负责人不具有领导收款部门的职责,根本谈不上对经济活动部门及其业务的统一领导。财务负责人与收款部门负责人同是医院的中层干部,享受同等级的职权和待遇,严重地挫伤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遏制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医院财务管理职能主要有:核算职能、参与职能、监督职能、管理职能、分析职能和协调职能。目前医院财务人员主要履行的是核算职能,对于参与管理、监督经营行为、管理经济活动、分析投资经营效果,以及协调参与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共同完成经营目标等职能,部分已被弱化和取缔。要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内容主要有:统一人员管理,即是所有财务人员统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账户管理,即所有账户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核算管理,即所有核算部门、业务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资金管理,即所有资金收入、支出使用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资产管理,即所有涉及物资管理部门的流程、环节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票据管理,即所有收发票据业务和对票据使用、保管和销毁归财会部门管理;统一收入;统一成本管理;统一物价管理;统一分配管理。等等。医疗服务涉及复杂的流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医疗服务还具有全天候特征和高度专业性,要建立医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就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确立医院财务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使医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因此,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改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就要遵循有效的途径,首先从宏观上,要从医院管理的制度体系上对医院管理的体制加以规范,要明确财务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要确实实行总会计师制,要明确其职责范围,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从医院内部管理体系上更要从多角度、多途径、多举措加强财务管理。
31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
国务院有关医疗改革文件中也提到要建立法人治理机制,医院要在内部管理机构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控制机制。医院财务部门是医院财务管理与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医院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为此,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实行严格的职务分工岗位制度,即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等。应制定严密的授权控制制度,将所有经营活动都纳入授权管理范围,保证各管理层次权责分明。应建立岗位轮换制,医院重要职位和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关键岗位还应实行回避制度等。
32要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
医院的财务人员担负着财务核算、监督、检查等重要工作职能,以人为本,提高财务人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是加强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根本。
财务人员要“以诚信为本”,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具有实事求是、慎独自律的品质,要具有敬业、乐于奉献、廉洁奉公的精神,要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执业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等业务能力和方法的研究和培训,不断拓展应用先进方法和手段用来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
33要搞好财务预测与决策
遵循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做好预测是医院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投资决策即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要建立立项制度,要建立健全投资的分析、决策制度,分析投资的可行性,考核投资回报率、确保投资安全性。
近年来,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引进高技术人才,改善医疗环境,医院领导层过于相信自己能控制好局面,低估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盲目投资基本建设,超规模购置大型设备,超越了自身承受能力,带来投资风险。
34要搞好成本管理,开展全成本核算
严格按照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支出标准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支出,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根本。
加强成本管理就要对物资采购、物资保管、物资消耗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控,物资采购要货比三家,同时查看历史进货价格,以最低的价格获取最优的物资;物资保管是要以最少的库存量保证临床所需,减少过期、损耗等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物资消耗要合理、可控,尽量采用与收费相关联的消耗和定额定量消耗等措施。对于费用支出,要确定合理的支出范围,严格遵守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杜绝随意性。
35要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结构,防范财务风险
资金的流动性是保证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资金储备总量要与业务量相适应,资金过剩是种浪费,资金不足影响周转和使用,更会带来风险,因此要有一个合理的储备界限;二是资金使用上要有管理跟踪,重视资金在经营活动中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流动风险,监控现金流量的合理性,及时发现问题,杜绝风险发生;三是加强对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设定应收账款款期,有计划地安排应付账款,严格控制呆、死账,加快资金流动,使资金运用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医疗纠纷 医患沟通
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for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Zhai Xuejun1,Fan Huaping2
Laizhou chronic disease hospital,Shandong province,2614001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Yantai City,Shandong province2
Abstract In the increasingly institutionalized nowadays,medical disputes increadingly,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to strengthen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become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hospitals and medical personnel,and this problem is more difficult in basic hospital.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medical disputes 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promote grass-roots practitioners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Medical dispute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全科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又称家庭医师或家庭医生。他们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沟通的过程,是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1],而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医生。可见如何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生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对基层医疗事故的防范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基层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医院方面:①基层医疗设备不完善,仪器老化落后,而疾病的诊治需要症状体征加上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在遇到急危重病的患者时,难以对疾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治。以致延误抢救时机引发医疗纠纷。②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一线的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工作种类繁杂,基层薪资待遇较差,个人发展空间较小,诸多因素基层医院很难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即使留住的人才也会因为对现况的不满出现倦怠情绪。人才缺乏,医院为了满足医疗需求只好雇佣大量的临聘人员。执业范围的限制及职业技能的欠缺,加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患者方面:农民为低收入人群,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即使患病了也很少及时就诊,往往以生计为重,或者等到无法耐受时才会去医院诊治,耽搁了疾病诊治的最佳时间。在诊治疾病时从金钱的角度拒绝辅助检查,为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同时对疾病认识不足,多数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停止治疗。出现纠纷易被金钱诱惑,盲目冲动,不计后果。
社会因素:社会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及医疗工作的风险性理解不够。“医闹”的存在以及部分社会舆论媒体误导,都是造成近年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基层医疗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属于医患关系中非技术层面范畴,包含了医患双方交往中的社会、心理、法律关系。医师在进行基本诊断治疗时,除了要考虑生物学的因素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2]。农村患者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种尊重。几乎没有一个患者是为了专门去医院闹事而去看病,在治疗前,大多数患者对给予自己诊治的医生都是怀着尊敬求助的心理靠拢医师,就是感受到疾病的痛苦殷切希望得到医师的帮助和解除[3]。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是化解医疗纠纷至关重要的一步。
基层医疗中医患沟通的技巧
基本要求:尊重、诚信、同情、耐心。
亲切的称呼和微笑的面容是打开信任的钥匙:患者及患者家属往往通过第一印象对医生的技术、人格进行确认[4]。患者一进门坐到医生面前,全科医生用称呼亲人般的语调开口叫他一声“大爷、大哥”等等作为亲人之间的称呼,加上医生微笑的面孔就会打开患者信任的大门,取得病人像对亲人一般的信任。也为以后疾病诊治的沟通做好了铺垫。
心理疏导治疗:心理治疗是医疗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战胜疾病的重要方法。情绪活动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 展变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能动作用。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消极悲观的情绪能诱发加重疾病的发展。要善于发现诱发患者疾病的心理因素,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解开了患者的心结也等同获得了病人的信任。这时患者把还会不自主的把医生当成朋友。
适当的帮助换来感激之情:农民质朴善良,因为社会地位低下,往往不被尊重,在就诊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在这个时候,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医疗范围内给与患者适当的帮助,就会轻而易举的赢得患者的感激之情。一个对医生充满了尊重和感激的患者,即使医生的诊疗有不可避免的差错,他都会以最宽广得胸怀去体谅医生。
解释病情不拘泥于形式,要通俗易懂:当患者已经信任医生的时候,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他会很盲目地把希望都寄托在医生的身上,会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是尚无办法解决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医生和患者做好对病情的沟通。但医学术语对于一个农村患者来说,有时候如同听天书,根本不能理解医生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需要医生变换形式进行沟通,可以用他们日常接触的事物来举例说明你要解释的病情,比如:一个鼻息肉的患者,交代手术并发症的时候,医生告诉每个人的鼻腔都不一样,个人体质不同,可能会发生鼻息肉摘取不全,同时也有复发的可能,如同他们地里的花生,不管怎么仔细也会有花生漏掉在地里。一旦发生鼻息肉摘取不全,我们也会积极的处理,如同你们会在地里再捡一边花生一样,这点请您谅解。相信患者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体谅自己劳动不易的同时也会谅解你的不易。
防范医疗纠纷的前提是医生一定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对待病情一丝不苟,尽可能地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强化法律意识,做到既尊重患者的就医权利,也要做到保护好自己以及医院的合法权益,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必要的书面沟通。运用沟通技巧化解矛盾,换位思考,使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有效的防范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孙慧敏.医患沟通技巧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411-412.
关键词 :凯撒医疗管理 管理式医疗 健康保险
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扶持上面,还是从居民需求来看,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业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该政策以加快发展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为目标,从意义、要求、供给方式、服务体系、管理水平和支持政策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而从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密度和深度来看,2013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深度为0.198%,保险密度为每人84.61元。与发达国家健康保险深度相比,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还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对于中国健康保险产业来讲,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保险机制的设计来控制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减少赔付中的道德风险。
美国是世界上商业健康保险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其中管理式医疗是美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有益探索,有一些非常完善的机制值得中国借鉴学习。美国99.5%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均采取了管理式医疗模式。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国管理式医疗组织的一种类型,即健康维护组织进行介绍,以期对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健康维护组织——凯撒医疗崛起探究
凯撒医疗(Kaiser Perma nente)现在是美国较大的健康维护组织(HMO)之一,拥有890万会员,会员覆盖到全美的8个地区以及9个州。78%为企业集团参保,17%政府购买的老人与低收入者医疗医疗,5%为个人参保。该集团基本架构为保险公司、医院集团和医生集团三位一体。其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健康保险产品销售,承担经费筹集职能;医院集团主要为参保人提供就医场所与住院服务;医生集团为参保人提供诊疗服务。和其他健康维护组织一样,凯只对参保人在集团系统内产生的诊疗服务付费。会员如果选择在系统外医生或医院就诊,凯撒集团则没有支付医疗费用责任。
可以用“相互独立,一致对外”来概括凯撒医疗的模式。凯撒的医生组织不能在凯撒系统外行医;同时,凯撒保险也不能与其他外部医生团体签约。具备上述美国健康维护组织的一般特征,即采取守门人制度与预付或者固定薪酬制度。与大多数健康维护组织的不同之处则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
1.坚持健康管理理念,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化与全面化的健康干预
(1)注重疾病预防和人群的健康管理。凯撒医疗一直有干预参保人行为的传统历史,截至今日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健康课程、印发了各种健康手册、开展多项健康促进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凯撒的风险识别与健康促进计划。该计划可以识别出高风险的哮喘病人,并对筛选出来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例如确保其使用正确的药物,帮助他们改变行为与生活习惯,促使他们减少抽烟,增加运动。这样的健康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哮喘病人发病率,减少住院机会,节省住院费用。
(2)为服务对象提供连续一体化健康服务。从预防、住院再到出院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运用健康管理的思想去提供服务。
2.建立一体化与协同化的服务体系
(1)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的整合。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是利益统一体,结余资金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再分配,改变了传统服务项目付费方式下,医疗机构缺乏控制资金费用的问题。
(2)医生和患者利益的整合。通过切实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减少服务对象发病率。可以节约大笔医疗费用。节约的资金可以用于医生的利益分配,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的共付费用。因此,降低疾病发生和就医成本就成为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
3.以信息化作为技术支撑
凯撒花费巨资建立了一整套电子化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医生支持工具。医生能够与患者在平台交流,与患者沟通做检查、治疗以及用药等各种事宜;第二,医生决策支持工具。诊疗指南引导决策,过度医疗提醒医生诊疗行为等;第三,成为病人在线预约就诊、付费、健康咨询与诊疗的平台;第四,成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管的数据支撑平台。总之,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与病人形成连接:电子问诊、电子连通i Phone应用等,除了病情最为严重的患者,患者的家成为护理服务的主要场所,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定价风险。
4.强调服务质量
传统的HMO组织对病人利用服务控制得过于严格,严重限制了病人选择权。而且预付制度也不利益服务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凯撒在病人满意度方面也采取了很多较为有效的措施。
二、对凯撒医疗健康管理模式的评价
凯撒健康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保险商、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重新建构了医、保、患三者关系。区别于传统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凯撒通过保险、医院、医生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建立了医院医生与保险商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而更为重要的是,超于传统HMO组织,凯撒医疗不再是单单通过降低患者利益来实现对医疗费用风险控制,而是通过积极的健康促进方式、有效的医生医院激励机制、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全方位的护理支持系统等各种方式实现对医疗费用风险控制,从而也维护了患者利益。这正是其成功运营的根本原因。
但是,凯撒医疗在健康管理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很难保证一个医生能够持续的干预一群病人。凯撒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Por ter, Molly and Kellogg, Meg .Kaiser Permanente: An Integrated Health Care Experience," Revista de Innovación Sanitariay Atención Integrada, 2008(1):1-8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工伤保险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被认定工伤并鉴定为伤残等级的职工在和工伤所在的单位解除合同后,向职工支付的用于后续治疗工伤的补偿金,在2011年1月1日前也就是修改后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前,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直由工伤职工单位支付 ,修改后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和新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七款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以统计部门最近公布的当地上年度人口平均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时的年龄差和相应的伤残等级所级系数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乘积来计算。以这个方法决定一个职工医疗补助金水平高低的因素除了伤残等级外,还有解除合同时的年龄,伤残等级越高,年龄越轻越高医疗补助金发放的金额越高,以这个计算方法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市),江苏省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比例是全国最高的,不仅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也高于上海浙江广东的医疗补助金发放水平。
一、实践中出现问题
自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以来,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县工伤保险待遇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金额骤然增加,并且呈连年增长的态势,导致工伤保险基金严重透支,笔者作为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经办人员,在审核工伤保险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过程中,发现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情形可分以下几类:一、工伤职工由于伤残不能胜任现有岗位主动提出或与单位协商解除合同;二、企业倒闭破产或被合并导致职工被动失业离职;三、和大部分职工或单位在不需要后续医疗的情况下,为了取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而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真解除合同,其又分以下几类:1.工伤职工为取得工伤保险支付的医疗补助金和工伤企业支付的就业补助金后很快到另一家企业就业,这种情况在有一技之长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中青年职工中较为常见,事实上这部分职工在再就业过程就并没有因工伤伤残等级而降低就业能力,解除合同只是为了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单位支付的就业补助金。2.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为了取得医疗补助金在退休前几个月甚至在办理退休当月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以领取医补助金。3.单位和职工为套取医疗补助金和失业金,合伙假解除合同,假解除合同后职工仍在原单位上班,领取医疗补助金后以个人名定缴纳社保,或在一段时间后又到原单位再就业。二、职工发生工伤后社保关系从原企业换到原企业法人的另一个企业,或社保关系保在同一集团公司或同一法人的两个子公司不同企业转换,造成名义上社保关系己离开原单位,而事实上没有从未离开原单位原岗位,以建筑项目参保有企业职工,在工程结束后即以解除合同的名义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对于大多数不需后续医疗的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没有起到本应有医疗费用补的作用,最多只是一个精神补偿金而己,和就业补助金不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只是作为一项工伤职工的额外“福利”而己,存在道德风险,占用了大多数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职工所在的用人单位承担了就业补助金的直接支出外,还承担了由于支付医疗补助金而引起的后续整个单位工伤费率浮动上涨带来的隐性成本增加,在劳动力紧缺的用工环境下,大多数职工及劳动力流失带来的生产经营影响的隐性损失,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成为企业职工离职的原动力,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用工荒,加重了职工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申请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工伤职工,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是通过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再次进行鉴定,鉴定的目的是职工是否需要或有可能因工伤伤残而要后续医疗,对于鉴定结论不需要在解除合同后进行医疗的工伤伤残职工,则可根据结论不可享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对于因工伤需要长期治疗或需要后续大额医疗费用的职工则应根据伤残等级建议其在力所能及胜任现单位岗位的情况下保留劳动关系,缴纳社保至退休以根据实际治疗工伤费用报销,以防因后续医疗费用远远高于所领取的医疗补助金而成为个人及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
二、思考及建议
一、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卫生人才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县(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高素质人才却显得极度匮乏,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建设。按照《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3—2015年)》,2015年末执业(助理)医师配置标准为2.15人/千人口,各设区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控制在1.9-2.3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建设,到2015年,乡村医生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达到30%左右。但现在我省绝大多数县级医院中的执业医师和护士的配置都达不到这一要求的最低标准。在目前的医疗队伍中,人才梯队没有形成,整个人才队伍呈“哑铃型”结构,人才储备几乎为零。今年来,随着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门诊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医疗卫生设备陆续配置到位,县乡基层医疗机构“有设备但无人使用”、“有病人但无诊治医生”的人才紧缺问题愈加凸显。
二、医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就业的原因
1.基层医疗环境无法匹配在学校里的所学
现在医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的都是最先进的医学知识教育,在最好的医院里实习,见到多种多样复杂的病例,见到的基本都是最好的设备。到了基层工作,这些东西会基本消失掉,心理难免会有很大的落差,同时,医学毕业生在起步阶段,医疗条件的好坏,对他们所学医学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操作训练十分重要。几年后不同医院工作水平会有较大差距,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基层自然不会落入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
2.吃不了基层的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条件虽然已大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差别仍然较大,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较为优厚,缺乏艰苦创业的意志和毅力,很难面对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环境。
3.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和政府部门在多次会议上提出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政策虽好,有的政策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让毕业生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失去了信心。
三、如何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从学校方面,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1)重视毕业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使毕业生真正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够在就业准确定位,顺利完成就业。
(2)加强就业指导,增强服务意识,根据医学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就业指导,为医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是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良好服务态度的就业指导队伍;二是积极要向毕业生宣传就业政策和规定,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同时努力邀请医疗卫生部门的有关专家前来介绍我国卫生国情、医疗卫生人才分布和人才需求情况,帮助毕业生在就业中准确定位。三是通过开设医学生专业的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求职的程序和技巧,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毕业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引导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择业目标。并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法律援助,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及家人的支持。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的观念影响着学生的择业。因此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在学生就业期间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3)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个医学院校主要的奋斗目标,它包括学生的基本能力、工作能力和求职能力等。
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医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提供的各种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
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医学生的专业文化基础、操作实践、医学职业素养等。医学院校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除了重视专业知识外,课外教学、实习、操作等环节也应该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努力提高学生求职的最基本能力。
求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反应速度、适应、竞争、决策能力等。这部分能力是医学生就业的关键。除了可以通过开班专业、针对性强的求职培训进行引导外,还要重视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开办有关的职业礼仪指导、说话的艺术、职场为人处世等,让学生认识学校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差距,增强学生求职的竞争力。
2.从医学生自身方面,调适就业心理误区
(1)拓宽就业思路,调整期望值
现在高校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医学毕业生要适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期望值,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一些目前经济欠发达,但是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自己的才华。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建设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今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因此发生改变,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医疗,农村重点补充乡镇医院,整体就业重心下移。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2)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求职心理辅导
为了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医学生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解决当然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医学毕业生要明确社会对自身的期望,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社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正确指引自己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