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的市场发展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1 16:54: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营医院的市场发展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营医院的市场发展前景

篇1

民营医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产生的新型医疗经济实体,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轨迹。其兴起和发展,给医疗市场带来了竞争。随着民营医院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双面夹击,面对愈演愈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在医疗需求总体平稳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如何更好更多地获取医疗市场这块“蛋糕”,提高市场占有,许多医院管理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营销的重要性。民营医院要直面营销,首先就要树立营销理念,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选择合适和有效的营销策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自身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民营医院的定义还有一定的争议,据《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可将民营医院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本文所指的民营医院是指由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对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暂不作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民营医院的生存现状以及医院营销情况,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民营医院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综合运用7Ps营销组合模式,对医疗服务产品、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定位、医院形象树立、卫生服务人员培养、医疗环境构建、服务过程完善这7个方面进行组合。同时,还访问了3家民营医院的个别高层管理人员,探索适合民营医院的服务营销策略,寻找正确的定位。

2、结果

2.1民营医院目标

民营医院出资人参照《公司法》的原则组建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作为企业,其基本任务就在于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获得收益。然而,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业,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职责,除了以营利为目的,也应该注重增加其社会公益性。这两重身份,使得民营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模式。同时,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在营销方面民营医院也应有其独特的战略,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2.2决定民营医院发展战略的因素分析

安德鲁斯及以他为代表的设计学派有一句相当有影响的名言:“企业战略是使组织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环境的机会相适应”。在民营医院制定营销战略的过程中,同样的也需要使医院的战略计划既要反映外部环境要求,又要适合医院的内部条件。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我们全面地分析了民营医院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

2.2.1优势(strengths)。民营医院产权或为独资或为合资或为股份制形式,有着清晰的产权和法人结构。医院所有者按照市场规律和私企管理的那套利益最大化模式去建院、去管理。因此,他们的机构设置更精炼,结构更合理,人员少,效率高,有效地防止了机构重叠、相互推诿、办事拖拉的现象。

在经营方式上,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受行政干预较少,更加关注市场,能够紧紧围绕社会和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和服务形式。此外,医院可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特别是一些高薪医疗技术和特需服务方面,更容易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民营医院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服务上,公立医院“三长一短”(即挂号排队长,诊疗等候长,付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现象在民营医院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导医为患者提供全程就诊服务,宾馆式的服务待遇让看病成为一种享受,这种温馨服务使民营医院先人一招。

2.2.2劣势(weaknesses)。大多数民营医院在起始阶段投人很大,医院投资者急切盼望提高社会知名度、尽快收回投资成本扩大业务范围等。然而,医院由于其高技术和高风险性,需要长期的投人才能得到回报。特别是办院初期,医疗收人的节余,既要付息还贷,又要设法再投人,改善医疗条件,根本无资金回报,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的民营医院为了回收成本甚至进行所谓的资本动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夸大医疗效果、甚至蓄意编造医疗广告、精心包装伪专家坑害患者,损毁了民营医院的声誉,并使得那些诚信守法的民营医院也深受其累,造成了整个民营医疗行业的诚信危机。

为了尽快取得经济回报,多数民营医院对人才重使用,轻培训。对周期较长的人才培训更缺乏积极性,多采取聘请公立医院离退休的高职称人员作为专家队伍,招聘刚毕业学生作为基础人员。年轻的刚毕业的多,退休返聘的多,形成民营医院卫技人员队伍“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民营医院难以留住真正的骨干人才成了不争的事实,公立医院集中了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这是民营医院在短期内望尘莫及的。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除了不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还需像工商企业一样要交纳5.5%的营业税和33%企业所得税,再加上教育费附加等,各种税费通常占到民营医院收人的8%左右。再加上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民营营利性医院不能纳人医保定点范围,失去了医保这一块大蛋糕,民营医院的经济负担更加凸显。尽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并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税收政策已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2.2.3机遇(opportunities)。最近,我国11个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提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门”办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包括民营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在医保问题上,卫生行政部门渐渐向民营医院敞开了医保体制的大门,近期,上海市医保局就向两家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试行医保购买医疗服务,政策的开放使民营医院看到了希望。

我国医疗消费需求的上升趋势将保持较长时间,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同时群众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还需要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这对以服务和经营见长的民营医院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已逐渐意识到在医疗市场和产业日趋完善,消费者参与和体验逐渐深人,消费行为日趋理性,营销成为医院保持自身优势的重要一环。

2.2.4威胁(threats)。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公立医院为谋求生存与长远发展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减员增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重组,对民营医院产生的冲击力不可低估。国外资本的进人,无异于又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加上了“催化剂”,使民营医院的发展变得更加严峻。民营医院的营利性属性,使患者认为民营医院就是以营利为目的,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

由于医院市场管理的不健全,一些游医甚至非医务人员混入医疗队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使得医疗事故频繁发生,损害了民营医院在患者中的形象。人们容易对民营医院产生不正规、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范围有限、易发生医疗事故的总体印象。这些误区将导致社会对民营医院看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阻碍着民营医院的正常发展。

2.3民营医院的营销目标和营销组合

2.3.1民营医院营销目标。民营医院通过营销,不仅在于通过服务本身吸引一定量的患者保证收益,同时也要注重医疗环境、市场定位、服务流程等各方面的整体效用,从而树立起品牌形象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需求,使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

2.3.2民营医院营销组合。麦卡锡(McCarthy)在1964年提出的4Ps营销组合(产品、价格、促销及销售渠道)一直以来被学术界与营销人员广泛使用,营销学家布姆斯(Booms)和华纳(Bina)根据服务业自身特点,又加人人员、服务环境及过程三项元素组成了7PS营销组合。医疗服务虽然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也同样关注医疗服务产品、价格、医疗环境等等,7PS营销组合基本涵盖了病人选择医院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

(2)产品(product)。对民营医院而言,医疗服务本身就是“产品”。这一“产品”涵盖了以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为主的“硬产品”和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医疗管理等“软产品”。视不同情况两者应协调强化,策略性运作。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就不会赢得永久性的“顾客”。医院可以通过宣传高超的医疗技术、温馨的护理服务、透明合理的医疗价格吸引病人就诊。在对“产品”的营销中,除了巩固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应注重医疗服务产品的向前拓展和向后延伸,向前拓展可以开拓健康体检、个人保健和健康咨询等,向后延伸可以对出院的病人及慢性病人进行随访治疗,开设家庭病床等。同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供治疗疾病的服务的同时,也提供心理的、精神的、文化的服务,全面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如图2)。

(2)价格(price)。现阶段,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总体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较低,同等服务的诊疗费用又普遍较高,再加上不能用医保支付,对患者来说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民营医院应该把握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选择重质量,而轻价格的特殊心态,利用自主定价的优势,根据医疗成本和市场需求来定价。在与竞争者保持同价时不能占有市场优势的条件下,选择低价避免竞争和优质高价战略(如图3)。一方面,主动放低价格,参与社会公益性事业,通过免费体检,减免挂号费,面对流动人口,非医保人口的平价医院等措施吸引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以优质医疗服务质量为支撑创建高级特需服务,面对高收入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贵族医院,满足高层次就医者的需求。通过这种价格上的差别化经营可以缩小目标人群,建立固定的患者群,以此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投资效果。

(3)渠道(place)。对于医疗市场来讲,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可以运输到外地,通过大量的宣传广告来吸引消费者。因此,医院只能通过自身横向拓展和纵向协作两方面入手,拓宽服务范围来争取更多的患者。成立客户信息部,建立病人信息系统和档案资料,开展电话挂号、预约等院前服务,借助电子网络留住“老客户”,吸引新患者。利用政府向民营医院开放社区的有利条件,把医院功能由单一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型转变,开展家庭病床业务,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监护及管理,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通过技术延伸或者项目合作,建立连锁医院,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协同营销、合力提供医疗服务,使医疗服务向区域外发展,从而扩大营销渠道,做大规模。

(4)促销(promotion)。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实现营销目标,民营医院不仅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还需通过有效的促销方式,将医院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激发他们购买卫生服务欲望。在我国公办医院强大的压力以及民营医院众多的情况下,现在大多数民营医院踏上了一条广告的不归之路,企图利用多个媒体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广告的高声吃喝来达到市场量的陡然增加。但遗憾的是,广告的可信度日趋减弱,甚至起到了一些负面作用,单纯的通过广告营销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目前,中国的医院还没有走人全面的品牌营销阶段。民营医院完全有机会重新抢跑。在奠定一定医疗实力的基础上,构建医疗品牌,通过优质服务打造医院形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提高声誉和口碑来吸引消费者。作为医院整体识别系统和企业有形产品、服务满足方式以及营销传播管理的综合体,医疗品牌应贴近生活,形象鲜明,面对大众,不仅吸引病人,也吸引人才,从而提高民营医院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

(5)人员(people)。人才决定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人才工作十分重要。医院不仅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还必须积极开展内部营销,培养并留住已有的优秀人才。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生选择医院除了考虑待遇之外,还要考虑名誉、病源和个人学术、技术的发展等风险因素,民营医院只有在这些方面提供了保障之后才可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对于医院员工,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应该运用企业管理的激励理论,了解现有员工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工作动机,满足员工的外在需求,注重员工的内在需求。将激励与绩效相结合,贯彻岗位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提高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从而增加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服务环境(phpsicalevidence)。服务环境是产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顾客评估服务程度与质量的依据。医院的服务环境,包括了就诊环境、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形象等。因此,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经验特色通过内部设施的改善,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做好医务人员的资料宣传,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医疗信息,制定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标准并严格执行,营造“以病人为中心”的氛围,从环境人手,使患者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篇2

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特征

对医疗服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疗服务容易出现两种弊端,一种弊端是信息不完全,一种弊端是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是因为对医疗服务来说,病人是作为买方的角色出现在服务市场中,但是病人对医疗知识以及相关的护理知识并不了解。在这种情况,对医生服务的价值无法做出判断。针对信息不对称,则主要是从关系角度来分析,如果从法律角度对病人与医院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位,那么在这种关系中,病人是委托方,医生或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则是方。此时,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可能会诱导病人的需求,而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便是其掌握了病人不具有的信息。通过这种诱导,从而为病人提供一些不必要或者昂贵的服务,从而收取费用。

二、民营化的全面内涵和形式

(一)民营化的全部内涵

一直以来,我们对民营化的理解过于极端,认为民营化,就是政府不再对医院进行干预,而是直接将整个医疗服务推入市场。实际上,要实现医院的民营化有很多种途径,而不是单单推崇一卖了之。正如萨瓦斯学者指出的那样,对国有资产出售之后,关于合同的外包、特定范围的经营权,现金礼物券的派发等等,其实都是一种企业民营化的表现。民营化其主要要求国家在某些商业动态步骤中放弃其管理权,让民营企业自行处理,是指只含一部分的国有成分,更为自主。

(二)民营化是一个具有活动性的市场经济变化体系

在目前广泛被理解为一种非国企的,社会民营主体的部门的变化过程。其表现主要有三种: 第一,民营企业的部分权益经国家委托。如民间企业组织接收国家下放的某类企业的加工部分,实现外包部分合同;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调控的价格,对民间企业进行价格差价补偿;第二,民营企业的自主性增强,国家慢慢放手其经营。如国家针对市场需要,出台法规来限定某些公共机构的发展;在某些民营企业管理中,放宽国有的经营权管理;第三,民间企业的资金问题,完全脱离对国家的依赖,达到进一步的民营化。

三、公立医院如何选取合适的民营化路线

公立医院的民营化改革是当前众多医院面临的主要课题,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道路,对医院的发展前景起到攸关的作用,因此,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公立医院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都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管理散漫,没有纳入到市场经济的体系当中来,其缺乏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没有更新改革管理机构。大部分的公立医院进行了向民营化转变的行动,其逐渐意识到纳入市场竞争体系的重要性。公立医院民营化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其为:民营企业化、公司股份化以及自主经营化。其中,在民营企业化的进程中,部分公立医院通过解放和重组其资金、管理机构来达到目的,其招募其他相应的企业来管理经营部分相应的部分,依靠国家操控,实现民营化;在公司股份化的转化中,国家将公立医院的企业主要管理者的权益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权益体系的法人,应用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参与到医院的而管理,与其他的民营医院进行合法的竞争,并符合市场经济的调节系统;自主经营化的改革中,公立医院将管理权下放到子系统的部门中,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此外,还能通过市场的调节来提高医院的运营情况,并且不断的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来做自身的调整,以期达到更成熟的民营化。

第二,公立医院如何进行民营化的转化。首先,民营企业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各种硬件医疗设施来取得优势。其自身可以参考国外众多的私人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并吸收其精华来对自身进行改造,提高医院的整体设备和管理机构。其次,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对医院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医院硬件设备等向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转化,如可以通过向民营企业出租医疗设备以及设备的管理经营权,根据医院的需求来经营管理医院设备;对某部分医院工作者进行企业合同聘用,其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益;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来管理,并根据医院的要求来发放使用权;第三,民营企业机构将根据社会市场需要来实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如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客观环境的要求,在公立医院周边建立其共同管理的部门,面向市场共同经营;最后,国家根据社会市场机制的调控来改进经营公立医疗企业。如国家可将公立医院的经营权对外转让给民间企业,并辅助民营企业的管理;国家将公立医院出售,并将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工作者转给社会非盈利的公益组织,并有国家发放补贴,使其应用于社会大众。

四、结语

公立医院在向民营企业转化的道路上,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执行,不允许存在打“球”的现象。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立医院向民营企业的转化其路径是多样的,医院在许可的范围内逐步改变,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市场调节机制,一定能成符合要求的服务大众的民营企业。

参考文献:

[1]李卫平.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政策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04,(1):8-12.

篇3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民营医疗机构10家,其中,口腔专科门诊2家,中医诊所3家,中西医结合诊所3家,其它西医综合类门诊2家。共有从业人员31人,注册合法资质的28人,其他种类技术人员3人。从目前经营状况来看,除专科门诊外,其它诊所的诊疗范围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呼吸、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上,无诊疗大、重、疑难病例的能力。大多数诊所日门诊量在15--30人之间,年门诊量约40000人次,约占全县总诊疗人次的9.5%。平均处方价格在30--40元。民营医疗机构全部集中在柳园镇和县城城区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对民营医疗机构持有偏见观念,是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与发展的最大难题。一是由于民营医疗机构起步较晚,部分还存在违规经营的现象,致使社会对其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各职能部门对待民营医疗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始终在维护公立医院的垄断经营,设卡阻扰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遇到具体问题持有两种眼光,两种尺度,民营医疗机构就象“后娘的孩子”,常常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三是大部分患者在选择就医去向时,认为民营医疗机构以赚钱为目的,医疗技术、质量、服务不可靠,如果发生医疗事故进行索赔无保障等,很难受患者青睐。这些偏见观念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2、缺乏扶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具体政策与措施,是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国家虽已明确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地方政府缺乏相配套的专门性政策文件,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政策依据。二是由于现实中对待民营医疗机构不平等,很难被确定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致使其无法吸引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接诊数量受到极大限制。三是税收政策成为阻碍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瓶颈。目前很多民营医疗机构已经度过了3年免税期,国家开始对其恢复征税。但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税收办法,民营医疗机构每年要上缴5.5%的营业税和33%的企业所得税,再加上教育费附加等相关费用,民营诊所缴纳的各种税费通常达到年收入的8%左右。同时,民营医疗机构的成本要比公立医院高出近15%,低收入、高成本的运行状况使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扩大发展规模。四是专业技术人员待遇落实不到位,成为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软肋。民营医疗机构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调配专业技术人员时,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关系、户口、晋升职称等问题,应归口到哪里管理,没有明确的操作办法,也无法享受同等的政策,致使民营医疗机构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无法形成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医疗人才队伍。

3、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一是管理后天不足。我县民营医疗机构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组织结构过于简化,责权不明,一人多职、职权交叉现象较普遍,经营中见机行事,说变就变,自律意识较差,在药品采购、使用、管理方面不规范,重复使用、滥用抗生素、激素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不稳定,只能随机接受患者,很难形成一批相对固定的患者群体。二是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的民营医疗机构,普遍没有整体战略和长远规划,发展规模较小,仪器设备简单落后,致使其无法接诊大、重、疑难疾病患者,始终处于维持现状的局面,难以做大做优。三是营销手段单一。部分投资者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和功利性,经营严重依赖广告的作用,而忽视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运用,虽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导致最终会失去社会信任、患者信任、员工信任和医疗市场。

三、对策和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营造环境。民营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医疗卫生事业投资渠道、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形成医疗服务公平竞争机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观念、体制、政策、方法上不断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舆论环境。

篇4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279-02

SWOT分析法(机会优势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战略与战术措施和营销方式,面对所处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其措施与方式就必然显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把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努力使企业优势与环境相匹配,以期寻找尽可能满意的战略方案是进行SWOT分析法的原因之所在。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医院营销。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是一所集肿瘤、结核疾病的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身的特色专科医院。通过采用SWOT分析,可以对医院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以识别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避开存在的威胁,找出重大和跳跃式的发展机会,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优势分析

医院优势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或者是在一定的医疗市场竞争范围内,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医院的优势,宏观上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地理位置、规模及硬件设施等;微观上有管理能力、人才梯队、医疗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等。

(一)宏观优势

1、经济发展良好,推动医疗卫生建设。近年来,牡丹江市加强专科建设作为进行卫生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建设医疗专科工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对卫生生产力要素中人、财、物的优化组合和结构调整,使全市卫生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专科齐全、结构合理、技术适宜、队伍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交通便利,方便就诊。因牡丹江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部投资11.24亿元,先后拓宽改造了东四条路等17条主次干道,翻建大修了53条主次干道,新建了黑龙江省第一座多跨连续无梁板结构的东光立交桥后市区内环路全部形成。不但便于牡丹江本市居民的就诊需求,也便于牡丹江市所管辖的所辖的6个县区居民就诊。

(二)微观优势

充足的人才储备。医院拥有一批市级资深临床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高级职称78人,中级职称119人。人员专业技术性强,且具备良好医德。

1、医院基础设施全,医疗设备先进。该医院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9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门诊及内科大楼、外科大楼、放疗楼及阳光大厅,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医院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诊疗设备40余台件。

2、历史悠久,形成品牌效应。始建于1962年的牡丹江市结核医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在广大的牡丹江市区周边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特色突出、专业性强的品牌效应。

二、劣势分析

医院劣势是指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与其他对手相比较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而言,具体表现在:医院管理体制、品牌建设、服务等方面。经调查可以发现,牡丹江肿瘤结核医院的劣势有:

(一)肿瘤医院管理人员以专家或专业人士担任,医院经营思路不明确,尤其是在新时期医院营销战略规划上缺乏经验,也没有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营销态势。

(二)肿瘤医院在品牌建设上尚处于传统的口碑传播阶段,缺乏系统地提炼肿瘤医院品牌的内涵以及差异化竞争的诉求点。

(三)不能真正领会服务营销的内涵,提供的服务程式化、机械化,缺乏真正从患者角度出发的人性化服务,服务质量还需提高。

三、机会分析

医疗市场机会是指环境中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有吸引力的、积极的、有促进作用的因素。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的机会主要是:

(一)强大的国有医院正在快速适应市场,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逐年加大。

(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命质量的重视,医疗消费支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消费者就医行为转变,由传统的被动就医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的主动就医。

四、威胁分析

市场威胁是环境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不利的、消极的、有抵制作用的因素。根据中国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状况,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面临的威胁有:

(一)外资医院进入,国有医院垄断绝对地位正在打破。外资医院的进入打破了国有医院的绝对垄断地位。以国有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共同发展的现代医疗服务市场正在逐渐形成。

(二)大型综合医院(一般为三级甲等)的肿瘤结核科发展迅速。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形式十分复杂,目前主要的提供方参与者包括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以大型综合医院为主体、中医医院、工业和其他部门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和各类卫生所或门诊。其中能够提供肿瘤疾病治疗的机构有部分大型综合医院(一般为三级甲等)的肿瘤科、肿瘤专科医院和部分中医医院。

(三)国家政策导致的不平行依然严重。从我国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来看,正在经历从传统的以国有医院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市场,逐步向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以国有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共同发展的现代医疗服务市场过渡。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目前已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的发展阶段,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经营目前已处于一个发展速度渐缓,发展前景堪忧的时期,在清楚地认识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当前和未来发展战略,对于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下面用SWOT矩阵分析医院发展的备选战略。见表1―1。

表1―1医院战略选择――SWOT分析

通过表1―1SWOT矩阵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展和发展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空间,以及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我们确定肿瘤结核医院的发展战略为:将牡丹江肿瘤结核医院打造成省级、国家级全新、肿瘤结核专科、名牌医院。

以上战略可分两个阶段推进并依此制定相应策略:

第一阶段,制定并实施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的市场营销策略,确保牡丹江市肿瘤结核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下稳步提高竞争力和经营利润。

篇5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医疗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行医保制度大多源于2003年的试点改革,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其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方面的相关规定依然不太健全,很多政策甚至是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不公。这在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和现代医疗体系建设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阻碍,此前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都提出过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民营医疗机构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从东南沿海向全国逐渐扩展,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很多民营医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医院特色。我国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有许多较大型的民营医疗机构,而在经济较差的内陆地区及小城市,很多地方至今依然没有一家较大的民营医疗机构。如今,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增加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可以极大缓解老龄化压力,同时还可以拉动当地的就业和投资,对于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都有极大益处。民营医疗机构的建设还可以弥补很多公立医院存在的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及变相收费等一系列的问题,联动完善医疗体系,将更多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市民[1]。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民营医疗机构建设现存的问题

我国在医疗保障制度的许多政策存在问题,例如政府在财政上的直接投入与大部分国家相比明显不足[2];政府财政投入比例的对象有失公正;社会医疗保险存在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的问题,这致使了民营医疗机构获得医保定点资格的难度大幅增加,同级别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保险政策有过多差异,民营医疗机构医保管理的难度因统筹层次较低而增加之类的民营医院所需要面临的困境,而这些客观上制度和政策的缺失所产生的弊端又导致了民营医疗机构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如人才短缺,资金不足,传统观念的偏见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现存问题分析

(一)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不足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医疗卫生需求大国,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的总支出上,特别是直接投入上却远远不足。2013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国GDP的比重只有5.6%,在世界上仅仅排在117名。英国和北欧国家因属于高福利国家不作比较,本文以加拿大、印度和古巴三国相关数据作对比:加拿大被认为有着世界较好的医疗保健体制,加政府持续10年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占了GDP10%左右;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更是宪法规定了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而远远落后中国发展的古巴政府在医疗上的投入同样占到了GDP10%左右,只要是本国公民,在医院从体检、手术费用、医药费以及住院费也全免[3]。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比重近年来的确有所增加,但比重依然不足7%,而且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同样较低,我国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在1982年达到最高,达到38.9%,之后一路走低直到近几年才回到20%左右。与之相对应的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例则一路走高,在2002年更是到达了顶峰的60%,直到2010之后才重新恢复到50%以下。世界卫生组织在卫生筹资策略分析中认为,如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大部分穷人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将导致高度贫困。

(二)政府对投入对象的财政投入比例有失公正

中国科学院在2015年曾发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政府所投入的医疗费用中,半数以上是为了局厅级以上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另据监察部、人事部的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属于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左右位干部长期占用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干部病房原则上是不接受进修、教学任务,每间房都是星级宾馆标准,还特配护士和技术熟练医生。他们去看病不但不需要排队,连一些普通医保无法报销的药物等都可以报销。虽然报告中可能有夸大成分,但一部分特权团体过多占用了政府在医疗费用上的投入是不争的事实。同样,政府财政投入到公立医院的资金占到总比例的八成以上,公立医院机构过多,造成了诸多资源的浪费,也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产生了极大阻碍。

(三)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与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决定了供需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医生具有权威,有影响需求能力,他们可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险机构的介入在医疗服务领域把供需双方的关系拓展成了医疗服务供给方、需求方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的三角关系,由此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状况。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下,假如医生的经济利益与医院销售药品或者是医疗服务的数量和价格相关,那么医生就可能去牺牲患者的利益,从而产生大量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为控制医疗保险费用转而采用“起付线”、“共付比例”、“封顶线”等方式对患者的严格控制降低了患者的收益水平和制度的实际保障效果[4]。同时,信息的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院,特别是大量公立医院的效率低下、活力不足,逐渐失去了对于患者的考虑。

三、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政策下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同级别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保险政策差异较大

通过调查了解到:民营医院的医保报销政策与其医院等级明显不符。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公立和私立医院报销起付线差异过大:同样是一级医院,乡镇卫生医院的报销起付线为200元,而民营医院则翻倍达到400元甚至高达600元,报销比例也有不尽相同,总之公立医院在各级都较高。其二是实行属地化管理的报销政策造成了同城同等级医院的报销政策也不同的现象。例如,苏州有一所市卫生局批准成立的二级医院是民营医院,它与同一地区的一所县级医院等级相同,但根据报销政策:县级医院报销起付线为400元,而市级医院则多200元,报销比例也高出30左右,这就从政策上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5]。

(二)民营医疗机构获得医保定点资格的难度较大

湖北一位民营医院院长表示,民营医院要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必须经历两个“准入”:一是资格准入,即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要批准医院纳入定点机构的过程;二是市场准入,即从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到获得实际医保报销的等待期。在第一个“准入”中,资格准入的条件和程序许多地方不太明确,存在争议部分的条款又大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对未批准的原因也没有解释说明。这些都让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机构不但路途坎坷,而且很难去做到有针对性的相关改进工作。此外,就算获得了医保定点资格,某些地方的民营医院真正得到医保报销依然还需再等3到12个月的时间,而几乎所有公立医院在刚一开业时就可以获得医保报销。这种政策带来的恶果不仅造成了民营医的院运营困难,更会在患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徒增医患纠纷的风险,加深公众对于民营医院的误解和误会。

(三)民营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因统筹层次较低而难度较大

以新农合的报销政策为例,我国新农合的统筹单位是县级,但每个统筹地区都有着自己略有不同的报销政策。有实行报销总费用控制的,有实行次均费用控制的,还有些实行的是报销比例控制;有些地方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有些地方不需要,保证金数量也不相同。设想一家民营医院要熟悉各区县政策的差异以及多套不同的补偿政策,同时还需要去时刻关注各区县政策的变动,还有可能部分地区还没有将政策的调整告知异地民营医院等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必然会出现政策变动之前民营医院垫付的医药费在之后出现变动的情况,大多都会给民营医院造成损失。地区性差异貌似看上去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对待相同,但由于公立医院大多是综合性的医院,次均费用往往可以使用病种调剂、科室调剂等方法减少影响;而大部分民营医院则会由于规模较小和各有侧重等原因,造成次均费用偏高或偏低,并很难在短期达到平衡。

四、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发展遇到的困局分析

(一)人才短缺

民营医疗机构在自身不断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多困局,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短缺问题。由于从业人员都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成为取得专门许可的专业人才,导致我国相关从事医疗服务的人数本就有限[6]。全民医保的到来产生了大量新需求,更加凸显了医疗卫生人才的总量不足,地区布局不合理和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这些客观条件都给民营医疗机构的用人带来不小困难。

(二)资金不足

其次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据2016年社科院公布的调查数据可知,如今全国超过30%的民营医疗机构都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已经无法维持经营,更有一则新闻传出某市80%的民营医疗机构在成立短短3年内无一例外都无法经营,关门歇业[7]。民营医疗机构吸引社会资本的能力本就不强,由于体制不健康带来的投资环境恶化更是让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雪上加霜。

(三)观念落后

最后,观念落后也是阻碍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多人传统观念中,民营医疗机构被贴上了“费用高昂”、“医疗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许多不良标签,他们并不知道在美国、印度、巴西等这些国家,民营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都凌驾在公立医院之上。偏见的消除和观念的转变需要长久的时间,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习惯需要的时间更长,但留给民营医疗机构最紧张的往往就是时间。

五、推进医保改革与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政策建议

完善建议可以从政策制定方和执行方,即政府相关负责部门和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展开分析。对于前者,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并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公平,类别管理[8];简政放权,强化监管,相关负责部门更应明确、简化“准入”的条件和程序;提高统筹层次,制定较为统一的报销政策。对后者而言,要敢于为自身发展争取合理的政策支持;加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作为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服务品质,发展规划要更科学,更接地气。

(一)政府加大投入并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

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让更多人能看的起病”这个看似简单却实际艰难的责任,意识到“看病贵”,“看病难”,“买药贵”,“买药难”正让不少人“因病返贫”[9],成为人民肩上又一座沉重的大山,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直接财政投入将为未来的医疗体制、医疗保险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并发挥市场机制也极为重要,这里不是说让医疗改革完全走向市场、交给市场,而是挥动政府看不见的手,在保证医保公益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的理念将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用到最关键的地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到最恰当的地方。

(二)政府需贯彻简政放权,强化监管的思想

当人们不再确定限制条件或限制条件不再由现行制度确定时,腐败就已经在人们的理念中滋生。这恰恰体现了政府部门要明确享受各种医保的必要条件有多么重要,修改或重新确定新的限制条件,强化监管程度和监管力度,使每一位参保者都能公平享受到医保所带来的益处。简政放权同样是政府必须继续贯彻的思想,只有各级政府统一思想,把更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医保改革才能脱下隐形的政治枷锁,确保每一条政策都能合理公正、贴近民生,才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切、最关注的问题。

(三)政府优化“准入”程序,报销政策平等

在成立《定点医疗机构评估管理办法》之后,各地、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更应本着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视同仁的原则,公示具体评审程序和有关要求,将民营医院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明确具体的相关指南,尽量简化“准入”程序。此外,依据公立医院的同等标准,对符合医疗保险纳入条件的所有民营医院,从开业之初就即刻成为定点机构并提供相应的医保报销,提高医保统筹级别,为报销政策的进一步统一消除制度壁垒。同时,对于未被批准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的原因给予详细说明并提出指导意见,只有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程序和条件上的平等,才能为其发展带来优质的土壤、空气和阳光。

(四)民营医疗机构打造品牌,提升社会认知度

民营医疗机构想要自身发展壮大,就必需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自身品牌。为此,一定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医疗水平,最好能拥有专属的一技之长,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因此,民营医院在不断发展中应当注重以下六个方面:1.明确医院合适的市场定位;2.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3.在实际中步步为营提高医疗质量;4.引进高水平的医疗设备;5.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形成强大的软竞争力;6.打造有特色的医院文化。只有做到公众满意、患者安心,大力提升社会认知度,民营医疗机构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才可能有扎实的发展根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能从社会基层创造出有利因素,影响相关政策。

(五)民营医疗机构破解人才短缺困局,争取政策倾斜

人力资本正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医疗机构要破解人才短缺的困局需要从以下三个地方出发:一是主动创造更多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工作职位,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留住现有优秀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医院的业务骨干。二是重视从医疗人才市场,包括各个医学院的毕业生中招来更多可用之才,逐步建立并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更多的培训。前者的目标是留住人才,后者的是培养人才,而第三个解决方法则需要所有民营医疗机构去争取政策的优惠,将公立医院优秀的部分医疗人才通过相关政策的改善,逐步分流、输出到民营医院[10],即争取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维,苏梅,唐贵忠等.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对民营医院的认识、利用及评价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9).

[2]邓大松,胡宏伟.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现存问题与改革思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建议方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38(4).

[3]顾昕.全民医疗保险与公立医院中的政府投入:德国经验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3.2,34(2).

[4]孙渤星,彭美华,张瑞华等.民营医院面临的医保政策困境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5(8).

[6]陈仰东.人才短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J].中国医疗保险,2015.

[7]王小万.我国民营医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8]张胜军.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6(3).

篇6

税收问题之所以成为此次论坛备受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今明两年很多民营医院将结束3年的税收优惠期,开始进入征税阶段,而目前国家还没有针对民营医院制定专门的税收办法。

一般来说,税务部门均将民营医院等同于饮食服务业,因为目前民营医院的设立是先需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执业许可证,然后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登记为“某某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所以税务部门也就按照服务业的标准对民营医院进行征税。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将营利性医院需要交纳的税种列了一个表格,绝大多数的民营医院在此表之列,他们要交纳营业收入5.5%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加上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等多种税费,将近占到这些医院收入的8%左右。因此,民营医院普遍认为,尽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并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税收政策已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两次比较重大的税制改革,分别在1983年和1994年,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启动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得到确定。但与前两次税制改革一揽子出台并推进的方式不同的是,本次税改将是渐进式的,分步实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倪红日研究员介绍,本轮税改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主要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目的是公平税赋。二是完善增值税制度,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一改变将有利于所有纳税企业。但她同时指出,增值税在包括医疗在内的全行业的推广使用尚待时日,医疗机构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目前还不可能。三是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大家普遍关注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要等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出台后才能解决。”此外,税改的内容还包括消费税改革、城乡税制统一、改革和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等。

就民营医院关注的营业税、所得税问题,倪红日坦言:“针对民营医院的税改只能在整体税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但是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性质究竟如何定位,是按照服务性企业来定位并征税,还是作为带有公益性的特殊行业实行特殊的政策和制度,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据了解,按卫生部的有关政策,民营医院在核定其性质时是依据“自愿选择与政策核定相结合”的原则,但一般民营医院很难被核定为非营利性医院,据统计,被定为非营利性医院的仅占总数的13%。据四川省医院管理学会分管民营医院的一位负责人透露,在核定民营医院性质的时候,一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一刀切地把民营医院划为营利性医院,把他们推向了市场。

“医疗行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把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工商企业,这有悖于医疗事业的宗旨。”曾担任过卫生部医政司司长之职,现为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的张自宽先生认为:“除了极少数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应进行工商登记外,其他各处民办医疗机构均不应进行工商登记。至于是否进行民政部门非企业单位登记,也值得商榷。”他指出,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医疗发展的免税政策,这些政策直到2000年实行分类管理医疗机构的政策出台为止,执行了近50年。新旧税收政策相比,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免税优惠政策基本没变,但营利性医疗机构则被基本视同为工商企业,两类医疗机构待遇上有诸多不公正,尤其是工商税收上的不公正。有调查显示,营利性医院各项税收占到其营业额的10.6%,有的甚至超过了毛利率。张自宽建议,当务之急是要立法,可参照《民办教育促进法》,争取出台民办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

民营医院合力求扶持

目前,摆在民营医疗机构面前的现实是,他们仍然是一个势单力孤的群体。广东省是全国民营医院发展比较快、政策环境也比较宽松的省份。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介绍,总体来看,民营医院在广东省占据的医疗市场份额仅为3%左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冯文副教授提供的一系列调查数据也显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占资源量、服务能力都相距甚远,民营医院在成长,但在全国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市场格局。通过近年来对民营医院的调查和研究,她指出,民营医院虽引入了职业经理人,但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民营医院创造了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但医疗行业的人力资源并未形成真正可流动的市场;民营医院虽显示了资本的力量,但其融资的渠道其实并不通畅;民营医院已经认识到通过政府争取发展环境,但行业力量尚未形成。

鉴于民营医院在整个医疗版图中的弱势地位,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们普遍认为,这个群体应该聚合力量来共同自律,并向政府表达政治要求。

篇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只是给予财政预算拨款,对于医院的盈利分配情况以及资金的运用不再进行干预。医院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开展医疗经营活动,平衡机制也就成为医院财务机制的一个基本功能。要想做好医院财务平衡工作就应当做好医院资金的筹集以及资金的运用。

(一) 医院要认真做好运用资金和筹集资金的平衡方面的工作

要想更好地运用资金就要做到科学地节约资金的运用成本,做到资金运用科学合理,与医院的经营要求相一致,筹集资金要根据医院的要经营规模需要进行操作。可以借助财务杠杆做到使医院适度负债经营,这样有利于用资和筹资的平衡,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措施。目前,财政拨款非常有限,医院要认真研究负债经营战略,不能仅靠自有资金确定经营规模,那样发展是缺少后劲的,一方面充分运用财务信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医院要认真做好清理债务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分举债经营,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减轻医院财务费用。

(二)做好医院消费与积累的平衡

适度的消费有利于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加积累是医院不断壮大的物质基础。目前,一些医院对于积累往往过于忽视,对于增加消费则比较重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医院发展前景不是很好,容易造成医院成本增大。医院财务工作要有长远规划,尽力把消费与积累两者的关系处理好。医院在进行财务分配和预算时,要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务必处理好保护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增加职工工资、保障短期经营资金和长期发展投资的需要、增加医院的积累资金的关系,偏向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资金的失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医疗活动的开展和医院长远发展。

二、认真做好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引发医院的财务风险大部分是由医院负债筹资所造成的,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是发生在负债筹资以后,在筹资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医院要充分利用借入资金,发挥借入资金的作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资金的收益率的目的。如果借入资金使用效果不好,就很难实现负债经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因此,医院可以通过调整负债结构,对负债规模进行控制等来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一)医院要建立抵御、控制风险机制

医院要讲信誉、重质量,还要做好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帮助医院抵财务风险。医院要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审计再监督职能,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医院决策和经营的分析与管理。风险发生后要总结经验教训,修正产生风险的决策,对风险的形成进行客观评估。

(二)医院要认真做好营运资金的管理

医院借入资金的投向不同,其产生的效益的水平和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医院要做好投资决策分析,决策投资前要对展开的医疗业务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分析可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地做到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

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如下。

(1)平均投资报酬率分析。

(2)投资回收率分析。

(3)投入回收期的分析。另外,医院还要对短期的财务资源决策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对卫生材料、?品的价格走向以及医疗市场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现金流量分析。应当逐月分析资金流出(流入)的金额和项目,以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衡量短期经费状况,加速资金的周转,纠正出现的问题。例如盘活资金、缩短库存天数、减少存货等。

(三)使负债规模达到最佳状态

定期分析外部环境状况,要认真考虑医疗行业稳定程度以及未来的经营收入增长幅度等因素,以负债资金和主权资金的比例关系,做好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篇8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龄老人、失独老人、慢性病老人等不断增加,其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的重大发展与转变,是应对未富先老状况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失能化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一种有效运用企业存量资产、发挥企业医疗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服务社会、创造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该养老机构往往经营活动的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需求相对较小,流通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国家政策的灵活度较低,这给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二、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投资回报率低

养老行业本身具有前期投资大,见效慢,资金回笼率较低的缺陷。按照目前养老产业普遍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普通养老机构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15年。并且,与公办养老机构不同的是,民营养老机构没有政府提供免费的办公大楼,也没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支持,因此,民营资本为主的养老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2.民间资本投资较小,以观望为主

由于当前的民营养老机构有着之前提过的投资回报率低的现状,并且在各个方面仍然比不上公立养老机构,市场认可度较低。对民间投资者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使手中的资产不断增值,所以投资养老机构这种低收益的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低。一些主动将资金投入养老机构的资本所有者的目的甚至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慈善行为,但仅仅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够很有效的促进民营养老业这一产业的发展。

3.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长期官办养老机构的行业主导形成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不足,事实上,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不同在于,民营养老机构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的获利,也就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价格没有很多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成本能够直接明显改善盈利质量。

4.缺少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当前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各级政府也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国家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政策出台时间较短,一方面,大部分有关部分没有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导致政府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当前民营养老产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深入,在利用国家政策方面灵活度较低,忽略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三、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私立医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合作。

在政府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挑选合适的合作厂商,形成“投资―分销―均利”的合作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同时了解国家政策,购买有相应国家减免或补助的医疗药品以节省开支。,同时与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通^网络等相关渠道购买医院更换淘汰下来功能齐全的二手设备,在保证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功能的同时节约资本。

2.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维持并且逐步增加民营养老机构的客源。

民营养老机构要想盈利就不应该仅仅考虑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减少开支,还应该主动招徕顾客。如,运用人员推销策略,聘用合适的老年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人口相传地向其同龄人宣传入住该养老院的优点好处。运用广告策略,在老年人汇集的老年文化中心设立广告牌宣传,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合作,定期组织参观医养结合型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3.探索“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依然照搬公立养老机构较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尤其是重庆市经济仍处于较为快速的增长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服务类,尤其是高端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中产阶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赡养老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断加重,而公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现有养老机构仍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的养老服务,高端养老服务较为空白,所以主要前期将主要的资金、资源投入到高端养老领域,从养老院设施和人员服务两方面入手,养老院设施主要参考国外较为优秀的民营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同时与重庆市南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价格定位于高端市场,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之后,利用良性的资金周转,早日实现盈利。

在本市高端养老市场初步取得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地位后,有稳定的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将盈余资金投入到中端养老市场。适当扩大养老院的占地面积,购入质量较优的内部服务设备,并对中端服务客户限时开放高端服务设施的使用。同时,扩大服务人员队伍,适应中端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在建设中端市场时,也要注意维护高端市场客户的核心利益,开放的高端服务要有计划和限度,防止高端客服的流失。

四、结语

总之,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缓解依赖于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民营养老业是我国养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养老行业起步较晚,民营养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在一些现有的好的基础上,比如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行业积极参与和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且灵活运用民营资本的优势,利用现代管理知识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民营养老行业会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晔.浅谈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篇9

我国医院的人事管理自由传统的模式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以来,人力资源也逐渐成为衡量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识。当代社会,医院面临着市场经济建设和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和有所创新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医疗市场份额争夺的压力。在此压力下,医院作为人才相对集中,人员专业化性质强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人力投资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本文将从医院人力投资现状分析以及管理对策研究出发,对医院增强综合竞争力做出较为完整的说明。

一、当今医院人力投资现状分析

(一)当前人力投资模式的构成内容和实施程序

人力投资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以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激励及控制等,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和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员支持和智力保障。现今,我国医院的人力投资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组成,即承诺、计划、行动和评估。在这些环节中,又各自包含若干指标,为评估各指标的实施情况,通常使用一些具体事件作为凭证,以此来保证承诺的兑现和计划的实现。

1、承诺

医院的人力投资是以医院内员工的全面发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实力为目标。在医院的人力投资工作开展之初,要尽量明确的表示出医院的目标,并承诺支持员工发展,给予每一位员工平等发展的机会,为之后的环节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2、计划

人力投资的计划要以承诺目标为依据,切实展现员工的发展前景,并切合实际地制定出员工为实现该前景所做出的具体内容,保证医院员工清楚到人力投资计划,明白员工发展前景的实现与员工在医院中所做出的贡献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

3、行动

在制订了切实计划后,医院通过人力资源投资模式,充分有效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改善绩效。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提供各种措施支持员工发展,使员工的工作技能得到开发与提高。

4、评估

评估环节是整个模式的关键环节,它通过有效手段表明人力投资计划的实施,是否在员工绩效表现中产生了积极地影响。通过医院和个人的双向评估,促进双方共赢合作,使医院在员工发展方面做的更好。

(二)当前医院人力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虽已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的管理工作,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较之前也完善许多,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管理理念陈旧

虽然我国医院的认识管理已由传统的模式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然而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来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至今仍未得到建立和健全。我国虽然在医院的人力投资改革中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在行政色彩浓重、医院人力资源缺乏相应自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突破。人员的调配、档案管理等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编制的限制,使医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调动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医院人员职称与工资和各种福利挂钩,这种终身制的评估很难体现出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以年度的集中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医院,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标准难以量化,各相应指标的针对性也不强,大部分是以主观评价为主,造成考核结果的虚假性,也无法确保人才的晋升。

3、薪酬管理不完善

薪酬管理是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模式,这种传统的薪酬划分模式无法做到医院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难以达到激励员工,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思想驱动下,医院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工作态度,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

二、加强医院人力投资管理对策的研究

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十分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医院人力投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人力投资工作,认识到人力投资管理的特殊性,从医务人员的特殊要求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高度重视,从未达到整合医院资源并进一步强化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救死扶伤是医院的责任,在这一责任的履行过程中,人才才是根本保障。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特别是对于知识密集型的医院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然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思想。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力资源对于医院发展的作用和价值,明确的提高其作为医院重要部门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优势,促进医院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参观、娱乐、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归属感,尊重、信任员工,支持其工作,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提高员工满意度、忠诚度,将医院营造出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爱护人的充满活力的良好文化氛围。从员工的需求角度考虑,赢得员工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取得共赢的理想局面。

(二)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医院各项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在绩效考核中直接得以体现,绩效考核工作水平的高低,也是评价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全面引入绩效考核观念,落实综合责任制,一方面,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劳动质量的反馈,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一套科学完整,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包含各种可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依靠这些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实际有效地指导员工的培训、奖惩、晋升。同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薪酬体系,调动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体现出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

薪酬分配制度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医院内部、市场、政策等相关因素,保证其科学公平公正,保证员工能力的最大发挥。通过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切实将医院员工的收入水平与医院各项工作的落实紧密结合,通过工作量、责任分配、技术劳动的复杂性、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评估,补充以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诸多因素,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使员工确认认识到绩效考核的意义,从而全面保障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医院的人力投资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环节,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内容,良好应对各种挑战,将会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氛围。同时,加强人力投资管理也是对于医院资源的合理整合,在吸引、留住和稳定人才的前提下,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实力,为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份额竞争中加大砝码,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晓文,顾培芬,罗坤.完善人力资源结构.促进医院图书馆发展——陕西省医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调查与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7):78-81

[2]严丽娟,姜伟林,张明,等.电子化人力资源系统在某三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现与应用[J].医学与社会. 2012(4):46-48

[3]倪芳.地级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 2010

[4]蓝剑楠,许亮文.杭州市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1): 46-48

篇10

(一)在校医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却明显减少

前些年,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缺乏,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大部分医院效益不错,医务人员社会地位较高,导致医学专业报考人数急剧增加,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医学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与毕业生队伍迅速膨胀。但是,最近几年各医院对毕业生的需求已经接近饱和,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再以扩大规模为主,而是以加强内涵发展作为基本特征,控制医护员工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吸纳毕业生主要限于急需的专业人才。因此,各医院已经不可能大规模接收毕业生,医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临床医学等以前热门专业的在校生人数一度占学校总人数的80%以上,在就业市场上明显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就业难现象更加突出。

(二)部分学生择业观念陈旧,不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医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竞争意识与紧迫感,“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创业观念与创业意识”[1],把就业范围仅仅定位于发达地区待遇较好的大医院,向往轻轻松松地做一名医务工作者。据调查,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的西部地区与基层就业,也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和准备[2]。他们从事临床工作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相关专业,如医药推销、保健行业、社区医疗等工作缺乏兴趣,态度消极。事实上,大城市与发达地区传统行业的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日趋饱和,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能转变择业观念,一味地追求进大城市,进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家普遍向往的大型企业,必然会四处碰壁。不但原有的择业目标难以实现,还会白白丧失许多机会。就像台湾学者柏杨讲过的捡麦穗的故事:有些人开始捡麦穗时,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的,对眼前能够得到的不珍惜,可是到后来,连小一些的也没有了,悔之晚矣。

二、医学生择业需要转变的几种观念

(一)从精英学子至普通员工的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接受教育的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培养目标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阶层普通一员。但是,不少学生依然抱有“精英学子”的优越感,认为毕业后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而不考虑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放弃“精英意识”,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寻求发展机会,同样可以实现个人理想。医学生到医院、社区、企业做一名普通员工,甚至从合同工、临时工做起,既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就业形势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作出较大贡献,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较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转变

一般地说,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根据所学专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劳永逸,衣食无忧。今天,这种择业观念已经落伍。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要在一定工作岗位上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取得一定经济收入即是就业,其中包括个人自主创业。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精简,大中型企业结构调整,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如果把择业目标只瞄准端“铁饭碗”的单位,毕业后就难免陷入失业,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途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表明促进自主创业已成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对于医学类毕业生来说,抱着学习的目的先到医院、诊所、药店等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具备一定经验后自己开设门诊、药店,应该是一部分同学的理想选择。还有的同学具备其他特长或优势,也可以从事其他形式的创业活动。总之,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等条件自主创业,必将成为包括医学类毕业生在内的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从到国有单位就业向到民营单位就业转变

从就业取向看,大部分医学类毕业生仍然倾向于选择机关、事业单位,青睐公办医疗部门,民营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在国有单位工作更有发展前途,饭碗比较可靠。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与民营单位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私营经济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医疗单位相比,民办医院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更加渴望医学人才,更欢迎医学类毕业生加盟,提供的待遇更加优惠,发展空间更大。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健全,单位都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以及提供其他保障措施,在民营单位工作不再有后顾之忧。可以肯定,今后民营单位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谁先去发展,谁就占主动,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更能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四)从到大城市与发达地区就业到向小城镇、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就业转变

在大城市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汇集了我国绝大部分各级各类人才,包括医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发展空间狭小,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反,在小城镇、农村与欠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却经济文化落后,缺医少药,“看病难”现象极其普遍。据国家统计资料,我国每1000人中城市医生数为2.31人,农村医生数为1.17人,而且农村医疗技术人员大部分仅具有中专学历[3]。因而,在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容易实现个人价值。尤其是实施新农村医疗合作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以后,不再愁没有患者,收入也相应提高;新农合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大了基层对人才需求的缺口,为了发展,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开始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人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比较好的发展前景。”[4]到小城镇、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就业,应该是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三、转变择业观念并不是简单降格以求,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职业理想标准,降格以求,而是要适应当前极端严峻的就业形势,机动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又切合实际的具体就业途径,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这一原则,医学生可以选择这样几种就业途径:

1.到医院去。尽管目前大医院存在较大困难,但是医学专业技术技能是医学生在职场竞争和将来成就事业、服务社会的最大优势所在,同学们应该尽可能到医疗卫生行业一显身手,哪怕医院小一些,收入暂时低一些,目前困难多一些,但是只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就应该把那里作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平台。

2.到可以发挥专业特长的相关行业去。在这些领域,医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例如,保险公司。近几年我国机动车迅速增多,意外人身伤害险的投保人数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准确了解投保人受伤害程度,据此决定赔付金额,这就为医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而且,一般情况下保险行业的员工待遇都达到本地中等水平,福利、社会保障措施完备,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药品生产与销售、医疗器械推销等行业,也是医学类毕业生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

3.选择合适的领域自主创业。当然,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自主创业。除此之外,还要看到,创业与所学专业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并非只有依靠所学专业才会取得成功。比尔•盖茨在大学里所学专业是法律,泡泡网的创立者与首席执行官李想则根本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系统地学过什么专业。在我们身边,放弃了所学专业、成功开辟崭新领域的典范也比比皆是。因此,医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以外的其他特长,自主创业,也完全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