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6:54: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化学性质:能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先形成偏磷酸、焦磷酸等,最终变成正磷酸,在空气中吸湿潮解,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五氧化二磷是磷酸的酸酐;
2、物理性质:相对密度为2、39,相对蒸气密度5,饱和蒸气压0.13千帕,不溶于丙酮、氨水,溶于硫酸。
(来源:文章屋网 )
了解CO2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在学习当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CO2的物理性质。
2.难点
CO2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实验室当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所以,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实验室当中我们用什么来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用石灰石或者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追问】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碳酸钙。
【过渡并提问】实验室当中主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是这个?(看ppt)
【学生回答】不是。
【追问】为什么?
【回答】缺少一个向上的箭头。
【追问】为什么加箭头?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
【过渡】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又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的学习和探讨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过渡】现在在我面前的这个集气瓶里面装的就是二氧化碳,大家仔细的观察这瓶二氧化碳,结合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然后告诉我,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和状态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过渡】接下来,我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大家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想一想通过这个现象,你还能得出关于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当中。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了。
【追问】是一起熄灭的吗?
【回答】不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的。
【追问】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猜想】如果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震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过渡】现在我就给大家做这个实验,大家仔细地看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向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当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震荡,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回答】瓶子变瘪了。
【追问】为什么瓶子会变瘪?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子内压强减少,所以变瘪了。
【总结】所以二氧化碳还有一个物理性质就是能溶于水。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发生消化性溃疡后常表现出腹痛、泛酸、灼烧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较多,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均为新型强效胃酸分泌抑制药物,抑酸效果确切,不过关于两者疗效、药物经济学的对照研究报道尚少[2]。为探寻治疗消化性溃疡最佳的药物,现观察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4(43.56±5.71)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65(44.18±5.97)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近期未使用相关药物治疗者;(3)精神、认知正常,能有效配合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2)合并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3)食管糜烂或溃疡;(4)存在消化道其他严重疾病;(5)妊娠、哺乳期女性;(6)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甲硝唑片(北京中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0590)400mg+克拉霉素片(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107)500mg口服,每天2次,共治疗7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贝拉唑(上海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683)10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则给予艾普拉唑(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70256)5mg口服,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28d。
1.4成本确定
成本计算时为降低2组比较时的差异性,仅考虑药品费。
1.5观察指标
(1)2组治疗总有效率;(2)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腹痛、烧灼感、泛酸等症状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3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3)比较2组药物经济学分析情况。
1.6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溃疡及周围炎性反应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溃疡大小较治疗前缩小75%以上;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溃疡大小较治疗前缩小>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腹痛、烧灼感、泛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烧灼感、泛酸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药物经济学分析
教学具体过程
[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
[问题]根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容易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S元素的性质,使学生掌握用原子结构思考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养自学能力。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可以燃烧。
[教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根据S燃烧的现象,推测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4. 二氧化硫是_____色、_____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液化。
[板书]一、SO2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设计意图: 根据单质S燃烧的现象, 推测SO2的物理性质, 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过渡]研究物质的性质是有一定的程序的,一般从色、态、味、密度及水溶性等角度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那么SO2溶于水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并提出SO2的水溶性问题。
[提问]假设SO2能溶于水,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完成学案的第5题(1)题。
5. (1)实验目的:证明SO2能溶于水,并说明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种类。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提供下列试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pH试纸、若干收集有SO2气体试管,数支储有SO2气体的大针筒、品红溶液。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演示实验]将一试管的气体倒放在水中,看到什么现象?往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完成学案的第5题(2)。
(2)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_____,说明了SO2的水溶性为_____。试管内溶液显____性,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了_____。
[板书]SO2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再组织学生讨论方案可行性,演示其中的一种方案。学与单纯地演示实验相比,这样的教学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突出了化学实验的作用。
[提问]SO2与H2O反应生成了什么酸?根据SO2与H2O的反应与CO2相似,完成学案的第6题。
6. 写出C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与H2O反应生成_____,但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_。试写出S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O2与H2O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讲解]SO2与H2O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产物是H2SO3,而不是H2SO4。同时,H2SO3不稳定,可以分解为SO2。在相同的条件,能同时往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用符号表示。
[板书]2. 化学性质(1)SO2+H2OH2SO3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利用学生熟悉的CO2与H2O的反应,来说明SO2与H2O发生可逆反应生成H2SO3。
[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了SO2的物理性质及与水的反应,现在请大家根据SO2的化学式推测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溶于水时能生成酸,这样的氧化物应该为酸性氧化物。
[提问]什么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有什么共同性质?
[学生]讨论
[投影]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具有的性质:
1.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2.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3.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提问]SO2是酸性氧化物,那它有什么性质?完成学案的第7题。
7. 写出SO2分别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SO2 + Ca(OH)2 = CaSO3+H2O;
SO2+CaO=CaSO3
SO2 是酸性氧化物
设计意图:复习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其通性,使学生了解根据物质的类别推测其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区分酸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通性的关系,使学生不会误以为“酸性氧化物就是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
[提问]1.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吗?
2.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那怎样处理工厂生产中的SO2尾气?
[学生]回答: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熟石灰等物质来处理工厂中的SO2尾气。
设计意图:将知识运用于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化知识、进行迁移,使其能将新知识拓展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并进行自我建构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提问]从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的元素组成判断出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那么,现在我们能否换个角度分析SO2的化学式,推测SO2还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
[总结讨论]从S元素的化合价,判断SO2的氧化(还原)性,完成学案的第8、9题。
8. S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_四种,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那SO2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9. 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讲解]我们可以从S元素的化合价来预测SO2的化学性质。SO2中的硫元素既可以由+4价被氧化到+6价,也可以由+4价被还原到0价或-2价,被氧化时SO2表现出还原性,被还原时SO2表现其氧化性,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边讲解边板书](2)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运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讲解]我们一般可从物质的类别、中心元素的化合价、特殊性三大角度来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SO2有哪些特殊性质?
[实验]将针筒中的SO2慢慢注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并解释现象。再加热试管,观察现象,解释现象。
[学生]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但是它不稳定。
[讲解]SO2能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但这种漂白具有暂时性。我们见过有些白纸放久了会发黄,就是这个原因。
[板书](3)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问]常见的漂白剂有哪些?
[投影]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SO2,Cl2,Na2O2,O3,活性炭……
它们的漂白机理:
Cl2,Na2O2,O3――氧化漂白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SO2 ―― 化合漂白
设计意图:总结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三大角度,让学生了解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对三类漂白的原理的讨论增强学生对SO2暂时可逆漂白性的认识,并将有关漂白知识进行条理化与结构化。
[过渡]SO2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SO3,那SO3也是硫的氧化物。
[板书]二、SO3
[提问]阅读教材,回答SO3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SO3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纯净的SO3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
[提问]SO3也是酸性氧化物,推测它应该具有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0题。
10. 写出SO3与H2O、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3是酸性氧化物。SO3+H2O=H2SO4
SO3+Ca(OH)2=CaSO4+H2O; SO3+CaO=CaSO4
[提问]根据SO3中S的化合价,推测SO3应该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氧化性。
设计意图:用研究SO2性质的方法来学习SO3的性质,促进学生对研究化学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的掌握。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硫的两种氧化物的性质。SO2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酸性氧化物性质和处于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性以及暂时的漂白性方面,SO3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酸性氧化物性质和氧化性方面。我们研究SO2和SO3是从物质类属通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特性的角度来认识,这也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
[提问]这两种氧化物有什么区别?完成学案的第11题。
12. 硫的氧化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对比如下:
设计意图: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维方法对SO2和SO3的化学性质进行概括总结,展示了这些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升华。最后将两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随堂检测题
1. 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 SO2B. 活性炭C. O3 D. CO2
2. 写出SO2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在亚硫酸溶液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说明理由。
4. SO2与湿润的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A. 立刻褪色 B. 慢慢褪色
C. 先褪色,后复原D. 不褪色
5. 用足量的SO2、Cl2分别通入到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若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再通入石蕊试液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6. 1 mol SO3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L,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文献:
纵向,即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的研究。如CH4和SiH4的稳定性强弱的比较,H2C03和H2Si03,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横向,即碳族元素跟同周期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和卤素元素的对比。如Si、P、S、Cl的非金属强弱的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2.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归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水泥、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等。在归纳时要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如CO的毒性和还原性,SiO2的特性(与Na2CO3、HF反应)等。
3.要重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科技的联系。如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光导纤维与通讯的联系等
考点说明
碳、硅等元素知识也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1.C、CO的还原性;
2.CO、C02的检验与鉴别;
3.C02、CO等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4.C02与Na0H、S02与C等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
5.几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重要用途;
6.环境保护,消除碳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CO2作为化学与生物学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在今后的综合测试中应引起重视。
7.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1.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
性质
碳(C)
硅(Si)
锗(Ge)
锡(Sn)
铅(Pb)
主要化合价
+2、+4
+4(只有+4)
+2、+4
+2、+4
+2、+4
单质色、态
无色或黑色固体
灰黑色固体
灰白色固体
银白色固体
蓝白色固体
氢化物RH4的稳定性
主要氧化物
CO、CO2
SiO2
GeO、GeO2
SnO、SnO2
Pb、PbO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化学式
H2CO3
H2SiO3H4SiO4
Ge(OH)4
Sn(OH)4
Pb(OH)4
酸碱性
酸性递减
碱性递增(多数有两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递减、金属性递增
2.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很难被氧化,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1)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五色无味气体,剧毒(结合血红蛋白),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与Fe304、CuO、H20的反应)
③不成盐氧化物
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
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烧杯,无水雾出现,罩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
工业制法主要用途:燃料、还原剂、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1:1)固体时俗称干冰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及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④与盐[Ca(Cl0)2、Na2Si03、NaAl02、C6H5ONa]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体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煅烧石灰石:CaC03=CaO+C02
用途: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雨、制纯碱、尿素等作用
4.硅及化合物
(1)硅
①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类似,是正四面体型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②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具有金属光泽,是一种半导体,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③化学性质:不活泼。注意下列化学反应的条件,前三者常温反应,后四者需加热。
第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NaOH等碱性溶液不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
第四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氟酸能用玻璃试剂瓶,而应用塑料瓶。
(3)硅酸
①制法: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思考,上述反应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是为什么?)
②化学性质
常温可与F2、HF、NaOH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O2、H2HNO3Cl2等物质反应
(2)二氧化硅
结构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反应),特殊反应(HF),与碳反应
(3)硅酸
制法
化学性质
课堂之外
硅的制取: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上,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计算机的地方称为硅谷,集成电路需要超纯度的硅,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Si02+2CSi+2C0
主要副反应为:Si02+3CSiC+2C0
因此生产的粗硅所含的杂质有C、Si02、SiC等,它们都是高熔沸点物质。为了提纯硅采用下列方法:
SiCl4的沸点很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反复提纯,直所需的纯度。
2.铅的化合物与铅污染
铅的应用很广,如铅蓄电池、汽油抗爆震的添加剂四乙基铅[Pb(C2H5)]等,古代也有人用铅制成器皿,但铅是有毒的,古罗马帝国时兴用铅皿煮酒以消除酸味:
Pb+2CH3COOH=(CH3COO)2Pb+H2
(醋酸)铅糖
但由于铅糖是有毒的,不少的人因此而中毒。现代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环保部门已在很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考题解析
例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解析]常温下,硅可与氟气、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加热和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氧气、氢气起反应。选C。
[答案]C
例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C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N
C.2HD.C
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A.H2和O2B.H2和CO2
C.C和H2D.C和O2
附2:课堂练
7.写出碳分别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前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后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
8.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9.在C+CO22CO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CB.CO
C.CO2D.C和CO
10.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D.炭粉和氧化铜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6642.稳定增强3.COCO2+2+44.D5.B6.C
7.2C+O22COC+CO22CO可燃还原
8.1∶2CO29.A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2.碳在氧气中燃烧[]
A.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只生成一氧化碳
C.既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又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既不生成二氧化碳也不生成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 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SO2 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 +O2 ==== SO2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 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 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实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SO2的溶解性。经过实验大家观察到,SO2 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 的化学性质研究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讨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SO2与CaO、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判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活动:农民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别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教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学生阅读思考: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因为它的氧化性。
教师提出问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上讲台将SO2通入到老师准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并对反应后溶液进行加热。
教师引导:大家观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讨论探究:由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教师提供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合适的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应化学方程式,带领大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设问:我们刚才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巩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教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作补充。
学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肯定鼓励。
作业
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测定其pH。如果是酸雨,分头了解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略
看了高一上册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的人还看:
1.高一化学教程视频:硫和氮的氧化物
2.高一上册语文我的四季教案
3.高一上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4.高一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一、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本章学习中重要的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反应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课本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将所学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独立而又相连的模块,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问题的设计巧妙地串联起来,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来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形体语言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实验的改进和增加,思考时允许同学之间小声讨论等等。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在知识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增加内容。
2.在技能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注意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研究某物质的方法;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逆反应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引言: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它就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有关(创设情景,激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
提问:我们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给学生每人一试管二氧化硫)
学生:(思考后回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学生观察已经收集在试管中的二氧化硫,两个学生闻它的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引导:(1)为什么只让两位同学闻气味?(2)那么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性如何?怎样通过实验说明?
教师:二氧化硫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
学生实验1: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注意观察试管内水面的变化,做好后用橡皮塞塞住备用)
思考:(1)怎样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而又不至于气体逸散?(2)试管中水面上升包含着哪些物理、化学现象?
现象:水面上升并迅速充满试管。
讨论: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易溶于水,1:40
由学生解释本实验里包含的物理、化学现象,并且能延伸到某些气体不易溶于水,但能跟溶液(酸、碱性)反应也会导致液面升高的现象。(创设情景,探索问题,以诱达思)
投影: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毒性
密度
无色
气态
刺激性
1:40
有毒
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问题:SO2是酸性氧化物吗?怎样证明?
讨论: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看其水溶液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实验2: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并加热。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
信息传递:H2SO3= SO2+H2O
提问:观察上面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何特点?
归纳:可逆反应的概念(见课本72页)
教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气体接触有色物质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3:向SO2的水溶液中投入红色花瓣,观察花瓣颜色变化。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学生实验4:向品红溶液(2ml)中逐滴加入饱和SO2水溶液,并且边加边振荡。观察品红颜色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观察操作,并由实验得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结论。将褪色的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套上一个小气
球,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套上小气球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刚才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至沸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析疑(师生共同参与):SO2的漂白原理是通过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的过程,它跟HClO,Na2O2,O3,H2O2的漂白原理不同。漂白后的物质易分解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并且不是对所有有色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如紫色石蕊通入SO2变红色,但红色不会褪去)。
得到二氧化硫的用途:漂白剂、消毒杀菌,用在食品上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一些过于白净的面粉、馒头(有的还有刺鼻气味)是商家不规范使用的结果。往往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在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最终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问题:(1)请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据此分析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2)SO2中的硫显示+4价,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判断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分析:S+6、S+4、 S0、S-2
教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实+4价硫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价态的转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激发兴趣,引发探究,动手动脑,全员参与)。
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氧化性:SO2和H2S的反应;还原性:(1)2mlKMnO4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2)向2ml溴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
教师:通过两个实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变化:
(1)KMnO4 ——Mn2+(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2)Br2—— 2Br-(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要求学生写出二氧化硫跟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上述实验发生的反应证实了SO2具有还原性,其实还有像Cl2,O2等均能氧化SO2。
(四)本课小结(师生共同回顾)
SO2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毒、溶。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弱酸H2SO3;(2)具有漂白性,消毒杀菌;(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跟KMnO4,Cl2,Br2,O2等氧化剂及H2S等还原剂反应。
(五)随堂检测:(投影)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such vasoactive peptides as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in the plasma of rats with chronic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 METHODS: Twelve chronic HPH ra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lowpressure and hypoxic conditions and pided evenly into 2 groups: hypoxic 2week group and hypoxic 3week group. Another 6 rats as control group were fed under normal pressure and normoxia conditions. The expressions of ANP and CGRP in the plasma of HPH rats were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method. RESULTS: RIA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ANP and CGRP in plasma of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s of ANP and CGRP in plasma of hypoxic 2week group decreased while those of hypoxic 3week group increased. The tendency was hypoxic 3week group>control group>hypoxic 2week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ypoxic 2week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ANP and CGRP were higher in hypoxic 3week group (P
【Keywords】 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ANP; CGRP; rats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中心房钠尿肽(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变化. 方法: 用低压、低氧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HPH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表达的变化. 结果: 慢性HPH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表现, 即低氧3 wk>正常>低氧2 wk. 结论: 在慢性HPH形成过程中,随着肺小动脉壁的增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先降低后增高. 其变化可能与慢性HPH过程中肺动脉压升高和肺小动脉壁的结构重建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平滑肌;心房钠尿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大鼠
0引言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继发于久居高原或胸、肺和心脏疾病. 其中,肺小血管收缩和肺小血管结构重建是其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急性HPH多以肺小血管收缩为主,而慢性HPH的形成是以肺小血管重建为主[1-2]. 血管活性物质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均是体内的舒血管因子和细胞增长的负调控因子.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P和CGRP在慢性HPH发生过程中的变化,以探讨慢性HPH不同阶段ANP和CGRP的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180~260 g. ANP放免药盒和CGRP放免药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射免疫所);乌拉坦(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2方法
1.2.1动物分组及制模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低氧2 wk组和低氧3 wk组,每组6只. 在本实验室动物房饲养2 d后给予低氧、低压处理. 正常对照组于常压常氧下饲养,低氧组采用间断性低压低氧处理,即将动物放进低压低氧舱后,3 min左右将舱内压力升至相当于海拔高度2000米,再使压力缓慢上升至相当于海拔5000米高度,使氧浓度保持在100 mL/L左右,每日持续8 h,根据实验设计分别持续2 wk(低氧2 wk组)和3 wk(低氧3 wk组).
1.2.2取材和组织准备动物在最后一次低氧完成后次日用200 g/L乌拉坦腹腔麻醉(4 mL/kg),打开腹腔,从下腔静脉取静脉血2 mL,注入含100 g/L的EDTA二钠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混匀,4℃,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置-20℃保存. 测定前使样本置于室温或冷水中复融,再次4℃,3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测定. 取出心脏,用纱布沾去血迹,剪去心房组织,沿室间隔边缘剪下右心室,分别称量右心室和左室加室间隔的质量,以右室质量/(左室质量+室间隔质量)[R/(L+S)]和右室质量/体质量(R/BW)来反映右心室质量的变化,确定有无右室肥厚.
1.2.3病理检查及血浆ANP,CGRP浓度测量打开动物胸腔,取左肺下部的部分组织,在生理盐水中快速漂洗去血液后,放入Bousin液中固定,其上用一小块纱布压住以保证肺组织全部浸泡在固定液中,24 h后移入700 mL/L乙醇中,梯度脱水、抽气、透明,石蜡包埋后,做成石蜡切片. 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按说明书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ANP,CGRP浓度.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右心质量变化低氧2 wk后大鼠右心质量即有明显增加,R/(L+S)和R/BW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P
表1低氧不同时间大鼠右心质量变化(略)
2.2病理检查HE染色可见正常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肺小动脉内膜完整平滑,肌层无肥厚. 低氧2 wk后可见肺小动脉壁厚度增加,动脉壁中层肥厚,管腔出现部分狭窄. 低氧3 wk后肺小动脉壁增厚更为显著,出现明显肥厚的肌层,管腔亦明显狭窄(图1).
图1各组肺组织HE染色结果HE ×250
2.3血浆ANP,CGRP浓度低氧2 wk后大鼠血浆ANP和CGRP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 低氧3 wk后两者浓度均显著升高,与低氧2 wk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HPH常引起严重的呼吸血流功能紊乱且治疗困难,因而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氧2 wk后大鼠右心室质量即有明显改变,同时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低氧2 wk后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部分狭窄. 低氧3 wk后变化更为显著,可见明显增厚的动脉壁中层,说明本实验模型复制成功. 在慢性HPH的形成过程中,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肺小动脉壁发生了细胞增殖,结构重建,肺动脉高压已经形成. 同时验证慢性低压低氧不仅造成肺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还导致肺小动脉结构的重建.
表2低氧后大鼠血浆ANP,CGRP变化(n=6, ng/L, x±s)
组别〖〗ANP〖〗CGRP正常对照〖〗492±123〖〗79±40低氧2 wk〖〗384±83〖〗45±17低氧3 wk〖〗625±67a〖〗167±77aaP
ANP主要在心房合成、储存和分泌,具有较强的利钠利尿、扩血管降压、调节细胞生长和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交感系统等作用. 朱妙章等[3]、吕顺艳等[4]报道ANP可以抑制多种来源细胞的增殖,尤其可以抑制低氧引起的心肌细胞过度增殖. 王培勇等[5]实验表明,低氧24 h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ANP减少. CGRP是体内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之一,可以显著对抗ET的作用,起到降低血压、减少血管阻力、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心肌的作用. 李晓艳等[6]研究结果表明,CGRP可以减少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3HTdR掺入量及DNA合成,说明CGRP可以抑制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进程. Chattergoon等[7]报道CGRP可以有效抑制PASMC增殖,并推测细胞凋亡诱导因子p53在其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在HPH时,ANP和CGRP在血浆中的变化已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结果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结果表明,在肺动脉高压后期血浆中ANP和CGRP都是升高的[7-8]. 然而对于二者的动态观察却鲜有报道,本实验观察到在慢性HPH的发生发展中,ANP和CGRP在血浆中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现象,其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适应代偿性机制. 在低氧刺激后,机体表现为低氧和氧分压减少,为适应这一变化,机体发生多种代偿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从而使肺泡通气量增加. 而在循环系统则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减少,静脉血掺杂,提高动脉血氧分压[9]. 肺血管的收缩和肺动脉壁的增厚与体内舒血管物质如ANP,CGRP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推测此时舒血管物质的减少与其过度消耗有关. 至低氧3 wk时,由于低氧时间的增长,肺动脉已经发生了显著肥厚性变化,此时肺动脉压的显著增加,右心室的明显肥厚均可以刺激机体合成和分泌ANP和CGRP增多,导致二者在血浆中的浓度出现显著增高,其生理意义在于调节过高的肺动脉压力和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 ANP和CGRP含量的变化与其合成分泌和消耗有关,低氧时血浆中ANP和CGRP含量变化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Mehran M,YuanCheng B,Fung WH,et 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J]. Microvasc Res, 2004, (68):75-103.
[2] Marc H,Nicholas WM,Stephen LA,et 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hobiology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04,43(12):13S-24S.
[3] 朱妙章,吕顺艳,于军. 血管钠肽抑制心肌增殖与机制的研究[J]. 心脏杂志,2002,14(5):374-376.
[4] 吕顺艳,朱妙章,郭海涛,等. 血管钠肽抑制低氧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0):884-886.
[5] 王培勇,刘健,许蜀闽,等. 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肽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23(1):32-34.
[6] 李晓艳, 黄从新,孙有刚,等.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1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