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7: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科研成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46-02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创新课程教育模式和教育成果的差距逐渐明晰,国内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的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
1.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大等48所高校先后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开启了我国创新课程的大门。目前,国内创新课程的形式以实验项目和创新活动为主,以东华大学为例,面向在读本科生,支持校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研究,从优秀校级项目中遴选国家、上海市级的项目。清华大学开设了“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商业竞标式的创新课程,要求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综合商业勘探开发计划。南京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课程,开办“南京大学本科生创新网”,对创新项目的申报、实施、成果进行公示。
2.国内创新课程存在的问题。国内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创新课程的设置,但开设创新课程的高校比例仍然较低,还只是小规模试点或实验,受众学生范围较小。目前,以模仿国外教学经验为主,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我国高校现有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处于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
二、国外创新课程设置情况及典型案例
1.国外创新课程设置特点。国外大学在高教改革中不断摸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有显著特点[1]:课程设置呈综合化和跨学科趋势。国外研究型大学注重设置综合的专业和课程,利于学生从本科阶段起就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得到跨学科研究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潜能。课程设置把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哈佛大学的课程分为教师讲授课程、学生个别学习课程、讨论课程、学生与教师专题讨论会四种类型。即使是教师讲授的课程,也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努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其中讨论课、学生与教师专题讨论会占课程的相当比重,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此类课程的比重不断加大,最后成为课程的主要形式。有效强化学生实践环节课程。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凭借其科研优势,采取了利用课余及假期加强学生的工程实际训练的办法。在教授指导下,做研究实验的“本科研究导向计划”、“本科实践导向计划”、“技术创业计划”等计划,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国外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国外高校开设创新课程已有丰富经验,体系也相对成熟。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综合利用了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把课程的创新贯彻入大学。综合分析国外创新课程,根据实施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思维训练课程。思维训练课程是以训练思维为目的,选择人类思维的生理特点和机制为突破口,通过集中、大量的“思维体操”,来加强学生左右脑的平衡整合效应,强化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日本的创造性专门学校,也都充分体现了开展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培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2]。(2)问题探究课程。西方的教育学家非常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这两种素质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尝试开发了一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从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探索性的学习方法为基础,以独创性的见解为结果,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的问题探究课程。(3)着眼于前瞻性问题的“未来课程”。“未来课程”着眼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人类世界,紧密联系时代特征,及时发掘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灵活安排各类专题课程。该类课程涉及到的课题与时代和未来紧密结合,富有前瞻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学生无法直接获得现成的答案,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类课程中的最大受益是开发对未来的想象力和预见力[3]。
三、中外创新课程的对比和启示
1.创新教育理念。国内高校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形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各种原理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其次要建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新型教育观。最后要从共性教育转向共性与个性教育共同发展,树立起具有个性空间的新型教育观。
2.创新教师队伍。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有高素质、高度责任心的教师队伍,能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独立性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
3.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入研究性教学手段以创新理论教学,开展教学方面的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在具体教学形式上,应当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实施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变革为以师生互动为主。同时,要引入体验性教学手段,提倡实施具有体验性的实践性教学,促使大学生积极体验社会。
4.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具备导向性与激励性,创新考核方式,应当全面总结原有考核方式所具有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经验,在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评、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等全方位的有效结合,全面创新具体的考核方式,从而科学评价教学成效。
四、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的设置建议
高校创新课程设置要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的特点[4]。
1.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文化背景固化了“课本和教师都是正确的”思想,然而,教学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创新的授课模式,应当是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拓展,在具体的讨论争论中,创造出宽松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2.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应当具备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平衡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课程的比重,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广泛增设选修课程。通过扩大选修课的比重,把学科的最新成果及教师自己的研究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同时允许学生在选修方而有更大的自由度,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学生视野。(2)重视创新实践环节。高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加强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改革更新课程内容。紧随科学发展的步伐而加以动态革新的课程,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课程应在内容上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科学方法。中国高校也应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不断充实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始终体现科学知识发展的最新趋势。(4)灵活变换考试考核方式。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课程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考定论”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训练环节,强化课外学习,努力向“考练结合”模式转化。采取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让全体学生得到知识累积和能力培养的双丰收。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强化课外学生学习,进一步改革考试管理体制,同步构建成绩管理控制模式,确保整个考核体系公平、公正,有效推动创新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02,(4).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20-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已不能适应及满足企业新的发展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用人要求,众高校通过开设生涯辅导课程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壮大。我国生涯辅导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方面均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及切实可行的指导经验,致使众高校尚未形成适合自身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将A大学生涯辅导课程作为实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对课程提出对策建议,完善生涯辅导课程,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设定符合自己发展规划的学业及职业目标,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加择业就业竞争力。
二、生涯辅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问卷分为个人基本信息与问题两个部分,本调研前后两次分别发放问卷710份,课前调研回收问卷638份,课后调研回收问卷702份,获取有效问卷为473份。在473个有效样本中,男生为156人,占总体人数的33%,女生人数为317人,占总体人数的67%,调查对象来自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旅游管理及工商管理五个专业,有效样本中各专业人数分别为109人、104人、52人、47人、161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3%、22%、11%、10%、34%。
2.大学新生自我认知及生涯规划情况描述性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均值得出以下结论:(1)大家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基本满意;(2)在大学生活中大家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大家对自己兴趣、能力特长、喜欢的生活方式和类型的了解处于了解与不太了解之间;(4)大家对自己个性的了解程度高于兴趣、能力特长及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同学了解自己的个性;(5)大家不太了解自己所适合从事职业的发展方向;(6)大家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并没有进行很仔细考虑;(7)大家对所选专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自己期望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得不够深入全面;(8)绝大多数同学毕业后的打算是选择升学或就业。
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需求描述性分析。在对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因素的选择中,大家认为个人能力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依次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对个人与社会的了解程度。可见,个人的主观能力及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职业能力培训需求方面,同学们对深入第一线到企业参与实习抑或是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的指导比较感兴趣,其次为参加职业训练营、听取成功人士相关讲座及获得从业能力培训。同时,大家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辅导及择业技巧方面的培训。在进行择业时,大家一致将薪资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分列二、三位。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企业在进行新进员工选择时最注重应聘者个人能力,学历和学校知名度仅占20%,最不看重应聘者的专业。在大学新生毕业后最想从事的行业调查中,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四大行业。
三、生涯辅导课程效果评价
通过对前后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直观展现生涯辅导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对课程做出客观评价。由总体情况前后对比得出,辅导课程使得大一新生对所选课程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同学们对自身兴趣、个性、能力特长、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等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个人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多同学主动给自己的大学生涯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规划。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看出本次辅导课程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同学们在对自身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设定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生涯规划,为大学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此次课程调研,发现生涯辅导课程还有需要完善及改进之处,以使课程更具针对性,提升课程效果。
四、生涯辅导课程对策建议
通过对课前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课前大学新生生涯规划的总体状况,使课程的设置与开展更具针对性;通过对比前后两次调查问卷,提出建设性意见方针,以期对大学生生涯辅导课程进行调整与完善,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全国高校生涯辅导课程中,现将课程完善意见归纳如下:
1.由课程开设前进行的问卷调查得知,同学们在毕业后的打算大多为就业与升学,因此,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就业信息、就业辅导、面试技巧、考研经验交流、考研讲座等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当前就业与升学形势,及早为毕业后的生活及工作打好基础。
2.由所希望得到的职业能力培训调查可知,学校及相关机构应尽可能创造同学们参观企业、与企业家及人力资源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同学们亲临企业现场,聆听从业人员经验分享。
3.由同学们需要帮助提高的方面可知,大家普遍缺乏自信心及勇气,课程应设置相关培训项目,培养学生自信心,鼓舞学生士气,提高探索追寻的勇气。培训课程的开展恰好可满足大家获得专业人员指导生涯设计的愿望,与此同时,在职业生涯辅导模块适当添加择业技巧方面的辅导。
4.在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四大行业,因此在辅导课程中应添加对这几个行业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介绍与讲解,让同学们的就业视野更加清晰与开阔。
5.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对自己自身兴趣、个性、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与准确,大部分同学仍然自我认识不全面,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重自我认知板块的篇幅,帮助同学们准确认识自我。
6.培训课程对于同学们在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上的帮助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说明同学们对自己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说明同学们对于相关行业、职业没有较为准确全面的认识。因此,课程的侧重点应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
生涯辅导课程不仅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而且助力于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进行,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协调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关系,推动生涯辅导课程向正规化、系统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王保义.中西方大学生生涯辅导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7,(9).
[3]金科.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1021-02
【关键词】 课题;吸烟;干预性研究;学生
大学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而开设的跨专业课程。开设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教育之外包容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课程交叉、科学与人文交融和培养“通才”的有效途径之一[1]。公共选修课的实施为控烟成为综合性大学一门独立的课程创造了条件。我国现有13~18岁青少年1.3亿, 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据专家估算, 我国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 500万[2], 尝试吸烟者不下4 000万,遭受二手烟雾危害的人数高达6 500万[3]。为了解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2008年下半年三峡大学开设了《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现将有关干预情况及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三峡大学2008年秋季公共选修课《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学生90名,分布在各个年级,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的35个专业,其中男生60名,女生30名。
1.2 方法 《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课程共18学时,每周1次3学时,连续6周。内容以烟草的产生、烟草及二手烟的危害、我国的控烟形势、国外控烟经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解读、戒烟方法为主。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课外作业综合运用,并以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控烟干预。在课程开始和结束后,采用参照中国控烟协会编写的《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一书制定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自己吸烟的情况、对吸烟的看法、对吸烟与有关疾病关系的认识、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态度等。
参照WHO 关于吸烟调查研究的推荐标准,确定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定义。现在吸烟:过去30d内吸过烟;每天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或3个月以上;每周吸烟:每周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或3个月以上;不规律吸烟:曾经吸过烟,但未达到每周至少吸1支,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以上;尝试吸烟:曾经吸过烟,即使是1支或2支;不吸烟:从未吸过烟,即使是1支或2支[4]。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线调查结果 本组中吸烟者有53人(现在、每天、每周、不规律、尝试吸烟者分别为5,7,2,10,29人),不吸烟者37人,分别占58.9%,41.1%;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75.0%,26. 7%。赞成吸烟的有6名(6.7%),反对吸烟的有52名(57.8%),认为无所谓的有32名(35.5%)。
有4例吸烟者记不清吸第1支烟的年龄,49例吸烟者吸第1支烟时的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22岁,平均15岁。 吸烟原因以好奇而尝试吸烟占大多数,孤独时解闷、学大人装酷、情绪宣泄、同学朋友影响、酒后尝试、失恋、社交别人敬烟、放鞭炮作为火源成为大学生吸烟的各种原因。有68名学生的家长有吸烟行为,亲属吸烟率为75.6%。在家长抽烟的学生中只有26人不抽烟,占38.2%;相应的吸烟者为42人,占61. 8%。
有39名(43.3%)对“少量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小”表示反对,有82名(91.1%)对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或基本无害”表示反对。有86名(95.6%)认为“医院、饭店、学校及公共场所应该禁止吸烟”。所有学生支持开设《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公选课。对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认为与吸烟相关或可能相关的知识知晓率为68.8%。当问及身处公共场所如有人在身旁吸烟时,认为无所谓的10人(11.1%),反感的49人(54.4%),厌恶的31人(34.4%)。采取的行动是容忍55人(61.1%),劝吸烟者走开12人(13.3%),劝他不要吸了23人(25.6%)。今后打算经常吸烟的4人(4.4%),偶尔吸烟的52人(57.8%),不吸烟的32人(35.6%)。
2.2 干预结果 实施干预后学生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大为改进,赞成吸烟的2人(2.2%),反对吸烟的88人(97.8%),认为无所谓的人数为0;学生对吸烟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与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0.0%。干预后表示以后绝不吸烟者65人(72.2%),偶尔吸烟25人(27.8%),经常吸烟者为0,并有部分学生表示要劝阻家人抽烟。对公共场所吸烟者的态度表示采取主动劝说阻止的增加到63人(70.0%)。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者人数也同样居世界之最,减少吸烟人数只有2个办法:一是使已经吸烟的人戒除烟草;二是使青少年远离烟草。其中后者更为重要[2]。因此,加强高校的控烟工作对减少未来吸烟者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徐哲懿[5]报道中学生吸烟率为9.8 %;郭丽娟等[6]报道江西大、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60.0%,22.8%和11.1%;段佳丽等[7]报道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40.0%,21.6%和6.2%。此外有多篇文献报道,大学生吸烟或尝试吸烟率在12.3 %~51.1%之间[8-12]。据以上数据推测,有30%~66%的大学生是在大学阶段开始抽烟的。部分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后,担心吸烟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有戒烟意愿,因此对医学生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戒烟知识的宣传和戒烟方法的指导[13]。胡利人等[14]调查研究发现,男医学生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喝醉酒、打架行为、参与过赌博4 项危险行为有关,说明控制吸烟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也很重要。有学者提出,控烟应该纳入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烟草产生及世界控烟历史、中国烟草生产销售及危害情况、吸烟危害健康、抵御烟草诱惑技巧、戒烟方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与中国控烟法律法规介绍等知识[15]。国内大多数高校一般将控烟、学生营养、青春期生殖健康、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等项目作为预防某种疾病, 减少或消除该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而进行专题健康教育[16]。
在本组中大学生吸烟率为58.9%,男、女生分别为75.0%和26. 7%,均高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8-12]。在调查家长抽烟与学生抽烟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亲属吸烟率高达75.6%,说明家长抽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有家长抽烟的学生中,61. 8%的学生有抽烟行为,表明家长抽烟是促成学生抽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调查采用课程干预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控烟效果,在课程干预后,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识态度大为改进,有88名(97.8%)学生反对吸烟;学生对与吸烟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8%提高到干预后的100%;表示继续抽烟的人数明显减少,72.2%的学生表示今后绝不抽烟,表示偶尔抽烟的人数由57.8%降低到27.8%。由于对二手烟危害及控烟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大学生对公共场所吸烟者的态度表示采取主动劝说阻止的人数由38.9%增加到70.0%,显著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课程干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烟草危害性认识、减少烟草危害、促进大学生戒烟的有效方式,值得在高校中大力开展。
4 参考文献
[1] 殷胜利.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资讯,2009(7):191.
[2] 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 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61-63.
[3] The GTSS Collaborative Group. 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among young.Tobacc Control, 2006, 14(Supp1 II):ii4-ii19.
[4] 文孝忠,陈维清,梁彩花,等. 健康促进学校初中生控制吸烟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82-784.
[5] 徐哲懿. 学校预防吸烟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探讨.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76-477.
[6] 郭丽娟,李艾,金锦扬,等. 江西省学生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4-27.
[7] 段佳丽,孔祥波,吕若然,等. 北京市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005,26(4):307-308.
[8] 黄杏,陈冬峨,王增珍,等. 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吸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7-688.
[9] 裘欣,项海青,程彬,等. 杭州市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8.
[10]张彩霞,陈维清,卢次勇,等. 广州某医学院医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92-194.
[11]王泉海. 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08-409.
[12]吴谦,庄贵华,王学良. 陕西省某高校高年级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50-651.
[13]MAZIAK W,HAMMAL F ,RASTAM S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quitt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yria. Prev Med ,2004 ,39 (2) :330 - 336.
[14]胡利人,丁元林,孔丹莉. 医学生吸烟与相关危险行为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97-198.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11年6月14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专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提出了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并提出了四点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此外,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育部建议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为主。可见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的教学非常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性健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逐渐普及,学者们也相继对该领域做了各项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上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状况方面的调查研究;二是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性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及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等;三是讨论高校应该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性健康类课程以及如何构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等等;四是重点研究女大学生婚恋观、生命孕育观以及性安全意识等;另外还有一些较少的研究,如大学生婚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态度、大学生婚恋观、医学类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观念等等。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大学生性健康和恋爱心理类课程在高校中的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涉及,本研究正是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类课程的内容和开设方式上的争论很大,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褒贬不一。本研究选择了在全国高校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教师中较具代表性的方刚博士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得出一个对该课程教学效果定量分析的结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教师和领导当中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目前方刚老师对该课程现有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讨论和学生意见的发表相对较少。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对待这门课程以及对待老师的授课方式态度不同,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态度表现出差异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选修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共166人,其中男生50人,占总数的30.12%,女生116人,占总数的69.88%。在这166名同学中,心理专业学生共有7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56人;非心理专业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法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以全国选修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的所有同学为研究对象,所以本次调查以选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方刚博士开设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2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了解学生对待本课程以及老师授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次问卷的设计者是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胡涌老师及他的部分研究生;问卷的目的是旨在了解和调查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和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问卷的形式是由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及学生基本情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25题(其中3个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开放式问题有2题,学生基本情况分别是年级、性别和专业的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6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SPSS软件分析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 17.0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频数分析并且添加了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效果更直观的了解一些选项题体现出的学生态度的大致情况;其次对于一些选项题采用做交叉表的方法分别以专业为变量比较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不同态度的差异性,再以性别为变量比较男生和女生态度不同的差异性;第三运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以及男生和女生在选择每道题时是否有差异,应该说明的是,由于选择学习此课程的同学中,男女比例以及心理专业与非心理专业的比例不是一比一,因此会产生一点分析误差,但是不影响整体的调查研究结果。
1.2.4 访谈法通过对一些学生的个别交流和访谈,了解学生们对待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客观的看法以及对待老师授课方式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后产生的教育效果。
其他非此专业的老师如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严耕教授在课堂上调查学生对于方刚老师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认可度,能够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意见和各种态度。
近年来,昭化区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大方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以大课间为主线,狠抓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大课间活动是对学生体育课的必要补充,按照《新大纲》的标准要求,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明显增加。为落实好新大纲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昭化区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注重狠抓大课间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学校大课间拉练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学校之间也经常交流大课间活动经验,实现了全区大课间活动的均衡发展。
一、大课间整合策略与方法:
1、“上下午时空分段法”――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一阶段:出场。当下课铃声响后,出场音乐响起,任课教师不压堂,立即组织任课班级学生在教室门口集合并按照事先排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进入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师到场,待集合整齐,音乐停。体育老师进行简单整队。
第二阶段:集体锻炼。首先是由中学生做广播体操,同时小学生在体育老师带领下进行徒手的基本动作练习(主要是协调性和柔韧性的练习);完成后进行内容的交换,即小学生做操,中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练习(主要是力量性练习);广播进行分区对应响应。其次中小学集体练习武术操(成华区武术普及内容,共8套操,分月进行轮换)。再次是中小学集体进行自编韵律操锻炼。
第三阶段:分班活动。各水平段根据要求由各班主任老师带领进行分班练习(低段以游戏内容为主,中高段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
第四阶段:太极拳及放松。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练习,手语操和你一样。
第五阶段:退场。安全责任岗教师和值周学生进入指定岗位,退场音乐响起,班主任带领学生按照事先排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回到教室,大课间活动结束。
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上午安排40分钟的大课间,下午安排25分钟的分班活动。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全体师生井然有序,它的意义已完全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课间操或体育锻炼了,完全成为了学校的一项特殊课程,“上下午时空分段法”的大课间锻炼模式可谓“一石四鸟”:解决了课间锻炼规范问题、安全问题、体育锻炼时间问题;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激昂了师生的精神和斗志。
2、大课间活动的精神――团结、合作、自信、幸福
伴随着节奏明快、精神激昂的音乐,全校同学昂首阔步来到操场。歌词很简单:一二三四向前走,大家一起向前走,鼓起勇气向前走,幸福就在你前头。我们选择这首歌,是因为它描述出了我们锦江实验人的精神风貌。
第一句:一二三四向前走――规范精神。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踏着有力的节奏,横竖一条线,精神饱满,规范整齐。正是在这一二三四的节奏中,全校师生从动作的规范逐渐上升到行为的规范,再从行为的规范上升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范。
第二句:大家一起向前走――团队精神,也是合作精神。在我们学校,全体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发展的整体。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校实行大课间的过程中,学校从未要求教师做操,但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全体老师自觉自愿地和学生一起做,做好了学生的表率。大家一起向前走,我们不愿任何一个同学落后和掉队,也不让任何一位老师落后和掉队。我们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孩子们的同时,也照亮自己!我们的老师是园丁,成就孩子们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第三句:鼓起勇气向前走――自信精神。因为历史的原因,我校基础条件不是很好,前进的道路上也布满困难,但我们从不自暴自弃,而是认准发展的目标,鼓起勇气向前走――奋起直追!这样的自信精神,也同样激励着我校的同学们。虽然,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是农民工子女,很多还很贫困,但我们给予的是公平的对待和更多心灵的呵护,我们鼓励他们用自信的精神鼓起勇气向前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四句:幸福就在你前头――幸福精神,也是我们的幸福追求:为孩子们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因为,教育,它应该是增进人的幸福,而不是增加人的痛苦。所以,我们全体老师正努力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我们追求教育的幸福,也创造幸福的教育!
3、整合大课间――“闪出光芒、亮出精彩”
(1)、大课间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后和下午放学以前,在不同季节我们会随时调整大课间活动内容,这样做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得到锻炼。
(2)、场地和路线方面。学校体育组老师事先分好各班进出场路线和顺序,并把课间操场地划分为了两个区域,以1~6年级一个区,7~9年级为一个区。强力整顿进入场的规范性,以往学生进入操场是蜂拥而至,现在要求学生必须有秩序的出教室,先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排好队,再在当堂任课老师和班委的带领下,井然有序的踏着明快而富有活力的音乐节拍,迈着整齐的步伐摆动有力的手臂,进入操场指定的位置。
(3)、活动过程始终贯穿合理性和趣味性,一改单一的广播体操锻炼方式。除了广播体操以外,很好的开展成华区的三项普及项目(武术、短时网球、国际象棋),并创新体育活动形式,增添了新颖的动感的自编韵律操,开展分班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增添强度大小不同的锻炼项目,充分调动了学生们运动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4)、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为原本丰富多彩的课间操注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整个课间操做到了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气氛活跃。
(5)、更重要的是,我校体育组教师定时在大小课间操前后,选择二年级和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部分学生,长时间跟踪部分同学进行脉搏测试、记录、对比,取出均值,测出我校目前二年级和七年级学生脉搏均值,再测出我校目前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脉搏均值,等我校目前二年级和七年级再过两年到读四年级和九年级的时候,测出脉搏均值,和目前我校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的脉搏均值进行对比,检验大小课间操是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二、课间操的收效:
(1)、整合大课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多数学生喜欢课间操。去年九月份我校在举行开学升旗仪式上,竟有五个孩子晕倒,而在这学期升旗仪式和大型集会上没有类似现象发生,说明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这不得不归功于平时我校大课间操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A、通过每年我校都开展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演习”,我校师生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有序的疏散到操场空旷地带,没有一例拥挤和踩踏事件。B、每次活动集合秩序良好,在没有老师负责情况下,学生队伍整整齐齐,也少了说话的声音,使得我校学生在公共场合随时都养成了集合自觉排队的好习惯,使我校开展任何活动都有序。C、我校学生课间文明休息,基本消除狂打、追逐现象,学校安全事件逐渐减少。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大课间整合,我校在“上下午时空分段法”上已有了一定的经验。今后,我校还将继续探索并尝试除了自编韵律操、武术之外,整合如空竹,竹竿舞等更多的名族运动的体育项目到大课间中,把课间锻炼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并且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形成最具有特色的课间锻炼模式,把属于我们红花实验学校特色的课间锻炼模式发扬下去,使之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
四、小结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在为学校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首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
其次,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我们将继续深化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更有信心发展以快乐为主旋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课间操能否换个面孔》朱梦聪中国教育报
[2]《大课间:体育锻炼的新天地》李小伟中国教育报
[3]《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体育教师网
[4]《谈课间操改革势在必行》平湖职业中专网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指出“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引发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过去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本研究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察,对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学校不断重视教学,思政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满意度比较高。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学习兴趣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足。在讲课的过程中,小部分学生能够从头听到尾,不时与老师对所讲问题进行互动;大部分同学听课以“考试需要”为导向,这些同学一般在听课的时候会问所讲问题是不是考试重点,在书上哪个部分。对于知识延伸部分,往往会溜号,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无用”的内容。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在上课期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的同学玩手机或是睡觉,显得心不在焉。
2.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问过很多大学生,什么是教学目标,很多大学生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他们学习这门课就想取得好成绩,所以通常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介绍这门课考试方式及具体要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比较认真,其实把“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因是无可厚非,但很多大学生认为考试目标就是教学目标,在学习每一章的开始介绍教学目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一听而过。
3.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
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解不深。笔者通过观察课堂上很多大学生的表现及他们在考试中对考卷问题分析及作答的过程发现,很多大学生只关注某个理论的结论部分,对这个理论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及启示往往不是十分关注。在课上讲解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只是简单知道了这件事情,而对这件事情背后的理论及规律思考不多。
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对策
以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
1.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对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培养对应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在课上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应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思政课,思政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即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思政课和高中及初中所学的政治课有什么本质区别。同时,也应让大学生知道思政课不仅仅是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思政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概论》课为例,我们在讲每一章的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这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让学生明白任何理论都不是生硬的说教,它的产生是有背景有原因的。在以后分析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课下的时间里大学生的学习比较自由,又因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喜欢接触新生事物,所以应结合信息时代展开移动教学,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纲、教学目标等内容,推送和课程相关的视频、书籍,定期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特征及需要。总之,通过课堂教学和移动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2.设计简单而清晰的思政课教学目标
衡量一堂思政课是否高质量主要是看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一个简单而清晰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了解什么基本知识,锻炼什么能力。设计简单而明晰的教学目标前要对大学生和思政课所在的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如大学生的兴趣、特征及需要,学科内容、学院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比较具体的陈述描述,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果,学生学完后能够做什么[1]。一般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比如了解学科的基本术语;技能目标,比如掌握分析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视角;态度目标,比如建立通过实证研究追求学科知识的兴趣。总之,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简单、清晰和直接,能清楚地向大学生传递思政课的教学意图。
3.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34-03
引言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人们常常将此归结为扩招所致,而忽视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存在着的另一种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愿出高薪却招聘不到满意的毕业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此,有学者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即学生的可雇佣性欠缺。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考核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往往造成学生“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不可否认,学生的专业成绩对就业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可雇佣性[2]。
我国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方式手段更新缓慢、高素质师资缺乏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状况[3]。因此,当前我们的学生培养,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和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体系,为学生开设系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课程,把就业的素质教育和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教育贯穿到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即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系统的就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和规划,探索可雇佣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两者互动的具体做法。对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两者互动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可雇佣性及其构成
可雇佣性就是在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个体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可雇佣性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并且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4]。普遍意义上的可雇佣性是指雇员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者说是雇员获取保持目前岗位、在企业内部转岗、在外部劳动力市场能够有效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可雇佣性则可理解为:是大学生基于有效就业所必须具有的社会适应性,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这种技能与雇佣者需求的适应程度。综合各种看法,可以认为,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可以看出,可雇佣性不是一种结果,不仅仅表现为找到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可雇佣性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将可雇佣性转化为可操作的就业技能,国外学者将其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是约科和奈特(Yorke, M. and Knight, P.T., 2006)提出的USEM模型,模型中提出的可雇佣性由四个部分构成:(1)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2)技能(Skills),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3)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即对自己的看法及个性品质,主要表现为自信心;(4)元认知(Meta-cognition),包括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和在行动中或之后的反思能力。
二、可雇佣性融入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途径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二个重要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就可雇佣性而言,并不存在一种通行的适合于所有院校的通用模式。但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要素建设等三个方面来开发和提高。
(一) 将可雇佣性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途径的核心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可雇佣性融入全部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互动、第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一,要将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将可雇佣性技能训练融入到教学内容,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中通过一定方法和形式获得可雇佣性技能的提升,要将该学科和其他关联的学科联系起来,也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联系起来。第二,探索课堂教学中可雇用性技能开发的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可雇用性技能训练,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体意识。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可雇用技能开发为基础,对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第三,分层次、升级式归类教学内容。将不同课程进行分类,确定出各类课程重点培养技能;将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和归类,再设计具体提升可雇佣性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将教学内容和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结合起来。第四,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是提高可雇佣能力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尤其是选修课)邀请业界高管人员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提供可行性意见,或者直接参与到课程设置讨论中来。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安排部分内容由企业雇主、企业高管人员进行讲授,但校企合作课堂教学需注意外请讲座与教学内容相关性太少的问题。确定与企业合作教学内容,进而探寻企业或雇主参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的良好合作模式,在课堂上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相匹配,形成课程教学有机整体和充满活力。当然,也可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便积累提高可雇佣能力的课堂教学素材。
(二)将可雇佣性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可雇佣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服务于社会,就不能采用封闭的办学模式,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积累经验。这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要多采用案例法和演示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实战或模拟实战,来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可雇佣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手段包括校内的课程实验、案例课堂教学、课程作业、毕业论文与设计、社团活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等,以及校外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这些手段,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及实习工作;努力探索并形成“强化技能训练—理论教学实践—综合运用培养”的分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实践、实习为载体,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
三、提高可雇佣性技能开发有效性措施
(一)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地方性高校必须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采取一切措施,从整体上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如通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二要扩大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院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三要组建一支“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
(二)将可雇佣性技能分层次,制定阶段性升级式培养方案
可雇佣性技能可分为核心技能、基本技能、高层次技能三个层次,其中核心技能指人际关系、管理思维能力,保证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技能、核心要素,需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基本技能是大学生需具备的基础能力,是高层次技能得以提升的基础,主要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高层次技能主要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然后,进行专业化研究,在实际考核中,要根据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性质,对实践技能考核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量化的考核标准。
(三)引导学生自觉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
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本身就是对可雇佣性技能的锻炼。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充分为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建立个人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形成可雇佣性技能评价体系,便于进行人才培养质量方案调整。
(四)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意识
通过职业生涯干预,帮助大学生及早意识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学习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掌握具体的求职方法。在这些过程中,大学生未来雇主(各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的评价标准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依据,因而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的关键点。据此,可以设计出适合在此校大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干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生涯干预,帮助大学生尽早主动地参与培养、提升自身的可雇佣能力。
四、可雇佣性能力培养实例研究——以河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学校坚持“研究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旅游学系是该校实现校地互动较为突出的院系之一,拥有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始终把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一)建立校地合作互动机制,做实可雇佣性培养平台
为克服提高可雇佣性人才培养面临的实习基地、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科研及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等缺位要素困难,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利用各类外部资源,建立了校企、校政合作的互动机制。构建多种社会服务平台,例如,河南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河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河南旅游研究咨询中心、河南旅游管理服务培训基地等。注重社会服务制度化建设,精心选拔,科学整合,组建旅游管理决策咨询服务团队;完善聘请兼职兼课教师制度,创建灵活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政策;建立校企、校政互动合作渠道。
(二)构建特色实践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良性互动
一方面,完善“阶梯式”校外实习体系。河南大学旅游学系校外实习体系定位是“了解行业、熟悉管理、服务组织”,把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融入到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校外实习规划体系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自主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认知实习包括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旅游组织认知等环节,一般安排在低年级进行。专业实习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自主实习是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寒假、暑假等时间,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性实习,与校外实习体系相适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体系。通过旅游学系与学生个人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去,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考察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校内多层次实验体系。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设置各类实验室,满足师生落实试验、实践环节的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旅游学系建立了数字虚拟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场景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走进了社会实际,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有序地获得知识、单项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素质与旅游管理专业竞争力。
(三)以专业性学生社团为载体,深化可雇佣性能力培养
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学生第二课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先后成立了校园导游协会、旅游自愿者协会、旅游创新协会、旅游创业联盟等多个专业性社团,并根据专业社团的特征有选择地配备了相关的指导教师。从2005年开始,以专业性社团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创建品牌专业性活动,每学期开展4—5个专业性活动。单一专业性活动为一个专业量身定制,多层次专业性活动注重旅游管理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专业性活动又吸引校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使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实习、就业相结合,不断延伸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性社团活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河南大学导游协会2006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称号,旅游协会的“甲骨文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 “创业之星”十强称号。
结语
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的衡量标准也由学历变成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这种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应做出全新的调整。当然,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环境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各自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我们要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优势,基于可雇佣性技能进行培养开发,进一步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化开发路径,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成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6-72.
[2] 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21-127.
[3] 牟临杉.关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52-58.
[4] Ward, R. and Atlay, M. et al.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Employability [J]. York:2006,(14):236-237.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LI Feng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73-02
一、引言
一份详尽明确的课程大纲能够使教师更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使学习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角色与责任。撰写课程大纲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备课活动。大学教师拟定的课程大纲成了大学课程具体呈现的成品,不但可以成为学生修习这门课的依据之一,也是了解教师对这门课规划的途径,对于大学的教学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大陆大学在课程大纲的建设上相当落后。迄今为止,我国的许多高校既没有要求教师提供课程大纲的制度规定,也缺乏此类约定俗成的文化。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是上海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02年创办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开设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到目前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着重汲取外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做法,并融合到中方课程中去。其中,对于合作方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理念和做法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对师生的教和学的过程均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本文接下来将以其中一门外方课程《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的课程大纲为例,说明这种面向学生的课程大纲的设计理念和做法。
二、“面向学生”的课程大纲设计理念简介
传统的课程大纲是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书面表述,也是学校各级教学管理单位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的依据。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见下表1。
可见,在传统的课程大纲中,每个要素均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信息的传达和表述方式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理解课程大纲时的接受程度。教师在撰写课程大纲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我”准备怎样教这门课;学校各级教学管理单位在查收课程大纲,更多时候是为了保障管理文件的完备性,以及在教学质量检查时段,督查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讲授到了相关的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希望从课程大纲中获取什么信息,来进行课程大纲的要素设计。表2是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课程大纲通常包含的要素总结。
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在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时,其中的一份任务描述如下:挑选一门与你的学科领域相近的已有的课程大纲,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与大学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如果你认为该门课程大纲很好,也请进行说明。这份任务旨在让新教师能够从实务的角度对课程大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这份入职培训的任务安排上体现了塔斯马尼亚大学在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上对于课程大纲设计和撰写能力的重视。
塔斯马尼亚大学每个学院都有院级的课程大纲模板,包含了表2中的所有要素。每个学院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删减。当有新开课程时,课程大纲作为主要的交付物,要接受校院两级的教学委员会的评审。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在教学过程中的成效
本文以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这门课为例,说明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在教学过程中的成效。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是爱恩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帮助该专业学生达成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期工作。获取正确、全面、准确的需求是系统开发获得成功的前提。而在实际工作中,需求分析往往不能被很好地表达,最终导致系统的失败。这门课旨在介绍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各种方法、工具、过程,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正确地指导系统开发过程。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同时具有实践环节的要求。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容易造成“知识灌输”的结果。
(一)建立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
学生拿到课程大纲后,马上能够了解到教师的联系方式、咨询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课程的信心。
(二)课程学习成果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了有效连接
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不是凭空能够形成的,必须落实到每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描述课程学习成果时,会对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号入座”,在上述的四个方面分别表述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达成何种成果。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和主体,必须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发展途径和过程。
(三)帮助学生形成“契约”精神,有效减少课程管理冲突
大纲中对教师需要学生遵守的要求做了详尽的描述,例如:作业的要求和提交截止日期。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醒学生,如果有学生迟交或者忘记交,由于有了这样一份书面的“契约”,学生必须要自己承担后果。
四、结语
爱恩学院的专业教师经过在合作办学领域的多年教学,对合作方塔斯马尼亚大学关于课程大纲的设计理念和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达成了如下的共识:课程大纲在教学过程占据统领作用,包含教学内容要素(课程描述、学习成果、先修课程、教学进度、作业设置等),是师生之间关于课程教学的一份“契约”,能让学生获取这门课的基本信息。爱恩学院的学生从上课伊始,就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了解了课程大纲的重要性,以及他们能获取到的重要信息,学习目标的达成由于有了学生层面的配合能够相对顺利的实现。
爱恩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为了进一步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部分中方课程汲取了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做法,对课程大纲进行了更新。
参考文献:
[1]张光.高校课程大纲的功能和要件:兼论我国大学课程大纲制度之现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