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固定资产盘点存在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2 16:17: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固定资产盘点存在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固定资产盘点存在问题

篇1

一、研究背景

我国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应用人工管理等落后的方式,因而存在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折旧不合理、产权不清晰等问题。目前,条码技术应用条码的信息承载介质功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仓储管理中,将仓储产品、设备的信息通过条码识别到信息系统,从而对难以人工管理的仓储物品进行自由、动态的管理。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很多医院将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管理、维修等进行全方位信息化跟踪,用信息管理代替了人工管理,极大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了资产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固定资产监管问题,帮助医院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将医院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和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对于克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产权问题、核算问题、管理低效率等问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条码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有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基于条码管理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对我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进一步应用条码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进行探讨。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管理不清晰

目前看来,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供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科室、行政职能、后勤保障等科室使用,根据其不同的工作职责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因而他们是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者和拥有者,自己往往也设立了本科室的备查台账。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主要是由财务科和资产管理科进行总账和三级明细账的登记和管理。这样很容易导致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的不衔接,有时候固定资产实物应工作需要调整到别科了,但因原使用科室没及时上报给医院资产管理科从而导致三级明细账没做任何账务处理。因此账务处理的严谨性与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的即时性导致科室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使用的流动性强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必然影响固定资产账目明细管理的清晰度。

(二)人工管理流程效率低下

账务管理不清晰的背后是管理流程的不科学。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包括可行性调研、购入、验收、出入库、入账、折旧、维修、和报废等,每一个流程对应着不同的环节。在实际依靠人工进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下,往往在设备资产购买后,使用科室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确认就存在问题。加上种类项目繁多,更是考虑到固定资产设备的存放地点分布于各个科室,进行固定资产的统计管理时,人工管理难免出现纰漏,复杂繁琐的管理流程致使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三)固定资产盘点及调用效率低

固定资产管理中效率低下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盘点和调用的管理,依靠人工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错误。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其种类多、设计金额大、应用分布广的特点,需要经过定期的盘点来实现固定资产的账账、账物和账卡相符。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盘点,手工记录设备的使用现状,因而无法保证所有记录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对折旧、磨损等的判断会出现较大偏差,所以盘点周期长,效果也不够理想。

三、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条码系统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解决账务管理问题

条码管理是在固定资产引入时就贴上条码,再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价值、入账时间等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将每一个设备的具体信息存入条码。然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科室等管理环节上分别都安装统一的条码管理识别系统,其中资产管理部门可设置不同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查询权限。以后不管该设备因工作需要转移到什么地方,都方便进行设备的追溯,即时的进行账务核算和管理,从而解决了人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账务不清问题。

(二)条码系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解决人工管理混乱问题

应用条码系统,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情况等信息都会在其条码中被记录下来,并可随时生成关于固定资产的报表或数据,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流向、使用、磨损、折旧等进行动态全过程的跟踪,而且条码系统可对所有固定资产按照其状态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条码系统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盘点,提高盘点效率

条码系统提供的手持设备,可实现对任何固定资产的随时查询。因而,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只需要在系统中首先进行设备的自查,而后应用手持终端扫描条形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通过复核后,便可实现对资产的财务状况、使用情况、盘盈盘亏的清查,错误率大大降低,极大的提高了盘点效率。

四、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管理流程等方面实施系统化管理,从此,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可建立在全面、可靠、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之上,依据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的制定,实现管理的高效率、高水平、高准确率。

篇2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企业拥有较高质量的固定资产,将会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相反的,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造成很大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并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现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本应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今的很多企业中,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形式性过于严重,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及处置的随意性过大。购买固定资产预算的审批程序过于简单,无法做到很好地保护企业的固定资产。

第二,对企业员工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舞弊行为的处罚制度不够明确,这往往也导致了保护企业固定资产的力量不够强大。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化、程式化。没有达到本应达到的保护企业固定资产的效果。

第三,固定资产的会计流程与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在月度核算、季度核算中经常会出现财务和实物不相符合的情况,这些财务核算上的问题最终会给企业的固定资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第四,企业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或者用低水平的修理来替代保养。没有良好的保养维修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工作能力带来严重影响,这无形中也缩短了企业固定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五,企业没有很好的完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制度。并且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建设不完备,没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盘点。

二、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做到有效的保护企业的固定资产:

第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企业要及时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做到财务与实物相符,以防止因为企业财务上的失误而给企业固定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设立相关的盘点机构,这个机构的成员应当由企业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组成。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应当确定每次盘点的时间与日期。企业的财务部门在配合盘点部门进行盘点时要做到财务与实物的两清。

第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及时的保养与维护。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时,应当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养维护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的确保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的效率。除此之外,企业应当把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在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场所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保养与维护。另外,企业应当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实施不同的维修、检修、保养。

第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方面,应当建立合理的报废制度,同时对这个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并且企业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也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的预算与所得做好统计,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变废为宝。

第四,企业应当在所有的生产流程上都实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所有生产方式中的主流,因此当流水线中某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时,整个流水线的生产都将陷入停滞。因此,企业应当对流水线上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进行合理的监管。首先要制定在整个流水生产过程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其次是要建立起固定资产的分级管理制度,从而能够有效约束从上到下的整个企业。另外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数据共享,以便达到固定资产信息的有效联动,在规划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时,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和基础的管理资料,建立高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第五,企业应当加大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对固定资产恶意损毁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企业应当注重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对可能给企业固定资产造成损失的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六,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合理的全局化管理。所谓全局化管理,是指企业对于下属各部门所辖的所有固定资产,应当从全局出发进行有效管理。在了解企业各个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基础上,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调剂使用,从而避免了下属部门因为不是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就不爱惜使用的情况发生。使用这种全局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不仅使企业在购置新设备时可以获得更多的预算,同时也可以提升下属各部门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企业在固定资产上不必要的损失,促进企业盈利的提高,最终促进企业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些能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参考文献:

[1]薛龙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金融.2008,7(10):49-51

篇3

关键词: 街道 街道 固定资产 管理

近年来,随着街道业务的迅速发展,文化中心、受理中心、居委会、老年活动室的达标建成,街道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街道改变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一、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上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加强,街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管理职能,财力也逐步下沉到街道层面,街道的固定资产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原有的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越发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强

针对固定资产的现状,部分街道认识不足,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往往由财审科或办公室代管。从表面上看,上述这些部门都履行管理固定资产的职责,实际上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无法做到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缺少统筹协调的部门,造成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

在日常管理中,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街道只注重对购置时的审核,对购置后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放松监管。从而导致:1、职工对固定资产不爱惜。粗放使用、不注重日常维护,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损坏或丢失。2、缺乏统筹协调部门,信息不对称,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由于没有监管部门,往往项目开始时购置的固定资产,项目结束后或是封存在仓库或是下落不明,开展其他项目时再次重复购置,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3、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对于丢失或损坏的固定资产各方推诿、扯皮,无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资产家底不清

街道固定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核算盈亏,由财政部门拨款购置,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调剂构成。因此,购置时审批比较规范。购置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流程,保管、使用、维护、转移监控不力,处于管理不到位的状态。部分固定资产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就已经丢失或损坏;部分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不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不能做到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报损、报废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二、加强街道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做到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并重、购置和使用并重,资产管理的意识要深入人心。结合街道的相关实践经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

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关键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街道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订和完善一整套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包括:

1、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转让、处置权限,明确制度和要求,严格审批程序,不得随意处置固定资产。

2、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购置、核算和使用的权限和责任。

3、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加强维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年限。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处置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规范操作程序。

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员的考核。

以殷行街道为例,在资产盘点结束后,为使街道固定资产常态长效管理,修订了《殷行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人管理”体制,细化各层面的职责,规范了日常管理的流程,建立了资产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健全了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街道要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之逐步形成固定资产的申请、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全程监控模式,分阶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具体要做到:第一步,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引进一套网络版的固定资产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该系统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个实物唯一的二维条码标签,明确使用人、保管人,形成责任追究机制。第二步,由动态管理变为实时管理。从固定资产购入到报废的生命周期中,对固定资产跟踪管理,分析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处置不能报废、报损的资产。解决了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闲置浪费和资产流失问题。并可以实时查询资产的状况,为资产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决策依据。第三步,由实时管理变为精细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随时了解闲置资产的状况,对于闲置资产能有效的调配使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篇4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况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性特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一部分固定资产由国家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事业单位拥有使用权和占有权。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在管理上则需要实现政府分层监管的管理办法。所谓固定资产,具体指的是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1500元以上,使用时间一年以上并能够在使用时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部分。具体来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范围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房屋及建筑物、家具、陈列品、专用及通用设备、事业单位建筑物范围内的动植物等项目。以笔者所在的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例,我中心大楼,及楼内拥有的多媒体、才艺、成人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室和教学设备,以及中心附设多功能会议厅、女子健身中心、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运动场馆等均属于我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中心固定资产的数额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如何妥善地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成为了当前财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认定给固定资产清查带来困难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清查过程中存在着职责不明、归口管理责任不明等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若按实地盘点的方法,由各部室指派工作人员进行盘点,则存在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辩识度不高,由于各部室的工作人员缺乏对于固定资产认定的专业经验,在盘点过程中不时出现把非固定资产也列入盘点资料中,造成了固定资产盘点数额同实际资产数额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出现。同时在固定资产的描述方面,由于各部室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登记标准,造成了实际盘点工作中对统一固定资产有着不同的描述方式。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清查时面临着难度较大问题。

(二)清点和管理人员不专业性导致的固定资产管理困难

当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的是由各部门自行对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管理,并上报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在这种工作环境之下,由于清点固定资产的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在管理行为上就存在着很大的任意性,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实现责任落实的管理办法。例如,笔者所在单位一般由财务部门按固定资产明细帐分部门打印出盘点表,并安排各部室人员按照固定资产盘点表进行清点。但是在实际的盘点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作不细致、或对品类的理解不正确、不在表不进行盘点等问题导致各部室固定资产无法完整盘点。这种管理办法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给国有资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调用随意性大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薄弱性,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规范性制度的缺失、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程度不高的问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存在浪费、流失和限制等现象。尤其有些固定资产,如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部室间均存在调用的随意性。由于在固定资产调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的备档、管理和回收工作,造成了在各部室进行固定资产统计时经常发现各部室工作人员不通过财务人员而自行移幼什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固定资产盘点和管理困难的上升。

(四)固定资产报废中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由于设备陈旧、科技发展等原因导致的需要进行更新换代的现象,根据规定财务部门应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核销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资产报废中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报废管理工作成为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对于一些尚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部室进行清点上报报废后早早地进行搁置,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遭到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应予以上报报废的固定资产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却还在使用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等问题,给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和上级政府和领导部门下发的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文件,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程度,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清算不当、责任不明和资产浪费等现象的出现。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还应同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相结合,降低固定资产评估和管理中的风险,防止国有资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明确各部室和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各部室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教育和规范工作。首先,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增加单位领导的重视,并指定某位领导全权负责固定资产相关的规划管理和安排布置的工作。其次,各部室要弄清楚自身实际的固定资产占有情况,并编写相应的账目明细,同时上报给财务部门进行资产实物状况总账的编制,尽可能清楚的对事业单位占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反应。其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各部室占有的固定资产要进行编号、名称、规格和型号的归口管理,将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固定资产的管辖范围内职责,为后期的盘点和核算工作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监督制度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分配、维护、保养、处置和报废等工作进行核算与监督审计工作。在工作中,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进行统一扫码入库管理,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结果进行全程的监督与审计。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环节,财务部门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固定资产基本情况普查及抽查工作,对固定资产条形码是否齐全、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范、报废处置手续是否齐全等进行逐一审核,并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后公开审计结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公正、公平及公开。

(四)推进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监督管理工作

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理问题上,事业单位应改变原有的报废单位经主管部门签章后交表财政局的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回收的管理制度;根据上级固定资产管理文件要求,落实由报主管部门后进行处置的管理办法。在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首先应完善自身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制度,并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小组,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监督与管理工作。在实施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环节中,要严格审查各部室上报的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审核固定资产残值及变价收入的入账情况,杜绝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中营私舞弊现将及工作疏漏导致的国有资产安全及完整性受损的事件出现。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35-01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在企业的资产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发展扩大经营的物质基础。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使用周期长以及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等是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本利用率,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核算特点

固定资产的核算要在一定的财务时期内进行,它是一个财务处理过程,包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记录。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在2000元以上,它有多种增减变化方式,变化次数繁多。账务在进行处理时,涉及到的科目十分繁杂,给核算带来很大麻烦。固定资产用折旧这种核算方式来反映其价值转移。影响折旧的因素有:计提折旧基数、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此外,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二)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复杂的组织工作。其中,财务部门、基建部门、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部门都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管理。此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精通的专职人员来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绝对不能失控,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失控的危害性极强。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程式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理有很强的随意性,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常常出现脱节现象。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物资管理和使用部门之间制约关系混乱,工作衔接不清楚。还有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台帐不健全,固定资产资金和使用情况不清楚。一些基层单位由于没有严格、规范、可行性强的考核指标,因而不能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效益分配挂钩,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企业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舞弊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在会计流程和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级管理、流动账、资产台账不健全,内容不齐全。造成在月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中出现财务和实物不相符的情况时常发生,经营成果不实。

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完善的盘点制度,没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盘点。同时,一些企业也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固定资产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保养维修,从而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考核体系之中,建立健全资产保全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专管人员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三)严格固定资产账实核算

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制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财务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目要定期更新,账目的内容要做到齐全和准确,要全面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管理部门要定期与本级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进行财务核对,做到财务与实物相符。要及时而且全面的掌握固定资产的资产原值、使用年限、已折旧年限、资产净值以及累计折旧等资产价值情况。还要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它的在用状况进行全面追踪,及时了解资产价值、实物状况。

1.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加强维护与保养。企业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掌握资产使用状态,防止由于企业财务上的失误而导致的固定资产的损失。为此,企业应选择企业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建立相关的盘点机构,让他们制定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并存档,以便掌握资产使用状态。

为此,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场所开展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还要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实施不同的维修和保养。还要做好保养维修记录,定期开展保养维修工作。

2.建立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大、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全局化管理的需要,应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传统的固定资产纸质信息转变成电子信息,建立全局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变动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盈利额和管理效率。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引进高科技手段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言

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中占比重是最大的,医院的固定资产从预算、取得到验收入库等许多环节。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涉及的科室、部门、人员众多,如果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容易让固定资产在购买、使用、维护、处置等管理环节中出现许多问题。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意识簿弱。固定资产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报废随意性大,对资产的使用管理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对于购置的资产未能及时登账,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等,极易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现象。2.转移调剂环节随意。固定资产转移调剂环节很随意,转移调剂过程中,科室之间实物转移与财务账目转移不同步,固定资产已变更了存放地点、科室,但没能及时更换固定资产标签。3.报废不及时。医院的固定资产报废不及时,因有些固定资产没法修复或修复无价值,资产报用部门没有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废处置,这些固定资产放置在科室时间长,没有人登记管理,又不及时报废,致使要报废固定资产遗失。到最后要报废固定资产时,科室、部门却没有实物资产佐证报废。4.因历史问题,造成固定资产难以报废。由于历史问题,如房屋、汽车等固定资产会计凭证档案只保留15年,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的发票已超过保管期限并且已销毁。发票找不到或原固定资产发票名称与入库名称不符,造成固定资产难以报废。5.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维修、保养缺乏记录。固定资产维修没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日常没有对维修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而且没有定期对维修数据进行分析,为以后大型设备维修保养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6.固定资产入库名称不统一。固定资产发票填写不规范,同一种固定资产有几个名称。由于医院所采用信息系统局域网不是一体化系统,每个部门固定资产入库名称不统一,产生几个不同名称的固定资产,造成对固定资产账目核对时产生各方面的误解。7.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执行力度不强。从某医院政府采购数据来看,2016年大宗(10万以上)设备采购预算14033.4万元,实际完成9050.70万元,完成率64.49%。一方面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缓慢,固定资产不断老化,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执行力度不强。8.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落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每年年终固定资产盘点,要组织医院各部门、科室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对固定资产盘点仍然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得出的盘点结果不准确、不全面,而且还存在遗漏盘点资产的情况,造成固定资实物与账目不符。另外,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使用的是两套不同的单机版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软件信息系统端口各自独立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部门间只能靠导出文档查阅信息,核对数据。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形势下,医院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树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树立节约资源、共享资源的新观念和现代管理思想,加强维护医院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理念。2.通过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加强对固定资产动态管理。2.1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职能部门与科室之间的沟通的桥梁,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各科室、部门固定资产的分布、入库、使用、调拨、报废等情况。提供保养预警、计量检测预警、维修管理功能;通过数据集成及时实现固定资产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系统数据的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录入工作。自动生成凭证到会计系统,解决固定资产两套账问题,真正做到账实相符。每年年度结束前,对医院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根据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盘点报表,使用条形码(二维码或RFID)移动器,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的盘点,可省时、省力,提高了固定资产盘点的效率。2.2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从“申请—购置—入库—登记—变动—维护—盘点—处置”等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2.3为了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系统管理,建立资产使用情况登记卡。通过系统可查询资产运行情况,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情况,对使用效率低,或处于闲置的资产,采用宏观的调控手段,对这些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建立资产专人保管责任制,可以防止损坏、丢失等,促进闲置固定资产重新投入使用,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3.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固定资产使用科室之间不能私自调换、处置,固定资产的调配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调配。资产报废、处置由资产使用部门向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书申请后,按照资产管理审批权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处置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评估,并通过拍卖、招投标等公开交易方式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完成后,及时办理产权变动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4.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固定资产入库验收登记、固定资产保管清查、固定资产领用和交回等日常管理管理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另外还需要注重已订立的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要及时更新。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较多,流程制定中分别有医疗设备、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类等资产具体操作步骤,这些流程应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5.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在固定资产购入控制管理中,需要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固定资产建设或购置进行完备、精确、科学的论证,做好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避免出现浪费或供应不足等现象。在做好预算报告同时,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特别是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力度,充分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6.加强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结果考核评价,应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资产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指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评价的优劣情况,对有关人员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更好地激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庞大、长期的任务。医院需要改变原来粗放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地管理固定资产,做到物尽其用。在医院范围内依靠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其他部门等共同进行科学管理。全员人员参与是必不可省的重要环节,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并结全相应的激励手段,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从而推动医院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玉兰.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3).

篇7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时期,国家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全面发挥,划拨了大量的费用为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就逐渐增多,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有效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职能的执行部门,它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家财政收入在逐年增加,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得到的财政补助也在不断上涨,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是依靠政府财政运行的,没有成本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对财务管理不重视,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散,固定资产丢失、固定资产产权不清、账实不符以及固定资产被无偿占用等现象非常普遍,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本人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总结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

因为行政事业单位靠政府财政运行的,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给多少用多少的原则,往往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很多单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但是对后期使用过程的管理比较薄弱,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重视,对固定资产随意处置现象严重。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在工作中往往对购买的程序管理比较严格,但是对后期的维修报废等的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在无形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2、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比较多,很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都比较长,管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很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使用、报废等一系列管理环节中都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浪费现象的发生。

3、固定资产没有定期盘点清查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其固定资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很多单位没有定期清查和盘点制度,在固定资产购入时能进行相应的登记,但是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就脱离了监管,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等现象都不能被相关管理人员了解,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外,在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是按照账目清查,并没有根据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盘点,整个清查过程存在遗漏,清查结果也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4、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核算程序进行,所以固定资产的总价值存在误差,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磨损其价值会降低,但是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虚增。另外一方面是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存在问题,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比较随意,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无形流失比较严重。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1、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首先,单位领导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单位财务部门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固定资产的购入到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后,单位其他工作人员还应该配合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使用中减少对固定资产的破坏,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单位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在单位内部确立相应的责任人,由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落实,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一旦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或者是丢失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其次,要建立日常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报废等环节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让固定资产管理人在管理中有据可依。最后,要建立监督制度,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蓄意破坏,非法占用、盗取固定资产等行为都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

3、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工作

为了保证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一致,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将固定资产实物与账目数一一核对,清算出丢失的固定资产并且做好登记,对盘盈的固定资产要在登记入账,保证固定资产账实一致。另外一方面,在清查和盘点的过程中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重新核算,正确估量固定资产的现存价值,对使用中由于磨损导致的消耗应该计提折旧,提高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性,防止固定资产价值虚增。

4、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也应该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平台,将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电脑,利用软件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的监管,不仅实现了单位内部之间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而且提高了固定资产信息处理速度,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信息出错的概率。

5、加强固定资产产权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很多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往往会用作进行经营性业务,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加强固定资产产权管理,防止固定资产的无形流失。首先,当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成经营性资产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其次,在非经营性资产转成经营性资产的时候要对资产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最后,在非经营性资产用作经营性资产之后要向资产管理部门缴纳一定的资产占用费,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结论: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重视,会计部门应该做好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理的监督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盘查,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侯俊 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和建议[J] 科技信息, 2009(05)

[2]马莉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20)

[3]毕雪梅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 行政管理研究, 2007(02)

篇8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出售等方面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对于一些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因此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更好的实现公共财政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也可以说体现在这两种制度存在不健全。一方面,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注重管理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经费,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仅仅重视购置,不重视平常管理工作,缺少固定资产的实物登记记录;固定资产领用和保管手续不完备并且无记录,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明确情况;另一方面,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的固定资产违规现象责任人进行一定处罚,由于管理没有得到落实,因此,保管固定资产责任人意识比较薄弱,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就会产生更多的固定资产违规现象。

(二)对固定资产疏于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是要求账实相符,这一目标不仅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要求正确无误,还要求固定资产账面数量和实物数量核对相符。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实物数量定期进行盘点和核对,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员方面、部门间分工、审计压力等诸多原因,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盘点。盘点间断、滞后对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解决,进而处理上造成时间的滞后问题。

(三)会计对固定资产管理记录存在问题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对固定资产管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入账记录的单位设置和账务体系不合理、对于会计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不及时更新以及会计信息造假、不完整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账务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入账记录的单位设置不合理体现在:有的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总额,对于固定资产台账内容并没有科学建立,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账物脱节,账面总值与实物不相符合。其次,财务会计的固定资产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调入和捐赠等形成的单位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更新,有的甚至根本不进行入账;对报废的固定资产的调账也不及时;比如:单位固定资产的建造,由于缺乏资金、决算办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的结算不及时并没有入账;再次,会计信息存在造假,固定资产的实物现状、增减变化内容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有的财会人员由于粗心也都会有意无意把固定资产账目漏记;最后,会计信息记录内容不完整,存在账外的固定资产,有的行政单位出租办公用房,收入根本没有全部进账,直接抵账外的单位福利费和招待费等费用,财会部门对本单位租赁收入的应收、已收、欠收数据,均无完整的进行记录,会计监督存在一定失控。

(四)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素质差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都是由财会机构兼管,由于受本专业限制,管理方面很不到位,财务人员不太了解固定资产的性质,一些办公用经费所购置的固定资产,都是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科目,并没有同时按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导致账实不符,这就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另外,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部分物品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难以区分。比如:单位为了建设图书馆,大规模购入图书,对所购图书并没有记入固定资产核算。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加大监管力度。第一,制定、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和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第二,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要通过定期检查工作,不断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单位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监督工作,有效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保全和合理、节约、有效的使用。

(二)固定资产要定期盘点,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盘盈盘亏应及时处理。固定资产转移核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固定资产的出售、变卖以及协议转让等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置的变价收入及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形成的收入,要严格按照行政单位的相关规定及时上缴。

(三)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要加强事业单位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注重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行政单位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以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是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相关单位的账务处理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的机制,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兴衰,影响着政府机关单位的形象。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还相当庞大,但认真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管理薄弱、不规范等问题,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要提高各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意识,要求各单位有专门的资产财会人员,对资产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行政单位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单位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按照执行,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成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

[2]孙会芬.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北方经贸,2013.

篇9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配置不合理,应用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部分单位存在盲目攀比思想,资产购置过分追求高规格、高标准,导致资产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调研、统筹计划性不强,重复购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现象时有发生;有时配置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未能形成资产共享机制,忽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致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二)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管理流程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较多地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内控意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日常管理不规范,内部审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从而出现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在管理上相脱节,容易出现漏洞。固定资产处置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监管措施,屡现随意处置随意核销的现象,资产流失浪费的问题比较普遍。管理制度建设落后,甚至形同虚设,尤其固定资产责任管理制度不明确、具体,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工作落实不到位

2016年1月份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从 1 月份财政部印发通知开始,举国各地行政事业单位掀起了一场国有资产清查热潮,虽然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对完善,清查工作比较到位,能轻松地响应政府号召,全身心投入清查核实工作 ;但热潮更多映射的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善,未能有效落实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平时清查盘点工作欠缺,难以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有效配置固定资产,提高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如果购买所需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有效匹配业务部门职能和固定资产功能,具体分析购置可行性及必要性,从根本上避免盲目审批固定资产购置,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减少闲置浪费现象。对固定资产使用进行动态管理,明确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员的出现,防止出现资产流失现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账实相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强化信息化程度,构建固定资产共享机制,避免重复购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为了合理发挥固定资产功能,优化固定资产购置配置管理流程,要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要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将固定资产配置融入预算管理工作,为固定资产购置配置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强化管理意识。思想意识对行为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自然也离不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指导。为了有效发挥管理意识的指导作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当要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学习,以有效提升其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必要时邀请有实战经验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介机构甚至专家来单位进行培训、讲座,使管理层和相关关工作人员能够在讲座中学到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和实操技能。

其次,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健全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委托开发适合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在单位内部通过该软件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共享沟通,实现动态管理流程,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组成结构,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时要与本单位的业务需求和固定资产现状相结合,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加强沟通,明确各项岗位职责权限,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国家统一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健全内部制度的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固定资产的内控方法,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监管内容应更加全面监管程序应更加规范,监管过程应更加透明,适当引进社会化作为监督单一垂直的部门监管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形成完整的资产监控体系。

(三)强化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在定期全面盘点的同时,通过不定期的清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相关人员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单位工作目标。在清查过程中引入社会中介的力量,形成公开、透明的监管。细化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环节,有效杜绝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减少漏记、少计现象的发生,杜绝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违法乱纪现象, 从而真正发挥出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一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单位从智能分工、业务特点、制度建设上入手,严肃工作纪律,创新管理方法,深入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发挥固定资产效能,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