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7: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工学校劳动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案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解剖,能够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加简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法案例教学能将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有效反馈。
二、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素材。当前,我国的劳动法教学缺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关系契约化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劳动判例的个性化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司法判决书内容过于简练,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正当性的阐述,导致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而又俗套的判决。
(二)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两级化严重。当前的劳动法案例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案例筛选和问题提出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我国的案例法教学中,讨论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造成该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大,我国的技校学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过来的,对劳动法内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批判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当前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技校当前的发展情况,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程度进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我们在课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过启动仲裁或者诉讼救济的形式,使案例获得裁决,来以判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的技校中也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建设,甚至有些学校减少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导致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化的纲要和标准,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三、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确保案例认知与选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受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要想确保案例法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范围,对案例做好认识和界定。其中,狭义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权益纠纷的案例,需要对案例与判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判例归纳为案例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案例教学素材来使用,充分的展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搜寻和筛选,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劳动法理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理选择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
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对象,解决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案例教学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W,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劳动法,甚至劳动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劳动纠纷事件的产生,掌握劳动法,有助于强化学生择业和维权权利,充分发挥了案例法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选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贯穿于案例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准确把握劳动案例法教学内容
第一,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位,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分为应否适用劳动法和如何适用劳动法两种。其中应否适用主要是指对劳动关系进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劳务关系,需要确保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实施,防止由于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为劳动关系,则需要对适用民法进行调整,需要正确适用法律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准确定位。第二,对适用管制规范和自治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脱离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确保劳动法在工时、工资和安全卫生方面的基准化,使劳动法向着公法化方向发展。需要将劳动契约中只能适用于劳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确保契约规定和选择行为是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实现的。
四、结语
案例法教学是当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多种案例教学法的正确合理运用,确保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仙,刘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案例教学理念的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形成一定的制度,组织协调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各种力量,保证其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并使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达到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培养合格技工学生的目的。为此,必须认真探索和研究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唱响时代主旋律,全方位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人生观和形势教育,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措施。实践中要抓“三个月”的系列活动,即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五月份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项活动都要紧紧围绕主题,形成系列化、层次化、多样化。例如,召开学雷锋活动动员和表彰大会,有力地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还可以连续举办“我爱祖国”歌咏比赛、“民族理论”知识竞赛、“我爱我的专业”演讲比赛和“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连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报效祖国。学校可以成立读书会、兴趣爱好小组;通过电脑网络,建立自己的“博客”;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锻炼一大批技能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具体、充实、有趣的活动,调动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热情,把培养民族自豪感、爱国敬业精神及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意识融于学生的活动中去。
二、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形式是学生投身改革开放、了解企业管理、参与经济建设的一种好途径、好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可以深入生活,观察社会,了解现实,适应环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规划要具体细致,班主任或德育课老师要与学生保持经常联系,解答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把培养学生做人能力、做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及更新知识能力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三、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
学校的学生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要重视学生会对于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要对他们的工作加强指导,本着想着前面、站在后面的原则,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广播站、黑板报、有线电视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地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四、发挥德育课教学的作用
一、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特点看待中职生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它在培养目标上,尤其突出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求,强调培养第一线技术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这一办学特点就要求学生不论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都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愿意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必须具备不偏爱于脑力劳动、不偏嫌于体力劳动的思想,愿意到生产或管理一线,在脑力劳动付出的同时,更愿意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苦乐观以适应这种需求。
二、从中职生本身的特点看待中职生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
现今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他们能够也愿意接受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却很少有动手的机会亲自去实施一项完整的工作。而优越的物质条件有时会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不利因素,使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了不愿动脑、更不愿意动手、怕苦怕累的习惯,加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中职是中等教育的最低层次,毕业后充其量只能找一份工人岗位的工作。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在学校学知识,毕业后搞科研和上层建筑,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从事一线技术型的人才,因此,他们感到自卑和反感,“中职生自卑”“劳动低下”成为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影,这种观念严重影响着中职生在学业上的进取。
由此可见,必须把的劳动教育纳入中职教育中去。
认为:劳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活动,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第一性活动,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自身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创造出自身生存的精神生活条件。这种精神生活的条件就是人们通过劳动所形成的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对劳动价值的丰富内涵具有深刻理解的感悟。而这种对劳动观的升华就可以反过来激励人们更加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劳动中。
要引导中职生达到劳动观的升华,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具体如下:
1.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载体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任何知识,如科学技术,如果不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实践,都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而不能成为现实的财富。中职生的所学所用,正是这种载体的传动者和实践者。
2.在实践上,采取学劳结合教育,即在保证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安排适当的时间到工厂一线,同工人技师和技术工人一起劳动,在劳动中找出书本知识和生产技术的结合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超过了70%,而且这种能源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仍将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煤矿采掘机械设备也朝着大型化现代化方向不断更新和发展,开采速度的加快使得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逐年攀升,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各种矿难事故中瓦斯爆炸及煤与瓦斯突出在这些事故中占到三分之二,是世界上煤矿瓦斯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煤矿技工学校是为煤矿企业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人才的学校,是煤矿储备和培养各类基础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在此期间加强学生对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就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我在学校一直从事通风实训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我结合实际摸索出一些关于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安全管理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引用实例深化安全教育
现代教育早已不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而学生也早已不再满足老师站在黑板前喋喋不休的说教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引用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
比如,瓦斯燃烧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通过让学生了解基本生产情况和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预兆以及事后的事故分析,最后让学生总结瓦斯爆炸的原因,得出煤矿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发生:(1)空气中瓦斯浓度必须在爆炸范围内;(2)必须有高温热源;(3)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安全防护知识,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瓦检员操作规程,防止瓦斯积聚与超限(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值),防止引燃火源,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通过身边案例的教育,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对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注重实训操作的规范性
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实训教师应熟悉我校有关实习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训工作中严格执行。
(2)指导实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能力,能组织全程实习活动。
(3)认真做好实训准备工作,熟悉实训大纲和了解实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按照实训大纲的要求,做好实训教材、教学资料、参考资料等的准备工作;在实训前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实训大纲,明确实训目的和要求,向学生布置写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
(4)实训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安全工作贯彻始终。
(5)全面负责,教书育人,安排好学生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包括形势教育、热爱劳动教育、热爱专业教育等),要随时了解学生在实训中的思想表现,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6)实训结束后,让学生提交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并认真批阅,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是评定。
(7)实习结束后,及时向教务部门提交学生实训成绩单。
2.对实训学生的要求
(1)明确实训任务,认真了解实训大纲,做好实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进入实训场地必须按实训要求着装,操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用品。禁止穿裙子、短裤、背心等上岗操作。
(3)服从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的安排,实训过程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严格按要求实训,努力提高专业操作技能。
(4)爱护实训设备及工器具,保持工作场地整洁,用过的工、夹、量具要摆放整齐,丢失及非正常损坏的物品要按有关规定主动赔偿。
(5)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设备操作及安全用电,不得擅自操作。未经允许,严禁操作电气开关。
(6)实训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习笔记、实习报告。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通风实训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便携式瓦检仪和风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为了能让学生灵活、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尽可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搜寻一些关于瓦检仪和风表结构的三维动画,自己构思并让学生参与制作一些反应矿井安全的简单动漫。
在实训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模拟矿工上班工作的所有环节,如何正确佩戴仪器,如何交接班,如何测量风速、检查瓦斯填写记录等,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比赛,或集体讨论、分组比赛,不仅能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
总之,我们在通风实训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条件尽量创设适合、方便学生训练的环境,为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而服务。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编号:GJA114006)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广西教师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8-0009-06
职业教育自产生开始教学与工作就存在着同一性关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兼有“职业人”的身份,“职业人”培养职业人成为职业教育应有之义。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受普通教育影响,“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规律遭到扭曲,职业院校的教师逐渐脱离了“职业人”身份,成为非“职业人”。还原教师“职业人”身份,让其重新回归工作世界,将“工作”世界与“教学”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有效矫治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偏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呼应当下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 “工教结合”的析义及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教结合”是在职业教育特定语境中与工学结合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
(一)“工教结合”析义
“工教结合”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专业工作与教学有效对接,是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的规定性,揭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教”是教师的教学,“工”即“做”,指的是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既包括教师到企业或工厂的兼职,参与技术推广和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也包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环境、工作场景或工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及教师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示范演示活动。 “工教结合”意味着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履行职责的不同而不断转换,在单一的工作世界主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专业性工作,在学校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以教师身份出现。教学与工作世界的联结,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性、关联性。“工教结合”是“教中有工,工中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活动交互存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从空间维度来看,“工”可以是校内教学工厂实践,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并不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教学工厂、企业现场。从时间维度来看,“工”与“教”交替进行,“教”则是在专门教学时段,而“工”可以是特定时间,也可以是业余时间。“工”与“教”互相依存,“工”不是简单的工作参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密切与业界的联系,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间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教师的“职业人”身份,为了更好地“教”。“教”也不是简单的教,它源自工作,但高于工作,把在工作世界的范例带回到学校,经过教学设计,通过示范,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学结合”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已经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它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育人模式,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一种工作探索[1]。无论工学结合形式和外延如何演变,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体现的是职业教育对学生学的规定性,实质上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创造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机会,强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呼应,“‘工学结合’中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两者逻辑关系。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统一在‘做’字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3]。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的教育方法论。
“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体现的是一种共生态关系,两者有效地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职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师生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等统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体现了能力为本教育思想,表征着职业院校师生的真实生存发展状态,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展示的是职业院校的文化。
当下,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应有地位重新确立,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路径和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教学是一个整体,一种双边活动,如果只强调学生“工学结合”,忽视教师“工教结合”的有效呼应,教学效果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教师回归“工教结合”应然状态,呼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工”与“教”结合与分离
“任何理论最终只能从‘事实’或者原本的给予中获得其本身的真理。”[4]“工教结合”作为历史的产物,来自于历史的事实,来自于它的原初。职业教育自诞生开始教学就与生产劳动天然结合一起,相当长一段践行着“职业人”培养职业人规律。从学徒制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师傅的职业人身份开始弱化,逐渐被“教师”身份所遮蔽,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教学世界与工作世界相分离。
(一)古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最佳境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巧、方法态度的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说,自人类社会之时起就存在教育活动,那么这种教育活动首先是技术教育活动。“技术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技术教育,这一阶段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同一性。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年轻一代也正是在现实的生产劳动中完成其社会化过程。”[5]在这个历史时期,劳动生产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以劳动为主,职业教育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萌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之时,技能传承也开始转向由专门人在专门工作场所来传授,原始状态职业教育演变成为学徒制。学徒制是以单纯手工工业职业训练为目的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教学散在单个的、多作坊或家庭等现场进行,体现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在这种学徒式的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他们的实际操作就是学徒榜样和标准。”[6]师傅与学徒两者同时具有双重身份,师傅身份既是教师,亦是职业人,学徒既是学生,同时亦是准职业人。师傅不仅是行业技艺的传播者,技术通过他们得以代代相传,而且对学徒品行负责,通过示范、练习,模仿,矫正完成师徒之间技术传承。古代学徒制度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有效形式,其实质是教学与工作的同一性,“教学做”一体,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结合,工作与学习有效结合,日本学者细谷俊夫在谈到中世纪的学徒制度时认为,“一方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7]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现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渐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古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工业化批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中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育效率不高。学徒制是个别教学,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先要熟悉工作的所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很少单独传授,而是在完整、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这样要掌握各个工序就需要长的时间,因此学徒期特别长。”[8]因此,古代学徒制单一培养方式演变为集中批量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实现了现念的学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代学徒制的“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的内涵,但形式有所变化。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国主要以两种不同类型为代表,一种是企业训练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培训,师傅既是教师又是工人,边教学边工作,以培训为主,如日本的企业训练制度,我国企业办技工学校。另一种是企业与学校结合型,较为典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理论教学。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的培训师则不一样,同时兼有师傅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既能胜任一定理论教学,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时间间隔不长,学生能迅速消化从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企业培训师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学校理论教学的缺陷,因而不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现代职业学校“工教结合”的式微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后,使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教师职业同时产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学校也因此成为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教育场所。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这种学校教育范畴,而主要以非正式教育学徒制的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在19世纪的确立,现代学校形态职业教育也因此产生。古代学徒制在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中受到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在现代教育制度确立之时,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自然归并到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要按学科模式分专业进行的,在学科知识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教学。因此,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师逐渐与职业世界分离,逐渐丧失“职业人”和“师傅”的身份。
三、“工教结合”的回归
“虽然我们对过去的历史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育历史似乎为未来的教育提出双重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9]“工教结合”的回归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本质的需要,而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工教结合”回归不是简单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和一定时代背景的有机结合。
(一)技术知识传授的要求
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知识,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技术知识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的表现形式是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知识。经验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规范化的技术和记载,理论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阐述。技术知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关于“做”的实践性知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知识首先表现为经验技术,并贯穿于技术发展始终,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技术知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在前技术时代,“以工具的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在技术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以经验技能为主的单相技术结构”[10],当时的技术以一种经验技术存在,技术与掌握技术的人是不可分离的。经验技术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些无法详细言传的技术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来,技艺的流传只能通过师传徒这样的示范方式得以传承。徒弟按照师傅的样子做是因为他信任师傅的办事方式,尽管他无法详细分析和解释其效力来自何处。在师傅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徒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那种技艺的规则,甚至连师傅本人也不外显地知道的规则[11]。因而,一个人要想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或难以言明的技术知识,就只能委身于另一个人进行模仿。到了近技术时代,“在经验技术累积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与古代手工工具不同的机械工具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实体型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的双向技术结构。”[12]在这一时代,虽然产生了以新的实体型技术形态,但技术知识还是以经验技术为主,技术的传授仍然离不开“做中教”的示范方式。进入到现代,“在双相技术奠定了工业社会的技术基础上,在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理论知识越来越重要,知识型技术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相结合的三相技术结构。”[13]从技术的发展历史逻辑和技术本质来看,技术理论产生并不能取代经验技术,它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形成完整的技术知识,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仍然需要遵循“教学做”的规律。
(二)教师职业规定性的要求
职责是组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的工作任务,它是构成职业的内容要素,决定着职业的性质和分类。一般来说,组织是由岗位组成的,岗位是组织设定的,至少是社会认可的,并以组织或者社会的名义,给这个岗位规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称之为岗位职责。岗位与职责是凝固在一起的,明确的职责是反映职业特征的依据,因此同样具有稳定性,不因人员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对教师岗位具有规定性,除了教育的共性规定之外,还有特殊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是指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职业行为,还有一种是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为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而开展的活动行为,无论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是间接的职业行为,都属于职业行为范畴。“职业活动必须以素质条件作保证,只有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相匹配,职业活动才能卓有成效。”[14]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直接职业行为就是教学,间接的职业行为则是职业世界中工作,教师的间接行为是达到与其岗位匹配素质条件的职业活动行为,这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的教育教师的主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凯兴斯泰纳认为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他说“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证明之前是不允许作教师的,至少不允许在教育机构作教师。” “我不仅仅想让国民学校知道这些要求,同时也想让所有学校无一例外了解这些要求。”[15]
教育育人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16]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作为普通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而且还要发挥作为职业人的示范性作用。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过“‘教授手上没有油’他们是知识的导师,但不是技能的师傅,学生‘拜了师’而‘学不到艺’。”[17]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更应如此,教师要成为职业工作的示范和职业道德的示范。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完美的职业形象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终生,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所有改革因素中,涉及教师改革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键和制约因素,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同步改革,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实践基地改革,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工”与“教”结合是适应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当下正在进行的工学结合改革虽然是取得一定进展,但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工学结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按简单直线思维方式,单兵推进,将难以有所建树,必须把工学结合置身复杂视野来统筹考虑。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教师是一个关键,也是制约工学结合有效推进的瓶颈,倡导工教结合是对工学结合有效呼应,也是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中教与学结合对象都是“工作世界”,工学结合直接指向学生学的能力,工教结合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能力,两者最终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所谓生产性实训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8]现代职业教育强调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导向。建设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生产性实训按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展开,教学与生产同步进行,实训的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按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真实的产品,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从而使生产性和教学性达到有机结合。生产实训要求教师同时兼任“教师”与职业人角色,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进行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项目结构分析,开发教学项目,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内容分析,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作为职业人角色,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发挥职业人示范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成为教师教学平台,而且也成为教师锻炼和示范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组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传统职业教育针对这两类知识在课程结构中分别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区别两种知识学习。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相促进和转化,而且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则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19]当前,理实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不但开发不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即使开发出来也无人能够去实施,一体化课程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有其特殊要求,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为例,“学习领域所显现的一种全新的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性原则,就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并在专门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20]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与工作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有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工作世界的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指导实践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学过程必然是“工教结合”,做中教,教中做。
4.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提供社会服务也是职业院校一项工作职责。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能胜任课堂教学,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还要积极参与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同时这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对教师的必然的要求,“工教结合”理应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样式”。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决定职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一个职业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该职业是否有专业性的核心标志。我国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21]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整体专业水平比较低,大多数缺乏必要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说明职业教育师资具有很强可替代性,也难怪经常被社会所诟病。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要走出当下困境,专业化是其必然选择。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必然与普通教育的路径不同,否则就会与普通教育教师同质化,容易被替代。
四、 “工教结合”的路径
在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师不能很好胜任“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职责。“师傅教徒弟”职责情形下,要使教师同时扮演好教师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工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已经习惯学校“教”行为模式,要使他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向,专业自觉是基础。传统职业院校的“教”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工教结合”在空间上跨越了教学与工作世界的界线,教学工厂和实训实习基地成为他们新的活动平台。现有教师制度并不完全支持“工学结合”,要促进“工”与“教”有机结合,在制度层面也必须加以考量。
(一)教师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22]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自觉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专业活动的认同、理解、接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除与普通学校共性要求外,还有一定的专业标准——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自己专门行为模式。“工教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行为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成长不能仅仅局限单一的教学成长,必须依赖具体职业工作场景历练和职业工作实践体验,学校和企业都是他们成长的沃土。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走出校门,自身学会在行业中生存的高技能本领,才能实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目的。职业院校的教师与职业人结合,不仅能积累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能融入职业人的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从而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也会自觉将企业文化引进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主导学习和实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人的素质和行为规范,树立起职业角色的成才志向。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广大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旦有了专业自觉,就会认识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紧迫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工教结合”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努力践行。
(二)构建实习实训平台
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重要平台。从系统论角度和教学相长的规律来说,教师是重要相关者,实训实习基地不仅要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场所,也要变成教师“工教结合”场所;不仅成为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且要成为“工教结合”平台。因此,要从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工学转换,还要从有利于教师 “工教结合”,“工”与“教”转换出发,整体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都是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教学为主,生产性为辅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师是“主人”,而在校外实习中教师只能是“客人”。只有当教师成为实训基地“主人”时,才能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23] “主人”与“客人”位置并不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形会发生转变,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努力,在企业也能“反客为主”。
(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双师型”教师理论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变成了证书化、概念化、形式化、碎片化、工具化,这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对应,具有动态性,强调的是过程,促进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工教结合”这一提法可以有效弥补“双师型”教师理论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工教结合”相关制度,在制度上为“工教结合”提供保障。
建立“工教结合”制度,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兼职制度。国外发达国家不仅建立兼职教师制度,而且建立相应教师兼职制度,如在澳大利亚,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每周在相关企业兼职工作10小时。我国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而对教师兼职有一种片面认识,忽视教师兼职制度的建设。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教师兼职重要意义,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兼职制度,把“工教结合”制度化、常态化,将有利于教师走出校门兼职,深入行业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教师带着问题去企业兼职,通过企业兼职带回项目,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兼职也是教师对自己实践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融入行业,成为职业人,职业院校的教师才能真正达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师傅教徒弟”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10).
[2]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3]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126.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5]方鸿志,陈红兵,陈凡.技术教育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04).
[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7][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C]. 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84:24.
[8]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10][12][13]盛国荣,陈凡,韩英莉.论技术发展过程的累积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14]张洪霖.职业学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1.
[15][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
[16]牟艳杰.教师劳动特点及其原因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02).
[17]俞仲文,韩树林.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J].求是,2007(18).
[18]贺星岳.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19]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20]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7-0041-04一、问题提出:国家新一轮职业学校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改革启动
201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66.3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4.14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比例6.24%。在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07万人,占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98%。可见,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主体,但其在专任教师总量的比例偏低。这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不符,需要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级教师的培养。
2000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有30多所高校招收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累计招收教师1.8万余人,毕业1.4万余人。招生人数从首批的982人,到2013年的2579人,增加了近3倍;招生专业从最初的39个增加到100多个,涵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240多个(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含321个专业),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颁发的是偏重研究的学术学位,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应以培养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职业胜任能力为重点,更适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培养,这需要重新审视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工作。
为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师资,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学位办[2015]28号),批准45所院校首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试点工作。自2016年起,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即将考试并入学,需要试点单位进行系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培养出真正适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
二、历史沿革: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人才的能力,需要改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在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同时也需要引进一批专业技能扎实、熟悉职业教育方法论和教学法的新任教师,在源头上保证职业教育教师胜任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互补充的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借用的是学术性学位。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基本采用学术硕士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方式,授予的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学术学位,侧重学术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培养。而就职业教育的专业属性而言,不是学科性专业,它总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的这一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即与职业的工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致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1]。显然,专业学位的性质更符合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转到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来。
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学位系统中增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7年起正式招生),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获取硕士学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不同的是,学术学位重在培养创造知识或技术的能力,为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储备人才。而专业学位重在培养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由于定位准确,在1996年分设两个培养方向(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专业领域。学科教学从包含6个专业方向扩展到包含11个专业方向,很好地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硕士层次优质教师的广泛需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教育管理人T。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范畴,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完备上来说,教育硕士已经在纵向上包括了中小学、学前教育等领域;在横向上,从普通教育扩宽到同一学历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急需提高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具备完备的体系,纵向上有初等职业教育或在普通院校中的职业技能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从长远来看,要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可以按照“两步走”的路线进行,第一步可以在现有的教育硕士专业类别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规律。第二步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逐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
三、经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
德国职业教育榈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并无明显的衰退,前总理施罗德和现任总理默克尔都明确表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教育。好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好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在德国,要想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必须参加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参加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必须具备至少12个月的工作经历,这段工作经历要与所学的职业学科相关。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是为期9个学期的大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领域中的职业科目(相当于我国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第二学科和学校中的教学实践。职业科目课程是对职业技术专业科学领域的深入学习。第二学科可以为普通学科,如数学、物理、政治、英语、体育等;或是与许多职业领域都相关的一门科目,还可以是侧重职业教学的教育科学,必修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劳动教育和工厂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践性教学培训,以预备形式进行,一般为期18个月至24个月。内容主要包括在职业学校听课,在职业学校接受一名有经验的职教教师的指导,尝试独立组织课堂进行教学,以及参加由教育部在师范院校组织的教育理论和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法研讨课。预备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通过,将获得到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的资格。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既具有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保证了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但即使是这样,德国在大学实施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后,还是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观点是来源于工程科学知识与工人学习如何工作、生产、操作、维修技术系统或机器的知识基本上是不同的,工程师作为实践者所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于他们大学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性知识[3]。同时,对专业教学论的学习也存在异议,专业教育论本应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但在大学课程学习时,专业教学论未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实践教学培训过程中学习的是实际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连贯的学习专业教学论。
20世纪90年代,为改变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这种情形,德国几家提供技术领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开始改革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学科,在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中,给予教师实践性知识,注重培养其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或培训(行动导向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核心内容,重构了职业专门化学习课程与一般职业教育学、教学法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的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一方面,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的工作特点,突出技术性,强调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技术技能,能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师范教育的特点,突出学术性和师范性,强调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
四、明确方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相关建议
(一)发挥院校主体作用
培养院校要强化主体和责任意识,统筹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整体实力。培养院校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导师通常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工程师工作经历,熟悉技术知识和熟悉技术发展。或建立由校内导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导师和行业企业技能实践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指导团队。培养院校应拥有必备的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实习实训条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培养院校要加强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订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反馈机制。
(二)实现招生考试突破
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在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上三性统一,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生产一线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技能,如果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来进行入学考试,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显然与培养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考试上要对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进行改革,实行综合素质考试、专业知识测试。加大培养院校自主测试和面试的比例,专业知识测试由培养院校自主命题,内容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实施招生计划单列管理,单独录取。在全日制攻读职教硕士研究生中,实施紧缺行业相关专业职教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吸引专业学科毕业生和在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报考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优先重点领域培养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才的培养既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又要引领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的战略转型期,国家要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点培养这些领域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职业教育又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需要结合地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能支持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技能人才培养的紧缺“双师型”教师。
(四)强化两个场所实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接受了严格的专业学科训练,具有较好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这些学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生产实践等职业情境保持紧密接触,实践操作技能不够导致教学与产业脱节,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只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到真实生产环节去工作、锻炼、实践,通过到企业实践掌握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强化职业实践的训练,才能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教学技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让研究生到职业学校去实践,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带领下,参与集体备课,单独进行教学设计,单独组织课堂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技能的提升。
(五)突出三个能力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教科研能力。这就需要培养院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开展应用导向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研究生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步提升。建立校内外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实习基地,实施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支持研究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离不开培养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参与。培养院校招生培养要有效对接地方职业教育教师需求,密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形成职教硕士教育协同培养机制。一个研究生不应该只由一名导师指导,而应该吸收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人才全方位参与培养过程,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每个研究生应该有多方参与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地方政府要做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预测硕士层次教师需求数量,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委托高等学校开展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保证职教硕士研究生能够顺利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上工作。鼓励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师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企业实践岗位和实习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攻读职教硕士,要积极引进具有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学校就业任教,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实习岗位和教学研究条件。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