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分享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2 16:17: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分享

篇1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处于蒸蒸日上状态,初中教学科目不断增多,地理学科成为检验和衡量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是否达标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限制,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时间和效率得不到保证,因此,初中地理老师要不断思考和探究,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和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现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与现代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存在很大弊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作用被忽略,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导致地理课堂死板、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锻炼,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新要求,全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探究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新知识和新能力,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展示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我们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课为例。在这节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即完成导学案,其主要内容如下:1.勾画出教材中多种定义,并把重点定义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2.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辅导教材制作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表格,分别标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植被特点等。3.思考问题: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理解不同季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变化,以及不同气候的地区之间有什么区别;结合资料总结,气候变化和异常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会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积极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会将自己的导学案分享和交流,彼此分享经验和心得。学生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会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为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第二,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提出生活化地理教学,即把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连接,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生活化教学。因此,地理老师要深入挖掘地理与生活的衔接点,把日程生活中的实践引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学习的距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多变的天气”一课,在这节课的教学导入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肯定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吧,对这个节目很熟悉,但是有谁注意过天气预报中涉及哪些方面呢?”紧接着利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并对天气预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回忆本地一周内的天气如何,有哪些变化,对天气的不同变化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以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了解天气变化和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地理学科教学的亲切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第三,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大篇幅地讲解概念和定义,学生不断吸收知识信息并存储在大脑中,掌握大量地理知识和信息。为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地理教师除了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传授课本知识的任务之外,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条件。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一课后,学生对我国的水资源的了解更为深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课外调查任务:根据全班学生的居住地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本小区和附近社区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和是否存在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水资源,等等。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成表格或者是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和有效化,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地理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地理教学最佳化。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5-01

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学中创设多种有效的地理教学情境,可以收获不错的地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渗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把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设定教学方案。

一、情境体验教学需遵循相关原则

1.遵循合作选择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把“合作”运用到教学模式中,并且要在自主的基础上运用“合作”教学模式。要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地理情景体验教学中更不能离开合作性原则,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参与地理情境教学时是需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遵守合作性的原则,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共赢,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地理知识,和答题技巧。

2.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地理情境体验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规划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作为中心,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作为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课下沟通以及课上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的动力。通过遵守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战胜遇到的困难,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

二、情境体验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体应用

1.充分利用故事与图像,巧设情境

地理学科中有很丰富的地理景观以及充满趣味的地理故事。在地理课本上有很多可以向学生展示具体知识的地理图片。同时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教师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大千世界,从而为接下来的地理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到动态的图片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把搜集到的图片通过PPT和Movie做成小电影,让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例如,在讲解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形状,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具体的地理知识。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地理教师也可以把地理教学和其他科目教学相结合。在讲解七大洲,四大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穿插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之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创造故事,或者在故事中揉入新鲜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以口头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抽象的地理知识,那么学生是不能准确的掌握的,教师只有通过具体地理故事或者运用多媒体把知识具体化,才能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把科技运用到课堂和室外的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环境应向开放性转化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中,形成的是“教师传授,学生领会”的模式。这一模式虽然提高了整体的效率,节省了一对一的时间,但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模式的单一与被动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改善学习环境,转变学习模式,要以开放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构建这一开放的学习环境需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发挥一些模范学生的带头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计划,切勿以偏概全。

以《认识地球》教学为例,在这节地理课堂上,教师除了通过图片以及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以及具体的地理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把课堂搬到室外,以具体的模型向学生展示抽象的地理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并且调动学生对学习上不懂内容进行询问的积极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关系,老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要勇敢的进行训练不怕失败。学生也要尊重老师,和老师建立好关系,尊重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训练塑造更完美的自己。

3.搭建活动和表演平台,巧设地理教学情境

以地理活动带动地理情境的设立是初中地理教师的又一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在增加新鲜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因为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够加深对地理的印象,从而加深自己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侧重的是学生对地理书本上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取得的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标准。孰不知这样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职能暂时的提升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地理教学把课本知识和课下活动相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在地理活动中感悟,在地理活动中成长。同时,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情境体验式教学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并结合教学的要求制定正确的、合理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情景式教学活动中,便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1.地理素养的定义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它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此外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球表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地理素养是地理教育教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般认为,地理素养由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组成,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2.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的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研究范围、丰富的研究方法、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赢得广泛的生存空间。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它学科素养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3.地理素养与地理教师培训方式

地理素养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提升地理教师地理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在职培训,而培训中方式的选择又尤为重要。通过培训前的调查,可以明确地理教师在地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有效设置培训课程和内容,使培训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择紧密贴合地理学科实际的培训方式,可以促使地理教师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训后跟踪调研,可以及时对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巩固培训效果,提升培训价值,同时调整和完善培训方式,使下一次的培训更为有效。

二、重庆市农村初中教师地理素养概况分析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状况。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开县、梁平、石柱、黔江、涪陵、南川、万盛、綦江、合川、江津、潼南等20多个区县的上百余名初中地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可以发现,重庆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很大一部分非地理专业毕业,地理素养较差,其师资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初中地理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1.地理专业知识有待加强

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部分,涉及天文、气象、水文、土壤等各个方面,抽象难懂,不易理解,如果地理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在讲解时就会有很大困难,不仅不容易讲解清楚,还有可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而与城市地理教师相比,重庆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大多非地理专业出身,大部分由历史、数学、语文、政治等其它学科教师担任,没有经过系统地理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比较贫乏,理解也不透彻,在讲解过程中纯粹照本宣科,不能知其所以然。同时,他们对地理科学的发展态势也缺乏了解,不能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扩展学生知识视野,难以胜任初中地理教学。

2.地理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地理专业能力是教师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地理专业能力包含地理学科能力和教学能力,即不仅要有社会科学类常规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技巧与能力,还要有自然科学类的演算、实验、制图、考察等技能。根据信息时代对数字地球教学技能的要求,地理教师还必须与时俱进及创造性、艺术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重庆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大部分属于非专业教师,地理专业能力如实验、实习、制图等能力极其欠缺,有的教师甚至不能绘出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轮廓图,加上农村学校条件所限,现代技术媒体设施设备不完善,地理信息能力也有待提高。同时,由于自身条件及学校条件所限,在教学中也不能体现较好的教学技能技巧。

3.地理专业意识急需提升

农村地理教师大部分专业意识比较单薄,非常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将地理看成可有可无的“副科”,对担任地理学科的教师存在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无能,也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教地理。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中尤其突出,所以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大部分都非专业出身。这部分教师本就没有地理专业背景,对地理学科谈不上兴趣与喜爱,再加上对地理知识和技能都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很多时候自怨自艾,勉强走上讲台,长此以往,地理教学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更谈不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三、基于地理素养提升的培训方式

1.问题驱动培训,满足学员需求

问题驱动式即通过问题这一桥梁达到教学目的的培训方式,它主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国培计划”的学员来自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初级中学,有一定教学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对地理教学规律具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教学中产生了很多困惑,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日积月累形成的经验也成为他们拒绝变化或发展的障碍。基于对学员的这种认识,在进行每个专题培训时,授课专家都应与学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现有水平、培训需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初中世界地理教学策略研究”的培训课堂上,授课专家就可列举初中世界地理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让学员自行选择最需要了解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满足学员在重难点剖析、学法指导及教学建议方面的需求,对其地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2.专家讲座培训,扎实专业知识

专家讲座式即授课专家以通俗的语言表述高深的理论,将培训内容以专题讲解的方式传递给学员的培训方式,为加强效果,需要授课专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要注重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培训中,为加强国培学员的地理专业知识,拓展地理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等,知识性强或信息量大的课程都以专题讲座和专家与学员对话为主的方式进行。例如,为扎实地理专业知识,让学员了解地理科学的新发展,“自然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新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都可采用专家讲座方式,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凸显地理学科专业性,围绕专题,以预设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贴近初中地理教育实际,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落实引领性,以促使学员地理知识的拓展与提升。

3.案例分析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式。通过案例,对地理学科能力进行培养,也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使学员地理专业能力的提升。培训中,授课教师可根据培训内容准备相关的主题视频课例,最好是一线教师的优秀课例,通过对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更加凸显培训主题、突出教学问题、拓宽教师讨论和反思的视野。培训学员已有的教学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可以作为案例进行交流分享,使大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并主动接受新的观点,提升对其专业发展有价值的能力。另外,培训不但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增加地理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方法内容,授课教师可将野外实习考察的相关案例和视频展示给学员,让学员进行讨论分析,提升学员专业能力。

篇4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37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相协调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当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随之进行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教师、学生、教材协调发展的教学评价新体系,不但要重视学生结果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过程的评价,从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表面现象,流于形式,没有将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二)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不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三)地理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要想实现地理教育教学的进步与飞跃,必须要有教育理论作指导,而当前的教学情况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理论做支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地理教学广度与深度,难以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造成了地理教学的盲目性,不利于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地理教学,教师会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且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和实践没有多大关系,使得地理知识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地理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同时发展个性。

1.重视实践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当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和特点,自主写地理调查报告,同时还能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信息等,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之际,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文明旅游》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在谈谈看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实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内容不同,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初中地理主要描述了地理景观,而高职地理知识更加抽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积极思考,掌握更多有效的地理学习方式,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按照学案自主预习,学生自己提出观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发言,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之上,通过学生发言引起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和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3.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广阔的自然天地和人文景观,很多知识有着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其中包括挂图、多媒体设备、幻灯片等,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设计切实可行的学具,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4.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

团结就是力量,每一个地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和组内其它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成长提高。另外,教研组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制定相关的教研制度,如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使每一个教师的能力都能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教师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教学的特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手段,突破陈旧的思维方式,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完美地渗透到实践中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学会求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J].大观周刊,2011(47).

篇5

前言:教育生活化是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关于教育和生活,著名教育家杜威以及陶行知等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但其本质都是要将教育和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起来[1]。近年来,在学科核心素质理念的推动下,人们对于教育生活化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以初中地理教育为例,对地理教育生活化展开了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對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其无论是地理课程,还是对学生都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从地理课程这一角度来看,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其能够更加突出地理教育的实用性。这主要是由于初中地理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均对生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如天气预报、地理方位等等。从学生这一角度来看,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其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会进一步激发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另外,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其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因此,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二、现阶段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教学素材不充分、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引导等等,进而导致教育生活化难以顺利推进和实施[3]。具体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是地理教材,然而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现象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少;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讲解和记忆为主,对于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度和重视度均不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总之,目前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教学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促进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生活实践素材的挖掘并丰富理论知识

为进一步促进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应加强对生活实践素材的挖掘,进而丰富初中地理的理论知识。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在实际教学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与教学有关的生活素材的准备。以夏季风和降水的关系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南方洪涝灾害和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认识,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素材展开教育。例如,以交通工具选择为例,可让学生自己制定出行路线,并说明缘由的方式,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二)注重创造生活化情景有进一步实现教学生活化

在推进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和丰富是十分必要的。创设生活化情景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以初中地理关于经纬线的知识为例,教师为让学生形成空间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可通过“环球旅行”活动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纬度位置,并进行换算。同时,每道一个国家,邀请学生充当导游,以向大家介绍经纬度,国土风情等等。这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够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又如,教师在讲解多变的天气时,可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如选择夏至前后的一段时间,以某地为例,让学生观察气温冰花、风向变化,并分析其中的关系等等。

(三)积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

为促使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应引导学生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相关的生活资料,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也可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方式,如观察某一现象,并进行及时的记录,然后与同学进行分享等。又如,教师可通过将自己假期旅游的照片,给学生分享,让学生观察并学会辨别其中的天气、风向以及气温等等方式,来激发并指导学生对自身现实生活的观察,从而掌握地理知识。

(四)加强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为此,应加强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太阳与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一天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太阳的不同方位进行提问。对于能够从本质上分析现象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如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而对于仅仅看到表现现象的学生应给予纠正,如太阳是自东向西运动的等等。

结论: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必然会成为重点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各初中学校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本研究认为为促使初中地理教育走向生活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活实践素材的挖掘并丰富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创造生活化情景有进一步实现教学生活化,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限时生活进行观察,更应加强生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从多角度出发,方能促使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冯利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6(10):125-127. 

篇6

引言

通过总结教学经验,迎合现代教学思想,如今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零碎简单的授予学生知识,而真正需要实现的是教会学生综合全面的自主学习。基于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优越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目标发展性,教学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求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

当然,开展更有利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重体验;重参与;重过程;重应用的思想,这样教师的努力学生的配合会使地理教学活动取得更大进步。

一、在原本教材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活动

下面就是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更有效开展实践活动提出的几个方面:

同样是对于教材上面的知识,表达的方式却可以有很多种,对于在设计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实践时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实质及吸引力,明确其真正目的,要使实践活动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努力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的发源地往往来自与学生身边,地理这门课程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它兼跨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以在学习这一课程时,我们应该走到大自然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乐趣,获得知识,这样要比单单记住课本中某一条定律或规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结合时代坚持创新性原则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自然灾害等多重问题的挑战,所以结合时代的变化,在实践活动中要考虑到“全球意识”,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带领学生参加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白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影响全球变化的原因,从而理解必须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此过程中,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大胆创造,针对不同问题,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解读方案,体现实践活动的创新性。

二、本着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全面设计活动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就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自主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考虑问的思路,体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地理,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全面发展。

考虑到综合发展,地理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在学习地理的同时联系其他学科,例如:与语文结合起来可以组织“保护环境”的演讲,了解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与生物联系可以分组讨论“环境破坏对生物的影响”;与历史课联系能够了解“家乡几十年间的地理变化”。这样更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环境设计活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拓展信息,充实实践活动

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家乡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国际国内事务的变化,教师应注意多收集,积累鲜活的地理信息,鼓励学生多渠道,广题材的关注地理现实事例,例如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渠道都可以。

这就需要老师多多留心身边的生活信息,及时积累总结,并分类以便及时应用在课堂上分享给同学。

2.结合乡土节日文化设计活动

针对家乡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实例发现问题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此外,我们可以结合重大的环保节日对地理深入了解,4月7日是“世界无烟日”,保护环境拒绝吸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保卫地球人人有责;5月11日是“世界人口50亿日”,控制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身,因此,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来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3.多配合现代设备使用图像信息进行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形式能够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课本知识,以视频,影片,图像,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综合体现能够让学生感触更深刻真实。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影视,影片资料来更为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可以找一些更适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影片,像《冰河世纪》在带给学生乐趣的同时,又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破坏环境给身边的动物带来的灾害,一举两得。

四、设计高效的实践活动方式

地理这一学科需要的团结协作很多,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应培养学生的团结组织能力,开展更为高效的实践活动可采取以下方式:

(1)分成地理学习小组,团结协作发现探索问题,要敢于质疑,要学生自己总结结论;

(2)多设置情景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地理情景,例如,对于河流污染问题的探求,分析,以及解决措施途径等的概述,让学生自主思考,总结积累,能够做到实地考察更为直接的了解地理,学习地理。

五、总结

在地理教学设计实践活动中,按照上述方法方式积极进行,并及时总结归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经验,师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一定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自主性,多角度寻求实践设计的途径与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多观察,多动手,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多思考,创新实践,一定会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琰.多维地理视角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篇7

前言

初中地理新课标的提出,有效的提升了地理学科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当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在于教师只注重开放性教学环境的建立,却忽视了学生读图能力的掌握,使得学生学习费劲;对此教师就要注重教学方向、教学目标的转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1.注重学生地图用途的引导

初中地理教学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教材内容多且杂,学生对于地理概念容易记混;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地图的实际用途,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理剖面图、人文景观图等等类型是学生常接触的地图,学生只有明确不同类型的地图,自身的主题含义这一基本的知识内容,才能更好的进行地图解析。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地图的下方,用颜色突出的笔进行地理原理图、自然景观图等类型与主题的标记,在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第几页的什么类型图,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读取、应用;采取该种教学方法,也加强了学生结合地图学习的意识,发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

2.做好图文结合的有效教学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过程,学生只有做到图文的有效结合,才能加深对于地图认识和理解,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看图分析文章的能力,对此就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单纯的让学生背诵,学生会容易出现记忆模糊等现象,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热带的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以及热带沙漠气候等进行有效的联系,做到图文结合,最后采取小组互相评价、互相考核的形式加深学习印象。

3.开发学生读图技巧

针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教学,以及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都要根据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进行教学,积极制造开放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方法的层次性以及针对性,一改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继而封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积极注重学生意见的反馈。

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地形”课文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图文结合,并排除代表认为该组理解地图的方式,此时不同的小组会表示该组采用的是中心突破法、形状观察法、暗射地图、对比归纳法等,并让小组派代表,讲解才采用此种方法的过程,像形状观察法,即通过图形的观察,将其与生活中实际素材进行靠拢,提高图形的明显特征,继而加深学习印象;学生之间学习成果的分享,会让班级学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继而找到合适的自己读图技巧,从而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水平。

4.注重学生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任何一项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会带动其他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其他学习能力,像学生地理识图、用图以及绘图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针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每天看图的好习惯,继而强化学生识图的意识。然后不断的采取颜色复位、找地名等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树立读图意识。

针对于学生的用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教学总结环节,通过学生教学训练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用图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各洲的分界和主要海峡”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奖励制度,让学生自告奋勇以双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文章总结,让学生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将教材内容与地图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能明确的指出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等在地图中的位置,继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于学生的绘图,也是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不仅仅体会到绘图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快乐教学中,能够在地图中明确的找出教师要求的位置。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地形”内容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一大丘陵的轮廓绘画,最后让学生互相点评和考核,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回答,最中采取分数制的方式,哪个小组回答出来的问题越多,获取的奖励就越多,继而激发学生的绘图兴趣。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分析,发现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引导、鼓励、训练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以往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绘图能力、识图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继而达不到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对此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学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研究出具备针对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学生之间也要积极的探讨,形成互相帮助、互相提携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96

[2]徐飞.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21-22

篇8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中的基本科目,而且在初中升入高中的考试中作为考试科目,这足以反映出初中地理在培养初中生的基本知识及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从教育本质来看,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祖国对世界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环保事业的重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科的兴趣,为我国地质科学方面培养人才打下基础。因此,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格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热爱地理,才能接受地理

地理学科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地理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而被划分为文科知识,所以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就只是划重点,背重点,不加理解,不加思考,结果不但越来越感觉趣味索然,而且也没有起到开设地理学科的目的。那么,为了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爱上地理。

1.用古诗词、歌曲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的有趣之处。地理,不像语文那样充满故事性,如果只是按照教材死板地讲解,会非常枯燥无味。初中生正是兴趣广泛、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奇妙之处,就会达到很高的教学层次。教师可以借用古诗词来引出地理知识。比如用“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课堂内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在这么美妙的故事中居然还蕴含着奇妙的地理知识,从而对地理有了心理上的认同感。又如,在讲“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及时地为学生播放韩红的《天路》,帮助学生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进而理解歌曲里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2.用故事、影片来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魅力。除了古诗词、歌曲外,还有一些经典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有趣之处。比如通过分享《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风向的重要性以及对地形熟练掌握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津津有味。还有,教师可以为学生放一些纪录片,这不但可以缓解课堂气氛,还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地球上神秘美好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个过程不宜过长,15分钟或者20分钟即可。一旦时间过长,就会使学生的新鲜感慢慢消失。

二、教学课堂活跃有度,才有高质量教学

尽管现在正在提倡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在实质上,还是需要教师控制课堂的发展进度。所以,要想有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调节作用。

1.教师把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把课堂给学生后就什么都不干涉,毕竟中学生自制力不是特别好,那样的课堂将是零散没有重点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边适时合理地诱导学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出色的拿捏事物分寸的能力。

2.教师可以给学生自己讲课的机会。地理课不像语文、英语课那样需要有高层次的情感理解能力,对于某一节比较简单有趣的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查资料,然后自己做课件自己到讲台上讲课,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这节课程的理解。另外,对于地理知识,尤其是关于地形、气候、景观、历史文化等有着较明显层次感的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搭便车”。

3.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立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教师可以在每周固定时间或者随机进行“地理知识大比拼”的竞赛,可以是地形地势的分析、历史文化的介绍、气候温度的报告等,以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来作为评分的标准,然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个人进行表彰,可以奖励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小礼品,比如地图,从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他们对地理充满热情和期待。

4.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大量的图片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统计图、实物图、示意图等大量地图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教学生如何识图、如何画图、如何利用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花费一部分时间,认真教学生看懂中国地图、各省级地图、各个不同地形的地图,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地图,这时可以暴露出学生大量的对地图以及地理基础知识在应用中常犯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陌生的地图,让学生熟练地为大家讲解,这时,学生的对地图的理解就达到一定水平了。

三、课下的实践,是提高地理教学的“催化剂”

篇9

二、自媒体个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与应用

教师教学自媒体研修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媒体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品牌的认知度和教学品牌的信度与忠诚度,其终极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粉丝”,并为目标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教与学服务和优质化的教学产品,从而打造教师自身的核心教学竞争力。教师教学的自媒体研修拼的是教学品牌,是教学个性化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学生学习的忠诚度、美誉度。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的打造显得加倍重视,因为随着教学质量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逐渐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溢价效应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使教师自己的从业口碑广为传播,从而在其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忠诚度上具备更多的话语权。质量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和应然,教师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渠道,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粉丝”,这就像“苹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样,教师与自己的课堂学习粉丝“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聚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样教地理的”“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地理教法”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地理”的话题。因此,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需要渐进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并把这种自媒体研修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融汇于自己的备课、说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评析,以及地理课题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动中。教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所在。尽管课堂教学的脸面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但支撑课堂教学内涵的仍然应该是大脑,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理性。以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的自媒体研训培育和个性化专业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对于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新课程,全面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特质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积淀,是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谓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学识学养、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来影响学生群体化、个性化、特色化成长的专业理念、态度和能力水平等。这里的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是从教学一线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教师教学专业实践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鉴于此,笔者除在新华书店购买《小组合作教学》《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课程文化》《课程管理》等新教学理论著作进行理论学习“充电”外,还凭借网络电子书报的强大平台,积极链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论新教育、李镇西的博客等,实时学习新教育理论思想,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在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中,要积极开展自媒体自助式“五学”:“专家引领学”“课题研究学”“带着问题学”“同伴互助学”“上网‘淘宝’学”。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个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专家引领——联合助学——行动实践——同伴互动——研修反刍——成果彰显——群体共振(进)”的地理教学思想研修运营机制;同时,形成地理教师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成长的“四个一”地理教学思想研修模式:一个好的成长定位,正确树立自我研修进步的标杆;一个好的课题,用于个体研修的抓手,课题要对地理教育教学起到“能引领、有内涵、成体系”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研修成长网络,为地理教师自媒体个性化研修、幸福成长助力;一个好的自媒体教学理论研修氛围,以营造优良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进步平台,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师助威鼓劲、摇旗呐喊。

(二)自媒体集群式(团队式)研修自媒体集群式研修,也称团队式研修,即个人研修者依托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理网络研修团队的集体智慧力量,研修者参与其中,或网络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学课件,或集体研修某一个地理课题,或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开学地理第一课进行磋商,或就一个具体的地图教学问题展开研讨等形式的研修。这种团队式研修,可以让研修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技能技巧。如星韵地理群中,江苏常州一中李万龙教授的“幸福地理”和电子白板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户外活动与地理”、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赵伟杰老师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动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徐艳老师的“以矿石为载体的中学地理社团建设探索”、江苏省溧阳教研室贺丹君老师的“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微设计”培训等;四川钟天平老师的“Word地理画图群”面向全国地理教师的Word制图技术动画模拟辅导;蓝月亮YY频道约请全国著名的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十大好题、十大差题”讲座、交流并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青睐刊载;同时YY频道组织的2014高考试题风云榜“经典、困惑”评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教学考试》的鼎力支持并刊载;中教网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老师为龙头开展全国地理高考试卷的评析系列讲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师的热爱;星韵地理学堂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冯丹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陈丽娟老师、人教社编审丁尧清、湖北省特级教师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陈竞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孙峰等就学生社团、地理八年级教材解读、微课视频的分段播放技术、中学地理课堂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地理与生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节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追随、发问、交流和捧场,并且这种形式的培训和访谈都有极强的地理教育教学“”“吸睛”磁力场作用,很受全国地理教师的喜欢。而这种培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行政培训的空白。

(三)自媒体个性化(特色性)研修1.参加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如笔者参加的“江苏在线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且能上网,你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江苏学习在线”学习内容新颖、丰富,有16000多门课程,包括工作、生活、修养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苏学习在线”进行注册,然后进行实名认证,尝试看看,说不定你对它会感兴趣。“人教网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等,引领着全国中小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网站里有面向教师的“同步教学资源、教材培训、教学园地、高考专栏、个人专辑、专题探讨和地理学会”栏目,内容丰富,极大地补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对教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斐然;有面向学生的“同步学习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生作品、地理人物、学习指导、解题指南、复习指导”栏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地理科学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自办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汇聚了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证案例、课件、动画、教学感悟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内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内容,这种在线式的网络研修,既有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师共性教学的需求,图文并茂,动态生成,深得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喜爱,“E刊”鼓励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学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学“味道”。2.自媒体地理教学随笔、散记撰写梯度开发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教学者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识视角的不同等,人们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亦有所差异。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积极而旺盛的理论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获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导,并指导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师就在网络里开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网页,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变成“网络铅字”分享给网友。在互联网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研讨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新媒体。我们就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等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我们的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在教师教学研修中的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全球数亿网民、数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如王树声名师工作室、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靖江市严侠华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蔡明湿地文化研究、扬州市朱雪梅名师工作室、常熟名师大侠沈国明、南粤女侠冯丹、沪“大地之鹰”王亚东、写在人生边上的孙德勤、一支笔鲁爱华、福建涟水陈立新博客、淮南朱庆龙、甘肃康庆琪、瓜山居士杨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龙城帅哥胡星荣、镇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运、prezi坛主司林刚和阳兆卫、风靡全国的“小苹果、大中国”之四川罗春等,他们都是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中学地理教学大佬、新俊,他们是全国地理教师的楷模,他们以自己优秀的地理人生行动和理念感悟引领着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学的新自媒体时代,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教学者,人人都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及教学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上有许多热情的教师,他们写博客、建群、开讲座、做课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导一切愿意学习的教师。网络既是学习平台,又是展示平台。记录点滴感悟,和广大网友进行思维碰撞。网络,让我们发现自己,发现同行者。苦闷,不只是我自己;快乐,你有,我也有。自媒体个性化教学网络研修,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走在前进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动选择,又有团体的无言督促。如蓝月亮中学地理教研YY频道中的陈国祥老师就在与广大青年地理教师的交流中用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引导青年才俊们去思考自己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内蒙古白絮飞教授以案例教学理论引导青年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备课设计;吉林杨剑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课件设计思想指引着青年地理教师的个性化自媒体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荣老师以其扎实的地理基本功竞赛业绩和理念与青年地理教师们交流竞赛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师用实例地图融汇于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等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317-01

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如何开展教科研活动,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现结合我校地理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每一名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教研组是教师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阵地。在教科研活动中,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阅读专业的地理教研教改的报刊杂志,观看相关的视频讲座和优秀课例等,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共享。

每学期初制定教研组计划时,学习都是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既有集体的专题学习,又有适合教师个性发展的个人学习。如: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学案的编写使用,在教研组活动计划中安排了如下学习内容:

1、集体学习

(1)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2)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个人学习

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教研课题,确定学习目标,加强业务学习,参考以下书刊:《多元智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

通过集体学习与教师的个人学习相结合,长此以往坚持下来,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经验不断积累,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立足课堂教学,加强集体备课

新课程强调学生“会学知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应当好“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充分享受其中的快乐与成功。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学为“导”学,让学生当主角。要实现这一目标,备课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同年级组教师共同讨论,充分利用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的专长,实现优势互补,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备课的效益,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最佳课例。

集体备课前,要先明确主备人和其他成员的任务,大家分头行动,做好准备。在教研组集体活动时,按如下顺序开展:

1、由主备人讲自己的备课的内容: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学生情况的全面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具体的教学流程,习题、作业的设计等。

2、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情况,发表意见,对主备人的各项方案作出肯定或者提出异议,或者就某一问题,大家展开讨论。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集体备课时,就该课的导入,出现以下观点:(1)由长江的河流概况引入;(2)由沪宁杭工业区引入;(3)由黄金水道引入;(4)由长江洪水视频引入。大家讨论之后,确立了一个方案: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段,教师提问:片中的事情发生在我国的哪条河流?这条河流的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生答)教师引言:长江在给我们到来灾难的同时,还给流域内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先看到长江“害”的一面,接着又转到本节“利”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思想意识。这样的导课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便于学生建立知识树,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这样的导入还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融合。

3、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教案。有了集体教案,各位教师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班级的学情,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进行二次备课,确定个体备课教案,这样的教案既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又体现自己的特点,从而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样的集体备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高效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使教研组活动落到实处。

三、开展反思研讨,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在听完别人的课或自己讲完课后,要经常进行反思,总结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如:有的重难点处理得当,有的学生活动开展得较好,有的问题展示方式不够恰当,有的教学时间安排不恰当等。把这些优劣得失记下来,在教研组活动中展开研讨,尤其是就一些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会帮助教师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找出自己在理念上的差距,解决问题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异,从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