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7: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
1)城市大气污染。针对城市大气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全球53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气测定。严重污染城市中我国多个城市榜上有名。近年来,因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因大气污染每年超额死亡人数高达178000人。通过分析研究可见,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最为突出。2)城市污水污染。目前我国城市具有较大污水排放量,长期以来对城市水体影响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在400亿t以上,其中200亿t左右为工业废水,其他主要为生活污水。由此可见,城市污水污染源主要包含2点,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污染将对水体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诱发疾病,浪费水资源。根据监察部门的信息分析,每年我国水污染事故以超过1600起,群众上访次数在2000次以上。3)城市噪音污染。作为第三大环境危害,噪音污染治理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极为关键。据相关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处于噪音污染的城市居民量达到40%左右,如噪音增加1dB,此地区高血压病发率将提升3%。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位于中等噪声污染状态,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43.6~66.6dB范围,在各类环境污染危害中,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且影响范围广。4)城市垃圾污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垃圾处理是否得当极为重要。据专家统计分析,我国75%城市都被垃圾环带包围。伴随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生活习惯也从原有的节约型逐步转变为抛弃型,进而大大增加了垃圾产量。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正以8%~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在世界平均增速以上。
2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某个层次来讲,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均衡,极易产生环境问题。换言之,人们由环境中过度索取导致人类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过程,而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环境资源公共性与人类活动的外部不具经济性。第一,公共物品包含环境资源,如大气、土壤、水等,任何人都可使用,正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才无法实现全面、有效保护;第二,因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盲目性,个别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极易损害周围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个人利益;第三,环境具有有限的自净功能,如滥用资源,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以环境自身净化速度而言,无法满足污染所需,进而产生环境危机现象。2)政府监管不力,污染处罚成本低。因政府绩效衡量合理性较差,部分单位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将经济发展作为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时常会盲目地将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引入,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极不可取。同时,我国城市管理层次不高,部门分割严重、政出多门,导致各类不规范行为的大量产生,特别是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等,无法由源头上严控污染。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成本不高,导致大量企业钻漏子,铤而走险,罔顾法律,不顾民众生命安全。3)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体系。从法律制度方面来讲,我国还没有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单位、部门及个人钻漏洞。从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分析,因不具备完善的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无法做好系统性的规划工作,污染排放标准、排放总量、排放计划等。
3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第一,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专业知识,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第二,实现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化,尤其是企业污染行为、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出准确评价。第三,扩大环保参与途径,为便于举报监督,必须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应用措施进行公开化,实现民众利益最大化,要求进一步加大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提升民众参与性。除此之外,在建立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过程中,应将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进行群众性互查活动的开展。
3.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多方位控制环境污染
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就影响了企业自身治污动力,且民众环保意识无法短时间内快速增强。此时,必须依靠政府解决环保问题。也就是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行为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政府权力对企业排污问题加以有效严格管控,如利用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污染行为体的责任。但法律过于硬性,针对具体事务无法灵活、机动地进行有效解决。为达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作用,要求利用经济方式加以灵活控制,要求在既定标准的前提下,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针对超标排污企业应给予罚款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则以法律予以制裁。2)利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税收政策可利用税收作用对企业排污量加以引导,降低排污量,如企业排污较为严重,则应缴纳重税;排污较少,则减少税负。财政政策是指利用各种财政方式,如信贷杠杆等对企业降低排污的积极性予以调动,最终达到排污最低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倩倩.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
[2]马志军,孙瑞玲.浅谈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83-1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以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 城市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118个大中城市中,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34.3%。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近期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持续数日,PM2.5严重超标。同时,噪音污染也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
2 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控建议
城市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等等。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先从源头进行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运用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污染治理进行全过程监管,降低治污成本,提高环境效益。
2.1 城市水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氮、硫、磷含量较高,还含有微量重金属、多种微生物;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往往成分都较为复杂,危害程度也更大。
(1)从源头严格控制污水废水排放量,一方面对于生活污水排放应予以重视并加强治理力度,积极营造节约用水、重复利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工业废水,应该严格贯彻相应的排放指标,逐步淘汰生产工艺落后、高用水、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鼓励和扶持那些能循环利用水资源、具有污水自清洁能力的企业。同时做好对污水排放的监测工作。
(2)做到统筹兼顾,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必须在对水资源现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准确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科学筹划,这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并有效保护环境。在完善城市水污染控制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3)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用立法的形式对水污染排放进行严格监控,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将水资源保护上升为道德层次,有利于提高居民资源保护的意识,更好的推动水污染防控工作。
2.2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近年来,细颗粒物即PM2.5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大气污染物来源较多,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粗放式的污染排放;另一个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也越来越突出。其他的一些原因包括市政建设产生的粉尘、生活排放、垃圾野外焚烧以及不良的气象条件会加重污染等。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创新生产技术,淘汰“三高”企业。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鼓励开发和使用其他清洁、可再生燃料。
(3)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工业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并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保证空气流通,有助于废弃的扩散和稀释。
(4)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重点培植一些能够吸附污染物并净化空气的植物。
2.3 城市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噪音会干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极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噪音污染来源主要有:交通噪音,道路区与居民区间隔过近,某些重型车辆、摩托车、农用车的行驶噪声是小轿车的数倍;道路交通组织不合理,机动车不能正常通行造成不必要的噪音;工业噪音,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鼓风机、燃气轮机、高炉等)、机械噪声(球磨机、破碎机、电锯等)和电磁噪声(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建筑施工噪音,挖掘机、打桩机等等;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产生的声音。
(1)是完善相关的噪声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的噪音污染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
(2)提升噪音污染治理水平,当前噪音治理水平远远不及噪音污染程度,必须采取切实综合的举措,增强噪音治理成果,同时增加噪音治理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
(3)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相关人员的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
2.4 其他污染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也极为严重。建筑垃圾会占用大量土地,影响空气质量,对水域造成污染,破坏市容,恶化生态环境卫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主要有:
(1)做好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减少建筑原料的使用,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使用生产垃圾少、能再生的环保建材。
(2)在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监管,提高原料使用率,减少垃圾的产生。对于建筑垃圾中可以再利用的部分应充分回收,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增加回收利用途径。
(3)完善建筑垃圾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3 结语
每一个环境污染实例,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从政府部门到个人都必须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积极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人类社会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15-19.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93-02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忽略了环境的平衡发展问题,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地遭到人类的破坏,使得城市环境日趋恶化,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去年初开始监测的PM2.5指数引发全社会的重视。此外,新闻还爆出了许多企业偷偷将污水、废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资源污染的事例,让人感到愤慨。业内学者表示,城市生态建设滞后和粗放式管理手段以及国际污染不断向中国转移等诸多因素使我国环境持续恶化,污染程度逐渐超过环境耐受上限,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如北京、太原、西安等城市已列入世界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之列。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对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相互协调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短缺和环境管理不善,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第一,城市管理水平低下或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城市没有周密而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使城市的各种功能不健全、不配套,布局规划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协调,导致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二,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由于建筑物的增多,使得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础材料需求加快,而生产化工材料的企业是产生工业废气严重的企业。加之工业布局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把重污染企业建在城市等。
第三,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城市污水处理、供热、垃圾处理、休闲场所和公共绿地等,如不加以扩大,就会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如垃圾、污水、烟尘等影响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四,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下,垃圾泛滥成灾,无害化处理水平低下,一方面造成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白白浪费。
城市是人们生产、娱乐、生活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大量的污染物质产生的地方,其中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2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影响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环境对人们的危害不断加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表现
突出:
2.1 城市空气污染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燃煤等能源工业排放的废气,使城市天空变得日益污浊。另外,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尾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其污染物主要包括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芳烃、有机酸和苯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患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煤气燃烧污染、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2.2 城市水资源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目前,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较低,工业废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仍有一半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污水的化学成分越来越复杂,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有限,一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使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环境,污水灌溉农田可使粮食营养成分下降。受到污染的地下水正侵蚀着每个人的健康。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造成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3 城市垃圾污染
目前,城市垃圾越来越多,已成为城市环境建设和人类生活最严重的公害。这些城市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通过地表和雨水的冲刷、渗透,向四周土壤空隙和水源地扩散,对土壤、大气、水体产生污染。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摄入人体使人致病。由于我国目前垃圾废物的处理和利用能力低下或随意堆放,致使许多城市都处在垃圾的包围中。垃圾中的有害物成为严重的污染源,对城市环境、地下水、空气和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3 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树立环保理念,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主要课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监察的功能作用,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发展。
3.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就是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落后,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按照城市建设与环境评价体系同步进行的原则,通过环境评价分析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利用垃圾,减少有害物的排放,提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配套服务。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植树种草,提高环境自然净化能力。
3.2 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建立建全各项环保体系,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不断对各个标准进行补充,完善标准体系的建立。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执法
力度。
3.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局与科协联手制作可读性强的环境保护读物,作为公民和团体环保意识教育的读本,使公民养成环保生活行为。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向市民提倡乘尽量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取代私家车。企业禁止生产制造尾气排放量不达标的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排放。
3.4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对污染严重企业进行整改或坚决取缔,发展清洁生产。在开发新技术、生产高新设备的同时,提高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正确摆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本身去解决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语
城市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纳入我国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环境整治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必须正视城市环境问题,用先进的方法加以解决。当今,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水资源的短缺、臭氧层的扩大,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最关注的话题。在城市建设中,要从生态学角度去规划城市,使城市各系统相互协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文忠.我国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策略[J].民营科技,2010,(5).
[2] 马志军,孙瑞玲.浅谈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关键词 建筑施工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浩大的工程量,有着较为长久的施工周期,因而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建筑工程从开始新建到扩建再到改建,整个施工过程都会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噪声污染、灰尘污染、气味污染更有甚者会产生一系列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种种污染。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的固定垃圾,如何对这些废弃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是关乎环境污染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对建筑材料的再度利用也对当今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深入了解产生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的众多因素
1.施工中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的利用在建筑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施工前期进行必要的水道铺设、对相关土壤进行深层的地基打造是相关建设人员在建设工程中所有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保证后期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然而在这一系列施工过程中,土质等因素自然而然就会对地下的水质造成一定污染。同时在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有些建筑机构为了节省资金直接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放到当地环境中,这就对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
2.建筑施工中噪声的污染。每一个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噪声,没有声音的建筑施工是不存在的。其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挖土机、打井机、土夯机、打桩机、推车、电锯、电钻等施工工具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噪声污染。如果工地离当地的居民住宅比较近,势必会给当地的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噪声污染,进而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3.建筑施工中对空气的污染。现在无论是天气预报中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天气情况,讨论最多的就是“雾霾”,这对我们的身体具有重大危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大量的新建和车辆的不断增多,空气中烟尘等污染物明显地增多了不少。建筑施工中各个施工中机器所释放出来的大量废气,同时施工工程中各种化学材料的利用也会产生一定的粉尘,这些都对我们的空气造成了直接影响。
二、针对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
就目前来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如何进行有效地环境防治措施是各个建筑工程中所面临的焦点问题,从根源上进行正确分析提出有效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有关建筑施工中废水的防治措施。如果建筑施工中的废水不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直接排入到城市的下水道或河流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难以估量的。因而在建筑工地中建设污水处理厂或废水收集池是很有必要的,生产的污水要经收集池进行沉淀后将上层的清水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对于工地内那些容易产生油脂性废水的车辆和建设设备也要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设备所产生的废弃油脂要进行集中处理,以防这些污染物直接流入下水道和河流。对于那些污染河道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严格的处罚,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2.对于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根据科学人员的相关实验可知正常人们可以接受到的噪声分贝如果在白天一般需要控制在85分贝以下,在夜晚需要控制在55 分贝以下,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减少噪声的污染对人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对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器材进行相应的改良或必要的更换是减少噪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挖土机、土夯机、推土机等这些产生大量噪声污染的大型设备要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对于离工地比较近的居民区当地政府也可根据发展情况添加隔音设备。
3.对于施工中固体垃圾的防治措施。每一个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例如:钢筋、木头、水泥袋、废弃的砖头等等这些都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对于这些废弃物不能将其直接倾倒在施工过程中,更不能在施工完成后直接遗留在工地上。在施工结束后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垃圾清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那些课重复利用的建筑垃圾。同时对日常生活中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垃圾成堆对空气造成污染。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s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Urbanization bring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already affect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 to cause a series of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On city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related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at last proposes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ason analysis;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 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紧密,涉及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加快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1 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
1.1 城市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进行了测定,中国的北京、兰州等8个城市在全球lO大污染城市中榜上有名。因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各类投诉不断上升。2008年1至8月份仅北京市反映大气污染的投诉就有9051件,占北京投诉总量的63%。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每年全国因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达17.8万人。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1.2 城市污水污染
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严重污染城市水体。据统计,近几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超4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近20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200亿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引发了多种疾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600起以上,群众上访达2000余人次。
1.3 城市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在43.6~66.6分贝之间。城市噪声污染投诉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4 城市固体垃圾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和人类生活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据专家统计,中国的668个城市,2/3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已由“节约型”向“抛弃型”转变,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大,并以每年 8-10%的速度增长,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
2 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一些应用常规技术就能很容易解决的环境问题,如烟尘、污水、垃圾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2 城市缺少周密而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由于没有周密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致使城市功能分区混乱,或没有很好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功能区和工业合理布局规划,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有些城市的工业区建设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侧,使城市受到工业废气的严重污染。大多数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工厂与居民区混杂,彼此穿插,使城市居民经常处在工业污染物的影响之下。工业废气排放时造成我国城市大气质量普遍较差的主要原因。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大城市越来越突出,这种污染一主要与煤的开发和使用有关。
2.3 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严重
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改造严重不足,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欧盟的能源利用率为40%,美国为51%,日本为58%,我国只有3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按亿美元产值消耗的标准煤(万吨)计算,日本为4.35,德国为4.86,英国为7.31,美国为10.69,我国为21.11.有效利用率的低下,使得许多应该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这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3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3.1 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集中供热。改进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植树种草,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3.2 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 、硬化,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2)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一般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采地下水。
(3)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4)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实施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一般城市的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3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全民发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和经营行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制作主题栏目,播放环境和交通专门节目,罚劣扬善,培养公民“环保人”和“现代都市人”形象。要充分将群众发动起来,造就声势,形成氛围,可以组织城市绿色志愿者队伍,上街入户宣传,形成规模和制度。从我做起,规劝他人,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和经营行为。真正形成全社会讲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风气。
参考文献:
[1]蔡宁.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根源[J].环境导报,1996(5).
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086-02
煤炭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满足做出了重大贡献,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主要以煤炭为工业、生活能源的现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我们也知道,煤炭的开采过程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森林资源与煤炭开采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等。这些问题都是煤炭开采作为双刃剑所不可避免的。接下来笔者将综合分析我国目前煤炭开采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据此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措施。
1 煤炭开采中的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目前,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不过关,现阶段我国的煤炭开采企业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对于不同规模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由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其导致的环境污染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污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在煤炭开采时,其矿井排风、贮煤场和露天矿爆破振动等都是暴漏在室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烟尘污染。第二,选煤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尾煤、煤尘和噪声等污染。第三,煤场发放的烟气、烟尘和炉渣等污染。针对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这些污染情况,我国煤炭开采中存在的污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煤炭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都比较大,因而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广泛。第二,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对人群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三,煤炭开采的过程不仅会引起一些直接污染,甚至还会引起一些间接污染。第四,煤炭开采产生的污染因素比较复杂,因而对其进行控制比较难。第五,由于煤炭开采的周期比较长,因而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一般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因此,针对煤炭开采产生环境污染的特点,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方法。
2 我国当前煤炭开采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 一系列的关乎土地的污染与破坏问题
在矿区进行煤炭开采产生的污染与破坏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土地问题主要有煤炭开采区土壤污染问题、矿区地面塌陷问题以及矿区植被破坏而带来的土地沙漠化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上这些是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直接土地问题,此外,煤炭开采后矿区的土地处理问题也非常突出。
矿区开采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煤炭开采后引致的土地塌陷问题。我们知道,煤炭是由远古时期的树木经过长时间的低下作用而形成的非可再生矿石资源。煤炭埋藏的地层通常比较深,因此进行煤炭开采就需要进行土地挖掘与深井作业,这就导致土地塌陷问题的产生。而随着土地塌陷问题的发生,煤矿在进行土地开采的同时,并未考虑到后期的土地填补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目前由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土地塌陷问题较为严重。煤炭开采区土地塌陷会使得区域内的土壤中的原料与肥料成分降低,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得矿区内的植被成活率大大降低,进而引发一些列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此外,如果煤炭开采范围内有民居的话,土地塌陷也会给居民楼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情况严重的话,需要进行居民拆迁。这样的话,所造成的经济与财产损失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煤矿开采公司在开采前就需要对后期的土地填埋工作做一定的预估,尽量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在矿区内进行煤炭开采,对矿区内整个土壤环境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煤矿开采带来的土壤肥力下降会引致矿区内植被成活率降低,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知道矿区煤炭开采本身就需要对矿区内可能影响煤炭开采的植被进行砍伐等处理,而煤炭开采后土壤问题的产生更加剧了矿区内的植被问题。矿区内植被数量减少,覆盖率降低会使得矿区内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与水土流失问题加重。煤炭开采使得矿区内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如果后期矿区内进行作物种植或者植被恢复工作的话,也不会带来很好的成效。我们知道,植被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底层生产者。矿区植被破坏会使得矿区内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这也很不符合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理念。
此外,矿区煤炭开采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如污染土壤、污染水源,对环境的美感度带来威胁等。所以我们在关注煤炭开采所引发的问题时,也不应该忽视其本身产生的垃圾以及噪声等问题。
2.2 破坏矿区内的水资源系统
矿区煤炭的开采离不开水资源,而且煤炭开采层与水资源在地下的埋藏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煤炭开采工作本身对水资源也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选择煤炭开采区域时除考虑区域内煤炭的储藏量、煤炭质量、埋藏深浅等问题外,还需要参考区域内水资源的状况。在进行煤炭开采时,井下的操作会对地下的储水层带来一定的污染。因为煤炭中所含有的一些污染物与化学元素会对水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受到污染的水源不仅不能作为生活用水,甚至作为农业用水时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非常的危害。在情况严重时,煤炭开采甚至会导致矿区内的水资源减少甚至消失。因为煤矿开采使得水资源的水位可能会大幅下降,而水资源水位的下降会使得难以开采,并且不能被人类生产生活很好地利用。
我们知道,水资源的补给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雨水补给、河流补给等地面补给与地下暗流补给两种方式,在矿区内进行煤炭开采时不仅会导致地下储水层的污染与破坏,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而且地上水由于煤炭的开采也会遭到破坏,尤其是在以雨水为主要补给的地区,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由于矿区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与开采带来的污水与废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也会给水资源带来无法扭转的污染与破坏。对我国而言,煤炭储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陕、蒙等北方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的缺乏问题也较为严重。矿区煤炭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当地水资源的浪费与破坏,矿区内水资源现状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改善,会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不便,带来很大的阻碍。
2.3 煤炭开采带来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
在矿区内进行煤炭开采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除笔者上文中提及的土壤污染问题、矿区地面塌陷问题以及矿区植被破坏而带来的土地沙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水体破坏、水资源枯竭等问题,还会带来一定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
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噪音污染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煤炭开采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等在使用时所带来的噪音,这些噪音由于音量大、分贝高,而且煤炭开采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工作,所以设备使用时间也会较长,这也就使得噪音污染的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强,不仅对矿区内长期从事煤炭开采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若是矿区附近有居民区,这样的噪音也会影响到居民区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由于我国当前的煤炭开采业并未关注到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也并未采取一定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所以噪音污染已经成为较其他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问题。
煤炭开采还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所熟知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仅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大的空气污染,而且更是已经极大威胁到旷工的人身安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问题,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元素等会对矿区内小环境平衡带来破坏,硫的产生也会带来酸雨,对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对于矿区内的工作人员而言,长时间地在不满扬尘与颗粒物的空气环境中工作,会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3 对于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土地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
土地污染问题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带来破坏最严重的问题,其所引发的引致问题也是最多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目前落后的、粗放的煤炭开采方式为先进的、具有创新性的、集约型的方式。在进行煤炭开采前就需要对矿区内环境的保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首先要尽可能保护矿区内的现有植被,不在矿区内乱砍滥伐,不在矿区内进行不必要的开坑作业,减少对现有土地的破坏;其次,对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进行妥善处理,在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而不是随意堆砌在矿区内,不仅减少了对矿区内土壤得到污染,而且也减少了占地面积,更好地保护了原有的土壤层。
3.2 水资源问题的结局对策
我们知道,煤炭开采给水资源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是整个系统带的破坏,所以我们在进行问题治理时,也要从大局出发,着眼于整个水循环系统。在进行治理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做到节约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还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措施,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对水资源带来的饿污染。此外,要真正做到保护矿区内的水资源,还需要在开采中严格监督与管理可能对水资源带来污染的环节,提高开采过程中的环境质量标准。
3.3 煤炭开采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一般需要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第一,提高煤炭开采过程中冼选加工能力。第二,加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防灭火技术。目前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防火方法主要包括挖掘熄灭法、表面封闭法、喷浆法、灌注法、深部注浆法和推平压实法等几种。第三,加强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抽放与利用。第四,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做好集中供热和煤电联营。第五,因此,加强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其进行防治是解决煤炭开采中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3.4 其他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
矿区内的噪音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矿区内主要的噪音污染源是机器设备,因此在应对措施方面可以对开采机器进行降低噪音的处理,或者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器,来治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空气污染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开采的技术,大力发展开采环节清洁化作业,从开采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的数量。矿区内由于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在煤炭使用上也没有节制,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等问题。所以在进行矿区改造时,要减少不必要的煤炭使用情况。此外,也需要为矿区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型的空气吸尘器,这不仅保证了矿区内空气污染问题的减少,也是对煤炭开采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视与保障。
4 结语
煤炭开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能源、提供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而目前我国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在煤炭开采业表现也较为明显。我们实行科学发展观,追求当代人的幸福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破坏后代人资源为代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煤炭开采业在采取一系列解决措施之后,会真正成为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产业。
参考文献
[1] 蔡兆亮,胡恭任,张光伟,等.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及实例运用[J].中国矿业,2010(5):41-43.
[2] 梅明,李俊峰,周旋,等.煤炭开采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9):72-76.
[3] 董现峰.浅议煤炭开采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S1):134-135.
摘要: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造成全球退役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大、增长快,大量的退役电子产品得不到充分循环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及全球环境的严重破坏。为此,各国政府在如何有效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方面都加大防治力度,更有国家用法律制度对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来进行强制性的政策规定。 关键词:退役电子产品;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的生活中,那些被我们随手扔进垃圾桶的电池、被当废品卖掉的旧家用电器,甚至一个小小的用坏了的电源开关一旦处理不当,都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退役电子产品中普遍含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电视机荧光屏中的汞;空调器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CFCS 和发泡剂HCFCS;电脑显示器中的铅、汞、六价铬;印刷线路板中的溴化阻燃剂;机箱和磁盘驱动器中的铬、汞;阴极射线管中的铅;开关及位置传感器中的汞和砷等。若随意丢弃或进行不合理的回收利用,其中的有害成分将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 一、目前国内对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办法及危害由于电子产品的退役时间和地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电子产品的退役不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是经过消费者长时间的使用和消耗后才产生的,回收过程相当缓慢。 据调查,现在退役电子产品主要流向两个渠道:一是沿街的废物收购者,即旧货回收市场;一是流向小型拆解作坊。小贩多数是把还有“生命”的产品改装或翻新之后再出售,而对于废旧电器则把玻璃、塑料等拆来卖了,其余的当垃圾随意丢弃。而小型拆解作坊一般规模较小,多为家庭式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多是最原始的人工,把拆下的电机等价值高的零件集中出售,其余的废品能回收的则按废品出售。而对于退役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有毒害物质,如电冰箱制冷剂等则是随意倾倒。最后对于回收利润不大的部分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简单处理: 1.直接焚烧:因退役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多氯联苯、卤化物阻燃剂等,在焚烧的高温下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多环芳烃、杂环芳烃、二恶英及呋喃等致癌物质;电子产品中的铅、锡等低沸点金属也会在焚烧的高温下气化,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2.直接填埋:因为退役电子产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降解很慢,而且若填埋场地发生意外,其中的各种金属成分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且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累积,再进入河流和湖泊,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最终通过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生存。 二、国外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先进经验发达国家在处理退役电子产品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1.欧盟:欧盟要求其境内的电器制造商对各类退役电子产品有回收的义务,并且严格限制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限定的有毒原材料。而出口电子产品到欧盟的生产企业,必须支付给专业的回收公司相当于产品价格3~5%的回收、处理费用。 2.日本:日本在退役电子产品处理方面采用“从商品到商品”的模式,即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回收、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义务,销售商有回收退役电子产品并将其送交到生产企业再利用的义务,消费者有处理和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部分义务。日本政府规定生产企业回收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有法定的比例:空调达60%以上,电视机达55%,电冰箱、洗衣机达50%等。 3.澳大利亚:从2000 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大力推进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如:将回收后的废旧手机统一集中熔化后制成铺路的材料;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电子产品的机壳等塑料部分重新加工制成建筑材料;将手机电池中的镍和汞等金属提炼出来进行再利用等。 三、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的方案、措施 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果任由这些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从行业规范、执行标准、责任明确等方面引导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化。 t
1.制定法律规范。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退役电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模式,规范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配套体系,用法律约束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全面保护,并逐步取缔和规范对退役电子产品进行低成本拆解、回收的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提高回收再利用率,避免退役电子产品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尤其是电池、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 2.电子产品制造商负责制。把退役电子产品交回给电子产品制造商,由其来负责无污染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是退役电子产品回收的最佳途径。一是制造商可以在从生产到回收的过程中努力改善产品设计,减少有毒物质;二是制造商了解自己产品的结构及所用材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做到从根源上遏制退役电子产品污染。 要形成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联合机制,逐步完善重点管理的退役电子产品的种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在退役电子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企业、消费者及环保部门三结合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在政策形成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具有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能力的企业优惠政策,刺激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主动承担起其所生产产品的回收工作,实现生产商负责制,使生产企业成为回收退役电子产品的主力,同时时建立、规范民间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渠道,做到有序回收。 3.由第三方设立的正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机构处理。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退役电子产品的危害,着手建立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系统,建立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集散地。这些回收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实现退役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和专业处理,在电子产品制造商为所生产的产品承担全部回收责任及相关法规政策切实实施之前,利用第三方设立的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机构进行此项处理工作,是个不错的过渡阶段。 4.设立专门的回收点。在超市、服务中心、社区等地方设立专门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点,同时加大退役电子产品危害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废旧手机、电池等易混入生活垃圾的小型电子产品,呼吁全民参与、全民重视,实现从消费源头上杜绝退役电子产品的无序回收状态。 5.防止不法商人非法倾销。全世界数量惊人的退役电子产品中,有80%出口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子产品的垃圾场,面临成为全球高科技垃圾站的风险。但这些极少数是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的,多是非法倾销。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经济差距,二是管理差距,三是利益驱动。所以我们要全面审视我国退役电子产品管理现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杜绝境外退役电子产品流入。 从上面三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进口、流向、销售、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首先应立法规范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禁止不当处理及随便丢弃;加大法律执行力,各“把关”部门站好自己的岗,同时加强我国海关的查防能力,严禁带有退役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进入我国,并干预和控制国内外退役电子产品的流向;其次是要制定较高的环境管理标准的门槛,严格监管环境污染隐患;第三是严惩国外向我国“倾倒”退役电子产品的不法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充当境外不法商人运输工具的国人,要进行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绝不能使我国变成“世界垃圾处理场”。 6.应用环保材料。因为电子产品最终总要被淘汰,所以在产品设计时,生产企业应尽量采用易于回收的、环保的材料,并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物质,并在产品结构上尽量简略化,从而有利于回收时的拆卸处理。 7.全民参与。要想根治退役电子产品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从教育消费者、引导企业及地方官员真正认识到退役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做起,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发展观,消除这一大“毒瘤”,从而使退役电子产品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吴峰.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初探.国外现状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1,(1):34-35. [2]李长荣,唐建军,洪新.废弃家电的环境危害及其黑色金属的再生资源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4):109-110. [3]刘育,夏北成.废电池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3,(1):12-14.转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已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对于这些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但是我国的固体废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分析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加强治理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由于人类在一定时期利用自然资源的 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产品,产品的使用寿命有限,一旦超出了使用寿命就成为了废物。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按废物来源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除危险废物以外的废物都属于一般废物。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2)城建渣土,指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土渣、石块、水泥块等固体废物。(3)商业固体废物,包括废纸、各种废旧的包装材料、丢弃的主、副食品等。(4)粪便。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4)矿业固体废物。(5)轻工业固体废物。(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机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碎屑、电镀污泥、建筑废料以及其他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等。农业固体废物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及禽蓄排泄物等。
固体废物的特点概述如下:1、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2、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不同于废水、废气和噪声,固体废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旦造成污染很难补救恢复。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4、固体废物是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废水和废气即是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又是接受其所含污染物的环境。固体废物则不同,它们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可以认为废气治理和水处理的过程,实际上都是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比较难于扩散的形式,将气态和液态污染物转变为固态污染物,降低污染物质向环境迁移的速率。
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进入环境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通过产品制造和利用以及废物处理、处置被释放,到达环境的路径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在堆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若不加以妥善处理,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飘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2、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水环境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前者将水体作为固体废物的接纳体,向水体直接倾倒废物,从而导致水体的直接污染;后者是固体废物在堆积过程中,经过自身分解和雨水淋溶产生的渗滤液流入江河、湖泊和渗入地下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土壤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废物的堆放、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其中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二是固体废物的堆放需要占用土地,累积的存放量越多,所需的面积也越大,势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4、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固体废物在堆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会浸出含有害成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固体废物由于其不同的产生来源及其固有特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污染控制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要全程进行管理,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防治措施,以免对环境产生污染。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原则,是实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1、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从源头上控制固体废物的数量以减少污染。2、综合利用。对有价值的固体废物要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在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同时又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3、卫生填埋。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填埋场,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填埋,封场后上面可以恢复植被,即消除了污染又绿化了环境。4、焚烧设施。把能燃烧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用燃烧的方式将固体废物中的有害元素彻底摧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燃烧的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已被社会充分认识和高度关注。如何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控制住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环保课题。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87-01
1 农用地膜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1.1 现有地膜降解度低
现有地膜一般来讲可降解度相对较低,因为降解过程本来就是比较缓慢的,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生物降解越来越被看重,所谓的生物降解,就是指在某种活的生物的作用下,某些物质被其分解,所得的分解物一般最终为二氧化碳和水。土地里残留的地膜一般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的,事实表明,对于不同的物质,降解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表现在速度方面,对于残留的地膜来讲,降解速度相对缓慢,同时在降解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会成为环境污染的更大杀手。
1.2 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相应的残留量也在增加,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由于农用地膜在农业方面可以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产量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所以有农业的“第三次革命”的美称。农用地膜的保暖、保湿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功效,这对于承德县来讲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地膜的覆盖面积在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而且残留数量较大,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一般残留的地膜形状不是完全一样,主要以片状、球状、卷筒状为主,同时,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不同,地膜使用年限不同,所以残留地膜的面积也不相同。
1.3 农用地膜方面的政策不到位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而且没有相对充实的经济基础,很多时候都是凭经验种植或者是随大流种植,情况稍微好点儿的话还有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只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小问题,缓解眼前的小困难,残留的地膜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回收利用率根本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可以说是利用率很低。面对现实中政府的政策并没有给农民提供一个足够好好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利用残留的地膜,这样不仅利用地膜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残留的地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农用地膜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提高地膜的可降解性和回收利用率
2.1.1 改进地膜的质量,研究表明在普通地膜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老化功效的物质可以使得地膜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同时地膜的功效也大大提升,残留的地膜回收利用也相对方便容易;除此之外,改变地膜宽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残留地膜的回收利用率。
2.1.2 将残留地膜的回收趋于机械化,提高回收效率。现在地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回收利用地膜的同时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大大增加,这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应该努力研究回收利用地膜的机器,使得回收工作趋于机械化,提高回收效率,进而提升利用率。
2.1.3 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地膜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地膜替代品,研发可提高降解效率,实现无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几乎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努力寻找地膜的代替品,尽可能使得可降解度提升到最高,使得残留地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尽可能小,甚至没有污染。但是现在新型的地膜在不断地应用起来,尤其是在生物降解地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地膜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经过研究表明,使用农作物的秸秆覆盖土地也可以改善土地的质量,增强土壤的肥力。
2.2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由于没有广泛接受过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环保意识相对低下,所以面对地膜给我们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没有高度重视,要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向农民宣扬科学知识,讲述残留地膜给我们的土地带来的危害,唤起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对残留地膜的回收利用。
2.3 制定农用地膜的相关使用政策
由于地膜过分的使用,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适当制定有关地膜的使用政策,尽可能在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之前控制地膜的使用,其中包括数量上的限制和质量上的要求,严禁使用劣质地膜,尽可能将污染降低。
对于农用地膜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我们不可否认,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在看到经济效益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污染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降低到零污染,所以在未来农业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改善农用地膜的品质,提高地膜的可降解度和降解速度,同时研发新的技术,寻找地膜的替代品,在新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大对机器的研究发明,尽可能将我们在农业方面的问题转化为以机械方式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防治污染。
参考文献
随着环境保护地位的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长,由此产生的实验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每天都有未经处理的实验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中,这些实验废水排放总量较少但随时间变化较大,水质复杂,瞬时排放浓度较高,加剧水环境污染。以下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污染源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旨在避免实验室废水排入地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1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污染源的危害及分类
1.1实验室废水危害
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废酸废碱和有害微生物在实验室废液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入城市污水管网,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分析重金属项目时,均存在着分析残液、剩余样品(有些属于浓度极高的原水、直排水)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离子(汞、镉、铅等)可以通过富集作用在人体内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造成伤害。分析过程中强酸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管道造成腐蚀性危害。各种有机物毒性较大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促进微生物繁殖,造成病原微生物超标;氮、磷含量过高则会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另外开展生物监测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尽管按化学实验室规范要求,实验室应分类配备多种残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多数形同虚设,往往还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较少有实验室污染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和技术规范,致使监测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薄弱,造成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 。
1.2实验室废水分类
环境监测站化学分析室主要以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检测、生物检测和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检测等实验内容为主。样品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源,对于一些非经常性监测项目中标准溶液、标准样品、贮备试剂易出现过期、失效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也会对水产生污染。实验室废水往往是既含有无机物又含有机污染物,由于检测项目众多,废水内含有的有害成分种类复杂。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和无机实验室废水两大类。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2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排污现状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监测任务。环境监测网络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环境监测站一般都配备功能齐全的分析实验室,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分析实验室在为环境监测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因缺乏有效管理及技术能力所限而成为环境污染区。监测站区域分散,工作频次不均匀,而且缺乏专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往往易于被各方面所忽视。监测实验室,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的监测实验室大多数未专门设立废水处理系统,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低估。在监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废水相对增多,废水的水质相当复杂。此类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等。随着国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和环境样品分析量也越来越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大,对实验室的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刻不容缓。
3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实验室不同的废水,污染物组成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量少,间断性强,高危害,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处理废水往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或是针对性的分类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所以要加强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和选取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的污染防治措施,实验室一般废物的排放包括源头控制及合理处置两个管理环节。
3.1实验室废水排放减少措施
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实验室废水排放减少。在分析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环境污染少的标准分析方法,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在酸碱中和时尽量选用废酸、碱调节废液的pH,做到废物利用。在满足分析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尽可能使用仪器分析从而减少试剂用量和采样量。对于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样品管理中,控制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不要大量存放标准样品,并尽量先使用要到期的试剂。对于能回收利用的试剂尽量回收利用,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3.2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源头控制
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在注重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需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加强实验室管理,在源头控制和治理上狠下功夫,防止实验室的水污染扩散,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推行绿色化学实验是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一个主要策略。要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从而节约实验成本。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利于实验室污染物的集中治理。
3.3 实验室废水处置
由于实验室从事的实验大不相同,废水的性质差异也比较大,而且污染物的组成也不尽相同。对实验室废液应该分类收集,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单位污染处理装置进行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后统一运送到特殊废品处理厂等部门处理。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废液统一经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工厂进行进一步处理达标排放,处理后得到的废渣可送到固废处理中心进行焚烧处理。
结束语
上述文章阐述了了实验室的废水污染源种类以及危害,针对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排污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阐明分析实验室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应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强实验室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出实验室废水预处理和综合处理等处理方法,避免实验室废水排入地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