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7: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疗垃圾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 要】目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措施在医疗垃圾中的应用。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1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98 份。结果: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 结论: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
关键词 分类处理;集中处理;医疗垃圾;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造卫生舒适的医疗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的肉体以及血液之后的具有污染性质的垃圾。例如酒精棉球、一次性针头、过期的药品、胶带、手术废弃品等。这些垃圾不仅具有空间上的危害,还具有急性传染性,潜伏期长的污染特征,产生的病毒和病菌危害性是一般生活垃圾的几百上千倍。如果没有对医疗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想象的,也会成为流行疾病的起源。因此,为了了解我国医疗垃圾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人员的相关法规处理情况,笔者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2]。调查对象中,医生人数为45 名,护士人数30 名,后勤10 名,护工15 名,管理人员12 名,实习人员8 名,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2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105 份。
2 结果和分析
2.1 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3]。
2.2 分析存在的问题
2.2.1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不规范
问卷调查中,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及时的消毒并不是做的很好,没有按照相关的处理规范进行,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多数是让兼职人员处理,分类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垃圾袋的颜色来对垃圾分类,以至于垃圾的分类不明晰。而对于一次性的医疗垃圾要使用先消毒后处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医院并没有重视垃圾消毒,不能及时供应消毒用品,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消毒的效果不佳。如果这些垃圾被其他人或是动物接触,很有可能会引起传染病的爆发,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
2.2.2 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在医院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护工,护士等,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或是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实际的操作中却并不注重按照操作规范处理。大多数的医疗工作者认为这只是保洁,后勤人员的工作,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不能正确的对待医疗垃圾的处理的重要程度。其次,对于相关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知识学习和理解不够,没有明确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比如化学性垃圾放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的医疗垃圾没有进行消毒处理就放入垃圾桶,医疗垃圾盖没有及时合上等问题。
3 讨论
医院管理部门在创造卫生健康的医疗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预防疾病的传播过程中有重大的责任。因此,要结合医院自身的医疗垃圾产生状况,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中的责任,要求医院的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规范[4]。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了解医疗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可以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二是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条例。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5]。
参考文献
[1] 王海青. 基层医院医疗垃圾管理的现状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01).
[2] 艾德梅, 鞠建新, 王颖. 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04).
[3] 刘阳. 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1).
[4] 余结根, 李荣, 刘少锋. 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1):142-143.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5-2
1前言
医疗垃圾通常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是首要的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必将引起二次传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医疗垃圾因其特殊性更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监督。
本文通过对部分城市医疗垃圾管理及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医疗垃圾管理、处置设施场址选择及处理工艺上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2医疗垃圾的排放现状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疗垃圾管理及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严重。部分城市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在一起,经焚烧炉焚烧后,致使许多医疗垃圾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消毒毁形处理,造成严重的污染。
(2)医疗垃圾处理、处置的管理和监管不严,设备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处于半停顿状态,原因是医疗垃圾送到处置中心的量不能维持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3)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及交接等环节防范措施不到位。位于医疗垃圾处理中心较远的地区和偏远地区,医疗垃圾运输、收集和储存都达不到国家要求,造成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废物堆积和遗失,甚至发生腐败等情况,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工艺环节防范措施不足,造成环境污染。焚烧工艺关键是焚烧炉的温度控制,因250℃~450℃是二噁英的形成温度区间,因此焚烧炉内的温度必须跨过这个温度区间,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将产生二噁英。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如果不到位,也将造成二噁英超标。
(5)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场址不合理。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是集中处理医疗垃圾的场所,如场址不合适,对环境影响巨大。
3治理措施
3.1医疗垃圾的管理对策
(1)加强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各级政府应制定符合各自城市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垃圾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督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规范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同时加强医疗垃圾处理、处置后产生的环保监管。
(2)医疗垃圾处理周期中各环节的管理。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至最终处置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这是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3)将医疗垃圾处理市场化。医疗垃圾污染治理要实行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走集中、专业处理的道路。建立专业化、企业化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环保高新技术,使医疗垃圾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4)提高公众卫生和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新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公众对医疗垃圾的产生到处置及其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推动全面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3.2集中处置设施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合理性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集中处置设施场址选择,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场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2)场址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场址应得到公众支持。
(3)场址不得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确保与城市市区和规划区边缘的安全距离。
(4)场址应避开人口密集区、宗教圣地等敏感区,场址距居民区距离应大于1km。
(5)场址选择应避开河流溯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度假区;避开国家、省、直辖市划定的文物保护区;避开重要资源丰富区。
(6)场址选择应避开现有和规划中的地下设施;避免大规模砍伐森林、占用基本保护农田;避免公用设施或居民大规模拆迁。
(7)场址应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选址应在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8)场址地震裂度在Ⅶ度以下,最高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以下3.0m,土壤不具强烈腐蚀性。
3.3污染物防治措拖
目前我国医疗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法,焚烧原理是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垃圾焚烧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性质稳定的固定残渣。
焚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污染防治措施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对焚烧处理工艺环节中的燃烧室温度控制、尾气、焚烧后飞灰及废水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3.3.1燃烧室温度控制
医疗垃圾焚烧处置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一方面可以保证医疗垃圾完全充分燃烧,另一方面避免和减少二噁英产生。医疗垃圾燃烧过程在一燃室和二燃室中进行,一燃室为缺氧空气系统,二燃室为过氧空气系统。
在处理医疗垃圾时,首先在一燃室内供以小风量60~450℃左右热解垃圾,一燃室温度在700℃以上;在二燃室中通过微过量的助燃空气将燃烧温度提升到1000℃以上(根据垃圾种类不同,可自由设定)自燃温度,从而完全氧化为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为抑制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一方面通过温度连续自动控制,抑制其生成、防止再合成。根据此特性,在焚烧系统设计中,烟气在1000℃以上(二燃室)停留时间大于2秒,使二噁英完全分解。
3.3.2尾气处理系统
焚烧炉尾气净化系统多采用“烟气急冷+半干式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净化技术。具体工艺为: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烟道,与布置在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进行热交换。预热器吸入冷空气,通过预热器夹层螺旋导风板吸收烟气的热量使冷空气变成热风,并抽送至炉体中,以提高炉内温度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行成本。然后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器,使烟气温度由1000℃降至600℃,再通过急冷塔,使烟温降至200℃左右,越过250℃~450℃产生二噁英的温度区间,烟气在600℃-200℃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小于1秒,接着烟气进入半干式脱酸洗气塔,在塔内烟气被从塔顶喷入的碱液进一步冷却。半干式洗气塔上部设有除雾装置,部分雾滴出后至除雾塔去除。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在袋式除尘器前烟道内喷入活性炭粉,它均匀地弥散在烟气中,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经活性炭吸附塔吸收剩余的有害物质通过布袋除尘,然后经引风机增压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3.3.3飞灰的处理
医疗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属于危险废物,不能直接填埋,必须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目前,垃圾焚烧固化多采用水泥固化,其设备投资少,操作较简单,运行费用低。
4结束语
自从爆发SARS以来,国家加重了对医疗垃圾的处置和管理力度。医疗垃圾作为危险废物,其处理必须按照规范严格执行。尤其要重视管理、厂址选择、工艺环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通常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的废物,若处理不当,必将引起二次传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医疗废物的处置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医疗机构和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实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建议。
1.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现状
1.1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前提和背景。
“非典”之后,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工作开始受到益阳市政府的重视,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城区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的集中收集、转运,并到指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置。2007年,益阳市政府批复成立益阳市特许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废处理中心)负责全市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2009年,医废处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政府以[2008]6号市长令颁布了《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步入制度化轨道。在此之前,益阳市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部分有小型(或简易)焚烧炉,但普遍炉体结构简单、焚烧不彻底、缺少除尘净化的环保设施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部分无自有焚烧炉的医疗机构,则自行将其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送往某些有焚烧炉的单位焚烧。由于绝大部分几医疗机构均位于居民闹市区,分散处理医疗垃圾排烟点多,群众反映强烈。其他诊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未经处理的医疗废物流入生活垃圾的现象严重,医疗器具被拾荒者拾回,通过某些途径流入诊所,被再次利用,公共环境安全隐患大,社会影响极坏。
得益于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良好基础,2011年,益阳市成为“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医疗废物环境管理项目”全国6个试点市之一,在医疗机构积极倡导医疗废物减量、低害化,逐步减少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排放,全市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1.2目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基本情况。
医废处理中心位于桃江县桃花江镇,距益阳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占地10亩,总投资1782万元,日处理医疗废物量5吨,建设有焚烧处置生产、消毒清洗厂房一栋、废水污水处理装置一座及配套生产线。该中心采用热解焚烧技术,采取企业化运行模式。
1.2.1医疗废物处置工艺
固体医疗废物在热解亚融熔系统中通过缺氧燃烧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经二次完全燃烧系统、锅炉冷却系统、急冷脱酸系统、中和装置系统和烟气除尘系统,达到控制二英产生、去除酸性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及烟尘的目的。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医疗废物可达到完全无害化,原医疗废物中的有机元素不复存在,最终排放的气体及产生的灰渣非常稳定,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焚烧产生的灰渣通过与益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签订合作协议,定期送往填埋场填埋。
1.2.2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况
益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下同)799家,其中医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14家,各类诊所61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8家。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326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由医废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置,占比不足41%。2012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产生医疗废物总计约1800吨,医废处理中心共处理医疗废物1173吨,集中处置率不足70%。
2.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存在的问题
2.1收集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低。
医废处理中心投入运行近4年来,虽然城区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绝大部分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但数量仍不足医疗机构总数的一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不足70%。特别是数目庞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绝大多数仍然处在分散自行处置的状况。全市只有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312家诊所推行集中处置,全市2871家村卫生室仅个别处在医废处理中心周边的推行了集中处置。这些数量众多的医疗单位,单体医疗垃圾产生量虽不多,但也成为管理的盲区和推行集中处置的遗漏点。由于分布过于分散,成为集中处理管理上的难点,收集体系不健全,无法实现应收尽收。
2.2医疗废物分类欠科学。
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放射性、感染性、病理性和损伤性废物。在实际操作中,各类未被污染的大量的包装袋、包装盒等纸质废品等大量的非感染性废物常被混入感染性废物中,对医院大量需要处理的玻璃输液瓶分类未做明确规定,导致固体医疗废物数量不断增多,未能从源头上实现减量化。而此类废物一部分应作为生活垃圾处理,一部分亦不必作为感染性废物,这样可节约再生资源,减少处理污染,降低处理成本。
2.3收费政策不合理。
尽管《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费用明确规定由政府、医院、病人三方承担,但至今还是由各医疗机构独家负担。益阳市按每床每天1.8元的医疗废物处置费收取,一所500床位的县级医院每年医疗废物处理费用就达32万元,加重了医院的经费负担。同时,由于医疗垃圾处理费用远高于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加之医废处理中心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转,导致亏损严重,严重影响到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健康发展。
2.4监管存在漏洞。
由于收费政策的不合理,使得医院受利益的驱使,将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人为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量。经调查,部分医疗机构,特别是小诊所以及乡镇卫生院,存在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排的现象,甚至还存在将一次性注射器与输液器外卖的现象。同时,医废处理中心及大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理信息存在掌握不全、报送不全的情况。
3.强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对策
3.1严格制度执行,加强源头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益阳实际制定的《益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各方面工作,要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从严格执行制度的角度,环保部门应协同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积极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器具的使用,坚持废弃物分类收集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降低对环境污染的风险,降低处理成本。同时,作为“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医疗废物环境管理项目”的试点城市,应当持之以恒地在医疗机构倡导医疗废物减量、低害化,逐步减少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排放,促进环境持续发展。
3.2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标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基础。可操作性的分类才能科学合理地收集医疗废物,从而减少医疗废物流失并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除法律上已规定的放射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以外,都归入感染性废物是合理且必要的。而普通病房的病人一次性卫生用品则不必严格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应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分开收集和处置,而不是笼统地归入感染性废物。
3.3健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收费机制。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费用由医疗机构独家支付经济承受压力大,处理医疗废物所发生的费用,应由政府、医院和患者共同承担。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其均已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费用收入大幅度减少,加之水电费均按企业标准收取,医院基本建设债务等问题不堪重负,由医疗机构独家支付的模式难以为继。
在处置价格问题上,作为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机构的医废处理中心,希望提高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医疗机构又可能因处理费用较高,减少按规定处理的数量或干脆自行处置。建议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医疗机构性质、规模、级别每年预收一定数额的处理保证金,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处理单位的正常运行,也能保证医疗废物不流失。对于医疗废物处置的收费标准,建议实行处理企业让一点、医疗机构拿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灵活经费供给措施,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3强化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
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行为,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特别要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各类小医院、小诊所的监督管理,要求其做好医疗废物的贮存,然后集中转运处理。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让受处罚者感受到违规行为带来的后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投入,充分运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对医疗机构和医废处理中心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进行全程可视化监控,以切实强化监管。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关部门应定期深入医疗废物产生、排放、收集、处置机构,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汇总,为政府和百姓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充分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4.结语
医疗废物的处置一个关系到社会、环境和民生的系统工程。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医疗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也许不比空气、水体污染般容易得到公众的关注。但是,政府必须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全局考虑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性。环保和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必须要充分履行监管和指导的职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本着对自身行为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做好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分类收储。对于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益阳市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充分的实践经验,完全有理由将其推向更高的水平,这对维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建设绿色生态益阳有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花香.完善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0,1:70-72.
[2]闫晓洁.包头市推行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实践的理性思考[J].环境卫生工程,2011,4(2):33.
[3]胡志敏.衡水市医疗废物处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4):61-65.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723-02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WANG Yan-zhe1, TAN Ying-li1, WANG Ya-tao2
(1.Shijiazhuang Med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71, China; 2.Hubei Scishine Telecommunication Tech. CO., Ltd,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After introducing the RFID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made a in-depth analysis research.
Key words: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ospital managemen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1 RFID技术简介
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项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 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它由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1.1 标签(Tag)
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它是内存带有天线的芯片,芯片中存储有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1.2 读写器(Reader)
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写器分为手持和固定两种,
1.3 天线(Antenna)
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2 RFID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在医疗系统中,身份识别的功能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样品识别,第三才是提高数据录入效率。医院信息化的目的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病人给予正确的处置,同时要将处置的环境进行准确的记录。在全球范围内,医疗错误的严重性非常大。据统计:美国每年因为医疗错误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在48000~960000 人之间,医疗错误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全美死亡人数中高居第五位,而在我国造成类似医疗错误的概率更高,这种风险主要由于知识和信息掌握的不够,以及身份识别的错误。科学、合理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这种医疗错误。那么就目前的医院信息化程度,以及对未来的展望,RFID技术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
2.1 医院工作人员胸卡上的应用
现状:HIS系统以及其他的应用系统,帐号和密码需要工作人员牢记,而且系统登录时输入繁琐,并且安全系数低。
应用后:人员登录系统不用输入帐号,扫卡即可,也可以设置密码,方便、快捷。并且由于系统登录需要唯一的人员证件卡和密码两道保障,使用更加安全。
2.2住院患者腕带的使用
现状: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细而繁多,并且需要很强的耐心和细心,不容出现半点差错。主要体现在:查房时无法快速了解病人正在使用的药物;护士每日发药核查费时费力,有可能出现吃错药、打错针的现象;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无法马上获取病人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基本信息;病人基本生命特征还采用手工加纸张来记录;无护士工作统计及工作责任的明确等。
应用后:通过RFID标签的独有的唯一性特性,能够快速精准的识别患者信息,快捷提取最新医嘱信息,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避免由于疏忽出现的医疗事故。并且可以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做到可追溯管理,减轻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把医护人员从日常繁重的工作当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到位的服务。
2.3 供应消毒中心器械包的消毒跟踪
现状:目前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全院无菌物品的供给,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无序,信息化程度低,医院高层难于管理工作流程,对手术包消毒过程无法有效地监控,无法进行质量的追溯。由于人员疏忽、采用纸张交换信息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医疗事故频频发生,浪费现象屡禁不止。
应用后: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加强了供应室业务数据的采集、传递、存贮和使用管理,促进了信息共享,使医护人员、决策者、管理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其所需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并且解决供应室手术包流程缺乏可视化、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的问题,做到针对单包器械进行追溯。通过对手术包消毒流程人员管理,使得医院对员工计件考核准确。避免手术包流程中的交叉感染或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隐患。
2.4 医疗垃圾的跟踪
现状:目前由于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对于垃圾处理各环节有效、全程的监管,致使医疗垃圾分类混乱,或者分类收集不合理,单独处理的未单独处理、需要焚烧的未焚烧,从而导致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少部分医疗垃圾被非法进行二次加工或作为其他日用品的原料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及医疗垃圾在运送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新的二次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应用后:结合医疗垃圾管理系统和医院实时定为系统,各防疫和行政单位可以即时而且准确地掌握整个处理流程的动态信息,进而防止类似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院内感染管制问题再度发生。规范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避免医疗垃圾流出进行再利用造成的医疗事故;整个过程采用扫描设备进行信息的采集,避免出现二次交叉感染;通过垃圾处理各个环节的人员刷卡登录,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在出现医疗垃圾流失、发生事故等情况下能够快速精准的进行追溯管理。
2.5 药品管理上的应用
现状:目前在医药行业由于药品批发企业多而小,储存、运输中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药品缺乏统一的标准编码,物流信息系统严重滞后,严重影响药品质量监管,以及到药品在患者身上的使用,整个药品流通环节没有全程跟踪机制,缺乏可追溯管理。
应用后:将药品从制造到分销、使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物理对象进行识别,做到全程可追溯管理的目的。减少医疗领域药品生产、配送、处方、和服药等方面的错误,杜绝给病人吃错药,或者某些过期、假冒药品。
2.6 分诊上的应用
现状:目前各种门诊分诊系统均没有解决人员空叫得问题,但是又不能将患者局限在一个圈子里,导致了大夫在叫号的时候出现空叫的现象的发生。
应用后:通过RFID的定位功能,可以很好的帮助系统自动捕获患者的具置,实时地通知系统患者的状态,从而解决了叫号系统空叫得问题。
2.7 输液上的应用
现状:门诊输液是当前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琐碎,然而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危及病人的安全。同时,由于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也使医院的门诊输液室成为人群对集中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大量的医疗机构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少数医疗机构实现了数字化,但仍没有解决输液核对病人信息时需要人工核对,难免会出现医疗差错的问题。
应用后:利用RFID的唯一标识性,采用输液过程中人员药物互相匹配的方式,减少了医护人员医疗差错;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 RFID的应用展望
目前医院的信息化的方向正在向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我们医疗服务的质量,而我们借助于RFID这样的信息手段正好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解决目前医院对患者整个就医流程缺少可视化、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的问题。并且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很分散,虽然大部分业务数据相关联,但是由于系统与系统的结构、存储差异,造成了可追溯性不强,使得管理上无法更加规范,且流程化凸显不够,在医疗行业通过使用RFID技术,尤其是在采用RFID技术移动的追踪病人,可以实时了解病人在就诊时的行动及状态,使就诊病人具有安全感,且使医院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调动医疗资源,才能有效地实现医院管理的核心价值。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引进以及成本的降低,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RFID技术的应用逐渐进入一个成熟的应用期。可以预见,RFID技术在医疗信息化行业当中必将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疗废物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医疗垃圾的来源及危害
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病人及疑似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与医疗物相关的危险常见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造成的危害。一旦锐器被HIV、HBV、HCV污染,被刺者就有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感染。医院医疗废物不仅对医院医护人员有危害,也对其他人群如垃圾工、清洁工、甚至是玩耍的儿童都可能造成威胁。所以医疗废物不仅是传染病的重要感染源之一,而且是由化学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其他事故来源之一。医疗垃圾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其本身还含有微生物繁殖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排放或处理不当,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2003年春天,SARS暴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以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流行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触目惊心。为此,无论是从疾病预防控制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加强对医疗垃圾处理,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疗垃圾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危险废物焚烧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我国的医疗垃圾管理和处理与世界各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二是管理和监管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合理;三是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贮存、运输体系及管理制度不完善;四是医疗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落后;五是公众对医疗垃圾管理知识不了解,缺乏环保意识。
二、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公众卫生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医疗垃圾的无害化管理和处理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在医疗垃圾管理上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在此之前,沈阳市率先建立了医疗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广州市于1998年建立的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焚烧处理医疗垃圾,杭州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下发了《杭州市有害固体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北京、哈尔滨、无锡、天津、深圳、武汉、青岛、湛江等市已将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处置纳入议事日程,并开始积极筹备集中处理、处置中心的建设。
市直大型医院每年向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环卫处交纳一定的费用,由环卫处到各医院集中将医院分装的医疗垃圾取运至各城区医疗废弃物处理场地进行集中焚烧。中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处理还未实行分类管理及集中焚烧。医疗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未进行规范管理;二是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不完善;三是医疗垃圾处理、处置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设备及处理能力不足。
三、医疗垃圾的处理对策
(一)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和制度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医院成立感染管理领导委员会;设专门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科内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主任、病房医师、护士长及护士组成设专人上报问题。院内在每个病区设立感染报箱,方便临床的工作。
2、各科根据临床疾病护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突出专科特点。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同时制定医疗工作规章制度、制定新业务新技术准入流程,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及应急流程等。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应变处理能力 。
(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认识自我防护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是医院员工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在医院营造防范医疗废物污染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三)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培训。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提高公众意识是最重要的。但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有对门诊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95%的患者不知道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混装,90%的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和新闻媒体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和危害性宣传不够。因此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患者入院时、住院间、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宣传教育;其次,门诊导医设一名负责宣传教育,让进入医院的人们了解存放医疗废物的地点,将贮存容器及标识告知大家,教会丢弃各类垃圾的方法,让患者及陪护人员清楚废弃物怎样处理,了解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对大众的危害,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医疗垃圾管理的法制建设。首先要借鉴全国先进城市的经验,根据国家现行和近期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地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
(五)建立完善的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完整的管理和监管体系,明确医疗垃圾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督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强医疗垃圾处理、处置后产生的废气、残渣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及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监管。
(六)建立专业化、企业化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医疗垃圾污染治理要实行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走集中、专业处理的道路。建立专业化、企业化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环保高新技术,使医疗垃圾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回收利用其余热,实现其资源化。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各家医院医疗垃圾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便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把医疗垃圾从产生到最后治理,统一管理和监管起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七)努力提高公众卫生和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宜传新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公众对医疗垃圾的产生到处置及其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推动全面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医疗废物属于高危险性废弃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只要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就会有效地避免医院感染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赵由才,张全,蒲敏. 医疗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36.
[ 2 ]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14 (8) :9142915.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疗垃圾是指在对人和动物在诊断、化验、处置、应用和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一、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其次是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生活垃圾。
卫生专家指出,医疗垃圾的巨大危害表现在它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此外,医疗垃圾的危害还表现在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专家们介绍说,医疗垃圾如果与生活垃圾混装焚烧会产生黑色、恶臭的气体,这种气体中会含有一种致癌物。如将其随意填埋,要经过几百年才能够降解,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因此,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中国和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1 成都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
1.1 回收记录马虎粗略
根据成都市卫生局,省、市卫生执法监督部门以及地区卫生局的一次检查结果了解到,很多医院的回收记录非常粗略,根本不符合标准。在某个医院检查时,只见回收医疗废弃物的工人拿出了一个皱巴巴的记录本,上面却只有两三页内容,粗略地记载着“某年某月回收多少斤”,连回收人的签名也是大笔一挥,直接“跨越”好几个月份,最近的一次记录是2003年元月12日,今年根本没有任何记录。
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2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1.2 露天敞放无人过问
在某医院供应室的一角,堆成小山的医疗垃圾打包堆放,从工人口中了解得知,有人每周都会对医院的医疗垃圾进行一次收集和运送。穿过供应室旁的一条小道,10多个硕大的铁桶内同样装着医疗垃圾,却没有一个盖子,直接在露天环境下敞放,而“铁桶阵”旁的宿舍内还住着工人。
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7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1.3 与生活垃圾混放
在检查中还看到成都某医院,医疗废弃物竟被堆放在5楼。同时还在5楼发现,垃圾桶直接摆放在过道一角,医疗垃圾装在黑色塑料袋内。而在距此2米远的位置、据院方称是“生活垃圾桶”的桶内,装有废弃的棉签和药瓶。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废物5类,不能混合收集,更不能和生活垃圾混放。医院应按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
检查后发现,医疗垃圾的处理,部分医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据介绍,医疗垃圾必须首先装进黄色塑料袋内,注明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然后放进医院的临时“医疗垃圾存放点”,存放点必须修建成密闭的、铁锁把门的小屋形式,并由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医疗垃圾只能由环保部门指定的特种垃圾处理场来收集和运输、焚烧。 医疗垃圾一旦发生流失、泄漏、扩散等情况,将直接追究院长责任。
2目前医疗垃圾处理方法
由于医疗垃圾中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国外,医疗垃圾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在我国,也早已将其列为头号危险废物。
目前医疗垃圾的处理大致有以下处理形式:
1、大型医疗机构日产的医疗垃圾由卫生局统一指定的大型焚烧炉集中焚烧。
2、县、区级医院及厂矿等较大型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污染及视为直接污染的医疗垃圾由医院锅炉焚烧,部分随生活垃圾处理。
3、小型医疗机构如厂矿及事业单位卫生室所、个体诊所、社区服务站等,多将塑料制品作废品卖掉,棉纱、 棉布类大多回收,污染的棉杆、棉球、换药后的组织器官等多随生活垃圾处理,甚至有将应视为医疗废弃物的医疗用品未视作废弃物而继续使用等。
我国明文规定,医疗垃圾必须采用“焚烧法”处理,以确保杀菌和避免环境污染。但是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焚烧处理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以焚烧的。垃圾中可利用资源被销毁,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处理方法,即使回收热能也只能做到废物一次性再生的目的,无法实现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焚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带走的热能又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产生的烟气必须净化,净化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焚烧产生的残渣还必须消化。还有,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3 对成都市医疗垃圾处理的建议
(一)优化垃圾收运系统
城市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各个环节的合理配置、协调配合可获得最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反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劳动条件的恶化和费用支出的增加。医疗垃圾的处理由于其特殊性,在很多方面必须要注意,而且是要专门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来收集,运输处理。优化其收运系统,能够使其更具经济化更无害化。
(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以及资源的再利用
医疗垃圾成分构成可以分成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等几个类别。在收集的前期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其中很多有用的部分经过消毒杀菌等处理之后可以再回收利用。
目前医疗垃圾的处理多采用焚烧方式,则其燃烧的热能是一种重要的能量。
这一种途径是,把经过特殊处理后与一般生活垃圾无异的医疗垃圾,采用气化技术处理,一是热分解技术,将垃圾分解产生氢、甲烷等气体,醋酸、丙酮液体和炭。二是气化(熔融)技术,将碳素物质部分燃烧,同时产生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数种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可燃烧为主的气体,可供内燃机、发电机或者锅炉使用。气化技术是目前先进国家正致力于技术开发并投入使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内有志厂家应该研讨的方向。
(三)二恶英的控制
鉴于医疗垃圾的特殊性,其中某些垃圾的病菌比一般的垃圾多达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后焚烧会产生许多恶臭的气体,对于大气很严重的污染。其中二恶英的产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方向,成都也不落后。但是经济的发展总是也环境保护存在很大的矛盾,所以,寻求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我们每个关注环境,紧张经济的人都必须要做到的。
医疗垃圾的处理与其它城市垃圾有着太大的不同,所以说,在处理方案上面应该注意到它的不同,再根据我们的条件以及标准来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研讨出更加先进的处理方法,不仅在这个方面,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也是很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芈振明等合编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 George Tchobanoglous, Hilary Theisen, Samuel Vigil.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设23个病区,740张床位,临床医护及医技,后勤人员共有一千余人,设有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开设有规范的供应室,医疗垃圾回收站,洗衣房。
2该医院现存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分析
2.1医护人员手卫生问题
2.1.1由于工作人员较病人数相对较少,工作量大,忽略了接触不同病人之后洗手或手消毒。
2.1.2病人求医心切,没有预约看病的习惯,造成门诊量大。
2.1.3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
2.2预防医院感染设备不达标
2.2.1由于医院领导重视不足,各科室经济核算,未使用规范锐器盒,造成锐器管理不当,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安全隐患。
2.2.2洗手设备无感应及干手设施,造成手卫生环节污染。
2.3一次性耗材管理不当
2.3.1一次性耗材采购未与临床沟通,缺乏计划,有过期现象。
2.3.2过期后的贵重器材,无法退回,存在院内灭菌后从新使用现象。
2.4医疗垃圾回收人员无医学知识,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医疗垃圾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医疗垃圾丢失,造成环境污染。
3整改措施
3.1提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医院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标准。院感管理部门根据标准要求经常深入科室抓落实,对未达标的个人及科室,要与奖金挂钩,并出书面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3.2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院感科要定期组织全院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二次,不少于6学时,以国家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为教材,结合全国其他医院因医院感染而引发的医疗事件案例为教训,组织系统学习并考核,还要对医疗垃圾管理人员、保洁员、进修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3.3强化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防护措施,加强标准预防及七步洗手法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加大手卫生设施的投入。
3.4有计划的招收医务人员,做好人员梯队建设,增加诊室数量,配备快速皮肤消毒剂,做到接触病人前后消毒双手。
3.5医院应投入一定的经费,免费为临床科室提供特制的锐器盒,黄色垃圾袋。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用黄色塑料袋盛装,损伤性的医疗废物应使用特制的防渗透耐刺的容器盛装,如;用过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利器放入特制的利器盒内,整理至3/4满时采取有效封口方式,由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站进行回收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专人收集,封闭转运并进行登记,严格管理。
3.6医院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有计划的采购一次性耗材,后勤工作服务到位,临床科室做到少量分次领取,以防过期。
参考文献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北倚成都,南接乐山,东邻资阳,西靠雅安,辖仁寿、洪雅、丹棱、青神四县及东坡区、彭山区。区位介于成都门户旅游区和峨眉―乐山旅游区之间,是成都至乐山、峨眉山黄金旅游走廊必经通道和连接枢纽。近年来随着眉山市彭山县撤县设区,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加。但如大多数中小城市的通病,眉山市的市政环卫在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局限与滞后的情况;未能全面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鉴于当前眉山市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及上版本规划(2009版)在编制内容、深度、成果形式、可实施性,反馈性、调控性等方面存在不足,2016年启动了新版市政环卫设施规划。
一、环卫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环卫公共设施、环卫工程设施以及其他环卫设施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以上几种分类,将眉山环境卫生设施按照用途分类,分为以下几类:环卫公共设施:废物箱、公共厕所、垃圾地库等;环卫工程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设施、建筑垃圾处理厂、医疗废弃物处理厂等;其他环卫设施:环卫停车场、环卫洒水车供水点、进城车辆清洗站、基层环卫管理处、环卫工人休息点、垃圾码头。
二、现状问题
(一)环卫公共设施
1.废物箱。现有果屑箱2246个,垃圾房320个。存在的问题:北部新城片区、市政中心片区、东坡岛片区等很多片区废物箱不够。现有废物箱受损情况严重,每年损坏率40%以上。眉山现状生活垃圾的收集还是属于混合收集,同时也缺乏后续的处理手段。
2.公共厕所。现状共计54座;冲水方式主要以单个冲水为主,修建方式以独立式为主。存在的问题:公厕数量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分布不均,位置较隐蔽,市民、游人上厕难。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至少需128座,现状厕所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基本要求。
3.公共垃圾地库。目前有23座垃圾地库投入运行。存在的问题:垃圾地库集中于老城区,服务半径较小;其他片区垃圾地库严重不足,服务半径过大。大部分地库为露天地库,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收集设备简单,工艺落后,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垃圾的中转运输。
(二)环卫工程设施
1.垃圾转运站。现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位于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新村,设计日处理200吨。存在问题:日处理规模容量有限,且仅能服务老城片区和火车站片区,其他片区未能覆盖。
2.建筑垃圾堆放场。现状堆放场计划使用4年,理论设计容量20万立方米,实际容量7万余立方米,采取填埋处理。存在问题:已运行4年,库容已严重不足,超年限使用。
3.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合并)。位于东坡区盘鳌乡狮子山,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存在问题:处理技术陈旧,规模不能满足远期城市发展需求。
(三)其他环卫设施
无车辆清洗站,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2处,无环境卫生车辆通道,洒水车供水器为消防栓,环卫工人休息室118个。存在问题:目前仅有两处停车场,不满足服务半径要求,规模不够没有独立占地。
三、规划建议
(一)规划思路建议
以“循环经济”及“环保主导”为理念,实现垃圾处理的重大转变;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设先进压缩式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采取综合处理技术,构架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强调集中布局模式,建立现代化垃圾处理系统。
(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建议
分类收集;堆肥处理;焚烧发电;卫生填埋。
(三)引进先进技术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等先进技术,逐步建立眉山市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提高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化水平,为应急体系提供信息保障。建议对新开发的东坡岛、岷东新区的部分地区采用真空管道系统进行收集。
(四)指标体系弹性化建议
根据老城区、北部新城、市政中心、东坡岛、岷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等组团的不同职能来确定环卫设施的指标体系,使其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四、总结
市政环卫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排污系统,其建设水平体现了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因此,在市政环卫设施规划中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卫发展目标与构建合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单位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弃物是含有大量病原菌和各种有机、无机化学成分,对人的健康构成危害,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其病毒、细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百倍千倍。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环境污染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已将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7类危险的首位[2]。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程度愈来愈大。我国政府于2003年就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的处理给予极大的关注。我省各地市按照当地的情况制定了相关政策条例,每年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可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处理可操作性小,对医疗废物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不足,警惕性差,更加加大了医疗废物的危险性,也加大了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山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济欠发达,在职职工学习培训机会少,政策性文件不能及时送达。为了了解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和在职职工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知晓程度,笔者于2009年度随县创卫办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督促检查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基层六家医疗卫生单位及其医务人员
1.2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查看,并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所需信息。
2、结果
2.1现场查看结果
对六家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医院只有一家(部分制度),其它医院均无制度可查。各医院均对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不予分类。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用后不做消毒、毁形处理,带针的医疗废物随处可见。(治疗室、病室、职工住宅区、垃圾场都可见到)。检查时只有两家医院偶尔采取焚烧处理,其它医院均同生活垃圾一道倾倒于垃圾场。个别医院还用使用后的输液吊管做成吊网等扩大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用途。
2.2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内容的知晓率: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52人中,有38人不知道《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出台,也不了解其内容,占调查总人数的73.1%。
3、讨论
医院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不仅对人体造成感染的危险,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疾病的流行[3]。此外,不法分子收购使用过一次性医疗用品,再回流到医疗机构或在社会上为吸毒者提供便利条件,给公众的健康造成危害[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已引起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加强医疗废弃物正确安全处理,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调查发现,偏远山区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出台和相关内容知晓率极低,同时医疗废物处理存在严重隐患,乱扔、乱放现象十分严重,人群接触机会很高。只有掌握更多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了解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才能做好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这项工作。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3.1必须认真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医疗废物处理条件尚不成熟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培训,严格分类、收集、存放和销毁。医院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做到责任到人。设立医疗废物存放间并设标识牌、上锁,保证医疗废物不被盗用和丢失。指定专人将收集后暂存的医疗废物集中至焚烧或填埋地点进行最终处理。
3.2加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强化政府责任[5]。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处理应由地方政府牵头[6]。在处理方式上政府要主导,要推行区域性处理,要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合理设点建立处理设施,在处理技术上政府要引导,要鼓励采用无害化处理,以免焚烧时引起二次污染。县政府应注重和加强监管力度,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能职责,逐步规范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管理的落后面貌。
3.3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产生危害的认识。
对国家的一项法律法规知晓率只有7.7%,这一结果反映了基层医疗单位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不了解,信息的闭塞。不能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乱扔、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这也反映了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产生的危害不了解,缺乏对医疗废物防范意识,因此县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认识。
3.4加大处理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我县未建立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环卫部门涉及的县城区医疗机构大部分采取土建炉进行焚烧处理,偏远的山区医疗机构选择同生活垃圾一道倾倒处理。目前,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再回收利用监督管理,在环节比较薄弱,可能会造成流失或重复使用。因此,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农村诊所监督管理,加强经费投入,建立符合环保技术要求的医疗废物焚烧装置,尽快使基层医疗废物处理走向无害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总之,本次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和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知晓率不容乐观,存在储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寻找一条适合于我县实际情况的处理途径。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7.
[3]张红玲.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4-455.
2003年春天,SARS暴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以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流行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触目惊心,不容忽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将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 ,同年8月14日卫生部吴仪部长又签发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 ,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 。现在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疗废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 [4] 。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 [5] 。
1 医疗废物处理状况的调查
2003年SARS发生后,我院将医疗废物处理列为重点管理项目之一。为了解当时临床医疗废物的处理状况我们对临床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理、收集、去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医院住院部各科室,调查方法以问卷、视察的形式进行,同时收集资料,并进行总结。
2 分析和总结
各临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渠道大致分为三个途径:第一,临床一些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都装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暂存处,再由特种垃圾厂工人运出后进行处理;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和消毒再由工人收集进行再次消毒毁形,院感科管理人员监督处理;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进入下水道,由医院的水处理站集中消毒后排放。
我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关部门管理不够规范,未完全落实相关制度,监督机制不够严密 [6] ;分类不够科学,造成垃圾量大,不利有效防止污染;病房的垃圾每日只清运一次不能满足一些大科室的需要,有些垃圾要在病房存放到第二天才得到运出 [7] ;临床工作人员忙于开展业务,在配合处理医疗废物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防护不够规范。
3 处理医疗废物的措施
3.1 制定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方案 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首先,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小组。各科主任、医院感染组长、护士长为小组成员。明确责任分工,临床科室负责废物的分类、收集、装包、封口,服务公司负责医疗废物的清运,房产基建科负责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和与特种垃圾厂交接转运。医院感染科进行严格监控,以及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处理“三环节”和操作规程、人员防护等提出指导意见,再就是制定奖罚方案 [8]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医疗质量评分,与科室奖金挂钩。
3.2 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 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 [9] ,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3.3 注重分类回收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感染性废物。严格分类收集,用有色袋分装 [10] ,便于重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3.4 提高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效率,后勤服务于临床 过去的医疗废物每日清运一次,现在改为即产即清。过去,行政管理办法是要求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在病房内进行消毒和初毁形。现在改为由工人收到暂存地集中消毒毁形。减轻临床工作量,避免造成污染 [11] 。
3.5 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严格着装操作,掌握消毒隔离常识,防止医疗垃圾渗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锐器刺伤时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12] 。
3.6 支持和鼓励每个公民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医院职工发现有以下情况均可报告医院感染科。如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点收集、存放、或倾倒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流失、渗漏、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未经允许打开密封的医疗废物等等。靠少数管理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发动全体人员对身边的医疗废物多关注一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
4 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5 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6 徐淑慧,高文花.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医药动物防治,2002,18(1):51-52.
7 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8 Escaf M,Shurtleff S.A program for reducing biomedical waste:the Wellesley Hospital experience.Canadian Journal Infect Control,1996,11(1):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