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2 16:17: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篇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成为重要课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指导,通过实施优化策略,就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和优化策略应用的价值分析

1.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也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某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就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有很大的阻碍[1]。

另外,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讲述为主,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这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这些教学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

1.2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应用的价值分析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优化策略有重要的价值体现,通过优化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激发作用。在优化此类的实施下,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发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相应的策略应用下,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及写作兴趣能得到有效激发,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2]。这样就会对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真正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通过优化策略的应用,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及水平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优化策略的应用,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得到有效提高。通过策略的应用,教师能对学生有更深的了解,这些都对实际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在优化策略的应用下,学生受到语文知识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素养,并积极地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等,提高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效率。

2.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的应用方法探究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应用,要从多方面着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并注重教师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能力得到优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学方法综合地加以运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将学习潜力充分发挥。这就需要老师巧设问题,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在课堂导入环节充分重视,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积极培养,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老师要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有效的激发[3]。

优化策略的运用可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营造,通过先进的媒体进行宣传,让学生有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学校的广播及文化走廊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要得到充分重视,并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进入语文知识的学习氛围中。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有效激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优化,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的应用,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展现[4]。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动态化的展现,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红楼梦》及《水浒传》等诸多的优秀作品,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名家讲堂搬到课堂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3.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通过优化策略的应用不断升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有趣的语文知识,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和策略等方面重点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实际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百良.刍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8).

篇2

1.对学生缺乏科学引导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待语文这门课程总是偏向于知识记忆,要求学生掌握语文课文中的知识,而没有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地理解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不仅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且由于记忆的知识容易产生遗忘的原因,而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从而制约着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的方式中,学生难以真正地感受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美感,这对提升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相违背的,从而严重地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2.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及时更新

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较深,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依然是通过考试大纲组织教学,课堂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流于知识表面的问题,并没有结合语文课文中向学生输入真、善、美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在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没有吸取精华的知识。此外,有的教师没有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语文教学方式,统一地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就连具体实施语文的环节也是一样,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地失去兴趣,而初中语文教学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3.语文教学策略不恰当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单纯地掌握语文知识,而是需要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丰富知识,积极掌握语文中所蕴含地深刻道理。但是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当前的语文实际情况,例如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等特点,而依然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地开展教学,使得语文课堂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较好地锻炼,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改进语文教学误区的策略

1.教师需要做到以生为本

素质教育是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和谐的交流,共同探讨语文知识。此外,教师需要按照学生不同的语文知识储备以及接受情况而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例如学生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其中涉及了许多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义、诗词、虚词理解等,学生感到掌握这些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则需要适当地加强引导,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文言参考工具书,供学生自行解决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字、词的含义,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师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树立好为人师表的形象,自己充分地利用教学之外的时间,加强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积极地拓宽自身的知识涉猎范围,便于在开展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分析语文文章。例如《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属于科普文,其中讲述了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新型成果,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除了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分析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前最新的科学研究角度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在教师介绍这些最新的科学成果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知识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其中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激发初中学生不断深入探索知识的兴趣。

3.创新语文教学,更好地启发学生

篇3

(一)观念不适应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彻底的调整与改革,逐步更新和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要想让新课程标准得到较好的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相应的语文教育观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能完全理解语文的性质。以往的教学大纲,主要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但是,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人文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可是,当前不少农村中学教师始终将语文的工具性放在了首位,总是片面地认为语文学科就是对语言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就可以了。特别是到了九年级之后,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更是将教学过程变为了实施题海战术,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忽略了语文浓郁的人文气息。

但是,另一个方面,却有些教师总是片面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部分教师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没有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行较好的理解,或者总是忽略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学习。比如,在对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是没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就让学生在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谈主题,但是在谈主题的时候,又强制性地将文章的主题归纳到“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上……”,这样就夸大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性。

第二、对学生的理解不能完全适应。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得知,“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将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在对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江村小景》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感悟,去领悟课文中体现的这一家人从“团聚”到“离别”的背景,从而让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方式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将以往那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是,在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明白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就越累,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对苏州园林的美景进行欣赏,只是简单地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比较枯燥,最终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实施“新课标”的“两大困惑”

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总是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就是“新课标”的要求同当今农村教育的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无法理解真正的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的因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先谈谈社会因素,由于农村的经济状况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课程的实施。当地的经济状况会给学校的教师培训、教学场地的改造、教学设备的更新等带来制约。在有些偏僻的乡村,有时连教师的工资都没有保障。如果学校得不到社会经济的保障,那新课程标准就是一句口号了。同样,家庭氛围也是比较重要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幸福。

(二)无法准确理解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来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即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但是,不少教师无法完全进入到这种状态中。没有电脑设备,即使有了这样的设备,乡村中学的不少教师年纪较大,没有学习的愿望。比如,在对《马说》这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涉及不少多义词,这些词语的拼音也是有区别的。其中的“食”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读音,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新课标”的相关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适应和困惑,笔者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篇4

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把握以下原则

1.联系实际的原则。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还须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有针对性。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具体、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2.把握时机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育契机,掌握好分寸.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一阵子,笔者批阅周记时发现,班上有一些学生由正常反映同学的问题变为互相攻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一次作文教学时,选择了“宽容和理解“这个话题,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事例及名言警句,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学生受到了不少触动。 3.潜移默化的原则。我们需要大张旗鼓的德育灌输教育,更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这一名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德育往往是在不经意中的点悟,它的实现方式只能是潜移默化、自然渗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课堂外,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及学生中一切可利用的德育资源,去无声地熏陶感染学生。总之,德育渗透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情感体验法。 这是利用感情迁移的心理规律,来强调道德感情教育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求教师深入文章境界,深刻感受、领会、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或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讲解,有时配以必要的表情、手势、画面等,生动形象的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境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之受到艺术感染,获得思想教育。例如教学《我与地坛》第一课时,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生动讲述:作者由于失去了双腿,心里特别苦闷,不理解母亲,甚至想到了自杀。而母亲却是默默的关心着自己的孩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对“儿子苦闷不理解母亲,母亲却默默的关心着儿子,儿子最后理解了母亲,但母亲已去世”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让学生感受慈母孝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感受到作者感激、难过、负疚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感染。这种方法即是所谓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的指导训练使学生移情动心。而移情动心,潜移默化,是语文学科发挥德育功能的最大优势。

篇5

课改十多年来,学校的育人观念、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深入人心,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令人神往,互动探究的生动课堂别开生面,学校成了知识的殿堂、心灵的家园和成长的乐园。然而,个别老教师的观念滞后、盲目抵住,大量新教师的经验缺乏、态度应付,将成为今后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赘述以下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斧正。

一、重温课程标准,确保语文教改有的放矢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大多数语文教师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在日常教学中致力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新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其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标提倡的启发、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被师生逐渐接受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达到广泛应用,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加有效。但是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一是在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注重课内阅读却忽视课外阅读的检查监督;二是在作文教学中依旧采取“选定话题审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打分和讲评”的模式进行,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三是在口语教学中往往多讲少练;四是语文综合活动课存在课时严重不足、开放性差、自主性差。究其根源,主要就是因为一些教师在领悟新课改理念时往往具有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特点,且执行力尤为欠缺,加上新旧教学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课程资源难以得到及时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

在这一现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温新课程标准,只有吃透标准才能使语文教改有的放矢。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执教《背影》一文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并要求学生将听后感表达出来,此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的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表达出来,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就可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背影”?),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多方讨论,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加强活动引领,确保学习兴趣高涨持久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针对当前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活动引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高涨。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亮点和特色活动,在体现三维目标的同时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一活动的开展以向学生生活延伸为基础,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中应扮演好引导者、启发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课中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高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放权于学生,引导其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活动流程进行设计,教师以引导者和鉴赏者的角色介入活动,适时参与交流、探讨,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堂的结束而延伸,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三、重视读写结合,确保学习效率持续提高

吕淑湘曾经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教师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阅读量与写作宽度成正比,阅读质量与写作厚度成正比。但就当前现状来看,在读写结合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形式,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有效提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迁移延展、探究性对话、致用提高的原则,在课内读写活动中及时、全面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资源,为情境添彩、为人物画像、为情节续尾、为哲理搭桥、为人生奠基,在课外读写结合中,关键就在于如何深入生活,通过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感受生活、述理立言、真情抒写、展示自我。及时的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效率持续的提升。

四、注重习惯培养,确保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人文素养教育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又是对教改工作的有益尝试,加上当代初中生自身的身心的特殊性,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阅读、写作等习惯,并学会利用工具书,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预习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在导学案中进行预习提示,明确训练重点,学生在能在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基础上感知全文脉络;在阅读习惯培养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做到读有所感、读有所思,才能在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同时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依据话题和命题,结合生活积淀,定好提纲,明确写法和思路,并集中精力完成初稿,然后千锤百炼,反复推敲,不断润色,终成精品,长期坚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有重温课程标准,确保语文教改有的放矢,加强活动引领,确保学习兴趣高涨持久,重视读写结合,确保学习效率持续提高,注重习惯培养,确保人文素养全面发展,才能让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明确,方法恰当,过程精彩,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篇6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情趣教学策略是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课过程中紧跟教师思路,积极踊跃地回答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与同学之间进行良好的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最终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2.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使用情趣教学策略时能够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二、实施情趣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增加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

要想让初中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就应该重视到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将语文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更乐于学习语文知识。

1.多关心学生生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将语文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2.教师可以利用下课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3.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想法和看法,通过与学生进行更多深入的交流,从而发现学生兴趣,为学生讲授更多有用的知识。

(二)活用教材,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由于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就要活用教材,从而为学生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教学情境。在使用该方法是教师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分析教材内容,保证能够将知识更好地渗透给学生。二是深入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到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今年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就要活用教材,由于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我的老师”,因此可以为学生创设普通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从而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完成该节课程的学习。

(三)尊重学生,营造适合学生情趣的学习氛围

只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做好以下追矫婀ぷ鳎阂皇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备更多与学生兴趣有关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该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积极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趣,营造出适合的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就应该结合该诗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北方冬天时的情境,并结合学生兴趣,询问班级学生对北方冬天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主体,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

篇7

一、提问法,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是激发兴趣、开发智力的艺术。如果教师不善于置疑,课堂提问太泛、太大、太难,不适合学生年龄、生活、学习实际,都很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因此,老师在上课之前都要周密准备,认真研读课文,从文章深处挖掘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问题。

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有一颗石子投在平静的水中荡起层层水波的良好效果。当然,问题还应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针对本堂课的培养目标。不要为提问而提问。难易适度,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反复研究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结合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开展人与人、组与组的竞赛活动。自然会达到个个积极地思考,人人参与发言,小组讨论的气氛也热烈。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就更好。

二、朗读法,加强学生语感训练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我着重于读,但也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那种“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了。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然后进行朗读比赛。一组在“读”的时候,其它组就听,等到这组读完后,其它组就指出这组在“读”的过程中读错的字。错一个扣10分,然后把这组的最后得分记入他们的学期总分,学期末进行奖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大多能把别人读错的字找出来,并且轮到自己读的时候也相当认真。事实证明,这种“读”的效果是不错的。

三、比赛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着重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语文课堂教学又是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

在一个学期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比赛”、“查安典比赛”、“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游戏比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笑话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使他们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同时,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上这样的课,这也是我以后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四、多媒体教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近几年,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悄然兴起。多媒体教学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适当加以运用,让语文课取得更好的效果。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68-01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目标,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语文是初中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材中具有大量情感浓烈的优秀作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文品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巧设导入,营造情感氛围;寻求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设置情感悬念,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巧借多媒体,创设情景;注重文章的细节,让学生领悟课文中的情感等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它要求任课教师掌握部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知识,能够依据教学大纲,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品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形成独立人格的目标。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手段的基础上,能够将所要教授内容的情感部分准确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在情感上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情感色彩在整个课程中都极为重要,无论是教学内容上的情感传递,还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感染,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把握情感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巧设导入,营造情感氛围。课堂导入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课堂导入的设计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扣击心灵。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是以讲一个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劈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悲壮。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更好地融入课文,深刻体会。

2、寻求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学生只有在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寻找学生的情感契合点。以《童趣》为例,它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分表现了稚气烂漫的童趣。文章中的孩子与学生年龄相仿,因而在情感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为了让学生主动去发掘文章的内涵,老师可以在讲解文章的同时,让学生讨论各自的童年生活,通过讨论,学生就会回想起与文中孩子相似的经历,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感情就会如潮水般在学生的内心汹涌起来,这为文章的进一步讲解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使得学生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设置情感悬念,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设置悬念是文学作品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样,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桃花源记》为例,老师可以在整篇文章的教学中,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讲完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可以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并让学生自读,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分组讨论在学生得出“忽逢桃花林”的结论后,老师可以顺势继续设下悬念:“桃林怎么样?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学生将会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不断思考、展开讨论,进而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样连续设置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陶冶性情。

4、巧借多媒体,创设情景。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5、注重文章的细节,让学生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章重点,做到主次分明,对课文中某些能体现文章情感的重点词汇进行深入解读,并设置一些课文问题,对学生提问,让学生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对文章进行探索,进而充分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以《孔乙己》这篇文章为例,老师在讲到“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两句话的时候,老师可以对“排”、“捞”进行提问:“此处用‘排’、‘捞’意味有何不同?”并让学生带着疑问,结合上下文,对这些词汇进行反复推敲,学会设身处地地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而能对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刘翠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5)

篇9

纵观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凡是违背正常教学规律,不能立足语文课堂教学,在45分钟内进行教学改革的,都会中途夭折,被广大语文老师抛弃。原因在于:

1.语文学科只是学校众多学科中的一科。

语文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众多学科中的一科。只有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有些语文教学改革,不能立足这一现实,似乎忘记了学校还有其他学科,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知识,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全都用在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上,则必然会招致其他学科老师的反对,也会招致学生的反对。

2.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

只能在45分钟内进行教学改革,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再完成额外的教学任务。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一人带两个班,早自习、正课、辅导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尤其是批改作文,已经忙得不亦乐乎,再安排做其他事情,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长期做,确实有负担。如果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绩,则教师是乐于接受的。

3.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小班化教学仍然做不到,因而要面向全体,集中教学仍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全员参与、综合性实践等新的教学理念,从理论上说肯定有作用,但如果不能因地制宜,而是采取生搬硬套的方法,则必然行不通。

那么,语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只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归纳参加各种形式的听课活动的感受,我们不难发现:

1.语文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导。

目前语文教学的流程基本相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把握―局部探究―语言品味―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生活动完全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各种学习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导演。

2.学生只知道回答问题,不会提出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这种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现在呢?所有问题都是老师提出来的,准确地说,是由编者提出来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问该不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整天忙于问答现成的问题,等到让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束手无策,提不出任何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学生语文能力训练不足。

因为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总是感到教学时间不够用,所以对学生语文能力训练严重缺乏。现在不少初中生不会朗读课文,不会用普通话,声音放不开,读得磕磕巴巴,毫无感情。老师明知道一些学生存在这个问题,却因为要赶进度,没有时间进行指导和训练。每次朗读课文时,只让读得好的学生读,读得差的学生根本没有训练的机会。

问题找到了,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1.找准教师位置,组织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就是教师安排学生在固定场所(教室)运用某些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习规定的内容(课文),不是放任自流,没有纪律约束。所谓引导,就是教师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全盘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示、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得出结论。

如今的课堂教学流程,教师也是组织学生学习,但组织得过于精细,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仅仅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道具。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导入新课课―提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解惑学生总结归纳―引导拓展延伸。学习目标应该由教师提出,学习的重点、难点也应该由教师明确。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文,积累语句,朗读精彩语段,理解文章内容。遇到问题,可同座、前后座之间讨论解决。

2.尊重学生主体,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听、说、读、写,充分感知文本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够发表见解,提出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阅读。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而学生自己提不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谈感受,谈收获,谈不同见解,能够提出问题,阅读的意义才能体现。

3.针对存在问题,强化语文能力训练。

篇10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他们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新课标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一,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当学生不理解某一成语的意思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来揣摩成语的大概故事内容,进而理解成语所体现的内涵。

第二,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由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而联想到成语的故事内容、具体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根据不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归类,譬如根据典故进行分类,根据其引申义进行分类,根据成语的感彩进行分类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一筹莫展,不知从哪里入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成语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新解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这一点与笔者在上文中谈到的根据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是一回事,根据相同范畴,不同角度把成语集中起来,比较学习,效果一定很好。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适时补充一下意思相近的成语,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