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发展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2 16:17: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航天事业发展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航天事业发展史

篇1

汤加:感谢你和《太空探索》杂志长期以来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及空间法学事业的关注。我认为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国际宇航大会绝对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无论从注册参会的人数和投递的论文数来说,都创了一个新高,名副其实的国际宇航盛会。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和辉煌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羡慕并且祝福中国航天人。

记者: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大会都由国际宇航联、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三驾马车”联合主办。您能不能对三家主办方的合作关系做一个介绍?

汤加:国际空间法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均由国际宇航联1960年创建,国际空间法学会2007年从国际宇航联中正式独立出来(国际宇航科学院更早一些),目前,这两个组织分别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学术活动、行政管理和财务都是独立的,但三方的密切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主席均列席国际宇航联执行局会议,而且在国际宇航联的统一安排下,在每年的国际宇航大会期间联合或独立开展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具有联合国外空委及其附属机构的正式观察员身份。国际空间法学会经常应邀向联合国外空委、外空厅提供决策建议并对空间法领域重大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比如近年来,国际空间法学会出具了关于空间碎片及规范亚轨道飞行活动的法律意见。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对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等重要议题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若干年前,鉴于国际社会在外层空间(特别是月球土地)私人所有权问题上出现争议,国际空间法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一些法律认识。我们相信,国际空间法学会作为一个中立和独立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将对空间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国际宇航大会被视为世界航天领域最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您如何看待国际空间法学会为国际宇航大会所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空间法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直接关联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同仁开始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重大复杂问题。国际空间法学会的系列活动是国际宇航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空间法学会每年均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举办学术年会,我们把空间法和其他空间社会科学(如空间政策)领域分为五个专题研讨会。

1992年以来,国际空间法学会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曼弗雷德·拉克斯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不仅为国际宇航大会带来三名国际法院现任大法官,还吸引大批青年学子现场观摩,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独一无二。

记者:您如何预见空间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汤加:我相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外层空间法律制度将被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而且将以私法、区域协定、双边协定、国家空间立法等形式出现。随着空间活动民营化、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更加需要对此类空间活动进行规制。

今后的国际空间立法可能不一定采取国际公约这种形式,因为各国似乎不太愿意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而放弃其权利。需要指出,近来出现的各类空间活动指南、最佳实践以及国家立法活动均有助于提供法律确定性。过去由于无知或偏见,法律经常被误认为会对某些活动的开展构成障碍,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空间活动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因为它能够为管理者、投资者和开发者提供法律的确定性。如果您事先知道规则是什么,您的投资风险便会大为减少。此外,在知识产权和责任等问题上,明确的规则只会帮助那些想要保护自己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在一个项目启动之初(而不是结束时)就重视这些问题,能够为空间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空间立法现状?作为世界航天大国,中国还没有制定自己的航天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汤加:中国虽然没有国家航天法,但已经有相当实质性的航天政策;我深信中国最终会通过航天法。或许当民营活动变得更加广泛,立法需求就会自动呈现。在空间活动由国家进行主导的条件下,立法需求可能不是很急迫,但通过立法对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规制也十分必要。此外,中国在空间活动特定领域也需要立法,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制,比如卫星导航,而这些领域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将航天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十分明智。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空间法研究状况?对未来中国空间法的研究发展,您有何建议?

汤加: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空间法国际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与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地位还不太相称。中国的许多法学院过去似乎更倾向于纯学术研究。我很高兴地获知,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空间法学会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组织和赞助了28个空间法研究项目,促进了空间法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这是中国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空间法研究活动,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中国空间法学会源于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可以发挥其同时服务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作用,促进空间法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空间法能力建设的实践性和市场导向性。

如果我们从世界航天大国角度审视中国,我认为,建立国家级的空间法律政策研究机构,并且拥有一批专职研究人员十分有益。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建立,对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将发挥很好的基础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吸引和鼓励有才华的青年学者研究空间法律政策非常重要,而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当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起步,于1986年建立了国际航天航空法研究机构。这个项目可以说在世界上非常独特,现在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且吸引了来自各国学者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希望这个成功案例对中国决策者和同行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记者:我们了解到,国际空间法学会一直高度重视通过每年的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来教育和激励青年学生。您如何看待大赛为空间法研究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模拟法庭竞赛让全世界数百计的青年学生接触到空间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许多辩手目前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仍然怀念他们的竞赛经历。参加竞赛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表达和写作、展现团队精神,还可以结识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并成为终生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把空间法和法律思维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宣传推广空间法、促进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空间法学会近几年来组织了若干届国家级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给予中国学生以极大的帮助,竞赛成绩逐年提升。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亚太赛区带到中国。这对中国青年学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生的空间法研究应用能力及中国高校的空间法教学研究工作。

记者:中国空间法学会是国际空间法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与国际空间法学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您如何预见这种关系的发展潜力?

汤加: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获得巨大成功,全面加强了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的战略合作。我们十分珍视与中国空间法学会的伙伴关系,并且通过中国空间法学会,我们确实有机会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领军人物。在这里,我想表达我们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及中国空间法学会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各项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空间法学会将继续与我们开展模拟法庭竞赛、学术年会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包括对中国未来第一部航天法的立法研究。

篇2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再入和回收技术。1981年9月20日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和具有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4号”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4月7日“-3号”成功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发射和回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拥有进行载入航天技术的能力。

二、中国航天探索取得飞速发展

(一)各种应用卫星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第二步是从2004年起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密集组网发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区域覆盖能力,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届时要完成约3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组网任务。

(三)探月工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目前正按计划分步实施。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四)载人航天发展

1、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

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2、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人。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搭载模拟人,为正式定型型号。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女)。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宫建设(即太空站建设)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九、神十分别是两艘有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有人及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今年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门槛。

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五)中国掌握一箭20星技术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2013年11月19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天后俄罗斯打破了该记录,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篇3

以组织战略发展为指导思想,建立多元有效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励职工按照组织需要的人才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发展目标。研究所在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时,始终围绕以下2个原则展开。一是满足研究所任务与发展的需要。研究所作为科研事业单位,“零缺陷”“保成功”完成国家任务是研究所发展的前提条件;扎实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夯实世界一流宇航企业发展基础目标,实现“三高”发展更是对研究所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所在建设职业发展通道时,不仅要考虑对职工资历与能力的认可,也要兼顾对其职责、贡献及成就的认可。二是满足职工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为各岗位、各层次职工搭建多元化的通道,一方面有利于职工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也体现着研究所的成长导向。职工通过明确的任职资格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完善个人能力,及时做好发展规划,并且可以随着个人的发展随时调整成长路线。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1.行政职务晋升通道

行政管理职务是国家在事业单位设立的传统发展通道。对研究所下设的研究室而言,主任肩负着本部门行政和技术双线的责任,在行政和技术领域都要承担起“责、权、利”统一的任务。近年来,随着研究所的不断发展,承担的任务量不断增加,任务领域不断开拓,一些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佼佼者通过选拔能够承担起辅佐部门正职的职责。但是领导干部队伍本身是金字塔架构,向上的发展通道越来越窄,对于更多的职工而言,意味着看不到晋升的可能,职业前景渺茫会对职工造成负激励,不利于个人和单位的发展。

2.职称职级晋升通道

研究所是事业单位性质,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每年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鉴定。职称和技能等级是对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或技能操作水平的认可,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取得一定的业绩,经过评审考核后给予相应的等级认可,这类传统的职业等级资格对职工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与薪酬有直接的关系。职称和技能等级中的高级别晋级比例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一般情况下评上就不会发生解聘,有可能出现该层次职工的工作态度不积极、业绩贡献不突出,工资却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使单位缺失了引导职工成长、发挥职工潜力、提升组织整体能力的机会,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职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激发职工发挥更大效应的本意。

3.型号干部晋升通道

为了落实研究所“技术立所、人才强所”的战略发展方针,适应研究所科研管理模式转型与发展要求,满足型号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畅通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研究所参照型号项目的技术成熟度概念,为其匹配主任设计师(副)、计划经理、产保经理,作为型号的核心人员,强调他们的定位和职责,与传统的行政领导明确分开,强化技术统领和把关,使得权责更加清晰,管理更加高效。与此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基层技术人员,加强了其主动承担型号研制的积极性,营造了技术人员立足岗位、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但是型号“两师”的人员配置是有着严格标准的,面对一边是有多年型号工作经验的老职工,一边是引进的高精尖新人,名额显得不够用,如果不能合理配置,很容易引起职工的不满,不利于研究所的发展。

三、职业发展通道的改进设计

1.搭建岗位任职资格体系

2017年,研究所通过参考华为公司等系统外企业的职工发展通道以及与航天系统内单位交流访谈,从研究所战略出发建立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主要步骤如下:(1)成立职工岗位体系工作组,组长由主管人力资源的所领导担任,研究所各专业领域专家参与制定相关政策;(2)按照各专业领域的人员特点、岗位特征,结合职工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初步讨论形成研究所研发技术、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和技能操作四大类岗位,33个具体岗位,每个岗位又分为1~19职级不等;(3)编制各具体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等内容;(4)组织各岗位通道的专家讨论、梳理各职级知识能力储备及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岗位晋级条件及考核要求;(5)职工岗位体系工作组讨论并制定岗位评聘、晋级的流程;(6)对各岗位进行价值评估,明确不同岗位、职级对应的薪酬标准,建立所内薪酬管理制度;(7)研究所内推行岗位任职资格体系,全员进行岗位聘任上岗。通过岗位体系的搭建,职工层级划分已经由粗放式转向细分式,避免上下2个层级之间由于跨度过大,使职工在发展过程中感到迷茫,积极性降低。经过近2年的使用和修订,该体系已经成为研究所职工晋升发展、体现薪酬待遇的重要支撑依据。

2.畅通专家申报渠道

为了对已经取得优秀成绩的职工予以奖励,也为了激发各层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技术带头人脱颖而出,研究所梳理了各级人才工程的申报以及专家奖项政策,对外与国家、北京市、各部委、集团公司等高层次专家奖励对接;对内与所内各职称等级的职工相呼应,对职工做出的贡献与成就予以认可,是职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精神追求。

四、职业发展通道的保障措施

1.建立培训体系

岗位不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要牢牢把握分层培训的原则,使培训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在制定培训计划前,对职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了解职工在结合自身发展规划、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在业务知识水平或管理能力等方面希望得到的培训类型、内容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职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对职工的理论知识、学习心得等进行考核,以此加强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质量的高效性。

2.完善考核体系

职工的职业通道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要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对职工的工作成果、专业技能、创新开发以及对部门建设作出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并设立不同的层级和考核标准。同时,考评时要根据考评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如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或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以为岗位的轮换和晋升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可以发现职工工作表现与岗位不适应的地方,查找原因后及时调整岗位;或者年度工作表现出现下滑,如果连续2年出现达不到考核标准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职级。

五、经验与启示

1.职业通道的设计必须符合研究所发展战略的需求

研究所的发展战略是职业通道设计最本源的动力。研究所十二五、十三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收官,十四五发展战略的谋划,都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人力资源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来评价实施效果,以便及时完善改进,使整个职业通道始终保持有效性及前瞻性。

2.职业通道的设计核心是公开、透明

任何一条职业通道的晋升一般都分为“客观分”和“主观分”。“主观分”部分主要是评价职工在某一阶段的工作业绩和成就,综合考虑参评人参与的项目重要性、难度以及参评人在项目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而“客观分”指标已经明确到如“参加XX类型的学术交流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交流报告”“作为培训教师进行XX课时的专业技术培训”等评价得分具体量化的标准,使得职工可以自行估算客观分,大大提升了晋级或评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篇4

关键词银行卡支付环境;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492(2006)06-0047-02

一、天津市银行卡市场现状

(一)发卡情况

截至2005年末,全市16家发卡机构共发行各类银行卡2442万张。其中,借记卡2393万张,贷记卡15万张,准贷记卡34万张。

(二)受理市场建设情况

截至2005年末,共发展受理银行卡特约商户16465家,比去年增加5084家,增长44.7%。ATM类自助设备累计安装2745台,比去年增加479台,增长21.1%。POS机具累计安装21363台,比去年增加6046台,增长39.5%,其中直联POS机18800台,比去年增加5980台,增长46.7%。

(三)银行卡资金交易、清算情况

2005年,天津市ATM和POS机交易笔数7096万笔,清算笔数4418万笔,比去年增加964万笔,增长40.1%。清算金额275.7亿元,比去年增加152.3亿元,增长123.4%。其中ATM清算1418万笔,清算金额70.1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6.2%、17.4%。POS清算3000万笔,清算金额205.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7.7%、223.3%。

二、天津市银行卡支付环境建设概况

(一)市场建设

1.受理市场

近年来,受理市场从分散走向联合,银行卡产业的专业化服务已开始进入起步阶段。但从衡量用卡环境成熟度的主要指标―银行卡现金渗透率和商户普及率来看,天津市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发展仍比较滞后,截至2005年底,这两项指标分别为7%和3%,而发达国家高达55%和100%。

天津市大力推行银税一体POS或带有POS功能的税控收款机等消费终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纳税管理的难题。借助银联公共支付平台与税收征管系统互联的优势,纳税户可直接诵过银税一体POS上报税务信息。银税一体POS的推广,在扩大银行卡受理市场,提高持卡消费交易量的同时,也提高国家税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国家税务管理和银行卡产业的双赢发展。

2.发卡市场

目前,天津市银行卡发卡市场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一是贷记卡交易量在银行卡交易量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二是联合发卡成为不少发卡机构占领市场的战略选择。目前,随着智能芯片卡的推广,许多联名卡实现了多用途功能,甚至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个联名计划。三是发卡机构积极推行特色产品,营销模式呈现多样化。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金穗本外币合一信用卡,提出时尚生活,信用消费,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还款便利。

(二)市场培育

消费交易量在交易中的比例较低与受理市场的开发程度直接相关。中小商户交易量和交易笔数都与大商户无法比拟,但在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大,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天津市一是积极拓展银行卡在商业、旅游、餐饮等零售和服务行业以及医疗、交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支付领域内的应用。二是加快银行卡自助设备向社区、繁华街道等地区的延伸,方便人民群众持卡缴纳煤、水、电等各种公用事业费用。

(三)政策支持

天津市是国家“金卡工程”的首批试点城市,其银行卡产业从2003年开始选入一个高速发展期,目标是建设一个门类齐全,服务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网络安全、可靠,稳定,高效,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化体系。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给予相应的支持。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天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通讯技术高速发展,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天津市银行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卡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改善用卡环境涵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可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还不够多,行业还不够广泛。二是银行卡受理市场的规模和布局合理性有待加强,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公众便利、安全用卡的需求,如目前在加油站、多种缴费场所、大多数房地产销售处和汽车服务公司等尚未建立用卡环境。

(二)银行卡业务应用范畴存在较大局限性

目前各发卡机构的银行卡业务仍主要局限于借记卡,国际通行的贷记卡业务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截至2005年末,天津市借记卡发卡量占总发卡量的98.8%,远远超过了贷记卡。贷记卡营销体制不完善,特别是目前个人征信体系尚不健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信用卡市场的发展。

(三)产品创新度低,难以吸引客户

中资发卡机构现有的金融产品较单一,且没有形成银行卡民族品牌无法与外资金融机构抗衡,尽管中资发卡机构的业务品种逐渐增多,但远远不能满足客户进一步的需要。而且,银行卡种类繁多、功能单一,不仅增大了发卡成本,也给取现网点、特约商户办理业务增加了困难。

(四)银行卡的消费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交易结构中持卡消费的比例还不高。通过银行卡实现的交易金额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还很低。同时,伴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激增,出现大量睡眠卡,严重浪费了银行资源。

(五)银行卡业务的利益分配机制仍需完善

1.缺乏利益驱动,难以调动商户积极性。一方面随着天津市银行卡联合通用工作的推广,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已经逐步建立了一个良好的银行卡使用环境。但与现金结算相比,银行卡结算对于商家来讲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利益驱动,商家的积极性并未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受理环境的发展受到制约。

2.各家发卡机构对当前利益分配格局并未真正达到共识,引发影响银行卡发展的潜在问题。2004年3月1日,《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的实施,旨在调整发发卡行与收单行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但由于触及各发卡机构的利益,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获得广泛认同。

(六)银行卡联网通用、联合发展问题有待解决

1.银行卡联网联合程度尚不足,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天津市银行卡自助机具、网点虽已达一定规模,且城市、农村互补,但各银行间的联网联合并不彻底,跨行转账、通存通兑等业务推进困难。同时,ATM外币卡取现也未引起足够多的入网机构重视。

2.自助机具资源尚未真正实现优化配置。一方面,大量查询机、存款机、存折补登机等非ATM类自助机具未实现联网通用,极大地浪费了我市自助机具的资源。另一方面,直联财务转账POS机使用中,个别入网机构对推行公务卡结算单位免收POS租赁费,形成公务卡市场的无序竞争。

3.发卡机构系统间通用性差,技术储备薄弱。各发卡机构正处于转型期,技术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升级的阶段,由于多个环节和因素影响,银行卡交易特别是跨行交易成功率较低。

四、天津市银行卡市场发展趋势

(一)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快

根据入世协议,2006年底人民币业务将全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届时,外资发卡机构将以国民待遇从事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正日益加快,银行卡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通受理人民币银行卡业务已成为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必然。

(二)市场趋于细分,定制化客户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成为必然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银行卡发行、受理及其他专业化服务等各环节的竞争将更为激烈。通过市场化的利益机制,将有更多的专业化机构参与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成本和效率将成为这些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发卡机构致力于细分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推出适合不同客户的产品:提供币种、期限、收益、风险、债权等多种不同组合类型的套餐,以适应客户不同的需求;根据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给予客户不同的优惠价格,并且为高端客户提供机场绿色通道、免费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对于大众客户,实行规范化服务,提供标准化产品,在方便和效率上下功夫。与此同时,建立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将是各有关机构巩固客户关系、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各机构将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层面建立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的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

(三)加强银行卡的先进性与安全性,EMV成为未来银行卡市场发展重点

篇5

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八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全国各地人民以多种方式收看、收听了神八的发射过程,大家感到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又一个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让世界聚焦中国的时刻。神八的成功发射,让国人骄傲,让世界瞩目,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航天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也证明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也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party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要以中国航天人为榜样,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Dengxp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的学习工作,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做出新贡献。神八的成功发射,说明我国的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尖端,作为一名中国学社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已经让世界震惊,让国人感叹,现在神八又成功发射,这将极大地激励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更加坚定我们建设祖国的信心,我们相信在party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将更加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今天的“神舟八号”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真情的付出,汗水的回报!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吃苦耐劳,力求奋进的上进心理。一代又一代像邓稼先,钱学森一样的爱国主义者,科学主义者,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为国家的光荣史册上抹上辉煌的一笔,为国家的威望,地位倾尽毕身精力的人们正前赴后继地赶往科技第一线。是他们,是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稿纸上;他们把更多的心血花费零件上;他们把更多的精神花费在元件上。兴许,他们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家人,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是惊讶或许一时间成了惊怔。伟大的创举,伟大的突破,伟大的跨跃,我们应为之感动,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叫好!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我们能为祖国作点什么?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 ,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当电的火花点亮的那刻起,我们就落后给西方国家数百年,从而就受到他们的侵略,甚至连小日本也曾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放肆!

我认为,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学习得到充分过滤,智慧得到淋漓发挥。相信,“神舟八号,神舟十号”在不久的将来一样可以一飞冲天,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6

“点火!发射!” 望着眼前仿真的二号F型火箭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行模拟发射的场景,我仿佛看见山谷里亮起了一道闪电,耳边滚来了一阵雷鸣。 瞧,“”二号F型火箭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冲破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这是梦吗?不,这不是梦!这是2003年10月15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现的那壮观的场面。这是中国人民渴望了很久很久,等待了千年的伟大时刻,二号F型火箭托举着13亿人的希望与祝福冲向浩翰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千年之梦,神州为之欢呼,世界为之瞩目。

2003年10月15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就在这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想一夜成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一天也就注定被定格在历史辉煌的一页上了。

为了这一天,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成白发;为了这一天,多少人顽强过关,累倒在实验室中;为了这一天,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一生。从远古“嫦娥”奔月的传说,从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战国时期屈原对长空发出的“天问”,从明代幻想家万户乘坐绑在一起的47支火箭飞向空中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几乎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久远,这个跨越千年的美梦,竟在今天奇迹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载着中国航天员开始遨游太空,对神秘的宇宙深空进行探测。

你知道吗?就为了这一天,为了这次看似轻松的太空旅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整整准备了5年,从翱翔蓝天到遨游太空,汗水与牺牲铺满了这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飞天路。为了这一天,一面鲜红的国旗,14只紧握的拳头,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不懈奋斗!”为了这一天,14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郎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只是中国载人航天伟业的很小一部分。支撑我们的,也是支撑所有航天人的,是为了那个共同的梦想能够由我们这一代人变成现实”。因此,正像杨利伟在完成任务后对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所说的那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千千万万人奋斗的结果,荣誉属于全体从事航天事业的航天人,荣誉属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篇7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

大力培育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在项目论证初期,我们从国家的战略需求、基本国情、任务拓展和后续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和系统论证,明确提出了“发射载人飞船、建设空间实验室、建设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并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创造性地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地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神舟系列飞船、二号F运载火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飞船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我们仅用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首飞,仅用了3次载人飞行就完成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空间出舱的跨越,仅用了2次飞行就完全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太空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0年,在总结提炼航天事业50多年创新发展积淀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准确把握新时期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确立了“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创新推动富国强军、以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创新价值观,形成了涵盖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三大层次的具有鲜明航天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文化建设思路和途径,印发了《集团公司创新文化建设纲要》和《航天创新文化员工读本》。《纲要》的推行以及一系列创新文化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创新文化在集团公司的落地生根。

在《纲要》的指导下,集团公司各单位制定了《创新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成立了创新文化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各相关部门从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角度协同推进,循序渐进地建设并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特别是,型号部门与企业文化部门密切沟通、大力协作,共同探索推动创新文化落地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创新文化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真正将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使创新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坚持融合共进,

推动创新文化与创新体系协调发展

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航天人自主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集团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先导作用和创新文化的支撑作用,以创新文化建设推动创新体系发展,以创新体系发展来检验创新文化建设成果。在创新文化实践中,集团公司各单位组织开展了创新论坛、创新金点子工程、创新大讲堂、创新案例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并日渐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文化在推进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建设一流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以创新文化推动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的孵化带动作用。遵循“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价值观,集团公司大力加强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建设,积极构建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转化平台,努力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先后建成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以及重点专业研发中心,成为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当前,集团公司已形成了以航天总体和专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以13个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中心等为支撑的、涵盖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与集成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一大批建设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以创新文化推动集成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系统集成创新是航天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秉承“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在重大工程的实施中,集团公司作为工程总体研制单位,将航天系统工程理念贯穿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和集成创新的“龙头”作用,在项目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注重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创新的有效结合,积极联合国内优势创新资源,高效集成各行业、各领域的科技成果,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促进航天科技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是以创新文化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航天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国航天自创建之日起,始终面向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求,在推动航天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同步跃升。发扬大力协同的航天优良传统,集团公司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先后与哈工大、上海交大、国防科大等著名高校建立了30多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形成了“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导、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前沿领域创新为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为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集团公司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善攻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是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搭建创新人才成长的广阔平台。集团公司坚持以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型号研制任务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历练的平台。按照工程任务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要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发掘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人才,以创新人才队伍的优先发展促进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人才选拔和使用方面“不拘一格”,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优秀的人才,敢于打破年龄和资历限制,及时把他们推举到总指挥、总设计师等岗位上担当重任,让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年轻人思想解放、对新技术敏感、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特点,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鼓励他们求新。在人才发展方面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针对设计、研发、工艺等技术岗位,集团公司设置了主管师、主任师、总师等分级分类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按专业建立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体系及其相应的后备专家队伍,为创新人才铺设了清晰明确的成长道路,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经过长期的培养选拔,集团公司形成了一支以32名两院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多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多名型号“两总”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篇8

2017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为博兴县第三小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仁爱砺品、质量兴校、责任创新、健康幸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把“学生发展、教师幸福、家长满意”作为办学目标,着眼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提升,把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足球运动、武术运动、科技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搭建学生成长的多元教育平台,走出了一条稳健持续发展之路。

2019年,学校提出创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目标。用航天事业发展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航天精神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用航天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用课程统领科技教育体系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相对于其他学校课程而显示其独特办学理念和品质追求的优质课程,也是学校特色教育赖以完整支撑、最具个性和教学优势的品牌课程。博兴三小深入挖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的“航天元素”,形成博兴三小的航天课程体系,用课程育学生航天人格。

众所周知,国家课程中语文学科中的航天故事、科学家精神,道德与法治中的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史,科学学科中的地球与宇宙等主题单元中,具有很多的航天教育因素,把三级课程里面的航天因素进行“打散——归类——重塑”,形成博兴三小独特的航天课程体系,同时把每周的一节学校课程拿出来上课,保证了让课程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

二、用环境浸润学生心灵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

博兴三小打造“航天科技长廊”校园文化体系,用航天文化浸润和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学校拥有4个科学实验室、1个科技活动社团和1门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先后投资建立三小科技馆、创客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等科技實践场所,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所。近年来学校挖掘已有的空间,打造二楼“航天科技长廊”,通过一件件航天实物展品、一个个航天员人物的故事、一幅幅航天科幻画,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时时刻刻接受校园文化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用活动提升学生成就感

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热情,体验参与航天活动带来的成就感。

博兴三小自建校以来,就确立了“参加一项活动、掌握一项技能、成就一名学生”特色办学之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七巧科技模型比赛”“青少年创客比赛”“机器人大赛”“中科院老科学家走进博兴三小”等等活动,给每一位学生找到了一项适合其自己的发展之路。

航天科幻画对于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成长的舞台,博兴三小自建校以来每年“六一”举办科技节,专题设置科幻画比赛活动。根据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主题:一二年级“童眼看宇宙”;三四年级“航天知识知多少”;五六年级“未来的航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画笔,展示了一幅幅精彩的科幻画。全校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020年6月2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社主办的2019年航天画科普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尘埃落定。博兴三小从全国各地入围的30多所中小学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组织奖,全国仅8所学校获此殊荣。其学校顾悦琦同学获得小学低年级组全国唯一的一等奖。

篇9

1 课件的使用能拉近师、生、教材三者的距离。

新版教材一改以往单调的两色系,课本中出现大量的彩色图片,增强了趣味性,学习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课件的使用将这一优点最大化,它可以将某一画面进行适当放大,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大部分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较少的文字说明,如果课堂上能借助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2 课件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注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在结合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美。如北师版第六册第二单元《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中,教材向学生展示了剪纸、脸谱等民间艺术的轴对称图形。还有升降国旗、玩风车等场景的再现,这些素材被做成精美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由此感受到了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图形就在身边,领悟到了美丽的图案自己也可以创造。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创造美、展示美。课件的展示引起了师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美。

3 课件能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

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德育内容。如:在“你知道吗”中介绍数学发展史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在题目中出现有关环保的内容,在情境中出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课件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接受品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如学习分数乘法时。我让学生计算自己及家人在月球上和火星上的体重,我先给学生播放“嫦娥一号”升空视频及有关我国登月计划的介绍,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就,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励学生从小立志成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多作贡献。

二、科学合理使用课件,让课件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课件是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理念,辅助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有效工具,教师不能完全依赖课件,把课堂教学变成课件展示。《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件应与各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1 创设情境时。运用课件不是唯一的选择。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学习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亲身经历的,有待学生解决的问题。情境创设要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水平、学生生活实际等诸多方面考虑;要看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要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并参与到教学情境中;要善于多途径、多形式创设情境。如,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结合体育课上学生练习跳绳这一活动来引入,先让几位学生说说自己在体育课上跳了几下,并把他们的名字和跳绳成绩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学生觉得这是在说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学,既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一个优美动画。

2 不要让课件剥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权力。

课件能够化抽象为形象,能够用直观动画演示难以实际操作的实验,而且更精确,更加便于学生观察。如学生认识了圆柱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思考题: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将得到一个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想象、讨论、交流后,借助课件现场直观演示,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直观验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数学模型,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观念。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阿拉善盟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民族文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日益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盟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学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活动、文艺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2012年新年伊始,由阿拉善盟委、行署主办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呼和浩特阿拉善文化艺术周”在首府呼和浩特隆重开幕。在为期5天的阿拉善文化艺术周上,共展出600多幅(件)美术、摄影、书法、沙画、奇石及文艺图书作品,同时为首府观众带来大型音舞诗画《天赐阿拉善》等4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阿拉善雄浑苍远的意境、多彩斑斓的风韵、浓郁独特的文化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阿拉善艺术作品展在首府青城引发热潮

从阿拉善精美的奇石到反映民俗风情的书法绘画作品,从独具匠心的沙画艺术到充满梦幻色彩的精品摄影,文化艺术周期间,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阿拉善艺术作品展在首府青城引发热潮。

1月6日一早,内蒙古美术馆便涌来了首府众多的参观者。家住呼和浩特市金川区的徐有福从网上得知“苍天般的阿拉善——呼和浩特阿拉善文化艺术周”将举办艺术作品展的消息,一大早便特意向单位请假带着女儿来参观。“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去阿拉善旅游,但是我希望通过参观展览,能够近距离了解阿拉善”。翻看着一本本精美的摄影画册,徐有福和他的女儿仿佛已置身于“秘境”阿拉善,体验到了浓浓的大漠驼乡情韵。

一幅幅充满墨香的书法美术作品,一张张精美的摄影照片,一块块令人叹为观止的阿拉善奇石,都让前来观展的人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通过书法、美术、摄影、沙画、奇石、雕刻等艺术作品,文化艺术展不仅全面形象地展示了阿拉善的多彩斑斓,也让更多的人走近阿拉善,了解阿拉善。

大型音舞诗画《天赐阿拉善》为首府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作为阿拉善文化艺术周文艺演出的重头戏,大型音舞诗画《天赐阿拉善》于1月6日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精彩上演。

在悠扬的序曲声中,大型音舞诗画《天赐阿拉善》为首府观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作为阿拉善盟委、行署为弘扬地方民族文化,树立阿拉善文化品牌而重点打造的一台大型音舞诗画,《天赐阿拉善》以全景的舞台艺术手法,配合声、光、电、影等特效,对“中国秘境阿拉善”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了艺术化的全景展示。从蒙古族部落的传说故事到弱水河畔的千年胡杨,从大漠戈壁的漫漫驼道到神舟问天的航天精神,通过音舞诗画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展现出了阿拉善厚重的文化积淀,也勾勒出阿拉善的壮美画卷。

整场演出精彩纷呈,亮点频出。无论是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新颖的题材,还是美轮美奂的舞台场景,都给首府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悠远舒展的阿拉善长调民歌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雍容华贵的阿拉善蒙古族服饰则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演出中,容纳近2000人的内蒙古人民会堂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一位观众兴奋地说,通过观看《天赐阿拉善》,他不仅看到了阿拉善的历史和文化风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阿拉善各族人民的热情、豪迈和质朴。

民俗风情晚会舞动阿拉善风情

以阿拉善独有的陶布秀尔乐器、萨吾尔登舞蹈、沙力搏尔式摔跤等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向首府观众彰显了阿拉善文化历史悠久、唯美醇厚的独特魅力。1月8日晚,“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民俗风情晚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精彩上演。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情景舞蹈《驼乡晨曲》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迎着初升的太阳,聆听着牛羊和骆驼的嘶叫声,阿拉善草原上的牧民开始了一天的生产、生活。舞台上形象逼真的效果,让现场观众立刻感受到了来自阿拉善的清新、自然与和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阿拉善著名歌唱家巴德玛以一曲悠扬的长调,让首府观众听到了真正的天籁之音,大家纷纷起立鼓掌,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大型民俗风情展演《阿拉善盛宴》,以阿拉善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为主,向观众展示了阿拉善蒙古族生产、生活、劳动和爱情的特有场景和文化内涵,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同时也将整场晚会推向了。呼麦、马头琴、查玛舞、长调民歌等,一个个精彩且充满浓郁阿拉善特色的节目,在为首府观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多了解到了阿拉善的神奇与美丽。

大型音乐情景剧《阿拉腾陶来》唱响阿拉善文化

作为阿拉善文化艺术周上的一台重头戏,大型音乐情景剧《阿拉腾陶来》于1月9日晚在内蒙古饭店音乐厅倾情上演。《阿拉腾陶来》是一部源自蒙古民族音乐舞蹈元素的音乐剧。该剧以胡杨林中的胡杨爷爷、胡杨妈妈和小胡杨三个人物为主,分别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土尔扈特蒙古人东归和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自愿从世代生活的沃土迁徙到沙漠深处的无私精神;航天员官兵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该剧主题鲜明,寓意深刻,音乐优美动听,舞蹈刚劲有力,并融入了马头琴、呼麦、长调民歌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形式。在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现场观众情绪高涨,不时发出阵阵掌声。“看后非常感动,特别是额济纳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让出了世代生活的大草原,这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阿拉善各族人民的质朴与无私”,呼和浩特居民王丽霞说。阿拉善文化艺术周期间,她已和朋友观看了三场文艺演出,作为一名首府观众,苍天般的阿拉善给她们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她们也衷心祝愿阿拉善的明天更加美好。

阿拉善经典歌曲演唱会传唱经典

“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一曲《苍天般的阿拉善》,不仅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阿拉善的迷人魅力,更让大家领略到了阿拉善的雄浑苍远。1月10日晚,阿拉善经典歌曲演唱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精彩上演。

在内蒙古交响乐团的全场伴奏下,《苍天般的阿拉善》、《神圣阿拉善》、《多彩的阿拉善》等17首阿拉善经典歌曲唱响内蒙古人民会堂。德德玛、阿拉坦其其格、孟根等从阿拉善走出的艺术家们一一亮相,在为现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让首府群众感受到了阿拉善经典歌曲的恒久魅力。

各级媒体“聚焦”苍天般的阿拉善

艺术周在为首府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文化活动周期间,来自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内蒙古实践杂志社、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新闻网等国家和自治区级20多家新闻媒体参与了宣传报道。作为阿拉善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活动,各路媒体记者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用手中的精彩之笔和神奇镜头给予充分报道,让外界更多的人通过文化艺术周了解了苍天般的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