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13:23: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然而,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者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万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长,这是不变的自然规律。道教还认为,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最有智慧的物类。因此,把人放在“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另外,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平安。《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就是告诉人们,人安身立命于天地间,要想得到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然后人类才能长久安宁。
当然,人们在发展中不断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自然规律,在新时期也令人们有了新思考。
关键词:传统养生 体育 绿色养生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自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对自然企图驾驭、控制整个自然。正是这样,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危机,并且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那么,人类要缓解并摆脱生态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必须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两重性”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对象,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改造索取的对象,人类在自然面前居于主动的地位,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
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从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为人类直接提供生活资料。人和动植物一样,其一切活动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支配,所以人要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恣意妄为。
总之,人类要依赖自然,又要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就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与自然达到完全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地球能源、资源及生物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类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高速去求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减少人类可用的自然资源,使物质和能源达到极限;如果人类贪婪的欲望无限,则会造成生态资源和人类需求的失衡,这样注定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将会日益显著。
(二)人类的物质欲望无止境,对利益的无限追求。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力度的加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污染,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结果使得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等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于是,自然界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洪水肆虐、沙尘风暴、土地严重干旱等,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掠夺而遭到的报应。也是人类对利益的过分追求,不顾后果而去破坏自然,这就把人类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而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却认识不足,这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耗竭,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如果人类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违反自然规律,势必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 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尊重自然的观念。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且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加大环保舆论监督力度。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突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正确把握人的行为准则,通过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高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政府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政府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加大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执法力度,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赔付责任;在消费上,要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提倡节俭,引导合理消费。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这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面对出现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进行反思,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生存危机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等观念和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茵.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在园林设计方面,难免会在建筑群中涉及到原有的一些宝贵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资源,如历史悠久的古树、特色鲜明的名贵花木、具有人文特征的河流等,这些资源普遍具有特殊性,也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好好将这些宝贵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维护,结合当地生态区域内的花草树木、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将这些宝贵资源合理利用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特色,既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建设当中的成本,又能提高当地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及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对当地资源加以保护,尊重风土人情,才能更加体现出设计的独特魅力和特色。长岛别墅区体现了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为基调的度假休闲式的生活场景,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天人合一,古典风格融合现代手法,元素的利用上以造型别致的绿化植物作为体和面,水和雕塑作为线和点,形成丰富的景观感受层次。
一、长岛别墅区工程简介
长岛位于武汉汤逊湖东北岸,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山水环抱,36平方公里的汤逊湖风光无限,守望着一座绝世臻岛,处处原生美景,一席尊崇领地。360度全景水岸线,勾勒出三面环湖的完美格局。临湖而立,湖光山色,气象万千。即使在武汉这个多湖泊的城市,这仍然是一片难得的岛屿别墅。长岛项目总占地面积达195506.1 平米,建筑性质用地达89392平米,主道路占地24703.4平米,次道路中园路和铺装用地占地14358.2平米,绿化面积达60768.55平米,水系面积达5000平米,会所游泳池面积占地995.2平米,地面停车位21个,占地面积288.75平米。
二、长岛别墅区设计目标整体定位
在设计目标的定位上面,首先,长岛别墅区致力于打造一个英式自然的高品位别墅区,强调高度节约,人与自然共生,维护自然过程与格局,倾力打造出当地房地产界有知名影响的一张名片。其次,长岛别墅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强调宜人尺度的感性的城市别墅区。同时,长岛别墅区拥有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是一个亲水近水的别墅区。
作为园林设计的一部分,长岛别墅区设计意向的主要目标就是:第一,按项目的定位,基地背景以及优势的条件,方向更明确,制定的方案更具体。第二,按照高品质的社区标准进行高标准的景观设计思考。第三,长岛别墅区在设计风格上力求自然、简洁、现代。第四,在设计上根据建筑的风格给予景观上的呼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设计出具有独创性和人性化的别墅区。
另外,长岛别墅区设计意向中的主要立意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整体规划方面,要突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绿色、水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也使建筑与自然天空,土地相融合成为自然的一角,达到自然环境与生活的和谐统一。第二,在细节处理方面,力求简约的欧洲自然风格。第三,在线条布局方面,力求富有创意,具有幻想力,几何线结合弧线规划。第四,在小区布局方面,力求生动性、可参与性、人文性等。最后,在气氛营造方面,长岛别墅区力求营造出一种休闲、尊贵风格,配合稳重的建筑凸显出奢华优雅的气氛。
三、长岛别墅区基本设计
在商业街景观区的布局方面,长岛别墅区次入口与大地交接处就是商业街区,商业街景观区作为体现岛区景观高贵品质的最理想区域。因此景观设计应处处透露欧洲贵族精致奢华的生活细节,通过铺装、花卉树木等,营造优雅、轻松、具有浪漫气息的消费环境。由于功能需要此商业街有综合楼,综合类是别墅区的配套设施,给司机,管家等家政人员居住的,所以要与别墅区完全隔离。在长岛别墅区的设计中,没有采用生硬的围墙将长岛别墅区与其他配套设施隔离开来,而是用高大密林大树让人有密而透风的感觉。
在植物的景观设计方面,植物景观设计作为整个环境规划中处于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长岛别墅区整体是一个简约的风格,所以在植物配置上以现代自然为主体,以灵活生动的布局手法,将酒店商业度假区、长堤生态休闲区、别墅居住景观区、商业街景区以及样板别墅区营造成舒适休闲而且各具特色的空间。通过以树冠宽阔、枝条优美的优型乔木作为主要节点的骨干树种,以常绿以及落叶结构的乔木、小型开花树交织出立体而富有节奏化的绿化空间。层次鲜明的灌木和地表植被在步道两旁和湖岸各个季节相继繁花盛开。小型开花树,不同质感和色彩的叶饰也为各个节点增加趣味性。相对地,别墅区在中层小乔木及高灌木提供了必要的私密性,既享受到宁静的活动空间,又能欣赏到湖岸的景致。酒店商业度假区在各类高档乔木的点缀下,体现了其奢华、高贵的归属感,疏林草地沙滩的相互辉映体现了长岛别墅区设计中静谧休闲的氛围。长堤生态休闲区是连接酒店和别墅区的一条“金色飘带”,植物配置上主要以色叶落叶乔木为主,结合开花的小乔木,花灌木以及地表植被营造出四季变换的不同景观。商业街景观区主要是体现其浓厚的商业氛围,所以配置形式以规则式为主,体现有序、规律的感觉,在规则之中又不失自然的风格,让人有驻足观看的想法,与别墅区的交接处用密实的结构常绿树作为分隔空间的作用。样板别墅区可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采用不同的形式来配置,主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因素有着较为强大的修复和愈合功能,能够自然形成闭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保持各物种和谐统一发展的平衡,自然这种修复能力是人为因素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以自然为导师,好好理解自然的造物,并把自然因素合理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在开发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能够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在庄园内设置一个池塘收集雨水并沉淀污染物,然后将沉淀过的水再返还到湿地中,供湿地的动植物物使用,通过可持续的调节方法不仅顺其自然,还能优化空间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借助自然因素,人为的表现自然发展进程,可以使得人们在此区域中更加亲近自然,让人们身临其境去感受自然发展的痕迹,关注大自然发展留下的痕迹,更加直观的理解自然复杂的过程,展现出自然发展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现象。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雨水的流向、汇集以及及再利用的过程,展示成一种独特的形式,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景观,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在我国就有应用实例,如厚街水道景观就为人们铺开了一幅厚街水道的自然历史景观,在设计过程当中没有人为的砍伐树木,尽量使自然保持原样,即使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建设需要不得不转移的树木,也会做好标记,在建设好后搬回原来位置,将自然再生的过程完整的展现出来。
结语
优秀的园林设计,应该坚持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环境,运用科学的设计体现出自然并引导自然,将生态、经济、人文以及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富有成效的科学园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所努力追求的原则和目标。
参考文献
一、传统的继承
中国传统的造园术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空间艺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解欣赏方式和创造构筑程式,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对当今的住宅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园林艺术手法是我们在当前住宅景观设计中可以大加借鉴的宝贵遗产。其倡导的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意境可以大大提升住宅景观的空间意韵,让居者真正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贻养。中国传统园林,其造园手法在遵循“中和”,追求意境的大法则前提下, 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迪,充分发挥传统的“有法无式”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建造技巧,巧妙地将空间创造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构筑与观念体系,在当今特别是在南方城市的住宅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
二、布局的合理
任何一个设计都应有全局的观念,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相结合,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环境以及实际环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加以适当的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对构成小区景观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衔接,既考虑到主景区、活动区、休闲区、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区分,又充分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通过造景、借景等手法使整个设计突出主体,分别主次,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统一体。
三、元素的组合
纵观中西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水、绿化、雕塑等环境元素自古就是构筑环境,提升意境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的园林理水艺术就是研究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和水在造景中的作用。《古兰经》中用十字形水渠表现天堂的梦境,这一思想曾对西方造园的理水思想产生过深远影响。
1. 水景
水是生态景观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有水才会有生命。人类自古择水而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依赖水、爱水甚至崇拜水。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现代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正如著名建筑设计师陈跃中所言:未来的居住条件,特别是高档居住条件将趋于清新与质朴。水景住宅以其独有的慑人魅力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亲近自然的向往。风水之法、得水为尚,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符合自然规律,水在起到美化作用的同时,其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净化空气、改善住宅区的小气候。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把水的精神做出来,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达到丰富变幻的效果。
静水有着比较良好的倒影效果,给人诗意、轻盈、浮游和幻象的视觉感受。在现代建筑环境中这种手法运用较多,通过挖湖堆山,布置江河湖沼,辟径筑路,形成住宅小区大面积的水面,给人以宁静至美的风景,可以取得丰富环境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静水设计切忌空而无物,松散无神韵,应注重曲折婉转,方显灵气。
动水设计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曲水流觞”风俗,最初用以招魂,镇鬼,驱散病疫。后经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以“流觞曲水”赋诗取饮,挥就《兰亭序》而得名,成为日后众人造景生意的仿效手法。他们或是堆砌巨石断崖,引水倾泻而下,造瀑布景,给人以生动跳跃的美感;或以涓涓细流,任水自由地流淌于汀步、卵石之间;或是通过借景的方式,将住宅小区外的湖景、江景尽收眼底;或是设计人造喷泉等人工水景,让水在宁静、柔美与欢愉、激动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心情。
2. 绿化
众所周知绿化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尤其是在当前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呼声日益高涨,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更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化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空间与设施融合在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的公共空间。通过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质感等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同时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题,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配置组合,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尽量选用叶面积系数大,释放有益离子强的植物 ,构成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银杏林、槐树林等;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合欢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海棠林、松柏林等。
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主题化的景观原则:从主题上体现出园林景观中系列植物主题及时分、气象系统所显现的“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园区营造幽雅、宜人、舒适的组团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要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运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提倡“林荫型”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应。
3.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设计是环境的进一步细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它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动,调节人、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包含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内容。
硬件设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包含五个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如小区示意图、公共标识、留言板、阅报栏、街头钟等)、交通安全系统(照明灯具、交通信号、停车场、消防栓等),休闲娱乐系统(饮水装置、公共厕所、垃圾箱、健身设施、游乐设施、景观小品等),商品服务系统(售货亭、自动售货机、银行自动存取点等),无障碍系统(建筑、交通、通讯系统中供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有关设施或工具)。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为了使硬件设施能够协调工作,为社区居民更好的服务而与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如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抄收与管理、公共设备监控、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等),信息网络系统(电话与闭路电视、宽带数据网及宽带光纤接入网等)。
任何环境设施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安全、舒适、识别、和谐、文化是住宅环境设施的共性。但由于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环境设施的设计更应体现多样化的个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环境设施的设计。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环境设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亲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虑到一年中很长时间的灰白背景,设施不宜采用浅色,而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但阳光充足,这为环境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资源,比如竹子一类的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环境设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岭南、西南地区充足的水资源,各地不同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合理利用,成为环境设施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
指示系统要统一于视觉识别,每一个规划的小区都有自己的识别标志,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企业VI的一致性;产品尺度上的呼应性。设计中还应考虑景观设计的风格理念,分析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对指示系统的影响,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产生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在公共座椅的设计上,应考虑以方便使用者长久停留的舒适型座椅为主,同时兼顾老人、小孩的需求,设计适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类型。座椅的设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应面向视线好,人的活动区域,同时兼顾光线、风向等因素,也可与其它设施如花坛,水池等结合进行整体设计(见图8)。在座椅的造型设计上,住宅区的座椅应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的座椅,应体现出住宅区的生活气息。(见图9),琴键式的钢质座椅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住宅区浓郁的文化氛围,(见图10),卧地式的花岗岩石凳,简洁之余透露出随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车存放架在设计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达到景观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岛式(对放式)、靠墙式等车辆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间,规范车辆的停放。不锈钢材质的弹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浇铸工艺,线条流畅,结实耐用。分段式的设计可供不同场地的需求酌情增减,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工艺粗糙易生锈的钢筋焊接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存放架的设计除了考虑自行车的存放外,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见图11)。
垃圾箱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着力体现人文特色,通过细微的差异性设计来提升小区的独特品味,要考虑与社区整体风格相一致,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运用到设施的设计中去。诸如,作为产品形态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与表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东北地区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区偏好色彩浓艳、强烈,体现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东南沿海地区偏好色彩淡雅、别致。在设计垃圾箱时,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对色彩的爱恶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来体现各地区住宅设施的个性特点,而不是如今这般全国到处一个样,南方、北方一个步调的现象。在材质的运用上,应尽量运用当地较为常用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玻璃、荧光漆、PVC特殊材料的运用;实木、竹子、藤的运用。设计中还要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达到方便人们丢弃废物,提高资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烟蒂与可燃废弃物的分别收纳,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别收纳等,在布局上,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设置在一块儿,避免间隔一定距离间断投放的现象,并应尽可能设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与分类投放废弃物品的自觉性,以达到真正保护环境的功能(见图12)。
观赏设施作为美化环境,营造环境氛围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观的主体。观赏水体、雕塑小品等可以调节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性情,体现时代主题,反映当代生活,使小区充满艺术气息,尤其是当前各种以生活化题材为主题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现更为提升住宅景观质量,营造景园意境,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例如用彩色玻璃钢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铜为材质,地域民情故事或当地人生活情景为题材的情景雕塑,用废弃制成的以环保为题材的小型主题雕塑等来反映居民区的精神风貌,创造民俗、现代、富有个性的小区环境(见图13)。
总之,住宅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设计艺术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空间艺术,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环境,不断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转自:《风景园林》
参考书目:
1、《景观艺术设计》刘蔓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场设计》郑宏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现代建筑环境小品设计精选》高祥生、丁金华、郁建忠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主题化的景观原则:从主题上体现出园林景观中系列植物主题及时分、气象系统所显现的“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园区营造幽雅、宜人、舒适的组团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要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运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提倡“林荫型”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应。
3.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设计是环境的进一步细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它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动,调节人、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包含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内容。
硬件设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包含五个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如小区示意图、公共标识、留言板、阅报栏、街头钟等)、交通安全系统(照明灯具、交通信号、停车场、消防栓等),休闲娱乐系统(饮水装置、公共厕所、垃圾箱、健身设施、游乐设施、景观小品等),商品服务系统(售货亭、自动售货机、银行自动存取点等),无障碍系统(建筑、交通、通讯系统中供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有关设施或工具)。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为了使硬件设施能够协调工作,为社区居民更好的服务而与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如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抄收与管理、公共设备监控、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等),信息网络系统(电话与闭路电视、宽带数据网及宽带光纤接入网等)。
任何环境设施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安全、舒适、识别、和谐、文化是住宅环境设施的共性。但由于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环境设施的设计更应体现多样化的个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环境设施的设计。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环境设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亲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虑到一年中很长时间的灰白背景,设施不宜采用浅色,而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但阳光充足,这为环境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资源,比如竹子一类的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环境设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岭南、西南地区充足的水资源,各地不同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合理利用,成为环境设施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
指示系统要统一于视觉识别,每一个规划的小区都有自己的识别标志,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企业VI的一致性;产品尺度上的呼应性。设计中还应考虑景观设计的风格理念,分析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对指示系统的影响,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产生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在公共座椅的设计上,应考虑以方便使用者长久停留的舒适型座椅为主,同时兼顾老人、小孩的需求,设计适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类型。座椅的设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应面向视线好,人的活动区域,同时兼顾光线、风向等因素,也可与其它设施如花坛,水池等结合进行整体设计(见图8)。在座椅的造型设计上,住宅区的座椅应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的座椅,应体现出住宅区的生活气息。(见图9),琴键式的钢质座椅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住宅区浓郁的文化氛围,(见图10),卧地式的花岗岩石凳,简洁之余透露出随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车存放架在设计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达到景观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岛式(对放式)、靠墙式等车辆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间,规范车辆的停放。不锈钢材质的弹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浇铸工艺,线条流畅,结实耐用。分段式的设计可供不同场地的需求酌情增减,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工艺粗糙易生锈的钢筋焊接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存放架的设计除了考虑自行车的存放外,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见图11)。
垃圾箱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着力体现人文特色,通过细微的差异性设计来提升小区的独特品味,要考虑与社区整体风格相一致,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运用到设施的设计中去。诸如,作为产品形态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与表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是不同的。就我国而言:东北地区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区偏好色彩浓艳、强烈,体现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东南沿海地区偏好色彩淡雅、别致。在设计垃圾箱时,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对色彩的爱恶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来体现各地区住宅设施的个性特点,而不是如今这般全国到处一个样,南方、北方一个步调的现象。在材质的运用上,应尽量运用当地较为常用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玻璃、荧光漆、PVC特殊材料的运用;实木、竹子、藤的运用。设计中还要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达到方便人们丢弃废物,提高资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烟蒂与可燃废弃物的分别收纳,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别收纳等,在布局上,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设置在一块儿,避免间隔一定距离间断投放的现象,并应尽可能设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与分类投放废弃物品的自觉性,以达到真正保护环境的功能(见图12)。
观赏设施作为美化环境,营造环境氛围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观的主体。观赏水体、雕塑小品等可以调节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性情,体现时代主题,反映当代生活,使小区充满艺术气息,尤其是当前各种以生活化题材为主题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现更为提升住宅景观质量,营造景园意境,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例如用彩色玻璃钢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铜为材质,地域民情故事或当地人生活情景为题材的情景雕塑,用废弃制成的以环保为题材的小型主题雕塑等来反映居民区的精神风貌,创造民俗、现代、富有个性的小区环境(见图13)。
总之,住宅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设计艺术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空间艺术,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环境,不断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转自:《风景园林》
参考书目:
中图分类号:TV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对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作了分析,阐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制定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完善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对策和建议。
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
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是农村变城市,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我国在未来的30年,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这样便引发了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可以想象,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新城不断涌现,城区不断扩大和各类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的过程。
在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一是城市建设损毁已有水土保持设施。城市多建在水土资源丰富,水土保持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在城区不断扩大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周围生态屏障的减小和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消失。二是弃土弃渣,加剧土壤侵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回填,大量弃土弃渣,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土壤的强烈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三是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盲目无序开发,监督不力,加剧了城市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般水土流失是在自然力(水力、重力、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城市水土流失是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2.1 流失原因特殊,土壤侵蚀剧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人为活动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大量弃土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强度大、历时短、具有突发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2.2 危害严重,损失巨大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基础设施较好,环境比价高。因此,一旦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也就更为严重。
2.3 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
城市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项目,水土流失策源地点多面广,水土流失防治投入多,难度大,责任难以落实。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因水丰土沃而兴,城随水枯土脊而灭。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给城市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3.1 破坏生态环境
在各类开发建设过程中,硬化地表,破坏地形、地貌、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使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地表的硬化或覆盖,使降雨不能下渗,土壤渗流系数减小,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使得地下水源的涵养和补给受到阻碍,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缩短,强度增大。在产生强地表径流的同时,加剧对地表土壤的侵蚀。其结果是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3.2 淤塞河床、沟道,影响城市防洪,破坏基础设施
开发建设活动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淤积城市蓄排水利工程,降低城市水利工程效益和城市防洪能力,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深圳市在90年代初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了水土保持,曾一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
3.3 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候变化
城市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使城市原有地貌被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取代,增加了地表径流和地面的热辐射;城市中的工厂、机动车辆、家电等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释放出废热气,使得城市气温明显增高。
4 城市水土保持的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可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根据解决的对象和内容不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布设层面不同。根据近年来的城市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归纳出如下的治理措施。
4.1 制定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加强管理和监督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现状,以指导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逐步实施,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恢复的老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规划范围内的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以不影响和破坏区域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平衡为限。城市水土保持规划要注意搞好几方面的结合:一是同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相结合;二是同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三是同建设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四是同发展城市、城郊经济相结合。
4.2 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是定量化开展监测、评价水土流失环境危害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效益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地球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监测工具和监测手段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监测领域,最为急迫的需要之一就是发展我国自己的侵蚀监测预报模型(包括区域监测模型、城市水土流失监测模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近年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发展的框架。监测信息管理技术、观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将与该项建设密切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的开展,更好地支持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与监督工作,服务于各种公益性需求。
4.3 完善排水系统,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在开发区内按照城市建设排水标准,兴建排水管网,使洪水能畅通排至外部河道,排水口汇人外部河道前还需设置沉沙池,减轻泥沙对外部河网的淤积,雨污管网分开。对于缺水城市,可以通过下水道将大部分降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工业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次利用,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水循环利用,使生态系统水分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土保持问题。
4.4 妥善处理、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废弃物
首先,通过合理规划和环保宣传等手段,减少生产建设及市民生活过程中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其次是废弃物的再利用,通过对废弃物的转化,以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最后,将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与近郊水土保持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在近郊选择适宜的洼地和沟道,经过处理后填充废弃物,既妥善处理了废弃物的堆放问题,又解决了破碎地表易受侵蚀的问题。
4.5 加大植树种草工作,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对城市弃渣堆积区、贫瘠废弃地,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主要目的。栽植适应能力较强、能固氮、根系发达、易成活的树种或草种;对于短期内无法上马工程建设备用地,应采取临时性绿化措施;对城市空闲地、地、工程开发恢复地要及时植树种草,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确保城市足够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同时对城市住宅、庭院、墙面、屋顶及建筑物进行绿化美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结语
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用全新的理念、思路价值取向来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形象,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提高个行业的水土保持职责,提高水土保持执法机构的地位,为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保障。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
整个世界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狭义的自然这两个要素所组成的,从这一点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更不是宰割与被宰割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和伙伴的关系。唯有和谐共生、共存共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曾说过“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进一步认为,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若自然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威胁。从这一点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就是延续生命。
(二)发展的观点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体现了发展的过程性:人与自然的发展正是经历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到和谐发展,从不充分和谐发展,到比较充分和谐发展,最后到高度和谐发展,简言之,人与自然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态势;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整体。与人有关的和谐发展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等层面。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3.发展必须是和谐发展。一方面,发展是动态平衡中的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既要有速度,更要坚持好字优先,注重质量和效益。
(三)对立统一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的观点,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它要求人类掌握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推动事物顺利发展。
和谐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矛盾同一性原理的体现。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与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在不断斗争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观点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为所欲为,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整个自然界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因此,人类若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将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引起生态危机,遭受自然的报复;2.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鼓励人的合理需要、正当利益,限制甚至制裁人的不合理需要,非正当利益,实现人的需要、利益与自然保护的动态平衡,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简言之,唯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把尊重自然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共荣。
(五)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起作用的必要条件;2.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3.影响和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总之,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既然自然环境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人类就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全面系统地再认识自然;要合理、综合、节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和控制环境污染,有效防范生态危机,树立生态文明观,促使人、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使人口保持在我国现有的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在公民中广泛地开展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伦理观,使每一位公民将保护环境作为道义上的责任来承担。在国民教育内容之中应注入热爱自然、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等观念,加强环保宣传的力度,使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塑造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的人类道德意识。要使人们明白:人的生存与发展以自然为永恒基础;人的一切行为必须限制在自然的承受能力之内;人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人必须为后代负责;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
(二)节约保护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节约资源,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当前,我国政府倡导节能优先战略,提倡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大力开发可替代性、清洁的能源,如核能、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并适应终端能源需求的变化趋势,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同时,为了节约资源,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利于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指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要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既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增长而污染环境,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因强调环境保护而限制发展,延缓我国现代化进程,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此外,经济的发展带来科技的进步,我们支持和鼓励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性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3-0035-05
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对规避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当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时期,要努力防止出现归罪于大自然的社会心理,积极引导人们重视认识自然规律,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一、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是主动者,而自然是对象;或者说,人是最终目的,自然是工具。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人是目的,自然是手段
目的与手段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认为,人是宇宙中惟一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事物,是主体作用和客体价值的统一体。相对于物,人是目的本身;相对于人自身、他人和社会,人是目的与手段的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生态哲学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更重要、更根本,人是目的,物是手段;人首先作为一个“类”同自然物、动物相区别;人作为万物之灵,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扮演主体的角色。强调人是目的,意味着不能把人当作物或仅仅当作手段来利用,而要尊重人之为人的尊严,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物欲的满足转向追求自身发展。[1]
2.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
从哲学价值论的层面看,人是劳动的产物,是自己所建构起来的价值世界的中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而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对象。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界的改造。自从人类产生后,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无论是涉及自然环境还是拓展到自然环境以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人类总是根据自己特有的视角、方式和需要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是以人类为中心向四周不断延伸的。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就像马克思所说,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物,使自然物加以社会历史的范畴,变成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成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3.从价值关系来看,人和社会是主体,自然界处于客体地位
生态哲学认为,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主体的人是价值的中心,是能动的主导方面,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处于被改造的从属地位,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客体,是人改造、利用的对象。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的人的身体。其次,自然界是人类思维和意识的反映对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寄托物,是自然科学和意识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再次,人是自然价值的主体,并且这种价值主体的目标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这是由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所决定的。不论是从个人、群体、地区、国家、民族以及全世界乃至整个人类,都有不同层次的利益链条与自然相连结。复次,人与自然的劳动实践关系论说明了,在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社会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人化自然日益成为人类生存的直接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使自然力从属于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因素,自然界日益成为人类学的自然界。同时,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但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发挥着主导作用。最后,既肯定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也承认自然的价值。人类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不在于人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于人类是评价价值的主体。所谓自然价值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自然价值的源泉。
4.人的主体地位并非意味着人类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
为了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必须尊重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先在基础地位,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第一,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辩证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自身独特的、至今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更无法进行改造的矛盾,也包含合作,这是工业社会中人征服自然力引起自然对人的报复所得出的必然结论;第二,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子系统,要通过劳动生产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换,因此,必须受制于自然的物质循环和能力转换关系,必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克服短视的掠夺自然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5.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然环境同社会环境一样,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价值功能。人除了正常的社会需求外,还有强烈的生态需求,这是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必备需求。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进步,有利于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同时,它也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生态需求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良好的自然环境正是满足人类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它为人们审美提供了客观的对象,给人营造了美的氛围,同时,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使人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6.人的能动性决定了人是自然整体价值的保护者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这样的阐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167-168。这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既是能动者又是受动者。人作为能动者,是惟一的单方面的沟通者,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而人作为受动者,其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受自然规律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类不能为了单纯满足自身利益而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完全不顾生态平衡去改造自然,以损害自然环境为巨大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增长,盲目而过度地劫掠自然。因此,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所以,人类要善待自然,因为这同样是善待人类自身,而毁坏自然就是自我毁灭。人不但是自然整体价值的开发者、受益者,更应该是自然整体价值的保护者。
二、树立深刻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意识
面对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人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类需要深刻反思在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有恃无恐、任意作为,需要反思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尊重和侵害大自然的观念和行为,深化认识自然规律,努力适应自然规律。
第一,尽管有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支撑,人定胜天仍远未实现,人类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根据生态哲学中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同时能动的人类也受自然的制约和限制的论断,可以判定,“人定胜天”只具有相对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基础作用和规律性约束。“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以及人类的历史和人类意识的进步史中,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一个能动的伙伴。由人类自身所推动的自然界的变化,反过来会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界限。森林的持续性、土壤形成的周期、特定种类人口的增长模式以及气候的变化,都是自然界之‘弱规律性’,或者说自然界的无规律性、相对性和绝对自主性的明显例子。”[3]而且不论生产力有多么发达,生产方式多么先进,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有多高,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客观规律约束的基本关系都是存在的。当前,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仍然无法掩盖自然对于人的第一位关系,也没有改变自然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支撑或制约作用,却反证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可或缺。人类永远生活在大自然的母体中,人与自然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人类一时一刻都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生存,更不必说可持续发展。对于自然界,人类最明智的选择是保持适度的敬畏之心。我们必须纠正妄图征服自然的反人性心理,树立与自然界同存在、同发展的理念,深入认识自然,主动适应自然,自觉与自然界和谐。
第二,尽管自然科学发展迅速,但自然规律奥妙无穷,人类要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谦虚之意。尽管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自然科学具有发展的无限性,但自然界具有按照自身规律、以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方式而辩证发展的特点,仍使得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方面任重道远。自然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不是暂时的,而是历史的;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这是我们对自然界应有的正确意象。当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却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仅仅是致千里中的跬步,还有无数的规律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尤其在天文、地理、地质、生命科学等方面,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面对大自然博大精深的规律系统,人类需要保持谦虚态度,需要进一步深化通过科学发展认识自然的共识,要充分挖掘利用自然科学在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方面的价值。
第三,尽管自然界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源泉,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足够的回报,人类对大自然要有感恩之心。根据自然观,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的形成是从猿到人的转变、人类逐步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过程;人的肉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思维和意识归根到底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在理论领域,自然存在作为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精神食粮;在实践中,自然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另一方面,劳动加上自然界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表现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是人劳动生产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的要素基础,自然的生产力――自然条件影响劳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类应该承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和贡献。
但是,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和眼光的短视性与局限性,人的需要、欲望、主体地位、发展条件得到过分的强调和尊崇,人的能动性得到过于张扬的展示,而大自然没有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却受到人类社会的统治和侵害;自然界的规律、客观性、发展需要没有得到人类应有的补偿和反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并未能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同步,相反,却愈加萎缩。到头来,当自然系统承受不了人类发展的重负的时候,又会把恶果反馈给人类自己。忽视生态文明发展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成就,最终却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大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永远是人类的母亲。面对大自然的养育之恩,人类应该永远保持感恩之心,而不应像淘气的孩子那样对母亲任意索取而不思回报。
三、坚持自然伦理和环境价值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音符,也是人与自然的非常态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和谐相处。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掌握着人与自然相处的主动权,要自觉促进人与自然的共荣。
首先,从自然伦理角度看,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不能仅仅表现为单纯的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物质严重匮乏,自然条件极端恶劣,人类对大自然非常敬畏,认为自然现象的背后有神灵在支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们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4]到了近代社会,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理”不仅使自然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人类从中取利,而且使机械联结为互相连贯的系统,不停地为人类社会的需要而运转。在短短的时间内,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业产品,使人类的财富倏忽之间增加了许多倍。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成就使得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对抗和分离。在这种对抗和分离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面临着枯竭的趋势,自然生态平衡严重破坏,地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人的异化导致大自然异化,反过来,又深化了人的异化。
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我们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着眼长远,才能实现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提出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反对“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5]。人类要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忽视,抛弃传统工业社会那种人类与自然对立斗争的哲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关系,充分预料到以人为中心发展道路的风险性,矫正强势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导致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的做法,借鉴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观点,警惕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的人类发展趋势,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尊重大自然的存在理由,增强人与自然的友谊。
其次,从自然价值角度看,要克服忽视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日渐疏远自然的倾向,树立自然环境价值观,保持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强调劳动对于人类形成、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础。人在生产中只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6]但是从近代以来,“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7]。从此,人化自然代替真正自然成为人类最亲密的生存发展伙伴。对此,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2]128-129但是,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通过劳动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需要的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人的能力和人的需要作用,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由于科学发展与生产技术进步,人类掌握了大量自然物种的再生产规律,甚至能够改变物种的基因,从而越来越能够摆脱自然环境约束,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进行人工生产,比如大量的人工种植、人工养殖、良种培育、转基因食品,等等。由此,造成了人类不依赖自然而通过人化自然实现自身生活需要的满足,也造成了越来越脱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这就阻隔了人与真实自然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还是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层面上看,人类都有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的趋势,这是极为短视和危险的。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都离不开环境在物质和资源方面的赐予。在安然享用自然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应该还自然一个公道,给予大自然的付出以价值确认和应有的尊重。
最后,从社会发展模式看,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规避自然风险。大工业生产的道路,只着眼于社会生产系统内通过劳动把自然资源转换成为人类所需物品的效率,而没有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而且,大工业社会生产的硬性切入使得自然界这个循环系统被阻断,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危机。这种忽视自然界系统循环发展规律的生产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人类要自觉调整这种发展方向,就需要承认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和地位作用,调整社会生产运行方式,对于自然界的物质付出给予物质形态和能量转化上的补偿,也就是,排放给自然界能够吸收接纳的合格的人类废弃物。
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的国情特点看,一方面,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任务,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可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就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转换和平衡的基本原则,把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价值实现的规律扩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循环中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界循环再生之间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自然理念和生态意识,树立整体、系统和联系的观念,建构新的自然资源观,形成新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和人与生态共存意识,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存量的有限性、分布的地域性、结构的有机性和利用的非逆性等特点,树立新型的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要高度重视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重大生产建设的战略部署中,重视预测和分析大自然的影响,借鉴世界各国建立先进的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制度,努力建立规避自然风险的实现机制,在尊重大自然规律的框架之下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翠华.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J].教学与研究,2007(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35.
这种和谐的发展便便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
因为首先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
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
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