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市场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3 16:09: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业节能市场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业节能市场前景

篇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城镇住宅6亿平方米,农村住宅7亿平方米,公共和工业建筑7亿平方米。在总共2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门窗的需求量高达5亿平方米。在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动下,玻璃钢节能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等一大批新型环保节能产品迭出。据不完全统计,节能型门窗的市场占有率,已占到整个门窗市场的50%。

有关部门称,从2005年以来国家强制执行住宅建筑三步节能设计标准,将给住宅采暖及节能建材产品带来数亿元商机。据有关专家分析,节能建筑的逐步推进将为节能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消费者节能意识的提高,需要更多地了解建材常识,以选择更高舒适度的居住产品。同时,三步节能标准的推进还将促进保温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完善,将为这一领域的新型高科技产品带来大商机。

篇2

关键词: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特点优势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61.1+2文献标识码:A

目前市场现状

目前建筑领域采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板(EPS)、挤塑板(XPS)和聚氨酯(PU)三种。其最大的优点是质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最大的缺陷是防火安全性差,易老化、易燃烧。聚苯板(EPS)、挤塑板(XPS)因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加之,施工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及管理上存在监管漏洞,目前,很多施工项目的外保温材料耐火等级和耐火极限达不到国家的规范标准,且大多采用没有添加阻燃剂的B3(易燃)级保温材料。

1、房屋建筑由于采用燃烧性能较差的保温材料,常常引发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例如:2008年7月27日,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因施工人员违规电焊引燃保温材料而发生火灾,烧毁面积约3000平方米;2008年10月9日16时,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发生火灾。火灾因工人违规电焊操作引燃天棚上的聚氨酯硬发泡保温层装修材料而引起;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火灾,其重要原因就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引燃造成;2010年9月9日,长春最高住宅楼佳泰帝景城因电焊引燃外墙保温材料发生火灾;2009年9月15日,乌鲁木齐市一在建机关住宅楼因外保温材料引燃大火;2009年9月22日,乌鲁木齐市一在建高层住宅楼外墙保温层着火再次引发火灾;2010年11月15日14时许,上海市胶州路上一高楼发生火灾,此次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遇难人数为58人,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指出,大楼外立面上的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因燃烧速度快而产生的剧毒氰化氢气体,是导致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011年2月3日零时30分许,沈阳“第一高楼” 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大火,大火从3层燃烧至20层以上,损失约30亿元,是一次损失非常惨重的重大火灾;2012年10月27日下午4:30左右,江苏无锡市世纪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在建高层居民楼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系外墙保温材料外侧美化铝塑板起火燃烧; 等等。

2、通过以上火灾事故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事故的发生均与外墙保温材料有关,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等化工保温材料在内的外保温材料多为可燃、易燃有机材料,一旦燃烧起来,几乎瞬间达到轰然阶段,产生大量的浓烟和剧毒气体,造成人员伤害。经过好多次的火灾惨痛教训,国家公安部2011年3月14日公消【2011】65号文件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这一标准提升,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90%的保温材料不能达标,使得节能保温的建筑材料供应出现市场紧缺的现象。央视大楼火灾之后,虽然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9月25日联合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但是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不燃),且不应低于B2级(可燃)的国家规定形同虚设,导致涉及外保温材料的建筑恶性火灾事故比比皆是。 因此,在建筑外墙保温项目中推广应用水泥发泡保温板实属必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的优势

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正是适应国家标准和市场需求而研发生产,该产品在总结以往不同节能保温产品的基础上,经过科研人员不断研发和试验,在注重原有保温性能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阻燃防火的功能。该产品原材料就地取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得该产品具备保温节能、防火、抗风压等功能,重点是它的防火等级达到了国家规定A级标准,是当前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A级防火保温节能产品。

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属于性能非常优秀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具有完全的防火性能和超长的耐久年限,完全符合国家倡导的防火、保温、环保、节能要求。

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不但具有保温隔热效果好、质轻、不燃、粘结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而且抗压、抗折、抗冻、防水、耐酸碱性能优异,化学物理性能十分稳定,具有有机保温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A级防火性能、耐久使用年限长(使用年限同建筑使用年限相同),即全寿命实现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具有以下特点及优点:

就地取材,主要原料采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工业废渣;

防火等级,A级不燃,不释放有毒气体。

高效吸音降噪,隔音效果好;

无毒无害,无损健康;

使用寿命长,与建筑同寿命;

吸湿性小,防水功能强劲,有效防止结露;

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功效更显著);

温度范围广,耐候性强;

坚固耐用,抗压、抗拉伸强度超过国家标准;

质轻,可切可锯,施工方便,工艺简单,与传统保温板施工方法相同,能满足涂料及贴砖的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材料生产成本低,属节能环保材料;

将生产防火保温板的废料,通过再利用实现“0”废料生产,不污染环境,减少人工、模具,节约生产成本。

与墙体相容性好,粘接力强,不需用专业粘结剂,造价低廉。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将逐步替代全部有机保温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水泥发泡保温板适用范围

水泥发泡保温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容重和厚度,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及墙体内、外墙保温、隔热;民用保温、隔音、交通、工厂环境噪声的处理,等等。

也可用于非A级保温材料的外墙保温系统,作为防火隔离带、挡火梁等构造。

四、水泥发泡保温板系统的基本构造

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质轻、不燃、耐酸、耐碱、强度高、抗老化、粘接力强、施工方便,易于房屋基层结构粘接,是一种生产技术成熟,工艺先进可靠的建筑保温材料。该保温系统适用于外墙保温工程。基本构造为(由内向外依次为):基层墙体:各种外墙;粘接层:M15粘结砂浆;保温层: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薄抹灰增强防护层:高强、柔性抗裂砂浆符合耐酸碱网布;饰面层:涂料饰面或面砖饰面。

五、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建筑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400亿㎡,且以每年20亿㎡新增建筑面积快速增长。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全国城乡住房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国65%新建建筑强制性达到节能标准要求,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中,13亿平方米新建建筑必须加建外墙节能保温层;每年旧楼翻新的1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必须全部加建外墙节能保温层。专家统计,这两项之和,每年我国强制性保温建筑量应不低于28亿平方米。建筑保温市场前景广阔。

经科学院及行业专家的分析研究表明,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作为一种新型发泡防火保温材料,属于性能非常优秀的节能保温建筑材料,完全符合国家倡导的防火、保温、环保、节能要求。通过对该产品研发背景、产品性能、市场前景分析,认为该产品有着以下几点的特征:

1、该产品的推广应用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节能、环保、安全的产业大方向,同时,与国家支持节能环保安全产品的产业政策相符合。

2、该产品技术先进,是节能保温防火建筑材料升级换代产品,符合绿色建材的要求。

3、该产品填补了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上节能保温材料中防火功能缺口,为消除建筑材料的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出了源头上的预防,使建筑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4、该产品具有一定市场前景,能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潜在功能,在市场上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使用功能上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要求加强建筑保温及节能的情况下,在以环保、节约能源为主题的今天,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作为最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以其优势,推广应用水泥发泡防火保温板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不过,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06、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只下降了1.23%、3.27%,尤其是2006年距离当年预定目标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相差较大,因此要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的目标,08年开始之后的三年任务艰巨。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但是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仍然过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因此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温总理也在08年3月的工作报告指出,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因此可以预见今后三年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从2005年开始,节能减排已经完成了从概念到实质的转变,随着节能减排任务的日益艰巨,节能减排各项政策和措施将得到更有力的贯彻和执行,2008年及以后两年节能减排实质将进一步得到放大,相关的行业和公司的投资价值也将凸显。

节能环保设备的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认为在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行业与板块中,直接受益的无疑是节能环保设备产业,目前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已是实质得到体现,市场容量巨大。

(一)节能市场前景

201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将接近30亿tce(1吨标准煤当量),节能空间在6亿tce左右,理论上测算,我国节能市场将在“十一五”期间成长到1000至2000亿的规模;而据海外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市场。

而在节能市场中电力节能的潜力无疑是最大的。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而当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及耗用原煤12.82亿吨,占整个能源消费的48.4%,因此电力生产及耗用是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

国家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具体制定了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主要指标:火电供电标准煤耗每千瓦时355克;厂用电率4.5%;线损率7%;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2007年电力工业中供电标准煤耗下降至357克每千瓦时,6000千瓦以上厂用电率下降至5.9%,全国电网线损率下降至6.85%,各主要指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不大,但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供电标准煤耗每千瓦时335克、厂用电率4%、线损率5%相比差距很大。

另外从终端用电来看,我国电力利用效率很低,单位GDP耗电量是发达国家的3至5倍,如果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及管理方式,节电降耗提高能效,因此电力耗用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二)环保市场前景

“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计划达到14000亿元,考虑到减排目标的难度及已经累计高昂的环境欠账,14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很可能被突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15%之间,预计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20年内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20%。根据环保机械“十一五”规划,2010年环保设备总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2020年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

不过,虽然目前环保投资日益增大,国内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具体到环保设备领域,国内企业结构分散,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但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不高,企业产品仍然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中低端产品,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仍然较少。另外具体到上市公司而言,涉及该领域的公司数量有限,而且目前很少有在技术或市场规模上占据显著优势的企业,行业代表度也很弱。

涉及节能环保设备上市公司汇总

我们通过对节能环保概念板块所属成分股进行筛选,得出下表所列受益于节能环保概念的21家设备生产上市公司。其中受益于节能概念的主要是电气设备上市公司,受益于环保概念的主要是脱硫除尘设备上市公司。

对节能环保设备领域目前的判断

从08年预测市盈率看,无论是按整体法还是算术平均法计算节能环保设备板块均大于全部A股平均值,看似估值偏高,但是我们认为节能环保设备领域目前处于成长期,尤其是节能设备领域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应该有一定溢价。

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转型中,经济增长要摆脱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依赖,我们自上而下看行业机会,节能环保设备行业受益于产业政策的约束性执行及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给予其“增持”评级。对于其中个股选择来说,我们认为未来成长性良好,受益于节能环保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

重点公司点评:

东方电气:2008年8月24日,公司半年报,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和-59.23%;实现每股收益0.54元,同比下降59.4%,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但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

风电整机业务已然成形:风电机组实现营业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291.52%,首次超出水电机组的销售收入(11.28亿元),销售占比达到了12%,毛利率达到14.69%,完成销售263台(39.45万KW),预计全年毛利率水平达到15%,为公司业绩增厚每股收益达到0.2 元左右。

核电业务有望快步前进:08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中,核电机组订单达148.5亿元,并己成功进入第三代核电制造领域;08年全年,我们预计核电机组的制造周期、核心部件和特种钢材、以及毛利率仍偏低的情况没有显著改观,预计这一局面有望在09-10年改善。

投资评级:预计08-10年公司每股收益为1.19元、2.21元和2.82元,动态PE为11.8倍,我们认为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公司深厚的机电制造底蕴,是业绩回升的重要保证,其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己逐步体现,维持“增持”评级。

荣信股份:荣信股份2008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5773万元,同比增长59.5%;营业利润2808万元,同比下降0.9%;利润总额5269万元,同比增长58.4%;净利润4710万元,同比增长63.1%;每股收益0.37元。此外,荣信预计1-3 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

SVC和MABZ增速30%。荣信股份主导产品-SVC增长30%以上,另一产品MABZ同比增长45%以上,略低于订单增长,主要是完成订单结构差异所致。我们认为高成长主要是下游的高能耗行业因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导致需求上升,故在上半年宏观调控背景下,荣信所受负面影响较小。

FC和HVC等新产品放量。从产品线来看,FC、HVC和SVG等产品同比分别增长11%、46%和31%,增速均较快,因上述产品尚未实现量产,我们认为盈利能力未能在半年报中充分体现,预计随着订单的增多,新产品的利润贡献将步入加速阶段。

未来高成长依然值得期待。上半年,荣信股份新签合同4.25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新产品HVC增速达到110%,显示大功率电力电子行业景气依旧。我们判断,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政策因素将推动SVC和MABZ等产品增速至少30%以上。同时,作为SVC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最大生产商,荣信股份品牌效应和生产规模较为显著,加之其市场开拓已经形成有机的整体,故未来需求的增长将驱动荣信股份继续维持高成长。

维持评级:我们维持荣信2008-2010年EPS分别为0.98元、1.37和1.78元的盈利预测,目前估值合理,但基于荣信是国内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主导厂商,属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且在SVC和MABZ领域具备强大优势,成长空间广阔,故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哈空调:200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93%,其中,电站空冷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62.04%,石化空冷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5 亿元,同比增长32.13%。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未发生变化,来自电站空冷产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58.07%,来自石化产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30.02%。公司实现净利润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2%,其中,获得政府补助和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两个因素使本年净利润增长1947万元(占上年同期净利润的22.29%。

公司订单饱满,未来几年主营收入有保障。国家规划2009年以后的新建电厂中的坑口比例在大幅提高,预计将达到60%-70%,作为缺水地区,部分地区的空冷比例达到了90%,预计坑口电厂的空冷比例达到了80%以上,折算的火电综合空冷比例在50%-60%。按照6000万火电规模计算,年空冷容量在3000-3500万千瓦左右,市场价值在50-60亿。

2008年1-6月份,公司订货合同金额为8.63亿元,其中,石化空冷产品订货额为3.99亿元,电站空冷产品订货额为4.63亿元。

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近几年业绩增长特别快,特别是净利润的增长非常快,07年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已高达19.16%,预计未来几年将成逐步下降趋势,但主营收入的稳步增加将维持业绩高增长。预计08-10年的每股收益为0.96,1.22和1.41元。目前公司股价仍在13元以下,相对应08、09年的动态市盈率13.5和10.6倍,在电力设备行业中估值具有优势,建议增持。

龙净环保: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超出30年,拥有国内环保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实力及储备领先于竞争对手,近20年持续创新,除尘领域有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开发及崛起,脱硫、脱硝领域有国内领先的66万KW机组干法脱硫和100万KW 机组气力输送系统的应用。

1、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借助于钢价下滑契机,预计毛利率09、10年反转。

2、短期需求依然旺盛。预计除尘、脱硫市场未来3年仍将保持15%、20%的增速。

篇4

1 新型墙体材料的优势分析

1.1 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

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发展的核心课题之一。之前有80%左右的墙体材料使用的是实心黏土砖,资料显示,当时实心黏土砖的年产量约为6000亿块,需要黏土15.1亿m3,,侵蚀大量土地资源。而其生产工艺的平均年能耗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能量,且生产过程平均年排放二氧化碳2.1亿吨,极大的损害了环境。新型墙体材料的替代使用,可杜绝以上土地与能源的极大损耗。同时新型墙体材料可利用工业、生活废渣等作为生产材料,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1.2 绿色环保

原有的实心黏土砖在烧制过程中,生成大量的废气,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注重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伤害。

1.3 提高建筑的现代化水平

新型墙体材料在施工工艺上有较大改变,不仅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建筑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完善。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加快工程建设,使建筑更快地投入应用,同时也使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市场新型墙体材料及发展前景

2.1 环保经济型墙体主材

目前在建材市场上已逐步或完全产业化,较成熟应用的新型墙体主体材料主要有6类。包括非黏土砖、建筑板材、建筑砌块、循环物合成墙体产品、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和钢结构及玻璃幕墙。非黏土砖包括非黏土空心砖和烧结多孔砖,其孔洞率大于25%,还有空心砌块、烧结页岩砖等;建筑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膏砌块等;建筑板材包括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石膏墙板、金属面夹芯板等;循环物合成墙体产品是指原料中掺有垃圾、工业废渣、江河淤泥和农作物秸杆等,掺和物不低于30%的墙体材料产品。

以上环保、经济的墙体主材为替代实心黏土砖品的主要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其生产使用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推动。加上我国迅猛发展的建筑业对建筑墙体材料的大量需求,为其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已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仍十分广阔。

2.2 节能墙体保温材料

墙体保温材料的市场主流产品主要有EPS泡沫塑料保温板和加气混凝土及砌块两大类。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包括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挤塑板)、绝热用膜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塑板)和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PU)泡沫塑料(聚氨酯板)等。上述材料因导热系数小、施工机械强度高,隔音性能好等特点,已获得十分使用,尤其硬质聚氨酯(PU)泡沫塑料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保温材料,低碳环保,施工简便,性价比高。

但由于以上泡沫材料均为石油的下游产品,为满足工程需求大力生产,因而消耗大量石油资源,且其主要组成为有机物质,属性易燃,为施工和居住的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其于以上原因,市场又为其它新型环保的节能墙体保温材料提供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是通过建筑外墙墙体和保温系统的复合而实现。加气混凝土砌块于2010年成功通过检验,是一种密度小于水的自保温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节省50%的建筑能耗。虽然其成本略高与实心黏土砖,但是由于自保温的性质,省掉了原来实现外保温所需的费用,且具有质量轻、耐久性好、防火性好等优点,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自保温系统势必在未来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同为2010年通过鉴定的TOB保温陶板是种良好的环保墙体材料,其由天然陶土制成,生产过程能耗低,且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独特的双层空腔结构使噪音隔绝功能(降低噪音九分贝以上)以及保温隔热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结合新技术加工后TOB陶板具有防污能力,1000m2的TOB陶板就能够达到90棵落叶树对空气清洁的程度,是真正意义上对环境友好的环保材料。

2.3 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我国平均每年在生产过程中排放2.5亿多吨粉煤灰和煤矸石,目前的工业废渣已经将近75亿吨,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进行存放。目前已对废弃的混凝土和砖进行二次加工的市场化探索。如其生产的隔墙板材等,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而且隔音、膨胀系数小的特点。且取材容易、廉价大大降低了成本。突破技术瓶颈后,拥有产业政策支持,其市场之路是顺理成章的。

3 综合建议

3.1 相互协调,保证研发

目前我国能够自主完成整套新型墙体材料研发及检验的机构并不多,这就需要许多部门相互配合,保证理论研究、实际检测、技术验证、工程验收过程相互串联,形成流畅完善的系统。此外,在实际投入生产后,材料供应、工程施工等发面也需要各部门良好的协调与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更快更好地研发出性能更优的新型墙体材料。

3.2 完善法律,节能减排

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无疑可以有效地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工业废渣堆积问题又实现了废渣的循环利用。相关部门应当出台合理的法律,禁止建筑垃圾的随意掩埋,规定建筑垃圾必须按照一定分类进行回收,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 大力推广,广泛应用

研发出新型墙体材料后,除市场的自然转化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介资源向民众普及相关知识,让民众及时了解到这些材料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选择时优先考虑新型墙体材料,以达到市场与社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柏乃宁,姚利华. 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篇5

1、宝应县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宝应全面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推进全民创业,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出现了一批涉足新兴产业的企业。全县新兴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一是新兴产业框架初步形成。近年来,宝应致力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明确将“一主两特一新”作为全县工业重点产业,逐步形成了智能电网、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行业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框架。二是新兴产业贡献份额提高。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10.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4.4%。新兴产业对全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达48.2%,拉动全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6.5个百分点。三是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较强。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宝胜集团、迅达电磁线和新奇特等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但由于宝应的新兴产业起点低、起步晚,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发展不均衡。二是从产业链条看,关联度较低。三是从产业布局看,集聚度不高。四是从产业规模看,体量还偏小。

2、宝应发展新兴产业的利好因素

一是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全球科技进入了新的创新密集时期。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对实体经济的重新思考,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宽带网络、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的投入。

二是政策层面鼓励新兴产业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江苏省政府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扬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政策,明确了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 “三新产业”。

三是宝应初具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明确将“一主两特一新”作为全县工业重点产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升级,着力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加快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奋力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全县工业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明显。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发展新兴产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今天的新兴产业必将是未来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推进,宝应逐渐形成了以输变电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泵阀管件产业和有机食品产业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两特产业体系。近年来,在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县内工业经济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只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才能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3、推动新兴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一要从宝应实际出发。一是必须立足宝应的产业基础。在“一主两特”产业中,输变电产业是主导产业,拥有企业300多家,年开票销售达300亿元,该产业与智能电网、新能源等产业较相近,存在着延伸发展的可能。目前,已有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涉及到新兴产业,如宝胜集团的超高压电缆和风力电缆、奥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找平仪等产品,目前已比较成熟,市场前景也比较看好。该产业在宝应已发展多年,拥有一支较为成熟的管理、生产、营销团队,已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一定基础。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与宝应输变电产业在市场、原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共同点,可作为输变电产业链的延伸。二是必须立足宝应的县情。宝应地处长三角腹地,与沪宁杭等大城市距离较近,属于上海三小时都市圈和南京两小时都市圈范围。在宝应周边,上海、无锡、常州、南京等城市的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宝应要瞄准这些产业,排找产业链上的空白点,尽早参与区域分工,结合自身的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生产要素基础,寻求重点发展的产业。三是必须遵循“立足实际、适度超前”原则。无论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还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这样的区别都是相对的,所以,宝应新兴产业的选择,要综合考量目前的市场前景和国内外的生产能力以及正在建设的生产能力。

篇6

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决定了IT产品在加强技术创新和重视节能减排作用方面的步调不一定协同,由于共性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十分明显,一旦被普遍采用后要进行淘汰,社会经济成本将是极大的。

以政策管制和环保标准保证绿色IT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就国内实践看,很突出的一例就是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小火电等落后生产技术在市场中多年屡禁不止,在政府出台了各行业落后技术和设备标准及公布相关企业名单后,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却开始有了实质成效。

绿色IT技术的推广应用宜从关键行业开始,来自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筑、交通和能源部门将是绿色IT技术产生最高节能减排效益的行业。我国绿色IT技术在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应用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六大行业中企业生产技术差距过大是造成行业整体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以钢铁行业为例,大中型钢企2009年的钢可比能耗为697千克标准煤/吨,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的610千克标煤/吨。

作为我国先进生产水平代表的千家企业,2006年的吨钢综合煤耗就已经达到618千克标准煤/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2010年完成的《中国钢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看,钢铁行业信息化的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利用信息化进行节能还存在很大的改造空间。

数据显示,即使是作为大中型企业的宝钢也有50%的节能贡献来自其能源管理系统。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而言,短期内建立起自属的成熟能源信息系统尚存一定困难,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对这些盈利有限的小型项目并不热衷,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改进的一大瓶颈。

篇7

目前,我市生产的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企业有80余家,20*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产品主要有: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其中:污水处理设备、节电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xx市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80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已形成配套网络,能够为发展节能减排设备类产品,组织协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的环保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前景广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支持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势力。

1、污水处理设备。以xx机械(xx)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安丘瑞贝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临朐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xx宝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xx宏力集团、青能动力、中云机械、豪迈科技、xx五洲风电设备等企业为主,解决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地源、气源热泵空调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推广新能源设备的普及应用,尽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xx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xx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xx瑞斯电子科技、雷奇电器、多元电器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xx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xx圆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xx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改进,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生产系统和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据我市机械工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

篇8

1.余热发电市场前景

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

节能减排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项长期战略,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显著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已经大幅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从现有的装备节能中寻求突破。在工业节能中,潜力最大的方式是余热余压的利用。

遍布于全国各地的钢铁、水泥和玻璃厂里,究竟有多少余热资源可以利用?截至2010年,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烧碱、电石、硫酸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容量近12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这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2600万千瓦,将超过三峡电站,相当于现有核电装机总容量的2.4倍。“如果按照每千瓦造价5000元计算,2600万的装机规模相当于将形成1300亿元的投资。”一位业内人士计算。

在年初工信部制定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工业节能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在行业目标上,提出了“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改造空间已经不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已经处于较低位置;但是我国余热余压资源利用率低,剩余可回收率潜力近50%。

“十二五”期间,尚有4亿吨左右的熟料生产能力需要淘汰,需建设近30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实现等量淘汰。另仍需新建约70条左右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预计到2015年,国内水泥行业余热电站工程的需求将达到908条。

目前,余热发电项目毛利率在60%以上,净利润在30%-40%之间,内部收益率在15%-25%之间,投资回报期为4-6年,由于余热发电投资大,各个企业无力承担高额投资,所以目前,余预热发电投资基本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模式,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即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该模式较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更具持续稳定的盈利现金流回报。

项目案例:某水泥厂5000t/d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运行时间7000h,年发电量5411×104kWh,年供电量4924×104kWh, 按大型火电厂发电效率为0.383kg标准煤/kWh计算,年节约标准煤18859t,每年减少CO2排放量47148t,计算吨熟料发电量33.7 kWh。项目投产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57%,全部贷款偿还期仅为投产后3.83年,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2.余热发电存在困难

尽管余热发电呈现的前景广阔,但此行业存在的困难仍旧不能忽视。

2.1并网问题非常突出

从理论上讲,余热发电是将工业企业多余的余热用来发电,所产生的电量首先用于企业再生产,富裕电量再卖给电网。但在实际操作中,卖电给电网目前来说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即便是企业使用自己的余热电力,因为仍需要大电网作为后备电源,因此也必须向电网缴纳一定数额的接入费和备用费,其实,并网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触及到了电网的利益。由于余热发电的核心就是将节省出来的电源自用,而在目前输配尚未分开的情况下,电网的盈利模式是从电网低价趸电,然后高价卖给企业用户。上马的余热发电项目越多,对于电网的收益越是不利。再加之并网运行的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有欠规范,各地在并网政策的执行上也不一致,导致余热发电并网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2.2除了并网问题之外,目前余热发电行业的另一瓶颈便是缺乏资金

余热发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5年,考虑到政府的节能奖励,投资回收期一般还可缩短3-6个月。但由于项目初始投资额较大,一般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庞大的一次性投资对余热发电推广形成一定阻力。发改委建议,应支持从事余热利用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鼓励相关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加大对余热发电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各类创投资金或股权投资企业以及国际援助资金,增加对余热资源利用领域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应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余热利用项目贷款的增信支持。

3.余热发电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从事余热发电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余热发电工程公司,主要以服务本集团内的企业为主,如海螺水泥旗下的余热发电公司。另一类则是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其中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EPC为主的余热发电服务公司,例如创业板上市的易事达,再有一类则是以EMC业务模式为主的天壕节能。

而对于专业的余热发电公司,由于EMC模式超越了简单的工程总包(EPC),可以与企业长期分享电价收益,也更符合目前环境服务方向。

天壕节能,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上运用自身技术、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投资、设计、建设并运营余热电站,采用EMC方式,与企业分享节能效益;天壕节能的EMC模式在客户选择、合作年限、盈利分成、定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能够为自己提供持续、稳定、丰厚的现金流入。并且拥有专业团队负责政府协调工作,形成了一套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公司由于多项专利专有技术,构建了余热资源分析处理、取热及烟风系统、热力系统及优化设计、关键装备等四大核心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众多行业中。所以,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成为余热发电主流。 [科]

篇9

电离子地热是一种新型采暖设施。具有施工简单、投资费用低、用电量少、供暖费用低的特点。集卫生、环保、节约能源、节省土地、节电省钱于一体,优于传统供暖,利国利民,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其突出的节能指标将被占社会多数的工薪阶层所青睐,是为地热产品使用者而研发的一个很有前途的高科技项目。

产品优势:

一、高效节能:按常规,地热以地面辐射供暖方式使热量都集中在人体受益的高度,为最佳状态。

二、舒适保健:电离子地热是由地面低温辐射供暖方式使其在地面上均匀发热。使冷热空气的比重差产生了空气自然对流,形成温度分布均匀的热微空气流,促使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从而形成了真正符合人体要求的热微环境。

三、传热快、储热性好

四、施工简单,设施投资费用低:电离子地热投资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控温定时,降低建筑费用与荷载,厚度仅占0.5mm,不占层高。

五、安全可靠:电离子地热的超导离子热源片采用云母板作为基材,耐电压达2500V,并经聚酯薄膜密封处理,具有极好的绝缘性和防水性能,同时配置了漏电保护器,保证在人为情况下漏电、漏水的特殊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保证了电离子地热的安全使用。

合作模式:

为使电离子地热等系列发明专利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全面推广,公司采取了多种合作接产销售方式。其具体如下:

一是对外转让专利产品的生产权和联营建厂生产;

二是用户可买断省级、地区、县市级的独家使用权;

三是对外诚招产品商和工程承揽信息员;

四是吸引资金雄厚的外资入股经营开发;

五是各县市城镇级可办理许可对外加工销售,由公司指导加工生产。

篇10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工业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提速增效成果显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增长50%;投资持续增长,城镇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5.4亿元,同比增长35%;生产要素供应平稳,原煤产量1756万吨,增长29.8%,原油335.3万吨,增长5.8%,天然气3.5亿立方米,增长1.5%。发电量269.8亿千瓦时,增长9.8%。铁路发送量完成3667.1万吨,增长19.6%。同时,能耗继续下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6%,百户重点企业完成万元产值能耗0.917吨标准煤,下降15.2%,实现节能量115万吨标准煤。

今年以来,省经委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措施落实,确定了27个涉及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专题进行调研,在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和要素条件好转上有新突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轨道客车产业发展意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吉林石化产业发展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行业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和预警预测,把直接调度重点企业增加到24户,加强重点企业和县(市、区)企业调度,建立了工业经济“大运行”调度体制。会同有关部门,组成5个调研组,对提速增效、项目建设和节能降耗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指导。针对资金紧缺状况,组建了银企对接服务队,加强了资金协调,建立并开通了银企对接网络平台。加大了铁路运输协调力度,提高重点电厂和重点企业煤炭库存。针对柴油紧张状况,采取了调整资源流向、保证水田种植、加大柴油催发调运力度、衔接落实好资源计划等“有保、有限”供应措施,缓解了供应紧张局面。成立了省天然气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百日会战”,积极研究落实了中石化 “腰英台―八屋”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

在上半年的“工业项目年”活动中,省经委建立、理顺项目年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调度,及时督导推动。加快推动200万辆汽车、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化工醇、千万吨玉米加工、千万吨钢等一批具有吉林省标志性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400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工业大项目;加快了轨道客车、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了重点项目、园区建设情况的调度监测,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建立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融资“银企合作系统”,并组织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赴南方招商引资,一批项目签约。

同时,组织实施了工业节能“1111”行动计划,制定了8个地方行业能耗定额标准,推广了26种节能技术产品,开展节能审计,已完成30户重点企业能源审计。建立了节能调度系统,实施了月调度制度,定期跟踪调度项目资金落实及投达产情况。精心组织的一批工业点源治理项目,协调落实节能项目的支持政策。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

此外,还组织实施了“五个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了特色工业园区创新体系建设和担保体系建设。目前,已有10多个特色园区正在搭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汽车产业开发区、光电子产业园区、辽源袜业纺织园区等,正在研究建立为区内中小企业项目和流动资金提供融资担保体系。启动了“千名企业家培训工程”,举办工业经济干部专题培训班和优秀企业家研讨班,探索职业经理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