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9: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文地理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不仅对揭示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军事等内容,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通过研究性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能真正体现人文地理的教育意义。
2.课程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文化、宗教冲突问题,局部地区政治、军事动荡不安等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使严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可开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的研讨;农业地理教学中,可紧密结合我国的三农问题、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等热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课程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实践应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所有对人文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观察分析,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现象、人文景观都能在实际中得到证实;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环境与人文地理事物关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目标
一是应关注学生及其发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把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二是应关注“人文地理学”问题及其解决。研究性教学以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把“人文地理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渗透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质疑、思考、设计的开始。
2.“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
“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体现“人文地理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研究内容的“人文地理学”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实施研究的条件等。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教学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关系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好以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理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得益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集体组织研究与自主性研究,研究结论形成与研究质量评价。
三、“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分析
1.教育教学效应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多元化目标,覆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①基于学生。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群体,使学生从被动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接受和吸纳转变为主动建构人文地理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②基于教师。培养研究性的教学者,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充分显现“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的地位与作用[1]。③基于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人文地理学的动态性、空间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规律,形成以人文地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多渠道、大数据信息来源、开放情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④基于教学环境。创设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氛围中充分体现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学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2.教师引导教学行为的主导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即教师对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起组织作用。②教学行为的引领者,即教师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全程包办、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自主权力。③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并进行反思和评价。④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即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的研究性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受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⑤教学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师在参与整个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文地理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人的价值、尊严,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对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层投入与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主体。
4.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以及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通过心理体验明白人文地理知识创造的过程,在体验、内化、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方可形成。
5.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学习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是开放的,即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空间上教学的地点可以是多样的,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知识资源的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教学的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能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这会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寻找、发现、把握和研究“问题”。
作者:吴攀升
参考文献:
一、地理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地理试卷中,常常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以其它的地理知识为辅,然而自2009年后,浙江高考地理试卷中逐渐加大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特别是2013年的高考试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达到1:1的程度,它提醒面临高考的学生不仅要重视自然地理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地理的学习。
如果将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等几个方面。其中自然地理是指研究地理演变的起因、地理演变的过程、地理演变带来的后果的知识,它以自然中的地理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变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文地理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人口的分布、人类的生活特色、人的经济变化、人的政治变化等。人们在了解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到人文地理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2013年人文精神在地理试卷中的重点体现
1.从题型分布上强调的人文精神
(1)选择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选择题上,它大量的考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的原因、目前我国出现的“用工荒”和我国地理的关系;的地理与环境构成的独特意义、地理环境与超市设计的关系等。这些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从人文地理上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真正思考地理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2)图文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图文题有一题为选取舟山市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分析。它让学生分析舟山市地理环境的特色、舟山市可发展的旅游项目、可发展的经济产业、舟山市产业变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该题让学生从自然地理开始着手,层层深入,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对地理学知识产生思考。
2.从人文地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2013年浙江地理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到,这次的考试不但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常识,而且立足于我国的地理学知识,特别是让学生研究浙江本地的地理学常识,它的考点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上体现人文知识。
(2)紧密联系社会焦点。在这张试卷上可以看到,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低碳环保问题、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等等目前重要的社会问题。这张试卷不单是让学生理解冷冰冰的地理学知识,还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地理知识来关心社会,它通过关注社会焦点来体现人文精神。
(3)积极的态度改变社会。在这张地理试卷上,它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深入的思索不同的地理环境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人们应当怎样利用地理学知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套地理试卷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理解到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态度中它体现出人文精神。
3.从知识梳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从人文地理系统考点上突出。从浙江地理试卷中可以看到它对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现得十分全面。它体现出不同的地域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地域与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怎样与地理环境结合,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张地理试卷中对人文地理的知识梳理得非常清晰,学生通过地理试卷考点的学习能全面掌握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
(2)在理论转化为应用上突出。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自然地理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基础知识。比如一个地点的经纬度、水文天气;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这块地域会有独特的经济作物、矿产资源等;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区域资源才有人类活动。人类怎样与地理环境共存是需要学生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后需要深入思考的,如果学生无法对知识深入的思考,就难以将基础知识转为实践应用。
(3)在知识和情感思考上突出。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用现有的知识思考人类现在的生活、用已有的知识改变目前的生活。在这份试卷上用人文精神突出这个重点。这张地理试卷出题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心充满人文关怀,它提醒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它通过考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试卷上映射的地理教学改革的教学启示
从这张地理试卷中体现出地理教学内容全面改革的方向,它代表地理教学有了全新的目的、教师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看待地理、学生也要用一种新的态度去学习地理。它透露着以下几种思考:
1.学习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高考试卷充斥着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识,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自然地理知识就能考到很高的分数。对学生来说,学习地理的知识是为了考出高分数。而这张试卷不断的提醒学生要研究知识、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思索:“我们学好了地理知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学?
在这张浙江地理试卷中,许多题目已经不是学生单纯拿着课本死记硬背就能拿到好分数,它涉及太多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等,它让学生思索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一本历史课本。那么教师也要思索,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好现有的地理知识的前提下,开拓视野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教师必须用新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要用怎样的思路去学习
在这张地理高考试卷中,学生必须看到,掌握基础的自然地理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对学习到的自然地理知识深入的展开思考才是接下来学习的重点。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地理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要学会把手上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深化,要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张试卷给予学生一个方向,即将来地理学方面需要这样能综合应用的人才。
四、总结
从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看到目前地理学教学正在从理论向应用方面转变、从基础知识转向综合知识方面转变、从关注课本到关注社会的方面转变,教师要仔细分析考试中传达出的教学目标,以便日后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高中地理作为承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科研究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新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从以上地理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新地理课程对地理实验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都明确提出了要求,特别强调通过地理实验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地理实践的能力。地理课程标准指明了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加强地理的野外课堂应用,必然会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课程中,课内教学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标的试行和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我们走出课堂,靠近自然,接触社会。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三部分重要内容的必修1、2、3,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于野外课堂的应用。
(1)高中自然地理部分以野外观察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大自然是地理学广阔而富有生机的实验室,是内容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教育环节之一。野外实习是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机会,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地学和现实问题,将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人教版地理1的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更多地指导或者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观察,以学习到的课堂知识为基础,在大自然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地理1第一章地球运动的意义中,关于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当地一段时间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做出观察予以记录,得出关于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总结;第四章的地表形态中山地的形成,各种山地形态尤其是褶皱与断层结构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在当地找到这样的结构,让学生认真观察,加深理解。
(2)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以野外感受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要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而且灵活多变,又跟某些学科有交叉。注重引入案例式的教学,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的案例,都可以研究,使学生获得人文地理素养。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运用时容易出现混乱,如对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由于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理解不深刻,造成学生对某些因素的模糊认识,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三个概念的对比,列表比较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相近的人文地理概念,多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深刻掌握。 比如在讲到“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时,应该以当地城市为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当地的气候、水文、资源、自然灾害、聚落类型、通信条件、环境污染状况等等,这样既对后面学习“工业的生产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等内容十分有利,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市民责任感。
(3)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以野外综合实践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地理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地理1”和“地理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地理3中的区域地理都最具有典型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区域地理最有特色的小区域进行一个野外的实习,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为主题,让学生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地研究,最后汇总学生所得到的观察结果,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以完善对整个区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野外课堂的开展应该以具体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为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编排和要求,地理1中以野外观察为主开展野外课堂,地理2以野外感受为主进行野外课堂实施,地理3应该开展综合野外实习,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依托,应用到具体区域当中,以达到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福强,陈诗越.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开展——青岛马山野外考察实践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2] 彭志坚.浅析中学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3] 陈龙珠.略论地理野外考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
二、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活动有趣性、目的性的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创建轻松、欢乐的地理课堂教学环境,使教与学能够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实现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真正展现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2.教学活动是否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分析和反思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连接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生活内容,科学设计和研究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课本中的内容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中的地理知识,感受地理的丰富魅力和色彩,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学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使学习地理成为他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
3.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应试教育模式使很多初中地理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各类考试成绩,比较喜欢以成绩划分学生的等级。实际上,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引导效果的反思。例如,引导学生对坐标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坐标准确定位某个城市并正确说出当地的地形特点和人文地理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还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感,而这种地理思维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水平,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初中地理教学前的反思
反思不是回顾,而是对教学活动的认真反思和探索,体会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活动产生的主要效果。任何完整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新的教学想法,不断完善教学活动,改善课堂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逐渐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反思的主要意义在于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一个清晰、连贯和确定的新情境。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13到18岁的青少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低,比较喜欢游戏性、竞技性强的娱乐活动,地理基础较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认真思考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地理水平提升带来的价值。地理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人文地理,感受人文地理的魅力和科学价值。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对学生实际生活的考虑不够充分,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引导,地理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多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材料。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找有关南北方形成鲜明对比的视频或者图片,加深学生对南北方地理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内容的理解,也为接下来的地理教学提供有效支撑,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要求,将学生引入地理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活动,枯燥、单一的教学行为使很多学生易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反思主要是思考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有效表达见解和想法,提升个人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带动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引导法,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北方多种植玉米和大豆,而南方多种植水稻或者油菜吗?”“为什么北方的冬天时常下雪,而海南的冬天却温暖如春呢?”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回答欲望,调动课堂气氛。随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入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感受南方和北方的特殊魅力。”由此引入课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接下来的地理学习。
区域地理复习在高二年级春期和高三年级都会复习到,表面上是初中七年级世界地理、八年级中国地理四本教材的复习,其实质却不仅仅是对初中知识的简单概括,而是深加工。不是要单单记住每个区域有什么河流、什么山脉、什么城市、什么气候特点、什么农业特点、什么工业特点等这些纯记忆的东西,这是达不到复习目标的,也是达不到高考相应要求的。能够记忆这些东西,但却不会对所记忆的知识点(如区域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工业布局等)进行思考、分析、加工,去全面整体地认识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统一的关系,也是不行的。2006年笔者教的一位学生,初中四本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旦遇到初中课本上没有的单一具体区域问题分析,往往答题错误,得不到高分。根本原因就是只会记忆知识,不会分析区域问题,没有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所以高考成绩也不高,她平时的大量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二、区域地理复习应避免教师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
教师从根本上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着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创设问题情景或活动情景,多让学生分析、总结、描述、概括,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各类图表的分析应用,图文结合,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解分析新情景下的新问题,让学生由“学会”达到“会学”,直至“会用”。笔者第一次教高三时,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认为初中地理知识没什么教的,让学生多做多练,见得多了,做得多了,学生自然就会有做题的感觉。于是每节课针对一个区域,出一页习题训练,做完后公布正确答案,一个多月下来,题做了不少,时间也花了不少,但在一模考试中学生整体成绩平平,后来反思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才意识到根本就没有教会学生分析区域的方法。如:学生知道俄罗斯的农业分布在东欧平原,尤其是顿河流域,但不能通过练习,得出纬度同样较高的加拿大的种植业也只有分布在国土的南部的结论,进而理解高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性特点;这就是蛮讲、海练、盲考带来的严重问题,不用“大脑”加工分析的学习者是愚笨的,不教会学生思考的教师是不合格的。
三、区域地理复习还要避免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脱离。
采取方便抽样的原则,本文选取了首都师范大学2005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32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地理教学实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占总数的87.5%。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钻研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成绩评价(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备课6个维度命题,总共20道。每道题采取5点量表记分的方法,让实习生依据亲身体验选择非常熟练、比较熟练、基本熟练、不太熟练、极不熟练,数据统计时赋予分值分别为5、4、3、2、1分。第二部分以研究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地理教育学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互动、融合与整合状况为目的,共6道题。前4道题研究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的状况,基本属于等级量表的范畴,每个选项以一句话描述了各等级的状况,分别赋予分值4、3、2、1分。后2道题研究地理教育学课程的状况,属于类别量表的范畴,只统计各选项的百分比。
此外,笔者等人还选择性地听取实习生课程、与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在中学实习1个月的经历也是本文的资料来源之一。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实习效果的总体状况
问卷的第一部分共20道题,每道题得分3为参照值,因此总分60为中等水平。本次调查中28名实习生的平均分为65.25,略高于60分,说明实习生已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通过实习能够基本胜任课堂教学。但是实习效果差强人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另外,有8名实习生总分低于60,占总人数的28.57%,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比例。这说明超过1/4的实习生还与一个合格实习生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分看,钻研教材得分3.31、理解新课程标准得分3、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分3.25、基本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得分3.23、成绩评价(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得分3.36、备课得分3.37,所有得分均大于或等于3分。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理解新课程标准得分显著低于其它5个维度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2.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融合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相关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82.14%的实习生认为大学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能够完全或者基本满足教学实习的需要,只有17.86%的实习生认为有些内容大学课程中没有学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71.43%的实习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内容与中学教学的内容似乎不完全一致。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思路或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67.86%的实习生认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比较有帮助,但是绝大多数实习生根据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另有28.57%的实习生认为没有什么帮助,认为大学学到的学科思路与中学教学完全不一样。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素材(指中学课本之外)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71.43%的实习生认为用到的素材大部分都是在教学实习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21.43%的实习生认为来自大学课程的素材与教习实习中搜集的素材的数量差不多。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53.57%的实习生认为备课时从大学课程学到的方法中得到很多启发,甚至得心应手。46.43%的实习生认为大学课程中的学习方法对实习没有多少直接帮助,甚至只是对要讲的内容不感觉陌生罢了。
以上4道题分别是问卷的第21~24题,采取4点量表计分方式,故2.5为参照值,通过计算,这4道题的平均分依次为2.93、2.68、2.25、2.39。其中第23、24题得分低于2.5,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这两道题得分显著低于第21、22题,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地理教育学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融合
从“大学地理教育学类课程中,你认为对教学实习帮助较大的是:(可多选)”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中学见习、听课(71.43%)、地理教学方法的了解(60.71%)、中学地理教学案例的分析(53.57%)。由此可见,切实解决实习生如何“教”的困惑是最突出的问题。
从“教学实习(讲课)中感觉比较(或“最”)困难的地方是:(可多选)”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初中实习生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把握补充知识的多少和深浅(57.14%)、理清课堂教学组织的思路(57.14%)、找到合适的素材(57.14%)。初中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课程设计原理性的内容较少,理解起来不是很难,但是由于初中课程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这就使得教材编排突出区域重点,而显得学科体系不完整,因此实习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组织思路比较混乱,非常有必要补充知识与素材,但是不能把握补充知识的深浅。高中实习生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吸引高中学生的兴趣(64.29%)、能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57.14%)、组织课堂学习活动(35.71%)。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这就使得课程难度加大,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由上可见,无论是初中实习生还是高中实习生,他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都是围绕新课程的特点展开的,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地理教育学相关课程不涉及相关内容,如果实习生不在大学期间理解和实践新课程,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扎实教学技能,提高实习效果
实习效果如何与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是否扎实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教学技能不仅指实践知识层面,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实践智慧。高师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是普遍的,在研究者对175名中小学校长、管理人员和教师调查中发现,不少中小学校长抱怨高师毕业生是“半成品”,需要很多时间再培训,这是对高师毕业生实践能力、实践智慧不足的有力佐证。为了不让这样的“半成品”进入中学校园,在教学实习之间,一定要利用多种途径,如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微格教学等途径锤炼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实习生实践能力的获得不要寄所有希望于教学实习,这是不切实际的。
实习生毕竟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才能实现,不能以一名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的标准要求实习生。实习生教学实习前应基本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实习效果,达到一名高师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2.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适度融合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培养能力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有机融合,使高师课程“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起来。具体到地理学科,就要加强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充足、科学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供缜密、清晰的学科思路或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提供充足的学科素材,培养实习生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实际调查中发现,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提供学科素材和提供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方面。
笔者认为,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度并不是越高越理想。如提供学科素材方面,学科素材涵盖非常广泛,要求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似乎不太现实。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素材方方面面都可以引用到课堂教学中,而寻找素材应是地理教师的一种能力。地理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时俱进的敏锐性,根据教学实际选择素材,这样才能满足课堂对素材的需求。另外,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的难度要高于中学课程,并不是中学课程的重复学习,因此应提供充足、科学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是不能要求大学学习的内容与中学教学的内容完全一致。
3.从实习生需求出发开设地理教育学课程
中学见习、听课、地理教学方法的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案例的分析代表了实习生的内心需求。实习生最迫切想学习如何“教”,这不是理论的学习,更侧重于指导、训练他们怎样“教”,强调实践操作性。教师职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地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要着重从“教”入手,但是不能忽视融入“学”法的指导以及必要的理论学习。
由问卷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理解并实践新课程标准是相对其它维度最迫切需要提升的问题。从上述初、高中实习生报告的教学实习中最困难的地方可以看出,实习生遇到的困难几乎都与新地理课程的改革有关。当前的实习生都是新课程实施之前中学毕业的,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现状实际了解少,体验更少。因此,地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要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实习生实施新课程的热情。从新课程的实践出发讲解新课程的理念、与旧课程的区别;从实验区新课程实践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突出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差异。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依据访谈目的,选择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或小样本人群作为访谈对象,从理论上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最终抽取访谈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中经历过教育实习的20名学生(见表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访谈内容涉及6个维度,包括:①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②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有助于你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升?③在课程之外,你是否获得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若能,以何种方式?④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教学中是否感到力不从心,有哪些问题?⑤作为准教师,你认为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否有必要?为什么?⑥为提高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高校和你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访谈方式: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即事先设计好关键的核心问题,以开放式提问方式,不分先后顺序进行自由访谈,以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方法: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分析相关记录。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反复聆听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采用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分类,最后提炼出主题。
二、研究结论
1.地理教学的调查结果
(1)人文地理教学现状。高考“3+综合”模式实施后,政史地三门学科的综合,提出了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地理师范生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各知识点间总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让地理师范生充分发挥理科学习思维的优势,并且结合已有的理科知识利用模拟实验等富有创新的角度轻松、愉快地开展地理教学。但是,总体上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融合度并不高。
2.总体结论
目前,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是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但是,根据访谈资料统计分析,应届毕业生在地理教育教学实习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师范生了解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其中,75%的学生知道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意识和地理科学精神五部分组成,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60%的人对人文素养的组成和内容有所全面了解。
(2)思维方式不同。受访的地理师范生有85%的学生认为:由于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自己始终偏重理科性学习,加上人文知识明显不足、缺乏人文素养,科学与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普遍形成了理性思维的授课风格。另有大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被压抑,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同时,访谈发现,有2/3的师范生认为:缺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
(3)知识面狭窄。80%的学生认为自己知识储量不足,原因是地理基本知识不牢靠、教学理论相关知识不通达、相关学科知识不丰厚。地理学科空间范围广、研究对象庞杂,有75%的学生感到运用知识时不善于利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
(4)知识体系不完善。有近2/3的学生认为:高等院校制定的地理专业课程较为固定,大学现有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单科的深化但是很难全面地形成对学科的认知体系。3/5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中自己感兴趣内容不能得到满足,即使自己重视补充课堂以外知识的扩充,只能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但是由于缺乏引导,学到的知识十分零散,过窄的专业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受限,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旁征博引。
(5)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地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内容轻形式,重严谨轻趣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评价方式单一。访谈得知,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上交统一主题方向的论文为主,考试内容为讲义中的知识,学生感到固化的考核制度很难让他们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分析与讨论
1.高等学校促进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革新并优化地理科学的课程编制。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以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基础教育为背景,广泛开设人文地理专业选修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与需要的学生提供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选择余地,以此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与培养效率。另外,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地理课程。高校地科院或地理系应充分发扬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多开设不同性质类型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以改善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
(2)丰富地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学教师应当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为地理专业师范生设计新颖灵活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启发、引导和评价,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发问,以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意境,在求解过程中培养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并强调二者的融合。
(3)创设丰富校园文化和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师范院校应创设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多元学习,如课题研究、知识竞赛、读书报告、参观考察等。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4)完善地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在考试方式、方法上,应根据地理学课程的实际,提倡包括闭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考核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融合贯通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和探索,充分表达一己之见,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上,应对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方式方法的考查。考试成绩除终结性考试成绩外,还应有平时考核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和阶段性考试成绩(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也可将参考科研、竞赛的成果加上鼓励分数。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2.师范生自我提升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增加地理专业知识存量。几乎受访的学生在经历教育实习后都深感知识储量不足,着眼自身应该掌握更系统完整、更坚实精深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努力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最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丰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根据大多数受访者的体会:地理师范生不仅要加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扩充政治、历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思维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综合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问题,以便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⑵ 韩东 . 法学实践性教学的价值与基本运作,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8,( 5) : 102 - 105.
⑶ 周刚志、张小罗. 论模拟法庭课程的设置与实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 .
小组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目的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的全员参与为前提 ,以个人及小组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
一、小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由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小学、初中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但到了高中阶段积极性大大下降,要么闭口不说,要么只说一两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认知和情感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自我保护性能、抵制外部威胁的心理屏障。许多学生认为,当着许多人的面发言,如果出错,会令人难堪。他们会本能地通过沉默来保护自己,拒绝多说。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却未必理想。
二、小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模式,能弥补大班上课的不足,给每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增强合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思想情感因素,易于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积极参与;并且小组活动营造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气氛,可以降低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紧张感,这些优点为学生乐于主动交流问题、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小组活动模式指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也是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其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表演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由学生参与角色表演,创设地理教学情境,通过扮演人物角色或地理事物角色,可以生动形象地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如讲“自然资源”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鸟”、“森林”、“污染的河水”等,通过人物与事物,事物与事物的对话,剖析当前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等,通过轻松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加强学生的体验。
地理课堂上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来完成――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课改前,对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考试时学生背一背了事。而课改后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重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辩论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观点,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人口的增长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很好的辩论题目。而我在讲到中国的河流以外流区为主时,课堂上以“保护洞庭环境生态”为题,举行了一场辩论会,正方:围湖造田利大于弊;反方:围湖造田弊大于利,让学生进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辩论中,不仅培养了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小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成功关键因素
小组活动要真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1、监督措施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以主要地形为线索,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绘一幅中国地形图,既要照顾学习基础差、动手慢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动手训练,又要培养学习好的同学让他们完善本组地图体现协作精神。
2、评价策略
传统上对学生评价往往只重视学习结果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评价策略要多元化。
(1)合作激励性评价策略
合作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积极沟通,促进自身发展。在地理学教学中,可开展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使学生将个人表现与小组成就相联系。
(2)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质疑性评价
(3)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如评价学生自主绘制的天气系统图(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的时候,开展“我来评评自己”的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说出作品最好的地方,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是有所改进创新的:
如:我来评评
1、科学性: 很好()、一般()、不太科学,有待改进()
2、创意性:耳目一新()、似曾相识()、照搬课本,需要改进()
3、美观性:美观大方,“收藏价值”高()、一般()、需要改进()
…………
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分析,加深对了各种天气系统形成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同时认识自己的长处,在自我剖析之中完善自我,重塑自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25-0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世界各国在反思以往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模式的一种新思考,一种新的战略思维。这种思想在全世界得到了一致的公认和热烈响应。作为与可持续发展密相关的地理学科,更应该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二者的相互倚重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也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资源观、价值观,增强环保的意识。
20世纪后50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在收益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环境代价。例如极端天气的贫乏,沙尘暴、温室效益等。于是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以往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人们在看到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提出了可续发展的新思想。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通行解释,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以来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小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所以我国必须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地理科学自身研究的特点,使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部分,包含了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地理学也是自然和社会性质兼有的综合性学科,基本包含了上述的三个方面。这三者协调的发展,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是地理教学的中心目标。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地理科学的研究主题一致
1.1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环境发展的理论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战略,其目的是使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能力。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这其中,自然环境是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自然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生产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从始至终就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这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人地关系”紧密相连,而人地关系就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内容之一。协调的人地关系,仍旧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不同点在于人地协调的问题研究在当下更具紧迫性。
1.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延伸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是协调的人地关系,这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人地关系是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时代赋予地理科学的新内涵。这也就自然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延伸。
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佳教育领域是地理学科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这就需要自然和人文学科互相结合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问题,正好是地理学科的优势。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上,地理学科具有比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佳的教育领域。
2 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
2.1 可持续发展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与地、人与人的关系,为当代以及后代建立一个可以持续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作为协调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地理科学,以培养学生地理素质为目的的地理 教育,一定为公民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可持续要求强调整体性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考虑各个发展因子以及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也就是综合的自然与人文因子。这就是说一切发展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回归到一定地理区域中,回归到一定的系统中。也就是说要有整体性。
这也是地理学科教育的传统方法和思路。
2.3 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各个因子必须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原因,它所揭示的本质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发展因子,不论是从系统丰富度上,还是系统复杂性上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可以提高人们分析、处理和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
3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地理教学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3.1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使学生了解当前全球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了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情感。在地理教学中要紧紧扣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他们的头脑中不断深化可持续的思想。建立可持续的理念。
3.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保护生态环境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如今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引起全国轰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这引起了人们对自身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以环境高度污染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发展,这并不意味着是高质量的生活,它只会加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如果今后的发展仍旧是以高污染的方式进行,那么对生态的破坏只能更严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将发展方式的转变,把环保的观念深入到地理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资源观
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落实就要求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以往的教材中总是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今天的地理教学中,在于世界各国情况作对比时,则重点说中国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因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传统的资源观念,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资源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