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问题探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3 16:09: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篇1

这是“当前”教学之“应然”,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看似与课文无关的小问题折射出“当前”的大问题

上课铃声响过,学生静静等待老师上课。

徐江先生在讲台突如其来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课文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大家带笔记本来了吗?带笔了吗?”因为还有许多兄弟中学的教师也来听课,校方让徐江先生在一个较大的教室上课,不是原来的固定教室。很显然,绝大部分学生没带笔记本,甚至有的学生连笔都没有带。其实,即便在学生原来的固定教室,一般来说语文课很少有学生备有笔记本。他们习惯了朗读和讨论,没有记笔记的意识和习惯。面对徐江先生的提问,学生有些愕然。这已成为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陋习),甚至也反映出教师所教有没有值得记的东西。

事实证明,如果不记笔记,徐江先生课后留的作文题就不会顺利完成。

徐江先生继续提问———“知道‘学生’的含义吗?这个名称意味着什么?”学生答———“学习。”“跟谁学?”“跟老师学。”

接下来徐江先生把笔和笔记本的问题与本课联系在一起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他讲的都是些传统的东西,但听来感觉很新鲜,包括在场的中学教师也有这样的认知。

学生,这个名称的意思表明这是一个尚在发展还未成熟的群体,他们需要为生存而学习,是“学”而“生”的意思。现在,人们都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只能“自主”自己能够“自主”的。而且,还必须接受教师的指导才能“自主”得好一些。徐江先生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自主”的东西就不讲了,教师要讲学生不能“自主”的东西。可是,大家没带笔记本,甚至没有带笔,怎么跟老师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况且学会记笔记,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讲《拿来主义》,会记笔记,就是一种“拿来”的重要方式。听课必须过笔。要看学生怎样“挑选”教师讲的东西,能不能提要。这是学习过程中“拿来”的重要保证,这是最基本的传统方法。

之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课的主题———与一般中学老师开始书写课文题目《拿来主义》不同,他写的是———“用‘拿来主义’解读《拿来主义》”。

他告诉学生,这个题目就值得大家记下来,写在书本上。引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书名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个标题告诉大家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思想探究鲁迅先生的文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挑”,要“选”。正确地继承之,发扬之,光大之。不正确的,“挑”出来,反思之。记住这个题目,学习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成功,要重视细节。看似与课文无关的笔和本的提问在这里得到延展和呼应。这的确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

二、在学生能够“自主”之“上”讲什么

1.论“拿来主义”为什么先谈“送去主义”。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送去主义”对“拿来主义”作铺垫、作对比。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理解到这个地步。那么,《拿来主义》的阅读教学就到此为止吗?事实上,中学老师的教学也就是到此而止,尽管他们采用的课堂形式可能会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有代表陈述。但这是不议而共知的。那么,徐江先生在这样的“自主”之“上”还能“教”点儿什么新东西?

他确实在课堂上讲出了学生还不能“自主”的东西。

他说这是文章写作中的“原起”手法。原,即推原,探究事情之缘起。“原起者,起处原其所以然也。”也就是开端提出为何写这篇文章,针对什么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他还以《岳阳楼记》开头写什么“滕子京谪守巴陵君”,重修岳阳楼,“嘱予作文以记之”云云为例予以补充解释。

鲁迅先生写“送”古董、“挂”古画、“用”活人巡演代替古董等“送去主义”之表现,这就构成了提出“拿来主义”的前因条件。“拿来主义”缘此类问题而发。根据“礼尚往来”的古训,一味“送去”是不对的。“礼”———社会沟通、交往的规矩———是不可违背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子孙后代会没有送的,甚至导致讨“残羹冷炙做奖赏”的地步。

鲁迅先生以“原起”手法起笔,贯串因果思维,自己为自己搭建了论证平台,阐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这样的讲解,既显得有理性,同时又有操作价值。把学生所谓的“铺垫”具体化了。

2.“拿来主义”的含义是否是《拿来主义》的主旨。

《拿来主义》的主旨是什么?

显然,这是学生根本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

你若按课文后的问题来提问,“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找出鲁迅先生的话———“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还会用鲁迅先生的话简炼概括为———“占有,挑选”。当然,还会举出课本外的例子来解释其中的含义。

但是,徐江先生说这仅仅是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解释,不是《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主旨。关于这一点,恐怕语文界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有人说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看,我们的解读是多么的狭隘!

徐江先生认为《拿来主义》的主旨是要人们把“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文化意识。根据“礼尚往来”之“礼”,即交流、沟通中有“往”有“来”的规则、准则,一个具有开放意识的民族或个人,在各种交流、沟通的活动中,不要只是一味地“送去”,面对对方的发展经验“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简要概括就是“占有,挑选”。人们要努力践行这种文化意识,从而构建起一种自尊、自立、健康的交流、沟通文化。

他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其基本精神分为三点———第一,求主动,即主动“拿来”,“拿来”则主动;第二,有分析,即用“脑髓”,放“眼光”;第三,能致用,不是为“拿来”而“拿来”,要着眼于用。

“求主动”、“有分析”、“能致用”,这是“拿来”的三原则,构成一个系统。可以说,徐江先生这样的抽象概括就更为理性,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实践的层面作了具体的归纳,这是一种可贵的升华性阅读。

3.就“大宅子”的故事除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外的再拓展。

若让学生讨论《拿来主义》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一般来说学生都会结合“大宅子”的事说出“比喻论证法”以及“比喻论证法”之中还有“对比论证法”。这恐怕是一般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也许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模仿这个比喻,让学生想出新的比喻重新解释“拿来主义”。“比喻”也好,“对比”也罢,这种“自主学习”还是在重复旧的东西,已知的东西。

徐江先生认为,这种“自主学习”就没有“运用脑髓”,也没有“放出眼光”,都是表面上谁都知道的东西,这种学习没有新的拓展。徐江先生认为,这要归咎于教师专业素质有缺陷。

徐江先生让学生分析文本中青年人对待“大宅子”有几种态度,学生说有四种———不敢要的;放火烧的;全盘接受的,包括吸食鸦片;还有“占有,挑选”的。

徐江先生又让学生看鲁迅怎样分析这几种情况的。学生说,第一种是“孱头”,第二种是“昏蛋”,第三是“废物”,第四种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者。

徐江先生说,像这样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多可能全地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见解、办法,然后逐一分析各种主张、见解、办法所具有的负面因素、消极影响,将其一一排除之,最后确立负面因素较小、积极影响较大的那一主张、见解、办法作为论者的主张、见解、办法。这种论证思维就是“证伪思维”或“排除思维”。

这样的解读,无疑充分开发了文本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同时,徐江先生还以现实的高考作文题如何应试讲解了这种论证思维的实践运用。这种运用性分析很重要。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详述。

三、质疑,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

质疑,何况是对鲁迅先生文章的质疑,这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这不仅仅要有质疑的勇气,而且要有能质疑的“脑髓”和“眼光”。

请看徐江先生对《拿来主义》的质疑。

1.对喻体———“大宅子”———的质疑。

徐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文本一开始大讲“送去主义”,什么“捧”古董、“挂”名画、“活人替代了古董”,针对这样的现象鲁迅先生根据“礼尚往来”提出“拿来主义”,显然解释“拿来主义”要以国外的事物为例才能对应。而“大宅子”是国产货,以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故事不能准确地解释“拿来主义”。“大宅子”与向国外“捧”古董、“挂”名画、“活人”到外国巡演不对应、不搭配、不平衡,这不是“拿来”的,是先人留下的。鲁迅先生在这里犯了逻辑上“不相干”的错误,并且导致前后文发生异变和扭曲。有人误以为《拿来主义》是讲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就是喻体选择失当造成的。

2.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质疑。

徐江先生说鲁迅先生在前边明明白白地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具体解释这一思想时,以某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故事打比方时却说:“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前后文章有着巨大的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究竟原委。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则是“要搞准三七二十一”。康德说:“我们一切一般而言的判断的普遍的……条件都是:它们不自相矛盾,否则,这些判断自身……就什么也不是。”康德的话告诉人们,任何判断的基本条件就是不自相矛盾。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看,鲁迅先生前边的思想与后边的事例解释是矛盾的,鲁迅先生的论证本身“什么也不是”。他没有完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

徐江先生认为鲁迅先生的论证是充满悖论的。

篇2

在以“少教多学”为宗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当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四个问题:学生对新授内容不知情;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踊跃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单项的,师生间缺乏双向的交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计划以学生“预习”为突破口进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少教多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大胆地提问、思考。而课前预习,是少教多学的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

在课前预习中,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课前预习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要讲,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必须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经常无预习习惯的高中生来说,要求他们预习课文是件难事。但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预习也是一样的,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更有条理地、循序渐进地先学预习。预习方法具体介绍: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学案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或学案的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充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

四、借助导学案的帮助

导学案包括早读配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这五个环节。我们一般提前一周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照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阶梯。比如,在预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我们的导学案是这样设计预习的:

篇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优化活动,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适合度。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多元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多元互动感知,构建个性语文学习认知体系。语文教学离不开形象和情感,如何进行艺术性创设,成功激活学生内驱动力,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创新提出新课题。

一、问题情境,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预先设计思考问题,这是语文教学最常见教法运用。即使在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中,利用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也是普遍做法。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如何做到精巧,还需要教师做出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入探究,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著作,其艺术价值毋庸置疑,从什么样的角度展开思维切入,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探究。其次是对学生个性学习情况进行学情调查。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学力实际进行调查,这样才能针对学生思维实际进行科学设计。再就是问题投放时机需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学生思维启动过程之中、学生课堂训练遇到困难之时,都是比较关键的节点,如果此时给出问题设计,对学生一定可以形成重要帮助。

高中学生有一定思维能力,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切准学生思维脉搏。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教师先让学生分析课题,然后给出问题设计:本文课题属于议论文标题的哪种类型?看过这个标题,你感觉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学生快速介入自主阅读学习之中,急于要找到问题答案。经过一番阅读分析,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讨论反馈时,学生个性观点很多。有学生说:文本题目是“拿来主义”,这是引出了议论的对象。鲁迅先生给出的^点是:要用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而不是照搬照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传承。也有学生认为:“拿来主义”是一种继承意识,对文化精华需要不折不扣地继承,对文化糟粕也要采取剔除的方法,不能全盘接受。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拿来主义”就是照搬照抄,不然怎么叫“拿来主义”呢?鲁迅提出这个问题,其着眼点是批评文化传承中的教条主义,对那些不正确的传承意识进行抨击。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大讨论。学生开始争辩,教师及时介入,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促使学生很快形成了学习共识。

教师针对课题展开设问,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拿来主义”这个课题非常有创意,如果不认真阅读文本是难以准确把握其要义的,教师针对性给出问题设计,抓住了学生关注点,具有很强的激发效果。学生快速介入自主阅读学习之中,并自发展开相关讨论,形成了个性认知。教师问题设计带有启发性,其运用价值是极高的,这说明教师问题设计具有较强艺术性。

二、媒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所谓媒体情境,是指教师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实物、挂图、多媒体等,都属于媒体范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媒体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教学常态。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和联网功能,教师将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以声光电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对学生感官造成重要冲击,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多媒体运用中,教师要注意追求实用性,而不是搞“花架子”,更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甚至患上多媒体依赖症。

多媒体应用要适时适度,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掌握好尺度。如《宝玉挨打》学习,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相关片段,学生观看热情很高,教师发动学生讲述《红楼梦》相关认知,特别是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展开评价。学生大多对这个内容有一定了解,发言比较积极。有学生说:《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贾母、史湘云等,这些人物性格个性鲜明。如贾宝玉,他性格表现为叛逆,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不愿意走向仕途,比较清高。林黛玉则表现比较柔弱、善良,给人的感觉是凄美、可怜,体弱多病,注定其悲惨遭遇……也有学生说:要说个性,我说王熙凤最为典型,她精明、干练、灵动、泼辣,当然也有见风使舵、两面三刀、尖酸刻薄的一面,这个人物性格刻画最为成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跟进引导:《红楼梦》人物众多,咱们单说这贾宝玉,他因为叛逆,自然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所以他才会“挨打”,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被谁打了呢?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阅读之中,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启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电视剧片段,成功激活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红楼梦》相关情节有了一定认知,也为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人物性格讨论创造条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导,将学生关注视线慢慢牵引到贾宝玉身上,学生为获得相关认知,只有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课堂教学引导进入正轨。多媒体运用有其独特魅力,学生被相关情节所感染,学习关注点被集中,这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互动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课堂互动情境创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互动情境,就是合作学习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学习活动,不仅能够集合学生集体智慧,还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质。集体学习活动时,要体现集体、协作精神,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主动参与交互活动,这对提升学生交际能力也有一定帮助。在互动情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互动形式的创新和优化,用丰富的合作学习形式性,调动学生参与交互学习的主动性。小组辩论、小组竞赛、小组对话、小组演绎、小组展示、小组调查等,都属于合作学习形式,教师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给出适当设计,自然可以激活课堂学习气氛。

《阿Q正传》全文共分九章,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每一个小组挑选一个章节展开赏析教学设计,并将相关教案计划提交班级评价。学生拿到任务后,小组组长进行相关分工,阅读文本、搜集信息、展开设计、讨论取舍,各个小组行动有序,学习研究气氛正浓。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小组都有创造性发挥。有小组赏析第一章:序――介绍阿Q身份、地位。教学目标:自主阅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本基本意义,熟悉铺垫写法;初步了解阿Q身世。教学过程:首先是自主阅读文本,疏通文意;其次是提出阅读思考问题,引导思维逐渐渗透;设计合作学习,讨论相关议题;给出课堂训练,巩固学习认知。教师对这个小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设计思路比较明晰,具有可操作性,但不够细致,切入点交代不够。有学习小组选择第五章节: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再写阿Q

畏强凌弱。这个小组赏析设计主要是围绕课堂演绎展开的:首先是阅读文本相关内容,理清人物关系,进行角色分配;其次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设计相关台词;最后是展开多重排练活动,磨合演出效果。教师同样给出评价:设计创意无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到文本赏析活动之中,但人物性格分析、台词设计等环节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赏析设计,为学生提供重要锻炼机会。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一般是难以参与其中的,这里放手让学生操作这个任务,给人以新鲜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集体设计教案,需要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因为教学设计包括众多内容,需要每一个成员都给出支持,才能顺利完成相关操作,所以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互动交流品质。

四、演绎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感知

高中学生大多对课堂演绎活动往往持排斥态度,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但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还是充满期待的。因此,教师在演绎情境创设时,需要关注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班级活跃分子,对演绎活动是比较欢迎的,而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参与演绎,却对观看课堂演绎有敏感性。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课堂演绎是对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解读,为学生提供更为鲜活、立体的学习感知机会,对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也有一定积极作用,教师要合理运用课堂演绎教法,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篇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针对以上两段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质疑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挑起两头,一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头是只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达到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这次集体备课的理念,我们明确: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应落实以下教学任务:

1.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教学思路上可以追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语,以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阅读议论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学过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篇5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具体的三维学习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导语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要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有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脱离目标,离题万里。

2.适应不同的文体和课型

抒情散文的导入要突出情,以情动人,说明文的导入要突出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议论文导入突出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教学导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具体设计,如新授课的导入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自然衔接,自然过渡,复习课时要注意方法的总结归纳。

3.体现“精、新、奇、巧”

“精”指一节课的导入时间不能过长,要明白导入与整节课的关系,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不分主次,时间上的安排一般不能超过5分钟。“新”指创新,如果一种方法经常使用,势必引起学生反感,不可形成定势。

“奇”是指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语。“巧”是指导入要有悬念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故知新,引入新知

联系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导入新课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采用检查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能把新旧知识逻辑打通,使教师的授课做到循序渐进,承上启下。这种导入法能使课堂有效、自然、准确地衔接。如在讲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我们前面一节课学过的课文《乌夜啼》,接着再自然回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而且还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2.巧用音乐,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营造出让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堂教学导入时播放与课文基调一致的音乐,会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新课。如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感人泪下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名曲,让学生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恩的情景中,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把问题弄清楚,转变学习的观念,由老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要学习。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发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十六计吗?本文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呢?”这样提问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又如《诗经・氓》一课,我问:“诗中描写的女子聪明、勤劳、专一,这么好的一位女子最后为什么被抛弃呢?”学生听后,就认真阅读文本,主动思考。

4.讲述故事,启迪思维

有些课文偏重说理,有些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我教《拿来主义》时,这样导入:“作家冯骥才访问法国时,有位外国记者问:‘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难道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的回答幽默机智,得到满堂喝彩。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之处,当然不会成为资本主义,同样,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原则,就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拿来主义’。”学生在这时就迫切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这样一来就吊足了学生胃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制作课件,引人入胜

篇6

在中职语文创新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实践体现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讲解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利用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阅读课文内容,逐步深入地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生字、生词。在学生学习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探究课文内容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设计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在已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掌握课文内容。利用问题作为指导,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积极思考中,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把解决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目标,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把已有知识进行整理,使知识更具有条理化,让他们从知识体系中选择合适的信息,顺利解决问题。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时,要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从课文出发,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思考,敢于分析更难的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题目中的“最美”含义是什么?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首先进行了课文的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和分析,学生找出了“最美”坟墓的含义:因为托尔斯泰是伟人,伟人死了,却葬得如此朴素,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在问题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质疑,引导他们针对疑问提出问题,并认真分析和探究所提问题。通过主动质疑和解Q疑问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他们运用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创新思维。

三、开展合作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面

合作学习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和探究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在合作讨论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大胆地发表对问题的意见,使合作学习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能够让他们多个层面对知识进行探究,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多元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针对: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怎么拿?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提出很多新颖独特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把话题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讨论一些有关与“拿来”有关的话题,以强化对该问题的认识,使他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保持正确的态度,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

篇7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篇8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篇9

一、提问宜“曲”,不宜过直,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比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总免不了要讨论人物的性格。如果我们每次涉及到这个问题时,都这么直截了当地问:“这件事体现出了人物什么性格?”那么一次两次尚可,次数多了,学生定会感到乏味,以致对讨论提不起什么兴趣。此时,教师不妨跳出来换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方式提问,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位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分析到林冲的性格时,他不是问:“这儿体现出林冲什么性格?”而是换了一种问法:“同学们,大家说说看,这件事要是换成鲁智深会怎么处理呢?”这一问可激起学生兴趣了,在对两人的比较中,林冲的性格也就自然地凸显出来了。

再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他十分讲究“曲问”的艺术。他在教《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时,没有直问这两字的意思,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一问就使这两字的意思深深烙进了学生的脑海。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魔棒,掌握了它,我们自会成为课堂上的智者。

二、问题要精当,不宜烦琐,要有主次之分,要能突出重点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被摒弃后,有的课堂就走向了“满堂问”。你问我答,热闹非凡。殊不知,问题过多也会有害。老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忙于应付提问,必然会减少思考的时间,课堂效率自会降低。再者,问题过多,难免会趋于烦琐。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他提了如下一些问题:

1.行刑前、行刑时,围观群众对卡西莫多是什么态度?

2.为什么用这种态度对待他?

3.卡西莫多的态度是什么?

4.他愤恨失望的原因是什么?

5.相对于群众,爱斯梅拉达的态度是什么?

6.卡西莫多为什么会流泪?

7.群众为什么会喝彩?

这些问题很明显是按情节发展顺序罗列而来,未经整合,故难免琐碎。问题一路问下来,平均用力,致使层次不够清晰,重点难以突出。这就要求教者应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该合并的合并,该明确的明确,从而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是学生能从你的问题中有所“得”。

三、提问应在“无疑处生疑”,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些容易被他们所忽略但往往又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内容

例如《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相逢的那场戏。为了表现朴园一步步惊觉出站在眼前的就是侍萍时的复杂心态,先生设置了对侍萍身份的四问: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这四问穿插在剧本情节中,学生读起来觉不出问题,很容易忽略过去。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将这四问罗列在一起,本无疑处也就生疑了。“这四种不同的说法显示出人物什么样的心态变化?”从“你――你贵姓”的冷漠的客气,略略地警觉到“你姓什么”的直接,再到“你是谁”的惊疑、紧张到最后的“你,你是――”的恍悟,将两人相认的这场戏表现得跌宕有致,很是富有戏剧的情味。此处,除了指导学生品味这四句台词,还应设计些小问题帮助学生赏析三处舞台说明。三种动作,三种心态,着墨不多,却刻画到位。大家的笔法,独到的匠心就在这浅易之中传达了出来。

笔者认为,老师应该让自己练就一双“慧眼”,能够从浅易处挖掘出深意,让学生“无疑处生疑”,在问题中开启学生的智慧。

四、对于较难的问题要善搭台阶

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再如讲《过秦论》时,笔者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问题:

1.秦国兴起时实行何种基本国策,起何作用?

2.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能进一步强大起来?

3.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偶然的吗?为什么?

4.秦朝迅速灭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问题的梯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五、提问要注意设计语言

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否让学生明白、接受并积极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问题的语言组织形式。笔者认为提问首先要明确、具体,不能大而无当,让学生无从下手。

比如,一位老师讲《声声慢》,在诵读完这首词后,老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词读完了,下面请大家概括一下画面。”这种问法,我们常在课堂上听到。问得很随意,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是否说得够明确,够具体。结果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无从下手。好在这位老师注意到了学生为难的表情,考虑到学生较薄弱的基础,这个老师又补充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完这词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较前一个问题就显得具体、形象、明确得多了。学生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问题也就提得更有价值了。

其次,提问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情趣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长亭送别》的第一个场景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俗语云‘女为悦己者容’,莺莺为何无心妆扮呢?红娘不知,你知道吗?快从曲子中去找一找吧!”这个问题无论是俗语的运用,还是“红娘不知,你知道吗?”的巧妙激发,都充分显示出这位教师的智慧。

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方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在物理中,实验是教学的基础,实验课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质,对物理课有效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正面的物理教学面临着某些问题:1)教学条件的局限,如实验中使用的器材,老师的实验教学水平;2)学生自身的缺陷,如实验技能。3)实验本身的问题,如可见度不大,肉眼难以观察。实验器材无法实现某些物理现象;4)实验无法实现一些模糊的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试验的实践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限制者物理教学,对于水平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制约,降低了其有效性,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1]

一、通过教学演示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很难通过单纯的文字和公式来认识到物理的内涵和本质。而往往在课堂上,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经常会将物理实验用口头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既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和性质等单纯通过记忆是无法灵活运用的,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举一反三,运筹帷幄。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动机、感知、兴趣和注意力最好的方式,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动手操作,结合具体的物理情境,更好的领悟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和精华所在。所以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教学途径:

1.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解释的更清晰,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物理实验中很多会存在微观分析、难以演示等情况,所以通过实物投影、计算机分析演示和录像演示等方式来表达实验的内容,消除了抽象因素的影响。[2]

2.师生搭配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师生搭配是一种极佳的实验方式,让学生加强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实验“非晶体和晶体熔化”一课中,需要用到很多实验技巧,对于这些细微技巧可以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亲自操作,比如可以学习到的数据处理图像法、实验仪器的读数和溶液量取、物质均匀的方式等内容。增加动手操作机会,这样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更容易理解,注意力更加集中。

3.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课本中很多实验已经告诉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做实验就会很容易忽视细节问题,直接牵强的“拉”出实验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中的内涵和本质,就需要将演示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这样通过假设来探究结果,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印象深刻。

二、小组实验教学

1.规避“拿来主义”的现象

拿来主义在物理实验学习中不可取的,因为很多物理实验需要从开始进行准备,准备工作和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结果很简单。但很多学生没有好好听课,操作过程混乱,无可奈何之下便会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结果勉强凑进来,这样就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要想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就需要注重实验过程,做好准备工作,注意细节,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课程时,讲述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通过准备工作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然后通过数据可以将结果和结论推导出来,避免只取结果的现象发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充分结合教学需求来重组教学教材

学习效率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课堂上教师采用最少的时间讲述了最多的内容,未必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内容,还会在操作和实践中灵活运用。书本是学习的基础和必备工具,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将教材重组,用一条思维脉络将要讲述的内容穿插在一起。[3]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深入到物理实验学习中,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的课程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放大镜来引出探究的课题,利用这样具体的情境导火索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督促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加强学生跟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4]

参考文献:

[1]李昭伟.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2,08:13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