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3 16:09: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

篇1

语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他们基本的语用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基于育人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树立生本教育理念,贯彻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也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肯定和展示,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立足学生生活,针对学生个性和基础,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塑造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让学生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升鉴赏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例如,学习古诗《望洞庭》,教师先让学生诵读这首诗歌,让其结合注释自己来理解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教师再组织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歌中的洞庭湖景象。学生想象各有特色,不仅能够描绘出具有性化的画面,而且在想象中真正进入画面,获得一种体验和感受。有的学生结合这首诗歌用自己的画笔绘制出想象出来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心中洞庭湖:无风的湖面非常平静而又透彻,就像一面非常大的镜子;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远远望去绿水环绕中的水中君山就像白银盘里放着的一个青螺,非常美丽。学生感觉到一幅非常美丽的画,产生了强烈的“一睹芳容”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教师不是让学生直接背诵这首诗,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让学生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增强美的体验,增强感受美的能力。

二、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进行系统化教育指导

教授学生知识容易,培育学生健康成长较难。教师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其基本的解题能力,还要能够从思想、道德、修养、能力、心理等方面对其做好长期引导,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实施,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或者将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基础和发展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和实施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指导他们的行为,引导他们的思想,慢慢提升他们的道德,逐步转变他们的性格,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品格。教师要关注教材知识,还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解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根据教学安排,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发展,对上册教材进行全面把握,制订有效的指导方案。第一组教材所选的阅读文章都是关于自然的,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习得重要的生字和词语,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种育人思想,思考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对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激起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学会从自然中感受更多的色彩美、力量美,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壮观。

三、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基于育人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开展更多的情境活动,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更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他们的体验和经验,将各种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能力和素养。教师要注重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感知生活道理、社会责任、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例如,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观看锄禾的视频,或者让学生直接到农田或农场参与农业生产。他们在实践中就会感知生产的不易,就能体会农民耕种的艰难、粮食生产的不易;能够体会生产劳动的艰难,并珍惜粮食、节约粮食;能够积极学习,将来更好地发明创造,减轻农民的劳动难度,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培养他们的理想和责任意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育人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知识能力传授与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相统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篇2

一、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气氛的创设。

这就要求教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师应当改进传统意义上的写字教学模式,进而使得写字教学趣味化。(1)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书写练习制订规划,且要监督学生的书写,无论是从书写的结构、书写的标准,还是笔顺的对错,都应当进行认真的指导,进而使学生写出的汉字更加规范。(2)教师可在班级内开展写字比赛,且要借助班级栏目等平台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加以呈现,进而鼓励学生写好字。(3)教师可建立书法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沟通写字经验的平台,这不但有利于写字教学,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通过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体会到写字的重大意义,最终能够积极主动地练习写字。

二、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与姿势

写字这项活动是非常精细的,它要求腕和手的有效统一,在学生动手写字的过程中,他们的运动、听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会受到刺激,从而促进学生小脑和大脑的协调发育。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才可以更加端正地写好字。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应当要求学生执笔自然和坐姿正确。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自身未能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姿势,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务必立足于学生的现状,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写字教学,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习惯和姿势。此外,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考试卷与作业上写字的时候,确保干净和整洁,

要求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写好字。当然,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教师进行细致的规范和指导,在教学的一系列环节当中渗透写字教学。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将来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有效的写字教学策略,使学生写出的汉字更加美观、规范和正确。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儿童视野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学习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受着其大脑发育、学习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儿童在小学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符合这些规律。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儿童视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儿童的视野,把握儿童的学习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教学活动。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视野缺失的原因

儿童视野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旦这种视野缺失了,会给儿童的学习带来比较多的问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的学习状况显然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我们从结果出发,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会发现儿童视野的缺失是其中一个因素。儿童视野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儿童视野存在着普遍的误解,二是儿童视野意识的缺乏,其中又以误解为主要方面。

小学语文是启发孩子思考的一门关键学科,而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还要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活跃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具备儿童视野,或者能够正确把握儿童视野为前提的。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视野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儿童的智力l展水平有限,其教学的内容一直以趣味性作为最高的指导原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会强调知识点的趣味性,以提高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生们智力的发育和身体的成长,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三四年级是学生们产生突变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智力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就需要把握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变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拓儿童视野的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学生,从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老师是操纵者、仲裁者,是控制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传授者的身份调整为参与者。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在课外时间带领孩子们参观图书馆、超市等,并适当地布置一些教学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在进行语文测验时,老师也可以拿着一份试卷,陪着孩子们一起考题,然后交给学生们去改正。尤其是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部分,可以让学生们对教师的语文作文进行评价。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跟孩子们做一些小游戏,可以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安排一些比赛,例如,兵乓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

新课程改革需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其中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在活跃课堂气氛之余能更好地启发孩子们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2.提倡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跟学生沟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通常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孩子们所需要的角色,才能让他们乐意与你沟通。例如,在孩子们成绩下降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指责,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扮演好他们的朋友,来询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语文课堂上要多以孩子们的口吻来提问题,例如,老师可以问孩子:“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呢?”“这个问题有谁愿意回答呢?”在课间的时候,适当地跟孩子们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小故事等,或者让他们上台说故事给大家听。

我们还要多与孩子们的家长沟通,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们扮演一回家长,这样既能促进师生关系,还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并且乐意交谈。当孩子们过于调皮时,我们也要适时地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来去制止。在孩子们遇到难题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循循善诱地来启发他们。

当孩子们遇到生活上的难题时,作为老师就有必要及时跟他们的家长沟通,询问解决办法,并适时地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3.教师和教师之间应当相互沟通、互相协作

小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将会朝着信息化,以及高端科技领域方向不断发展。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之外,对其它学科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涉猎,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快速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兴趣是从小养成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把语文课程教好,还要注重孩子们兴趣的培养。教师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不同教师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也可以丰富彼此的课堂内容,促进孩子兴趣的培养。例如,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沟通之后,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简单地说一些上一节数学老师课堂中的内容,以启发孩子们思维。

4.有过必罚,要适当地扮演严师的角色

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不论是在旧的教育体制还是新的教育模式下,严师的身份还是有必要坚持的,对于一些犯了严重过错的学生,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纵容,但也不能过于严厉,纵容过了,难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可严厉过了也容易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今这种新的教育改革下应该如何以身作则地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这是一件相当头疼的问题,在这里我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犯了严重违纪违规现象时,通常都会叫学生家长,甚至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受罚,更有可能会直接劝退孩子,这样是极容易伤害孩子的。我们应当在坚持自身立场的同时,用一些孩子们容易接受或相信的方式去跟孩子们沟通、交流。

例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古代一些名人们犯错的故事,来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或者请孩子们喝一杯饮料,然后坐下来慢慢说,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要过激。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儿童视野存在着普遍的误解,这是导致儿童视野缺失的主要方面,这其中又以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有限,其教学的内容一直以趣味性作为最高的指导原则。这个问题,导致儿童视野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开拓儿童视野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学生,从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提倡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跟学生沟通;教师和教师之间应当相互沟通、互相协作;有过必罚,要适当地扮演严师的角色,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60-62.

[2]李吉银.语文为谁而生:现状反思与出路审视――小学语文教学应有的儿童视野[J].语文教学通讯,2011,(27):11-13.

篇4

诗歌是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小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特殊的、富有教育意义、传导力和感染力的门类,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人格的培养以及情感培养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诗歌教学中不断研究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诗歌教学的功能和任务。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形式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都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然而我们却无法否认,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背后,仍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而使得诗歌教学无法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如,新课标倡导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丰富学生的直接和间接经验,然而有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往往只是用来装潢门面,或是为了凸显新奇的形式,或是为设计而设计,导致活动脱离了教材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已然流于形式,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收效并不大,失去了活动本身的价值。

2.忽视诵读体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对诵读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读”,而且新课标也对“诵读”有着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小学三个学段。可见,诵读亦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小学生能够懂得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能够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歌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诗歌内容、表现手法的分析,学生诵读的时间和机会很少。长此以往,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少了诵读的诗歌课堂也将失去诗歌所独有的魅力。

二、小学语文诗歌有效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1)以演解诗。诗歌语言凝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要想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歌有很多适合用表演的方法来解读的。如《寻隐者不遇》教学时,在让学生对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进行想象后,可以找两个学生(一个演诗人贾岛,一个演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学生在角色对话中不仅把诗中寻访的场面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出来,而且也让学生初步领悟了此诗的意境。(2)以乐诵诗。诗歌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而诵读则是体悟这种意境美的最好方法。只有富有感情的吟诵才能真正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中的真味。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诗歌。

2.创设情境体验。(1)活动情境中体验。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以此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尝试活动情境,如游戏、绘画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诗情,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生活中体验。生活性是语文教学所一再强调的,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几乎篇篇都具有“生活性”这一特点。因此,在有些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还原诗歌画面,进行情境再现,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如《悯农》教学时,可以带学生走进田间,体验农民伯伯的亲苦,让学生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3)在插图中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尤其是诗歌选文很多都有插图,这些插图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验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

3.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1)调动联想横向扩展。如,学习孟浩然的《春晓》后,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浏览,当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学生的品味也会一步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2)调动联想横向迁移。进行横向扩展学习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横向迁移。如学习了有关“春”的诗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夏、秋、冬以及描写四季的诗歌,通过这样的横向迁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诸多的特点,如知识性、教育性、文化性、审美性、历史性等等。诗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促使学生从思想上获得优秀诗歌的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因此,我们要根据课标要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诗歌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出诗歌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篇5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瓶颈”,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乃至小学语文教学,同时也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并且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特点,限制了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常用策略如下: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纵观语文教学,作文是对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检验。要写好作文,必须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掌握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平时积累得越多,掌握得越扎实,运用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效果就会越好。要使小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展开合理想象来写作,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订阅的《新少年》《小学生学习报》等刊物,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做到读有所想,读有所学,读有所用,读有所获。课外读书小组、写作小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我们要正确引导,为学生习作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丰厚的写作知识,还丰富了课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塑造了学生唯真唯美、天天向上的品质。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学生作文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作文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 我的做法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有了写作信心、写作兴趣,便会有写作的欲望。

三、注重生活中的积累,用心灵去感受

写文章首先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观察、体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感悟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观察加思考,作文的法宝。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果。学会发现,学会发现生活的底蕴,是一种能力,更是长期观察、感悟生活细节的一种习惯与本领。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强调“生活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而写作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感受力。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无材料可写,无从下笔等现象,正是小学生的悟性差,感觉能力不敏锐的缘故。造成感受体悟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差,因此,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与感悟力,不能仅仅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而是要重于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个闪光的细节,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又源于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更是一种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四、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做到多储知识,融会贯通

《语文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古往今来,多少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横跨多个学科,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先行人。可见,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适当引导,进行科学地结合,使几种学识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定会让学生获得极大受益,大脑得到全方位的激活。如:学会了写日记,不妨让小学生将自己观察和亲自照料植物、小动物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鼓励小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美术、体育比赛和活动,在其中收获各种体验;热爱天文的同学可按自己的兴趣办一个“天文知识图片展”,相信在准备和演示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五、用老师积极的评价,来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37-01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是所有语文教师众做周知的。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学策略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生朗读的兴趣,促进朗读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笔者将针对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望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朗读教学不注重质量,致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在课堂朗读教学中,某些小学生朗读课文自始至终不带有任何感彩、句读也不准确,教师对于这一现象竟然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或者创作背景进行讲解,从而形成了小学生在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朗读,只是朗读教学流于形式。(2)教师过分追求朗读能力提高的速度。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缓慢提高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恨不得让小学生一夜之间掌握朗读技能,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但是得到的效果却恰恰相反。(3)教师普通话不过关,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走音、发音不正等现象。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过关,又如何能较好小学生。因此,综合上述问题,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实在让人堪忧。

2.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朗读质量,注重语感培养。语文语感,是一种基于长期阅读语文材料的情况下自然生成的能力,它的形成能够帮助人们迅速的感悟语言和文字,这一能力对于长期从事写作工作和发言工作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生活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些人往往在说话时突然中断的现象,而一旦中断对于他们来说再想接上是比较困难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语感。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开展语文朗读教学,通过让学生在朗读语文课文时加入丰富的情感,纠正错误的发音以及正确句读,可以有效强化小学生的语感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忆江南》这首词时,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有的小学生在朗读"风景旧曾谙"时,往往在停顿上不注意,将风景/旧曾谙读作风景旧/曾谙,或者是发音不正确,将"ān"读成"àn",这些都是错误的读法,笔者在教学中明确指出了学生的错误之处,之后,学生在正确的朗读方法下,越读越通,最终在该节课的课尾成功的将其背诵了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如此,学生方能在朗读时迅速的感悟出语言文字的魅力。

2.2 朗读能力培养,科学提升进度。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知万事万物的提高和培养都是需要一个特定的过程的,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上也是如此。教师不能单方面的强调朗读教学的速度,更应当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为了实现科学提升朗读速度的目的,教师应当在课前制定一个合理、详细的朗读教学计划或者方案。比如说,在教学一首古诗时,教师应当制定一个计划:首先,让学生初次朗读古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词。并抽选几名学生当堂朗读,纠正其发音和句读。其次,是向学生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是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背诵全诗的目的。如此,通过制定详细的朗读教学计划,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朗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2.3 教师以身作则,运用标准语言。身为语文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并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因为,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发起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操一口浓重的地方语言教导学生阅读课文,那么小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势必要追随教师的"脚步",果真如此,则不利于朗读教学的推广,换言之,也可以说教师的朗读教学是不及格的。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比如说,在课上和课下多用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多听听专业的电台主持人的广播等,以多种手段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个人文学修养实现提升的效果,为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添新动力。

概言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若想切实提高朗读教学效果,则应当首先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其次制定有效朗读教学计划,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当然还要以身作则,不断强化自身的普通话技能,如此,方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

篇7

【摘 要】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优秀的教学质量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是对一个教师工作的最直接的肯定。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是众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语文有效教学非常明确的含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对具体内容的有效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无疑为“减负增效”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明确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果、有质量、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望与广大语文教学同行同切磋、共进步。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在传统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与严重制约的背景下,教师长篇大论、牢牢把握课堂主动权、学生无动于衷,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增长。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幅度进步与提升。

例如,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照搬教材,上来就把翠鸟的特征以及习性等全都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与归纳课文中有关翠鸟外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的细节描写。如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甲组:作者对翠鸟的羽毛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些细节与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很好地搭配了起来;

乙组:除了羽毛颜色鲜艳之外,翠鸟还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以及“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丙组: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迅速、非常敏捷。我们有证据为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这是作者从正面描写翠鸟快速捕鱼的一系列动作;“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则是从侧面衬托了翠鸟矫捷的身姿;

丁组:作者通过老渔翁之口,让我们了解了翠鸟的栖息之地“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

如此一来,既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顺应了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这一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活动,还极大地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水平与能力,为有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兴趣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真正将自身融入语文课程学习活动当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标所提倡的“兴趣教学法”对于打造有效率、有质量的语文课堂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个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兴趣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并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课堂效果。

如,在教学《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几段刻画老北京春节的视频短片,如此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他们更专注于我接下来的具体知识点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在学完《和氏献璧》这篇古文言文之后,在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将“和氏献璧”这个故事改成了一个舞台剧剧本,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分角色表演。如此一来,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而且还促使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故事内容以及不同角色性格特征等的认识与理解,如此一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目标自然不在话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我想,这正是新课标提倡“减负增效”有效课堂教育理念的本质意义所在。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同仁都能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自身融入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并从中真正收获语文学习的独特喜悦与快乐。

3 “每天只解决—个问题”的课堂教学,激励每个学生进步

为了做到日常教学的课堂活动有效,为了杜绝课中学生的活动过于“丰富”和“饱满”,贪多求全等现象,如今我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正努力尝试“每天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课堂教学。

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对重点问题和练习可以切实做到“精讲精练”;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去多思考、多实践、多感悟,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更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精力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4 创建良好的学风,是轻负高质的保障

良好的学风、班风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教育、引导、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努力使班集体在课堂上形成珍惜学习时间,严守课堂常规,以达到专心听、认真记、细致想、踊跃说的良好学风。

总之,追求高效,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走近经典、喜欢经典,了解经典的博大精深,完成中华民族的精髓传承,小学阶段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古诗教学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博采众长、大胆实践,用适合学生的教法突破古诗教学这一难点,引领学生遨游古诗天地,领略古诗的精妙之处,积累知识,净化灵魂,启迪思维,丰富学养。笔者在多年的古诗教学中,大胆尝试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课堂气氛,以达“与诗同境”的效果

情景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环境气氛,使学生能在既定的环境中认识、理解、体会古诗的写作背景、诗句含义以及表达情感等。因此,教师为达到“与诗同境”的课堂效果,首先应充分把握古诗的意境,包括作者背景、作者的人生观、作诗的情境以及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等因素;其次,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为基础,通过图像、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并辅以适当的语言表现手法带领学生进入到“诗境”中,从而使其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作诗意图。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进行二年级上册杜牧的《山行》一诗教学时,可在课堂上利用相关资源设置与诗中情景相似的环境气氛。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利用教学资源或互联网资源搜集与秋天相关的音频文件,如“风吹树林的声音”“零散的钟声”“马车行走的声音”以及古诗朗诵的音频文件等;其次,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风吹树林的声音、零散的钟声以及马车声,并同时播放古诗朗诵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与诗中相似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氛围;感受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身体验,再从古诗的背景、含义以及表达情感进行一一交流。“与诗同境”的情景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场景中提炼出作者的创作灵感,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二、引导角色转换,使学生进入“感同身受”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以环境为依托,从诗人的角度重新体会古诗的创作全程,最终达到“感同身受”的认识水平。对此,教师可在古诗教学前着重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包括经历、价值观、作诗风格、性格爱好等,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深度了解;其次,可通过“情景重现”以及“角色互换”的方式,使学生在相似的课堂气氛以及想象的意境中朗读、默写古诗,以增强其作诗体验感。

同样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三年级上册李白《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情景布设、角色转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感同身受”的体验阶段。首先,教师可从互联网搜集与诗中天门山相近的景,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该视频,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真正了解诗中景色的宏伟和壮观;其次,教师根据古诗的具体内容进行想象引导,如在解释“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句时,可做“宏伟、汹涌的长江将天门山拦腰劈开,而奔腾向东的长江水在此回旋、澎湃”等描述;在逐句解释和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角色转换有利于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设身处地的意象创造完成情境体验,可达到促进学生想象思维发展的效果。

三、使用“同境异情”手法,拓展学生的文学创意

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完成古诗教学后,为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和应用的水平,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文学修养,教师可采用“同境异情”的教学手法拓展学生的文学创意。首先,教师应根据古诗的情感基调以及创作手法设置“同境异情”的创作主题;授予学生相似的古诗写作技巧,但不可对其创作思路的过于严格地限制,使学生在适当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同境异情”的诗歌写作;完成创意写作后,教师应给予大部分同学以肯定的评价,以增强其创作自信,进而促进学生古诗文学造诣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春晓》一诗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春天作诗会”活动。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搜集轻快悦耳的符合“春天”主题的轻音乐,利用多媒体背景墙设置富含春天气息的背景图示,制作精美的作诗卡片等;在开展“春天作诗会”的过程中,设置背景墙,向学生播放音乐,并分发作诗卡片纸,让学生在卡片纸上作诗;在指导学生作诗时,教师应提前向其普及写诗可采用的技巧,以提供创作的正确参考依据;完成作诗后,教师可组织开展“春天的诗会”,在促进分享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和文学兴趣。“同境异情”的课堂诗歌创作方式不仅可增强学生对原诗的体验和理解,同时可通过环境创造提升其文学创作水平,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搭建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无意识教学、情感教学为宗旨的教学模式,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篇9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鲜活,给学生留的口语交际空间大,便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怎样扎实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呢?这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完善,把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在教学工作中,处处以书本和教材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小学不同年级的口语交际有不同的要求,其层次性与连续性非常明显,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人交谈的态度方面,由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并边听边想,再到认真耐心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二是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低年级是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中年级是坚持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高年级达到稍作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作两三分钟的发言;三是交际意识的培养方面,最初为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接着是愿意参加讨论,向人请教,与人商量,最后达到愿意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实际训练中,只有把握了口语交际训练不同层次的要求,才能做到训练扎实、有条不紊,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教师模拟生活中某一片断、课文中的某一章节、市场交易等诸多现实题材,创设一种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深刻领悟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学习到与人交际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购物讲价”这一口语交际中,教师可创设学生熟悉的一个文具商店的情境,商店里全是学生每天用到的学习用品,然后请学生当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在买卖的情境中完成“购物讲价”这一口语交际。这样学生的参与欲望很强,在进行购物交际中,学生能使用丰富的语言,不仅掌握了购物讲价的方法,而且懂得了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孩子。

三、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当学生对客观的人、事、物有所感时,就能激发头脑中的有关表象,激活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形成一种语言交际的欲望。但当很多学生想要将内部语言转化成“口语”时,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心中缺少词汇,语言积累不够。可见,学生要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离不开平时的语言积累。

1.吟诗诵词。诵读古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积累。我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背诵古诗词。在吟诵中,学生们领悟了古诗词的韵味美,千古名诗时常挂在嘴边。花草、山水、友情、思乡这些丰富多彩的名诗佳句是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竞赛的内容。

2.阅读交流。为了适应未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并推荐一些优秀书目给学生,鼓励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适时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如故事会、读书笔记交流会、诵读赛等。

3.谈天说地。谈天说地是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有些老师利用课前三五分钟,让学生们说广告、议影视、谈书籍、评时事、议趣闻,学生们为了在这几分钟内让自己表现得出色,每次上台前总要做精心准备,在无形中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四、在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的表达更得体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放教学途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课堂为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贯通的原则,让小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也就是说,教师要开放教学空间,拓宽口语交际的渠道。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融口语交际教学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想这条要求首先应该在语文课中得到落实。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节课教师都应为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语文课更应如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识字、阅读课以及作文课之中。这样让口语交际的要求加以巩固。如教学阅读课《美丽的公鸡》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通过师生的对话,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口语交际与课堂教学目标水融。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巩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双向、多向的交际中,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篇10

大部分人都觉得小学拼音与识字教学实际的作用就是给今后阅读和写作,还有口语交际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小学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的作用远远高于这个。拼音通过给汉字注音帮助学习汉字,帮助解决字音问题,并且通过拼写语音,帮助学习普通话。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保证和根基,也是学生获取以及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

二、小学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策略

(一)游戏过程中进行拼音识字教学

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当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许多游戏都可以加强学生拼音识字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拼音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卡片游戏教学的方式,把一张写有声母的卡片(zh)和一张写有韵母的卡片(i)拼起来,比赛哪名同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发音,之后在识字卡片当中找出发音(zhi)的识字卡片,比如“知”发一声,“质”发四声,看哪名学生能够快速的找出,同时准确的发音。对于那些快速正确发音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针对那些发生错误的学生要加以纠正,进而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依次对于发音准确的学生实施加强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可以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去,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拼音识字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多彩的图片实施教学

通常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针对抽象事物通常很难接受和理解,利用图片可以把抽象字的音和形以及义最大限度的结合在一起,让字具有立体感,进而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简单,能够完全理解并且合理运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这个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任务,让学生借助插图,利用拼音认识生字,扫除生字障碍,准确流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秋天的特点,进而让学生产生识字兴趣,学懂课文后,对于大自然更加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拼音的学习与识字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认识汉字,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借助拼音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中高段的阅读教学铺好路。

(三)运用儿歌实施教学

儿歌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内容不多,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文字流畅,十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欣赏的趣味性。悠扬的儿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既可以增强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操以及审美观念。

例如,在学习jqx和ü相拼的过程中,应该把它变成儿歌,小ü是个乖孩子,遇到jqx立即脱帽致敬,u是个坏孩子,看见jqx立马逃走。这样十分简单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儿歌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快速。在其看见jqx和ü相拼的时候,能够有效避免读错的情况。利用儿歌进行拼音?R字教学,同时融入教材图文,能够提升学生对美丽事物感受能力。总得来讲,可以把色彩和画面以及人物,还有意境巧妙的结合起来,将其融合成一个整体,拥有特别审美作用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积极的学习,在愉快的气氛当中学会知识,进而从根本上强化学生识字能力。

(四)利用故事实施教学

经过直接的具体描述,能够把抽象的汉字转变成生动的故事画面,从而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想象力,让陌生汉字的音和形以及义能够清晰的出现在学生头脑当中,这样在拼音识字的时候,能够使学生创作力得到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