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9: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流工程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最近在例行会上表示,针对降物流成本,今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商贸物流顶层设计。会同相关部门系统部署“十三五”期间商贸物流工作,特别是要尽快研究制订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以及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三项规划。
二是深入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以标准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物流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参加试点的企业普遍反映,相关设施设备标准化、相关服务规范化水平提高后,可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因此,今年商务部将继续推广包括标准托盘、物流包装等标准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研究建立以标准托盘应用为核心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
三是支持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模式。去年以来,商务部在全国选择部分城市探索建立新型的配送服务体系,通过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城际城内结合、网订店取、智能自助提货柜等创新模式,既便利居民消费,也使企业提高了效益。据统计,试点城市共同配送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试点企业物流配送成本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今年,商务部将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此外,还将开展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化专项行动,提高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水平。
四是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条件地定向开放数据资源,提高流通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智慧物流示范,启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困扰物流的成本高企,无时不在挤压着行业利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6.6%,较1991年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8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测算,如果物流成本减半,可新增经济效益5万多亿元。
在攻坚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
就物流成本挤压行业利润这一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周志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社会物流总费用高企主要表现在仓储保管费用高位运行、综合运输费用总体较高等方面,例如仓储费用占GDP比例高达5.8%,是美国的两倍以上,而美国运输费用占比也仅为我国的60%。究其原因,周志成说,大量本应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的中长距离运输由公路运输承担,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此外,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短驳、搬倒、装卸、配送成本较高。当然,物流成本高企也与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业内专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认为,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带动的实体经济物流需求较高,所以导致整个社会物流成本较高。据估算,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我国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高2个百分点左右。与此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大宗商品的长距离、大规模运输,例如,煤炭、铁矿石由中西部向东部的长途运输。另外,随着沿海制造成本上升,相关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比如,电子产品生产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等,增加了中长距离运输的需求。
此外,我国生产方式仍然是过去的“大批量、少批次”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考虑市场实际需求,先生产后销售,导致产品大量库存,周转速度慢,也造成了较高的存货仓储保管费用。因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人士表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空间,从目前来看,如果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能够达到美国2010年8.3%的水平,行业可新增经济效益5万多亿元。
国际物流一般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物资的运输,其能够有效地避免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从这个概念上可以看出,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高效的物流才能保障国际工程项目的平稳实施。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也属于国际物流的一种,是以国际贸易为载体,使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而进行的物资的传输,控制和管理好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环节,是项目能够顺利执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国际物流和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对物流管理的理解
物流管理指的是根据产品在市场流动的规律,运用科学而全面的管理方法,对物资的运输进行有规律的管理,使物资的运输、装载等环节能够在有序的组织下进行,同时能够将物资运输的环节加以管理和控制,从而在最低物流成本上实现最高效的运输。物流的各个操作环节则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将物资从产地运输到需求地,确保物资能够准确而及时地运送到位。
(二)国际物流的理解
国际物流指的是在两个不同的国家间进行的物资运输活动,国际物流实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物资运输。国际物流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种新型的物流形式。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其实质为国际物流的一种。
二、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管理的内容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中的物资主要是由项目设备、工具、材料和后勤物资等构成的。物流对象的多样性,导致了实现跨国物流形式和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对大型不可移动设备一般采取海运形式,同时物流部门要酌情配备平板车等方法以利于装卸;而对于精密仪器等则一般采用空运形式等。由于不同的项目设备物资在国际物流中运输、存储、包装、搬送的运用形式和方法区别较大,这就为跨国物流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跨国物流时要根据项目和物流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系统、节约的物流管理措施,采用适当、灵活的管理方法,使整个物流环节中运输、存储、包装和搬运过程实现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三、对提高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效率的管理方法分析
跨国物流包括海运、空运、内陆运输等,形式多样,环节复杂。因此,在进行跨国物流管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物流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要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虽然形式不同,但单种形式的物流工作却有其共同性,主要仍由运输、存储、包装等环节组成,其中各环节管理方法不同,管理观念也应有所差异,这就更需要我们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分析。
在物流管理中运用系统化的方法,首先,遵循物流的各个环节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环节信息共享,提高货物追踪效率,确保项目物流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其次,要将物流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效率。第三,在物流管理中要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要分析整体,而不是只分析局部,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整个流程有序进行。当物流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要分析其对某一个环节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分析其对物流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物流管理中运用系统的方法,能够避免物流运输中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确保物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使物资及时地送达,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四、对控制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成本的管理方法分析
在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跨国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要分析物流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管理物流的运输、储存环节,控制环节成本,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对人员、财务、设备等进行协调管理。例如,在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运输环节,当运输的距离长、规模大的时候,就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因此,可针对几个项目,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物流方案。例如,提高单一承运船舶的货物配载量等,以实现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双赢。其次,要对物流中的具体活动进行计划管理,要明确物流的计划,分析物流过程中运用的技术和配套设备,准确预估成本。例如,在物流过程中,要制定物流设施、设备、工具保障计划,确保物流设备和工具能够按计划到位,如海运的船期计划保证,对特种装卸工具的提前制作、准备等。这样可以减少临时、额外成本,同时能够确保物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五、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管理的两个重点事项
(一)制定完善的物流计划
制定完善的物流计划能够促进物流管理。在制定物流计划时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制定的计划要具有针对性,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使物流计划具有全面性,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客观地分析利弊。就针对性来说,就要求对物流的设备和工具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物资来决定。例如,对影响项目的关键物资,在发运量小的情况下可酌情选用空运,以确保物资及时到位等。而计划的全面性指的是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及其衔接点,不能产生遗漏。物流计划的客观性则要根据物料的规模来制定计划。
(二)在物流环节中要严格把握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时间点
物资的采购在整个物流环节中是十分重要的,物资采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能够得到保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流的效率。因此,在物流采购中,采购人员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规范性的物资采购,采购人员要按照物资在规模、技术方面的差别进行采购,按照项目进度,合理规划物资交货时间和数量。因此,采购员在采购物资之前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在确保物资物美价廉的情况下,还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物资的生产、检验和交货计划。
六、结语
在进行国际工程项目跨国物流管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物流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实现整体物流过程的最高效率;要分析关键环节,进行计划管理尽量降低成本;要重视物流计划的作用,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客观地分析利弊,在制定物流计划时要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要对接好项目物资采购环节,充分体现项目物流的服务作用,确保项目按时按量完成。
(作者单位为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孙焕荣.天津电力建设公司EPC工程物流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刘金娟.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物流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工程项目物流是指在水利水电、石化、冶金等大型建设项目中,通过大型货物和设备的运输为基础平台的物流活动。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的逐步发展,全球范围内大型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工程物流概念和配置措施不断应用在各种工程建设中。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工程物流的深入研究不足,成果较少,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都无法满足当前工程物流的运输管理要求。随着近年来工程物流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学者和专家逐渐开始关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优化。
1、运输方案优化选题
当今的世界是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全球范围内各种大型物流公司不断兴起,为各种大型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设备和生产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有力保证。工程项目物流服务是为了满足各种大型建设项目所需要的物流计划、执行和各种控制过程,为各种项目建设工程提供成套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服务。由于在物流运输中各种设备价值高、运输和装卸风险大,因此就需要在运输方案中进行优化和选择。
2、工程物流的概念
工程物流是一种近年来经物流市场专业细分化形成的物流分支。是一种服务形式,是以工程项目为服务对象并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体系。工程项目是一个专业术语,属于项目的一个大类,是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有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为了满足在工程项目中的各种设备需求和材料需求而进行的物流计划、执行和控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完全解决方案。
3、工程物流特点
工程项目物流由于其专业特性,与其它细分的专业物流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工程项目物流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物流主体的特殊性
工程项目物流主体的超重、超大、价值昂贵等是工程项目物流的主要特征。由于大型水利、电力、石化等建设项目多是耗资巨大的大型工程项目,其成套设备中的的工程核心设备通常是价值昂贵、重量超重、体积尺寸超大,产生的物流活动和其它货物形式的物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工程项目物流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大型超限货物及其配套设备的差异化的物流活动。
3.2 物流技术的特殊性
在工程项目物流中,大型货物的跨国运输是工程项目物流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诸多环节需要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论证,并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手段来实现其运输过程。因此,工程项目物流的技术水平又是物流领域中的高端。
4、运输方案优化原则
4.1 安全性原则
运输方案的安全性是保证物流运输的前提,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运输安全性的首要条件,它包括人身、设备和被运货物的安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应首先了解要承运货物的特性,如重量、体积、贵重程度、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易碎、易燃等危险性),然后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4.2 及时性原则
设备运输的在途时间和到货的准时性是衡量运输效果的又一重要指标。运输时间的长短和到货的准确性对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极大,由于运输不及时造成用户缺货,有时会对客户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 低成本原则
运输成本是衡量运输系统的综合指标,也是影响物流运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运输费用似乎和以上的两个原则存在悖反,如为缩短运输时间,选择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一般会引起运输费用的增加。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又要运输系统的成本较低,需要综合考虑全局之后衡量一个最优的方案。
5、制定运输方案的步骤
5.1 方案策划
制定物流运作模型后,即可着手于物流方案的策划阶段。策划的主要内容包含多条运输路线、多种运输方式和多类型运输工具的相互组合即选择,装/卸货物方式、具体实施步骤等。每个方案考虑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例如装船方案就主要考虑船舶的类型和货物的配载;运输方案则主要考虑运输线路等因素。制定物流方案的两个必要条件如下:首先,必须满足客户提出的物流需求,其次,物流方案需要必要的、科学的技术论证。满足客户需求是制定方案的首要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定性的标准,达到足够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即可;对定量标准,则应尽量满足客户需求。论证物流方案是指判别物流方案可行性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依据经验判断、数据分析及实验论证。
5.2 运输方案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5501
1物流效率概念与基本原理
1.1概念
所谓物流效率即物流产出与资源投资之间的比值。物流效率所追求的目标是以较低的资源投资比例获得更快更好的物流产出,这种效率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产出利益的追求。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追求高产出、高效率,尤其是中国现在处在经济积累阶段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变革,其对于效率的追求是整个国家经济行业发展的典型特点,物流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力量,其效率的变化对整个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个时期,以较少的物流资源投入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当前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加强对物流效率的研究,其深层次就是探究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物流效率的形式来激发经济的活力与动力。
1.2基本原理
关于物流效率的研究,需要在物流效率工程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来说,这种研究工作的过程和目的在于通过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考察计算出当前物流运行效率,并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徐寿波院士的大物流概念来看,这种效率的研究需要综合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角度来判断研究。基于此,其所涉及的效率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两大方面。
效率工程包括单项与综合两类物流工程,徐寿波院士在自己的理论中也对其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分析。所谓单项工程,是指某种物品的物流工程,以钢铁物流来说,其工程内容涉及到钢铁的运输、装卸、包装、加工、存储、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这些过程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完成并且具有典型的行业性质;而综合物流工程,则是在单项的基础上,涉及多行业多领域的物流,其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来说,重要程度和效率也不尽相同。对于二者的效率追求,要切合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与选择。
物流工程效率既包括一元结构系统也包括多元结构系统的效率。物流是构成经济活动血管,与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密切相关,从长远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多元结构系统效率的研究和追求是重中之重。针对经济产出和物流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是探索物流经济效率的关键。这种经济效率将经济上的产出与物流上的投入相结合,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考虑到环境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效应,那么这个效率结构则是三元结构。三元结构下经济效率如果提升,说明三者发展关系是协调的,那么同理,在多元结构中也是如此。此次我们所研究的主要是经济产出和物流投入的二元结构。
2二元结构系统中物流效率评价
目前,有关于物流效率的研究专门研究成果还较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本文中所指的物流效率涵盖宏观与微观经历两个方面,以经济产出和物流投入二元结构为主体。在这种结构中,物流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三种较为典型的客观关系,分别是物流发展数量、增长速度、发展时间与经济发展数量、增长速度、发展时间之间的关系。对于效率的评价要从这三种关系出发,其中发展数量、增长速度是当前重点,发展时间需要长期研究和观察,为后续研究内容。评价时既要综合考虑多类评价指标也要细致制定单项评价指标,本次评价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
数量之间关系研究能够通过对比投入系数和经济效果得到结果。比如物流经济效果系数,其涉及到国民收入、物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多个指标,以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与核算能够真实反映出物流数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得到以上数据和二者关系之后,可用于考核物流效率,并应用这些关系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结构进行调整,提升经济效益。
在增长速度关系探究中,速度比的计算由于相关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会出现多种情况,其各自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选择宏观性较强的计算方式和经济指标。以物流投入弹性系数来说,其不仅可以辅助物流投入之间的选择与判断,还能够有针对性反映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元结构考虑的话,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其中环境污染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因此,通过研究其之间的系数来合理控制增长速度,合理规划经济结构,能够在获得较为合理的收益的前提下减少负面影响,尤其是实际上为多元经济结构的实际经济体系。
在发展时间方面,涉及反映其关系的指标有先后之分,结合时间来看,主要以先行、同行和后行为主。因为经济建设和物流建设周期都较长,当前我国记状态下,物流的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明显存在差距,这就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建设来解决供需矛盾,所以,物流建设必须先于经济建设,才能够确保满足需求,不损伤国民经济利益。
物流效率的评价与研究主要是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的探究要结合各类影响因素,诸如数量、增长速度和发展时间等,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完善评价体系,真正将其转化为能够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王勇,杨文慧.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04).
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企业行为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物资部门的专业管理,更应是企业决策层和高管关注的事项,同时也是各岗位人员需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组合管理,只有全员的参与,才能有效构筑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随着建筑大军数量的不断膨胀,国家定期不定期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等,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承揽任务,即使是优秀的施工企业效益仍然不尽理想。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挖掘其管理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须的。
一、现代物流思想概述
(一)物质资源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现在流行的物流一词英语为Logistics,也就是后勤的意思。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当时的概念是指实物配送,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 (PD)一词,是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后勤组织成功地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球各地,使得美军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战后,随着美国企业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实物配送(PD)物流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由于Logistics被美军成功地用于全球化后勤保障,于是这种面向全球化的新的物流理论、观念被引入企业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及欧洲各国广泛采用Logistics理论,90年代日本也开始运用Logistics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许多知名的跨国企业已在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组建了物流中心。
1980年,美国后勤管理协会将物流的概念定义为:“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定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理及仓库管理”。1997年,北京“亚太国际物流会议”许多物流专家对物流概念提出了新看法,共同认为物流已不仅仅是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等的整个物品物理性流动过程,包括为实现这一过程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和管理活动。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营运商、仓储商、生产企业、销售商、零售商、顾客组成的链式结构,包括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管理理论采用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整合整个供应链的各个部分对物流进行系统管理,提高物流流动效率降低流动成本。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二)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三)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
(四)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的有利条件下,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建筑设计完成后,物资数量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时间也基本确定了。
(二)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三)建筑安装工程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
(四)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五)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
(六)建筑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建筑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建筑企业仓库建筑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随着建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从宏观战略上采取的措施
1.加强价值工程研究应用
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和综合交叉性学科,在西方国家当中,工业工程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学科门类,除此之外,工业工程还形成了十分完整的体系,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当中。现如今,工业工程已经进入了我国十多年,在很多的企业、高校当中都得到了接受,在很多企业当中,工业工程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工业工程的使用,帮助这些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当中本文发现,现如今,我国的工业工程应用较为局限,主要应用在了制造业当中,对第三产业当中工业工程应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作为服务行业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适合我国物流行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进行寻找。
一、工业工程的定义以及发展
1.工业工程的定义。现如今,工业工程的定义大多数采用工业工程学会在1955年进行修改之后的定义:“IndustrialEngineeringisconcernedwiththedesign,improvement,andinstallationofintegratedsystemofpeople,material,information,equipment,andenergy.Itdrawsuponspecializedknowledgeandskillsinthemathematical,physical,andsocialsciencestogetherwiththeprinciplesandmethodsofengineeringanalysisanddesigntospecify,predict,andevaluatetheresultstobeobtainedfromsuchsystem.”从该定义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工业工程是对各种知识以及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对一个由人力、信息等组成的系统进行规划、预测等活动。2.工业工程的发展。对于工业工程的起源,现如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工业工程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起源的,而有的研究人员则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以及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多座研究才是工业工程的开端。此后,甘特、李嘉图、穆勒等科学家也都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其原理、作用的区别,能够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2.1经典工业工程时期。在是个世纪初期,一福特生产线为代表,工业革命一直延续的小规模企业成长成为了大规模生产的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管理人员能够采用全新的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从而使得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这就要求工业工程能够产生。在这一阶段当中,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几种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局部环节,采用作业标准化、动作研究等方法。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对了对工业工程的教学,并对专业的组织进行了成立。可以说,这一时期就是对工业工程进行奠基的时期。2.2现代工业工程时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运筹学得到了十分长足的发展,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需要对经济进行建设,同时也需要对工业生产进行发展,使得运筹学逐渐与工业工程结合起来,而在其中还不断的加入了优化理论等各种理论以及方法,这些理论都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这样十分有效的丰富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内容。在这一阶段当中,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已经不再是工业工程的唯一目的,而是要对整个工厂进行优化。与此同时,在该阶段当中,关于工业工程的专业组织以及相关教学也都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发展。1948年,在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并在1955年对工业工程进行了正式定义,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工业工程不断的完善,形成了完成的许可,此时,美国很多大学也成立了先关的专业,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开设工业工程系的大学已经达到了150所。在该阶段当中,亚洲的很多新兴国家也对工业工程进行了引入,而日本更是对工业工程引入最为成功的国家。现如今,我们学习的丰田生产方式、准时射你国产方式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当中亚洲国家对工业工程进行引进的成果。2.3创新工业工程时期。波特在1958年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与此同时,很多咨询公司也提出了这一概念。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工程已经不再是单一为工厂服务,在战略层面也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应用,并发展处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全新的管理技术。除此之外,工业工程开始全面的服务到各种行业当中,甚至于有相关的学者将工业工程称之为差你也功臣,还出现了专门的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服务。在企业当中,工业工程师在所有的工程师当中占据了8%-15%,而工业工程也成为了工程学院当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刚刚起步时,工业工程主要是将现场作为中心,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来进行质量控制等工作,从而使得作业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随着不断的研究,工业工程的的中心逐步的转变成为工厂,利用综合管理思想,进行分析、改进等工作。而在基础上,以企业为中心,用系统战略进行管理,在该阶段当中,工业工程呈现出了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对企业的整体效益进行了不断的强调。
二、工业工程在国外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
在国外,工业工程发展的较早,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工业工程较早的进入到了服务行业当中,同时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在美国的快递行业当中,工业工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联邦快递的业务就是比较高端的环节,在联邦快递当中,有着众多的客户数量,因此有着很高的时效性要求。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货物进行配送,联邦快递采用了工业工程的方法,对客服、工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力求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对货物进行配送。
三、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
对国外的应用情况进行借鉴,我国也对工业工程的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物流的概念期初是对货物进行派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流吸收了后勤学的概念,从而形成了现代的物流概念。现如今,在国外的物流行业当中,工业工程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物流领域对于工业工程的应用还受到了很强的约束。第一,从我国物流的角度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的层面,在企业的选址、配送节点的选择方面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对仓储管理等方面却并没有较多的进行研究。宏观方面的研究,对知识有着很好的要求,但微观操作环节却有着较高的需求,这也使得物流领域当中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第二,物流企业的建设盲目侧重硬件配置。现如今,在我国的很多物流企业当中,对于硬件的购置都十分的重视,虽然具有较强的硬件条件,但是很多物流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却比较落后,相关软件的迟钝使得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第三,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在很多的企业当中,管理人员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进行实际的决策,并没有对工业工程理论进行应用。
四、改善工业工程在我国物流领域应用的策略
第一,要对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重视,在企业当中设立专门的职位。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工业工程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因此要对其进行应用就必须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储备人员。第二,要注重微观操作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在物流领域的宏观管理当中,工业工程的作用是很难得到有效发挥的,这就要求企业能够重视微观操作的环节,利用多种理论对微观操作环节进行规划,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三,要运用标准化动作研究,对物流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规划设计。与其他企业不同,物流企业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工作。与此同时,在货物运送的高峰期,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会使得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要利用工业工程理论对标准动作以及时间进行研究,在保证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工业工程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J].刘力卓.经济纵横.2012(01).
[2]工业工程在大型超市管理中的应用[J].徐亮.企业经济.2014(08).
[3]工业工程在我国服务业的应用研究[J].葛晓梅.科技管理研究.2012(11).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电梯已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高楼大厦、高档酒店、大型超市、生活小区等对电梯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用户对电梯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对电梯的使用日益关注,对电梯运行使用品质也不断提高,电梯的安装已逐步由单一产品过渡至多方面乃至全过程的服务。因此,电梯安装工程全新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电梯安装工程,必须加强质量、进度、安全、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各种协调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对电梯工程项目进行控制,只有严谨而制度化的控制,才能保证电梯安装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的实施。
一、电梯安装工程全新的项目管理概念及重要性分析
1.1 电梯安装项目管理改变传统概念,树立全新的项目工期观念.
传统意义上的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指项目经理组织相关的人员根据安装合同的规定,在电梯货物到场后对电梯安装项目的人、机、料、法、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压缩物流和施工周期方可按时移交电梯使用,如中间任何一环节有问题,则电梯安装的工期进度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全新的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是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演化而来,具体是指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由合同签订生效即日开始,到电梯制造、安装、移交客户的所有管理过程,中间包含了信息确认期,物流周转期和安装施工期三个阶段.这就意味着电梯安装项目管理人员提前进入项目管理阶段,对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策划组织,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电梯安装项目管理之全局新理念
电梯安装项目必须按照企业信息管理体制、程序和要求运作,接受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随着房地产项目和电梯成熟化的发展,在对电梯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全局性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即要求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从房地产项目的整体综合角度统筹项目规化,同时兼顾成本优化,以期达到企业标准化管理.
1.3 电梯安装项目管理之合同全新概念
由于在电梯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还会涉及到合同的全新概念问题。这是因为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必须做好先期的合同签订确认(同客户的技术要求)及合同管理工作,它将
涉及电梯移交后的使用售后服务.因此,在电梯的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必须以强化合同管理为突破口,并有效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1.4电梯安装项目管理之全新规划管理
在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还会涉及到安装管理的统筹规划,其中包括合同及信息的管理,施工方案(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的实施,人员的管理,安装工作体系的建立等。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电梯安装工程可成立专项电梯项目组,可配合土建项目,提前对整体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要让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效率、有组织,从而确保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电梯安装工程全新的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对于电梯安装工程全新的项目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对电梯安装工程信息确认期,物流周转期和安装施工期三个阶段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方能使项目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开展执行。
2.1电梯安装工程信息确认期的管理
电梯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保好先期的信息管理工作,这是因为电梯安装合同的签订时,必须要同客户沟通技术细节(产品规格)和安装现场的土建要求,这些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装进度和质量.那么前期的信息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
2.1.1安装现场的土建现场是否符合电梯安装要求,比如常规电梯机房的高度、宽度、井道宽度、深度、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承重梁和圈梁的设置,底坑和机房的防雨防水处理等,都需要提前进行确认。
2.1.2电梯技术要求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比如电梯载重量和速度、开门层站及装修要求,这些技术要求涉及到土建项目和电梯工厂的配置,是否能达至客户的使用要求,这些也都需要提前和客户及工厂之间沟通确认。
2.2电梯安装工程物流周转期的管理
从传统意义上的电梯安装工程的项目角度出发,电梯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偏重于电梯货物的物流周期。在此期间,如工厂发货周期拖延,如整个电梯产品货物周期被拖延,严重时直接影响到客户土建项目的工期,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结合信息化的管理,提前组织物流,缩短物流组织中的关键路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物流组织的时间。具体体现在:
2.2.1针对不同电梯安装合同项目,采取不同的物流发货方式。根据目前电梯工厂采用模块化集中生产的特点,结合安装现场的要求,对工期要求很紧的安装项目,可采取分批发货的方式,确保满足施工周期的关键路径上的物流完成时间。比如,安装高层电梯时,可先发运机房部件如机座、曳引机和控制柜,以及电梯井的导轨、支架和厅门,利用土建施工方的外墙塔吊进行吊运,极大的提高了电梯部件周转,降低了二次运转成本。同时,方便了电梯安装人员进场安装。
2.2.2为缩短电梯物流组织的时间,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采用信息化的管理。为保证整体项目的物流顺畅,需要电梯工程安装管理人员熟悉电梯工厂的生产环节,并对电梯部件 的物流计划时间进行跟踪和确认,必要时参与工厂采购和计划部门的协调处理,最大限度的平衡好物流时间和客户的需求,做到工厂和客户双赢。
2.3电梯安装工程安装施工期的管理
为保证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工期,需在安装施工期注意以下:
2.3.1须提前进行安装前准备工作。货到现场前,须提前对现场进行土建勘测和入场确认,如发现土建不符合要求或入场条件不具备时,须及早向客户(土建施工方)提出并要求整改,以免货到现场耽误安装工期。另外,在货到现场前,提前向当地安管局进行开工申报和安装资料准备。
2.3.2精心策划,精细施工。在货到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将决定施工项目工期的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尽可能压缩关键路径上任务的完成时间。必要时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如project软件),辅助项目管理,把复杂项目进行分解细化,合理安排任务清单,优化施工工期。同时,采用先进的并行安装工艺,将串联安装工艺变为并联安装工艺,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56-02
1 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7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5%和59.7%,足见工程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一般比较大,尤其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投资额高达数亿元以上。调查统计显示,建筑施工企业建工程项目中原材料成本约占总工程造价的60%~70%,设备成本约占工程造价的15%~20%,人工成本占20%左右。原材料成本中物流费用约占17%,而总的物流费用要占工程造价的18%~20%,有效的工程物流活动可以节省工程成本的10%~30%以上,可见物流活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经济影响,已成为我国建材工业的第三利润源。
尽管建筑行业有着很大的物流需求量,但在实践中,工程建设行业对于物流服务的价值还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优势,对发掘工程物流服务的价值源泉和提升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工程项目物流的概念
对工程项目物流的定义有很多,A.A gap oil认为工程项目物流指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成为完工的建筑物一部分的物料流。Jeanloc Gifford和Fred Borges ad Silva认为工程项目物流是指施工所需各种资源的流动,且在此过程中确保这些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被用来进行生产。然而,这些定义都过于零散,不全面。
工程项目物流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物资流通,也不只是工程项目物资的储运,工程项目物流是将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运用于建设工程中。工程项目各物流功能诸要素包括包装、搬运、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的有机整合。工程项目物流对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或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3 工程项目物流的特点
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最早源自生产制造物流,以准时制和全面质量控制为基础,主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而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属性,工程项目物流具有与一般商品物流不同的特点。
3.1 管理难度高:工程项目具有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按指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项目多采取矩阵式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人员,管理过程协调环节多、较复杂。工程项目物流大都集中在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人员众多,为工程项目物流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2 材料不易保管:工程项目所需原料属性分类多且繁杂。一种是总量大单位价值低的产品,这类产品物料形状不统一,种类繁多,分类储存有很大的困难。另一种是工程建设中那些复杂的定制化构件、大型安装设备等关键材料设备。其在工艺上要求不同,需要的物流服务差异化比较大。同时,由于建筑项目基本属于露天生产,所需部分材料体积庞大,大都在户外储存,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出现雨雪天气时,常常出现保管不利,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损耗和浪费。
3.3 不确定性:一方面,工程项目运作受业主、设计、气候和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和多变性随时发生,每一个细节发生变化都需要及时的物流保障。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生产和运输过程具有不均匀性,导致了资源的品种和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大幅度起伏。
3.4 准时制:工程项目的生产要求物流具有准时制供应,若所需物料过早到达施工现场,则由于场地狭小,需要花费额外的场地和保管费用,如果供应落后则会影响工程进展,同样影响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3.5 个性化:工程项目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建造的,它受到建筑性质、技术要求、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原料、燃料等资源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展开,其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等的需求在项目之间一般不同。
3.6 单向性: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单件定制化生产的过程,各种工程材料根据供需关系运输到工程建造现场装配成项目单体产品,工程项目物流是一个单向、汇聚型的物流。所有的材料、设备最终被运送到建筑现场,建造成最终产品。施工现场既是产品的生产地也是产品的消费地,是整个物流过程的核心。
4 工程项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外包所有或部分本企业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和长期互益的服务。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为顾客提供专项物流、物流解决方案、供应链创新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强调长期合约关系、协作解决具体的不同问题和公平分享利益并共担风险。
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存在着利益悖反。随着物流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必将上升,当企业需要较高的物流水平时,其所需内部物流总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实践证明有效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约10%的成本及35%的物料浪费,并缩短生产和建设周期。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化和规模优势,当建筑企业需要较高物流水平,并且自营物流成本大于其外包成本时,建筑企业应考虑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接受外包合同的物流企业必须综合利润、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三者为定价导向:在同一物流服务水平下,尽可能的降低物流成本;在同一运作成本下,着眼开发增值服务以扩大收益。
工程项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就是围绕工程项目,由物流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或全过程的服务过程,目的是通过物流的专业技术服务,给予投资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
而工程项目物流是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哪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抑或全部外包,取决于建筑企业自身特点和核心业务。以下具体比较了几种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合作模式。
4.1 第三方物流公司只负责运输和仓储业务如前所述,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单项工程需要的工程物资量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受施工场地限制,其容纳工程物资的数量有限。如果将商流与物流适当分离,并将运输与仓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使得建筑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性减少二次运输以及现场存储混乱造成的浪费,通过业务外包降低总物流成本。
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工程项目部基于工程进度及施工场地要求,对工程物资进行定时或定量的优化配送,实现准时制。
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由此获得的利润还可转移给施工企业,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施
工企业还能得到比自营物流更低的物流成本。
4.2 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增值业务,现场加工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工程项目物流的核心场所就是施工现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完成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可提供增值业务,由于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原料种类状态繁杂,有的需要二次加工,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完成此类加工安装环节,可以方便施工企业直接使用。例如将原材料中的钢筋加工成钢筋笼,一方面方便企业直接使用,另一方面实现价值增值。
4.3 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采购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采购实施,库存保管和配送。实施采买存送一体化服务。建筑企业内部承担采购业务的优势是易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较低价格,各方面调配相对灵活。但同时也存在采购透明度低,负责采购的人员与供应商勾结,个人获得回扣的问题。
如果企业将工程物资的采购由原来的项目部分别各自采买统一集中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客户可能不只是一家建筑企业,可利用规模优势获得供应商更大的价格折让。并且出于对企业自身形象信誉的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会尽可能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使物资采购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降低成本。
4.4 工程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互参股,实行供应链整合工程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互参股,其前提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对象必须是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是企业内的所有项目而不是单个的项目。
如前所述,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供需双方的合作很可能也是一次性的,所以会有签约前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如果从承包商的角度看,由于工程承包企业属于项目型企业,其基本业务是工程项目,所以从企业角度看,其项目业务则又是连续的,所以可以确保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方式旨在实现长期稳定合作,以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提高整体有效性为目标,同时还着眼于如何减少浪费和在整个供应过程中进行价值增值。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单独购买变成要管理和协同整个供应链,联系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的客户。这种上下游的整合长期合作关系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此外,还能增加透明度和互信度,实现信息共享。
5 结论
工程项目物流的妥善管理,能为工程项目节省成本,带来利润。然而,项目供应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动态的过程,他的实现需要供应链中各成员就利益分配任务分工等达成共识。第三方物流,作为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团队,能够提出具竞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促进项目的时间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物流实现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达到建筑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双赢,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物流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其定义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国内外存在多种表述形式。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于2001年8月1日实施的《GB/T18354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随着生产实践的逐步深入,以“物的流动”为本质特征的物流活动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上述定义能够较为全面地表述“物流”的基本特性,但经过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同样是物流活动,因项目的内容不同,其优化目标、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在作业程序上,有的物流活动是循环型的,有的则是一次性的,程序上没有重复性;在实现目标上,有的是以成本最低、获得经济利润最大为全部目的,而有的则是以时间保证为前提,或者是以安全可靠为首要目标,当次物流活动是否盈利则在其次,如此等等。在具体实践中,同样是物流项目,在作业程序和优化目标等方面竟然有着如此大的差异,说明在物流领域中必然存在有分属不同类型与层次、具有不同性质和内涵的两种体系,为了将现代物流研究引向深入并指导实践,在理论和方法上必须予以分清。
本文认为:对于现代物流的活动,实际上一开始便存在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物流活动,流动程序一旦建立,便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效益体现在规模和连续性上;另一类是独特的、不具有重复性的物流活动,物流目的地一旦到达,便意味着工作基本结束,其效益体现在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和一次性上。按照语义,前一种类型可称其为“产品物流”,后一种类型可称为“工程物流”。物流活动的这种分化具有其必然性,是社会生产大型化、物流市场细分化、技术手段专业化以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工程物流的定义
工程物流是由“工程”和“物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两个基本要素以其独立形态存在时,有其一般性的含义,当两者以前者修饰并限定后者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之后,其含义便有了一定的范围约束,不再完全遵循原来的解释。在实践中,工程物流主要解决建设项目、救助支援、会展、大型迁址以及战时后勤保障等具有综合型复杂内容的物流组织,其特点是高风险、强时效、一次性,一般需要多种特殊设备、多种运输方式、多家不同企业协作进行,因而具有典型的第四方物流运作特征。根据工程物流的实践范畴,其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工程物流,就是指具有工程特性的一切物流活动。按照这样一个定义,它所研究的范围可涉及工程项目物流、会展物流、搬家物流、应急物流和战时物流等。狭义上指工程项目物流(project logistics),即围绕工程项目,由物流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或全过程的服务,目的是通过物流的专业技术服务,给予投资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它可以包括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拆卸、包装、移动、装箱、固定、海运、空运、陆路运输、拆箱、安装、调试、废弃、回收的全过程。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在理论体系和方法上基本是一致的,属于同一类型。
三、工程物流的特性
工程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活动,具有自身内在的特性:
1.实施经历的一次性。工程物流在实践上少有重复性,再好的物流方案也仅能使用一次,以往的经验对未来只能是定性的、仅供参考的,因而组织方案始终要有创造性。
2.各单项的整体性。每个工程物流项目都是由多个环节或多个部分组成,这些环节或部分是相互依托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一步有误,全程失败,就像一台大型机器中的每一个部件对整体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少一颗螺丝也不能正常运转。
3.环节的不确定性。物流服务商在提供工程物流服务前,通常要设多套应急方案,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对每一种方案,必须尽可能将各种问题全都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在紧急情况下有时需要当机立断、出奇制胜。
4.技术的复杂性。工程物流一般是一些非标准化作业,组织者需要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要动用各种专用的特种设备,对物流环境有着特殊要求,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5.过程的风险性。工程物流项目往往投资巨大,服务对象各异,不可预见情况始终存在,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进行各种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这类物流项目的关键内容。
四、工程物流与产品物流的区别
工程物流与传统意义的产品物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两类物流最本质的区别是工程物流具有“工程”的性质,这一特征使两者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1.供应链特征不同。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的环节和组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物流供应链单一,通常不涉及多种物流组合方式的竞争,重点放在运输线路和多式联运的环节上,一些现代物流所具有的分拣、配送等服务功能基本淡化;产品物流一般使其“物”在物流系统中进行不间断的流动,往往包含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最终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工程物流的供需双方一般仅限于物流服务的提供商和物流服务的需求方,每次物权的转移便意味着物流活动的结束,供应链关系也基本解除;而产品物流在供应链中是不断地向前传递,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供应链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
2.运作模式不同。产品物流的服务模式一般有“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等形式,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但在工程物流中,由于工程物流项目自身具有的特点和属性,需要大量外协性、组合性、协调性的物流服务,其运作往往需要或不可避免地采用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因而具有更为明显的系统工程特征,是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的高端层次。工程物流的一次性特点导致了这类物流作业的实施不能照搬传统的模式,需要具备资源整合和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服务商。因此,工程物流更需要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利用强大的信息系统网络,通过整合、综合、集成的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这类复杂的物流活动。
3.管理的核心内容不同。工程物流能够为物流服务商创造出比产品物流更丰厚的利润,但是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产品物流周而复始,操作上具有借鉴性、可重复性,供应链也比较稳定,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性相对较小;而工程物流是一次性的物流活动,而且往往项目投资巨大、有时有着浓厚的社会色彩,安全要求高,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实施到任务结束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情况,问题随时会出现,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必须对项目进行充分、全面的风险评估,将风险管理贯穿始终。
4.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不同。在工程物流项目实施之前,制定出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工程物流成功运作的关键。尽管产品物流在运作之前,也要有物流方案的支撑,但因时间、效益、成本、利润及供应链组成等因素相对比较确定,形成的方案有着很强的确定性,具有明显的静态特征,制订这类方案的决策手段一般利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法即可。工程物流项目的方案形成十分复杂,不仅需要由多家企业合作完成,同时存在有多种方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相应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这种方案设计的方法显然不宜使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法,而是应使用类似决策网络计划法(DN技术)进行决策。这一方法通过在网络计划法的编制中加入了决策点和不同情况出现的概率,因而能够提供在不确定情况下讨论具有动态和概率特征的优化方案。
5.对特种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不同。工程物流运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作业的非标准化,这也是工程物流与产品物流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区别。工程物流往往需要应用特殊的、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技术设备及综合交通运输设施,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保障。而产品物流通常需要的是常规性设备,技术上也相对成熟。
五、结语
现代物流存在有“产品物流”和“工程物流”两大类型,尽管它们具有物流的共同属性,但在供应链特征、运作模式、管理内容、决策方法、对特种设备和技术的要求等诸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工程物流在实践上得以稳步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全面的开拓和创新,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4
[2]刘国冬: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4
[3]欧阳文霞: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