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9: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环境的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将利用有机肥料改变为利用化学肥料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化学肥料,那么不仅仅拥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与此同时相对来说价格也比较便宜,然而对于相应的畜牧场的粪便以及尿液来说就不具有这些优点或者优势,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粪便以及尿液大量堆放的不良现象。加上,畜牧场在生产经营中不能够拥有充足的资金购买相应的粪便以及尿液的处理设备或者装置,所以大部分畜牧场的这些废物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或者利用,更糟糕的是部分畜牧场的管理人员不仅不采用相应的措施或者方法对这些粪便以及尿液进行处理,而是让它们进行任意的堆放或者流淌,这样就使得畜牧场的正常经营给予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以及威胁。
3规模化的畜牧场的经营过程中的不良管理能够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分析
规模化的畜牧场在很大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该挑战大部分来源于家禽身体的排泄物、家禽中包含的病原体以及部分生病的家禽和已经病死的家禽。对于家禽来说,它们的粪便以及垫料每天的生产量都比较大,假如相应的畜牧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不能够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管理,那么这些废物或者废料将会成为虫子以及其他生物繁殖的介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病毒或者病菌的传染,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家禽开始生病,有些病菌可能会通过家禽传播到人类的身体内部,其中禽流感的出现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4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或者方法,才能够尽量减少规模化畜牧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1相应的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畜牧业的生态保护问题进行关注以及重视现在大部分规模化的畜牧场对生态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不够重视,不能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相应的规模化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者将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最为以后工作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加强自身的畜牧场的各种废物以及废料的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时刻提升畜牧产品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6]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72-77.
[7]郗小林,樊立宏,邓雪明.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公众调查结果剖析[J].中国软科学,1998,(9):24-30.
[8]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32-127.
[9]闫国东,康建成,谢小进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55-60.
[10]申秀英,刘沛林.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公众环境意识提升对策研究[J].求索,2006,(7):51-54.
[11]曹世雄,陈军,陈莉等.关于我国国民环境的态度调查[J].生态学报,2008,28(2):735-741.
[12]吕君,陈田,刘丽梅.旅游者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地理研究,2009,(1):259-270.
[13]朱启榛.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农民环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1,(1):28-31.
[14]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以苏州市714个样本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73.
[15]张维梅,郎丽琼.湖南省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194-195.
[16]曹珍,谭梦玲.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J].河南化工,2010,(1):29-30.
[17]卢莎,石昌智,高栗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以长沙为例[J].环境教育,2011,(4):40-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完成,不是产权前期改革难以进行,就是实行了改革也难以长期见效,绩效不明显。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自然资源环境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归属,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没有形成能够真正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价格体系,在市场中,找不到相对于的市场或者市场化程度很低,更没有相对应的产权市场的存在,其价格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稀缺程度,导致市场对资源环境的配置失灵。
一、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缺失的根源:产权市场的缺失
西方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角度,将自然生态环境等要素资源的问题的实质归结为一个外部性问题。在这样的理论范畴内,外部性的效应存在正负之分,但是其内在化都与相关的产权制度密切相关。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产权制度安排,需要从法律层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产生的产权关系进行明确,这其中既包括了产权的归属权,也包括产权的流转以及监管等全过程的内容。不同的产权安排决定着各类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配置的有效性、监管的适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所有权与产权理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所有权是隶属于物权的自物权,亦即权利全体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物权。而物权是又隶属于财产权。即所有权是财产权的一种。产权概念是由科斯等制度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产权这一概念重要性在于其经济学分析和与市场经济的同步发展。
科斯认为产权是人们“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这种权力的配置与经济利益的获得具有密切相关性。在经济学界比较权威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阿尔钦把产权作了如下的表述:“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将产权的概念和涵义做出精准定义的是美国的制度经济学家弗鲁博顿和佩杰维奇,产权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也是与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其所有权的本质也看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所有权和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对于产权本质的分析是在所有制的框架中进行的。
2、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产权
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矿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这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在我们国家现有的市场体制里,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其产权在在理论和市场实践中,都是无法分割存在的,全民共同占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全体人民是作为一个整合体,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共同行使产权并获得收益。现阶段来看,这种全民共同占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实现形式是国家政府所有制。
下面通过土地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来分析其产权安排。土地作为一种很特殊的自然生产要素资源,在我们国家,任何地区的土地资源都不是无主之地。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源,其处置权和收益权(无论是作为所有权还是市场经济里的产权)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明确的权利主体的。一般来说,在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土地产权形式被称之为“集体所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我国,各经济体和国家在对产权的规定中,没有“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的存在。然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土地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绝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其产权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直接的收益者。
在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的时期,同时又是市场经济体系下,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所有权较为明确,但是其产权的实现形式和权利主体等都很模糊,所以,相应的现实中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市场也存在着各种乱象,市场体系结构中这部分的市场存在着产权缺失导致的制度性缺失。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无节制和无理性的,佩珀认为,这一系列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和控制手段本身并不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对人类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而造成这一存在的根源在于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产权市场的缺失,产权在市场中没有交易,或者其交易的范围和程度都没有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3、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的实现与产权市场
市场经济体系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副产品市场和排污市场等的结构缺损,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关的市场交易,只是缺乏一个成熟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相关交易市场。这种缺失的根源不在于交易本身,而在于交易行为之外决定着其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的缺失。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要素产权的实现,最终途径也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因此,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成为自然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交易中的资源稀缺性矛盾的凸显,因为某种要素资源在市场中出现了稀缺无法实现充分供应的状态,这种稀缺就成为了人们确立产权边界和产权主体以享有此类资源的配置权利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在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环境等才被看成是一种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财产,对这些资源过度消费才会引起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财产(用货币衡量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等资源)的过度贬值。这种情况下,如果产权没有被清晰界定,必然会导致因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缺失带来的所谓“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产生。
二、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市场补偿与回归
生态文明在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与自然生态属性全面统一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统一不是集中属性相互间的服从与被服从,而是一种良性的契合形态。人与自热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人类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更需要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直接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真实回归,真正建立去能够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最大程度体现其未来存在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体系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稀缺资源的合理市场价格应该等于反映其稀缺程度的相对价格,等于使用该资源的边际成本。而在现实的市场交易中,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推向市场,让环境资源日益提高的稀缺价格在市场中显现,才能真正在市场中体现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
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其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致使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准确反映其稀缺程度,导致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失灵。当资源已经日益稀缺时,依然实行零价格或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使用制度,其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严重偏离,导致消费者的竞争性消费,使需求扩张,致使供求之间的矛盾激化,进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因此,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使市场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作为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在市场实践中的信号和度量,它综合反映着相关要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状态。
库兹涅茨通过对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史的研究,证明了“经济增长的负效应”的存在。“负效应”中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和问题的累积。这些负效应的累积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根据库兹涅兹的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来看,没有经过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总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的发展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的实现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在内的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补偿,最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
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重视,在市场中也没有体现。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也逐步丧失了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的红利。由此带来的的影响是,自然生态等因素成为了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因子。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只有恢复副产品等要素资源的真实经济价值,使自然生产要素的生态价值在市场运行中得到最充分的价格体现,用价格机制对自然生产要素等资源定价并提高市场主体(企业生产者和市场消费者等)对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离不开副产品市场循环机制的有序和高效运转。副产品市场外部制度环境的滞后是各种二次污染的现实滋生土壤。现代社会的很多经济活动都要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者说这些经济活动都要消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而使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建立健全相应的副产品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体系的调节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和充分的价值补偿,而使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得到必要的保护欲重新建设的费用。这应是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根本之路。也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使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并运用市场规律来解决产生负效应的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问题,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筹措到可靠的资金,逐步解决一些原材料和重工业基地城市长期存在的“输出资源和产品、留下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副产品市场混乱的现状,促使资源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娥: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9(3).
[2] 程承坪:所有权、财产权及产权概念辨析――兼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异同[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3] 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转贴于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1 家禽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现状
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但在家禽养殖行业中也也存在着家禽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的问题。家禽生态养殖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家禽养殖业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及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生态养殖不仅能够发挥养殖业优势,而且能够保护环境。因此生态养殖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养殖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养殖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实现养殖的经济价值,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整个生态平衡发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的模式单一、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不到位、生态养殖的技术更新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2.1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加上养殖企业资金有限,不重视环保,或相关设施未配套,家禽的粪便、污水、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及死亡家禽等,将导致养殖场自身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其周边环境,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2 家禽养殖环境管理措施
2.2.1 减少家禽养殖污染措施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治污有法可依。同时采取营养措施,采用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低粗蛋白质日粮以降低氮排泄量;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代谢调节剂,如酶制剂、酸制剂、微生态制剂、促生长剂和中草药制剂等,以提高日粮营养素利用率和减少粪、尿、臭气排泄量。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规范,也提倡使用相应替代物,如益生素、酶制剂和天然中草药等。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对人畜有害和对环境有污染的消毒药物,如强碱、强酸和醛类等。
2.2.2 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
病死禽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成人为的疾病传播。养殖场自然死亡的家禽意味着有许多有机物需要我们从环保和生物安全角度来加以处理和应用。从生物学角度看焚烧法较为安全,但是其处理速度慢且成本高。掩埋和焚烧方法由于环境的因素,使用越来越少;堆肥法因其环保和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接受。死禽可以运出养殖场后予以利用,但是存在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威胁,不过在运输至加工场之前,对家禽尸体作短时间冷处理贮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也可在运输前进行发酵处理,病原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能被有效地杀死,发酵法被认为是运输前在养禽场内处理死禽的一种经济、可行、环保的方法。
在粪便的处理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向土地排放动物粪便会危害环境。目前研究应用最多、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和简单元机物的形式,从而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鸡粪直接或经过发酵、干燥、杀菌处理后喂养生存能力较强的鱼;鸡粪含有大量以非蛋白氮形式存在的粗蛋白,将其与全株玉米青贮并与牛羊饲料合理搭配,可获得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的日粮。
2.2.3 家禽饲养模式与设施的改进
首先,饲养模式的转变
我国水禽养殖技术落后,目前养殖普遍设施简陋、环境差。而目前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成一个循环链。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是把双刃剑,人为的生产循环链改变了家禽的生长环境,给病原体传播和某些病原体的重组变异增加了机会。强化饲养管理是防止传染病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鸡舍的温度、氨气浓度、死淘率进行比较,证明了标准化鸡舍的以上指标明显好于普通鸡舍,标准化养殖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养殖模式。从养殖生产工艺上杜绝群体间的垂直和交叉感染已引起国外养殖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实行“多点式”工艺,即养殖场之间采取多点建场的布局。这点我国应多加学习,特别是一些缺乏合理规划、布局混乱、发病率高的地区。
在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和消费者绿色需求引导市场新走向的多重背景下,生态型房地产开发就必然成为房地产业新的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1房地产价值构成
房地产价值的构成包括:房产实体自身的价值、物业管理与服务价值、周边环境与公共资源价值和业主价值。房地产的基本价值的货币化相对容易,而房地产的附加价值的货币化比较困难,而从房地产价值构成来看,基本价值的比重在降低,而附加价值的比重在提高,因此房地产价值的弹性也在增加。
1.1房产实体自身价值
房产实体自身价值主要体现在房产为顾客提供的功能方面,可分为基本价值和附加价值两部分。房子的基本价值指房子的居住功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房子的附加价值是指除居住功能外,依附于房地产的基本功能所创造的价值,是由其不动产的特性所衍生的。
1.2物业管理与服务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商品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极大地满足需求后,服务将成为决定购买与消费的主要因素。房地产的服务价值是指房地产供应商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进行楼盘宣传,与银行合作提供方便的融资和交易服务,以及入住后完善的物业管理等配套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完善的物业管理与优质的服务可以提升房地产价值,反之会使房产价值受损。
1.3周边环境与公共资源的价值
房地产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其价格受房地产周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影响较大。随着房地产周边环境的改善以及公共设施的发展,房地产的经济区位和环境区位提高,房地产的周边环境与公共资源价值将会提高,相反,处于商业服务中心的房地产价值也会随着环境的恶化而相对减少。
2影响房地产价值的环境生态因素
生态型房地产开发越来越成为房地产业的一个大趋势,生态因子给房地产开发带来的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对房地产价格起主要影响的室外环境要素是指那些对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城市中存在着明显区域差异的自然环境质量要素。其中的大气、水体和声学环境更是与房地产价格差异有着直接的联系。
2.1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随着城市开发和机动车大量增加,城市市区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提高,城市年均空气质量只能维持在良好水平,这对于房地产的郊区化影响十分显著。
2.2水体环境
随着城市居住密集度加大,“小桥流水”式风景日益为人们向往,房地产项目周边河道或其它水体就常常成为其销售卖点。
2.3声学环境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噪声占各类城市环境噪声的 50%以上。一些房地产公司考虑机场附近、国道两侧地段区位好、交通便利,便不惜重金建设高级住宅,但是由于航空器起落频繁及道路上过往车辆多,造成严重噪声污染,反而影响了房地产价格。
3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3.1房地产市场价格、心理价格与开发成本的界定
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经济价值的货币表示,它又分为市场价格、评估价格和心理价格。其中市场价格是房地产交易双方的实际成交价格,而心理价格是指购房者心理上可接受的价格。一方面,除了估价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外,房地产市场价格还受到开发成本和消费者心理价格的关键性制约。假设房地产开发成本高,心理价位高,则其市场价格必被拉高;如果房地产开发成本低,心理价位高,则不仅其市场价格提高且开发商还能得到巨大的利润;但如果房地产开发成本高、心理价位低,则显示其市场价格无法适应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会遇到销售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生态因素对于房地产的心理价位以及开发成本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通过心理价位以及开发成本,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紧密关联,其相关性日益显著。
3.2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心理价格的影响
3.2.1房地产心理价格影响因素的统计排序
为了了解对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2004年《建筑知识》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次的购房者进行了调查,把购房者认为最能影响其心理价位的因素排序如下:a.房屋的地段;b.小区环境;c. 建筑物外观;d.房屋装修和室内空气品质;e. 建筑物质量 (在消费者入住一段时间后对其心理价位产生滞后影响)可以看出,在影响消费者心理价位的因素方面,环境因素(小区环境、房屋装修及室内空气品质)分别居于第二、四位。其中购房者就小区环境对建筑物价值的提升,给出从 50元到 1100 元的量化评价 ,用货币来体现-,这种价值提升大约占房屋售价的 6%~5% 。而装修和室内空气品质也给房屋的心理价位带来大约200元左右的提升。
3.2.2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心理价格的影响
首先,从理论分析,室外环境对于消费者心理价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呢?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项目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其大气、水体等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区域空气、水体质量及地理条件的影响。这些环保要素的地域差异,将会影响不同地段房地产购买者的效用函数,对某些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的房地产需求起正向作用;同时对某些环境条件较差的区域的房地产需求起反向作用。
这可以从广州市郊区房地产的兴旺发展,碧桂园等一大批别墅型郊区化住宅的兴起与热销中得到证明。此外,国家环保监测实行公开制度,今后随着环境监测力度的加大,监测结果将直接显示城市各地段的环境状况,也会对消费者的心理起到极大的引导性作用。其次,根据广州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其与室外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根据“八五”和“九五”期间全部和 2000年部分开发的房地产销售价格,广州地区商品房价格可以分为四个圈层:a. 中心层,东山区、荔湾区和越秀区商品房价格普遍较高,均价在 5500~7500元/m2;b. 第二圈层,包括天河区西部特别是体育中心一段、海珠区西北部和滨江路、白云区机场路和芳村区东部沿江地区,这里的房地产价格处于中等水平,即均价在4300~5500元/m2;第三层,包括白云区机场路以北包括花都区、天河区以东以北包括黄埔区大部、海珠区以南以东包括番禺区大部和芳村区以西,房地产价格最低,均价在4300元/m2 以下。d. 最外层,包括新划入的番禺地区众多的郊区化楼盘,其均价约在 3500 元/m2 左右。
虽然按照调查,房屋地域对于房屋价格有关键作用,但是同样的区域与圈层中,不同的室外环境因素对于房屋价格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同样位于中心层的东山区的二沙岛一带,由于具有日益改善的珠江水体环境推动心理价位的提升,使房屋市场价全市最高,达到30000 元/m2;而番禺地区的郊区大盘也在优良环境带动心理价位的提升中,实现了和市区接轨的销售价格。另外,虽然在距离二沙岛房价最高点5km以外的地区仍然维持在 8000~9000 元/m2 的价位上,但是过了广深铁路后,房价立即降到4000元/m2,可以看出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并不是都能推动房价的提高,特别是铁路这样对生活环境和心理价位有严重影响的设施反而会降低房屋的市场价格。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住宅条件也不断改善,而今买房者不再满足于住房“居住”需要,而是对居住舒适度和居住的生态环境有更高的要求。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和维系人类其他情感的价值不断体现在房地地产价值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如能及早发现这一趋势,必能发掘无限商机,在一个全新的竞争平台上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曹学章,沈渭寿,唐晓燕.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
[2]张欣莉,任仕泉,罗利.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4)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8-1806-04
Ecological Impa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Rong-zhi,ZHANG Yan,MENG Ling-yao,SHI Mi-we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from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impact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tential. Five level primary indicators and fifteen secondary indicators were embodied in the index system as a whol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impact level of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was Ⅰ of a less severe level in 1987 and Ⅲ of a heavier impact level in 2007. It revealed that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had a more serious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cal area.
Key words: cement limestone mine; eco-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河北省是我国水泥生产大省,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石灰岩矿。受石灰岩赋存方式的制约,绝大多数石灰岩矿都是露天开采,而露天开采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甚至影响整个矿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通过对河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水泥灰岩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现状调查表明,河北省水泥灰岩矿区整体植被覆盖度不高,原始植被覆盖度一般为30%~60%;植被类型以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为主,基本无高大乔木;植物群落较多,生物多样性较好。水泥灰岩矿山山体表面土类以砂土或砂石混合土为主,土质较差;土层厚度不均,一般为5~20 cm,较厚的地方可达50 cm以上,而有的地方岩石,无表土覆盖;土层稳定性差,易被雨水冲刷流失。建立水泥灰岩矿区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反映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影响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地制定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生态恢复措施。
国外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集中在系统的生态健康[2]、生态安全[3]方面。国内对矿区地质环境、矿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多[4-8],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研究相对较少,其中针对水泥灰岩矿区生态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研究更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有钱金平等[9]从自然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两方面构建了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唐晓兰等[10]建立了以影响受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等。
本研究在分析水泥灰岩矿山开发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角度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力求客观评价河北省水泥灰岩矿山开发所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
1材料与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和原则
基于对水泥灰岩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分析可知,水泥灰岩开发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矿区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地质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几方面。另外,根据实地考察,位于不同地区的同等规模的水泥灰岩矿山开发后,其生态恢复难易程度和恢复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着重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影响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角度筛选评价指标,区别于已有的研究成果[2-10]。
为体现对矿山开发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确定应能够直接反映水泥灰岩矿山开发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及易于观测的资料。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不应盲目求全求大,过于复杂将直接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4)准确性原则。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尽量以定量化指标为主,以便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生态影响情况。
5)系统性原则。从能够反映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角度,遴选出相应指标来反映所产生的影响。
1.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1.2.1环境质量影响指标矿山开发主要的环境质量影响是开采区粉尘污染影响和弃渣堆存产生的固废污染影响,因此用扬尘产生面积比和固废排放强度2项二级指标来反映。其中①扬尘产生面积比=开采面积/矿区面积;②固废排放强度以剥采比表示。
1.2.2生态环境影响指标选取地貌破坏强度、植被破坏强度、水土流失增率、景观破碎度4项二级指标。其中①地貌破坏强度=受破坏面积/矿区面积;②植被破坏强度=受破坏植被面积/原有植被面积;③水土流失增率=采后水土流失增量/背景水土流失量;④景观破碎度用景观斑块破碎化指数表示,反映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1]。
1.2.3地质环境影响指标选取地质灾害面积比、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2项二级指标。其中①地质灾害面积比=地质灾害面积/矿区面积;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已生态恢复矿山面积/矿山面积。
1.2.4社会环境影响指标选取环境敏感度和视觉敏感度2项二级指标。其中①环境敏感度用矿点距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等人口集中区)的距离表示;②视觉敏感度以矿山距国道、铁路、高速公路的距离来表示。距离越近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1.2.5生态恢复潜力指标选取了气候、区域植被、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侵蚀5项二级指标。其中①气候条件是生态恢复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此以反映降水、蒸发、温度等综合气候因素的气候干燥度表示;②区域植被原始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区域生态恢复潜力。区域植被较好,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受破坏地区的植被恢复能力就越强。③植被恢复离不开土壤,主要与土壤厚度、有机质含量相关。④土壤侵蚀度越高,生态恢复潜力越低,用土壤侵蚀模数表示。
1.3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为了说明水泥灰岩矿山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首先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确权,然后计算生态影响评价值,最后对评价值进行分等定级。
1.3.1生态影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12]进行。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此方法巧妙地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了起来[12],适合于多目标决策。通过进行系统分析计算,最终确定各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
1.3.2生态影响评价值计算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值利用加权求和法对目标层逐层进行计算,直到最高层。计算公式为:
A=■ωiDi;■ω■=1
式中,A为某一矿区评价值;Di为指标标准化值;ωi为指标的相应权重值;m为指标总数。
1.3.3评价等级值计算为了使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对生态影响评价值进行了等级划分,即建立评价等级标准值。一般是评价者或专家进行人为的分等定级,本研究结合有关标准、规范和经验数值等确定评价等级标准值如下:
1)建立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等级阈值,即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等定级,见表2。
2)将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Ⅰ、Ⅱ、Ⅲ、Ⅳ共4个级别,各级别代表的影响程度见表3。
3)将各因子等级阈值进行标准化,结合表1中相应因子的权重值,利用1.3.2中公式,计算不同等级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得出水泥灰岩矿山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值,见表3。
2结果与分析
2.1唐山市丰润区典型石灰岩矿区应用与评价
丰润区位于唐山市西北部,地处燕山褶皱带东段南缘与华北拗陷区的交界地带,属河流冲洪积扇地貌。评价区域位于丰润区西北部,东经118°01′43.14″-118°09′16.99″之间,北纬39°50′48.60″-39°55′51.50″之间,面积11 019.03 hm2,目前开采的矿山属于王官营矿区,面积为2 259.58 hm2,约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0.51%。
本研究选取了1987年TM影像数据,以及2007年的中巴资源卫星02B星CCD数据,通过人工解译,对两个时段的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GPS进行实地验证调查,结合表1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丰润区西北部山区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见表4。
表4表明,从矿山开采初期即1987年至开采20年后即2007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于矿山开采面积的增加,原有地貌破坏程度、植被破坏程度、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面积均明显增加。研究区域被开采部分矿区均未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开采、基岩面积的增加导致开采区水土流失模数及水土流失量大量增加,区域水土流失增率从1987年的3.16%增加到了2007年的32.88%。
通过对影像数据对比分析,评价区域除原有开采斑块面积扩展较明显外,新增斑块数量较少,对区域景观影响不大,研究区景观破碎化指数变化不明显,1987年为0.17,2007年为0.19。研究区气候干燥度为0.8~1.2,属半干旱地区;区域植被以灌草为主,有林地比重较小。土层厚度约20~35 cm,原地貌土壤侵蚀为600 t/(km2・a),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
112国道与本研究区域西部相邻,本矿区距112国道仅100 m左右,视觉敏感度较高。研究时段间区域内增加了唐山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增加。
研究区域1987年和2007年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合计分别为0.773和0.387。通过与表3对比分析可知,该区域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从1987年的I级影响较轻,降为2007年的Ⅲ级影响较重。因此20年的矿山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明显的不良影响。
3小结与讨论
水泥灰岩矿山开发造福人类的同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复杂而严重的影响,如果只考虑单一因素、用单一指标将无法对这种影响进行较好评价。本研究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生态影响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较为完整、客观反映矿山开发生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该指标体系,借助历史资料和遥感数据,对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典型水泥灰岩矿区开采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可知,自1987年大规模开发利用以来,水泥灰岩矿山的开发利用已经在局部区域产生了较明显、较严重的生态影响;根据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可找出矿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地表土壤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因此进行生态恢复的切入点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的修复,比如充分利用矿区开发初始剥离的表土等。
参考文献
[1] 张焱,张荣芝,孟令尧,等.基于遥感信息的河北省典型石灰岩矿区生态变化趋势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4):375-379.
[2] RAPPORT D J,REGIER H A,HUTCHINSON T C. Ecosystem behavior under stress[J].The American Naturlist,1985,125(5):617-640.
[3] THOMAS M Q,RICHARD W H,WENDEL J H. Estimating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the interior Columbia River basin[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1,153(1-3):161-178.
[4] 张进德,张德强,田磊.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J].地质通报,2007,26(2):136-140.
[5] 何春盛.石灰石矿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4):421-424.
[6] 江松林,孙世群,王辉.安徽省矿山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12-115.
[7] 宋云力,甄习春,赵承勇.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1):93-96.
[8] 赵颖弘,胡明安.鄂东南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地质科技情报,2005,24(1):91-94.
[9] 钱金平,鲁峰.石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75-77.
(He'n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s,Zhengzhou 450004,China)
摘要: 评价了河南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尤其是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耕地锐减、水域减少、绿化面积减少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及该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Abstract: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arable land dropping, water area disappearing, green spaces reducing, and pol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briefly analyzed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optimiz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河南中部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Key words: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306-01
0引言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豫中地区是河南省的经济和交通重心,全国铁路大动脉京广线陇海线在这里交汇,连霍、京珠、京港澳等重要高速公路经过此处,我国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位于此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豫中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速度20%以上,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引起全国瞩目。
1豫中地区城市化现状
豫中地区近年来城市化是建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基础工业快速增长之上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包括23个城市和县级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8亿元,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非农产业产值要占到区域总产值的95%以上;城镇人口要占到区域总人口60%以上;要把该地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以郑州市及其所辖县市为例,近几年该地区的城市化现状主要表现在:①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增大,1995年其城镇常住人口为316.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9%,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46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1%,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5%;②城镇数量增多,分布密度增大,郑州市所辖县级市已经增加至5个,大部分乡已经升级为镇,有些城镇已经呈现首尾相连;③城镇的经济实力增强,2010年仅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4002.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④工业与服务业产业产值增加,非农业劳动者比重增高,2010年郑州市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非农业劳动者比例已超过60%,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居我国中部地区前列。伴随豫中地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及早采取措施,这将是豫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城市化对豫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豫中地区经过数千万年以来黄河冲积泥沙缓慢的自然淤积和几百代人长期不懈的开发,才逐渐演变成今天我国中部最具活力的平原地区之一。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持续高速增长,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巨大的。目前郑州市内水域占市区面积已经减至千分之五以下,大多数湖水面严重退缩,尤以西流湖的水面减少最为严重。该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并且以平原为主,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城市绿化具较大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近年由于大搞开发建设,不但城市地表水面积减少,而且城市绿化用地被挤占,树林也大面积被砍伐。水体和绿地面积的减少,首先是引起城市生态气候的变异,导致了城市热岛的出现,冬季郑州市区郊区的平均温差超过5℃。
城市化发展也导致了豫中地区用水量急剧增长,近三年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将近0.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郑州、许昌等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由于城镇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最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及其郊区、排污河道两侧等。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呈现由点向面扩展的趋势。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分布广。在郑州市周围21个点共检出236种重要有毒有害有机物,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和酞酸醋等污染非常突出。在该地区监控河段总长度中,V类以下水质达到50%以上。
城市化发展导致该地区人居环境矛盾日趋尖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仍的继续恶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该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城镇废水年排放量为11.97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991.6亿立方米,烟尘与粉尘排放量为63.21万吨,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367.2万吨。
豫中地区高速城市化需要进行大量的非农建设,部分城市规划过大导致土地资源压力增大,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豫中地区生态承载力90%以上依赖于耕地,其次为建筑用地、水域和绿化用地。由于河南中部草地资源十分缺乏,实际上大部分畜牧产品只能是由耕地提供的农作物和饲料等转化而来,导致该区域耕地需求压力更大,对耕地过度的开发利用是造成豫中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循环经济模型;林纸供应链;资源链;生态链;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2-004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08
造纸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在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且还在于对林木资源的大量采伐。面对产业与生态相互冲突的重重围困,造纸工业究竟路在何方?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研究和实践表明,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林业造纸,有利于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并且有利于化学品、水资源、热能和电能等回收利用;从自然的角度看,造纸用木材原料具有可再生性、可降解性和固碳功能,可以进行大规模人工培育,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的角度看,推行以造纸工业为核心的林纸循环经济模式,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多重和多产业的回收利用,从而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物的净发生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构建绿色共生型林纸供应链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和产业的共生发展[1]。从以上4个角度可以看出,造纸工业的出路在于,在发展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和多方位拓展的循环经济系统。甚至有专家认为,现代造纸工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产业[2]。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在经历了诸如循环经济的内涵、思想、战略、路径、模式、评价、政策和对策等概念模型的探讨之后,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其运行机理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在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及其机理研究方面,现有的文献主要聚焦于造纸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某些具体技术问题。例如,国内外学者在制浆造纸闭合水循环系统模型和废水处理技术[3]、利用造纸污泥生产包装板的再制造和再循环系统原理[4]、制浆造纸废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能量回收利用的系统模型[5]、制浆企业热电联产系统结构模型[6]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专项技术研究。但是,林纸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将这些单项技术联系成一个整体,并拓展到林业等相关产业和自然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应。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更大范围内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问题[7-8]。为此,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上述4个角度综合起来,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逻辑线路,对先前提出的林业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循环结构[7,9]进行进一步深化,研究绿色共生型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层次拓展模型及其运行机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造纸工业仅限于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工业部门,文中所提到的造纸企业是单纯制浆、单纯造纸、制浆造纸一体化、林纸一体化和林浆纸一体化等企业的统称。
1 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人们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系统构建、可持续消费和利益均衡等融为一体。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林纸供应链的循环经济系统本身就横跨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具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备的独特结构与绿色共生特性。图1表达了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从自然属性看,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产业和生态两大子系统,前者是人工系统,后者是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既包含造纸工业、营林业、营销业和物流业等纵向供应链环节,也包含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林产化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横向供应链环节。其中,营林业是联系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桥梁,是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纽带。
运用共生理论,林纸供应链中产业和生态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可分为共生关系和非共生关系两种模式[1]。共生关系是指产业与生态子系统具有正的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和互利共生等模式;而非共生关系是指产业与生态子系统具有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偏害、寄生和捕食等几种模式。其中,互利共生模式(mutualism)是指两个子系统相互促进和双赢的关系,又称为绿色共生模式(green symbiosis),这是林纸供应链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
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和一般循环经济有所不同,它具有其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一般的循环经济方式构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保健式”闭合回路,即所谓“从摇篮到摇篮”绿色供应链模式。而林纸供应链的循环经济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包含“可再生资源—产品—价值—回馈可再生资源”的“成长式”良性循环,即所谓“从苗圃到森林”的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7]。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造纸工业原料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森林资源不断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格局,实现我国造纸工业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产业与生态绿色共生的目标,不仅要在林纸供应链的核心结构——制浆造纸子系统中构建循环经济系统,而且还需要向资源和消费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拓展,分别形成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绿色共生型循环经济系统。通过这三个链条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林纸供应链系统的绿色共生模式[7]。
2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核心结构(制浆造纸子系统)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最基础或核心的结构主要是制浆造纸子系统的循环经济结构。在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已有许多关于制浆造纸企业循环经济系统单项技术的研
究成果。根据对我国造纸企业的实际调研,这些研究成果分别在不同企业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制浆造纸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投资大、系统复杂,比较完整的集成化循环经济系统尚未建立起来。
循环经济系统不仅仅是经济系统,尤其在核心结构中,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系统。现代制浆造纸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它们所对应的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有较大的差别。选择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常用的碱法制浆工艺为例,对散落在有关文献中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制浆造纸工艺进行了梳理,并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和整合。然后,通过相关企业调研,并向制浆造纸技术专家进行咨询,根据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构建了图2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核心结构模型,为造纸企业建设更加完善的集成化循环经济系统提供依据。
在图2中,白色方框表示资源处理的过程,简称为“资源过程”;灰色方框表示资源处理系统(如车间、设备、设施等),其中又包含若干处理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实线表示资源流,包括物质流和能量流。所谓资源链就是由这些资源过程和资源流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此外,图2中的有向弧线标示出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径或回路。
由图2可见,木材原料经过备料车间锯段、去皮、除节、劈木、削片、筛选和再碎等工序;送入制浆车间,经过蒸煮、洗涤、筛选、漂白、浓缩等工序形成纸浆;然后进入抄纸车间,经过打浆、配浆、净化、筛选、成形、脱水、压榨、干燥、压光、卷取、裁切、包装等工序,最终生产出成品纸。将这一主干生产流程与原材料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利用、“三废”处理等循环经济过程相结合,便可以构成包含多个循环回路和降低污染排放环节的循环经济系统。通过碱回收车间、热电联产设备、水过滤和处理设施等,形成碱回收、石灰回收、水回收、能量回收、蒸汽回收、纤维回收、废料利用、废纸回收等多重循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另外,再通过污水、烟尘和废渣处理设备,对“三废”进行处理,以降低环境污染。
3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资源链拓展结构(资源与消费子系统拓展)
在图2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大到制浆造纸企业外部的资源子系统与消费子系统。对核心结构模型的输出物质(如纸产品、废水、污泥、废气、粉尘、煤灰、木质素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构建其循环经济的资源链拓展结构模型(图3)。图2中的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在图3中被压缩成了“林纸CE核心结构”灰色方框。图3中的方框、有向实线和有向弧的含义与图2相同。
3.1 资源链上游拓展
在资源链的上游,该拓展结构模型将森林资源培育业作为造纸工业的“第一车间”,为制浆造纸过程提供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较低的稳定的原料来源;而交易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且稳定性较差的供应链外部市场交易渠道只作为一种辅助的原料来源(木材原料市场交易过程将在下面的价值链拓展结构中反映出来)。为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造纸工业的木材原料来源还包括森林“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等。同时,制浆造纸企业及其供应链成员(如木材加工企业)对原料林基地进行营林物资的投入,构成营林循环。
3.2 资源链下游拓展
在资源链的下游,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延伸到消费环节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即所谓逆向物流业或静脉产业。拓展领域主要包括制浆造纸循环链(化学加工循环)和木材加工循环链(物理加工循环)两个方面。在制浆造纸循环链中,木材原料用于制浆造纸,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加工过程形成了纸产品,供消费者使用。然后,将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纸品回收,经适当处理后再次作为制浆造纸的原料,循环使用。在木材加工循环链中,木材经过机械加工和胶粘等工艺形成木制产品供消费者使用,然后将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木制品回收。经适当处理后,一部分仍可用于其它木制品的加工,形成木材加工循环链;另一部分则作为木材纤维原料用于制浆造纸,进入制浆造纸循环链重复使用。
3.3 资源链横向拓展
从资源链的横向来看,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可以拓展到木材加工业和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产业。在木材加工业方面,其加工剩余物可以用作制浆造纸。例如,加拿大制浆造纸业就和木材加工业密切结合, 大中型制材厂把占原木材积25%-30%的加工剩余物削成木片供应造纸企业,而制浆工业所用原料的30%-60%来自木材加工剩余物[10]。在造纸污泥利用方面,可以采用施胶和高压工艺,生产高强度包装板,如塑维板或刨花板贴面[4]等,用于成品纸或其他产品的包装,以节约木材用量。在煤灰利用方面,
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锅炉燃烧后的煤灰可以用来制造煤灰砖(如空心砖)等产品,既可用作建筑材料,又能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此外,木质素(lignin)是自然界中在总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物,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大量提供可再生芳基化合物的非石油资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功能性,可作为分散剂、吸附剂、解吸剂、石油回收助剂、沥青乳化剂等,因此在建筑、采油、水处理、农业,以及水泥、橡胶和塑料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1]。但目前,由于技术、经济和循环经济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制浆废液中的木质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4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链拓展结构(生态环境子系统拓展)
资源链拓展结构为林纸循环经济系统进一步向生态环境子系统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实践,我们构建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链拓展结构(图4)。图3中的林纸循环经济资源链拓展结构在图4中被压缩成“林纸CE资源链拓展结构”灰色方框,该方框中的有向实线为图3中的主要资源链。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过程,简称为“生态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点划线代表生态流,表示各生态过程之间的作用力,简称为“生态力”。与资源流不同的是,生态流已超出了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范畴,它通过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技术流、过程流等“流体”,形成生态作用力。所谓生态链就是由这些生态过程和生态流(生态力)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
在图4中,制浆造纸及其横向拓展的供应链企业(如木材加工企业)通过以下途径形成生态链循环:①在林工一体化战略指导下,进行工业原料林建设,一方面解决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另一方面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做出贡献;②在绿色营销战略的指导下,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实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③经过处理的制浆造纸废水在除去有害物质后,留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用于灌溉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④造纸污泥以及已分离出来的木质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N、P、K等有利于树木生长的物质,可以用来开发速生材专用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等。
此外,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生态环境政策或法规的引导和规制下,一方面通过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生态工业园建设等措施促进林纸循环经济核心结构的建设和完善,进而提高造纸工业的环境友好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育林、生态补偿等途径,为森林培育提供有效的措施、技术和资金等支持,进而促进森林生态效益的提高。同时,森林资源的良性增长可以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和自然界的碳循环效率,进而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要使得一个生态过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该过程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取决于其输入的生态
力。正的生态力输入将起到提升生态效益推进力,反之,负的生态力将起到破坏生态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整个生态链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管理目标。
5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社会经济子系统拓展)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是将林纸绿色供应链融入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为上述循环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提供经济动力和价值纽带。针对我国林纸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呈现的价值链瓶颈,借鉴国外造纸工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进行推广,我们构建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结构模型(图5)。在这一结构中,图4所示的林纸循环经济生态链拓展结构被压缩成“林纸CE生态链拓展结构”灰色方框,其中有向实线为图4所包含的核心结构和资源链拓展结构中的主要资源流。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进价值增值的过程,简称为“价值过程”;联接各方框的有向虚线代表价值流。价值流与资金流有关,但并不等同于资金流,它表示价值实现和增值(即价值创造)的运动方向,其中包括单向和双向的价值流。所谓价值链就是由这些价值过程和价值流构成的顺箭头方向的链条。
在图5中,森林资源沿着价值链方向(其中有一部分与供应链方向吻合)不断提升价值,并通过与上述生态链和资源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5中,供应链利益分配的优化与协调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价值链环节,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调动循环经济各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发生一系列的良性循环过程:①促进价值链自身的协同和有效运行;②激励制浆造纸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其他市场主体、公共财政、社会资本、林场和林农等循环经济主体,对森林资源培育进行持续的要素投入,实现价值回馈;③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的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循环;④资源链和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又反过来支持价值链的良性增长;⑤最终推进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除了价值分配和要素投入外,价值链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循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市场交易价值过程。它分为面向资源链和面向生态链的两类价值链环节,前者包括木材原料市场交易、浆纸产品市场交易、木材产品市场交易和林权市场交易等,后者包括排污权市场交易、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和生态彩票发行等。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再次价值分配,弥补行政管理措施的不足和初次价值分配的不合理,进而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实现价值链的进一步优化。
6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循环运行并不是独立完成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了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共生发展机制。首先,价值链要借助资源链和生态链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价值链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各类市场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发展;再次,资源链是生态链的生物学基础,而生态链又是资源链持续增长的生态学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将以上图2所示的循环经济系统核心结构与图3-5所示的资源链、生态链及价值链拓展结构综合起来,不难形成林纸循环经济系统完整的结构模型(由于结构图过于庞大和复杂,这里就不再绘制),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本文实际上给出了林纸循环经济的多层次嵌套的整体结构模型。一方面,整体结构模型使我们对该复杂系统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便于在林纸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拓展思路,有利于科学制定国家和区域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分层次的结构模型有利于造纸企业、木材加工企业、营林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决策主体,在制定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决策时,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和关注点,既能够各取所需,又便于理解局部结构与整体系统的关系,而且还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智光,等. 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Zhang Zhiguang, et al. Green China(Ⅱ): Mode of Green Symbiosis Supply Chain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11.]
[2]中国造纸学会. 全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论坛纪要 [J]. 中华纸业,2006,27(12):19-20 .[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Paper Industry. The Forum Summary of Chinese Pape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6, 27(12): 19-20.]
[3]Karthik M, Dhodapkar R, Manekar P, et al. Closing Water Loop in a Paper Mill Sec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use [J]. Desalination, 2011, 281(17): 172-178.
[4]Taramian A, Doosthoseini K, Mirshokraii S A, et al. Particleboard Manufacturing: An Innovative Way to Recycle Paper Sludge [J]. Waste Management, 2007, 27(12): 1739-1746.
[5]Stoica A, Sandberg M, Holby O. Energy Use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With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ludge Handling at Pulp and Paper Mill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4): 3497-3505.
[6]谭仁力. 热电联产在制浆企业中的应用 [J]. 中华纸业,2009,30(6):67-70. [Tan Renli. Application of Cogeneration in Pulp Enterprises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9, 30(6): 67-70.]
[7]张智光.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J]. 林业科学,2011,47(2):111-117. [Zhang Zhiguang. Symbiosis Mechanism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2): 111-117.]
[8]刘春平,赖明勇,肖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造纸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对比 [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257-260. [Liu Chunping, Lai Mingyong, Xiao Wei. Contrast of the Pattern of Cyclic Economy in Papermaking Industry based on Systems Dynamic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1):257-260.]
[9]张智光. 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3-10 .[Zhang Zhiguang.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Forestry Green Supply Chain for Mutualism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y [J].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36(2): 3-10.]
[10]张智光,杨加猛,谢煜,等. 中国林纸一体化进程:实施、研究与政策 [J]. 中国造纸学报,2010,25(3):64-72. [Zhang Zhiguang, Yang Jiameng, Xie Yu, et 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in China: Practice, Research and Policy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10, 25(3): 64-72.]
[11]刘飞跃,曹德榕. 制浆废液木质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8,16(1):65-70. [Liu Feiyue,Cao Derong. Progress in Utilization of Lignin from Pulping Spent liquor [J].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6(1): 65-70.]
System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Expanded
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ZHANG Zhiguang1,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2. System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Abstract
The compou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of forestry and paper industry is researched in a wider scope from multiple views of technology, nature, econom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ough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logic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the core and multilayer expanded structure models for subsystems of pulping and paper making, resources and consump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are studied successively,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oretical analysis, actual investig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etc.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ycle operations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twined and synergistic to form a symbio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Value chain requires the aid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to realize value add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versely, it also promote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by multiple ways such as direct investment, reasonable benefit share in supply chain, interest’s redistribution through various markets, and so on. Further more, resources chain is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cochain, and ecochain is the ecological support of resources chain. So,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 multilayer and nested circular economy structure model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hierarchical and integral structure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for various kinds of managers at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ir concrete problems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evance of parts and the whole.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model; forestrypaper supply cha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value chain
二、环境法正义价值的多面性
环境正义是环境法的正义表现,正义是法律最核心的追求。不同主体在参与有关环境方面的事务时,被公平对待,即为“环境正义”。公平对待表现为忽略年龄、性别、国籍等差异,拥有公平参与环境方面事项的权利。环境正义体现在参与环境事项的过程中,保障人与人之间合理的分配资源以及承担起相应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地球资源有限,而人均需求量较大,这就导致了如何合理分配资源问题的产生,环境正义实质的问题也就体现在此。环境正义主要就是调整和管理主体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满足主体所需的生存条件基础。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和现实环境问题特点,笔者总结出追求环境正义要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一)代内正义方面代内正义表现为,忽略性别、年龄、身份、国籍、社会地位等差异的同世代内的人拥有平等的公众参与、享有权利义务、获取资源信息等权利。代内正义主要包括的正义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正义问题。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分配环境利益不公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4]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环境正义,维护代内环境的平衡,应努力完善环境法制度。一是要完善公开制度,让人民大众了解到环境信息和知识。自从《环境保护法》出台以来,为了使环境法具备更好的可实施性,需要不断地通过法规对公开制度完善细节规则。二是要增强各阶层与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以便健全环境表达机制。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和实质正义,法律制度应特别关照相对弱势的群体,保障他们的环境利益,这就需要健全环境利益分配机制,避免弱势群体无法享有应有的环境利益。
(二)代际正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质和广泛意义上的环境正义。代际正义是指为后代人保存资源,维持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将代际正义思想融于国家法律之中,生态文明与传统的文明形态不同,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更具远见卓识。
三、环境法生态秩序追求
(一)生态秩序的定义秩序是一种平衡状态,在内部建立。自然秩序是自生自发建立起来的秩序,而社会秩序由人创造出来。秩序性质有如下几点:一是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限制力度;二是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影响的;三是表明人们某些生活方面具有一致性;四是体现出人们行为可以进入某种平衡稳定的状态。法律秩序是多种秩序形式中的一种,它作为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作为指示文明进程的仪器。生态秩序所追求的包括了,人与人之间需求环境资源与维护环境状况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共存的平衡状态。生态秩序是环境保护法体系之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它的最终追求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
(二)达致生态秩序的措施法律秩序的含义是人们之间的关系要遵循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又相应的产生了文明秩序,生态秩序也要依靠法律规则来实现。在传统法律之中很难能满足生态文明的要求,所以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法规则。确立环境法的目的就是要发展生态文明,制定生态秩序规则,适应于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满足我国现今飞速发展现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法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来不断地完善自身体系,以便于更好地保障生态秩序的有条不紊。培养生态秩序意识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十分有必要,要加强对人们意识层上的培养,有益于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
四、环境法多重利益寻求
(一)人与环境利益关系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多种多样,对于人类来说,环境资源的利益关系可以表现为:经济利益、精神利益、环境利益。而从传统的利益法学派角度来分析,又分为以下几类:社会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人与环境资源具有多种属性关系,当这些关系之间产生碰撞时,如何取舍和解决是环境法需要研究的,也是从法律上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二)环境法调节利益的方法法律制度需要选择性的利用一些法律工具来维护生态秩序,首先,要承认个人或社会的特定利益,需要确定一个法律承认的范围,要尽可能的获得范围内的利益。对于多种利益如何进行取舍,环境法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将利益分类,按照高低层次和迫切需要程度来将利益进行排序和划分。然后,设置环境法制度,按照一定的顺序保护利益,实现利益。最后,本该被保护的利益无法实现或被侵犯时,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利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