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分等级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可以提供法律凭证。
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基于保障电子文件安全而设立的一种制度。档案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法律凭证价值,特别是档案的法律凭证价值,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档案载体形式大量电子化,而电子文件的环境依赖性、易修改性决定了其原始性即凭证价值更易被破坏,从而引起社会对档案法律凭证价值的置疑,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影响政府公信力、影响社会稳定。通过登记备份,各级档案部门作为非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对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提供鉴证,通过确保档案的真实性来保障其法律凭证价值,可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相关部门行政效能。
2.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可以保障重点领域的档案安全。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产,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廉政监督的基础性台帐,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有序运行和一个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当前,民生领域和重点经济领域的档案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单位或部门人员频繁变动或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散失、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文件、信息数据库等领域的不安全因素更是被成倍放大,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的业务和民生数据库更是关乎国计民生,任何损毁散失都会发生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档案受损或引发纠纷时,档案部门可利用备份数据,为其提供档案数据恢复或可靠性认证服务,以确保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安全。
3.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集约化管理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经济社会许多领域已完成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也日益加大。同时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在信息化建设中都普遍存在各自为为政,各建一套系统、各存一套备份的现象,存在重复投资等问题,同时信息系统特别是备份系统的分散管理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通过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区域性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备份中心,可以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备份中心统一建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从而实现各单位各部门不需单独分建,既可以节约政府投资,又可以发挥档案部门专业管理、专业服务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下发,各级对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力推进了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登记备份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1.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近些年,随着各级对档案登记备份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由于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刚刚推开,许多程序还不十分流畅,一些重要档案(电子档案)形成与管理情况调查、档案数字化转换和电子文件备份导出等工作准备不足,存在明显漏洞。有些单位没有将需要纳入登记备份范围的电子业务数据、电子公文和档案数字化成果,在移交前生成备份包或导出到脱机载体(同步生成唯一认证信息),没有做好备份载体(包)的登记、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进展缓慢。
2.档案登记备份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主要针对电子文件和数学档案,它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多种手段,在办公自动化基础上,逐步实现在线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而是需要具有一定技术性、业务性和网络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来维护、管理与运行,这就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业务培训的同时,要着重加强计算机业务知识培训,重视新时期档案人才培养。同时,要充分发挥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3.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有待于加大推进力度。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程序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而对于大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采用年度归档的方式,文件归档、登录、统计、备份等一系列环节性的工作,仍旧采用手工操作。尤为突出的是有些单位的档案员通常由机关办公室人员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接受过高层次专业学习和系统教育的人员不多,甚至有人没有接受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业务能力差,人员变动频繁,有的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甚少,很难应对档案登记备份的要求,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条件要求较高,既需要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的配套,更需要软件系统的支持。而有些单位和部门对档案登记备份工作重视不够,在硬软件建设上的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加强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对策探讨
新的形势下,积极探讨加强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搞好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1.健全完善档案登记备份制度。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单位作为保障档案(电子档案)安全和有效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一责任部门,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登记备份制度,规范各种档案登记备份行为。档案登记备份的数据形式多样,包括电子公文、业务电子数据、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涉及面广,对各单位档案、信息技术和业务部门等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各单位在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前,应统一部署,明确主管部门,安排专项经费,做好协调,责任到人,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岗位责任制考核。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内容,正确把握电子文件内涵、软硬件环境要求、归档和备份要求,正确把握传统档案数字化基本规范、标准。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数字化和登记备份工作制度,使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2.要正确把握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程序。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13-01
文书档案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它记录了一个社会组织所从事的各类管理活动,如党群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文书档案通常是由办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书转化而成,文件是法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各种活动中,为互相联系和处理事务等实际需要,用文字、图表等方式直接记录下来的具有完整体式和处理程序的信息材料。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加强文书档案内容的建设上,力求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情况,既记录学校过去的发展史,又着重反映学校的现实状况,并能从中看出学校的发展趋势,从而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整体情况。
一 中等职业学校文书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 中等职业学校文书档案仍采用年度归档的方式,收集鉴别、整理归档、查阅借用等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文件归档、登录、统计等一系列环节性的工作,仍旧采用手工操作;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文书档案员通常由学校办公室人员兼职,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接受过高层次专业学习和系统教育的人员不多,甚至有人没有接受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业务能力差,人员变动频繁,有些学校把年龄偏大的员工安排做管理档案工作,他们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甚少,难以应付现代文书档案信息化的要求,使学校文书档案跟不上时展。
2.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负责人缺乏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调的是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惟独没有引进文书档案方面管理人才的计划;档案室面积小,档案柜陈旧,导致文件堆放混乱,有些文件材料不能及时归档;对文书档案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划和标准,归档文件的分类、排列、编号不规范,管理方法、运行手段落后,难以发挥文书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 中等职业学校文书档案管理对策
1. 目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已经现代化,硬件、软件齐全,中等职业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其存在价值,重视文书档案工作,把提高文书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
只有领导重视了档案工作,认识到档案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档案意识才会影响辐射到广大教职员工。领导者的档案意识强,才会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实在在地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资金投入充足、设备配置到位、人员配置齐全。应配备1名副校长分管文书档案工作,定期检查文书档案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并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使文书档案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助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大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文书档案工作不是主要的部门,可有可无。这就需要档案人员经常向领导宣传档案工作。首先,要勤向领导汇报文书和档案工作情况,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其次,要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及时为领导提供上险恶机关和档案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使领导逐渐认识到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2. 实施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书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文件和档案数量越来越多,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质量等,只有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1) 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使文件的形成、运行、积累、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相衔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统计等工作,这种现代化管理技术,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文书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文书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文书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所以,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文书档案管理人才。
(2) 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纸质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整理文件,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虽然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同一个文件的分类不尽相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分类不准确的,影响案卷的质量,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按照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不需要拟定案卷标题,以件为单位,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利用计算机检索达到方便快捷,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可发挥计算机管理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档案工作人员要有创新的思维,工作要有新思路、新设想、新做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展工作,与时俱进,跟上飞速发展的新形势,这是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多方面为教科研开发服务。三是提高工作技能,掌握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网络技术。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资源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分类、整理;另一方面,把档案索引、主要工作业绩、重要决定决议、教研成果以及获奖情况及时输入微机进行分类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文书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提高知识判断和评价能力,切实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收集的材料要有针对性,积极为教科研工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性材料;五是加强兼职档案人员队伍建设,为兼职档案人员设置岗位津贴,定期开展档案工作核查评比活动,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院在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有效、系统的规章制度。医院档案种类繁多,诸如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病历档案、科研档案及影像档案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各职能部门留存,缺乏有效、有序的统一管理,没有系统成文的档案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过于笼统,没有厘清各分管部门职责,形成各部门存有各类档案的情况,档案留存混杂,不仅不利于档案管理,设置还会发生档案丢失现象,影响日后档案利用及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2.档案管理意识欠缺
在现代医院的发展中,技能人才往往会比管理人才更受青睐,医院会着重培养医技、护理人员,忽视管理人才的选用。这种情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相关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意识欠缺。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一般会由临时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以高标准从事管理工作,达不到相关要求,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失位。
3.档案管理设施不足
随着技术水平的日益精进,医院在发展中会不断更新医疗设备,从而将更精湛的医技运用到平时医护工作中,为病人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但是往往会忽视档案管理水平的革新,大多医院还停留在较早的档案管理方式,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设施,没有数字化的运转系统,更多的依靠人力加以归档管理,降低了管理水平,形成档案管理的混乱、无章。
二、PDCA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提升档案管理的作用
1.制定工作方针,完善制度
P即计划,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可行的计划不可或缺。依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要求,制定合理的工作方针,补充完善既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三级管理体制,首先明确分管领导,由专门任命的领导直接负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然后将工作具体到档案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能、责任,最后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专人专项,杜绝混乱无章的“人人都管”现象。
2.提升人员素质,加强执行力度
D即执行,完善的制度需要高效、有力的执行,才会发挥制度应有的规制作用。在落实相应人员责任后,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有条理的工作,分门别类做好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其他环节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作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当通过吸收优秀人才、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具备足够素质后,相关人员才可以第一时间为医院等级评审人员提供准确完整资料。
3.落实岗位责任,优化管理意识
C即检查,对于整理入册的档案,要有专门人员进行核实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疏忽、缺失档案,及时调整、补充完整,确保工作的完整性。通过检查工作,应当强化各职能部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不可因为基础、繁杂的工作性质,而对档案管理工作掉以轻心,要做到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从而方便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人员对相关档案资料的抽查、核实。
4.做好总结工作
昆明是一级完中的高中有: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昆明第一中学、昆明第三中学、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昆明第十中学求实校区、昆明第八中学、昆明第十中学白塔校区、昆明滇池中学、师大实验中学、云南民族中学、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北师大昆明附中、昆明第十四中学、官渡区第一中学、昆明第十二中学、官渡区第二中学、师大附属世纪金源学校、昆明铁路局第三中学、昆明市实验中学、昆明铁路局第一中学。
完中简介: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毕业都设有师资和班级的学校。学生可以从初中至高中毕业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完中由于不涉及大量学生档案、学籍信息流动,一方面方便学校对信息资料管理,节约成本、提升办学效率,另一方面方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特长,有利于教学和学生未来学习生涯规划。一级完中就是教育部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等来划分等级的一种模式。
(来源:文章屋网 )
注: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档案馆智能化应急管理研究(2016-R-26)研究成果之一。
电子文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渐有取代纸质文件之势。然而,目前电子文件的保护并未获得与纸质档案一样的重视,造成大量的电子文件信息丢失,电子文件的安全现状堪忧。电子文件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并处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与固定载体分离。电子文件信息保护面临着更多的破坏因素,风险性更大。这对保护电子文件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构建原则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定级原则应与档案信息系统定级原则保持一致,即自主定级原则、重点保护原则、动态保护原则和同步建设原则。除此之外,电子文件的等级保护机制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中具体定级标准以及管理措施的制定,应当以档案管理实践基础、电子文件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为基础,积极吸收成熟的保护理念、技术、工作流程,在保护的技术、设备及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档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能够互联,实现文件、档案信息的过程中的持续保护。
1.2 因地制宜原则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关系到国家电子文件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档案信息遗产的安全,其机制的建立需依据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现状、安全保护现状,也要视具体地区、具体单位的情况而定,切忌不顾实际情况,搞“一刀切”。
1.3 防管结合原则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的建立重点不在于保护,而是管理。科学的管理就是有效的防护。电子文件的等级保护要求应嵌入到电子文件的各个管理流程之中,依据不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级别确定管理的标准、要求,以管理过程的安全控制实现文件信息的安全控制
2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的实施难点
2.1 普查工作难以开展
全面构建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需进行调研本地区或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类型,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流程及保护现状,电子文件及档案信息系统的配备情况、文件系统的管理流程,着重调查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其他相关情况。现阶段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上实现了电子化办公,企事业单位数量众多,普查工作会耗费较大的成本;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各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各单位电子文件的发展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会给整个普查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2.2 与档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接难度大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应建立对接,并建立统一的保护标准。档案信息系统由国家综合档案机构或单位档案室控制,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则属于机关、企事业行政机构管辖。两个系统分属机构的职权不对等,给系统的对接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囿于档案末端的认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的建立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相互之间的对接与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
2.3 文件等级划分难题有待解决
在划定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等级之后,如何有效识别并标识每份电子文件的保护级别是一个难题。传统纸质档案鉴定保存中,鉴定标准基本采用“事由+机关级别+年龄”的鉴定标准,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档案进行鉴别。那么在电子文件中,这一标准是否还适用?电子文件的保存还包括文件形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元数据。如何根据文件信息和元稻菪畔⑷范ǖ缱游募的保护级别是一个难题。
3 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的构建设想
针对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的建立需要宜采用“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推进,现选择整体信息化程度发达的地区进行调研、试点,总结经验,之后不断拓展。现笔者就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的实施构想如下:
3.1 系统等级划分
电子文件的等级保护机制的关键在于确定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等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文件划分等级,进入不同级别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分别管理,集中资源保护重要的文件信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定级应与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确定要求相一致,两个系统之间建立互联,这样可实现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全程可控。在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的过程安全控制实现对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结果控制。
参照《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及国家档案局《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从安全保护的角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和专控保护级。自主保护级和指导保护级只涉及个人利益或社会利益,对国家安全不构成危害,重要程度一般,后三个等级因涉及国家安全,重要程度愈来愈高。防护级别高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实行严格的访问权限设置。
3.2 硬件的安全防护
众所周知,数字信息的产生、传递阅读等依赖一定的硬件,硬件在数字信息安全保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形成电子文件的计算机以及保存文件的存储器、服务器,这些仪器都是十分精密的电子仪器,其内部构造复杂。外在环境的变化如温湿度、灰尘、水等对硬件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毁坏整个硬件,造成数据库的全部丢失。
应对运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计算机以及存储电子文件信息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实行保护。首先,不同级别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不应存储在同一存储器或服务器中;其次,级别愈高的系统所在服务器的小环境应进行严格监控;最后,实行数据备份,条件允许可建立专线实时备份,备份服务器选址在有一定距离,处于不同地质板块的地方。
3.3 规范电子文件安全标识
现阶段电子文件的安全标注工作并未被文件形成者和档案管理者重视。文件的形成者在文件形成过程中应当给予每份文件的安全标识,在文件流转过程中自动进入到不同级别文件管理系统;同时在文件流转、处理过程中也应当由形成机构的直接上级审核电子文件安全标识是否规范标注。
电子文件信息的保护现状堪忧,电子文件保护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建立电子文件等级保护机制,并与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进行对接,做到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的安全归档,移交,做到有效管理,确保信息的可信,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美芳.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4):53-56.
[2]黄海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研究[J].浙江档案, 2009(4):40-43.
[3]李曼.安全电子文件安全标识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一、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意义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是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变化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学校教学是一个多年延续过程,也是众多教师合作完成的过程。如何在一个长时期内,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有效地施加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责任,也是一个难点,因为任课教师的变化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为教师对学生实现延续性了解提供了书面材料,使教师工作不会因教师的更换而出现断裂和空白点。建立学生学习质量档案可以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走向精细化、精致化。
1.学业质量档案使教学管理更加精致化
学生多年的在校生活,充满着发展变化,甚至反复曲折,教师必须及时把握、深入了解。但是,在学校教学安排上,很少有班主任和教师能从学生入学一直伴随到学生毕业。当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生变更时,如何让新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现对学生的延续性了解,而不至于出现对学生认识的断层,这就需要依靠学生学业质量档案提供的关于学生学业质量的具体的书面记录。班主任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业质量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班级学业质量的全面把握,在进行班级教学管理时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任课教师也只有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状况有了准确把握,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精致化管理。
2.学业质量档案使教师教学更有方向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总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来决定课堂教学的深度和进度的。然而把握全班学生的学业水平并非易事,传统的班级日常管理中并没有专门的书面材料来记录班级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情况,所以,教师对班级学业水平发展情况的了解只能是印象式的粗略把握,缺少对班级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延续性的深刻把握,往往接任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从头开始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状况,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难免模糊。学生学业质量档案能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档案上记录的学生各次学业水平测试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业的发展轨迹,系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教学问题,确定教学重点,调节教学进度和难度,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师课堂教学方向更清晰。
3.学业质量档案使学生学习更有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学生对自身学业水平的了解通常是片段式的、断点式的。在对自己的学业水平没有全面的延续性了解的情况下,学生作出的学习策略往往目标不明确或方法不恰当。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全面记录了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水平与变化情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展的水平与趋势,从而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寻找改进措施,明确发展目标。因此,学生学业质量档案所记录的关于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全面的信息,会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习方向,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二、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分类和结构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可分为一个班级全体学生单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一个班级全体学生多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和一个学生多门学科学业质量档案三种类型。它们都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记录学生在各类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成绩和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同时根据学生一学期中各次测试的成绩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描绘出学生该学期的发展趋势。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两类。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指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指期末考试。档案中“均分”的计算和“等级”的划分的样本总体均为全年级学生。
1.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是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中最基本的。它记录了一个班级全体学生某一学科一个学期内的各类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和基础测试的成绩及其所处的等级。它对班级全体学生一学期中单门学科的学业质量信息的反映具体且全面。关于班级单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A。
档案A:X年级Y班R学科学习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说明:1.等级一般分为A、B、C、D、E五级;2.发展趋势指一学期的发展情况,(+)为上升,(-)为下降,(0)为不升不降。
2.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记录的是一个班级全体学生一个学期内多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分值,此分值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学科基础测试的分值和等级。此档案所记录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主要是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期中考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即期末考试。通过此档案,教师可基本把握本班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以及发展趋势。关于班级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B。
档案B:X学校Y年级C班学生学习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说明:每次测试的分值与等级用“/”隔开。
3.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
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记录的是一名学生多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数、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学生这一学期总体的发展趋势。它包括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门学科,全面反应学生在校的发展信息及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方便老师全面把握学生各学科发展趋势。关于单生多学科学业质量档案的结构见档案C。
档案C:X年级Y班R同学学业质量档案Z学年第一学期
三、 档案A应用举例
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以特定的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对单元格函数的事先设定,其设定内容包括“均分”、“等级”两项内容。设定后的学生学业质量档案,只要在“分值”项输入相应分数,那么“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便随着分数的输入而自动生成。本部分内容将以档案A为例,具体介绍学生学业质量档案的应用。
档案A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数,各次测试的等级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一学期内发展趋势的判定。
1.关于“等级”和“均分”
等级和均分两项内容比较特殊,因为这两项数据不是人为输入的,而是事先设定,即在Excel表格中对相应单元格进行函数设定,那么,在对学生各次测试的分数进行输入时,“等级”和“均分”栏中的内容便自动生成。
(1)关于等级
为何要划分等级?等级就是学生学业水平在一个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这个群体一般以年级为单位,这样,可使教师与学生清楚自己在某学科学习中所处的位置,以便确定努力目标。
“等级划分”首先要确定等级的“数量”和划分各等级的“标准”,进而设定各等级的“比例”。一旦设定“比例”,那么只要输入分数,“等级划分”的工作便由表格自动完成。
(2)确定等级数量
等级的数量一般依据年级学生总数来确定。等级数量过少不具备区分性;等级数量过多使等级趋同于排名。一般将等级划分为A、B、C、D、E五等较为合适,当然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决定等级数量。不论划分为几个等级,一旦确定,这一年级的学生各个学期的学业质量档案都按同一标准操作。
(3)确定等级标准
等级划分的标准有二:一为学生考试分数,另一为年级学生人数。鉴于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随试卷难易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稳定性较差,可比性也较低。因此,以全年级学生人数为标准,按一定百分比来划分等级更为客观,也更具有可比性;同时,它使得学业水平层次的划分在年级内部实现统一,便于学生找到自己在本年级中所处的位置。
(4)确定比例并设定等级
以A、B、C、D、E五等级的划分为例,一般情况下,将全年级学生数进行五等分,这样从最高级的A级到最低级的E级,每个等级均设定为20%,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比例作出调整,比例一旦确定,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后,只有各等级内的具体学生发生变化,而比例始终不变。
2.关于均分
“均分”即各次测试的平均分。显然,均分由学生每一次测试的具体分数决定,而非人为设定,因此,只要将单元格设定为对相应区域“计算平均值”的函数即可。这样,我们在输入学生每一次测试的分数时,均分便自动生成。
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后要计算年级平均分,目的有二:一是了解年级学生的总体水平;二是了解试卷的难度。为教师分析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3.关于基础测试与学业水平测试
(1)关于基础测试
“基础测试”的分数是一名学生上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是高中入学考试成绩,也可以由学校组织学期初的单独的“基础测试”而获得。由于“均分”一栏已有函数设定,因此,在对“基础测试”的“分值”一栏进行数据输入时,“均分”便自动生成并随着“分值”的持续输入而改变;该栏中“等级”项的内容亦随“分值”的输入而自动生成并随之而持续改变。“基础测试”反映了学生在这一学期初该门学科的基础成绩;结合“均分”和“等级”,便可知道该生该门学科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优势或者差距。“基础测试”栏目中的信息在分析学生“发展趋势”时作参考数据之用。
在档案A中,“基础测试”一栏的“分值”项的数据即为该校该年级学生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2)关于学业水平测试
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两大类。本档案所包括的学业水平测试有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和终结性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考试)。在学生学业质量档案中,学业水平测试栏的内容包括“均分”、“分值”和“等级”三项内容。同样,“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已作函数设定,所以,这两项内容无需手动录入数据,而只要录入“分值”,那么“均分”和“等级”两项内容便自动生成,并随“分值”的持续录入而不断自动调整。
将学生每一次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录入至档案A中,各次学业水平测试的“均分”便自动生成,同时,“等级”项内容按事先设定的A、B、C、D、E五等,各等级占20%的比例,自动划分好。
4.关于发展趋势
1.1 有利于缓解现行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单一性与档案管理中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现行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强调鉴定与实践的结果,目的是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档案室阶段档案鉴定)和档案的存毁(档案馆阶段档案鉴定),特别认为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可以不再进行重复鉴定,无法将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的价值区别进一步体现。而地市级档案馆馆藏具有永久保管价值的档案,各自重要、珍贵程度和史料价值却各不相同。由于没有相关法规规定,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中的珍贵档案只能按照统一的形式与要求进行保管、利用等,不利于珍贵档案的安全保护和有效利用;而如果全部永久保管档案都按珍贵档案进行保管,则费用上负担沉重。对地市级档案馆永久保管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可以把重点放在珍贵档案上,对珍贵档案实施一级管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倾斜。
1.2 有利于缓解馆藏永久保管档案数量迅速增加与投入资金不足、档案管理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迅猛增长,虽然,地市级人民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地市级档案馆的设备、人力、技术一时难以得到显著增加和改善,给档案的安全保管带来很大压力。即使对有限的资金,按照现行档案管理办法,绝大多数地市级档案馆在保存和管理馆藏永久档案方面不加区别,给予同等对待。这势必造成许多重要的、珍贵的、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优先照顾。近几年来,国家财政每年给地市级档案馆拨出成百上千万的档案抢救费,无奈,“粥少僧多”,地市级档案馆在使用抢救费时,依然感到“捉襟见肘”。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只有对地市级档案馆永久档案实施分级管理,按照馆藏档案等级的不同合理分配档案抢救费并依据等级的不同申请档案保护费。对于那些馆藏档案等级高或高等级档案数量大的地市级档案馆,国家在划拨档案抢救费时应重点倾斜。
1.3 有利于解决档案依法管理与有效查处档案违法案件之间的矛盾。在现行档案管理模式中,由于没有对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实施分级管理,一方面,许多地市级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并未明确自身保管的档案在国家档案财富中所处的价值地位和所具有的价值内涵,甚至有些收藏保管着明显具有国宝价值档案的地市级档案馆,至今未对珍贵的档案做精细的整理编目目录。对珍贵档案的数量、完好程度和附属重要标识没有详细记录;另一方面,在档案利用时,档案借阅登记很粗糙,以致当档案卷册中部分档案遗失或其附属标识物脱落乃至被盗等问题发生时无从查起、无从还原,查处时缺乏有力的证据和证明。同样,在处理偷、盗档案或损毁档案等档案违法案件时,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档案的等级,地市级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档案无论其珍贵与否在法律上均处于同等地位。当珍贵的档案遭损坏或被盗后,对当事人的查处,只能比照永久档案统一标准来追究法律责任。这样的惩罚,一方面,不能有效遏制档案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犯罪成本的低廉,也使一些人铤而走险,致使同类案件屡屡发生,而档案执法却显得非常无奈。大量档案违法案件的产生,说明依法加强档案的管理,必须对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实行分等级管理。
2 思考之二:如何对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进行分级鉴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之规定,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可分为“一级档案”、“二级档案”和“三级档案”。凡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特别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的馆藏永久档案可定为“一级档案”;凡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比较重要的保存价值的馆藏永久档案可定为“二级档案”;凡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的除一、二级档案以外的其他馆藏永久档案可定为“三级档案”。
2.1 对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实施分级鉴定的原则
2.1.1 全面性原则。即对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进行分级鉴定时,要全面兼顾档案的内外特征,不能单纯只依据某一方面特征就下结论确定为馆藏永久档案的等级。全面性原则要求全面分析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的各方面特征,考虑到影响档案价值的一切因素,从档案的来源、内容、时间、作者、载体、外形、名称等方面综合判定档案价值。
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沈文汪洪洋)个人信用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郭冬乐指出,个人信用制度要发挥作用得有两个支点:
完善的个人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个人信用调查是开展个人信用业务活动的基础。个人资信档案的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交的贷款申请表,包括贷款历史、居住状况、收入情况、婚姻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信用管理的专门机构提供的与借款人信用有关的资料,包括未偿还债务记录、信用卡透支状况、在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记录等。其中居民应用量最大的信用卡资料是极为重要和全面的。
而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评估是个人资信档案的应用和深化,也是消费者获得银行贷款的必经步骤。在国外,银行一般采取主观判断法和信用评分的数量分析法。数量分析法是在一个信用评分的模式上对贷款申请划分等级进行评分。在实际操作中,主观判断法和数量分析法通常相互结合运用,互为补充。其中数量分析法中最重要的是对“支付能力”的评定。“支付能力”指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主要是指稳定的足够的收入来源,包括专职工作收入、兼职工作收入、投资收入等,这是个人信用评定的基础;二是现金流量,即支出与收入的比率,个人支出包括其它未付账款的月平均额、房租、赡养费、抚养费等,这些月支出的总和与月收入的总和比率在40%以下,则认为借款者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贷款。
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透明度也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档案保密、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档案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已成为一种现实的要求。
一、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是国家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的历史价值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在内政、外交、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信息支撑作用。对于国家而言,保密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于单位而言,保密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该单位的切身利益、发展,甚至存亡。
《国家保密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档案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因此,上至国家,下至单位组织,档案保密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档案保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管理对策
1.档案管理人员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
2.做好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档案库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单独兴建,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3.做好档案的定密、解密工作,完善工作制度
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秘密载体不能“一定终身”,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的。要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档案建设奠定基础。
4.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确定保管期限的原则是,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而保密期限表示机关、单位的档案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而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限。
5.做好档案开放利用的审查工作
审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对珍贵、重要的档案,应采取抄录、复印、照相等形式进行复制,搞好档案副本,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以及文件的完好无损。
6.引进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充实保密队伍,强化技术力量
加强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明确职责,依法管理。坚持“谁上网、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信息必须经过信息提供单位的严格审查和批准。
三、档案保密与公开相结合
档案保密与公开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档案保密与公开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档案保密与公开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新时期,我们既要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又要及时、灵活地实施信息公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广、精、快、准”的信息要求,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工作。
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以致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因此,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把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线,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信息管理体制,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使信息沟通更畅通、更安全,做到档案保密与档案公开利用两不误,让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王协舟,陈艳红.试论现行文件公开服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2016年自柯文祥同志接手安置帮教工作以来,团结社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率、“二无人员”安置率均达到100%,未发现重新违法犯罪现象,辖区内无重、特大案件发生。自2016年以来,团结社区共有安置帮教人员15名,目前已安置15名,安置率100%;建立帮教档案15宗;列入帮教对象15名,帮教率100%;解除6人,现有安置帮教人员9人。
在日常工作中,柯文祥同志认真钻研有关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业务知识,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做法。一是每半年做一次刑释人员的排查工作,对所有帮教对象进行摸底和调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加强对有违法犯罪倾向的以及涉黑、涉毒、“三无”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和管控,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三是在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中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他们的现实表现,结合监所提供的“出监鉴定表”进行危险性评估,将刑满释放人员分为一般管理、重点管理两个等级,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使帮教安置工作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依托会见真诚送暖
视频帮教会见系统开通后,家属足不出户,就能和远在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亲情会见。为方便家属与在监服刑人员“相见”,柯文祥同志积极做好远程视频会见工作。家属来司法所提出远程探视申请,他不厌其烦地向家属说明申请的程序和要求,一次性告知,并及时登记预约,做到“四个一”(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句走好)。远程会见系统开通以来,148团司法所共成功安排会见54次,其中团结社区就35次,视频会见减少会见的路途、时间及经济成本,服刑人员及亲属均反映良好,未发生一起投诉情况。
三、日常工作
一是了解安置对象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安置帮教人员的失业生活补助费发放都是其亲自整理、准备。
二是定期排查梳理。坚持每年第一季度对上一年度回归社会的安置帮教人员进行排查梳理。摸清人头底数,逐人补充完善有关档案材料。对安置帮教人员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犯罪类型和回归社会后的工作、生活、现实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列表造册,逐人登记,以便准确、及时地掌握安置帮教人员的情况和动态,为提高帮教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结合每年帮教安置专项排查,进一步规范安置帮教人员的档案材料,建立健全安置帮教人员基本情况档案,按要求对5年回归的安置帮教人员全部实行“一人一档”,确保每个帮教对象档案资料齐全。对安置帮教的青少年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安置帮教人员进行重点登记造册,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