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效学习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样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构建生物高效课堂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不能积极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去
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生物知识较少,对生物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课堂中去,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大大增加了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难度。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生物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2.没有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很难构建高效课堂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样,很难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很难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制订规划每一节课的任务和重点难点,不仅大大增加了构建生物课堂的难度,更让生物课堂变得没有条理,效率低下。
3.不能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需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然而,现阶段的生物教学缺少针对性,教师不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变化,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哪里掌握得不够扎实、不够熟练,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就给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样不仅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很难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习策略的培养中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1.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好感。对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严重性,以及细胞癌变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再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使用图片、多媒体、音乐等方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2.仔细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在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此,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素质,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因此,教师要不断扎实基本功,明确每一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充分分析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在生物课堂上游刃有余,从而既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也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3.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比较叛逆,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热爱生物学习并积极配合教师,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从而能够让自己在生物课堂上更有条理地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不理解或者理解起来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层教学,不在学习策略的培养中构建生物的高效课堂。
在学习策略的培养中有效构建生物高效课堂,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更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预习、复习等方式巩固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更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和积极引导。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一定会指日可待。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理念“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表达”。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二、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措施和策略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因循守旧就能够成就的,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规律,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转变角色和教学方式。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好;其次,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思维从疑问开始,从问题开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把质疑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让学生因疑生惑,由惑生趣,从而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在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解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解答,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推动学生解决问题,处理学习疑难的利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不会胸无点墨心常怯,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要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从中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将思维发散,启发学生条分缕析。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发展想象。另外,还要深挖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第四,要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从而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五,解放思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解放思想,教师首先要放得开,比如放权,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自觉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只进行有限的启发即可,用不着学生不急教师先着急,放手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在使得学生的印象加深、课堂信息量加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中的课件可以创设一些和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的参与度,但是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仅仅起到辅的作用,所以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适当性原则以及辅原则,这样才可以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比如说: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片。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可以使我们通过苏州园林的图片,对苏州园林有更形象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四、引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过去的高中语文课堂往往仅仅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现状,新课标将加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其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团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得以进一步培养。教师要将小组的分组工作做好,对学生间的差异性予以重视,合理组合好、中、差学生,并且在分组中还要对学生的感情、性格等因素进行考虑。教师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认真的探究知识,支持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辩论时,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在进行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各自的学习优缺点进行及时的观察,使其指导的针对性更强。
五、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要想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应该学会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教师面对众多个性迥异的学生,应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从质疑中找到高效学习语文的方法。至于从何处质疑、如何质疑,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方法,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积极引导学生发言,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提出不同的主张,从而艺术性地驾驭充满质疑思维的课堂。例如,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的一种书面语言,它短小精练,言文分离,简练有力,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古人语言的艺术成就。但对现在的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是比较困难的,但文言文的学习质疑之处无所不在。当然,质疑问难也是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它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所以只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就能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我倡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敢于向两个权威质疑:一是向教材权威质疑,二是向教师权威质疑。如文言文的注释部分,就经常遭到善于思考学生的质疑,通过不同学生的发言和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样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必然牢固。
科学分组是开展小组合怍学习的前提,只有让组际间的人员组合搭配基本均衡,组内成员的组合做到优劣互补,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和谐、有序开展。在分组前,教师要充分做好调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力、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这是实行均衡分组的前提和保证。其次,为了便于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不宜过多,一般以4—6人为好。通过这样的综合考量均衡分组,可以最大限度的照顾学生在编位时能相向围坐,也有利于小组内学生课堂就近合作交流。这种分组较好的规避了由于分组不均而造成的学习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弊端,为小组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组际间良性竞争奠定了基础。
策略二:培训骨干提能力
在自主课堂建设中,组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扮演着领导和骨干的双重角色。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对小组长的培训提高很有必要。因为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一是召开科任老师及班委联席会,明确分工和职责。根据需要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其中组长全面负责本组自主课堂建设,保证学习活动正常运行;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具体负责自主学习期间的的纪律维护、监督组长履行职责。二是实行组长例会制度,对组长的培训一月进行一次,主要由组长作工作汇报 ,在此平台中组长间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老师有针对性的作指导、提要求。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策略三:适度合作求高效
有实验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只能记住知识的10%左右;如果教师出示一些教具来教学,学生能得到20%左右的知识;而利用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来学习,学生可得到知识的90%左右。可见小组内合作学习的优势十分明显。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为合作而合作,课堂活动看起来十分活跃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课堂小组合作的优势,我认为课堂交流讨论必须遵循适时适度、省时高效的原则。学生个体自己能解决的不需交流,绝大多数能解决的可课下交流。只有当出现疑难问题,自己确实一时难以解决,并可能影响后续学习的情况下方可开展组内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两两进行,也可在组内共同开展。从时间上说,交流的时间大约只能占到自学时间的1/3左右,甚至是更少。并且要安排在学生充分自习,深入思考之后。这样的合作才是必要的、有效的。
策略四:小组评价重激励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问。重管理才能出效率,善管理方可出成绩。为了加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激励评价功能,我班先后出台了《自主课堂建设小组长工作职责》、《小组学习组内学生评价细则》、《小组合作学习优胜小组评选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时,还实行了小组长周报、班级月评制度,加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全程跟踪指导。此外,还要十分注重日常记载评价结果的运用。每月被评为优胜小组的小组可以在班会上颁发流动红旗。
一、运用方法灵活,防止形式化
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为合作而合作,过一会儿用一次,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有时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时,走到前面浏览教案或是在学生堆里晃两晃,摆摆样,并不知道讨论的情况如何,进展到哪一步了。有时候,课堂上常常出现较大的喧哗噪音,这个问题在某些课堂上是非常突出的,以至于同组学生听清彼此的说话声都成了困难。着名合作学习专家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的课堂听起来应该像一个蜂巢,而不应像田径场。当课堂上出现了过于强烈的喧哗时教师应及时的提醒,必要时可以用铃声或其他信号来改变这种状态。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作为一堂课的主导,也就说整节课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但要看这节课的类型,一般情况,我们在一堂课上最多用一至两次小组讨论就可以了。
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仅要给学生架设学习的桥梁,指点学习目标,更要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听取学生的讨论意见,参与其中,适时的评价、引导,恰当的提醒。
二、联系生活,群学探究
学科的最大魅力来自于生活,学科知识的最大意义是指导生活。新课程标准给地理定位要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因此,以上三种方式只是课堂探索的一部分,我们的课堂还要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在《长江》一节中,我将学生分为漂流探险组、水能开发组、航运开发组和治理洪涝组,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互动。第一组可以探究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第二组可以探究水电站的建立和河段特征,第三组可以探究长江的航运能力和影响因素,第四组可以联系实际探究长江洪灾原因和治理。在小组的知识展示和教师点拨中,总结和分析问题。同时,地理活动探究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感受表达,时事分析,动手实践,慧眼识金等活动进行小组活动和探究。
三、学案导学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案的精心设计上。学案的整体构思以突出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和有助于小组“一帮一”之间互查为主。因此,对于识图要求较高的,地理学科系统性较强的,以及区域地理性质较强的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之后,学案导学对于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维护系统的知识体系,锻练学生运用地图这一工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巴西》这一节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所以在学案设计中,我采取了识填图、填空和简答三种知识呈现方式。识图填图让学生自主完成该区地理位置的分析,和重点知识的填图,填空题呈现了巴西文化特点和工业发展现状,简单题则要求学生对巴西的工农业分布,雨林危机和城市化问题作出系统描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依然采取了学生先自己完成能学的内容,然后再小组合作讲解疑难,最后给全班同学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展示,由教师进行各小组的合作与展示评价,并组织课堂巩固和当堂检测。教师的点拨也应该成为课堂生彩的一笔,这一笔就是对教师素质的最大考验也成为我现在的课改最大的困惑。
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所有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名师出高徒,良将手下无弱兵。要想学生素质高,教师素质必须高。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事。新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各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环境造人,环境育人。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非常重要。学习氛围是学习的外在条件。这样的学习氛围,不是指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固定的教和学方式,而是允许学生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并且允许学生对教师所表述的观点和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更允许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但有利于消除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拘谨,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还可以调动激发学生对生物科目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思维意识。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出来,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要注重把握牵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该学科的爱好。有经验的教师很注重课堂中提问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知识引导,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启发其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兴趣是一块敲开知识大门的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地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那样即使学生原本是对这门学科有偏见,他们也会自然而然会被你吸引到身边,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多彩多姿的教学方法
多彩多姿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注重学习多种教学手段,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高中生物教学系统应由实验、思考、练习、活动等几部分构成,它是能力培养结构的直接反映。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经过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完成从认识——实践——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课堂实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围绕课文重点精心设计,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问题得出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强调把握进行实验学习的基本方法,那就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数据”。
此外,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还需要加强练习,特别是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能很好地提高知识练习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学生回家自己完成作业的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特别是学生在回家后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课堂练习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不但能集中学生对于课堂理论学习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及时地巩固新学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设计好课堂练习题的重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不仅能及时检测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从而确保生物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进行。
五、结合生物知识辩证施教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越来越明显,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教学手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它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主、科学以及自由,都是被学生所认同、所喜爱的。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缺陷的,所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手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我就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小组合作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希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不要过于注重形式,为讨论而讨论
从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发现,目前大多数学生仅仅只是根据老师的口令来行事,例如:当教师让学生讨论时,大部分学生就是只根据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而不会根据这个观点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死板的讨论对学生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好处,因此教师也要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能因为学生可以前能没有经历过相应的训练,因此,对于课堂上的讨论仅仅只是在乎形式,而忘记了讨论的本身的重要性。例如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对于讨论的结果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见解。就像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因此,一个问题就可能会出现很多个不同的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所以,老师在对待这些答案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否认,而应该会发现答案的亮点以及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而不要一味的拘泥于所谓的形式。,
二、倡导民主发言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是采用小组发言的形式,在小组中也有一个领导着,就是小组长,每次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都是由小组长来进行表述,因此小组在进行表述时也可能会掺杂一些自己的个人意见,这就有可能会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的意见相冲,那么组员就可能会对小组长产生不满,而导致组员关系紧张,这样的小组关系,对组员的学习也是极不好的。根据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一般都是有老师引起的,所以现在应该努力的改善这种方式,采用民主发言。例如: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们不用举手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有了满意的答案或者有不同的看法,自己可以选择站起来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也可以选择坐在坐位上发表意见。在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而非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解决以往上课无人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民主发言的模式开始火热起来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敢于发言了而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愿意与小组成员去交流讨论了,甚至也敢于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一个教师教学教得好话,那么他一定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但是我们要如何来改善语文教学方法呢?,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都是一般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就只在下面听老师讲,我认为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学成效是最低的。因此,教师要及时的更新他们的教学手段了,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认知活动方面,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学会认知事物,明辨是非。第二是技能活动方面,即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教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例如: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同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教师的教学工具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使用一般的教学工具,因此,要想更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也要尽快解决。第三是情感活动策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例如:在语文教师教学时,时常会涉及到语文方面的一些历史上的诗词、诗歌之类的文章,他们都是需要学生进行朗诵的,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控制。例如: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那个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让一个学生朗读,一个学生听,并且在听完后给予朗读的学生一些客观的评价,然后听的那个同学,在朗读给前面朗读的同学听,两个人之间相互聆听,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够相互促进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给学生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多多自己提问,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浓郁,并且也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根据我以上一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策略及我所做的分析,我想既然作为一位语文教师,那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语文学习,使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准,贯彻落实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所以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手段来看,不管是通过小组来进行合作学习,还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它们都有着各自的教学优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38-01
一、认知策略
(一)选择性注意策略。是为学生合理筛选相关知识与关键知识的策略,其能够将输入到人脑的知识做出过滤与挑选,进而确保人脑较好地将知识做好编辑、保存与处理。
(二)记忆策略。是利用记忆将知识做到维持、提炼的策略,能够促使人脑牢记知识,增加记忆效率。
(三)精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和旧信息关联到一起的策略,能够促使人脑将新信息进行深入了解,既有人为联系策略也有内部关联策略。
(四)组织策略。是把知识简单化、做到从无序至有序的解决策略,它旨在构成新信息彼此的内部关联,关键涵盖聚集组织策略与归纳组织策略,其可以合理增加和提升对已有信息的牢记、了解和陈述。
(五)思维策略。即了解客观物体、剖析矛盾与处理矛盾的理性程序。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重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依据需求预习。学生应该依据教师给定的预习要点,以及习题进行预习,先记忆单词,再标记重难点方便课上学习。自己预习能够找出问题,启发思维,避免课堂上无目的听课,提升听课质量。第二,提高关注度。重视重点,解决难题,细心留意,专注课堂。第三,主动思索。对准矛盾,主动思考,勤奋思考,主动回应老师,避免教、学脱节。第四,牢记知识点。切忌把老师传达的信息完全照抄下来,要挑选主要内容进行学习。第五,依靠图表及其他非语言途径进行了解与陈述。第六,及时回顾、总结、处理已有知识。仅依据老师课上的回顾、总结远远不够。学生本身要及时处理已有知识。第七,探索逻辑,触类旁通。学生应该留心寻找记单词的规律,老师应该指导和协助学生掌握规律。第八,合理使用母语。必要时可以合理使用母语信息来掌握英语,如,查看通过母语编写的相关英语材料,将母语构成和英语构成相比。
二、交际策略
这是为同学们想要得到大量的交际机遇,保持交际并且提升交际成绩而使用的策略。包括这几点:第一,主动发现利于个人的学习策略。所有学生应该试用各种学习策略,再进行对比,寻找方便个人的学习策略。避免“照猫画虎”,勇敢舍掉于个人而言成果较差的学习策略。建议通过英语进行交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争取用英语和他人对话。第二,擅长利用通过英语交流的机会。打破恐惧与卑微心理,勇敢交流,不回避差错;利用所有通过英语交流的机会。第三,重视想法交流。在交际方面,将关注度集合于想法陈述方面,避免局限在语法上,可以沟通想法感情,获得交流的成果。如果察觉出差错,并不需要马上修改,下次再碰到类似情况加以更正即可。第四,擅长肢体语言交流。在交流方面,需要依靠肢体、表情等来沟通。第五,擅长求助。在交际上遇到障碍,可以进行合理求助,获取他人的帮助。第六,掌握国际交际习惯的差别。所有民族在风俗习惯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民族文化也有自身特别的形式与含义。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体现文化。掌握国际交际习惯的不同,是发展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三、调控策略
(一)制定学计划。想要学习出色,就要设置实际的学习计划,具备计划便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有计划便有学习目的,计划应划分出长中短不同阶段。
(二)把握主要内容。学生应该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划分出轻重。在课堂上应重点记忆所学课文的单词、句子、关键句式,争取在课上便将本节课较为关键的知识点牢记,随堂理解。
(三)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积极与教师沟通,传授个人学习策略,告知个人学习环节上的领悟和心得,还可以和同学沟通,取长补短。
四、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即学生正确利用学习途径去获取英语知识。第一,利用音像素材帮助个人学习。如使用复读机、CD及其他学习英语。第二,利用工具书寻找知识。第三,关注生活上与媒体上涉及的英语知识。收录以及学习所有物品的英语名称和英文说明;注意报纸上的英语文章;留心大众传媒中的英语知识。第四,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资源。如,到学校图书馆以及社会图书馆寻找个人需要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第五,完全并机智地运用已有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31-02
一、研究现状
目前,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策略的本质、策略的分类、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词汇策略、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策略的差异、学习策略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策略训练的方式、途径及有效性等方面。国内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词汇学习策略、写作策略、听力理解策略、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动态演变等。
然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的,很少涉及教师自身的学习策略。虽然学习策略研究的主体是学习者,其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积极采纳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只有了解学习者如何学,教师才能研究如何教。不经教师指导、自发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如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等。自发形成的策略很可能转化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一旦无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学习者就很难改变。在我国,广大英语教师既是英语教授者,同时也是英语学习者,教师应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善于尝试并归纳总结,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自然地、系统地渗透学习策略。
2009年9月,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开始在河北省全面实施,河北省高职英语教师作为学习者和教学者能否系统地了解并运用学习策略呢?本研究通过调查保定各级普通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学习策略的了解与运用情况,研究教师掌握学习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目前,河北省新高一英语教师及师资培训单位都在探索实施“新课标”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主要内容:(1)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学习策略的意识与运用情况。(2)对“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策略这一目标的认同情况。(3)策略意识与策略教学的关系。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保定市271名高职英语教师(含50名骨干教师)。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至8月。学校分布为市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外国语中学各一所;县级中学平原、山区各两所、水区中学一所;另外,50名骨干教师来自各级各类高职,调查能够代表整个保定地区内高职英语教师学习策略情况。
问卷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所在学校。第二部分调查高职英语教师自身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用程晓堂、郑敏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调查表共42个选项,均为选择题。用数字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等等。其中1―9为认知策略,10―11为资源策略,12―30为调控策略,31 42为交际策略。第三部分调查教师在教学中教授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共22项,在借鉴第一份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其中1为策略教授整体情况描述,2―6为元认知策略教授,7一13为认知策略教授,14-18为情感策略教授,19―22为交际策略教授。问卷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几个不同层次的学校挑选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其中重点中学30名,外国语中学12名,普通中学11名,骨干教师30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开放式提问,深入话题,以讨论的形式使受访教师放松心情,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对学习策略的了解:掌握与认同情况,探讨策略意识与策略教学之间的关系。访谈以笔记和录音形式记录,随后整理成文字资料。
本文主要分析问卷第二部分数据及访谈内容。
三、结果与讨论
调查表发出285份,收回271份:有效问卷254份。部分学校数据统计结果与访谈情况差距很大,比如,某校问卷各项平均值均在4.35以上,而访谈中发现受访教师对学习策略了解甚少。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各方面的原因,部分问卷调查可信度不高。但是,对骨干教师的调查是在暑期培训期间进行的,由于时间较充裕、要求较严格,教师来自各级、各类高职,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本文问卷部分的数据采用了对骨干教师的调查,统计如下:
表1反映的策略运用情况平均值3.784,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较高,其中最常运用的策略依次为:27(情感策略)、1(认知策略)、4(认知策略)、29(情感策略)、7(认知策略)。元认知和交际策略较低,其中最不常用的策略为36(交际策略)、41(交际策略)、21(元认知策略)。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谈到自己学英语时很重视怎样记单词、语法规则;在阅读中如何使用略读、查读、猜词等技巧;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复习;善于归纳联想增强记忆等。这些都属于认知策略范畴,而对于情感策略,他们认为重视程度应排在其次,与调查统计有些出入。这说明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偏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忽视“如何学”的训练;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教师和学生都普遍强调记忆、应试等技巧,即“考什么,教什么”。对于不考的内容极少提及,也顾不上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和培养学习兴趣。
开展小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或者竞争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这远比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学生的学习也会更深刻、更有效。但是在开展小组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探索阶段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小组成员之间性格不合,出现意见不一致互相争吵的现象;还有派代表回答问题时组内成员之间争执不断的现象;或者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尾,前言不搭后语现象;或者学生提问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引起起哄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不能说明小组教学不符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而是告诫我们要在摸索中前进,积极想出对策,对小组教学进行规范,使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做出贡献。
一、深入了解学生,优化小组成员组成
针对在前文中提到的小组成员之间分歧不断以及回答问题准确率低等现象,我们得出小组成员之间性格不合,合作效率低是小组学习模式存在问题之一。除此之外,组与组之间在学习能力以及人数组成上也不宜产生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优化组员组成,合理分配小组组成成为分组的重要原则。那么,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到合理分配呢?首先,教师分组之前要对全班学生做到细致入微的了解和认识,这种了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问卷调查、模块测评、定期家访以及通过学生了解都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性格、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分组,尽量做到均衡分配,组间差距小之又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力,体现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的优势。
二、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领导者和构建者,学生要想在小组学习中充分获得小组学习对学习语文带来的好处,还需要教师摆正自己的课堂地位,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学习模式来学习。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表现出人云亦云、自主意识差、回答问题不准确等情况,教师应该做到:首先,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充足的时间是保证问题正确率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和组织,才能形成更加准确的答案。在这充足的时间里,教师要适当提醒学生,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答题思路上,避免出现回答偏离主题的现象。其次,要为学生讨论问题创造合适合理的空间布局,例如:四人一组时可以前后桌一组,使学生围在一起便于讨论问题;如果教师在讲台上展示问题时,要尽量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看到,便于最短的时间内在脑海中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再者,在提问环节,教师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起立回答问题的机会,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做好课堂备课,科学提出问题
小组学习的任务是正确解决课堂问题,解决课堂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语文学习思维,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一个好的问题就是关键。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内容筛选,选择适合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学习内容,而不是空有小组学习的模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时,进行完阅读、生僻字学习环节之后教师抛出问题:“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通过这两个切合主题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章内容的学习当中,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朗诵课文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读一气,以至于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知道了什么。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开放性的,这样有助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营造“我在学习”的愉悦氛围。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秩序上相比而言较难掌控,有的教师第一次实行小组学习模式时,学生由于新鲜,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但是你一言我一语,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致使有的学生偷懒不学习。面对小组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教师要制订严格的班规规范课堂纪律,或者选出纪律班长辅助任课教师进行上课。其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小组交流时轮流给出自己的意见等,这些都是课堂纪律规范中的一些具体环节。
1.引言
高校独立学院的招生是依据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然而,独立学院属于第三批次录取的院校,其生源高考成绩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差距很大,但是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是相同的。例如,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与毕业证或学位挂钩等。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并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独立学院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与一般本科学生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造成这两者在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上有很大区别。此外作为独立学院的专科生也是大学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虽然他们没有被要求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由于就业的压力,通过四级考试成了就业的门槛,因此对专科生也有着同样的英语学习要求。
语言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而导致教和学脱节。另一方面,大多数英语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把相关教学和训练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迫切要求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2.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
近年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比如O’Malley & Chamot(1990);Oxford(1992)等对学习策略的本质的研究;Ellis(1994)等对学习策略有着不同的阐述和定义;O’Malley & Chamot(1987)对策略的分类研究;Oxford(1990)依据策略与学习材料的关系将其分为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Cohen(1998)根据使用策略的目的将其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研究代表的人物有Oxford(1989)和Chamot(1988);研究词汇策略的有Oxford(1990)、Cohen(1990)等;研究学习策略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有Mangubhai(1991);Ellis(1999)等。进入90年代后,二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2.2 国内研究
在我国二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把二语学习策略作为研究的重点。其中,文秋芳、王立非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其中吴一安和刘润清借鉴和参考了国外多位学者的理论研究了分类模式;文秋芳(1996)对高分者和低分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秦晓晴(1998)对研究生新生中的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进行了对比研究;袁凤识(2004)则比较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我国学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别对本科生和专科生学习策略比较的定量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利用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系统为基础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对独立学院的本、专科学习者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探索现状,发现差别,找出原因,提供建议,以帮助和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3.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学习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他们的策略使用情况如何?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参加本次调查者为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大一年级学生共67人,他们分别来自测绘(本科)专业36人和采矿(专科)专业31人。在以下研究中下均称为独本生和独专生。
3.3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简况(测试对象的年龄、性别和专业)及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问卷的设计是Oxford(1990)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该量表分别测量6类语言学习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共50个项目。每一项目后都有里克特五级量表(Likert Scale),包括“几乎不完全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几乎完全符合”五级测量标准,它要求测试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项目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评价选择符合自己的项目。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于2011年7月中旬在课上有任课教师发给学生,完成后当场收回。这67名学生均采取随机(random sampling)的方式选取,实际回收有效问卷67份。任课教师不参与问卷分析。然后分别统计出每个学生在6种学习策略方面各项的总分,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3.0计算出每种学习策略的平均分,最后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信效度分析。
4.结果与讨论
4.1 对问卷的信度分析
表1 独本生可靠性检验
Cronbach's Alpha N of Items
.924 50
表2 独专生可靠性检验
Cronbach's Alpha N of Items
.944 50
为了保证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首先将问卷译成汉语。此外,还对试卷进行了信度分析,以上统计分析显示,在实施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独立学院本科生和专科生各30名,使用学习策问卷略进行预测,测得学习策略问卷的的克伦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924和.944,从这两个数值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的具有较高的信度。
4.2 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倾向
表3 独本生与独专生学习策略各层面描述性统计
策略分类 独本生 独专生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记忆策略 2.66 .25 2.69 .43
认知策略 2.93 .53 2.93 .40
补偿策略 3.09 .55 2.92 .42
元认知策略 2.76 .34 2.97 .36
情感策略 2.76 .38 3.12 .23
社交策略 2.69 .49 3.03 .38
表4 独本生与独专生学习策略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策略分类 T值 显著性 平均数的差异数
记忆策略 -.320 .750 -.35238
认知策略 -.472 .639 -.96667
补偿策略 1.141 .258 1.03810
元认知策略 -1.435 .156 -1.84762
情感策略 -2.024 .047 -2.19048
社交策略 -2.023 0.47 -2.05238
从表3中可以看出,独本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其次为认知策略,使用较少的是社会策略,而频率最低的为记忆策略。在这六项策略的使用方面,补偿策略均高于3,认知策接近3,而记忆策略的使用仅为2.66。这些数值表明本科生倾向于使用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说明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常借助释义,母语等补偿手段,而且他们在学习中自我管理和计划性都比较高,有较明确的目标。但是对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这是由于传统文化和以往的学习经历等的影响,使得他们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此外社交策略使用也较低,主要是由于我们缺乏学习英语的二语环境,他们很少有机会,也很少去创造机会来练习英语,特别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记忆策略使用最少,是由于参与调查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他们不善于记忆,且不喜欢去机械的记忆。本研究中的专科生也是同一情况。
表3中统计结果表明专科生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情感策略,随后依次是社交、元认知、认知、补偿和记忆策略。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容易焦虑和不安,他们一般采用与老师、同学交流或自我鼓励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故其情感策略的使用显著高于本科生。
4.3 独本生与独专生学习策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见表4)
表3和表4的结果显示独立学院的本科生与专科生在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时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这四个层面上,本科生与专科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层次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对这四个策略的使用频率和倾向度上没有太大的差距。而在后两个策略层面即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上,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其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这两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这两类策略的频率显著不同,结合表3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这两个策略的频率不如专科生多。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据作者了解,本研究中的专科生虽然英语基础不如本科生,但是他们由于具有继续学习升入本科的目标,故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低于本科生,甚至有些学生的积极性高于本科生,并且平常非常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因此这些都有可能使得他们在这两个策略的使用上要高于本科生。
5.启示
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讨论分析,本研究对外语教学有以下启示:独立本科院校应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意识,特别是对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培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予以关注,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去主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应用英语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增强兴趣,使他们成为自信、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Andew D.Cohen.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2.
[2]冯健.大学普高与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比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68-70.
[3]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学,2002(3).
[4]雷沛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04(3):93-96.
[5]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2002(1):2-49.
[6]文秋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255-267.
[9]吴舸.高校独立学院学生二语学习策略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